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王好古
髓精附蜃 卵化生
蛟龍(本草綱目)髓主敷面令人好顏色,又主易產(出東方朔別傳)精有毒(本草綱目)
【名】(李時珍)按(任 述異記云)蛟乃龍屬其眉交生,故謂之蛟,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KT 龍也。梵書名宮毗羅。
【地】出處變化無窮不可拘定
【時】(生)無時(採)難得按(王子年拾遺記云)漢昭帝釣于渭水得白蛟若蛇無鱗甲頭有軟角牙出唇外命大官作 食甚美據此則蛟亦可食也。
【用】髓
【質】(裴淵廣州記云)蛟長丈餘似蛇而四足形廣如 小頭細頸尾有肉環大者數圍其卵亦大能率魚飛得鱉可免
【色】頸有白嬰胃前赭色背上青斑脅邊若錦骨青而肉紫
【治】(張仲景方)蛟龍症痛不可忍治以硬糖日服二三升當吐出如蜥蠍狀也。唐醫周顧治此用雄黃朴硝煮服下之
【禁】(金匱要略云)春夏二時蛟龍帶精入芹菜中人食之則病蜃之刃切(綱目附錄)
○(李時珍云)蛟之屬有蜃其狀似蛇而大有角如龍狀紅鬣腰以下鱗盡逆食燕子能吁氣成樓台城郭之狀將雨即見名蜃樓亦曰海市其脂和蠟作燭香聞百步煙中亦有樓閣之形(月令云)雉入大水為蜃(陸佃云)蛇交龜則生龜交雉則生蜃物異而感同也。(類書云)蛇與雉交而生子曰 似蛇四足能害人(陸 云) 音梟即蛟也。或曰蜃也。又(魯至剛云)正月蛇與雉交生卵遇雷即入土數丈為蛇形經二三百年乃能升騰卵不入土但為雉爾觀此數說則蛟蜃皆是一類有生有化也。一種海蛤與此同名羅願以為雉化之蜃未知然否詳甲蟲車螯下
有小毒 原本注石龍子內綱目分條卵生
守宮主中風癱瘓手足不舉或歷節風痛及風 驚癇小兒疳痢血積成痞癘風瘰癧療蠍螫(本草綱目)
【名】壁宮(蘇恭)蠍虎(同上)壁虎(時珍) 蜓(音偃殄)(陶弘景云) 蜓喜綠籬壁間以朱飼之滿三斤殺乾末以塗女人身有交接事便脫不爾如赤志故名守宮而蜥蜴亦名守宮殊難分別按(東方朔云)若非守宮則蜥蜴是矣!(蘇恭云) 蜓,又名蠍虎,以其常在屋壁,故名守宮,亦名壁宮,飼朱點婦人謬說也。(李時珍云)守宮善捕蠍蠅故得虎名(春秋考異郵云)守宮食蠆土勝水也。點臂之說(淮南萬畢術)(張華博物志)(彭乘墨客揮犀)皆有其法大抵不真,恐別有術,今不傳矣。(揚雄方言云)秦晉西夏謂之守宮,亦曰 KT ,南陽人呼為 蜓在澤中者謂之蜥蠍,楚人謂之蠑螈。
【地】守宮處處人家牆壁有之
【時】(採)諸方應用隨時取之
【收】(青囊方云)端午日午時收壁虎一枚以雞蛋開一竅盛之陰乾蠆蠍螫傷每以一星敷上止疼神效
【用】有全用者有去足者有用後半截者有連血生研者有陰乾者有用糞者
【質】狀如蛇醫扁長官頸細鱗四足長者六七寸亦不聞噬人南方有十二時蟲即守宮之五色者並附於下
【色】灰黑色
【味】鹹
【性】寒
【主】糞主治爛赤眼
【製】有用朱砂末養之或焙炙乾用
【治】(李時珍曰)守宮云不入藥用近時方術多用之(楊仁齋)言驚癇皆心血不足其血與心血相類故治驚癇取其血以補心其說近似而實不然,蓋守宮食蠍蠆蠍蠆乃治風要藥,故守宮所治風 驚癇諸病亦猶蜈蠍之性能透經絡也,且入血分故,又治血病瘡瘍守宮祛風石龍利水功用自別不可不知
○(方廣附餘)治小兒撮口用朱砂末安小瓶內,捕活蠍虎一個入瓶中食砂末月餘,待體赤陰乾為末,每服薄荷湯調下三四分
○(青囊雜纂方)瘰癧初起用壁虎一枚焙研,每日服半分,用酒下
○(醫方摘要云)癰瘡大痛壁虎焙乾研末油調敷之即止。
【合治】(鄧筆峰雜興方)小兒臍風用壁虎後半截,焙為末,男用女乳女用男乳,調勻入稀雞屎少許,摻舌根及牙關,仍以手蘸摩兒取汗出甚妙。
○(奇效方)守宮膏,治年久驚癇用守宮一個剪去四足,連血研爛入珍珠麝香龍腦香各一字,研勻,以薄荷湯調服,仍先或吐或下去痰涎而後用此,大有神效。
○(仁齋直指方)心虛驚癇用褐色壁虎一枚連血研爛入朱砂麝香末少許薄荷湯調服繼服二陳湯神效
