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十 痿証門

明 徐春甫

痿証門

病機

黃帝問曰︰五臟使人痿,何也?岐伯對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脈,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腎主身之骨髓,故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躄也。

又曰︰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

病機

經曰︰肺者,臟之長也,為心之蓋也。五臟因肺熱發為痿,此之謂也。

病機

經曰︰肺熱葉焦,五臟因而受之,發為痿躄。心氣熱,則生脈痿,樞折挈,脛縱而不任地也。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脈乾,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脾氣熱,則胃乾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腎氣熱,則腰腎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故足不任身。治痿之法,獨取陽明。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云云。故陽明熱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病機

陳無擇云︰人身以皮毛、血脈、筋脈、肌肉、骨髓以成其形。內有五臟以主之。若外隨情妄用喜怒勞佚,以致五內精血耗散,使血脈、筋骨,肌肉痿弱,無力以運動,故致痿,狀與柔風、腳氣相類。柔風、腳氣,皆外因風寒,正氣與邪氣相搏,故作腫而苦痛,為邪實。痿則內臟不足所致,但不為任用,更無痛楚,此血氣之虛。

病機

《原病式》曰︰病痿,皆屬肺金。大抵肺主氣,病則氣 郁,至於手足痿弱,不能收持。由肺金本燥,燥則血液衰少,不能榮養百骸故也。

脈候

《脈經》曰;肺痿脈必浮而弱,其人欲咳不得咳,咳則出乾沫,久久則小便不利。

寸口脈不出,則反為發汗,陽脈早索,陰脈不澀,三焦踟躕,入而不出;陰脈不澀,身體反冷,其內反煩,多唾唇燥,小便反難,此為痿。傷於津液,便如爛瓜,亦如豚膏,但因誤發汗故也。

脈浮而大為痿。脈微而細者為虛。

陽明、太陽脈盛為熱甚。

治法

經曰︰痿因肺熱葉焦,五臟因而受之,發為痿 。又曰︰諸痿皆屬於土。又曰︰四肢不舉,舌本強,足痿不收,痰涎有聲,皆屬於土。又曰︰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肺金畏火,脾土畏木,嗜欲無節,則水失所養,火寡於畏而侮所勝,肺得火邪而熱矣。肺受火邪則金失所養,木寡於畏而侮所勝,脾得木邪而傷矣。肺熱則不能營攝一身,脾虛則四肢不能為用,而諸痿之病作。瀉南方,則肺金清而東方不實,何脾傷之有?補北方,則心火降而西方不虛,何脾熱之有?故陽明實則宗筋潤,能束骨而利機關矣。治痿之法,無出於此。

治法

張子和云︰痿因肺熱相傳四臟。今人見其所患,略與風痺、腳氣相似,便作風寒濕痺、腳氣治之,驟用燥熱之藥,針灸燔灼,不思痿為燥熱而成,若作寒治,是殺之也。

治法

丹溪曰︰痿証切不可用發散之劑。痿為氣血虛,主於補養。補其氣以實脾土,則四肢運用,而筋有所滋則肺清;養其血以潤燥,則宗筋束骨而利機關,何痿病之有?有濕熱,有痰,有氣虛,有血虛,有死血者,有食積妨礙者。

東垣取黃柏為君,黃耆等補藥為輔佐,以治諸痿,無一定之方。有兼痰積者,有濕多者,有熱多者,有濕熱相半者,有挾氣者,臨病製方,其善於治痿者乎。

因濕熱者,用東垣健步丸加燥濕藥,降火之劑,黃柏、黃芩、蒼朮之類,或用二陳湯加蒼、白朮、黃柏、黃芩,入竹瀝、薑汁。

血虛用四物湯加蒼朮、黃柏,吞補陰丸。

氣虛用四君子湯加參、朮、黃芩、黃柏。

虎潛丸 補腎丸 黃柏、蒼朮,皆治痿之要藥也。

藥方

(東垣)清燥湯 治溫熱成痿。以燥金受溫熱之邪,是絕寒水化生之源,則腎虧,痿厥之病作。身腰以下痿弱癱瘓,不能動履。

黃耆 人參(各一錢) 蒼朮 白朮(各八分) 升麻 柴胡(各三分) 陳皮 白茯苓 豬苓曲末(各五分) 五味子(九粒) 麥門冬(去心) 澤瀉 黃柏末 黃連 甘草(各三分)當歸身 生地黃(一錢)
上水盞半煎,空心熱服。

