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器之輪講記 第四講

日常法師 (1996年5月)


敬禮三寶尊!
此教授名為《命中仇敵要害的利器之輪》。
敬禮閻曼德噶大忿怒尊!

平常論典上一開頭都有一段禮敬文。閻曼德噶在形相上有兩種,一種是指閻魔──閻羅王,還有一種就是大威德金剛,也稱憤怒尊。這個地方指的是大威德金剛。閻曼德噶在意義上也有兩種:一種是了義的,一種是不了義的。這個形相就是不了義的。而了義的閻曼德噶就是指方便攝持的智慧,這智慧就是指空正見,換句話說就是以方便所攝持的空正見的智慧,這是了義閻曼德噶。既然聽到了義的意義,我們就可以不要不了義的閻曼德噶嗎?不是。不了義的閻曼德噶是方便的一種, 在正式修的時候,是以這個方便所攝持的空正見智慧,來觀想這個閻曼德噶。如何修法?要先照《廣論》所說的,從親近善知識開始,然後暇滿、念死、念苦、皈依,一路上去。共下士道、共中士道、然後上士道,然後奢摩他、毘缽舍那,這是修的共道,整個大乘的共道。共道修完了,如果條件夠,就可以學密。學密也有次第,最高的無上密,有幾個不同的本尊,其中一個就是大威德金剛。也就是說你必須把這一套東西統統學習過,然後當你去觀想的時候,內心當中對這整個世間一切的事情真相(也就是空正見)非常清楚,智慧需要方便攝持,方便需要智慧攝持。不要因其是不了義,我們就不要了,而是以了義攝持不了義,以不了義攝持了義的。這裡就是指以方便攝持的智慧去觀閻曼德噶。那為什麼要禮敬閻曼德噶?因為只有閻曼德噶的威力,能夠正對治我們最根本的問題──我愛執。

開始講本書的偈頌之前,我要先解釋印度偈頌的特別之處。中國從古以來一首詩便有它完整的意義,印度卻不是,他們的偈頌,雖然也是四句一首,但是四句的意義並不限在四句當中,有時可以兩三首偈包含一個意思。還有中國詩句,一句就可以簡單地表達一個意思,而印度的偈頌不是,比如說一句七個字或九個字,可能前面兩個字是屬於上面一句,下面五個字屬於下面一句。我們看《俱舍論》就很清楚。所以在一個偈子裡,在一句中你可能必需拆開來,上半帶到前頭去,下半放到後頭去;同樣的,一個偈子有一部分要連在前首的偈子,有一部分要放到下首。所以偈只是計算字數的號碼.這一次老師剛開始講的時候,我們一直看著第一偈,結果講了半天,第一偈怎麼沒有這個意思?翻過來再去看,原來他已經講到第四偈了。這個道理以前就知道,可是很多事情就是我以為知道了,到境界現前的時候,才知道其實自己並不清楚。這次聽老師講了以後,才比較清楚情況,所以在這裡說明。因此,老師常常是一口氣把前面的幾個偈子連在一起講,我們不妨也順著這個次第。

偈一:

孔雀行於毒叢林,
雖有芳美藥草園,
孔雀於彼不為喜,
寧取具毒而滋益。

偈二:

勇士趨行生死林,
妙園雖極可愛樂,
然彼不生貪著心,
勇識資身於苦林。

叢林裡邊長滿了各式各樣的樹木、雜草,以及很多有毒的毒草,孔雀在這個長滿毒草的叢林當中,感到很高興,為什麼?因為牠吃了這些毒草以後,能夠消化毒草,使牠的羽毛非常美麗、非常莊嚴。

這個「毒草園」是我們人工去培植的,就如一般人工設計的庭園、花園,弄得非常美麗、非常好,但是孔雀並不歡喜。為什麼?因為孔雀吃了培植出來的美好東西,不能莊嚴牠自己。牠必須吃毒草,牠不但能消化毒,而且還能用毒增長牠自己。這裡以孔雀吃毒草莊嚴自己,來比喻學佛的菩薩行者,能夠在這個生死輪迴中增長自己。

