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王好古
無毒,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風寒濕痺乳難消水養五臟益氣力肥健,久服耳目聰明不飢延年輕身面生光能行水上(以上朱字神農本經)補虛損五勞除五臟痞滿起陰氣止泄精消渴淋瀝逐膀胱三焦停水扁鵲云多服病患眼
○葉主大風乳汁不出產難強陰氣,久服輕身
○實主風痺消渴益腎氣強陰補不足除邪濕,久服面生光令人無子(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水瀉 及瀉 芒芋 鵠瀉
【苗】(圖經曰)春生苗多在淺水中,其葉狹長似牛舌,草獨莖而長,秋開白花,作叢似穀精草,乾久極易朽蠹,常須密藏之,漢中出者其形長大尾間有兩岐最佳。
【地】(圖經曰)汝南池澤山東河陝江淮南鄭邵武青代亦有之(道地)涇州華州漢中者佳
【時】(生)春生苗(採)五六八九月取根,五月取葉,九月取實
【收】陰乾
【用】根不蛀者為好葉實亦可用
【質】類京三棱而輕浮
【色】白
【味】甘鹹
【性】寒緩
【氣】味濃陰也。陰中微陽
【臭】朽
【主】利水除濕
【行】足太陽經少陰經
【反】畏海蛤文蛤
【製】(雷公云)去毛細銼,酒浸一宿,漉出曝乾用
【治】(療)(藥性論云)治五淋利膀胱熱宣通水道(日華子云)筋骨攣縮通小腸止遺瀝尿血催生難產葉壯水臟下乳通血脈(湯液本草云)去陰間汗滲瀉止渴(補)(藥性論云)腎虛精自出(日華子云)五勞七傷頭旋耳虛鳴益女人血海令人有子。
【禁】多服病患眼
無毒,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咳逆傷中補不足除邪氣利九竅益智慧耳目聰明不忘強志倍力,久服輕身不老(以上朱字神農本經)利丈夫定心氣止驚悸益精去心下膈氣皮膚中熱面目黃好顏色延年
○葉主益精補陰氣止虛損夢泄(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棘菀 繞 細草 (苗)小草
【苗】(圖經曰)苗似麻黃而青,又如蓽豆葉,亦有似大青而小者,三月開花白色,根黃色,形如蒿根,長及一尺,泗似麻黃赤華葉銳而黃其苗,謂之小草。
【地】(圖經曰)生泰山及冤句川谷泗州商州,今河陝京西州郡亦有之(道地)夷門者為佳.
【時】(生)春生苗(採)四月取根葉
【收】晒乾
【用】根肥大者為好
【質】類枸杞根而長
【色】黃
【味】苦
【性】溫泄
【氣】氣濃于味,陽中之陰
【臭】香
【主】安心神止驚悸
【助】得茯苓冬葵子龍骨良
【反】畏珍珠藜蘆蜚蠊齊蛤蠐螬
【製】(雷公云)以甘草湯浸一宿漉出去心曝乾用
【治】(療)(日華子云)膈氣驚魘婦人血噤失音小兒客忤(補)(藥性論云)心神健忘安魂魄令人不迷堅壯陽道主夢邪(日華子云)長肌肉助筋骨(抱朴子云),久服令人有子
【合治】小草合蜀椒去汗,乾薑桂心細辛各三分,附子二分,炮為末,蜜丸如桐子大,名小草丸,食後米湯下三丸,日三服,治胸痺心痛逆氣膈中飲不下
【忌】服小草丸,忌豬肉冷水生蔥菜
【解】殺天雄附子毒
【禁】不去心,服之令人悶
無毒,附山龍膽 植生
(出神農本經)主骨間寒熱驚癇邪氣續絕傷定五臟殺蠱毒,久服益智不忘,輕身耐老(以上朱字神農本經)除胃中伏熱,時氣溫熱,熱泄下痢,去腸中小蟲,益肝膽氣,止驚惕(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陵游
【苗】(圖經曰)苗因舊根而生下抽根十餘,本類牛膝直上生苗高尺餘,四月生葉而細,莖如小竹枝,七月開花如牽牛花而作鈴,其色青碧,冬後結子苗葉遂枯,因味苦甚,故以膽為名也。一種浙中所產者名山龍膽草,其味苦澀以薑汁製之,亦可入藥,其莖葉經霜雪不凋,與此相類而非一種也。故附於此
