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卅五 ~ B
上日下常法師
(手抄搞 第五冊 p89)
部長看見了他,還要向他低三分頭。如果是你家裡的佣人的話,外面看見了,你就是佣人,這很明白,對不對?了解不了解?
我是處處地方用這種很現實的道理告訴你們,這樣。所以碰見這種地方的話,你要了解。我不是說這個地方鼓勵你們去學密,不,不要!喔,這個密教現在雜亂得一塌糊塗,大家不懂得道理,你一去的話,多半會出毛病。我在這地方特別說明的,我們了解道理的話,我們很穩,說現在安安全全走我的路子,哎呀,持戒念佛哇,這個最好。但是對他們千千萬萬不要隨欲毀謗,他如果願意走的,我非常讚歎;如果你自己有力量去走的,非常好。可是對這個外面不了解的時候,千萬不要妄加批評,這是我們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你怎麼曉得他到底本地什麼風光?
反過來說,他所以去冒牌,為什麼要冒牌?他好嘛!一個冒牌的人,絕對不願意我冒一個小偷,為什麼?這個小偷不值錢嘛!我又不願意冒一個強盜,我就冒一個,冒一個, (p90) 哎喲,今天冒一個大官,表示這個大官值錢嘛!所以他為什麼願意說,冒這種—我是個大上師,表示大上師好嘛,對吧?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有真的、有冒牌的,你弄不清楚,你隨隨便便去排斥的話,對你真的是害處啊!想想看這個道理對不對?所以真正的,不要說佛法,科學裡面也在說,真正的科學只能說:我啊,眼前只了解我眼前所了解的,其他的我不看見,不看見的東西,我不能否定它。這個是最正確的,所以世間的真正的聖人都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就是不知道,修學佛法最正確的方法,這裡順便一提。
那麼說,前面「灌頂」,那個灌頂啊,欸,成熟我們的身心,成熟我們的身心。能夠把這個一灌的話,你把真正的成佛果位上的身口意三業種子,放到你身心上面,你只要做得相應,你馬上可以顯出效果來。像剛才說那個,那根電線往裡邊一接,你只要裡邊那些東西一好的話,馬上就燈亮了。說實在的,真正要叫你把那個電造起來的話,那我們沒有一個人有這個能力的,不要說這個核子發電廠要幾十億啊,這不可能的,叫你買部發電機的話,普通的我們都沒有這個力量,這千真萬確的事實,對不對?所以這個,為什麼密教裡頭都靠這個—這個十方一切諸佛的這個傳承的力量。
說到這裡,順便一件小事情一提,我們現在說,得不到這個佛菩薩的這樣的灌頂嗎、 (p91) 加持嗎?怎麼得不到?在我們真正下腳第一步就得到,這是什麼?出家,戒的真正殊勝就在這裡哦!這個大家不懂,戒是什麼?十方一切諸佛的清淨幢相,而且這個戒只有佛制,是千真萬確。現在我們往往人太聰明了,說:「這個佛制這個戒是這樣,現在時代不同,你不要守哇!」話有沒有道理?他有道理的,佛制這個戒的確是因時、因地而制,但是它背後有一個特質是什麼?十方一切諸佛的內涵在。是像那個接電線一樣,接進來是你這房間裡邊一百支光,只亮一百支;你這個房間裡面有一台馬達,它只能亮在馬達,但是這個電本身確有這麼大的功效。如果你能夠了解這個,尊重這個戒法,一心恭敬的話,你就能夠完全得到他圓滿的這個加持,這是個不可思議的。
所以我們了解這個道理以後,一定要這麼說:我是愚癡凡夫,現在因為我的業力使然,這些做不到,一心恭敬;萬一真的做不到,一心慚愧。你有這樣的心情的話,你很容易將來力量增大的時候,欸,當你力量增大幾分,他那個加持就進來幾分,你很快就得到這個成果了。千萬不要我們自作聰明:哎呀,這個樣的!那對我們自己最大的損失。這個屬於它的灌頂的真實意義。所以得到戒體—我們灌的時候是這樣的,「啊,受戒了!」要這樣殷重心去。尤其是南山道宣律祖他真了不起啊!所以這個北傳的一直非常強調,說現在這一支,北傳的一支,珍貴無比,珍貴無比。他為什麼啊?他就把這個特質告訴我們,這個等到將來以 (p92) 後說戒的時候,我們要了解。說南傳好不好?好,絕對好,我們絕不忽視它,非常精彩;但是北傳的特質我們千萬不要……注意哦,這個概念很重要、很重要!
