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卷中

金 劉完素


中風論第十

論曰:經云風者百病之始,善行而數變,行者動也。風本生於熱,以熱為本,以風為標,凡言風者熱也。叔和云:熱則生風,冷生氣,是以熱則風動,宜以靜勝其躁,是養血也。治須少汗,亦宜少下,多汗則虛其衛,多下則損其榮,汗下各得其宜,然後宜治在經,雖有汗下之戒,而有中臟中腑之說。中腑者,宜汗之,中臟者,宜下之。此雖合汗下,亦不可過也。仲景曰:汗多則亡陽,下多則亡陰,亡陽則損其氣,亡陰則損其形。經曰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也。初謂表裡不和,須汗下之,表裡已和,是宜治之在經也。其中腑者,面加五色。有表証,脈浮而惡風惡寒拘急不仁,或中身之後,或中身之前,或中身之側,皆曰中腑也,其治多易;中臟者,唇吻不收,舌不轉而失音,鼻不聞香臭,耳聾而眼瞀,大小便秘結,皆曰中臟也,其治多難。經曰六腑不和,流經為癰,五臟不和,九竅不通,若外無留結,內無不通,必知在經也。初証既定,宜以大藥養之,當順時令而調陰陽,安臟腑而和榮衛,察病機,審氣宜,而少有不愈者,若風中腑者,先以加減續命湯,隨証發其表。若忽中臟者,則大便多秘澀,宜以三化湯通其滯,表裡証已定,別無他變,故以大藥和治之,大抵中腑者,多著四肢,中臟者,多滯九竅。雖中腑者多兼中臟之証,至於舌強失音,久服大藥,能自愈也。有中風濕者,夏月多有之,其証身重如山,不能轉側,宜服除濕去熱之藥治之,不可用針,可用灸。今具六經續命湯,通治八風五痺痿厥等疾,以一歲為總,以六經為別,春夏加石膏知母黃芩,秋冬加桂附,又於六經別藥,隨証細分加減,自古名醫,不能越此。

凡覺中風,必先審六經之候,慎勿用大熱藥烏附之類,故陽劑剛勝,積火燎原,為消狂瘡腫之屬,則天癸竭而榮衛涸,是以中風有此誡,故經所謂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易曰:撓萬物者,莫疾乎風,若感之淺者留於肌膚,感之深者達於骨髓。蓋禍患之機,藏於細微,非常人之豫見,及其至也。雖智者不能善其後,是以聖人之教下,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故中風者,俱有先兆之証。凡人如覺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動者,三年內必有大風之至。經曰肌肉蠕動,名曰微風,宜先服八風散愈風湯天麻丸,各一料為效。故手大指次指手太陰陽明經,風多著此經也。先服祛風滌熱之劑,辛涼之藥,治內外之邪,是以聖人治未病。不治已病。又曰:善治者治皮毛,是止於萌芽也。故初成獲愈,固久者伐形,是治病之先也。

中風之人,如小便不利,不可以藥利之,既得自汗,則津液外亡,小便自少。若利之,使榮衛枯竭,無以製火,煩熱愈甚,當候熱退汗止,小便自行也。兼此証乃陽明,大忌利小便,須當識此,中風之人能食者。凡中風病,多能食,蓋甲己化土,脾盛故能食,由是多食則脾氣愈盛,土克製腎水,水虧則病增劇也。病宜廣服藥,不欲多食,病能自愈,中風多食,風木盛也。盛則克脾,脾受敵,求助於食。經曰實則夢與,虛則夢取,是也。當瀉肝木,治風安脾,脾安則食少,是其效也。

中風之人,不宜用龍麝犀珠,譬之提鈴巡於街,使盜者伏而不出,益使風邪入於骨髓,如油入面,莫能出也。此之類焉,若痰潮不省,昏憒不知事,宜用藥下其痰涎,故風者乃百病之長,庸可忽諸。

小續命湯
麻黃(去節) 人參 黃芩 芍藥 防己 桂枝 川芎 甘草(各一兩) 防風(一兩半) 附子(半兩) 杏仁(一兩)
上除附子杏仁外,搗為粗末,後入二味令勻,每服五七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一盞,去滓稍熱服,食前。凡中風,不審六經之加減,雖治之不能去其邪也。內經云:開則淅然寒,閉則熱而悶,知暴中風邪,宜先以加減續命湯,隨証治之。

中風無汗惡寒,麻黃續命主之。
麻黃 防風 杏仁 依本方添加一倍,宜針太陽至陰出血,昆侖陽蹺。

中風有汗惡風,桂枝續命主之。
桂枝 芍藥 杏仁 依本方添加一倍,宜針風府,以上二証,皆太陽經中風也。

中風無汗身熱,不惡寒,白虎續命主之。
石膏 知母(一料中各加二兩) 甘草(依本方加一倍)

中風有汗身熱,不惡風,葛根續命主之。
葛根(二兩) 桂枝 黃芩(依本方加一倍)
宜針陷谷刺厲兌,針陷谷者,去陽明之賊,刺厲兌者,瀉陽明經之實也。
以上二証,陽明經中風也。

中風無汗身涼,附子續命主之。
附子(加一倍) 乾薑(加二兩) 甘草(加三兩)
宜刺隱白穴,去太陰之賊也。此一証太陰經中風也。

中風有汗無熱,桂枝續命主之。
桂枝 附子 甘草(依本方加一倍) 宜針太溪,此証少陰經中風也。

中風六証混淆,系之於少陽厥陰,或肢節攣痛,或麻木不仁,宜羌活連翹續命主之。
小續命(八兩) 加羌活(四兩) 連翹(六兩)

古之續命,混淆無六証之別,今各分經療治,又分經針刺法,厥陰之井大敦,刺以通其經,少陽之經絕骨,灸以引其熱,是針灸同象法,治之大體也。

中風外無六經之形証,內無便溺之阻格,知血弱不能養筋,故手足不能運動,舌強不能言語,宜養血而筋 自榮,大秦艽湯主之。
秦艽(三兩) 甘草(二兩) 川芎(二兩) 當歸(二兩) 白芍藥(二兩) 細辛(半兩) 川羌活 防風 黃芩(各一兩) 石膏(二兩) 吳白芷(一兩) 白朮(一兩) 生地黃(一兩) 熟地黃(一兩) 白茯苓(一兩) 川獨活(二兩)
上十六味,每服一兩,水煎去渣,溫服無時,如遇天陰,加生薑煎七八片,如心下痞,每兩加枳實一錢 同煎。

中風外有六經之形証,先以加減續命湯,隨証治之,內有便溺之阻格,複以三化湯主之。
濃朴 大黃 枳實 羌活(各等分)
上 如麻豆大,每服三兩,水三升,煎至一升半,終日服之。以微利為度,無時。

法曰四肢不舉,俗曰癱瘓,故經所謂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又曰土太過則敦阜,阜高也。敦濃也。既濃而又高,則令除去,此真所謂膏粱之疾,非肝腎經虛,何以明之,經所謂三陽三陰發病,為偏枯痿易,四肢不舉。王注曰:三陰不足,以發偏 枯,三陽有餘,則為痿易,易謂變易,常用而痿弱無力也,其治則瀉,令氣弱陽衰土平而愈,或三化湯調胃承氣湯,選而用之,若脾虛則不用也。經所謂土不及則卑陷,卑下也。陷坑也。故脾病四肢不用,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能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受也。今脾不能與胃行其津液,四肢不能稟水穀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其治可補,十全散加減四物,去邪留正。

愈風湯
中風証內邪已除,外邪已盡,當服此藥,以行導諸經,久服大風悉去,縱有微邪,只從此藥加減治之,然治病之法,不可失其通塞,或一氣之微汗,或一旬之通利,如此為常治之法也。久則清濁自分,榮衛自和,如初覺風動,服此不致倒仆。

羌活 甘草 防風 蔓荊子 川芎 細辛 枳殼 人參 麻黃 甘菊 薄荷 枸杞子 當歸 知母 地骨皮 黃 獨活 杜仲 吳白芷 秦艽 柴胡 半夏 前胡 濃朴 熟地黃 防己(各二兩) 茯苓 黃芩(各三兩) 石膏(四兩) 芍藥(三兩) 生地黃 蒼朮(各四兩) 桂枝(一兩) 以上三十三味通七十四兩
上,每服一兩,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如遇天陰,加生薑煎,空心一服,臨臥再煎藥渣服,俱 要食遠服,空心一服。下二丹丸,為之重劑,臨臥一服。下四白丹,為之輕劑,動以安神,靜以清肺。假令一氣之微汗,用愈風湯三兩,麻黃一兩,均作四服,一服加生薑五片,空心服,以粥投之,得微汗則佳。如一旬之通利,用愈風三兩,大黃一兩,亦均作四服,如前煎,臨臥服,得利則妙,常服之藥,不可失四時之轉,如望春大寒之後,加半夏二兩,通四兩,柴胡二兩,通四兩,人參二兩,通四兩,謂迎而奪少陽之氣也。初夏之月,加石膏二兩,通六兩,黃芩二兩,通五兩,知母二兩,通四兩,謂迎而奪陽明之氣也。季夏之月。加防己二兩,通四兩,白朮二兩,茯苓二兩,通五兩,謂勝脾土之濕也。初秋大暑後,加濃朴二兩,通四兩。藿香二兩,桂一兩,通二兩,謂迎而奪太陰之氣也。霜降之後望冬,加附子一兩,桂一兩,通二兩,當歸二兩。通四兩,謂勝少陰之氣也。得春減冬,四時類此,雖立法於四時之加減,又宜臨病之際,審病之虛實熱寒,土地之宜,邪氣之多少,此藥具七情六欲四氣,無使五臟偏勝,及不動於榮衛,如風秘服之,則永不燥結,如久 瀉服之,則能自調,初覺風氣,便能服此藥,及新方中天麻丸各一料,相為表裡,治未病之勝藥也。及已病者,更宜常服,無問男子婦人,及小兒驚癇搐急慢驚風等病,服之神效,如解利四時傷風,隨四時加減法,又療脾腎虛。筋弱語言難,精神昏憒,及治內弱風濕,內弱者,乃風濕火,先體重者,乃風濕,土餘內弱之為病,或一臂肢體偏枯,或肥而半身不遂,或恐而健忘,喜以多思,故思忘之道,皆情不足也。是以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悉去,故此能安心養神,調陰陽無偏勝及不動榮衛。

