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証活人書 | 宋 朱肱 |
此一卷論經絡。治傷寒先須識經絡。不識經絡。觸途冥行。不知邪氣之所在。往往病在太陽。反攻少陰。証是厥陰。乃和少陽。寒邪未除。真氣受斃。又況傷寒看外証為多。未診先問。最為有準。 孫真人云:問而知之。別病淺深。名為巧醫。病家云:發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則知病在太陽經也。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則知病在陽明經也。胸脅痛耳聾。口苦舌乾。往來寒熱而嘔。則知病在少陽經也。腹滿咽乾。手足自溫。或自利不渴。或腹滿時痛。則知病在太陰經也。引飲惡寒。或口燥舌乾。則知病在少陰經也。煩滿囊縮。則知病在厥陰經也。然後切脈以辯其在表在裡。若虛若實。以汗下之。古人所以云問而知之為中工。切而知之為下工。若經隧支絡懵然不分。按寸握尺。妄意疾証。豈知坐授明堂。藏室金蘭者耶。
足太陽經 pt51a1.bmp [缺]
風府穴︰兩旁各一從此分為四道
膀胱︰重九兩二銖縱廣九寸盛溺九升九合
︰ 謂膝後曲腳之中委中穴也 足太陽膀胱之經。(腎與膀胱為合。故足少陰與足太陽為表裡)從目內 上頭連於風府。分為四道。下項並正別脈上下六道以行於背。與身為經。太陽之經為諸陽主氣。或中寒邪。必發熱而惡寒。 緣頭項腰脊。是太陽經所過處。今頭項痛。身體疼。腰脊強。其脈尺寸俱浮者,故知太陽經受病也。 (靈樞經云: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 。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 。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中,其支者,從 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從廉下合 中。以下貫 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趾外側)
足陽明經 pt51a2.bmp [缺]
大迎穴︰在曲頷前一寸一分骨陷中動脈又以口下當兩肩者得之是
承漿穴︰在唇下陷者中是
人迎穴︰在結喉旁一寸五分動脈應手者是
缺盆穴︰一名天蓋在肩下橫骨陷者中是
胃︰重二斤十四兩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為水穀之海
脾︰絡脾
伏兔穴︰在膝上六寸起內是一云是膝蓋上七寸是
髀關穴︰在膝上伏兔後交分中是
氣沖穴︰在歸來下鼠鼷上一寸動脈又云在陰毛兩旁
下膝︰三寸者正白三里穴而下也三里穴在膝下三寸是足陽明胃之經。(脾與胃為合。故足太陰與足陽明為表裡)從鼻起挾於鼻。絡於目。下咽分為四道。並正別脈六道上下行腹綱維於身。蓋諸陽在表。陽明主肌肉。絡於鼻。故病患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其脈尺寸俱長者。知陽明經受病也。
(靈樞經云: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 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 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沖中。其支者。起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沖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內間。 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以下入中趾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間。出其端)
足少陽經 pt51a3.bmp [缺]
氣沖穴︰在陰毛兩旁動脈應手
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銖盛精汁三合
足少陽膽之經。(肝與膽為合。故足厥陰與足少陽為表裡)起目外 。絡於耳。遂分為四道。 下缺盆。循於脅並正別脈六道上下主經營百節流氣三部。故病患胸脅痛而耳聾。(黃帝針經曰。邪在肝則兩脅痛。又曰。膽脹者脅下痛。口中苦。善太息)或口苦咽乾。或往來寒熱而嘔。其脈尺寸俱弦者。知少陽經受病也。
