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品匯精要

元 王好古


卷之三十二 果部上品

果之草 - 豆蔻

無毒,附花山薑花 植生

豆蔻主溫中心腹痛嘔吐去口臭氣(名醫所錄)

【名】草豆蔻

【苗】〔圖經曰〕豆蔻即草豆蔻也。葉尤貴其嫩者,並穗入鹽同淹,治疊疊作朵不散落,又以木槿花同浸欲其色紅耳,閩中一種亦名草豆蔻,子白似縮砂子殼如山梔,但味淡不香,東垣治胃口痛者此也。又有一種山薑花味辛性溫莖葉皆薑但根不堪食,亦與豆蔻花相似而微小耳,花生葉間作穗如麥粒,嫩紅色,南人取其未大開者,謂之含胎花,以鹽水淹藏入甜糟中,經冬如琥珀色,香辛可愛,用其 醋最相宜也。二種苗葉小異而治療亦各有功,故並載之

【地】〔圖經曰〕生南海,今嶺南皆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十月取
【收】曝乾
【用】實
【色】蒼褐
【味】辛
【性】溫散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香
【主】溫中理氣
【行】足太陰經陽明經
【製】〔雷公云〕凡使須去蒂,並向裡子後取皮,用茱萸同於 上緩炒待茱萸微黃黑,去茱萸,取草豆蔻皮及子,杵用之。

【治】〔療〕〔唐本注云〕下氣止霍亂〔藥性論云〕一切冷氣〔日華子云〕豆蔻花下氣止嘔逆除霍亂調中補胃氣消酒毒。
○山薑花調中下氣消食〔陳藏器云〕山薑去惡氣溫中中惡霍亂心腹冷痛。
○草豆蔻煨熟,治風寒客邪在胃口之上,及脾胃客寒心與胃痛。

果之草 - 藕實莖

無毒, 泥生

藕實莖主補中養神益氣力除百疾,久服輕身耐老不飢延年(神農本經)

【名】水芝丹蓮〔蕊〕金謂之荷鼻其本曰 即莖下白 在泥中者也。 曰芙蓉秀而未發曰菡萏,已發暢茂曰華,其實曰蓮 蓮謂房也。其中 乃蓮內青皮白實,爾中有青為薏,即所謂苦如薏也。其根曰藕花有紅白二種白者藕大實小紅者藕小實大千葉者皆不實然則生於水而水不能沒雖居於淤泥而泥不能淤其體中空食之故能令人心悅也。

【地】〔圖經曰〕生汝南池澤江南,今處處有之。
【時】〔生〕三月四月生苗,六月開花〔採〕八月九月取實
【收】晒乾
【用】藕實莖葉蒂房薏即花
【色】黃白
【味】甘苦〔荷鼻藕〕甘
【性】平寒緩〔藕〕溫〔花〕暖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臭】香
【主】清心止痢
【製】剝去黑殼敲碎去心用

【治】〔療〕〔圖經曰〕止痢定腰痛及噦逆
○藕主霍亂後虛渴煩悶不敢食
○葉止渴
○荷鼻安胎去惡血留好血〔日華子云〕止渴助心止痢多食令人喜
○藕止霍亂開胃消食除煩止悶口乾渴疾止怒破產後血悶搗 金瘡並傷折止暴痛蒸食開胃
○薏止霍亂
○葉落胞並產後口乾心肺燥煩悶〔藥性論云〕藕消淤血不散
○節止口鼻吐衄血〔補〕〔圖經曰〕輕身益氣令人強健
○花鎮心益顏色〔藥性論云〕主五臟不足傷中氣利益十二經脈血氣〔陳藏器云〕令發變黑不白〔日華子云〕止泄精安心
○花輕身駐顏
【合治】合蠟蜜為丸服令人不飢
○葉及房合酒煮服,治產後胎衣不下
○即合生地黃汁熱酒童便能解熱毒消淤血產後血悶
【禁】苦薏不可多食令人霍亂及吐食生食微動氣
○實生食脹人腹
【忌】花忌地黃生蒜

【解】葉殺蕈毒及食蟹中毒
○荷鼻解食野菌毒水煮服之
○藕解酒毒

果之木 - 橘

無毒 植生

橘(出神農本經)主胸中瘕熱逆氣利水穀,久服去臭下氣通神(以上朱字神農本經)下氣止嘔咳除字名醫所錄)

【名】橘皮 朱橘 塌橘 山橘

【苗】〔圖經曰〕木高丈餘,葉與枳無辨,刺出莖間,夏以刀劃開,曝乾者謂之蓮花,青皮至十月霜降後已成熟者,味辛而黃,大謂之橘皮醫,家所用陳皮即經久者是也。蓋二藥功用雖殊,實出一種,舊本橘柚同條,然橘與柚自是二種,功用既殊,性味亦異,其柚故析條於下。