p. 71 (11)
【爾時所得一切三昧耶及律儀,應寗捨命如理護持。】
那個時候啊,它密教也有它灌頂的,叫「三昧耶」,這個三昧耶叫誓句,誓句。我們不要誤解噢!這個誓句,平常說,我說:我發誓這個樣。所以凡是密教裡邊,你得到了這個東西以後有很多護持,因為凡是護持,他是受那個三昧耶的約束,他來護持你。真正重要的他為什麼護持你?因為你遵守這個約束,就像我們跟人家訂了一個合同一樣,你要求人家履行這個合同,你必須自己守約。然後你們犯了規,破了、犯了,你說:「你怎麼不照規矩來?」這個話說不通的。密教的三昧耶戒很難持的,這個我們要知道,但是你認真持到了以後,所有的誓句相應的護持都來了,這是不可思議的。真正重要的還不是得到這種利益哦!真正的誓句是什麼?哪,保證我能夠如十方一切諸佛所加持我的這個種子,增長、不違背,這個才是真正重要的,而不是得到眼前這種。關於這個概念,以後有機會再去講它。
那麼這個「律儀」就是下面的基礎:菩薩律儀、聲聞律儀這些,以及從沙彌律儀開 (p93) 始。「寗捨命」,命可以捨掉,這個要護持。命捨掉最多一生,這個一破,壞了!而且你如果護持這個東西的話,命捨掉了以後,欸!你正好上升,求之不得啊!現在這個世界的確很苦,你要求極樂世界,這命一捨,馬上去,那是求之不得啊!所以現在大家所以不了解,不能護戒的原因就在這裡。它說得很清楚嘛,增上生,如果你的回向增上生,希望到極樂世界的話,馬上去嘛!就這樣。
【特若受其根本罪染,雖可重受,然相續已壞,功德難生,故應勵力,莫令根本罪犯染者。又應勵防諸支罪染,設受染著,亦應悔除,防止令淨,以三昧耶及諸律儀,是道本故。】
下面這一句話解釋一下。說特別在這個護持的時候,「根本罪」,根本罪雖然犯了以後,大乘可以重受的;但是對不起,雖然重受,那個相續已經壞了。「相續」就是前面的加持已經壞掉了,這個功德生不起來,你全部重來,那個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就像那個機器一樣,弄壞了,你再接電線也沒有用,對吧?要重來。所以我們努力,根本罪犯千萬不要,還有其他的也要防。如果萬一有犯了,那怎麼辦?馬上去懺除,所以這羯磨是非常重要,而使得這個清淨無染。萬一染了馬上悔除、防護,為什麼?這是根本。做任何事情 (p94) 這樣,根本不壞,慢慢、慢慢地增長,根本一壞就完了。所以現在我們太多人總覺得:哎呀,這個戒啊,馬馬虎虎啊!錯了,這是根本,戒如果沒有了的話,其他都談不到。
固然我們念佛的人來講,持戒念佛,其實參禪等等沒有一個例外的。可是我們表面看起來說,這個參禪的人好像怎麼不管它,他哪裡沒有啊?定共戒、道共戒啊!一定的,真正參禪的人全部的精神貫注在那裡,或者參一個什麼「念佛的是誰」,他心裡面沒有一點點其他東西,他哪有犯戒?犯戒的根本在這裡,這個我們要了解的。所以我們現在本質看不見,總是形相上面去摸,那不知道錯到哪裡去。乃至於大小乘的開緣等等,實際上都一定把握住這個根本而轉的,這個我們要了解的,這我們要了解的。那麼這個是……噢,再下面,後面一句話,那說一下就清楚了。
p. 72
【◎ 次於續部,若是下部有相瑜伽,若是上部生次瑜伽,隨其一種善導修學。此堅固已,若是下部無相瑜伽,或是上部滿次瑜伽,隨於其一應善修學。】
