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器之輪講記 第九講

日常法師 (1996年5月)


偈十九:

臨需諸物耗損時,
因任輕毀他所需,
惡業利器回轉己,
今應成辦彼所需。

平常我們日常所需的東西,有時是手頭急需要用的時候,不知怎的很容易壞掉,或者不見了,不管你急得要命也沒辦法。比如說寫字:一支寫得得心應手的筆, 寫了兩天,不曉得怎麼搞的,被人家順手牽羊拿走了,或是墨水沒有了,總是有哪個地方出差錯,諸如此類的事情。這是什麼原因?是利器之輪回到我們身上了。主 要原因是以前我們常破壞、浪費別人的東西,這一點我們最常見、常犯的錯誤就是浪費、不珍惜公家的東西,而對自己的東西卻看得很重。在團體裡最容易看到這一 點,以前老一輩的師長在僧團很強調「公財如命,私財如土」,把公家的東西看成自己的命一樣重要,而自己的東西如土,我們現在則相反:「私財如命,公財如 土」。這真正的問題在見解,如果見解正確,能夠看得遠大,自然而然就不會這樣。比如說:一個家庭裡,父母管一個家,而子女只管他自己;公司裡老闆管全體員 工,而伙計只管自己。我們仔細想一想這一點,就曉得要學什麼。有一則故事:有人死了要去投胎。閻羅王問:「你要吃別人呢?還是給別人吃?」前面一個人說: 「我給別人吃。」閻羅王便在紙上批:「做老闆」;後來一個人說:「我要吃別人。」閻羅王便批此人給前面的人當伙計。我們習慣都是要吃別人,既然要吃別人, 所以只有當伙計的份,受害的還是自己。真正能夠給別人吃,是最究竟圓滿的佛法,不過「不為自己」這句話好容易講,但遇到境界時,無始以來的習氣,不知不覺 還是出來了,所以真正的問題在什麼地方?在實踐!否則講了半天,到時候還是為自己的事情忙,而對於公事總是草草了事,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

有件事情我非常讚嘆。就是法人的法味餐廳,晚上常有一道菜,叫「惜福菜」,是中午吃剩的菜,這道菜居然銷路最好,平常吃剩的菜,誰都不願意再吃,只喜歡吃新鮮的,壞的東西讓人家吃,可是我們的同學,漸漸的能夠養成習慣:剩下的東西我來吃。而他們做了這事情,讓我來讚嘆、隨喜,我真是異常感激。但願人人都能夠注意這一點,而實際上這就是佛法。中國儒家的傳統,也有這種精神。《孟子》曾經引《詩經》上的一段話:「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三代實行「井田制」,把一塊田分九塊如「井」字,四周的八塊分給周圍的人,是私田,中間那一塊則是公田。那時候,耕田要靠天下雨來灌溉,如果是我們,當然希望雨能在我那塊地多下一點,而古人不是,先希望雨下在公田,然後再下到我的田裡來。《詩經》來自民間,可見當時人心的純樸。

現在視「公財如土」已是世界性的普遍現象,公司是這樣,國家也是這樣。老師說印度人對公家的事情,大家都不管,也都不願意去做,他們認為國家那麼大, 反正吃也吃不完,用也用不完。其實國家是怎麼來的?還不是由每一個人民組成的,現在自己不珍惜,將來後果就是亡國、滅種,因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老師還講一些有趣的故事。老師在還沒有到辯經學院之前,在別的學校當老師,他說:他常常自己家裡很儉省,好東西都藏起來,然後到學校便先拿好東西來 吃。有時聽說哪裡要請客,他便前兩天先餓肚子,到時候可以多吃一點。如果聽說今晚加菜,他早上就不吃了。我們聽到覺得好笑,實際上我們想一想,會發現我們 也有這種狀態。如果我們能仔細的檢查內心深處,會發覺沒有一個人能夠避免這種情形,這是我愛執的行相。在家居士,可以賺多少錢,便吃多少;出家人可不是 呀!人家是以清淨的信心,或是恭敬,或為了求無上菩提,或為了求解脫而對三寶非常虔誠,而我們出家人以什麼樣的心去消受?不要說沒有很強盛的煩惱,即便是 馬馬虎虎,普普通通的心,只要沒有提起精進的心來,都是無法消受的。所以寺院的一些規矩,例如在齋堂吃飯,飯菜不是自己去盛,而是事先都分好擺好,這種做 法絕對不是要像防賊一樣防人。如果各自盛飯菜,那麼這個碗是我的,我便偷偷地把好東西加下去,我也把我愛執這壞東西放進去了,然後做的時候表面做得很漂 亮,其實是害了自己。起初我也覺得奇怪:僧團裡菜不管好壞都一起分,像對待小孩一樣。只差那麼一點點有什麼關係?等到自己進了這個圈子,才恍然大悟,覺得 這辦法真好!所以古來的祖師們,深通人情事故,而且自己已經透脫過來,超越了這個境界,如果我們仔細檢查,便會看見這個特點。所以以後你們到寺院去,千萬 不能以世俗的眼光去看寺院的規矩,特別是中國人總是講「為善要無所為而為」,標準簡直比天還要高,結果到寺院看到這些規矩,就說你們這樣做,都是小人作 風。實際上佛法絕對不是空談理論,它是一套很嚴密、可以實踐的方法。

