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詞術語(二)

名詞術語(三)

胃陽 指胃的功能。
胃氣 泛指胃腸為主的消化功能。胃氣主降,在消化功能上主要和脾氣相配合。《靈樞.五味篇》指出:「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人以胃氣為本,意即消化機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病人的一般抗病能力,說明胃氣在人體的特殊重要性。故在治病時,歷代醫家都重視要保護“胃氣”,所謂:「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強謂對腸胃機能衰弱的人在處方時要盡量避免用苦寒瀉下、有損於胃氣的藥物。指脈的胃氣,脈以胃氣為本,正常人脈象不浮不沉,不急不徐,從容和緩,節律一致,稱之為有“胃氣”。
胃陰 即胃中之津液,又名“胃津”或“胃汁”,是由水穀化生而來的。臨床上肺胃熱盛容易消耗胃陰,出現發熱、口乾、咽燥、便秘、舌紅少苔、脈細數等症狀,故從某種意義上講,胃陰實際上也包括了體內的其他一部份津液。
胃主受納 “受納”指接受和容納水穀。在整個消化道中,胃腔容量較大,有“水穀之海”之稱,受納飲食是胃的主要功能之一。
胃主腐熟 胃的主要功能之一。指胃能把飲食物消化成為食糜的過程。
胃主降濁 脾氣主升,“胃氣主降”,消化飲食主要就是脾胃協調升清降濁的過程。脾為陰土,胃為陽土。胃燥脾濕相互協調,飲食乃能消化。脾主升清,水穀之精微賴以上輸和生化;胃氣以下降為順,把初步經過消化的飲食(包括食物殘渣)繼續推向下行,即所謂“降濁,它和脾的“升清”作用是相反相成。如胃氣不降,就會出現嘔吐等症狀。
肺氣 指肺的功能活動,也包括呼吸的氣體。
肺陰 即充養肺臟的津液,或稱“肺津”。肺陰為水穀之精氣所化生,與肺氣相互為用,為維持肺功能所必需。臨床上的肺陰不足,往往見乾咳,舌苔薄白乾燥。肺陰的進一步耗損可以呈現肺燥火盛的證候。
肺主氣 氣,是人體賴以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貿。所謂“肺主氣”,是指人身之氣為肺所主,因為整個人體上下表裡之氣的為肺所主,所以《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諸氣者,皆屬於肺。」
肺主治節 《素問.靈蘭秘典論》記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相傅”是和所謂的“君主之官” -- 心相對而言。“相傅”有輔助“君主”的意思,意即在臟腑活動中心肺功能的協調是很重要的,是人體臟腑器官依著一定的規律活動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治節”,即治理、調節,主要是指肺和心的機能必須相互協調以共同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動。
肺朝百脈 《素問.經脈別論》:「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朝,朝向、會合的意思,指百脈會合於肺,即肺在呼吸過程中,全身血液均須流經肺經,肺臟,說明肺和百脈有密切的關係。
肺主肅降 “肅”有清肅之意。“肺主肅降”是指肺氣宜清宜降。由於肺居胸部以及肺在體內所起的作用(如司呼及、主氣、主治節、通調水道等),決定了肺氣必須在清肅下降的情況下,才能保持其正常的機能活動。如肺氣失降,就會出現喘逆咳嗽或小便不利等症。
肺主行水 人的水液代謝,不僅和脾的運化,腎的氣化有關,與肺氣的肅降也有密切關係。通過肺氣的肅降作用,才能保證水液的運行並下達於膀胱,而使小便通利。所以說“肺主行水”,“肺主通調水道”。而另一方面又有“肺為水之上源”的說法。
肺生皮毛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肺生皮毛。」亦即皮毛由肺的精氣所生養。肺與體表皮毛相合(所謂“肺合皮毛”),這是一種臟器與組織相關的聯繫。肺主呼吸,皮毛、汗孔也有調節呼吸的作用(《素問.生氣通天論》稱汗孔為“氣門”,認為有散氣的作用。唐容川《中西匯通醫經精義》也指出皮毛有“宣肺氣”的作用)。肺有敷布陽氣、外衛肌表的功能,所以又說“肺主皮毛”、“肺主一身之表”。如肺氣虛,肌表不固,多有自汗;衛外之氣不足,肌表就易受風寒侵襲,甚至可以內合於肺,產生咳嗽等症。
肺為嬌臟 嬌臟,形容它是嬌嫩,容易受邪的臟器。肺既惡熱,又怕寒,它外合皮毛,主呼吸,與大氣直接接觸。外邪侵犯人體,不論從口鼻吸入,還是由皮膚侵襲,都容易犯肺而致病。即使是傷風感冒,也往往會有咳嗽,說明肺是一個嬌嫩的臟器,故名。
肺為華蓋 “華蓋”,本指帝王的車蓋或指畫上文彩的傘。《靈樞.九針論》指出:「肺者五臟六腑之蓋也。」《難經集注.三十二難》虞庶注:「肺為華蓋,位亦居膈。」因肺在體腔臟腑中位居最高,並有覆蓋和保護諸臟抵禦外邪的作用,故名。
肺藏魄 《素問.宣明五氣篇》:「五臟所藏,....肺藏魄。」“魄”屬於精神活動的一部份,《類經.臟象論》(卷三)指出:「魄之為用,能動能作,痛癢由之而覺也。」說明人體一些知覺和動作是“魄”作用的結果。參見“五臟所藏”條。
肺開竅於鼻 《素問.金匱真言論》:「開竅於鼻,藏精於肺」《靈樞.脈度篇》又指出:「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矣。」肺主呼吸,鼻為呼吸出入之門戶,所以說“開竅於鼻”鼻要發揮正常的通氣和嗅覺功能,必須依賴肺氣和調,呼吸暢利。如外感風寒襲肺,則鼻塞流涕影響嗅覺;肺有燥熱,則鼻孔乾澀;邪熱壅肺,往往有氣喘鼻煽。可見肺與鼻竅是息息相關的。
肺,其華在毛 《素問.六節臟象論》:「肺者....其華在毛」“華”,有榮華外露的意思。從毛髮的榮枯,可以推斷肺機能的盛衰,這是因為肺能“輸精於皮毛”。例如肺桔核等病到了嚴重階段,往往有皮膚色夭、毛髮枯悴的症象,所以說“肺,其華在毛”。
