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五臟,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腓者, 也;背三;五臟之 四;項五。此五部有癰疽者死。(寒熱病篇王海藏云︰腦須鬢頤四處亦為癰疽必死之處。)
〔涓〕不可患癰疽者七處︰眼後虛處,頤接骨處,陰根根上毛間胯與尻骨接處,耳門前後車骨接處,諸因小腹風水所成癰疽,頷骨下近耳後虛處,鼻骨中,並能害人。但以諸法療之,或有得瘥,唯眼後虛處最險。正腦上一處起,為腦癰及腦疽、腦鑠,並在大椎骨上。入髮際生腦癰,皮起易得破穴,急破急出膿,不害。腦疽皮濃難得破穴,須急發內毒,使破穴方可。
腦鑠一處,初起如橫木掘,上起頂門,下止大椎。發腫如火燒,其色青黑如靴皮,大硬不見膿,即損外皮,如犬咬去肉之跡,難愈。(鑠,式約切。)左右鬢兩處癰疽癤,初起如蟲咬,癮疹痛腫,不赤紅,難見膿汁,是為鬢髮,此亦危篤之患,既損破多為漏瘡。
左右髮際起如粟米,頭白肉赤,熱痛如錐刺,此疾婦人患多,丈夫患少,始因風濕上攻髮際,亦宜出膿無傷。
左額右額發赤疽,不拘大小,狀如桃李,急宜藥貼破,見膿無害。右額角一處,發毒疽及惡癤,為近太陽穴,如腫滿太陽,即成虛損,為近穴而難消,不可破。如破後,傷外風水,即能害人,亦宜用藥潰膿,後速斂合瘡口。如經冬月,即成冷瘡,緣此處近太陽穴,上至額角,都為險處。
左右太陽穴或發疽癤及癰,五七日不潰,毒氣流入眼眶攻眼,眼舍不開,用藥貼破。
破後慎外風水,所入即損其睛,疰損眼瞼而成大疾。
左右眉棱兩處發為發眉,不拘在頭尾,宜慮未穴已前攻擊。在眉頭,即攻入眼損睛。在眉後,即攻入太陽。並宜戒慎。
鼻下一處,人中兩處,為發髭。此多因摘髭外入風而結,攻作不常,寒熱相並,此亦害人。
下頤一處,發為發頤,肥人多有,此疾恐手搔傷而發腫。
左右牙叉骨接處,發癰疽處腫脹,攻骨及牙關,張口不得,因諸風熱上攻,或多食燒炙之物所為,或因患牙癰,即從牙縫中破出膿血,切忌外風水觸犯。
垂臂兩處發接骨下,臂肘上,起如雞鴨卵大,皆由榮衛不調所為也。喜患實處而不透內,亦宜急消,或發穴早療。
兩臂肘起,在接骨下引手至小骨之上,發癰癤。此處雖實,奈連大小筋骨,舉動不便,垂手多墮疼,如膿深沉徹骨,即傷筋脈,拳縮不舒,搐撮宜急,以緩慢筋脈藥餌治之。
兩手背發癰疽,初生如水刺無頭腦,頑然滿手背腫滿,後聚毒成瘡,深入至骨,而為發手背,此屬五種,皆發毒之類也。
兩肋起疽,名為發肋。初腫盛,至十數日不穴攻,即腫大如杯碗,高如 背,痛徹內腸絞刺,左邊患應右邊痛,右邊患應左邊痛。唯有此處多是內毒,卻入攻而死者多。人有斯患,急以針刺出膿血,則免內攻傷內矣。
三里兩處起癰疽,初發如牛眼睛青黑,便五七日破穴出黑血汁膿,腫攻膀肚連腿裡,拘急冷疼,此因傷筋氣勞力所成,宜用湯藥注射,去其外毒,自平息矣。
兩腳接骨近上膀肚下一處,起丹疽如胡桃大,硬如物打 之狀,不苦疼,但腫急脹。慮其損筋,亦須早出膿毒,可保平安矣。
兩腳心發徹骨者,不治。如腳心微皮破,不至深發,膿不多者,可治。癰發雖重,不至損人,但世人不曉醫治,自至危殆耳。
上焦發癰為陽,是壅塞實候,宜解利溫涼湯藥,去其積熱上攻,外即貼消毒逼腫藥。如已結定,即用發穴藥,候穴破出其膿毒,腫平方貼生肉等藥,然後斂合瘡口。亦慮外傷風水,勿食發風熱醬面毒物等,忌房事。
中焦發癰,至腰上一節前後心不定所在,皆是澀滯候,亦乘虛而作。不拘大小,前起心鳩尾者,最要緊,近兩腋是虛處,兩脅肋下至臍上及臍下兩傍一二寸發癰,填氣伏硬難潰膿,為此等處偏難發穴,穴後難合瘡口,並須先用暖內藥服後用熱藥貼令軟和,慢慢破穴,不得急破,急破即朝夕出膿不住,緩慢破穴即一頓出膿,易為將息。後心者,唯有十一椎脾俞下,十四椎
上為腎俞,腎俞下為腰俞,兩處起癰者,防毒氣內攻,為此處皆是至虛處,凡有癰起,先須補內氣令實,方可放破。內氣實,則不內攻,且易得潰。唯腰俞兩處,多成漏疾,預防節欲,則免矣。
下焦發為流注虛損候。前陰股兩處起如雞卵大,長橫折內,初起腫核結塊,後四畔浮腫,相並伏硬,色青黑。先用和平內藥,服三五日,後用發穴散,及罨藥令軟即穴。穴後其瘡口即隨折子內作長瘡,瘡口破,宜急用抽毒膏出膿,膿盡,便貼合瘡口藥。為此處無肉可壞,更不須長肉也。
腿 兩處起為便毒。胯下兩臀尖下,大道前(穀道)小道後(水道)成懸癰,皆是虛極人患此。癰近穀道左右亦名痔癰。宜急補脾臟,及發處貼藥,即用發穴散,破後用抽膿膏,膿盡用合瘡口散合之,慎勿過冬,即成冷漏難治。
垂珠左右兩處起癰,為騙馬墜。初起大小不定,此處微實,皮肉薄,紋緊,口亦難合。
瘡初起宜以消散藥,貼令內消。此處亦易成漏瘡,唯宜消散之,硬即恐緩慢難為功矣。又云︰交○一處,近棱線上,亦為騙馬墜,防漏。(騙,匹扇切,俗名跨馬癰是也。)兩曲 膀肚下,內外兩踝前有廉刃,兩邊為裡外廉,上結癰腫。此處近骨,難瘥。宜用收毒散外貼四畔,中心即用活血肉藥貼,無害。
下至兩腳心發癰癤,沉深不治。如微似皮薄易破者,猶可也。凡有癰腫,皆屬六腑有疾。
〔《靈》〕癰發於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為膿,膿不瀉塞咽,半日死。其化為膿者,瀉則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發於頸者,名曰夭疽。其癰大而赤黑,不急治,則熱氣下入淵腋,前傷任脈,內熏肝肺,熏肝肺十餘日而死矣。(俱出癰疽篇,下同。)
〔涓〕百脈疽,腫起環頸項疼痛,身體大熱,不敢動止, 不能食。此有大畏恐駭,上氣咳嗽,其發引耳,不可以腫。十五日可刺導引,不刺導引見血八十日必死。土龍疽發背,起胃俞及腎俞,大發寒熱十數日,大汗展頸,引身盡熱如沸。不穴,二十日死。九日可刺,不刺其上下亦黑,若膿青黑者死,血膿者不死。
〔《靈》〕陽氣大發,消腦留項,名曰腦爍。其色不樂,項痛而如刺以針。煩心者,死不可治。
〔涓〕赤色疽,發頭額以腦前並手掌中,十日不穴者死。七日可刺,出赤血。七日未有膿不可治。(不穴者,不作穴而東攻西擊也。)杼疽發鬢須及兩耳,不穴十五日死。可刺。其膿色黑如豆豉,或見血者死。黑疽發大椎骨上,連兩夾脊上。七日可刺導引,為癰疽出膿,不可止吐碎骨。
身癢後痛者,此故傷寒氣入臟腑,發為食疽也。九日可刺導引之。不刺不導引,十一日死。
〔《靈》〕發於肩及,名曰疵癰。其狀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臟,癰發四五日,逆。 之。(癰疽篇此當入癰。)
〔涓〕丁疽發兩肩,惡血留結內外,榮衛不通,發成疔疽。五日腫大,令人口噤寒戰,十二日可刺,不治,二十日死。陳干疽,腫發起兩肩及兩大臂連胛骨,二七日痛不息,亦不可動,五十日身熱不赤,六十日可刺,刺之無血者死。
〔《靈》〕發於腋下赤堅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細而長,疏砭之,塗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其癰堅而不潰者,為馬刀挾癭,急治之。
〔涓〕內疚疽發兩腋下及臂,並兩手掌中,振寒熱而嗌乾,飲多即嘔,煩心,脈盛。六七八日診如此,可汗,不汗死。
〔《靈》〕發於胸名曰井疽,其狀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矣。
發於膺,名曰甘疽,色青,其狀如谷實栝蔞,常苦寒熱,急治之,去其寒熱,不急治,十歲死,死後出膿。發於脅,名曰敗疵,敗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癰膿。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銼菱翹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為取三升,則強飲濃衣,坐於釜上,令汗出至足已。(疵,疾○ 盜切。《甲乙經》於赤少豆下作治之銼菱草、赤松根各一升。)
〔涓〕使熒疽腫起,發肋及兩肩肘頭,二十日不穴死。九日可刺,發赤白相間,膿多可治,全無赤白者不治。蜂疽發髀背,起心俞及心包絡俞。若肩髁二十日,不穴死。十日可刺,其色赤黑,膿清者不治。特疽發肺俞及肝俞,不穴,二十日死。八日可刺,其色紅赤,內隱起如椒子者死。陰陽二氣疽,廣闊滿背,或大或小不常,腫熱脹大。十日,可刺導引出膿,不拘深淺多少,發渴體倦。
十日外不見膿,不治。筋疽發夾脊兩邊大筋上,其色蒼。八日,可刺。有癰在肥腸中,九十日死。
沖疽發小腹疼痛而振寒熱,四日,五日變色,可刺。不刺即導引出膿毒。不治,五十餘日死。
