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劑有五節奈何?
岐伯曰:固有五節:一日振埃,二日發蒙,三日去爪,四日徹衣,五日解惑。
黃帝曰:夫子言五節,余未知其意。
岐伯曰:振埃者,刺外經,去陽病也;發蒙者,刺府輸,去府病也;去爪者,刺關節肢絡也;徹衣者,盡刺諸陽之奇輸也;解惑者,盡知調陰陽,補瀉有餘不足,相傾移也。
黃帝曰:刺節言振埃,夫子乃言刺外經,去陽病,余不知其所謂也。願卒聞之。
岐伯曰:振埃者,陽氣大逆,上滿於胸中,憤解肩息,大氣逆上,喘喝坐伏,病惡埃煙,嫣不得息,請言振埃,尚疾於振埃。
黃帝曰:善。取之何如?
岐伯曰:取之天容。
黃帝曰:其咳上氣,窮訕胸痛者,取之奈何?
岐伯曰:取之廉泉。
黃帝曰:取之有數乎?
岐伯曰:取天容者,無過一里,取廉泉者,血變而止。帝曰:善哉。
黃帝曰:刺節言發蒙,余不得其意。夫發蒙者,耳無所聞,目無所見。夫子乃言刺府輸,去府病,何輸使然?願聞其故。
岐伯曰:妙乎哉問也!此刺之大約,針之極也,神明之類也,口說書卷,猶不能及也,請言發蒙耳,尚疾於發蒙也。
黃帝曰:善。願卒聞之。
岐伯曰:刺此者,必於日中,刺其聽它,中其眸子,聲聞於耳,此其輸也。
黃帝曰:善。何謂聲聞於耳?
岐伯曰:刺邪以手堅按其兩鼻奔而疾低其聲必應於針也。
黃帝曰:善。此所謂弗見為之,而無目視,見而取之,神明相得者也。
黃帝曰:刺節言去爪,夫子乃言利關節肢絡,願卒聞之。
岐伯曰:腰脊者,身之大關節也。肢勝者,人之管以趨翔也。莖垂者,身中之機,陰精之喉,津液之道也。故飲食不節,喜怒不時,津液內溢,乃下留於睪,血道不通,日大不休,俯仰不便,趨翔不能,此病榮①然有水,不上不下,被石所取,形不可匿,常不得蔽,故命回去爪。
189
帝曰:善。
黃帝曰:刺節言徹農,夫子乃言盡刺諸陽之奇輸,未有常處也,願卒聞之。
岐伯曰:是陽氣有餘而陰氣不足,陰氣不足則內熱,陽氣有餘則外熱,內熱相搏,熱於懷炭,外愛綿帛近,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胰理閉塞,則汗不出,舌焦唇槁,臘干隘燥,飲食不讓美惡。
黃帝曰:善。取之奈何?
岐伯曰:取之於其天府、大行三精,又刺中古,以去其熱,補足手太陽以去其汗,熱去汗稀,疾於徹農。
黃帝曰:善。
黃帝曰:刺節言解惑,夫子乃言盡知調陰陽,補瀉有餘不足,相傾移也,惑何以解之?
岐伯曰:大風在身,血脈偏虛,虛者不足,實者有餘,輕重不得,傾側宛伏,不知東西,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反乍復,顛倒無常,甚於迷惑。
黃帝曰:善。取之奈何?
岐伯曰:瀉其有餘,補其不足,陰陽平復,用針若此,疾於解惑。
黃帝曰:善。請藏之靈蘭之室,不敢妄出也。
黃帝曰:余聞刺有五邪,何謂五邪?
岐伯曰:病有持癰者,有容大者,有狹小者,有熱者,有寒者,是謂五邪。
黃帝曰:刺五邪奈何?
岐伯曰:凡②刺五邪之方,不過五章,瘁③熱消滅,腫聚散亡,寒痺益溫,小者益陽,大者必去,請道其方。凡刺癰邪,無迎隴,易俗移性,不得膿,脆④道更行,去其鄉,不安處所,乃散亡。諸陰陽過癰者,取之其輸瀉之。凡刺大邪日以小,洩奪其有餘,乃益虛。剽其通,針其邪,肌肉親,視之毋有反其真,刺諸陽分肉間。凡刺小邪日以大,補其不足乃無害,視其所在迎之界,遠近盡至,其不得外,侵而行之乃自費,刺分肉間。凡刺熱邪,越而蒼,出遊不歸乃無病,為開通闢門戶,使邵得出,病乃已。凡刺寒邪,日以溫,徐往徐來致其神,門戶已閉氣不分,虛實得調其氣存也。
黃帝曰:官針奈何?