藿香養胃湯 治脾胃虛弱,四肢痿,行立不能,由陽明虛,宗筋無所養,遂成痿躄。

藿香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陳皮(各一錢)半夏曲(一錢)白芍藥 縮砂仁 神曲 甘草(各五分)薏苡仁(炒,一錢)
上水二盞,薑三片,棗一枚,煎八分,不拘時服。

八珍湯(方見虛損門)治痿証氣血兩虛。

(東垣)健步丸 治膝中無力,屈伸不得,腰背腿腳沉重,行步艱難。

酒防己(一兩) 防風 澤瀉(各三錢) 川烏(炮,去皮) 酒苦參(各一錢) 肉桂 滑石(炒)栝蔞根(酒洗) 柴胡 羌活 甘草(炙,各半錢)
上為細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前溫酒送下。

(《正傳》)加味四物湯 治諸痿,四肢軟弱,不能舉動。

當歸身(一錢) 熟地黃(三錢) 白芍藥 川芎(各七分) 五味子(九粒) 麥門冬(一錢)人參(五分) 黃柏(一錢) 黃連(五分) 知母(三分)杜仲(七分半) 牛膝(三分,足不軟者不用) 蒼朮(一錢)
上咀,作一服,水二鐘,煎一鐘,空心溫服。酒糊為丸服,亦可。

虎脛骨丸 治兩足痿弱,軟痛,或如火焙,從足踝下上沖腿胯等証,因濕熱而成者。

蒼朮(製) 黃柏(製。各四兩) 牛膝(製,二兩) 龜板(酥炙) 虎骨(酥炙)防己(各一兩) 當歸尾(二兩)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或一百丸,空心鹽湯送下,神效。

鹿角膠丸 治血氣弱,兩足痿弱不能行動,久臥床褥。

鹿角膠(一斤) 鹿角霜 熟地黃(各半斤) 川牛膝 白茯苓 菟絲子 人參(各二兩)當歸身(四兩) 白朮 杜仲(各二兩) 虎脛骨(酥炙) 龜板(酥炙,各一兩)
上為細末,另將鹿角膠用無灰酒二盞溶化,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鹽薑湯下。

加味四斤丸 治腎虛肺熱,熱淫於內,致筋骨痿弱不能勝持。

肉蓯蓉(酒洗) 牛膝(酒洗) 天麻 乾木瓜 鹿茸(去毛,酥炙) 熟地黃五味子(酒浸) 菟絲子(製)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溫酒或米飲送下。

藥方

金剛丸 治腎損骨痿,不能起床,宜服此益精。

萆 杜仲(薑汁炒) 肉蓯蓉(酒浸) 菟絲子(製)
上為細末,酒煮豬腰子,搗爛,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補肝丸 治前証。陰如冰冷,並陰汗,兩腳痿弱無力。

黃耆(一錢,炙) 人參 葛根 白茯苓 豬苓 升麻(各一錢) 柴胡 當歸身羌活 連翹 黃柏 澤瀉 陳皮 神曲 知母 防風 蒼朮 甘草(炙,各五分)
上水二盞,煎一盞,空心熱服,忌酒濕面。

溫腎湯 治面色萎黃,腳軟弱無力,陰汗出。

蒼朮 白朮(各一錢) 柴胡 升麻 麻黃 豬苓 澤瀉(各五分) 酒黃柏 防風 白茯苓(各一錢)
上水二盞,煎一盞,食前溫服。一時久,方可飲食。


麻木証

(兼風痺門,治世俗謂之麻痺是也。麻木者,即痺証中之不仁者也。)

病機

《內經》以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其風氣勝者為行痺,寒氣勝者為痛痺,濕氣勝者為著痺,其不痛不仁者為麻痺是也。今夫麻木之証,正經謂其不痛不仁,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痛。皮膚不榮,故不仁,如繩扎縛,初解之狀。

河間云︰留著不去,即四肢麻木拘攣也。

丹溪曰︰麻是氣虛,木是濕痰死血。或有氣血俱虛,但麻而不木者;有虛感濕,麻木兼作者,有因虛風寒濕三氣乘之,故周身掣痛,兼麻木並作者,若此其甚,宜先汗而後補;有痰滯四肢,或一指麻木,逾年而中風之病作,此皆氣血先虛之兆也。若此者,須預調之。

