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真要大論︰諸逆沖上,皆屬於火。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經脈篇曰︰足太陰脾之脈,複從胃別上膈注心中,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
脈解篇曰︰食則嘔者,物盛滿而上溢故也。
舉痛論曰︰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厥陰之病,少腹堅滿。厥病嘔,病食不下,入而複出。厥甚,寒氣入脾,食畢而吐。)《靈樞經》曰︰人之噦,蓋穀入於胃,胃氣上注於肺。寒氣邪氣穀氣俱還入胃,新故相亂,真邪相攻,氣並相逆,複出於胃,故為噦。
又曰︰胃氣逆為噦。
又曰︰病深者其氣噦。
劉河間曰︰胃膈熱甚則為嘔,火氣炎上之象也。
楊仁齋云︰胃氣不和而嘔吐,人所共知。然有胃寒有胃熱,有痰飲有宿食,有風邪入胃,有氣逆沖上,數種之異,可不究其所自來哉?丹溪曰︰嘔為火氣炎上,特其一耳。有氣逆者,有寒氣鬱於胃口者,有食滯胃脘,而新食不得下而反胃者,有胃中有痰而嘔者,有久病胃虛不納穀者。
東垣發明嘔吐噦者,俱屬於胃。胃者,總司也。究其三者之源,皆因脾胃虛弱,或因寒氣客胃,加以飲食所傷,而致胃氣上逆,或嘔或吐或噦者,皆陰火之邪上沖,而吸入之氣不得入,故食不下也。邪氣沖之,火逆胃中而作者也。
嘔者,陽明也。陽明多氣多血,故有聲有物,氣血俱病也。仲景云︰嘔多雖有陽明証,不可下之。藥以生薑為主。或有形質之物為病者,因而越之,可為上焦氣壅表實而言之,非以瀉氣而言之也。
吐者,太陽也。太陽多血少氣,故有物無聲,為血病也。有食入即吐,以橘紅主之。有食已則吐,有食久則吐。
噦者,少陽也。少陽多氣少血,故有聲無物,氣病也,以薑製半夏主之是也。
《機要》曰︰吐有三因,氣積寒也,皆從三焦論之。上焦在胃口,上通於天氣,主納而不出。中焦在中脘,上通天氣,下通地氣,主腐熟水穀。下焦在臍下,下通地氣,主出而不納。
是故上焦吐者皆從於氣。氣者,天之陽也。其脈浮而洪,其証食已即吐,渴欲飲水,大便結燥,氣上沖胸而發痛。治當降氣和中。中焦吐者皆從於積。有陰有陽,食與氣相假為積而痛。其脈浮而長,其証或先痛而後吐,或先吐而後痛。治以毒藥去其積,木香、檳榔行其氣。下焦吐者皆從於寒,地道也。
其脈沉而遲,其証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利,大便秘而不通。治以毒藥通其秘塞,溫其寒氣,大便漸通,複以中焦藥和之,不令大便秘結而自愈也。
脈浮而洪者為氣逆。沉而遲者為寒。趺陽脈浮者,胃氣虛,嘔而不食。寒氣在上,噯氣在下,二氣相爭,但出而不入,其人即嘔而不得食,恐怖即死,寬緩即瘥。
脈陽緊陰數,食已即吐。陽浮而數亦然。
關脈浮大,風傷胃。關上脈數,其人即吐。
寸口緊為寒,芤為虛。虛寒相搏,脈為陰結而遲,其人噎。
脈弦者虛,胃虛無餘。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變為反胃。寒在於上,反下之,令脈反弦,故名曰虛。