(靈樞經云:足經少陽之脈。起於目銳 。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下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 後。其支者。別銳 。下大迎。 合手少陽抵於 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沖。繞毛際。入髀厭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中。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之廉下。外輔骨之前。 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出小趾次趾之端。其支別者。從跗上。入大趾。循岐骨內出其端)
足太陰經 pt51a4.bmp[缺]
舌本︰舌本者舌根也
咽門︰重十兩為胃之系
胃︰絡胃
脾︰重二斤三兩象馬蹄內色胃脘象土形也經絡之氣交歸於中以營運真靈之氣意之舍也
上循膝︰股內前廉
足太陰脾之經。為三陰之首。其脈布於脾胃。絡於嗌喉。故病患腹滿而嗌乾。尺寸俱沉細者。知太陰經受病也。
靈樞經云:足太陰之脈。起於大趾之端。循趾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 (示兗切)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循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複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足少陰經 pt51a5.bmp[缺]
腎臟︰有二形如紅豆相並而曲附於膂筋外有脂裹裡白表黑主藏精。 足少陰腎之經。其脈起於小趾之下。斜趣足心。別行者。入跟中。上至股內後廉。貫腎絡膀胱。 直行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系舌本。傷寒熱氣入於臟。流於少陰之經。少陰主腎。腎惡燥。故渴而引飲。又經發汗吐下以後。臟腑空虛。津液枯竭。腎有餘熱亦渴。故病患口燥舌乾而渴。其脈尺寸俱沉者。知少陰經受病也。
靈樞經云:足少陰之脈起於小趾之下。斜趣足心。出於然骨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時兗切)內。出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足厥陰經 pt51a6.bmp[缺]
上 ︰內廉。
循足跗︰上廉。
巔︰頂上曰巔。
頏顙者︰懸雍兩旁肉也又靈樞經曰頏顙者分氣之泄。
肝︰重四斤四兩有七布葉一葉小如木甲拆之象也各有支絡脈進中以宦發陽和之氣魏之宮也。
足厥陰肝之經。厥者。盡也。靈樞曰。亥為左足之厥陰。戌為右足之厥陰。兩陰俱盡。故曰厥陰。 夫陰盡為晦。陰出為朔。厥陰者。以陰盡為義也。其脈循陰器而脈絡於舌本也。脈弗營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而卵縮。凡病患煩滿而囊縮。其尺寸俱微緩者。知厥陰經受病也。
(靈樞經云:足厥陰之脈。起於大趾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 內廉。循股陰。入毛中。環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其支者。複從肝別貫膈。上注肺中)
(一)問傷寒一二日。發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尺寸脈俱浮。
此足太陽膀胱經受病也。(仲景云: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太陽病頭疼發熱。汗出惡風。 宜桂枝湯。輕者。只與柴胡桂枝湯太陽病頭痛發熱無汗惡寒,宜麻黃湯。 輕者只與桂枝麻黃各半湯。麻黃湯桂枝湯。二者均為解散。正分陰陽。不可不慎也。仲景所謂無汗不得服桂枝。有汗不得服麻黃。常須識此。勿令誤也。今人才見身熱頭痛。便發汗。 不知汗孔閉而用麻黃。汗孔疏而用桂枝。傷寒傷風。其治不同。古人有汗者當解肌。無汗者可發汗。
(二)問傷寒二三日。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尺寸脈俱長。
此足陽明胃經受病也。(仲景云: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傷寒二日。陽明經受病。可發其汗。非正陽明也。(正陽明者。身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故可下也)今言一二日傳陽明經。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其脈俱長者。是太陽陽明可表而已。若無汗尚惡寒,宜升麻湯。(雜方)有汗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宜桂枝湯。無汗脈浮。其人喘者。與麻黃湯。
