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3, 2014

GL1-16b

Written by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第 十六 卷 B 面

常法師

(手抄搞 第二冊 p267)

如果說你單單自己安住在上面,就是小乘,天下什麼東西動不了你。如果說你能夠更進一步的話,你不動了以後,然後呢從這個裡邊起大用—說從根本智上起後得智,然後你能轉悟,你愛怎麼辦就怎麼辦,這個是大乘。那個才是啊!哪裡說我們現在這個時候,哎呀,反正你愛怎麼辦就怎麼辦,說這個叫解脫。如果我覺得這個解脫的話,啊,那個畜生最解脫,吃飽了睡在那個地方,反正這樣。雖然這個話是說得有一點太過分了一點,但是我為了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這個,就這個樣。大家想想看,對不對?他一點規矩都沒有,一點道理都沒有,不要來規範你,要你這個樣。這是我們應該清楚明白。

所以有了正住進一步要有具慧,否則的話,你跟著他,你是心裡面不會執著你的,然後呢,他聽你這樣你就跟著他走,這樣;他聽你那樣你就跟著他那樣,你就完了!正住已 (p268) 經很難得了,結果你不具慧的話,尤其是現在這個時候,真正的善知識不是沒有,少,而是一般的人多。你聽著他,跟著他去跑的話,那就害了—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我們現在平常一般狀態都是什麼?叫「一犬吠影,百犬吠聲。」平常我們晚上聽見那個狗叫,有一個狗看見一點影子,哎,嘎啦、嘎啦叫起來了,其他的狗跟著,大家叫,儼然有很多事情。其實這個什麼影子?風吹草動!你不能說它沒有影響,但是了不相干。這個就是這個地方說「似道」,我們一定要辨別得清楚,一定要辨別得清楚,這樣我們才有機會不耽誤自己啊!

p. 28 (10)

【故須具慧解彼二說,則能棄捨無堅實品取諸堅實。】

那個時候你才能夠了解,他這個說法對、錯、善、惡,你該找哪裡去。那個時候,你能夠棄捨無堅實品,虛假的東西你能夠放得掉;真正的,你才能夠提得起來。夠嗎?嘿,還不夠!

【若念僅具二德足耶,縱有此二,若如畫中聽聞法者,全無發趣,仍非其器。】

單單這兩個還不夠,要我們想起來說一個都難得很,兩個呢?真是,啊!但是還不夠。這就像一個人,像畫中聽聞法者。為什麼叫畫中?如果圖畫上畫的這個人巧巧如生, (p269) 跟這個人一點用場都沒有的,對嗎!人這個東西的特質是什麼?他有自己的好樂心、取捨心。沒有這個好樂心、取捨心,儘管你好的那個佛法,你對著這個牆壁上面畫貼一張圖,你給他說得再好的,他聽完了以後,了不相干。所以我們古人常常有一句話,常常說「須是皮下有血始得」,我當初聽了、看了老不懂,這個話怎麼講?這麼好無緣無故地說什麼皮下有血?將我們人說那個皮下有血,這個意思什麼?你是一個活人才行,死的人你把他刺破了以後,那皮下沒有血的,血不出來。為什麼?他心裡面,他不會動,像木頭一樣,就這個意思。我們現在人是什麼?曉得了惡,馬上不要,曉得了好,馬上去,所以一定要還有這種心力在這裡。第三個:

【故須具有廣大希求。】

還要希求之心,這個希求之心,還要廣大。因為這個地方,說的是什麼?無上大法,你有小的希求,就得到小的結果,有大的希求,你就得到大的結果。這個正住、具慧、希求。

【釋中更加敬法法師,屬意二相,】

那麼,這個《四百論》的解釋當中,除了講這個三樣東西以外,還說「敬法跟法 (p270) 師」,還要「屬意」,屬意就是一心貫注。

【開說為五。】

那為什麼這個前面他不講,只講三樣,而解釋當中又加上?我們要了解在古代那些人,他那個根器非常利。這凡是根器利的人,他求的時候,那個很多這種情況,他都是自然而然的先決條件,所以不必講,這是原因是這個。譬如像以前我們很多千里萬里去求師,得到了一點,哪有他有不恭敬的!他不大會。得到了一點,哪有輕輕鬆鬆擺在那裡,不會。啊!他全部精神貫注在那裡,什麼都不要,這樣。所以現在這個地方,有很多人希望樣樣給人家便利,我也讚歎隨喜。但是我對這個便利,實在有很多地方,不大同意,不大同意。

