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書-卷二

諸氣源流

諸氣, 肺病也。經曰: 肺主氣。又曰: 諸氣皆屬於肺。凡人清純元氣, 與血流行, 循環無端, 若衝擊橫行於臟腑間, 而為痛、為痞滿、為積聚等病者, 氣失其平也。 下手脈沉, 便知是氣極則伏。若感氣, 肺脈必洪大。若動怒, 肝脈亦必洪。軒岐分九氣, 喜怒勞思悲恐驚寒暑, 喜則氣緩, 怒則氣逆, 勞則氣耗, 思則氣結, 悲則氣沮, 恐則氣凝,驚則氣亂, 寒則氣收, 暑則氣泄。又喜恐驚屬心腎膽, 過則耗散真氣, 怔忡、健忘、失志, 不足諸證作。怒憂思屬肝脾肺, 過則鬱抑邪氣, 癲狂、噎膈、腫脹、疼痛, 有餘諸證作(以上諸症治法, 詳本條內。)法宜高者抑之, 下者與之, 寒者溫之, 熱者清之, 驚蓄平之, 勞者和之, 然後諸氣可得而治也。 古人云: 人有病在七情, 非藥可治也, 還即以情治之。此旨甚微。醫者亦所宜審, 如恐可治喜, 以遽迫死亡之言怖之。悲可治怒, 以愴悴甘楚之言感之。喜可治憂, 以謔浪褻狎之言調之。怒可治思, 以污辱欺妄之言觸之。思可治恐, 以慮彼忘此之言奪之。此足救醫藥之所不逮者。丹溪云: 氣有餘便是火。 說言邪氣有餘, 非言元氣也。經云: 壯火食氣。亦謂邪氣之實而壯者, 能耗元氣, 宜稍清之, 使有餘之邪, 不為元氣之害(宜黃岑、山梔、黃連、生地、黃柏、連翹等。 )但苦寒之藥, 施於邪氣有餘者方可, 若元氣不足, 邪氣有餘, 苦寒之品, 最傷脾胃, 切勿妄投。總之, 用藥有四法: 氣虛當補(宜人參、黃耆、白朮、茯苓、河車、炙草, )氣升當降(宜蘇子、橘紅、烏藥、枇杷葉, 重則降香、沉香, )氣逆當調(宜木香、 白蔻仁、砂仁、香附、陳皮, )氣實當破(宜枳殼、枳實、青皮、檳榔、厚朴。 )循是四法, 再能各因病症而治之, 自無不效矣。所謂病因若何? 有病人自覺冷氣從下而上者, 非真冷也, 上升之氣, 自肝而出, 中挾相火, 陽亢陰微: 火極似寒者(宜六味丸。)有氣結。痰在喉間吞吐不得, 膈痞嘔惡者(宜四七湯。 )有氣虛, 胸中虛痞喜按者(宜補中益氣湯。)有氣逆, 上盛下虛, 痰盛胸嗌者(宜蘇子降氣湯。)有氣逆, 肋滿積聚脹痛者(宜沉香化氣丸。)有氣收, 胸寒上喘, 腹脹不和者(宜分氣紫蘇飲。)有氣不宣流, 成瘡癤並挫閃腰肋痛者(宜復元通氣散。)有氣聚而不得散者(宜大七氣湯。 )有昏迷痰塞, 牙緊似中風, 但身冷無汗者, 急以蘇合丸灌之。 再依次服藥(次宜順氣散, 再次宜調氣散。)如餘痰末平, 再換方藥治(宜星香散。 )一切氣鬱, 總宜以化滯為主(宜木香化滯湯。)  

【脈 法】

仲景曰: 脈浮而汗出如珠者, 衛氣衰也。又曰: 寸口脈微而澀, 微者衛氣衰, 澀者榮氣不足。 又曰: 趺陽脈微而緊, 緊則為寒, 微則為虛, 微緊相搏, 則為短氣。《脈經》曰: 寸口脈瞥瞥如羹上肥者, 陽氣微; 縈縈如蜘蛛絲者, 陰氣衰。又曰: 代者氣衰, 細者氣少, 浮而絕者氣欲絕。《脈經》曰: 下手脈沉, 便知是氣。沉極則伏, 澀弱難治。其或沉滑, 氣兼痰飲。又曰: 脈沉細動, 皆氣痛症。心痛在寸, 腹痛在關, 下部在尺, 脈象顯然。  

【氣為諸病】

子和曰: 諸病皆生於氣。諸痛皆因於氣。

《回春》曰: 風傷氣者為疼痛, 寒傷氣者為戰栗, 濕傷氣者為腫滿, 燥傷氣者為閉結。

《直指》曰: 人有七情, 病生七氣, 氣結則生痰, 痰盛則氣愈結, 故調氣必先豁痰, 如七氣湯以半夏主治, 官桂佐之, 說良法也。又曰: 七氣相干, 痰涎凝結, 如絮如膜, 甚如梅核, 窒礙於咽喉之間, 或中滿艱食, 或上氣喘急, 曰氣膈, 曰氣滯, 曰氣秘, 曰氣中, 以至五積六聚, 疝癖癥瘕, 心腹塊痛, 發則欲絕, 殆無往而不至矣, 當治以七氣湯、四七湯。  

【氣逸則滯】

《入門》曰: 凡人逸則氣滯, 亦令氣結。 輕者行動而癒, 重者橘皮, 一物湯。  

【氣不足病】

《靈樞》曰: 邪之所在, 皆為不足。放上氣不足, 腦為之不滿, 耳為之鳴, 頭為之傾, 目為之滿。中氣不足, 溲便為之變, 腸為之鳴。下氣不足, 乃為痿厥心悗。  

【氣絕候】

《靈樞》曰: 五陰氣俱絕, 則目系轉, 轉則目連, 目連者, 為志先死, 志先死則遠一日死矣。六陽氣俱絕, 則陰與陽相離, 離則腠理發泄, 絕汗乃出, 故旦占夕死, 夕占旦死。

又曰: 六腑氣絕於外者, 上氣腳縮。五臟氣絕於內者, 下利不禁, 甚者手足不仁。

又曰: 陽氣前絕, 陰氣後竭者, 其人死, 身色必青。陰氣前絕, 陽氣後竭者, 其人死, 身色必黃, 下溫, 心下熱。 中氣 暴病也。凡人暴喜傷陽, 暴怒傷陰, 憂愁怫意, 氣多厥逆, 皆能致中氣之病, 要惟忿怒為尤甚。說怒則氣惟一往, 有升無降, 便覺痰涎壅塞, 牙關緊閉, 一時昏倒, 不省人事, 若以薑湯急灌之, 立時可醒。既醒之後, 隨症調治, 當無不痊。非若中風之病, 猝難為之救治也(宜八味順氣散、木香順氣散。)  