○(醫學正傳云)癱瘓走痛用蠍虎一枚炙黃陳皮五分罌粟殼一錢甘草乳香沒藥各二錢半為末,每服三錢水煎服
○(聖濟總錄方)歷節風痛不可忍者,壁虎丸,用壁虎三枚生研,蠐螬三枚紙包煨研,地龍五條生研,草烏頭三枚生研,木香五錢,乳香末二錢半,麝香一錢,龍腦五分,合研成膏,入酒糊,搗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乳香酒服三十丸取效。
○(聖惠方)破傷中風身如角弓反張筋急口噤者用守宮丸,治之守宮炙乾去足七枚天南星酒浸三日晒乾一兩膩粉半錢為末,以薄麵糊丸綠豆大,每服七丸酒灌下,少頃汗出得解,更與一服,再汗即瘥,或加白附子一兩用蜜丸
○(衛生寶鑒)祛風散,癘風成癩,用東行蠍虎一條焙乾,大蠶砂五升水淘炒各為末,以小麥面四升,拌作絡索,曝乾研末,每服一二合煎柏葉湯下,日三服,取效
○(青囊雜纂方)血積成塊,用壁虎一枚白面和一鴨子大包裹研爛作餅烙熟食之當下血塊不過三五次即愈甚驗
○(奇效良方)蠍虎丹,治小兒一切疳疾消瘦下痢証候全備,及無辜疳毒如邪病者,用干雄蠍虎一個微炙,蝸牛殼蘭香根靛花雄黃麝香各一分,龍腦半分,各研為末,米醋煮糊丸黍米大,每用脂麻湯下十丸,日三服取效。
○(朱丹溪摘元方)反胃膈氣用地塘蟲即壁虎也。七個砂鍋炒焦,木香人參朱砂各一錢半,乳香一錢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七丸,木香湯下,早晚各一服
○(聖濟總錄云)胎赤爛眼昏暗用蠍虎數枚,以罐盛黃土,按實入蠍虎在內,勿令損傷,以紙封口,穿數孔出氣,候有糞數粒,去糞上一點黑者,只取一頭白者,唾津研成膏,塗眼睫周遭,不得揩拭來,早以溫漿水洗三次,甚效,十二時蟲(綱目附錄)
○(李時珍云)一名避役出容州交州諸處,生人家籬壁樹木間守宮之類也。大小如指,狀同守宮,而腦上連背有肉鬣如冠幘,長頸長足身青色,大者長尺許,尾與身等嚙人不可療(嶺南異物志)言其首隨十二時變色,見者主有喜慶(博物志)言其陰多緗綠日中變易或青或綠或丹或紅(北戶錄)言不能變十二色,但黃褐青赤四色而已,竊按(陶弘景)言石龍五色者為蜥蜴(陸佃)言蜥蜴能十二時變易,故得易名,然則此蟲亦蜥蜴矣而生籬壁間,蓋五色守宮爾,陶氏所謂守宮螫人必死,及點臂成志者,恐是此物,至若尋常守宮,既不堪點臂,亦未有螫人至死者也。
鹽龍鹽主興陽益腎(品匯續集)
【地】出南蠻地
【收】以海鹽飼之每鱗中出鹽則收取
【用】鹽龍鹽
【質】長尺餘,
【味】鹹苦
【性】大熱
【行】走腎經
【治】鹽龍鱗中所出之鹽,每以溫酒服一錢匕,云能興陽事。
○(李時珍)按(何遠春渚紀聞云)宋徽宗時將軍蕭注破南蠻得其所養鹽龍長尺餘,藉以銀盤中置玉盂以玉箸摭海鹽飼之每鱗中出鹽則收取用後龍為蔡京所得及死以鹽封數日取用亦有力愚按此物生於殊方古所不載而有此功用亦希物也。因附於此以俟識者。
無毒, 原本注獸部龍內綱目分注吊內寄生
紫稍花,主益陽秘精療真元虛憊陰痿遺精餘瀝白濁如脂小便不禁,囊下濕癢,女人陰寒冷帶,入丸散及坐湯用(本草綱目)
【名】吊精
【苗】吉吊遺瀝附木而生
【地】出於水中流槎木上按(裴淵廣州記云)吊,生嶺南又(姚和眾延齡至寶方云)吉吊脂出福建州即知紫稍花亦出在此兩處無疑矣
【時】(生)無時(採)無時甚難得
【用】坐湯多用之
【質】狀如蒲槌
【色】微青黃複似灰色
【味】甘
【性】溫
【行】走腎經
【助】龍骨
【合治】(集簡方)治陽事痿弱,用紫稍花生龍骨各二錢、麝香少許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燒酒下欲解飲生薑甘草湯
○(總微論云)陰養生瘡,紫稍花一兩,胡椒半兩,煎湯溫洗數次即愈。
【代】和劑玉霜丸,注云如無紫稍花以木賊代之
【贗】(之此說與孫說不同近時房中諸術多用紫稍花皆得於湖澤,其色灰白而輕鬆,恐非真者,當以孫說為正或云紫稍花與龍涎相類,未知是否。
○(孫光憲北夢瑣言云)紫稍花出處甚詳已見獸部龍內注中