〔《靈》〕發於尻,名曰銳疽。其狀赤堅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治見經虛條。)
〔涓〕涌泉疽,腫起發太陰,如伏鼠。二十日不穴死。十日,可刺,發清膿,赤黑者死,白者可治。(太陰,尻尾前是也。)
〔《靈》〕發於股脛,名曰股脛疽。其狀不甚變色,癰腫內薄於骨。不急治,三十日死矣。
(股脛,劉涓子作股陽。)發於股陰,名曰赤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兩股之內不治,十日死。
〔涓〕陰疽,發腿髀及陰股。始發腰強,數飲不能多,七日發堅腫脹惡疼,心煩躁,死不治。
〔《靈》〕發於膝,名曰疵疽。其狀大,癰色不變,寒熱而堅。勿石,石之者死。須其柔,乃石之者生。(堅如石者,用生樟陸根擦之則效。)諸癰疽之發於節而相應者,不可治也。發於陽者,百日死。發於陰者,三十日死。(陽謂諸節之背,陰謂諸節之 間。劉涓子云︰應者,內發透外也。)發於脛,名曰兔嚙。其狀如赤豆,至骨,急治之,不急治,害人也。
發於內踝,名曰走緩。其狀癰色不變。數石其輸而止其寒熱,不死。發於足上下,名曰四淫。
其狀大癰,不急治之,百日死。發於足傍,名曰厲癰。其狀不大,初從小指發,急治去之。其狀黑者不可消,輒益。不治,百日死。發於足指,名曰脫癰。其狀赤黑者,死不治。不赤黑者不死。
治之不衰,急斬之,否則死矣。
〔涓〕 敦疽發兩足指,五日不穴,死。四日可刺,其色發黑癰者不堪,未過節者可治。陽疽起足跗及足下,二十日不穴死。十日可刺,發赤白膿血不多,其瘡上癢及赤黑者死。禽疽,始發者如疹數十處,如拳打之狀,發寒齒噤。如此者,十四日死。十日可刺,導引膿出即愈。衡疽發如腫,或時複往來,可要其所刺之,導引膿出即愈。
〔丹〕琥珀膏 歸鬚 川芎 黃耆梢 蜂房 細辛 皂角 升麻 甘草梢 蓖麻子 木鱉子 芍藥 白蘞獨活 川椒 本 防風梢 枸杞子 菖蒲 降真香 官桂 栝蔞 蘇木 白芷 杏仁 黃連槐枝(以上各一兩) 琥珀 沉香 木香 丁香 藿香 零陵香 雲母石 乳香 雄黃 朱砂安息香 甘松(以上各二錢半) 輕粉 麝香(各一錢) 髮灰(五錢) 白礬(枯,一兩,以上十六味為極細末) 羊腎脂(四兩) 蟾酥(二兩) 香油(四斤) 黃丹上先以前二十六味銼,槌碎,用水五升,文武火熬至二升半,去渣。再用水五升,又熬至二升半,去渣,與前汁一處慢火煎,用槐枝不住手攪成膏,用瓷器盛,頓起。將後琥珀等十六味研為極細末,用紙包起,於前膏內,下淨羊脂四兩,真酥二兩,同膏入香油內攪令勻,以文武火熬膏內水盡,用紙捻點油燒不爆為度漸入黃丹,以二兩五錢重為一次,仍用槐枝不住手攪,滴水中不散,軟硬得所。如軟添黃丹,如硬添油,再上火熬。卻入前藥細末五兩,微煎數沸,用瓷器盛貯。如用,於紙上攤之,量瘡口大小。專治五發惡瘡、疔腫、瘰癧,遠年冷疳、痔漏、一切無名惡瘡、蛇傷、蠍嚙、犬咬,並皆治之。
疔瘡皆生四肢,發黃,中或紫黑,必先癢後痛,先寒後熱也。
〔羅〕丙午歲,予居 城,人多患疔瘡。縣尹董公謂予曰︰今歲患疔瘡者極多,貧民無力醫治,近於史侯處得數方,用之者無不效,官給藥錢,君當舍手治之。遂諾其語。董公榜示通衢,命予施藥,如此一年,全活甚眾。其用保生錠子、千金托裡散、神聖膏藥、破棺丹,凡四方。
保生錠子 治疔瘡,背疽,瘰癧,一切惡瘡。
金腳信(二錢) 雄黃(三錢) 輕粉(二錢) 砂(三錢) 麝香(一錢半) 巴豆(四十九粒,另研,文武火炮,生用尤妙) 加蟾酥(一錢)
上為細末,用黃蠟五錢溶開,將藥和成錠子,冷水浸少時,取出旋丸,捏作餅子,如錢眼大。
將瘡頭撥開,每用一餅,次用神聖膏,後用托裡散。若瘡氣入腹危者,服破棺丹。(世傳疔瘡必有一條紅線可針,紅線所至之處出毒血,然後敷藥。)
神聖膏藥 治一切惡瘡。
當歸 本(各半兩) 沒藥 乳香(各二錢) 白芨 琥珀(各二錢半) 黃丹(二兩) 白膠香(三兩)黃蠟(二兩) 粉霜(一錢) 木鱉子(五十個,去皮) 巴豆(十五粒,去油) 清油 槐柳枝(各一百二十支) 膽礬(一錢)上件一處,先將槐柳枝下在油內,熬焦取出,複下餘藥熬,勿至焦,濾出,卻將油澄清,下黃丹,再熬成膏,用緋帛攤之,立有神效。
〔《千》〕托裡散 治一切發背疔瘡。
黃耆(一兩半) 濃朴 川芎 防風 桔梗(各二兩) 白芷(一兩) 連翹(二兩二錢) 芍藥官桂 甘草節 人參(各一兩) 木香 沒藥 乳香 當歸(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酒一大盞,煎二三沸,和渣溫服。
破棺丹 治瘡腫,一切風熱。
大黃(二兩,半生半熟) 甘草 芒硝(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每服半丸,食後溫酒化下。或童溺半盞研化之。忌冷水。
〔《濟》〕金砂散 取疔瘡。
道人頭(微炒存性,一兩,即蒼耳子) 砂(三錢半) 雄黃(三錢) 蟾酥(以多為妙)上將瘡四圍刺破,以少油調藥末,置於瘡內,緋帛封之,數日疔自出。如瘡入腹嘔逆者,將蒼耳搗汁飲之。(一方但用 砂、雄黃等分,研細,用蜜調,先破瘡頭去血,入藥豆大,在瘡口內,紙花貼之,亦效。)
〔無〕蒼耳散 治一切疔腫神效。
用蒼耳草根莖苗子,但取一色便可用。燒灰存性研細,用好米醋、米泔澄澱和如泥,隨瘡大小塗上,濃二分,乾即易之,不過十度,即拔根出。須針破塗之。(更加雄黃尤妙。)
〔世〕蒼耳與白梅研爛,貼疔上拔去根。
〔《濟》〕蟾酥丹 治疔瘡。
取蟾酥,以白面、黃丹搜作劑,丸如麥粒狀。針破患處,以一粒納之。(取蟾酥法,用癩,破眉棱上,以手捻出酥於油紙或桑葉上,用竹篦刮下,然後插在背陰處自乾,用之。)
〔《衍》〕苦苣搗汁,敷疔瘡殊驗。青苗陰乾,以備冬月為末水調敷。(本草云︰取苦苣莖中白汁,敷疔腫,出根。又,取汁滴癰上立潰。)
〔丹〕治疔用磁石為末,苦酒和敷封之,根出立瘥。(《秘要》)疔瘡用白蘞為末,水調敷之。(《聖惠方》)
〔世〕治疔瘡。用麻內蛀蟲一條,研敷瘡上,卻用膏藥貼上,一飯時去膏藥,其疔自出。
治疔瘡最有功效。用蟬蛻、僵蠶為末,酸醋調塗四圍,留瘡口,俟根出稍長,然後拔去,再用藥塗瘡。海藏方,單用僵蠶為末,津調塗亦佳。
〔《保》〕治疔瘡,奪命散 。
烏頭尖 附子底 蠍梢 雌黃 雄黃(各一錢) 蜈蚣(一兩) 砂 粉霜 輕粉(各五分)砒(二錢半) 腦子(少許) 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先破瘡,出惡血,以草杖頭用紙帶藥末插入於內,以深為度。
〔丹〕日本三藏敷疔瘡方。江子肉十粒,半夏一大顆研末,附子半枚,蜣螂一枚,各為末,四味,臭(麝香也)相和,看瘡大小,以紙繩子圍瘡口,以藥泥上,又用絹帛貼敷,時換新藥,以可為度,此方活人甚多。
〔《聖》〕治疔瘡甚者,用附子末,醋和塗之,乾即再塗。(《千金方》同)
〔丹〕琥珀膏(方見癰疽下雜方條。)又方 用針刀鏇破疔頭,以蟾酥敷之,後用野菊花、莎草根、紅菜頭葉擂細,以無灰酒盡量調服之,酒醒,疔化水,即痛定。如熱除,不必去疔,亦自愈也。
〔世〕治疔瘡。
獨腳茅 防風 細辛 甘草節 白僵蠶 青皮 黃連 羌活 獨活 蟬蛻 赤芍藥(各等分)
上 咀,每服五錢,先將一服,加澤蘭葉少許,薑一兩同擂爛,熱酒和服,然後酒水各半盞,薑三片煎服,此方神效。
〔無〕治十三種疔,皆以此法治之。
以緋帛一片,裹藥取匝為限,先用亂髮雞子大,攤布帛上,牛黃如桐子大,又以棘刺針二十一枚,赤小豆七粒為末,並布發上,卷緋綿作團,外以發作繩,十字縛之,置熨斗中,急火燒灰研細,以枸杞或子或根皮枝葉隨得為末,用枸杞末二匕,緋帛灰一匕,共成三匕,研勻分二服,空心溫酒調下。
〔世〕奪命丹 治疔瘡發惡心,及諸惡瘡。
蟾酥(半錢) 朱砂(水飛,三分) 輕粉 枯礬 寒水石(水飛,各一錢) 銅綠(一字麝香(一字) 海羊(二十個,研,即蝸牛也)上件為細末,將海羊另研為泥,和藥一處,丸如綠豆大,如丸不就,加好酒成之。病輕者一丸二丸,重者三丸,未效再服。服時嚼蔥白一大口極爛,置手心,放藥丸於蔥內裹合,以熱酒送下,暖處臥,取汗出為效。忌冰水。
〔《瑞》〕返魂丹 治十三種疔。
朱砂 膽礬(各一兩半) 血竭 銅綠 蝸牛(生用,各一兩) 雄黃 枯白礬(各一兩)輕粉 沒藥 蟾酥(各半兩) 麝香(少許)上將蝸牛蟾酥研爛,餘藥為細末,同研和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令病患先嚼蔥白三寸放在手心,將藥丸裹在蔥白內,用熱酒一盞吞下。如重車行五里許,有汗出即瘥。如不能嚼,蔥研爛裹下極效。
治疔瘡毒氣入腹,多嘔吐欲死者,即服內托香粉散。滴乳半兩,另研真綠豆粉一兩,為細末,煎生甘草湯調三錢,時時飲之,常令灌潤胸膈。(一方,用雄黃、綠豆粉、乳香等分為末,水調服。)
