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曰︰諸濕腫滿,皆屬脾土。 此言土濕過甚,則痞塞腫滿之病生,經故又曰︰諸痙強直,積飲痞膈,中滿吐下霍亂,體重肘腫,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屬於濕也。 說太陰濕土,乃脾胃之氣也。 然則濕之氣病,內外因固俱有之。 其由內因者,則本脾土所化之濕,火盛化為濕熱,水盛化為寒濕,其為症狀,發熱惡寒,身重自汗,筋骨疼,小便秘,大便溏,腰疼肘腫,肉如泥,腳如石墜,其為脈必緩,浮緩濕在表,沉緩濕在裡,弦緩風濕相搏,治法則以燥脾利溲為主(宜五苓散加蒼朮、半夏、厚朴。 其由外因者,則為天雨露,地泥水,人飲食,與汗衣濕衫,其為症狀,頭面如裹滯重,骨節疼,手足酸軟,腿膝胕腫,挾風痰則麻,兼死血則木,動邪火則腫疼,或疝氣偏墜,目黃,其為脈亦必緩,治法則以燥濕祛風為主(宜除溫羌活湯,虛者獨活寄生湯)。 濕病之因,內外不同如此,然不論內外,其燻襲乎人,多有不覺,非若風寒暑熱之暴傷,人便覺也。 至病之為患於身者,其部分尤不可不辨︰如濕在上,宜防風,風能燥濕,猶濕衣懸透風處則乾也; 濕在中,宜蒼朮,猶地上有濕,灰多則滲乾也; 濕在下,宜利小便,猶欲地乾,必開水溝也; 濕在周身,宜烏藥、 羌活等; 濕在兩臂,宜桑條、威靈仙等; 濕在兩股,宜牛膝、防己、萆薢等。 分其部位而治之。 而一身之患,有不盡去者乎。 且同一濕也,而有中濕、寒濕、風濕、 濕痹、濕熱、濕溫、酒濕及濕痰、破傷濕之不齊焉。 中濕者,其脈沉而微緩,腹脹,倦怠,且濕喜歸脾,流於關節,四肢疼痛而煩。 或一身重著,久則浮腫喘滿,昏不知人。 挾風則眩暈嘔噦,挾寒則攣拳掣痛。
《內經》曰︰面色浮澤,是為中濕。 此尤顯而可驗者也(宜除濕湯、加味朮附湯)。 寒濕者,雖夏月亦覺清涼,多中於血虛之人,發則關節不利,牽掣作痛(宜虎骨、官桂、當歸)。 若腰下冷重或痛,便為腎著,宜腎著湯。 前輩云︰凡濕,以尿赤而渴為濕熱,以尿清不渴為寒濕,是其驗也。 風濕者,太陽經感風,與濕相搏,其骨節酸疼,不能轉側者,濕氣也。 其掣而不能屈伸者,風也。 其汗出身寒,脈沉微,短氣,小便清而不利者,寒閉也。 其惡風者,表虛也。 其或微腫者,陽氣不行也。 然雖惡風寒,宜微汗之,不得用麻黃、 葛根輩,便其大汗,若使大汗,則風去濕留,反能為患(宜除濕羌活湯)。 濕熱者,肢節疼,肩背重,胸滿身疼,流走脛腫作疼(宜當歸拈痛湯,疼甚加倍服之)。 或有氣如火從腳下起入腹,此亦濕鬱成熱而作(宜二妙丸加牛膝、防己)。 濕痰者,痰涎流注肌肉間,時作酸疼(宜祛濕痰湯)。 濕溫者,兩脛逆冷,胸腹滿,多汗,頭痛妄言,必其人嘗傷於濕,因而中暑,暑濕相博,則發濕溫,其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治在太陽,不可發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聾,不知痛所在,身青,面色變,名曰重暍,如此死者,乃醫殺之(宜蒼朮白虎湯)。 酒濕者,亦能作痹症,口眼嘴斜,半身不遂,渾似中風,舌強語澀,當瀉濕毒,不可作風病治而汗之(宜蒼朮湯)。 破傷濕者,因破傷皮肉,而入水濕,口噤身強直者是也(宜用甘草湯調服?牡蠣末二錢,仍取末敷瘡口)。 濕痹詳在風門。 此風寒暑等當各因所兼而治之者也。 至其傷濕之故,則有緣腎虛者,必身重腰冷,如坐水中,不渴,小便利(宜腎著湯)。 有由體氣虛弱者,必身重,或便溏(宜清燥湯)。 有因坐臥濕地,當風涼,致腰背足膝疼,偏活拘攣者(宜獨活寄生湯)。 有因年老衰@,及女人腎虛血竭,致腰腳疼者(宜獨活寄生湯)。 有由下焦冷濕,致身重腰冷,卻能飲食者(宜乾薑散)。 有緣風濕相搏,夏月身重如山者(宜勝濕湯)。 所由既異,為治亦殊,辨之誠宜切矣。 若夫濕流關節一症,身體煩疼,為病尤劇。 其夾風者,必加煩熱,流走拘急。 其夾寒者,必加攣痛浮腫(濕症,宜茯苓川芎湯; 夾風宜防風湯; 夾寒,宜加減五積散)。 三者合則成痹矣,另詳痹症。 此皆不可不知者也。 總之,濕之中人,必原於虛,強壯者無慮也。 治濕之法,惟當滲利小便,別無他法也。 古書有加減二陳湯法,以之治濕,頗極神效,奉為蓍蔡可也。
《難經》曰︰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
《脈訣》曰︰傷濕之脈細濡,濕熱之脈緩大。
《脈訣》曰︰脈浮而緩,濕在表也,脈沉而緩,濕在裡也。
《活人書》曰︰身痛脈沉為中濕,脈浮為風濕。
《人門》曰︰寸口陰脈緊者,霧露濁邪中於少陰之分,名曰渾陰; 寸口陽脈緊,或帶澀霧露清邪中於上焦太陽之分,名曰洁陽,中霧露之氣也; 陰陽脈俱緊者,上下二焦俱中邪也,必吐利後,脈不緊,手足溫則愈; 若陰陽脈俱緊,口中氣出,唇口乾燥,踡臥足冷,涕出,舌苔滑,勿妄治也。
《內經》曰︰地之濕氣感人,害人皮肉筋脈,說濕傷形,形傷故痛。
仲景曰︰濕傷關節,則一身盡痛。
《活人書》曰︰風濕相搏,則骨節煩疼,濕則關節不利,故痛。
《人門》曰︰暑病多無身痛,說傷氣而不傷形故也。
《活人書》曰︰中濕、風濕、濕溫,皆類傷寒。 中濕之由風雨襲虛,山澤蒸氣,濕流關節,一身盡痛。 風濕者,其人先中濕,又傷風也。 其人中濕,因又中暑,名曰濕溫。
又曰︰傷寒有五,其一為中濕,說風濕之氣中人為病,發熱與溫病相類,故曰濕溫。 故《難經》曰︰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也。
《內經》曰︰因於濕,首如裹,大筋緛短,小筋弛長。
注云︰受熱則縮而短,得濕則引而長。
《鉤元》曰︰濕病本不自生,因火熱怫鬱,水液不能宣通,停滯而生水濕也。
仲景曰︰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中濕,亦曰濕痹。 又曰︰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哺所劇者,此名風濕。