有一個佛世的公案:有一個老比丘,佛讓他跟目犍連尊者學習,有一次兩人到山上,聽見痛苦的喊叫聲,山上沒有其他人,最後找到,原來是一棵樹在叫。樹上 有很多蟲,在啃那棵樹,所以那棵樹在哇啦哇啦叫,老比丘問目犍連尊者為什麼會這樣,目犍連尊者有神通,就告訴他:這棵樹曾經是一個出家比丘,在僧團當中管 柴火的,他常常自己求方便,利用他的職權,將一些柴火給予他的親友,現在那個比丘感得的就是這棵樹,而且被很多蟲啃。幸好這個比丘只是管柴火,假定管別的 話,那後果會非常嚴重。

現在諸位中不少人都是在法人事業裡面擔任重要職務的人,法人的東西都是信眾供養的,我們一定要懂得珍惜別人的血汗錢,千萬不要以我的好樂、私心來對待公物。當你愈向上爬,管轄的範圍愈大,你的私心也會愈大、愈可怕。因此,當我們踫到這種「臨需諸物耗損時」的違緣,要立刻注意到。

偈二十:

心神怏悒且闇暝,
因於宿世造惡業,
惡業利器回轉己,
今莫成他造罪緣。

我們常常心神暗鈍不清,精神不好,然後好事不想做,壞事卻很喜歡地去做,這是什麼原因?是利器之輪回到我們自己身上了。這地方的「好事」與「壞事」,「善」跟「惡」,在此稍微說明一下。平常我們做善事,是隨順著習氣去做的,這種習氣,看起來是善法,但不一定真的是善法,實際上都是在歡喜做惡事。這個原因是什麼?是因為我們曾經損人、損法,特別是輕毀三寶。我們平常做事的態度要誠、敬,這「誠」是一個真功夫,平常我們都是陷在輕心的狀態當中,心裡卻說不上來。「輕心」並不是指輕視人的心,而是如《了凡四訓》上說的「悠悠放任」,就是這種狀態。這種心態只有在刻意努力用功,如法作意提持的時候,才會對比出來。沒有正式的經過努力,自己是看不出來的。比如說,當我們要精進用功,或者想專心做某件事情,覺得困難來了,心就是沒有辦法提起來,很多人有這種現象,主要的原因,就是以前曾經傷害過別人,這種傷害偏重在佛法方面,使得人家不能夠得清淨,特別是指對三寶而言。

以前的人,不管是西藏人還是中國人,還有老一輩的日本人,反正受過漢人教育,以及佛法教育的,他都會非常尊重文字。只要有字就很珍惜。西藏人如果在垃圾桶看見有字的東西,一定把它抖出來弄乾淨,擺在頭上頂禮一下,可以洗的就洗乾淨,再收存起來。我小的時候也是這種情形,如果是經書,就更加尊敬,經典看完了,一定放得好好的,用布包起來。現代不是,經書大半是隨便亂丟,乃至於看完了以後,要睡覺了,就擺在枕頭底下,那是絕對不可以的。

老師還說:我們現在對三寶很不恭敬,比如泰國是一個佛法很流行的地方,遊客也很多,而因為泰國是一個佛國,紀念品上常印有佛像,例如賣調羹紀念品,也有佛像印在調羹上面。然後遊客就把佛像放在嘴巴裡面咬一咬,乃至於餅乾、糖果上面,也把佛像畫在上面,皈依三寶的弟子,就把佛給吃進去。這些都是促成別人造惡的助緣,我們千萬不能做這種事。

談了惜字問題,又牽涉到一個實際的問題:就是現代報紙、雜誌一大堆,要放在哪裡呢?我們總是隨緣盡分,盡我們所能去勸解別人,然後自己慢慢的身體力行。然而現在有很多的外道,乃至一些算命的,以佛的名義,印了很多有佛像或佛字的宣傳單,也有印在報紙上發行,那數量更是可觀,這的確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有人說可以學古代作風,把那些字紙收集起來,好好的把它焚化,然後把灰放在乾淨的地方,或是丟在海裡,或埋在地底下。可是當你想照著去做的時候,又有人說焚燒是製造二氧化碳,會消耗氧氣,那地球就這麼一點點氧氣,這麼一來,豈不是把我們生命的資源又浪費掉了。所以不燒也不好,燒了又不好,那又怎麼辦?這是非常實在的一個問題。我們現在要做許多的事情,如果在這種小事情上花這麼多精神,你還要不要做事情?一個問題都解決不了,跟著後面又一個問題,到最後的結果是:一籌莫展。