第二偈的「勇士」就是指利根的菩薩,也就是以空正見攝持菩提心,發菩提心的菩薩。這些菩薩早已經修持、串習了空正見,這就是他們的條件。為什麼稱為「勇士」?以世間來說,「勇士」表示膽量很大,別人怕的事情他不怕,在仇敵面前他也不怕,他不但不怕而且能克服那個仇敵。仇敵會傷害我們,在仇敵面前我們會喪命,所以一般我們看見了,會膽小退怯,而勇士不怕傷害,反而會消滅敵人。對我們來說,生死輪迴充滿了痛苦,這痛苦就是我們最害怕的一個傷害,我們都想辦法避開,去找一個我們想的藥草園,這個藥草園非常的美麗、舒服,但孔雀不歡喜。勇士和孔雀一樣,是專門克服強敵的,叫他們在家裡享受,他反而覺得不大舒服,而當他面對強敵的時候,就能夠充分發揮他的武藝,精神百倍。所以孔雀能夠吃毒來莊嚴自己,是比喻菩薩能夠在生死曠野當中,在生死輪迴、充滿三毒的世界中滋養、莊嚴自己。

現在這個「妙園」,就是前面說的「藥草園」,那裡有種種美麗的東西,也沒有毒,但是勇士不會貪著這些,他們寧可選擇住在毒林。菩薩所不願意去的「妙園」是指向色界天、初禪、二禪等地方。在娑婆世界的所有痛苦,這些地方都沒有。像這種地方菩薩是不願意去的,因為那地方沒有毒草可吃。菩薩吃毒草是指什麼?就是在苦海當中來攝受苦海眾生,以滋養自己、莊嚴自己。

菩薩去的地方,是要去利益廣大眾生,所以那種地方必須是雜毒的。剛才說「毒林」,為什麼稱為「林」,那表示並不是全部都是毒,這個樹林當中,各式各樣的東西都有,好的,壞的,有各式各樣的顏色,有各式各樣的植物。就像我們現在這個娑婆世界一樣:有一些人完全不能接受佛法;有一些人能接受,雖然他有很強的我愛執,可是他也有能力,能夠辨別是非,接受佛法,不僅理路上接受而且行為上也知道取捨。因此菩薩會到這種地方來,卻不願意到安樂的地方去。

偈三:

是故雖欲求取樂,
懦夫終但唯受苦,
欣願取苦之勇識,
反因悍力得恆樂。

這與前偈是互相對比的。就是說明:在這美麗的藥草園,眾生(也就是這裡稱的「懦夫」)因我愛執,希望要求快樂,反而受的是痛苦。這個「懦夫」就是比之餘前面的「菩薩勇士」來說。這種勇士不是外表的強悍,他能夠擋得住真正敵人─「我愛執」,還能夠消滅敵人,那才是勇士。我麼凡夫不但擋不住,反而完全被我愛執所奴役。因此我們平常都想要得到快樂,最後卻都得不到真實的利益。《法華經》上說,眾生因為沒有慧眼,所以造種種苦因,想要捨去眼前所感得的苦報,是不可能的。可是菩薩卻能夠承受種種生死輪迴的苦難,因為他有勇氣去承擔,結果他真的得到快樂。

菩薩憑什麼能夠產生這樣強大的力量(偈裡稱「悍力」)?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有一個大悲心。這大悲心所緣的是什麼?一切受苦的眾生!大悲心又為何而生?要拔除眾生苦!看見受苦的眾生,他要幫忙,所以才能夠修得起悲心。這大悲心不僅僅是觀想,還要親自去努力實踐,成為增上意樂。悲心、慈心是大、小乘所共的,譬如四禪天修四無量心,其中慈無量、悲無量,緣的也是無限的眾生,可是小乘是在定觀想中去修的,而大乘是要我們要去行動的,親自去救眾生。