四白丹
能清肺氣養魄,謂中風者,多昏冒,氣不清利也。

白朮(半兩) 白芷(一兩) 白茯苓(半兩) 白檀(一兩半) 人參(半兩) 知母(三錢) 縮砂 仁(半兩) 羌活(二錢半) 薄荷(三錢半) 獨活(二錢半) 防風 川芎(各五錢) 細辛(二錢) 甘草(五錢) 甜竹葉(一兩) 香附子(五錢炒) 龍腦(半錢另研) 麝香(一字另研) 牛黃(半錢) 藿香(一錢半)
上件二十味,計八兩六錢一字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十丸,臨臥嚼一丸,分五七次嚼之,上清肺氣。 下強骨髓。

二丹丸
治健忘,養神定志和血,內安心神,外華腠理。 丹參(一兩半) 丹砂(二錢為衣) 遠志(去心半兩) 茯神(一兩) 人參(五錢) 菖蒲(五錢) 熟地黃(一兩半)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甘草(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一百丸,空心食前常服安神定志,一藥清肺,一藥安神。故清中清者歸肺以助天真,清中濁者,堅強骨髓,血中之清,榮養於神,血中之濁,榮華腠理,如素有痰,久 病中風,津液涌溢在胸中,氣所不利,用獨聖散吐之,後用利氣瀉火之劑,本方在後。

瀉青丸
治中風自汗昏冒,發熱不惡寒,不能安臥,此是風熱煩躁。

當歸 龍膽 川芎 梔子 羌活 大黃 防風(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竹葉湯化下。

天麻丸
系新方中。

天麻(三兩酒浸三日曝乾秤) 牛膝(六兩同上浸) 當歸(十兩) 杜仲(七兩炒去絲) 玄參(六兩) 羌活(十兩) 萆薢 (六兩別碾為細末秤) 生地黃(十六兩) 附子(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常服五七十丸,病大至百丸,空心食前溫酒或白湯下,平明服藥,至日高飢則止服藥,大忌壅塞,失於通利,故服藥半月,稍覺壅,微以七宣丸輕疏之,使藥再為用也。牛膝萆薢治筋骨,杜仲治筋骨相著,天麻羌活利風之勝藥,當歸地黃養血能和榮衛,玄參主用,附子佐之,行經也。

獨聖散
治諸風膈實,諸癇痰涎,津液涌溢,雜病亦然。

瓜蒂(一兩)
上如麻豆大,炒令黃色,為細末,每服量虛實久新,或三錢藥末,茶一錢,酸齏汁一盞調下,若用吐法。天氣晴明,陰晦毋用,如病卒暴者,不拘於此法,吐時辰巳午前,故內經曰: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論四時之氣,仲景曰:大法春宜吐,是天氣在上,人氣亦在上,一日之氣,寅卯辰之候也。故宜早不宜夜也。先令病患隔夜不食,服藥不吐,再用熱齏水投之,如吐風癇病者,加全蠍半錢微炒,如有蟲者,加狗油五七點,雄黃末一錢,甚者加芫花末半錢,立吐其蟲出,如濕腫滿者,加赤小豆末一錢,故此不可常用,大要辨其虛實,實則瓜蒂散,虛則梔子豉湯,滿加濃朴,不可一概用之。吐罷可服降火利氣安神定志之劑。治風癇病不能愈者,從濃朴丸宜春秋加添外,又於每一料中,加人參 菖蒲 茯神(去木各一兩半)
上依濃朴丸春秋 加添法,和劑服餌,濃朴丸方,在吐論中。

防風通聖散

防風 川芎 當歸 芍藥 大黃 芒硝 連翹 薄荷 麻黃(不去節各半兩) 石膏 桔梗 黃芩(各一兩) 白朮 山梔子 荊芥穗(各二錢半) 滑石(三兩) 甘草(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一兩,生薑同煎,溫服,日再服。

勞汗當風,汗出為,郁乃痤,勞汗出於玄府,脂液所凝,去芒硝,倍加芍藥當歸,發散玄府之風,當調其榮衛,俗云風刺,或生癮疹,或赤或白,倍加麻黃鹽豉蔥白出其汗,麻黃去節,亦去芒硝,鹹走血而內凝,故不能發,汗罷依前方中,加四物湯黃連解毒,三藥合而飲之,日二服,故內經曰:以苦發之,謂熱在肌表連內也。小便淋閉,去麻黃,加滑石連翹,煎藥湯調木香末二錢,麻黃主表,不主於裡,故去之,腰脅痛走注疼痛者,加硝石當歸甘草一服各二錢,調車前子末海金砂各一錢。內經曰:腰者腎之府,破傷風者,如在表則辛以散之,在裡則苦以下之,兼散之,汗下後,通利血氣,祛逐風邪,每一兩內,加荊芥穗大黃各二錢,調全蠍末一錢,羌活末一錢,諸風潮搐,小兒急慢驚風,大便秘結,邪熱暴甚,腸胃乾燥,寢汗切牙上竄睡語,筋轉驚悸,肌肉蠕動,每一兩,加大黃二錢,梔子二錢,調茯苓二錢,如肌肉蠕動者,調羌活末一錢,故經曰肌肉蠕動,命曰微風,風傷於肺,咳嗽喘急,每一兩,加半夏、桔梗、紫菀各二錢,如打撲傷損,肢節疼痛,腹中惡血不下,每一兩加當歸大黃各三錢半,調沒藥乳香末各二錢。解利四時傷寒,內外所傷,每一兩內,加益元散一兩,蔥白十莖,鹽豉一合,生薑半兩,水一碗,同煎至五七沸,或煎一小碗,溫冷服一半,以筋探之即吐,罷後服一半,稍熱服,汗出立解,如飲酒中風,身熱頭痛如破者,加黃連鬚二錢,蔥白十莖,依法立愈,慎勿用桂枝麻黃解之,頭旋腦熱,鼻塞,濁涕時下,每一兩加薄荷、黃連各二錢半。內經曰:膽移熱於腦,則辛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已也。王注曰:膽移熱於腦,腦液下滲則為濁涕,涕下不止如彼水泉,故曰鼻淵也。此為足太陽脈與陽明之脈俱盛也。如氣逆者,調木香末一錢。

癘風論第十一

內經曰:癘者,有榮氣熱,其氣不清,故使其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曰癘風。又曰:脈風成為癘,俗云癩病也。故治法云,病大風骨節重,須眉墮,名曰大風;刺肌肉為故,汗出百日。王注曰:泄衛氣之怫熱,刺骨髓汗出百日,泄榮氣之怫熱,凡二百日,須眉生而止針,怫熱屏退,陰氣內複,故多汗出須眉生也。先樺皮散,從少至多,服五七日後,灸承漿穴七壯,灸瘡輕再灸,瘡愈再灸,後服二聖散泄熱祛血之風邪,戒房室三年,針灸藥止述類象形,此治肺風之法也。然非止肺臟有之,俗云鼻屬肺,而病發於肺。端而言之不然,如此者,既鼻準腫赤脹,但為瘡之類,乃謂血隨氣化,既氣不施化,則血聚矣。然血既聚。使肉腐爛而生蟲也。謂厥陰主生五蟲,厥陰為風木,故木主生五蟲,蓋三焦相火熱甚而製金,金衰故木來克侮。經曰侮勝也。宜瀉火熱利氣之劑,蟲自不生也。法雲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此之謂也。故此疾血熱明矣。當以藥緩疏泄之,煎局方內升麻湯,下錢氏內瀉青丸,余各隨經言之,故病風者,陽氣先受傷也。

樺皮散
治肺臟風毒,遍身瘡疥,及癮疹瘙癢,搔之成瘡,又治面風刺,及婦人粉刺。 樺皮(四兩燒灰) 荊芥穗(二兩) 甘草(半兩炙) 杏仁(二兩去皮尖用水一碗於銀器內熬去水一半 放令乾) 枳殼(四兩去蘆用炭火燒欲灰於濕紙上令冷)
上件除杏子外,餘藥為末,將杏子別研令細,次同諸藥令勻,瓷盒內放之,每服三錢,食後溫酒調下。

二聖散
治大風癘疾。 大黃(半兩) 皂角刺(三錢燒灰)
上將皂角刺一二斤,燒灰研細,煎大黃半兩,湯調下二錢,早服樺皮散,中煎升麻湯下瀉青丸,晚服二聖 散,此數等之藥,皆為緩疏泄血中之風熱也。

七聖丸
郁李仁(去皮) 大黃(蒸焙各一兩) 肉桂(去粗皮) 羌活(去蘆) 檳榔(生) 木香(生) 川芎(各半兩)

七宣丸
訶黎勒皮 柴胡(去苗洗) 枳實( ) 木香(各五兩) 桃仁(去皮尖 六兩) 大黃(面 裹煨十五兩) 甘草( 六兩)

