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祁坤
粵稽炎農御世。而醫之名始立。夫醫者濟世之統名也。名雖一而實有內外科之異也。科之分有內外。
蓋因人之疾有內外故也。因其疾以命醫。神而明之。則因內可以推外。由外可以測內。精微之理。豈易言哉。胡為乎今之重於內者精其內。而瘡科或有所遺。專於外者精其外。而方脈或有未諳。斯二者誠未合乎中庸之道。不幾失先正之薪傳乎。故惟仁者之心。深長周密。思欲兼之而無遺內遺外之憾者。
必先以脈為首務也。靈樞經云:見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脈。知其病。命曰神。嗟嗟。神其難言也。夫誠以病在臟腑。不能以告人而脈告之。脈不能以接人而指接之。則是脈也者。乃天真委和之氣。非圖可狀。非言可傳。維在人之會心而已。獨不見王叔和之脈經乎。王忠父之脈旨乎。李瀕湖之脈學。戴同父之刊誤等書乎。寓之於目。悟之於心。措之於指。運之於意。於是乎病之淺深無不彰明較著也哉。是以診脈之道。不易精也。因其不易精而竟忽之。其誤天下也多矣。爰采脈學歌訣。辨脈之形象。並遴外科腫潰脈法辨症之順逆。顏之卷首。聊補學人上達之功雲爾。
浮 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脈。來時雖盛去悠悠。浮脈輕平似捻蔥
(虛)來遲大豁然空。浮而柔細為(濡)脈(散)似楊花無定蹤。腫瘍為虛為風。潰瘍為虛宜補沉沉幫筋骨自調勻(伏)則推筋著骨尋。沉細如綿真(弱)脈弦長實大是(牢)形。腫瘍為邪氣深。潰瘍為遺毒在內。
遲 遲來一息至惟三。陽不勝陰氣血寒。但把浮沉分表裡。消陰須益火之源。脈來三至號為遲。小駛於遲作(緩)持。遲細而難知是(澀。)浮而遲大以(虛)推。
腫瘍為寒為虛。潰瘍亦為寒為虛。
數 數脈息間常六至。陰微陽盛必狂煩。浮沉表裡分虛實。惟有兒童作吉看。數比平人多一至。(緊)來如數似彈繩。數而時止名為(促。)數見關中(動)脈形。數脈為陽熱可知。只將君相火來醫。實宜涼瀉虛宜補。肺病秋深卻畏之。
腫瘍為熱。數而洪者欲膿。潰瘍為病進。數甚者難醫。
滑 滑脈如珠替替然。往來流利卻還前。莫將滑(數)為同類。數脈惟看至數間。
腫瘍為熱為痰。潰瘍為熱為虛。為邪氣未退。
澀 細遲短澀往來難。散止依稀應指間。如雨沾沙容易散。病蠶食葉慢而艱。參伍不調名曰澀。輕刀刮竹短而難(微)似杪芒微 甚。浮沉不別有無間。
腫瘍為氣實氣滯。潰瘍為血虛。為脈病相應。
虛 舉之遲大按之松。脈狀無涯類谷空。莫把(芤)虛為一例。芤來浮大似慈蔥。
腫瘍宜內托。潰瘍宜大補。
實 浮沉皆得大而長。應指無虛 強。熱蘊三焦成壯火。通腸發汗始安康。實脈浮沉有力強。(緊)來彈索轉無常。須知(牢)脈幫筋骨。實大微弦更帶長。
腫瘍為邪氣太盛。潰瘍為邪氣不退。
長 過於本位脈名長。(弦)則非然但滿張。弦脈與長爭較遠。良工尺度自能量。
腫瘍為有餘。宜內消潰瘍為氣治則易愈。
短 兩頭縮縮名為短。(澀)短遲遲細且難。短澀而浮秋喜見。三春為賊有邪干。
腫瘍為元氣不足。潰瘍為大虛宜大補。
洪 脈來洪盛去還衰。滿指滔滔應夏時。若在春秋冬月分。升陽散火莫狐疑。洪脈來時拍拍然。去衰來盛似波瀾欲知(實)脈參差處。舉按弦長 堅。
腫瘍為熱盛。宜宣熱拔毒。壯實者下之。潰瘍為邪氣盛。藥之不退者難愈。
微 微脈輕微瞥瞥乎。按之欲絕有如無。微為陽弱(細)陰弱。細比於微略較 。
腫瘍為虛。服藥漸充者佳。潰瘍亦為虛。若微而勻者為脈病相應。
緊 舉如轉索切如繩。脈象因之得緊名。總是寒邪來作寇。內為腹痛外為疼。
腫瘍脈浮緊。發熱惡寒。或有痛處。是為癰疽。潰瘍主氣沉滯。為有外寒。
緩 緩脈阿阿四至通。柳梢裊裊 輕風。欲從脈裡求神氣。只在從容和緩中。
腫瘍為虛。潰瘍為有胃氣。為脈病相應。
芤 中空傍實乃為芤。浮大而遲虛脈呼。芤更帶弦名曰(革。)血亡芤革血虛虛。
腫瘍為血虛。潰瘍為脈病相應。
弦 弦來端直似絲弦。(緊)則如繩左右彈。緊言其力弦言象。(牢)脈弦長沉伏間。
腫瘍主血氣不和。為痛。潰瘍為血虛。雙弦為賊邪侵脾。加數則危矣。
革 革脈形如按 皮。芤弦相合脈寒虛。女人半產並崩漏。男子營虛或夢遺。
牢 弦長實大脈牢堅。牢位常居沉伏間。(革)脈芤弦自浮起。革虛牢實要詳看。
腫瘍為邪盛。潰瘍為邪氣不退。
濡 浮而柔細知為濡。沉細而柔作(弱)持。(微)則浮微如欲絕。(細)來沉細近於微。
弱 弱來無力按之柔。柔細而沉不見浮。陽陷入陰精血弱。白頭猶可少年愁。
腫瘍宜托裡。潰瘍為脈病相應。宜補。
散 散似楊花散漫飛。去來無定至難齊。產為生兆胎為墮。久病逢之不必醫。散脈無拘散漫然。濡來浮細水中綿。浮而遲大為虛脈。芤脈中空有兩邊。
腫瘍為氣虛不收。潰瘍獨見者死。
細 細來累累細如絲。應指沉沉無絕期。春夏少年俱不利。秋冬老弱卻相宜。
細為氣聚血少。有此症者逆。
伏 伏脈推筋著骨尋。指間才動隱然深。傷寒欲汗陽將解。厥逆臍疼症屬陰。
腫瘍為陰中伏陽邪。潰瘍為陽伏陰中。為內蝕。為流注浸淫。難治。宜溫補。
動 動脈搖搖數在關。無頭無尾豆形團。其原本是陰陽摶。虛者搖兮勝者安。
動主痛。陽動汗之。陰動溫之。
