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卅一 ~ B
上日下常法師
(手抄搞 第四冊 p239)
實在很有限!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你造的因都是惡的,當然只有墮落。不但是如此,而且我們往往一個不小心,就引起絕可怕的嚴重的後果。下面看:
p 63(4)
【又如於菩薩所,起瞋恚心,一一剎那,尚須經劫住阿鼻獄,】
說我們平常啊,如果對於一個發心的菩薩,你起了一剎那的瞋恚心—這種瞋心要嘛不發,一發的話都是很長的,現在你拿一剎那,一剎那這個你就要經這麼長的劫數,要到阿鼻地獄。所以實際上,墮落的業是容易、而且長、而且可怕,但是菩薩他並不是說,把兩個字寫在面孔上讓你知道。你並不曉得哪個是菩薩,尤其是我們現在動不動總是看別人錯的,你怎麼曉得這個人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尤其是更進一步,我們出了家進了佛法圈子裡邊,這佛法的的確確有很多再來人,有各式各樣的,從信位的到一步一步地上去的很多菩薩。我們既然是看不起人家的話,請問這個罪過你怎麼擔當得了?這千真萬確的事實啊!
由此可以想見,我們墮落惡趣,你對他起了一念的瞋心,要這麼長的,一剎那瞋心,要這麼經劫地住在阿鼻地獄。假定你這個堅執不捨的話,那不曉得要多少時候的墮落!上面也告訴我們的,哪怕這個人曾經跟你講過一四句偈,很簡單的佛法上的恩惠,如果你不把他很尊敬地對待他的話,你就百世生犬中。用這個標準來衡量的話,哎呀,我們墮落的業是不曉得多大,上升的可能是絕少、絕少啊!那麼修學佛法尚且如此,不修學佛法呢?我們現在看看世間,很明白的事實啊!
【如是若能決定淨治往昔所造惡趣之因,防護新造,則諸善趣雖非希貴,然能爾者,實極稀少。】
真實說起來,假定我們了解了佛法,能夠淨除罪障、懺悔業障,把以前造惡業,這個惡業要墮落惡趣的這種業因啊,統統能夠清淨、淨除,決定能夠這樣去做。然後呢真正懺悔了,還要後面不再犯,新造的也能夠防住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當然我們的行為都是善淨之業。有了這個善淨之業,自然可以往生人天,這個雖然不是絕對地稀奇,絕對地(p241)難能可貴,但是啊真正能夠這樣做的,實際上面非常少、非常少,非常少、非常少。那麼假定,
【若未如是修則定往惡趣,既入惡趣則不能修善,相續為惡,故經多劫,雖善趣名亦不得聞,故極難得。】
假定沒有像上面這樣地修持的話,一定墮落,因為你造的業因是這樣,怎麼可能有好的結果呢?一旦進入惡趣了以後啊,你就沒辦法真正修行,於是我們永遠在惡性循環當中,所以長劫以來啊,連它善趣的名字都聽不見,所以說這個暇滿的人身是難得極了,難得極了!
我們晚上,是今天晚上對吧?所以要溫習說《了凡四訓》跟《俞淨意公遇竈神記》,它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內涵。他們兩位啊表面上看起來,那都是非常好的好人,嘿嘿!結果實際上如何啊,不一定!尤其是後者,他自己還覺得滿好咧,結果啊,實際上恰恰相反。我們現在的修行人,大抵都是如此,大抵都是如此,壞的那根本不談,壞的根本不談。所以這個詳細的情況,我們分兩部分,在溫習的時候我先把那個行相指出來,然後呢我們再向後去的時候啊,這個理念,每一部分會很清楚、很明白。那時候我們了解這兩個東西一(p242)比較、一印證的話,那個時候我們就會有絕端正確的認識,絕端正確的認識。所以眼前在這裡啊,我不深入地去講。
同時也說明了一點,到現在為止很多人聽了非常歡喜,覺得好啊!好啊!這個還只是一個原則,這個原則,如何真正在我們身心上面去運用,換句話說,怎麼樣腳踏實地地修持啊,到現在為止,說實在,還沒有正式提到。只是前面因為聽得很歡喜,引發我們這種好樂心,你一心一意向上,策發推動我們的心。然後呢我們慢慢慢慢地再淨除罪障、集聚資糧,這樣地向前漸漸進步當中,一旦聽見這個相應的、正確的內容的話,我們就很快容易相應。這個是我在這地方順便說明,下面又引菩薩的這個論上面。
【《入行論》云:「我以如是行,且不得人身,人身若不得,唯惡全無善。】
像我現在這樣的行為啊,造了這樣的業因的話,將來人身都難得;假定說得不到人身的話,那麼你一天到晚只有做惡,完全沒有善業。沒有善業的話,當然永遠在惡道當中輪轉,所以我們趁有得到人身的時候趕快努力呀!
