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討論溫病的治療原則、大法,及確立溫病治法的主要依據。
重點討論溫病的主要治法,包括泄衛透表法、清解氣熱法、和解表裡法、祛濕清熱法、清營涼血法、通下逐邪法、開竅熄風法、滋陰生津法、固脫法、外治法,應明確各種治法的概念、作用、適應證和具體運用時應注意之處。此外,還應了解溫病兼挾痰飲、食滯、氣鬱、瘀血等證治內容和溫病病後的調理大法。
溫病的治療,是在溫病辨證論治理論的指導下,根據其病因病理,確立治則,制訂相應的治療大法,選用恰當的方藥,以驅除病邪,調整機體,扶助正氣,從而促使患者恢復健康。正確而及時的治療不僅可以減少患者的病痛,提高治愈率,且對於有傳染性的疾患,有助於阻止其傳播蔓延。
1.確立溫病治法的依據:審病因、辨病機、察邪正
(1) 審病因:溫病的病因有風熱、暑熱、暑濕、濕熱、溫熱、燥熱等區別,不同性質的病邪侵襲人體,各具不同的致病特點。根據溫病的臨床表現,並結合發病季節等因素,尋求溫病的病因種類,這就是"辨證求因"。在此基礎上就可以"審因論治"。
(2) 辨病機:掌握溫病衛氣營血和三焦辨證,可明確病變部位、性質等情況,據此而立治則、治法。
(3) 察邪正:根據溫病發展過程中的邪正消長,酌情使用祛邪、扶正之法,或側重於祛邪,或側重於扶正,或扶正祛邪並施。一般,病之初期和極期,邪勢較盛,正氣亦未大虛,此時多以祛邪為主;病之後期,邪勢已衰而正氣已虛,特別陰傷較著,治療多以扶正為主,特別是養陰。
對溫病的祛邪,歷來很重視"透"與"泄"。所謂"透"是側重於使病邪由裡向外,特別是經由體表向外透達,用藥上注重運用輕清宣透之品。所謂 "泄"則包括了祛邪外出的各種治法。其中使病邪從下而外出的"泄"法不僅是為了通利二便,更重要的是使邪熱等病邪經由二便而得以外泄。
經由疏泄衛表,透邪外出以解除溫病初起在衛分病邪的一類治法。屬於解表法的範圍,適用於溫病初起,邪在衛表者。泄衛透表法的主要作用是發汗、疏表、透疹,以祛除在衛表的外邪而使表證得以解除。
引起溫病衛表證的病邪有風熱、濕熱、燥熱及寒邪束表等不同,所以泄衛透表法又可分為如下幾種:
疏風泄熱 | 即通常所說的"辛涼解表",又稱為"辛涼解肌"。是用辛散涼泄之劑以疏散衛表的風熱。主治風溫初起,風熱病邪襲於肺衛者,症見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少汗,口微渴,或伴有咳嗽,咽痛,苔薄白,舌邊尖紅,脈浮數等。代表方劑如桑菊飲、銀翹散等。 |
外散表寒 | 內祛暑濕:是用辛溫之品外散表寒,並以清暑化濕之品以解在裡暑濕。主治夏月感受暑濕,復受寒邪侵犯肌表者,症見惡寒發熱,頭痛,身形拘急或酸楚,無汗,口渴,心煩等。代表方劑如新加香薷飲。 |
宣表化濕 | 用芳香透邪之品宣化肌表濕邪。主濕溫初起,濕熱病邪侵於衛表,見惡寒微熱,頭重,身體困重,四肢酸重,少汗,胸悶脘痞,苔白膩,脈濡緩等。代表方如藿樸夏苓湯。 |
疏表潤燥 | 用辛涼清潤之品以疏解肺衛燥熱。主治秋燥初起,燥熱病邪傷於肺衛者,症見發熱,咳嗽少痰,咽乾喉痛,鼻乾唇燥,頭痛,苔薄白欠潤,舌邊尖紅等。代表方劑如桑杏湯。 |