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無氣,無氣則榮虛,榮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中冷,故痛而吐。
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厥者難治。
胃虛嘔吐,惡食不思食,兼寒者惡寒,或食久還吐,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脈遲而微澀。此皆虛寒者也,宜藿香安胃湯、理中湯,甚者丁香煮散溫補。
胃中鬱熱,飲食積滯而嘔者,則惡食惡寒,煩悶膈滿,或渴喜涼,聞食則吐,服藥亦吐。
脈洪大而數。此皆實熱者也,宜竹茹湯,麥門冬湯清之。
若食積多者,用二陳加神曲、麥芽、黃連、保和丸之類消導。
無病之人,卒然而嘔吐,定是邪客胃府。在長夏,暑邪所干;在秋冬,風寒所犯。干暑者六和湯、五苓散之類,犯寒者藿香正氣散、理中湯、五積散之類。
久病而吐者,胃虛不納穀也,六君子湯加丁香、豆蔻、調中益氣湯之類。常常惡心嘔吐清水,有熱而有痰也,宜用二陳湯加蒼朮、濃朴、黃連、生薑之類是也。嘔家多服生薑,生薑為嘔家之聖藥也。朱奉議治嘔吐,以生薑、橘皮、半夏主之。
有形質之物滯於膈中,並膈上有痰者,宜先吐之,則經所謂其高者因而越之是也。
丹溪云︰胃中有熱,膈上有痰,二陳加炒梔子、黃連、生薑。
胃虛嘔吐,不能納穀,生薑、參、耆、白朮、香附之類。
肝火出胃,逆上而嘔者,抑清丸。
夏月嘔吐不止,五苓散加薑汁。
吐蛔而嘔,以錫灰、檳榔末米飲調下。
嘔吐而食不得進,為胃風也,清嘔則愈。嘔而心下痞,半夏瀉心湯。嘔逆上氣者,陳皮竹茹湯。似嘔不嘔、似噦不噦無賴者,生薑半夏湯。多酒而嘔吐者,宜砂仁、豆蔻、連、茱、干葛、解酲之類。
久病吐者,胃氣虛不納穀也,生薑、人參、白朮、黃耆、香附治之。凡痞滿短氣而嘔,宜補中氣,止可用調中益氣湯。惡心吐清水者,有熱有痰有虛,皆用生薑,隨証佐藥治之。
胃中有痰有熱者,二陳湯加薑汁炒黃連、黃芩。挾虛者加人參、白朮。又云︰胃虛嘔者,二陳湯加砂仁、藿香、白朮。
痰飲為患,或因多食生冷,脾胃不和,以致嘔吐惡心,或頭眩,或胃脘懊 不快,或發寒熱,二陳湯加丁香、烏梅、生薑煎服。心下痞而痛者,加草豆蔻仁。
痰熱惡心嘔吐氣盛者,導痰東加砂仁、竹茹、薑炒黃連。
女子嘔吐甚者死,以其陰在上故也。
諸大吐渴飲水者死,以童便飲之妙。
凡嘔吐者,切不可下,逆之故也。
漏氣嘔者,身背皆熱,肘臂酸疼,氣不續,膈間悶,食入則先吐而後下,名曰漏氣,由風邪客腠理,經氣失道,邪氣內著,麥門冬湯主之。
走哺者,下焦實熱,小便不通,氣逆不續,嘔吐不禁,名曰走哺,人參湯主之。
藿香安胃散 治一切嘔吐不止。
藿香 半夏(製) 陳皮 濃朴 蒼朮(各一錢) 甘草(炙,三分)
水盞半、薑七片、棗三枚,煎七分服。
藿香安胃湯 治胃虛而嘔。
藿香 人參 陳皮(各一錢) 丁香(五分) 生薑(十片)
水煎服。
一物湯 治卒吐暴逆,虛弱困乏無力,及久病患嘔吐,飲食入口即吐者。
黃耆 人參(一兩,擘破)水一大碗煎五分,服之。(再以參汁煮粥,服之而愈。)
加味二陳湯 治嘔吐,冷熱不調,氣逆沖上。