〔世〕疔瘡入腹嘔者,煎道人頭濃汁飲之。
治疔瘡毒氣入腹,昏悶不食。
紫花地丁 蟬蛻 貫仲(各一兩) 丁香 乳香(各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下。(紫花地丁,麥熟時有之,開紫花,質甚脆,如蒲公英狀,但蒲公英開黃花,地丁開紫花。)
〔《瑞》〕治疔危篤者,二服即愈,輕者一服立效。
土蜂房(一小窠全。本草云︰土蜂房有毒,利大小便) 蛇蛻(一條,全)上作一處,器皿中盛,用黃泥封固,火 存性,研為細末,每服一錢,空心好酒調服。少頃腹中大痛,痛止,其瘡已化黃水矣。仍服五聖散 。
大黃(一兩) 生薑(二兩) 栝蔞(一個) 皂角針(二兩) 甘草(一兩) 金銀花(二兩)
上 咀,用好酒二升,同煎至八分,去渣,不拘時服。
〔羅〕破棺丹 (一方有當歸、赤芍、連翹、牡蠣、金銀花、紫花地丁,宜選用之。)山梔 牽牛末 大黃(各一兩) 甘草 京三棱(炮。各七錢)上煉蜜丸,如彈子大。酒化服之。
〔世〕治疔瘡最驗。用蒼耳、臭牡丹各一大握,搗爛,新汲水或順流水調服一碗,瀉下黑水即愈。
〔丹〕追毒丸 海浮石(燒赤,醋 七次,半兩) 乳香 沒藥(各一錢) 巴豆(四十九粒) 川烏(一兩)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若患二三日服十丸,五六日服十四丸,隨病上下服之。先吃冷酒半盞或一盞,又用冷酒吞下。如嘔,吞之不妨出藥,依上服之。病患大便不動,再用三丸。如疔看得端的,爪破,用頭垢留患處,後服藥。
〔海〕《肘後》犯疔腫垂死。菊花葉一握,搗絞汁一升,入口即活,此神驗。亦用其根。(丹溪云︰根莖葉花皆可。紫梗者佳。)
〔孟〕疔腫困重。生搗蒼耳根葉,和小兒尿絞汁,冷服一升,日三服,甚驗。
〔世〕疔瘡於所屬經絡各瀉之。疔瘡者,必發於手足之間,生黃,其中或紫黑色,有一條如紅線直上,倉卒之際,急宜以針於紅線所至處刺出毒血,然後以蟾酥乳香膏等藥於正瘡上塗之。針時以病者知痛出血為好,否則紅線入腹攻心,必致危困矣。
〔《百一》〕治疔腫。以針刺四畔,用石榴皮末著瘡上,調面圍四畔,灸痛為度,調末敷上,急裹經宿,連根自出。
〔禹錫〕患疔腫,中風疼痛者,○ 驢馬糞熨瘡滿五十遍,極效。
〔無〕一曰麻子疔,其狀肉上起,頭大如黍米,色稍黑,四邊微赤多癢。忌食麻子及衣布,並入麻田中行。二曰石疔,其狀皮肉相連,色如黑豆甚硬,刺之不入肉內,陰陰微痛。忌瓦爍磚石之屬。三曰雄疔,其狀 頭黑,四畔仰, 漿起有水出色黃,大如錢孔形。忌房事。
四曰雌疔,其狀瘡頭稍黃向裡, 亦似灸瘡,四面 漿起,心凹,色赤大如錢孔。忌房事。五曰火疔,其狀如湯火燒灼,瘡頭黑,四邊有 漿起如赤粟米。忌火灸爍。六曰爛疔,其狀色稍黑,有白瘢,瘡中潰,潰有濃水流出,瘡形大小如匙面。忌沸熱食爛帛物。七曰三十六疔,其狀頭黑,浮起形如黑豆,四畔起大赤色,今日生一,明日二,後日三,乃至十,若滿三十六,藥所不能治,俗名黑,忌嗔怒蓄積愁恨。八曰蛇眼疔,其狀瘡頭黑,皮上浮生,形如小豆狀,似蛇眼大,體硬。忌惡眼看,並嫉妒人見之及毒藥。九曰鹽膚疔,其狀大如匙面,四畔皆赤,有黑粟粒起。大忌食鹹物。十曰水洗疔,其狀大如錢形,或如錢孔,瘡頭白,裡黑,汁出,中硬。忌飲漿水、水洗、渡河。十一曰刀鐮疔,其狀闊狹如薤葉大,長一寸,左側肉黑如燒爍。忌刺及刀鐮切割鐵刃所傷,可以藥治,不可亂攻。十二曰浮漚疔,其狀瘡體圓曲,少許不合,長而狹如薤葉大,內黃外黑,黑處刺不痛,黃處刺則痛。十三曰牛拘疔,其狀肉起,掐不破。
此十三種,初發必先癢後痛,先寒後熱,熱定則寒,多四肢沉重,頭痛心驚眼花,若大重者則嘔逆,嘔逆者難治。其麻子疔一種,始末唯癢,所最忌者,不得觸犯,犯即難治。其浮漚疔、牛拘疔兩種無忌,縱不治,亦不殺人。欲知犯觸,但看脊強瘡痛極甚不可忍者,是犯禁也。(,步孝切。)
〔丹〕治石癰如石,不治。腫者,生商陸根搗擦之,燥則易之,取軟為度。(張文仲。)癰未潰,以苦苣白汁滴之,立潰。本草云︰亦出疔根。
〔《保》〕木香散 治瘡難消,不能作膿,痛不止,酒調下三錢。(方見痘癰。)
〔丹〕卒腫起大痛,芫青根大者杵之,和苦酒如泥煮三沸,帛上包之。(葛氏)風毒腫三年,苦酒濃煎蔥白,以布包熨腫上。(《外台秘要》)治一切熱毒腫,商陸根和鹽少許敷之,日再易。
(《孫真人食忌》)治一切毒腫,疼痛不可忍者,搗蓖麻仁,敷之立瘥。(《肘後方》)治腫。蒺藜子一升,炒黃杵細,以香油和如泥,再炒令焦,以舊布如腫之大小攤之貼腫上,勿開頭 上。(《外台秘要》)治惡刺及狐狸刺毒腫。
取蒲公英草根白汁敷之,多塗立瘥。餘七月十五日夜,左手中指背揩著庭木,痛不可忍,十日後瘡日深,漸高碩,痛欲死,用此而安。(孫方)
〔《經》〕患熱腫,水研山豆根濃汁塗,乾再塗。
〔《衍》〕臘月中,以新瓦罐滿注熱水,用朴硝二升投湯中,攪散,掛北檐下,俟硝滲出罐外,卻收之,以人乳汁調半盞。掃一切風熱毒氣攻注目瞼,及發頭面四肢腫痛,應手神效。
〔《山》〕腫毒或疼痛處,以赤小豆為末,水調敷,頻換。或用香白芷水調敷,尤妙。又方,白芙蓉葉晒乾,同皂角為末,水調敷。
〔丹〕治諸處皮裡面痛。何首烏末,薑汁調膏,以帛裹於痛處,用火炙皮鞋底熨之妙。(《經驗方》)
結核連續者,為瘰癧。形長如蛤者,為馬刀。
〔羅〕曲陽縣劉禪師,善治瘡瘍瘰癧,其效更捷,授予四方,太乙膏、玉燭散、克效散、翠玉膏,用之每每見效。
太乙膏 治 子瘡神效。
沒藥(四錢) 清油(一斤) 黃丹(五兩) 腦子(研,一錢) 麝香(三錢) 輕粉 乳香(各二錢)上以清油黃丹熬成膏,用柳枝攪,又用憨蔥七枝旋旋加下,蔥盡為度,下火不住手攪,至滴水不散,卻入沒、乳、腦、麝、輕粉等味攪勻,瓷器內盛用。
克效散 斑蝥(四十九個,不去翅足,炒) 官桂(半錢) 粳米(四十九粒) 赤小豆(四十九粒)砂(半錢)上五味,研為細末,初服一字,次服半錢,次服三字,又次服四字,煎樟柳根湯送下,空心服。以小便淋瀝,並作澀為效。惡心嘔吐黃水無妨,其瘰癧日日自消矣。
玉燭散 治瘰癧自消,和血通經。
當歸 芍藥 大黃 甘草 熟地 芒硝 黃芩 川芎(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渣溫服,日進一服,七八日效。
翠玉膏(方見 瘡。)
〔《楊氏家藏》〕治瘰癧方。
荊芥 白僵蠶 黑牽牛(各二錢) 斑蝥(二十八個,去頭翅足,用大米炒)
上為末,臨臥時先將滑石末一錢用米飲調服,半夜時又一服,五更初卻用溫酒調藥一錢或二三錢,量強弱用。服訖,如小便無惡物行,次日早再進一服。又不行,第三日五更初,先進白糯米稀粥湯,再進前藥一服,更以燈心湯下,調琥珀末一錢,重服。以小便內利去惡毒為愈。如小便痛,用青黛一錢,以甘草湯調送下即止。
〔嚴〕三聖丸 治瘰癧。
丁香(五十粒) 斑蝥(十個) 麝香(另研,一錢)
上為末,用鹽豉五十粒,湯浸研爛如泥,和前藥令勻,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七丸,食前溫酒送下,日進三服。五七日外覺小便淋瀝,是藥之效,或便下如青筋膜之狀,是病之根也。忌濕面毒食。
〔《保》〕連翹湯 連翹(一斤) 瞿麥(一斤) 大黃(三兩) 甘草(二兩)上銼,每服一兩,水二碗,煎至一盞半,早食後巳時服。在項兩邊屬足少陽經,服藥十餘日後,可於臨泣穴灸二七壯,服藥不可住,至五六十日方效。一方,加大黃、木通、貝母(一作知母。)各五兩,雄黃七分,檳榔半兩,減甘草不用,同前藥為細末,熟水調下三五錢。
〔無〕必勝丸 治瘰癧不以年深月近,及腦後兩邊有小結塊,連複數個,兼癆瘵腹內有塊。
鯽魚(一個,去腸並子) 雄黃(一粒,雞子大) 砂(一錢。以上二味並入在鯽魚腹內仰安,魚於炭火燒,煙盡取出) 蜈蚣(全者,一條) 蓬朮(半兩) 梔子(五個) 皂角(二挺。
以上四味並燒存性) 蓖麻子(五個,去皮,燈上燒) 黃明膠(三文)
上為末,另用皂角二挺,去皮捶碎,以水三碗,揉去滓,煮精羊肉四兩爛軟,入輕粉五匣。
男子,乳汁半兩,同研成膏,和藥末丸,如綠豆大,朱砂為衣。溫酒浸,晨下十丸,一服。至晚看肉疙瘩子,若項有五個,則以五服藥取之,視其所生多少,以為服數,既可,更進數服。
白花蛇散 治久漏瘰癧,發於頂腋間,憎寒發熱,或痛或不痛。
白花蛇(酒浸,軟去皮骨,焙乾,二兩) 犀角(鎊,半兩) 黑牽牛(半兩,半生半炒)青皮(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加膩粉半錢,研勻,五更糯米飲調下。巳時利下惡物,乃瘡之根也。更候十餘日,再進一服。忌發風壅熱物。如已成瘡,一月可效,神驗。
〔世〕小犀角丸 常服除去根本,截其源流,應效如神,諸 並宜服之。
犀角 青皮 陳皮(各一兩) 黑牽牛(一兩,半生半炒) 連翹(半兩)