【脈 法】

《得效》曰: 中風, 脈浮、身溫、口多痰涎。中氣, 脈沉、身涼、口無痰涎。   

【中氣非中風可比】

《得效》曰: 中風而以中氣藥治之, 亦無所傷; 中氣而以中風藥治之, 禍不旋踵。

《入門》曰: 中氣, 虛者八味順氣散, 實者四七湯。

《醫鑑》曰: 《內經》云無故而喑, 氣不至, 不治自已。謂氣暴逆也, 氣複則已。 審如是, 雖不服藥亦可。 上氣 肺病也。經曰: 邪在肺, 則寒熱上氣。

又曰: 肺藏氣, 氣有餘, 則喘咳上氣。說由肺經受邪, 氣道窒塞, 呼多吸少, 其息促急也。 經言所有餘, 只邪氣耳(宜蘇子降氣湯、沉香降氣湯、快氣湯。 )  

【上氣不治症】

《正傳》曰: 上氣而面浮腫, 肩息, 脈浮大者不治。 如又加脹, 則更甚矣。 下氣 腸胃鬱結病也。說惟鬱結, 則腸胃之氣不能健運, 所納穀食之氣, 從內而發, 不得宣通, 往往上行則多噫氣。上行不快, 遠而下行, 因複下氣也。此下氣之常症也。經云: 夏脈者心也, 心脈不及, 下為氣泄。 此言下氣之原由於臟病者。又云: 癲癇癆瘵, 若氣下泄不止。必死。以真氣竭絕, 腸胃腠理閉塞, 故氣不能宣通於腸胃之外, 故從腸胃中泄出。 此言下氣之原由於真元虛者。經所言, 俱非常病也(宜七氣湯。 )  

【傷寒亦有下氣】

忡景曰: 傷寒陽明病, 胃中有燥屎者, 必轉矢氣, 下之即愈。轉矢氣者, 氣下泄也。 短氣 無氣虛乏病也, 當補氣, 不可瀉肺, 治法無二(宜加味生脈散。)其氣出多入少者, 最為難治(宜拯陰理癆湯加黃耆、白朮。 )  

【脈 法】

仲景曰: 趺陽脈微而緊, 微為虛, 緊為寒, 微緊相搏, 為短氣。

《脈經》曰: 趺陽脈浮而澀。澀則衛氣虛, 虛則短氣。又曰: 寸口脈沉, 胸中短氣也。   

【短氣疽治】

仲景日, 平人寒熱, 短氣不足以息者, 實也。又曰: 短氣有微飲, 當從小便去之。

《入門》曰: 短氣者, 呼吸不相接續也。有結胸者, 有停水怔忡者, 有風濕相搏者, 有素弱氣虛者。大抵心腹脹滿者, 為實。為邪在裡。心腹濡滿者, 為虛, 為邪在表。又曰: 氣散則中虛, 倦怠無力, 短氣不足以息, 當補中益氣。 少氣 肺腎二經病也。經曰: 腎生氣, 腎虛則少氣, 力言吸吸, 骨酸懈惰, 不能舉動。又曰: 肺藏氣, 肺不足則息微少氣。以是知腎虛則氣無所生, 既不T壯氣之原, 肺虛則氣無由藏, 又不T充氣之府。曰少者, 獨言所剩無多, 虛虛怯怯, 非如短氣之不相接續也。知此, 則少氣可得而治矣(宜四君子、 人參黃耆湯、益氣丸。)  

【少氣症狀】

東垣曰: 內傷脾胃, 致中氣虛少。 易老曰: 真氣虛耗, 脈弱懶語。

《綱目》曰: 少氣者, 氣少不足以言也。 氣逆 火病也。故《內經》曰: 諸逆衝上, 皆屬於火也。又曰: 何謂逆而亂? 曰: 清氣在陰, 濁氣在陽, 榮氣順脈, 衛氣逆行, 清濁相干。亂於胸中, 是為太悗悶, 故氣亂於心, 則煩心密默, 仰首靜伏。亂於肺, 則俯仰喘喝, 按手以呼。亂於腸胃, 則為霍亂。亂於臂脛, 則為四厥。亂於頭則為厥逆, 頭重眩仆。則知逆亂之故, 皆由火熱上衝, 氣不得順之所致也。然則治逆惟有散火, 而散火必先降氣, 氣降則火自清, 火清而逆自平也(宜退熱清氣湯。)若火盛者, 必當以清火為重, 兼以理氣, 自合治法(宜滋陰降火加便香附、茯神、沉香。)  

【氣逆症】

丹溪曰: 病人自言冷氣從下而上者, 此上升之氣自肝而出, 中挾相火, 其熱為甚, 自覺其冷, 非真冷也。又曰: 氣之上逆屬陽, 無寒之理, 覺惡寒者, 乃火極似水也。 氣鬱 內外因俱有之病也。其始或因七情, 或因飲食, 或因六淫, 雖其端甚微, 而清濁相干, 往往由氣成積, 由積成痰, 痰甚則氣不得宣而愈鬱, 或痞或痛, 說有必至者矣(宜交感丹、木香勻氣散、降氣湯、上下分消導氣湯。 )  

【脈法】

《千金方》曰: 諸氣逆上, 脈必沉澀。   

【氣鬱症】

《正傳》曰: 氣鬱而濕滯, 濕滯而成熱, 故氣鬱之病, 多兼浮脹滿也。(此氣鬱條, 當與諸鬱篇參看。) 氣滯澀 五臟俱有病也。 凡人之生, 不外氣血, 而此氣血, 五臟皆兼有之。但氣為先天之用, 陽也, 無形而有影; 血為後天之用, 陰也, 有形而成質。陽常足以統陰, 故血之榮活, 一隨乎氣之盛衰, 氣盛則血亦榮而潤澤, 氣衰則血必活而減形。甚哉, 人生之重乎氣也, 說氣茍衰弱, 漸必滯澀, 氣既滯澀, 每各隨乎所滯之臟腑而成病。 治之者, 宜先其滯澀(宜調氣散、木香化滯湯, )俟宣通後, 再加補益(宜補中益氣湯、 益氣丸。)  

【五氣滯澀】

《保生秘要》曰: 氣澀於肝, 則肝氣不順, 或搠而疼, 或成疽症, 或成目疾, 或成風患。諸風掉眩, 皆屬於肝也。春月木旺, 常宜噓吸為補瀉之法, 和其肝氣。勿食諸肝, 以免死氣入肝傷其魂也, 宜燒蒼香, 清晨飲屠蘇酒、馬齒莧, 以祛一年不正之氣。大抵陽春初升, 景物融和, 當眺覽園林, 尋春郊外, 以暢春生之氣。氣澀於心, 心為一身之主, 統領血海, 故心血少則神不定, 寢不安, 百病集作。諸痛癢瘡瘍, 皆屬心火, 當常呵以泄其火, 吸以和其心, 諸心切勿食, 穢氣傷我靈。夏至夜半後, 地氣一陰生, 大熱勿食冷, 受寒霍亂侵, 更忌房中事, 元S離命門。大抵甚暑天, 善於養心則無秋患, 時當飲六一燈心湯、 草蔻香茹水, 飽醉勿頂風前臥, 慎此則無患矣。氣澀於肺。則肺氣不清, 液凝滯而生痰。諸痰臏鬱, 皆屬肺上焦之疾, 或傳於大腸。秋月金旺, 宜常哂吸, 以和其肺氣, 慎勿食諸肺, 則不厭其魄。時秋初夏末, 熱氣酷甚, 少貪風涼, 免傷背之腧穴。中風之症, 說感此也。肅殺之天, 殺中有生。秋分之日, 戒傷生命。 大抵萬物收斂, 人心更要時守, 勿為馳逞發揚。氣澀於腎, 諸寒收引, 皆屬腎水, 氣弱或作腰疼, 水活瞳人昏暗, 兩耳難察律音。冬月水旺, 常吐納, 按節吹氣調和, 會意掌心, 所忌須避寒冷, 最宜早臥遲升。大抵冬月斂藏氣閉, 至陰已極, 宜節欲養一陽之初生, 說陰陽交精, 子午合璧, 萬物氣微, 在下不可動搖, 守此則保壽無疆。氣澀於脾, 則胃口凝滯, 不T飲食, 而多瀉泄。久不疏通, 成中滿之症。諸濕腫滿, 皆屬於睥。四季脾居土, 輕呼稍寬胸, 大病須服氣, 能伏養穀神。說脾為一身之主, 氣滯於內, 卻內五臟之患; 滯於外, 防癤疥之憂。 皮裡隔膜有積熱, 而內外相感, 猶防疽毒, 所感者七情六慾而生也。