陳皮 茯苓 半夏曲(各一錢) 甘草 藿香 砂仁(各五分) 白朮 神曲 人參(各七分)
水二盞、薑五片、棗一枚,煎八分,溫服。
白朮湯 治胃虛痰氣嘔吐。
白朮(一錢) 半夏曲(二錢) 茯苓(一錢) 甘草(五分) 檳榔(一錢) 木香(五分)
水二盞,薑五片,煎七分服。
大藿香散 治七情傷感,氣鬱於中,眩暈痞悶,嘔吐不食。
藿香(洗) 人參(各五分) 半夏曲 白朮(各一錢) 白茯苓 陳皮(各七分) 桔梗(五分)枇杷葉(炙去毛,五個) 官桂(三分) 甘草 木香(各三分)
水二盞、薑五片、棗一枚,煎八分,食遠服。
加味七氣湯 治氣鬱嘔吐。
半夏 濃朴 人參 茯苓(各一錢) 官桂(五分) 甘草(炙,五分)
水盞半、薑三片、棗一枚,煎七分服。
理中湯 治脾胃虛寒嘔吐,有痰氣加半夏、生薑、陳皮。(方見傷寒門。)
治中湯 治胃中虛,過傷生冷腥膾,吐逆不止。(方見寒門。)
養胃湯 治胃虛寒,不思飲食,反胃嘔吐。(方見反胃門。)
草豆蔻湯 治嘔吐,和中調胃。
草豆蔻 藿香(各五分) 陳皮 枳殼(各七分) 白朮 山藥(各一錢) 桂心 丁香(各二分)
水盞半、薑五片、棗三枚、粟米少許,煎七分,食前溫服。
三聖散 治胃寒嘔逆不食。
半夏(大者,七枚,先以錐子穿透心,用麻繩穿通,於井花水內浸七日,一日一換,為散烘乾用) 丁香(四十九枚) 胡椒(四錢)為細末。大人用生薑湯調一字。小兒箸頭點生薑汁後,點藥於口內立愈,甚者三次。
丁香煮散 治胃虛寒嘔吐不食。
丁香 紅豆 甘草(炙) 乾薑(炮) 青皮 陳皮 川烏 良薑(各五錢) 胡椒(七粒)益智仁(五粒)
水二盞,鹽一捻,煎七分,空心服。
丁香半夏丸 治胃寒嘔吐吞酸。
丁香(一兩) 紅豆 半夏(製,各二兩) 白朮(二兩) 陳皮(三兩)為末,薑汁打糊丸,胡椒大。每服二十丸,薑湯下。
紫沉香丸 治中焦吐食,由食積與寒氣相假,故吐又痛。
半夏曲(一錢) 代赭石(三錢) 砂仁 烏梅肉 丁香 檳榔(各二錢) 杏仁 沉香木香 陳皮 白朮(各一錢) 肉豆蔻(炮) 巴霜(五分)
上為末,醋糊丸,胡椒大。每服二十丸,薑湯下。
竹茹湯 治胃中邪熱,心煩喜冷,嘔吐不食。
葛根(二錢) 半夏(三錢) 炙甘草(一錢) 竹茹(一丸,彈子大)
水二盞、薑五片、棗二枚,煎七分,細細服。手足心熱者和中。
一人病傷寒得汗,身涼數日,忽嘔吐,藥與飲食俱不下。醫者皆進丁香、藿香等藥,下咽即吐。予曰︰此正汗後餘熱留胃中,証與竹茹湯相合。亟煎一服與之,遂安。
麥門冬湯 治煩熱嘔逆,食下即吐。
麥門冬 竹茹 茅根 生薑 人參(各一錢) 甘草(五分)
水盞半煎七分服。
竹茹二陳湯 治胃中有熱,膈上有痰,嘔吐不已。
竹茹(二錢) 陳皮 半夏 白茯苓(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水二盞,薑七片,煎八分服。
香茹飲 治伏暑嘔吐。(方見暑門。)
和中枳殼湯 治上焦氣熱上沖,食已暴吐,脈浮而洪。
枳殼 白朮 半夏(各錢半) 陳皮 茯苓 桔梗 濃朴(各七分)
水二盞,薑五片,煎八分,調木香、檳榔末一錢。食遠溫服,其功如神。
荊黃湯 治暴嘔吐熱氣逆上者。
荊芥穗(二錢) 黃芩(一錢) 甘草(六分) 大黃(二錢)水煎,調檳榔末一錢服。
調胃承氣湯 治胃中熱壅,宿滯不行,大便秘結,嘔吐。(方見於傷寒門。)