清解氣熱法是以清泄氣分邪熱之品以解除氣分無形邪熱的一類治法,又稱"清氣法"。屬八法中"清法"的範圍,適用於溫病氣分裡熱雖已亢盛,但尚未與燥屎、食滯、痰濕、瘀血等有形實邪相互搏結的病證。溫病治療中使用清解氣熱法的作用是使氣分無形邪熱或從外泄或從裡解。
由於氣分無形邪熱的所在部位、病勢淺深、病邪性質有所不同,清解氣熱法又可分為以下幾種:
輕清宣氣 | 是用輕清之品透泄熱邪,宣暢氣機。主治邪在氣分,熱郁胸膈,熱勢不甚而氣失宣暢者。本證可見於溫病熱邪初傳氣分,或裡熱漸退而餘熱擾於胸膈者。症見身熱微渴,心中懊穠不舒,起臥不安,苔薄黃,脈數。代表方劑如梔豉湯加味。 |
辛寒清氣 | 是用辛寒之品透熱外達,大清氣分邪熱。主治邪熱熾盛於陽明氣分,熱勢浮盛者,症見壯熱,汗出,心煩,口渴欲得冷飲,苔黃燥,脈洪數等。代表方劑如白虎湯。 |
清熱瀉火 | 是用苦寒清熱解毒之品直清裡熱,瀉火解毒。主治邪熱內蘊,郁而化火者,症見身熱,口苦而渴,心煩不安,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等。代表方劑如黃芩湯加減。 |
和解表裡法是經由和解、疏泄、分消,解除在半表半裡之病邪一類治法,又稱"和解法"。本法屬於八法中的"和法",適用於溫病邪不在衛表,又非完全入裡,而是處於少陽、三焦、膜(募)原等半表半裡者。使用和解表裡法的作用是透解邪熱,宣通氣機,以達到外解裡和的目的。
在溫病治療中較為常用的和解表裡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清泄少陽 | 清泄半表半裡邪熱,以和降胃中痰濕。主治邪郁少陽,胃失和降者。本證多見於某些濕熱性質溫病,症見寒熱往來,口苦脅痛,煩渴溲赤,脘痞嘔惡,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等。代表方劑如蒿芩清膽湯。 |
分消走泄 | 宣展氣機、泄化三焦邪熱及痰濕的一種治法。主治邪熱與痰濕阻遏於三焦而氣化失司者,本證見於各種濕熱性溫病,症見寒熱起伏,胸痞腹脹,溲短,苔膩等。代表方劑如溫膽湯加減,或以葉天士所說的杏、樸、苓之類為本法的基本藥物。 |
開達膜原 | 用疏利透達之品開達盤踞於膜原的濕熱穢濁之邪。主治邪伏膜原者,本證多見於濕溫或濕熱性質溫疫的早期,症見寒甚熱象較微,脘痞腹脹,身痛肢重,苔膩白如積粉而舌質紅絳甚或紫絳。代表方劑如雷氏宣透膜原法。 |
又稱化濕法,祛濕法,著重於祛濕法,以達濕去熱孤的目的。
祛濕清熱法是經由祛除濕邪、清解邪熱以消除濕熱的一種治法,用於濕熱性質的溫病。前述的宣表化濕、清泄少陽、開達膜原等法也具有祛濕清熱的功用。本法的主要作用是宣通氣機、運脾和胃、通利水道以化濕泄濁。在臨床上,濕與熱相合所引起的疾病,由於濕濁屬陰邪,故病勢多纏綿難解。正如吳鞠通所說,濕熱為患"非若寒邪之一汗而解,溫熱之一涼即退"。凡兼挾有濕邪者,必須注意祛濕。即葉天士所說:"濕不去則熱不除"。
祛濕清熱法的具體運用又可大致分為以下幾種:芳化、苦燥、淡滲
宣氣化濕 | 用芳化宣散之品以宣通氣機(肺衛),透化在表濕熱之邪。主治濕溫初起,濕蘊生熱,郁遏氣機者,症見身熱不揚,午後為甚,汗出不解,或微惡寒,胸悶脘痞,小便短少,苔白膩,脈濡緩。代表方劑如三仁湯。荷葉、薏仁、藿香均為芳香化濕之品。 |
