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附骨疽者,謂其毒氣深沉,附著於骨也。此証多由憂愁之時露臥,為寒冷之氣折之,使風熱之氣不能發散,以致伏結附骨成疽。其痛而不能轉,初按之應骨,皮肉微急,洪洪如肥狀者,是也。但痛無時,乍寒乍熱而無汗者,經久不消,極陰生陽,寒化為熱而潰也。又有緩疽石疽,與附骨疽亦相類矣。所異者,蓋緩疽石疽皆寒氣所作,深伏於骨髓之間,有腫與皮肉相似,若疼而堅硬如石,故謂之石疽。緩疽其熱緩慢,積日不潰,久乃赤紫黯色,皮肉俱爛,故名曰緩疽。此二者其治,初覺便宜補虛托裡溫熱之劑,以取消矣。若附骨疽,其治亦同,宜服漏蘆湯、五香連翹散疏下之,次用內消升麻湯、 潰膏藥貼之,令其浮淺則能愈矣。
貫眾湯
治附骨癰生股上伏肉間,淋渫方。
貫眾 地骨皮 穀精草 枇杷葉(刷去毛,炙) 荊芥(去梗) 蜀椒(去目合口者,各一上搗篩,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和渣淋渫,蘸布帛拓之。
當歸散
治附骨癰及一切惡瘡。
當歸(半兩) 甘草(一兩) 山梔子(十二枚) 木鱉子(一枚,去皮)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冷酒調服。
內托柴胡黃耆湯
治附骨癰。
黃耆(二錢) 柴胡(一錢) 羌活(五分) 連翹(一錢三分) 官桂(三分) 黃柏(二分)生地黃(一分) 土瓜根(一錢,酒製) 當歸尾(七分半)
上□咀作一服,水三盞,酒一盞,同煎至一盞,去渣熱服。宿食消盡,服一服而食。昔賈德茂,男,年十歲,丁未四月十一日,於左腿近膝股內出附骨癰,不辨肉色,漫腫,皮澤木硬,瘡勢甚大。其左腳乃肝之脾土也,更在足厥陰肝經之分,少侵足太陰脾經之分。其脈左三部細而弦,按之緩而微有力。一方無黃柏。
內托黃耆酒煎湯
治附骨癰。
黃耆 當歸尾(各二錢) 柴胡(一錢半) 升麻(七分) 連翹 肉桂 鼠粘子(炒,各一錢) 黃柏 甘草(炙,各五分)
上□咀,好糯米酒一盞半,水一大盞半,同煎至一大盞,去渣溫服,空心宿食消盡服之,待少時以早飯服之,使不令大熱上攻中上二焦也。丁未季春二十二日,蒲度主老年七十,因寒濕地氣,得附骨癰於左腿外側,足少陽膽經之分,微侵足陽明分,闊六七寸,長一尺,堅硬漫腫,不辨肉色,皮澤深,但行步作痛,以指按至骨大痛。與藥一服立止,再日堅硬腫
犀角湯
治石癰熱毒氣盛,腫硬疼痛,口乾煩悶。
犀角(鎊) 木香(各七錢半) 連翹 梔子仁 射干 當歸(切焙) 升麻 赤芍藥 玄參 枳殼(麩炒) 甘草(生,各一兩) 大黃(炒,二兩)
上銼碎,每服三錢,水一盞,煎六分,去渣,不拘時溫服。
漏蘆湯
治附骨疽。
漏蘆(去蘆) 升麻 連翹 麻黃(去根節,各一兩) 防己 木香 白蘞 沉香(各五錢)大黃(銼炒,一兩半)
上銼碎,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入竹葉七片,煎至七分,入芒硝一錢攪勻,去渣空心溫服,取利三二行,未利再服。
應痛丸
治走注疼痛,疑是附骨疽者。
蒼朮(去皮) 當歸 黑牽牛 草烏頭(炮各一兩)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醋湯下。
赤朮丸
治附骨疽,膿汁淋漓,久而不瘥,已破未破皆可用。
赤朮(一斤,泔浸去油用川椒蔥白煮令黑色,焙乾) 舶上茴香 破故紙(炒) 川楝子(銼炒) 茯苓 土茴香 川白芷 桃仁(去皮尖,炒,各一兩)
上為末,老人加黑附子,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或鹽湯吞下。
黑鯽膏
治附骨疽,未破已破或膿出不盡者。
上用黑色鯽魚一個,去腸入白鹽令腹滿,用線縛定,用水一盞,銅石器中煮水盡乾焦為末。用豬油調敷,已破者乾摻,少痛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