那麼下面說,進入密咒它第一步什麼呢?進入密咒第一步就是善知識。有了善知識以後,他跟你灌頂,灌了頂以後的護持這個,護持三昧耶戒—誓句身。所以我們凡夫修的身,就是我們的業報身。真正的這個密教修的身,不是我們的這個,不是我們的業報 (p95) 身,它叫作「誓句身」,誓就是發誓的誓,句就是句子的句。為什麼叫作誓句呢?三昧耶就是誓句,換句話說我發誓一定要做到這個東西。平常我們說修學佛法的,得戒體,然後這個戒體是五分法身的根本,對不對?戒定慧,然後在這個體,根本上面一步一步上去。修學密教的時候,在這個業報身上面,我立誓受這個,得到這個體,這個體叫作什麼?誓句身,那時已經不再是我們凡夫身了。在這個根本上面才能夠增長這個,我們要了解這一點,所以它絕對不能犯的。
那麼眼前我們幸好還沒有受這個密戒,一受馬上墮落,為什麼墮落?那很簡單,接個高壓電線接進來,不接沒關係,接進來你弄錯的話,馬上觸電,房子燒掉、人弄死,都很清楚、很明白嘛!所以現在我們平常要嘛不了解毀謗,要嘛輕易地說我是密,都是差得十萬八千里,這個原因就在這裡呀!結結緣,都非常好,你要正確地得到果的話,這個次第要很清楚。
那麼現在這個有了以後,「次」,下一步,「於續部」就是密教部。密教分四部:下三部跟無上部。下三部就是事部、行部、瑜伽部,這個下三部叫「有相瑜伽」,先重在事相上,最後進入「無相」。事相是什麼?就是俗諦,無相就是真諦。換句話說,它,俗諦就是說圓滿的報、增上生;可是那個增上生所以究竟圓滿的話,因為跟空性相應,這個 (p96) 我們要了解的。所以真正的圓滿報土是不能離開那個法性土的,圓滿的報身是不能離開那個法性身的,這個我們要了解。但是修的時候次第是,的的確確,就像我們織布一樣,經線跟緯線,最後成就的時候,你說經線跟緯線哪一個先哪?當然不能說我先把經線穿在身上,然後緯線穿上去,那不是笑話嗎?不,經線跟緯線同時存在的;但是織的時候,的確先把那個經線擺在那裡,然後緯線一根一根織上去,這個很清楚、很明白,所以我們這種觀念都應該清楚。那麼無上部呢?無上部它不是叫有相跟瑜伽(編者按:疑師口誤,「有相跟無相瑜伽」),前面的那個叫生起次第,後面這個叫圓滿次第。
關於這個以前已經簡單地說過了,不管是哪一種,你好好地修學。修學堅固了,那麼進一步,下三部進入「無相」,然後無上部的進入「圓滿」,那個時候圓滿的時候,成就了,說密教的即身成佛指這個。在這個裡邊,你可以選一個下三部的或者無上部的。
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72 頁,第一段已經講完了,就上面講那個次第,怎麼從基礎下士,然後共中士、上士,進入密乘,密乘的下三部以及無上部,每一個層次這樣一步一步地上去。繼續我們看第二段。
【◎ 《道炬論》說,如是建立道之正體,故道次第亦如是導,】
(p97) 《道炬論》上面告訴我們這麼說—凡是談到《道炬論》,我們處處地方應該體會、了解到,這個就是從我們本師釋迦世尊以來,經過彌勒菩薩、文殊菩薩二大傳承,再經過龍樹、無著二位菩薩,這是圓滿的師承。不管是性相、大小、顯密,換句話說這條是最正確、最直接的這個一條道路,不管是理論上面、經論上面以及實際地從印度乃至於一路傳下來,西天東土歷代最完整的師承,告訴我們最正確的道路。那麼所以這前面,就是說明了道的那個整體,那個道的整體是這樣;同時呢,在我們修行上去的次第,也就是按著這個次第。所以它不論就質、量來說,這樣地圓滿;而且它在告訴我們這個質、量之前,那個次第的本身,也一點都不錯,這個是它真正最圓滿、最精彩的地方。
【大覺[口窩]師,於餘論中亦嘗宣說。】
《道炬論》以外,阿底峽尊者在其他的論典當中,也曾經說明過這個道理。不過呢,「餘論」就是或著順便帶及,或者約略一提,而《道炬論》是專門針對著整個大綱而說的,不同。