上為細末,用皂角二條,去皮弦子,炮捶以布絞取汁一碗許,又用新薄荷二斤,研取汁,同熬成膏,以前藥末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連翹煎湯食後服,間以薄荷茶湯服。
〔子和〕一婦人病瘰癧,延及胸臆,皆成大瘡,相連無好皮肉,求戴人療之。戴人曰︰火淫所勝,治以鹹寒。命以滄鹽吐之,即一吐而著痂。次用涼膈散、解毒湯等劑,皮肉反複如初。
〔世〕治瘰癧未破者如神,百藥不應者累效。
杏樹葉(陰乾,為末,五分) 萬年霜(火,為末,二分半。即人中白) 蝙蝠(火焙乾,為末,二分半) 白花蛇蛻(燒為灰存性,為末,二分半) 蜜蜂(七個,焙為末)上將杏樹葉末,用清水調,卻入前四件藥末,調勻敷患處。卻將皮紙一片,用針刺孔,貼藥上,如乾,用清水就紙上刷之。每一晝夜換藥一次。如面上發熱,服清涼飲子數帖,其熱自退。
敗散瘰癧方 神效。
白膠香 海螵蛸 降真香(用心,無土氣者)上等分為末,摻患處,外以水紙掩之,一夕而退。已破者。
蜜蜂(二十一個) 蛇蛻(七分半) 蜈蚣(二條,端午前收者)上用香油四兩,將前三藥,入油內用文武火熬成,入光粉二兩,用桑枝七條如箸大者,急攪候冷,出火氣,七晝夜方可用,紙攤作膏貼患處。(以上二方得之於義門鄭氏,累驗不須服藥,貼上五七日便消。)
〔丹〕貼瘰癧方。
用大烏頭五個火炮,五個生用,並去皮臍。大皂莢二條半,以好米醋二鐘刷,炙醋乾為度,一半焙乾,並去黑皮,又用炒糯米一百六十粒,同研末,以好米醋於火上略頓微暖,敷貼患處。
入蜜少許尤佳。不問有頭無頭,大 五枚,日乾細研,酥調如面,日兩度貼之。(出《聖惠方》, 一作蜘蛛。)或破或不破,項以下至胸前者,皆治之。用九真藤如雞卵大洗,生嚼,常服之。
取葉搗覆瘡上,數服即止。(出《斗門方》,九真藤即何首烏也。)
〔無〕蝸牛散 治瘰癧潰與未潰,皆可治。
蝸牛(不拘多少,以竹簽穿,瓦上晒乾,燒存性)
上為末,入輕粉少許,豬骨髓調,用紙花量瘡大小貼之。一法,以帶殼蝸牛七個,生用取去肉,入丁香七枚於七殼內,燒存性,與肉同研成膏,用紙花貼之。
〔海〕項後側少陽經中疙瘩,不辨肉色,不問大小,及月日深遠,或有赤硬腫痛用。
生山藥(一塊,去皮) 蓖麻子(一個)上研勻攤貼之如神。(丹溪云︰山藥補陽氣,生者能消腫硬。經曰虛之所在,邪必湊之,留而不去,其病為實,非腫硬之謂乎。故其氣則留滯,自不容不行。)
〔世〕粉金散 黃柏 草烏(等分) 為末,蜜調敷之。
清涼散餅 山慈姑(生用) 良薑(等分)上俱搗為餅,去汁罨之,能散去寒熱。或以山慈菰磨,調酒服,大妙。
此藥大能散 如神。
〔東〕龍泉散 塗 。
瓦粉 龍泉粉(炒,即磨刀石上粉也) 昆布(去上) 廣朮 京三棱(各半兩。酒浸炒乾)上件同為極細末,煎熱水調塗之,用此去疾尤速。
〔世〕治,用鯽魚、芫花,燒灰存性,水調敷。治鼠 。小嫩鼠末出毛者焙乾,蝙蝠糞小麥炒,鬼箭根焙乾,各為末,和勻油調敷,乾再敷之。
〔《本》〕治鼠 瘰癧。刺 皮瓦上炒,上一味研為末,加水銀粉乾敷。
〔《廣》〕治瘰癧經年不瘥者。生玄參搗碎敷上,日一易之。
〔《外》〕治瘰癧,燒野狼屎灰敷上。
〔《本》〕治諸 疾。
朱砂 砒霜 砂 馬牙硝(各等分)上乳缽內研細,麵糊搜如香附子狀。相瘡口大小作之,盡送入瘡口中。恐腫時用薄荷研細塗之。待收口,卻將大柏皮、白丁香並為末,盡入孔中。如邊不乾,卻用江子去殼,不拘多少,用麻油煎令赤,去火氣後,去江子入蠟合如膏,看瘡口大小塗之,及將白芨末水調塗上,立效。
治漏 。用蛇菰子不拘多少,瓦上晒乾為末,用紙捻蘸藥入瘡口,立效。(蛇菰子未詳,恐即慈菰子。)
〔丹〕又方 用大田螺肉燒存性,為末,麝香少許,濕則乾摻,乾則油調敷。
〔《脈》〕人年五六十,其脈浮大者,痺俠背行,苦腸鳴,馬刀挾癭者,皆為勞得之。
又治瘰癧。
人參 白朮 當歸 陳皮 芍藥(酒浸,各一錢) 川芎 香附 茯苓 半夏(各五分) 甘草(少)上作一服,薑二片,以金銀藤煎湯一鐘半,煎前藥,食後就吞絳宮丸五十粒。
又方絳宮丸 大黃(酒蒸,二兩) 山楂 連翹 川芎 當歸(酒洗) 麥芽 桃仁 蘆薈 甘草芸苔子(一兩) 黃連(酒浸) 南星(酒浸) 海藻(酒洗,一兩半) 升麻 羌活 桔梗防風(半兩) 白朮(二兩) 黃芩(酒炒)上用神曲糊為丸。已破,加人參一兩作膏,用甘草節、僵蠶同煎。
治頸上塊動者。夏枯草末(六錢) 甘草末(一錢)上和勻,每服一錢至二錢,茶清調下,食後。
〔《本》〕言夏枯草大治瘰癧,散結氣,有補養厥陰血脈之功,而經不言。觀其能退寒熱,虛者盡可倚仗。若實者,以行散之藥佐之,外施艾灸,亦漸取效。此草三四月開花,夏至邊便枯,蓋稟純陽之氣,得陰則枯耳。世人不知,故表而出之。內瀉病本之法,並見前表裡條。
〔東〕連翹散堅湯 治耳下至缺盆,或至肩上生瘡,堅硬如石,動之無根者,名馬刀,瘡從手足少陽經中來也,或生兩脅,或已流膿作瘡,或未破,並皆治之。
當歸(酒洗,半兩) 黃芩(生,半兩) 土瓜根(酒炒,一兩) 芍藥(一錢) 柴胡根(一兩二錢)連翹(半兩) 蒼朮(三錢) 草龍膽(酒洗,一兩) 黃芩(酒炒,七錢) 甘草(炙,六錢) 黃連(酒炒,三錢)廣朮(酒炒,半兩) 京三棱(細銼,半兩,同廣朮酒洗一次,微炒乾)上以一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百丸,或一百五十丸。一半 咀,每服半兩。
水一盞八分,先浸半日煎去渣,熱服,臨臥頭低腳高,去枕而臥,每口作十次咽,留一口送下丸子,服畢如常安臥。
升陽調經湯 治繞項下或至頰車生瘰癧,此症出足陽明胃經中來也。若其瘡深遠隱曲,肉低,是足少陰腎中來也,是戊傳癸水,夫傳妻,俱作塊子,堅硬大小不等,並皆治之,或作丸服亦得。
升麻(八錢) 連翹(半兩) 葛根(五錢) 草龍膽(酒炒,半兩) 桔梗(半兩) 細黃芩(酒炒,六錢)黃柏(酒炒二次,去皮,七錢) 知母(酒洗,炒,一兩) 廣朮(酒洗,炒,一兩) 甘草(炙,半兩)京三棱(酒洗,微同廣朮炒,五錢) 黃連(去鬚,酒洗,五錢)上秤一半作丸,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百丸,或一百五十丸。一半 咀,每服半兩。
若能食,大便硬,可旋加至七八錢止,水二盞,先浸半日,煎至一盞,去渣熱服。臥身腳在高處,去枕頭,噙一口,作十次咽之,留一口在後送下丸子,服藥畢,臥如常,此治法也。
散腫潰堅湯 治馬刀瘡,結硬如石,在耳下至缺盆,或至肩上,或至脅下,皆手足少陽經中;及瘰癧遍下頦,或至頰車,堅而不潰,在足陽明經中所出。或二瘡已破,及流膿水,並皆治之。
服藥多少,臨病斟酌。量病患飲食多少,大便硬軟,以意消息之。
柴胡梢(四錢) 升麻(六錢) 桔梗(半兩) 草龍膽(酒炒,半兩) 黃芩梢(酒洗,炒,八錢,一半生)連翹(三錢) 甘草根(炙,三錢) 當歸(三錢) 白芍藥(二錢) 栝蔞根(酒洗,半兩) 黃柏(去皮,酒炒,半兩) 知母(炒,半兩) 葛根(二錢) 黃連(二錢) 京三棱(酒炒,三錢) 廣朮(酒洗,炒三錢)昆布(去土,半兩)
上 咀,每服六錢或七錢,水二盞,先浸半日,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於臥處伸腳在高處,頭微低,每噙一口,作十次咽,至服畢,依常安臥,取藥在胸中停留故也。另攢半料,作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百丸,此湯留一口送下,更加海藻半兩炒,食後量虛實加減多少服,皆仿此例。
救苦勝靈丹湯 治馬刀挾癭者,從耳下或耳後下頸至肩上,或入缺盆中者,乃手足少陽經之分野。其瘰癧在於頦下,或至頰車者,乃足陽明經之分野,受心脾之邪而作也。今將二証合治之。
黃耆(一錢,護皮毛,實腠理,及活血氣,又實表,補元氣,乃瘡家之聖藥也) 人參(三分,補肺氣,如氣短及不調而喘者加之) 真漏蘆(半錢,勿以白頭翁代之) 升麻(一錢) 葛根(半錢。