有小毒 卵生
鱗蛇(本草綱目)膽主解藥毒治惡瘡及牙疼(出勝覽及一統志)
【地】(李時珍)按(方輿勝覽云)鱗蛇出安南雲南鎮康州臨安沅江孟養諸處巨蟒也。能食鹿
【時】(採)無時
【用】土人殺而食之取膽治疾以黃鱗者為上甚貴重之
【質】身長丈餘,有四足
【色】有黃鱗黑鱗二色。
【代】(李時珍)按此亦蚺蛇之類,但多足耳,陶氏注蚺蛇分真假,其亦此類與
【忌】鱗蛇春冬居山夏秋居水能
肉無毒,附皮 卵生
水蛇肉主消渴煩熱毒痢
○皮主燒灰油調敷小兒骨疽膿血不止療手指天蛇毒瘡(本草綱目)
【名】公蠣蛇
【苗】生在水中
【地】水蛇所在處處有之
【時】(採)夏秋取之
【用】肉與皮
【質】大如鱔嚙人不甚毒
【色】黃黑色有纈紋
【味】甘鹹
【性】寒
【治】小兒骨瘡(海上方詩云)小兒骨痛不堪言,出血流膿實可憐,尋取水蛇皮一個,燒灰油抹上疼邊
○治天蛇毒(劉松篁經驗方云)會水灣陳玉田妻病天蛇毒瘡,一老翁用水蛇一條,去頭尾取中截如手指長,剖去骨肉勿令病者見,以蛇皮包手指,自然束緊,以紙外裹之,頓覺遍身皆涼,其病即愈,數日後解視手指有一溝如小繩蛇皮,內宛然有一小蛇頭,目俱全也。
【合治】(聖惠方)水蛇丸,治消渴四肢煩熱口乾心躁,用水蛇一條活者,剝皮炙黃為末,蝸牛五十個,水浸五日,取涎入天花粉末煎稠入麝香一分用粟飯和丸綠豆大,每服十丸,薑湯下。
【贗】(李時珍云)水中又有一種泥蛇黑色穴居成群,嚙人有毒,與水蛇不同(張文仲備急方)言山中一種蛇與公蠣相似,亦不嚙人(陶弘景)言公蠣蛇能化鱧者,即此水蛇也。
肉有小毒附頭骨涎有大毒蛇吞鼠蛙赤楝蛇 卵生
黃頷蛇(本草綱目)肉,主風癩頑癬惡瘡自死蛇漬汁塗大疥,煮汁浸臂腕,作痛燒灰同豬脂塗風癬漏瘡,婦人妒乳 犬咬傷(出肘後梅師千金諸方)
○頭主久瘧及小腸癰
○骨主久瘧勞瘧
○涎主合蠱藥醫者應知解法(本草綱目)
【名】黃喉蛇(俗名)(李時珍云)頷喉下也。以色名之
【地】(李時珍)按(肘後千金外台諸方)多用自死蛇及蛇吞蛙鼠並不云是某蛇惟本草有蝮蛇腹中鼠,陶氏所注術家所用黃頷赤 多在人家屋間吞鼠子雀雛見腹中大者破取干之,又蛇蛻注云草間不甚見虺蝮蛻多是赤 黃頷輩,據此則古方所用自死蛇及蛇吞蛙鼠,當是二蛇,雖蛇蛻亦多用之。
【時】(生)驚蟄後(採)夏秋取之
【用】肉釀酒並入丸散,頭入丸散用,骨亦入丸散用
【質】大者近丈小者不等
【色】黃黑相間喉下色黃
【味】肉味甘
【性】肉性溫
【治】(千金方)治 犬嚙傷自死蛇一枚,燒焦為末,納入瘡孔中
○又方,惡瘡似癩及馬疥大如錢者自死蛇一條水漬至爛去骨取汁塗之隨手瘥
○又方,發背腫毒蛇頭燒灰,醋和敷之,日三易
○又方,蝦蟆 瘡五月五日蛇頭及野豬脂同水衣封之佳。
○又方,一切冷漏,自死蛇,取骨為末封之,大痛以杏仁膏摩之即止。
【解】(孫思邈云)江南山間人一種蠱毒,以蛇涎合藥著飲食中,使人病瘕積年乃死,但以雄黃蜈蚣之藥治之乃解,蛇吞鼠主蛇吞蛙主噎膈勞嗽蛇 (綱目附錄)
○治噎膈,用蛇含蝦蟆,泥包燒存性,研末,米飲服
○(秘韞方)久勞咳嗽吐臭痰者,尋水邊蛇吞青蛙,未咽者連蛇打死,黃泥固濟 研,空心酒服一二錢,至效,忌生冷,五七日永不發也。(千金方)蛇 不愈,蛇腹蛙燒灰封之,赤楝蛇,一名桑根蛇(綱目附錄)
○(李時珍云)赤楝桑根象形陶氏作赤 其色紅黑節節相間儼如赤楝桑根之狀大者近丈亦不甚毒丐兒多養為戲弄死即食之又有竹根蛇肘後謂之青 蛇不入藥用最毒喜緣竹木,與竹同色,大者長四五尺,其尾三四寸,有黑點者名 尾蛇,毒尤猛烈,中之者急灸三五壯,毒即不行,仍以藥敷之,又有菜花蛇,亦長大黃綠色,方家亦有用之者
○(千金方)貓鬼野道歌哭不自由五月五日自死,赤蛇燒灰,井華水服方寸匕,日一服。
有毒
主療痺內漏(名醫別錄)破傷中風大風惡疾(本草綱目)
【名】虺俗呼 土虺
【地】山間草澤所在有之
【時】(生)驚蟄後(採)夏秋捕之
【用】肉
【質】長尺餘,如蝮蛇而小
【色】身如土色