燥濕泄熱 | 用辛開苦降之劑以苦燥濕邪,清泄邪熱。主治濕漸化熱(化熱是重點),濕熱俱盛而蘊伏中焦者,症見發熱,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飲,脘痞腹脹,煩燥、泛惡欲吐,大便溏垢不爽、小便短赤,苔黃滑膩。代表方劑如王氏連樸飲。 |
辛開苦降 | 苦寒清降胃熱(黃芩、黃連),辛開運化脾濕(半夏、生薑),苦辛兩者同時並進,以分解中焦濕熱的方法。即燥濕泄熱法之義,胃主和降、脾主升清之功得以恢復。 |
分利濕邪 | 用淡滲之品利尿滲濕,使濕熱之邪從小便而去的一種治法。主治濕熱郁阻下焦者,症見嘔吐、神昏、熱蒸頭脹,小便短少甚至不通,渴不多飲,苔白膩。代表方如茯苓皮湯。 |
溫運化濕 | 燥濕化濁、理氣運脾濕困中焦脾失升運,證候:脘腹痞滿、嘔心嘔吐、口中粘膩、食欲不振、大便溏泄、舌苔白膩;代表方:一加減正氣散、或雷氏芳香化濁法。苦辛溫為主之品,能助脾之運化。又稱開泄法,非苦泄法,治中焦濕邪偏盛,如陷地中之積雨,可以陽光照而蒸化之、或填之以乾土(蒼朮、草果、半夏)、或開溝以通之(茯苓、澤瀉、大腹皮、滑石等滲泄之),空氣流通(理氣藥:枳殼、厚朴、陳皮),另加芳化(荷葉、藿香、佩蘭)。 |
通下逐邪法是經由攻逐瀉下,通導裡實使邪熱外泄之法。屬八法中"下法"的範圍。適於溫病有形實邪內結的病證。如熱結腸腑、濕熱積滯交結胃腸、熱瘀互結下焦等。主要作用是通腑泄熱、盪滌積滯、通瘀破結等,尤其是通腑泄熱法,在溫病治療中較為常用,如適時運用,奏效甚捷。
由於內結實邪的性質、部位不同,通下逐邪法又可分為如下幾種:
通腑泄熱 | 用苦寒攻下之劑,瀉下腸腑熱結之法。主治熱結陽明,內結腸腑者,症見潮熱,譫語,腹脹滿,甚則腹硬痛拒按,大便秘結或熱結旁流,苔老黃或焦黑起刺,脈沉實等。代表方如調胃承氣湯、大承氣湯。此法乃為熱邪尋求出路,非為攻下燥屎而設。純軟便的話,元明粉即可,兼熱邪者需加大黃,兼氣滯而腹部硬滿疼痛者,加枳寒、厚朴。 |
導滯通便 | 通導腸胃濕熱積滯之法,有導泄實熱和積滯,瀉下郁熱的作用。主治濕熱積滯交結腸胃,腸道功能失常證,症見身熱,脘腹痞滿,惡心嘔逆,便溏垢不爽,色黃赤如醬,舌苔黃濁,脈滑數等。代表方劑如枳實導滯湯。運脾導滯與苦寒攻下並舉之法。 |
增液通下 | 滋養陰液,瀉下熱結之法,即通下劑配合滋養陰液以瀉下熱結。主治腸腑熱結而陰液虧虛證,即所謂 "熱結液虧"者,症見身熱不退,大便秘結,口乾唇裂,舌紅少苔乾燥等。代表方增液承氣湯。對象仍為熱結,而非單純的陰液不足。 |
通瘀破結 | 用通瘀攻下之劑以破散下焦瘀血蓄結。主治溫病熱瘀互結,蓄於下焦者,症見身熱,少腹硬滿急痛,小便自利,大便秘結,或神志如狂,舌紫絳,脈沉實等。代表方桃仁承氣湯(非傷寒之桃核承氣湯)。 |
