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總病論 卷第二


可發汗証

大法春宜發汗。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自發熱,陰弱者自汗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 桂枝湯 主之。

桂枝 芍藥 生薑(各一兩半) 甘草(一兩) 大棗(六個)
咀,水三升半,微火煎取一升七合半,生布絞去滓,溫服一盞。須臾,啜熱粥一碗,令助藥力。周覆一時,遍身 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止後服,不必盡劑也。若不汗,如前法更服,半日許令三服。若病重者,一日一夜可盡一劑。病証猶存者,更作服。

若汗未出,乃至二三劑。忌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按風池是少陽之經,陽維之會,不針天柱而取風池者,陽維維諸陽,巨陽與諸陽主氣故也。

龐曰︰凡桂枝湯証,病者常自汗出,小便不數,手足溫和,或手足指稍露之,則微冷,覆之,則溫渾身熱,微煩而又憎寒,始可行之。若病者身無汗,小便數,或手足逆冷,不惡寒,反惡熱,或飲酒後,慎不可行桂枝湯也。(脈緊必無汗,設有汗,不可誤作桂枝証。)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桂枝湯內,加附子一枚,炮,去皮尖,切片同煎,如前。小便難,為有津液,可作汗;若小便數,不可誤認陽旦証也,陽旦即桂枝湯異名也。)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桂枝湯內去芍藥,只用四味也。芍藥味酸,脈促胸滿,恐成結胸,故去芍藥之佐,全用辛甘,發散其毒氣也。)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白朮茯苓各一兩半主之。(不用桂,加水成四升,煎取二升。)太陽病,項背強□□,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二兩,添水成四升,煎取二升。通治柔 。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桂枝加杏仁濃朴湯主之。(桂枝內加濃朴一兩,杏仁四十枚。)此則中風自汗,用桂枝湯証也。

龐曰︰惡寒者,不當風而憎寒,惡風者,當風而憎寒,皆屬表証。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痛,骨節煩疼,惡風,無汗而喘者, 麻黃湯 主之。

麻黃(一兩半) 桂枝(一兩) 甘草(半兩) 杏仁(三十五個)
咀,水二升半,煮麻黃數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二合半,去滓,每飲一盞,續次服盡,不用粥投。溫覆,如桂枝法將息,未汗,可再作二三劑。

龐曰︰傷寒之脈,緊盛而按之澀是也。脈浮而緊,浮為風,緊為寒,風傷衛,寒傷榮,榮衛俱病,骨節煩疼。外証必發熱,無汗,或喘,其人但憎寒,手足指末必微厥,久而複溫,掌心不厥,此傷寒無汗,用麻黃証。

凡脈浮數,或浮緊,無汗,小便不數,病雖十餘日,尚宜麻黃湯也。

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自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此為逆也。 大青龍湯麻黃(三兩) 桂枝 甘草 石膏(各一兩) 杏仁(二十個) 棗(五枚) 生薑(一兩半)
咀,水五升,煮麻黃數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每溫飲一盞,微汗為度。若汗周身潤則止服;未周身潤,可停待少時服盡。不欲汗多,亡陽故也。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証者,大青龍湯主之。(少陰當言太陰。按太陰証內有脈浮緩,手足溫者,系太陰。太陰當發汗,証屬青龍湯;似桂枝証,反無汗而脈緊;似麻黃証,反身不疼而脈浮緩。)太陽病,項背□□,無汗惡風, 葛根湯 主之。

葛根(二兩) 麻黃(一兩半) 桂枝(一兩) 甘草(一兩) 芍藥(一兩) 大棗(六枚)生薑(一兩半)
咀,水四升,先煮麻黃、葛根數沸,去沫,下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每溫飲一盞,日三服,如桂枝湯將息。

太陽與陽明合病,必自下利者,葛根湯主之。

太陽與陽明合病,不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用前葛根湯內加半夏一兩一分,湯洗十遍,每個作四破。

龐曰︰脈浮緊,無汗,服湯未中病。其人發煩,目瞑,極者必衄。小衄而脈尚浮者,宜麻黃湯;衄後脈已微者,不可再行也。凡脈浮自汗,服湯不中病,桂枝証尚在,必頭痛甚而致衄。小衄而脈尚浮者,再與桂枝湯;衄後脈已微者,不可再行也。