【合治】(普濟方)破傷風牙關緊急口噤不開口面 斜肢體弛緩用土虺蛇一條去頭尾腸皮骨醋炙地龍五條去泥醋炙天南星八錢重一枚,炮右為末,醋煮麵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至五丸,生薑酒下,仍食稀蔥白粥取汗即瘥。昔宮使明光祖向任統製官被重傷服此得效。
【贗】(名醫別錄云)類一名 短身土色而無紋(李時珍云) 與蝮同類即虺也。蝮大而 小其毒則一食經所謂虺色如土小于蝮蛇者是也。舊本作 類,一名 誤矣,當作 蝮類,一名 即虺字, 字像相近,傳寫脫誤爾。陶氏注蝮即 亦誤矣。 既是蝮,別錄不應兩出,今並改正。
有毒
天蛇(本草綱目)
【地】(李時珍)按(沈存中筆談云)天蛇生幽陰之地,遇雨後則出,越人深畏之。
【質】其大如箸而匾,長三四尺
【色】黃赤
【治】水蛇治天蛇毒見前。
【解】(李時珍曰)錢塘一田夫忽病癩,通身潰爛,號呼欲絕,西溪寺僧視之曰,此天蛇毒,非癩也。以秦皮煮汁一斗,令其恣飲,初日減半,三日頓愈。
【贗】又云天蛇不知何物,人遭其螫,乃為露水所濡,則遍身潰爛,或云草間花蜘蛛者非矣。
○廣西一吏為蟲所毒,舉身潰爛,一醫視云天蛇所螫,不可治矣。仍以藥敷其有一腫處,以鉗拔出如蛇十餘,而疾終不起。(沈存中筆談云)若見天蛇,治法澆之,以醋則消,或以鍛石糝之亦死。
有毒
蛇角主消腫毒以毒攻毒也。(本草綱目)
【名】骨咄犀(亦作骨篤)碧犀(李時珍)按(陶九成輟耕錄云)骨咄犀大蛇之角也。當作蠱毒謂其解蠱毒如犀角也。唐書有古都國亦產此則骨咄又似古都之訛也。
【地】按(大明會典云)蛇角出哈密衛(劉郁西域記云)骨篤犀即大蛇角出西番地
【色】(曹昭格古論云)骨篤犀碧犀也。色如淡碧玉稍有黃色其紋理似角扣之聲清越如玉磨刮嗅之有香燒之不臭最貴重能消腫解毒(洪邁松漠記聞云)骨咄犀犀不甚大,紋如象牙帶黃色,作刀靶者以為無價之寶也。
【解】諸毒蠱毒
諸蛇(本草綱目)
○(李時珍云)蛇字古作它俗作蛇有餘移佗三音篆文象其宛轉屈曲之形其行委佗故名嶺南人食之或呼為訛或呼為茅鱔按(山海經云)海外西南人以蟲為蛇號蛇為魚則自古已然矣,蛇類 語不可類從者萃族於下以便考閱蛇在禽為翼火天文象形居南方在卦為巽風巳為蛇在神為元武北方之神元龜 蛇相合也。在物為毒蟲出說文有水火草木土五種(出北戶錄)青黃赤白黑金翠斑花諸色(見各條)毒蟲也。而有無毒,者金蛇水蛇無毒,鱗蟲也。而有生毛者蝮蛇紋間有毛(山海經云)長蛇毛如彘毫也。卵生也。而有胎產者蝮蛇胎生腹行也。而有四足者鱗蛇千歲蝮苟印蜥蜴皆有足又有冠者雞冠蛇頭生有冠最毒角者三角蛇有角翼者(西山經云)太華山有蛇,六足四翼,名曰肥KT 飛者(山海經云)柴桑多飛蛇(荀子云) 蛇無足而飛獸首者(大荒經云)肅慎國有琴蛇,獸首蛇身人面者(江湖紀聞云)嶺表有人面蛇,能呼人姓名害人,惟畏蜈蚣,兩首者枳首蛇兩身者(北山經云)渾夕之山有蛇曰肥遺,一首兩身,見則大旱(管子曰)涸水之精名曰 ,狀如蛇,一首兩身長八尺,呼其名可取魚鱉岐尾者(廣志云)出雲南鉤尾者(張文仲云)鉤蛇尾如鉤能鉤人獸入水食之 尾者(葛洪云) 尾蛇似青 其尾三四寸,有異色最毒 形者(張文仲云) 蛇形似長七八尺,中人必死削船 煮汁浸之杵形者即合木蛇又有青 即竹根蛇白 蒼虺紋蝮白頸黑甲赤目黃口之類(張文仲云)惡蛇甚多,四五月青 蒼虺白頸大蜴,六七月白 紋蝮黑甲赤目黃口反鉤三角之類皆毒之猛烈者,又南方有 蛇,人若傷之不死,終身伺其主,雖百眾人中亦來取之,惟百里外乃免耳蛇出以春出則食物蛇以春夏為晝秋冬為夜乎其蟄以冬蟄則含土至春吐出即蛇黃石其舌雙(物理論云)舌者心苗火旺于巳巳為蛇故蛇雙舌其耳聾(埤雅云)蛇聾虎 其聽以目埤雅其蟠向壬,淮南子其毒在涎,弄蛇洗淨涎則無毒,也。蛇涎著人生蛇漠瘡吐涎成絲能害人目(段成式云)蛇怒時毒在頭尾其珠在口(陸佃云)龍珠在頷蛇珠在口懷珍之蛇,多喜投暗,見人張口吐氣,如燼火狀其行也紆。淮南子云蛇屬紆行其食也。