有了這個悲心還不夠。因為雖有悲心,但是還沒有能力,一旦要犧牲自己救人,還是做不下去。接著怎麼辦呢?學空!一旦證了空性以後,就不會有退心。不過如果在慈悲心、菩提心之前證得了空性,會使我們在世間推動的力量沒有了,消失了。因為推動世間所有一切活動的力量,來自於苦樂,也就是說畏苦好樂心,換句話說,就是貪欲。這貪欲是一個非常強盛的力量,要這個、要那個……而背後就是這個「我」在驅使。可是還沒有悲心就證得空性的時候,第一、「我」沒有了,那麼「我」發生的功效─我要幫助眾生,也就沒有了。第二、證得空性的時候,因為有一種無比的寂滅之樂,這種快樂遠超過我們世間所能得到的。現在這兩個條件放在一塊兒,第一推動你追求所要的一個力量沒有了,第二你一向的習慣要追求快樂,現在你得到的快樂不曉得要超過世間快樂多少倍,你還想不想動?會不會動?這是為什麼不能一開始就先證空性的根本原因。所以要先修大悲心,修到大悲心強到即使證得空性而大悲心的餘勢還在。然後,因為他的大悲要去救一切眾生,當他要度眾生的時候,他會遇見種種困難、問題。一般凡夫遇見了困難,煩惱生起來了,雖然理論上知道不好,可是實際上俱生以來的我執都在。而現在菩薩見到空性了,俱生執中我執的根本沒有了,而主因─不捨棄眾生個這大悲心仍在;又因為了解這個空緣起法,所以阻礙的力量(我愛執)整個消失掉了,而推動的力量(悲心)一下子擴大,遇困難便會以更強的精力去克服。譬如修大悲心的時候,為了救人要犧牲自己,並不那麼容易,可是當你證得了空性,對「我」的執著(包括自己的身體)沒有了,(但是還有習氣,假如餘息都沒有了也就成佛了,不用再修了,就像把房間裡最髒的東西統統搬走,可是臭味還在,慢慢地要把味道拿掉。)障礙大大的減少,要捨己為人就能做到。這就是菩薩為什麼有這樣勇悍力量。

世間做父母的人,會為小孩子承擔很多痛苦,把自己所有的快樂都給小孩子,菩薩看一切眾生就是這樣。假定有個媽媽非常疼愛她的孩子,現在要她把孩子放在一邊,自己去玩一玩,通常媽媽寧願選擇照顧孩子。菩薩就是這樣的心情,這是所以菩薩不捨棄生死輪迴毒林的原因。

菩薩為什麼能做到不離生死毒林?菩薩有他很深遠的目標,為了達到深遠的目標,他需做一些努力。譬如讀書,為什麼要讀書?因為我們有目標,所以即使讀書這一件事情可以說是一件苦事,但是為了目標,目前就會忍耐辛苦,好好的努力,將來就會得到一定的成就,菩薩對這件事情的看法也是如此。所以不要從眼前的苦樂角度看,要不然菩提心沒有一個人願發,連修聲聞二乘也不可能,因為眼前生活已經這麼舒服,為什麼還要去忙這些事情!還要這麼辛苦做什麼?這樣佛法絕對沒有人學。所以我們現在是從深遠的功德利益和過患去看,如果看清楚了,就會覺得為了將來深遠的利益,這苦難我要承擔。一般世間的人為了小的利益就這樣的忙,多一點利益就更忙,不管他眼光怎樣遠大,通常也只看見一生。即使對一些世間聖人,雖說是千秋萬世的基業,但是對他來說仍是一種渺茫、一種理想而已。現在菩薩不是,他已經看見生命是無限的,他安立的目標不會只放在一生。目光如豆的人,眼前只要貪到一點便宜,他一定貪的,要他捨棄,他絕對不願意。對目光遠大的人就有可能,但不是一定做得到,因為理論上知道,可是要對治習性還是很不容易。就像前面的故事,那些老師都是有學問的,卻把空的罐頭帶到老遠,讓人笑話,我們不要把他看成笑話,應該拿自己來觀察。所以勇士菩薩並不僅僅懂得理論,還要去實踐。