傷寒三日後,與諸湯不差,脈勢如數,陽氣猶在經絡,未入臟腑,宜 桂枝石膏湯 。此方可夏至後代桂枝証用之;若加麻黃一兩,可代麻黃、青龍湯用之。

石膏(三兩) 梔子(二十四個) 生薑(一兩半) 桂枝 黃芩 甘草(各一兩) 升麻葛根(各一兩半)
咀,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飲一盞,食頃再服。若得汗,即止後服。

龐曰︰凡發汗,以辛甘為主,複用此苦藥者,何也?然辛甘者,折陰氣而助陽氣也。今熱盛于表,故加苦以發之。《素問》云︰熱淫於內,以苦發之故也。

葛根龍膽湯 療病四五日不瘥,身體毒熱,面赤,兼治陽毒風溫。

葛根(生者四兩,乾者二兩代) 生薑 升麻 大青 龍膽 桂枝 甘草 麻黃 芍藥(各半兩)葳蕤(一兩) 石膏(一兩半)
咀,水四升半,下麻黃,煮數沸,去上沫,內諸藥,煎二升,去滓。溫飲一湯盞,日三夜二。

(凡葛根,須用家園味甘多白粉者為佳,若誤用味苦野葛多吐,人轉增病。)時行熱病,六七日未得汗,脈洪大或數,面目赤,身體大熱,煩躁狂語欲走,大渴甚。又五六日以上不解,熱在胃中,口噤不能言,為壞傷寒,醫所不能治。如死人,或精魂已竭,心下才暖,發開其口,灌藥下咽即活,兼治陽毒, 麥奴丸 。

麻黃(三分) 釜底煤 黃芩 灶底墨 梁上塵 小麥奴 灶中黃土(各一分) 芒硝 大黃(各半兩)細末,蜜丸彈子大,新汲水三合,和一丸研服之。渴者但令冷水足意飲之,須臾當寒竟,汗出便瘥。若日移五尺不汗,依前法再服一丸。瘥即止,須微利。小麥奴乃小麥未熟時叢中黑麥捻之成黑勃者是也,無,即以小麥炒黑焦,地上出火毒用之亦得。此藥須是病患大渴,倍常躁盛,若小渴者強與之為禍耳,強人每服半雞子大。(亦治溫瘧。)傷寒,連服發汗湯七八劑,汗不出者,死。如中風法蒸之,使溫熱之氣外迎,無不得汗也,古今用效。薪火燒地,良久去火,掃地以水洒之。取蠶沙、桃柏、荊葉、糠及麥麩皆可。同和鋪燒地上,可側手濃,上鋪席,令病患臥席上,溫覆之。熱月只可夾被覆,其汗立出。後周身至腳心皆汗,乃用溫粉撲止,移之上床即愈。無蠶沙即用麩糠之類,鋪燒地上亦得。(溫粉法,白朮、本、白芷各二兩,末之,入英粉十二兩,和勻用之。無英粉以 粉代之。)傷寒瘥後,有不了了証者,謂至十日或半月二十日,終不惺惺,常昏沉以失精神,言語錯謬,或無寒熱,有似鬼祟,或朝夕潮熱頰赤,或有寒熱如瘧狀,此乃發汗不盡,餘毒氣在心胞絡間所致也,宜 知母麻黃湯 。

知母(一兩半) 麻黃(一兩) 芍藥 黃芩 甘草 桂枝(各半兩)
咀,水二升半,煮麻黃數沸,去上沫,內諸藥,取一升三合,去滓。每溫飲一大盞,半日可相次三服,溫覆令微汗。若心煩欲水,當稍與之,令胃中和則愈。未汗盡劑。