吞有牙無齒皮數解脫(變化論云)龍易骨蛇易皮性曉方藥出稽聖賦又(異苑云)田父見蛇被傷一蛇銜草敷之遂去其人採草治瘡名曰蛇銜蛇交蛇則雄入雌腹交已即退出也。(段成式云)人見蛇交三年死(李廷飛云)人見蛇交主有喜蛇交雉則生蜃及詳見蛟龍(魯至剛云)蛇交雉生卵遇雷入土久則成蛟不入土但為雉耳(述異記云)江淮中有獸名能乃蛇精所化也。冬則為雉春複為蛇耳蛇以龜鱉為雌(埤雅云)大腰純雌以蛇為雄蛇求于龜鱉則生龜鱉蛇求于雉則生蜃蛟物異而感同也。又與鱧鱔通氣(見本條)入水交石班魚(見本條)入山與孔雀匹(禽經云)鵲見蛇則噪而奔孔雀見蛇則喜而躍竹化蛇蛇化雉(異苑云)大元中汝南人伐木見一竹中央已成蛇形而枝葉如故又桐廬民伐竹見蛇化雉頭項已就身猶蛇也。乃知竹化蛇蛇化雉夔憐蛇蛇憐風(出莊子)水蛇化鱔名蛇鱔有毒 蛇化龍神蛇能乘雲霧而飛游千里 蛇聽孕出變化論又(抱朴子云) 蛇不交蟒蛇目圓出述異記大蛇曰蟒巴蛇吞象(山海經云)巴蛇食象,三年而出其骨,蚺蛇吞鹿(詳本條)元蛇吞麈大鹿也。出山海經活褥蛇能捕鼠(唐書云)貞觀中波斯國獻之狀,同鼠色正青,能捕鼠食蛇,鼠能捕蛇(唐書云) 賓國有食蛇鼠尖喙赤尾,能食蛇,被蛇螫者以鼠嗅而尿之立愈。蛇吞鼠而有嚙蛇之鼠野狼(寇曰)嘗見一烏蛇長丈餘,有鼠野狼嚙蛇頭曳之而去,亦相畏服耳蛇吞蛙而有製蛇之田父(洽聞記云)蝦蟆大者名田父見蛇則嚙其尾良久蛇死尾後數寸皮不損而肉已盡矣。蛇令豹止而有食蛇之貘(淮南子云)蛇令豹止物相製也。貘乃白豹食蛇及鐵龜蛇同氣而有呷蛇之龜見攝龜元龜食蟒(王起云)以小製大禽之製在氣也。螂蛆甘帶出莊子螂蛆蜈蚣也。帶蛇也。(陸佃云)蜈蚣見大蛇能以氣禁之啖其腦眼蟾蜍食螂蛆螂蛆食蛇蛇食蟾蜍物畏其天也。(墨客揮犀云)蜈蚣逐蛇蛇即張口乃入其腹食之鴆步則蛇出 鳴則蛇結出禽經鴆鳥能禹步禁咒使大石自轉取蛇食之蛇入口即麋也。鸛亦然 伯勞也。鸛鶴鷹鶻 皆鳥之食蛇者也。蛇鷹蛇鶻余見本條,虎猴麂麝牛皆獸之食蛇者也。 猴食蛇牛食蛇則獨肝,有毒蛇所食之蟲則蛙鼠燕雀蝙蝠鳥雛所食之草則芹茄石楠茱萸蛇粟 子也。所憎之物則 荷庵 蛇芮草鵝糞,所畏之藥則雄黃雌黃 羊角蜈蚣(千金云)入山佩武都雄黃雌黃或燒 羊角煙或筒盛蜈蚣則蛇不敢近,誤觸萵菜則目不見物(出續墨客揮犀)炙以桑薪則足可立出(陳藏器云)蛇有足見之不佳,惟桑薪火炙之,則見不足怪也。(陶弘景云)五月五日燒地令熱,以酒沃之,置蛇於上,則足見蛇蟠人足,淋以熱尿或沃以熱湯,則自解。蛇入人竅,灸以艾炷,或辣以椒末則自出,以艾炷灸蛇尾,或割破蛇尾,塞以椒末即出,內解蛇毒之藥則雄黃貝母大蒜薤白蒼耳,外治蛇 之藥則大青鶴虱苦苣堇菜射 薑黃乾薑白礬黑豆葉黃荊葉蛇含草犬糞鵝糞蔡苴機糞。
音序無毒, 卵生
魚肉主溫中益氣,多食令人熱中發渴(本草綱目)
【名】鰱魚 (李時珍云)酒之美者曰魚之美者曰 (陸佃云) 好群行相與也。故曰 相連也。故曰鰱(傳云)魚屬連行是矣。
【地】處處有之
【時】(採)無時
【用】肉
【質】狀如 而頭小形扁細鱗肥腹故(西征賦云)華魴躍鱗素揚 失水易死此弱魚也。亦有花鰱
【色】甚白
【味】甘
【性】溫
【禁】不宜多食發瘡
無毒, 卵生
鱒魚肉主暖胃和中(本草綱目)
【名】 魚(音必)赤眼魚 (李時珍)按(說文云)鱒赤目魚也。(孫炎云)鱒好獨行尊而必者故字從尊從必
【地】處處有之
【時】(採)無時
【用】肉
【質】狀似 而小赤脈貫瞳身圓而長鱗細于 好食螺蚌善於遁網
【色】青質赤章
【味】甘
【性】溫
【禁】不宜多食動風熱發瘡癬
無毒, 卵生
竹魚肉主和中益氣除濕氣(本草綱目)
【地】出桂林湘漓諸江中
【時】(採)無時
【用】肉味如鱖魚肉為廣南珍品
【質】狀如青魚大而少骨刺
【色】如竹色青翠可愛鱗下間以朱點
【味】甘
【性】平
音感無毒, 卵生
魚肉主食之已嘔暖中益胃(本草綱目)
【名】 魚(音紺)鰥魚黃頰魚 (李時珍云)敢也。 KT 也。KT 音陷食而無厭也。健而難取吞 同類力敢而KT 物者也。其性獨行故曰鰥(詩云)其魚魴鰥是矣!