皆治風壅邪熱,潤利大腸,中風風癇癘風,大便秘澀,皆可服之,此方局方中治法曰:雖訶子味苦澀,而 能止臟腑,此利藥中用訶子,令大黃枳實緩緩而推陳,泄去邪氣,若年老風秘澀者,乃津液內亡也。故不可用 峻劑攻之,內經曰: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 利,下虛上實,涕泣出矣。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舉世皆言,年老之人,無熱俱虛,豈不明年四十而陰氣 自半,故陰虛陽盛明矣。是以陰虛其下,陽甚於上,故上實下虛,此理明矣。

破傷風論第十二

論曰:夫風者,百病之始也。清淨則腠理閉拒,雖有大風苛毒,而弗能為害也。故破傷風者,通於表裡。分別陰陽,同傷寒証治,閭閻往往有不知者,只知有發表者,不知有攻裡者和解者,此汗下和三法也。亦同傷寒証,有在表者,有在裡者,有半在表半在裡者,在裡宜下,在表宜發汗,在表裡之間宜和解,然汗下亦不可過其法也。又不可妄意處治,各通其臟腑,免汗泄之非宜也。故破傷風者,從外至內甚於內者,則病也。因此卒暴傷損風襲之間,傳播經絡,至使寒熱更作,身體反強,口噤不開,甚者邪氣入臟,則分汗下之治,諸瘡不瘥,榮衛虛,肌肉不生,瘡眼不合者,風邪亦能外入於瘡,為破傷風之候,故諸瘡不瘥時,舉世皆言著灸為上,是謂熟瘡,而不知火熱客毒逐經諸變,不可勝數,微則發熱,甚則生風而搐,或角弓反張,口噤目邪,皆因瘡鬱結於榮衛,不得宣通而生,亦有破傷不灸而病此者,瘡著白痂,瘡口閉塞,氣難通泄,故陽熱易為鬱結,而熱甚則生風也。故表脈浮而無力,太陽也。脈長而有力者,陽明也。脈浮而弦小者,少陽也。太陽宜汗,陽明宜下,少陽宜和。若明此三法,而治不中病者,未之有也。

羌活防風湯
治破傷風邪,初傳在表。 羌活 防風 川芎 本 當歸 芍藥 甘草(各一兩) 地榆 華細辛(各二兩)
上 咀,每服五七錢,水一盞半,同煎至七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量緊慢加減用之,熱則加大黃二兩。 大便秘,則加大黃一兩,緩緩令過。

白朮防風湯
若服前表藥過,有自汗者,宜服此藥。 白朮(一兩) 防風(二兩) 黃耆 (一兩)
上 咀,每服五七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臟腑和而有自汗,可用此藥。 破傷風臟腑秘,小便赤,自汗不止者,因用熱藥,汗出不休,故知無寒也。宜速下之,先用芎黃湯,三二服後,用大芎黃湯下之。

芎黃湯
川芎(一兩) 黃芩(六錢) 甘草(二錢)
上 咀,每服五七錢,水一盞半,同煎至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三服即止,再用下藥。

大芎黃湯
川芎(二兩) 羌活 黃芩 大黃(各一兩)
上 咀,依前煎服,宜利為度。

發表雄黃散
雄黃(一錢) 防風(二錢) 草烏(一錢)
上件為細末,每服一字,溫酒調下,裡和至愈可服,裡不和不可服。

蜈蚣散
蜈蚣(一對) 鰾(五錢) 左蟠龍(五錢炒煙盡為度野鴿糞是也)
上件為細末,每服一錢,清酒調下,治法依前用,裡和至愈可服,但有裡証不可服,次當下之,用前蜈蚣散四錢,燒飯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漸加六七丸,清酒調蜈蚣少許送下,宣利為度,內外風去,可常服羌活湯,緩緩而治,不拘時候服之,羌活湯者,治半在表半在裡也。

羌活湯
羌活 菊花 麻黃 川芎 防風 石膏 前胡 黃芩 細辛 甘草 枳殼 白茯苓 蔓荊子(各一兩) 薄荷(半兩) 吳白芷(半兩)
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入生薑五片,同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不拘時候,日進二服。

防風湯
治破傷風同傷寒表証,未解入裡,宜急服此藥。 防風 羌活 獨活 川芎(各等分)
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二三服後,宜調蜈蚣散,大效。

蜈蚣散
蜈蚣(一對) 鰾(三錢)
上為細末,用防風湯調下,如前藥解表不已,覺轉入裡,當服左龍丸微利,看大便硬軟,加巴豆霜服之。

左龍丸
左蟠龍(五錢炒) 白僵蠶 鰾(各五錢炒) 雄黃(一錢)
上同為細末,燒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溫酒下,如裡証不已,當於左龍丸末一半內,入巴豆霜半錢,燒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同左龍丸一處合服,每服藥中加一丸,如此漸加服至利為度,若利後更服後藥,若搐 不已,亦宜服後藥羌活湯也。

羌活湯
羌活 獨活 防風 地榆(各一兩)
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如有熱加黃芩,有涎加半夏,若病日久,氣血漸虛。 邪氣入胃,宜養血為度。

養血當歸地黃散
當歸 地黃 芍藥 川芎 本 防風 白芷(各一兩) 細辛(五錢)
上 咀,依前煎服。

雄黃散
治表藥。 天南星(三錢) 半夏 天麻(各五錢) 雄黃(二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如有涎,於此藥中加大黃為下藥。

地榆防風散
治破傷中風,半在表,半在裡,頭微汗,身無汗,不可發汗,宜表裡治之。
地榆 防風 地丁香 馬齒莧(各等分)
上件為細末,每服三錢,溫米飲調下。

白朮湯
治破傷風,大汗不止,筋攣搐搦。
白朮 葛根(各一兩) 升麻 黃芩(各半兩) 芍藥(二兩) 甘草(二錢半)
上 咀,每服一兩,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江鰾丸
治破傷風,驚而發搐,臟腑秘澀,知病在裡,可用江鰾丸下之。
江鰾(半兩 炒) 野鴿糞(半兩炒) 雄黃(一錢) 白僵蠶(半兩) 蜈蚣(一對) 天麻(一兩)
上件為細末,又將藥末作二分用,一分燒餅為丸,如桐子大,朱砂為衣,後一分入巴豆霜一錢同和,亦以燒餅為丸,如桐子大,不用朱砂為衣,每服朱砂為衣者二十丸,入巴豆霜者一丸,第二服二丸,加至利為度。再服朱砂為衣藥,病愈止。

沒藥散
治刀箭所傷,止血定痛。 定粉(一兩) 風化灰(一兩) 枯白礬(三錢另研) 乳香(半錢另研) 沒藥(一字另研)
上件各研為細末,同和勻再研摻之。

解利傷寒論第十三

論曰:傷寒之法,先言表裡,及有緩急,三陽表當急,裡當緩,三陰表當緩,裡當急。又曰:脈浮當汗。 脈沉當下,脈浮汗急而下緩,謂三陽表也。脈沉下急而汗緩,謂三陰裡也。麻黃湯謂之急,麻黃附子細辛湯謂之緩,內經云:有漬形以為汗,為汗之緩,裡之表也。又曰在皮者汗而發之,為汗之急,表之表也。急汗者太陽,緩汗者少陰,是臟腑之輸應也。假令麻黃附子細辛湯,是少陰証,始得發熱脈沉裡和無汗,故漬形以為汗。假令麻黃湯,是太陽証,頭項痛腰脊強,脈浮無汗裡和是也。在皮者汗而發之也。經曰:治主以緩,治客以急。此之謂也。

麻黃湯
麻黃(去節五錢) 桂枝(三錢) 甘草(二錢炙) 杏仁(去皮尖炒二十個)
上 咀,都作一服,水煎去滓溫服。

假令得肝脈,其外証善潔,面青善怒,其三部脈俱弦而浮,惡寒裡和,謂清便自調也。麻黃湯內加羌活 防風各三錢,謂肝主風,是膽經受病,大便秘,或泄下赤水無數,皆裡不和也。

假令得心脈,其外証面赤口乾善笑,其尺寸脈俱浮而洪,惡寒裡和,謂清便自調也。麻黃湯內加黃芩石膏 各三錢,謂主心熱,是小腸受病也。

假令得脾脈,其外証面黃善噫善思善味,尺寸脈俱浮而緩,裡和惡寒,麻黃湯內加白朮防己各五錢,謂脾 主濕,是胃經受病也。

假令得肺脈,其外証面白善嚏,悲愁不樂欲哭,其尺寸脈俱浮而澀,裡和惡寒,麻黃湯內加桂枝生薑各三錢,謂肺主燥,是大腸受病也。

假令得腎脈,其外証面黑善恐,其尺寸脈俱浮,而裡和惡寒,其麻黃湯內加附子生薑,謂腎主寒,是膀胱 受病也。

以上各五証,皆表之表,謂在皮者急汗而發之也,皆腑受病,表之裡者,下之當緩,謂隨臟表証,外顯尺 寸脈俱浮,而複有裡証,謂發熱飲水便利赤澀,或泄下赤水,按之內實或痛,麻黃湯去麻黃杏仁,與隨臟元加藥同煎,作五服,每下一証,初一服加大黃半錢,邪盡則止,未盡第二服加大黃一錢,邪未盡第三服加大黃一 錢半,如邪未盡,又加之,邪盡則止,此所謂先緩而後急,是表之裡証,下之當緩也。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半兩去根節) 細辛(半兩去苗土) 附子(一錢二分半炮裂去皮臍)
上 咀,都作一服,水煎去滓溫服。

