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品匯精要
續集卷之八 蟲魚部

元 王好古


菜部-白花菜

無毒

白花菜主下氣(汪穎)煎水洗痔,搗爛敷風濕痺痛,擂酒飲止瘧(本草綱目)

【名】羊角菜

【苗】(李時珍曰)白花菜,柔莖延蔓一枝五葉,葉大如拇指,秋間開小白花長蕊結小角,長二三寸,菜氣膻臭,惟宜鹽菹食之(汪穎曰)一種黃花者,名黃花菜,形狀相同但花黃也。
【時】三月種之
【質】其子黑色而細狀如初眠蠶沙不光澤
【禁】(汪穎曰)多食動風氣滯臟腑,令人胃中悶滿傷脾.
【臭】膻
【味】苦辛

菜部-

無毒

翻白草根,主吐血下血崩中瘧疾癰瘡(本草綱目)

【名】雞腿根 天藕(李時珍曰)翻白以葉之形,名雞腿天藕,以根之味名也。楚人謂之湖雞腿,淮人謂之天藕。

【苗】(周憲王曰)翻白草高七八寸,葉硬而濃,有鋸齒,背白似地榆,開黃花,根如指大長三寸許,皮赤肉白,兩頭尖峭,生食煮食皆宜。

【地】(李時珍曰)雞腿兒生近澤田地,高不盈尺,一莖三葉,尖長而濃,有皺紋鋸齒,結子如胡荽子,中有細子。
【時】春生弱莖,四月開小黃花
【色】葉面青,背白,根赤,肉白色。
【質】根狀如小白朮頭,剝去赤皮,其內白色如雞肉,食之有粉,小兒生食之,荒年人掘以和飯食。
【味】甘微苦
【性】平

【治】吐血不止,翻白草每用五七科 咀,水二鐘,煎一鐘,空心服
○崩中下血,用湖雞腿根一兩搗碎,酒二盞,煎一盞,服
○瘧疾寒熱,翻白草根五七個,煎酒服之
○無名腫毒疔毒初起,不拘已成未成,用翻白草十科,酒煎服,出汗即愈
○渾身疥癩並 瘡潰爛,端午日午時,採翻白草洗收,每用一握煎濃,水熏洗效

菜部-黃瓜菜

無毒

黃瓜菜主通結氣利腸胃(汪穎)

【名】黃花菜(李時珍曰)其花黃,其氣如瓜,故名。

【地】(汪穎曰)黃瓜菜野生田澤,形似油菜,但味少苦,取為羹茹甚香美。

【苗】(李時珍曰)此菜田野遍有,小科如薺花,與莖葉並同地丁,但差小耳,一科數花,結細子,不似地丁之花成絮也。野人茹之,亦採以飼鵝兒。
【時】二月生苗,三四五月開黃花。
【味】甘微苦
【性】微寒

菜部-水蕨

水蕨主腹中痞積,淡煮食,一二日即下惡物,忌雜食,一月餘乃佳。(本草綱目)

【地】(李時珍曰)水蕨似蕨生水中(呂氏春秋云)菜之美者有云夢之, 即此菜也。 音豈
【味】甘苦
【性】寒

菜部-藜葉

微毒

藜葉主殺蟲(陳藏器)煎湯洗蟲瘡漱齒 搗爛塗諸蟲傷去癜風(本草綱目)根主燒灰和荻灰蒿灰等分水和蒸取汁煎膏點疣贅黑子蝕惡肉(本草綱目)

【名】萊 紅心灰 鶴頂草 胭脂菜

【地】藜處處有之

【苗】藜即灰 之紅心者莖葉稍大河朔人名落藜,南人名胭脂菜,亦曰鶴頂草皆形色名也。嫩時亦可食,故昔人謂藜藿與膏粱不同,老則莖可為杖。

【詩云】南山有萊北山有台(陸機注云)萊即藜也。初生可食譙沛人以雞蘇為萊皆名同物異也。(韻府)謂藜為落帚亦誤矣(寶鑒論云)鶴頂龍芽其頂如鶴入外丹用
【收】八九月和子收之
【用】(李時珍曰)按(庚辛玉冊云)鶴頂陰草也。搗汁煮粉霜燒灰淋汁煎粉霜伏礬石結草砂製硫伏汞及雌黃砒石
【味】甘
【性】平
【合治】紅灰 五斤茄子根莖三斤蒼耳根莖五斤並晒乾燒灰以水一斗煎湯淋汁熬成膏別以好乳香半兩鉛霜一分膩粉一分煉成牛脂二兩和勻每日塗三次,治白癜風