太陽病,下之後,氣上沖,其脈必浮,可依証發汗,不與汗則成結胸也。凡發汗,脈浮大,雖大便秘,小便少者,可發汗而解也。合汗不汗,諸毛孔閉塞,悶絕而死。  

不可發汗証

脈浮緊,法當身痛,當以汗解。假令尺中脈遲,為榮氣不足,血少故也。(前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宜桂枝湯,不責榮不足,蓋尺脈長大而遲也。此若軟緊而遲,不可汗,宜小建中湯。)小建中湯桂枝(三分) 生薑(三分) 芍藥(一兩半) 甘草(半兩) 棗(六枚) 飴糖(二合半)
咀,水二升半,煮取九合,去滓,方下飴糖,煎令化。每溫飲一湯盞,日進二三服。尺尚遲,再作一劑,入人參加半兩同煎最良。舊有微溏或嘔者,不用飴糖也。兼治傷寒一二日,胸中悸而煩,及汗後身疼,脈沉遲。又治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小建中湯;不瘥,與柴胡湯。

(方在和表証中。)龐曰︰凡脈緊,病必無汗,唯濡而緊,病必自汗。勿誤行桂枝,宜建中湯也。

脈濡弱,不可發汗,汗則厥而煩躁,不得眠。諸動氣在心腹上下左右,不可發汗。

龐曰︰諸脈動數微弱,不可發汗。(以上並宜建中湯。若煩躁者,宜竹葉湯。)竹葉湯 治虛煩,病似傷寒,身亦熱而煩躁,頭不痛,身不疼,脈不數者。兼治中,渴吐逆而脈滑數者,及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並宜服之。

淡竹葉(半把) 石膏(四兩) 半夏(三分) 人參(半兩) 甘草(半兩) 麥門冬(二兩)粳米(一合,淘過)
細銼,以水五升,煎二升半,米熟去滓。溫飲一盞,日進三服,夜二服。嘔者,加生薑一兩半,不嘔不用。

虛煩或嘔吐,脈弦細芤遲,手足微寒,胸滿者,橘皮湯主之,兼治暴煩下利。(方在太陰証中。)四逆不可發汗,發汗則聲嘶,舌萎不得前,言亂睛眩者,命將難全。

咽中閉塞,不可發汗,發汗則吐。血氣微絕,手足不能自溫者,乾薑甘草湯主之。(方在太陰証中。)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瘡家,雖身痛,不可發汗,汗出則 。(以癰瘡家膿血過多。)

動氣在右,不可發汗,汗出則衄而渴,心苦煩,飲則吐水。(動者,謂心腹中虛氣動,若誤汗有此証,先宜五苓散三服,方在可水証中。次服竹葉湯,方在前。)動氣在左,不可發汗,發汗則頭眩,汗出則筋惕肉,此為逆,難治。(但先服防風白朮散,次服建中湯,方在前。)

防風白朮散防風(一兩) 牡蠣粉(半兩) 白朮(三分)細末,溫米飲調下二錢,日二三服,汗出續與建中湯。

動氣在上,不可發汗,發汗則氣上沖,正在心端,李根湯主之。

半夏(半兩) 桂枝 當歸 芍藥 黃芩 甘草 人參(各一分) 茯苓(三分)粗末,每五錢水二盞,薑三片,甘李根白皮一團,如雞子黃大,煎八分,通口,日三五服。

動氣在下,不可發汗,發汗則心中大煩,骨節苦痛,目運惡寒,食則反吐,谷不得前,先服大橘皮湯;得吐止,後服建中湯。 大橘皮湯 (亦主手足冷嘔噦。)橘皮(一兩半) 生薑(二兩) 棗(二十四個) 甘草(半兩) 人參(一分) 竹茹(半兩)
咀,水三升,煎一升半,去滓。溫服一盞,食頃再服。不當汗而強汗之,則津液枯槁而死。  

四逆証

四逆湯治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瘥,身體疼痛者;脈浮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者;汗出熱不去,內拘急,支節疼,四逆者;下利厥逆,惡寒者;下利腹脹滿,身疼脈浮者。

先用四逆溫裡,得利止,乃可隨証用藥攻表也。

甘草(一兩) 附子(半個) 乾薑(三分)
咀,以水一升半,煮取六合,去滓,溫分作二服。

手足厥,脈微欲絕者, 當歸四逆湯 主之。

當歸 桂枝 芍藥 細辛(各一兩半) 棗(三十六個) 甘草 木通(各一兩)
咀,以水四升半,煮二升二合,去滓,每溫一盞服。  

和表証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難、腹滿而喘者, 小青龍湯 主之。

麻黃 芍藥 細辛 乾薑 甘草 桂枝(各一兩半) 半夏(三分) 五味子(半兩)
咀,以水六升,先煮麻黃數沸,去上沫,內諸藥,煮一升,去滓,每溫服一盞。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一兩半;若微利,去麻黃,加蕘花一雞子大,炒赤;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小便不利、小腹滿者,去麻黃,加赤茯苓二兩;若喘,去麻黃,加杏仁一兩一分。無蕘花,以桃花一鴨子大,不炒代之。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