假令得肝脈,其內証滿閉淋溲便難轉筋,其尺寸脈俱沉而弦,裡和惡寒,肝經受病,麻黃附子細辛湯內。 加羌活防風各三錢。

假令得心脈,其內証煩心心痛,掌中熱而噦,其尺寸脈俱沉,裡和惡寒,心經受病,加黃芩石膏各三錢。

假令得脾脈,其內証腹脹滿食不消,怠惰嗜臥,其尺寸脈俱沉,裡和惡寒,脾經受病,加白朮防己各三錢。

假令得肺脈,其內証喘咳洒淅寒熱,其尺寸脈俱沉,裡和惡寒,肺經受病,加生薑桂枝各三錢。

假令得腎脈,其內証泄如下重,足脛寒而逆,其尺寸脈俱沉,裡和惡寒,腎經受病,更加附子生薑各三錢。

以上五証,裡之表也。宜漬形以為汗,皆臟受病也。裡者下之當急,謂隨臟內証,已顯尺寸脈俱沉,複有裡証者,謂大小便秘澀或泄下赤水,或瀉無數,不能飲食,不惡風寒,發熱引飲,其脈俱沉,或按之內實而痛。此謂裡實,宜速下之,麻黃附子細辛內去麻黃,與隨臟元加藥內,分作三服,每下一証,初一服加大黃三錢。邪盡則止,如邪未盡,再一服加大黃二錢,又未盡,第三服加大黃一錢,此先急而後緩,謂裡之裡也。當速下 之也。

通解利傷寒,不問何經所受,皆能混然解之,謂不犯各經之受病,雖不解盡,亦無壞証。

羌活湯
羌活(二兩) 防風(一兩) 川芎(一兩) 黃芩(一兩) 細辛(三錢半) 甘草(一兩炒) 黑地黃(一兩炒) 白朮(三兩如無用蒼朮加一兩)
上 咀,每服五七錢,水二盞,煎至一盞,無時溫服清,如覺發熱引飲,加黃芩甘草各一兩,更隨証,如頭痛惡風,於白朮湯一兩內,加羌活散三錢,都作一服。

羌活散
羌活(一兩半) 川芎(七錢) 細辛根(二錢半) 如身熱,依前加石膏湯四錢。

石膏湯
石膏(二兩) 知母(半兩) 白芷(七錢) 如腹中痛者,加芍藥散三錢。

芍藥散
芍藥(二兩) 桂枝(五錢) 如往來寒熱而嘔,加柴胡散二錢半。

柴胡散
柴胡根(一兩) 半夏(五錢洗)
加生薑煎,如心下痞,加枳實一錢,如有裡証,加大黃,初一服一錢,次二錢,又三錢,邪盡則止。

論曰:有汗不得服麻黃,無汗不得服桂枝,然春夏汗孔疏,雖有汗不當用桂枝,宜用黃耆湯和解,秋冬汗孔閉,雖無汗不當用麻黃,宜用川芎湯和解,春夏有汗,脈乃微而弱,惡風惡寒者,乃太陽証,秋冬之脈也。亦宜黃耆湯,無汗亦宜川芎湯,秋冬有汗,脈盛而浮,發熱身熱者,乃陽明証,春夏之脈也。亦宜黃耆湯。無汗亦宜川芎湯,大抵有汗者,皆可用黃耆湯,無汗者亦可用川芎湯。

黃耆湯
有汗則可止也。
黃耆 白朮 防風(各等分)
上 咀,每服五七錢,至十餘錢,或半兩一兩,水煎溫服清,汗多惡風甚者,加桂枝。

川芎湯
無汗則可發也。
川芎 白朮 羌活(各等分)
上 咀,同黃耆湯煎法,稍熱服,惡寒甚及脈大浮可加麻黃,法云,五臟之脈,寸關尺也。今止言尺寸陰陽也。如陽緩而陰急,表和而裡病,陰緩而陽急,裡和而表病也。 若傷寒食少發渴,只可和胃止渴,不可太涼藥止之,然恐 涼藥止之,損著胃氣,必不能食也。

和胃白朮湯
白朮 茯苓 起臥不能謂之濕,身重是也。小柴胡湯黃芩芍藥湯。 起臥不安,眠睡不穩,謂之煩,梔豉湯竹葉石膏湯,解利四時傷寒,混解六經,不犯禁忌。

大白朮湯
白朮(二兩) 防風 羌活 川芎(各一兩) 黃芩(五錢) 細辛(三錢) 白芷(一兩半) 石膏(二兩) 知母(七錢) 甘草(五錢或一兩) 枳實(五錢去穰)
上為粗末,每服半兩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大溫服清,未解更一服兩服,藥滓又作一服,春倍防風羌活,夏倍黃芩知母,季夏雨淫倍白朮白芷,秋加桂枝五錢,冬桂枝八錢或一兩,立夏之後至立秋處暑之間傷寒者,身多微涼。 微有自汗,四肢沉重,謂之濕溫,又謂之濕淫,宜蒼朮石膏湯。

蒼朮石膏湯
蒼朮(半兩) 石膏(三錢) 知母(一錢半) 甘草(一錢)
上 細,同和均,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溫服清,謂內有濕熱也。多不欲飲水,如身熱脈洪無汗多渴者,是熱在上焦,積於胸中,宜桔梗散治之。

桔梗散
薄荷 黃芩 甘草 山梔子(各一錢) 桔梗(半兩) 連翹(二錢)
上,每服五錢或七錢,秤半兩水煎,加竹葉,如大便秘結,加大黃半錢。

熱論第十四

論曰:有表而熱者,謂之表熱也。無表而熱者,謂之裡熱也。有暴發而為熱者,乃久不宣通而致也。有服溫藥過劑而為熱者,有惡寒戰栗而熱者,蓋諸熱之屬者,心火之象他。王注曰:百端之起,皆自心生,是以上善若水,下愚若火,治法曰:少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甚熱之氣,則汗發之,發之不盡,則逆治之,製之不盡,求其屬以衰之。故曰苦者以治五臟,五臟屬陰而居於內,辛者以治六腑,六腑屬陽而在於外,故內者下之,外者發之,又宜養血益陰,其熱自愈,此所謂不治而治也。故不治謂之常治,治之不治,謂之暴治。經所謂諸寒而熱者取之陰,諸熱而寒者取之陽,此所謂求其屬也。王注曰: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用水之主。以製陽光,此之謂也。

病有暴熱者,病在心肺,有積熱者,病在腎肝,暴熱者宜局方中雄黃解毒丸,積熱者局方中妙香丸,暴熱上喘者,病在心肺,謂之高喘,木香金鈴子散,上焦熱而煩者,牛黃散,臟腑秘者,大黃牽牛散,上焦熱無他証者,桔梗湯,有虛熱不能食而熱者,脾虛也。宜以濃朴白朮陳皮之類治之,有實熱能食而熱者,胃實也。宜以梔子黃芩湯,或三黃丸之類治之,鬱金柴胡之類亦是也。有病久憔悴發熱盜汗,謂五臟齊損,此熱勞骨蒸病也。瘦弱虛煩,腸下血,皆蒸勞也。宜養血益陰,熱能自退,當歸生地黃或錢氏地黃丸是也。

木香金鈴子散
治暴熱,心肺上喘不已。 大黃(半兩) 金鈴子 木香(各三錢) 輕粉(少許) 朴硝(二錢)
上為細末,柳白皮湯調下三錢或四錢,食後服,以利為度,喘止即止。

牛黃散
治上焦熱而煩,不能睡臥。 梔子(半兩) 大黃(半兩) 鬱金(半兩) 甘草(二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水煎溫服食後,微利則已。

大黃牽牛散
治相火之氣,游走臟腑,大便秘結。 大黃(一兩) 牽牛(頭末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有厥冷,用酒調三錢,無厥冷而手足煩熱者,蜜湯調下食後,微利為度,此謂不時而熱者,濕熱也。

地黃丸
治久新憔悴,寢汗發熱,五臟齊損,瘦虛弱煩,腸下血,骨蒸痿弱無力,不能運動。 熟地黃(一兩)山茱萸(四錢) 乾山藥(四錢) 牡丹皮 白茯苓 澤瀉(各三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送下,如煩渴皮膚索澤,食後煎服防風飲子,空心服地黃丸。

防風當歸飲子
柴胡 人參 黃芩 甘草(各一兩) 大黃 當歸 芍藥(各半兩) 滑石(三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如痰實咳嗽,加半夏,如大便黃。 米穀完出,驚懼溺血淋閉咳血衄血,自汗頭痛積熱肺痿,後服大金花丸。

大金花丸
黃連 黃柏 黃芩 山梔子(各一兩)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一百丸,溫水下,日二三服,或大便實,加大黃,自利不用大黃。 如中外有熱者,此藥 作散服名解毒湯,或腹滿嘔吐,欲作利者,每服半兩解毒湯中加半夏茯苓濃朴各三錢。 生薑三片,如白膿下痢後重者,加大黃三錢。

涼膈散
加減附於後 連翹 山梔子 大黃 薄荷葉 黃芩(各半兩) 甘草(一兩半) 朴硝(二錢半)
上件為粗末,每服半兩,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入蜜一匙,微煎溫服,食後。
咽嗌不利,腫痛並涎嗽者,加桔梗一兩,荊芥穗半兩,咳而嘔者,加半夏二錢半,生薑一錢。 如鼻衄嘔血者,加當歸芍藥生地黃各半兩,一料內服,如淋閉者,加滑石四兩,茯苓一兩。

或閉而不通,臍下狀如複碗,痛悶不可忍者,乃腸胃乾涸,膻中氣不下故,經所謂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故膻中者,臣使之官名,三焦相火,下合右腎,為氣海也。王注曰:膀胱位當孤府。故謂都官,居下內空,故藏津液,若得氣海之氣施化,則溲便注泄,氣海之氣不及,則隱不通,故不得便利也。先用沉香木香各三錢,酒調下,或八正散,甚則宜上涌之,令氣通達,小便自通,經所謂病在下,上取之。王注曰:熱攻於上,不利於下,氣盛於上,則溫辛散之,苦以利之可也。