促 促脈數而時一止。此為陽極欲亡陰。三焦鬱火炎炎盛。進必無生退可生。
腫瘍為熱為病進。潰瘍為熱不退。漸進者死。
結 結脈緩而時一止。獨陰偏勝欲亡陽。浮為氣滯沉為積。汗下分明在主張。
腫瘍為氣結。潰瘍為氣不調。則危。
代 動而中止不能還。複動因而作代看。病者得之猶可療。平人卻與壽相關。數而時止名為(促)緩止須將結脈呼。止不能回方是代。結生代死自殊途。兩動一止三四日。三四動止應六七。五六一止七八朝。次第推之自無失。
腫潰俱不利。
脈數不時見。當生惡瘡。脈數身無熱。內有癰膿。脈數應當發熱而反惡寒。若有痛處。當發癰。
脈浮而數。 腫在外。宜先托裡。恐邪入內。脈沉而實。宜先疏通。以絕其源。脈不浮不沉。無內外症。知其在經。宜和榮衛。
脈數發熱而痛者發於陽。脈不數不發熱而痛者發於陰。
癰脈宜洪大而數。若沉緊者死。疽脈宜沉而實。若浮洪而散者死。
癰疽無脈者氣閉也。宜行氣。其脈自見。
人身之氣血。與天地同流。人身之經絡。與晝夜同度。苟或六淫之感。七情之傷。飲食不時。房勞不節。致使陰陽乖錯。榮衛蘊結而成癰者。總不出於三因。故以三因首例
運氣癰疽有四。
一曰、火熱助心為瘡瘍。經曰:少陰所至為瘍疹。又云:少陰司天。熱氣下臨。肺氣上從。甚則瘡瘍。又云:少陰司天之政。補之氣。寒乃始。陽氣鬱。炎暑將起。中外瘡瘍。又云:少陽所至為瘡瘍。又云:少陽司天之政。
風熱參布。太陰橫流。寒乃時至。民病寒中。外發瘡瘍。初之氣。候乃太溫。其病膚腠中瘡。二之氣。火反郁。
其病熱鬱於上。瘡發於中。三之氣。炎暑至。民病膿瘡。又云:太陽司天之政。初之氣。氣乃太溫。肌腠瘡瘍。
此皆常化。病之淺也。又云:少陰司天。熱淫所勝。甚則瘡瘍。又云:少陰司天。客勝。甚則瘡瘍。又云:少陰之複。病 疹癰疽痤痔。又云:火太過曰赫義。其病瘡疽血流。又云:火鬱之發。民病瘡瘍癰腫。此是邪變。病之甚也。
二曰、寒邪傷心為瘡瘍。經曰:太陽司天。寒淫所勝。血變於中。發為癰瘍。病本於心。又云:太陽司天之政。
三之氣。寒氣行。民病寒。反熱中。癰疽注下。又云:陽明司天之政。四之氣。寒雨降。民病癰腫瘡瘍是也。
三曰、燥邪傷肝為瘡瘍。經曰:木不及曰委和。上商與正商同。其病支發癰腫瘡瘍。邪傷肝也。又云:陽明司天。燥淫所勝。民病瘡瘍痤癰。病本於肝是也。
四曰、濕邪瘡瘍。經曰:太陰司天。濕氣變物。甚則身後癰。又云:太陰之勝。火氣內鬱。瘡瘍於中。流散於外是也。
上四條天行時氣也。此由外感。故曰外因。然外來之因。則肌肉血脈筋骨受之。其見症多寒熱交作。筋骨疼痛。及濕痰流注。風濕風溫。時毒等類。治宜發之。如蒼朮複煎散、紺珠丹之類。經云:汗之則瘡已。使榮衛通行。邪氣不得干於內也。又云:陽氣者。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又云:此寒氣之種。八風之變。四時之病。以其勝者治之。此亦外因也。
經云:氣宿於經絡。與血俱澀而不行。壅結為癰疽。不言熱之所作而後成癰者。為由七情內鬱而成。或兼竭力房勞。陰虛所致。又云:形樂志苦。病生於內。此由內傷。故曰內因。然內傷之因。則五臟受之。其見症瘡多堅硬。根蒂深固。二便不調。飲食少進。外軟內堅。平陷無膿。表實裡虛。毒多難出。治宜托裡以培其本。禁用驅熱、拔毒、汗下之劑。書云:才得腫痛。參之脈症。但有虛弱。便與滋補。氣血無虧。可保終吉。經云:肺乘肝則為癰。又云:腎移寒於肝。癰腫少氣。脾移寒於肝。癰腫筋攣。此臟腑之變。亦屬內因也。臟腑之變。乃八風之變。皆寒癰例也。其形堅硬如石。或皮不變色。或捻之不痛。治宜溫補以回其陽。如參、附、、朮之類是也。
經云:膏粱之變。足生大疔。又曰:榮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榮氣、胃氣也。蓋飲食入胃。先輸於脾而朝於肺腑百脈。次及於皮毛。先行陽道。下歸臟腑。而氣口成寸矣。夫膏粱之變者。則榮氣太過。不能走空竅而行皮毛。反行陰道。逆於腠理而生癰腫。此肌肉實滯而然也。飲食之虧者。則榮氣不及。不能走空竅而充皮毛。短而不盈。凝於腠理。而生癰腫。此肌肉虛澀而然也。或兼房勞不節者。則腎水虧損。腎水虧損則反從濕化而上行。其瘡多生於胸背。書言。大疔者癰之最重者也。
此不屬內外兩因。故曰不內外因。然不內外因。則脾腎二經受之。外無六經之形症。內無便溺之阻隔。
治宜審症脈之虛實。辨形色之順逆。知所從來。用以補瀉。如榮氣太過者。治宜大瀉以奪氣壅。如貴金丸、排膿散之類。榮氣不及者。治宜大補以滋氣少。如異功散、十全大補湯之類。真陰虧損者。治宜托裡補虛。如神效托裡散、內固黃耆湯之類。禁用五香等藥。複損其陰。
其有瘰癧、痰注、氣痞、癭瘤之屬。生於肉裡膜外者。亦屬不內外因也。治以養氣血。調經脈。行痰開鬱。健胃和中之法為善。
癰發於六腑。為表為陽。為熱為實。其發迅暴。如燎原之火。故熱痛高腫。侵長廣大。皮薄光軟以澤。多有椒眼。或作便閉。發渴發逆以拒之。由正氣內固。不能下陷。是以五臟終不傷也。
疽之發於五臟。為裡為陰。為冷為虛。其發停蓄。如陶室之火。內消骨髓。故無熱、無腫、無痛。形如 。色淡而堅。甚則如牛領之皮。見七惡逆症者死。(七惡逆症歌見後)陽中之陰者。似熱非熱。雖腫而虛。赤而不燥。痛而不膿。浮而複消。外盛而內腐。其人多肥。肉緊而內虛也。陰中之陽者。似冷非冷。不腫而實。赤微而燥。痛而有膿。外不盛而內煩悶。其人多瘦。肉緩而內實也。