【地】〔圖經曰〕生南山川谷及江南,今江浙荊襄湖嶺皆有之。〔道地〕廣東
【時】〔生〕春生新葉〔採〕十月取實
【收】曝乾
【用】肉核皮陳久者良
【質】類柚
【色】黃
【味】辛苦
【性】溫散
【氣】氣濃于味,陽中之陰
【臭】香
【主】留白者和胃調中去白者消痰下氣
【行】手太陰經足太陰經
【助】白檀為之使
【製】去穰細銼用

【治】〔療〕〔藥性論云〕皮除胸膈間氣開胃氣痢消痰涎止上氣咳嗽〔日華子云〕橘止消渴開胃去胸中膈氣
○皮消痰止嗽破症瘕癖
○橘囊上筋膜止渴及吐酒〔陳藏器云〕橘止泄痢下食開胃膈痰結氣
【合治】合白朮補脾胃
○合甘草補肺氣
○合葛根茯苓甘草生薑,治氣逆上而不下
○核合酒服,治腰痛膀胱腎冷

【解】〔皮〕食魚中毒

【贗】柚皮皺子皮為偽

果之木 - 青皮

無毒 植生

青皮主氣滯消食破積結膈氣(名醫所錄)

【名】乳橘

【苗】謹按本經二橘通,云味辛,又云一名橘皮,又云十月採,都是今之黃橘也。後人由其味辛苦其形大小,遂以為二種,今則各立其條便於治用,蓋青皮即青橘皮也。實與黃橘同種,由其所採時月生熟,及體色性味不同,故攻疾有異,其霜後採黃大已穰,而味辛者,謂之黃橘,則入脾胃走肺氣,六七月未成熟時採,青小未穰而味苦者,謂之青皮,則入厥陰少陽,疏肝氣正,如枳殼枳實同種,枳殼治高以其性詳而緩,枳實治低以其性酷而烈之故也。

【地】〔葉〔採〕六七月取實
【收】曝乾
【用】實刀劃蓮花瓣者佳。
【色】青黑
【味】苦辛
【性】寒泄
【氣】氣薄味濃陰也。
【臭】香
【主】消堅攻滯下食安脾
【行】手少陽經足厥陰經
【製】去穰銼碎用
【合治】合蔥白童便煎服,治婦人產後氣逆,合酒調末服,治吹乳不癢不痛腫硬如石
【禁】多服則損真氣

果之木 - 柚子

無毒 植生

柚子主妊孕人吃食少並口淡去胃中惡氣消食去腸胃氣解酒毒治飲酒人口氣(名醫所錄)

【苗】實似橙治療無一字別者即知柚之一字為誤,後人不深求其意,為柚字所惑,妄生分別,且青橘與黃橘治療尚別,矧柚為原本橘柚同條,混淆欠明,今則分為二種矣。

【地】〔圖經曰〕生南山山谷及江南今江浙荊襄湖嶺皆有之。
【時】〔生〕春生葉〔採〕十月取實
【收】去肉曝乾
【用】皮
【質】類香橙而大
【色】黃
【味隱居

果之木 - 大棗

無毒 植生

大棗(出神農本經)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 大 驚四 力 除煩悶療 所錄)

【名】御棗 良棗 遵(羊棗) 轆轤棗 美棗 牙棗 水菱棗 波斯棗 干棗 壺棗 洗(大棗) 羊矢棗 邊腰棗 皙(無實棗) 蹶泄(苦棗) (白棗) 天蒸棗 撲落酥

【苗】〔圖經曰〕大棗乃結實熟則紫赤郭璞注爾雅云壺棗者由其大而銳上者為壺壺猶瓠也。邊大而腰細者為邊腰棗亦謂之轆轤棗棗白熟者謂之大者謂之洗味苦者謂之蹶泄不著子者謂之皙還味稔棗謂其味之短者也。南人蒸熟曝乾皮薄而皺味更甘美于他者謂之天蒸棗然其種類圃人亦不能別其名入藥以青州者最佳雖晉絳大實亦不及青州者之肉濃也。又廣州一種波斯棗木無傍枝直聳三四丈至巔四向共生十餘枝葉如棕櫚彼土人呼為海棕木三五年一著子都類北棗味極甘而差小然其核兩頭不尖雙卷而圓為異也。又有水菱棗御棗之類其味甚美但肌實輕虛暴服之則枯敗及江南出者堅燥少脂皆不堪入藥也。

【地】〔圖經曰〕生河東平澤,今近北州 州晉州絳州為佳.
【時】〔甘
【性】平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香
【主】和中益氣
【製】蒸熟去皮核用

