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釋縛脫艱,全真導氣,拯黎元於仁壽,濟羸劣以獲安者,非三聖道,則不能致之矣。孔安國序《尚書》曰︰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班固《漢書‧藝文志》曰︰《黃帝內經》十八卷。《素問》即其經之九卷也,兼《靈樞》九卷,乃其數焉。雖複年移代革,而授學猶存;懼非其人,而時有所隱。故第七一卷,師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耳。然而其文簡,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陰陽之候列,變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謀而遐邇自同,勿約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征,驗之事不忒,誠可謂至道之宗,養生之始矣。
假若天機迅發,妙識玄通,藏謀雖屬乎生知,標格亦資於古訓,未嘗有行不由徑,出不由戶者也。
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隱,或識契真要,則目牛無全。故動則有成,猶鬼神幽贊,而命世奇傑,時時間出焉。則周有秦公,漢有淳于公,魏有張公、華公,皆得斯道之妙者也。咸日新其用,大濟蒸人,華葉遞榮,聲實相副,蓋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
冰弱年慕道,夙好養生,幸遇真經,式為龜鏡。而世本紕繆,篇目重疊,前後不倫,文義懸隔,施行不易,披會亦難。歲月既淹,襲以成弊。或一篇重出,而別立二名;或兩論並合,而都為一目,或問答未已,別樹篇題;或脫簡不書,而云世闕。重合經而冠針服,並方宜而為咳篇;隔虛實而為逆從,合經絡而為論要;節皮部為經絡,退至道以先針。諸如此流,不可勝數。且將升岱岳,非徑奚為?欲詣扶桑,無舟莫適。乃精勤博訪,而並有其人。歷十二年,方臻理要,詢謀得失,深遂夙心。時於先生郭子齋堂,受得先師張公秘本,文字昭晰,義理環周,一以參詳,群疑冰釋。恐散於末學,絕彼師資,因而撰注,用傳不朽。兼舊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部。冀乎究尾明首,尋注會經,開發童蒙,宣揚至理而已。
其中簡脫文斷,義不相接者,搜求經論所有,遷移以補其處;篇目墜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字以昭其義。篇論吞並,義不相涉,闕漏名目者,區分事類,別目以冠篇首;君臣請問,禮儀乖失者,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錯簡碎文,前後重疊者,詳其旨趣,削去繁雜,以存其要;辭理秘密,難粗論述者,別撰《玄珠》,以陳其道。凡所加字,皆朱書其文,使古今必分,字不雜揉。庶厥昭彰聖旨,敷暢玄言,有如列宿高懸,奎張不亂,深泉淨瀅,鱗介咸分。君臣無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齡之望。俾工徒勿誤,學者惟明,至道流行,徽音累屬。千截之後,方知大聖之慈惠無窮。時大唐寶應元年歲次壬寅序。
臣聞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者,往聖之光務;求民之瘼,恤民之隱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黃帝之御極也,以理身緒余治天卜,坐於明堂之上,臨觀八極,考建五常。以謂人之生也,負陰而抱陽,食味而被色,外有寒暑之相蕩,內有喜怒之交侵,天昏札瘥,國家代有。將欲斂時五福,以敷錫厥庶民,以與岐伯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垂法以福後世。
於是雷公之倫,受業傳之,而《內經》作矣。歷代寶之,未有失墜。蒼周之興,秦和述六氣之論,且明於左史。厥後越人得其一二,演而述《難經》。西漢倉公傳其舊學,東漢仲景撰其遺論,晉皇甫謐次而為《甲乙》,及隋楊上善纂而為《太素》。時則有全元起者,始為之訓解,闕第七一通。
迄唐寶應中,太仆王冰篤好之,得先師所藏之卷,大為次注,由是三皇遺文,爛然可觀。惜乎唐令列之醫學,付之藝技之流,而荐紳先生罕言之。去聖已遠,其述 昧,是以文注紛錯,義理混淆。殊不知三墳之餘,帝王之高致,聖賢之能事;唐堯之授四時,虞舜之齊七政;神禹修六腑以興帝功,文王推六子以敘卦氣;伊芳尹調五味以致君,箕子陳五行以佐世,其致一也。奈何以至精至微之道,傳之以至下至賤之人,其不廢絕,為已幸矣。
頃在嘉 中,仁宗念聖祖之遺事,將墜於地,乃詔通知其學人,俾之是正。臣等承乏典校,伏念旬歲。遂乃搜訪中外,裒集眾本,浸尋其義,正其訛舛,十得其三四,餘不能具。竊謂未足以稱明詔,副聖意,而又采漢唐書錄古醫經之存於世者,得數十家,敘而考正焉。貫穿錯綜,磅因礡會通;或端本以尋支,或溯流而討源;定其可知,次以舊目。正謬誤者六千餘字,增注義者二千餘條。一言去取,必有稽考;舛文疑義,於是詳明。以之治身,可以消患於未兆;施於有政,可以廣生於無窮。恭惟皇帝撫大同之運,擁無疆之休;述先志以奉成,興微學而永正。則和氣可召,災害不生,陶一世之民,同躋於壽域矣。
陰陽應象大論篇 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紀綱,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指陰陽言。)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此言陰陽為天地萬物生殺之本,而人物之生,莫不具此天地陰陽。)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
(氣耗則傷精也。)精化為氣,氣傷於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濃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濃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濃則瀉,薄則通;氣薄則發泄,濃則發熱。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
(氣得少火則生,故曰少火生氣。氣得壯火則耗,故曰壯火食氣。)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穀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以天地為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風象雷,逆氣象陽。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曰︰何以然?曰︰東方陽也,陽者其精並於上,並於上,則上明而下虛,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陰也,陰者其精並於下,並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於邪,其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夫陰陽之應天地,猶水之在器也,器圓則水圓,器曲則水曲。人之氣血亦如是,故隨不足則邪氣留居之,陰陽應象也。)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陽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 脹。
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則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犯此三時,形乃困薄。
(皆所以順陽氣也,陽出則出,陽藏則藏。暮陽氣衰,內行陰分,故宜收斂,以拒虛邪。順此三時,天真久遠。)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並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爭,九竅不通。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閉,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陰應於內,陽衛於外。起者,起而應也。亟者,數也。外有所召,則內數起以應之。如外以順召,則心以喜起而應;外以逆召,則肝以怒起而應,故曰起亟。陰陽之要在於陽密,陽密則固而中和且平。若陰陽不和,則是偏陰偏陽,而絕陰陽之道。聖人惟貴密守,因而和之,有以節度,則自然陰平陽閉,精神治。否則陽離陰厥,精神絕矣。)
金匱真言論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故人亦應之。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身臟腑中之陰陽,則臟者為陰,腑者為陽,肝心脾肺腎五臟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為陽。所以欲知陰中之陰,陽中之陽者何也?為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皆視其所在,為施針石也。故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此皆陰陽表裡內外雌雄相輸應也,故以應天之陰陽也。
(此言陰陽之中,而又有陰陽者焉,可見天人一理相為應孚,晝夜臟腑則同矣。)
上古天真論篇 黃帝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勢異耶?人將失之耶?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 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此言法道清淨,精神內守而不妄耗,故虛邪不能以為害。)帝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遠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三字疑衍。)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辯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約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此言攝養有真人、聖人、賢人之不同,故壽考則因之而有上、次、中等之異矣。)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耶?將天數然耶?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髮始白;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髮墮齒槁;六八,陽氣衰於上,面焦髮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髮去。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爾。曰︰其有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曰︰此其天壽過度,氣脈常通,而腎氣有餘也。此雖有子,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凡老而生子,子壽不能過天癸之數。)(此言人稟陰陽之氣,盛衰故有常數,然而因時保守,無妄作勞,庶幾可久。)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歲,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身年雖壽,能生子也。
四氣調神大論篇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與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時惟陽氣宣通,發陽在外,故所愛亦順之也。)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 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急,風急也。明,氣清也。)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苦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若有私意,言慎密不出,如有私也。若已有得,雖未得,若已得,不欲擾冒,而紊犯氣志也。)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長生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始終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當作悖。)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身內陰陽扦格不和。)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兵,不亦晚乎?(此言當順四時而攝養,惟聖人善順之,則苛疾不起;愚者逆之,所以災害生焉,可不慎哉?)
生氣通天論曰︰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生在五味,節也,本也。宮傷,五味失節,嗜欲太過之害也。下文可見。)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衡,平也。)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濃。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血氣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氣骨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此言節五味,以調五臟。謹如法則,亦可以長年。)
陰陽應象論 帝曰︰法陰陽奈何?岐伯曰︰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乾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栗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曰︰調此二者奈何?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
(七損八益之道,謂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七七而絕;男子二八而天精通,八八而盡。女子以時下月,故曰損;男子以節而瀉,故曰益,不知此而早衰也。)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則強,(則知七損八益是也。)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愚不足,知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複壯,壯者益治。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 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
(此言人同此生,自幼至壯,壯而老,皆由乎陰陽。天癸之始終,自然消長之道也。知之者謹以節養,以順受其正。不知者循欲以戕伐其真,是以有名之異同也,故曰同異。)
至真要大論篇 帝曰︰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經言盛者瀉之,虛者補之。工巧神聖,可得聞乎?岐伯曰︰審察病機,無失氣宜,此之謂也。曰︰願聞病機。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諸氣 郁,皆屬於肺。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熱瞀,皆屬於火。諸痛瘡癢,皆屬於心。諸厥固泄,皆屬於下。諸痿喘嘔,皆屬於上。諸禁鼓栗,如喪神守,皆屬於火。
諸痙項強,皆屬於濕。諸逆沖上,皆屬於火。諸腹脹大,皆屬於熱。諸躁狂越,皆屬於火。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諸病 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諸轉反戾,水液混濁,皆屬於熱。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此言百病皆生於五臟,五臟之病又不外乎風寒暑濕燥火之六淫,而諸病莫不兼之,病機大要實病於此矣。)故大要曰︰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必先五勝,疏其血氣,令其條達,而致和平,此之謂也。
(此總結上文之意,有無求之,求其五臟六淫之有無也;盛虛責之,責其五臟六淫之虛實也,如虛則補之,實則瀉之。五勝,五運之勝也。)
風論篇 帝曰︰風之傷人也,或為寒熱,或為熱中,或為寒中,或為厲風,或為偏枯,或為風也,(或,當作均。)其病各異,其名不同,或內至五臟六腑,不知其解,願聞其說。岐伯對曰︰風氣藏於皮膚之間,內不得通,外不得泄;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洒然寒,閉則熱而悶,其寒也則衰飲食,其熱也則消肌肉,故使人 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熱。風氣與陽明入胃,循脈而上至目內,其人肥則風氣不得外泄,則為熱中而目黃;人瘦則外泄而寒,則為寒中而泣出。
風氣與太陽俱入,行諸脈俞,散於分肉之間,與衛氣相干,其道(氣道也)不利,故使肌肉憤而有瘍,衛氣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
厲者,有榮衛熱,其氣不清,故使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曰厲風。
(此風氣入於經脈之中也,榮行脈中,故風入脈中與榮氣合,則熱而血腐壞也。其氣不清,言潰亂也。然而血脈潰亂,榮複挾風,陽脈上頭,鼻為呼吸之所,故鼻柱壞而色為惡,皮膚破而潰爛。經曰︰脈風盛為癘潰是也。)以春甲乙傷於風者為肝風,以夏丙丁傷於風者為心風,以季夏戊己傷於邪者為脾風,以秋庚辛中於邪者為肺風,以冬壬癸中於邪者為腎風。風中五臟六腑之俞,亦為臟腑之風,各入其門戶,所中則為偏風。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風入系頭,則為目風,眼寒。飲酒中風,則為漏風。
入房汗出中風,則為內風。新沐中風,則為首風。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飧泄。外在腠理,則為泄風。故風者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乃為他病也,無常方,然致(《甲乙經》作故字。)有風氣也。帝曰︰五臟風之形狀不同者何?願聞其診及其病能。岐伯曰︰肺風之狀,多汗惡風,色 然白,時咳短氣,晝日則瘥,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白。
(肺臟有風,則眉間 白色。,薄白,肺色薄白,時咳短氣,晝則陽氣在表故瘥,暮則陽氣入裡,風內應之,故甚。)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善怒嚇,赤色,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其色赤。
(焦絕,謂唇焦而文理斷絕,風薄於心則神亂,故善怒而嚇人也。舌為心之苗,故病甚則舌強而言不快也。)肝風之狀,多汗惡風,色微蒼,嗌乾善怒,時憎女子,診在目下,其色青。
(善怒時憎女子,皆木之性曲而又直故也。)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惰,四肢不欲動,色薄微黃,不嗜食,診在鼻上,其色黃。
(脾主四肢,故不欲動。鼻於中而主土,故脾候之而色黃也。)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面龐然浮腫,脊痛不能正立,隱曲不利,診在肌上,其色黑。
(龐然,言腫起也。腎脈起於足下,上股內後廉貫脊,故脊痛不能正立也。隱曲者,謂隱蔽委曲之處,腎風薄精氣內微,故隱曲之事不利為也。)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飲食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 脹,食寒則泄,診形瘦而腹大。
(胃風失衣,則外寒而內熱,故 脹。胃合脾而主肉,胃氣不足則肉不長,故瘦也。)首風之狀,頭面多汗惡風,當先風一日,則病甚,頭痛不可以出內,至其風日,則病少愈。
漏風之狀,或多汗,常不可單衣,食則汗出,甚則身汗,喘息惡風,衣常濡,口乾善渴,不能勞事。
(因醉取風為漏風,其狀口乾善渴,近衣則身熱如火,臨食則汗流如雨,骨節懈怠,不欲自勞。)泄風之狀,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乾,上漬,其風不能勞事,身體盡痛則寒。
(泄風汗多,則津液涸而亡陽,故口乾而寒也,此為泄風。)
痺論篇 帝曰︰痺之安生?岐伯對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痺,寒氣勝者為痛痺,濕氣勝者為著痺也。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為骨痺,以春遇此者為筋痺,以夏遇此者為脈痺,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痺,以秋遇此者為皮痺。帝曰︰內舍五臟六腑,何氣使然?岐伯曰︰五臟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內舍於其合也。故骨痺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腎;筋痺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肝;脈痺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心;肌痺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脾;皮痺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肺。所謂痺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凡痺之客五臟者,肺痺者,煩滿喘嘔;心痺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乾善噫,厥氣上則恐;肝痺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引如懷;(小便上引而痛,如懷孕之狀。)腎痺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脾痺者,四肢懈怠,發咳嘔汁,上為大塞;腸痺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胞痺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
(以上十二痺証,皆風寒濕外邪所傷而致之也。邪舍於其臟腑,則其臟腑之証見焉,治者審之。)淫氣喘息,痺聚在肺;淫氣憂思,痺聚在心;淫氣遺溺,痺聚在腎;淫氣乏竭,痺聚在肝;淫氣肌絕,痺聚在脾。諸痺不已,亦益內也。
(此屬內傷外邪合而為痺是也。)其風勝者,其人易已也。帝曰︰痺其時有死者,或痛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其入臟者死,其留連於筋骨間者疼久,其留皮膚間者易已。曰︰其客於六腑何也?曰︰此亦其飲食居處,為其病本也。
四方土地高下溫涼不同,物性剛柔飧居亦異。經曰︰水穀之寒熱,感則害六腑是也。
六腑亦各有俞,風寒濕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曰︰以針治之奈何?曰︰五臟有俞,六腑有合,循脈之分,各有所發,各隨(一作治)其過,則病瘳也。曰︰榮衛之氣亦令人痺乎?曰︰榮者,水穀之精氣也,調和於五臟,洒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臟,絡六腑也。衛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 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腹,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氣合,故不為痺。帝曰︰善。
(此言水穀之精,沖盛榮衛,邪氣自不能入而為害,何痺之有?)帝曰︰痺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其故何也?岐伯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痛,皮膚不榮,故為不仁。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痺熱。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曰︰夫痺之為病,不痛何也?岐伯曰︰痺在於骨則重,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在於筋則屈不伸,在於肉則不仁,在於皮則寒。故具此五者,則不痛也。凡痺之類,逢寒則蟲,(當作急。)逢熱則縱。帝曰︰善。
痿論篇 帝曰︰五臟使人痿何也?岐伯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脈,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腎主身之骨髓。故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 也;心氣熱,則下脈厥而上,上則下脈虛,虛則生脈痿,樞折挈,脛縱而不任地也;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乾,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脾氣熱,則胃乾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帝曰︰何以得之?岐伯曰︰肺者,藏之長也,為心之蓋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則發肺鳴,鳴則肺熱葉焦,故曰︰五臟因肺熱葉焦,發為痿 。此之謂也。
(五臟之痿,皆固肺熱而致之,然本臟各有相火而生痿也。)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故本病曰︰大經空虛,發為肌痺,傳為脈痿。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故《下經》曰︰筋痿者,生於肝使內也。(使內謂勞役筋力,費竭精氣。)有漸於濕,以水為事,若有所留,居處相濕,肌肉濡潰,痺而不仁,發為肉痿。故《下經》曰︰肉痿者,得之濕地也。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渴則陽氣內伐,內伐則熱舍於腎,腎者水藏也,今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為骨痿。故《下經》曰︰骨痿者,生於大熱也。(《下經》,古經也。)帝曰︰何以別之?岐伯曰︰肺熱者色白而毛敗,心熱者色赤而絡脈溢,肝熱者色蒼而爪枯,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腎熱者色黑而齒槁。帝曰︰如夫子言可矣,論言治痿者獨取陽明,何也?岐伯曰︰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於宗筋,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皆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各補其榮而通其俞,調其虛實,和其逆順,筋脈骨肉各以其時受月,則病已矣。
(時受月,謂受氣之時月,如肝王甲乙,心王丙丁之類是也。)
厥論篇 帝曰︰厥之寒熱者何也?岐伯曰︰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陽謂足之三陽脈也;陰謂足之三陰脈也。)帝曰︰熱厥之為熱也,必起於足下者何也?岐伯曰︰陽氣起於足五指之表,陰脈者集於足下而聚於足心,故陽氣勝則足下熱也。曰︰寒厥之為寒也,必從五指而上於膝者何也?曰︰陰氣起於五指之裡,集於膝下而聚於膝上,故陰氣勝則從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從外,皆從內也。曰︰寒厥何失而然也?曰︰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太陰陽明之所合也。春夏則陽氣多而陰氣少,秋冬則陰氣盛而陽氣衰。此人者質壯,以秋冬奪於所用,下氣上爭不能複,精氣溢下,邪氣因從之而上也。氣因於中,陽氣衰,不能滲營其經絡,陽氣日損,陰氣獨在,故手足為之寒也。帝曰︰熱厥何為而然也?岐伯曰︰酒入於胃,則絡脈滿而經脈虛;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陰氣虛則陽氣入,陽氣入則胃不和,胃不和則精氣竭,精氣竭則不營其四肢也。此人必數醉若飽以入房,氣聚於脾中不得散,酒氣與穀氣相搏,熱盛於中,故熱遍於身,內熱而溺赤也。夫酒氣盛而 悍,腎氣日衰,陽氣獨勝,故手足為之熱也。
(此言寒熱二厥,皆損其陽氣,竭其精氣之所致也。四肢無氣以營乏,則為厥逆。寒熱雖異,虛損則同。)帝曰︰厥或令人腹滿,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遠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岐伯曰︰陰氣盛於上則下虛,下虛則腹脹滿,陽氣盛於上則下氣重上而邪氣逆,逆則陽氣亂,陽氣亂則不知人也。帝曰︰善。願聞六經脈之厥狀病能也。曰︰巨陽之厥,則腫首頭重,足不能行,發為 (音縣)仆。陽明之厥,則顛疾欲走呼,腹滿不得臥,面赤而熱,妄見而妄言。少陽之厥,則暴聾頰腫而熱,脅痛, 不可以運。太陰之厥,則腹滿 脹,後不利,不欲食,食則嘔,不得臥。少陰之厥,則口乾溺赤,腹滿心痛。厥陰之厥,則少腹腫痛,腹脹涇溺不利,好臥屈膝,陰縮腫, 內熱。
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此六經之說厥狀,皆有盛衰虛實,實則瀉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只以本經留呼多少而取之。
太陰厥逆, 急攣,心痛引腹,治主病者。(經脈行有左右,候其有過者取之,故云治主病者。)少陰厥逆,虛滿嘔變,下泄清,治主病者。厥陰厥逆,攣腰痛,虛滿前閉,譫語,治主病者。三陰俱逆,不得前後,使人手足寒,三日死。太陽厥逆,僵仆嘔血善衄,治主病者。少陽厥逆,機關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項不可以顧,發腸癰不可治,驚者死。陽明厥逆,喘咳身熱,善驚衄嘔血。手太陰厥逆,虛滿而咳,善嘔沫,治主病者。手心主少陰厥逆,心痛引喉,身熱,死不可治。手太陽厥逆,耳聾泣出,項不可以顧,腰不可以俯仰,治主病者。手陽明少陽厥逆,發喉痺,嗌腫,,治主病者。
五臟生成論曰︰臥出則風吹之,血凝於膚者為痺,凝於脈者為澀,凝於足者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大經隊也。)故為痺厥也。
評熱病論篇 帝曰︰有病身熱汗出煩滿,煩滿不為汗解,此為何病?岐伯曰︰汗出而身熱者風也,汗出而煩滿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風厥。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巨陽主氣,故先受邪,少陰與其為表裡也,得熱則上從之,從之則厥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表裡刺之,飲之服湯。
上從之,謂少陰從太陽而上也。飲之湯,為止逆上之腎氣也。
熱論篇 帝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最乘殺厲之氣,中而即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名曰寒毒,藏於肌膚,至夏至氣變為溫病,夏至後變為熱病,皆原於傷寒所至,故曰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校正】按《傷寒論》變溫變暑與王注異,王注本《素問》為說,仲景本《陰陽大論》為說。
岐伯曰︰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寒毒薄於肌膚,陽氣閉密不得發散,而內怫結,故傷寒反病熱。)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帝曰︰願聞其狀。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穴名)。故為諸陽主氣也,故頭項痛腰脊強。
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乾,不得臥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臟者,故可汗而已。
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臟脈,病日衰已矣。其未滿三日,可汗而已,其滿三日,可泄而已。其病兩感於寒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言。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六日當作三日,下文可見。)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榮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帝曰︰五臟已傷,六腑不通,榮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其血氣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盡,故死矣。
此言兩感於寒者,邪氣悍暴之甚必死。
其不兩感於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乾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大邪氣也。)皆去,病日已矣。
此言不兩感者,六日之後,邪氣從始次第而自退,病日愈。
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所遺,邪氣未盡去也。)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穀氣相搏,兩熱相合,故有所遺也。曰︰治遺奈何?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曰︰病熱當何禁之?曰︰病熱少愈,食肉則複,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此言遺禁者皆病愈不知禁謹而複作熱,故曰遺也。
凡病傷寒而成瘟者,先夏至日者為病瘟,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暑當與汗皆出,勿止。
評熱論篇 帝曰︰有病溫者,汗出輒複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岐伯曰︰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穀生於精,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當能食而不複熱,複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今汗已出而輒複熱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裨也。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且夫熱論曰︰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今脈不與汗相應,此不勝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見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
汗出脈躁,不勝其病,狂言失志,此三死也,烏能生?