陽症變而為陰者。草醫涼劑之過也。陰症變而為陽者。大方熱藥之驟也。然陽變為陰。為猶可返於陽也。其症多生。陰變為陽。為不久複歸於陰矣。其症多死。陽症有熱。則氣血行而生肌。陰症無熱。則氣血滯而不斂。故云:有熱無熱為生死之訣。觀此。則知癰疽有陰陽表裡虛實之分。而無大小之別也。第恐猶有未悉者。再續陰陽、善惡、生死、順逆、等歌。內消、內托、虛實等治。使一見了然。庶無舛誤。
癰疽不論上中下。惟在陰陽二症推。發背雖有正與偏。要取高低兩樣看。純陽初起必 腫。更兼身熱有微寒。頂如尖字高突起。腫似彎弓根有盤。七日之間多 痛。二七之期膿漸漫。動息自寧食知味。二便調勻無瀉干。腫消膿潰精神爽。脫腐生新氣血完。五善自然臻並至。七惡全無半點干。痛便隨膿減。
腫退自肌寬。新肉已生紅艷艷。腐皮自斂白漫漫。一身多爽快。五臟盡和歡。此屬純陽俱易治。百人百可保全安。
純陰初起不知瘡。粟米之形疙瘩僵。不紅不腫不知痛。少熱少 少提防。七朝之後身體倦。瘡根平大喜澆湯。頂不高兮根不活。色不光兮腐不瓤。陷軟無膿空結聚。脈浮散大細飛揚。飲食不餐身戰戰。嘗湯止許意忙忙。瘡上生衣如脫甲。孔中結子似含芳。膿多臭穢身難便。舉動愴惶韻不長。瘡形成紫黑。
面色變青黃。精神昏憒多鼾睡。言語無人自發揚。口乾多舌強。痰喘定身亡。此屬純陰俱不治。百人百可到泉鄉。
陰陽之症兩相交。生死同兼事可招。微熱微寒微赤腫。半昏半爽半平高。脈來雖數多無力。飲食雖餐便不消。腫而不潰因脾弱。潰而不腫為膿饒。大便多沸小便數。上身有汗下體焦。五善雖兼有。七惡未全逃。口渴喜茶腸腹痛。面浮饜飲足心高。心煩不穩睡。神亂怕音焦。投方應病方為妙。陰轉為陽漸可調。心真造化。爾命堅牢。逢之任是神仙手。半死餘生定莫逃。
心善精神爽。言清舌潤鮮。瘡疼兼不渴。睡醒得安然。肝善身輕便。因煩自不煩。指頭紅活色。坐起覺平康。脾善唇滋潤。衾幃蘭麝香。凡餐俱有味。膿濃更肥黃。肺善聲音響。無痰韻更長。肌膚多滑潤。
大便自尋常。腎善誠為要。水深火自降。口和兼不渴。小水得稀長。
一惡神昏憒。心煩舌上干。瘡形多紫黑。言語自呢喃。二惡腰身強。目睛邪視人。瘡頭流血水。驚悸是肝。三惡形消瘦。膿清臭穢生。瘡形多軟陷。脾敗不知疼。四惡皮膚槁。聲嘶韻不長。痰多兼喘急。
鼻動肺將亡。五惡成消渴。隨飲即隨干。形容多慘黑。囊縮腎家端。六惡身浮重。腸鳴嘔呃頻。大腸多滑泄。臟腑並將傾。七惡瘡倒陷。形如剝鱔同。四肢多冷逆。污水自流通。
善屬腑症。病微邪淺。更能慎起居。節飲食。則勿藥亦愈。惡屬臟症。多因元氣虛弱。或汗下失宜。胃氣受傷。或寒涼克伐。以致邪氣愈實也。法當純補胃氣。多有可生者。宜於潰瘍主治諸方內對症施治。
此外更有潰後發熱惡寒作渴。或怔忡驚悸。寤寐不寧。牙關緊急。或頭目赤痛。自汗盜汗。寒戰切牙。
手撒身熱。脈洪大按之如無。或身熱惡衣。欲投水中。其脈浮大。按之微細。衣濃仍寒。此氣虛極。傳變之惡症也。手足逆冷。肚腹疼痛。泄瀉腸鳴。飲食不入。吃逆嘔吐。此陽氣虛。寒氣所乘之惡症也。有汗而不惡寒。或無汗而惡寒。口噤足冷。腰背反張。頸項勁強。此氣血虛極。變痙之惡症也。俱急用參、耆、歸、朮、附子以救之。間有得生者。不可因其症惡。遂棄而不治。
初生如粟。裡可容谷。外面如麻。裡大如瓜。外面如錢。裡可容拳。起勢大。終無害。未老先白頭。無膿軟陷休。瘡從疙瘩起。有膿生方許。腫潰氣昂昂。不治自安康。根高頂又高。八十壽還饒。 腫易腐爛。任大終無恙。瘡高熱 疼。雖苦必然生。瘡軟無神氣。應補方為益。肉腫瘡不腫。必竟生疑恐。膿穢不進食。泄瀉黃泉客。瘡色豬肝紫。無膿必定死。綿潰不腐爛。內怕葡萄嵌。仰臥不知疼。陰症命難生。腐盡有敗氣。笑裡終生祟。根散瘡平塌。神仙無治法。久病目露神。必竟命難存。面忽似塗脂。十日後分離。敗中有紅肉。
雖重生門路。新肉如板片。不食終須變。手足皮枯槁。血敗生難保。唇白眼無神。腹脹瀉將傾。腌氣不氣。雖重多生意。眼眶黑氣濃。癰疽怕此逢。房中香馥馥。是病終為福。瘡熱身微熱。輕病何須說。生死此中求。片言一可決。
凡閱人之病。必先視其形色。而後與脈病相參。誠識於始。以決其終。百無一失矣。曷言之。陰病見陽色。
腮顴紅鮮。陽病見陰色。指甲呈青。此二者俱死。又身熱脈細。唇吻反青。目珠直視者死。面如塗脂。色若土黃、油膩、黑氣塗抹者死。唇舌乾焦。鼻生煙煤。眼神透露者死。形容憔悴。精神昏短。身形縮小者死。喘粗氣短。鼻 睛露。語言譫妄者死。循衣摸床。遺尿失禁。撮空者死。頭低項軟。眼視無神。吸吸短氣者死。
皮破無血 肉綻爛班。麻木不知痛庠者死。齒黃色如煮豆。唇白反理無紋。耳黑枯焦不聽。人中縮而坦平。口張氣出無回閉。鼻煽相隨呼吸行。汗出如珠不散。痰若膠而堅凝。出血紅如肺色。指甲彎而滯青。
神昏神浮。神亂神離。緇衣生滿面。黑氣慘天庭。逢之都沒命。法在此中評。
內消 消者、減也。於初起紅腫結聚之際。施行氣、活血、解毒消腫之劑。必分之以虛實。如脈症俱實者。
汗利之。脈症俱虛者。滋補之。次分部位。佐以引經消毒之藥。使氣血各得其常。則可內消也。再如熱渴便閉。邪在裡也。則疏導之。寒熱 痛。邪在表也。則發散之。無表裡症。邪在經也。則和解之。