我常常聽見古人這個求法的精神—《一夢漫言》,他找到最後找到了這個老和尚,要求他剃度了。然後呢,旁邊的人非常讚歎:「啊!這個人真了不起。」說:「他如果剃度的話,衣缽之資都我來出。」因為看他很發心嘛!以前古人的話,這衣缽……旁邊馬上有人要發心說供養他。這個老和尚怎麼說?「不要,你讓他樣樣坐享其成,不行,讓他自己去討飯。」要我們想想來,這是,你不成全他嗎?所以你們好好看看這古人的傳記,都是這個樣的。我們現在樣樣現成送到你手上,就送到你手上,他根本不在乎。真正的法器,你什麼都沒有,他自然會爬得上;反過來,你樣樣送了他,反而就害了他。這我深深地感覺到,可是我不強調說,像我們養成功的習慣了話,你要過分地磨折,這是不要的。但是處處給人家太多方便,方便出下流。

這我自己的始終有一個印象,我到這個印度去求學,那是前年,自己已經快六十歲,這樣。但是一旦聽到了這個法,我心裡實在不能自己啊!唉!去過了兩次。這個印度,你們在座的說不定有人去過,如果是跟著團體去,還感覺不出來;如果自己一個人去的話,印度這個地方,實在是遍地荊棘,印度人你是難弄得很欸!我自己跑得去,我記得最後一次去的時候,還妙呢,我自己覺得我已經去了兩趟,那地方滿熟,我所以曉得他們怎麼騙你的這種事情。他通常都是用種種的地方騙你—下了飛機以後,進去了。然後跑出去,他那個車子,馬上攔上來,先要買票,都是公家的呀!平常你從這地方跑得去,只要很少一點錢,他那個公家總歸要跟你加了很多,那你也沒有辦法啦,你只好讓他加。然後呢,他就攔住你,「欸,你要住旅館嗎?」這樣。是,他平常一定把最貴的旅館,讓你去逼著你去住,然後呢貴的錢,他可以分上一份!

因為我已經去過了,曉得有那些人,所以我說:「這個我不用你找,我自己找。」 (p272) 「你講嘛,你要哪一個?」他說這裡旅館要先訂,我當時不曉得,他就給我去打起電話來。這個不通,那個不通,統統客滿,實際上根本不滿。我後來曉得,那一點辦法都沒有了,然後找車子等等。你到了那個時候,人在屋簷下是不得不低頭。只有好了、好了,沒有辦法啦!這樣。我曉得那家真正的旅館,很好的旅館,一天只要花八十個盧比。後來他就給我找了一個非常,已經花了很大的氣力,最後找了一家四百五十個盧比,他說承他的人情,那我就沒有辦法啦!好、好!去。然後呢,他弄了一個車子,唉,這個車子也是個老爺車。

哦!在沒有去的時候,聽見人家,印度還有一種人,它也是一個,就是說這個特別的這種怪教。他們要殺人,他那殺人的方式,不是我們這樣,他是個宗教的一種概念。他怎麼辦呢?反正你在這地方,他用種種的方式好待你,好待你了以後,然後你信賴他的人了,然後他們就把你殺掉,你的錢嘛分掉,衣服嘛分掉,乃至於肉要吃掉,這麼個搞法!就這樣。所以我事前先看了這個公案,想想。那一天晚上坐了一個車子上面,印度的飛機都是半夜三更,他一直在荒郊裡老轉。我心裡忽然之間起了一個動念:哎喲!萬一碰見那個教頭的話,這就完了!這下我這行李邊還帶了很多錢,是供養這個老師的,還要求這個東西。就這樣跟他乒乒乓乓,弄了個一夜。唉!你不曉得這個是多少辛苦,跑到那個地方 (p273) 去,然後處處地方反正你就沒辦法,只好騙他。