丹溪曰︰濕本土氣,火熱能生濕土,故夏熱則萬物潤,為涼則萬物燥也。 夫熱鬱生濕,濕生痰,故用二陳湯加酒芩、羌活、防風去風行濕,說風能勝濕也。
又曰︰濕者,土濁之氣。 實為諸陽之會,其位高,其氣清,其體虛,故聰明得以係焉。 濕氣燻蒸,清氣不行,沉重而不爽利,似乎有物蒙冒之,失而不治,濕鬱為熱,熱留不去,熱傷血不能養筋,故大筋為拘攣。 濕傷筋不能束骨,故小筋為痿弱。
又曰︰濕上甚而熱,治以苦溫,佐以甘辛平胃散主之。 濕在上,宜微汗而解,不欲汗多,故不用麻黃、乾葛,宜微汗,用防己黃芩湯。 濕在中下,宜利小便,此滲淡治濕也,五苓散主之。
《入門》曰︰霧露濁邪中下焦,名曰渾陰。 氣為栗,令人足脛逆冷,小便妄出,或腹痛下利,宜理中湯、四逆湯。 霧露清邪中於上焦,名曰洁陽,令人發熱頭痛,項強頸攣,腰痛脛酸,宜九味羌活湯、 藿香正氣散。
《正傳》曰︰濕家治法,大概宜發微汗,利小便,使上下分消,是其治也。
《醫鑑》曰︰太陽發汗太多,因致痙,濕家大發汗,亦作痙。 說汗太多則亡陽,不能養筋,故筋脈緊急而成痙,其症身熱足冷,項頸強急,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者是也。
繆仲淳曰︰傷於暑濕而成癱瘓,四肢不能動,宜用自然銅燒紅酒浸一夜,川烏頭炮、五靈脂、蒼朮酒浸各一兩,當歸二錢酒浸,為末,酒糊丸,每七丸,酒下,覺四肢麻木即止,只虛人有火未宜輕用。 其有中濕骨痛者,白朮一兩,酒三盞,煎一盞,頓服,不飲酒以水代之。 至如尋常濕氣作痛,則取白朮熬膏,白湯點服。
葉天士曰︰時令濕熱之氣,觸自口鼻,由募原以走中道,遂至清肅不行,不飢不食,但濕乃化熱之漸,致機竅不為靈動,與形質滯濁有別,此清熱開鬱,必佐芳香以逐穢為法,宜用括蔞皮、桔梗、香豉、黑山梔、枳殼、鬱金、降香末。 又曰︰本人體壯有濕,近長夏,陰雨潮濕,著於經絡,身痛自利發熱。
仲景云︰濕家大忌發散,汗之則變痙厥。 脈來個弱而緩,濕邪凝遏陽氣,病名濕溫。 濕中熱氣,橫衝心包絡,似致神昏,四肢不暖,亦手厥陰見症,非與傷寒同法也,藥用犀角、 連翹心、元參、石菖蒲、野赤豆皮、金銀花煎送至寶丹。
又曰︰仲景云︰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 小便利者,血症諦也。 此症是暑濕氣蒸,三焦彌漫,以致神昏,乃諸竅阻塞之兆。 至小腹硬滿,大便不下,全是濕鬱氣結,彼夯醫猶以滋味呆鈍滯藥與氣分結邪,相反極矣,當用甘露飲法,豬苓、浙茯苓、 寒水石、晚蠶沙、皂莢子去皮。
又曰︰厥陰為病,必錯雜不一,瘧痢之後,肝臟必虛,發症左脅有痞,腹中傀儡外堅,脅下每常汨汨有聲,惡虛就實,常有寒熱,胃中不知飢,而又嘈雜吞酸,脈長而數,顯然厥陰陽明濕熱,下滲前陰,陽縮而為濕熱症也,須用升發陽明胃氣,滲泄厥陰濕熱,其症自愈,蒼朮、半夏、 茯苓、橘紅、當歸、通草、茴香、柏子仁、沙蒺藜、川楝子,即為丸方。
五苓散 | [內因] | 肉桂 白朮 茯苓 豬苓 澤瀉 |
除濕羌活湯 | [外因] | 蒼朮 本羌活 防風 柴胡 升麻 |
獨活寄生湯 | [外因虛] | 獨活 桑寄生 熟地 牛膝 杜仲 秦艽 白芍 細 辛 人參 茯苓 當歸 防風 甘草 薑 |
加味朮附湯 | [中濕] | 附子二錢白朮 炒甘草 赤苓各錢半 薑七 棗二 水煎,日再服。 才見身痹,三服後當如冒狀,勿怪,說朮附並行皮中,逐水氣故耳。 |
除濕湯 | [又] | 半夏 蒼朮 厚朴各錢半 陳皮 藿香各七分半 甘草五分 薑七 棗二 |
當歸拈痛湯 | [濕熱] | 羌活 茯苓 人參 葛根 升麻 當歸 蒼朮 知母 苦參 防風 澤瀉 豬苓 白朮 茵陳草 炙甘草 |
祛濕痰湯 | [濕痰] | 茯苓 膽星 半夏 羌活 獨活 當歸 黃芩 白朮 蒼朮 陳皮 薄荷 甘草 香附 防己 威靈仙 |
腎著湯 | [腎虛] | 炮薑 茯苓 白朮 炙甘草 如小便赤,大便泄,加蒼朮、 陳皮、丁香。 |
清燥湯 | [體氣虛] | 黃耆 黃連 神曲 豬苓 五味子 柴胡 甘草 白朮蒼朮 麥冬 陳皮 生地 茯苓 人參 澤瀉 當歸 黃柏 升麻 |
乾薑散 | [下焦] | 乾薑 茯苓 白朮 甘草 |
勝濕湯 | [風濕] | 羌活 防風 蒼朮 甘草 黃連 黃柏 豬苓 澤瀉 |
茯苓川芎湯 | [濕症] | 茯苓 桑皮 防風 蒼朮 麻黃 赤荷 當歸 官桂 甘草 川芎 棗 |
防風湯 | [夾風] | 防風 葛根 羌活 秦艽 桂枝 甘草 當歸 杏仁 黃芩 赤苓 薑 水煎,入酒少部服 |
加減五積散 | [夾寒] | 茯苓 白芷半夏 川芎 當歸 陳皮 甘草 乾薑 桔梗 赤芍 蒼朮 麻黃 厚朴 |
加味二陳湯 | [總治] | 陳皮 半夏茯苓 甘草 加製蒼朮、羌活、黃芩。 |
因症加減法附後︰
如或濕在上,頭重嘔吐,倍蒼朮。 濕在下,足脛肘腫,加升麻。 濕在內,腹脹中痞,加豬苓、澤瀉。 濕在外,身重浮腫,倍羌活取汗。 肥人濕,沉困怠惰,是氣虛,加人參、白朮。 瘦人是濕熱,倍黃芩,加白朮、白芍。 瘦白亦是氣虛,照肥人治之。
防己黃耆湯 | [濕在上] | 防己 黃耆各三錢 白朮二錢 甘草錢半 薑三 棗二 |
平胃散 | [又] | 蒼朮 厚朴 陳皮 甘草 |
單蒼朮膏 | [又] | 蒼朮一味熬膏。 |
二陳湯 | [熱生濕] | 茯苓 甘草 半夏 陳皮 |
藿香正氣散 | [清邪] | 霍香 白芷茯苓 紫蘇 厚朴 白朮 陳皮 桔梗 關 夏 甘草 大腹皮 |
九味羌活湯 | [又] | 羌活 白芷 細辛 生地 防風 蒼朮 甘草 川芎 黃芩 薑 |
四逆湯 | [濁邪] | 附子 乾薑 甘草 |
理中湯 | [又] | 人參 白朮 炙草乾薑 |
痰飲,濕病也。
經曰︰太陰在泉,濕淫所勝,民病飲積。
又曰︰歲土太過,時雨流行,甚則飲發。 又曰︰土鬱之發,太陰之複,皆病飲發。