清營涼血法是經由清營泄熱,涼血解毒,滋養陰液,通絡散血以清除營、血分邪熱的一種治法。屬於八法中"清法"的範圍,適用於溫病邪入營、血分,營熱或血熱亢盛的病證。清營涼血法的作用主要是清營分或血分的邪熱,具體地說,清營法的作用為清營泄熱、滋養營陰,而涼血法的作用為涼解血熱、清火解毒、散血通絡、滋養陰液。邪入營、血分,病位雖有淺深之別,證情也有輕重之異,但病變機理並無本質之不同,治法亦多有聯係,所以二法合並論述。溫病治療中常用的清營涼血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清營泄熱 | 清營、養陰,透邪外達,以祛除營分邪熱的治法。主治邪熱初入營分者,症見身熱夜甚,心中煩擾,時有譫語,斑疹隱隱,舌質紅絳等。代表方劑清營湯。 |
涼血散血 | 用涼解血熱、活血通絡以清散血分瘀熱之邪的治法。主治血熱熾盛,熱瘀交結、迫血妄行者,症見身灼熱,躁擾不安,甚或狂亂譫妄,斑疹密布,尿血便血或吐血衄血,舌質深絳或紫絳等。代表方劑如犀角地黃湯。涼血養陰、活血化瘀;血熱不除、血不歸經。離經之血便為瘀。陰精不復,新血不生。本法宜施於迫血妄行之初,不可施於氣隨血脫之後。 |
氣營(血)兩清 | 用清營涼血法與清解氣熱法互相配合應用,以雙解氣營或氣血之邪熱。主治氣熱熾盛而營血分邪熱亦甚的氣營兩燔或氣血兩燔證。症見壯熱,口渴,煩躁,甚至神昏譫妄,兩目昏瞀,口穢噴人,周身骨節痛如被杖,身發斑疹,或有尿血便血、吐血衄血,苔黃燥或焦黑,舌質深絳或紫絳等。代表方劑如加減玉女煎、化斑湯(白虎湯加犀角、玄參)、清瘟敗毒飲等,上述方劑可根據病證性質、病情輕重酌情選用。辛寒清氣和涼營養陰,主治氣營兩燔。 |
開竅熄風法包括了開竅與熄風兩種治法。
開竅法是開通機竅促使神志蘇醒之法;適用於邪入心包或痰濁內蒙機竅所引起的神志異常證。開竅法的作用有清泄心包邪熱、芳香透絡利竅、清化濕熱痰濁等,由於在溫病過程中神昏、痙厥經常並見,為邪犯手足厥陰所致,開竅與熄風二法亦常合用。
根據開竅熄風法的作用不同,分為以下幾種具體治法:
(1) 清心開竅 | 用清解心熱、透絡開竅之品以促進神志清醒。陳平伯:泄熱透絡,泄熱以牛黃、犀角、黃芩、黃連、梔子;利竅以雄黃、麝香、乙金、冰片;珍珠鎮靜、金箔為衣,即成安宮牛黃丸,是在清心牛黃的基楚上發展出來的。主治溫病熱邪陷入心包而神志異常者,症見身熱,神昏譫語,或昏慣不語,舌謇肢厥,舌質紅絳,或純絳鮮澤,脈細數等。代表方劑有安宮牛黃丸,或至寶丹(芳香透絡利竅為主,治痰之閉)、紫雪丹(若兼動風、便秘者)。清心則安宮、紫雪、至寶為序,安宮長於清心開竅、紫雪則息風開竅、至寶則僻濁開竅。 |
---|---|
(2) 豁痰開竅 | 用清化濕熱、滌痰開竅之品以宣通竅閉,促進神志清醒。主治濕熱郁蒸,釀生痰濁,蒙蔽機竅者,症見發熱,神識昏蒙,時清時昧,時有譫語,舌質紅,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數等。代表方劑如菖蒲郁金湯。 熄風法是經由平息肝風而制止痙厥之法,適用於熱甚動風或陰虛風動證,而熄風法的作用為涼泄肝經邪熱、滋養肝腎陰液,以控制抽搐。 |
(3) 涼肝熄風 | 用清熱涼肝之品以熄風止痙。主治溫病邪熱內熾,引動肝風者。症見身灼熱肢厥,手足搐溺,頸項強直甚或角弓反張,口噤神迷,舌紅苔黃,脈弦數等。代表方劑如羚角鉤藤湯。 |
(4) 滋陰熄風 | 用育陰潛陽之品以平息肝風。主治溫病後期因真陰虧損而致肝木失涵,肝失濡養,虛風內動者,症見低熱、手足心熱於手足背、兩顴紅、手指蠕動,甚或瘈瘲,肢厥神倦,舌乾絳而萎,脈虛細等。治當填補真陰及潛鎮風陽,代表方如大定風珠,氣虛時時欲脫者加人參。 |