此三味俱足陽明本經藥) 甘草(半錢,能調中和諸藥,瀉火益胃) 連翹(一錢,此一味乃十二經瘡中之藥不可無者,能散血結氣聚,此瘡家之神藥也)牡丹皮(三分,去腸胃中留滯宿血) 當歸身(三分)生地黃(三分) 熟地黃(三分,此三味,諸經中和血生血涼血藥也) 白芍藥(三分,如夏月倍之,其味酸,其氣寒,能補中益氣治腹痛,如冬月寒症勿用) 肉桂(二分,大辛熱,能散結聚,如陰症瘡瘍少用之,此寒因熱用之意,又為陰寒覆蓋其瘡,用大辛熱去之,煩躁者勿用) 柴胡(功同連翹,如瘡不在少陽經勿用) 黍粘子(三分,無腫不用) 昆布(二分,味鹹,若瘡堅硬甚者用之,鹹能軟堅也) 京三棱(炮,二分) 廣朮(三分。此二味瘡堅硬甚者用之,不硬者勿用) 羌活 獨活 防風(各一錢,以上三味,必關手足太陽症脊痛項強不可回顧腰似折項似拔,防風辛溫,如瘡在膈上雖無手足太陽經症,亦當用之,為能散結去上部風邪故也) 益智仁(二分,如唾多者胃不和也,或吐沫吐食胃中寒者,加之,無則勿用) 麥芽(一錢,消食健脾)神曲(炒,二分,食不消化者用之) 黃連(炒,三分,治煩悶) 濃朴(薑製,一錢二分,如腹脹加之) 黃柏(炒,三分,如有熱或腿腳無力加之,如煩躁欲去衣者,此腎中伏火也,更宜加用)上共為細末,湯浸蒸餅,捏作餅子,晒乾搗如米粒大。每服三錢,白湯下。如氣不順,加橘紅,甚者加木香少許,量病患虛實消息之,毋令藥多,妨其飲食,此治之大法也。如止在陽明分者,去柴胡、黍粘子二味,餘皆用之。如在少陽分,為馬刀挾瘦,去獨活、漏蘆、升麻、葛根,加瞿麥三分。如本人氣素弱,其病勢來時氣盛,而不短促者,不可考其平素,宜作氣盛而從病變治之權也,加黃芩、黃連、黃柏、知母、防己,視邪氣在上中下而用之。假令在上焦加黃芩,(半酒洗,半生用。)在中焦加黃連,(半酒,半生。)在下焦加酒製黃柏、知母、防己之類,選而用之。如大便不通而滋其邪盛者,加酒製大黃以利之。如血燥而大便乾燥者,加桃仁泥、大黃。如風結燥不行者,加麻仁、大黃以潤之。如風澀而大便不行,加煨皂角仁、大黃、秦艽以利之。如脈澀,覺身亦氣澀,而大便不通者,加郁李仁、大黃,以除風燥。如陰寒症,為寒結秘,而大便不通者,以局方半硫丸,或加炮附子、乾薑煎,候冰冷服之。大抵用藥之法,不惟瘡瘍一家,凡諸疾病氣素怯弱者,當去苦寒之劑,多加人參、黃耆、甘草之類,以瀉火而補元氣,餘皆仿此。
〔《本》〕治鼠 瘰癧。
土附子(一個) 食鹽(三升) 小便(五升)上三味,同浸半月日取出,將附子去黑皮,陰乾為末,用黑豆爛煮研為膏,丸附子末,如桐子大。每服十丸酒吞下,早晚二服。
〔丹〕初發頭項硬未破者,其效如神。牡蠣四兩,甘草二兩,為末,每服一大錢,食後臘茶同點,日二服,半月除根。(初虞世方 丹溪治世義大官 瘡用此方。)一切丈夫婦人,瘰癧經效。牡蠣用炭一稱 通赤,取出於濕地上,用紙襯出火毒一宿,取四兩,玄參三兩,並搗羅為末,以麵糊丸,如桐子大。早晚食後臨臥,各三十丸,酒下,藥將盡, 亦除根。(出《經驗方》)
〔《肘》〕治頷下瘰癧如梅李大,宜速消之。海藻一斤,酒一升,漬數日,稍稍飲之。
〔《衍》〕取蓼子微炒,研為細末,薄荷酒調二三錢服。治瘰癧,久則效。
〔世〕治瘰癧。用夜合草,遇夜則其葉閉合,本草名合明,俗名連錢母,出禾田中,貼水面生,取其葉搗自然汁服之,渣 患處效。
〔《保》〕文武膏 治瘰癧。
用桑椹黑熟者二斗,以布袋絞取汁,石器中熬成膏子,白湯化下一匙,日三服,紅者晒乾為末,湯調服。
〔《聖》〕治瘰癧,腫硬疼痛,年深時久不瘥。用狸頭蹄骨酥炙黃,搗羅為散,每日空心粥飲調下一錢匕。
〔《靈》〕黃帝曰︰寒熱瘰癧在於頸腋者,皆何氣使生?岐伯曰︰此皆鼠 寒熱之毒氣也,留於脈而不去者也。鼠 之本,皆在於藏,其末上出於頸腋之間,其浮於脈中,而未內著於肌肉,而外為膿血者易去也。黃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諸從其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絕其寒熱。審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來以去之,其小如麥者,一刺知,三刺而已。(寒熱篇)上經一章,皆從經脈,取臟腑之本,以治瘰癧之末也。其末出於耳下或耳後下頸至肩上,或入缺盆中者,當於手足少陽經取之,或針或灸,如後穴。
〔扁〕瘰癧︰天井 肩井。
〔《撮》〕瘰癧︰天井(半寸,灸七壯,瀉之)
〔東〕腋下腫,馬刀挾癭,善自嚙舌頰,天牖中腫,寒熱︰臨泣 丘墟(各一分,灸五壯)太沖(一分,灸三壯) 腋下頸項腫︰天池(順皮三分,灸七壯。)如頷腫,加後溪(二分,灸五壯。)腋下腫馬刀挾癭喉痺︰陽輔(五分,灸二七壯) 申脈(一分,灸三壯立愈)
〔《甲》〕胸中滿,腋下腫,馬刀,善自嚙舌頰,天牖中腫,淫濼脛酸,頭眩,枕骨頷腮痛,目澀身痺,洒淅振寒,季脅支滿,寒熱,脅腰腹膝外廉痛,臨泣主之。馬刀腫,淵液、章門、支溝主之。出於頦下,或至頰車者,當於手足陽明經取之,或針或灸,如後穴︰三里(足陽明)合谷(手陽明)
〔丹〕搗生商陸根作餅子,置於瘰癧上,艾炷灸餅子上,乾即易之,灸三四餅。(出《外台秘要》)
〔世〕當 上貼肉灸十四壯,神效。
〔東〕瘰癧馬刀,將先出一瘡,用四楞鐵環定住,不令出移,破作口子,以油紙捻 之,勿令合了,以絕其瘡之源,其效至速。如瘡不破,或病患不肯破,更以藥塗之,三日一易之。以龍泉散主之。(方見表裡條。)
〔世〕瘰癧多生肩項,或赤或白,或沉或浮,初生如豆,久似核,年月浸久,其大如梅,或如雞卵,排行成列,或生二三,或生六七,俗名蟠蛇 是也。用性努力,思慮過久,則疾痛赤腫繼之,早治為上。流注,婦人多有之,其性躁急,其氣怫郁,其心執著,初生在項,破後膿注四肢,遍體結毒,如梅李狀,不療自破,孔竅相穿,寒熱疼痛,或流膿汁,是名流注 也,又名千歲瘡。宜服托裡救苦神應丸 。
川烏附(去皮臍,生用,一兩) 烏頭(五兩) 當歸(酒浸,一宿) 沒藥 白芷陳皮 甘草節(各一兩) 蟬蛻(水洗,半兩) 大皂角(七錠,去皮弦子) 薑黃(一兩半)上用皂角敲碎,水四大碗,煎至二大碗,濾去渣,用汁一同煮烏頭、川烏,候烏頭爛為度,擂如泥。其餘諸藥,卻另為末,和烏頭泥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六十丸,飢飽皆用薄荷湯下。
若瘡既破,穿鑿孔穴,其處必生腫肉如指大,或黑或白,乃風與氣搏,宜驅風行經散氣之劑,以化氣調經湯主之。
化氣調經湯 與神應丸間服,治流注 。
香附末(酒浸一宿,晒乾,一兩) 橘皮(二兩) 羌活(一兩) 白芷(一兩) 甘草(半兩)牡蠣(,半兩) 天花粉 皂角刺(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清湯不拘時候調下,日三次。
如脈有力者,先用追毒神異湯 下之,卻服救苦神應丸。
辰砂 血竭(各一錢) 麝香(一字。共為細末) 大黃(半兩) 大甘草節(半兩)
上為 咀,作一帖,河水一鐘,煎半鐘,調前末子,臨臥服之。
單窠 者,生一個也,發於頸項,最難治。但宜如前藥服之,日久自消。或發於囟骨,亦難治。用毒藥療之,勿令浸漬日久。
蓮子,一胞裹十數枚,生於項之左右,以手觸則能轉動,尚可用藥治療,如堅硬挨不動者,乃不可生。憎寒發熱,燥渴,凡遇此症,至難治,雖神聖亦無如之何也已。
重台,生於項頸,或左或右,初則單窠結在上,或在下,重疊見之,是名重台 。此症藥不可療,不可針灸,若是毒行,甚腫痛,發渴生痰,萬死一生,害人極速。初覺有之,急用小犀角丸,粉金散治之。
燕窠,形似燕窠,不可治。
肺脈微澀,為鼠,在頸支腋之間,下不勝其上,其應善酸。(全文見治虛實法。色白,脈主澀。)
〔《靈》〕黃帝曰︰決其生死奈何?岐伯曰︰反其目視之,其中有赤脈,上下貫瞳子,見一脈,一歲死。見一脈半,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見二脈半,二歲半死。見三脈,三歲而死。
見赤脈不下貫瞳子,可治也。(寒熱篇)
〔丹〕夫瘰癧初發,必起於少陽經。不守禁戒,必延及陽明經。大抵食味之濃,郁氣之積,曰毒,曰風,曰熱,皆此三端,招引變換,須分虛實。彼實者固易治,自非痛斷濃味與發氣之物,雖易亦難,殊為可慮。以其屬膽經,主決斷,有相火,而且氣多血少,婦人見此,若月經行,不作寒熱,可生。稍久轉為潮熱,其症危矣。自非斷欲絕慮食淡,雖神聖不可治也。
獨形而小核者,為結核。
〔河〕結核,火氣熱甚則鬱結堅硬,如果中核也,不須潰發,但熱氣散則自消。
〔丹〕結核,或在項、在頸、在臂、在身,如腫毒者,多在皮裡膜外,多是痰注作核不散,問其平日好食何物?吐下後,用藥散核。結核在頸項方。
僵蠶(炒) 大黃(酒浸) 青黛 膽星(各等分)
上為末,蜜丸噙。
結核在下頦。二陳湯加酒炒大黃、連翹、桔梗、柴胡。結核在臂。二陳湯加連翹、防風、川芎、酒芩、蒼朮、皂角刺、僵蠶、麝香,行太陰、厥陰之積痰,使結核自消,甚捷。
〔《濟》〕治頦下結核不消,《經效》用大肚蜘蛛,不拘幾個,以好酒浸之,研爛,同浸酌酒,去渣,溫熱,臨臥服之。
〔《靈》〕虛邪之入於身也深,寒與熱相搏,久留而內著,寒勝其熱則骨疼肉枯;熱勝其寒則爛肉腐肌為膿;內傷骨,內傷骨為骨蝕,有所疾前筋,(“疾前”二字,衍文也,筋當作“結”。)筋屈不得伸,邪氣居其間而不反,發為筋溜。有所結,氣歸之,衛氣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為腸溜。久者數歲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結,氣歸之,津液留之,邪氣中之,凝結日以易甚,連以聚居,為昔瘤。以手按之堅,有所結,深中骨,氣因於骨,骨與氣並,日以益大,則為骨疽。有所結,中於肉,宗氣居之,邪留而不去,有熱則化而為膿,無熱則為肉疽。凡此數氣者,其發無常處,而有常名也。(刺節真邪篇 此皆虛邪中人為病弗去而久留著,故積歲累月而成疽瘤也。)