瘧論篇 帝曰︰夫 瘧皆生於風,其蓄作有時者何也?岐伯曰︰瘧之始發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頷,腰脊俱痛,寒去則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冷凍飲料。
此論瘧病之形狀也,下皆發明此節之意。
帝曰︰何氣使然?岐伯曰︰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陽並於陰,(陽兼瘧邪而言,謂瘧邪隨陽氣而入於陰分。)則陰實而陽虛,陽明虛則寒栗鼓頷也;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三陽俱虛則陰氣勝,陰氣勝則骨寒而痛,寒生於內,故中外皆寒。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內外皆熱則喘而渴,故欲冷凍飲料也。
此釋上文陰陽交爭,隨經而作寒熱也。
此皆得之夏傷於暑,熱氣盛,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榮氣之所舍也。(舍,猶居也。)此令人汗空疏,腠理開,因得秋氣,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水氣舍於皮膚之內,與衛氣並居。
衛氣者,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內外相搏,是以日作。曰︰其間日而作者何也?曰︰其氣之舍深,內薄於陰,陽氣獨發,陰邪(指瘧邪)內著,陰與陽爭不得出,是以間日而作也。夫瘧氣者,並於陽則陽勝,並於陰則陰勝,陰勝則寒,陽勝則熱。瘧者,風寒之氣不常也,病極則複。曰︰瘧先寒而後熱者何也?曰︰夏傷於大暑,其汗大出,腠理開發,因遇夏氣淒滄之水寒,藏於腠理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成矣。夫寒者陰氣也,風者陽氣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也,病以時作,名曰寒瘧。曰︰先熱而後寒者何也?曰︰此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也,亦以時作,名曰溫瘧。其但熱而不寒者,陰氣先絕,陽氣獨發,則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
此瘧寒熱所因,至此乃言瘧有數種也。
帝曰︰夫瘧之寒,湯火不能溫也,及其熱,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餘不足之類。當此之時,良工不能止,必須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曰︰經言無刺 之熱,無刺渾渾之脈,無刺漉漉之汗,(漉漉,汗大出也。)故為其病逆未可治也。故經曰︰方其盛時必毀,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謂也。夫瘧之始發也,陽氣並於陰,當是之時,陽虛而陰盛,外無氣,故先寒栗也。陰氣逆極,則複出之陽,陽與陰複並於外,則陰虛而陽實,故先熱而渴。夫瘧之未發也,陰未並陽,陽未並陰,因而調之,真氣得安,邪氣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發,為其氣逆也。曰︰攻之奈何?曰︰瘧之且發也,陰陽之且移也,必從四末始也,陽已傷,陰從之,故先其時堅束其處,令邪氣不得入,陰氣不得出,審候見之在孫絡盛堅而血者皆取之,此直往而未得並者。
四末,言四肢也。此言牢縛四肢,令氣各在其處,則邪所居處必自見之,則剌出血耳。
帝曰︰瘧不發其應何如?岐伯曰︰瘧氣者,必更盛更虛,當氣之所在也。病在陽,則熱而脈躁;在陰則寒而脈靜;極則陰陽俱衰,衛氣相離,故病得休;衛氣集,則複病也。(離謂不相爭,集謂邪相會。)瘧者,陰陽更勝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論曰︰夏傷於暑,秋必病瘧。
今瘧不必應者何也?曰︰此應四時者也。其病異形者,反四時也。其以秋病者寒甚,以冬病者寒不甚,以春病者惡風,以夏病者多汗。曰︰夫病溫瘧與寒瘧而皆安舍?舍於何臟?曰︰溫瘧得之冬中於風,寒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發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此病藏於腎,其氣先從內出之於外也。如是者,陰虛而陽盛,則熱矣,衰則氣複反入,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故先熱而後寒,名曰溫瘧。帝曰︰癉瘧何如?曰︰癉瘧者,肺素有熱氣盛於身,厥逆上沖,中氣實而不外泄,因其所用力,腠理開,風寒舍於皮膚之內、分肉之間而發,發則陽氣盛,陽氣盛而不衰則病矣。其氣不及於陰,故但熱而不寒,氣內藏於心,而外舍於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脫肉,故命曰癉瘧。
至真要大論篇 帝曰︰火熱複,惡寒發熱,有如瘧狀,或一日發,或間數日發,其故何也?曰︰勝複之氣,會遇之時,有多少也。陰氣多而陽氣少,則其發日遠;陽氣多而陰氣少,則其發日近。此勝複相搏,盛衰之節,瘧亦同法。
陰陽齊等,則一日之中寒熱相半;陽多陰少,則一日之發,但熱不寒;陽少陰多,則隔日發,先寒後熱。雖勝複之氣,若氣微則一發之後,六七日乃發,故云愈而複發。或頻三日發而六七日止,或隔十日發而四五日止者,皆由氣之多少,會遇與不會遇也。俗謂鬼柙暴疾而從祈禱避匿者,病勢已過,旋至於斃,自謂其分,寧不傷乎?習俗既久,卒難離革,悲哉奈何?
咳論篇 帝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曰︰願聞其狀。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邪氣謂寒邪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內外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
此言五臟受病之由。各以其時,謂旺月也,若非旺月則不受邪,故各傳以與之,是也。
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臟各以治時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則為泄為痛。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邪,乘夏則心先受邪,乘至陰則脾先受邪,乘冬則腎先受之。曰︰何以異之?(異,分別也。)曰︰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痺。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轉,轉則兩 下滿。(,亦脅也。)脾咳之狀,咳則右 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曰︰六腑之咳奈何?曰︰五臟之久咳,乃移於六腑。脾咳不已,則胃受之,胃咳之狀,咳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肝咳不已,則膽受之,膽咳之狀,嘔膽汁。肺咳不已,則大腸受之,大腸咳狀,咳而遺失。心咳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咳狀,咳而失氣,氣與咳俱失。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咳狀,咳而遺溺。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滿,不欲食飲,此皆聚於胃,關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通結上文。)曰︰治之奈何?曰︰治臟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腫者治其經。
此總結一篇之義也。
舉痛論篇 帝曰︰余聞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善言古者,必有驗於今;善言人者,必有厭於已。如此,則道不惑前要數極,所謂明也。今予問於夫子,令言而可知,視而可見,捫而可得,今驗於已,如發蒙解惑,可得聞乎?岐伯再拜而對曰︰何道之問也?(發問甚大,而此只及五臟卒痛,甚不可曉。)帝曰︰願聞人之五臟卒痛何氣使然?岐伯曰︰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澀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無益者,或喘動應手者,或心與背相引而痛者,或脅肋與少腹相引痛者,或腹痛引陰股者,或痛夙昔而成積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少間複生者,或痛而嘔者,或腹痛而後泄者,或痛而閉不通者,凡此諸痛,各不同形,別之奈何?曰︰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蜷,縮蜷則脈絀急,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得炅則痛立止,因重中於寒,則痛久矣。寒氣客於經脈之中,與炅氣相搏則脈滿,滿則痛而不可按也。(此當作痛甚不休也。)寒氣稽留,炅氣上從,則脈充大而血氣亂,故痛甚不可按也。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能散,小絡急引故痛,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痛止。
寒氣客於俠脊之脈,則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無益也。寒氣客於衝脈,衝脈起於關元,隨腹直上,寒氣客則脈不通,脈不通則氣因之,故喘動應手矣。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則血脈澀,脈澀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寒氣客於厥陰之脈,厥陰之脈者,絡陰器系於肝,寒氣客於脈中,則血澀脈急,故脅肋與少腹相弓痛矣。厥氣客於陰股,寒氣上及少腹,血澀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陰股。寒氣客於小腸膜原之間,絡血之中,血澀不得注於大經,血氣稽留不得行,故夙昔而成積矣。寒氣客於五臟,厥逆上瀉,陰氣竭,陽氣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氣複反則生矣。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寒氣客於小腸,不得成聚,故後泄腹痛矣。熱氣留於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堅乾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矣。帝曰︰所謂言而可知者也,視而可見奈何?曰︰五臟六腑固盡有部,視其五色,黃赤為熱,白為寒,青黑為痛,此所謂視而可見者也。曰︰捫而可得奈何?曰︰視其主病之脈,堅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捫而得者也。
生氣通天論篇 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其生五,其氣三,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命之本也。(支氏曰︰人不知節欲而數犯,傷其正氣,則邪氣乘正氣之虛而入為害也,故曰邪氣傷人。王注直云邪氣傷正氣,而不先言耗損之由,則邪何從而入也?)蒼天之氣,清冷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
因於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
因於暑,汗,煩則喘喝,(大聲也。)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
病因於暑,則當汗泄,不為發表,邪熱內攻,中外俱熱,故煩躁喘數大呵而出其聲也。
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 短,小筋弛長, 短為拘,弛長為痿。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
濕氣熏蒸,清道不利,故首如有物蒙之若裹也。熱傷血,不能養筋,致為拘攣。濕傷筋,不能束骨,故為痿弱。濕熱甚,以致正氣不宣通,故四維發腫。諸陽受氣於四肢也,今人見膝間關節腫痛,便作風治者誤矣。
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於夏,使人煎厥。(煎迫而成厥逆。)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 乎不可止。
陽氣煩勞則主陰絕,辟積不已,至夏火愈亢,而時若煎迫而氣逆上,火既亢上,則目盲耳閉,精敗神去,如潰散之壞都,所儲之水散流而不可遏矣。病而至此,為壞極矣。
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有傷於筋,縱,其若不容。
怒則氣上,血隨積焉。陰陽相搏,氣血奔並,因薄厥生。菀,陳積也。薄,迫也。怒氣傷於筋則為痿,而不維持也,故曰縱,其若不容。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身常偏汗出者,久久而成偏枯。
汗出見濕,乃生痱痤。
陽氣發泄,寒水製之,熱郁皮膚,則為瘡痱。
膏粱之變,足生大疔。
膏粱濃味,內多滯熱,皮濃肉疏,故內變為疔。足,多也。
勞汗當風,寒薄為,郁乃痱。
此陽為陰遏,而不通暢,故迫為,粉刺也。輕為痱痤。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陷脈為痿,留連肉腠。
內精微以養神,外柔和以養筋。開闔失宜,為寒所襲,則筋絡拘,形容僂俯矣。寒氣下陷於脈中,則為痿。留連於肉腠而不舒。
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
營氣不順,血鬱肌肉,故成癰腫。
魄汗未盡,形弱而氣爍,穴俞以閉,發為風瘧。
汗出未止,形弱氣消,風寒薄之,穴俞隨閉,熱藏不出,以至秋陽複收,兩熱相合,寒熱相移。以所起為風,故為風瘧。
風者,百病之始也。清淨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
起居有度,不妄作勞,是為清淨。真氣內固,故皮腠閉密。雖有大風苛毒,弗能傷害也。
病久則傳化,上下不並,良醫弗為。
病久上下不通,則陰陽否隔,良醫妙法莫能為何也?