菜部-甘薯

無毒

甘薯,主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功同薯蕷。(本草綱目)

【地】(李時珍曰)按(陳祈暢異物志云)甘薯出交廣南方

【苗】(按嵇含草木狀云)甘薯薯蕷之類,或云芋類也。根葉亦如芋根,大如拳甑,蒸煮食之,味同薯蕷,性不甚冷,珠崖之不業耕者惟種此,蒸切晒收以充糧,糗名薯糧,海中之人多壽,亦由不食五穀而食甘薯故也。
【時】以二月種十月收之
【用】根
【質】其根似芋,亦有巨魁大者如鵝卵,小者如雞鴨卵,剝去紫皮,肌肉正白如肌,南人用當米谷果食,蒸炙皆香美,初時甚甜,經久得風稍淡也。
【味】甘
【性】平

菜部-酸筍

無毒

酸筍,主作湯食止渴解酲利膈(本草綱目)

【地】(李時珍曰)酸筍出粵南(顧 海槎錄云)筍大如臂摘至用沸湯泡去苦水,投冷井水中,浸二三日,取出縷如絲繩,醋煮可食,好事者攜入中州成罕物云。
【味】酸
【性】涼

菜部-敗瓢

無毒

敗瓢,主消脹殺蟲治痔漏下血崩中帶下赤白(本草綱目)
【用】(李時珍曰)瓢乃匏壺破開為之者壺盧燒存性,研末搽之,以消為度。一府校老嫗右腋生一瘤漸長至尺許其狀如長匏子久而潰爛,一方士教以此法用之遂出水消盡而愈
【合治】中滿鼓脹,用三五年陳壺盧瓢一個,以糯米一斗作酒,待熟以瓢于炭火上炙熱,入酒浸之,如此三五次,將瓢燒存性,研末每服三錢,酒下神效
○大便下血敗瓢燒存性,黃連等分研末每空心酒服二錢
○赤白崩中舊壺盧瓢炒存性蓮房 存性等分研末,每服二錢,熱水調服,二服有汗為度。即止,甚者五服止最妙,忌房事發物生冷。
○腦漏流膿破瓢白雞冠花白螺螄殼各燒存性,等分血竭麝香各五分為末,以好酒洒濕熟艾,連藥揉成餅,貼在頂門上,以熨斗熨之,以愈為度。

菜部-南瓜

無毒

南瓜,主補中益氣(本草綱目)

【地】(李時珍曰)南瓜種出南番轉入閩浙,今燕京諸處亦有之矣。

【苗】引蔓甚繁一蔓可延十餘丈,飾節有根近地即著,其莖中空,其葉狀如蜀葵而大如荷葉,八九月開黃花如西瓜花,結瓜正圓大如西瓜,皮上有棱如甜瓜,一本可結數十顆,其子如冬瓜子形。
【時】三月下種宜沙沃地四月生苗經霜收置可留至春
【用】肉濃色黃不可生食惟去皮穰瀹食味如山藥同豬肉煮食更良亦可蜜煎
【色】或綠或黃或紅按(王禎農書云)浙中一種陰瓜,宜陰地種之,秋熟色黃如金,皮膚稍濃,可藏至春食之如新,疑此即南瓜也。
【味】甘
【性】溫
【禁】多食發腳氣黃膽,不可同羊肉食,令人氣壅。

菜部-苦瓜

無毒

苦瓜,主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生生編)子主益氣壯陽(本草綱目)
【味】苦甘

【名】錦荔枝癩葡萄 (李時珍曰)苦以味名瓜及荔枝葡萄皆以實及莖葉相似得名

【地】苦瓜原出南番今閩廣皆種之

【苗】(周憲王曰)錦荔枝即癩葡萄蔓延草木,莖長七八尺,莖有毛澀葉似野葡萄,而花又開黃花,實大如雞子,有皺紋似荔枝(李時珍曰)苗引蔓莖葉卷鬚並如葡萄而小結瓜,長者四五寸,短者二三寸,皮上痱 如癩及荔枝殼狀,熟則黃色,自裂內有紅瓤裹子,瓤味甘,可食其子,形扁如瓜子亦有痱 ,南人以青皮煮肉及鹽醬充蔬,苦澀有青氣,按(費信星槎勝覽云)蘇門答剌國一等,瓜皮若荔枝,未剖時甚臭如爛蒜,剖開如囊味如酥,香甜可口,疑此即苦瓜也。
【時】五月下子生苗,七八月開小黃花,五瓣如碗形。
【色】青色
【味】苦
【性】寒