肺惡寒 《素問.宣明五氣篇》:「五臟所惡,....肺惡寒。」肺主氣,外合皮毛。寒邪既可直接侵襲肺部,而且寒邪易傷衛外之陽,寒邪侵襲肌表,又易內合於肺。此外,脾胃虛寒,也會影響肺的清肅功能,產生種種病症。故有“肺惡寒”之說。
肺主聲 聲音和肺氣的作用有關,故聽聲音可以大致上了解一個人的肺氣情況,肺氣足的人,聲音宏亮;肺氣虛的人,聲音低怯。風寒外感,肺氣閉塞,引起聲盲嘶啞或失聲。肺結核病到了晚期,往往說話感到吃力,聲音嘶啞,這也顯示了聲音和肺氣之間的密切關係。
肺腎相生 肺屬金,腎屬水,又叫“金水相生”。根據五行理論,肺金和腎水是母子關係。在生理功能中,肺和腎互相配合互相影響,這就叫“肺腎相生”。在病理方面,肺氣虛損可以導致腎氣衰弱,這是“母病及子”相反,腎氣衰弱也可以導致肺虛,稱之為“子病累母”。
肺合大腸 指肺與大腸之間的相互關聯和影響。這種相合是臟腑互為表裡(臟為陰屬裡,腑為陽屬表)的關係,“肺與大腸相表裡”,是通過肺和大腸經絡之間的聯繫和某些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體現的。肺或大腸病症的治療,可以通過這種“相合”、“相表裡”的關係互為影響。如肺的肅降功能有助於大腸的傳導,大腸的傳導作用有助於肺的肅降。又如痰壅氣喘,往往須參用瀉下法,才能使肺氣通利;有些便秘的治療法,須參用開肺的治法;又如化痰止嗽藥川杏仁、瓜蔞等也有潤腸的作用。這都是比較明顯的例子。
大腸主傳導 《素問.靈蘭秘典論》記載:「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大腸的主要功能,就是將從小腸消化吸收後傳送下來的化物吸收其 中剩餘的水份和養料,變化為糞便,然後由膽門排出體外。大腸既為傳送糟粕的通道,所以說它“主傳導”,為“傳導之官”。如因 種種原因使大腸的傳導功能失常,往往會產生泄瀉或便秘等症。
腎陽 又有“元陽”、“真陽”、“真火”、“命門之火”、“先天之火”等名稱。腎陽寓於命門之中,為先天之真火,是腎臟生理功能的動力,也可以說是人體熱能的源泉。腎所藏的精(包括先天和後大之精),均需命門之火的溫養,才能發揮其滋養體內各部組織器官和繁殖後代的作用。特別是後天脾胃之火須先天命門之火的溫養,才能更好地發揮消化運輸的作用。
腎陰 又有“元陰”、“真陰”、“腎水”、“真水”等名稱。是與腎陽相對而言。腎陰指本臟的陰液(包括腎臟所藏的精),是腎陽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如果腎陰不足,腎陽就會亢奮,出現“相火妄動”的病理現象。
腎藏精 精,是生命的基本物質。“腎藏精”的含義有二:是藏五臟六腑水穀之精氣(為“後天之精”),是維持生命、滋養人體各部組織器官並促進機體生長發育的基本物質;是藏腎本臟之精(即“先天之精”),亦即男女媾精的精氣,這是生育繁殖的最基本物質。它和人的生殖、生長、發育和衰老有關。這一部份精的生成、儲藏和排泄,均由腎主管。腎是先天的根本,接受其它臟腑的精氣而儲藏起來,五臟的精氣充旺,腎精的生成、儲藏和排泄才能保持正常。“腎藏精“是腎的重要功能之一,《素問.六節臟象論》指出腎為“封藏之本”(“封藏”有閉藏、貯藏之義),主要就是體現腎的藏精作用。精不宜過度消耗,以免影響全身的各種機能。
腎主骨 《素問.宣明五氣篇》:「五臟所主,....腎主骨。」“主”,有主持的意思。“腎主骨”包含腎充養骨骼以及二者生理功面的聯屬關係。《素問。六節臟象論方說:「脊者....其充在骨。」骨骼起支持人體的作用,為人身之支架。骨之所以能起這樣的作用,依賴於骨髓的營養。骨髓由腎精所化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腎生骨髓」髓藏於骨腔之中,以充養骨骼,所謂“腎充則髓實”。而髓的生成,為“腎主骨”提供了物質基礎。此外,牙齒和骨的營養來源相同,同樣也是腎臟的精氣所化生,故有“齒為骨之餘”之說。
腎主水 “腎為水臟”,它在調節體內水液平衡方面起極為重要的作用。腎對體內水液的瀦留,分佈與排泄,主要靠腎氣的“開”和“闔”(所謂腎主開闔”)。“開”,主要是輸出和排泄水液;而“臼”,指瀦留一定量的水液在機體內。“開”和“闔”取決於腎陰,腎陽功協調。在正常情況下,由於人的腎陰、腎陽是相對平衡的,腎氣的開闔是協調的,因而尿液排泄正常。如果腎有病,失掉“主水”的功能,以維持體內水液代謝的平衡,而發生水腫等病症。
腎主納氣 肺雖是主呼吸的,但腎有攝納肺氣(即“納氣”)作用。在臨床上一般的久病咳喘,特別是年老腎虛患者,多有納氣困難。氣喘的特點是呼多吸少。例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合併肺氣腫,主要表現是吸氣困難,臨床上稱之為“腎不納氣”,需要用補腎納氣的方法來治療。
腎主生殖 因為腎為藏精之腑,對於人體的生長發育,以及繁衍後代起重要的作用。男女生殖器官的發育成熟及其生殖能力,均有賴氣(腎本臟的精氣)的充實。古代早就認識到女子約 14 歲左右月經來潮,男子約 16 歲左右精氣充滿,並能排精,說明生殖機能開始成熟,男女殖機能成熟的情況下交合就能生育。到了女子 49 歲,男子 64 歲左右,腎氣的衰微,不僅人顯得老了,隨著女子更年期經閉和男子精少體衰,生殖能力也逐步喪失。因為精氣的生成,儲藏和排泄由腎主管,所以說“腎主生殖”。
腎主伎巧 《素問.靈蘭秘典論》:「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作強”,“作”指動作或工作,“強”應作負荷能力來理解。“作強”有耐重勞,動作輕勁有力的含義。“伎巧”就是精巧靈敏。腎之所以有這樣的作用,是和腎的藏精,主骨,生髓的作用分不開的。凡腎氣充旺,精盈髓足者,不但精神健旺,精巧敏捷,而且筋骨強勁,動作有力。反之,腎虧精虛髓少的人,往往腰酸骨弱,精神疲憊,頭昏健忘,動作疲懶遲緩。