【若時能善行,然我不做善,惡趣苦蒙蔽,爾時我何為。】
現在是真正可以修行的時候,而我們不去努力,一旦墮落了以後啊,到那時候身心(p243)兩個絕端地苦惱,我們怎麼還能修行呢?怎麼還能修行?就我們眼前來說,今天我們精神很旺健,精神很旺健,在那地方都沒辦法修行,說起來,喔唷,說這個課聽起來還滿起勁的,滿起勁的,這樣。可是聽的時候,難免有的時候,聽的時候啊,就是稍微有一點點心神不集中,就漏掉了。或者到那個時候就想:這個時間怎麼老啊……不快一點下課!反過來,等到你真正稍微一點不舒服的時候啊,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一點辦法都沒有。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任何一件事情,聽課是如此,拜佛呢?上早晚殿呢?仔細想想看,你這樣的精神好的時候,都沒辦法真的能夠相應,壞了以後又行嗎?不行!我們碰見稍微一點事情啊,心裡就煩煩躁躁的,哎呀!不曉得怎麼辦是好。請問到那個時候,到了惡道當中,行嗎?
我們現在不必說惡道,拿我們眼前馬上體驗一下:不要說人家來打你一下,人家來罵你一下,哎喲,你心裡面煩得要命;不要人家來罵你,人家瞪你一眼,你心裡想這個傢伙為什麼瞪我,好端端的?你心裡想嘀咕個半天。這個是非常明確的,不要說他瞪你一下,你告訴別人,叫他這樣去做,他不聽你的話,你想:哎,這個傢伙不聽我的話,我心裡都是忿哪,生煩惱。實際上是你要去,在這個地方影響別人呢!那我們就實際上是這樣的一個狀態,居然我們自己還覺得我在這兒修行,那真是不曉得顛倒到哪裡去了!稍微有一點(p244)點小小的不舒服,那自己就早不行啦!
所以我自己記得,當年我剛出家的時候,跟那個善知識的時候。有一天,法師出去到汐止去,兩個人一起去的,那麼「趴!」一下,不小心撞到一個石頭上面,那個腿上面撞破了。喔,要我們這裡大驚小怪,好像陪著客人去的話……欸,他覺得陪著旁邊的人不要這種小事驚動他,然後呢汐止「咚咚咚咚」跑回來,我們那時候住在新店,整個的半條褲子統統都是沾著血,他也不動聲色,就是這樣,回來了!我看見他:「哎!法師你怎麼一回事情?」「小事情!你自己去忙,這個幹什麼?」要我們平常的時候,哎喲,來了招呼你;他不讓我招呼,我在那兒偷偷地看他。他完了以後告訴我:「那跟某人出去,不小心碰破了。」這樣啊!所以這種精神,我現在到現在始終為止,記得牢牢地!
乃至於跑到這地方來,我現在自己曉得常常精神不濟,常常不濟,有的時候站在那裡,忽然間要倒下來的樣子,可是我覺得:啊!這是老師的……告訴我。我常常想著佛陀,佛陀因地當中多生多劫啊,多生多劫人家要他的肉,他昏了迷悶了。他自己說:「喔喲!我多生多劫以來啊,為了這個生死;今天難得有這個機會,咬緊牙關來!」欸,你咬緊牙關撐下去的話,也就過去了,這個意志力,真正重要的還是第一。
所以這個地方我為什麼特別歡喜呢?我常常看見我們的老和尚坐在這裡,我覺得這個(p245)善知識啊!我心裡面覺得沒錯、沒錯!我們要用這個方式,慢慢慢地撐起來。從這個地方你們可以隨時隨地,自己好好地對比、觀察一下那個心理的行相。所以常常記得這個話,還沒有做,先打了退堂鼓了,那件事情是一定不成功;反過來,再困難的事情,你說你一定要成功!一定要成功!一定要成功!就算你那個身體失壞了,你這個意志力下去的話,將來就是保證你成功的,就靠這個。我們現在修學佛法,真正重要的就是,就是這個東西,就是這個東西!所以趁我們現在能夠修行的時候啊,不要浪費它,千萬不要浪費它!