【地】(圖經曰)生齊朐山谷及冤句,今近道亦有之(陶隱居云)(道地)吳興為勝
【時】(生)四月(採)二月八月十一月十二月
【收】陰乾
【用】根肥長而脂潤者為好
【質】類牛膝而赤
【色】赤黃
【味】大苦
【性】大寒泄
【氣】氣味俱濃陰也。
【臭】朽
【主】瀉肝熱除濕腫
【助】小豆柴胡貫眾為之使
【反】惡防葵地黃
【製】(雷公云)去蘆洗淨,銅刀銼碎,甘草水浸一宿,曝乾,用酒浸上行。
【治】(療)(藥性論云)小兒驚癇入心壯熱骨熱癰腫時疾熱黃口瘡。
(日華子云)客忤疳氣熱病狂語瘡疥明目止煩益智健忘。
(湯液本草云)除下焦之濕及翳膜之濕,兩目赤腫,睛脹瘀肉高起疼痛。
(別錄云)蛔蟲攻心如刺吐清水,用水煎,空心服,卒下血不止,水煎服
(圖經曰)山龍膽草主四肢疼痛。
【合治】合柴胡為,主治目疾必用之藥。
○合酒煎服,治卒心痛。
【禁】空心勿服,服之令人溺不禁。
無毒,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咳逆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濕痺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竅輕身長年(以上朱字神農本經)溫中下氣破痰利水道開胸中除喉痺 (音瓮)鼻風癇癲疾下乳結汗不出血不行安五臟益肝膽通精氣(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小辛細草
【苗】(圖經曰)葉如葵葉赤黑色,一根一葉相連,根極柔韌而細嚼之,其味辛烈如椒,故以名之。
【地】(陶隱居云)東陽臨海高麗(圖經曰)今處處有之(道地)華陰山谷
【時】(生)春生苗(採)二月八月取根
【收】陰乾
【用】根細褐而長者為好
【質】類馬蹄香
【色】土褐
【味】辛
【性】溫散
【氣】氣濃于味,陽也。
【臭】香
【主】頭痛齒痛
【行】手少陰經
【助】曾青棗根為之使
【反】藜蘆惡野狼毒山茱萸黃 畏硝石滑石
【製】(雷公云)揀去土並蘆頭雙葉瓜,水浸一宿,至明漉出曝乾,銼碎用。
【治】(療)(陶隱居云)除痰明目食之去口臭
(藥性論云)咳逆上氣惡風頭風手足拘急安五臟六腑添膽氣去皮風濕癢能止眼風淚下開胸中滯除齒痛血閉婦人血瀝腰痛
(日華子云)止嗽消死肌瘡肉胸中結聚(衍義曰)頭面風痛
【合治】合當歸芍藥白芷芎 牡丹 本甘草療婦人血病
○合決明鯉魚膽青羊肝療目痛
○合桂心內口中治卒客忤不能言
【禁】不可多用及雙葉者服之害人
【忌】生菜狸肉
【贗】杜蘅為偽
無毒,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傷中除痺下氣補五臟虛勞羸瘦強陰,久服濃腸胃輕身延年(以上朱字神農本經)益精補內絕不足平胃氣長肌肉逐皮膚邪熱痱(音沸)氣腳膝疼冷痺弱定志除驚(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林蘭 禁生 杜蘭 雀髀斛 石 麥斛
【苗】(圖經曰)五月生苗莖似竹節節間出碎葉,七月開花,十月結實,其根細長黃色,七八月採莖,以桑灰湯沃之,其色如金,江南生者有二種,一種似大麥,累累相連,頭生一葉名麥斛;一種大如雀髀名雀髀斛,惟生石上者勝,亦有生櫟木上者名木斛,不堪用(唐本注云)麥斛葉在莖端,其餘斛如竹節間生葉也。
【地】(圖經曰)生六安山谷水傍石上,今荊州廣州郡及溫台州亦有之(唐本注云)荊襄及漢中江左(陶隱居云)出始興宣城廬江始安(道地)廣南者為佳.