半夏曲芽湯 治飲食積滯,痰涎壅盛,嘔吐不已。
半夏 陳皮 茯苓 枳殼 檳榔 神曲 麥芽 香附子 濃朴 蒼朮 甘草(各等分)薑五片,棗一枚煎。
玉浮丸 治一切嘔吐。(方見反胃門。)
薑橘湯 治病後或虛弱之人一切嘔吐,不納藥食。
橘紅(四錢) 生薑(七錢一塊,略打破,濕紙包煨,取出再打碎煎)
水盞半、棗一枚,栗米一撮,煎七分,溫服,細細呷完即愈。
大枳殼丸 治酒食所傷,胸膈脹滿,心腹疼,痰逆嘔吐,噫氣吞酸。
茯苓 白朮 濃朴 枳殼 人參 木香 青皮 半夏 陳皮 三棱(炮) 莪朮(炮)檳榔 神曲 乾薑(炮) 麥芽 大黃(各等分)
上為細末,薑汁糊丸,胡椒大。每服百丸,食後薑湯下。
《食醫心鏡》︰治嘔吐,陳粟米一合,薑汁一杯,水二碗,煮熟取飲服。
《肘後方》︰治卒乾嘔不止,搗生薑、葛根取汁服一升效。
一方︰用甘蔗汁溫服半升,三服效。
《千金方》︰治乾嘔,空心飲羊乳一杯效。
《衍義方》︰治嘔逆食不下,以生滑石末溫水調下二錢。
薑蜜湯 治嘔吐,取薑汁一盞,煎滾收貯,白蜜半斤煉熟亦收貯。每服薑汁一匙、蜜二匙,沸湯調服,日夜五七次妙。
蘇合香丸 治冷氣嘔吐不止,薑湯調下神效。(方見風門。)
沉香均氣散 治嘔吐日久,服藥不效,人倦少食,或間而作吐。
砂仁(炒) 沉香(另研,二錢半) 橘紅(五錢) 紫蘇(三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遠薑湯調下。
《心統》云︰吐屬寒,用砂仁豆蔻;嘔屬火,用薑汁炒黃連加柿蒂。(痰加竹瀝。)孫真人食忌︰治嘔吐,白檳榔一枚銼、陳皮炙一錢,水一盞煎服。
一法︰正坐,兩手向後捉腕摩肋,上下七,左右換手亦然。除腹冷、宿氣積、胃口冷,飲食進退吐逆不下。
一偃臥展脛,兩手左蹺兩足踵,以鼻內氣,自極七息,除腹中食嘔。
一坐直舒兩腳,以兩手挽兩足,自極十二通,愈腸胃不能受食吐逆。以兩手直叉兩足底,腳痛舒,以頭枕膝上,自極十二通,愈腸胃不能受食吐逆。
中腕(一穴,在臍上四寸,以草度鳩尾至神闕中折是穴,炙三七壯,治嘔吐不思飲食。)
氣海(一穴,在臍下一寸五分。)
《內經》曰︰諸嘔吐酸,皆屬於熱。又曰︰少陽之勝嘔酸。
《原病式》云︰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勝金,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甚,故為酸也。
如熱天飲食則易於酸矣,是以肝熱則口酸也。
或以吞酸為寒者,蓋謂傷生冷硬物而噫氣吞酸,故俗醫主於溫和脾胃。豈知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蓋寒傷皮毛,則腠理閉密,陽氣怫郁而為熱,故傷寒熱在表,以麻黃湯發散,使腠理開通,汁泄熱退而愈也。
凡內傷冷物者,或陰勝陽而為病寒,或寒熱相搏,而致腸胃陽氣怫郁而為熱,亦有內傷冷物而反病熱,得汗泄身涼而愈。或微而吐,為中酸,俗謂之醋心,法宜溫藥以散之,亦猶解表之義耳。若久吞酸不已,則不宜溫之,宜以寒藥下之,後以涼藥調之,結散熱去則氣和也。所以中酸不宜食枯滑油膩者,謂令氣鬱不通暢也,宜食淡味菜蔬,能令氣通暢也。所謂從寒治者,如斯而已。若謂本寒而用熱藥,豈不誤耶?