當歸承氣湯
當歸 大黃(各一兩) 甘草(半兩) 芒硝(九錢)
上 如麻豆大,每服二兩,水一大碗,入生薑五片,棗十枚,同煎至半碗,去滓熱服,若陽狂奔走罵詈不避親疏,此陽有餘陰不足,大黃芒硝去胃中實熱,當歸補血益陰,甘草緩中,加生薑棗,胃屬土,此引至於胃中也。經所謂微者逆之,甚者從之,此之謂也。以大利為度,微緩以瓜蒂散加防風藜蘆,吐其病自愈,後調洗心散涼膈散解毒湯等藥調治之。

牛黃膏
治熱入血室,發狂不認人者。 牛黃(二錢半) 朱砂 鬱金 牡丹皮(各三錢) 腦子 甘草(各一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皂子大,新水化下。 治暴熱者,局方中解毒雄黃丸 雄黃(碎飛) 鬱金(各一分) 巴豆(去皮出油十四個)。 治久熱者,局方中妙香丸, 辰砂(飛研九兩) 牛黃 龍腦 膩粉(研) 麝香(研各三兩) 金箔(九十片研) 巴豆(三百一十粒去心腹炒研細)

治虛勞骨蒸,煩熱下血者,錢氏地黃丸。
治虛熱不能食者,脾虛也。宜以濃朴白朮陳皮之類治之。
治實熱能食者,胃實也。宜以梔子黃芩或三黃丸之類治之,鬱金柴胡亦可。
治表熱惡寒而渴,白虎湯也。
膚如火燎而熱,以手取之不甚熱,為肺熱也。目白睛赤,煩燥或引飲,獨黃芩一味主之,水煎。
兩脅下肌熱,脈浮弦者,柴胡飲子主之。
兩脅肋熱,或一身盡熱者,或日晡肌熱者,皆為血熱也。四順飲子主之。
夜發熱,主行陰,乃血熱也。四順桃仁承氣選用,當視其腹痛血刺痛,與有表入裡,腹中轉失氣燥結之異。
晝則明了,夜則譫語,四順飲子証,與桃仁承氣相似,不可不辨也。發熱雖無脅熱亦為柴胡証,晝則行陽二十 五度,氣也。大抵柴胡,夜則行陰二十五度,血也。大抵四順飲子。

內傷論第十五

論曰:人之生也。由五穀之精,化五味之備,故能生形,經曰:味歸形,若傷於味,亦能損形,今飲食反過其節,腸胃不能勝,氣不及化,故傷焉,經曰: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痺論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或失四時之調養,故能為人之病也。經曰:氣口緊而傷於食,心胸滿而口無味,與氣口同。氣口者,乃脾之外候,故脾胃傷則氣口緊盛,夫傷者,有多少,有輕重,如氣口一盛,脈得六至,則傷於厥陰。乃傷之輕也。檳榔丸主之,氣口二盛,脈得七至,則傷於少陰,乃傷之重也。煮黃丸濃朴丸主之,氣口三盛。脈得八至,則傷於太陰。塞悶亂,甚則心胃大痛,兀兀欲吐,得吐則已,俗呼食迷風是也。經曰: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則死,宜吐之以瓜蒂散,如不能則無治也。經曰:高者因而越之,下者引而竭之是也。

檳榔丸
檳榔(二錢半) 陳皮(去白一兩) 木香(二錢半) 牽牛(頭末半兩)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米飲下,生薑湯亦可。

煮黃丸
雄黃(一兩另研) 巴豆(五錢生用去皮研爛入雄黃末)
上二味再研,入白面二兩同再和研均,滴水為丸,如桐子大,每服時先煎漿水令沸,下藥二十四丸,煮三十沸,撈入冷漿水中,沉冰冷,一時下二丸,一日二十四丸也。加至微利為度,用浸藥水送下此藥,治脅下 癖痛如神。

瓜蒂散
瓜蒂(三錢) 赤小豆(三錢)
上為細末,溫水調一錢,以吐為度,如傷之太重,備急丸獨行丸,皆急藥也。

金露丸
治天行時疾,內傷飲食,心下痞悶。 大黃(二兩) 枳實(五錢麩炒) 牽牛(頭末二兩) 桔梗(二兩)
上同為細末,燒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後溫水下,如常服十丸二十丸,甚妙。

枳實丸
治氣不下降,食難消化,常服進食逐飲。 枳實(五錢麩炒) 白朮(一兩)
上為細末,燒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
治飲食不化,心腹膨悶,檳榔丸主之。
如甚則脅肋虛脹,煮黃丸主之。
治氣不下降,飲食難消,金露丸主之。

諸瘧論第十六

經曰:夏傷於暑,秋必病瘧,蓋傷之淺者,近而暴發,傷之重者,遠而 瘧。者,久瘧也。是知夏傷於暑,濕熱閉藏,而不能發泄於外,邪氣內行,至秋而發為瘧也。初不知何經受之,隨其動而取之,有中三陽者。有中三陰者,大抵經中邪氣,其証各殊,同傷寒論之也。故內經曰:五臟皆有瘧,其治各別,在太陽經者,謂之風瘧,治多汗之,在陽明經者,謂之熱瘧,治多下之,在少陽經者,謂風熱瘧,治多和之,此三陽經受病。皆謂之暴瘧,發在夏至後處暑前,此乃傷之淺者,近而暴也。在陰經則不分三經,總謂之濕瘧,當從太陰經論之,其病發在處暑後冬至前,此乃傷之重者,遠而為 。者,老也。故謂之久瘧,氣居西方,宜毒藥療之。瘧之為病,因內積暑熱之氣,不能宣泄於外,而為瘧也。當盛夏之時,能食寒涼之物,而助陰氣者,縱使有暑熱之氣,微者自消矣。更時複以藥疏利臟腑,使邪氣自下,內經曰:春食涼,夏食寒,秋食溫,冬食熱,是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人能於飲食起居之間,順四時之氣而行之,邪氣何由得生也。 治瘧病處暑前,頭痛項強,脈浮惡風有汗,桂枝羌活湯
桂枝 羌活 防風 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半兩,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清,迎發而服之,如吐者,加半夏曲等分。

治瘧病頭痛項強,脈浮惡風無汗者,麻黃羌活湯,

麻黃(去節) 羌活 防風 甘草(炙各半兩) 同前服,如吐者,加半夏曲等分。

治法,瘧如前証而夜發者,麻黃桂枝湯主之。

麻黃(一兩去節) 甘草(三錢炙) 桃仁(三十個去皮尖) 黃芩(五錢) 桂枝(三錢)
上五味,同為細末,依前服,桃仁味苦甘辛,肝者血之海,血聚則肝氣燥,經所謂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故桃仁散血緩肝,謂邪氣深遠而入血,故夜發,乃陰經有邪,此湯發散血中風寒之劑。治瘧病身熱目痛,熱多寒少,脈長睡臥不安,先以大柴胡湯下之,微利為度,如下過外微邪未盡者,宜服白芷湯,以盡其邪。

白芷(一兩) 知母(一兩七錢) 石膏(四兩)
上為粗末,同前煎服。 治瘧無他証,隔日發,先寒後熱,寒少熱多,宜桂枝石膏湯

桂枝(五錢) 石膏 知母(各一兩半) 黃芩(一兩)
上為粗末,分作三服,每服水一盞,同前煎服。

間日者,邪氣所舍深也。 治瘧寒熱大作,不論先後,皆太陽陽明合病也。謂之交爭,寒作則必戰動,經曰:熱勝而動也。發熱則必 汗泄,經曰:汗出不愈,知為熱也。陽盛陰虛之証,當內實外虛,不治必傳入陰經也。當用桂枝芍藥湯主之。

桂枝(三錢) 黃 知母 石膏 芍藥(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七錢,至半兩,水煎如前藥服之,寒熱轉大者,知太陽陽明少陽三陽合病也。宜用桂枝黃芩湯和之。

桂枝黃芩湯

柴胡(一兩二錢) 黃芩(四錢半) 人參 甘草(各四錢半) 半夏(四錢) 石膏 知母(各五錢) 桂枝(二錢)
上為粗末,依前服之,服藥已,如外邪已罷,內邪未已,再服下藥。

從卯至午時發者,宜以大柴胡湯下之。從午至酉時發者,知其邪氣在血也。宜以桃仁承氣湯主之。前項下藥,微利為度,便以小柴胡湯徹其微邪之氣。立秋之後及處暑前發瘧,漸瘦不能食者,謂之瘧,此邪氣深遠而中陰經,為久瘧也。治久瘧不能飲食,胸中郁郁如吐,欲吐不能吐者,宜吐則已,當以藜蘆散雄黃散吐之。

藜蘆散
大藜蘆末半錢,溫齏水調下,以吐為度。

雄黃散
雄黃 瓜蒂 赤小豆(各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溫齏水調下,以吐為度。 治秋深久瘧,胃中無物,又無痰癖,腹高而食少,俗謂瘧氣入腹,宜蒼朮湯主之。
蒼朮(四兩) 草烏頭(一錢) 杏仁(三十個)
上為粗末,都作一服,水三升,煎至一半,均作三服,一日服盡,迎發而服。 局方中七宣丸,治瘧之聖藥也。 局方中神效飲子,乃瘧疾之聖藥也。又名交結飲子