【《攝修大乘道方便論》云:「欲得不思議,勝無上菩提,賴修菩提故,樂修為心要。已得極難得,圓滿暇滿身,後極難獲故,勤修令不空。」】
(p98) 除了上面說的,他的根本的依據師承以外,還有大阿底峽尊者其他的地方也說。那下面呢?引證其他的一些論典來說明同樣的內容。你要想得到無上不可思議的大菩提果,那麼它根本在什麼呢?根本在修行,而修行的重心就是菩提心。那麼這個菩提心靠什麼呢?是靠我們得到極難得的暇滿人身。這個暇滿人身,意義是非常重大而又這麼難得,所以現在得到了要趕快努力啊,絕對不要讓它白白浪費呀,白白浪費啊,那以後就很難得。
前面已經一再說過,所以這是為什麼正式修行之前,先說勸取心要的時候,要告訴我們這一點。當我們有了這個認識,說一切都靠修行,修行必須要得到暇滿人身,這個暇滿人身如果現在不修的話,以後是很難得到。那你這樣一來的話,你就會全心全意地策勵自己。有了這個策勵的心情,然後你得到了正法,你才能夠走得上去。要不然你沒有這種心情的話,儘管再高的大法擺在那裡,你就沒辦法修。
這一點,我們在座很多人都有這個經驗,是的,說這個法很好,好是好,叫你提就是提不起來,為什麼?他就沒有這種推動的心力,總覺得這個也少不了啊,那個也少不了啊,這個也不行啊,那個也不行啊!他主要的是沒有認識這個暇滿人身的重要。剛開始的同修們,也許還心情比較猛利一點,過了一些時候,這種毛病都會來了。他根本原因就是一開頭的時候,前面這個次第就沒弄對,儘管聽見了高高的大法—不要說這個高高的大 (p99) 法,有很多大法,法是大的,不得其門而入,這種也不必談啦!像我們談人造衛星,哦,這個是美不可言,怎麼上去啊?不知道,反正它在天上我在地上,羨慕、羨慕算了!這種我們不談。就算是我們能夠把握得住眼前的東西,我們往往都是不能修,原因就是缺少這種推動的力量。
所以他這個地方特別告訴我們,剛開始的時候,我們要多思惟觀察這個暇滿的人身,如果我們這個暇滿的人身,真正地能夠如理如量地修起來了以後,眼前說實在的,什麼事情都丟得掉,什麼事情都丟掉了!不管再大的事情。唉呀!等一下外面這個事情放不下,那個事情放不下,絕對不可能!不要說外面的事情,裡邊的事情啊……我看見太多這種真正典型的修行人。我們現在碰見一點小小的病啦,說不行!唉,我自己覺得這個地方真慚愧,那些祖師們都是這樣,碰見了病更拼命,為什麼?病是死因啊!啊!你快死了,你趕快還趁那一口氣還在的時候,拼命修都來不及啊!哪裡會說:唉,病了,好了、好了,躺在那裡不管了!慢慢地……病了都拼命了,還有其他的事情還比這個更要緊的嗎?喏,原因在哪裡?就是這個。所以現在這個地方後面又引告訴我們:雖然修行最重要的這個,但是剛開始的時候,從這個地方下手,引證這個上面。
【又云:「如犯從牢獄,若有能逃時,與餘事非等,速從彼處逃。此大生死海,若有 (p100) 能度時,與餘事非等,應當出有宅。」】
就像一個犯人一樣,我們被關在這個監牢裡邊,而這個犯的罪是死罪,這個死罪關進去是非死不可的。那麼既然現在有一個機會讓你能夠逃走的話,這個機會絕對是最重要的,其他任何重要的事情,絕不會跟這個重要的事情可以相提並論。所以有機會逃了,你拼命逃都來不及,絕對不會:「唉,對不起,我還要拿一個東西啊,還沒弄好,還有臉沒有洗,什麼東西、飯沒有吃……」什麼東西都不要了,拼命逃出去。那麼現在對我們來說,在那個整個的生死輪迴大海當中,只有在人身得到暇滿的時候,才能夠跳出來,而跳出來只有修行,在這種情況之下其他的任何事情啊,都不能跟它相比,都能夠捨得掉,一定要跳出來,一定要跳出來!