【苗】(異苑云)諸魚欲產 以頭沖其腹,世謂之眾魚生母,然諸魚生子必雄魚,沖其腹仍尿白以蓋,其子不必盡是 子也。
【地】出江湖中
【時】(採)無時
【用】肉
【質】體似而腹平頭似鯇而口大頰似 而色黃鱗似鱒而稍細,大者三四十斤,啖魚最毒,池中有此不能畜魚。(東山經云)姑兒之水多 魚是也。
【色】黃
【味】甘
【性】平
無毒, 卵生
勒魚肉主開胃暖中作鯗尤良(本草綱目)
【名】(李時珍云)魚腹有硬刺勒人故名
【地】出東南海中
【時】以四月至漁人設網候之,聽水中有聲則魚至矣,有一次二次三次乃止。
【用】肉鰓骨甜瓜生者用勒鯗骨插蒂上一夜便熟,石首鯗骨亦然。
【質】狀如鰣魚小首細鱗腹下有硬刺如鰣腹之刺頭上有骨合之如鶴喙形像
【色】白
【味】甘
【性】平
【臭】腥
【行】走胃經
【助】佐補脾之藥
【製】以鹽腌之晒乾者謂之勒鯗
【治】(摘元方)用勒魚鰓治瘧疾,以一寸入七寶飲,酒水各半,煎露一夜服。
無毒, 卵生
鯊魚肉主暖中益氣(草綱目)
【名】 魚(爾雅)吹沙(郭璞)沙溝魚(俗名)沙 (音問) (李時珍云)此非海中沙魚乃南方溪澗中小魚也。居沙溝中吹沙而游咂沙而食 者肉多形圓陀陀然也。
【地】出南方溪澗中
【用】肉
【質】大者長四五寸,其頭尾一般大,頭狀似鱒體圓似 ,濃肉重唇細鱗背有 刺甚硬,其尾不岐,小時即有子,俗呼為阿浪魚。
【色】身黃白色有黑斑點紋
【味】甘頗美
【性】溫平
子及腸有毒 卵生
石斑魚(本草綱目)
【名】石礬魚(延壽書)高魚
【地】生南方溪澗水石處
【質】長數寸浮游水面聞人聲則劃然深入(臨海水土記云)長者尺餘,其性淫,春月與蛇醫交牝,故其子有毒(南方異物志云)高魚似鱒,有雌無雄,二三月與蜥蜴合於水上,其胎毒人(酉陽雜俎云)石斑與蛇交南方有土蜂,土人殺此魚標樹上引鳥食之,蜂窠皆盡也。
【色】白鱗黑斑其斑如虎紋
【禁】石斑魚子及腸不宜食之,令人吐瀉。
【解】(醫說云)用魚尾草汁少許解之。
音固無毒, 卵生
黃 魚肉白煮汁飲主止胃寒泄瀉
○油主療瘡癬有蟲(本草綱目)
【名】黃骨魚 (李時珍云)魚腸肥曰 此魚腸腹多脂,漁人煉取黃油燃燈甚 也。南人訛為黃姑,北人訛為黃骨魚。
【地】生江湖中小魚也。
【時】(生)無時(採)無時
【用】魚汁魚油
【質】狀似白魚而頭尾不昂,遍身細鱗,闊不逾寸,長不近尺。
【色】白
【味】甘
【性】溫
【製】可作 菹煎炙甚美
【禁】油不宜燃燈昏人目
無毒, 卵生
鰷魚肉煮食已憂主暖胃止冷瀉(本草綱目)
【名】白 (音條) 魚(音餐) 魚(音囚) (李時珍云)鰷條也。 粲也。 囚也。條其狀也。粲其色也。囚其性也。
【地】生江湖中小魚也。
【時】(生)無時(採)無時
【用】肉
【質】長僅數寸,形狹而扁狀如柳葉,鱗細而整性好群游。
【色】潔白可愛
【味
無毒, 卵生
殘魚主作羹食寬中健胃(食鑒本草)
【名】王余魚(綱目)紙魚 (李時珍)按(博物志云)吳王闔閭江行食魚 棄其殘餘於水化為此魚,故名或又作越王及僧寶志者,蓋出傳會不足致辯。
【地】出蘇松浙江
【時】(採)二三月取之,清明前有子食之甚美,清明後子散而瘦,但可作 臘彼人尤重小者,曝乾以貨四方耳。
【用】肉作羹
【質】大者長四五寸,身圓如箸無鱗若已 之魚,但目有兩黑點爾。
【色】潔白如銀故名紙魚
【味】甘
【性】平
音針無毒, 卵生
魚肉主食之無疫(本草綱目)
【名】薑公魚(俗名)銅 魚(音稅臨海志) (李時珍云)此魚喙有一針故有諸名俗名薑太公釣針亦傳會也。
【地】生江湖水中
【質】大小形狀並同 殘但喙尖有一細黑骨如針為異耳(東山經云) 水北注於湖中多 魚狀如鰷,其喙如針即此。
【味】甘
【性】平
音聿無毒, 卵生
魚肉主和中益氣,令人喜悅(本草綱目)
【名】春魚(俗名)作臘名鵝毛 (李時珍)按(爾雅云) 小魚也。名義未詳春以時名也。 以干臘名也。
【地】(段公路北戶錄云)廣之恩州出鵝毛 用鹽藏之其細如毛,其味絕美(郭義恭)所謂武陽小魚大如針,一斤千頭,蜀人以為醬者也。又(中隨水流出土人取收曝乾為 以充苞苴食以薑醋味同蝦米
【質】狀似初化魚苗,或云即鱧魚苗也。
【味】甘
【性】平
無毒, 卵生
金魚肉主久痢噤口(本草綱目)
【地】(李時珍云)金魚有鯉鯽鰍 數種鰍 尤難得獨金鯽耐久前古罕知惟(博物志云)出功婆塞江腦中有金,蓋亦訛傳(述異記)載晉桓沖游廬山見湖中有赤鱗魚即此也。自宋始有畜養者今則處處人家養玩矣
【時】春末生子于草上好自吞啖亦易化生
【用】肉其肉味短而韌
【色】初出黑色久乃變紅又或變白者名紙魚亦有紅白黑斑相間無常者
【味】甘鹹
【性】平