《內經》論痰飲,皆因濕土,以故人自初生,以至臨死,皆有痰,皆生於脾,聚於胃,以人身非痰不能滋潤也。 而其為物則流動不測,故其為害,上至巔頂,下至湧泉,隨氣升降,周身內外皆到,五臟六腑俱有。 試罕譬之,正如云霧之在天壤,無根底,無歸宿,來去無端,聚散靡定,火動則生,氣滯則盛,風鼓則湧,變怪百端,故痰為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也。 然天之云霧,陽光一出,即消散無蹤,人身之痰,若元陽壯旺,亦陰濕不凝,而變滅無跡,其理固相同也。 玆即痰之在一身著言之︰在肺曰燥痰,其色白,咯出如米粒,多喘促,寒熱,悲愁,脈必澀(宜利金丸)。 在心曰熱痰,其色赤,結如膠而堅,多煩熱,心痛,口乾,唇燥,喜笑,脈必洪 (宜半黃丸)。
在脾曰濕痰,其色黃,滑而易出,多倦怠,軟弱喜臥,腹脹食滯,脈必緩(宜白朮丸),或挾虛(宜六君子湯),挾食(宜保和丸),挾暑(宜消暑丸),挾驚(宜妙應丸),各宜從脾分治。
在肝曰風痰,其 色青,吐出如沫,多泡,四肢悶滿,躁怒,二便閉,脈必弦(宜川芎丸加半夏、南星,防風丸)。
在腎 曰寒痰,其色有黑點,吐出多稀,多小便急 痛,足寒逆,心恐怖,脈必沉(宜胡椒理中丸或加 星、半)。 此痰之由於五臟者也。
若由於外感而 生者,一曰風痰,多癱瘓奇症,頭風眩暈,暗 風悶亂,或搐搦動(宜青洲白圓子)。 二日寒痰,即冷痰也,骨痹,四肢不舉,氣刺痛,無煩熱,凝結清冷(宜溫中化痰丸、溫胃化痰丸)。 三曰濕痰,身重而軟,倦怠困弱(宜山精丸、三仙丸)。 四曰熱痰,即火痰也,多煩熱燥結,頭面烘熱,或為眼 爛喉閉,癲狂嘈雜,懊怔忡,其色亦黃(宜清氣化痰丸、清熱導痰湯)。 五曰鬱痰,即火痰鬱於心肺間,久則凝滯胸膈,稠粘難咯,多毛焦,咽 乾,口燥,咳嗽喘促,色白如活骨(宜節齋化痰丸)。 六曰氣痰,七情鬱結,痰滯咽喉,形如敗絮,或如梅核,咯不出咽不下,胸膈痞悶(宜清火豁痰丸)。 七曰食痰,飲食不消,或挾瘀血,遂成窠囊,以至痞滿不通(宜黃瓜蔞丸)。 八曰酒痰,因飲酒不消,或酒後多飲茶水,但行酒,次日即吐,飲食不美,嘔吐酸水等症(宜瑞竹堂化痰丸)。 九曰驚痰,因驚痰結成塊在胸腹,發則跳動,痛不可忍,或成癲癇,在婦人多有此症(宜妙應丸)。 以上如風寒濕火等痰,雖與五臟所發者或 有相似,然內因與外因畢竟有別。
此外,又 有相火咳血痰(宜滋陰清化丸)。 胃熱鬱結臭痰(宜清胃湯加減用)。 鬱氣凝聚成塊痰(宜清氣化痰丸)。 脾氣不運柔痰(宜參朮健脾丸)。 骨節空處結核痰(宜滾痰丸)。 風氣發湧所生白沫潮痰(宜生鐵落湯)。 鬱火凝結,久成痰毒(宜先服舟車神佑丸,次服尋痰湯)。 勞損所生,如雞蛋白痰,即俗所謂白血(宜金匱腎氣丸加消痰藥)。 心膽被驚,神不守舍,或痰迷心竅,妄言妄見(宜壽星丸)。 風痰注痛,或在腰腳,或在手臂(宜躑躅花丸)。 上膈風熱痰實(宜桔梗蘆散)。 頑痰 壅遏胸膈,久而不化(宜青綠丸)。 胸胃中有痰,頭痛不欲食(宜礬吐法)。 痰血凝聚,致成結胸(宜紫芝丸)。 陰虛火動生痰,不堪用燥劑(宜五味天冬丸)。 中脘氣滯,痰涎煩悶,頭目不清(宜三仙丸)。 種種不一,總由氣血陰陽,升降怫逆而成。 雖然同焉是物,稠粘者為痰,清稀者即為飲。
飲有八︰一曰留飲,水停心下,背冷如手掌大,或短氣而渴,四肢歷節痛,脅痛引缺盆,咳嗽轉甚,脈沉是也,久則骨節蹉跌,恐致癲癇也(宜導痰湯)。 二曰痰飲,水走腸中,轆轆有聲是也(宜苓桂朮甘湯)。 三曰癖飲,水癖在兩脅下,動搖有聲是也(宜十棗湯)、 三花神佑丸)。 四曰溢飲,水流四肢,當汗不汗,身體疼重是也(宜大青龍湯)。 五曰懸飲,飲後水流脅下,咳唾引痛是也(宜十棗湯)。 六曰伏飲,膈滿嘔吐,喘咳寒熱,瓷出,惡寒,腰背痛,身惕是也(宜倍朮丸)。 七曰支飲,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形如腫是也(宜五苓散)。 八曰流飲,飲水流行,遍體俱注無定在是也(宜三花神佑丸)。
此外又有飲食胃寒,或飲茶過多,致成五飲及酒癖(宜薑桂丸)。 或患支飲,時苦冒眩(宜澤瀉湯)。 飲癖,嘔酸嘈雜,脅痛食減(宜蒼朮丸)。 冷飲過度,遂令脾胃氣弱,不能消化,飲食入胃,皆變成冷水,反吐不停(宜赤石脂散)。 種種不一,總由飲食水漿,乘時失度而成。 雖然,曰痰曰飲之外,又有非痰非飲,時吐白沫,不甚稠粘者,脾虛不能攝液,故涎沫自出也(宜六君子湯加生薑、益智仁或以半夏、乾薑等分,為末服之)。
又有時吐酸水,非關食滯者,必由停飲所致也(宜蒼半苓陳湯)。
又有嘔清水者,渴欲飲水,水入即吐,此名水逆也(宜五苓散)。
又有痰極腥臭,或帶膿血者,必肺胃癰也(肺宜清金飲,胃宜葵根湯)。
凡此皆痰飲之屬也,要之,治痰治飲,不外理脾理氣兩法。 說脾胃健運自無痰,故曰治痰先理脾胃。 氣道順,津液流通亦無痰,故曰治痰必理氣。 但昔人云︰脾喜溫燥,惡寒潤,宜以二朮、星、 夏為要藥矣; 肺喜涼潤,惡溫燥,宜以二母、二冬、地黃、桔梗為要藥矣。 旨哉斯言,其誠有不可混治者乎。 然而土能生金,金不能助土,脾痰斷不可用肺藥,肺痰稍助脾以生肺,痰自益消也,是在臨症時消息之可耳。
仲景曰︰脈雙弦者,寒也; 偏弦者,飲也。又曰︰肺飲不弦,但苦喘短氣。又曰︰脈沉而弦者,此懸飲內痛。又曰︰脈浮而細滑者傷飲。
《提綱》曰︰痰脈弦滑。
《三因》曰︰飲脈皆弦微沉滑。
丹溪曰︰久得澀脈,必費調理,以痰膠固,脈道阻塞也。
《醫鑑》曰︰脈沉弦細,謂大小不勻,俱痰飲為病也。 [痰涎飲不同]
《直指》曰︰優於包絡,隨氣上浮,客肺壅嗽而發動者痰也。 聚於脾元,隨氣上溢,口角流出而不禁者涎也。 惟飲生於胃腑,為嘔為吐,此則胃家之病。 又曰︰水與飲同出而異名,人惟脾土有虧,故所飲水漿,不能傳化,或停心下,或聚脅間,或注經絡,或溢膀胱,往往因此成疾。 又曰︰飲者,因飲水不散而成病; 痰者,因火炎燻灼而成疾; 故痰稠濁,飲清稀。