〔子和〕新寨一婦人,年四十餘,有瘤三瓣,戴人令以咸吐之。三涌、三汗、三下,癭已消半。
次服化癭之藥,遂大消去。夫病在上者,皆宜吐,亦自有消息之法耳。
〔河〕瘤氣赤瘤丹,熱勝氣也,火之色也。
〔丹〕癭氣先須斷濃味。
海藻(洗,一兩) 黃連(二兩)
上為末,以少許置掌中,時時舐之,津咽下。如消三分之二,須止後服。一方,用黃柏二兩,海藻一兩,不用黃連亦佳。
治癭氣結核,累累腫硬。以昆布一兩,洗去鹹,搗為末,每用一錢。綿裹於好醋中浸過,含之咽津,藥味盡,再噙之。
〔《肘》〕治頸下卒結囊,欲成癭。海藻一斤,洗去鹹,酒浸飲之。
〔無〕破結散 海藻(洗) 草龍膽 海蛤 通草 昆布 礬石(枯) 松蘿(各三分) 麥面(四分)半夏 貝母(各二分)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忌鯽魚、豬肉、五辛、生菜、諸雜毒物。十日知,二十日愈。
〔《濟》〕玉壺散 治三種癭。
海藻(洗) 海帶(洗) 昆布 雷丸(各一兩) 青鹽 廣朮(各半兩)上等分為細末,陳米飲丸,如榛子大,噙化。以煉蜜丸,亦好。
〔子和〕人參化癭丹 海帶(洗) 海藻(洗) 海蛤 昆布(以上四味皆焙) 澤瀉(炒) 連翹(以上各等分)豬靨 羊靨(各十枚,豬羊靨即豬羊外腎,乃囊中之卵也)
上為末,蜜丸,如雞頭大。臨臥噙化一二丸,忌油膩物。
〔羅〕寶金散 偏醫癭氣無不瘥。
豬羊靨(十對。暖水洗去脂膜後晒乾,杵為細末) 海藻(洗) 海帶(各二兩。洗)丁香 木香 琥珀(研) 麝香(研,各一分) 真朱(研,半兩)上件,先將丁香、木香、海藻、海帶杵為細末,入下項藥味,合和再研細,重羅過,每服一錢,熱酒一盞調服,夜臥服,垂頭而睡。若在室男女,十服必效。如男子、婦人患者,一月見效,有胎不可服。
海帶丸 治癭氣,久不消。
海藻(洗) 貝母 青皮 陳皮上件,各等分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食後噙化一丸,大效。
〔羅〕枯瘤方名一井散 砂 粉霜 雄黃(以上各二錢) 輕粉 沒藥 乳香(以上各一錢) 土黃(三錢,做土黃法︰砒黃另末二兩,木鱉子半兩去殼,巴豆半兩去油, 砂另為末二錢,上以砒黃一處為末,用木鱉子同石腦油成一塊,油紙裹定,埋於地坑內四十九日,取出於瓷器盛,掰作小塊研細,少許。
砒黃即雌黃)
上為細末,以津調塗瘤頂,外邊歇一韭葉,先以花紙貼之,上用小黃膏貼之。
小黃膏 黃柏 黃芩 大黃(各等分)
上為細末,以水調為糊,比前藥大一遭,三日一易,至八九日不取,直候可取。一方,單用黃柏末亦佳。
〔丹〕小兒丹瘤。蓖麻子五個,去皮,研入面一匙,水調塗之,甚妙。(出小兒門。)
〔羅〕生肌青龍散 訶子皮 高茶 龍骨上件各等分為細末,乾摻上。
又枯瘤方 砒 砂 黃丹 雄黃 輕粉(以上各一錢) 斑蝥(生用,三十個) 朱砂 乳香 沒藥(各一錢)上研為末,糯米粥為丸,捏作棋子樣,爆乾。先灸破瘤頂三炷,以藥餅蓋上,用黃柏末以水調貼之,數日,自然枯乾落下。
一方以銅綠為末,草刺瘤破,摻上以膏藥塗之。
〔世〕點瘤 方 神驗。
桑柴灰 棗樹灰 黃荊灰 桐殼灰(各二升半) 蕎麥灰(少)上以沸湯淋汁五碗許,澄清,入斑蝥四十個,穿山甲五片,乳香、腦子不拘多少,約五碗煎作二碗,用瓷器盛之。乳香、腦子,候冷入之。後臨用時,入新鍛石調成膏,神妙。敷瘤上,乾以清水潤之,其效如神。
〔羅〕枯瘤方 桑柴灰(三碗) 鍛石(三碗) 朽木(三兩) 乾桑耳(三兩) 草烏(半斤) 川烏(四兩)上朽木等四味,一處燒灰,令存性,同前二灰研勻,用水一桶,淋汁,如法熬成膏用之。
〔東〕諸癭惡氣︰肩 (男左灸十八壯,右十七壯。女右灸十八壯,左十七壯。)又法︰天府(七七壯) 沖陽(隨年壯。)
〔《甲》〕癭,天窗(一作天容,《千金》作天府)及 會主之。癭瘤,氣舍主之。
〔子和〕在西華,眾人皆訕以為吐瀉而已。一日,魏壽之與戴人入食肆中,見一夫病一瘤,正當目上網內,色如灰李,下垂覆目睛,不能視物。戴人謂壽之曰︰吾不待食熟,立取此瘤。
魏未之信也。戴人曰︰吾與爾取此瘤何如?其人曰︰人皆不敢割。戴人曰︰吾非用刀割,別有一術。其人從之。乃引入一小室中,令俯臥一床,以繩束其,刺委中大出血,先令以手揉其目瘤上,亦刺出雀糞,立平出戶。壽之大驚。戴人曰︰人之有技,可盡窺乎。郜城,戴人之鄉也。
一女子未嫁,年十八,兩手背皆有瘤,一類雞距,一類羊角,腕不能釧,向明望之,如桃膠然。
夫家欲棄之,戴人見之曰︰在手背者,為膠瘤,在面者,為粉瘤,此膠瘤也。以 針十字刺破,按出黃膠膿三二匙,立平。瘤核更不再作,婚事複成。非素明者,不敢用此法耳。
〔《本》〕治果報面生 瘤。方用艾丸灸十壯,即用醋磨硫黃,塗紙上,剪如螺螄掩子大,貼所灸處。更用膏藥重貼,二日一換,候癢擠出膿,如綠豆粉即愈。硫黃,羅謙甫作雄黃。
〔無〕癭多著於肩項,瘤則隨氣凝結,此等皆年數深遠,浸大浸長。堅硬不可移者,名曰石癭。
皮色不變者,名曰肉癭。筋脈露結者,名曰筋癭。赤脈交結者,名曰血癭。隨憂愁消長者,名曰氣癭。五癭皆不可妄決破,決破則膿血崩潰,多致夭枉。瘤則有五,骨瘤、脂瘤、肉瘤、膿瘤、血瘤,亦不可決潰,肉瘤尤不可治,治則殺人。唯脂瘤,破而去其脂粉則愈。
〔丹〕服癭瘤藥,先須斷濃味。
(即俗謂之偷針也。)運氣目 方有二︰一曰熱。經云︰少陰司天之政,三之氣,大火行,寒氣時至,民病目赤 瘍,治以寒劑也。
二曰燥。經云︰歲金太過,民病目赤腫 瘍。又云︰陽明司天,燥淫所勝,民病目瞇 瘍,治以溫劑也。
〔世〕治偷針眼方。
南星(生為末,三錢) 生地黃(不拘多少)上一處,研成膏,貼太陽兩邊,腫自消。
又方 治偷針眼,生薑搗細 之,淚出即愈。
〔丹〕蒲公英草,清明時節如薺菜狀,中開一朵花如菊花者取乾,與蒼耳草二味等為末,以好醋濃煎,浸洗即愈。
蒲公英忍冬酒 治天蛇頭,極效累驗。(方見乳癰門。)
〔世〕治天蛇頭。蒲公英搗細,水和調,去渣,服之。又搗渣 患處,屢效。治天蛇頭,用野落蘇(即兼絲子) 金銀花藤 天蕎麥上切細,用好米醋濃煎,先熏後洗。
又方用人糞雜黃泥搗之,裹在患處即愈。
〔丹〕治手指忽腫痛,名為代指。以烏梅入醋研,浸患處,立瘥。治手指腫,酸漿水,入少鹽熱浸之,冷即易。(孫真人方)
(嵌,丘銜反)
〔《精》〕治甲疽,因剔甲傷肌,或因甲長侵肉,遂成瘡腫痛,複緣穿窄靴趼損四邊,腫 黃水出,浸淫相染,五指俱爛,漸漸引上腳缺,泡漿四邊起,如火燒瘡,日夜倍增,醫方所不能療者。
用綠礬五兩,形色似朴硝而綠色,置於鐵板上,聚炭封之,吹令火熾,其礬即沸,流出色赤如溶金汁者是真也,候沸定汁盡,去火待冷,取出研為細末,色似黃丹,收之。先以鹽湯洗瘡,帛裹乾,用此末敷之愈。
〔《靈苑》〕治甲疽 肉裹甲,膿血疼痛不瘥。凡此疾,須剔去肉中甲,不治亦愈。或已成瘡不瘥,用乳香末、膽礬燒研等分,敷之內消愈。
〔《精》〕勝金方 治甲疽, 肉膿血疼痛不瘥。
用牡蠣頭濃處,生研為末,每服二錢,研靛花酒調下。如癰盛已潰者,以此末敷之,更服煎藥,一日三服。
〔丹〕嵌甲、陷甲、割甲成瘡,久年不瘥者。用烏頭尖、黃柏等分末之,洗淨貼之。
〔《精》〕華佗治嵌甲累效方。
砂 乳香(並研,各一錢) 膩粉(半錢) 橄欖核(燒存性,用三個) 黃丹(一字)
上為末,以生麻油調,先以鹽湯洗淨挹乾,敷之二次效。
〔丹〕乳硬論乳房陽明所經,乳頭厥陰所屬。乳子之母,不知調養,怒忿所逆,鬱悶所遏,濃味所釀,以致厥陰之氣不行,故竅不通,而汁不得出;陽明之血沸騰,故熱甚而化膿。亦有所乳之子,膈有滯痰,口氣 熱,含乳而睡,熱氣所吹,遂生結核。於初起時,便須忍痛,揉令稍軟,吮令汁透,自可消散。失此不治,必成癰癤。治法,疏厥陰之滯,以青皮;清陽明之熱,細研石膏;行污濁之血,以生甘草節;消腫導毒,以栝蔞子;或加沒藥、青橘葉、皂角刺、金銀花、當歸頭,或湯或散,加減隨意消息,然須以少酒佐之。若加以艾火兩三壯於腫處,其效尤捷。彼村工喜於自,便妄用針刀,引惹拙病,良可哀憫。若夫不得於夫,不得於舅姑,憂怒郁遏,時日累積,脾氣消沮,肝氣橫逆,遂成隱核,如鱉棋子,不痛不癢,十數年後,方為瘡陷,名曰乳岩。