腎主先天 這是從腎的生理功能對人體的重要性而言。因為腎不僅有藏精,主骨,生髓、供給各部器官熱能等重要功能。而且腎氣的盛衰,又直接和人的生長,發育,衰老和生殖能力有關。前人把腎稱之為“先天”,或者叫“腎主先天”,“腎為先天之本”,說明腎為發育生殖之源。故嬰兒出生以後發育方面的障礙,如“五遲”(站立,行走,長髮,生齒,說話都比正常嬰幼兒要晚得多)。“五軟”(頭項,口,手,足,肌肉均痿軟無力)、“解顱“(頭縫裂開不合、前囪寬大)等症,都認為和腎虛,先天不足有關,而在治療方面往往以補腎為主。
腎藏志 《素問.調經論》:「腎藏志」。“志”古通“誌”,指記憶力,因腦和髓均為腎精所化,故腎虛患者,每多健忘。一說“志”有專意而不移的意思。參見“五腋所穢”條。
腎開竅於耳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到腎“在竅為耳”,《靈樞.脈度篇》又指出:「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耳為腎之官,腎精足則聽覺聰靈,腎精虛則兩耳失聰。通過耳聽覺的變化,一般可 以推斷腎氣的盛衰情況。
腎開竅於二陰 前陰指尿道(一說包括精竅),後陰指肛門,這主要是指腎和大小便的關係,因為腎主水,是管理水液代謝的,這一功能的產生,又和命門之火的氣化功能有關。故在腎功能正常的情況下,水液的分佈,排泄才能各走其道。大小便之利與不利,與腎也有密 切關係。如腎水不足,可使大便乾燥秘結,或小便量少;命門之火不足,又可引起泄瀉或小便不禁等病症。
腎,其華在髮 《素問.六節臟象論》:「腎者,....其華在髮。」“華”,有榮華外露之意。頭髮的營養雖然來源於血(所謂“髮為血之餘”),但頭髮的生機,根源於腎氣。體內腎氣的外部表現可從毛髮上顯露出來,青壯年腎氣充盛的人,頭髮茂密光澤,年老體弱,腎氣虛弱的人,往往毛髮容易枯搞脫落。
腎惡燥 《素問.宣明五氣篇》:「五臟所惡,....腎惡燥。」因腎主骨,生髓,燥則陰精受傷,腎氣耗損,骨髓枯竭,津液消灼,故有“腎惡燥”之說。
腎主恐 心中畏堪不安為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到腎“在志為恐”。前人認為五臟的精氣相併於腎,如腎經經脈的脈氣不足,或腎水不足以及肝、心、胃的某些病症,均可能出現“恐”的證候。主要的還是腎本身的因素,因為腎水充則肝血足而膽壯,腎水虛則肝血不足而膽弱易恐。“恐則氣下”,恐的結果又能傷精傷腎,所以有“腎主恐”的說法。參 見“五志”條。
腎者胃之關 “關”,可以體會為水液出入的關口。腎居下為“至陰之臟”,開竅於二陰,與膀胱相表裡。腎主水,在人體水液中起極為重要的作用。在通常情況下,水入於胃,由脾上輸於肺,肺氣肅降,水下流而歸於腎,這是水液由體外攝取以後在體內升降的大概過程。如腎氣不化,往往二便不利;二便不利則中焦燥滿,影響水液代謝。《素問.水熱穴論》說:「腎者,胃之關也,關內不利,故聚水而從 其類也。」水液排泄障礙,積聚體內,就形成浮腫,而這種浮腫是 由於腎的“聚水“發展而來的。
腎間動氣 又稱原氣,是兩腎間所產生的一種熱能和動力,實際上就是命門之火的作用。人體臟腑和經脈的活動以及三焦的氣化等,均有賴於腎間動 氣的作用,所以說它是生氣之原,也可以說是生命的根源。
左腎右命 “左腎右命”學說,是用以說明腎的多方面的功能及其在人體的重要性。《難經.三十六難》說:「腎兩者,非皆腎也,其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命門者,諸神精之所舍,元氣之所繫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繫胞。故知腎有一也。」這是中醫文獻中中第一次提到的“左腎右命”學說,後世醫家多尊崇這個學說。這個學說的要點就是比較突出命門的作用,因為它有藏精神和繫原氣等重要生理功能,被認為是人體生命的根本。對於“左腎右命”,不應機械地以所在部位來理解,當著重陰陽的含義來加以分析。“左腎右命”學說的實質。就是提示學者要注意腎有“腎陰”和“腎陽”兩方面的功能,而腎陰、腎陽應該彼此協調(亦即命門之火和腎水相濟),如果不協調就會產生種種病症。
腎合膀胱 指腎與膀胱之間的相互關聯和影響,這種相合是臟腑互為表裡(膽為陰屬裡,腑為陽屬表)的關係,“腎與膀胱相表裡”,是通過腎和膀胱經絡之間的聯繫和某些生埋功能的相互配合而體現的,如膀胱排尿要靠腎的氣化作用。腎和膀胱病症的治療,可以通過這種“相合”、“相表裡”的關係互為影響。如治療小便不禁或小便不通,有時應從治腎著手,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
膀胱主藏津液 《素問.靈蘭秘典論》記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州”即洲,“都”即渚。洲渚本是指水中可以居住的地方,在這裡是指膀胱為三焦水液歸集之處。津液經過腎的氣化作用變成小便而排出體外。
三焦主決瀆 “決瀆”,意即疏通水道。三焦有通調水道,運行水液的作用,故又稱“決瀆之官”(見《素問.靈門秘典論》)。三焦的決瀆功能是聯合許多臟器而發揮其作用的,其中尤以腎、脾,肺等關係更為密切,如這些臟的功能障礙,可使三焦不通利、氣化失常而產生腫脹和小便不利等症。
上焦如霧 《靈樞.營衛生會篇》:「上焦如霧。」“打”是形容蒸發的氣有如霧一樣的瀰漫。“上焦如霧”主要是指心肺的輸布作用。上焦心肺能宣發由中焦上輸的水穀的精氣,使之達於全身以溫養肌膚、骨節,通調腠理,供給體內各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這個作用好像霧露一樣均勻地敷布於全身,故名。
上焦主納 《難經.三十一難》:「上焦者....主納而不出。」“納”在這裡主要是指呼吸和食物養料的攝取。因為呼吸和飲食都是通過上焦而攝納的,故名。
中焦如漚 《靈樞.營衛生會篇》:「中焦如漚。」“漚”是容中焦消化飲食的情況。“中焦如樞“,指脾胃的消化轉輸作用。中焦胃主消化飲食,吸收精微,蒸化津液,使營養物質通過肺脈的輸布以化生營氣。這個作用好像漚漬食物使之變化一樣,故名。