【治】(楊拱醫方摘要云)久痢噤口病勢欲死,用金絲鯉魚一尾重一二斤者,如常治淨用鹽醬蔥必入胡椒末三四錢,煮熟置病患前嗅之,欲吃隨意連湯食一飽病即除根,屢治有效。
【忌】(物類相感志云)金魚食橄欖渣肥皂水即死,得白楊皮不生虱,又有丹魚不審,即此類否,今附於下丹魚。(綱目附錄)
○按(抱朴子云)丹水出京兆上洛縣塚嶺山入於 水中出丹魚先夏至十夜伺之魚浮水側必有赤光上照若火割血塗足可以履冰
音啼有毒 原本注 魚內綱目分條
魚肉主食之療瘕(名醫別錄)無蠱疾(本草綱目)
【名】人魚(弘景)孩兒魚 (李時珍云)啼聲如孩兒故有諸名作 者並非
【地】(陶弘景云)人魚荊州臨沮青溪多有之(北山經云)決水多人魚,又云休水,北注於洛中多 魚(李時珍云)孩兒魚有二種 魚生江湖中一種鯢魚生溪澗中
【質】(陶弘景云)形似 而有四足聲如小兒其膏然之不消耗秦始皇驪山塚中所用人膏是也。(寇宗奭云) 魚形微似獺四足腹重墜如囊翅鱗與 相類嘗剖視之中有小蟹小魚小石數枚也。(李時珍云) 魚形如 腹下翅形似足其 頰軋軋音如兒啼即 魚也。一種鯢魚形聲皆同但能上樹乃鯢魚也。(北山經云)人魚狀如 四足音如小兒食之無瘕疾,又云狀如蟄 而長距足白而對食之無蠱疾可以御兵,按此二說前與陶合,後與寇合,蓋一物也。今漁人網得以為不利即驚異而棄之,蓋不知其可食如此也。
【色】身微紫色色如
【味】甘
【贗】(徐鉉稽神錄云)謝仲玉者見一婦人出沒水中,腰以下皆魚,乃人魚也。又(徂異記云)查道奉使高麗見海沙中一婦人,肘後有紅鬣,問之曰人魚也。此二者乃名同物異非 鯢也。
有毒
魚師(本草綱目)
○(李時珍)按(陳藏器諸魚注云)魚師大者有毒殺人,今無識者但(唐韻云)老魚也。(山海經云)歷KT 之水有師魚食之殺人其即此魚
音枕無毒
魚 (本草綱目)主能銷毒(名醫別錄)
【名】(李時珍云)諸魚腦骨曰 曰丁魚尾曰 音抹曰丙魚腸曰 曰乙魚骨曰鯁曰刺魚脬曰鰾曰白魚翅曰鰭曰鬣魚子曰 曰
【地】處處魚頭生 此骨惟青魚者極大可作器
【解】(延壽書云)能解蠱毒作器盛飲食遇蠱輒裂破也。
魚鱗主食魚中毒煩亂或成症積燒灰水服二錢(本草綱目)
【名】(李時珍云)鱗者KT也。魚產於水故鱗似KT 鳥產於林故羽似葉獸產於山故毛似草魚行上水鳥飛上風恐亂鱗羽也。
【治】(名醫別錄云)諸魚鱗燒灰治魚骨鯁
魚子主療目中障翳(本草綱目)
【名】 (音米) (音蟻)
【苗】(孟詵云)凡魚生子皆粘在草上及土中冬月寒冰過後亦不腐壞到五月三伏日雨中便化為魚(李時珍云)凡魚皆冬月孕子至春末夏初則于湍水草際生子有牡魚隨之洒白,蓋其子數日即化出謂之魚苗最易長大孟氏之說,蓋出謬傳也。
【地】處處魚腹中生之
【時】(生)於春(採)二三月取之
【用】(李時珍云)魚子古方未見用惟(聖濟總錄)治目決明散中用之亦不言是何魚之子大抵當取青魚鯉鯽之屬爾
【合治】(聖濟總錄方)決明散,治一切遠年障翳 肉赤腫疼痛用魚子活水中生下者半兩,以硫黃水溫洗淨,石決明草決明青葙子穀精草枸杞子黃連炙甘草枳實麩炒牡蠣粉蛇蛻,燒灰,白芷龍骨黃柏各一兩,白附子炮白蒺藜炒黃,黃芩炒羌活各半兩,虎睛一隻,切作七片,文武火炙乾,每一料用一片,右通為末,每服三錢,五更時茶服,午夜再服,赤白翳膜七日減去 肉赤腫痛不可忍者,三五日見效,凡遇惱怒酒色風熱即疼者是活眼,尚可醫治,如不疼是死眼,不必醫也。
【忌】豬魚酒面辛辣色欲墨頭魚(綱目附錄)石首魚內
○(李時珍云)四川嘉州出之狀類 子長者及尺,其頭黑如墨,頭上有白子二枚,又名北斗魚,常以二三月出漁人,以火夜照,又之魚(綱目附錄)鱖魚內
○(山海經云)洛水多 魚狀如鱖居於逵蒼紋赤尾食之不癰可以治(郭注云) 音滕逵乃水中穴道交通者愚按 魚之形狀居止功用俱與鱖魚同亦鱖之類也。(日華子)謂鱖為水豚者豈此 與
無毒
綠毛龜主通任脈助陽道補陰血益精氣治痿弱(本草綱目)
【名】綠衣使者(綱目)金線綠毛龜(俗名)
【地】(李時珍云)綠毛龜出南陽之內鄉及唐縣,今惟蘄州以充方物養鬻者,取自溪澗蓄水缸中飼以魚蝦,冬則除水久久生毛。
【用】甲肉頭頸俱用
【質】毛長四五寸,毛中有金線脊骨有三棱,其大如五銖錢者為真,池龜久養亦生毛但大而無金線底色黃黑為異爾(南齊書)載永明中有獻青毛神龜者即此也。又(錄異記云)唐元宗時,方士獻徑寸小龜,金色可愛,云置碗中能辟蛇虺之毒,此亦龜之異者也。
【色】身上綠毛,底甲如象牙色。
【味】甘酸
【性】平
【製】其法用龜九枚以活鯉二尾安釜中入水覆以米篩安龜在篩上蒸熟取肉晒乾其甲仍以酥炙黃入藥用
【治】(陳嘉謨云)縛置額端能禁邪瘧收藏書笥可辟蠹蟲
○(李時珍云)此龜古方無用者近世滋補方往往用之大抵與龜甲同功劉氏先天丸用之