鰲按: 《保生秘要》論五氣滯澀篇, 永與醫道無關, 然明乎此, 亦可知百病之生, 皆由氣之滯澀。藥物外, 更加調養, 則病可卻而生可廷。況古云, 醫道通仙道, 修仙之術, 端由煉氣煉形入手, 以至變化生神。而《素問》首卷, 亦日恬淡無為, 斂神內守, 實以靜央調養真氣。《靈樞》用針灸, 亦是以行氣之法, 起膏盲之疾。 可見上古醫經專從理氣治患, 非徒恃土石草木之藥物己也。微哉此旨, 凡醫者病者安可略而不論, 徒恃方藥乎, 故附錄於此。 氣痛 三焦內外俱有病也。 人身之氣, 周流不息, 本無停止, 多因七情六氣、飲食勞役所鬱, 以致凝滯上焦則為心胸痞痛(宜枳橘湯、清膈蒼莎丸, )凝滯中焦則為腹剌痛(宜木香破氣散、撞氣阿魏丸, )凝滯下焦則為疝瘕腰痛(宜四磨湯、木香檳榔丸, )凝滯於內則為癖積疼痛(宜化積丸、 三稜散, )凝滯於外則為遍身刺痛, 或浮腫, 或脹(宜流氣飲子、木香流氣飲。 )總而言之, 何莫非氣之為病哉。  

【氣痛症治】

《入門》曰: 人身元氣, 與血循環, 彼橫於臟腑之間, 而為疼痛、積聚癖, 壅逆胸臆之上, 而為痞滿、 刺痛等症, 皆由氣結甚, 為痰飲初起, 宜辛溫開鬱行氣, 豁痰消積, 久則宜用辛寒降火以除根。 鰲按: 本條氣痛與氣滯澀條相類, 而有虛實之別, 氣滯澀為病, 由於氣之虛, 氣痛為病, 由於氣之實。

治諸氣方十三

六味丸[火極似寒]地黃 山藥 山萸 丹皮 茯苓 澤瀉
四七湯 [氣結] 半夏 茯苓 厚朴 蘇葉 薑
七氣湯 [又] 半夏二錢 人參 肉桂 炙草各七分 薑二片
補中益氣湯 [氣虛] 人參 當歸 黃耆 白 柴胡 升麻 陳皮 炙草  
蘇子降氣湯 [氣逆] 蘇子 半夏 前胡 炙草 當歸 沈香 虛加黃耆, 冷加肉桂。
沉香化氣丸 [又] 淡黃岑 大黃 白 沉香 竹瀝、薑汁丸, 朱砂為衣, 每服一錢。
分氣紫蘇飲   [氣收]  
復元通氣散 [氣不宣通] 大茴香 穿山甲 延胡索 白丑 木香 炙甘草  陳皮
大七氣湯 [氣聚] 三棱 莪 青皮 陳皮 陳皮 桔梗 香附 藿香 甘 草 肉桂 益智仁 
順氣散 [痰塞] 人參 茯苓 白 白芷 青皮 陳皮 烏藥各一錢 香附 二錢 炙草五分
調氣散 [又] 白蔻仁 丁香 檀香 木香各二分 藿葉八分 砂仁四分 炙 草七分 鹽少部
星香散 [又] 南星 木香 加薑 木香。
化滯湯 [總治氣鬱] 枳實 當歸 柴胡 木香 陳皮 草蔻仁 香附 甘草 半夏 紅花 胸滿加枳殼、桔梗、砂仁, 腹脹加厚朴、枳實, 小腹痛加青皮、尖檳榔, 易怒加黑山梔、柴胡, 氣痛加烏藥, 熱加黑山梔

  

治中氣方三

八味順氣散[中氣] 人參 白 白芷 茯苓 陳皮 青皮 烏藥各七分  甘草三分
木香順氣散 [又] 陳皮 青皮 烏藥 香附 半夏 枳殼 厚朴各一錢 木 香 砂仁各五分 肉桂 乾薑 炙甘草各三分 加生薑三片
四七湯 [又] 半夏二錢 赤苓一錢六分 厚朴一錢二分 蘇葉八分 薑三片
             棗二枚

治上氣方三

蘇子降氣湯[上氣] 半夏# 蘇子各一錢 肉桂 陳皮各七分半 當歸 前胡  炙甘草 厚朴各五分 加生薑 大棗 蘇葉
沉香隆氣湯 [又] 香附四兩 炙甘草一兩二錢 砂仁五錢 沉香四錢 共末, 每二錢, 蘇葉, 鹽湯下。
快氣湯 [又] 香附三兩五錢 砂仁八錢 炙甘草四錢 共末, 每一錢, 鹽湯下。
       

治下氣方一

七氣湯[下氣]半夏三錢 人參 肉桂 炙草各七分 薑三片
    

治短氣方二

加味生脈散 [短氣] 人參 麥冬 五味子 阿膠 白朮 陳皮
拯陰理癆湯 [又] 酒薑汁炒生地 歸身 麥冬 五味 人參 白芍 炙草 蓮子 薏苡仁 牡丹皮 橘紅
 

治少氣方三

四君子湯 [少氣] 人參補肺扶元 白健脾燥濕 茯苓滲濕降氣 甘草補胃 和中
人參黃耆湯 [又] 人參二錢 黃耆 白朮 陳皮各一錢 當歸 茯苓 炙草 各五分 薑三 棗二
益氣丸 [又] 人參 麥冬各七錢 陳皮 炙草各五錢 五味二十一粒 水浸 和油燒餅丸。

治氣逆方二

退熱清氣湯 [氣逆] 柴胡 陳皮 赤苓各一錢 半夏 枳殼各八分 便香附 七分 川芎 砂仁各五分 木香炙草各三分
滋陰降火湯 [又] 白芍一錢三分 當歸一錢二分 熟地 天冬 麥冬 白朮 各一錢 生地八分 陳皮七分 蜜炒知母 蜜炒黃柏 炙甘草各五分 薑三 棗二治氣