內托 托者、起也。已成之時。不能突起。亦難潰膿。或堅腫不赤。或不痛大痛。或得膿根散。
或膿少膿清。或瘡口不合者。皆氣血虛也。主以大補。佐以活血祛毒之品。或加以芳香。行其鬱滯。或加以溫熱。御其風寒。如托裡消毒散。隨時加減之。候膿出腫消腐淨。用參、耆、歸、朮、大補之。甚加附子。使氣血滋茂。則新肉易生。是為內托也。又云:治癰以寒。是為內消。治疽以熱。是為內托。內消內托。乃正治從治之義也。
腫潰諸症。須辨虛實。隨行補瀉。若或稍差。關系甚大。假如腫起堅硬膿稠者。瘡疽之實也。腫下軟慢膿稀者。瘡疽之虛也。瀉利腸鳴。食少嘔吐。手足並冷。脈弱皮寒。小便自利。或小便時難。大便滑利。聲音不出。精神不爽者。悉臟腑之虛也。大便硬。小便澀。飲食如故。腸滿脹悶。肢節疼痛。口苦咽乾。煩渴身熱。
脈大神昏者。悉臟腑之實也。膿水清稀。瘡口不合。聚腫不赤。肌寒肉冷。自汗色脫者。氣血之虛也。腫高色赤。寒熱疼痛。膿稠壯熱。頭目昏重者。氣血之實也。頭痛鼻塞。目赤心驚。喉舌生瘡。煩渴飲冷。睡語切牙者。上實也。精滑便利。腰腳沉重。睡臥不寧者。下虛也。肩項不便。四肢沉重。目視不正。睛不了了。食不知味。音嘶聲敗。四肢浮腫者。真氣虛也。 腫痛甚。日久不潰。寒熱往來。二便淋秘。心神煩悶者。
邪氣虛也。又曰:真氣奪則虛。邪氣盛則實。諸庠為虛。諸痛為實。脈微細軟者為虛。洪大而數者為實也。脈症俱虛。虛則補之。和其氣。托裡也。脈症俱實。實則瀉之。導其氣。疏利也。脈症俱緩。緩則治本。用平和之藥。徐治之也。
主治之法。如腫高 痛者。神授衛生散解之。次用托裡消毒散。漫腫微痛者。用托裡散。如不應。加薑桂。
膿出反痛。氣血虛也。宜八珍湯。不作膿。不腐潰。陽氣虛也。宜四君子湯。加歸、 、肉桂。不生肌。不收斂。脾氣虛也。宜四君子湯。加芍藥、木香。惡寒憎寒。陽氣虛也。宜十全大補湯。加薑、附。晡熱內熱。陰血虛也。宜四物湯。加參、朮。欲嘔作嘔。胃氣虛也。宜六君子湯。加炮薑。自汗盜汗。五臟虛也。宜六味丸。加五味子。食少體倦。脾氣虛也。宜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喘促咳嗽。脾肺虛也。宜補中益氣湯。加五味、麥冬。欲嘔食少。脾胃虛也。宜人參理中湯。腹痛泄瀉。脾胃虛寒也。宜附子理中湯。小腹痞。足脛腫。脾腎虛也。宜十全大補湯。加山藥、山茱萸。泄瀉足冷。脾腎虛寒也。宜十全大補湯。加附子。
熱渴淋秘。腎虛陰火也。宜加減八味丸。喘嗽淋秘。肺腎虛火也。宜補中益氣湯、加減八味丸。
大凡怯弱之人。不必分其腫潰。惟宜先補胃氣。或疑參、 滿中。或泥於氣質素實。或為有痰勿服補劑。
或間有用者又加發散敗毒等藥。致使聽補不償聽損。多致有誤。殊不究瘡瘍之作。緣陰陽已虧。膿血既瀉。元氣已憊。斯時也。不行溫補。將何以恃。書云:才得腫痛。參之脈症。見有虛弱。便與滋補。氣血無虧。
可保終吉。此古今不易之確論也。
人生之有經絡。猶地理之有界分。治病不知經絡。猶捕盜不知界分。其能無誅伐無過之咎乎。岐黃問答。以經絡為主。惟經絡一明。然後知症見何經。用何經之藥以治之。了然無謬。如古之善射御者。自有得心應手之妙焉。假如腹之中行。系任脈一經。開兩傍系足少陰腎經。又開兩傍系足陽明胃經。又開兩傍系足太陰脾經。此皆在腹中者。其乳之在上在傍。系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絡經也。又開兩傍則在兩肋。系足厥陰肝經。又肋之後。背之傍。系足少陽膽經。其脊之兩傍各兩行。系足太陽膀胱經。若脊之中行。系督脈一經。手之外廉。系手三陽經。手之內廉。系手三陰經。足之外廉。系足三陽經。足之內廉。系足三陰經。頭乃手足六陽經所會。如耳前後。系手足少陽經。顴之上下。系手足陽明經。兩 傍。系手足太陽經。其鼻之上行。仍系督脈一經。又凡各經支別交會與夫足三陰。皆循喉嚨挾舌本。又足厥陰隨督脈會於巔。雖未得備陳分寸起止。實乃十四經之大略也。內經所謂分肉者正指此耳。至於奇經八脈。亦皆有起止病患也。假如肋痛。便知其為肝經。不分內外男婦大小。皆可識症用藥。稍近後便知其為膽經。則又當隨症加減矣。由些言之。則凡十四經所在。皆可類推也。
陀云:癰疽之作。其行也有處。其主也有歸。如心之發於喉舌。肺之發於皮膚。脾之發於肌肉。肝之發於筋肋。腎之發於骨髓是也。陰毒發於下。陽毒發於上。腑之發於外。臟之發於內。發於下者得之緩。
發於上者得之速。感於腑者易治。感於臟者難療。故內曰壞。外曰潰。上曰從。下曰逆。近骨者多冷。久而不愈。化血生蟲。蟲則多庠少疼。或先庠後疼。近膚者多熱。久而不愈。傳氣成漏。漏則多疼少癢。或不疼不癢。發於虛處者多險。發於節而相應者不治。(應為內外通潰也)手足十二經有氣血多少之分。歌曰。多氣多血君須記。手經大腸足經胃。多氣少血有六經。三焦膽腎心脾肺。多血少氣心胞絡。膀胱小腸肝所異。
治以氣多者行其氣。血多者破其血。氣少者難於起發。補托之。血少者難於收斂。滋養之。雖然。厥陰經有相火。難治。少陽經有相火。而更難治。故足少陰當作氣血兩虛治也。用藥之道。如東垣之處方。矧有兼風、兼痰、兼濕、兼氣、兼血、兼陰、虛等症。病本不同。治當求備。較之世俗圖人形瘡樣而不分經絡者。大相徑庭矣。