繆仲淳曰︰夫痰之生也,其出非一,藥亦不同。 由於陰虛火炎,上迫乎肺,肺氣熱,則煎熬津液,凝結為痰,是謂陰虛痰火,痰在於肺,而本於腎,治宜降氣清熱,益陰滋水,法忌辛溫燥熱補氣等藥。 由於脾胃寒濕生痰,或飲啖過度,好食油面豬脂,以致脾氣不利,壅滯為痰,甚至流於經絡,皮裡膜外,或結塊,或不思食,或徹夜不眠,或卒然眩僕,不知人事,或發癲癇,或昔肥今瘦,或叫呼異常,或身重腹脹,不便行走,或泄瀉不止,或成癱瘓,種種怪症,皆痰所為,故昔人云︰怪病多屬痰,暴病多屬火,有以夫,此病在脾胃,無關肺腎,治宜燥脾行氣,散結軟堅,法忌滯膩苦寒濕潤等藥,及諸般厚昧。 由於風寒之邪,鬱閉熱氣在肺,而成痰嗽齁喘,病亦在肺,治宜豁痰除肺熱藥中加辛熱辛溫,如麻黃、生薑、乾薑之屬以散外寒,則藥無格拒之患,法忌溫補酸收等藥。 病因不齊藥亦宜異,利潤,利燥及利發散,各有攸當,非可混而施也。 夫世每以痰飲混稱,藥亦混投,殊不知痰之與飲,其由來正自有別,其狀亦殊,痰質稠粘,飲惟清水,特其色有異,或青或黃,或綠或黑,或如酸漿,或優於腸胃,或上支胸脅,刺痛難忍,或流於經絡四肢,則關節不利。 支飲上攻,為心痛,為中脘痛,甚則汗出,為嘔吐酸水、苦水、黃水等。 種種各異,或發寒熱,不思飲食,及不得安眠,皆其候也。 此症多因酒後過飲茶湯,則水漿與腸胃中飲食濕熱之氣凝而為飲,或因情抱抑鬱,飲食停滯,不得以時消散,亦能成飲。 總之,必由脾胃有濕,或脾胃本虛,又感飲食之濕,則停而不消,此飲之大略也,治宜燥濕利水,行氣健脾為主,乃為得也。 其藥大都以半夏、茯苓、 白朮、人參為君,佐以豬苓、澤瀉以滲泄之,白豆蔻、陳皮以開散之,蘇梗、 旋覆以通暢之,東垣五飲丸中有人參,其旨概可見矣。
東垣曰︰血氣者,人之神也,神氣虛乏,邪因而入,理或有之,若夫血氣兩虛,痰客中焦,妨礙升降,不得運用,致十二官失職,視聽言動,皆有虛妄,以邪治之,必死,先宜多飲薑,鹽湯探吐,或多灌竹瀝、香油,次服消痰藥餌。
《入門》曰︰寒痰清,濕痰白,火痰黑,熱痰黃,老痰膠。
丹溪曰︰凡有痰者,眼皮及眼下必有煙灰黑色。 又曰︰凡病百藥不效,關脈伏而大者,痰也,控涎丹下之。
又曰︰脾虛不能T製腎水,多唾痰,唾而不咳者,宜八味丸。
又曰︰大病後多唾痰,此胃冷也。 又曰︰病人多唾白沫,乃胃口上停寒也。
又曰︰凡病久淹延,卒不死者,多因食積痰飲所致。 所以然者,因胃氣亦賴痰積所養,飲食雖少,胃氣卒不便虛故也。
又曰︰痰在膈上必用吐法,瀉亦不能去,脈浮者宜吐,膠固稠濁者必用吐。
又曰︰痰在經絡中,非吐不可,此中就有發散之意,不必在出痰也。
又曰︰凡用吐藥,升提其氣,便吐也。 又曰︰氣實痰熱結者,難治。
《入門》曰︰一切痰症,食少,肌色如故,一切水症,脅硬,心下怔忡。
又曰︰痰新而輕者,味淡色清白稀薄; 久而重者,黃濁稠粘凝結,咯不出,漸成怒味,酸辛腥臊鹹苦,甚至帶血而出。 但痰症初起,頭痛發熱,類外感表症,久則潮咳夜重,類內傷陰火,痰飲流注,支節疼痛,又類風症。 但痰症胸滿食減,肌色如故,脈滑不勻不定為異耳。
又曰︰俗云十病九痰,誠哉斯言。 又曰︰痰厥者,皆因內虛受寒,痰氣阻塞,手足厥冷麻痹,暈倒,脈沉細也。
《回春》曰︰凡臂難,遍身骨節痛,坐臥不寧,痰入骨也。 又曰︰眼黑而行步吟呻,舉動艱難,入骨痰也,其症必遍身骨節痛,眼黑,面土色,四肢痿痹。 屈伸不便者,風濕痰也。 眼黑氣短促者,驚風痰也。 眼黑頰赤,或面黃者,熱痰也。 咯之不出者,痰結也。 脅下痛,作寒熱,咳嗽氣結亦痰結。
《局方》曰︰胸中有寒,則喜唾痰。
《資生經》曰︰痰涎病不一,惟癆瘵有痰為難治,最宜早灸膏肓、四花穴。
《全嬰方》曰︰肺胃虛則生粘痰,痰涎滯咽喉,如曳鋸聲,時或瘛瘲。 或因吐瀉所致,脾虛肺亦虛,痰涎流溢,變成癲癇,尤為難治。
《得效》曰︰有痰飲流注者,人忽胸背手腳腰隱痛不可忍,連筋骨牽引釣痛,坐臥不寧,時時走易不定,不可便用風藥,及妄施針灸。 亦不可疑為風毒結聚欲為癰,亂用藥貼,此乃痰涎伏在心膈上下,變為此疾,能令人頭痛難舉,神昏意倦,多睡,食少味,痰唾稠粘,夜間喉中如鋸聲,多流涎,手足冷痹,氣脈不通。 亦不得認為癱痿,凡有此疾,只服控涎丹,其疾如失。
丹溪曰︰有痰核塊者,人身上中下,有塊如腫毒,多在皮裡膜外,此因濕痰流注,作核不散,間其平日好食何物,用藥吐下之,方用消痰散核之劑,如二陳湯,加大黃、連翹、 柴胡、桔梗、薑黃連、白芥子,水煎,入竹瀝,多服自消。
《醫鑑》曰︰痰飲流注於胸背頭項腋胯腰腿手足,聚結腫硬,或痛或不痛,按之無血潮,雖或有微紅,亦淡薄不熱,堅如石,破之無膿,或有薄血,或清水,或如紫汁。又有壞肉如敗絮,或如瘰,在皮肉間如雞卵可移動,軟活不硬,惟覺咽喉痰結,作寒作熱。
《回春》曰︰渾身有腫塊,或骨體串痛,都濕痰流注經絡也。
《保生秘要》曰︰伸足坐定,以雙手掐兒訣撐起,用力低頭,躬身而下,扳足尖三次,如訣,用力而起,咽津下降幽闕,躬起二十四回,守運後央。
利金丸 | [燥痰] | 桔梗 貝母 陳皮 枳殼 茯苓 甘草 薑 |
半黃丸 | [熱痰] | 南星 半夏 黃芩 等分,薑汁浸蒸餅研丸,薑湯下四五十丸。 |
白朮丸 | [濕痰] | 南星 半夏 白朮 湯浸蒸餅丸,食後薑湯下。 |
六君子湯 | [挾虛] | 人參 茯苓 白朮 炙草 半夏 陳皮 |
保和丸 | [挾食] | 山楂 神曲 半夏 橘紅 茯苓 麥芽 連翹 黃連 萊菔子 水泛丸。 |
消暑丸 | [風挾暑] | 茯苓 半夏 甘草 薑汁糊丸,忌見生水,每五十丸,薑湯下,入夏後不可缺也。 |
妙應丸 | [濕挾驚] | 甘遂 大戟白芥子 糊丸,梧子大,臥時薑湯下七丸至十丸。 氣實痰猛者,量加丸數,或加朱砂為衣。 痛甚加全蠍,酒痰加雄黃,驚痰成塊加穿山甲、鱉甲、蓬朮、元胡索,即控涎丹。 |
防風丸 | [風痰] | 防風 川芎 甘草 天麻 蜜丸,重一錢,朱砂為衣,荊芥湯化下一丸。 |
川芎丸 | [又] | 川芎 薄荷 桔梗 甘草 防風 細辛 蜜丸,每丸重三分,食後、臥時,茶清嚼一丸。 |
胡椒理中丸 | [寒痰] | 胡椒 甘草蓽撥 良薑 細辛 陳皮 乾薑 白朮 款冬花 蜜丸,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 |