【時】(生)五月生苗(採)七月八月取莖
【收】陰乾
【用】莖
【質】類木賊而扁
【色】黃
【味】甘
【性】平緩
【氣】氣濃于味,陽中之陰
【臭】朽
【主】補腎氣暖腰膝
【助】陸英為之使
【反】畏僵蠶雷丸惡凝水石巴豆
【製】(雷公云)去頭土用酒浸一宿漉出於日中曝乾卻用酥蒸從巳至酉徐徐焙乾用之
【治】(療)(藥性論云)除熱及男子腰腳軟弱逐皮肌風痺骨中久冷虛損腰痛(日華子云)平胃氣逐虛邪(衍義曰)去胃中虛熱(補)(藥性論云)益氣健陽補腎積精養腎氣益力(日華子云)補虛損劣弱壯筋骨暖水臟輕身益智
無毒,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大風邪氣陰痿不起強筋骨安五臟補中增志益氣(以上朱字神農本經)療頭面游風小腹及陰中相引痛下氣補五勞益精利男子(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三蔓草 不凋草
【苗】(圖經曰)葉似茗經冬不枯多生竹林內內地生者葉似麥門冬而濃大至秋結實有宿根者青色嫩根者白色用之皆同以連珠肉濃紫色為良蜀人云都無紫色者彼方人採得或用黑豆同蒸欲其色紫殊失氣味尤宜辯之蜀中,又有一種山律根似巴戟但色白土人採得以醋水煮之乃紫以雜之莫能辯也。真巴戟嫩者亦白欲其紫色以大豆汁沃之則其力弱不可用兩種相雜人莫能識但擊破視之其中紫而鮮潔者為偽若紫而有微白糝如粉色理小暗者真也。
【地】(圖經曰)生巴郡及下邳山谷,今江淮河東州郡亦有之(陶隱居云)建平宜都(道地)蜀川者為佳.
【時】(生)春生苗(採)二月八月取根
【收】陰乾
【用】根連珠肉濃者為好
【質】狀如牡丹,根細而有鬚
【色】紫白
【味】辛甘
【性】微溫緩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香
【主】一切風邪強陰益精
【助】複盆子為之使
【反】惡朝生雷丸丹參
【製】(雷公云)凡使打碎去心,用枸杞子湯浸一宿,漉出酒浸一伏時,又漉出用菊花同熬令焦黃,去菊花,以布拭令乾用。
【治】(療)(藥性論云)除頭面中風下氣大風血癩(日華子云)除一切風邪氣水腫(補)(藥性論云)男子夜夢鬼交泄精強陰,病患虛損加而用之(日華子云)安五臟定心氣
【贗】山律根為偽
無毒蔓生
主寒熱八疸消渴,補中益氣,久服輕身延年(名醫所錄)
【名】谷菜 白草 鬼目
【苗】(唐本注云)蔓生葉似王瓜葉,小長而生五椏,其實圓若龍葵子,生青熟紫黑,煮汁解勞,東人謂之白草,即鬼目草也。(陶隱居云)諸方藥不用其葉,作羹飲之。甚療勞而不用根華,益州乃有苦菜,土人專食之皆充健無病,與圖經吻合,疑或是此。
【地】(圖經曰)生益州山谷
【時】(生)春生苗(採)春採葉、夏採莖、秋採花、冬採根。
【收】晒乾
【用】根葉花莖
【色】白
【味】甘
【性】寒緩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主】煩熱風疹
【製】煮汁或作羹飲之
【治】(療)(唐本注云)煮汁飲解毒(陳藏器云)煩熱風疹丹毒瘧瘴寒熱小兒結熱煮汁飲之(別錄云)莖葉煮粥極解熱毒
無毒 植生
主五臟邪氣,風寒濕痺,補中益氣,長毛髮令黑,療心懸少食常飢,久服輕身,耳目聰明,不老(神農本經)
【名】蓬蒿 繁游 胡旁勃 游胡 旁勃 蘩(音煩)皤(音婆)蒿
【苗】(圖經曰)春初最先諸草而生似青蒿,而葉粗上有白毛錯澀,從初生至枯白于眾蒿頗似細艾,至秋香美可生食,爾雅所謂繁皤蒿即此是也。
【地】(圖經曰)生中山川澤,今所在有之
【時】(生)春初生苗(採)二月七月取
