特徵:主症為鼻塞、流涕、噴嚏、咳嗽、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
病因病理: 外感六淫,時行病毒,從皮毛、口鼻入侵,邪犯肺衛,衛表不和。
辨證原則: 總屬表實證,但應辨清風寒、風熱和暑濕兼夾之證。治療應以解表發汗為主,風寒宜予辛溫,風熱當用辛涼,暑濕當清暑袪濕,時感重症應重用清熱解毒之品。
臨證要點:
- 寒熱二證治宜分清:若風寒誤用辛涼,汗不易出,病邪難以外達,反致遷延不能速解,甚則發生他變;風熱誤用辛溫,有助熱造液動血之弊,或引起傳變。
若偏寒偏熱俱不明顯者,可選辛平輕劑輕清透邪,方選蔥豉湯類。 - 寒熱雜見者當溫涼合用,並根據寒熱的主次及其演變,適當調配辛溫與辛涼藥,解表清裡,宣肺瀉熱,方如麻黃石甘湯或大青龍湯。
- 對於虛體感冒,不宜過於辛散,單純袪邪,強發其汗,重傷正氣。治當扶正達邪,在疏散藥中酌加補正之品,根據氣虛、陰須等不同表現,採取相應的措施。
- 禁忌:因感冒多屬表實證,治宜疏散為順,一般均忌用補斂之品,以免留邪,既使虛體感冒也當在解表藥中,酌加扶正之品以達邪,而不宜一味補養。
感冒辨證論治簡表(p62)
分型 辨證 |
風寒證 | 風熱證 | 暑濕證 | ||
---|---|---|---|---|---|
風寒束表 肺衛失宣 |
風熱犯表 肺衛失和 |
暑濕傷表 肺衛失暢 | |||
主 證 |
衛 表 証 |
怕冷 發熱 汗 頭身 |
重 輕(或無) 無 頭痛、四肢痠痛 |
輕(或惡風) 重 有(少) 頭脹痛 |
微惡寒 身熱 少汗 頭昏重脹痛、肢體痠楚 |
肺 | 鼻 咽 咳 痰 |
鼻塞流清涕,多嚏 癢 咳嗽聲重 稀薄色白 |
鼻塞流黃濁涕 疼痛、紅腫 咳嗽啞、氣粗 稠黏、色黃或白 |
鼻流濁涕 咽痛 咳嗽 痰黏、或黃或白 |
|
兼證 | 口不渴 或渴喜熱飲 |
口乾欲飲 | 心煩口渴、小便短赤、 胸悶、脘痞、泛惡、 便溏、口中黏膩、 渴不多飲 | ||
舌苔 | 薄白 | 薄白而乾, 或薄黃尖邊紅 |
苔淡黃膩或黃膩 | ||
脈象 | 浮或兼緊 | 浮數 | 濡數 | ||
治法 | 辛溫解表 | 辛涼解表 | 清暑袪濕解表 | ||
主方 | 荊防達表湯 荊防敗毒散 |
銀翹散 蔥豉桔梗湯 |
新加香濡散 |
重點思考:
- 辨別感冒風寒證和風熱證的要點是什麼?其病理變化有何不同?
- 夏令感冒常見那種證候表現,如何進行治療?
- 虛體感冒應該採取什麼治療方法,並具體說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