丹溪曰︰或云吐酸,《素問》明以為熱,東垣又言為寒,何也?予曰︰吐酸與吞酸不同。吐酸是吐酸水如醋,平時津液隨上升之氣鬱積而成,郁之既久,不能疏散,故從火化,遂作酸味,非熱而何?其有郁積之久,不能自涌而出,伏於肺胃之間,咯之不止,咽之不下。
肌表得風寒則內熱愈郁,而酸味刺心;肌表溫暖,腠理開發,或得香熱湯丸,津液得行,亦可暫解,非寒而何?《素問》言熱,言其本也;東垣言寒,言其末也。但不言外得風寒,而作收氣立說,又瀉肺金之實,謂寒藥不可治酸,而用安胃湯、加減二陳湯,俱犯丁香,且無治濕熱郁積之法,為未合經意。
脈浮緊為熱鬱於內,寒束於外。脈微遲者從寒治。脈數者熱之甚也。洪而數為熱痰在膈,時吐酸水,欲成反胃也。
經曰︰木郁達之,火鬱發之。夫久病患脾胃虛弱,屬郁者多。此吐酸宜從東垣安胃之治,是則熱因熱用之法也。或謂東垣以吐酸寒,誠不知東垣者也。予觀前人立論,如《局方》以溫熱之劑治酸,不能使人不致疑於寒,是未審經旨專為熱証也。知此熱者,惟劉河間一人耳。
丹溪云︰凡吐酸吞酸,皆屬於熱,必用吳茱萸順其性而折之,炒黃連、炒梔子為必用之藥。此則火以病酸而出治也。故只從寒味,須用茱萸,亦順其火而折之者也。知東垣者,其惟丹溪乎?吞酸証有火鬱宿食痰飲,所因不同,故有吐酸吞酸之異。食鬱有痰,二陳湯加南星、黃芩治之。
(《發明》)安胃散 治脾胃虛弱,不進飲食,嘔吐酸水,不得為熱。
人參(二錢) 藿香 丁香(各一錢) 陳皮(八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薑湯調服。
加減二陳湯 治痰飲為患,吐酸頭眩,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丁香(九粒) 半夏(薑製) 茯苓 陳皮(去白) 甘草(五分)
水二盞、薑五片,煎七分服。
(丹溪)茱萸丸 治吞酸自利。
吳茱萸(一兩泡過為末) 六一散(一兩)上以粳米飯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白湯下。
(《三因》)曲末丸 治中脘宿食留飲,酸蜇心疼,口吐清水。
神曲(炒,三兩) 陳皮 蒼朮(製炒)
上為細末,生薑汁另煮,神曲糊丸,薑湯下。一方有砂仁無神曲。
連芩茱萸丸 治濕熱吐酸。
黃連(一兩,炒) 黃芩(炒) 吳茱萸(湯泡,各五錢) 蒼朮(泔水浸,七錢) 陳皮(一錢)
上為末,神曲糊丸,綠豆大,津下。
生料平胃散加神曲麥芽,治吞酸宿食不化。
有五因,有因濕、因痰飲、因寒、因宿食、因蟲。明知恣食生冷瓜果而作者,為寒濕也;胸膈間漉漉有聲者,痰飲也;飲食後而吐清水者,宿食也;但犯寒而作者,胃寒也;心腹時痛而作亦吐清黃水者,蟲也。宜類辨而治之,大抵二陳湯加蒼白朮為必用之主藥。
二朮二陳湯 治一切嘔吐清水如注。
蒼朮(土炒) 白朮(土炒) 半夏(滾水泡七次薑製) 陳皮(去皮) 伏苓(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上水二盞、薑三片、棗一枚,煎八分,稍熱服。虛寒者加人參煨乾薑;痰飲加南星,倍半夏;宿食加神曲、砂仁;有蟲者以治蟲法。
又方 治吐清水。
蒼朮 白朮 茯苓 陳皮 滑石(炒)等分,水煎服。
《內經》曰︰胃為水穀之海,無物不受。若夫恣食濕面魚腥生冷,以及烹飪濃味等物,朝傷暮損而成清痰稠飲,滯於中官,故謂嘈雜,噯氣吞酸痞滿,漸久而成翻胃膈噎之証是也。夫嘈雜之為証也,倏爾腹中如火發,腔內空空,若無一物,似辣非辣,似飢非飢,似痛不痛,而有懊 不自寧之狀,得食暫止者是也。其証有兼噯氣,或兼惡心,漸至胃脘作痛而成膈噎,此其由也。