至於是不是所有菩薩都有空正見?是不是我們要等到發菩提心、證空性了才能去實踐救眾生?不是的。通常對「菩薩」的界定有很寬的範圍,而各個宗派又有不同的界定,理論上也是一樣。就以格魯派為例,剛剛開始的資糧位上可以說是菩薩,加行位上也可以說是菩薩,登地了以後還是可以說菩薩。然後去修法門的時候,有的菩薩修七因果;有的修自他換;有看見佛的功德而修;也有聽見經論而修;還有看見眾生苦而修;修法都不一樣。所以不一定是菩薩便見了空性,即使他還沒有證得空性,只是理論上了解空性的特點,這對他仍然有好處。有什麼好處?有人說「不會急於求果報」,有人說「不會走岔路」,還有人說「堅固菩提心」,這些回答都對。原則上我們可以從個人自己的角度去認識這件事情:當我們理論上正確地了解空性,也信得過空性,我們的人生才會變得真正的積極,真正的精進,宗旨才建立得起來,因為性空故看到緣起真相,知見建立了,在行持的過程中,遇見困難,才能如《廣論》所說:「困難不應退,皆由修力成」,所以我們對這個理路要有很正確的認識。理路清楚後,接下來便要修習,使我們的信心增上─這時候的確是「信的」,不是「證的」,所以菩薩剛開始叫信位菩薩。如果能夠很穩、很謹慎,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來,信心便不斷的增上,漸漸的我們便擋得住習性的障礙,克服障礙的能力也漸漸增長。因此,做得到做不到是次要,而正確的認識才是我們必須要建立的,建立了以後不能停在這裡,只要我們繼續走下去,就一定會做得到的。

菩薩既然有深遠的目標,他絕對不會求眼前小小的利益,他求的是究竟的利益。因為如此,他要承擔很多苦難,要學很多東西。由於這樣的認識策勵他,所以他看得清楚應該處在哪裡,然後經過了訓練以後,他能夠承擔生死苦林中的毒藥,以之轉化為自己身上最美麗的羽毛,就是他的莊嚴,這是菩薩的特點。菩薩有了這樣的認識以後,世間種種,譬如說一切的錢財、名譽、地位等等,一般來說這些東西把人綁得死死的,而人也都被這些東西綁死;然而菩薩卻不會被這些綁死,反而會利用這些東西,因為要利益世間,都需要這些東西。菩薩會以種種方式來救我們,譬如先佈施我們需要的東西,先以財施,然後無畏施,而後是法施。菩薩了解財施是一種方便,最後以法施來引導眾生才能真正解決問題。猶如世間父母愛子女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只知溺愛,孩子要什麼給什麼,這種方式眼前是解決了問題,孩子卻變成一無是處;還有一類父母,看清楚什麼才是真正對孩子有利益,所以除了對孩子的飲食健康很注意,還要孩子好好去念書,教孩子這樣去做、那樣去做,最後這孩子變成很有能力的人。菩薩在世間攝受我們也是如後者一般

偈四:

今此貪欲似毒林,
勇士自在如孔雀;
懦夫則如烏鴉殞,
何能馴服自欲毒,
其餘諸惑亦若然,
如鳥斷喪解脫命。

「毒林」要從兩方面去看;一是從我們所面對的境來看,一是從我們能對的心來說:能對的心為三毒所使,所對的境充滿了不理想。世間這能取的貪欲心,能取種種欲樂,又為我愛執所使,所以在這種狀態下,心根本沒有辦法在生死輪迴當中得自在。因此此偈第四句「何能馴服自欲毒」,「自欲毒」就是指我愛執,有這個我愛執,使我們在生死輪迴當中不得自在,加上還有其他許多煩惱,使我們自己內心、外境都在這當中,被煩惱困得死死的,把我們解脫的慧命斷掉了。不但是生命斷掉,就像前面說懦夫像烏鴉一樣,在毒林當中喪失了生命,我內心裡邊也因為這個貪欲的毒喪失了我們慧命。這是第四偈最主要的內涵。   