【收】陰乾
【用】苗葉白色者為好,子亦可用
【質】類青蒿
【色】白
【味】甘
【性】平緩
【氣】氣濃于味,陽中之陰
【臭】香
【主】補中益氣風寒濕痺
【製】去根土或生搗汁,或燒淋灰汁
【治】(療)(孟詵云)汁去熱黃心痛
○灰淋汁止淋瀝(補)(孟詵云)葉為菹益人
【合治】葉乾為末,合米飲調一匙,空腹服之,療夏日暴水痢
○子為末,合酒調服主鬼氣
○白艾蒿十束如升大煮取汁,合面及米,一如釀酒法,候熟稍稍飲之。治惡疾遍體面目有瘡。
【贗】蔞蒿為偽
無毒 植生
(出神農本經)主殺鬼精物蠱毒惡氣,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輕身增年(以上朱字神農本經)消癰腫下肢滿疝(音山)下血(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離母 鬼督郵 獨搖 合離草
【苗】(圖楝子核作五六棱,中有肉如面,日曝則枯萎,其根大類天門冬惟無心脈耳去根尺許有十餘子似芋而為衛之(抱朴子云)仙方中謂此為合離草者,由此物下根如芋魁,有游子十二枚周環之,去大魁數尺,雖相須而實不連,但以氣相屬故也。
【地】(圖經曰)生陳倉川谷雍州及泰山少室,今江湖間亦有之(道竿而莖端銼碎用
無毒 植生
(音淹) (音閭)子(出神農本經)主五臟瘀血腹中水氣臚脹留熱風寒濕痺身體諸痛,久服輕身(音墟)食之神仙(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苗】(圖經曰)春生苗葉如艾蒿,高二三尺,七月開花,八月結實,江南人家種此辟蛇。
【地】(圖經曰)出雍州川谷及上黨道邊江淮亦有之(道地)寧州秦州
【時】(生)春生苗(採)十月九月取實
【收】陰乾
【用】子葉
【質】類艾蒿
【色】青
【味】苦
【性】微寒微溫泄
【氣】味濃於氣,陰中之陽
【臭】香
【主】瘀血囊濕
【助】荊實薏苡仁為之使
【製】為末或煮汁
【治】(療)(圖經曰) 折瘀血打撲損煮汁服(藥性論云)男子陰痿不起心腹脹滿能消瘀血(日華子云)腰腳重痛膀胱疼骨節煩痛不下食(陶隱居云)種之辟蛇(別錄云)諸瘀血不散變成癰搗汁服(補)(藥性論云)益氣(日華子云)明目
無毒 植生
菥(音錫) (音覓)子(出神農本經)主明目目痛淚出除痺補五臟益精光,久服輕身不老(以上朱字神農本經)療心腹腰痛(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 菥 大蕺 馬辛 大薺
【苗】(圖經曰)菥 大薺郭璞云似薺細葉俗呼之曰老薺蘇恭亦云是大薺,又云然菥 味辛大薺味甘陳藏器雲實葉皆似芥一名狗薺大抵二物皆薺類故人多不能細分乃爾致疑也。
【地】(圖經曰)生咸陽川澤及道傍,今處處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四月五月取子
【收】曝乾
【用】子
【質】類葶藶而匾大
【色】淡黃
【味】辛
【性】微溫散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焦
【主】肝熱明目
【助】得荊實細辛良
【反】惡乾薑苦參
【製】搗碎用
【治】(療)(名醫別錄云)為細末療眼熱痛淚不止欲臥時用銅箸點眼中當有熱淚及惡物出並去 肉
【合治】以苦參為使能治肝家積聚眼目赤腫
無毒, 叢生
主益氣充肌膚明目聰慧先知,久服不飢不老輕身(神農本經)