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吐下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其身必癢,宜 桂枝麻黃各半湯 。

桂枝湯末 麻黃湯末(各三分)
以水一升半,棗三個,生薑三片,煎減半,去滓,溫飲一盞。未有小汗,再服之。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証候不改者,服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狀,日再發者,宜 桂枝二麻黃一湯 。

桂枝湯末(一兩) 麻黃湯末(半兩)
以水一升半,薑三片,棗三個,煎減半,去滓,溫飲一盞。未有小汗,再服之。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脈洪大者,白虎東加人參主之。(方在厥陰証中。)龐曰︰傷寒,已得汗,身和脈弦細,譫語妄見,此為津液不和,與小柴胡去人參加桂枝湯服之,津液和自愈;未瘥,與調胃承氣湯下之。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証未去, 柴胡桂枝湯 主之,兼治寒疝腹痛。

柴胡(一兩) 桂枝 黃芩 人參(各半兩) 半夏(四錢一字) 芍藥(半兩) 甘草(一錢一字) 大棗(九枚) 生薑(半兩)
咀,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七合半,去滓,溫飲一盞。

小柴胡湯 治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滿,嘿嘿不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微熱,或咳者。

柴胡(二兩) 甘草 黃芩 人參(各三分) 半夏(六錢一字) 生薑(三分) 大棗(三枚)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再煎取一升半,溫作三服。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半個。若渴,去半夏,加人參成二兩二錢半、栝蔞根二兩。若腹中痛,去黃芩,加芍藥一兩半。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二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黃芩,加茯苓二兩。若不渴、外有微熱,去人參,加桂枝一兩半,溫覆微汗愈。若咳,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一兩一分,乾薑一兩。

傷寒中風,有柴胡証,但見一証,不必悉具。凡以柴胡証而下之,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複發熱汗出而解也。

病十日以上,脈浮細嗜臥者,為已安候,小柴胡和之,細而遲者勿與。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自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必自愈。(先宜小柴胡湯,不愈,可刺期門。)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取之。

陽明病,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如,胸脅滿不去者,小柴胡湯主之。又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亦宜服之。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 然汗出而解。

陽明中風,脈浮弦大而短氣,腹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及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瘥,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  

可下証(血証附)

大法秋宜下。

陽明病,發熱不惡寒,汗多者,急下之。

凡脈沉細數,為熱在裡。又兼腹滿咽乾,或口燥舌乾而渴者,或六七日不大便,小便自如,或目中瞳子不明,無外証者,或汗後脈沉實者,或下利,三部脈皆平,心下堅者,或連發汗,已不惡寒者,或已經下,其脈浮沉按之有力者,宜 大承氣湯 。

大黃(半兩) 濃朴(一兩) 枳實(一枚) 朴硝(半兩)
咀,以水四升,先煮濃朴、枳實至三升,下大黃,煮取一升半,去滓,下朴硝烊化。每溫一盞服,利即止。後服如作煮散煎,每服濃朴、枳實末共三錢,水二盞,煎一盞半,下大黃末一錢,煎一盞,絞去滓,下朴硝末一錢,烊化服之。

陽明與少陽合病而利,脈不負者,為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克為負也。脈滑而數者,有宿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陽明土,其脈大,少陽木,其脈弦,若合病,土被木賊克,更利,為胃已困。若脈不弦,為土不負。弦者,為土負,必死。)脈雙弦而遲,心下堅,或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可下之。病者煩熱汗出,如瘧狀,日晡則發潮熱者,屬陽明,其脈必實,當下之而愈。

病患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宜下之。

傷寒,若吐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以上,至十餘日,日晡則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妄撮,(常見有此撮空候,故改之。)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脈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可下之。一服利,止後服。