現在這問題要這樣看:假定沒有正確的方法,一定會走上一籌莫展的這條死路,但是反過來看另外一面,我們為什麼會感得現在這種時代的業,是因為以前造了種種的惡業,現在對我們最好的事情,就是淨罪集資,可是像我們現在的條件,要淨罪集資真難,然而反過來看,現在這個時代叫「時大」,如果我們真正的能夠振奮起來,做一點事情,效果就完全不一樣。這時候你的心情就會振奮起來了。所以剛剛顧此失彼的問題,現在不必去顧慮很多,然後隨緣隨分,能做到哪裡,就盡你的力量去做,以後總有跟你相應、志同道合的人。一個人做不到,就兩個人做,兩個人做不到,就四個人去做,總是要有個立足點,作為下手處。佛法就是這樣,整個的《利器之輪》,也是在告訴我們這一點。我學廣論二十多年來,鍥而不捨,現在居然有一批人,做了許多別人絕對做不到的事情。例如有機無農藥耕作的事情,這是世界性的問題,連政府的力量也做不到,而我們這些外行人居然做到了,所以問題始終是你用什麼方法策勵自己,這才是真正重要的,整個的《利器之輪》都在告訴我們這一點:從一邊看,是焦頭爛額,走投無路,從另一邊看卻是前途無量。唯一的關鍵在要把握住正見,要能忍得住,只要找到了這一點,這些問題就會慢慢的轉變過來了。

偈二十一:

事悉不成心煩憒,
係因障難正行業,
惡業利器回轉己,
今應盡斷障難行。

我要做的事情,老是辦不好,或是辦得不稱心,心裡就很煩躁。這是什麼原因?是利器之輪回到我們身上!這一偈的特點在講心煩意亂,總感覺得很深的挫折感,好像樣樣事情,不管大小,都不稱心。比如說,寫文章,正寫得得心應手的時候,忽然有個人進來了,或是電話響了,而當沒有干擾的時候,你便咬著筆桿,腦筋一片模糊,偏偏那時候,就是沒有人來找你。我們會遇見各式各樣的這種事情。老師就說了一個笑話:有的時候,坐得實在不耐煩,就覺得肚子餓了,便去煮茶(西藏人都是喝茶和吃糌粑),結果水又老燒不開,便怪誰放這麼多水,可是又不倒掉一些。就像這種情形,其實不一定是什麼大事,可是當我們遇到心裡煩躁的時候,會發現周圍沒有一樣事情稱心的,而且會覺得周圍的人,都在跟你搗蛋,這是什麼原因?是利器之輪回到自己,原因就是我們以前常常去阻止別人,障礙別人,或明或暗地搗亂別人。

我們是不是一定不可以阻礙別人呢?有一件事情是可以阻礙的,就是當別人做壞事的時候,我們可以阻礙,不過要很小心,當我們去阻礙他的時候,我是懷著什麼心?這個很重要。其實阻礙別人做壞事這件事情並不難,世間人都做得到,父母阻止小孩做壞事就是如此。當然這件事情跟阻礙人做善事是完全不一樣的,阻礙人做善事絕對會遭來如前面所說的很惡劣的惡報。但阻礙人做壞事時,對於學佛的佛弟子還要有一個基本的條件,就是當做這件事的時候,心理至少是無記心狀態,實際上應該有的是:善淨意樂,即我看他這麼做,對團體以及他自己不利,因此我阻止他。我們做事情,常常到後來都會養成習慣,在法人事業裡做的事情,就算我自己有惡心,可是因為這件事情本身跟佛法僧三寶相應,還是會有利世間的。現在也許我正在做有利世間的一部分,這是出於我的習慣,可是碰到別人跟我不相應,我 心裡面便以瞋心隨順著自己的意樂,找種種理由說對方不行,雖然你是阻止人家做壞事,但這種意樂我們應該注意,也要淨化。而且如果這樣去做,我們會常常為自 己的惡意找藉口,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這個偈頌本身我很簡單的講過,整個《利器之輪》講的內容都是我們眼前生活當中可以遇得見的,或是從外面事相,或是從內心精神方面,不管從哪方面講,遇見這種根本問題,就是利器之輪,也就是說以前我們造了不相應的業,現在這個業回過頭來感果了,使我們也同樣遭遇這種困擾。因此在這一種情況之下,我們千萬不要迷在外面事相上,跟著繼續造罪,然後增長煩惱,輾轉相應下去。我們應該在此認識到,既然是業,造業最重要在意樂,意樂的中心是我愛執,所以所有《利器之輪》講的事情,都有個特別的對治,就是從觀念上找到問題的中心在我愛執,然後每遇見任何一件事情,都希望藉外面不如意的狀態對治自己的我愛執。修行本身最重要的一個特點是知苦,以我們現在的情況,假定我們條件夠,可以馬上修無常苦空,那非常好。可是現在我們的緣還不順,現實環境又有許多困難,像這種無常之苦,無常苦空,要花很多時間去思惟才修得成,而《利器之輪》能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當下就把過患轉為道用,所以它是一個非常殊勝,非常善巧的一種方便。不過這始終有一個特點,就是我們千萬不要在文字上面轉,我們的文字習氣已經太強了,大家在心裡上要努力去做這件事情。


上一講(8) [ 9 ] 下一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