陽蓄積病死,而陽氣當隔,隔者當瀉。
三陽蓄積不通,不急瀉之則死。
風客淫氣,精乃亡,邪傷肝也。
淫氣甚而風客之,則傷精。邪氣傷於肝,為本經也。
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 為痔。因而大飲,則氣逆。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
食甚飽,則腸胃橫滿而筋脈解,故有腸 為痔之患。大飲甚,則肺氣逆而上奔。強力入房,則腎氣傷,高骨壞而不為用。高骨,謂腰之高骨。
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夏傷於暑,秋為 瘧。秋傷於濕,上逆為咳,發為痿厥。
冬傷於寒,春必病瘟,四時之氣,更傷五臟。
陰陽應象篇 曰︰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 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冬傷於寒,春必病瘟。
二論大同。王安道云︰此四章諸家注釋多戾經旨。蓋非有四傷一定之說,原其病之根因有此耳。其氣盛者,有傷之而過後消散不作者,及過後作者,其為各時一病,而治各有方,又不必拘定前之傷也。成無己、王海藏之注,皆推求過極。
陰陽應象論 曰︰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濕勝則濡泄。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
此言天以五行,以應人之五志。善攝養者,得其中和。不善節者,生乃不固。
脈要精微篇 曰︰風成為寒熱。
經曰︰因於露風,乃生寒熱。
癉成為消中。
癉,濕熱也。濕熱內積,故為消中。王注︰善食而瘦,乃食 也。
厥成為顛疾。
厥,氣逆也。氣逆上則為顛。
久風為飧泄。
即春傷於風,夏生飧泄,此其候者也。
脈風成為癘。
經曰︰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癘。
脈要精微篇 曰︰五臟者,中之守也。中盛臟滿,氣勝傷恐,聲如從室中言,是中氣之濕也。
腹中氣盛,肺臟滿變傷於恐,聲如在室,腹中有濕氣也。
言而微,終日乃複言者,此奪氣也。
言微聲低,不能相續,乃奪氣不足然也。
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此神明之亂也。
此心火熾甚,而神志昏亂,故不知其親疏也。
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
倉廩,為脾胃。門戶,為魄門,即肛門也。不藏、不要,皆不得其正,不禁固而時瀉也。
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
小便流注而不度是也。
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總結上文兩節之意,以起下文。
五臟者,身之強也。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附,(一作俯。)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
五臟者,身之強也。今若所言皆失強也。蓋五臟之氣,內屬本臟,外循各經,故為守為強,有如是者。下文云︰得強者生,失強者死。
總結上文之義。
玉機真藏篇 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其氣動形,期六月死,真藏脈見,乃予之期日。
肺司治節,氣息由之,其氣動形,為無氣相接,故聳舉肩背,以遠求報氣矣。夫如是,皆形臟已敗,神臟亦傷。見是証者,則後一百八十日內死矣。見真臟之脈候,乃與死日之期矣。此肺之臟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身熱脫肉破,真藏見,十月之內死。
此脾臟之病也。真臟見,十月之內死,恐當作真臟未見,故遠至十月方死。,肉之標,肘膝後內如塊者。陰氣微弱,陽氣內燔,故身熱也。脾主肉,故肉如脫, 如破敗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內消,(缺盆深陷。)動作益衰,真藏未見,期一歲死。見其真藏,乃予之期日。(此腎之臟也。)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期一月死。真藏見,乃予之期日。
(此心之臟也。)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腹內痛,肩項身熱破 脫肉,目匡陷,真藏見,目不見人,立死。其見入者,至其所不勝之期則死。
此肝臟病,故目陷也。不勝之時,謂庚辛也。
帝曰︰願聞虛實以決死生。岐伯對曰︰五實死,五虛死。脈盛,(心也。)皮熱,(肺也。)腹脹,(脾也。)前後不通,(腎也。)悶瞀,(肝也。)此謂五實。
此五實,為五臟邪氣之實。
脈細,(心也。)皮寒,(肺也。)氣少,(肝也。)泄利前後,(腎也。)飲食不下,(脾也。)此謂五虛。
此五虛,為五臟真氣不足也。
帝曰︰其時有生者何也?岐伯曰︰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此其候也。
五虛五實得此二者則生,無此二者,其死必也。
五臟生成論 曰︰頭痛顛疾,下虛上實,過在足少陰、巨陽,甚則入腎。 蒙招尤。
膀胱脈,從顛絡腦,俠脊抵腰中,循膂絡腎屬膀胱。然腎虛不能引巨陽之氣,故頭痛而為上顛之疾也,經病甚則入於臟。 當作 蒙招搖。 蒙謂目瞬動而蒙昧,下文之目冥是也;招搖謂頭振掉不定也。
目冥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陰,甚則入肝。腹滿 脹,支膈 脅。
,脅上也。支,執持也。胸膈 脅,皆不執持,不利也,肝膽之經也。
下厥上冒,(謂氣逆上而冒於目。)過在足太陰、陽明。咳嗽上氣,厥在胸中,過在手陽明、太陰。
此咳嗽上氣,厥逆之病,在於胸中也。
心煩頭痛,病在鬲中,過在手巨陽、少陰。
此相火為病,熱在膈而心煩,上行而頭痛。
陽明脈解篇 帝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者何也?岐伯對曰︰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十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曰︰其惡火何也?曰︰陽明主肉,其脈血氣盛,邪客之則熱,熱則惡火。曰︰其惡人何也?曰︰陽明厥則喘而惋,(惋然郁內也)惋則惡人。(惡人,作煩也。)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曰︰厥逆連臟則死,連經則生。
厥連於經脈者易愈,連於臟者則神去而死也。
帝曰︰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數日,逾垣上屋,所上之處,皆非其素能也,病反能者何也?曰︰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陽受氣於其四肢之故也。)陽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也。曰︰其棄衣而走者何也?曰︰熱盛於身,故棄衣而欲走也。曰︰其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歌者何也?曰︰陽盛則使人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陰陽別論篇 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其傳為息賁者,死不治。
汪氏《質疑》注,此言陽明燥金之氣為病也。心以燥血不能生,而榮於百脈;脾以燥弱不能衛津液,而潤於四肢,則筋脈無所滋養,故肢體為之勁急,而不能伸曲也。在於女子則月經不利,此燥之至也。燥立傳變亦終歸其所主,故燥甚則風熱上攻於肺而為消渴。東垣云︰上消者多飲水而少食,主於肺是也。其或津液生痰而不生血,痰積肺中,有時孤陽泛上,則痰隨之賁上,而喘急大作。孤陽降下,則痰隨墜而喘急憩息,斯皆燥其不治之驗。王注以大腸胃四經混說,強謂以男子少精,牽扯曲說,愈講愈繁而不通矣。
三陽為病發寒熱,下為癰腫,及為痿厥 痛。其傳為索澤,其傳為頹疝。
三陽為太陽,寒氣鬱而不散,則發寒熱,久之為癰腫,如流注之疾。痿厥,足冷無力。,酸疼也。索澤,潤澤之氣消索也。頹疝,即睪垂縱緩,內作頹疝也。
一陽發病,少氣善咳善泄。其傳為心掣,其傳為鬲。
此少陽相火為病,壯火食氣,故少氣。火爍肺金則善咳,火入於心故掣,三焦內結故隔塞不通,皆火之過。
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咳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風厥。
此肝經風燥為病,故驚咳噫欠,為風厥。
二陰一陽發病,善脹心滿善氣。
君相二火之病,故善脹滿。經曰︰諸腹脹大,皆屬於熱。
三陽三陰發病,為偏枯痿易,四肢不舉。
此寒濕二氣合病。寒濕之邪滯於經絡,則血氣不周蔭於肢體,故偏枯痿易,四肢不舉之証作矣。
陰結者,便血一升,(陰主血故。)再結二升,(二盛。)三結三升,陰陽結斜,多陰小陽曰石水,少腹腫。
經曰,三陰獨至,期於石水,為腹堅如石而水腫也。
二陽結謂之消。
陽明熱結,故善消水穀。
三陽結謂之鬲。
太陽寒水凝蓄胸膈則嗝,其飲食犯寒而吐逆亦然。
三陰結謂之水。
太陰濕土人感之,內聚於脾,不能散布,積於腹而為水腫。其或溢於四肢,而為水腫之類是也。
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痺。
此少陽相火與厥陰風木相扇而為病也。風火俱陽邪,陽邪從類而上攻,故為喉痺之病。治以薄荷、荊芥以去風;生甘草、桔梗、玄參、黃芩之類以泄火是也。
陰搏陽別謂之有子。
陰脈中有陽之別,如尺脈搏手與寸口殊別,則為有孕。今診尺脈滑利是也。
陽加於陰謂之汗。
陽氣上搏,則蒸而為汗是也。
陰陽虛,腸辟死。
辟,利也。胃氣不留,腸開不禁,此陽氣竭絕,故死。
陰虛陽搏謂之崩。
陰脈不足,陽脈盛,搏則內崩而血下流,此陰中附火然也。
經脈別論 帝曰︰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脈亦為之變乎?岐伯對曰︰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是以夜行則喘出於腎,淫氣病肺。有所墮恐,喘出於肝,淫氣害脾。有所驚恐,喘出於肺,淫氣傷心。渡水跌仆,喘出於腎與骨。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著而為病。
此言病之變而淫氣於別臟,勇壯者不能淫,怯弱者則受害也。
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
搖體勞苦,汗出於脾。故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此為常也。
不適其性而強云為,過則病生,此理之常也。
皮部論 曰︰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入客於絡脈,留而不去,傳入於經,留而不去,傳入於腑,廩於腸胃。邪之始入於皮也,淅然起毫毛,開腠理;其入於絡也,則絡脈盛色變;其入客於經也,則感虛乃陷下;其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筋弛骨消,肉爍 破,毛直而敗。
此言病始於皮毛,不愈而漸入於筋骨間,有寒熱之易也。
逆調論 帝曰︰人有逆氣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有不得臥而息無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臥行而喘者,有不得臥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臥而喘者,皆何臟使然?以上六問而下止三答,亦脫簡也。
岐伯對曰︰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是陽明之逆也,足三陽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
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六腑之海,水穀海也。其氣亦下行,陽明逆不得從其道,故不得臥也。《下經》(上古經也。)曰︰胃不和則臥不安,此之謂也。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絡脈逆也,絡脈不得隨經上下,故留經而不行,絡脈之病患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也。夫不得臥,臥則喘者,是水氣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腎者水藏,主津液,主臥與喘也。
病能篇 帝曰︰人之不得偃臥者何也?(偃,仰也。)岐伯對曰︰肺者藏之蓋也,肺氣盛則脈大,脈大則不得偃臥。帝曰︰人有臥而有所不能安者何也?岐伯曰︰藏有所傷及,精有所寄則不安,故人不能懸其病也。
五臟有傷,精氣有所之寄,故臥不安,人不能懸其病於空中也。
評熱篇 帝曰︰有病腎風者,面 然壅,害於言,可刺否?然,腫起貌。壅,為目下壅,如臥蠶。腎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故妨害於言語。
岐伯對曰︰虛不當刺,不當刺而刺,後五日其氣必至。
至,謂臟氣未至也。此言腎虛真氣不足,不可刺,故五臟五日一至,循至腎臟而邪氣至也。
曰︰其至何如?曰︰至必少氣時熱,時熱從胸背上至頭,汗出手熱,口乾善渴,小便黃,目下腫,腹中鳴,身重難以行,月事不來,煩而不能食,不能正偃,正偃則咳,病名曰風水。帝曰︰願聞其說。岐伯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陰虛者陽必湊之,故少氣時熱而汗出也。小便黃者,少腹中有熱也。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則咳其,上迫肺也。諸有水氣者,微腫先見於目下也。其氣上逆,故口苦舌乾,臥不得正偃,正偃則咳出清水也。諸水病者,故不能臥,臥則驚,驚則咳甚也。腹中鳴者,病本於胃也。薄脾則煩不能食,食不能下者,胃脘鬲也。身重難以行者,胃脈在足也。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者屬心而絡於胞中,今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也。
此腎氣不足之至,悉皆小陰經之病,水不勝火,故其病然也。
水熱穴論 帝曰︰少陰何以主腎,腎何以主水?岐伯對曰︰腎者至陰也,至陰者盛水也,肺者太陰也,少陰者冬脈也。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積水也。曰︰腎何以能聚水而生病?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
關者,所以司出入也。腎主下焦,膀胱為腑,主其分注關竅二陰,故腎氣化則二陰通。二陰閉則胃 滿,故云腎者胃之關也。關閉則水積,水積則氣停,氣停則水生,水積則氣溢,氣水同類,故云關閉不利,聚水而從其類也。經曰︰下焦溢為水,此之謂也。
上下溢於皮膚,故為 腫。 腫者,聚水而生病也。曰︰諸水皆生於腎乎?曰︰腎者牝藏也,地氣上者屬於腎,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陰。勇而勞其則腎汗出,腎汗出逢於風,內不得入於臟腑,外不得越於皮膚,客於玄府,行於皮裡,傳為 腫,本之於腎,名曰風水。
風客玄府,汗未出,內伏皮膚,傳化為水,從風而水,故名風水。
所謂玄府者,汗空也。故水病下為 腫大腹,上為喘呼,不得臥者,標本俱病,故肺為喘呼,腎為水腫,肺為逆不得臥,分為相輸,俱受者水氣之所留也。
此雖腎肺二臟之病,要皆水氣所留也。
平人氣象論 曰︰頸脈動喘疾咳,曰水。
頸脈為耳下及結喉兩旁人迎脈也。水氣上溢則肺被熱熏,陽氣上逆,故頸脈鼓盛而咳喘也。
目裹微腫如臥蠶之狀,曰水。溺黃赤安臥者,曰黃膽。
《正理論》云︰腎勞胞熱,溺黃安臥,謂之勞疸,以女勞得之也。
食已如飢者,曰胃疸。
胃熱則消穀,故食已如飢。
面腫曰風。
風從上行,故面腫者,曰風。
足脛腫曰水。
下焦有水,則足脛腫也。
目黃,曰黃膽。
火氣上蒸,故目黃。《靈樞》曰︰目黃者病在胸。
逆調篇 帝曰︰人身非常溫也,非常熱也,為之熱而煩滿者何也?岐伯對曰︰陰氣少而陽氣勝,故熱而煩滿也。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氣也,寒從中生何也?曰︰是人多痺氣也,陽氣少,陰氣多,故身寒如從水中出。
此言寒氣,陰寒之為,非衣之寒,而中寒也。
帝曰︰人有四肢熱,逢風寒如炙如火者何也?曰︰是人者陰氣虛,陽氣盛,四肢者陽也,兩陽相得而陰氣虛少,小水不能滅盛火也,而陽獨治,獨治者不能生長也,獨勝而止耳。
治者,王也。勝者,盛也。獨勝謂陰獨盛而火止滅也。
逢風而如炙如火者,是人當肉爍也。(爍,消也。)曰︰人有身寒,湯火不能熱,濃衣不能溫,然不凍栗,是為何病?曰︰是人者,素腎氣勝,以水為事,太陽氣衰,腎脂枯不長,一水不能勝兩火,腎者水也,而生於骨,腎不生則髓不能滿,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能凍栗者,肝一陽也,心二陽也,腎孤藏也,一水不能勝二火,故不能凍栗,病名曰骨痺,是人當攣節也。
腎不生水,則髓不滿,而筋骨乾槁,所以當攣節也,是矣。
通評虛實篇 帝曰︰腸 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熱則死,寒則生。曰︰腸 下白沫何如?曰︰脈沉則生,脈浮則死。(陰病見陽脈,如相反故死。)曰︰腸 下膿血何如?曰︰脈懸絕則死,滑大則生。曰︰腸 之屬,身不熱,脈不懸絕何如?曰︰滑大者生,懸澀者死,以藏期之。(肝見庚辛死,心見壬癸死之類。)曰︰巔疾何如?曰︰脈搏大滑,久自已;脈小堅急,死不治。曰︰巔疾之脈,虛實何如?曰︰虛則可治,實則死。
巔疾之脈,虛則可治,實則死,似與搏而滑大相反,搏而滑非實也,正滑泛而躍也,故自已。
曰︰消痺虛實何如?曰︰脈實大,病久可治;脈懸小堅,病久不可治。
消,瘦也。痺,勞熱也。瘦熱病久,脈當微弱者生,茲為實大者可治,似相反也,愚謂當時傳刻者之誤耳。
凡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隔塞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暴厥耳聾,偏閉塞不通,內氣暴薄也。不從內外中風之病,故瘦留著也。
此言消癉仆擊偏枯之疾,非內外中風之變証,乃膏粱暴憂,內氣暴薄,不得宣通,故二便閉塞, 匿留著而不去也。,匿也。
跛,寒風濕之病也。
,足也。跛,不能履也。此則風寒濕之病也。
黃膽暴病癲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
氣久厥逆,而不下行,怫積上焦,故為黃膽及厥狂之疾作也。
五臟不平,六腑閉塞之所生也。
六腑不通,則五臟之氣壅滯不平,大便閉,則肺氣喘逆之類是也。
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
此亦六腑閉塞之餘意,六腑為腸胃最要,腸胃結滯,則氣不流通,氣不流通則逆上,而為頭痛耳鳴者矣。
腹中論篇 帝曰︰有病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此為何病?岐伯對曰︰名為鼓脹。
曰︰治之奈何?曰︰治之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已。曰︰其時有複發者何也?曰︰飲食不節,故時有病也。雖然,其病且已,時故當病,氣聚於腹也。曰︰有病胸脅支滿者,妨於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時時前後血,病名為何?何以得之?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時,有所大脫血。若醉入房中,氣竭肝傷,故月事衰少不來也。曰︰治之奈何?曰︰以四烏 骨一 茹二物並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為後飯,飲以鮑魚汁,利腸中及傷肝也。
按烏 骨、 茹、鮑魚汁,皆攻積血,散惡血,雀卵治陰痿,起陰之藥,並非生血治血枯劑,學人詳之。
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為何病?可治否?曰︰病名伏梁。曰︰何因而得之?曰︰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曰︰何以然?曰︰此下則因陰,必下膿血,上則迫胃脘,上鬲,挾胃脘內癰,此久病也,難治。居臍上為逆,居臍下為從,勿動亟奪。
此伏梁,衝脈之為病。以其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上行循腹,下行絡陰,上則迫近於胃脘,下則因薄於陰器。若因薄於陰,則便下膿血;若迫近於胃,則病氣上出於鬲,複俠胃脘,內長其癰也。所以然者,以本有大膿血在腸胃之外故也,久則難治。居臍上為近心,故為逆;居臍下為遠心,故為從。亟,數也。
奪,去也。言其不可移動,但數數去之斯可矣。
曰︰人有身體髀股 皆腫,環臍而痛,是為何病?曰︰病名伏梁,此風根也。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肓之原在臍下,故環臍而痛也。不可動之,動之為水溺澀之病。
此亦衝脈之病,所以髀股 皆腫,亦名伏梁。其氣溢於大腹著肓之原,故環臍而痛。不可動,謂不可用大毒之藥,擊動而峻下之,則為水而溺澀也。
病能篇 帝曰︰人病胃脘癰者,診當何如?岐伯對曰︰診此者當候胃脈,其脈當沉細,沉細者氣逆,逆者人迎甚盛,盛則熱。人迎者胃脈也,逆而盛則熱聚於胃口而不行,故胃脘為癰也。
此言胃癰病,胃脈不常沉細。胃脈細故人迎脈大。人迎,結喉兩旁之動脈也。人迎大則熱聚於胃口,故成胃脘癰,由氣逆熱盛而致之也。
曰︰有病頸癰者,或石治之,或針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曰︰此名同異等者也。夫癰氣之息者,宜以針開除去之。夫氣盛血聚者,宜石而瀉之,此所謂同病異治也。
此言癰雖同而治異也。癰為氣之息,故氣盛血聚宜用砭石針之,瀉去惡血而自愈,今用排針者是也。
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曰︰生於陽也。曰︰陽何以使人狂?曰︰陽氣者,因暴折而難決,故善怒也,病名曰陽厥。曰︰何以知之?曰︰陽明者常動,巨陽少陽不動,不動而動大疾,此其候也。
陽脈動則人迎脈常動者也。巨陽脈在天容位分,少陽脈在天窗位分,二脈不常動而反動,故病也。
曰︰治之奈何?曰︰奪其食則已。夫食入於陰,長氣於陽,故奪其食則已。(食少則氣衰,故節去其食,則病自已。)使之服以生鐵洛為飲。(則鐵漿也。)夫生鐵洛者,下氣疾也。(氣上逆則狂,飲鐵洛所以下其逆上之氣也。)曰︰有疾身熱解墮,汗出如浴,惡風少氣,此為何病?曰︰病名曰酒風。曰︰治之奈何?曰︰以澤瀉、朮各十分,麋銜五分,合以三指撮為後飯。
澤瀉去風濕益氣,術止汗去火風,麋銜治風濕筋痿。後飯,藥先食後,故曰後飯。
奇病篇 帝曰︰病脅下滿氣逆,二三歲不已,是為何病?岐伯對曰︰病名曰息積,此不妨於食,不可灸刺,積為導引服藥,藥不能獨治也。
氣逆息難,故曰息積。氣不在胃,故不妨食,灸則火邪內攻,刺則正氣外瀉,故皆不可。惟宜積為導引而氣流行,兼藥治,則可矣。若不導引,只以藥攻亦難治也。
帝曰︰人有病頭痛以數歲不已,此安得之?名為何病?岐伯曰︰當有所犯大寒,內至骨髓,髓者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齒亦痛,病名曰厥逆。帝曰︰善。
此寒邪客逆,久而不散,故為厥逆頭痛也。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曰︰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癉,熱也。)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食甘肥則內熱,郁積而不外泄,令人中滿,氣上溢為消渴。治之以蘭草,蘭辛能發散陳久肥甘不化之氣,故曰以蘭除陳氣也。
曰︰有病口苦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曰︰病名膽癉。(膽汁味苦,故口苦。)夫肝者,中之將也,取決於膽,咽為之使。此人者,數謀慮不決,故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治之以膽募俞。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咽為之使,恐咽字之誤也,常作因為之使,故膽虛氣上溢而口苦也。胸腹曰募,背脊曰俞,膽募則在期門下五分,俞在脊第十椎下兩旁,各開一寸半。支秉中曰︰膽上溢入咽,故口苦,咽為使是也。
金匱真言論 曰︰春氣者病在頭,夏氣者病在臟,秋氣者病在肩背,冬氣者病在四肢。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瀉寒中,秋善病風瘧,冬善病痺厥。
此四時不節而各致其病也,故下云︰能節養者皆不病也。
故冬不按蹺,春不鼽衄,春不病頸項,仲夏不病胸脅,長夏不病洞瀉寒中,秋不病風瘧,冬不病痺厥。
此言冬不按蹺,則四時不能為病也,何也?冬乃藏精秘密,若冬按蹺,則精不能藏而致四時病。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
五臟生成篇 曰︰諸脈者皆屬於目,諸髓者皆屬於腦,諸筋者皆屬於節,諸血者皆屬於心,諸氣者皆屬於肺。故人臥則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
血氣者人之神,故受血者,皆能神於運用。
宣明五氣論 曰︰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
五氣所病︰心為噫,肺為咳,肝為語,脾為吞,腎為欠為嚏,胃為氣逆為噦為恐,大腸小腸為泄,下焦溢為水,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膽為怒,是為五病。
膽為中正決斷無私,其剛決故為怒也,十一臟皆取決於膽也。
五精所並︰精氣並於心則喜,並於肺則悲,並於肝則憂,並於脾則畏,並於腎則恐,是謂五並,虛而相並者也。
五臟以勝相並,故有五志。如肺虛,心精並之故喜。故曰︰虛而相並也。
五臟所惡︰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是謂五惡。
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
五病所發︰陰病發於骨,陽病發於血,陰病發於肉,陽病發於冬,陰病發於夏,是謂五發。
五邪所亂︰邪入於陽則狂,邪入於陰則痺,搏陽則為顛疾,搏陰則為喑,陽入之陰則靜,陰出之陽則怒,是為五亂。
五臟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是謂五臟。
同精而出入者謂之魄,同神而往來者謂之魂,心有所憶謂之意,專意不移謂之志。
五臟所主︰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是謂五主。
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刺志論 帝曰︰願聞虛實之要。岐伯對曰︰氣實形實,氣虛形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氣盛,谷虛氣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脈實血實,脈虛血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形氣相反,穀氣不應,血脈不浮,故皆反,法當病。
曰︰何謂反?氣虛身熱,此謂反也。穀入多而氣少,此謂反也。谷不入而氣多,此謂反也。
脈盛血少,此謂反也。
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
寒傷形,故氣盛身寒。熱傳氣,故氣虛身熱。
穀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濕居下也。
氣小則脫血而下,故濕居下也。
穀入少而氣多者,邪在胃及與肺也。
谷少氣多,乃胃中邪氣並入於肺,而非正氣之多也。
脈少血多者,飲中熱也。
飲留胃中而作熱也。
脈大血少者,脈有風氣,水漿不入,此之謂也。
風氣盛滿則水漿不入也。
陰陽應象篇 曰︰天之邪氣,感即害人五臟;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膚筋脈。
四時之氣,天之邪也,感之則害五臟。飲食寒熱,感之則傷六腑。地之濕氣,感則有傷經脈,故害於皮膚筋脈,各以其近而受害也。
太陰陽明篇 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
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
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入五臟則腹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 。
此言賊風虛邪,陽受之入六腑。飲食起居,陰受之入五臟。與陰陽應象論︰天之邪氣害人五臟,水穀寒熱害人六腑,兩說相反,其理安在?此謂虛邪外傷有餘,飲食內傷不足,二者之傷互有所受,不可執一而言傷也。惟濕從外傷,故及皮膚;濕從內成,亦傷臟腑。此又不可一途而云然也。
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
此言物極則反,理之常也。
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風,陽氣也。濕,陰氣也。陽從上,陰從下,火就燥,水流濕,類也。
陰陽應象篇 曰︰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憂思悲恐,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
《靈樞經》曰︰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若五志不常,寒暑過度,戕賊天真,何可長久?