吐論第十七

論曰:吐有三,氣積寒也,皆從三焦論之,上焦在胃口,上通於天氣,主納而不出,中焦在中脘,上通天 氣,下通地氣,主腐熟水穀,下焦在臍下,下通地氣,主出而不納,是故上焦吐者,皆從於氣,氣者天之陽也。 其脈浮而洪,其証食已暴吐,渴欲飲水,大便燥結,氣上沖而胸發痛,其治當降氣和中,中焦吐者,皆從於積。有陰有陽,食與氣相假為積而痛,其脈浮而弱,其証或先痛而後吐,或先吐而後痛,治法當以毒藥去其積,檳榔木香行其氣,下焦吐者,皆從於寒,地道 也,其脈沉而遲,其証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利,大便秘而不通,治法當以毒藥,通其閉塞,溫其寒氣。大便漸通,複以中焦藥和之,不令大便秘結而自愈也。 治上焦氣熱上沖,食已暴吐,脈浮而洪,宜先和中,桔梗湯

桔梗(一兩半) 半夏曲(二兩) 陳皮(一兩去白) 枳實(一兩麩炒) 白茯苓(一兩去皮) 白朮 (一兩半) 濃朴(一兩薑製炒香)
上 咀,每服一兩,水一盞,煎至七分,取清溫服,調木香散二錢,隔夜空腹食前服之。三服之後,氣漸下,吐漸止,然後去木香散,加芍藥二兩,黃 一兩半,每料中扣算,加上件分兩,依前服之,病愈則已,如大便燥結,食不盡下,以大承氣湯去硝微下之,少利為度,再服前藥補之,如大便複結,又依前再微下之。

木香散
木香 檳榔(各等分)
上為細末,煎藥調服。 治暴吐者,上焦氣熱所沖也。經曰: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火,脈洪而浮者,荊黃湯主之。
荊芥穗(一兩) 人參(五錢) 甘草(二錢半) 大黃(三錢)
上為粗末,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調檳榔散二錢,空心服。

檳榔散
檳榔(二錢) 木香(一錢半) 輕粉(少許)
上為細末,用前藥調服,如為丸亦可,用水浸蒸餅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食後服。

治上焦吐,頭髮痛有汗脈弦,青鎮丸主之。
柴胡(二兩去苗) 黃芩(七錢半) 甘草(半兩) 半夏(湯洗半兩) 青黛(二錢半) 人參(半兩)
上為細末,薑汁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生薑湯下食後服。

白朮湯
治胃中虛損,及痰而吐者。
半夏曲(半兩) 白朮(一錢) 檳榔(二錢半) 木香(一錢) 甘草(一錢) 茯苓(二錢)
上六味,同為細末,每服二錢,煎生薑湯調下,食前。 吐而食不下,脈弦者,肝盛於脾,而吐乃由脾胃之虛,宜治風安脾之藥。

金花丸
半夏(湯洗一兩) 檳榔(二錢) 雄黃(一錢半)
上為細末,薑汁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小兒另丸,生薑湯下,從少至多,漸次服之,以吐止為度,羈絆於脾,故飲食自下。

紫沉丸
治中焦吐食,由食積為寒氣相假,故吐而痛,宜服之。
半夏曲(三錢) 烏梅(二錢去核) 代赭石(三錢) 杏仁(一錢去皮尖) 丁香(二錢) 縮砂仁(三錢) 沉香(一錢) 檳榔(二錢) 木香(一錢) 陳皮(五錢) 白豆蔻(半錢) 白朮(一錢) 巴豆霜(半錢 另研)
上為細末,入巴豆霜令勻,醋糊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五十丸,食後生薑湯下吐愈則止,小兒另丸,治小兒食積吐食,亦大妙。

一法,治翻胃吐食,用橘皮一個,浸少時去白,裹生薑一塊,麵裹紙封,燒令熟去面,外生薑為三番,並 橘皮煎湯,下紫沉丸一百丸,一日二服,得大便通至不吐則止,此主治寒,積氣皆可。

治嘔吐腹中痛者,是有積也。胃強而乾嘔,有聲無物,脾強而吐食,持實擊強,是以腹中痛,當以木香白朮散和之。

木香白朮散
木香(一錢) 白朮(半兩) 半夏曲(一兩) 檳榔(二錢) 茯苓(半兩) 甘草(四錢)
上為細末,濃煎芍藥生薑湯,調下一二錢,有積而痛,手按之愈痛,無積者,按之不痛。

治下焦吐食,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大便不通,宜附子丸
附子炮(五錢) 巴豆霜(一錢) 砒(半錢研細)
上同研極細,熔黃蠟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二丸,冷水送下,利則為度,後更服紫沉丸,常服不令再閉。

濃朴丸
主反胃吐逆,飲食噎塞,氣上沖心,腹中諸疾,加法在後,烏頭減半更妙。 濃朴(二兩半) 黃連(二兩半) 紫菀(去苗土) 吳茱萸(湯洗七次) 菖蒲 柴胡(去苗) 桔梗 皂角(去皮弦子炙) 茯苓(去皮) 官桂(刮) 乾薑(炮各二兩) 人參(二兩) 川烏頭(炮裂去皮臍二 兩半) 蜀椒(二兩去目閉口者微炒出汗)
上為細末,入巴豆霜一兩和勻,煉蜜和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丸,漸次加,至以利為度,生薑湯下食後 臨臥服,此藥治療,與局方溫白丸同,及治處暑以後秋冬間,臟腑下利大效,春夏再加黃連二兩,秋冬再加濃朴二兩。

治風癇病,不能愈者,從濃朴丸,依春秋加添外,又於每料中,加人參菖蒲茯苓各一兩半。 上依前法和劑服餌,治反胃,又大便不通者,是腸勝胃也。服局方中半硫丸
硫黃(明淨好者研令極 細用柳木槌子絞過) 半夏(湯洗七次焙乾為末各等分) 一二百丸,如大便秘,用後藥。 附子(半兩) 巴豆(二枚) 砒(一豆許)
上為極細末,生薑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白湯下。

霍亂論第十八

論曰:醫之用藥,如將帥之用兵,本草曰:良醫不能以無藥愈疾,猶良將無兵,不足以勝敵也。故用藥如用兵,轉筋霍亂者,治法同用兵之急不可緩也。故吐瀉不止者,其本在於中焦,或因渴大飲,或因飲而過量。 或飢而飽甚,或濕內甚,故陰陽交而不和,是為吐瀉,仲景曰:邪在上焦則吐,邪在下焦則瀉,邪在中焦,則 既吐且瀉,此為急病也。然吐利為急,十死其一二,如揮霍撩亂,而不得吐瀉,此名乾霍亂,必死,法曰:既 有其入,必有所出,今有其入,而不得其出者,痞也塞也。故轉筋吐瀉者,其氣有三,一曰火,二曰風,三曰濕,吐為,熱也。王注曰:炎熱薄爍,心之氣也。火能炎上,故吐也。瀉為濕也。叔和云:濕多成五泄,內經曰:濕勝則濡瀉。又曰:風勝則動,筋屬肝而應於風木,故腳轉筋燥急也。內經曰:諸轉反戾,水液混濁,皆屬於熱。故仲景治法曰:熱多欲飲水,五苓散,寒多不飲水者,理中丸。凡覺此証,或先五苓益元桂苓甘露飲,乃吐瀉之聖藥也。慎無與粟米粥湯,穀入於胃則必死。本草曰:粟米味鹹,微寒無毒,主養胃氣,去脾胃中熱,益氣,霍亂者,脾胃極損,不能傳化,加以粟米,如人欲斃,更以利刀鋸其首,豈有能生者耶,如吐瀉多時,欲住之後,宜微以粥飲,漸以養之,以遲為妙。

半夏湯
治霍亂轉筋,吐瀉不止。 半夏曲 茯苓 白朮(各半兩) 淡桂(二錢半) 甘草(炙二錢半)
上為細末,渴者涼水調下,不渴者溫水調下,不計時候。

五苓散
白朮 茯苓 木豬苓(各一兩半) 澤瀉(二兩半) 桂枝(一兩)
上為細末,冷水調下,或水煎三沸,冷服亦得。

理中丸
白朮 人參 乾薑 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冷水化下。 如吐瀉不止,身出冷汗無脈者,可服後瀉痢論中漿水散,兼桂枝湯白朮湯,皆可用,後痢門中藥,亦可選 用。

凡霍亂不可飲熱白米湯,飲之死,必不救,切須慎之。

瀉痢論第十九

論曰:臟腑瀉痢,其証多種,大抵從風濕熱論,是知寒少而熱多,寒則不能久也。故曰暴瀉非陽,久瀉非陰,論曰:春宜緩形,形緩動則肝木乃榮,反靜密則是行秋令,金能製木,風氣內藏,夏至則火盛而金去。獨火木旺,而脾土損矣。輕則飧泄身熱脈洪,穀不能化,重則下痢膿血稠粘,皆屬於火,經曰:溲而便膿血。知氣行而血止也。宜大黃湯下之,是為重劑,黃芩芍藥湯為之輕劑,是實則瀉其子,木能自虛而脾土實矣。故經曰:春傷於風,夏生飧紲,此逆四時之氣,人所自為也。有自太陰脾經受濕而為水泄,虛滑微滿身重,不知穀味,假令春,宜益黃散補之,夏宜瀉之,法云,宜補宜瀉宜和宜止,假令和則芍藥湯是也。止則訶子湯是也。久則防變而為膿血也。脾傳腎,謂之賊邪,故難愈,若先痢而後滑,謂之微邪,故易痊,此皆脾土受濕,天行為也。雖聖智不能逃,口食味,鼻食氣,從鼻而入,留積於脾而為水瀉,有厥陰經動,下痢不止,其脈沉而遲。手足厥逆,涕唾膿血,此為難治,宜麻黃湯小續命汗之,法曰:謂有表邪縮於內,當散表邪而愈,有暴下無聲。身冷自汗,小便清利,大便不禁,氣難布息,脈微嘔吐,急以重藥溫之,漿水散是也。故法云,後重則宜下。腹痛則宜和,身重則除濕,脈弦則去風,血膿稠粘,以重藥竭之,身冷自汗,以毒藥溫之,風邪內縮,宜汗之則愈。溏為痢,當溫之,又云,在表者發之,在裡者下之,在上者涌之,在下者竭之,身表熱者內疏之,小便澀者分利之。又曰:盛者和之,去者送之,過者止之,兵法云,避其來銳,擊其惰歸,此之謂也。凡病泄而惡風寒,是太陰傳少陰,土來克水也。用除濕白朮茯苓安脾,芍藥桂黃連破血也。火邪不能勝水也。太陰經不能傳少陰,而反火邪上乘肺經,而痢必白膿也。加黃連當歸之類,又裡急後重,脈大而洪實,為裡熱而甚蔽,是有物結墜也。若脈浮大甚,不宜下,雖裡急後重,而脈沉細弱者,謂寒邪在內而氣散也。可溫養而自愈,裡急後重閉者,大腸經氣不宣通也。宜加檳榔木香宣通其氣,如痢或泄而嘔者,胃中氣不和也。上焦不和,治以生薑橘皮,中焦不和,治以芍藥當歸桂茯苓,下焦不和,寒治以輕熱甚以重熱藥□□□□□

