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方論 | 漢 張仲景 |
茱萸湯方
吳茱萸(一升) 人參(三兩) 生薑(六兩) 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半升,洗) 黃芩 乾薑 人參(各三兩)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 甘草(三兩,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黃芩(三兩) 甘草(二兩,炙) 芍藥(一兩) 半夏(半升)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豬苓散方
豬苓 茯苓 白朮(各等分)
上三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四逆湯方
附子(一枚,生用) 乾薑(一兩半) 甘草(二兩,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甘草(三兩) 半夏(半升)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大半夏湯方
半夏(二升,洗完用) 人參(三兩) 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藥取二升半,溫服一升,餘分再服。
大黃甘草湯方
大黃(四兩) 甘草(一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茯苓澤瀉湯方 (《外台》治消渴脈絕,胃反吐食之者,有小麥一升。)
茯苓(半升) 澤瀉(四兩) 甘草(二兩) 桂枝(二兩) 白朮(三兩) 生薑(四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納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
文蛤湯方
文蛤(五兩) 麻黃 甘草 生薑(各三兩) 石膏(五兩) 杏仁(五十個)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汗出即愈。
半夏乾薑散方
半夏 乾薑(各等分)
上二味,杵為散,取方寸匕,漿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頓服之。
生薑半夏湯方
半夏(半升) 生薑汁(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納生薑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後服。
桔皮湯方
桔皮(四兩) 生薑(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下咽即愈。
桔皮竹茹湯方
桔皮(二斤) 竹茹(二升) 大棗(三十枚) 生薑(半斤) 甘草(五兩) 人參(一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四逆湯方 (方見上)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三兩,炙)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 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以助藥力,
溫複令一時許,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
大承氣湯方 (見痙病中)
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 濃朴(三兩,炙) 枳實(大者三枚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得利則止。
桃花湯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一半篩末) 乾薑(一兩)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七合,納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餘勿服。
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二兩) 黃連 黃柏 秦皮(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
梔子豉湯方
梔子(十四枚) 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納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則止。
通脈四逆湯方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 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 甘草(二兩,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
紫參湯方
紫參(半斤) 甘草(三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參取二升,納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溫三服。(疑非仲景方。)
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十枚,煨)
上一味,為散,粥飲和,頓服。(疑非仲景方。)
附方
《千金翼》小承氣湯 治大便不通,噦,數譫語。(方見上。)
《外台》黃芩湯 治乾嘔下利。
黃芩 人參 乾薑(各二兩) 桂枝(一兩) 大棗(十二枚) 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分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