我們來看一下世間的真實狀態。我們小時候父母不是溺愛,就是事業很忙,小孩子沒有人管,統統交給電視,長大了以後,本事學了很多,實際上快樂不快樂?不快樂!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一般人在城市裡想盡辦法賺錢,賺了錢希望笑傲山林,買一棟別墅,或買一塊地享受,到山裡住了幾天待不住,又搬到別的地方去,一直在搬,搬了幾十年,結果掉到三惡道當中轉。眼前忙了半天得不到好處,將來連解脫的慧命也斷絕了。勇士菩薩不是這樣!在這貪欲的毒林中,菩薩所面對的境還是與我們一樣的生死輪迴,可是他能對治這個貪欲,他把貪欲轉成大悲心救眾生。他是以這樣的心去緣外面的境,形相上跟一般的貪欲頗有相似之處。就像我們剛學佛時,要學佛法的心,我們叫善法欲,而善法欲本身還是貪。菩薩慈悲捨不得眾生也是一種貪,就像剛才說很有遠見的父母捨不得他的子女一樣。所以這個偈子我們應該了解兩點,一點是勇士菩薩心所產生的一個貪欲,是由大悲心所產生的;第二點,在這種情況之下,他要攝取眾生,所以他不捨生死之林,這跟我們現在被我愛執所使的貪欲是不一樣的。我們了解了這一點,就懂得怎麼樣去改變過來。

偈五:

是以勇識如孔雀,
於如毒林諸惑中,
住在死林攝滋養,
自取此毒還滅之。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偈子。現在科技進步,電器非常好用,它使人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有一個條件;你要對它有很正確的認識,能夠做它的主人去控制它。如果不認識去碰電器,可能把它燒壞,其至你自己觸電送命。菩薩勇士跟我們凡夫之間的差別就這點。菩薩跟我們一樣,也是要學很多知識,可是這個知識跟世間的知識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相同的:老師教,我來學,把不懂的學到懂,認識以後去經驗它。不同的是;世間的知識只是助長我愛執,增長貪惑業、輪迴生死之業,而菩薩學的知識恰恰相反,是在認識我愛執的過患,以及怎樣去減輕淨化它。所以雖然同樣在生死輪迴的毒林當中,內涵完全不一樣。如孔雀一樣的勇士菩薩,在如毒叢林種種的惑業當中,能夠攝取毒,而且還回過頭來,消滅這個毒。正因為他能夠攝取、消滅毒,所以轉為他的莊嚴,剛才那個電器的比喻,能夠善巧的運用的話,就產生這樣的效果。   

對於我執、我愛執所引生三毒等等,對此可以分成幾個類型反應;第一類是一般人完全不知道,跟著我執轉,雖然要求離苦得樂,永遠得不到,煩惱愈來愈堅固,習氣來愈強盛。第二類是小乘聖者,他看見了、認識了我愛執,覺得非常可怕,因為這個惑、我愛執、我執一定是對境的時候引發出來,所以二乘聖者只要這個東西還沒有消滅,他始終會坐立不安;《廣論》告訴我們:「諸智畏善趣,等同奈落迦。」你把二乘學者送到天上,他也無法忍受,一定趕快要把煩惱先消滅掉。第三類是大乘菩薩,是真正最善巧的人,他看清了過患,轉過來利用這執著,就像剛剛我說的電的比喻。還有一個比喻,像我們樣樣地方需要水,以台灣來說,不下雨的時候老乾旱,雨來的時候卻是暴風、颱風一起來,下了雨以後,河流裡邊排山倒海而來,又渾濁又髒,流到哪裡,禍害就到哪裡,可是如果你善巧地引導、蓄水,好東西都從這裡來。所以勇士菩薩,能夠真正認識我執、我愛執,徹底的能夠制伏,能夠轉化,這就是這個偈子的真正的內涵。   

偈六:

生死輪轉不自主,
皆因我執魔使起,
今拋自欲自樂屍,
利他苦行自願學。

我們在生死輪迴當中所以做不了主,就是被我愛魔所使,還有另外一種叫煩惱魔,它的根本仍是我愛執、我執。現在我們要想辦法把它們拋棄,做利益他人的苦行。平常我們喜歡講很多大道理,但是習性都是在自利上面,尤其是讀書人,我也有這種毛病,念念書講講道理,很高興,也很會,真正要去做好辛苦。現在不僅僅是認識這個道理,實踐更重要,將來我們成敗的關鍵就在此。所以這個偈子處處強調我們必須要在行為上把真正的苦難承擔起來,真正是為別人需要而去做,如果我們真的能這樣,則我們所見到的、所願望的,自然能夠達到。「自欲」就是自私心,就是我愛執,對它就要像對死屍一樣的討厭,厭棄它,排斥它。怎麼做呢?就是把強盛的愛自心轉化成愛他心!平常我們習慣把自己照顧得好好的,可是不會關心別人。我們先不要說我愛別人,假定我們的確能夠漸漸地對我們週遭的人稍微放寬一點的話,那我們就開始有進步了。以我自己來說,我自己的事情,我會照顧的很好,但是往往對別人的事情,即使跟我說了幾遍,我還是當作耳邊風。現在既然了解了,漸漸學習,至少希望把別人的事情,當作像自己的事情一樣的,慢慢的看重它。如果我們真的能夠這樣做到,就是一個明顯的改變。