青州白圓子 | [寒痰] | 半夏七兩 南星三兩 白附子二兩 川烏五錢 上為細末,水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朝夕換水。 日數足,取絹袋中濾過,其渣再研濾,以盡為度,澄清去水,曬乾,又為未,糯火粥和丸,綠豆大,薑湯下三五十丸。 |
溫中化痰丸 | [又] | 青皮 陳皮良薑 乾薑 等分,醋糊丸,米飲下五十丸。 |
溫胃化痰丸 | [又] | 半夏三兩 炮薑 陳皮 白朮各二兩 薑汁糊丸,薑湯下二三十丸。 |
山精丸 | [濕痰] | 蒼朮二斤,黑桑椹一斗取汁,將蒼朮收浸九次,曬乾,入杞子、地骨皮末各一斤,蜜丸,溫湯下百丸。 |
三仙丸 | [又] | 半夏、南星各一斤,為末,薑汁調作餅,放篩中,將艾葉說發黃色,造成曲收之。 此須三四月造,每曲四兩,入香附末二兩,薑汁糊丸,薑湯下五十丸。 |
清氣化痰丸 | [熱痰] | 半夏二兩 陳皮 赤苓各一兩半 黃芩 連翹 山梔桔梗 甘草各一兩 薄荷 荊芥各五錢 薑汁糊丸,薑湯下五十丸。 此方乃二陳湯合涼膈散也。 |
清熱導痰湯 | [又] | 瓜蔞仁 黃連 黃芩 南星 半夏 陳皮 赤苓 桔梗 白朮 人參各七分 枳實 甘草各五分 薑三棗二 衝竹瀝、薑汁。 |
節齋化痰丸 | [鬱痰] | 天冬 黃芩 橘紅 海粉 瓜蔞仁各一兩 芒硝 鹽水炒 香附 桔梗 連翹各五錢 青黛二錢 蜜入薑汁少部,丸芡子大,細嚼一丸,開水下。 |
清火豁痰丸 | [氣痰] | 製大黃二兩半 白朮 枳實 陳皮各二兩 山梔 半夏 酒黃連 酒黃芩 南星各兩半 貝母一兩二錢連翹 花粉 茯苓 神曲 白芥子各一兩 元明粉七錢 青礞石以焰硝一兩同?如金色青黛 甘草各五錢 沉香二錢 竹瀝為丸,茶清下五七十丸。 |
黃栝蔞丸 | [食痰] | 栝蔞仁 神曲 半夏曲 查肉 等分,瓜蔞汁丸薑湯、竹瀝下五十丸。 |
瑞竹堂化痰丸 | [酒痰] | 半夏 南星 生薑 白礬 皂角各四兩 同入砂鍋內水煮,以南星無白點為度,去皂角不用,再入青皮、陳皮、葛根、蘇子、神曲、麥芽、查肉、萊菔子、香附、杏仁各一兩,薑汁糊丸,食後、臨臥,茶、酒任下五七十丸。 |
滋陰清化丸 | [相火痰] | 天冬 麥冬 生地 熟地 知母 貝母 茯苓 山藥 花粉 五味子 甘草 蜜丸,噙化。 |
清胃湯 | [胃痰] | 升麻 當歸 黃連 丹皮 生地 |
清氣化痰丸 | [鬱氣痰] | 半夏 南星 白礬 皂角 乾薑 先將白礬等三味,用水五碗,煎三碗,入星、夏浸二日,再煮至星、夏無白點,曬乾,又用萊菔子、橘紅、青皮、杏仁、葛根、山楂、神曲、麥芽、香附,蒸餅丸,每六七十丸茶湯下。 如素厚味,胸滿痰盛,內多積熱鬱結者,無不愈。 如脾胃虛弱切忌。 |
參朮健脾丸 | [脾不運] | 人參 白朮 茯苓 陳皮 炙甘草 白芍 當歸 薑棗 |
滾痰丸 | [結核] | 大黃 黃芩 青礞石 沉香百藥煎 水丸,空心,白湯下三錢。 此藥但取痰積自腸中次第而下,並不刮腸大瀉,為痰家聖藥。 |
生鐵落湯 | [潮痰] | 生鐵落先煮水入石膏三兩,龍齒、茯苓、防風各兩半,元參、秦艽各一兩,煎好,再加竹瀝半小杯。
此方專取生鐵落重墜之性,能降痰熱之鬱結於腸胃經絡者。 |
舟車神佑丸 | [痰毒] | 甘遂 芫花 大戟 大黃 青皮 黑牽牛頭末 陳皮 木香 檳榔 輕粉 水丸,椒子大,空心服五丸,日三服。 如痞悶者,多服反煩滿,宜初服二丸,每服加一丸,以快利為度。 |
導痰湯 | [又] | 半夏 南星 赤苓 枳實 橘紅 甘草 食後,薑湯下三四錢。水煎亦可。 |
金匱腎氣丸 | [白痰] | 熟地 山藥 山萸 丹皮 茯苓 澤瀉 附子 肉桂 牛膝 車前子 |
壽星丸 | [被驚] | 天南星一斤,先掘土坑一尺,以炭火三十斤燒赤,入酒五升,滲乾,乃安南星在內,盆覆定,以灰塞之,勿令走氣,次日取出為末,朱砂二兩,琥珀一兩,共為末,薑汁糊丸,每三十丸至五十丸,人參、菖蒲湯下,日三服。 |
躑躅花丸 | [注痛] | 躑躅花 南星並生時搗作餅,甑上蒸四五遍,以稀葛囊盛之,監時取焙為末,蒸餅丸,每服三丸,溫酒下。 腰腳骨痛空心服,手臂痛食後服,大良。 |
桔梗蘆散 | [上膈] | 桔梗蘆生研末,白湯調服一二錢,探吐。 |
青綠丸 | [頑痰] | 石青一兩 石綠五錢 水飛為末,曲糊丸,綠豆大,每服十丸,溫水下,吐去痰一二碗,能不損人。 |
礬吐法 | [痰辟] | 白礬一兩 水二升,煮一升,納蜜半合,頻服,須臾大吐。 不吐,飲少熱湯引之。 |
紫芝丸 | [痰血] | 五靈指飛 半夏湯泡 等分,薑汁糊丸,每飲下二十丸。 |
五味天冬丸 | [陰虛] | 天冬一斤,浸洗去心,淨肉十二兩。 五味子,水浸去核,取肉四兩。 並曬乾,不見火,搗丸,每茶下二十丸,日三服。 |
苓桂朮甘湯 | [痰飲] | 桂枝 白朮 茯苓 甘草 |
大青龍湯 | [溢飲] | 麻黃 桂枝 甘草 杏仁 石膏 薑 棗 |
十棗湯 | [懸飲] | 芫花 甘遂 大戟 水杯半,先煎大棗十枚,取八分,入藥末七分,平旦溫服,病不除,再服五分。 |
五苓散 | [支飲] | 茯苓 白朮 豬苓 澤瀉 肉桂 |
三花神佑丸 | [流飲] | |
蒼半苓陳湯 | [酸水] | 蒼朮 半夏 茯苓 陳皮 |
清金飲 | [肺癰] | 刺蒺藜 苡仁橘葉 黃芩 花粉 牛蒡子 貝母 桑皮 桔梗 |
葵根湯 | [胃癰] | 葵根一兩 黃耆 白朮各三錢 |
倍朮丸 | [伏飲] | 肉桂 乾薑 白蜜丸,每三十丸,米飲下。 |
八味丸 | [不咳] | 熟地 山萸 丹皮 茯苓 澤瀉 附子 肉桂 |
薑桂丸 | [五飲] | 白朮一斤 炮乾薑 肉桂各八兩 蜜丸,每服二三十丸。 |
澤瀉湯 | [支飲] | 澤瀉五兩 白朮二兩 水二升,煮一升,分二服。 |
赤石脂散 | [吐水] | 赤石指一斤搗篩服方寸匕,酒飲任下,稍加至三匕,服盡一斤,終身不吐痰水,又不下痢,補五臟,令人肥健。 有人痰飲諸藥不效,用此遂愈。 |