手少陰心經
(補)當歸 生地黃 茯神 遠志 酸棗仁 麥門冬 柏子仁 山藥 蓮肉 圓眼肉 人參 紅藍花
(瀉)黃連 枳實 木香 貝母 天竺黃 鬱金 赤茯苓 玄胡索
(溫)石菖蒲 藿香 沉香 木香 桂枝 麻黃
(涼)連翹 丹參 石蓮子 梔子 犀角 牛黃 朱砂 石膏
(引經)獨活 細辛 燈心 圓眼
手厥陰心包絡經
(補)人參 黃耆 肉桂 沉香 菟絲子 破故紙
(瀉)大黃 芒硝 梔子 烏藥
(溫)大附子 肉桂 乾薑 沉香 川芎 白豆蔻 柏子仁 烏藥
(涼)黃連 梔子 丹皮 柴胡 薄荷 滑石
(引經)柴胡(桂佐之) 川芎 青皮
手太陽小腸經
(補)石斛 牡蠣 甘草梢
(瀉)木通 赤茯苓 車前子 紫蘇 羌活 木 檳榔 大黃 瞿麥
(溫)巴戟天 茴香 烏藥 砂仁 益智仁
(涼)滑石 木通 梔子 茅根 車前子 豬苓 澤瀉 芒硝
(引經)羌活 本 黃柏
足厥陰肝經
(補)當歸 熟地黃 酸棗仁 阿膠 木瓜 沙參 薏苡仁 枸杞子 菟絲子 山茱萸 白朮 蓮肉 甘草 蒺藜
(瀉)白芍藥 赤芍藥 柴胡 青皮 枳實 青黛 羌活 木賊 甘菊 蒲黃 桃仁 蔓荊子 常山 五靈脂 益母 前胡
(溫)木香 肉桂 香附子
(涼)黃連 黃柏 胡黃連 龍膽草 草決明 牛黃 羚羊角 車前子 甘菊花 地榆
(引經)川芎(行上) 青皮(行下) 柴胡 烏梅
足少陽膽經
(補)當歸 酸棗仁 山茱萸 五味子
(瀉)柴胡 青皮 黃連 白芍藥 川芎 貝母 栝蔞 鉤藤 天竺黃
(溫)乾薑 肉桂 陳皮 半夏
(涼)黃連 黃芩 柴胡 竹茹 甘草
(引經)川芎(行上) 青皮(行下) 柴胡
足太陰脾經
(補)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白芍藥 山藥 蓮肉 白扁豆 木瓜 蒺藜 當歸 黃 薏苡仁 芡實 陳皮 大棗 圓眼肉
(瀉)枳實 大腹皮 山楂 麥芽 神曲 半夏 南星 檳榔 三棱 萊菔子 升麻 防風 石膏 豬苓 玄胡索 桑寄生
(溫)砂仁 白豆蔻 藿香 破故紙 黑乾薑 官桂 大附子 蘇葉 肉果 木瓜 蒼朮 吳茱萸 丁香
(涼)黃連 玄明粉 竹瀝 連翹 大黃
(引經)白芍 麻黃 大棗 蓮肉
足陽明胃經
(補)人參 白朮 黃 石斛 山藥 蓮子 芡實 薏苡仁 糯米 白糖
(瀉)枳實 濃朴 大腹皮 前胡 三棱 莪朮 檳榔 大黃 石膏 礞石
(溫)肉桂 肉果 大附子 砂仁 藿香 半夏 蒼朮 白豆蔻 川芎 香附 乾薑
(涼)葛根 知母 石蓮子 梔子 滑石 竹茹 胡黃連
(引經)葛根 升麻 白芷
手太陰肺經
(補)人參 沙參 黃 麥冬 阿膠 五味子 紫菀 百部 知母 款冬花 木瓜 山藥 茯苓 蒺藜
(瀉)防風 蘇梗 羌活 前胡 生薑 桑白皮 蘇子 橘紅 石膏 杏仁 貝母 栝蔞 南星 枳殼 薄荷 白芥子 白芍 玄胡索 葶藶 鼠粘子 萊菔子 香薷 荊芥
(溫)乾薑 生薑 半夏 白豆蔻 縮砂 木香 藿香 桂枝 香附 麻黃
(涼)枯芩 竹葉 竹瀝 童便 羚羊角 馬兜鈴 山梔 天門冬 玄參 桔梗 藕節 枇杷葉 玄明粉 地骨皮
(引經)白芷 升麻 蔥白 生薑
手陽明大腸經
(補)蓮肉 糯米 白砂糖 薏苡仁 粟殼 木香 肉豆蔻 龍骨 牡蠣
(瀉)大黃 芒硝 枳實 桃仁 檳榔 蔥白 麻仁
(溫)人參 乾薑 半夏 肉桂 吳茱萸
(涼)黃芩 槐花 大黃 地榆 胡黃連 連翹 石膏 秦艽
(引經)葛根 升麻 白芷
足少陰腎經
(補)杜仲 菟絲子 蒺藜 破故紙 山茱萸 山藥 石斛 巴戟天 人參 白朮 當歸 熟地 枸杞 五味 牛膝 龜板 淫羊藿 何首烏 鱉甲 鹿茸 鹿角 龍骨 牡蠣 續斷 肉蓯蓉 韭子 覆盆子
(瀉)澤瀉 豬苓 知母 玄胡索 甘草 茯苓 木通
(溫)大附子 桂心 破故紙 黑乾薑 縮砂 仙茅 沉香
(涼)黃柏 知母 丹皮 天門冬 地骨皮 山梔 玄參 竹瀝
(引經)獨活 肉桂 牛膝 鹽 酒
足太陽膀胱經
(補)龍骨 續斷 益智仁 橘核
(瀉)豬苓 澤瀉 滑石 車前子 木通 瞿麥 茯苓
(溫)茴香 烏藥 沉香 山茱萸 桂枝 麻黃 縮砂
(涼)膽草 石蓮子 防風 羌活 蔓荊子 茵陳 葶藶 大黃 黃柏 石膏
(引經) 本 羌活 黃柏
手少陽三焦經
(補)人參 黃耆 白朮 藿香
(瀉)柴胡 枳殼 枳實 青皮 山慈菇
(溫)大附子 濃朴 乾薑 沉香
(涼)連翹 滑石 膽草 地骨皮
(引經)柴胡 川芎 青皮
散品 凡藥之性輕虛者。諸臟腑皆能發散。是以不屬經絡也。
羌活 獨活 升麻 防風 荊芥 細辛 本 麻黃 秦艽 防己 牛蒡子 香薷 夏枯草 山豆根五靈脂 射干 青蒿 蔥白頭 漏蘆 蟬蛻
走品 凡藥之體重濁者。諸臟腑皆能走瀉。是以不屬經絡也。
川烏 草烏 三棱 莪朮 威靈仙 穿山甲 葶藶 海藻 昆布 五加皮 撫芎 常山 青黛 巴豆 益母草 桑寄生
疽之發也。所患者惟內攻與外潰耳。蓋毒不能外發。勢必內攻。急宜護膜以托裡。不能中出。勢必旁潰。
必外兼針灸等法以提其毒。此外科之首務也。
夫用針者。譬之救火。火在屋下。必穴其頂。不爾則延褻盡焚之矣。故曰:毒氣中隔。內外不通。不行針灸。
藥無全功。又曰:血實者決之。先診其脈。緊而數者。其膿未成。緊去但數者。其膿已成。若膿未成而用針。