水菜部-石花菜

無毒

石花菜,主去上焦浮熱發下部虛寒 原

【名】橘枝(李時珍曰)並以形名也。

【地】(李時珍曰)石花生南海沙石間

【苗】高二三寸,狀如珊瑚,有紅白二色,枝上有細齒,以沸湯泡去砂屑沃以薑醋食之甚脆,其根埋沙中,可再生枝也。一種稍粗而似雞爪者謂之雞腳菜,味更佳,二物久浸皆化成膠凍也。(郭璞海賦)所謂水物則玉珧海月十肉石華即此物也。
【味】甘鹹
【性】大寒滑

水菜部-龍鬚菜

無毒

龍鬚菜,主癭結熱氣利小便(本草綱目)

【名】一種石發似指此物,與石衣之石發同名也。

【地】(以醋浸食之,和肉蒸食亦佳。)
【味】甘
【性】寒

水菜部-睡菜

睡菜,主心膈邪熱不得眠(本草綱目)

【名】瞑菜 綽菜 醉草 懶婦葳

【苗】(李時珍曰)按嵇含草木狀云綽菜,夏生池沼間,葉類茨菇,根如藕條,南海人食之令人思睡,呼為瞑菜(郭憲洞冥記)有卻睡草食之,令人不睡,與此相反也。(綱目云)按苦菜龍葵皆能使人不睡卻睡之草其此類乎。
【時】(段公路北戶錄云)睡菜,五六月生田塘中,土人採根為鹽菹食之好睡
【味】甘微苦
【性】寒

芝部-皂莢蕈

有毒

皂莢蕈,主積垢作痛,泡湯飲之微泄效,未已再服,又治腫毒初起磨醋塗之良(本草綱目)
【用】(李時珍曰)生皂莢樹上木耳也。不可食採得烘乾備用。
【味】辛

【治】腸風瀉血皂莢樹上蕈瓦焙
為末,每服一錢溫酒下

芝部-葛花菜

無毒

葛花菜(本草綱目)主醒神治酒積(太和志錄)

【名】葛乳

【地】(李時珍曰)諸名山皆有之,惟太和山採取,云乃葛之精華也。秋霜浮空如芝菌湧生地上,蓋蕈類也。
【色】其色赤脆
【味】苦甘

芝部-雞

無毒

雞 ,主益胃清神治痔(本草綱目)

【名】雞菌(李時珍曰)南人謂為雞 ,皆言其味似之也。

【地】(李時珍曰)雞 出雲南,生沙地間,下蕈也。又廣西橫州出雷菌,遇雷過即生,須疾採之,稍遲即腐,或老故名,作羹甚美,亦如雞 之屬,此數種其價並珍。

【苗】高腳傘頭,土人採烘,寄遠以充方物點茶烹肉皆宜,氣味皆似香蕈而不及其風韻也。
【味】甘
【性】平

芝部-舵菜

無毒

舵菜,主癭結氣痰飲(本草綱目)

【苗】(李時珍曰)此即海舶舵上所生菌也,亦不多得。
【味】鹹甘
【性】寒

芝部-竹蓐

無毒,(陳藏器曰)苦竹肉有大毒

竹蓐(本草綱目)主一切赤白痢和薑醬食之(孟詵)苦竹肉灰汁煉過食殺三蟲毒邪氣破老血(陳本草作竹肉因其味也。

【地】(孟詵曰)慈竹林夏月逢雨滴汁,著地生蓐似鹿角,白色可食(李時珍曰)此即竹菰也。生朽竹根節上,狀如木耳,紅色(段成式酉陽雜俎云)江淮有竹肉,大如彈丸,味如白樹雞,即此物也。惟苦竹生者有毒耳
【禁】(陳藏器曰)竹蓐生苦竹枝上,如雞子似肉臠,有大毒,以灰汁煮,三度訖然後依常菜茹食之,煉不熟者戟人喉出血,手爪盡脫,應別有功,人未盡識之耳
【味】甘鹹
【性】寒

芝部-石耳

無毒

石耳,主久食益色,至老不改,令人不飢,大小便少(吳瑞)明目益精(本草綱目)

【名】靈芝

【地】(吳瑞曰)石耳生天台四明,河南宣州黃山巴西邊徼諸山石崖上,遠望如煙(李時珍曰)廬山亦多,狀如地耳,山僧採曝饋遠,洗去沙土作茹,勝於木耳佳品也。
【味】甘
【性】平
【合治】瀉血脫肛,石耳五兩,炒白枯礬一兩,密陀僧半兩,為末,蒸餅丸梧桐子大,每米飲下二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