脈候

寸口脈浮濡,屬氣虛,麻在上體。尺浮而濡,麻在下體。

脈浮而緩,屬濕為麻痺。脈浮而緊,屬寒為痛痺。

脈澀而芤,屬死血,為麻木不知痛癢。

治法

凡坐臥及倚靠之久,而致經絡氣血不通,即麻而木,可見其鬱滯也。凡麻木多屬四肢及手足之指者,此則四末氣血充榮不到,故多麻木也。丹溪謂︰此當用附子行經,則此意也。

十指麻木者,胃中多有濕痰死血,宜二陳湯加蒼白朮、桃仁、紅花之類。

藥方

桂枝五物湯 薏苡仁湯(並見痺証門)治氣血鬱滯,四肢麻木不仁。

(東垣)麻黃桂枝升麻湯 治飲食減少,身體沉重,渾身麻木,腹中氣悶,不能轉運。

麻黃 桂枝 升麻(各三分)人參 黃耆 白朮 陳皮 半夏(薑製)茯苓 炙甘草(各五分)木香 草豆蔻 黑附子(炮,去皮臍) 濃朴 生薑(各三分) 黃柏 澤瀉(各四分)
上咀作一服,水二盞,煎八分,食遠服。

人參益氣湯 治兩千指麻木,四肢困倦,怠惰嗜臥,熱傷元氣。

人參 生甘草(各一錢二分) 黃耆(二錢) 炙甘草 升麻(各五分)五味子(三十粒)柴胡 白芍藥(各七分)
上水二盞,薑一片、棗一枚,煎八分,熱服。

天麻黃耆湯 治表有風証,因連日醉飲,其証複來,右口角並眼牽引側視,及左手足腳腿麻木疼痛。

天麻 芍藥 神曲 羌活(肢節疼加,不疼減去) 茯苓(各三分)人參 黃連(各四分)當歸(各五分)黃耆 甘草 升麻 葛根黃柏 蒼朮(各六分) 澤瀉 柴胡(各七分)
上水二盞,煎八分,溫服。

沖和補氣湯 治合眼則麻木,開則不麻,四肢無力,痿厥醋心,目昏頭眩,服此神效。

羌活 獨活 川歸 黃柏(各三分) 柴胡 神曲 木香 草豆蔻(各一分) 人參 白朮 澤瀉 豬苓(各一錢) 甘草 升麻(各五分) 芍藥 黃耆(二錢) 蒼朮 陳皮(各一錢)黃連 麻黃(二分)
上作二服,每服水二盞,煎一盞,溫服。

神效黃耆湯 治遍身麻木不仁,或頭面、手足、 背、腿腳麻木並治,及兩目怕日羞明,隱澀難開,視物昏花,睛痛亦治。

黃耆(一錢) 陳皮(五分) 人參(八分) 炙甘草(四分) 白芍藥(一錢) 蔓荊子(二分)
上作一服,水盞半,煎八分,臨臥稍熱服。如麻木不仁,雖有熱,宜加黃柏。只加黃耆一錢,通作三錢。如麻木甚者,加芍藥一錢。小便淋澀,加澤瀉五分。如有大熱,加酒黃柏三分。

補氣湯 治皮膚麻木。

黃耆 陳皮 甘草(各一錢二分) 澤瀉(六分) 芍藥(八分)
上一服,水盞半,煎八分,溫服。

導氣湯 治腿麻木沉重。

黃耆(二錢)甘草(錢半)青皮(一錢)升麻 柴胡 當歸梢 澤瀉(各五分) 陳皮 紅花(少許)五味子(三十粒)
上水二盞,煎八分,溫服。

(虞氏)三妙丸 治濕熱下流,兩腳麻木,如火烙之熱。

黃柏(酒炒四兩) 蒼朮(製,四兩) 川牛膝(酒洗二兩)
上為細末,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鹽薑湯下。忌魚腥、蕎麥、熱面、煎炒等物。

易簡方

(治遍身麻痺。)黃耆(一兩) 人參 白芍藥(各五錢) 附子(炮,一枚) 當歸(三錢)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酒下。

又方 治十指疼痛,麻木不仁。用附子三錢,煎熟,廣木香一錢,磨汁入內服。

又方 治皮膚麻痺、瘙癢,用莽草煎湯洗浴,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