鬱方四

交感丹 [氣鬱] 香附一斤長流水浸三日炒 茯神四兩 蜜丸, 彈子大, 每丸細嚼, 煎降氣湯下。
降氣湯 [又] 香附 茯神 甘草各一錢 木香
勻氣散 [又] 藿香 炙草各八錢 砂仁四錢 沉香 木香 丁香 檀香 蔻仁各一錢共為末, 每用二錢, 加生薑三片、紫蘇葉五片、食鹽少部, 煎湯調下。
上下分消導氣湯 [又] 枳殼 川芎 桑皮 桔梗 赤苓 厚朴 青皮 香附 各二兩 半夏 澤瀉 木通 檳榔 麥芽 瓜蔞仁 薑汁炒黃連各一兩 炙甘草三 錢共末, 每一兩加薑三片煎服。或神#糊丸, 白湯下七八十丸亦可, 名分消丸。

治氣滯澀方四

調氣散 [先調] 蔻仁 丁香 檀香 木香各二分 藿葉八分 砂仁四分 炙 草七分 鹽少部
木香化滯湯 [又] 枳實 當歸 柴胡 木香 陳皮 草蔻仁 香附 甘草  紅花 半夏
補中益氣   [後補]  
益氣丸 [又] 人參 麥冬各七錢 陳皮 炙草各 五錢 五味二十一粒 水浸油餅丸。
     

治氣痛方十

枳橘湯 [上焦痞痛] 枳殼一錢半 陳皮八錢 薑四片 煎服。鬱甚, 加薑黃少部。
清膈蒼莎丸 [上焦濕熱鬱痛] 蒼二兩 便香附一兩半 黃連 黃岑各五錢 共為末, 用紅熟瓜蔞同搗為丸, 梧子大, 每服五七丸。
木香破氣散 [中焦氣痛] 香附四兩 烏藥 薑黃各二兩 炙甘草 木香各五 錢 每末二錢, 鹽湯。
撞氣阿魏丸 [又] 莪朮 丁香 青皮 陳皮 川芎 炙草 茴香各一兩 砂 仁 肉桂 白芷各五錢 胡椒二錢半 阿魏二錢半酒浸一夜打糊 生薑四兩切片用 鹽一兩淹一夜炒至褐色 共為末, 以阿魏糊丸, 芡子大, 朱砂為衣, 每取三丸, 空心細嚼, 薑、鹽湯下。亦治一切氣痛。
四磨湯 [下焦氣痛] 枳實 烏藥 檳榔 沉香 虛者以人參代枳實。
木香檳榔丸 [又] 大黃四兩 黑丑 黃岑各二兩 木香 檳榔 黃連 當歸 枳殼 青皮 便香附 陳皮 莪 黃柏各一兩 水泛丸, 開水下五七十丸。 亦治濕熱痞痛。
化積丸 [內痛] 三稜 莪 阿魏 海浮石 瓦楞子 香附 雄黃 五靈脂 蘇木 水丸。
三稜散 [又] 三稜八錢 川芎四錢 酸煨大黃一錢
流氣飲子 [外痛] 大腹子一錢 陳皮 赤苓 當歸 白芍 川芎 黃耆 半夏 枳實 甘草 防風各七分半 蘇葉 烏藥 青皮 桔梗各一錢半 木香二分半 薑 三 棗二
木香流氣飲 [又] 陳皮一錢 藿香 木香 厚朴 青皮 香附 麥冬 沉香 白芷各七分半 白 肉桂 木通 檳榔 蘇葉各六分 草蔻仁 甘草各五分  大腹皮 人參 莪 半夏 丁香皮 赤苓 石菖蒲 各三分 薑三、棗二, 水煎服