我曾經聽見過,以前呢,在我們西康有一個修行人,有一個修行人。那個修行人真是精彩,他這個平常每天吃,吃過了以後,他那個東西就送給別人。送給別人哪,有人就跟他說:「你不會留著明天。」「我怎麼曉得還有明天啊,我還等到明天呀!」唉,他覺得……就是吃過了以後,他有一個徒弟去侍候他,他那個徒弟苦不堪言,幹什麼?就是把他吃掉的東西,一定要送,趕快送給人家去吃,「我哪裡還有明天?」他一直是這樣。最後這個人走的時候,那個跡象之好,那真是無法想像地好,所以這種都是典型的例子。你們 (p101) 現在看那個《密勒日巴尊者傳》,他不管任何事情,他總是說:「哎呀,我什麼時候死都不知道,我哪有這個閒工夫忙這個事情!」
所以這個前面暇滿人身的時候告訴我們,死也可以併在這個裡邊。換句話說,得到了這個暇滿人身你趕快修,一定要等到你修持已經達到了跳出輪迴的量了,那可以。要不然的話,你不曉得什麼時候一旦失去了這個的話,你再沒有機會修哦!這個時候如果我們能夠生起這樣的心情來的話,修行是絕對沒問題的。所以他告訴我們,其他任何事情絕對不能跟它相比擬,只有一件事情,跳出這個三界輪迴、三有火宅。
【又云:「歸依增上戒,及住願根本,應受菩薩律,漸隨力如理,修行六度等,菩薩一切行。」】
那麼這個修行的次第呢,是皈依,然後學戒、增上戒。這個增上戒有一點不同,平常我們的戒屬於七眾別解脫戒,從五戒開始,然後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七眾。那麼這個「增上戒」,這個戒不僅僅是普通的,還有一步一步地向上,而到最後的三聚淨戒。然後在這種情況之下,往上面「願根本」,這是什麼呢?就是大菩提心,因為我們這裡引導我們的,是走上無上大菩提這條道路,實際上也是我們要修行的,也就是 (p102) 這一條直路、大路。那麼這個直路、大路走上去的時候,先是發願心,然後再行心。這個願菩提心是根本,有了這個根本,修學了以後,然後受這個行菩提心,行菩提心就是菩薩戒,那麼隨力行這個六度行,擴而廣之,推及八萬四千一切,而圓滿無上菩提之果。
【又云:「方便慧心要,修止觀瑜伽。」】
那麼整個地把它含攝起來,不外乎兩點:一個是廣大福德資糧,所謂方便分;一個是殊勝深廣的智慧資糧,所謂慧,這兩樣東西的心要,那麼這個是什麼。然後最後是修止觀相應,這個就是一步一步地上去,到最後的時候主要說這個。乃至於最後的時候,無上瑜伽的生、圓次第都可以含攝在止觀兩樣當中,止觀兩樣當中,這也可以用那個方便廣大資糧,跟甚深智慧資糧這兩樣東西來含攝。
【《定資糧品》亦云:「先固悲力生,正等菩提心,不著有報樂,背棄諸攝持。圓滿信等財,敬師等於佛,具師教律儀,善勤於修習。】
這個圓滿的大乘道,根本的進入之門是什麼?大菩提心,而這個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