六元正紀篇 曰︰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濕勝則濡泄,甚則水閉腫。
濕勝濡泄,水氣內勝,則傷脾胃,而瀉利也。其則脾胃之氣一行水道,溢於皮膚,則為水閉。肉如泥,按之陷下而不起也,故曰 腫。
太陰陽明論 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對曰︰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徑,(胃氣不得徑至,以達四肢。)必因於脾,乃得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四肢稟氣於胃,襲脾而布化。脾不布化,故四肢不用,胃氣不能獨施故也。
脈要精微篇 曰︰陰盛則夢涉大水恐懼,陽盛則夢大火燔灼,陰陽俱盛則夢相殺毀傷。
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墜。甚飽則夢與,其飢則夢取。肝氣盛則夢怒,肺氣盛則夢哭。短蟲多則夢聚眾,長蟲多則夢相擊毀傷。
氣厥論篇 帝曰︰五臟六腑,寒熱相移者何?岐伯曰︰腎移熱於肝,癰腫少氣。脾移寒於肝,癰腫筋攣。肝移寒於心,狂鬲中,心移寒於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於腎,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堅,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鳴濯濯如囊裹漿,水之病也。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衄。肝移熱於心,則死。心移熱於肺,傳為鬲消。肺移熱於腎,傳為柔 。腎移熱於脾,傳為虛,腸 死,不可治。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膀胱移熱於小腸,鬲腸不便,上為口糜。小腸移熱於大腸,為慮瘕,為沉。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又謂之食亦。胃移熱於膽,亦曰食亦。膽移熱於腦,則辛 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傳為衄 瞑目,故得之氣厥也。
臟腑相移,各以所司而為病,皆由氣厥逆而得也。,伏同。
調經論篇 帝曰︰經言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余已聞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岐伯曰︰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栗。
寒氣在皮膚之外,則上焦不通,而發寒栗。
帝曰︰陰虛生內熱奈何?岐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
王安道曰此陰字,指人身之陰與水穀之味也。夫有所勞倦者,過動屬火也。形氣衰小者,壯火食氣也。穀氣不盛者,勞傷元氣,則少食而氣衰也。上焦不行者。清陽不升也。下脘不通者,濁陰不降也。夫胃受水穀,則清陽升而濁陰降,以傳化出入,滋養一身也。今胃不能納,而穀氣衰少,則清無升濁無降矣,故內熱。汪寅谷曰︰人身之中,陰氣虛損為熱。蓋勞倦傷脾,胃氣因虛下陷,重壓下脘氣道之分,而上焦之氣,因以不行,少火鬱為壯火,而為內熱傷氣等証。其治以東垣補中益氣為宜。斯所謂勞傷形體,飲食失節而致熱者乎?內傷之說,蓋原於此。
帝曰︰陽盛生外熱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則皮膚致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
外傷寒毒內薄、諸陽外盛,則皮膚收。皮膚收,則腠理密,故衛氣蓄聚無所留行矣。寒氣外薄,陽氣內爭,積火內燔,故生外熱也。
帝曰︰陰盛生內寒奈何?岐伯曰︰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血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
溫氣,陽氣也。陰逆內滿,則陽氣去於皮外也。
舉痛論 帝曰︰余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何病之生?(氣皆能致病,故問之。)岐伯對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矣。
怒則陽氣逆上,肝氣乘脾,故甚則嘔血及飧泄。何以明之?怒則面赤,甚則色蒼,經曰︰盛怒不止,則傷志明。
喜則志氣和達,榮衛通利,故氣緩矣。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
腠謂津液滲瀉之所,理謂文理逢會之中。身寒則衛氣沉,故皮膚文理及滲瀉之處,皆秘閉而氣不流行,衛氣收斂於中而不發泄也。
炅則腠理開,榮衛通,汗大泄,故氣泄矣。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依,慮無所定,故氣亂矣。
勞則喘且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
勞於力役,則氣奔速,而陽外發。喘息汗出,外內皆逾越常紀,故氣耗損。
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
九氣致病,於此可詳矣。
岐伯曰︰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治神有餘,則瀉其小絡之血,(小絡,當是手少陰心經之小絡。)出血勿之深斥,無中其大經,神氣乃平。
異法方宜篇 帝曰︰醫之治病,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對曰︰地勢使然也。
不同,謂針石灸 毒藥導引按摩之不同。地勢有高下燥濕之勢也。
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鹹,皆安其處,美其食。
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
東方之域,魚鹽之地,海濱之民多食魚,魚發瘡而熱中,鹽發渴而勝血,故民黑色病瘡瘍,治宜砭石。砭石,以石為針,而決膿血。
西方者,金玉之域,砂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其民不衣而褐荐,華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藥,故毒藥者,亦從西方來。
西方之民,水土剛強,腠理閉密,外邪不能傷,故病多內傷七情,飲水色欲而已。治宜毒藥攻其內也。
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故灸 者,亦從北方來。
北方水寒冰冽,故病臟寒,其治宜艾灸燒灼,謂之灸 。
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攣痺,其治宜微針。故九針者,亦從南方來。
南方之民嗜酸,故腠理致密。又卑下之濕內鬱而不得發泄,故病攣痺。用微針所以疏瀉之是也。
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蹺,故導引按蹺者,亦從中央出也。
中央之地濕,故生物眾,四方輻輳,故民食雜不勞 然濕氣在下,民多病痿厥寒熱。治宜導引,謂搖其筋骨,動其支節,按蹺,謂抑皮肉捷舉手足是也。
故聖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體也。
聖人治人,隨方而各得其宜也。
陰陽應象篇 曰︰善治者治皮毛,止於始萌。其次治肌膚,(救其已生。)其次治筋脈,(攻其已病。)其次治六腑,(治其已甚。)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
此言治病當治其未病,則易愈。延及腑臟,則病深而難愈,故曰半死半生。
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
始起者,輕微在於經腠,外邪未及深入,可剌以針而瀉之。已,止也。
其盛者,可待衰而已。
邪氣盛甚,而遽止之,非惟不足以祛邪,而正氣亦反受其傷也,故必待其衰而治之。如藏瘧者,不可於其勢之方興而止,痢者,必俟其勢,將艾,如兵法避銳盛而擊惰歸之意也。
因其輕而揚之。
因,從其所因也。因其邪氣輕,浮於表,而用氣輕薄之劑,而發揚之。如傷寒一、二日,用葛根之類是也。
因其重而減之。
重,則沉重而下墜者,如痢後重者,減去之,即瀉其實也。
因其衰而彰之。
彰,猶楊也。此指傷寒邪氣已衰,欲作正汗者,因而揚於外也。朱肱氏云︰傷寒七八日,忽然兩手無脈或一手無脈,此是正汗來,用甘草、細辛之類助其汗,正謂此也。
其高者,因而越之。
越,過也。如膈上痰壅盛者,用稀涎之類吐之,使上越也。
其下者,引而竭之。
引,導引也。如濕氣勝而為濡瀉等証,用五苓散之類。又如積痢在下而為裡急後重等証,用承氣湯、牽牛散之類,引而竭之也。
中滿者,瀉之於內。
中滿,心下滿悶,而外無脹急之形,痞病是也,斯乃濕熱之為,以黃連、枳實、濃朴之類瀉之,使內消而無滓穢形之於外也。
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
此言熱邪內鬱,宜於汗解,因其腠理乾燥而汗不得出者,以溫水微漬形體,使之腠理滋潤,以接其汗之出也。今用熱湯圍浴而出汗者是也。
其在皮毛者,汗而發之。
傷寒二三日,邪在表者,用麻黃之類,以發其汗也。
其 悍者,按而收之。
疾悍暴,按降收斂也。蓋謂陰虛火炎上而為喘嗽等証,宜以滋陰降火之劑,如四物湯加柏、知、五味子之類,故曰︰按而收之。
其實者,散而瀉之。
散,汗解也。瀉,下也。蓋謂疫瘟之邪,從內而達於外者,並表裡兼治,如防風通聖之屬,故曰︰散而瀉之。
血實宜決之。
瘀血壅盛者,宜紅花、蘇木之屬通之。如產後積惡經閉聚脹等証,用黑神散以決之。
氣虛宜掣引之。
掣引,猶言升提也。脾胃不足,陽氣下陷,而用升提之藥,補中益氣之類是也。又導引家使其氣行通暢亦是。
形不足者,補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氣,神氣也,味,五味也。形不足宜溫養神氣而調和之,精不足宜飲食藥品之滋味以補之也。
有餘者瀉之。
邪氣有餘者為實,實者瀉之。如汗下吐法是也。
不足者補之。
正氣不足為虛,虛者補之。《本草》云︰補可以去弱,人參羊肉之屬是也。
高者抑之。
邪氣在上者抑之,如吐衄等証。而內實者,用桃仁承氣湯之類下之。
下者舉之。
正氣下陷,舉而升之,如瀉泄痢疾久則下陷,宜用升麻、柴胡、補中益氣湯之類是也。
堅者削之。
堅積於內,以三棱、莪朮之類削之。
客者除之。
邪客於經者,除去之。
勞者溫之。
溫,溫養也。勞倦內傷者,當澄心息慮,以溫養之。
結者散之。
陽氣結滯者,如氣鬱不舒,用青皮、香附、枳殼、紫蘇之類散之。
留者攻之。
留,不去也。攻,攻擊也。積塊不移,各從所惡攻之,如 砂、水銀去肉積,神曲、麥芽去酒積,水蛭、虻蟲去血積,木香、檳榔去氣積,附子、硫黃去寒積。又云氣血留積為毒者,不以毒藥攻擊之可乎?如紫蘇去魚腥積,丁香、桂心去菜積,如貝母、南星、硝、黃草藥之屬,敷貼而攻之亦是。
燥者潤之。
《本草》云︰潤可以去燥,如麻仁、當歸之屬是。
濡者燥之。
燥可以去濕,如桑白皮、赤小豆之屬是也。
急者緩之。
如火氣上逆而急者,生甘草之屬緩之。
散者收之。
陽氣精神耗散者,以五味子、酸棗仁之類收之。
逸者行之。
過乎安逸,氣血凝滯而成病者,使之行動,以道其阻也。
驚者平之。
驚者,有所激而然,宜和而平之,或用平驚之藥,或以平常習見之法平之,則不驚也。如《病機賦》云︰有人聞聲則驚,藥治之不效。一醫命患者高坐堂上,堂下以木擊其物,且諭之曰︰物之能鳴,平常也,何懼之有?且言且擊,患人目見,久之而心自定,以後則不驚懼。此則平之之法也。
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卻之,開之,發之,適事為故。
總結上文,量病証候,適事而用之。
湯液醪醴論 岐伯曰︰夫上古作湯液,故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氣時至,服之萬全。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 石針艾治其外也。帝曰︰形弊血盡而功不足者何?曰︰神不使也。曰︰何謂神不使?曰︰針石,道也。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
病而至於形弊血盡,精神脫去,可知雖有湯藥針石皆弗之能起也,故病不可愈。此今世之人斫喪故也。
今精神壞去,榮衛不可複收,何者?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弛壞,榮衛並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神去則機息。精神者,生之原。榮衛者,氣之主。神氣俱無,生意則不使矣,病何由痊?