中焦主化 飲食主要在中焦脾胃消化,並由中焦化生營血,故名。
下焦如瀆 《靈樞.營衛生會篇》:「下焦如瀆」。“瀆”是容下焦水液的排出。“下焦如瀆”主要是指腎與膀胱的排尿作用。同時包括腸道的排便作用。下焦的主要功能是將體內消化後的殘餘物貿加以別清濁,使糟粕入於大腸。水液經由腎的氣化滲入膀胱,這個作用有如渠道的需要疏通一樣,故名。
下焦主出 《難經.三十一難》:「下焦者,....主出而不納,以傳導也。」指大小腸、膀胱等腑的功用而言,主要功能是水液的灌滲與清濁的分別,以及大小便的排泄,主出而不納,故名。
君火 指心火。因心是所謂的“君主之官”,故名。
相火 與“君火”相對而言。二火相互配合,以溫養臟腑,推動功能活動。一般認為命門、肝、膽、三焦均內有相火,而相火的根源主發自命門。
少火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少火之氣壯」。少火與壯火相對而言。是一種正常的具有生氣的火,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所必需的。
壯火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壯火之氣衰」。壯火與少火相對而言。是一種亢奮的病理之火,能損耗正氣,影響人體的正常生理機能。
後天之火 脾胃為“後天之本”,後天之火即脾胃之火。這裡的“火”字,可以體會為消化飲食所需要的熱能。但整個消化過程還需要“先天之火” (即“命門之火”)的幫助。
臟腑相合 是指臟腑之間的互相關聯和影響。人體臟腑的配合,體現了陰陽表裡相配合的關係。臟腑表裡相合,主要是通過經脈聯繫和生理功能的相 互配合而體現的。臟腑的配合是:“心合小腸”,“肺合大腸”,“肝合膽”,“脾合胃”,“腎和膀胱”,“心包絡合三焦”。
臟行氣於腑 關於臟和腑的特點,《素問.五臟別論》指出臟是“藏精氣而不瀉”,腑是“傳化物而不藏”。五臟雖是貯藏精氣的,但是五臟之“氣”(可以體會為活動的動力)的作用,必然要和六腑發生密切聯繫,這樣才能體現臟和腑的綜合功能。至於腑,《素問.五臟別論》提到“此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寫(同“瀉”)者也。”這裡所說的“濁氣”,系指飲食及飲食所良化的產物如糟粕、水份等,這些“氣”是從臟來的,所以稱作“臟行氣於腑”。如以具體臟腑的功能配合來說,如膽汁的排泄需肝氣的疏泄,膀胱的排尿需腎的氣化作用。這些都是體現臟的行氣功能。
腑輸精於臟 五臟主藏精氣,六腑是“傳化物”(指對飲食的消化、吸收、傳送作用)的;同時,六腑又是“倉廩之本”(水穀倉庫的根本),五臟六腑必須依打胃氣的供養,所以《靈樞.五味篇》有“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之說。營氣出於中焦,胃能輸送精氣而灌溉五臟;小腸則能將飲食進一步消化,分別清濁,使水穀的精微傳送到五臟貯藏。胃和小腸的這些功能,體現了腑輸精於臟的生理作用。
六腑以通為用 六腑是。“傳化物”的器官,靠分工協作共同完成飲食的消化、吸收、轉輸和排泄,如胃的受納、消化,將食糜下送腸道,膽的疏泄膽汁,小腸的承受、吸收、分別清濁,大腸的吸收水分和排便,膀胱的貯存和排泄尿液等等。三焦則聯繫各部份的功能,協同蒸發氣化,它又是水液升降排泄的主要通道。六腑和五臟的不同點在於它有時出,有時入、有時實,有時虛,是出納、消化和轉輸的一個“大集體”。所以六腑貴在功能協調,暢通無阻,否則就會影響“傳化物”的功能,所以說“六腑以通為用”。
五志 指五種情志的變化。《內經》認為情志的變動和五臟的機能有關,肝志為怒,心志為喜,脾志為思,肺志為憂,腎志為恐,統稱“五志”。這種以 情志變化,按五行歸屬的方法,不太符合實際。
五臟所主 簡稱“五主”(見《素問.宣明五氣篇》),即“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
五臟所藏 主要是把精神,思維等各種中樞精神活動和五臟相聯繫。有兩種解釋:“心藏神“,“肺藏醜”,“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見《素問.宣明五氣篇》)。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與智,腎臟精與志(見《難經.三十四難》)。“五臟所藏”的理論是古人在五行學說支配分類歸納的,不僅不能完全符合臨床實際,而且也不能離開人的社會性來談人的精神活動,因此更應有分析和研判的必要。
五臟化液 《素問.宣明五氣篇》記載“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五液之由來,清.張志聰認為是“五臟受水穀之津,淖注於外竅而化為五液”(《素問集注》)。在汗、淚、涎、涕、唾五液中,心主血,汗為血所化生,故“汗為心液”。腎經有一絡上挾舌本,通舌下廉泉、玉英二穴而為唾,故“唾為腎液”。肝、脾、肺,分別開竅於目、口、鼻、淚出於目,涎出於口,涕出於耳。故“淚為肝液”,“涎為脾液”,“涕為肺液”。
五臟所惡 簡稱“五惡”(見《素問.宣明五氣篇》)。“惡”,有憎厭的意思。五臟各隨其性能與氣化而有所惡。所謂“五惡”即“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
五味所入 簡稱“五入”(見《素問.宣明五氣篇》)。五味入胃,各有它所喜的臟腑,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五味所入”和臨床藥物治療有關。
五味所禁 簡稱“五禁”(見《素問.宣明五氣篇》)。“禁”,有避免和禁忌的意思。由於五味歸於五臟,而五味之性多有所偏,偏則容易致病,故必有所禁。辛味善走氣分,但性主散,多食則能耗氣,故氣病不宜多食辛味。鹹味善走血分,但多食則血行凝澀,故血病不宜多食鹹味。苦味善走骨,因其能助心火,多食則火盛而使腎水耗損,腎主骨,腎生骨髓,故骨病不宜多食苦味。甘味善走肌肉,但甘味性滯,多食則肌肉壅滿,故肉病不宜多食甘味。酸味善走筋,但酸味收斂,多食則筋易拘急,故筋病不宜多食酸味。這就是五味之偏,多食不利於病,故有“五禁”之說。