丹溪云︰有食鬱,有熱郁,久熱甚而致於嘈雜,乃火動其痰也。用二陳湯加薑汁炒黃連、炒梔子為必用之藥,多加青黛。
兩寸脈弦滑,胸中有留飲。寸脈橫者,膈上有橫積。右關弦急甚者,木乘土位,將成反胃。關脈浮澀者為郁。
總是痰因火動,令人心嘈如病飢,實非飢也。肥人痰多,宜多加半夏、蒼朮;瘦人熱多,宜多加薑炒黃連、梔子。
濕痰氣滯不喜食,用三補丸加蒼朮、香附、半夏之類。
有食鬱而熱,二陳湯加神曲、香附、炒黃連。
治嘈雜用痰火藥過多不動者,須從治之,痰火藥中加紅豆蔻、黃連,多加薑汁炒。
三聖丸 治嘈雜神效。
白朮(炒,四兩) 黃連(炒,五錢) 橘紅(一兩)
上為細末,神曲糊丸,綠豆大。每服五十丸,薑湯下。
二陳湯(方見痰門。)
三神丸(方見虛損門。)
曲末丸 治痰飲嘈雜吞酸。(方見吐酸門。)
香連丸 治嘈雜火鬱,瘦人尤宜服。(方見痢門。)
朮連丸 治嘈雜。
白朮(四兩,土炒) 黃連(一兩,薑炒)
上為末,神曲糊丸,黍米大。每服五七十丸,薑湯下。
軟石膏丸 治嘈雜噯氣。
軟石膏( ) 半夏(製) 南星(製) 香附子(炒) 梔子仁(炒。各等分)
上為細末,粥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薑湯下。
和中湯 治虛火嘈雜。
人參 白朮 陳皮 半夏 茯苓(各一錢) 甘草(五分) 黃連(錢半,薑炒) 大棗(二枚)
水盞半,加粳米一撮,煎八分,溫服。
戴氏云︰惡心者,無聲無物,心中欲吐不吐,欲嘔不嘔,氣至咽而複轉,如人畏怕,心中兀兀不自寧也。
雖曰惡心,實非心病,皆胃口之病也。宜用生薑為君,生薑大能開胃口豁痰。
丹溪云︰惡心証多是胃中有火有痰有虛,宜六君子湯加薑汁黃連之類。亦有胃受寒而惡心者,宜用丁香、理中之屬。
大半夏湯 治胃中痰火惡心。
半夏 茯苓 陳皮(各等分)
水盞半、薑七片,煎八分,食後服。
小半夏茯苓湯半夏(三錢) 茯苓(二錢)
水盞半、薑七片,煎八分,或入薑汁,和入煎一二沸,熱服。
理中湯 治胃中虛寒作惡。(方見脾胃門。)
(《內經》名噫氣俗作噯氣,今從之,即飽氣有聲出是也。)
《內經》曰︰心為噫。又云︰太陽所謂上走心為噫者,陰盛而上走於陽明,陽明絡屬心為噫,故曰上走心為噫也。
又曰︰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也。
曰︰少陰之複,噫噦是也。(此熱傷心之所致也。)又曰︰太陽司天,寒淫所勝善噫。
又曰︰太陽之複,唾出清水,及為噦噫是也。(此寒傷心之所致也。)
丹溪曰︰噯氣為胃中有痰有火。春甫謂噯氣多是胃氣不和,窒塞不通則噯氣。何以見之?凡人食飽後多有噯氣,由飲食飽則胃不舒暢而致然也。噫氣苦非食後,則為胃虛而不和。丹溪謂痰與火,特一端耳,醫者察之。
右關弱短,左關滑大,此脾虛肝盛也。寸脈緊而噫者屬寒,寒在上焦,胸中不得而噫。寸口脈弱而緩者,陽氣不足。
趺陽脈微而澀,微無胃氣,澀則傷脾。寒在膈而反下之,寒積不消,胃微脾傷。穀氣不行,食已自噫,胃氣不通,為閉塞之病。
十味保和湯 治胃氣虛而滯作噯。
人參 茯苓 陳皮 半夏(薑製) 白朮(各一錢) 藿香 香附子 砂仁(各六分)木香 炙甘草(各三分)
上水二盞、薑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前溫服。
(《本事》)枳殼散 治心下痞悶作痛,多噫氣如敗卵。
枳殼 白朮(各五分) 香附子(一兩) 檳榔(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日三服,不拘時。
(丹溪)半星丸 治痰火氣噯。
半夏(製用薑) 南星(同上) 軟石膏 香附子 梔子(各等分)
上為末,神曲為丸服。