大便虛秘澀久不愈,恐太陰傳少陰,多傳變為痢,太陰傳少陰是為賊邪,先以枳實濃朴湯,以防其變,若四肢懶倦,小便少或不利,大便走沉困飲食減,宜調胃去濕,白朮芍藥茯苓三味,水煎服,以白朮之甘,能入胃而除脾胃之濕,芍藥之酸澀。

除胃中之濕熱,四肢困,茯苓之淡泄,能通水道走濕,此三味,泄痢須用此,如發熱惡寒,腹不痛,加黃芩為 主,如未見膿而惡寒,乃太陰欲傳少陰也。加黃連為主,桂枝佐之,如腹痛甚者,加當歸倍芍藥,如見血。 加黃連為主,桂當歸佐之,如躁煩或先便白膿後血,或發熱,或惡寒,非黃芩不止,此上部血也。
如惡寒脈沉,或腰痛,或血痢下痛,非黃連不能止,此中部血也。
如惡寒脈沉,先血後便,非地榆不能止,此下部血也。
如便膿血相雜,而脈浮大,慎不可以大黃下之,下之必死,謂氣下竭而陽無所收也。凡陰陽不和,惟可以分 陰陽藥治之,又云,暴泄非陽,久泄非陰,大便完穀下,有寒有熱者,脈疾身多動,音聲響亮,暴注下迫,此陽也。寒者脈沉而細疾,身不動作,目睛不了了,飲食不下,鼻準氣息者,薑附湯主之,若身重四肢不舉,朮附湯主之。

黃芩芍藥湯
治泄痢腹痛,或後重身熱,久而不愈,脈洪疾者,及下痢膿血稠粘。 黃芩 芍藥(各一兩) 甘草(五錢)
上為粗末,每服半兩,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濾清溫服無時,如痛則加桂少許。

大黃湯
治泄痢久不愈,膿血稠粘,裡急後重,日夜無度,久不愈者。 大黃(一兩)
上細,好酒二大盞,同浸半日許,再同煎至一盞半,去大黃不用,將酒分為二服,頓服之,痢止一服。 如未止再服,以利為度,服芍藥湯和之,痢止再服黃芩湯和之,以徹其毒也。

芍藥湯
下血調氣,經曰:溲而便膿血,氣行而血止,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 芍藥(一兩) 當歸 黃連(各半兩) 檳榔(二錢) 木香(二錢) 甘草(二錢炙) 大黃(三錢) 黃芩(半兩) 官桂(一錢半)
上 咀,每服半兩,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後溫服,如血痢則漸加大黃,如汗後臟毒,加黃柏半兩,依前服。

白朮黃耆湯
服前藥,痢雖已除,猶宜此藥和之。 白朮(一兩)黃耆(七錢) 甘草(三錢)
上 咀,均作三服,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清服之。

防風芍藥湯
治泄痢飧泄身熱脈弦,腹痛而渴,及頭痛微汗。 防風 芍藥 黃芩(各一兩)
上 咀,每服半兩,或一兩,水三盞,煎至一盞,濾清溫服。 治太陰脾經受濕,水泄注下,體微重微滿,困弱無力,不欲飲食,暴泄無數,水穀不化,先宜白朮芍藥湯 和之,身重暴下,是大勢來,亦宜和之。

白朮芍藥湯
白朮(一兩) 芍藥(一兩) 甘草(五錢)
上,每服一兩,水二盞,煎至一盞,濾清溫服。

如痛甚者,宜蒼朮芍藥湯
蒼朮(二兩) 芍藥(一兩) 黃芩(半兩)
上,每服一兩,加淡味桂半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清。

如脈弦頭微痛者,宜蒼朮防風湯
蒼朮 防風(各二兩) 上使
上,同前煎服,如下血者,宜

蒼朮地榆湯
蒼朮(二兩) 地榆(一兩) 下使
上,同前煎服。 以上証,如心下痞,每服加枳實一錢,如小便不利,各加茯苓二錢,如腹痛漸已,瀉下微少,宜訶子散止 之,法云,大勢已去,而宜止之。

訶子散
訶子(一兩半生半熟) 木香(半兩) 黃連(三錢) 甘草(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以白朮芍藥湯調下,如止之不已,宜歸而送之也。訶子散加濃朴一兩,竭其邪氣也。

虛滑久不愈者,多傳變為痢疾,太陰傳於少陰,是為賊邪,先以濃朴枳實湯,防其傳變。
濃朴枳實湯
濃朴(一兩) 枳實(一兩) 訶子(一兩半生半熟) 木香(半兩) 黃連(二錢) 甘草(三錢炙) 大黃(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漿水散
治暴泄如水,周身汗出,一身盡冷,脈微而弱,氣少而不能語,其甚者加吐,此謂急病,治之宜以此。
半夏(二兩湯洗) 附子(半兩炮) 乾薑(五錢) 良薑(二錢半) 桂枝(五錢) 甘草(五錢炙)
上為細末,每服三五錢,漿水二盞,煎至一盞,和滓熱服,甚者三四服,微者三服,大腸經動下痢為溏。

大腸不能禁固,卒然而下,成水泄,青色,其中或有硬物,欲起而又下,欲了而不了,小便多清,此寒也。宜溫之,春夏桂枝湯,秋冬白朮湯。

桂枝湯
桂枝 白朮 芍藥(各半兩) 甘草(二錢炙)
上,每服半兩,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取清,宜溫服之。

白朮湯
白朮 芍藥(各三錢) 乾薑(半兩炮) 甘草(二錢炙)
上為粗末,如前服之,甚則去乾薑,加附子三錢,辛能發也。

治厥陰動為瀉痢者,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或涕唾膿血,瀉痢不止者,為難治。宜升麻湯或小續命湯以發之,法云,謂表邪縮於內,故下痢不止,當散表邪於四肢,布於絡脈,外無其邪,則臟腑自安矣。諸水積入胃,名曰溢飲,滑泄,渴能飲水,水下複瀉而又渴,此無藥証,當灸大椎。諸瀉痢久不止,或暴下者,皆太陰守病,故不可離於芍藥,若不受濕,不能下痢,故須用白朮,是以聖人立法,若四時下痢,於芍藥白朮內,春加防風,夏加黃芩,秋加濃朴,冬加桂附。然更詳外証寒熱處之,如裡急後重,須加大黃,如身困倦,須加白朮,如通身自汗,逆冷氣息微,加桂附以溫之,如或後重膿血稠粘,雖在盛冬,於溫藥內亦加大黃。諸下痢之後,小便利而腹中虛痛不可忍者,此謂陰陽交錯,不和之甚也。當服神效越桃散
大梔子(三錢) 高良薑(三錢)
上和勻,每服三錢,米飲或酒調下,其痛立效。 治大便後下血,腹中不痛,謂之濕毒下血,當服黃連湯
黃連(去鬚) 當歸(各半兩) 甘草(二錢炙)
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煎至七分,食後溫服。

治大便後下血,腹中痛者,謂熱毒下血,當服芍藥黃連湯
芍藥 當歸 黃連(各半兩) 大黃(一錢) 桂(淡味半錢) 甘草(二錢炙)
上 咀,每半兩同前煎服,如痛甚者,調木香檳榔末一錢服之。

治久病腸風,痛癢不任,大便下血,當服地榆湯
蒼朮(去皮四兩) 地榆(二兩)
上 咀,每服一兩,水一盞,煎至七分,食前多服除根。

治濕瀉茯苓湯
白朮(一兩) 茯苓(去皮七錢半)
上 咀,水煎一兩,食前服,食入而瀉,謂胃中有宿穀也。當加枳實五錢,酒入而瀉,濕熱瀉也。加黃芩五錢。

治寒積痢,男子小兒婦人皆不問赤白,或清痢如水,不後重者寒也。經云:澄徹清冷,皆屬於寒,皆為虛。寒中有積也。宜附子巴豆之類下之,見痢則愈,空心服。

治瀉痢久不止,臟腑虛滑,穀不化,用蒼朮湯,下桃花丸

蒼朮(二兩) 防風(一兩)
上 為細末,用水一碗,煎至一大盞,絞清汁,下桃花丸八十丸立愈,如小便澀少,以五苓散下桃花丸。或赤石脂丸,小便利則愈矣。

大陽為協熱痢,涼膈散主之。

陽明為痼瘕,進退大承氣湯主之,珍珠囊中有。
少陽風氣自動,其脈弦,大柴胡湯主之。
太陰濕勝濡瀉,不可利而可溫,四逆湯主之。
少陰蟄封不禁固,可澀,赤石脂丸乾薑湯主之。
厥陰風泄,以風治風,小續命湯消風散主之。