即頭頂部。頭頂骨(顱蓋) 解剖學上的頂骨。指頭部覆蓋包圍看腦髓的骨骼部份,簡稱頭顱。主要由左右頂骨和額骨的一部份、枕骨的一部份構成。
囟(囟門) 位於頭頂部的前方正中,相當於額骨與左、右頂骨的聯結處。嬰幼兒因頂骨尚未完全長成合縫,囟門未閉,所以在此處可以用手觸到 血管的跳動。
額顱(額) 又叫“顙”(音嗓),指顏面上部,頭髮邊緣以下,兩眉以上的部 份。
髮隙 即頭皮上生長頭髮的邊緣部。其中在額部上方的頭髮邊緣叫“前髮際”,在項(後頭)部上方的頭髮邊緣叫“後髮際”。
額角(頭角) 即前髮際在左、右兩端彎曲下垂所呈的角度。
曲周(曲隅) 位於額角外下方,耳前上方的髮際呈彎曲下垂的部份。
兌髮(銳髮) 在頭髮的曲周部向下方伸延的部份,相當耳的前方,俗稱鬢邊。
枕骨(玉枕骨) 同解剖學上的枕骨,位於頭頂部的後方,頭顱骨的後下方。
完骨 指耳廓後面隆起的骨,即解剖學上的顳骨乳突的部份。穴位名。位於顳骨乳突尖端的後方凹陷處,屬足少陽膽經。
庭(天庭) 位於額部的中央,望診時常作為診察頭面部疾病的部位。
指面部的前面正中部份。指左、右眉目之間的部位。指額部的中央部份。
闕(闕中、印堂) 即鼻根部上兩眉毛之間的部位。古人認為望診這個部位可以作為診察肺部疾病的參考。
闕上 指闕中稍上方的部位,相當於天庭部的下方。古人認為望診闕上可以作為 診察咽喉病症的參考。
山根(王宮) 又稱“頞”(音餓),“下極”。位於左、右側目內眥的中間。古人認為望診此處以診察心病的參考。
俗稱下巴或下巴殼。指由承漿以下至下頷骨下緣的部位。
太陽 即“顳顬”穴位名,部位在眉稜骨梢和外眼角中點向約一橫指處。 系經外奇穴。
顳顬(鬢骨,太陽) 位於眼眶(眉稜骨)的外後方,顴骨弓上方的部位。
顴骨 位於眼的外下方,在顏面部隆起的部份,即解剖學上的顴骨骨。
巨分 指由鼻其外緣向口角外側伸延的皮膚皺紋溝(所謂:口旁大紋處,即鼻翼溝)。古人認為望診此處可以作為診察股部內側疾病的參考。
腮,又稱顑,位於口部的外方,頰部的前方,頤部的上方。相當於口腔粘膜的外壁。
位於頦(音孩)部的外上方,口角的外下方,腮部下方的部位
在耳的前方,額骨外方的部份。
在頰部的後方,耳根前方的部份叫做蕃。
頰車 又名“下牙床”,“牙床“,即解剖學上的下頷股。穴位名。位於下頷骨角的前上方,屬足陽明胃經。
指下頷骨(頰車)相當於耳下的一部份。
白睛(白眼、氣輪) 即眼球呈白色的部份。相當於眼的球結膜和鞏膜部份。
黑精(黑眼、風輪) 即眼球外觀呈黑色的部份,相當解剖學上的角膜部份。
黃仁(睛帝) 即眼球角膜後方的虹膜,也屬於“風輪”的份。
瞳神(瞳子、水輪、瞳仁) 相當於解剖學上的瞳孔部位,包括房水、晶狀體、玻璃體等組織的合稱。
內眥 又叫“大眥”,即內眼角。指上、下眼瞼在鼻側連結的部位。
外眥 又啡“銳眥”,即外眼角。指上,下眼瞼在顳側連結的部位。
血輪 指眼的內眥和外眥的合稱。
泪竅(泪堂) 位於內眥部,在上、下眼臉內方各有一小孔處,為排洩 眼淚的通道。
目眶骨(目眶) 眼窩四周圍的骨骼。其中在眼窩上方的又稱眉稜骨。在眼窩下 方的又稱“[出頁]骨”。 ◎(按:[出頁]為一個字)
眉稜骨 指眼眶上緣的骨,相當於解剖學上的額骨構成眼眶的部份。
[出頁]骨([出頁]) 指眼眶下緣的骨,相當於解剖學上的上頷骨和顴骨構成眼眶的部份。
睫(睫毛) 即上、下眼臉邊緣的細毛,有防止灰塵和強烈光線侵目的作用。
目弦(眼弦,目綱) 即上,下眼瞼的邊緣部,此處著生睫毛。又叫做“目上綱 ”及“目下綱”,或“目上弦”及“目下弦”。
胞瞼(目胞,眠胞、目裹,目窠,肉輪) 即上,下眼瞼(俗稱眼皮)。又分別叫做“目上胞”及“目下胞”。此外也有將上眼瞼叫做“胞”,下眼瞼叫 “胞”的。
約束 即眼瞼(眼胞)。相當現代所說的括約肌。如肛門括約肌,眼輪匝肌等。
耳柱 位於鼻的中央部,在“下極”的下方,鼻尖的上方。又稱“下極之下”、“鼻樑”。 古人認為望診此處作為診察肝病的參考。指位於左,右兩鼻孔之間的鼻中隔部份。
鼻準(準頭、面王) 即鼻尖部,俗稱鼻尖。古人認為望診此處作為診察脾病的參考。
明堂 即鼻的別名。古代的人體經脈孔穴圖稱為“明堂圖”或“明堂孔穴圖固”。
畜門 即外鼻孔。
鼻隧 指鼻孔內的鼻前庭部份及鼻腔內通道。一說是指外鼻或鼻翼部。
方上 即鼻尖兩旁的鼻翼部。古人認為望診此處可以作為診查胃部疾病的參考。
人中
(水溝)
在鼻下方、唇上方的皮膚縱溝(鼻唇溝)。古人認為望診此處 以診察膀胱和子宮(即子處)的疾病。穴位名。位耳唇溝的上1/3 處與中 1/3 的交界,屬督脈經。
承漿 在下唇中央部下方的凹陷處。穴位名,即位於承漿的正中央,屬任脈經。
指上唇與下唇在左、右側口角會合的部位。也有將唇的四部份都稱為吻的。
俗稱牙肉,即包附於牙齒根部的口腔粘膜等組織。
耳廓(耳輪) 指在外耳道以外,全部耳殼的統稱。
蔽(耳門) 即現代所稱的耳屏。相當於外耳孔前面的小球狀突起部份。
耳門 參見“蔽”條。穴位名,位於耳的前方,相當耳屏前方的凹陷部,屬手少陽三焦經。
指耳廓根部前面附著在側頭部的邊緣。
位於頸的前上方,相當於頦(音孩)部的下方,結喉的上方軟肉處
結喉 位於頸部前方正中向外突起的部份;相當於喉頭的甲狀骨處。男性的結喉突出,女性的結喉不甚明顯。
頸骨(天柱骨) 即解剖學上的頸椎。共七節,位於後頸部。上連顱骨,下接胸椎。
胸膺 即前胸部。
膺(膺中、臆) 在前胸部兩側的肌肉隆起處,相當於胸大肌的部位。
上橫骨 指胸骨上端的胸骨柄切跡部份。其外側連接鎖骨。
缺盆 位於兩側前胸壁的上方。鎖骨上緣的凹陷處。穴位名,位於缺盆部的正中央,屬足陽明胃經。
[骨舌] 指在肩部內側,鎖骨的外端部份。指在胸骨上方鎖骨的內端部份。 ◎(按:[骨舌]為一個字)
柱骨(鎖子骨、巨骨、缺盆骨) 位於前胸部的上方。現代稱為鎖骨。
膻中 在前胸部正中,左右兩乳的正中間的部位。穴位名,位於膻中部的中 央,屬任脈經。