移精變氣論 岐伯曰︰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湯液十日,以去八風五痺之病。(八風,八方之風也。五痺,骨脈筋皮肌是也。)十日不已,治以草蘇草 之枝,本末為助。標本已得,邪氣乃服。
草蘇謂藥煎,草 謂草根。枝,莖也。凡用藥有用苗者,有用根者,有用莖者。用而不愈,則兼其苗、 、華實而用之,俾其相佐助而去病也。故云︰本末為助。
暮世之治病也。則不然。治不本四時,不知日月,不審逆從。
四時之氣,各有所在,如春氣在經脈,治當隨所在而伏其邪。日有寒溫明暗,月有空滿虧盈。
逆從,如升降浮沉當順寒熱溫涼逆從是也。
病形已成,乃欲微針治其外,湯液治其內。粗工凶凶,以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複起。
粗工,粗略者也。凶凶,不料事宜之可否也。如此則舊病不愈,反增新病也。
藏氣法時篇 帝曰︰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何如而從?何如而逆?岐伯對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貴更賤,(易時則貴,失時則賤。)以知死生,以決成敗,而定五臟之氣,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
五臟之氣,歇為間,旺為甚,則死生之期也。
肝主春,足厥陰少陽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氣有餘也。)急食甘以緩之。
急,急速也。風傷肝,風性急速,內為飧泄等証,以升提之藥如甘草之甘緩之,故曰︰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云云。
心主夏,手少陰太陽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緩,心氣虛也。急食酸以收之。
緩,舒緩也。心主熱,在液為汗,心熱則腠理舒緩,而為汗泄等証,以酸棗仁五味子之酸收之。
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脾主濕,濕氣內襲,而為腫滿等証,以蒼、白朮之苦燥之。
肺主秋,手太陰陽明主治,其日庚幸,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肺主氣,肺氣上逆,而為咳嗽等証,則以葶藶、黃芩、訶子皮之苦泄而降之。
腎主冬,足少陰太陽主治,其日壬癸,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
腎主水,腎熱則液涸,而為陰火等証,以黃柏、知母之辛潤之。或腎液枯而大便結燥者,用當歸、紅花之辛潤之,故曰︰大便難者取足少陰,此也。
病在肝,愈於夏,夏不愈,甚於秋,秋不死,持於冬,起於春,禁當風。肝病者,平旦慧,(爽也。)下晡甚,金旺然也。)夜半靜。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
酸味收,故瀉宜當鹹瀉之,然肝欲散,不當又以酸收鹹軟為補之、為瀉之也。肝主筋,風邪傷筋則攣,以川芎之辛散之則補,以芍藥之酸收之則瀉。
病在心,愈在長夏,長夏不愈,甚於冬,年不死,持於春,起於夏,禁溫食熱衣。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心欲,急食鹹以 之,用鹹補之,甘瀉之。
取其柔軟、舒緩之意。心主脈,火邪內結,則脈堅實,以芒硝之鹹軟之則補,以甘草之甘緩之則瀉。
病在脾,愈於秋,秋不愈,甚於春,春不死,持於夏,起於長夏,禁溫食鮑食濕地濡衣。脾病者,日 慧,(,昃也。)日出甚,下晡靜。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
脾惡濕,所以濕與飽皆傷脾,脾傷則胃氣下陷,少火鬱為壯火,以甘草之甘緩之則補,以黃連、大黃之苦下之則瀉。
病在肺,愈於冬,冬不愈,甚於夏,夏不死,持於長夏,起於秋,禁寒飲食寒衣。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靜,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
肺主氣,肺熱則清氣耗散,而為汗出喘嗽等証,以五味、烏梅之酸收之則為補,以麻黃、桂枝之辛散之則為瀉。
病在腎,愈於春,春不愈,甚於長夏,長夏不死,持於秋,起於冬,禁犯 ○ (煩熱也。)熱食溫炙衣。腎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靜。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鹹瀉之。
腎主二便,瀉痢則下虛,以黃連、黃芩之苦堅之,則下元固閉,而為補。以芒硝之鹹軟之,則下元失守,而為瀉。
夫邪氣之客於身也,以勝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勝而甚,至於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臟之脈,乃可言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
以勝相加,如病肝木,則肺金以勝而加之,至己所生則愈,至克己之氣所不勝而甚,至生己之氣而持,至己自旺之位而起。先定五臟之脈,謂肝弦心鉤肺浮腎營脾代之類。如經曰︰必先知經脈,然後知病脈,乃可言間甚、死生之期云。
血氣形志篇 曰︰形樂志苦,病生於脈,治之以灸刺。
謂形不勞而志思苦者,結慮深思,榮衛乖否,宜盛瀉虛補,灸刺為宜之,此順氣之道也。
形樂志樂,病生於肉,治之以針石。
筋骨不勞,心神悅懌。病生於肉,衛氣留滿,以針瀉之,結聚膿血,以石破之,今世之用針以破決之是也。
形苦志樂,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
勞形者傷筋,治以藥熨及導引,則筋自舒而愈也。
形苦志苦,病生於咽嗌,治之以百藥。
形志俱苦,則氣血兩耗,而咽嗌為之不利也。治以百藥,乃榮衛益理,氣藥、血藥並行是也。
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以按摩醪藥。
按摩,所以導其閉塞,而使之通其經絡者也。醪藥,則藥酒也。藥以酒漬,使其能通經絡血脈,而善行氣者也。
湯液醪醴論篇 帝曰︰其有不從毫毛生,而五臟陽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獨居,孤精於內,氣耗於外,形不可與衣相保,此四極亟而動中,是氣拒於內,而形施於外,治之奈何?此水氣脹滿之病,其本不從毫毛生,五臟陽氣竭耗,而脈氣孤危,故魄獨居。此四極亟而動中,氣拒內,形施外,故不與衣相保。
岐伯對曰︰平治於權衡,去宛陳,是以微動四極,溫衣,繆刺其處,以複其形,開鬼門,潔淨府。
此言量其內外輕重而施治,如水氣在內,則用以微動四極,繆剌其處,以複其形,以牽牛、甘遂之類瀉之,去其積,故曰去宛陳 ;水氣在表,用蒼朮、羌活之類汗之,故曰開鬼門;水氣在下,用五苓散之類,以利小水,故曰潔淨府。
藏氣法時論 曰︰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小腹,令人善怒,虛則目KT KT 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取其經厥陰與少陽,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取血者。
此肝經之病,而合於膽。凡經絡到處,皆為之病,兩脅下痛引小腹,善怒,此為肝經實病。
目KT KT 無見,耳無所聞,善恐,此肝脈系膽脈,風火上攻故也。脅中血滿,獨異於常,隨其左右而利之也。
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內痛,虛則脅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取其經,少陰太陽舌下血者。其變病,剌 中血者。
此心經之病,而合於小腸。舌下,為舌本,心之系。 中,為心脈,在掌後去腕半寸。
脾病者,身重善飢肉痿,足不收行,善 腳下痛,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血者。
此脾經之病,而合於脾者,善行,故取足太陰陽明少陰出血也。
肺病者,喘咳逆氣,肩背痛,汗出,尻陰股膝髀 足皆痛,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咽乾,取其經,太陰足太陽之外厥陰內血者。
此肺經之病,實則喘咳逆氣,肩背股膝俱痛,虛則少氣耳聾,太陽之外,厥陰之內,有血滿異於常者則取之。
腎病者,腹大脛腫,喘咳身重,寢汗出憎風,虛則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樂。取其經,少陰太陽血者。
此腎經之病,凡剌虛則補,剌實則瀉,不盛不虛以經取之,是謂得道。經絡有血,剌而去之,是謂守法,猶當揣形定氣,先取血脈,而後乃調有餘不足。
腹中論 帝曰︰夫子數言熱中消中,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藥,石藥發顛,芳草發狂。夫熱中消中者,皆富貴人也,今禁膏粱,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藥,是病不愈,願聞其說。
熱中多飲溲數,消中多食數溲,皆脾氣上溢,肥甘所致,故禁膏粱石藥芳草之濃美也。
岐伯對曰︰夫芳草之氣美,石藥之氣悍,二者其氣急疾堅勁,故非緩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曰︰不可以服此者,何以然?曰︰夫熱氣 悍,(,疾也。)藥氣亦然。二者相遇,恐內傷脾,脾者土也,而惡木,服此藥者,至甲乙日更論。
熱氣 盛,則木氣有餘,躁怒傷脾,故至甲乙日,更論脾病之增減。
五常政大論篇 帝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涼;地不滿東南,右熱而左溫,其故何也?岐伯對曰︰陰陽之氣,高下之理,大小之異也。東南方,陽也,陽者其精降於下,故右熱而左溫。西北方,陰也,陰者其精奉於上,故左寒而右涼。是以地有高下,氣有溫涼,高者氣寒,下者氣熱,故適寒涼者脹,之溫熱者瘡。下之則脹已,汗之則瘡已。此腠理開閉之常,大小之異耳。曰︰其於壽夭何如?曰︰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
陰精所奉,高之地也。陰方之地,陽不妄泄,寒氣外持,邪不數中,而正堅守,故壽延。
陽精所降,地之下也。陽方之地,陽氣耗散,發泄無度,風濕數中,真氣傾竭,故夭折。即事驗之,今中原之境,西北方人多壽,東南方人多夭,其中各有微甚耳。此方土之異也。
帝曰︰其病治之奈何?曰︰西北之氣散而寒之,東南之氣收而溫之,所謂同病異治也。
西北方皮膚閉腠理密,人皆食熱,故宜散宜寒。東南方人腠理疏,冬皆長冷,故宜收宜溫散,不解表。
故曰︰氣寒氣涼,治以寒涼,行水漬之。氣溫氣熱,治以溫熱,強其內守。必同其氣,可使平也,假者反之。
寒方以寒,熱方以熱,是正治也。西北方有病冷,假熱方以除之;東南方有病熱,假涼方以除之。是則假者,反上之正法以取之。
岐伯曰︰補上下者從之,治上下者逆之。
上者天氣,下者地氣。不及則順而和之,太過則逆而治之也。
以所在寒熱盛衰而調之,故曰︰上取下取,內取外取,以求其過。能毒者以濃藥,不勝毒者以薄藥,此之謂也。
藥之濃薄,藥之氣味濃薄也。上下內外求治其過,當因人之體氣濃薄而施,則可以求其過也。
氣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
氣反者,謂病下而反上,病上而反下。病反在上,而治取於下,病反在下,而治取於上,病在中,而治取於傍。如寒逆於下,熱反攻於上,不利於下,氣盈於上,則溫下以調之,餘仿此。
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治溫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溫,熱而行之。
故消之削之,吐之下之,補之瀉之,久新同法。
治法要審輕重剛柔逆順以施之,新久則皆同一理法也。
曰︰病在中而不實不堅,且聚且散奈何?曰︰無積者求其藏,虛則補之,藥以祛之,食以隨之,行水漬之,和其中外,可使必已。曰︰有毒無毒,服有約乎?曰︰病有新久,方有大小,有毒無毒,固宜常製矣。(有約,常製,即下文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菜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不盡,行複如法。
約,節約也。假如無毒治病,病已十去其九,須以此為節約,再勿藥也。須以穀肉菜果,隨五臟所宜,食之養之,以盡其餘病也。若違約節而過用之,必至於傷正氣也。
六元正紀論 帝曰︰論言熱無犯熱,寒無犯寒,予欲不遠熱,不遠寒奈何?上之寒熱二字,所用之寒熱也,下之寒熱二字,因氣之寒熱也。遠,猶避也。不遠寒,不遠熱,猶言可以熱治熱,而寒治寒者也。
岐伯對曰︰發表不遠熱,攻裡不遠寒。
出汗宜熱藥,故不避熱。下利宜寒藥,故不避寒。如是則夏亦可用寒,皆謂不獲已而用之也。
帝曰︰不發不攻而犯寒犯熱何如?曰︰寒熱內賊,其病益甚。曰︰願聞無病何如?曰︰無者生之,有者甚之。
犯寒熱者,其病益甚,無病犯禁,猶能生病故曰︰無則生,有則甚。
曰︰生者何如?曰︰不遠熱則熱至,不遠寒則寒至。寒至則堅痞腹滿,痛急下利之病生矣。
熱至則身熱,吐下霍亂,癰疽瘡瘍,瞀(音冒。悶也。)郁注下, 腫脹,嘔鼽衄頭痛,骨節變肉痛,血溢血泄,淋閉之病生矣。曰︰治之奈何?曰︰時必順之,犯者治以勝也。
春宜涼,夏宜寒,秋宜溫,冬宜熱,此時之宜,不可不順。犯熱治以酸寒,犯寒治以甘熱,犯涼治以苦溫,犯溫治以辛涼,所謂勝也。
帝曰︰婦人重身,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無殞,亦無殞也。曰︰願聞其故何謂也?岐伯曰︰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過者死。帝曰︰善。
重身,謂懷妊也。毒之,謂有毒病用毒藥以攻之。有大積大聚之故,治其大半則止,過之者死。非重身者,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而止,當有約也。況重身者,豈無約乎?曰︰郁之甚者,治之奈何?曰︰木郁達之,火鬱發之,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調其氣,過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謂瀉之。
郁,鬱滯也。達發奪泄折五者,欲其通達之意也。王注以達為吐,以發為汗,以奪為下,以泄為利小水,皆非也。如氣淒清之甚,則肺金太過,而木郁之病生焉。治以輕揚味薄之劑散之,使之郁氣解,而肝木之氣伸矣。治郁之餘,仍以辛熱之味,以瀉肺氣,畏其熱則氣斯服。肝肺之氣,各得其平,無獲鬱滯之患,故曰︰過者折之,以其畏也。餘皆仿此。王安道曰︰此段十三句,通為一章,當分三節。自帝曰至水郁折之九句為一節,治郁法之問答也,然調其氣一句為一節,治郁之餘法也。過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謂瀉之三句為一節,調氣之餘法也。過病之起,多由乎郁,郁者,滯而不通之義。或因所乘而為郁;或不因所乘而本氣自郁,皆郁也。豈惟五運之變,能使然哉?郁既非五運之變可拘,則達之、發之、奪之、瀉之、折之之法,固可擴而充之矣。可擴而充,其應變不窮之理也。且夫達者,通暢之也,如肝性急怒,氣逆 脅,或脹大時上炎,治以苦寒辛散而不愈者,則用升發之藥,加以厥陰報使,而從治之。又如久風入中為飧泄,及不因外風之入而清氣在下為飧泄,則以輕揚之劑舉而散之。凡此之類皆達之之法也。王氏以吐訓達,以汗為發,不能使人無疑。以為肺金盛,而抑製肝木歟?則瀉肺氣,舉肝氣可矣,不必吐也;以為脾胃濁氣下流,而少陽清氣不升歟?則益胃升陽可矣,不必吐也。雖然,木郁固有吐之之理,今以吐宇總該達字,則凡木郁皆當用吐矣,其可乎哉?帝曰︰假者何如?岐伯曰︰有假其氣,則無禁也。所謂主氣不足,客氣勝也。
假,借也。主氣不足,客氣勝之,故假借寒熱暖涼,以資夫正氣,則客可犯之謂也。主氣謂五臟應四時春夏秋冬也。客氣謂六氣加臨之氣。
至真要大論 曰︰上淫乎下,所勝平之,外淫乎內,所勝治之。
上淫乎下,天之氣也,所謂司天之氣。風淫所勝,平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酸瀉之之類是也。外淫乎內,地之氣也,所謂在泉之氣。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辛散之是也,皆隨所製勝以平之也。司天之氣曰平,在泉之氣曰治,此其義見矣。
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陰病陽不病,陽病陰不病,正也。以寒治熱,以熱治寒,正治也。陰位以見陽脈,陽位以見陰脈,反也。以寒治寒,以熱治熱,反治也。
夫氣之勝也,微者隨之,甚者製之,氣之複也,和者平之,暴者奪之,皆隨勝氣,安其屈伏,無問其數,以平為期,此其道也。
隨製平奪,皆不以數之多少,以氣和平為度。
帝曰︰氣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緩急,方有大小,願聞其約。岐伯對曰︰氣有高下,病有遠近,証有中外,治有輕重,適其至所為故也。
臟腑有高下遠近,証候有表裡,藥治有輕重。調其多少,和其緊慢,令藥氣之病所為故,勿令太過與不及也。
《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製也;君二臣四,偶之製也;君二臣三,奇之製也;君三臣六,偶之製也。
古之單方,獨用一物曰奇。病在上而近者,宜奇方。古之複方曰偶,有二味相配之偶,有二方相合之偶。病在下而遠者,宜偶方。製者,謂因時製宜之義,以病有遠近,治有輕重所宜,故云製也。若以君臣藥味數之,陰陽奇偶則亦然也。
故曰︰近者奇之,遠者偶之,汗者不可以奇,下者不可以偶。
奇者單行而力微,故近者奇之可也;偶者並行而力大,故遠者必以偶也。汗不可以奇,蓋謂汗難出,故以偶;下不以偶,謂下易行,故以奇。及觀仲景製方,桂枝湯汗藥也,亦以三味為奇。
大承氣湯下藥也,亦以四味為偶。此見方因時製宜,不必拘泥奇偶,而失其治之大體。
補上治上製以緩,補下治下製以急。急則氣味濃,緩則氣味薄,適其所至,此之謂也。
王注謂補上治上之方,若迅急則上不住而反迫於下,所以宜製氣味之薄方,欲其升浮而使之至於病所,而後可以療其病也。補下治下之方,若慢緩則滋道路而力微,所以宜製氣味之濃方,欲其降沉急而至於病所,而後可以療其病也。適,宜也。凡製方須宜至其病所,而無太過不及之謂也。
病所遠而中道氣味之者,食而過之,無越其製度也。
又有病在於下焦,其勢不容於遽急而用和緩之氣味者,慮其中道而止也,宜於藥後,以食送之至病所,要亦無違上下之製。是故平氣之道,近而奇偶,製小其服也;遠而奇偶,製大其服也。大則數少,小則數多。多則九之,少則二之。
大方有二︰有藥味數少專攻之大方;有君一臣二佐九之大方。凡治肝腎及在下而遠者,宜服數少之大方。病有兼証而邪不專,不可以一二味治者,宜服君一臣二佐九之大方,故腎之二服,可分作肺之九服、肝之三服也。
奇之不去則偶之,是謂重方。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
重方則複方也。奇偶不去則反複以取之,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如黃連治口瘡,佐以乾薑而速之類是也,故曰︰反佐取之。
帝曰︰五味之用何如?岐伯對曰︰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 或堅,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其平也。
五味辛以散之,半夏、白芷、防風之辛皆散;甘以緩之,甘草、大棗之甘皆緩;酸以收之,白芍藥、五味子之酸皆收;苦以瀉之,大黃、黃連之苦皆泄;鹹以軟之,芒硝、海石之鹹皆軟;淡以滲之,茯苓、白朮之淡皆滲是也。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
病之微者,可以逆治,以寒攻熱,以熱攻寒是也。病之甚者,不可逆治,當順其性而從之,所謂以熱而攻熱也。如傷寒發熱,反以麻黃、薑、桂之辛,從其性而攻發之之類是也。
帝曰︰何謂逆從?岐伯曰︰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
逆其病而施,謂之正;從其病勢而用方,謂之反。反從之方,或一二味而從之,是謂從少;或三四味而從之,是謂從多。從少從多,當觀病之微甚,事之輕重。
帝曰︰反治何謂?岐伯曰︰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
汪氏《質疑》注︰經文反治者,即從治之法,上文曰從者反治是也。熱因寒用者,謂熱藥因病之熱,以其本病之寒而用也。如傷寒腎氣素本虛寒,而寒盛於內,格陽於外,病變面赤身熱,脈數無力者,經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是也。有因內傷過服涼藥,以致肌膚大熱,或譫語口乾,脈無力者,此皆本於寒而變病似熱,實非熱也,宜以熱藥反治之也。寒因熱用者,謂寒藥因病之寒,以其本病之熱而用也。如傷寒熱甚失於汗下,亢陽內鬱,拒陽於外,病變渾身厥冷而脈實者,經曰︰諸陰之反脈至而從,按之鼓甚而盛也是也。有積熱於內,而外反惡寒者,有火炎於內,反覺冷氣自腹沖上者,此皆本於熱而變病似寒,實非寒也,宜以寒藥反治之也。塞因塞用者,言補塞之藥,因壅塞之病而用也。釋者謂氣虛中滿而用補藥,特其一耳。有因氣虛而胸中痞者,有氣虛腹中有塊作痛,或上或下,或有或無者,有氣虛大便裡急後重者,有氣虛小便秘澀者,有氣虛而肢節腫痛者,有氣虛而背肩脹急者,此皆本於氣虛不能營運而變病似塞,實非塞也,宜補氣及收澀之藥反治,此塞因塞用之類也。通因通用者,言通利之藥,因通塞之病而用也。
釋者謂熱結塞凝而致泄者,以通利之藥,亦特其一耳。有因食積而痢者,宜通積化食之藥;有下焦積熱而小便不禁,或遺精滯濁者,宜通竅解熱之藥;有患瘧鬱熱於表,外蒸汗出者,宜清熱解表之藥;有傷風熱怫於表,外蒸汗出者,宜散風之藥;有患痺濕氣熏蒸汗出者,宜散濕之藥;有血積於內,以致血隧壅遏而傍流之血妄行者,宜通血之藥。此皆本於塞而變病似通,實非通也,宜通利之藥反治。此通因通用之類也。必伏其所主者,正治之法藏諸用也。而先其所因者,因其勢而利導之之意也。伏其吾之所以主治者,而先其所因以順從而漸殺之法,法主於治其通,而先通因通用,積去而利止,則先通之者,所以塞之也,而吾主治之意,至是顯諸仁矣。反治之法主於雙病,本其始而言,亦正治也,故言乎其始,藥治亦順,與正治之法同。言乎其終,藥治似逆,與正治之法異,故曰始同終異也。夫反治之法微,故宜加深長之思,此章之義博,不可以偏之致自異也。而釋者不察得失相參,如謂中滿宜補,瀉痢宜下之者可也。至謂蜜煎烏頭,醇酒冷凍飲料之類,皆察其小而遺其大者,余寧已於言哉?可使破積,可使潰堅,可使氣和,可使必已。
此結上文反治之效也。
帝曰︰病之中外何如?岐伯曰︰從內之外者,調其內。
內傷元氣,不能外衛腠理,而為汗泄等証,宜補中益氣之類以調其內,則外証自除,是謂治其本也。
從外之內者,治其外。
風寒外郁而為喘嗽,或為鼻衄等証,宜麻黃、桂枝之類以疏其外,則內患自除,是亦治其本也。
從內之外而盛於外者,先調其內而後治其外。
如積熱於內而為癰腫瘡瘍等証,先以苦寒疏其內實,後用通經關郁排膿之劑,或針砭等法,以治其外,斯則內外悉平,是謂先本而後標者也。
從外之內而盛於內者,先治其外而後調其內。
邪氣外郁內熱而為痰火壅實等証,先以辛散之味以解其外,後用消痰降火之劑以治其內,斯則內外俱安,是亦先本而後標之者也。
中外不相及,則治其主病。
病在中,或在外,兩不相干,而非從內之外,從外之內者,則於內於外,專治其主病而已矣。
曰︰論言治寒以熱,治熱以寒,而方士不能廢繩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熱者寒之而熱,有病寒者熱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複起,奈何治?此問治病不衰,而反因藥之寒熱,而隨生寒熱之新病也。
岐伯曰︰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諸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求其屬也。
陰,腎也。陽,心也。其心屬火,腎屬水也。此言腎之真陰已虧而發熱,誤投寒藥以治,則熱反熾,豈知熱之不衰,由於真水之不足乎?宜求滋腎之劑,如山藥、枸杞、地黃之類,所謂壯水之主,以製陽光是也。又如心之元陽已虧而身寒者,誤投熱藥以治,則寒反甚。豈知寒之不衰,由於真火之不足乎?宜求補心之劑,如人參、附子之類,所謂益火之原,以消陰翳是也。如果益心,寒亦通行;如果強腎,熱之猶可。心也,腎也,水火之原也,陰陽之本,所謂屬也。