運用開竅熄風法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滋陰生津法是經由滋養陰液來補充人體陰液耗傷的一種治法。
屬於八法中的"補法"範圍,適用於溫病後期臟腑陰液大傷者。滋陰生津法的的作用有滋補陰液、潤燥制火等。溫熱之邪屬陽邪,最易耗傷陰液,病至後朔,陰傷之象尤為明顯,陰液的耗損程度與疾病的發展及預後有密切的關係,吳鞠通: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理。大抵滋陰不厭頻繁,所以在溫病初期,便應預護其虛,一旦陰液耗傷明顯,便應以救陰為務。
由於陰液耗傷的部位和程度不同,滋陰生津法又可分為以下幾種:
滋養肺胃 | 用甘涼濡潤之品以滋養肺胃陰液。主治肺胃陰液耗傷較著而邪熱已基本消退者,症見口咽乾燥,乾咳少痰,或乾嘔而不思食,舌苔乾燥,或舌光紅少苔等。代表方劑如沙參麥冬湯、益胃湯。又純胃陰傷者,治以甘寒濡潤或酸甘化陰之品滋養胃中津液的方法。王孟英:余謂,凡視感證,必審胃汁之盛衰,如邪見化熱,即當濡潤胃腑。必得流通,則邪有出路,是為善治。酸甘養陰法代表方:麥冬麻仁湯:麥冬、麻仁、白芍、首烏、烏梅、知母。 |
增液潤腸 | 用甘寒、鹹寒之品滋潤腸液以通大便。主治溫病後期邪熱基本解除,陰傷未復,津枯腸燥者,症見大便秘結,咽乾口燥,舌紅而乾等。代表方劑如增液湯,即增水行舟法。 |
填補真陰 | 用甘寒、鹹寒、酸寒之品以填補肝腎陰液的一種治法,又稱為"滋補肝腎法"。主治溫病後期。溫邪久羈而動灼肝腎真陰,邪少虛多者,症見低熱面赤,手足心熱甚於手足背,口乾咽燥,神倦欲眠,或心中譫譫大動,舌絳少苔,或乾絳枯萎,脈虛細或結代等。代表方劑如加減復脈湯,吳瑭稱其為護陰之總司。 除了上述養陰法外,還常與其他治法配合運用,如增液通下、滋陰熄風外,滋陰解表、益氣斂陰等。 |
經由大補元陰、元陽以固斂氣陰或陽氣,救治氣陰欲脫或陽氣外脫的一類治法。
本法屬八法中"補法"的範圍,適用於患者正氣素虛而邪氣太盛,或汗下太過,陰液驟損,陰傷及陽,導致的氣陰外脫(津氣兩脫)或亡陽厥脫(元陽敗脫)之危急證候。
根據溫病中虛脫的不同類型,固脫法又分為以下兩種:
益氣斂陰 | 用益氣生津、斂汗固脫之品補益氣陰、收斂汗液以救虛脫。主治溫病過程中氣陰大傷而正氣欲脫者,症見身熱驟降,汗多(出不止)氣短(喘喝欲脫),體倦神疲,脈散大無力,舌光少苔等。代表方如生脈散。 |
回陽固脫 | 用辛熱、甘溫之品峻補陽氣,救治厥脫。主治溫病過程中陽氣暴脫者,症見四肢逆冷,汗出淋漓,神疲倦臥,面色蒼白,舌淡而潤,脈微細欲絕等,即亡陽證。代表方劑如參附龍牡湯。 |
外治法是經由皮膚、九竅給藥以治療溫病某些證候的一種治法,適用於溫病備階段的多種病證。人體的皮膚、九竅與內在臟腑及全身的功能活動密切相關,因而藥物作用於皮膚、九竅也可以起到祛除病邪、調整臟腑及全身功能活動等作用。溫病由於傳變迅速,變化多端,許多傳統的內服湯劑往往用之不及,此時如能不失時機地使用外治法,可望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正如清代外治法大師吳師機在《理瀹駢文》中所說:"謂溫證傳變至速,非膏藥所能及,不知湯丸不能一日數服,而膏與藥可一日數易,只在用之心靈手敏耳。"溫病外治法的種類繁多,對於難以內服藥物的昏迷患者、或小兒患者等,尤為適用。外治法的作用機理"除了藥物可經由皮膚、粘膜吸收而發揮療效外,還與藥物對皮膚及穴位的刺激而起到調整體內免疫功能、促進毒素排泄、增強散熱機制和調節臟腑功能活動等作用有關。溫病中較為常用的外治法舉例於下:
洗浴法 | 用煎藥進行全身沫浴或局部浸洗,以達散熱、透疹、托毒外出作用。主治溫病表證無汗、熱勢壯盛或疹出不暢之證。如小兒麻疹,疹色淡紅、隱而不透時,可用鮮芫荽煎湯外洗。感受風熱病邪而致高熱、無汗,可用荊芥、薄荷各等分煎水擦浴等。此外,對高熱而無惡寒者,還可採用25℃~35℃30%的乙醇擦浴,或用32℃~34℃溫水擦浴,都有明顯的散熱降溫效果。 |
灌腸法 | 根據辨證論治所確定的方劑,將其煎成湯液作保留灌腸或直腸點滴以發揮療效。主治病證範圍較為廣泛,尤其適用於較難口服的患者。如風溫病肺胃熱盛者用白虎湯加葦莖湯煎湯灌腸,痢疾病用白頭翁湯煎湯灌腸。現代臨床上治療流行性出血熱急性腎功能衰竭,用瀉下通瘀合劑作高位保留灌腸等。灌腸液應濾過去渣,溫度保持在38℃左右,患者取側臥位(左側臥為宜),肛管插入20~3Ocm,將藥液灌入,灌腸次數依病情而定。 |
敷藥法 | 用藥物製成膏藥、搽劑、燙劑等在病變局部或穴位作外敷。主治各種溫病局部熱毒雍滯或其他病證。如溫毒腫痛可用水仙膏外敷,在敷後皮膚出現小黃瘡如黍米者,改用三黃二香散。又如溫病熱盛衄血,可用吳萸、大蒜搗敷於湧泉穴,以引熱下行而止衄;用二甘散 (甘遂、甘草各等分)外敷神闕等穴,或用毛茛搗爛敷內關穴以治瘧疾等。 |
搐鼻法 | 把藥物研成細末,抹入鼻孔少許,經由鼻腔粘膜吸收,或使病人打噴嚏以達到治療目的。如用皂角、冰片按6:1比例研細,取少許放入鼻孔以取嚏,可治嚴重的鼻塞呼吸不暢,高熱頭痛或神昏等證。又有用蟾酥、冰片、雄黃各2g,細辛3g,牛黃1g,研細。取少許入鼻孔以取嚏,可治療中暑昏迷、卒倒、牙關緊閉之證。 |
在溫病過程中,除了致病主因即各種溫邪起著重要作用外,還可以兼挾一些其他的病理因素,如痰飲、食滯、氣郁、瘀血等,從而出現某些兼挾證。這些病理因素的存在同樣會對溫病的病理演變、病情發展和預後造成重要的影響。以下討論溫病幾種常見兼挾證的治療。
痰和飲同出一源,都是由於體內津液不能正常布化而釀成,只是在性狀上有濁稠者為痰、清稀者為飲的區分。溫病過程中有痰飲存在,其原因不外兩個方面:
一.患者素有停痰宿飲,一旦感受溫邪,即與痰濕互結,出現痰飲發動、氣機阻遏的兼挾證,如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感受溫邪。
二.在溫病過程中,由於肺、脾、腎等臟功能失常,水液運化分布失司,或邪在三焦而致氣化失司、水道不利,從而導致津液不能正常布化而釀為痰飲。也可由於熱邪熾盛,熬煉津液而化為痰熱。
溫病中常見的痰飲兼挾證有以下幾種治法:
行氣化痰 | 用化痰燥濕行氣之品治療兼挾痰濕中阻者。症見胸脘痞悶,泛惡欲吐,渴喜熱飲,胃脘拒按,舌苔粘膩。其治法為配合化痰燥濕行氣藥物,或配合溫膽湯之類。 |