[骨褐]骬 [骨褐]與骬,音義同。指“鳩尾”或“蔽心骨”,位於胸骨體的下方,即解剖學上的胸骨劍突部分。前胸部骨骼的總稱。 ◎(按:[骨褐]為左邊一“骨”字,右邊取“褐”的右邊旁)
在胸部的下方,相當橫隔膜以下的部分,其中在臍以上的部分叫做“大腹”,臍以下的部分叫做“小腹”或“少腹”(一說以臍的兩旁為“少腹”)。
神闕 即肚臍的別名。穴位名,位於臍部的正中,屬任脈經。
橫骨 又名“下橫骨”、“蓋骨”。即解剖學上的恥骨。指舌骨,位於舌根部的小骨。
穴位名,位於恥骨前聯合上緣的正中點向左右旁開五分處,屬足少陰腎經。
曲骨 位於“橫骨“的中央部。相當於恥骨前聯合部。
穴位名,位於恥骨前 聯合上緣的正中點,屬任脈經。
會陰 又名“篡”(音竄)、“下極”、“屏翳”,在外生殖器的後方、肛門前方的部位。 穴位名,位於會陰部的正中央,屬任脈經。
毛際 指男性或女性外生殖器上方有陰毛的部位。
氣街 又名“氣沖”,即小腹部下方、股部上方交界處的鼠蹊部(腹股溝部)。 即人體內氣的運行徑路。《靈樞.衛氣篇》稱六府(《甲乙經》作“ 六經”)、頭部、胸部、腹部和下肢等處都有氣街。
二陰 即前陰和後陰的總稱。包括外生殖器、尿道外口及肛門等部分。
前陰 又稱“下陰”。指男,女外生殖器及尿道的總稱。
後陰 即肛門部。
產門 指婦女的陰道外口,又稱為“陰戶”。
子門 即子宮外口。
指腋下、脅上空軟部分。
季肋(季脅、軟肋) 又名“橛肋”,相當於側胸第十一、第十二肋軟骨部分。
[月少](音秒) 位於側腹部,相當於第十二肋軟骨下方,髂嵴上方的軟組織部分。
軀幹部的後面,包括後胸部,腰部及骶部的統稱。
指脊椎骨而言。中醫書所指的脊,多從第一胸椎棘突開始向下數至第四骶骨棘突,共二十一節(包括胸椎十二節、腰椎五節、骶四節)。
膂骨 脊椎骨的統稱。指第一胸椎棘狀突起而言。
指後胸部的第十二肋骨以下與骼嵴以上的軟組織部分。
膂(膂筋) 指在背部,脊椎骨左右兩側的背部肌肉群。
交骨 指骶尾關節部。在婦女分娩時,這一關節可被動地作的活動,使骨盆下口張大。如果這一關節活動有障礙,可影響分娩,產科上叫“交骨不開 ”。一說即婦女的坐骨。
尾閭 又名尾骶、骶、骶端、橛骨、窮骨,位於脊椎骨的最下段, 上連骶骨,下端游離,在肛門的後方。
自[骨氐]骨以下至尾[骨氐]骨部分的通稱。
尻骨 即解剖學上的骶骨。上面連接腰椎,下面連接尾椎,左、右兩側面與髂骨(古稱“髁骨”)相連。
肩解 即肩關節部。
位於肩部的後下方,現代稱為肩胛部。
即上肢部包括肱部(上膊)和臂部(下膊)的統稱。又名“臂膊”。
臑(肱,上膊) 現代稱為肱部。在肩部以下、肘部以上的部分。
臑骨 即解剖學上的肱骨,位於肱部,下連“正骨”與“輔骨”。
臂(下膊) 現代稱為前臂部。指肘以下、腕部以上的部分。
正骨 臂骨中的一個。位於前臂部,即解剖學上的尺骨。“正骨手法”的簡稱。參見該條。
輔骨 臂骨中的一個。位於前臂部,即解剖學上的橈骨。
高骨 手腕部近拇指一側有顯著隆起部分,即解剖學上的橈骨莖突位置。
銳骨(兌骨) 指手腕背部小指一側的骨隆起,即解剖學上的尺骨莖突。
髁骨(骻骨) 即今之骼骨。
楗骨(坐板骨,髖) 音“建”。女性的楗骨又名“交骨”,即現代的坐骨(包括髖臼在內)。
音“身”。指髂骨部髂嵴以下的肌肉部分。泛指脊椎骨兩側的肌肉群。
位於腰部(胂)的下方,骶骨部(尻)的兩側,相當於臀大肌的部位。
髀樞 即股骨大轉子的部位,位於股部外側的最上方,股骨向外方項著隆起部分。指骨盆外方中央的髖臼的部位,又名“機”。
音“必”。即股部(大腿部)的代稱。指股部的上半部分。
髀關 指股部的前上方部分。
即大腿部。
伏免 伸腿時股部前面肌肉的最高隆起部,狀如伏免而得名。相當於股直肌部分。穴位名。在股部,位於髕骨上緣的上方六寸,用足陽明胃經。
髀骨 即解剖學上的股骨,俗稱大腿骨。
音“國”。即膝部後方,屈膝時的凹處,俗稱腿凹或膝灣。
小腿部(自膝部以下,足部以上)的別名。脛骨的簡稱。
泛指骨骼。脛骨的別稱。
胻骨 音“行”。又稱“骭骨”(音“幹”),即解剖學上的脛骨,位於小腿部的內側。
外輔骨 即解剖學上的腓骨,位於小腿部的外側。
[骨耑] (腓腸,腓[骨耑]) 俗稱小腿肚,相當於小腿部隆起的排腸肌部分。
膝解 又名“骸關“,即膝關節部。
連骸 即膝部內、外兩側的兩個骨隆起。相當於解剖學上的股內上髁和外上髁的部位。
位於踝關節內,外側圓形的骨隆起。內側的叫內踝,是脛骨的下端;外側的叫外踝,是腓骨的下端。
音“夫”。又名“足趺”,俗名腳面,即腳背部。
跟骨 位於腳後跟的小骨。
指足後跟著地的部分。
京骨 相當於足外側第五跖(音ㄓ)骨底的部分。穴位名,位於第五跖骨組隆前下方的凹陷處,屬足太陽經。
然骨 位於內踝前的舟狀骨部分。穴位名,即然谷穴,位於足內踝前舟骨結節下方的凹陷處,屬足少陰經。
束骨 足外側第五跖趾關節的部分。穴位名。位於第五跖關節後上方的凹陷 處,屬足太陽經。
核骨 又名“覈骨”,即拇趾的第一趾骨與跖骨的關節後下方的圓形籽骨。
絕骨 指絕骨穴的部位,相當於腓骨下端,內髁上端的部分,穴位名,又名“懸鐘”,在足外髁直上三寸,屬足少陽經。
即掏趾骨的略稱。
三毛 指位於足大趾爪甲後方的部分,相當於足大趾趾骨第二節部分。
聚毛(叢毛) 位於腳大趾趾骨第一節後方的皮後橫枚部(相當於三毛的後方)。
即足掌,是站立時足部著地的部分。即足大趾下面的遠端部分,相當於 足大趾球部。
音“忌”。即足大趾下面(跖)的近端部分。
指足底部大趾近端部分,即跽的後方。
廣明 《素問.陰陽離合論》:「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部泛指人體的 前面和上面部位而言。
古代解剖學的術語,即側或面的意思。“上廉”即上側(上面),“內廉”即內側(內面),如上肢的內廉,即指靠近軀幹部分的屈側,餘可類推。
歧骨 指兩骨的末端互相交叉的部分。如手部的第一、二掌骨關節部的前方分歧(歧骨間)部,稱為“虎口”,是合谷穴的位置。又如在胸骨體下端,左、右肋軟骨的分歧(歧骨間)部,是“鳩尾”的部位。
百節 是泛指全身的關節說的。
四維 古代醫書多用作四臟的代稱。
四極 即四肢的別稱(見《素問.湯液醪醴論》)。
匹末 指四肢的末梢,即手部和腳部。