【未能作諸善,然已作眾惡,經百俱胝劫,不聞善趣名。】
這個很容易了解,好事沒有作,壞事作了。這種情況之下,不曉得經過多少,你沒辦法,乃至於善趣的名字都聽不見啊!
【是故薄伽梵,說人極難得,如龜項趣入,海漂軛木孔。雖剎那作罪,尚住無間劫,況無始生死,作惡豈善趣。」】
那麼所以佛告訴我們,說這個人身非常難得啊!難得到什麼程度啊?他舉一個比喻,說大海裡邊,有一隻盲眼的烏龜,這個烏龜眼睛瞎的。然後呢牠過多少時候啊?有的經上沒有說時間,有的說過一百年,牠這麼頭出來,跑到上面來透一口氣,然後整個大海上面(p246)有一個木片,木片上面有一個孔。你想想看,這個盲眼的烏龜,能夠碰到這個木頭的時間有多少?這個機會簡直沒有!居然啊,現在牠那個盲眼的烏龜一百年冒一次,而大海上面漂著這麼一個木頭,裡面有一個孔,牠一出來,正好在那個孔裡邊;我們得到人身的機會也這麼難得。所以這一點事情我們特別注意。
這個說到這裡,我前面漏了一句話,這句話是很重要、很重要的,重新現在倒回來。請看這一頁的第四行,這一頁,現在就是我們這一頁的第四行。上面已經說,對於菩薩起了瞋心,一一剎那還要經過劫數,這麼剎那數,譬如說一剎那就一劫,兩剎那就是兩劫,住在阿鼻地獄。下面有一句話:
【況內相續。現有往昔多生所造眾多惡業,果未出生,對治未壞,豈能不經多劫住惡趣耶。】
這句話,「內相續」就是我們身心。現在我們人身,是從無始向前,到以後的無始這輪轉,那麼這個輪轉的上下根據什麼?根據我們以前所造的業—善業上升,惡業下降。而我們現在身心裡邊,總結起來到現在為止,以往多生多劫所造的惡業啊,不曉得多多少少,造的這個惡業還沒結果之前,它一直在,一直要等到結了果。所以說,這些惡業,(p247)「果未出生」,還沒結果,那麼沒結果它有一個辦法可以拿掉它的,怎麼辦呢?就是修習對治道—佛法是專門對治,針對著這個,對治它!如果你能夠把它淨治乾淨的話,那麼這個惡業,它就不會感果。現在的情況呢,既沒有感果,也沒有對治,在這種狀態當中,有這麼多惡業擺在這裡,請問,結果是什麼?自然一定感得惡果。所以說「豈能不經多劫住惡趣」啊!因為前面有人問說,那麼我們為什麼這麼難得人身呢?原因就是這樣,原因就是這樣!所以這一點補說一下。
然後回過頭來我們再看,剛才在《入行論》這個話,這個是這一頁的倒數第四行,括弧下面:
【若作是念,由受惡趣苦盡昔惡業已,仍可生樂趣,故非難脫也。】
有人這樣想,好了好了,那麼既然要受啊,等到你受了這個惡趣的苦以後,那麼以往的惡業不是就,感了果就沒有了嗎?這豈不是到那時候,可以再生到樂趣當中,想起來應該不難吧!欸,我們有人會這樣想。下面看,
【即受彼苦之時,時時為惡,從惡趣沒後,仍須轉惡趣,故難脫離。】
我們要了解,我們正在受這個苦的時候,那時候啊,是!你現在受苦是把以前的惡業(p248)感得果啊!是,沒錯!可是當我們現在在受苦的時候,豈不又在造將來的業因啊?對呀!那麼現在你造的什麼業因啊?這個時候決定的因素哦!當我們受苦的時候,我們現在繼續地造惡業,所以啊,對不起!這是惡性循環,所以說,惡趣出來了以後,你沒有機會脫離。我們同樣地在我們當下的身心上面,就可以感受到這一件事情。我們現在受的倒不一定是地獄、餓鬼、畜生的惡業,但是呢,我們也同樣地在人當中,也有善的好報,以及惡的惡報。那個時候我們看看,當這個果報現起的時候,我們心裡面繼續造的什麼業因?這個就很清楚、明白地判斷出來,我們下一生到哪裡去。
是,眼前的這個樂、苦,這是以往的業因,等到感了,那個業就算了了。請問:快樂現起的時候,你做什麼?增長貪!對不對?喔唷!這個好的事情自己覺得很得意、很快樂; 然後呢,不順你心的事情現起的時候,你增長什麼?瞋!對不對?就憑這個貪跟瞋,你就能夠上升了嗎?然後不苦不樂現前的時候幹什麼?癡!憑這個你就能上升了嗎?想想看對不對?就算眼前我做的事情、很多事情,總覺得:啊,配我口味嘛,做得好起勁,不配我胃口就不行!然後做很多事情大家啊吵吵鬧鬧、爭爭論論,太多這種狀態,想想看,對是不對?雜染之業都是啊!那現在我們人身當中都是如此啊,何況你墮落了畜生!