【治】〔療〕〔唐本注云〕葉揩熱干棗治心腹邪雲〕干棗補虛光粉燒療疳痢
○葉合葛粉揩痱子及熱瘡
【禁】中滿牙齒痛者勿食,亦不宜合生蔥食
○葉服之使人瘦久即嘔吐
○生棗味甘辛,多食令人多寒熱,羸瘦者不可食

【解】和百藥毒殺烏頭毒

果之木 - 仲思棗

無毒

仲思棗主補虛益氣潤五臟去痰嗽冷氣,久服令人肥健好顏色神仙不飢(名醫所錄)

【苗】 〔圖經 信 信也。

果之走 - 葡萄

無毒蔓生

葡萄(出神農本經)主筋骨濕痺益氣倍力強志令人肥健耐飢忍風寒久食輕身不老延年可作 酒(大 盛 味濃北
〔生〕三月苗四月花隨結實〔採〕七月八月取實
【收】曝乾
【用】實根
【質】類馬乳
【色】紫白
【味】甘
【性】平緩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臭】香
【主】除濕痺利水道
【製】根煮汁

【治】〔療〕〔藥性論云〕實除腸間水氣調中止淋通小便〔孟詵云〕根止嘔噦及霍亂後惡妊孕人子上沖心煮汁飲胎即下安
【合治】實合酒飲治時氣發瘡疹不出者
【禁】子不堪多食令人卒煩悶眼暗

果之木 - 栗子

無毒 植生

栗子主益氣濃腸胃補腎氣令人耐飢(名醫所錄)

【名】〔皮〕扶

【苗】〔圖經曰〕樹高二三丈罅折栗甜美味長他方者悉不及也。倭韓國諸島上栗大如雞子亦短味不美桂陽有莘而叢生實大如杏子中仁皮子形色與栗無異也。但差小耳又有奧栗皆與栗同子圓而細或云即莘也。今此色惟江湖有之。又有茅栗隹(音錐)栗其實更小而木與栗不殊但春生夏花秋實冬枯為異爾栗房當心一子謂之栗楔治血尤效〔陶隱居云〕今會稽最豐諸暨(音既)栗形大皮濃不美剡(時冉切)及豐皮薄而甜相傳有人患腳弱往栗樹下食數升便能起行此是補腎之義然應生啖之若餌服則宜蒸曝也。

【地】〔圖經 花秋結實〔採〕九月取實
【收】曝乾
【用】實
【色】殼紫肉黃白
【味】鹹
【性】溫軟
【氣】氣濃于味,陽中之陰
【臭】微香
【主】腎虛腳弱
【製】去殼

【治】〔療〕〔圖經曰〕殼止反胃及消渴
○木皮消瘡毒〔唐本注云〕栗作粉塗瘡上及筋骨斷碎疼痛腫瘀血
○毛殼除火丹毒腫
○樹白皮療溪毒〔日華子云〕生栗破冷 癖生嚼 惡刺箭頭不出者並敷瘰癧腫毒痛
○殼止瀉血〔補〕〔孟詵云〕栗日中曝乾食下氣補益
【合治】栗上薄皮合蜜塗面展皺
【禁】小兒不可多食生者難化熟即滯氣隔食生蟲往往致病
○實飼孩兒令齒不生
○患風水氣不宜食

果之草 - 蓬

無毒, 叢生

蓬 (出神農本經)主安五臟益精氣長陰令堅強志倍力有子,久服輕身不老,(以上朱字神農本經)覆盆

【苗】〔圖經曰〕蓬 即覆盆子之苗莖也。蔓短不過尺莖葉皆有刺花白子黃赤色形如半彈丸而下有莖承之如柿蒂狀小兒多食其實江南人謂之莓然其地所生差晚而功用則同古方用葉汁滴目中去膚赤有蟲出如絲線者是也。〔唐本注云〕蓬 覆盆一物異名亦如蜀漆與常山異條芎與蘼蕪各用今以附入果部者,蓋其子是覆盆故也。

【地】〔圖經曰〕生荊山平澤及冤句,今處處有之。秦吳尤多〔道地〕成州
【時】〔生〕春生苗〔採〕五月取苗不拘時取葉
【收】曝乾
【用】苗葉
【色】青綠
【味】酸鹹
【性】平收
【氣】味濃於氣,陰中之陽
【臭】香
【主】益精強志
【製】搗

果之草 - 覆盆子

無毒, 叢生

覆盆子主益氣輕身令髮不白(名醫所錄)

【名】懸鉤子

【苗】〔衍義曰〕覆盆子四五月紅熟山 當覆 用也。

【地】〔圖經曰〕生荊山平澤及冤句,今處處有之。秦吳地尤多
【時】〔生〕三月生苗〔採〕五陽中之陰
【臭】朽
【主】補肝明目滋陰駐顏
【製】〔雷公云〕凡使用東流水淘去黃葉並皮蒂 盡了熬 虛〔目暗等疾