疹子源流

                                                                                
  疹子, 肺經病也。脾為肺之母, 風邪熱毒, 感受最易, 感之久,
  則毒邪凝聚於脾也, 且移其禍於肺。又以脾主肌肉, 肺主皮毛, 疹子之發,
  由肌肉以越皮毛, 肺之受制獨甚, 故曰肺病也。觀其末出之先, 咳嗽鼻涕嚏噴可驗矣。
  其有眼胞浮腫, 目瓷汪汪者, 肺乘所T, 毒侵於肝也。其有噁心乾嘔煩悶者,
  肺與心連, 毒邪薰灼於心也。故前人云, 疹子一症, 四臟俱受其傷, 惟腎無忌,
  而肺則病之所由以發者也。惟病發於肺, 故極疹之變, 亦以毒邪陷入於肺而致弊。
  惟病發於肺, 故治疹大法, 亦必以清肺消毒為主, 此疹之原也。或云疹子之發,
  為時行癘氣傳染, 故沿門遍及, 而要必因冬溫太過, 其反常之氣, 鬱於臟腑,
  留於經絡, 故當春夏發泄之期, 感此一時風熱之癘氣, 發為疹也。夫冬溫之氣,
  人人中之, 一時風熱, 又人人受之, 故疹毒之發泄, 亦人人患之。其曰傳染者,
  以疹發毒泄, 一種熱蒸穢氣, 隨汗而出, 即隨風而流, 在他人曾中冬溫之氣,
  又適感一時之風熱者, 今觸此隨風而流之穢氣, 隨亦發疹, 固不啻由此傳彼,
  由寡傳眾也。其元氣壯, 未曾受感者, 則不發。且以疹之盛於今也, 向來惟嬰兒患之,
  今則毌論男婦壯老, 皆患疹矣。向來之疹, 不至死生交關, 今則治稍不善,
  往往而死矣, 豈盡天道使然歟, 良由人稟受日薄, 元氣虛衰, 邪氣之相襲益深也。
  故向來疹科獨少全書, 間有言及者, 多附於痘書中, 咯而末備, 玆試詳而論之,
  凡舊說之得當者, 即參錄焉。    疹即痧也, 北方謂之疹, 南方謂之痧。
  末出兩三日前, 即憎寒壯熱, 鼻流清涕, 身體疼痛, 嘔吐泄瀉, 咳嗽氣急, 腮紅眼赤,
  乾嘔惡心, 目瓷嚏噴, 便是疹候(宜蘇葛湯、加味升麻湯。)及其既出,
  則有顆粒綻起於皮膚之外, 必自頭至足, 無一處不有, 而尤以頭面多出為吉。
  自出至沒, 約以三日為準, 或出一日即沒者, 乃為風寒所衝,
  必至毒邪內陷(宜羚羊散、大青湯、元參解毒湯, )倘不早治,
  胃爛而死(宜犀角解毒湯。)已過三日不沒者, 乃內有濕熱之故(宜四物湯加犀角汁。
  )然所謂三日漸沒, 第以手摸之無痕耳, 肌膚邊內隱隱紅點, 雖至五六日亦有。
  至疹子之色, 則以鮮明紅潤為佳。赤紫乾燥晦暗, 皆火盛毒熾,
  急治始無變症(宜六一散, 或四物去地黃加炒黃岑、番紅花等類。)若渾身如錦紋,
  則為夾斑疹(宜化斑湯。)若色白, 則為血不足(宜養血益榮湯。)若黑色,
  則九死一生矣(急與大青龍湯)。既沒之後, 必慎風寒, 戒勞碌, 靜養三七日。
  至色欲一事, 非七七日後斷不可犯, 說疹雖已痊, 餘邪萬不能一時即盡, 使傷精喪血,
  欲火煽動, 恐邪復乘虛肆橫, 致生別症。設有此患, 急宜大補氣血,
  仍兼消毒清火(宜十全大補加減。)飲食禁忌, 尤宜小心, 五辛早, 令生驚搐; 鹽醋早,
  令咳不止; 雞魚早, 令天行時即重出。此皆終身為患, 故須切戒。總之,
  疹子出必貴速, 沒必貴漸。速出則毒行盡泄, 不致停留於中, 漸沒則自無衝遏,
  而餘毒亦解。故出不速者, 必用藥以開其腠理, 而催發之(宜麻黃散、消毒飲。
  凡用方劑, 必要參合歲氣時令。)沒不漸者, 必用藥以清其實熱,
  而和解之(宜犀角消毒散。)至於發熱時有汗自出者, 有鼻衄血者, 皆不得遽止之,
  以毒能隨汗衄泄也。然衄血者少, 而自汗者多, 以衄必其人陽素盛,
  復因熱毒薰灼而傷血分, 故上溢而從鼻出, 鼻為肺竅, 疹又為肺病故也。然其症必重,
  衄太過, 亦須止之(宜茅花湯。)汗者, 乃心之液。疹家之汗, 則不盡出於心,
  而出於肺, 說肺之氣化, 本下輸於臟腑, 滋灌於經絡, 玆為疹毒所蒸, 遂越皮毛而出,
  毒亦因之以泄。是汗固疹家必不可無, 故發熱時或不得汗,
  必表散以出之也(宜蘇葛湯、升麻葛根、蔥白湯。)雖然, 汗固宜矣,
  畢竟當以亡陽為戒。在無汗而以藥發之者, 既得之後, 切不可再汗。在自有汗者,
  即不得輕用表藥, 迨疹出既齊, 汗獨外溢, 須審其情勢而止之(宜黃連湯。
  )此又於常法之外, 曲防其變者也。大抵強壯人汗或多出, 猶不妨,
  虛弱人則急宜斟酌耳。    夫疹之根由既悉, 則疹之變故宜參。疹之情狀既明,
  其疹之治法宜備。大約發熱之時, 審知必是出疹, 急與疏散透肌, 固己,
  但必明乎歲氣所屬, 辨乎時令所宜, 而後用之以配君臣佐使。說所謂歲氣所屬者,
  人中黃屬土(甲己年為君, )黃岑屬金(乙庚年為君, )黃柏屬水(丙辛年為君,
  )黃連屬火(戊癸年為君, )梔子黃屬木(丁壬年為君, )既以其年所屬為君,
  即以餘年所屬為臣, 而荊防蘇翹苦參牛蒡山豆根, 皆其佐也使也。所謂時令攸宜者,
  如溫暖時必用辛涼(宜防風解毒湯, )暄熱時必用辛寒(宜黃連解毒湯,
  )大寒時必用辛溫(宜桂枝解毒湯, )時寒時暖必用辛平(宜升麻解毒湯,
  )不得妄施汗下, 此即師韓飛霞修造五瘟丹之意。出齊之後, 風邪之宣散,
  已十去八九, 熱毒之末泄者正多, 急與清金降火(清金, 知母、石膏、麥冬、牛蒡、
  花粉之屬; 降火, 岑、連、山梔、連翹、元參、大青之屬)而毒自解矣,
  此即遵胥門施氏療治之法。收沒之後, 則以滋陰養血為主, 而兼帶清涼。昔人云:
  麻疹出六腑, 先動陽分, 而後歸於陰經, 故當發熱, 必火在榮分煎熬, 以至血多虛耗,
  又必內多實熱, 故須用養陰退陽之劑(宜四物加黃連、防風、連翹。
  )凡一切燥熱升陽動氣者, 皆在禁例(如參、、半夏等。)此即採支氏錄本之遺,
  斯為三大綱領, 治疹之總要也, 誠能按法治之, 寧慮其有變端乎, 而亦有不能免者。
  在透發前, 或皮膚乾, 毛孔閉, 淹延難出, 是毒邪怫鬱於內也(宜麻黃散。
  )或依歲氣時令, 用表散解毒藥, 仍不能出, 應再服前藥, 更用外治法(宜胡荽酒之類。
  )如此三四次, 仍不出, 反見腹脹疼痛, 上氣喘急, 昏眩悶亂, 煩躁不安, 此必死,
  可勿藥。或發熱時多渴(宜人參白虎湯、綠豆燈心炒糯米湯等, )過於飲水,
  定生水蓄之症。水入肺, 必喘必咳(宜葶藶丸; )水入脾, 必腫必脹, 必自利; 入胃,
  必利, 必嘔噦(俱宜二苓澤瀉湯; )水入心, 必驚必悸(宜赤苓木通湯; )水入肝,
  必痛(宜芫花等; )水入腎與膀胱, 必小便不利(宜車前子、通草等。
  )務各以對經之藥, 宣泄五臟之水。或咽喉腫痛, 不能飲食, 毒邪怫鬱,
  激而上薰也(宜甘桔湯加元參、連翹、牛蒡。)或咳嗽口乾, 心煩, 毒邪在心肺,
  透發末盡也(宜瀉白散加翹、葛、元參、花粉以瀉肺, 導赤散加翹、葛、黃連、
  竹葉以瀉心。)或發熱時吐利滯下, 毒邪內迫, 上則吐, 下則利,
  甚則裡急後重而滯下也(吐宜竹茹石膏, 自利宜豬苓湯, 滯下宜黃岑湯。
  )或初出時頻瀉稀水, 最為惡候。但疹出稠密, 或色紫赤太甚者, 反不妨,
  由毒邪鬱遏大腸, 惟瀉斯解(宜平胃散加翹、葛等。)迨疹發透收沒, 自然瀉止,
  若既收仍瀉, 毒必末盡, 急須分利解毒(宜平胃散加翹、葛、黃連、木通、牛蒡、
  澤瀉, )萬萬不可止澀, 以致痞脹喘急, 便為不治之症。凡此皆收沒以前之患,
  所當於三大綱領外, 隨症調治者也。    至於疹後四大症, 其害尤為不小,
  醫者更宜著急。一曰疹後癆, 疹既收沒, 毒邪猶鬱於肌肉間, 晝夜發熱,
  漸至發焦膚槁, 羸瘦如柴, 變成骨蒸癆瘵, 急須調治(宜金花丸、清火消毒加當歸、
  連翹、川芎、蘆會、使君子、龍膽草等, 胃弱兼用胃苓湯, )遲則口鼻氣冷,
  睡臥露睛, 手足厥冷搐制, 必至不救。即末羸瘦, 而遍身壯熱, 瘛瘋煩躁,
  實由陰虧血耗, 至餘毒入肝而傳於心, 故如此(宜當歸養榮湯、金花丸、清火消毒湯、
  黃連安神丸加朱砂、棗仁以清其毒。)一曰疹後疳, 餘毒末盡, 陷入胃家,
  忽發走馬疳, 牙根臭爛, 血出頰腫, 環口青黑, 久則腮穿齒落, 唇缺鼻壞, 急救勿緩,
  內治以速清胃火為主(宜金花丸、清胃湯, )外治以散毒去腐為主(宜文蛤散、雄黃散。
  )如瘡色白者, 其胃己爛, 必死。一曰疹後痢, 疹前曾作瀉痢, 調解末清,
  至是變成休息痢, 日夜無度, 裡急後重, 餘毒流入大腸也, 不論赤白,
  總應養血行氣(宜黃岑湯, )說血和而痢自止, 氣行而後重除也。然須分虛實,
  實者不妨微利(宜三黃湯, )虛者只可調和(宜香連丸。)一曰疹後嗽, 氣喘息高,
  連聲不止, 甚至咳血, 或嗆出飲食, 此毒歸於肺, 肺焦葉舉也,
  名曰頓嗽(宜麥冬清肺飲加連翹。)而或體實(宜寧肺, )或神虛(宜清肺飲, )亦當分別。
  如胸高肩聳, 手癒頭搖, 口鼻出血, 面色青赤, 或活白, 或晦黯, 皆不可治。
  而亦有肺氣極虛, 毒遏發喘, 不至嗆食咳血者, 不得泥乎肺熱,
  專為解毒清肺也(宜麥冬清肺飲倍加人參。)此四者, 皆為疹後壞病, 關乎生死,
  切勿妄治。而此四證之外, 容有燒熱不退者, 血虛血熱也, 只須滋陰補血,
  其熱自除(宜四物湯為主, 渴加麥冬、犀角, 嗽加瓜蔞霜, 痰加貝母、陳皮, 切忌參、
  、半夏。)有身熱不退嘔吐而煩者, 毒猶末盡, 留連於肺胃間也(宜化斑湯。
  )有大便秘者, 餘火內結也(宜於清火藥中少加大黃。)有泄瀉者,
  積熱移於大腸也(宜四苓散加岑、連、木通。)久則心傷脾(或酌用木香、砂仁、訶子、
  肉豆蔻。)有疹退熱除不能食者, 胃氣弱也(宜四物湯加砂仁、神#, 或酌加地黃。
  )有疹後出入動作如常, 忽然心腹絞痛死者, 氣虛中惡也, 說因元氣虛弱,
  或曾受疫癘之氣, 外雖無病, 內實虧損, 故一發而死。有疹沒後三四日又出,
  至五六次不止者, 由發熱時風寒侵襲, 邪鬱肌肉, 前雖藉藥發出, 終屬勉強,
  故留連不散而屢發也(宜照前治疹之法治之。)以上七症, 亦屬餘邪為患, 所當急治者。
  然而疹類不一, 其源流形似處, 更不可不辨。今人多曰麻斑癮疹, 大約相似,
  不知麻為太陽經病, 其經感受深山邃谷毒風積熱, 因發為麻, 形如心經痘子一般,
  頭不尖銳, 較疹稍稀疏, 西北人常患之, 南方不多見。斑則有陰陽之別,
  陽斑乃少陽相火與風熱相搏之病, 如溫毒發斑、冬溫夏熱發斑之類皆是, 其形琚腫,
  如蚊蚤所嚙, 或成片如錦紋云霞(宜大青湯、化斑湯、羚角散。)若傷寒發斑,
  全由胃熱, 當從傷寒門治。吐瀉發斑, 全由胃虛, 治法可補不可瀉, 可溫不可涼。
  二者皆不在此例, 故本論不列方。陰斑則如陰證發斑, 伏寒在下, 迫其無根失守之火,
  聚於胸中, 熱上蒸肺所致(宜麻、桂、芎、芷、羌、芍、蒼、夏、藿、桔、陳皮、
  枳殼、砂仁、甘草、生薑。)又如內傷寒物發斑, 先由傷暑, 次食生冷冰水,
  並睡臥涼處, 內外皆寒, 逼暑火於外, 故色微紅, 或帶白,
  與陽斑不同(宜藿香正氣散, )多於暑月見之, 或嬰兒肌膚脆薄, 亦常有之。
  若疹則脾家濕火鬱結, 復感外邪, 互煽烙肺, 肺熱挾痰, 遂生是症, 其形色已詳前文。
  或有皮膚盡赤者, 為夾斑疹(方已見前。)有根窩微種者,
  為兼癮疹(宜照歲氣時令加減用加減用藥。)癮者由脾家蓄熱, 更兼風濕,
  故隱隱然不發胖, 無顆粒, 似腫非腫, 多發癢, 或不仁(宜消風散, )以其隱見肌肉,
  故曰癮, 以亦憎寒壯熱而發, 與疹相同, 故人皆混稱曰癮疹, 其實是二症也。
  此外又有風疹, 由脾虛血熱, 感受風邪而作(宜調中湯, 切不可專治風藥, )其形浮腫,
  成片成塊, 愈搔愈盛。又有怫疹, 即夏月痱子之極盛者, 其粒大如粟米, 皮膚盡赤,
  多生項下、夾窩、內胯。凡皮肉相貼處, 外科書謂之暑毒(宜苦參湯洗, )若抓破皮,
  易變成膿瘡(宜鵝黃散撲之。)又有凍疹, 寒冬天地之氣閉塞, 交春東風發動,
  其氣流散而東風襲入毛孔, 此惡氣即乘以入, 遂有形如魚子而色白者,
  頭面胸腹手足不拘, 發見一處, 不至遍及一身, 極颯淅難忍,
  周時收沒即無點痕(宜消風散加減。)三者亦疹之流派也。至如孕婦有出疹者,
  由於內虛, 故腹中有胎, 易為熱毒所傷, 治宜安胎清熱, 使胎不動,
  則疹亦易痊(宜四物湯多加白朮、砂仁、黃連。)如胎氣上衝,
  則已為毒所傷矣(宜急用苧根、艾葉濃煎湯, 磨檳榔濃汁急服之, 並多服四物湯為妙。
  )產婦亦有出疹者, 當血液大虧之後, 復得耗血損液之症, 又恐熱毒煎熬,
  惡露乾結不行, 惟以敗毒清火與去瘀生新之劑。相兼用之, 庶乎可療(宜當歸、川芎、
  丹參、玄參、丹皮、赤芍、荊芥、桔梗、益母草。)嬰兒之疹, 有夾痘出者,
  因毒氣壯盛, 擊動臟腑, 毒趨百竅, 血有餘而氣不足, 不能密護脈絡, 血遂夾毒外浮,
  乘勢而與痘齊出也(宜升麻葛根、荊芥解毒湯加丹參、赤芍、當歸、牛蒡, )使疹散去,
  痘亦自出。又有結痂後出疹者, 痘之餘毒末盡, 又加血熱故也(宜犀角解毒湯。)嗟乎,
  疹之關人性命若此, 果能醫治無失, 又自善保養, 自然安穩無事, 精神充足。
  萬一事故難辭, 不免勞頓, 氣虛血弱, 致多不足之象, 急應補救(宜十全大補湯加減。
  )然則操人生死之柄, 可勿兢兢詳慎, 以求無誤哉。  