現在我們總算起來有理智能辨別,總算起來看起來:欸!他這個不合理,他這個錯(p249)了!你自己還覺得很英雄的樣子,嫉惡如仇:「世間這種人!」換句話說,這個時候我們自己還覺得很不錯的,我們有能力去判別人家是非,可惜自己的是非,一點都沒看見。你嫉惡如仇的心情是什麼啊?是瞋相應法欸,對不起,瞋相應法就能生天了嗎?有很多人因為嫉惡如仇,所以他做了很多的大功德,這是修羅業啊,這是修羅業啊!
然後有很多人他因為這樣,所以他也是自己:「他不行,我來!」這樣。是的的確確盡了很大的力量,出了很多的錢;然後這種人感得,如果不作修羅,就是大力鬼神,否則畜生當中大力的獅子、老虎,這種就是這樣。噢,他那個力氣大得不得了,他這個心裡面就這麼猛利的情況,他就是不能容別人。這個情形很清楚、很明白,這法相如此啊!然後對你跟你好一點,你不辨是非,啊,他對你好的,你總歸保護他,這個貪相應法!所以自己好好地這地方檢查一下啊!那我們人身當中能辨別是非的尚且如此,到了這個惡道,然後你能夠脫離了嗎?這不是說,哎呀,這個業啊,感得了以後那就可以了!當這個惡業感果的時候,你又輾轉地造更多惡業啊!所以有太多這種典型的公案。
佛在世的時候,那個時候,這個給孤獨長老為佛貢獻那個給孤獨園,然後呢舍利弗尊者監工。佛跑得去看看,喔,那些看見哪,有的時候看見鴿子,有的時候看見螞蟻,佛看見了就現出笑容。那麼尊者通常問,弟子們同時問,佛陀絕對不會輕易地任何動容,笑(p250)了!問他為什麼?他就說:某人啊,你看見沒有,地上這些鴿子或者是螞蟻,牠是多少大劫以來就在這個裡邊,這樣。八萬大劫,一動,就是八萬大劫。然後我向前去看,還不曉得什麼時候能夠從這個螞蟻,或者從鴿子身當中透脫出來啊!一掉下去,你就沒有機會跑出來啊!
今天我在這地方,跟你們做個實驗,那個螞蟻,那時候我們說過的,螞蟻平常你看牠的業,非常清楚,一天到晚嗒嗒嗒……地這樣跑。平常跑的時候還慢慢吞吞地跑,你只要一旦一碰到牠的時候,欸!牠那個螞蟻的反應很奇怪,一碰到牠,牠有兩個反應:一個反應,牠就馬上兩個牙齒對著你,跟你準備鬥;還有一個反應,牠就跑得更快「嘎!」這樣跑。你從這個地方也可以看得出來,那這就是牠的宿生的業。我們人當中有沒有?有,你們仔細去看看。現在我們平常都是沒有什麼事情,就這麼晃晃盪盪地就在那裡,儘管你坐在這裡,心裡啊也就是這樣!這個是心相,法爾如此的。然後你眼前一個境況,一對!引起你注意的,是什麼狀態啊?就這個狀態:你不歡喜的,心裡面就給他、準備跟他鬥,就這樣;還有一種情況,你覺得鬥不過他的,你趕快「蹦蹦蹦」跑,是不是這個樣?