最後第二天,自己到了火車站,我可以找到那個旅館去,但是我有行李,我就下來叫一個計程車。叫了計程車他問到哪裡去?我說到那個地方去。「欸,不行。」「為什麼不行啊?」他說戒嚴。你說有這種事情?當然他一看你就曉得外地的人,這印度正在亂,實際上戒不戒,根本莫名其妙。後來我想,他們為什麼要老這樣找你麻煩呢?他就是這樣的,他,你只要譬如說帶到那家去,然後呢這地方價錢特別貴,你帶去的時候,這個你有你的一份。這樣弄啊!把你就弄得個暈頭腦脹。最後,然後跑到那裡去坐那個車子,他那個車子,有火車、有汽車。真正坐那個汽車,算起來不多,只有五百多公里。五百多公里,要我們這裡,譬如說五百多公里的話,相當於台北到高雄,大概五、六個鐘頭到了,慢一點的話,七、八個鐘頭也到了。結果,五百多公里,開了十四個鐘頭,那個路上面就像什麼?那個路壞嘛,又是灰塵,然後……這樣地受盡了這個苦難。

比起古人來的話,啊!那真天堂一樣。我這個兩個小時,不是兩個小時,只有不到這個幾個小時,香港一下把你送到印度。要我們以前的話,香港到印度的話,至少要跑上好幾年!然後呢冰天雪地,像玄奘大師等等,乃至於像法顯大師,去的人多少人,凍死的一大半。嗨!這飛機上面還樣樣東西,有毛巾,送給你吃的,還覺得自己苦不堪言,這樣。 (p274) 但是正因為如此,跑到那個地方去的話,你心裡面就比較虔誠一點。

然後到了那邊,我跟你們說了,外面颳大風,裡面颳小風;然後呢,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但是自己我們不會說這個不對、那個不對,大家同學全部貫注在這裡,漏了、漏了,馬上移開來了,這樣。要我們現在這個地方,噘起了個嘴巴,天熱了嘛,這個電扇也不好,這樣;天冷的話,那個風也不好,這空氣也不好,腦筋裡一天到晚一直轉的,不曉得轉些什麼。所以在這地方,我隨便一提。這我之所以不大贊成,原因就在這個地方—你樣樣給他,樣樣飯送到嘴巴上面,他還嫌。唉!送到你嘴巴上面的還沒胃口,那最好我歡喜吃辣椒,就辣椒,歡喜吃那個加點醬油,就是這種味道!

我在這個地方,不是過分地說這種笑話,或者不是過分地刺激大家,我只是說,因為這是我們平常習性所在,我確實加重這個語氣,希望大家在這個地方警惕一下。這是我很不得已的一番用心,務請大家原諒。所以,我們這個地方應該有什麼?要有「大希求」。希求什麼?希求法,你沒有這個大希求的話,你自然會這個放不下,那個放不下,會這樣。我們把這一個「恭敬法」跟「屬意」加進去,那麼是五個,包括這個五個裡邊,也可以含攝起來,只分四個項目來說。

(p275) 【若如是者可攝為四,】

哪四樣?

【謂於其法具大希求,】

第一個。

【聽聞之時善住其意,】

「善住」就是正住,正住其意。然後呢,

【於法法師起大敬重,】

這是第三個,最後呢,

p. 29

【棄捨惡說受取善說。】

這個就是具慧,你有了具足了辨別善惡的智慧,那個時候,你才能夠把不對的「惡說」不要,然後呢,去吸取正確的「善說」。這個裡邊,這個四個當中,

【此四順緣謂具慧解,棄捨違緣謂正直住。】

(p276) 這個裡邊又分成功一個是違緣,一個是順緣。平常我們修學佛法,障礙,以及障礙沒有除,資糧沒有積。障礙就是前面的違緣,我們修學佛法所以摸不進來,就是自己的執著太重,正直住……這個就是習性,可以說。然後呢,排除掉了這個以後,更進一步的話,沒有能力去辨別是非。