氣血已瀉。膿反難成。膿已成而不針。潰壞愈深。瘡口難斂。次、輕按熱痛者。膿淺而稠。重按微痛者。膿深而稀。按之不痛俱硬者。瘀血也。俱軟者。濕水也。再、按之陷而不起者。膿未成。按之軟隨手而起者。膿已成。按之四畔俱軟者。膿大成矣。
手法 針鋒宜隨經絡之橫豎。不則難於收口。部位宜下取。便於出膿。腫高而軟者。在肌肉。針四五分。
腫下而堅者。在筋脈。針六七分。腫平肉色不變者。附於骨也。針寸許。毒生背腹肋脅等處。宜扁針斜入。
以防透膜之害。入針在好肉之處。則磁實而難進。針至膿潰之處。則虛軟而無阻。針既透膿。即視針口。
必有膿意如珠。斯時也。欲大開口。則將針斜出。欲小其口。則將針直出。所謂迎而奪之。順而取之也。隨以綿紙捻蘸玄珠膏度之。使膿會齊。三二時取出捻。則膿水速干矣。瘡口貼呼膿膏。四圍敷潰膿散。元氣虛者。必先補而後針。膿一出則諸症悉退。若膿出反痛。腫仍不消。或煩躁嘔逆者。胃氣虛也。治宜大補之。
神妙拔根法 凡背疽、腦疽。陰症者。初起不腫高。不 熱。灸之不疼者。必致壞人。於十日以前。用鈹針當頭插入。至知痛方止。出其惡血。通其瘡竅。隨用蟾酥條插入。直至孔底。服蟾酥丸、紺珠丹、發其大汗。
如元氣虛者。隨以內托之藥大補之。每日插二條。以膏蓋之。三日後加添插藥。其根高腫作痛。外用神燈照法、桑根灸法。助陰為陽。插換七日。其瘡裂縫流膿。至十三日。其根自脫。如日多根深蒂固不能脫者。鈹針取之。玉紅膏搽之。不脫者自脫。不斂者自斂。如半月後不作膿腐者。用鈹針品字樣三孔開之。
不問深淺。以知痛為住。隨用藥筒拔法拔之。視其膿血鮮明。謂氣血交粘。用藥可痊。若紫黑氣穢。謂氣敗血衰。神仙難醫。若拔後大膿當出而反少。必內有頑膜。宜取去寸餘。雖微痛血出無妨。隨用兩手輕重得宜。從瘡根 處漸漸捺至中間。剪去膿管。聚膿自然涌出。以黃濃為吉。其膿日漸多者為輕。反此則為慮矣。
又有不宜針者。如疽生於筋脈。及骨節臍門。並癭瘤。再結核推之不動者。俱不宜針。冬月閉藏。水冰地折。只宜用藥托裡而少針石者。蓋謂善行水者不能注冰。善穿地者不能鑿凍。善用針者亦不能取四厥也。所為寒致腠理。以苦發之。以辛散之。如托裡溫中湯之類也。
蜞針一法。為開門放毒之捷徑。然恐竭於外。不能及於內。即皮膚之疾。恐血去而氣不能獨居也。禁之。
針委中穴法 治癰疽發背紅腫疼痛。及腳膝風濕疼痛。即柱杖跛足者。針之有功。又中風痰厥。牙關緊急不知人事者。針之立效。其法。令患者雙手倚壁上。雙腳挺直。用三角鈹針。將紙扎只露半米粒許尖頭。針時以中指抵住針頭。看委中穴有細青紫脈。皆是濕毒惡血。看準於紫脈上刺之。凡青脈俱刺。任出黑血無妨。看血出淡黃色。方以紙輕手按片時。以小膏藥貼之。三四日不可洗浴。放血後。令人將圓棍於手足腰背腿上。如轅刮面。即棄杖而行。百發百中。針家不宜出血。惟腫偏宜出血也。
針少商穴法 治喉風、喉痺、 額、( 、音容。大頭也。)懸癰、乳蛾等症。危急者刺之立驗。穴在大指端內側。去爪甲角一韭葉許白肉際間。用三棱針刺出紫血。立瘥。此穴能泄諸臟之熱。但不宜灸。
內托黃耆丸 治誤傷經絡。白膿赤汁。逗流不止者。
黃 (生八兩) 當歸(三兩) 肉桂 木香 沉香 乳香(各一兩)為末。用綠豆粉四兩。生薑自然汁煮。糊丸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白湯下。
扁鵲云:病在血脈。治宜砭石。此舉素問血實者決之也。非止丹毒及紅絲疔走散。但見紅腫色赤游走不定者。或時毒瘀血壅盛等症。並宜砭之。忌其太深。內經所謂刺皮無傷肉也。法用細瓷器擊碎。取有鋒芒者一塊。用箸一根。劈開頭。夾之縛之。用二指輕捺箸梢。以瓷鋒對患處懸寸許。再用重箸一根。頻擊箸頭。令毒血遇刺皆出。如丹毒敷貼。見小兒赤游丹毒門參考。至次日腫未全消。再量行砭之。以腫消紅散為率。
灸乃開結破硬之法。蓋火性暢達。引拔內毒。有路而發外也。凡瘡之初起。七日以前。隨毒勢之大小。灸艾壯之多寡。如赤腫紫黑者。取蒜片三錢。濃置瘡頂上。著艾灸之。三壯一換蒜片。初灸覺痛。以不痛似癢為止。初灸不痛。以知痛庠為止。初灸全然不覺痛癢。宜去蒜明灸之。方能速潰。艾數宜多。有漫腫無頭者。以濕紙覆其上。視其先乾處置蒜灸之。兩三處先乾。兩三處齊灸之。有一點白粒如粟。四圍紅腫如錢者。即於白粒上灸之。有陰瘡日數多者。艾炷不及。其事以蒜搗爛鋪於瘡上。艾鋪蒜上灸之。蒜敗再易。以知痛甚為效。癰疽、流注、鶴膝風等。每日灸二三十壯。頑疽、陰瘡、痼發等。艾數必多。宜先服護心散以防火氣入內。灸小兒。先將蒜置大人臂上。燃艾候蒜溫。即移於小兒毒上。易艾照前。凡腫瘍初起。用此灸之。一不開大。二不內壞。三易收口。誠瘍科之首法也。如七日以後。毒已成形。宜隨經絡取穴次灸之。或騎竹馬法灸之。或用錠子藥餅、蠟餅、等類灸之。至真要論云:陽氣湊襲。寒化為熱。熱盛則肉腐為膿。是毒乃寒邪所傷。艾火攻之。求其本也。
經曰:陷者灸之。陽症似不必灸也。頭為諸陽之首。凡生瘡腫。由亢陽所致。灸之必加大腫。痰動必死。腎俞穴發瘡。由腎水枯竭而成。灸之則火爍其源。黑陷則死。有元氣素虛。瘡不高腫。體倦神昏。脈空虛浮散。數而不鼓。此內無真氣抵當火力。灸之必昏潰而死。世云:艾火不傷人。非通論也。