【脈 法】

 《金鏡錄》曰: 足冷不溫其脈洪, 要知總是斑疹候。《醫旨》曰: 疹發之脈, 浮大而數, 右寸關更甚也。  

【疹子之原】

 《入門》曰: 太古無痘, 周末秦初乃有之。 海藏曰: 疹之為病; 皆由子在母腹中浸漬, 食母血蘊而成毒, 皆太陰濕土壅滯, 君相二火之所作也。  

【疹子形症】

 《正傳》曰: 有色點而無顆粒者曰斑, 浮小而有顆粒者曰疹也。又曰: 疹如粟米微紅, 隱隱皮膚不出作癢, 全無腫滿。又曰: 麻子最小, 隱隱如麻子, 頂平軟不礙指, 耶有清水痘, 多挾疹同出, 麻亦多挾疹同出, 故曰痘疹麻疹。陸南暘曰: 痘之發觸於天行時氣, 疹之發中於時氣風寒, 痘當從外解, 疹當從內解。又曰: 麻疹多屬於肺, 故嗽而始出, 起而成粒, 勻圓而小, 陽氣從上, 故頭面愈多者為佳。《金鏡錄》曰: 心熱盛移於小腸。故小便多黃而赤。然小便之行, 由於肺氣之降下而輸化也, 若肺受火T則失降下之令, 故小便短而澀。當痘疹之時, 不必利水, 治當清金降氣, 用涼藥以泄其熱, 而小便自利矣。
  