清化痰熱 | 用有清化痰熱作用的藥物治療兼挾痰熱者。臨床表現因痰熱所在部位不同而各異。 |
對痰熱的治療,以清化痰熱為主,代表方劑如小陷胸湯(半夏、瓜蔞、黃連)、雪羹湯(荸薺、海蜇皮)。具體運用時,應根據痰熱所在部位而靈活選用相應的清化痰熱藥物,並注意與主治方劑的相互配合。王孟英:治痰熱除用小陷胸湯、雪羹湯外,常以四竹並用,即竹茹、竹瀝、竺黃、竹葉。
治法 | 說明 | 代表方劑 |
消食和胃 | 用消化食滯以和胃之品治療食滯於胃者。 症見胸脘痞悶脹滿,吞酸暖腐,惡聞食臭,苔厚垢膩,脈滑實。 | 保和丸 |
食滯於腸 | 用消化食滯、通導腸腑之品治療食滯於腸而腑氣不通者。症見腹脹腸鳴,矢氣頻轉,其氣臭穢,或大便稀溏腐臭,苔濁膩,脈沉澀或滑。 | 枳實導滯丸 |
溫病兼有食滯者,如邪熱未去,則當配合祛除邪熱的主治方。
溫病過程中除了因邪熱雍滯、痰濕內阻等造成氣機不暢外,還可因情志失調而引起氣機鬱結,溫病兼氣郁則主要指後者而言。
溫病兼氣郁症見胸脅滿悶或脹痛,時時嘆息或噯氣,泛惡,不思飲食,脈沉伏或細弦。治療應在主治方中加入理氣解鬱、疏肝理脾之品,代表方劑如四逆散或於原方中加入枳殼、青皮、香附、佛手、乙金、蘇梗等;本證多見於溫病邪熱不甚或邪熱已減者,如邪熱較甚則應主以清解邪熱,不可濫用辛香理氣之品。
溫病過程中,瘀血是較為多見的一種病理變化,其產生後又往往與熱邪互結而形成熱瘀。
瘀血產生的原因,除了因其他疾病或外傷而致瘀傷宿血積於體內外,還與以下因素有關:邪熱深入血分後損傷血絡,血溢脈外成瘀;邪熱煎熬陰血而成瘀;陰血耗傷後,脈絡涸澀血行不暢;臟氣虛衰致血行無力;或婦女患者在溫病過程中適逢月經來潮,熱陷血室而致熱瘀互結等。溫病中瘀血的表現較為複雜,在"溫病常用治法"中論及的涼血散血、通瘀破結等法實質也為針對熱瘀而設。除此以外,根據溫病過程中瘀血所在部位不同,還有一些相應的治法:
(1) 清營血,化宿血:是用清解營血邪熱、祛化宿留瘀血之品以治療體內原有瘀傷宿血而又有邪熱傳入營血者。症見身熱,胸脅或脘腹刺痛或拒按,舌質有瘀斑或紫晦,捫之濕潤。其治法為在原清營涼血方中加入活血散瘀之品,如桃仁、紅花、赤芍、丹參、歸尾、延胡、山楂等。
(2) 清化血室瘀熱:是用涼血化瘀之品以治療熱入血室者。症見小腹脹滿,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壯熱或寒熱往來。其治法可用小柴胡湯加延胡、歸尾、桃仁等。 依瘀所在部位及程度不同,所選方藥亦不同:
素有瘀傷宿血:琥珀、蒲黃、丹皮、三七;熱入血分:犀角、赤芍、生地、丹皮
血蓄下焦:桃仁承氣湯
溫病瘥後調理是指在溫病邪熱已退後,進入恢復階段時的一些藥物調理方法。以下按溫病病後的常見臨床表現分別論及其藥物調理療法。
在溫病過程中,由於邪熱亢盛而耗傷了人體陰液、正氣,加上在病中人體臟腑化生水穀的能力減弱,氣血津液的生成減少,所以在病後經常有體虛未復的表現。
臨床上應根據所虛部位及性質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治法。
治法 | 說明 | 代表方劑 |
補養氣血 | 用補益氣血的藥物以治療溫病後氣血虧虛者。症見面色少華,氣弱倦怠,聲音低怯,語不接續,舌質淡紅,脈虛無力。 | 集靈膏。 |