凡灸。先用蒜片擦穴。則著艾不落。灸瘡不發。則疾不除。用蔥、艾、薄荷煎湯洗之。灸瘡已發。潰爛疼痛者。
用桃柳枝、胡荽、黃連煎湯洗之。灸瘡出血。用百草霜罨之。灸瘡不收口。用槐枝、蔥白煎湯洗之。瓦松陰乾為末摻之。灸瘡貼膏。宜頻換。使膿血出多而疾速愈。
騎竹馬灸法 治諸發背。及痔漏腸風。是症由心火留滯而生。此穴乃心脈所過之處。灸之則心火調暢。血脈通流。其毒頓減。其法。男左女右。於患人曲池穴起。用薄篾一條。量至中指尖。與肉平齊截斷。次令患者騎竹馬。兩人前後扛起。離地五寸。兩傍扶定。以前篾豎馬上。從尾骨貼脊。量至篾盡。以墨記之兩邊各開同身寸一寸五分盡處。是穴各灸二七壯。
手太陰肺經少商穴(此穴宜刺不宜灸。入前針法。)
手陽明大腸經
曲池穴 治胃疽。及上部疔腫發背。渾身瘡毒、風刺、癮疹、頑疥。小兒丹毒。並癰瘓。四肢拘攣。歷節風。
(穴在肘外輔。屈肘兩骨中。以手拱胸。紋盡頭陷者是穴。)
三間穴 治蜂窠疽。(穴在手次指本節後內側陷中。又名少骨穴。)
肩 穴 治乳癰、乳毒、乳岩。(穴在肩端兩骨罅間。陷者宛宛。舉臂取之。有空是穴。一名肩井穴。足少陽陽蹺之會。)
三里穴 治乳症、膝症。(穴在膝眼下三寸。 骨外 內兩筋間。舉足取之。)
偏歷穴 治顴疔。(穴在手腕中後三寸陷中。)
足太陰脾經
沖門穴 治脅癰。(穴去大橫五寸。在府舍下。橫骨端約中動脈。)
商丘穴 治陰疽。(穴在足內踝下。微前陷中。)
箕門穴 治腹癰。(穴在魚腹上。越筋間。陰股內。動脈應手。是穴。)
大敦穴 治魚口。(在足大指端。指甲裡三毛中。)
三陰交穴 治鶴膝襠疽。(穴內踝上三寸。骨下陷中。)
膝頂穴 治鶴膝風、腳氣。(此秘法也。諸書不載。)
足陽明胃經
神授穴 治牙癰。(二穴。隨人大指上直去骨罅處起。用患人手一跨。此秘法也。)
缺盆穴 治鬢疽、瘰癧。(穴在肩下。橫骨陷中。)
伏兔穴 治鬢疽。(穴在膝上六寸起肉。正跪坐而取之。一云膝蓋上七寸。以左右各三指按捺。
上有肉起如兔之狀。故名之。脈絡會也。)
犢鼻穴 治唇疽膝痛。(穴在膝臏下。 骨上。俠解大筋陷中。是穴形如牛鼻。)
梁丘穴 治流注。(穴在膝上二寸。兩筋間。)
踝骨穴 治疽著五指。及霍亂轉筋。(此秘法也。)
手厥陰心胞絡經(胞絡、乃包裹心之肉也。) 門穴 治胸疽。(穴在掌後。去腕五寸。)
間使穴 治肘癰、腋腫。癭瘤、疥癬。(穴在手掌後三寸。兩筋間陷中。)
內關穴 治銳疽、瘰癧。合谷疔、蛇頭疔。(穴在掌後。去腕二寸。兩筋間。)
合谷穴 治魚肚疔、注節疔。(穴在大指次指合紋盡處陷中。)
手少陽三焦經
四瀆穴 治魚腮。(穴在肘前五寸。外 陷中。)
天井穴 治瘰癧、石榴疽。 毒、魚腮。五痔、癮疹。(穴在肘外。大骨後肘上一寸。輔骨上兩筋。
又骨陷中。刺肘拱胸得之。)
會宗穴 治肩疽、 疽。(穴在臂腕後三寸。空中一寸。)
腋門穴 治藥疽。(穴在手小指次指間陷中。握拳取。)
手少陰心經
少沖穴 治喉癰。舌疔、舌腫。(穴在手小指內 端。去爪甲角如韭葉。又名經始穴。)
靈道穴 治氣癰。(穴在掌後一寸五分。)
少海穴 治 疽並瘰癧。不問腫潰。及臂痛不能伸。齒齦痛爛。齒寒頭痛。胸風腋疽。一名曲節。
(穴在肘內 後大骨外。去肘五分陷中。屈手向上取之。)
神門穴 治兌疽、穿骨疽。(穴在掌下銳骨端陷中。)
少商穴 治喉症。宜針忌灸。見針門。
心俞穴 治喉毒懸癰。(穴在背第五椎兩傍。各開一寸五分。)
手太陽小腸經
支正穴 治侵腦疽。(穴在腕後五寸。)
陽谷穴 治鳳眉疽。(穴在手外側腕中。兌骨下陷中。)
後溪穴 治黑疔。(穴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捏拳取之。)
腕骨穴 治鼻疔。(穴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中。)
天宗穴 治頂疽。(穴在秉風後大骨下陷中。)
肩貞穴 治肩風。(穴曲脾下。兩骨解間。肩 後陷中。)掌後五寸五分 治馬口瘡。(秘法。)
足厥陰肝經
陰包穴 治咬骨疽。(穴在膝上四寸。股內 兩筋間。拳足取之。看膝內側。必有槽中。)
膝關穴 治透腦疽。(穴在犢鼻下二寸傍陷中。)
中都穴 治陰疽。腸癖頑疝。(穴在內踝上七寸 骨中。)
蠡溝穴 治玄疽。(穴在足內踝上五寸。)
章門穴 治氣癖。(穴在直季脅肋端。臍上二寸。兩傍九寸。側臥、屈上足、伸下足、舉臂取之。
一云:肘尖盡處是。)
膝下外 橫骨 治鸛口疽坐馬等癰。(秘法。)
足少陽膽經
劍巨穴 治馬刀。(穴在掌後三寸二分。秘法。)
肘尖穴 治瘰癧。三次除根。(取穴令患者端坐。叉手平胸。肘後突出尖骨是。灼艾人須立於患人後。
因穴在後面內側小尖骨尖。以指按之。患處酸麻方是真穴。此乃大肘尖之傍小肘尖。仰手與小指對直者是也。
按此骨尖小指即麻為驗。此穴與肩尖穴多取不真。惟此取法最確。故重表而出之。宜珍之勿忽。)
金門穴 治瘰癧。(穴在掌後三寸五分。秘法。)
陽陵泉穴 治淵疽。(此穴筋之會也。專治筋病。穴在膝下一寸。 外 陷。蹲坐取。)
懸鐘穴 治附骨疽。(穴在足外踝上三寸動脈中。)
膝眼穴 治鶴膝風。(穴在膝頭骨下兩傍陷中。)
