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甫云︰身體痛者,種種不同,風、寒、濕、痰者多。風寒痛,明知得於寒邪,而脈浮緊,濕痰留滯關節,一身盡痛。有風濕相搏,肢體重痛;有陰毒傷寒,身如被杖之痛者;有濕鬱而周對作痛;有傷食滯而身作痛;痰滯經絡而作塊痛;致於骨節酸疼,或寒或熱,皆宜隨証審其病機,素昔所感寒熱虛實而施治之,無不中也。
凡飲酒之人時作身痛,皆濕鬱,或為項腫臂痛,或發熱而嘔吐痰涎,蓋熱在上焦,不能清利,日久醞釀生痰,留飲濕邪,鬱於項臂之間,不腫則痛,其為痰為飲為涎,三者亦各有別,治有所不同也。濕邪隨氣上浮於肺,壅嗽發動,痰也;聚於脾經,隨氣溢口角,流出不禁者,涎也;惟飲生於胃腑,為嘔為吐,胃家之病,飲之証也。
六脈俱緊,為傷寒太陽經表証。脈沉而緊,身痛,為陰毒傷寒。傷寒汗後身痛,脈弦而遲。
脈緩者,乃濕流關節。
周身骨節疼痛,多作濕治。苦是頭疼發熱而身亦痛,此為傷寒,苦非盛寒時必是傷風証,如此只須發散而身痛自愈。明知飽食或著冷著氣,發熱身痛者,宜消導之。病後及汗下後而身痛者,此為氣血不足也,宜六君子湯加當歸、川芎之類,其痛自除。
(丹溪)威靈仙丸 治濕痰風痛,周身不已。
威靈仙(酒炒) 桂枝 羌活(各三錢,以其走骨節) 南星(製) 蒼朮(泔浸) 黃柏(酒炒各二兩)神曲(炒) 川芎(各一兩) 防已(下行) 白芷 桃仁(各半兩) 紅花(錢) 草龍膽(五分,下行去濕)為末,神曲糊丸,梧桐子大,空心白湯下一百丸。
(仲景)麻黃湯 治傷寒無汗身痛。
桂枝麻黃各半湯 治太陽脈浮緩,如瘧,身痛無汗。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治風濕相搏,一身盡痛。(方並見傷寒門。)(《直指》)舒筋散 治風淫血刺,身體疼痛,四肢拘攣。
延胡索(炒) 當歸 辣桂(去粗皮。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酒調下。延胡索能活血理氣除風濕。
沉香鱉甲散 治勞倦身痛。
人參 黃耆 秦艽 熟附子 沉香 木香 柴胡 牛膝 當歸(各半兩) 桂(一錢) 鱉甲(酒炙去弦,五錢) 全蠍 羌活 半夏(製,三錢)為末,蔥薑棗煎湯,下二錢,調服。
(東坡)聖散子 治風寒濕氣,遍身疼痛。(見瘴氣門)(《拔萃》)當歸拈痛湯 治濕熱病,肢節煩疼,肩背沉重,胸膈不利,下疰足脛腫痛。(方見腳氣門)(《直指》)麒麟竭散 治寒濕搏於經絡,以致氣血凝位,遍身疼痛。
血竭 沉香 沒藥 白芍藥 當歸(各半兩) 虎脛骨(酥炙,一兩) 麝香(二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食前溫酒調下。
諸風應效酒方 治一切風寒濕痺,通身疼痛。
人參順氣散 加川芎治身疼通用。
加味五痺湯 治風淫身痛。
左經丸
麝香丸(並見風門。)
黃耆建中湯 加川芎、當歸治血刺身疼。(方見濕門。)
大半夏東加陳皮、肉桂 治痰滯身疼。(方見痰飲門。)
十全大補東加陳皮、半夏 治勞倦身痛。(方見虛損門。)
背痛連腰脊強者,此為太陽經風寒也。經曰︰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則血脈泣、脈位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若背脹而痛者,捶打稍愈,痰滯氣虛,捶散而行之少愈,宜疏痰散氣。若風熱乘肺,手太陰肺經氣鬱甚不行,病則頰頷腫,頸、肩、 、肘、臂外後廉痛,汗出小便缺欠者,皆風熱乘肺也,小便遺失者,皆肺金虛也。
脈洪而大者,為熱為風。脈促上擊者,肩背痛。沉而滑者膂痛。左脈弦緊者左臂痛。右邊弦緊者右臂痛。
《集成》云︰通經絡、散風、瀉火、補元氣,此大法也。風寒背痛及脅痛,當發散之。若只在左在右偏痛一臂者,當分氣、血、風、痰、寒、濕之異而施治之,庶無誤也。
(《拔萃》)通氣防風湯 治肩背痛不可回顧者,太陽氣鬱而不行也,以風藥散之。
脊痛、項強、腰似折、項似拔者,此足太陽經不通也。
羌活 獨活(各一錢) 本 防風 甘草(各五分) 川芎 荊芥(各三分)
上咀,水盞半,薑一片、蔥一根,煎服。
羌活勝濕湯 治肩背痛如負重,身體沉沉,此寒濕也,加防己、附子各五分。(方見濕門)
蒼朮複煎散 治寒濕合作,腦右痛,惡寒,項筋脊骨強,肩胛脹痛,膝臏痛,無力以行。
蒼朮 羌活(各一錢) 白朮 澤瀉 升麻 柴胡 本 黃柏 紅花(各五分)先煎蒼朮湯二盞,次投諸藥同煎服取汗。
通氣散 治風熱束肩背痛。
防風 本 羌活 獨活(各八分) 黃芩(酒炒) 黃連(薑汁炒,各一錢)虛加人參。水煎溫服。
烏藥順氣散 治濕痰氣滯臂痛,不能舉動。(方見風門。)
消飲丸、倍朮丸 治酒癖停飲臂痛。(方見飲門。)
天仙飲 治痰 臂痛。
片薑黃(一錢半) 天仙藤 羌活 白朮 白芷梢(各八分) 半夏(一錢)
上咀,水盞半,薑五片,煎服。
消痰茯苓丸 治臂痛不能舉手及左右轉移,或兩臂如人抽拽。
半夏(半兩) 白茯苓(一兩) 風化朴硝(一分) 枳殼(炒,半兩)
上為末,薑汁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薑湯下。
經曰︰諸寒收引,皆屬腎水。運氣曰︰太陰司天之政,民病寒濕拘急。初之氣風濕相搏,民病拘急,筋強,關節不利。
小續命湯、仲景三黃湯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