蒼朮丸 | [飲癖] | 蒼朮一斤去皮切片為末 油麻五錢水二錢濾研汁 大棗五十枚煮去皮核 搗丸,每空心湯下五十丸,增至一二百丸。 忌桃、李、雀肉,服三月而疾除。 若再常服,不嘔不痛,胸膈寬利。 初服時必覺微燥,以山梔末湯解之,久服自不覺燥。 |
諸疸,脾濕病也。 疸有五,曰黃疸,曰穀疸,曰酒疸,曰女勞疸,曰黃汗,其名各別。 仲景謂當以十八日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劇為難治,其故何也?說疸病既成,則由淺而深,當速治,曰十八日者,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若其病延至十五日,又加三日,則一氣有餘,雖未滿四候,而愈則竟愈,故曰為期,過此則根漸深而難撥。 曰治之十日以瘥者,言至十日外必宜瘥,倘不瘥而反劇,必不若初治之可取效,而為難治矣,此仲景言諸疸之期也。 古人謂黃疸之為病,如罨曲罨醬,濕熱鬱蒸變色,大抵濕勝則所蒸之色若燻黃黑晦,熱勝則所蒸之色若橘黃鮮亮,最宜分別。 而燻黃黑晦一症,若兼一身盡疼,乃是濕病,非疸,當從濕治(宜除濕羌活湯、茯苓滲濕湯)。 疸則身未有疼者。 試即五疸形症治法詳言之︰如遍身面目悉黃,寒熱,食即飢,黃疸也。 經言目黃者曰黃疸,以目為宗脈所聚,諸經之熱上燻於目,故目黃,可稔知為黃疸也(宜茵陳五苓散連服,以小便清為度)。 若無汗則汗之(宜桂枝黃*湯)。 腹滿,小便澀,出汗,則斟酌下之(宜酌用硝黃湯)。 腹滿欲吐,但以雞翎探吐之,嘔則止之(宜小半夏湯)。 如食已頭眩,寒熱,心中怫鬱不安,久則身黃,穀疸也。 因飢飽所致、亦名胃疸,以胃氣蒸衝得之。
經曰︰已食如飢者,胃疸是也(宜茵陳湯)。 如身目黃,腹如水狀,心中懊,不食,時欲吐,足脛滿,小便黃赤,面黃而有赤斑,酒疸也,因酒後胃熱,醉臥當風,水濕得之(宜梔子大黃湯、加味柴胡湯)。 若但心滿不食,尿赤,則不用前劑(宜當歸白朮湯)。 或變成腹脹,漸至面足腫及身,急須培土(宜藿香扶脾飲)。 如薄幕發熱惡寒,額黑,微汗,手足熱,腹脹如水,小腹滿急,大便時溏,女勞疸也,實非水濕,因房事後醉飽而成。 經所云溺黃赤安臥者黃疸,
《正理論》謂得之女勞者是也(宜加味四君子湯)。 若兼小便不利,解之(宜滑石散)。 兼身目黃赤,小便不利,清理之(宜腎著湯)。 如不渴,汗出同梔子水染衣,黃汗也,因脾熱汗出,用水澡浴,水入毛孔而成(宜黃*湯)。 以上五疽之異,所可分按者也。 然而五疸之中,惟酒疸變症最多,說以酒者,大熱大毒,滲入百脈,不止發黃而已,溢於皮膚,為黑為腫,流於清氣道中,則脹,或成鼻癰,種種不同也(黑疸詳在後)。 其餘又有陰黃,乃傷寒兼症,四肢重,自汗,背寒身冷,心下痞硬瀉利,小便白,脈緊細空虛,此由寒涼過度,變陽為陰,或太陽太陰司天之歲寒濕太過,亦變此症(宜茵陳四逆湯)。 又有虛黃,口淡,怔忡,寒熱,溲白,耳鳴,腳軟,怠惰無力,凡鬱不得志人,多生此症(宜人參養榮湯)。 又有風黃,身不黃,獨目黃,其人肥,風不外泄故也(宜青龍散)。 又有瘀血發黃,身熱,小便自利,大便反黑,脈芤而澀,常用藥下盡黑物為度(宜桃仁承氣湯)。 又有天行疫癘,以致發黃者,俗謂之瘟黃,殺人最急(宜茵陳瀉黃湯、濟生茵陳湯)。 五疸之外,又有可歷舉者如此。
大約疸症渴者難治,不渴者易治。 治之之法,上半身宜發汗,下半身宜利小便,切不可輕下,惟有食積當用消導(宜茵陳湯),餘則以利水除濕,清熱養胃為主。 (總治諸疸,宜化疸湯、茯苓澤瀉湯)。 故丹溪以為五疸不必細分,但以濕熱概之也。 夫丹溪之言雖若太簡,其實五疸之因,不外飲食勞役,有傷脾土,不能運化脾土虛甚,濕熱內鬱,久而不泄,流入皮膚,於周身,故色若塗金,溺若薑黃耳,則是不可不辨者。 諸疸之症,而治之有要者,丹溪之言極為真切也。 特治之之時,既概以濕熱,複能察各症之由,加藥以瘳之,更為對症先誤耳。 至於治疸之藥,不宜多用寒涼,必君以滲泄,佐以甘平,斯濕可除,熱易解。 若太寒涼,重傷脾土,恐變為腹脹,此防於末然者也。 若既成腹脹者,治法必須疏導濕熱於大小二便之中。 總之,新起之症,惟通用化疸、滲濕二湯,及久病則宜補益(宜參朮健脾湯,色疸久,加黃*、扁豆子)。 若疸病久而口淡咽乾,發熱微寒,或雜見虛症,赤白濁,又當參酌治之(宜當歸秦艽散)。 久而虛,必溫補(宜人參養榮湯,或四君子湯下金匱腎氣丸)。 若素虛弱,避滲泄而過滋補,以致濕熱增甚,又不在久病調補之例。 而亦有服對症藥不效,耳目皆黃,食不消者,是胃中有乾糞也,宜飲熬豬油,量人氣稟或一杯,或半杯,日三次,以燥糞下為度即。
夫諸黃之為病,其源流症治,亦既詳言之矣。 若夫黑疸,為症尤重,故特表而出之。 大約黑疸專由女勞,亦兼由於酒,惟此二者有以致之。 其他疸病,雖有變症,必不致黑。 試舉仲景之言以證之。
《金匱》曰︰額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熱,薄幕即發,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勞疸。 腹如水狀,不治。 說言黃,雖必由傷脾,而致傷之原,有因腎者,額為心部,黑為水色,腎邪重則水勝火,而黑見於額也。 手勞宮屬心,足湧泉屬腎,水火不相濟,故熱。 又以幕交於酉,酉主腎,因原有虛熱,衛氣並之,即發於手足而熱也。 膀胱為腎腑,臟虛則腑急,然雖急而非熱流膀胱之比,故小便仍利也。 迨至腹如水狀,則脾精不守,先後天俱絕矣,其可治乎,此女勞之所以成黑疸也。 又曰︰黃家日晡所發熱,而反惡寒,此為女勞得之。 膀胱小腹滿,身盡黃,額上黑,足下熱,因作黑疸,其腹脹如水狀,大便必黑,時溏,此女勞之病,非水也。 腹滿者難治,消礬散主之。 仲景為立方,因詳辨女勞疸症,其初亦未遽即黃,故如日晡發熱,反惡寒,少腹滿,身盡黃等症,皆與他疸病相類,惟額黑、足熱、膀胱急、小便利,為女勞所獨,以正愈虧而邪愈肆,故曰因作黑疸。 說至是而腎邪遍於周身,不獨額上見黑,而周身漸黑,且腎邪遍於腸胃,不獨周身黑,而大便亦黑。 腹脹如水狀者,水肆則土敗。 時溏泄者,土敗則不堅。 然曰似水,則非真水,故曰此女勞之病,非水也。 至於腹滿,則土之敗已極,腎邪益不能製,而何可治乎。 然則黑疸之為病,固自有由,而黑疸之云黑,所以專屬女勞之傷腎者言也(宜沈氏黑疸方)。