岐伯曰:刺癰者用鎮針,刺大者用鋒針,刺小者用員利針,刺熱者用錢針,刺寒者用毫針也。請言解論,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人參天地,故可為解。下有漸枷,上生葦蒲,此所以知形氣之多少也。陰陽者,寒暑也,熱則滋雨而在上,根藝少汁。人氣在外,皮膚緩,胰理開,血氣減,汁大池,皮淖澤。寒則地凍水冰,人氣在中,皮膚致,睦理閉,汗不出,血氣強,肉堅澀。當是之時,善行水者,不能往冰;善穿地者,不能鑿凍;善用針者,亦不能取四厥;血脈凝結,堅搏不往來者,亦未可即柔。政行水者,必待天溫冰釋凍解,而水可行,地可穿也。人脈猶是也,治厥者,必先熨調和其經,掌與腋、肘與腳、項與脊以調之,火氣已通,血脈乃行,然後視其病,脈淖澤者,刺而平
19O
之,堅緊者,破而散之,氣下乃止,此所謂以解結者也。用針之類,在於調氣,氣積於胃,以通管衛,各行其道。宗氣留於海,其下者注於氣街,其上者走於息道。敢厥在於足,宗氣不下,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用針者,必先察其經絡之實虛,切而循之,按而彈之,視其應動者,乃後取之而下之。六經調者,謂之不病,雖病,謂之自己也。一經上實下虛而不通者,此必有橫。絡盛加於大經,令之不通,視而瀉之,此所謂解結也。上寒下熱,先利其項太陽,久留之,已刺則熨項與肩腫,令熱下合乃止,此所謂推而上之者也。上熱下寒,視其虛脈而陷之於經絡者取之,氣下乃止,此所謂弓D而下之者也。大熱遍身,狂而妄見、妄聞、妄言,視足陽明及大給取之,虛者補之,血而實者瀉之,因其假臥,居其頭前,以兩手四指挾按頸動脈,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復止如前,熱去乃止,此所謂推而散之者也。
黃帝曰:有一脈生數十病者,或痛、或癰、或熱、或寒、或癢、或痺、或不仁,變化無窮,其故何也?
岐伯曰:此皆邪氣之所生也。
黃帝曰:余聞氣者,有真氣,有正氣,有邪氣。何謂真氣?
岐伯曰:夏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並而充身也。正氣者,正風也,從一方來,非實風,又非虛風也。邪氣者,虛風之賊傷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正風者,其中人也淺,合而自去,其氣來柔弱,不能勝真氣,故自去。虛邪之中人也,灑漸動形,起毫毛而發睛理。其入深,內搏於骨,則為骨痺;博於筋,則為筋攣;搏於脈中,則為血閉不通,則為癰;搏於肉,與衛氣相搏,陽勝者則為熱,陰勝者則為寒,寒則真氣去,去則虛,虛則寒;搏於皮膚之間,其氣外發,腹理開,毫毛搖,氣往來行,則為癢;留而不去,則痺;衛氣不行,則為不動虛邪偏客於身半,其入深,內居榮衛,榮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其邪氣錢者,脈偏痛。虛邪之久於身也深,寒與勢相搏,久留而內著,寒勝其勢,則骨疼肉枯,熱勝其寒,則爛肉腐肌為膿,內傷骨,內傷骨為骨蝕。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氣居其間而不反,發於筋溜。有所結,氣歸之,衛氣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為腸溜,久者數歲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結,氣歸之,津液留之,邪氣中之,凝結日以易甚,連以聚居,為昔瘤,以手按之堅。有所結,深中骨,氣因於骨,骨與氣並,日以益大,則為骨疽。有所結,中於肉,宗氣歸之,邪留而不去,有熱則化而為臟,無熱則為肉疽。凡此數氣者,其發無常處,而有常名也。
①榮:原作"榮",據呷對、《太素·五邪刺》改。楊註:"榮然水聚也。"
②凡:原作"幾",據《太素·五邪刺》改。
③瘴:原作"瘁",據《太素·五邪刺》改。
④脆:《太素·五邪刺》作'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