服寒而反熱,服熱而反寒,治其旺氣,是以反也。
旺氣,時旺之氣也。如夏月感寒,郁而為熱,宜辛散之藥。醫見其身熱,其時旺之氣亦熱,乃以寒藥治之。寒性收斂,表邪不能發散而熱反甚矣。發冬月傷寒,失於汗下,邪氣傳變,亢陽內鬱而身寒者,宜苦攻之。醫見身寒,時旺之氣亦寒,乃以熱藥治之。熱性 悍,內邪未得疏通而寒反甚矣。是皆治其旺氣而有所失也,正發表不遠熱,攻裹不遠寒,相同一意。
曰︰不治旺而然者何也?曰︰不味旺味屬也。
此承上文而言,上味玩味也,下味藥味也。如肺之氣虛而身寒,其寒也由於肺氣之不足也,宜補其氣則生陽矣。若誤投以辛熱之藥味。則陽虛陰必湊而身寒反甚。蓋徒知寒者熱之,而不玩味乎味之辛者旺於秋,而屬於肺,辛先入肺,以散肺氣,如之何其弗寒也?如心血虛內身熱,其熱也由於心血之不足也,宜補其血則生陰矣。若誤投以苦寒之味,則陰虛陽必乘而身熱反熾。蓋徒知熱者寒之,而不玩味乎味之苦者旺於夏,而屬於心,苦先入心,以瀉心血,如之何其弗熱也?故曰不味旺味,而有所犯也。
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
五味久服,各增其氣,如黃連服久而反熱,故曰久而增氣,物化之常。增氣不已,臟氣偏勝,氣有偏勝則有偏絕,故曰夭之由也。
五常政大論曰︰必先歲氣,無伐天和,無盛盛,無虛虛,而遺人夭殃;無致邪,無失正,絕人長命。
此言人應天地陰陽,虛實寒熱,治之宜各察其歲氣天和,無實實虛虛之誤,庶不失其正而夭人命也。
《大要》曰︰無伐化,無違時,必養必和,待其來複,此之謂也。
此承上文而言,引古經以証無伐天和之義也。
五臟別論 曰︰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於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
藏氣法時論 曰︰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棗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齏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黃,宜食鹹,大豆豕肉栗藿皆鹹。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毒藥,謂金玉土石草木菜果蟲魚鳥獸之類,然辟邪安正,惟毒藥為能,故通謂毒藥也。五穀,粳米小豆大豆麥黃黍;五果,桃李杏栗棗;五菜,葵藿薤蔥韭。食以存性,藥以防命,氣味溫補以存精形,此謂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也。
宣明五氣篇 五味所禁︰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鹹走血,血病無多食鹹;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是謂五禁,無令多食。
五味太過則致病,病者則愈甚,故無多食。下文之義可見矣。
五臟生成篇 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色變;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KT 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髮落。此五味之所傷也。
五味入口,內養五臟,各有所欲。所欲太過,則互有所傷,故不宜過欲也。
陰陽應象大論 陽為氣,陰為味。味濃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濃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濃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濃則發熱。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
味濃者為陰中之陰則泄,如大黃之類。味薄者為陰中之陽則通,如苦茶之類。氣濃者為陽中之陽則發熱,如附子之類。氣薄者為陽中之陰則發泄,如麻黃、桂枝之類是也。故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也。
脈要精微篇 黃帝問曰︰診法何如?岐伯對曰︰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血氣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
平旦未勞於事,陰氣未擾,陽氣未耗,故可以候有過之病脈也。
切脈動靜而視精明,神氣也。察五色,觀五臟有餘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
參伍,視察五色等事,與所切脈參合比伍,而其決死生之分也。
夫脈者,血之府也,長則氣治,安也。短則氣病,數則煩心,大則病進,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上盛,謂寸口;下盛,謂尺中。代則氣衰,細則氣少,澀則心痛,渾渾革至如涌泉,病進而色弊,綿綿其去如弦絕者,死。
渾渾,脈混亂也。革至,謂脈弦實。如涌泉,脈迫迫而出不反也。綿錦其去,脈來綿綿,相續不見其去,如弦之數絕,主病色而死矣。
微妙在脈,不可不察。察之有紀,從陰陽始。始之有經,從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時為宜。
察脈在手陰陽升降之妙,故曰紀綱。始之有經,言知其經常之大概,次從五行之生旺,次從四時之所宜,所謂有度也。如此,微妙皆可察而知也。
是故聲合五音,色合五行,脈合陰陽。
此申上文微妙不可不察,而各有合之之理是也。
持脈有道,虛靜為寶。(虛心靜性。)春日浮,如魚之游在波;(不甚浮也。)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盛大充足。秋日下膚,蟄蟲將去,(隨氣而降,故曰下膚,觀蟄蟲可見。)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深沉之義。)此言四時之常脈,所謂始之有經是也。
尺內兩旁則季脅,(季,末也,極下也。)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中附上,(關上也。)左外以候肝,內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寸上也。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足中事也。
自尺內至於上附上,六部之分位,以診十二候也。上竟上者之四句,總結上文診候之各得其宜也。
平人氣象篇 帝曰︰平人何如?岐伯對曰︰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定息,命曰平人。
一呼一吸,脈各再動,定息脈又一動,為五動也,曰平。
人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曰少氣。
呼吸定息五動曰平。今呼吸各一息,脈為遲,以減平人之半,少氣可知矣。
人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溫,尺不熱脈滑曰病風,脈澀曰痺。
躁,煩躁也。尺熱,尺分皮膚熱,是為病瘟。尺不熱而滑為風,澀為血少,故病痿痺。
是為數脈也。
人一呼脈四動以上曰死,脈絕不至曰死,乍疏乍數曰死。
一呼四動,一吸亦四動,是倍平人之半,此數而又甚者也。脈絕不至,乍疏乍數,皆其穀氣絕亡,故皆主死。
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無胃氣,四時之脈不得其本臟和氣也。觀下文,可以知之。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無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
春胃氣則弦而軟是也。弦多,謂弦甚。五注如始張弓弦。胃氣少者,乃本氣自病。純弦絕無胃氣者死,胃而毛秋病,毛甚者金克木,故即病。
夏胃微鉤曰平,鉤多胃少曰心病,但鉤無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
夏胃氣則弦而滑是也。但鉤謂洪大而堅,有石謂沉伏得冬脈,故冬病石甚,水克火,故即病也。
長夏胃微 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無胃曰死, 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
長夏胃氣軟弱是也。弱多,無力也,代,不能還也,主死。弱而沉為冬病,弱甚曰即病。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無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
秋胃氣浮是也。毛多,浮微也,為肺氣不足而病也。浮微而欲絕者死,浮而弦為春病,弦甚曰為即病。
年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腎病,但石無胃曰死,石而有鉤曰夏病,鉤甚曰今病。
冬胃氣沉是也。石多,沉伏也,為腎氣不充也。但石沉而堅也,石而有鉤,沉滑也,而病於夏。石甚為即病也。
玉機真藏篇 曰︰春以胃氣為本。病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長而緊也。)曰肝病。死肝脈至,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
夏以胃氣為本。病心脈來,喘喘連屬,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脈來,前曲後居,如操帶鉤,曰心死。
帶鉤,陷下不動也。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
長夏以胃氣為本。病脾脈來,實而盈數,如雞舉足,曰脾病。死脾脈來,銳堅如鳥之啄,如鳥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真脾脈至,弱而乍疏乍數,色黃青不澤,毛折,乃死。
秋以胃氣為本。病肺脈來,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肺病。死肺脈來,如物之浮,如風吹毛,曰肺死。(浮而散也。)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色赤白不澤,毛折,乃死。
冬以胃氣為本。病腎脈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曰腎病。死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然如彈石,曰腎死。(促而腎也。)真腎脈至,搏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色黑黃不澤,毛折,乃死。
玉機真藏論 岐伯曰︰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 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曰弦,反此者病。其氣來實而強,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實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
太過為陽居表,故在外;不及為陰居中,故在內。
太過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顛疾;其不及則令人胸痛引背,下則兩脅 滿。
太過肝氣實則怒,視眩冒悶,氣上為顛疾;不及肝氣不流,故脅痛 滿也。
夏脈者心也,南方火也,萬物之所以盛長也。故其氣來盛去衰,曰鉤,(即前曲後居,來疾去遲也。)反此者病。其氣來盛去亦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盛去反盛,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身熱而膚痛,為浸淫;不及則令人煩心,上見咳唾,下為氣泄。
心脈太過,則身熱而膚痛,浸淫流布而痛;不及為心煩咳唾,下則氣泄。
秋脈者肺也,西方金也,萬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氣來,輕虛以浮,來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其氣來,毛而中央堅,兩旁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毛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逆氣背痛,慍慍然;不及則令人喘,呼吸少氣而咳,上氣見血,下聞病音。
上見血,喘而咯血;下聞病音,複又咳嗽也。
冬脈者腎也,北方水也,萬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氣來沉以搏,曰營,反此者病。其氣來如彈石,此謂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懈,(懈,倦也,似熱不熱,似寒不寒,似弱不弱,似強不強,無可名狀,謂之懈 病也。)脊脈痛而少氣不欲言。其不及則令人心懸如病飢, 中清,脊中痛,少腹滿,小便變。
中,季脅之下,俠脊兩旁空軟處也,腎外當,故曰 。清,清冷也。脊中,兩腎之中。
少腹, 之前。小腹滿,腎氣不行也,故小便變,或赤或澀也。
帝曰︰脾脈獨何主?曰︰脾脈者土也,孤藏以灌四旁者也。善者不得見,惡者可見。(脾寄旺於四季,故善不可見,惡可見。)其來如水之流,此為太過,病在外;如鳥之啄,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
中氣不足,不能灌溉於四旁,則五臟不和,故九竅不通也。
平人氣象篇 曰︰欲知太過與不及,寸口之脈中手短者,曰頭痛。寸口脈中手長者,曰足脛痛。寸口脈中手促上擊者,曰肩背痛。寸口脈沉而堅者,曰病在中。寸口脈浮而盛者,曰病在外。寸口脈沉而弱,曰寒熱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脈沉而橫,曰脅下有積,腹中有橫積痛。寸口脈沉而喘,曰寒熱。脈盛滑堅者,曰病在外。脈小實而堅者,病在內。脈小弱以澀,謂之久病。
脈滑浮而疾者,謂之新病。脈急者,曰疝瘕少腹痛。脈滑曰風。脈澀曰痺。緩而滑曰熱中。盛而緊曰脹。尺脈緩澀,謂之解 。安臥脈盛,謂之脫血。尺澀脈滑,謂之多汗。尺寒脈細,謂之後泄。脈尺粗常熱謂之熱中。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孕子也。
少陰在掌後陷中,當小指而應手者也。動謂動也,經脈別論曰︰陰搏陽別,謂之有子。
經脈別論篇曰︰食入於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精氣歸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腑精神明,留於四臟,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氣口乃手太陰肺脈,為脈之大會,百脈盡朝,故以其分決死生,是成寸口脈法,寸關尺三部是也。
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水精布經,五臟四時俱以常度,不相失也。
平人氣象篇 曰︰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藏脈不得胃氣也。所謂脈不得胃氣者,肝不弦腎不石也。
石弦而曰不,謂不似微弦微石之和也。五臟仿此。
玉機真藏論 曰︰見真藏曰死,何也?岐伯曰︰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
藏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故五臟各以其時,自為(自為其狀而至太陰。)而至於手太陰也。故邪氣勝者,精氣衰也,故病甚者,胃氣不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故真藏之氣獨見者,病勝藏也,故曰死。
高保衡《新校正》云︰真藏脈者,無餘物和雜,故名真也。如弦是肝脈,若微弦則和,而有胃氣微弦,二分胃氣,一分弦氣,故曰微弦。若三分俱弦,則為真藏脈矣。
脈要精微篇 曰︰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其 而散者,當消環自已。肺脈搏堅而長,當病唾血;其 而散者,當病灌汗,至令不複發散也。肝脈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若搏,(若搏,或墜,或擊傷而搏也。)因血在脅下,令人喘逆;其 而散者色澤,當病溢飲。
溢飲者渴暴多飲,而溢入肌皮腸胃之外也。胃脈搏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髀抵伏兔,故病如折也。)其 而散者,當病食痺。脾脈搏堅而長,其色黃,當病少氣;其 而散色不澤者,當病足 腫,若水狀也。腎脈搏堅而長,其色黃而赤者,當病折腰;其 而散者,當病少血,至令不複也。
搏堅,皆為太過;軟而散,皆為不及。五臟各因太過不及而病也。
陰陽別論篇 曰︰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
所謂陰者,真藏也,見則為敗,敗必死也。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別於陽者,知病處也;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三陽在頭,三陰在手,所謂一也。
汪心谷云︰陰者五臟之陰也,陽者胃之陽氣也。二十五陽一歲,五臟脈變,各經陽氣有五,合為二十五也。三陽三陰,手足三陽三陰經也。一,同也。夫經脈者,由於胃氣沖灌,而行貫乎四時,曰春弦夏鉤秋毛冬石,兼微曰平,如胃之陽氣少者曰病,以寸尺候其病處,或在腎在腹在膻中之類。若胃之陽氣已絕,不能與脈俱至於手之太陰,而五臟之陰氣獨見,見則為敗,敗必死也。其死必於所不勝之期,如肝見庚辛,心見壬癸,脾見甲乙,肺見丙丁,腎見戊己,故曰知死生之期。王氏及《素問鈔》,皆以人迎氣口牽強注釋,於理益晦,知者審之。
凡持真脈之藏脈者,肝至懸絕急,十八日死。
汪氏︰真脈之臟脈者,謂真臟脈之至數,以分五臟之屬也。至,脈之應也。懸絕,止絕也。
急,勁也。十八,肝臟之得數也。日,日乾庚辛是也,脈絕死於所不勝之期。凡脈至流行,內應五臟肝心脾肺腎之氣,外應先天五行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之數,故脈五至為小息,五十至為一大息。若五十至之中,有胃氣無止絕曰平。無胃氣兼止絕有常數者曰死。凡脈止絕,法以至絕至複數起,周五臟而得其餘數,則應所屬之臟氣已絕,至於所不勝之期日而死。肝至十八日死者,除五臟三五一十五餘三,屬木內應於肝,故知肝氣已絕,庚辛日乾為死之期也。
心至懸絕,九日死。
肝至十八加心至九數,共二十七數,除五臟五周,五五二十五餘二,屬火內應於心,故知心氣已絕,壬癸日乾為死之期也。
肺至懸絕,十二日死。
肝心已共二十七數,加肺十二數,共合三十九數,除五臟七周,五七三十五數餘四,屬金內應於肺,故知肺氣已絕,丙丁日乾死之期也。
腎至懸絕,七日死。
肝心肺已共三十九數,加腎七數,共合四十六數,除五臟九周,五九四十五數餘一,屬水內應於腎,故知腎氣已絕,戊己日乾死之期也。
脾至懸絕,四日死。
肝心肺腎已共四十六數,加脾四數,共合五十大衍之數,五臟十周終數而止為天五,屬土內應乎脾,故知脾氣已絕,甲乙日乾死之期也。《脈訣》云︰五十不止身無病,數內有止皆知定,亦此義也。
脈要精微篇 岐伯曰︰反四時者,有餘為精,不足為消。
精,增進也。消,消滅也。脈有陰陽盛衰四時有餘不足之應人迎氣口是也。
應太過,不及為精;應不足,有餘為消。陰陽不相應,病名曰關格。
當大而細,當細而大,謂之反四時。當不足回應有餘為精,當有餘回應不足為消。此則為精至於有餘,為消至於不足者也。春夏陰氣消滅,寸口主陰,當應不足,而回應之太過,是不及者,反為精進也。春夏陽氣增進,人迎主陽,當應有餘,而回應之不足,是有餘者,反為消滅也。
故曰︰應不足,有餘為消。陰陽不相應,即人迎之陽脈而回應之不足,氣口之陰脈而回應之有餘,故曰︰陰陽不相應,病名曰關格。關主不得便溺,格主吐逆是也。
六節藏象篇 曰︰人迎一盛,(一倍也。)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四盛以上為格陽。
人迎為足陽明胃脈,動在結喉兩旁。比之寸口盛一倍者,病在少陽;盛二倍者,病在太陽;盛三倍者,病在陽明,四倍以上,陽盛之極,故格拒而食不得入。所謂格,則吐逆者是也。
寸口一盛病在厥陰,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四盛以上為關陰。
寸口為手太陰肺經動脈,穴出經渠,比之人迎盛一倍者,病在厥陰;盛二倍者,病在少陰;盛三倍者,病在太陰;四盛以上,陰盛之極,故關閉而溲不得通也。
人迎與氣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關格之脈羸,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則死矣。
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不得天地陰陽之中正也,如北極之處乎中,故曰極也。
至真要大論篇 曰︰脈從而病反者,其診何如?岐伯對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曰︰諸陰之反,其脈何如?曰︰脈至而從,按之鼓甚而盛也。
此言病熱而脈敝,按之不鼓手,乃陰盛格陽而致之,非熱也,諸陽然也。病寒,脈按之鼓擊手下而盛者,乃陽盛拒陰而然,非寒也。
脈要精微篇 曰︰粗大者,陰不足陽有餘,為熱中也。來疾去徐,上實下虛,為厥顛疾;來徐去疾,上虛下實,為惡風也。故中惡風者,陽氣受也。有脈俱沉細數者,少陰厥也;沉細數散者,寒熱也;浮而散者,為 仆。(浮為虛,散為不足,故頭眩而仆倒也。)諸浮不躁者皆在陽,則為熱;其有躁者在手。(熱在手之三陽也。)諸細而沉者皆在陰,則為骨痛;其有靜者在足。(病在足之三陰經。)諸過者切之,澀者陽氣有餘也,(陽有餘,故血少。)滑者陰氣有餘也。(陰有餘,故血多。)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陰陽有餘則無汗而寒。
推而外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內外脈經之兩旁,內而不外,侵外也。)推而內之,外而不內,身有熱也。(脈侵外為陽氣有餘,故身熱。)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脈涌上出,為陽氣在上,故足冷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頭項痛也。(脈在下,是陰氣有餘,故頭痛。)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痺也。
平人氣象篇 曰︰病熱而脈靜,泄而脈大,脫血而脈實,病在中脈虛,病在外脈澀堅者,皆難治。
此病脈虛實相反者,曰難治。
脈盛滑堅者,曰病在外。脈小實而堅者,病在內。
盛滑為陽,病在外;小實為陰,病在內。
脈小弱以澀,謂之久病。脈滑浮而疾者,謂新病。
小弱以澀為血氣虛,故為久病。浮滑而疾為陽氣足,故為新病。
三部九候篇 帝曰︰決死生奈何?岐伯曰︰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死。形氣相得者生。參伍不調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脈相應如參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數者死。
此皆言失常候者病,相失不可數者死,數之極也。
中部之候雖獨調,與眾臟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減者死。目內陷者死。
獨調,至數勻也。眾臟相失,言皆不應也。相減者,減於上下,謂其偏少也。