我常推薦「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這兩本書。尤其袁了凡先生是普通世俗的人,只是為了世俗上的目的(求子),並沒有離開我愛執,就能夠把只管自己的心理扭轉過來,也因而轉變他的命運。現在我們希求深遠的無上菩提,為什麼不能轉過來?假定我們連這一點都做不到,我們在這裡學《廣論》,豈不是騙我們自己嗎?當被別人說兩句話:「你這個人真不像樣,你這個人真下流!」聽了就不服氣,實際上在我們心裡比別人罵的還要下流許多倍呢!為什麼不從這個地方努力去自省呢?所以利器之輪這本書所說無非是要把我愛執轉化過來,以全部的精神,去對治它。所以下面說「利他苦行自願學」,就是所有的行為都是去幫忙別人,而要幫忙他人之前,首先要知道;只管自己的我愛執是一種錯誤,如果不加以對治的話,就轉化不過來。如果大家理論說的頭頭是道,說完了以後仍舊坐在這裡,那真是我耽擱了你們,你們也耽擱了我的時間。如果我們能做到一點點,就有很大的價值,很大的功德。

「利他苦行」是從心裡去做。平常我們做很多事情,是做給別人看的,若看見旁邊有人,我就很起勁的做;沒人在的時候,反正是別人也看不見,我就自己做我的。這個心態不對!這是我愛執的魔鬼又來了。敦巴尊者的弟子奔公甲以前是個大強盜,曾有人聽到「奔公甲來了!」竟被嚇死;後來奔公甲居然轉心過來學佛,成為敦巴尊者最好的一個弟子。他就是觀察內心的我愛執做成功的。他能夠做到,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呢?我們現在不一定要做很多種種的苦行,真正重要的在實際上的實踐。例如《廣論》布施時要捨,絕不是一開頭就叫你像《金光明經》所說的捨身飼虎,那要等到我們把著個身體看得像一片菜葉一樣的時候,才能夠做到。那目前我們能做到什麼呢?譬如我以前走過大殿的時候,眼睛很大卻什麼都看不見,今天我走過去,看見大殿前面有點髒,就順手整理一下。以前我紗門一開,後面什麼都不管,現在聽人說蚊蟲很多,就會轉過身把門關一下。這些都是我們做得到的事情,而事實上我們周圍就充滿了這些事情。我們有崇高的目標,然後從這些地方下手,不正是《廣論》告訴我們有次第的、跟我們相應的走法嗎?這就是戒行持犯。

戒行持犯有很多人試過,覺得很困難。其實並不難,你只要告訴自己日行一善,千萬不要多,如果列得密密麻麻,結果今天列完了,明天一定做不到,最多做到三天,三天以後我一定會放棄,所以寧可開始做一點點,堅持下去,能堅持一年,效果一定會有。早晨起來,先想一下,晚上睡覺之前,回想一下日行一善做了沒有。剛開始的時候,刻意想辦法去做,等做到了以後,再將日行一善擴大成日行兩善,當覺得力量夠的時候,再加日行三善,千萬不要兩善做到了,一跳就要做十善,那不對,不要像龜兔賽跑的兔子一樣,一下跑得很快,然後覺得自己懂了,能說很多道理就停下來不做了。我們要像那烏龜一樣,一步、一步慢慢走。

所以關於第六偈子,怎麼策發利他行:先曉得一切過患都是我愛執;目標要把我愛執轉變成愛他的心;然後從內心上願意去做,去實踐,願意承擔;實踐的方向就是把以前不關心別人的心轉變成關心他人的心。目標要很崇高,實踐的時候,要很實在,這就對了。


上一講(3) [ 4 ] 下一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