脾經穴(經云︰足太陰之脈,是動則病腹脹善噫,視其盛虛熱寒,陷下取之也。)中脘
馨之邪從口入者,宿食也,病頭痛惡風憎寒,心腹脹滿下利,不欲食,吞酸噫宿腐氣,或四肢浮腫。若胃實,熱食停滯,脈滑數,宜下之;若脾脈浮大,按之反澀,尺脈亦微澀,宜溫而消之。
《雜著》以枳朮丸加薑炒黃連、炒芍藥、陳皮、甘草、石膏、砂仁、木香、川芎之類。
丹溪云︰腹中窄狹,肥人是濕痰流灌,臟腑不升降,宜燥濕,二陳湯加蒼朮,開鬱氣用香附。瘦人是熱氣熏蒸臟腑,宜二陳加黃連、梔子之屬。
春甫治此,用開鬱之藥多效,惟痰與火被郁則窄。
加味二陳湯 治腹中窄狹如縛。(方見痰門)
六郁湯 加合証之藥最效。(方見郁門。)
經曰︰在藏為肺,在志為悲。又云︰精氣並於肺則悲,是也。
運氣悲皆屬寒水攻心。經曰︰火不及曰伏明。伏明之紀,其病昏惑悲忘,從水化也。
又云︰太陽司天,寒氣下臨,心氣上從,善悲數欠。又云︰太陽司天,寒淫所勝,善悲時眩仆。又云︰太陽之複,甚則入心。善恐善悲,治以諸熱是也。
《原病式》云︰悲屬金,肺之志也。金本燥,能令燥者火也。心火主於熱,善痛。故悲痛苦惱者,心神煩熱,肺金燥亂,而非清淨也。所以悲哭而五液俱出者,火熱亢極而反兼水化製之故也。
甘麥大棗湯 治臟躁善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申。
甘草(三兩) 小麥(一升) 大棗(十枚)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亦補脾氣。
《本事方》治一婦人,數次無故悲泣不止。或謂之有祟,祈禳請禱備至,終不效。
予記《金匱》有案云︰婦人臟躁,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數欠申者,甘麥湯治之,盡劑而愈。
心 (穴在背。經云︰邪在心則病心痛善悲時眩仆,視有餘不足而調其 也,灸七壯,勿飲涼冷。)
厥陰經穴經云︰厥陰根於大墩,結於玉英,終於膻中。厥陰為闔,折則氣絕而善悲。
取之厥陰,視有餘不足。
妊娠四五個月,臟躁善悲傷,每晝日慘戚淚下,數欠申,象如神靈,禱與醫皆無效,用仲景甘麥大棗湯,一投而愈。
(即長舒氣而有聲也。漢賈誼謂太息者是也,俗謂之嘆息。)
《內經》帝曰︰人之太息者何氣使然?岐伯曰︰憂思則心系急,心系急則氣道約,約則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補手少陰、心主,足少陽留之也。
又曰︰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視足少陽脈之陷下者灸之。又云︰膽足少陽之脈,是病則口苦善太息,視盛虛熱寒陷下取之。
運氣善太息皆屬燥邪傷膽。經云︰陽明在泉,燥淫所勝,病善太息。又云︰陽明之複善太息,嘔苦。又云少陰司天,地乃燥,淒滄數至,脅痛太息是也。
《內經》云︰善太息,取心膽二經灸刺之。
《甲乙經》云︰色蒼蒼然太息,如將死狀,振寒溲白,大便難,中封主之。
脾虛令人病寒,不樂好太息,商丘主之。
凡好太息,不嗜多食,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取公孫及井 。實則腸中切痛厥,頭面腫起,煩心狂飲,多不嗜臥;虛則 脹,腹中氣滿,熱痛不食霍亂,公孫主之。
(本集)補心通氣散 治憂思鬱結長太息。
人參 石菖蒲 橘紅 米曲 當歸 薑梔子 茯苓(各一錢) 甘草(五分) 香附(八分)
水盞半,薑三片,煎七分服。
(和劑)溫膽湯 治驚想得之而太息者。(方見驚悸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