以其瘡形嵌凹似岩穴也,不可治矣。若於始生之際,便能消釋病根,使心清神安,然後施之治法,亦有可安之理。予族侄婦年十八歲時,曾得此,察其形脈稍實,但性躁急,伉儷自諧,所難者後姑耳。遂以單方青皮湯,間以加減四物湯行經絡之劑,兩月而安。此病多因濃味濕熱之痰,停蓄膈間,與滯乳相搏而成。又有滯乳,因兒口氣吹噓而成。又有拗怒氣激滯而生者, 石膏、燒樺皮、栝蔞子、甘草節、青皮,皆神效藥也。婦人此病,若早治之,便可立消。有月經時,悉是輕病,五六十後,無月經時,不可作輕易看也。乳癰青皮 栝蔞 橘葉 連翹 桃仁(留尖) 皂角刺 甘草節 破多,加參、 。
〔《精》〕神效栝蔞散 治乳癰乳岩,神效。丹溪亦云︰妙捷。恐貧賤之家,未能辦集者,用後蒲公英草尤妙。
栝蔞(一個,去皮焙為末,子多者有力) 甘草(生) 當歸(酒浸,焙,各半兩) 乳香(另研)沒藥(另研,各二錢半)
上為末,用無灰酒三升,於銀石器內慢火熬取一升,清汁分作三服,食後良久服。如有奶岩,便服此藥,可杜絕病根。如毒氣已成,能化膿為黃水。毒未成,即於大小便中通利。如疾甚,再合服,以退為度。
立效散與前方間服神妙,但於栝蔞散方,減去當歸,加紫色皂角刺一兩六錢是也。
〔《本》〕蒲公英草,味甘平無毒,主婦人乳癰腫,水煮汁,飲之及封之,立消。用酒煎更妙,渣敷患處。
〔丹〕蒲公英在處田間路側有之,三四月開黃花似菊,味甘,解毒散滯,意其可入陽明太陰經,洗淨細研,以忍冬藤濃煎湯,入少酒佐之,隨手便欲睡,睡覺已失之矣。
〔雲〕張氏橘皮湯 治乳癰未結即散,已結即潰,極痛不可忍者,神效。因小兒吹乳變成斯疾者,並皆治之。用陳皮一味,湯浸去白,晒乾,麵炒微黃,為細末,麝香研酒調二錢。初發覺赤腫疼痛,一服見效。
〔丹〕乳癰初發腫硬,一服瘥。真樺皮末,酒服方寸匕,睡省已失。(出《靈苑》)
〔羅〕勝金丹 治婦人吹乳,極有神效。
用百齒霜(即木梳上發垢)上一味,不拘多少,有無根水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丸,倒流水送下,食後,令病左乳者左臥,右乳者右臥,於溫處汗出愈。用新水傾於房上接之,乃倒流水也。
〔《圖》〕治婦人奶疼,痛不可忍。用穿山甲炙黃,木通各一兩,自然銅半兩生用,三味搗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簡》〕 婦人吹乳,獨勝散 。
白丁香半兩。搗羅為末,每服一錢匕,溫酒調服無時。
〔雲〕治婦人吹乳,皂角散 。
歌曰︰婦人吹乳意如何?皂角燒灰蛤粉和,熱酒一杯調一字,頃間揉散笑呵呵。
又方乳香(研,一錢) 栝蔞根末(一兩)上研令勻,溫酒調服二錢。
〔丹〕楊孺人乳腫痛。
青皮 石膏( ) 連翹 皂角刺(炒) 黃藥子 當歸頭 木通(各一錢) 甘草(生,三分)作一帖,入好酒些少,同煎飲之。又有別藥洗腫處。
義二孺人,平時乳內有結核,不為痛,忽乳邊又有一腫核,頗卻有些痛。
黃芩 川芎 木通 陳皮(各四錢) 人參(二錢) 芍藥(一錢) 大腹皮(三錢) 炙甘草生甘草(各一錢) 當歸頭(一錢)分二帖煎服。
〔丹〕二孺人,但經將行而乳腫,先兩日發口乾而不渴,食少減,脈左弦帶數,右卻平。治用四物湯加陳皮、白朮、茯苓,帶熱下。與點丸三十粒。
產後乳膨,調麥芽飲,自消。
〔雲〕連翹湯 治產後妒乳並癰。
連翹 升麻 芒硝(各一兩) 玄參 芍藥 白蘞 防己 射干(各八錢) 大黃(二錢)甘草(六錢) 杏仁(四十個,去皮尖)
上 咀,以水六升,煮二升,下大黃,次芒硝,分三服。
〔丹〕一婦人年六十,濃味郁氣而形實多妒,夏無汗而性急,忽左乳結一小核大如棋子,不痛,自覺神思不佳,不知食,味絕半月。以人參湯調青皮、甘草末,入生薑汁,細細呷,一日夜五六次,至五七日消矣。此乃乳岩之始。不早治,隱至五年十年以後發,不痛不癢,必於乳下潰一竅,如岩穴出膿,又或五七年十年,雖飲食如故,洞見五內,乃死。惟不得於夫者有之,婦人以夫為天,失於所天,乃能生此。謂之岩者,以其如穴之嵌岈,空洞而外無所見,故名曰岩。患此者,必經久淹延。惟此婦治之早,正消患於未形,餘者皆死,凡十餘人。又治一初嫁之婦,只以青皮、甘草與之安。
〔丹〕用蒲公英草搗爛, 患處神妙。
〔雲〕用天南星末,以溫酒調塗之。
〔《聖》〕治婦人乳痛成癰。以益母草為末,水調塗乳上,一宿自瘥。生搗爛用之亦得。
〔《山》〕婦人吹乳。用桑樹蛀屑,飯搗成膏貼之。
〔丹〕乳頭裂破。丁香末敷之。(《梅師方》)
〔《怪穴》〕乳癰︰乳中穴(在乳下中,針入一分,沿皮向後一寸半,灸,瀉。)
〔《甲》〕乳癰,寒熱短氣,臥不安,膺窗主之。乳癰,淒素寒熱,痛不可按,乳根主之。
大驚乳痛,梁丘主之。乳癰有熱,三里主之。(乳癰諸藥不能止痛者,三里針入五分,立止。)女子乳癰驚,巨虛下廉主之。(《千金》云︰臂腫重,足蹈不收,跟痛。)乳癰,太沖及複溜主之。妒乳,太淵主之。婦人乳餘疾,肓門主之。
〔丹〕《外科精要》云︰癰疽入囊者死。囊為厥陰,今以死言之,將以為屬少陰腎經邪?予親見入囊者七八人,悉以濕熱入肝經施治,而用補陰藥佐之,雖膿潰皮脫,睪丸懸掛可畏者,皆不死。但未知下虛年老者如何耳?
〔《千》〕治丈夫陰頭癰,師所不能醫。用鱉甲一枚,燒末,以雞子白和敷之良。
〔《精》〕治穀道前後生癰,謂之懸癰。用橫紋甘草一兩,四寸截斷,以長流水一碗,文武火慢慢蘸水炙,自早至午,炙令水盡,甘草中心見水潤為透,細銼。卻用無灰好酒二小杯,入甘草煎至一杯,溫服之,二三服便可保無虞。此病初發,如松子大,漸如蓮子。數十日後,始覺赤腫如桃子,即破。若破,難治。此藥雖不能消,過二十日後,必盡消矣。投兩服,亦無害。林判院嘗患此癰已破,服此藥兩服,瘡即合,甚妙。
〔丹〕騎馬癰。用大粉草帶節四兩,長流水一碗,以淬浸水盡,為末,入皂角灰少許,作四服,湯調,頓服立效。
〔垣〕青皮湯 治便毒。
青皮 防風 當歸身 甘草梢(生。各等分)
上 咀,分作四服,水一小碗,煎至八分,去渣,大溫服。空心,日進三服。
〔丹〕毒腫或著陰卵,或偏著一邊痛,牽引小腹,痛不可忍。(方見癰疽雜病痛牽引小腹條。)
〔子和〕玉燭散(即四物湯、調胃承氣湯各半服之也。)
〔世〕又方劉寄奴 王不留行 大黃 金銀花 木鱉子上等分,酒水煎,露一宿,五更服。
〔丹〕便毒初起。
射干(二寸) 生薑(如指大搗細)上取順流水,煎微沸,服之,以瀉為度。又用牛皮膠,醋煮塗患處。
已結成膿者。
大黃(半兩) 枳實(三分) 濃朴(三錢) 甘草節(一錢) 連翹(半錢) 桃仁泥(二十一枚)生薑(三片)上作一帖,煎服之,又,便毒。
青皮 白芷 柴胡 赤芍藥 檳榔 朴硝 烏藥 木瓜 大黃 連翹 栝蔞 生地黃甘草節 三棱 蓬朮 黃芩 犀角 皂角刺
上 咀,水三碗,煎至一碗,大飢服,以瀉為度。
〔《山》〕便毒。取大蜘蛛一個,研細,熱酒下。
〔丹〕又方用甘草節、白芷、黃連各等分。如破者,龍骨、白枯礬、赤石脂,並用鐵圍散 。
癰疽腫毒亦治,用之效。
乳香 沒藥(各半兩) 大黃 黃連 黃柏 南星 半夏 防風 羌活 皂角刺 木鱉子栝蔞 甘草節 草烏尖 阿膠(另研)
上為細末,醋調成膏,以石器內,火熬黑色,鵝翎敷之。
〔《保》〕諸瘡大痛,不辨肉色,漫腫光色,名附骨癰,如神三生散 。
露蜂房 蛇蛻 頭髮(洗淨,等分)上燒灰存性,研細,酒下三錢。
〔丹〕附骨癰,熱在血分之極。初發時,以青皮、甘草治之,破後當養血。
〔《素》〕肝滿、腎滿、肺滿,皆實,即為腫。(王注云︰滿謂脈氣滿實,腫謂癰腫。)肺之癰,喘而兩 滿。(仲景云︰肺癰吐膿如米粥,咽燥振寒。)肝癰,兩 滿,臥則驚,不得小便。腎癰,腳下至少腹滿。(大奇論 林億云︰腳下當作 下。《千金》云︰腸癰之為病,小腹腫強,按則痛,便數似淋。仲景云︰腸癰小腹痞堅,蓋小腹痛而痞堅者,腎癰也。小便數而似淋者,腸癰也。
即肺癰肝癰之屬。)胃脘癰,人迎脈逆而盛。(全文見後胃脘癰條。)
〔丹〕癰疽發於內者,肺癰、肝癰、腎癰、腸癰、囊內癰、附骨癰,惟肺癰須先解表,令表而出之。
〔《千》〕咳唾膿血,其脈數實者,為肺癰。若口中咳即胸中隱痛,脈反滑數,此肺癰也。
問曰︰病者咳逆,何以知其肺癰?當有膿血,吐之則死,其脈何如?曰︰寸脈微而數。微為風,數為熱,微則汗出,數則惡寒,風中於衛,呼氣不入,熱逼於榮,吸氣不出,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舍於衛,其人則咳,口乾喘滿,咽燥不渴,多吐濁沫,時時振寒。熱之所過,血為凝滯,蓄結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問曰︰振寒發熱,寸脈滑數,其人飲食起居如故,此為癰腫。醫反不知,以傷寒治之,不應,何以知有膿?膿之所在,何以別知其處?師曰︰假令膿在胸中者,為肺癰,其脈數,咳吐有膿血。設膿未成,其脈自緊數,緊去但數,為膿已成也。
〔《要》〕小青龍湯(方見傷寒條。)
〔《要》〕葶藶大棗瀉肺湯 治肺癰,喘不得臥。
葶藶(炒黃,研細,丸如彈大) 大棗(十二枚)水三升,入棗,先煮取二升,去棗,入葶藶,又煮一升,頓服之。又曰︰治肺癰胸滿脹,一身並面目浮腫,鼻塞清涕出,不知香臭酸辛,咳逆上氣,喘鳴迫塞,用前方三日一劑,可至三四劑,須先與小青龍湯一劑,乃與之。