然後我今天要跟你們作的什麼一個實驗呢?我們曉得這個螞蟻,很歡喜吃糖或者什麼東西,你們如果看見那個螞蟻的時候,你們去弄點糖水,牠平常一沾到這個上面不肯跑(p251)的。這螞蟻鬥的時候啊,你拿那個糖水,對著那個螞蟻頭上面點牠一下,看看牠什麼反應?然後把那個反應告訴我,我再來告訴你,這個裡邊都是我們處處體會的,這個聽清楚沒有?聽清楚了。下面我們繼續下去:
【如云:「非唯受彼已,即便能脫離,謂正受彼時,復起諸餘惡。」】
就是這個。
【如是思惟難得之後,應作是念,而發欲樂攝取心要,】
上面這個道理我們懂了,下面告訴我們「如是思惟」,記得哦!不是聽懂就算,不是聽懂算!聽,已經難得了,已經難得了!我們已經得到了這個,然後呢,是不是真正對我們有用,就在下面這個—思惟。所以千萬注意啊!這麼難得的機會得到了,你們去好好地思惟;這樣思惟的話,那個時候自然而然,下面那個答案對你們就派上用場。那時候應該怎麼想呢?說,啊!這個人身真是這麼難得,意義這麼地大呀!然後呢,說在這種情況之下,跑得去貪著世間的東西,那自己傷害自己,天底下再沒有比這個更嚴重地自己傷害自己,自己欺騙自己。唯一應該做的,幹什麼?要「攝取心要」,發這個大的善法欲!
【謂若使此身為惡行者,是徒耗費,應修正法而度時期。】
(p252)是說,假定我們得到了這個難得的暇滿人身,再去做這個「惡行」。這個惡行,應該說跟正法不相應的這個叫惡行哦,不是我們今天去跟人家吵架、跟人家打架,絕對不是哦!就是精神好的,癡癡呆呆坐在這裡都不行,都不行!何況是不相應的。這「惡行」兩個字的定義,我們要了解,世間的人是一個標準,出家又是一個標準。就算真正你在那兒打坐,糊裡糊塗,惡行!就算你在拜佛,腦筋裡面糊裡糊塗,惡行!就算你在那兒念佛,腦筋裡胡思亂想,是惡行!這個惡行跟善行的標準,這我們要很清楚、明白地了解。那麼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呢?應「修正法」,修正法。假定你真正能夠修正法的話,那麼不管你是禮佛、拜佛、看經,乃至於睡覺、乃至於吃飯,都在這兒真正地增長善淨之業!
【如《親友書》云:「從旁生出得人身,較龜處海遇軛木,孔隙尤難故大王,應行正法令有果。】
所以這個《親友書》上面告訴我們哪,我們從旁生離開了以後得到人身,這麼難法!就像那個烏龜遇到海裡面這個木頭一樣。所以我們現在,得到了這個人身,要趕快修佛法呀!一定要得到正確的好結果啊!就像什麼呢?
【若以眾寶飾金器,而用除棄吐穢等,若生人中作惡業,此極愚蒙過於彼。」】
(p253)就像你用種種的寶貝,無價的摩尼寶珠等等,然後呢裝飾一個最珍貴的金子做的器具,居然拿它來幹什麼?啊!裝髒東西,裝那個髒東西。現在我們這個人身也是一樣,難得得到了這樣的無比的美妙的東西,居然你去造惡業,唉,實在是啊,這個愚癡,那是再沒有比這個更厲害的了!現在我們總覺得,哎呀,很聰明,我們現在常常說,利用那個小聰明去害自己,這是最可惜的一件事情。好的是我們現在,這個聰明還沒有世智聰辯,趕快改過來,還正好!
【《弟子書》中亦云:「得極難得人身已,應勤修證所思義。」】
我們要「修證所思義」。這次第就是這樣—聽聞、思惟、修證,現在我們真正要做的就是這個。上面把經論上面的道理告訴我們,下面是引祖師的榜樣。
【此又如大瑜伽師謂慬哦云:「應略休息。」答云:「實當如是,然此暇滿,實為難得。」】
那個就是典型的他們師徒兩個人說。他那個「大瑜伽師」,就是老師,「慬哦」就是弟子;換句話說這個阿底峽尊者的弟子跟再傳弟子,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