無毒
鶚龜主婦人難產臨月佩之臨時燒末酒服(本草拾遺)
【地】生南海中
【質】(陳藏器云)狀如龜長二三尺兩目在側如鶚亦呼水龜非前水龜也。旋龜(綱目附錄)
○(山海經云)KT 陽之山怪水出焉,中多旋龜,鳥首虺尾,聲如破木,佩之已聾,亦此類。
音奔
賁龜肉主食之辟時疾消腫(山海經)
【名】三足龜(爾雅)
【地】(李時珍)按(山海經云)狂水西注伊芳水中多三足龜食之無大疾可以已腫(唐書云)江州獻六眼龜(宋史云)趙霆獻兩頭龜(大明會典云)暹羅國獻六足龜此又前人所未知者也。
無毒
珠鱉肉主食之辟疫癘(本草綱目)
【地】(李時珍)按(山海經云)葛山澧水有珠鱉(一統志云)生高州海中常吐珠
【質】(山海經云)狀如肺而有目六足有珠(一統志云)狀如肺四目六足而吐珠(呂氏春秋云)澧水魚之美者名曰珠鱉六足有珠(淮南子云)蛤蟹珠鱉與月盛衰(埤雅云)鱉珠在足蚌珠在腹皆指此也。
【味】甘酸 音迷麻綱目附錄 龜內
○(臨海水土記云)狀似而甲薄形大如龜味極美一枚有膏三斛晁音朝(綱目附錄) 龜類
○(李時珍曰)又有晁亦如腹如羊胃可啖並生海邊沙中撒八兒(綱目附錄)玳瑁內
○(劉郁西域記云)出西海中乃玳瑁遺精蛟魚吞食吐出年深結成者其價如金偽作者乃犀牛糞也。竊謂此物貴重如此必有功用亦不知果是玳瑁遺精否亦無所詢証姑附於此以俊博識
音劫無毒
石 主利小便(本草綱目)
【名】紫 (音劫與 同)紫 (音枵)龜腳(俗名)
【地】(李時珍云)石 生東南海中石上蚌蛤之屬
【質】形如龜腳亦有爪狀殼如蟹螯(真臘記云)有長八九寸者(江淹石 賦云)亦有足翼得春雨則生花故(郭璞賦云)石 應節而揚葩(荀子云)東海有紫魚
音羅無毒, 原本名蝸籬未詳綱目改蝸蠃甚悉
蝸蠃肉主燭館明目下水止渴(名醫別錄)
○上燭館二字疑訛誤,醒酒解熱利大小便消黃膽水腫療反胃痢疾脫肛痔漏(本草綱目)爛殼主痰飲積及胃脘痛(本草衍義補遺)反胃膈氣痰嗽鼻淵脫肛痔疾瘡癤下疳湯火傷(本草綱目)
【名】螺螄(李時珍云)師眾多也。其形似蝸牛,其類眾多,故有二名爛殼,名鬼眼睛。
【地】(陶隱居云)生江夏溪水中(李時珍云)處處湖溪有之,江夏漢沔尤多。
【時】(採)二三月取之,春月人採,置鍋中蒸之,其肉自出,酒烹糟煮食之,清明後其中有蟲,不堪用矣。
【用】肉並爛殼
【質】小于田螺,上有棱,大如指頭而殼薄于田螺。
【色】青白
【味】甘
【性】寒惟食泥水
【臭】腥
【製】用肉隨方製法用爛殼(李時珍云)泥中及牆壁上年久者良火 過用(陳藏食飲汁有效
○(小山怪証方)黃膽吐血病後身面俱黃吐血成盆諸藥不效,用螺十個,水漂去泥,搗爛露一夜五更取清服,二三次血止即愈,一人病此用之經驗
○(扶壽精方)五淋白濁,螺螄一碗,連殼炒熟,入白酒三碗,煮至一碗,挑肉食之,以此酒下數次即效
○(簡便方)小兒脫肛螺螄二三升,鋪在桶內坐之,少頃即愈。
○(濟急仙方)痘疹目翳水,煮螺螄常食佳。
○(葉氏摘元方)白游風腫,螺螄肉入鹽少許搗泥,貼之神效。
○(肘後方)卒得咳嗽,屋上白螺或白蜆殼,搗為末,酒服方寸匕。
○(正傳方)濕痰心痛,白螺螄殼洗淨燒存性,研末,酒服方寸匕,立止。
○(孫氏方)膈氣疼痛白玉散,用壁上陳白螺螄燒研,每服一錢酒下,甚效
○(澹寮方)湯火傷瘡,用多年乾白螺螄殼 研油調敷
○(奇效方)陰頭生瘡,用溪港年久螺螄燒灰敷之
○(葉氏摘元方)小兒哮疾向南牆上年久螺螄為末,日晡時以水調成,日落時舉手合掌皈依,吞之即效。
○(談野翁方)瘰癧已破土牆上白螺螄殼為末,日日敷之。
○(醫方摘要)痘瘡不收牆上白螺螄殼洗淨 研摻之
【合治】(壽域方)小兒軟癤用鬼眼睛,即牆上白螺螄,殼燒灰入倒掛塵等分,油調塗之。
○治楊梅瘡,爛古牆上螺螄殼辰砂,等分,片腦少許,為末,搽之。
○(李時珍云)螺
無毒
海燕主陰雨發損痛,煮汁服取汗即解,亦入滋陽藥(本草綱目)
【地】(李時珍云)海燕出東海
【質】大一寸狀扁面圓,身上有紋如蕈茵,口在腹下,食細沙,口旁有五路正勾即其足也。
【色】背上青黑,腹下白,脆似海螵蛸
【味】鹹
【性】溫 (臨海水土記云)陽遂足生海中,色青黑腹白,有五足,不知頭尾生時體 死即干脆即此物也。(臨海異物志)載燕魚長五寸,陰雨則飛起丈餘,此或同名者也。海鏡(綱目附錄)海月內
○(李時珍云)一名鏡魚,一名瑣 ,一名膏藥盤,生南海,兩片相合成形,殼圓如鏡中甚瑩滑,映日光如雲母,內有少肉如蚌胎,腹有寄居蟲,大如豆狀,如蟹海鏡,飢則出食,入則鏡亦飽矣(郭璞賦云)瑣 腹蟹水母目蝦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