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氏傷寒金鏡錄


第五‧紅星舌

[ 紅星舌圖\pt101a5.bmp ] (缺)

舌見淡紅中有大紅星者,乃少陰君火,熱之盛也。所不盛者,假火勢以侮脾土,將欲發黃之後也。宜茵陳五苓散治之。

【介按】 發黃有如橘黃而明者。陽明熱勝也。有如熏黃而晦者。太陰濕勝也。且以小便不利為濕熱發黃。小便自利為蓄血發黃。最宜辨明症候而施治焉。茲以濕熱瘀郁熏蒸成黃。故以五苓散宣化膀胱之氣而利小便。加茵陳以清滲濕熱,是屬濕熱發黃之治法。倘如失治之後,則鬱熱熾盛,灼耗脾液,而舌現紅星,成為熱毒傳裡之症。如《舌鑒辨正》所謂 “全舌純紅而深紅星,乃臟腑血分皆熱也。中燥火者,中疫毒者,實熱人誤服溫補者皆有之。其病多大熱大渴,心胸脹滿,皮膚燥癢,日夜不能眠,大便秘、小便澀不等。(均屬裡症)宜十全苦寒救補湯急投”者是也。

五苓散

澤瀉(二兩五錢) 茯苓 豬苓 白朮(各一兩五錢) 官桂(五錢) 木通 滑石(各一兩) 甘草(炙,一兩)
上為末,每服五錢,入薑汁並蜜各少許,用白滾水調服。

【介按】 《醫宗金鑒》云:“五苓散,非治水熱之專劑。乃治水熱小便不利之主方也。君澤瀉之鹹寒。咸走水府。寒勝熱邪。佐二苓之淡滲。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並瀉水熱也。用白朮之燥濕。健脾助土。為之堤防以製水也。用桂之辛溫。宣通陽氣。蒸化三焦以行水也。澤瀉得二苓下降。利水之功倍。小便利而水不蓄矣。白朮須桂上升。通陽之效捷、氣騰津化。渴自止也。”又云:“加茵陳,名茵陳五苓散。治濕熱發黃表裡不實。小便不利者。無不克也。”茲又加以滑石、甘草、木通者。因太陰濕鬱蒸熱為黃。既宣其氣化。並滲其濕熱。使黃從小便而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