八溪 指上肢部的肘關節、腕關節,下肢部的膝關節、踝關節。左右側共八處,總稱八溪(《見素問.五臟生成篇》)。指肱部及股部的肌肉。
四關 指上肢部左,右側的肩關節(兩腋)和肘闊節,下部的髖關節(兩髀) 和膝關節。指上肢部的兩側肘關節和下肢部的兩側膝關節。
赤白肉際 指四肢的內、外側赤肉與白肉交界處,其中在上肢部屈側(手掌側)為陰面,皮色較白,所以叫“白肉際”;伸側(手背側)為陽面,皮色較深,所以叫“赤肉際”。在下股部,內側為陰面,即“白肉際”;外側及後側為陽面,即“赤肉際”。
本節 指手部的掌指關節(或足部的跖趾關節)在手背部(或足背部)外形的隆起處。手,足各十個本節。
指手拇指(或足拇趾)後方的掌(或跖)骨處有明顯肌肉隆起,狀如魚腹的部位(相當於手部的拇短展肌和腳部的姆短屈肌部分)“魚際”,指魚的邊際,為手背或腳背部深、淺皮色的交界處。
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其中構成人體的部叫“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為“水榖之精”(即“後天之精 ”)。 前者是生殖的基本物質,功能繁衍後代;後者由不所攝入的飲食所化生,是維持生命活動和機體代謝所必不可少的。平時臟腑的精氣充盈,則歸藏於腎,當生殖機能發育成熟時,它又可以變化為生殖之精。精氣不斷的消耗,又不斷得到水榖之精的滋生和補充。 精是生命的基礎,精足則生命方強,能適應外在環境的變化而不易受病;精虛則生命力減弱,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均可減退。
精血 血的生成,本源於先天之精。人在出生以後,血液的再生,來源於後天飲食,靠中焦脾胃的氣化,吸收飲食中的精微物質加以變化而成。精的生成,同樣是靠後天飲食的化生,所以有“精血同源”之說。精氣是臟腑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精血的盈虧是象徵人體健康的重要標誌之一。由於腎主藏精,肝主藏血,故臨床上精血不足的病症,往往須用補肝益腎等法治療。
精氣 通常是指後天之精而言,亦即充養臟腑的精華(包括飲食所化生的“營衛之氣”),是維持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但和腎本臟所藏的精氣(即男女媾精的精氣)有不可分割的聯繫,只有臟腑的精氣充盈,腎本臟才有充盛的精液。
血的形成,是由脾胃等器官把飲食經過消化以後,將精微部分和津液桔合吸收,上輸到心肺,再經肺的“氣化”作用而成。血的功能除了營養身體各部組織外,又如目之視物,足之步行,掌指的握攝活動,以及皮膚的感覺等,都和血的功能有關。而血的這些功能,必須在氣的推動下,以及氣血在心血 管內正常運行的條件下,才能得到充分發揮。
營血 從生理的角度說,營血就是指血液。
指飲食所化生的精微物質。《素問.痹論》:「營者水榖之精氣也。」這種物質通過脾的氣化作用,上注於肺,行於經脈之中,均勻的分佈於臟腑和 身體其它組織。指經脈的脈管。《靈樞.經脈篇》說:「脈為營」。這裡的“營”有營舍的意思,也就是血氣所處的地方。
血脈 即“經脈”,簡稱脈。是氣血運行的通道。
津液 泛指體內一切水液。指由飲食精微通過胃、脾、肺、三焦等臟腑的共同作用所化生的營養物質。津液在經脈內的,為組成血液的成分;在經脈外的,遍佈於組織間隙之中。津和液通常是並提的,但二者在性質,分佈部位和具體功用方面,均有不同之處。“津”此較清稀,分佈於肌膚之間以溫潤肌膚;“液”則比較粘濁,分佈並濡養關節、腦髓、孔竅。但從整 體功能而言,津和液可以相互影響,相互轉化。津液除營養和潤澤組織器官外,隨著體內情況和外界氣候的變化,還關係到體內陰陽相對的平衡,如炎暑汗多則小便少,天寒汗少則小便多。指汗或小便。如《靈樞.決氣篇》說:「腠理發泄,汗出溱溱(音“針”,形容出汗狀況),是謂津。」這個“津”就是指的汗。又如《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這個“津液”就是小便。汗出過多或排尿過多(如糖尿病、尿崩症等),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耗損體內的津液。
津氣 這是從津的功能而言。津是清而稀的,屬陽。津的溫養肌後的功能有賴於氣的輸布作用,說明津的活動離不開氣,而具體體現津的這種功能活動的 就叫“津氣”。
陰液 泛指體內一切富有營養的液體,或指臟腑的陰精。從液的性質而言,液是稠而濁的,屬陰,故名。
魄汗 “肺臟魄”,外與皮毛相合,而汗液又由皮表透發,和肺氣有關,故稱為“魄汗”,汗孔亦稱為“魄門”(即“鬼門”)。一說魄為陰,汗為陰液,故名。
津血同源 津液和血都是來源於飲食的精氣,並能相互資生,相互作用。津液耗損常使氣血同時虧虛,而氣血虧虛,同樣會引起津液的不足。例如大汗,大吐,大瀉或溫病耗損津液時,往往相繼出現心悸氣短、四肢厥冷,脈微細等氣血虧虛的證侯;大量失血後,常有口燥渴、舌乾無津、尿少便秘等津液不足的現象,故《靈樞.營衛生會篇》有“奪血者汗,奪汗者無血”之說;《傷寒論》也認為經常失血或出血多的患者(稱“亡血家”)不可發汗。這些見解和經驗都說明津和血之間有密切關係。
涎唾 涎和唾都是口腔內的唾液。“涎”俗稱“口水“,此較淡,主要有潤澤口腔的作用;“唾”此較稠粘,主要能幫助消化食物。根據“五臟化液”的理論,涎、唾是分別通過脾和腎的作用所化生,所以有“脾為涎”、“腎為唾”之說(見《素問.宣明五氣篇》)。