過經譫語者,可下之。

病患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此有燥屎,故不大便,可下之。(以上並宜大承氣湯。)太陽病未解,其脈陰陽俱停者,必先振栗汗出而解。陽微者,先汗之而解;陰實者,先下之而解。下之,宜 大柴胡湯 。

柴胡(四兩) 黃芩 芍藥(各一兩半) 枳實(二枚) 生薑(二兩半) 半夏(一兩一分)大棗(六個) 大黃(一兩)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再煎,每溫一盞服。

因下之後,潮熱而微利者,此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而有表証,仍胸膈滿而嘔者,先服小柴胡湯,後服大柴胡湯。(小柴胡湯在和表証中。)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傷寒十餘日,結熱在裡,往來寒熱者,宜大柴胡湯。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疾者, 小承氣湯 主之。

大黃(二兩) 濃朴(一兩) 枳實(二枚)
咀,水二升半,煎至八合,去滓,放溫時飲一盞,以利為度。凡大便秘悶,恐有表証者,但少少飲之,微下為度,不可飲多,恐大泄利也。虛弱人可作煮散煎服。

太陽病,若吐下發汗後,微煩,小便數,大便難者,與小承氣湯利之則愈。(此太陽陽明証也。)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初一服,譫語止;若更衣者,停後服,不爾,盡與之。

(更衣即登廁也,非顏師古注《漢書》更衣之義。《集驗方》痔有更衣挺出,頗妨于更衣,更衣出清血,故以知之。)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方在太陽証中。)發汗後,惡寒者,虛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宜調胃承氣湯。

傷寒十三日,過經譫語者,此有熱,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硬,反下利而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為內實也,宜調胃承氣湯。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郁郁微煩。此時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不爾,可與之。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証,以嘔故知極吐下也,屬調胃承氣湯。

傷寒吐後,腹脹滿者,屬調胃承氣湯。

茵陳湯 治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其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而飲水者,以瘀熱在裡,身必發黃。

茵陳蒿(三兩) 大黃(一兩半) 梔子(二十個,大者七枚)
咀,水二升半,先煮茵陳至一升,內二味,煮取一升二合半,去滓。溫飲一盞,日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沫,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出。

十棗湯 治太陽病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和裡未和也。

芫花 甘遂 大戟(等分,異杵篩,秤末合之,入臼再杵二三百下。)先以水一升,煮肥棗十枚,擘碎,煮取半升,去棗,用煎湯少半,調末一錢匕,羸人半錢,再單飲棗湯送之,平旦服。若下少而病不除,明旦加藥一錢半,如前服之。服之必利,利後糜粥自養。

咳而脅下痛,此為有飲,宜十棗湯。

調中湯 治夏月及秋初,忽有暴寒,折于盛熱,熱結四肢,則壯熱頭痛,寒傷于胃,下利或血或水,或赤帶下,壯熱且悶,脈數宜下之。久年腸風,下之亦瘥。

大黃(三分) 葛根 黃芩 芍藥 桔梗 茯苓 本 白朮 甘草(各半兩)
咀,水三升,煎至二升,下大黃,取一升二合,去滓。溫溫飲一盞,移時勿膈食再服之,得快下,壯熱便歇,其下利亦止。凡秋夏早熱積日,或有暴寒折之,熱無可散,喜搏著肌中,作壯熱氣也。胃為六腑之表,最易為暴寒所折故也,虛人亦不發壯熱,但下利或霍亂,不宜用此。實人有服五石人,喜壯熱,與別藥下則加熱,喜悶而死矣。是以宜以此下,和其胃氣。(調中湯又治陽病因下,遂協熱利不止,及傷寒不因下而自利,表不解,脈浮數者,皆可去大黃,加葛根成一兩煎服之,殊驗也。)茵陳丸 療瘴氣及黃病 瘧。