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獨小者病,獨大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獨熱者病,獨寒者病,獨陷下者病。
相失之候,凡有七診者,此也。參伍不調,隨其獨異者,言病耳。
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當踝而彈之,其應過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應疾,中手渾渾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應上不能至五寸,彈之不應者死。
此言足陽明胃經沖陽之脈,診之以決生死。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謂以自手而診足上之脈也。庶,次也。次以右手診其右足。彈之,按而動移也,尋其脈之有無也,其應手上不能至五寸者死。王注︰手足踝上皆有動脈,蓋差誤也。
必先知經脈,然後知病脈。
經脈,四時胃氣之脈。凡診必先察胃氣,然後察病脈。
脫肉身不去者死。
形肉瘦脫,身體不能動移者,主死。
形肉已脫,九候雖調,猶死;七診雖見,九候皆從者不死。
形肉脫瘦,九候調亦死也。然四時之氣順,七診互見不死。
必審其所始病,與今之所方病,而後各切循其脈,視其經絡浮沉,以上下逆從循之。其脈疾者不病,其脈遲者病。脈不往來者死,精神去,胃氣絕。皮膚著者死。骨枯乾也。
通評虛實論 曰︰脈實滿,手足寒,頭熱,何如?岐伯曰︰春秋則生,冬夏則死。
春秋月建為三陽司天,而應頭之三陽經,屬陽而主熱也。三陰在泉,而應手足陰經,宜得陰氣而寒也。脈實滿為陽邪之實,宜通身壯熱,陽証相應斯為順也。今頭熱而手足寒者,其在春秋亦應時為順也。冬夏月建三陰司天,而三陽在泉,當頭寒而手足熱,故冬、夏為逆,則主死也。
亦如南北政,歲當三陽司天,三陰在泉,宜寸大而尺細;歲當三陰司天,三陽在泉,宜寸小而尺大。亦此義也。
脈要精微篇 帝曰︰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五色精微之象見矣,其壽不久也。
五臟生成篇 曰︰色見青如草茲者死,黃如枳實者死,(色青黃也。)黑如 (煤也。)者死,赤如 血者死,(敗惡凝聚之血是也。)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見死者也。
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鵝冠者生,黃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烏羽者生,此五色之見生者也。
生於心,如以縞裹朱;生於肺,如以縞裹紅;生於肝,如以縞裹紺;生於脾,如以縞裹栝蔞實;生於腎,如以縞裹紫,此五臟所生之外榮也。
玉機真藏篇 帝曰︰吾得脈之大要,天下至數,五色脈變,揆度奇恆,道在於一,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
得脈之大要,天下之至極之術數,何也?五色合五臟之脈,應時而變,揆度奇恆,道在於一而不二也。莫非其神乎?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亦神去則機息之義同也。
六節臟象篇 黃帝問曰︰臟象何如?岐伯對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處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
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
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
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出入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也。
後當云︰脾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支氏曰︰自脾及胃大小腸膀胱云者,乃兼統論也。
金匱真言論 帝曰︰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乎?岐伯對曰︰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巽方雞。)其谷麥,(五穀之長。)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木之精氣上為歲星,十二年一周天。)是以春氣在頭也。(萬物發榮上,故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成數八也。)其臭臊,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在聲為呼,其變動為握。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手少陰之絡會於耳。)藏精於心,其病在五臟。其味苦,其類火,其畜羊,其谷黍,(黍赤色。)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火之精氣上為熒惑,七百四十日一周天。)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其音徵,其數七,(成數七也。)其臭焦。其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
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類土,其畜牛,其谷稷,(色黃味甘。)其應四時,上為鎮星,(土之精氣上為鎮星,二十八年一周天。)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宮,其數五,其臭香。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思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藏精於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類金,其畜馬,(乾為馬。)其谷稻,(色白。)其應四時,上為太白星,(金之精氣,上為太白星,三百六十五日一周天。)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數九,(成數九。)其臭腥。其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故病在溪,其味鹹,其類水,其畜彘,(亥為豕。)其谷豆,(黑色。)其應四時,上為辰星,(水之精氣上為辰星,三百六十五日一周天。)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數六,(成數六,)其臭腐。其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栗,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鹹傷血,甘勝鹹。
靈蘭秘典篇 帝曰︰願聞十二藏相使,貴賤何如?岐伯對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凡此十二官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血氣形志篇 曰︰夫人之常數,太陽常多血少氣,少陽常少血多氣,陽明常多血多氣,少陰常少血多氣,厥陰常多血少氣,太陰常多氣少血,此天之常數。
人身之經絡氣血多少,與天道寒熱盛衰相應。氣為陽,而配乎熱;血為陰,而配乎寒。夫太陽為天之六氣,斯時天氣寒盛而熱衰,應人手足太陽二經,多血而少氣;少陽為天之三氣,斯時天氣熱盛而寒衰,應人手足少陽二經,少血而多氣;陽明為天之五氣,斯時天氣先熱而後寒,應人手足陽明二經,多氣而多血;少陰為天之二氣,斯時天氣寒少而熱多,應人手足少陰二經,少血而多氣;厥陰為天之初氣,斯時天氣寒盛而熱衰,應人手足厥陰二經,多血而少氣;太陰為天之四氣,斯時天氣熱盛而寒衰,應人手足太陰二經,多氣而少血,故曰︰天道之常數雲爾。
足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厥陰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為足之陰陽也。
手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心主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為手之陰陽也。
陰陽離合篇 帝曰︰願聞三陰三陽之離合也。岐伯曰︰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沖。
南方丙丁火位,陽氣盛明,故曰廣明。廣,大也,向明而治,故聖人南面而立。然在人身中則心臟在南,故謂前曰廣明。衝脈在北,故後謂太沖。然太沖者,腎脈與衝脈合而盛大,故曰太沖。
太沖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
腎臟為陰,膀胱腑為陽。陰氣在下,陽氣在上,此為表裡合一之經氣。
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名曰陰中之陽。
太陽居少陰之地,故曰陰中之陽。
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
身之上曰廣明,身之下曰太陰。又曰心臟下則太陰脾臟是也。
太陰之前,名曰陽明。
陽明胃脈行脾脈之前,太陰脾脈行胃脈之後。
陽明根起於厲兌,名曰陰中之陽。
陽明居太陰之前,故曰陰中之陽。
厥陰之表,名曰少陽。
少陽居厥陰之表,為陰中之少陽。
少陽根起於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是故三陽之離合也。
離,謂別離應用。合,為配合於陰。別離則正位於三陽,配合則表裡為臟腑。
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
太陽司動靜之機,故為開。陽明執禁固之權,故為闔。少陽司動靜之微,故為樞。
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陽。
搏而勿浮,為有胃氣之脈也。既有胃氣則三陽齊一而不相失也,故命曰一陽。
願聞三陰何如?岐伯曰︰外者為陽,內者為陰,然則中為陰,(中則內也。)其沖在下,名曰太陰。
衝脈在脾之下,故言在下,皆言臟位及經脈之次也。
太陰根起於隱白,名曰陰中之陰。太陰之後,名曰少陰。
脾臟之下近後,則腎之位。太陰脈起於大指端,少陰脈起於小指下。
少陰根起於涌泉,名曰陰中之少陰,少陰之前,名曰厥陰。
厥陰根起於大敦,名曰陰中之絕陰。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
三經者,不得相失,博而勿沉,名曰一陰。
厥者盡也,陰至此而盡,故曰陰中之絕陰。胃臟之前,近肝之位,厥陰脈交出太陰之後。
搏而勿沉,不至於弱伏,是亦胃氣之脈者也。
經脈篇 手太陰肺經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鬲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循 內,行少陰心主之前,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際,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手陽明大腸經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循 外前廉,上肩,出 骨之前廉,上出柱骨之會於大椎,下入缺盆,絡肺下鬲屬大腸;其支別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縫中,還出俠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俠鼻孔。
足陽明胃之脈,起於鼻交 中,旁約大腸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俠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下後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鬲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俠臍,入氣沖;其支者,起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沖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免,下入膝臏中,下循 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
足太陰脾經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 內,循 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循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鬲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別者,複從胃,別上鬲,注心中。
手少陰心經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鬲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俠咽,系目;其直者,複從心系卻上肺,出腋下,下循 肉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廉,循臂內後廉,抵掌後兌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手太陽小腸經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上循 外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鬲,抵胃屬小腸;其支別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卻入耳中,其支者,別循頰上 抵鼻,至目內 。
足太陽膀胱經之脈,起於目內,上額交巔上;其支別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行者,從巔入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後,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別者,從腰中下貫臀,入中;其支別,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俠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 中,以下貫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端。
足少陰腎經之脈,起於足小指之下,斜趨足心,出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上內,出 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下鬲歷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 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別者,從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手少陽三焦經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表腕,出臂兩骨之間,上貫肘,循外上肩,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鬲循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挾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卻出至目銳 。
足少陽膽經之脈,起於目銳,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 後,下大迎,合手少陽於,下臨頰車,下頸合缺盆,下胸中,貫鬲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沖,下毛際,橫入髀厭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外,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之上,入小指次指之間;其支別者,別跗上入大指,循歧骨內出其端,還貫入爪甲,出三毛。
足厥陰肝經之脈,起於大指聚毛之上,循足 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三寸,交出太陰之後,上內廉,循股入陰中,環陰器,抵少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鬲,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其支者,複從肝別貫鬲,上注肺。
督脈起於下極之餘,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入腦,上巔循額,至鼻柱,屬陽脈之海。
任脈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喉嚨,屬陰脈之海。
六節藏象篇 黃帝問曰︰余聞天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人以九九製會,計人有三百六十五節以為天地,久矣。不知其謂也。
六六謂六甲之日,以成一歲之節限;九九製會,謂九同於九野之數,以製人形之會通也。
岐伯對曰︰昭乎哉問也,請遂言之。夫六六之節,九九製會者,所以正天之度,氣之數也。
六六之節,天之度也。九九之製會,天之數也。所謂氣數者,生成之氣也。周天之分,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以十二節氣均之,則氣有三百六十日而終,兼之小月,日又不足其數矣。是以六十四氣而常置閏焉,何者?以其積差分故也。天地之生育,本祖於陰陽,人神之運用為始,終於九氣。《律書》曰;黃鐘之律,管長九寸,冬至之日,氣應灰飛,由此則萬物之生,咸因於九氣矣。
天度者,所以製日月之行也,氣數者,所以紀生化之用也。
製,謂準度。紀,謂紀綱。準日月之行度者,所以明日月之行遲速世;紀化生之為用者,所以彰氣至而斯應也。氣應無差,則生成之理不替;遲速以度,大小之月生焉。故日異長短,月移寒暑,收藏生長無失時宜也。
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夜為陰。行有分紀,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
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積氣餘而盈閏矣。
日行遲,故晝夜行天之一度,而三百六十五日一周天,而猶有度之奇分矣。月行速,故晝夜行天之十三度餘,而二十九日一周天也。言有奇者,謂十三度外,複行十九分度之七,故云月行十三度而有奇也。《書》曰︰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則其義也。積餘盈閏者,蓋以月之大小,不盡天度故也。
立端於始,表正於中,推餘於終,而天度畢矣。
端,首也。始,初也。表,彰示也,正,斗建也。中,月半也。推,退位也。言立首氣於初節之日,示斗建於月半之辰,退餘閏於相望之後。是以閏之前,則氣不及月;閏之後,則月不及氣。
故常月之製,建初立中;閏月之紀,無初無中。縱歷有之,皆他節氣也。故歷無云其候閏某月節閏某月中也,推終之義斷可知乎﹗故曰︰立端於始,表正於中,推餘於絡也。由斯推日成閏,故能令天度畢焉。
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複而終歲,三百六十日法也。
十日,謂甲乙內丁戊己庚辛壬癸之日也。十者,天地之至數也。《易》曰天九地十,是也。
六十日而周甲子之數,甲子六周而複始,則終一歲之日,是三百六十日之歲法,非天度之數也。此蓋十二月各三十日者,若除小月,其日又差之也。
帝曰︰夫子言積氣盈閏,願聞何謂氣?岐伯曰︰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
各從其主治,謂一歲之日,各歸從五行之一氣,而為之主以旺也。故下文曰云云。
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複始。時立氣布,如環無端,候以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曰︰五運之始,如環無端,其太過不及何如?曰︰五運更立,各有所勝,盛虛之變,此其常也。曰︰平氣何如?曰︰無過者也。曰︰太過不及奈何?曰︰在經有也。曰︰何謂所勝?曰︰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得五行時之勝,各以氣命其臟。曰︰何以知其勝?曰︰求其至也,皆歸始春。未至而至,此謂太過,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也,命曰氣淫,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至而不至,此謂不及,則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勝薄之也,命曰氣迫。所謂求其至者,氣至之時也。
凡氣之至,皆謂立春前十五日,乃候之初也。未至而至,謂所直之氣未應至而先期至也。
先期而至,是氣有餘,故曰太過。至而不至,謂所直之氣應至不至而後期至,後期而至,是氣不足,故曰不及。太過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不及則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勝薄之也。凡五行之氣,我克者為所勝,克我者為所不勝,生我者為所生。假令肝木有餘,是肺金不足,金不製木,故木太過。木氣既餘,則反薄肺金,而乘於脾土矣。此皆五臟之氣內相淫並為疾,故命曰氣淫也。餘太過例同。又如肝木氣少,不能製土,土氣無畏,而遂妄行,水被土凌,故云︰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也。肝木之氣不平,肺金之氣自薄,故曰︰所不勝薄之。然木氣不平,土金交薄,相迫為疾,故曰氣迫也。餘不及皆同例。
謹候其時,氣可與期,失時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曰︰有不襲乎?岐伯曰︰蒼天之氣,不得無常也。氣之不襲,是謂非常,非常則變矣。曰︰非常而變奈何?曰︰變至則病,所勝則微,所不勝則甚。
汪氏曰︰變者,非常也。至,氣至也。所勝,我克彼也。所不勝,彼克我也。重,複也。
時,六氣之時也。此言六氣失序,而邪有微甚之殊。夫六氣者,主氣是也。初氣厥陰風木,二君火,三相火,四濕土,五燥金,六寒水,由初逮終,以應六六之氣,是氣相襲而順,否為逆而且病焉。如初病厥陰風木司令,若風氣弗應,而變濕氣大行者,邪屬太陰土也,木能克土,乃所不勝者,故邪為微。若風木之氣弗應,而變燥氣大行者,邪屬陽明金也,金來克木,乃所不勝者,故邪為甚。是在丁年謂之重感。經曰︰乘年之虛,則邪甚也;失守之和,亦邪甚也。因而重感於邪,則病危矣。夫丁屬陰乾,從化為不及,木運不及,則不勝之燥金凌之。然木內應於肝,而肝以感年運所不勝之邪,於時重感之矣,是一歲而受二傷,故曰︰重感於邪則死矣。若丁木不及之年,燥金之變不當風木之時者,亦為微邪,故曰︰非時則微,當時則甚,餘仿此。王注謂直年至後,二三四五歲病,豈理也哉?