〔《要》〕桔梗湯 治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粥者,肺癰也。
桔梗 甘草(炙,各一兩)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分溫再服,則吐膿血也。亦治喉痺。《三因》甘草倍之,每四錢,名四聖散。《千金》亦名桔梗湯,用桔梗三兩,甘草二兩,服後,必吐膿血。
〔《要》〕葦莖湯 治肺癰。又云︰一本治咳有微熱,煩滿,心胸甲錯。
葦莖(三升,切) 薏苡仁(半升) 冬瓜仁(半升) 桃仁(五十枚,去皮)水一斗,先煮葦莖得五升,去,入諸藥,取二升,分溫五服,當吐如粥。《千金》云︰肺癰當吐膿血。(葦莖即汀洲間蘆荻之粗種也。)治吐膿血,如肺癰狀,口臭,他方不應者,宜消風散。入男子髮灰,研細入和之,清米飲下,可除根,只兩服。亦治吐血。(消風散方︰荊芥、川芎、羌活、人參、茯苓、僵蠶、防風、蟬蛻、藿香各二錢,濃朴、陳皮各半兩,為末是也。)
〔韋宙〕獨行方治心胸甲錯,為肺癰,黃昏湯 主之。
用夜合皮掌大一枚,水三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夜合樹,按本草即烏農樹。)上肺癰証治,《要略》以小青龍湯先與一劑,乃行氣取膿之藥,將以解表之風寒邪氣,此治腫瘍之例也。
後以韋宙方終之者,將以補裡之陰氣,此治潰瘍之例也。(以上六方皆丹溪所集。)
〔梅〕如聖丸 治風熱毒氣上攻,咽喉痛痺,腫塞妨悶,及肺癰喘嗽,唾濃血,胸滿振寒,咽乾不渴,時出濁沫,氣臭腥,久久咯膿,狀如米粥。
樟腦(另研) 牛黃(另研) 桔梗 甘草(生用,各一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每兩作二十丸。每用一丸,噙化。
〔丹〕濟生桔梗湯 治肺癰,心胸氣塞,咳嗽膿血,心神煩悶,咽乾多渴,兩足腫滿,小便赤黃,大便多澀。
桔梗、貝母、川歸、栝蔞仁、枳殼、薏苡仁、桑白皮、防風,以上各一兩,生甘草、杏仁、蒸百合各半兩,黃耆一兩半。
上修事 咀,每服四錢,水一碗半,生薑五片,煎至八分,去渣服。若大便秘,加大黃。
小便秘,加木通。
〔仲〕桔梗白散 治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
桔梗 貝母(各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炒研如脂)上三味,為散,強人飲服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者,吐膿血。膈下者,瀉出。若下多不止,飲冷水一碗則定。(此亦《要略》方,丹溪不刪,採用之者,必有微意存焉。)
〔丹〕肺癰。《醫壘元戎》搜風湯吐之。(搜風湯未考。)
〔《本》〕治肺癰,吐膿血,作臭氣,胸乳皆痛,升麻湯 。
川升麻 桔梗 薏苡仁 地榆 牡丹皮 芍藥(各半兩) 甘草(二分)上銼粗末,每一兩,水一升半,薑五片,煎去渣,日三服。
〔丹〕濟生排膿湯 治肺癰得吐膿後,以此排膿補肺。
生綿 二兩,細末,每二錢,水一碗,煎一半服。
肺癰收斂瘡口,止有合歡樹皮,白蘞煎湯飲之。
肺癰已破,入風者不治。腸癰,《千金》謂妄治必殺人。腸癰為病,小腹重而強,按之則痛,便數似淋,時時汗出,複惡寒,身皮甲錯,腹皮急,如腫狀,其脈數者,小有膿也。巢云︰洪數者,已有膿,脈若遲緊者,未有膿。甚者腹脹大,轉側有水聲,或繞臍生瘡,或膿自臍出,或大便出膿血。
〔《脈》〕問曰︰羽林婦病,何以知腸有膿?師曰︰脈滑而數,滑則為實,數則為熱,滑則為榮,數則為衛,衛數下降,榮滑上升,榮衛相干,血為敗濁,小腹痞堅,小便或澀,或自汗出,或複惡寒,膿為已成。設脈遲緊,則為瘀血,血下即安。
〔《要》〕薏苡附子敗醬散 治身甲錯,腹皮急如腹脹,本無積聚,身熱脈數者。
附子(炮,二分) 敗醬(五分) 薏苡仁(一錢)
上為末,每服方寸匕,以水二合煎,頓服,小便當下。《三因》薏苡仁、附子同前,敗醬用一兩一分,每四錢,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渣空心服。
〔《千》〕大黃牡丹湯 治腸癰,小腹痞堅,或偏在膀胱左右,其色白堅大如掌熱,小便自調,時自汗出。脈遲堅者,未成膿,可下之,當有血。脈數膿成,不複可下。
大黃(四兩) 牡丹皮(三兩) 芒硝(二兩) 冬瓜仁(一升) 桃仁(五十個)
上 咀,水五升煮一升,頓服,當下膿血。《刪繁》用芒硝半合,瓜子五合。劉涓子用硝石三合,《肘後》同,名瓜子湯。《三因》用大黃、桃仁各二分,瓜子三分,牡丹皮一錢,硝二錢,銼散作一帖,水三盞,煎至八分,去渣,入硝再煎沸,頓服無時。
〔無〕薏苡湯 治腸癰,腹中痛,煩躁不安,或脹滿不食,小便澀。婦人產後虛熱,多有此病,縱非癰,但疑是者,便可與。或有差,亦無妨。
薏苡仁五兩,牡丹皮、桃仁各三兩,瓜子仁四兩。
銼散,每四大錢,水盞半,煎七分服。姚氏去桃仁,用杏仁。崔氏加芒硝二兩。《千金》方同。
醫案曰︰女子腹痛,百方不治,脈滑數,時作熱,腹微急。孫診曰︰腹痛脈當沉細,今脈滑數,此腸癰也。以雲母膏一兩,作丸如桐子大。以牛皮膠烊,溫酒調膠水,下丸子藥。晌時服盡膏,下膿血一盆而安。
〔《千》〕灸法,屈兩肘正肘頭銳骨是穴,灸百壯,下膿血而安。
王氏《余話》有婦人腸中痛不可忍,大便自小便出。李生診之曰︰芤脈見於陽部,此腸癰也。
乃出雲母膏,作百十丸,煎黃耆湯吞下,利膿血數升而安。李曰︰寸芤積血在胸,關芤為腸生癰也。
李乃楊吉老之婿,棄舉業習醫,官取醫博士。內疽者,皆因飲食之火,挾七情之火,相郁而發。
飲食者陰受之,七情者臟腑受之,宜其發在腔子而向裡,非干腸胃肓膜也。謂之內者,以其視之不見故名焉。
上腸癰五方,丹溪先生所集也。前三方內,其《要略》一方,元本雖云內有癰膿,然先生不言之,而又連《千金》、《三因》二方置於篇首者,蓋亦腫瘍瀉利例也。後二方用膠烊黃耆煎湯。吞藥者,蓋亦潰瘍補例也。
〔《素》〕帝曰︰人病胃脘癰者,診當何如?岐伯曰︰診此者,當候胃脈,其脈當沉細,沉細者氣逆,(《甲乙經》“沉細”作“沉澀”。)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則熱。人迎者胃脈也,逆而盛則熱聚於胃中而不行,故胃脘為癰也。(病能篇)
〔河〕射干湯 治胃脘癰,人迎脈逆而盛,嗽膿血,榮衛不流,熱聚胃口成癰。
射干(去毛) 梔仁 赤茯苓(去皮) 升麻(各一兩) 赤芍藥(一兩半) 白朮(半兩)
上為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入地黃汁一合,蜜半合,再煎溫服,不計時候。
〔《要》〕複元通氣散 治諸氣澀,耳聾,腹癰,便癰,瘡疽無頭,止痛消腫。
青皮 陳皮(各四兩) 甘草(三寸,生熟各半) 穿山甲(炮) 栝蔞根(各二兩) 金銀花(一兩)連翹(一兩)
上為細末,熱酒調下。
〔丹〕腸癰,大腸有熱積,死血流注,桃仁承氣東加連翹、秦艽。近肛門破,入風者,難治,用防風之類。大凡破傷風,在頭面則以白芷為君,防風頭佐之,蓋去頭面皮膚之風故也。在身體及四肢則以防風為君,隨身梢用,下部則以獨活佐之。肺癰吐膿後,其脈短而澀者,自痊;浮大者,難治。其面色白而反赤者,此火之克金,皆不可治。
《金匱方論》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肺痿之病,何從得之?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寸口脈數,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咳唾膿血,脈數虛者,為肺痿;數實者,為肺癰。
按此言肺痿屬熱,如咳久肺傷,聲啞聲嘶咯血,此屬陰虛火熱甚是也。本論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以上虛不能製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用炙甘草、乾薑,此屬寒也。肺痿吐涎多,心中溫液者,用炙廿草湯,此補虛勞也。亦與補陰虛火熱不同,是皆宜分治之。故肺痿又有寒熱之異也。
〔《精》〕勞傷血氣,腠理虛而風邪乘之,內盛於肺也。則汗出惡風,咳嗽短氣,鼻塞項強,胸脅脹滿,久久不瘥,已成肺痿也。
〔《保》〕肺癰者,由食啖辛熱炙爆,或酣飲熱酒,燥熱傷肺所致,治之宜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