茵陳 梔子 鱉甲 芒硝(各一兩) 大黃(二兩半) 豉(二合半) 常山 杏仁(各一兩半)巴豆(半兩)細末,蜜丸梧桐子大。初得時氣,三日內平旦米飲服二丸,如人行十里久,或吐或利,或汗出,不爾,更服一丸,以熱粥投之,老少以意加減丸數服。若黃病痰癖,時氣傷食 瘧,小兒驚熱欲發癇,服之無不瘥者。療瘴神驗,赤白痢服之亦效。春初有宿熱,依上法服之,取吐利,當年不憂熱病。(有性殺藥者,每服七丸、五丸。)抵黨湯 治太陽病六七日,表証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乃熱在下焦,小腹當硬滿;小便反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血在裡故也。(小腹滿而小便不利者,非血証。)水蛭 虻蟲(各十枚) 桃仁(七枚) 大黃(一兩)
咀,以水二升半,煮至一升二合半,去滓,溫溫分四服。未下,再服。虛人只可作半料服之,如作煮散,每五錢水一盞半,煎一盞,去滓服之。

桃仁承氣湯 治太陽病不解,熱結在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乃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隨証行湯解外。外已解,但小腹急結者,乃可攻之。(不惡寒為外解。)桃仁(二十四個) 大黃(二兩) 甘草 桂枝 芒硝(各一兩)
咀,以水三升半,煎取一升半,去滓,內芒硝烊化,溫服一盞。虛人減作半料,亦可作煮散。

每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下芒硝一錢半,烊化服之。

桃仁承氣湯又治產後惡露不下,喘脹欲死,服之十瘥十。

龐曰︰脈朝夕快者,實癖也,可下之。朝平夕快者,非癖也,不可下。快謂數脈,六七至者也。

若脈數一息八九至,慎不可下,若下之則煩躁,下利不止而死。凡數脈與皮毛相得,亦不可下也。

合下不下,令病患腹脹滿,通身浮腫而死。  

不可下証

脈軟而弱,弱反在關,(關下三分也。)濡反在巔,(關上三分也。)微反在上,(寸口也。)澀反在下。(尺部也。)微則陽不足,澀則無血,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反煩躁,澀則無血,厥而且寒,宜建中湯。(方在不可汗証中。)陽微不可下,下之則心下痞。

諸動氣在心腹上下左右,俱不可下。

動氣在右,不可下,下之則津液內竭,咽燥鼻乾,頭眩心悸。(宜竹葉湯,方在不可汗証中。)動氣在左,不可下,下之則腹裡拘急不止,動氣反劇,身雖有熱反欲倦。(先服乾薑甘草湯,方在太陽証中,後服建中湯,方在不可汗証中。)動氣在上,不可下,下之則掌握熱煩,身冷,熱汗自泄,欲水自灌,竹葉湯主之。(方在不可汗証中。)動氣在下,不可下,下之則腹滿,卒起頭眩,食則下清穀,心下痞堅,半夏瀉心湯主之。(方在痞証中。)咽中閉塞,不可下。

龐曰︰諸脈濡弱微虛細相搏,俱不可下。

諸四逆,不可下,虛家亦然。

龐曰︰若下証悉具而見四逆者,是失下後氣血不通使然,但手足微厥,掌心常溫,時複指稍溫便下之,不可拘忌也。

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証,不可攻也。

龐曰︰凡下証,小便不利或尚少,未可攻之也。

不當下而強下之,令病患腸胃洞泄不禁而死。  

可水不可水証

龐曰︰凡病非大渴,不可與冷水。若小渴口咽乾,小小呷滋潤之;若大渴煩躁甚,能飲一斗者與五升,能飲一升者與半升,若乃不與,則乾燥無由作汗,煩喘而死者多矣,但勿令足意飲也;若大汗將來,躁渴甚者,但足意飲之勿疑。常人見因渴飲水而得汗,見小渴遂強與之致停飲,心下滿結喘而死者亦多矣。其有熱脈數,尚可作汗而解者,出於天幸也。

五苓散 治病患水藥入口則吐,或渴而嘔者,或汗後脈尚浮而煩渴者,或下利渴而小便不利者,或因渴停水心下,短息者,難治。嘔而小便不利者,皆主之。

豬苓 白朮 茯苓 桂枝 澤瀉(各半兩)細末,白飲調下二錢,日三服,數飲暖水,汗出效。

陽明病,小便數者,大便即堅,不更衣十日無所苦。欲得水,但與之,當以法救;渴者,五苓散主之。

霍亂,頭痛發熱,身體疼,熱多欲飲水,五苓散主之。若得病無熱,但狂言煩躁不安,精采不與人相當,勿以火導之,但以豬苓散方寸匕服之。當逼飲新汲井水一升,即令指刺喉中吐去之,病隨手愈。若不能吐者,勿強與水,水停則結心下也,當以藥吐之,不爾,更致危病。若當吐不吐時,以豬苓散吐之,其死迨速矣,亦可針之尤佳。夫飲膈實難治,此皆三死一生也。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躁煩不得眠,其人欲飲水者,但與之,當稍稍飲之,令胃和則愈。  