其又曰︰酒疸,下之,久久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噉蒜@狀,大便正黑,皮膚爪之不仁,其脈浮弱,雖黑微黃,故知之者,以酒疸始亦本黃。 或因誤下,則陽明病邪從支別入少陰,故積淅而腎傷,腎傷,故亦從腎色而變為疸也。 惟其然,肝腎同原,故肝亦病而目青,腎氣上乘而面黑。 且腎邪乘土,故大便俱黑。 土傷則痹,故皮膚不仁腎邪盛而正氣虛,故脈浮弱。 似此種種,竟同女勞之疸,何以辨其為酒疸? 不知腎元雖病,而其實酒熱未除,故心中如噉蒜@,皆酒積之為味也。 雖誤下傷腎而黑,然實因酒而脈終浮,故黑色中猶帶微黃,不如女勞疸之純黑也。 然則酒疸之黑,雖亦由傷腎,而要與女勞有別矣(宜沈氏黑疽方)。
餘故曰︰黑疽專由女勞,兼由於酒,曰專曰兼,其亦可知矣。 雖然,疸至於於黑,危險極矣,雖立治之之法,亦未必盡效,毌徒咎醫之不良也。
《脈訣》曰︰五疽實熱,脈必洪數,其或微澀,悉屬虛弱。
《直指》曰︰疸脈緩大者順,弦急而堅者逆。
仲景曰︰寸口脈浮而緩,浮則為風,緩則為痹,痹非中風,四肢苦煩,脾色心黃,瘀熱以行。
《入門》曰︰經云濕熱相交,民病癉,癉即黃疸,陽而無陰也。
又曰︰諸發黃,皆小便不利,惟瘀血發黃,小便自利。 說熱結下焦,則熱傷下焦而小便不利,血結下焦,則熱但耗血而不耗津液,故小便自利也。
海藏曰︰凡病,當汗而不汗,當利小便而不利,皆生黃。 說脾主肌肉,四肢寒濕,與內熱相合故也。
《正傳》曰︰五疸同是濕熱,終無寒熱之異。
仲景曰︰脈沉,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必發黃。
丹溪曰︰凡時行感冒,及伏暑未解,宿食未消,皆能發黃。 時行疫癘,亦能發黃,人最急。
又曰︰黃疸因食積者,下其食積,其餘但利小便為先,小便利,黃自退。
《千金方》曰︰傷寒病遇太陽太陰司天,若下之太過,往往變成陰黃。 寒水太過,士氣不及,往往變成此疾。
繆仲淳曰︰凡黃有數種,傷酒黃,誤食鼠糞亦作黃。 因勞發黃,多痰涕,目有赤脈,益憔悴或面赤惡心者是也,用秦艽五錢,酒半升浸,絞取汁,空腹服,或利便止,就中飲酒人易治,屢用得效。 又法,黃疽、穀疸,用龍膽苦參丸。 酒疸用茵陳蒿酒、豬項肉丸。 甚至心下懊痛,足脛滿,小便黃,飲灑發赤黑黃斑者,由大醉當風,入水所致,用黃*散。 女勞疸,因大熱大勞,交接後入水所致。 身目俱黃,發熱惡寒,小腹滿急,小便難,用二石散。 其氣短聲沉者,用月經灰酒。 其體重不眠,眼赤如朱,心下塊起若瘕者,十死一生之症,宜烙舌下,灸心哄、 關元二七壯,以婦人內衣燒灰,酒服二錢。 時行黃疸,用小麥湯。 走精黃疽,多睡,舌紫甚,面裂,若爪甲黑者,多死,用豉五錢,牛脂一兩煎過,棉裹烙舌,去黑皮一重,濃煎豉湯飲之。 急黃欲死,用雄雀糞湯化服之,立蘇。 癇黃如金,好眠吐涎,用白鮮皮湯。 婦人黃疸,經水不調,因房事觸犯所致,用蠟礬丸。
徐忠可曰︰仲景言黃疸初時由風,兼挾寒濕,後則變熱,然其立方,雖有穀疸(茵陳蒿湯主之)、女勞疸(消礬散主之)、酒疸(梔子大黃湯主之)、 正黃疸(發汗,桂枝加黃耆,穀氣實,豬膏髮煎; 兩解表裡,茵陳五苓散; 有裡無表,大黃消石湯; 真寒假熱,小半夏; 無表裡而虛,小建中湯)之別,未常專於治風,專於治寒,專於治濕,惟清熱開鬱。 而為肺為胃,為脾為腎,分因用藥,絕不兼補,豈非治黃疸法以清熱開鬱為主,雖亦有汗下之說,而破氣與溫補,大汗及大下,皆非所宜乎。
宿病也。 與黃疸暴病不同,說黃疸眼目皆黃,無腫狀,黃胖多腫,色黃中帶白,眼目如故,或洋洋少神,雖病根都發於脾,然黃疸則由脾經濕熱蒸鬱而成,黃胖則濕熱未甚,多蟲與食積所致,必吐黃水,毛髮皆直,或好食生米、茶葉、土炭之類(宜四寶丹)。 有食積用消食之劑(宜神曲、 紅曲、山楂、穀芽、麥苛、菔子)。 針砂消食平肝,其央最速,不可缺,又須帶健脾去濕熱之品治之,無不愈者(宜二朮、茯苓、澤瀉)。 力役人勞苦受傷,亦成黃胖病,俗名脫力黃,好食易飢,怠惰無力(宜沈氏雙砂丸),此又在蟲食黃病之外者。
《得效》曰︰食勞疳黃,一名黃胖。 夫黃疸者,暴病也,故仲景以十八日為期,食勞黃者,久病也,至有久而終不愈者。
《正傳》曰︰綠礬丸、褪金丸二方,治黃胖病最捷。 繆仲淳曰︰脾病黃腫者,用青礬四兩?成赤珠子,當歸四兩酒醉浸七日焙,百草霜三兩,為末,以浸藥酒打糊丸,梧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溫水下,一月後黃去,立效。 又脾勞黃病,針砂四兩醋淬七次,乾漆燒存性二錢,香附三錢,平胃散五錢,為末,蒸餅丸,湯下。 又好食茶葉面黃者,每日食榧子七枚,以愈為度。
《入門》曰:黃病愛吃茶葉者,用蒼朮、白朮各三兩,石膏、白芍、黃芩、南星、陳皮各一兩,薄荷七錢,砂糖煮神曲糊丸,空心,砂糖水吞下五七十丸。 又黃病吃生米者,用白朮一錢半,蒼朮一錢三分,白芍、陳皮、神曲、麥芽、山楂、茯苓、石膏各一錢,厚朴七分,藿香五分,甘草三分,砂糖末一匙沖服。
除濕羌活湯 | [濕似疽] | 蒼朮 本 羌活 防風 升麻 柴胡 |
茯苓滲濕湯 | [諸疸] | 茵陳 茯苓 豬苓 澤瀉 白朮 蒼朮 陳皮 黃連 山 梔 秦艽 防己 葛根 食後服。 |
桂枝黃*湯 | [又] | 桂枝 白芍甘草 生薑 大棗 黃* 此治無汗須熱服,須臾,飲滾水以助之即汗,如無汗再服。 |
硝黃湯 | [又] | 大黃 硝石 黃柏山梔 |
小半夏湯 | [又] | 半夏 生薑 |
茵陳湯 | [穀疸] | 茵陳 山梔 大黃 |