【贗】茅莓為偽

果之走 - 芰

無毒, 浮生

芰(音技)實主安中補五臟不飢輕身(名醫所錄)

【名】菱 浮菱 水菱 菱角

【苗】〔圖經曰〕芰菱實也。葉似荇浮在水面花黃白色晝合夜開隨月轉移猶葵之向日也。花落而實生實有紅綠二種潛向水中成熟南人取莖淹作菹食之然腫亦多有四角者有二角者其皮嫩謂之浮菱生食之味芰今世俗謂之菱角煮食可以代糧然不益脾又有水菱亦芰也。但大而脆可生食修合治療未聞其用

【地】〔圖經曰〕生廬江江南山東,今處處有之。
【時】〔生〕三月生苗五月開花〔採〕夏秋取實
【收】曝乾
【用】實
【色】殼青紅肉白
【味】甘
【性】平冷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臭】香
【主】補五臟
【合治】蒸作粉合蜜漬食之以斷谷
【禁】多食令人腹脹滿用暖酒和薑飲一兩盞即消性冷不可多食令人陰不強生者不宜多食令人臟冷損陽氣

【解】丹石毒

果之木 - 橙子皮

無毒 植生

橙子皮作醬醋香美散腸胃惡氣消食去胃中浮風氣
○瓤味酸去惡心不可多食傷肝氣(名醫所錄)子皮襄湖嶺皆有之。
【時】〔生〕夏開花〔採〕八九月取實
【收】曝乾
【用】皮瓤
【質】類橘皮濃多皺
【色】黃
【味】苦辛
【性】溫散
【氣】氣濃味薄,陽中之陰
【臭】香
【主】消食理氣

【治】 〔與肉同食發旋惡心

【解】殺魚蠱毒

果之木 - 櫻桃

微毒 植生

櫻桃主調中益脾氣令人好顏色美志(名醫所錄)

【名】朱果 臘櫻 朱茱 荊桃 李桃柰桃熟時深紅色者謂之朱櫻正黃明者謂之臘櫻其大若彈丸核細而肉濃者尤難得也。〔衍義曰〕此即古謂之含桃可荐宗廟禮記雲先荐寢廟者是也。於四月初熟得正陽之氣先諸果而熟其性故熱今西洛一種紫櫻至熟時正紫色皮裡間有細碎紫黃點此為最珍藥中不甚須也。

【地】〔圖經曰〕處處有之。〔道地〕洛中南都者最勝
【時】〔生〕春生葉〔採〕四月取實
【用】實
【色】紅紫
【味】甘
【性】熱緩
【氣】氣濃味薄,陽中之陰
【臭】香
【主】調中益氣

【治】〔療〕〔圖經曰〕美色
○東行根殺寸白蛔蟲〔唐本注云〕葉搗敷蛇咬並絞汁服防蛇毒內攻〔別錄云〕止水穀痢及泄精
【禁】暗風人不可啖啖之立發小兒多食發熱及嘔吐

果之走 - 雞頭實

無毒, 浮生

雞頭實主濕痺腰脊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久服輕身不飢耐老神仙(神農本經)花下者匯頭實今天下皆有之。河北KT 溏濼居人採得舂去皮搗仁為粉蒸渫作餅可以代糧多食不益脾胃氣,蓋難消化也。

【地】〔圖經曰〕生雷池水澤中,今處處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八月取實
【收】曝乾微香
【主】補中益精
【製】〔別錄云〕蒸熟于烈日晒之其皮即開亦可舂作粉

【治】〔療〕〔錄云〕根除小腹結氣痛
○實已 頸疾〔補〕〔日華子云〕開胃助氣
【合治】搗末,合金櫻子煎為丸,補益下氣
【禁】小兒多食不能長大,生食動風冷氣

五種陳藏器餘

靈床上果子主人夜臥譫語食之瘥也。
○無漏子味甘溫無毒,主溫中益氣,除痰嗽,補虛損,好顏色,令人肥健,生波斯國如棗,一云波斯棗。
○海藥云(樹若栗木,其實如橡子,有三角,消食止咳嗽虛羸悅人,久服無損也。)都角子味酸澀平,無毒,久食益氣止泄,生南方,樹高丈餘,子如卵,徐表南方記云都角樹二月花,花連著實也。
○海藥云(謹按徐表南州記云生廣南山谷,二月開花,至夏末結實如卵,主益氣安神遺泄痔溫腸,久服無所損也。)文林郎味甘無毒,主水痢去煩熱,子如李或如林檎,生渤海間,人食之云,其樹從河中浮來,拾得人身是文林郎,因以此為名也。
○海藥云(又南山亦出彼人呼 是味酸香微溫無毒,主水瀉腸虛煩熱並宜生食散酒氣也。)木威子味酸平,無毒,主心中惡水水氣,生嶺南山谷樹葉似楝子如橄欖而堅亦似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