可吐不可吐証

龐曰︰胸膈痞悶,痰壅塞礙,脈得浮或滑,並宜瓜蒂散吐之。(方在厥陰証中。)產後六七日內下瀉,諸藥不效,得此脈與吐之,瀉立止。

下利日數十行,其脈反遲,寸口微滑,吐之則止。

龐曰︰虛家當吐而不敢吐之,宜以枳實散壓氣毒痰水,過日毒入胃,乃可微下之也。

諸四逆脈微弱虛細,或弦遲,雖中滿悶,不可吐,宜橘皮湯、枳實散之類。(橘皮湯在和表証中,枳實散在敘論中。)不可吐而強吐之,氣築心即死矣。  

可灸不可灸証

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賁豚,氣從少腹上撞者,灸其核上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桂枝湯內加桂枝足成一兩一分,如前法煎之。)少陰病,其人吐利,手足不逆,反發熱,不死,灸少陰七壯。

下利,手足厥無脈,灸之不暖,反微喘者死。

傷寒脈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合灸不灸,令病患冷結,久而彌固,氣沖心而死。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複也。

脈浮,當以汗解,而反灸之,邪無從去,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當重而痺,此為火逆。若欲自解,當先煩,煩乃有汗,隨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以知汗出而解。

脈浮熱甚而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咽燥必唾血。

不當灸而誤灸,令火邪入腹,干錯五臟,重加煩而死。  

可火不可火証

下利,穀道中痛,當以熬鹽末熨之,或炒枳實末溫熨,二味相兼益佳。若臍下冷結,不可便熨,冷氣攻心腹必死。須先用藥溫之,久而可熨。凡臍下冷結成關陰,大小便不通,服藥雖多,不見效,以炒鹽熨臍下,須臾即通。然關陰已,服巴豆、甘遂、大黃、輕粉之類太多,即暴通利而損人,尤宜詳之也。  

可溫証

大法冬宜溫熱藥。

少陰病,其人飲食入則吐,心中溫溫欲吐,複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宜四逆湯溫之。(方在四逆証中。)下利,其脈浮大,此為虛,以強下之故也。設脈浮大,因爾腹鳴,宜當歸四逆湯溫之。(方在四逆証中。)    

火邪証

(醫以火臥床下,或周身用火迫劫汗,或熨、或誤灸,皆屬火邪也。)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驚或狂,起臥不安者,宜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

桂枝(一兩半) 蜀漆(一兩半) 甘草(一兩) 龍骨(二兩) 牡蠣(二兩半) 生薑(一兩半) 大棗(六枚)
以水六升,先煮蜀漆減一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盞。無蜀漆以恆山代之。火劫後脈浮,當汗出而愈。

火邪下之,因燒針煩躁者, 桂枝甘草湯 主之。

桂枝(半兩) 甘草 牡蠣 龍骨(各一兩)
以水二升,煮一升,去滓,溫取一盞,可代救逆湯使之。

龐曰︰灸及燒針後,証似火劫者,並宜火劫治之。煩躁驚及狂,用六石風引湯尤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亦通用。

病患因火劫,至十五六日,身黃下利,狂欲走。師脈之,言當下清血如豚肝乃愈,後如師言。

何以知之?師曰︰寸口脈陽浮而陰濡弱,陽浮為風,濡弱為虛,浮虛受風少血,發熱惡寒,洒淅項強頭眩。醫以火熏郁令汗出,惡寒遂甚,客熱因火而發,怫郁蒸于肌膚,自為黃,小便微難,短氣,鼻中出血。而複下之,胃無津液,利遂不止,熱瘀在膀胱,蓄結成積,狀如豚肝。當下不下,心亂迷憒,狂走赴水,必不能自製。蓄血若去,目明心了,此皆醫所為,輕者得愈,極者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