【苗】(圖經曰)其生如蒿作叢高五六尺一本一二十莖至多者三五十莖生便條直所以異於眾蒿也。秋後有花出於枝端紅紫色形如菊,今醫家亦稀用其莖,為筮以問鬼神知吉凶,故聖人贊之,謂之神物。史記龜策傳曰:龜千歲乃游于蓮葉之上蓍百莖共一根又其所生獸無虎野狼蟲無毒,螫劉向雲龜千年而靈蓍百年而一本生百莖,又楮先生雲蓍生滿百莖者,其下必有神龜守之,其上常有青雲覆之,傳曰天下和平王道得而蓍莖長丈其叢生滿百莖方,今世取蓍者不能中古法度,不能得滿百莖長丈者,取八十莖以上,蓍長八尺即難得也。好用卦者,取滿六十莖以上,長滿六尺者即可用矣,今蔡州所生者皆不言如此,然則此類其神物也。故不常有
【地】(圖經曰)出少室山谷,今蔡州上蔡縣白龜祠傍(唐本注云)所在有之
【時】(生)無時(採)八月九月取實
【收】晒乾
【用】實堅澤者為好
【質】莖如KT 蕭實類粟米
【色】蒼黃
【味】苦酸
【性】平緩
【氣】味濃於氣,陰中之陽
【臭】香
【主】明目益氣
【贗】楮實為偽
無毒, 寄生
主胸中結益心氣補中,增慧智不忘,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神農本經)
【名】丹芝
【苗】(有黑青者然紫芝最多非五芝之類但芝自難得縱獲一二豈得終,久服耶(陶隱居云)按郡縣無高夏名恐是山名爾此六芝皆是仙草之類俗所稀見族種甚多形色環異並載芝草圖中,今俗所用紫芝,此是朽樹木株上所生,狀如木 (音軟)名為紫芝(爾雅云) (音囚)芝釋曰瑞草名也。一歲三華為為芝,論衡云芝生於土,土氣和故芝草生瑞命,禮曰:王者仁慈則芝草生是也。
【地】(圖經曰)生霍山
無毒, 寄生
主癃(音隆)利水道益腎氣通九竅聰察,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神農本經)
【名】玄芝
【地】(圖經曰)生常山
【時】(生)無時(採)六月八月取
【質】類澤漆
【色】黑
【味】鹹
【性】平
【製】水洗銼碎或為末用
【合治】合麻子仁白瓜子牡桂共益人
無毒, 寄生
主明目補肝氣安精魂仁恕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神農本經)
【名】龍芝
【地】(圖經曰)生泰山
【時】(生)無時(採)六月八月取
【質】類翠羽
【色】青
【味】酸
【性】平泄
【氣】味】水洗銼碎或為末用
【合治】合麻子仁白瓜子牡桂共益人
無毒, 寄生
主咳逆上氣益肺氣通利口鼻強志意勇悍安魄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神農本經)
【名】玉芝
【地】(圖經曰)生華山
【時】(生)無時(採)六月八月取
【質】類截肪
【色】白
【味】辛
【性】平散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臭】朽
【助】山藥為之使得發良
【反】畏扁青茵陳蒿
無毒, 寄生
主心腹五邪益脾氣安神忠信和樂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神農本經)
【名】金芝
【地】(黃
【味】甘
【性】平緩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臭】朽
【助】山藥為之使得發良
【反】畏扁青茵陳蒿惡常山
【製】水洗銼碎或為末用
【治】合麻子仁白瓜子牡桂共益人
無毒, 寄生
主耳聾利關節保神益精氣堅筋骨好顏色,久服輕身不老,延年神仙(神農本經)
【名】木芝
【地】(圖經曰)生高夏山谷
【時】(生)無時(採)六月八月取
【收】陰乾
【用】鮮明潤澤者為佳.