請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二十九頁。這個上面,我們已經簡單地介紹了幾樣東西,這是對於這個殊勝相應法,我們應該怎麼去聽,怎麼去講。那麼大家腦筋裡面應該記住,在我們真正修行過程當中,這個是步步上升,由這個基礎上面積累。現在我們說剛開始聽聞一個道理,那麼就應該努力地依法步步深入,步步深入。你能夠相應多少,你就能夠受用多少,你就能夠得到多少好處。同時,對於我們一時還沒有真正能夠馬上深入的人,心裡面一定要有這個正確的概念—前面這個東西,就是我們後面的基礎。換句話說,當我們步步深入的時候,那一定站在前面那個基礎上頭。

那麼這個跟我們平常世俗上面做學問有一點差別,世俗上面你聽過,聽過了就算了,以後用得上的時候你再去翻它,這樣,做為一種參考的資料。現在我們修學佛法不是,我們步步上升的時候,你一定哪,下面這個基礎,從這個基礎上面跨上去,你不會離開那個基礎的,不會離開那基礎。所以說,譬如我們向樓上面爬,一層樓、二層樓,當我爬到 (p277) 三層樓的時候,並不是說下面的一層不要了。下面一層不能不要的,你爬得越高,下面的每一層都一定都在你腳底下,這樣你才能夠爬得上去。所以我們修學佛法,注意!當我們這麼後面上去的時候,一定前面的那東西慢慢、慢慢地具足了,慢慢地具足了。那麼這個時候,你的的確確在向上爬。換句話說,你真實地在進步當中,在佛法的受用當中,這一點我們概念要很清楚。我們一下容或沒辦法把它完全做到,但是我們必須要開始就努力照著它去做,照著它去做。那麼這樣的話呢,慢慢、慢慢地深入,對這個修學佛法才是有希望,也才是正式地修學佛法應有的態度。

現在我們繼續看下去,二十九頁。這個學者需要的條件,正住、希求、具慧,再加上一個恭敬,他把這四個又分成功順緣跟逆緣。就是如果是個逆緣,換句話說,這是一種障礙,如果這個障礙不除的話,你就沒辦法真正地進得去。像我們要想進那個門一樣,現在這個門口擋住了,你絕不可能進去,所以這叫違緣,把它拿掉。然後呢,進去了以後,你要如理地選擇,哪一個對,哪一個錯,這個叫順緣。如果順緣不具,雖然你進去了以後,你不一定拿到的好東西,結果拿到了壞東西,結果白辛苦一趟,這個我們應該了解。那麼有了這個認識以後,我們就應該來檢點自己現在是什麼個狀態。看下面的文。

(p278) 【◎ 是諸堪為尊重引導所有之法,應當觀察為具不具。】

上面所說的這些條件,具足了這個條件,那麼才值得,才能夠相應,跟什麼相應呢?就是跟真正的善知識才能相應,才能夠接受善知識的引導,那個時候才可以。就像我們說現在有一個很好的學校,看看你夠不夠資格去進這個學校,去念這個學校。現在同樣的情況,我們常常會說沒有善知識,沒有道場。到了這裡,我們就應該有一個徹底的反省,以及正確的認識—沒有善知識嗎?不是,有!是我們沒有能跟隨善知識,接受善知識的條件。因為你沒有這個條件,所以善知識的好壞,你根本看不清楚,好的你把他看成壞的,壞的看成好的,這樣的話,你永遠沒有希望,就這樣!那麼所以了解了這個,這個時候就拿這個條件來衡準自己,看看自己具足不具足這個條件。

