臌脹

資料來源:知音出版社 中醫內科學。

腹部漲大如鼓,皮色蒼黃、脈絡暴露為特徵。僅腹脹大,不兼肢腫,並見頭面四肢消瘦的稱〝單腹脹〞。腹大動搖有水聲,面黑為水蠱。因本病腹大狀如蜘蛛,故又名蜘蛛蠱。


臌脹辨證論治簡表(p424)
證型 症狀 病機 治法 主方
氣滯
濕阻
腹脹按之不堅,脅下脹滿或痛,食少易脹,噯氣不爽,小便短少,苔白膩,脈弦 氣壅濕阻
肝鬱脾虛
行濕散滿
疏肝理氣
胃苓湯
柴胡疏肝散
水濕
困脾
腹大脹滿,按之如囊裹水,脘腹痞脹,得熱稍緩,精神困倦,祛寒懶動,溺少便溏,顏面及下肢浮腫,苔白膩,脈弦 水蓄不行
脾陽不振
行氣利水
溫中健脾
實脾散
濕熱
蘊結
腹大堅滿,脘腹撐急,捫之灼手,煩熱口苦,渴不欲飲,大便秘結,或溏垢,溲赤澀,或面目皮膚發黃,舌紅苔黃膩灰黑,脈弦數 邪熱內盛
濕阻氣機
攻下逐水
清熱利濕
茵陳蒿湯合
中滿分消丸
肝脾
血瘀
腹大堅滿,脈絡怒張,脅腹刺痛,面頸胸臂有血痣,手掌赤痕,唇色紫褐,大便黑,面黯,舌紫紅或紫斑,脈細澀 隧道不通
瘀阻肝脾
行氣利水
活血化瘀
調營飲
脾腎
陽虛
腹脹大不舒,入暮尤甚,脘悶納呆,神倦祛寒,下肢浮腫,小便短少,面色蒼黃,或洸白,舌淡胖紫,脈沉弦無力 水停血瘀
脾腎陽虛
行氣利水
溫補脾腎
濟生腎氣丸
附子理中湯
肝腎
陰虛
腹大脹滿不舒,甚則青筋暴露,心煩失眠,齒鼻時或衄血,口燥,舌紅絳少津,脈弦細數 熱傷血絡
肝腎陰虛
涼血化瘀
滋養肝腎
膈下逐瘀湯合
六味地黃湯


重點思考:

  1. 為什麼說臌脹的病機特點是本虛標實、虛實錯雜?
  2. 肝、脾、腎受損,與氣滯、血瘀、水停的內在聯繫如何?
  3. 前人說「臌脹病根在脾」,道理何在?
  4. 臨床上治療臌脹,什麼情況下適用攻法,什麼情況下不適用?
  5. 哪些臨床指徵標示臌脹的預後不良,為什麼?
  6. 肝脾血瘀與肝腎陰虛為什麼是臌脹病情最重的兩個證型?
  7. 臌脹死亡因素有哪些?如何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