○又問十二經皆一,而陽明有三。何也。有太陽陽明。有少陽陽明。有正陽陽明也。太陽陽明者。本太陽病。
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也。(太陽陽明。脾約是也。大便堅。小便利。其脾為約)少陽陽明者。本傳到少陽。因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實。大便難也。正陽陽明者。病人本風盛氣實也。三陽明俱宜下。唯惡寒乃中寒為病在經。與太陽合病。屬表。可發其汗。蓋太陽與陽明合病。脈必浮大而長。外証必頭疼腰痛肌熱目痛鼻乾也。脈浮大者。太陽也。長者。陽明也。頭疼腰痛者。太陽也。肌熱目痛鼻乾者。
陽明也。尚惡寒者。可升麻湯(雜方一)汗之。若不惡寒反惡熱。大便不秘者。可白虎湯解利之。不惡寒反惡熱。大便秘。或譫語者。屬胃家實也。可調胃承氣湯下之。
○又問三陽有合病。有並病。何也。脈浮大而長。頭疼腰痛肌熱目疼鼻乾者。合病也。太陽初得病時。
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者。並病也。三陽皆有合病。唯三陰無合病。
不可不知也。太陽証罷。但發潮熱。手足 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愈,宜大承氣湯。若太陽証不罷。不可下,宜用桂枝麻黃各半湯小發汗。設面赤色者。陽氣怫郁在表。
當解之熏之。若發汗不大徹。則陽氣怫郁。不得越散。當汗不汗。煩躁不知痛處。其人短氣但坐。蓋以汗出不徹故也。更以麻黃湯發其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之。
(三)問傷寒三四日。胸脅痛而耳聾。或口苦舌乾。或往來寒熱而嘔。其尺寸脈俱弦。
此足少陽膽經受病也。(仲景云: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可吐下。診其脈弦緊者。小柴胡湯主之。蓋脈弦細頭疼發熱屬少陽。少陽受病。口苦咽乾目眩,宜小柴胡湯以解表。不可發汗。(仲景少陽証唯小柴胡為解表藥耳)發汗則譫語。譫語屬胃。胃和則愈。不和則煩而燥,宜調胃承氣湯,此屬少陽陽明也。
(四)問傷寒四五日。腹滿咽乾。手足自溫。或自利不渴。或腹滿時痛。尺寸俱沉細。
此足太陰脾經受病也。(仲景云: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傷寒手足必微冷。若手足自溫者。系太陰也。自利不渴。屬太陰也。腹滿時痛。屬太陰也。自利不渴者臟寒也。當溫之,宜四逆湯、理中湯也。腹滿脈浮者,可桂枝微發汗。腹痛者。桂枝加芍藥湯。痛甚者。桂枝加大黃湯。
○古人以四日太陰証病在胸膈。可吐而愈何也。答曰:不然。有太陰証脈大胸滿多痰者。可吐之。脈大而無吐証者。可汗而已。大抵在表者汗之。
在裡者下之。在上者涌之。在下者泄之。瓜蒂(正百十一)梔豉(雜十九)隨証施用。不可拘以日數也。
(五)問傷寒五六日。尺寸脈俱沉。或口燥舌乾而渴。或口中和而惡寒。
此足少陰腎經受病也。(仲景云: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少陰病口燥舌乾者。急下之。 宜大承氣湯。若不渴。不口燥舌乾而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太陰厥陰皆不惡寒只有少陰有惡寒之証。不可不知也。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宜著灸並附子湯也。大抵傷寒陽明証宜下。少陰証宜溫。然仲景於少陰証口燥咽乾即云急下之。蓋少陰主腎。 系舌本。傷寒熱氣入於臟。流於少陰之經。腎汁乾。咽路焦。故口燥咽乾而渴。須宜急下之。非若陽明証宜下而可緩也。雖然。陽明亦有一証。發熱汗出多。急下之。陽明屬胃。汗多則胃汁乾。亦須急下也。
(六)問傷寒六七日。煩滿囊縮。其脈尺寸俱微緩。
此足厥陰肝經受病也。(仲景云:厥陰病欲解時。從丑至卯上)厥陰病其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宜小建中湯。
脈浮緩者。必囊不縮。外証必發熱惡寒似瘧。為欲愈,宜桂枝麻黃各半湯。若尺寸脈俱沉短者。必是囊縮毒氣入臟,宜承氣湯下之。
○大抵傷寒病臟腑傳變。陽經先受病。故次第傳入陰經。以陽主生。故太陽水傳足陽明土。土傳足少陽木。為微邪也。陰主殺。故木傳足太陰土。土傳足少陰水。水傳足厥陰木。至六七日當傳厥陰肝木。必移氣克於脾土。脾再受賊邪。則五臟六腑皆困而危殆。營衛不通。耳聾囊縮。不知人而死矣。速用承氣湯下之。可保五死一生。古人云:脾熱病則五臟危。又云:土敗木賊則死。若第六七日傳厥陰。脈得微緩微浮。為脾胃脈也。故知脾氣全。不再受克。邪無所容。痞極泰來。營衛將複。水升火降。則寒熱作而大汗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