營衛氣血 營、衛、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過程中所必需的物質和動力基礎。氣血在經脈中不斷地循環運行。營、衛來源於水榖之精氣, 其生成要通過一系列的臟腑氣化活動,如脾胃的消化運輸,心脾的氣化輸布,然後分別營養人體各部,故《靈樞.營衛生會篇》說:「谷入於胃,以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這裡所謂“清”和“濁”主要是從功能上的差異而言。“清”是指營氣的作用比較柔和,“濁”是指衛氣作用的慓悍滑利,無所不到。 “衛主氣”,“營主血”,衛屬陽而營用陰,陽主外而陰主內,故從所處位置而言,有“營行脈中,衛行脈外”之說,這雖不是絕對的, 還是可以說明營和衛在內、外概念上的不同。從作用方面講,“衛”有捍衛於外的“保衛“”用;“營”有充盈於內的“營養”作用。一般來說,“營衛”主要體現在功能作用方面,“氣血”主要體現在物質基礎方面。 通過氣血的運行,發揮營衛的作用。所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陰”指營血,“陽”指衛氣,這些陰陽、內外、守(內守)使(運行)等對偶概念名詞,提示了營衛氣血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清代葉天士的《溫熱論》就在這個基礎上,把溫病傳變劃分為衛氣營血四個階段,作為臨床上辨證施治的綱領。參見“衛氣營血辨證”條。
指體內流動著的富有營養的精微物質,如水榖之氣等。指臟腑組織的活動能力,如五臟之氣,六腑之氣,經脈之氣等。臨床上所說的“氣”,多數是指臟腑機能失調引起的病狀,如“胃氣不降”、“肝氣犯胃“等。
大氣 指宇宙間的空氣,或胸中呼及之氣。
真氣 又叫“正氣”,《靈樞.刺節真邪篇》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併而充身(者)也。」這說明“真氣”是由先天之氣(即受於先天的“原氣”)和後天之氣(得之於呼吸飲食的)相結合而成,是能充養全身的。人體各種機能活動以及抗病能力都和真氣直接相關,故真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方。
原氣 又叫“元氣”,包括元陰之氣和元陽之氣。乃先天之精所化生,賴後天攝入之營養不斷滋生。“原氣”發源於腎(包括“命門”),藏於臍下“丹田”借“三焦”的通路敷布全身,推動臟腑等一切組織器官的活動,可以體會為人體生化動力的源泉。
宗氣 是飲食水榖所化生的營衛之氣和吸入的大氣相合而積於胸中的氣。胸中不僅是宗氣積聚之處,又是一身之氣的運動輸布的出發點。它有兩大功能, 其一是上出於喉嚨而行呼吸,它關係到語言、聲音、呼吸的強弱;其二是貫注心脈而行氣血,凡氣血的運行,以及肢體的寒溫和活動能力,多與宗 氣有關。
營氣 乃運行於麻管中的精氣,生於水榖,源於脾胃,出於中焦,其性柔順,有化生血液,營養周身的作用。“營氣”的運行從中焦上注手太陰肺經,然 後通過全身的經脈不停地運轉,營養人體上下、內外各個部分。所以從生理的角度而言,營氣就是指血液的作用。
衛氣 “衛氣”是人體陽氣的一部分,生於水榖,源於脾胃,出於上焦,行於脈外,其性剛悍,不受經脈的約束,氣行迅速而滑利。它的運行,內而臟腑,外則肌表腠理,無所不到。它既能溫養臟腑,又有溫潤肌膚,滋養腠理,啟閉汗孔等重要功能。因為這種氣以具有保衛肌表,抗禦外邢的作用為特點,所以叫做“衛氣”。
榖氣 又叫“水榖之氣”。指飲食的精氣,因為人的飲食以五穀為主,故稱。
清氣 指水榖精微之氣,亦即從胃傳注於肺,然後再散佈到臟腑組織的營氣。 指秋天清肅之氣,或吸入於肺的大氣。作為治法,是指清氣分之熱。
濁氣 指飲食精華的濃濁部分。指人體呼出之濁氣和排出的矢氣等。
濁氣歸心 指水榖的精氣通過血的運行歸於心臟。《素問.經脈別論》:「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這裡所說的“濁氣”係指飲食精華的濃濁部分,它運行到心,由心臟再通過經脈把養料送到身體各部。“濁氣歸心”說明了心在這個過程中,起到循環輸送營養的“總樞”的作用。
中氣 通常是指中焦脾胃之氣和脾胃等臟腑對飲食的消化運輸,升清降濁等生理功能而言,但有時單指脾氣。脾氣主升,在臨床上遇到脫肛,子宮脫垂等病症,往往是由於脾虛下陷所致,常用補中益氣的治法,所謂“補中益氣”,就是指補脾和升提下陷的脾氣。
氣為血帥 氣血的運行,保持著相互對立相互依存的關係,氣為陽,是動力;血為陰,是物質基礎。營血在經脈中之所以能不停地運行周流全身,有 賴干“氣”作為它的動力。氣行血亦行,氣滯血亦滯,所以說“氣為血帥”。但“氣”必須依賴營血才能發揮作用,所以又有“血為氣母 ”的說法。它們的關係是,血液營養組織器官而產生機能活動,而機能的正常活動又推動了血液的運行。氣血的運行,也體現了“陰陽互 根”的道理。
氣化 廣義是指人體內氣機的運行變化,如臟腑的功能作用,氣血的輸布流注,臟腑之氣的升降、開闔等,都有“氣化”的含義。狹義是指三焦之氣 的流行宣化,如三焦輸佈水液的功能,即為氣化的作用。
生氣 指春天的生發之氣,為萬物生長所必需。古人認為人的活動要適應季節 變化的特點,否則就容易生病。有生發和增強元氣的含義。《素問.陰 陽應象大論》指出:「壯火食氣,....少火生氣。」“少火”是指正常的陽氣和熱能,這種陽氣或熱能有生發和增強“元氣”的作用。
氣機 通常是泛指氣的功能活動。有時則指臟腑之氣運行的通路,如臨床上因痰熱壅肺,可以導致肺的氣機不暢而產生喘逆的症狀。
清陽、濁陰 “清陽”指體內輕清升發之氣;“濁陰”指體內較重濁的物質。《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意思是說,陽主氣,輕清上升,故清陽(主要指呼吸之氣)出於耳、目、口、鼻等上竅;陰主形,重濁下降,故濁陰(主要指大小便)出於前、後陰等下竅。陽主衛外,故清陽(可以體會為衛氣)發於肌表“腠理”;陰主內守,故濁陰(指水榖精微的濃濁部分)內走於體內臟腑等組織器官。四肢為諸陽之本,故清陽(衛外的陽氣)充實於四肢;六腑傳化水榖,故濁陰(飲食水榖)歸流於六腑。古人用“清陽”、“濁陰”相對的來闡明具體的、較為普遍的生理現象,並以此來說明“陰陽互根”的原理。故對“清陽”和“濁陰”的理解,雖有個總的概念,但結合實際情況,含義有時就不盡相同。

名詞術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