【若完具者應修歡慰,】

欸!下面這個話有一個字注意—「修」,假定你了解了這個以後,然後去在身心上面觀察,觀察時候覺得自己對了,具足上面所說的條件,具足上面所說的條件,那個時候應該歡喜跟慶慰,上面還加個修字,上面還加個修字。這個修字,很重要哦!欸!為什麼說應「修」歡慰?是!平常一般我們的心理狀態都是在普普通通,無始無明這種現行當 (p279) 中,那麼這個時候它所產生的力量、行為等等,都是跟這個惑業相應的。所以無明的行,你一直在這個地方轉,一直在這個地方轉。要怎麼樣才能夠把這個無明的染污之業轉變過來呢?那個時候要修,我們說修行、修行,就是修這個。那麼如何修法呢?這個後面會詳細講。

現在告訴我們,就是,這裡當你具足了以後,你應該自己感到歡喜,自己感到慶幸,自己感到安慰。「哎呀,好啊!我自己居然具足了!」心裡面一直為了這件事情而歡喜。這個為自己的這樣地歡喜,這個就是一個最好的修行。那麼現在我們想一想看,我們說十大願王,十大願王當中,其中有一個隨喜功德,什麼叫隨喜?這個是功德,是好的事情,好的事情。那麼你雖然不是在做,可是你因為這個是好的功德,所以,你跟隨著歡喜慶幸。這個功德不只是指他,別人的你隨喜,自己的也隨喜。這樣你心裡面讚歎歡喜,為這個而這樣地慶幸的時候,那就是我們在修行的時候,這是一種最好的增長功德的方法。以前已經說過一些道理,以及一些過失。那麼當你這樣隨喜的時候,你現在的這個心就跟這個法相應,這是一個。

第二個,因為你在這樣地隨喜這個,所以它生起這個現行的時候,這個力量不但現在生起,而且它繼續地增強。就像我們,譬如說在這個團體當中,大家要表決,那麼有一 (p280 部分人是贊成,有一部分人反對,如果你想通過的話,贊成的人是越多越好。那麼同樣的道理,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目、心識當中,你不在這地方修這個的話,那個時候我們的心識就是跟無明相應的,無明相應的。換句話說,你不在修隨喜的時候,那是投反對票的時候,那個所謂反對票是什麼?反對你生天,反對你超出輪迴,反對你往生淨土。你在不知不覺當中在向下流的時候,這麼個嚴重,而這麼個美妙法,所以這個「修」字的真正的意思。

那麼後面我不特別指出來什麼時候講,這個,否則的話,我會說後面、後面,你們會說後面哪裡講啊?後面關於講到業的時候,它是最重要地說明這一點。以後,所以你們必須經常自己去看,單單聽這個效果很少。你們必定要事先看,看完了以後呢然後聽,聽完了繼續地不斷地去觀察思惟,那個時候你自然得到融會貫通,真正在佛法上面能夠深入領會。這個我順便說一下,要不然的話呢,這個你們會產生脫節,連貫不起來。那麼這是具足了,我們應該這樣做。不具足怎麼辦呢?

【若不具者須於將來能完因緣勵力修作。】

現在我們不具足,那麼我們要這樣想、這樣修—說啊,我要修學佛法,這既然是 (p281) 必須要的話,那我現在趕快努力,再不努力就沒希望了。所以你能夠這樣努力把這個因結下去的話,到因、緣具足的時候將來就成就了。所以說現在努力,那麼將來就得到這個努力圓滿的果,你這麼努力去做!所以這個地方很清楚,不具足應該這樣修,具足應該這樣修。了解了這一點,是不管具足不具足,你都在依法一步一步地上升。我們修學佛法的人,真正重要的在你是不是如法上進,這個是最重要的,我們必定要把握得住。

【故應了知能依諸法,若不了知如是德相,則不覺察,由此退失廣大義利。】

所以我們這個地方,就必須應該了解的一個道理:依靠善知識需要什麼樣的條件。如果我們不了解這一個道理的話,自己還並不曉得,還自己覺得我在這修行,怎麼修了個半天,就是不相應呢?就是這樣。你修習什麼,怎麼修法,你都不知道,你怎麼修啊?我們平常常常說盲修瞎鍊、盲修瞎鍊,偏偏我們自己一天到晚,在盲修瞎鍊當中,卻還不覺醒。

Category : Uncategorized

Proudly powered by WordPress and Sweet Tech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