【疹子看法】

《金鏡錄》曰: 凡看麻疹之法, 多於耳後、項上、腰眼裡先見也。 《辨疑賦》曰: 根窩若腫兮, 疹而兼癮; 皮膚加赤兮, 疹尤夾。似錦而明兮。 不藥而愈; 如煤而黑兮, 百無一痊。

【疹子治法】

《入門》曰: 麻疹雜症與痘瘡略同, 但始終藥宜用清涼。《醫鑑》曰: 麻疹當以蔥白湯飲之(蔥白連鬚, 不拘多少, 煎取汁服, )其麻自出。如渴只用蔥白湯, 以滋其渴, 使毛竅中常微汗潤澤可也。過三日不沒, 內有實熱, 犀角地黃湯解之。

【疹子輕重難治不治症】

《金鏡錄》曰: 或熱或退, 五六日而後出者輕, 淡紅滋潤, 頭面勻淨而多者輕, 發透三日而漸沒者輕, 頭面不出者重, 紅紫暗燥者重, 咽喉腫痛不食者重, 冒風早沒者重, 移熱大腸而變者重。黑暗乾活, 一出即沒者不治; 鼻煽口張, 目無神者不治; 鼻清糞黑者不治; 氣喘心前吸者難治; 疹後牙疳臭爛者不治。

《入門》曰: 麻疹不出而喘者死; 變成黑斑者死; 沒後餘毒內攻, 循衣摸床, 譫語神昏者死。

治疹子方五十二

蘇葛湯 [起初] 紫蘇 葛根 甘草 赤芍 陳皮 砂仁 前胡 枳殼 生薑  蔥白
加味升麻湯 [又] 升麻 甘草 元參 柴胡 赤芍 條岑 葛根 獨活 此 麻疹表藥, 鄰家己有出者, 服一二帖亦可。非如上蘇葛湯, 專為初熱見點發表之方也。
四物湯 [用熱] 川芎 當歸 生地 芍藥
羚角散 [毒邪內陷] 羚羊角 甘草 防風 麥冬 元參 知母 黃岑 牛蒡子
大青湯 [又] 大青 木通 元參 桔梗 知母 山梔 升麻 石膏 水煎, 調路東黃土末二三錢服之。如大便結閉, 口乾腹脹, 身熱煩躁者, 此熱秘也, 加酒炒大黃。無大青以青黛代之。
元參解毒湯 [又] 元參 葛根 山梔 黃岑 桔梗 甘草 生地 荊芥 入 茅根、京墨汁服。
犀角解毒湯 [胃爛] 犀角 連翹 桔梗 生地 當歸 薄荷 防風 黃岑 甘草 赤芍 牛蒡 荊芥穗
六一散 [色紫黑] 滑石 甘草 冬日溫水下, 夏日新汲水下。
十全大補湯 [補氣血] 人參 白芍 茯苓 熟地 黃耆 白朮 炙甘草 肉桂 川芎 當歸 糯米
麻黃散 [出遲] 蜜酒炒麻黃 焙蟬退 酒炒升麻 炒牛蒡子  
消毒飲 [又] 防風 荊芥 甘草 炒牛蒡子 薑
茅花湯  [止衄] 茅花 歸尾 生地 生梔 元參 黃岑 調百草霜服。   
升麻葛根湯 [表散] 升麻 葛根 赤芍 甘草 薑
蔥白湯 [又] 連鬚蔥白  
黃連湯 [止汗] 黃連 黃柏 黃岑 黃耆 生地 歸身 麥冬 浮麥 調蒲 扇灰服。
防風解毒湯 [辛涼]