環跳穴 治腿股風。居 二穴認真攻。委中毒血更出盡。愈見醫科神聖功。(穴在脾樞中。側臥。伸下足。屈上足。以左手摸穴。右手搖撼取之。足少陽太陽之會也。居 穴在章門下八寸三分。監骨上陷中。居在跳上一寸。灸則筋縮。)
足少陰腎經
陰谷穴 治心口疽。(穴在膝下。內補骨後。大筋下。小筋上。屈膝取之。按之應手。)
築賓穴 治幽癰、赫癰。(穴在內踝上 分中。)
足太陽膀胱經
風門穴 治玉枕疽。又能宣通背上諸陽熱氣。一名熱府穴。(穴在背骨第二椎下陷中間。兩傍相去脊同身寸各開一寸五分。正坐取之。各灸七壯。)
心俞穴 治發背。(穴在五椎下兩傍。各開一寸五分。)
委陽穴 治五發。(穴在足小 中。外 兩筋間。屈伸取之。一云在承扶下一寸六分。屈伸取之。
承扶在尻臀下陷紋中。兼騎竹馬法灸之。)
會陽穴 治腎疽血崩。(穴在膝約紋中央下三寸。)
昆侖穴 治附陰疽。風疹、風熱、冷脾。(穴在足外踝後。跟骨上陷中。細脈動應手。)
任脈經(此經會陰而行腹)
百會穴 治龍泉疽。虎髭毒。(穴在巔頂中。直平耳尖。)
督脈經(此經會陽而行背)
神闕穴 治對口。(穴在兩手兌骨間。亦秘法也。)
古有烙法。今罕用之。蓋使患者駭然。亦懼粗工之誤用耳。余以陽燧錠子代之。治癰疽發背一切諸毒。
未成者立消。已成立潰。已潰立穿。更易於收斂。並灸瘰癧、便毒、蛇頭疔、痞塊。及風寒濕氣疼痛等症。悉皆神驗。勿忽。
陽燧錠子方蟾酥 朱砂 川烏 草烏(各五分) 直僵蠶(一條各為末和勻)用石硫黃一兩五錢。置碗內微火燉化。入前蟾酥等末攪勻。離火。再入當門子麝香(二分)、冰片(一分)、攪勻。
即傾入濕瓷盤內。速蕩轉成片。俟冷。取收瓷罐內。用時。取甜瓜子大一塊。要上尖下平。先用紅棗肉擦灸處。粘藥於上。用油燈草火點之。灸五壯或七壯、九壯畢。即飲米醋半酒鐘。隨用小膏藥貼之。出黃水些須。其毒即消。如風氣痛者。用箸子於骨縫中撳之。酸痛處於墨記灸之。如腿痛膝痛。於鬼眼穴灸之。再、肩擔成瘡。於腫處各灸一壯。立瘥。
凡癰疽發背。諸毒惡瘡。先以濕面隨腫根作圈。高寸餘。實貼皮上。勿令滲漏。圈外圍布數重。防火氣烘膚。圈內鋪蠟屑三四分濃。次以銅漏杓盛炭火。懸蠟上烘之。令蠟化至滾,再添蠟屑。隨化隨添。以井滿為度。皮不痛者毒淺。灸至知痛為度。皮痛者毒深。灸至不知痛為度。去火杓。即噴冷水少許於蠟上。俟冷起蠟。蠟底之色青黑。此毒出之征也。如漫腫無頭者。以濕紙試之。於先乾處灸之。初起者一二次即消。已成者三二次速潰。久潰頑硬者即於瘡口上灸之。蠟從孔入。愈深愈妙。其頑腐瘀膿盡化。收斂甚速。
一法。灸頑瘡 瘡。亦作面圈圍瘡口。次取黃蠟隨瘡井大捻錢濃一餅。蓋瘡口上。上鋪艾令滿。著火。艾著蠟化。滲入瘡口內。先癢後痛。俟艾燼。盡去之。則瘀腐盡化。如鎖口未盡。挑去之。則新肉生矣。若犯房勞。必須再灸。
背疽初起腫痛。重若負石。堅而不潰者。用之能解毒止痛。消腫散瘀。出毒水。即能內消。若潰而不腐。新肉不生。疼痛不止者。用之補陽氣。散餘毒。生肌骨。移深居淺。用新桑樹根劈成條。或桑木枝長七寸劈如指粗。一頭燃著吹滅。用火向患處烘片時。火盡再換。每次烘三四枝。每日烘三二次。以腫潰肉腐為度。若腐已去而新肉生遲者。則於瘡四畔烘之。凡陰瘡瘰癧。流注 瘡。惡瘡久不愈者。俱宜烘之。書云:
火有拔山之力。惜乎治者之不用耳。
治發背初起。七日前後。未成者自消。已成者自潰。不起發者即發。不腐者即腐。誠良法也。用朱砂 雄黃 血竭 沒藥(各一錢) 麝香(四分)為末。每用三分。綿紙裹藥為捻。長七寸。麻油浸透。灼火。離瘡半寸許。自外而內。周遭徐徐照之。火頭向上。藥氣入內。瘡毒隨火解散。自不內侵臟腑。初用三根。漸加至四五根。候瘡勢漸消漸減。熏後隨用敷藥。如已潰。大膿瀉時不必用此。其敷藥原方草藥難覓。余用 草一味代之。將草杵爛。加陳小粉。再加食鹽少許。研如糊。敷半寸濃。留口比瘡暈大三二分為率。瘡口用大蔥葉以滾水泡熟。扯開貼之。如干及有膿。用豬蹄湯潤之洗之。
一法。前方加輕粉二錢。僵蠶三錢。露蜂房十個。作捻。熏照如前。照畢用真生桐油調銀朱。如膏貼之再、熏照冷疔、結毒、漏蹄風等症。各錄本門條下。
癰疽、發背。痔漏、惡瘡。頑 、跌撲等症。用牛皮膠熬至稀稠得所。攤毛頭紙上。每用一塊。貼瘡腫上。次用釅醋煮軟布二塊。乘熱罨膠紙上蒸之。稍溫再易。直至瘡癢膿出將盡。即濃煎貫眾湯洗去膠紙貼膏。
次日照前。直至膿盡瘡乾為度。隨用生肌散貼膏。次日換膏。仍前蒸洗。
陰發背於十五日前後。堅硬不潰不膿。不得外發。必致內攻。乃生煩躁。重如負石。非此法拔提。毒氣不出。誠有回天之功。為瘍醫者不可缺也。法用鮮菖蒲 羌活 獨活 紫蘇 蘄艾 白芷 甘草(各五錢)連鬚蔥(二兩)用清水十碗。煎數十滾聽用。次用鮮嫩竹一段。長七寸。徑口一寸二三分。一頭留節。劃去青留白。濃約分許。靠節鑽一小孔。以杉木條塞之。放前藥水內。煮數十沸。取筒傾出藥水。仍浸藥汁內候用。次用鈹針於瘡頂上一寸內。品字放開三孔。深入寸許。將藥水盆置患人榻前。取筒傾去藥汁。乘熱急合瘡眼上。撳緊。自然吸住。待片時。藥筒已溫。拔去塞孔木條。其筒自落。倒筒內之物於器內。視其膿血相粘。鮮明紅黃者。可治。純是敗血稀水。氣穢紫黑者。不治。此家傳屢驗之法。勿忽之。如陽瘡則不必用此。恐傷氣血。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