補益氣液 | 用補氣生津養陰之品以治療溫病後氣陰兩虛者。症見精神萎頓,不飢不食,睡眠不酣,口渴咽燥,舌乾少津。 | 薛氏參麥湯、三才湯。 |
滋養胃腸 | 用養陰增液之品以治療胃腸陰液虧虛者。症見口於咽燥或唇裂,大便秘結,舌光紅少苔。 | 益胃湯、增液湯。 |
溫病邪熱消退後,在正氣虛衰的同時,還可能有一些末盡之餘邪,此時需根據正氣之性質及餘邪的種類不同而分別採取各種治法。
補氣陰,清餘熱 | 用益氣陰、清解餘熱之品以治療溫病後期氣陰兩傷而餘熱未淨者。症見低熱不退,口乾唇燥,泛惡不思飲食,舌光紅少苔,脈細數。治以益氣養陰,清解餘熱。代表方劑如竹葉石膏湯。 |
芳香醒胃,清滌餘邪 | 用芳香化濕清熱以復胃氣之品治療溫病後期濕熱餘邪未淨而胃氣未復者。症見熱邪已退而脘悶不暢,知飢不食,舌苔薄白微膩。代表方劑如薛氏五葉蘆根湯。 |
健中化濕 | 用健脾和中,理氣化濕之品以治療溫病後期胃氣虛衰而濕阻氣滯者。症見飲食不香,食後化遲,四肢無力,大便溏薄,苔薄白而膩,脈虛弱,甚者可見肢體浮腫。代表方劑如參苓白朮散。 |
溫陽利水 | 用溫補腎陽以化水濕之品治療溫病後期陽氣虛衰而水濕內停者。症見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心悸頭眩,面浮肢腫,小便短小,舌淡苔白,脈沉細。代表方劑如真武湯。 |
溫病復證是指在溫病瘥後,因正氣未復,調攝不當而邪熱復起,又稱為"復病"或"病復"。如《重訂廣溫熱論》中說:"溫熱復證,有復至再三者,皆由病人不講衛生,病家不知看護所致。"因引起復證的原因不同,又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勞復證 | 指溫病瘥後,體虛未復,或餘邪未清,因過早勞作以致重又發熱者。其中挾邪勞復者,症見發熱,心煩懊恢,胸悶脘痞。或胸脅不舒,口苦,食少納呆,苔薄黃,脈微數。治以清宣餘熱、理氣寬胸,代表方劑如枳實梔子豉湯。如兼嘔惡,加半夏、竹茹;如兼舌紅口渴,加天花粉、竹葉;兼食滯脘悶噯氣,加山楂、麥芽、神麯等。其中氣虛勞復者,症見發熱,微覺怕冷,四肢倦怠,少氣懶言,舌潤少苔,脈虛。治以補氣健脾,甘溫除熱,代表方劑如補中益氣湯。又有陰虛復證者,症見發熱,五心煩熱,顴紅盜汗,口乾舌燥,或心悸失眠,舌紅少苔。脈細數。治以養陰清熱,代表方劑如加減復脈湯。 |
食復證 | 指溫病瘥後,胃氣尚虛,餘熱末盡,納食太驟,飲食失節而復傷脾胃,導致飲食停滯,餘邪藉食滯而復作發熱者。症見發熱頭痛,噯腐吞酸,煩悶不納,輕則日暮微煩,脈象滯緩;重則煩渴譫語,大便閉而腹脹滿,苔厚膩,脈沉實或滑。治以和胃消食化滯。代表方劑如香砂枳朮丸,病情較重者,可選用大柴胡湯等。 |
感復證 | 指溫病瘥後,餘邪未盡又復感新邪,導致其病復發者。症見頭痛發熱,惡風或惡寒,或口渴舌燥,或兼咳嗽,舌紅苔薄白,脈浮。根據新感外邪性質之不同而選用疏解表邪的方藥。
此外,在溫病痙後,由於留邪未盡、調理失當、失治誤詒或病情過重等原因,又可出現某些證候久不消失,有的甚至終生不復,稱之為溫病遺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