防風 甘草 荊芥 連翹 薄荷 枳殼 石膏 知母 桔梗 木通 淡竹葉 牛蒡子

黃連解毒湯 [辛寒] 黃連 防風 元參 甘草 桔梗 黃岑 木通 知母 荊芥 石膏 大青 山梔 酒黃柏
桂枝解毒湯 [辛溫] 桂枝 甘草 人參 赤芍 防風 荊芥 川芎 羌活 桔梗 牛蒡 酒麻黃
升麻解毒湯 [辛平] 升麻 桔梗 荊芥 連翹 防風 羌活 赤芍 甘草 淡竹葉 牛蒡子
胡荽酒 [外治] 滾酒入胡荽略煎三四沸, 合定勿泄氣, 候溫, 遠遠噴之, 從項至足, 勿噴頭面。
人參白虎湯 [熱渴] 人參 知母 石膏 花粉 葛根 麥冬 竹葉 粳米 綠豆燈心炒
糯米湯 [又] 綠豆一酒杯 燈心三十根 炒糯米一撮
葶藶丸 [喘咳] 炒葶藶 煨杏仁 酒防己 炒萊菔子 炒白牽牛 茯苓 食 後服。
甘桔湯 [咽腫痛] 甘草 桔梗 若加牛蒡、連翹、射乾、升麻、山梔、黃連、黃岑, 名牛蒡甘桔湯。
瀉白散 [瀉肺] 蜜桑皮 地骨皮 炒黃岑 酒黃連 馬兜鈴 淡竹葉 桔梗 山梔 燈心 大青 元參 連翹
導赤散 [瀉心] 生地 木通 甘草 淡竹葉
竹茹石膏湯 [吐多] 竹茹 石膏 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豬苓湯 [自利] 豬苓 茯苓 滑石 澤瀉 升麻 甘草 黃連
黃岑湯 [滯下]  
平胃散 [邪遏大腸] 蒼朮 厚朴 陳皮 甘草 薑 棗
金花丸 [疹癆] 黃連 黃柏 黃岑 大黃 水泛丸。 去大黃加山梔名梔子金花丸。
清火消毒湯 [又] 黃岑 黃連 山梔 鬱金 龍膽草 雄黃 地骨皮 燈心
胃苓湯 [胃弱] 茯苓 豬苓 白 澤瀉 蒼朮 陳皮 甘草 薑厚朴 官 桂少部
當歸養榮湯 [疹癆] 當歸 山梔 川芎 生地 麥冬 甘草 竹葉 燈心 便結, 少加大黃。
黃連安神丸 [又] 黃連 當歸 龍膽草 全蠍去毒 石菖蒲 茯神 蒸餅和 豬心血丸, 朱砂為衣, 用燈心湯下。
清胃湯 [疹疳] 升麻 生地 黃連 當歸 丹皮
文蛤散 [又] 雄黃 活礬各五分 文蛤一錢 蠶退紙灰三分 米泔洗瘡敷, 日三四次, 以平為度。
雄黃散 [又] 雄黃一錢 黃柏二錢 麝香五分 艾葉湯洗敷, 以平為度。
三黃湯 [疹痢] 炒黃連 炒黃岑 蒸大黃 以微利為度。
香連丸 [又] 黃連一兩用吳萸五錢同炒去萸 木香三錢忌火 醅糊丸。 空心米湯下。
麥冬清肺飲 [疹嗽] 麥冬 人參 甘草 赤芍 桔梗 陳皮 檳榔 赤苓
寧肺湯 [又] 黃岑 桑皮 貝母 知母 枇杷葉 杏仁 花粉 天冬 沙參
化斑湯 [毒留肺胃] 人參 甘草 知母 石膏 桔梗 連翹 升麻 竹葉 炒牛蒡 地骨皮
四苓散 [熱移大腸] 茯苓 豬苓 澤瀉 炙甘草 蒼朮 治新瀉熱瀉
消風散 [脾熱風濕] 茯苓 蟬退 川芎 殭蠶 人參 藿香 防風 荊芥 甘草 茶酒煎。
調中湯 [風疹] 藿香 枳實 砂仁 甘草 蒼朮 茯苓 陳皮 青皮 半夏  厚朴
苦參湯 [痱疹] 苦參四兩 菖蒲二兩 水五碗, 煎數沸, 添水二碗, 說片時, 臨洗入豬膽汁四五個, 三五次無不愈。
鵝黃散 [又] 綠豆粉一兩 滑石五錢 黃柏三錢 輕粉二錢 搽之即愈。
荊芥解毒湯 [疹夾痘] 荊芥 赤芍 牛蒡 連翹 元參 桔梗 防風 前胡 木通 歸尾 甘草梢 天花粉
養血益榮湯 [色白] 赤芍 人參 甘草 酒當歸 酒炒紅花
藿香正氣散 [傷寒發斑] 藿香 白朮 茯苓 半夏 陳皮 桔梗 白芷 甘草 薑厚朴 紫蘇 大腹皮
犀角地黃湯 [解熱] 犀角 生地 黃岑 黃連 大黃

附錄石氏治疹經驗良方十五

透肌散 治疹初出隱隱淹在肌肉內, 以出即沒者乃癮疹也。 炒牛蒡二錢半 葛根二錢 荊芥錢二分 蟬退三十個 酒一小杯, 水一大杯, 半煎六分溫服。一次本方加羌活五分, 二次本方加紫蘇、枳殼六分, 三次本方加牛膝五分。
清心湯 治疹出痕如朱點, 或赤或紫, 煩躁不寧者, 乃疹也。 黃連 連翹 生地各錢半 山梔二錢 黃岑一錢 歸尾三錢 黃柏 丹皮 甘草各 五分 赤芍八分 甘菊七分 燈心三分 川芎六分 溫服。如衄血即隨血解。
和解散 治疹已出, 遍身形如蠶種, 色黑黯, 皮肉僵硬, 此十死一生症也, 急用後二方。 麻黃去節取頭末, 綠豆取生粉隔紙焙熟各七分。 共為細末又用新蒲公英二兩乾者七分, 條芩、生地各一錢, 煎好, 調前二味末, 春冬溫服, 夏秋涼服, 兼用下外治方。
外治方 仰天皮二斤即凹地上卷皮也嫩柳皮半斤 星星草四兩 蟬退二百個 水十杯, 煎三沸, 去渣, 乘熱氣燻洗遍體, 黑疹變為鮮色, 十有九生之妙。
清肺解毒湯 治疹收之後胸脹、喘急、咳嗽、悶亂、狂言譫語、手足動搖, 此餘毒入肺也。 黃芩 陳皮各一錢 麥冬二錢 貝母一錢半 赤苓七分 蜜桑皮 甘草各五分 酒炒黃連七分 蒲公英三錢煎好, 再用大黃三錢切片, 開水泡一時, 澄汁一小杯沖服。
斂肺湯 治疹收之後。喘急悶亂, 頭折眼吊, 胸膛高陷, 角弓反張, 目睛直視, 唇白面黃, 口鼻歪斜, 名曰肺氣耗散, 正氣不歸原也。急以此方治之, 緩則無救。如唇反而黑紫, 鼻眼俱黑, 必死。 北五味三錢 黃芩二錢 麥冬三錢 甘草節五分
小靈丹 治疹後餘毒壅遏在咽喉, 腫痛, 咽物不下。或結一切餘毒牙齒破爛。 百官硼二錢 朴硝三錢 辰砂錢半 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各三分 吹敷俱可。
天綠散 治疹後餘毒壅遏在眼皰, 爛如癬, 或小兒木耳等瘡, 皆效。 銅綠一兩研極細末, 黑透熟天茄打汁, 量末調稀糊於黑碗內, 上用黑碗說之, 鹽泥封固, 文火煨二炷香取出, 丸綠豆大, 或用散, 每五厘入乳汁小半酒杯, 再研如茶湯, 以雞翎蘸敷二三次即癒。
金黃散 治疹後重舌, 並兩頰骨疙瘩。 硼砂三錢 雄黃錢半 朱砂七分 鮮薄荷打汁調敷, 數次愈。
鐵箍散 治疹後餘毒流注肌肉之間, 結成癰疽腫痛。 白芨 白蘞各一兩 黃柏二兩 山豆根 連翹 黃芩 乳香 沒藥各五錢 川 烏六錢 地骨皮七錢 射乾三錢 共為末, 茶酒調敷。
清咽湯 治疹後熱毒在胃, 攻衝喉啞疼痛, 日夜飲水不止。 升麻 元參 射干 連翹 山梔 黃芩 石膏 歸尾 麥冬 生地 薄荷 大黃 金銀花 甘草節
一匙金 治疹後風並痘脫痂風, 一服立效。 白花蛇去骨刺三分炒褐色, 人指甲一分半炒黃色, 共為末, 再用透骨草、 麻黃各三錢, 入水酒各半杯, 煎三沸, 去渣, 調上二味末服之, 說臥, 微汗即癒。 如兒小, 分三服。
治水痘方 凡水痘初出, 每痘根周圍紫硬, 頂陷色黑, 令兒啼多, 煩躁蒸熱, 名凹痘疔。 新人屎尖七個, 瓦上焙如褐色, 研細, 可重一二分, 酒調下, 遍身臭汗即效。
又方 治水痘收後, 餘熱不退, 咳嗽微喘, 多睡, 眼澀多眵。 蒲公英二兩 水煎服, 一帖即愈。
又方 治水痘收後, 心胸脹, 滿, 食即嘔吐, 久不治, 結為痰痞者。 大黃一錢 牙皂 皮硝 火硝各五分共為末, 水丸黍米大, 三歲服六十丸, 十歲一百丸, 毒自與積俱化而癒。如兒小不能服丸, 蜜調末服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