治下痢膿血,裡急後重,日夜無度,導氣湯
芍藥(一兩) 當歸(五錢) 大黃 黃芩(各二錢半) 黃連 木香(各一錢) 檳榔(一錢)
上為末,每服三五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如未止再服,不後重則止。

雜例

溲而便膿血者,大腸泄也。脈五至之上洪者,宜以七宣丸,如脈平者,立秋至春分,宜香連丸,春分至立秋,宜芍藥柏皮丸,四季通用,宜加減平胃散七宣丸之類,後宜服此藥,去其餘邪,兼平胃氣。

芍藥柏皮丸
芍藥 黃柏(各等分)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至二百丸,溫水下,食前服。

加減平胃散
白朮 濃朴 陳皮(各一兩) 甘草(七錢) 檳榔(三錢) 木香(三錢) 桃仁 黃連 人參 阿膠(各半兩) 白茯苓(去皮半兩)
上為細末,同平胃散煎服。
血多加桃仁,泄加黃連,小便澀加茯苓。
氣不下後重,加檳榔木香。
腹痛加芍藥甘草,膿加阿膠,濕加白朮,脈洪加大黃。

四時以胃氣為本,久下血痢,則脾虛損,而血不流於四肢,入於胃中,為血痢宜滋養脾胃則愈。
夫五泄者之病,其治法各不同者,外証各異也。
胃泄者,飲食不化,色黃,承氣湯下。
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逆,建中及理中湯。
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乾薑及附子湯。
小腸泄者,溲便膿血,少腹痛,承氣湯。

大瘕泄者,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足少陰是也。莖中痛,急利小便,此五泄之病也。胃小腸大瘕三証,皆清涼飲子主之,其泄自止,後厥陰少陰二証,另有治法,厥陰証加甘草,謂主莖中痛,是肝也。內經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少陰經証,多裡急後重,故加大黃,令急推過,物去則輕矣。內經曰:因其重而減之。

又曰:在下者引而竭之,又有太陰陽明二經証,當進退大承氣湯主之,太陰証不能食也。當先補而後瀉之,乃進藥法也。先煎濃朴半兩,俱依本方加製,水一盞半,煎至一半服之,若三兩服後未已,謂有宿食不消,又加枳實二錢,同煎服,三兩服泄又未已,如稍加食,尚有熱毒,又加大黃三錢,推過泄止住藥,如泄未止,謂腸 胃有久塵垢滑粘,加芒硝半合,宿垢去盡,則愈矣。

陽明証,能食是也。當先瀉而後補,謂退藥法也。先用大承氣湯五錢,水一盞,依前法煎至七分,稍熱服。如泄未止,去芒硝,後稍熱退,減大黃一半煎兩服,如熱氣雖已,其人心腹滿。又減去大黃,枳實濃朴湯,又煎三兩服,如是腹脹滿退,泄亦自愈,後服濃朴湯數服則已。 又寒熱水泄之例於後。

泄者一也。總包五法,謂之六義,曰六解,難經有傷寒五泄,叔和云:濕多成五泄,仲景解四經泄利,有不可汗,有不可下者,可吐可灸者,仲景隨經自言之,假令渴引飲者,是熱在膈上,水多入,則下膈入胃中。 胃經本無熱,不勝其水,名曰水恣,故使米穀一時下,此証當灸大椎三五壯立已,乃瀉督也。如用藥,乃使車 前子擂丸,白朮茯苓之類,可選用之,五苓散亦可。
又有寒泄者,大腹滿而泄,又有 溏者,是寒泄也。溏者,大便如水,中有少結糞者是也。如此者,當用天麻附子乾薑之類是也。

又法曰:泄有虛實寒熱,虛則無力更衣,不便已泄出,謂不能禁固也。實則數至圊而不能便,俗云虛坐弩責是也。裡急後重,皆依前法進退大承氣湯主之,一說素問云,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又云久風為飧泄者,乃水穀不化而完出爾,非水入胃而成此証,非前水恣也。此一証,不飲水而穀完出,名曰飧泄,治法於後,先以宣風散導之,出錢氏方中四味者是也。後服蒼朮防風湯。

蒼朮防風湯
蒼朮(去皮四兩) 麻黃(去根節四兩) 防風(去蘆頭五錢)
上為粗末,每服一兩,生薑七片,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泄止後服椒朮丸。

椒朮丸
蒼朮(二兩) 蜀椒(一兩去目炒)
上為極細末,醋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或三十丸,食前溫水下。

一法,惡痢久不愈者,加桂。如小兒病,丸如黍米大。

治瀉痢膿血,乃至脫肛,地榆芍藥湯
蒼朮(一兩) 地榆(二兩) 卷柏(三兩) 芍藥(三兩)
上 咀,每服一兩,水一大盞半,煎至一半溫服清,病退藥止。

五泄傷寒,乃分三節,初說暴,次說中,後說久泄。 此說在難經二十二難,是三節內包十五法,初以暴藥,中以的對証藥,後疾得中也。末治久泄法,仲景論 厥陰經治法是也。

治久泄法,先進縮煎小續命湯,是發其汗,使邪氣不能從外侵於內,然後治其痢,秋冬間下痢風,吐論中加減濃朴丸大效。

凡臟腑之秘,不可一例治療,有虛秘,有實秘,胃實而秘者,能飲食小便赤,當以麻仁丸七宣丸之類主之。胃虛而秘者,不能飲食,小便清利,濃朴湯主之。 濃朴(薑製五兩) 白朮(五兩) 半夏(二兩) 枳實(一兩炒) 陳皮(去白二兩) 甘草(三兩炙)
上為粗末,每服三五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三枚,煎至一盞,去滓溫服空心,實秘者物也。虛秘者氣也。

平胃丸
治病久虛弱,厭厭不能食,而臟腑或秘或溏,此胃氣虛弱也。常服和中消痰去濕,及濃腸胃,進飲食。
濃朴(一兩) 白朮(一兩二錢) 陳皮(八錢去白) 木香(一錢) 生半夏(湯洗一兩) 檳榔(二錢半) 枳實(五分) 甘草(三錢炙)
上為細末,薑汁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生薑湯或溫水送下。

心痛論第二十

論曰:諸心痛者,皆少陰厥氣上沖也。有熱厥心痛者,身熱足寒,痛甚則煩躁而吐,額自汗出,知為熱也。其脈洪大,當灸太溪及昆侖,謂表裡俱瀉之,是謂熱病汗不出,引熱下行,表汗通身而出者,愈也。灸畢服金鈴子散,痛止服枳朮丸,去其餘邪也。有大實心中痛者,因食受時氣,卒然發痛,大便或秘,久而滯悶,心胸高起,按之愈痛,不能飲食,急以煮黃丸利之,利後以本湯去其餘邪,有寒厥心痛者,手足逆而通身冷汗出。便利溺清,或大便利而不渴,氣微力弱,急以朮附湯溫之,寒厥暴痛,非久病也。朝發暮死,當急救之,是知久痛無寒,而暴痛非熱。

治熱厥心痛,或發或止,久不愈者,當用金鈴子散, 金鈴子 玄胡(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酒調下。 大實心痛,煮黃丸, 雄黃(一兩研) 巴豆(五錢去皮生用研細入雄黃末)
上再研二味,白面二兩同和,再研勻,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時,先煎漿水令沸,下藥二十四丸,煮一二十沸,澇入冷漿水沉冷,一時服二丸,一日二十四丸,加至微利為度,用浸藥水送下,此治脅下 癖痛如神。治大實心痛,大便已利,宜 本湯,徹其毒也。
本(半兩) 蒼朮(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一兩,水二盞,煎至一盞,溫服清。

治寒厥暴痛,脈微氣弱,宜朮附湯
附子(一兩炮去皮臍細切一兩) 白朮(四兩) 甘草(二兩炙)
上為粗末,入附子令勻,每服三錢,水一大盞半,入生薑五片,棗一枚劈破,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食前。
此藥又治風濕相搏,身重疼煩,不能轉側,不嘔不渴,大便堅硬,小便自利,及風虛頭目眩重者,不知食味,暖肌補中,助陽氣,止自汗。

治男子婦人心經中熱,搐如癇病狀,宜服妙香丸。
風癇者,煎羌活為引,下妙香丸,血癇當歸湯引下。

刺心痛諸穴於後。
真心痛,手足青至節,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心痛腹脹,嗇嗇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陰。
心痛引腰脊欲嘔,取刺足少陰。
心痛引小腹滿,上下無常處,便溺難,刺足厥陰。
心痛短氣,刺手太陰。
心痛,當九穴刺之立已,不已上下求之,得之則已。

按經三法

心痛與背相接,善恐,如從後觸其心,傴僂者,腎心痛也。先刺京骨昆侖,不已刺合谷。
心痛腹脹胸滿,心尤痛者,胃心痛也。刺大都太白二穴。
心痛如錐刺,乃脾心痛也。刺然谷太溪。
心痛蒼然如死狀,終日不得休息,乃肝心痛,取行間太沖。
心痛臥若徒居,心痛間動作益痛甚者,其色不變,此肺心痛也。刺魚際太淵,宣通氣行,無所凝滯,則病愈也。
太溪穴足少陰腎經土也。為,在足內踝後跟骨上脈動陷中,可灸三壯或五七壯,此瀉熱厥心痛。
昆侖足太陽膀胱經火也。在足外踝後跟骨上陷中,可灸三壯,或五七壯,亦可瀉熱厥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