梔子大黃湯 | [酒疽] | 山梔 大黃枳實 淡豉 葛根 |
加味柴胡湯 | [又] | 茵陳草 柴胡 黃芩 半夏 黃連 淡豉 葛根 大黃 |
當歸白朮湯 | [又] | 茵陳草 當歸 白朮 黃芩 甘草 半夏 枳實 前胡 茯苓 |
棗仁藿香扶脾飲 | [又] | 炙甘草 厚朴 半夏 藿香 木香 陳皮 麥芽 日二服。 |
加味四君子湯 | [女勞] | 人參 黃耆 茯苓 白朮 炙草 白芍 扁豆 薑棗 |
滑石散 | [又] | 滑石錢半 活礬三分 為末,大麥湯下。 |
腎著湯 | [又] | 升麻 防風 蒼朮 白朮 羌活 獨活 茯苓 豬苓 柴胡 葛根 甘草 澤瀉 人參 神曲 |
黃柏又方 | [又] | 四苓合四物,去川芎,加茵陳、 麥冬、滑石。 |
黃耆湯 | [黃汗] | 黃耆 赤芍 茵陳 石膏 麥冬 淡豉 甘草 生薑 竹葉 |
茵陳四逆湯 | [陰黃] | 茵陳 附子 甘草 乾薑 |
濟生茵陳湯 | [疫疸] | 茵陳四錢 大黃二錢 山梔一錢 |
茵陳瀉黃湯 | [又] | 茵陳草 葛根 薑黃連 山梔 白朮 赤苓 白芍 人參 木通 木香 薑 棗 |
人參養榮湯 | [虛黃] | 人參 當歸白芍 陳皮 黃耆 肉桂 白朮 炙草 熟地 茯苓 遠志 五味 薑 棗 |
青龍散 | [風黃] | 防風 荊芥 首烏 生地 威靈仙 每末一錢,食後開水下,日三次。 |
桃仁承氣湯 | [血黃] | 大黃 芒硝厚朴 枳實 桃仁 |
化疸湯 | [總治] | 茵陳 蒼朮 木通 山梔 茯苓 豬苓 澤瀉 苡仁 停滯加神曲、麥芽、山楂,酒疸加葛根、苜蓿,勞加當歸、紅花,瘀血加琥珀、丹皮、紅花、紅曲、蒲黃、桃仁、五靈脂、延胡索。 |
參朮健脾湯 | [久疽] | 人參 白朮 茯苓 當歸 陳皮 白芍 炙草 大棗 |
當歸秦艽散 | [又] | 川芎 當歸 白芍 熟地 茯苓 秦艽 白朮 陳皮 半夏 炙 草 |
四君子湯 | [又] | 人參 茯苓 白朮 炙草 |
金匱腎氣丸 | [又] | 熟地八兩 山萸 山藥各四兩 丹皮 茯苓 澤瀉各三兩 附子 肉桂各一兩,牛膝 車前子各兩半 |
硝礬散 | [黑疸] | 硝石 礬石燒等分,為末,大麥粥汁服方寸匕,日三服,病隨大小便去,小便正黃,大便正黑,是其候也。 硝能散虛鬱之熱, 為體輕脫,而寒不傷脾。 礬能卻水,而所到之處,邪不複侵,合而用之,散鬱熱,解腎毒,其於氣血陰陽汗下補瀉等治法,毫不相涉,所以為佳。 |
沈氏黑疸方 | [又] | 茵陳蒿四兩,搗取汁一合,瓜蔞根一斤,搗取汁六合,衝和,頓服之,必有黃水自小便中下。
如不下,再服。 此金鰲自製方也,簡便方單用瓜蔞根汁以泄熱毒,為黑疸良方。 餘複加茵陳汁以為濕邪引導,較為真切,故用之輒效也。 |
龍膽苦參丸 | [穀疸勞疸] | 龍膽草一兩 苦參三兩 牛膽汁丸,梧子大,食前,以生大麥苗汁或麥飲下五丸,日三服,不減,稍增。 |
穀疸照原方 | 勞疸再加龍膽一兩、山梔子三七枚,更妙,豬膽汁丸亦可。 | |
茵陳蒿酒 | [酒疸] | 茵陳蒿四根山梔七枚 大田螺一個連殼打爛 以百沸白酒 一大盞,沖汁飲之。 |
豬項肉丸 | [又] | 豬項肉一兩剁如泥 甘遂末一錢 和作丸,紙包,煨香食之。 酒下,當利出酒布袋也。 |
黃耆散 | [又] | 黃耆二兩 木蘭一兩 每末方寸匕,酒下,日三服。 |
二石散 | [女勞] | 滑石 石膏 等分,為末,每方寸匕,大麥汁服,日三次,小便大利愈。 腹滿者不治。 |
月經灰酒 | [又] | 女人月經和血衣灰,酒服方寸匕,日二服,三日瘥。 |
小麥湯 | [時行] | 小麥七升 竹葉五升切 石膏三兩 水一斗半,煮取七升,細服,盡劑愈。 |
白鮮皮湯 | [癇黃] | 白鮮皮 茵陳蒿 等分,水二鐘,煎服,日二服。 |
蠟礬丸 | [婦人] | 白礬 黃蠟各五錢 陳皮三錢 化蠟作丸,以調經湯下。 |
四寶丹 | [黃胖] | 使君子肉二兩檳榔 南星製各一兩 以此三味為主,如吃米,加麥芽一斤。 如吃茶葉,加細茶一斤。 如吃土加堊土一斤。 如吃炭,加黑炭一斤。 蜜丸,空心,砂糖水送下五十丸。 |
綠礬丸 | [又] | 五倍子炒黑 神曲炒黃各八兩 針砂炒紅醋淬 綠礬薑汁炒白 各四兩 薑汁煮棗肉丸,溫酒下六七十丸,米飲下亦可。 終身忌食蕎麥麵,犯之必再發不治。 |
褪金丸 | [又] | 針砂醋淬 便香附各六兩 白朮 蒼朮各二兩半 陳皮 神麴麥芽各兩半 厚朴 甘草各一兩 麵糊丸,米湯下五七十丸。 忌魚腥濕面生冷等物。 有塊加醋三棱、醋蓬朮各一半。 |
沈氏雙砂丸 | [脫力黃] | 針砂四兩炒紅紅醋淬至白色 砂仁一兩生研 香附便浸
炒五錢 皂礬白饅頭包?紅一兩 廣木香生研一兩 大麥粉三升 胡桃肉四兩,生搗如泥, 同黑棗一斤煮爛,去皮核為丸,每服一錢半。 脫力勞傷陳酒下,一切黃病米飲下,每病不過服四兩,多至六兩,無不愈。 此金鰲自製方也, 用以治脫力黃及一切黃,神效。 |
餘糧丸 | [總治脫力勞傷黃病,及一切黃胖病仙方也] | 餘糧石醋?一斤 海金 沙醋炒二兩 皂礬 浮麥醋炒四兩 豨薟草酒炒二兩 益母草蜜酒炒二兩 百草霜醋 炒二兩 香附便浸鹽酒炒四兩 茵陳酒炒二兩烏龍尾醋酒炒二兩 廣皮焙二兩 砂 仁薑汁炒二兩 白蔻仁烘二兩 松夢茶焙脆二兩木香曬二兩 生地酒煮曬二兩 歸 身炒二兩白芷二兩 陳香櫞切片曬二兩 川貝母去心曬二兩 川椒曬二兩 延胡索 酒炒二兩 漆渣炒煙盡二兩 大棗六斤煮,取肉作丸,豌豆大,朝七暮八,開水送下,以病愈為度。 |
香附丸 | [治同上] | 香附童便浸炒一斤 針砂醋?一兩 厚朴薑汁炒五兩 甘
草炒一兩 陳皮去兩 白芍炒五兩製蒼朮五兩 山楂肉炒黑五兩 茯苓乳蒸曬焙三兩 青皮炒六兩 苦參炒春夏二兩秋冬一兩 白朮土炒三兩 醋糊丸,每一錢,米飲下,弱者七八分,白朮湯下。 忌一切生冷油膩腥發磁硬之物,服過七日,手心即涼,內有紅暈起,調理半月即愈矣。 虛弱人宜佐以四君子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