天元紀論篇 帝曰︰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夏始,余已知之矣。願聞其與三陰三陽之候奈何合之?鬼臾區曰︰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紀綱,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陰陽不測謂之神,神用無方謂之聖。夫變化之為用也,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
此五行變化,以應天地運氣之理,與陰陽應象頗同。
故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然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金木者,生成之始終也。氣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損益彰矣。曰︰何謂氣有多少,形有盛衰?(氣謂風熱燥濕寒。形謂木火土金水。)曰︰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形有盛衰,謂五行之治,各有太過不及也。故其始也,有餘而往,不足隨之;不足而往,有餘從之。知迎知隨,氣可與期。應天為天符,承歲為歲直,三合為治。
〔應天〕為木運之歲,上見厥陰;火運之歲,上見少陽、少陰;土運之歲,上見太陰;金運之歲,上見陽明;水運之歲,上見太陽。此五者天氣下降,如合符運,故曰應天,為天符也。
〔承歲〕謂木運之歲,歲當亥卯;火運之歲,歲當寅午;土運之歲,歲當辰戌丑未;金運之歲,歲當巳酉,水運之歲,歲當申子。此五者歲之所宜,故曰承歲,為歲直也。〔三合〕謂火運之歲,上見少陰,年辰臨午;土運之歲,上見太陰,年辰臨丑未;金運之歲,上見陽明,年辰臨酉。此三者,天氣運氣與年辰俱會,故云三合為治也。〔歲治〕亦曰歲位,三合亦為天符。六微旨論曰︰天符歲會曰太乙天符,謂天運與歲相會。
帝曰︰上下相召奈何?鬼臾區曰︰寒暑燥濕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相火。)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天有陰陽,地亦有陰陽,故陽中有陰,陰中有陽。所以欲知天地之陰陽者,應天之氣,動而不息,故五歲而右遷。應地之氣,靜而守位,故六期而環會。
天有六氣,地有五位。天以六氣臨地,地以五位承天,蓋以天氣不加君火故也。以六加五,即五歲而餘一氣,故遷一位。若以五承六,則常六歲乃備盡天元之氣,故六歲而環會,所謂周而複始也。地氣左行,往而不返;天氣東轉,常自火運數五歲已。其次氣正當君火之上,法不加臨,則右遷君火氣上,以臨相火之上,故曰五歲而右遷也。由斯動靜上下相臨,而天地萬物之情、變化之機可見矣。
動靜相召,上下相臨,陰陽相錯,而變由生也。曰︰上下周紀,其有數乎?曰︰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製。周天氣者,六期為一備;終地紀者,五歲為一周。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氣,為一紀,凡三十歲;千四百四十氣,凡六十歲,而為一周,不及太過斯皆見矣。
君火在相火之右,但立名於君位,不立歲氣,故天之六氣不偶其氣以行君火之正,守位而奉天之命,以宣行火令耳。以名奉天,故曰君火以名;守位稟命,故曰相火以位也。
鬼臾區曰︰甲己之歲,土運統之;乙庚之歲,金運統之;丙辛之歲,水運統之;丁壬之歲,木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帝曰︰其於三陰三陽,合之奈何?曰︰子午之歲,上見少陰;丑未之歲,上見太陰;寅申之歲,上見少陽;卯酉之歲,上見陽明;辰戌之歲,上見太陽;巳亥之歲,上見厥陰。少陰所謂標也,厥陰所謂終也。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濕氣主之;少陽之上,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氣主之。所謂本也,是謂六元。
五營運論 曰︰丹天之氣經於牛女戊分, 天之氣經於心尾己分,蒼天三氣經於危室柳鬼,素天之氣經於亢氐昴畢,玄天之氣經於張翼婁胃。所謂戊己分者,奎璧角軫,則天地之門戶也。
戊土屬乾,己土屬巽。《遁甲經》曰︰六戊為天門,六己為地戶。晨暮占雨以西北東南,義取此也。雨為土用,濕氣主之,故曰占焉。
帝曰︰論言天地者,萬物之上下;左右者,陰陽之道路,未知其所謂也。岐伯對曰︰所謂上下者,歲上下見陰陽之所在也。左右者,諸上見厥陰,左少陰右太陽;見少陰,左太陰右厥陰;見太陰,左少陽右少陰;見少陽,左陽明右太陰;見陽明,左太陽右少陽;見太陽,左厥陰右陽明。所謂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見也。
面向北而言之也,上,南也。下,北也。左,西也。右,東也。
帝曰︰何謂下?岐伯曰︰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左陽明右太陰;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左太陽右少陽;太陰在上,則太陽在下,左厥陰右陽明;少陽在上,則厥陰在下,左少陰右太陽;陽明在上,則少陰在下,左太陰右厥陰;太陽在上,則太陰在下,左少陽右少陰。所謂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見也。
主歲者,位在南,故面北而言其左右;在下者,位在北,故面南而言其左右也。上,天位也。下,地位也。面南,左東也,右西也,上下異而左右殊也。
上下相遘,寒暑相臨,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曰︰相得而病者何也?曰︰以下臨上,不當位也。間氣何如?岐伯曰︰隨氣所在,期於左右。
於左右尺寸四部,分位承之,以知應與不應,過與不過也。
曰︰期之奈何?曰︰從其氣則和,逆其氣則病。
逆謂當浮不浮,當沉不沉。至真要論曰︰厥陰之至其脈弦,少陰之至其脈鉤,太陰之至其脈沉,太陽之至大而浮,陽明之至短而澀,少陽之至大而長。至而和則平,至而甚則病,至而反則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陰陽易者危。
不當其位者病。
見於他位也。
迭移其位者病。
謂左見右脈,右見左脈,氣差錯故耳。
失守其位者危。
已見於他鄉,本宮見賊殺之氣。
尺寸反者死。
子午卯酉四歲有之,反,謂歲當陰在寸,而反見於尺;歲當陽在尺,而反見於寸。尺寸俱反,乃謂反也。若尺獨然,或寸獨然,是不應氣,非反也。
陰陽交者死。先立其年,以知其氣,左右應見,然後乃可以言生死之逆順。
陰陽交,寅申巳亥辰戌丑未八年有之。交,謂歲當陰,在右脈反見左;歲當陽,在左脈反見右。左右交見是謂交。若左獨然,或右獨然,是不應之氣,非交也。
至真要論篇 曰︰夫子言察陰陽所在而調之,論言人迎與寸口相應,若引繩大小齊等,命曰平,陰之所在寸口何如?岐伯對曰︰視歲南北,可知之矣。曰︰願卒聞之。曰︰北政之歲,少陰在泉,則寸口不應;厥陰在泉,則右不應;太陰在泉,則左不應。南政之歲,少陰司天,則寸口不應;厥陰司天,則右不應;太陰司天,則左不應。諸不應,反其診則見矣。曰︰尺候何如?曰︰北政之歲,三陰在下,則寸不應;三陰在上,則尺不應。南政之歲,三陰在天,則寸不應,三陰在泉,則尺不應。左右同。故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此之謂也。
帝曰︰主歲何如?岐伯對曰︰氣有餘,則製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侮反受邪,寡於畏也。
六微旨篇 帝曰︰願聞天道六六之節盛衰何也?岐伯對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紀。
故少陽之右,陽明治之;陽明之右,太陽治之;太陽之右,厥陰治之;厥陰之右,少陰治之;少陰之右,太陰治之;太陰之右,少陽治之。此所謂氣之標,蓋南面而待之也。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太陽;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所謂本也,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下,氣之標也。標本不同,氣應異象。
曰︰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過何也?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來氣不及也;未至而至,來氣有餘也。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何如?曰︰應則順,否則逆,逆則變生,變生則病。
至真要論 帝曰︰勝複之動,時有常乎?氣有必乎?岐伯曰︰時有常位,而氣無必也。曰︰願聞其道。曰︰初氣終三氣,天氣主之,勝之常也。四氣盡終氣,地氣主之,複之常也。
有勝則複,無勝則否。帝曰︰複已而勝何如?曰︰勝至則複,無常數也,衰乃止耳。複已而勝,不複則害,此傷生也。曰︰複而反病何也?曰︰居非其位,不相得也。大複其勝則主勝之,故反病也,所謂火燥熱也。帝曰︰治之奈何?曰︰夫氣之勝也,微者隨之,甚者製之;氣之複也,和者平之,暴者奪之。皆隨勝氣,安其屈伏,無問其數,以平為期,此其道也。
帝曰︰氣之上下何謂也?曰︰身半以上,其氣三矣,天之分也,天氣主之;身半以下,其氣三矣,地之分也,地氣主之。以名命氣,以氣命處,而言其病。半則所謂天樞也。
身半,謂臍中也,所謂天樞也。天樞穴當臍兩旁同身寸之二寸。其氣三者,假如少陰司天,則上有熱,中有太陽,兼之三也。六氣皆然。司天者其氣三,司地者其氣三,故身半以上三氣,身半以下三氣也。以名言其氣,以氣言其處,以氣處寒熱而言其病之形証也。
故上勝而下俱病者,以地名之。下勝而上俱病者,以天名之。
上勝下病,地氣鬱也,故從地郁以名地病;下勝上病,天氣塞也,故從天塞以名天病。夫以天名者,方順天氣為製,逆地氣而攻之,以地名者,方從天氣為製則可。假如陽明司天,少陰在泉,上勝而下俱病者,是拂於下而生也。天氣正勝天可逆之,故順天之氣方同清也。少陰等司天上下勝,同法。
所謂勝至,報氣屈伏而未發也。複至則不以天地異名,皆如複氣為法。
勝至未複而病生,以天地異名為式,複氣以發,則所生無問上勝下勝,悉皆依複氣為病,寒熱之主也。
標本病傳論篇 帝曰︰病有標本,刺有逆從奈何?岐伯曰︰凡刺之方,必別陰陽,前後相應,逆從得施,標本相移,故曰有其在標而求之於標,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本,有其在標而求之於本,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標。故治有取標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故知逆與從,正行無問。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謂妄行。夫陰陽逆從標本之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淺而博,言一而知百也。以淺而知深,察近而知遠,言標與本,易而勿及。
標本之道包括雖大,若有志於此,則亦易而可知矣。世人自盡莫有能及之者。
治反為逆,治得為從。先病而後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後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後生寒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先病而後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調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先中滿而後煩心者治其本。人有客氣有同氣。(客氣為標本不同,同氣為標本相同。)大小不利治其標,大小利治其本。病發而有餘,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
至真要大論篇 帝曰︰病生於本,余知之矣。生於標者,治之奈何?岐伯曰︰病反其本,得標之病;治反其本,得標之方。
六氣標本,所從不同奈何?岐伯曰︰氣有從本者,有從標本者,有不從標本者。少陽太陰從本,少陰太陽從本從標,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也。故從本者化生於本,從標本者有標本之化,從中者以中氣為化也。
少陽之本火,太陰之本濕,本末同,故從本也。少陰之本熱,其標陰,太陽之本寒,其標陽,本末異,故從本從標。陽明之中太陰,厥陰之中少陽,本末與中不同,故不從標本,從乎中也。從本從標從中皆以其化生之用也。汪注︰陽明本燥標陽中濕,厥陰本風標陰,惟此二經,本末與中不同,故治從乎中也。
是故百病之起,有生於本者,有生於標者,有生於中氣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標而得者,有取中氣而得者,有取標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逆,正順也。若順,逆也。
故曰知標與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順,正行無問,此之謂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診,足以亂經。
陰陽應象篇 岐伯曰︰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裡,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
從陰引陽二句,言在上者治下,在下者治上。以我知彼,欲體察也。以表知裡,達內外也。
過與不及,總結上文,觀夫陰陽左右表裡之過與不及也。善針者不待病形已具,方知過與不及,若微見征兆便知其過,其明如此,用針豈有至危殆哉?
八正神明篇 岐伯曰︰天溫日明,則人血淖(多也)液而衛氣浮,故血易瀉而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月始生,則氣血始精,衛氣始行;月郭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郭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是以因天時而調血氣也。是以天寒無刺,天溫無凝。月生無瀉,月滿無補,月郭空無治,(攻也)。是謂得時而調之。因天之序,盛虛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月生而瀉,是謂臟虛;月滿而補,血氣揚溢,絡有留血,命名重實;月郭空而治,是謂亂經。陰陽相錯,真邪不辨,沉以留止,外虛內亂,淫邪乃起。
帝曰︰星辰八正何候?岐伯曰︰星辰者,所以製日月之行也。八正者,所以候八風之虛邪以時至者也。四時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氣所在,以時調之也。八正之虛邪,而避之勿犯也。以身之虛,而逢天之虛,兩虛相感,其氣至骨,入則傷五臟,工候救之,弗能傷也,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人忌於天,故云天忌。)帝曰︰善。其法星辰者,余聞之矣。願聞法往古者。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針經》也。驗於來今者,先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以候氣之浮沉,而調之於身,觀其立有驗也。觀其冥冥者,言形氣榮衛之不形於外,而工獨知之。
觀其冥冥者,言形氣榮衛之不形於外,而工獨知之,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四時氣之浮沉,參伍相合,而調之至常,先見之,然而不形於外,故曰︰觀於冥冥。
帝曰︰余聞補瀉,未得其意。岐伯對曰︰瀉必用方,方者,以氣方盛也,以月方滿也,以日方溫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內針,乃複候其方吸而轉針,乃複候其方呼而徐引針,故曰瀉必用方,其氣而行焉。補必用員,員者行也,行者移也,刺必中其榮,複以吸排針也。吸則內針,無令氣忤。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吸則轉針,以得氣為故。候呼引針,呼盡乃去。大氣皆出,故命曰瀉。
補則久留,今瀉而曰靜以久留而先補者,若真氣不足,針乃瀉之,則經脈不滿,邪氣無所排遣,故先補真氣令足,後乃瀉出其邪矣。引,謂引出。去,謂離穴,候呼而引至其門,呼盡乃離穴戶,則經氣審以平定,邪氣無所拘留,故大邪之氣隨針而出也。呼,謂氣出。吸,謂氣入。
轉,謂轉動大氣。大邪之氣,謂錯亂陰陽者。
寶命全形篇 岐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臟已定,九候已備,後乃存針,眾脈不見,眾凶弗聞,內外相得,無以形先,可玩往來,乃施於人。人有虛實,五虛勿近,五實勿遠,至其當發,間不容 。(瞬也。)手動若務,針耀而勻,靜意視義,觀適之變,是謂冥冥,莫知其形。
見其烏烏,見其稷稷,從見其飛,不知其誰。
烏烏,嘆其氣至。稷稷嗟其已應,言所針得失,如從空中見飛鳥之往來,豈複知其所使之元主耶?是但見脈經盈虛而為信,亦不知其誰之所召遣爾。
伏如橫弩,起如發機。
血氣之未應針,伏如橫弩之安靜,其應針也,則起如機發之迅速。
帝曰︰何如而虛?何如而實?岐伯曰︰刺虛者須其實,刺實者須其虛。經氣已至,慎守勿失。
淺深在志,遠近若一。如臨深淵,手如握虎,無營於眾物。
離合真邪篇 岐伯曰︰天地溫和,則經水安靜;天寒地凍,則經水凝泣;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卒風暴起,則經水波涌而隴起。夫邪之入於脈也,寒則血凝泣,暑則氣淖澤,虛邪因而入客,亦如經水之得風也,經之動脈,其至也亦時隴起,其行於脈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時大時小,大則邪至,小則平。其行無常處,在陰與陽,不可為度。從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曰︰候氣奈何?曰︰夫邪去絡入經也,舍於血脈之中,其寒溫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時來時去,故不常在。故曰方其來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無逢其沖而瀉之。
沖,謂應水刻數之平氣也。《靈樞經》曰︰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水下二刻,人氣在少陽;水下三刻,人氣在陽明;水下四刻,人氣在陰分。然氣在太陽,則太陽獨盛;氣在少陽,則少陽獨盛。夫見獨盛者,便謂邪來,以針瀉之,則反傷其真氣,故下文云云。
真氣者,經氣也,經氣太虛,故曰其來不可逢,此之謂也。故曰候邪不審,大氣已過,瀉之則真氣脫,脫則不複,邪氣複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謂也。不可掛以發者,待邪之至時而發針瀉矣。若先若後者,血氣已盡,其病不可下,故曰知其可取如發機,知其不可取如扣椎,故曰知機道者不可掛以發,不知機者扣之不發,此之謂也。
帝曰︰不足者補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捫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彈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門,以閉其神,呼盡內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如待所貴,不知日暮,其氣以至,適而自護,候吸引針,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推闔其門,令神氣存,大氣留止,故命曰補。
候吸引針,大氣不泄,補之為義,斷可知矣。推闔其門以下,乃解上文三句義也。大氣謂大經之氣,流行營衛者也。
調經篇 岐伯曰︰瀉實者氣盛乃內針,針與氣俱內,以開其門而利其戶。針與氣俱出,精氣不傷,邪氣乃下。外門不閉,以出其疾,搖大其道,而利其路,是謂大瀉。必切而出,大氣乃屈。補虛者持針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內針。氣出針入,針孔四塞,精無從去,方實而疾出針。
氣入針出,熱不得還,閉塞其門,邪氣布散,精氣乃得存。動氣候時,近氣不失,遠氣乃來,是謂追之。
離合真邪篇 帝曰︰補瀉奈何?岐伯對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複其真氣。
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處也,推之則前,引之則止。逆而刺之,刺出其血,其病立已。
去血,須視血盛而邪擁甚,故刺去其血而立已。
針解篇 岐伯曰︰刺虛則實之者,針下熱也,氣實乃熱也。滿而泄之者,針下寒也,氣虛乃寒也。菀陳則除之者,出惡血也。邪盛則虛之者,出針勿按。徐而疾則實者,徐出針而疾按之。疾而徐則虛者,疾出針而徐按之。刺實須其虛者,留針陰氣隆至,乃去針也。刺虛須其實者,陽氣隆至,針下熱乃去針也。
經氣已至,慎守勿失者,勿變更也。淺深在志者,知病之內外也。遠近如一者,淺深其候等也。
刺志論篇 曰︰夫實者,氣入也。虛者,氣出也。氣實者,熱也。氣虛者,寒也。
入實者,右手開針空也。入虛者,左手閉針空也。
右手持針,左手捻穴,故實者右手開針空以瀉之;虛者左手開針空以補之。
三部九候篇 曰︰經病者治其經,孫絡病者治其孫絡血。
有血留正,剌而去之。《靈樞》曰︰經脈為裡,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絡。是以知孫絡則絡之別支而橫者也。
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經絡,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脈則繆刺之。
奇謂奇繆不偶之氣,而與脈經繆處也,故繆刺。繆剌者剌絡脈,左取右,右取左也。
留瘦不移,節而刺之,上實下虛,切而從之,索其結絡脈,刺出其血,以見通之。
通評虛實篇 帝曰︰春亟治經絡,夏亟治經俞,秋亟治六腑,冬則閉塞。閉塞者,用藥而少針石也。所謂少針石者,非癰疽之謂也,癰疽不得頃時回。
診要經終篇 曰︰凡刺胸腹,必避五臟,中心者環死,其動為噫。中肝者五日死,其動為語。中脾者十日死,其動為吞。中腎者二日死,其動為嚏。中肺者三日死,其動為咳。中膽者一日半死,其動為嘔。中鬲者皆為傷中,其病雖愈,不過一歲必死。刺避五臟者,知逆從也。
所謂從者,鬲與脾腎之處,不知者反之。刺胸腹者,必以布○ 著之,乃從單布上刺,刺之不愈,複刺必肅,刺腫搖針,經刺勿搖,此刺之道也。
刺禁論 岐伯曰︰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於左,肺藏於右,心部於表,腎治於裡,脾謂之使,胃為之市。鬲肓之上,中有父母,(父母,心肺陰陽是也。)七節之傍,中有小心,從之有福,逆之有咎。
刺 上中大脈,血出不止者死。(跗為足跗,大脈動而不止者,乃胃之大經。)刺面中溜脈,不幸為盲。刺頭中腦戶,入腦立死。刺舌下中脈太過,出血不止為喑。刺足下布絡中脈,血不出為腫。刺 中大脈,令人仆脫色。刺氣街中脈,血不出,為腫鼠伏。(如伏鼠也。)刺脊間中髓,為傴。刺乳上中乳房,為腫根蝕。刺缺盆中內陷,氣泄,令人喘逆咳。刺手魚腹內陷,為腫。無刺大醉,令人氣亂。無刺大怒,令人氣逆。無刺大勞人,無刺新飽人,無刺大飢人,無刺大渴人,無刺大驚人。
《靈樞經》云︰新內無刺,已剌無內;大怒無剌,已刺無怒;大勞無剌,已剌勿勞;大醉無刺,已刺勿醉;大飽無刺,已刺勿飽;大飢無剌,已剌勿飢;大渴無刺,已刺勿渴;大驚大恐,必定其氣,乃刺之也。
刺陰股中大脈,血出不止死。刺客主人內陷中脈,為內漏為聾。刺膝髓出液,為跛。刺臂大陰脈,出血多立死。刺足少陰脈,重虛出血,為舌難以言。刺膺中陷中肺,為喘逆仰息。刺肘中內陷,氣歸之,為不屈伸。
刺陰股下三寸內陷,令人遺溺。刺腋下脅間內陷,令人咳。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滿。
刺腸內陷,為腫。刺匡目眶。上陷骨中脈,為漏為盲。刺關節中液出,不得屈伸。
調經論篇 帝曰︰夫子言虛實者有十,生於五臟五脈耳。夫十二經脈皆生其病,今夫子獨言五臟。夫十二經脈者,皆絡三百六十五節,節有病必被經脈,經脈之病皆有虛實,何以合之?岐伯曰︰五臟者,故得六腑與為表裡,經絡支節,各生虛實,其病所居,隨而調之。病在脈,調之血;病在血,調之絡;病在氣,調之衛;病在肉,調之分肉;病在筋,調之筋;病在骨,調之骨。燔針劫刺其下及與急者;病在骨, 針藥熨;病不知所痛,兩蹺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則繆刺之;痛在於左,而右脈病者,巨刺之。必謹察其九候,針道備矣。
離合真邪篇 帝曰︰真邪以合,波隴不起,候之奈何?岐伯對曰︰審捫循三部九候之盛虛而調之,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減者,審其病臟以期之。不知三部者,陰陽不別,天地不分。
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調之中府,以定三部。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脈之處,雖有太過且至,工不能禁也。
禁,禁止也。然候邪之處,尚未能知,複能禁止其候氣耶?雖有太過之邪,至於其經,工亦不能用針以禁絕也。
誅伐無過,命曰大惑。反亂大經,真不可複。用實為虛,以邪為真,用針無義,反為氣賊,奪人正氣。以從為逆,榮衛散亂,真氣已失,邪獨內著。絕人長命,予人夭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長。
三部,言人身中之有上中下三部,經隊由之,故察候存亡,悉由於是。部各有三候,如上部天,兩額之動脈以應手也,足少陽脈氣所行。上部地,兩頰之動脈,在鼻孔下兩旁動脈應手,近巨 之分,足陽明脈氣所行。上部人,在前耳動脈應手少陽脈氣所行。中部天,在掌後寸口經渠動脈。中部地,在陽明合谷之分動脈。中部人,在少陽神門之分動脈。下部天,足厥陰羊矢下一寸半五里之分,臥而取之,動脈應手;女子取太沖,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下部地,足少陰太溪之分動脈。下部人,足太陰在魚腹上,起筋間,直五里下箕門之分動脈。下部鞏足單衣沉取乃得至。如候胃氣者,當取足上沖陽之分動脈應手。此二部中之三部也。
骨空論 髓空在腦後五分,顱際銳骨之下。(即風府穴是也。)一在斷基下,一在項下中複骨下,一在脊骨上空在風府上。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數髓空在面俠鼻,或骨空在口下當兩肩。兩膊骨空,在膊中之陽。臂骨空在臂陽,去踝四寸兩骨空之間,股骨上空在股陽,出上膝四寸。 骨空在輔骨之上端。股際骨空在毛中動下。尻骨空在髀骨之後,相去四寸。扁骨有滲理湊,無髓孔,易骨無空。
此言人身骨節有空,則髓有孔。若骨無空,體亦無孔,何以滲湊精微而相滋養者也?凡灸關節,多用此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