【質】類木
【色】紫
【味】甘
【性】溫
【氣】氣味俱濃陽也。
【臭】朽
【主】療痔疾
【助】壽
【合治】合麻子仁白瓜子牡桂共益人
無毒,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五臟邪氣女人陰中寒熱痛症瘕血閉無子,久服輕身和顏色(以上朱字神農本經)止咳逆治脫肛散淋結頭中風眩痿蹶強陰益精(名醫所錄)
【名】萬歲 豹足 求股交時
【地】(圖經曰)卷柏生常山山谷間,今關陝沂兗諸州亦有之,宿根紫色多鬚,春生苗似柏葉而細碎拳攣如雞足,青黃色,高三五寸,無花子多,生石上,五月七月採,陰乾去下近石有沙土處用之,考之范子雲卷柏出三輔(建康記云)出建康
【時】(生)春生苗(採)五月七月取根
【收】陰乾
【用】細碎拳攣者為好
【質】形如雞足而拳屈
【色】青黃
【味】辛甘
【性】溫平微寒
【氣】氣濃味薄,陽中之陰
【臭】香
【主】生破血炙止血
【製】去石沙土
【治】(療)(藥性論云)月經不通尸疰鬼疰腹痛去百邪鬼魅(日華子云)鎮心中邪啼泣消面 頭風暖水藏
無毒 植生
(出神農本經)主解諸毒殺蠱 (音其小兒鬼也。)疰鬼螫毒,久服頭不白輕身(以上朱字神農本經)
○葉汁殺百藥毒解野狼毒射罔毒其莖葉可以染青(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實)木藍子(葉)蓼藍 馬藍 吳藍 菘藍 槐藍
【苗】(圖經曰)苗高二三尺許,葉似水蓼花紅白色,實亦若蓼實而大,黑色,藍有數種有木藍出嶺南,不入藥,有松藍可以為澱者,亦名馬藍,爾雅所謂 馬藍是也。有蓼藍,但可染碧而不堪作澱,即醫方所用者也。又福州有一種馬藍,四時俱有葉,類苦益菜,又江寧有一種吳藍,二三月內生如蒿狀,葉青花白,此二種雖不類而俱有藍名,古方多用吳藍者,或恐是此故並附之(衍義曰)藍實即大藍實也。謂之蓼藍非是爾雅所說是解諸藥等毒不可闕也。實與葉兩用注不解實只解藍葉為未盡經所說盡矣藍一本而有數色刮竹青綠雲碧青藍黃豈非青出於藍而青于藍者也。生葉汁解藥毒此即大葉藍又非蓼藍也。蓼藍但堪揉汁染翠碧其花成長穗細小淺紅色為別
【地】(圖經曰)出河內平澤福州太原廬陵南康江寧,今處處有之
【時】(生)三月四月(採)五月六月取實
【收】曝乾
【用】實葉
【質】(實)類蓼子(葉)類水蓼
【色】(實)黑(葉)青
【味】苦
【性】寒泄
【氣】氣薄味濃陰中之陽
【臭】腥
【主】益心力解毒
【製】(葉)搗汁用
【治】(療)(圖經曰)吳藍去熱解毒止吐血(陶隱居云)汁塗五心止煩悶及蜂螫毒(唐本注云)木藍子消毒腫
○蓼藍汁去熱毒(藥性論云)藍實利五臟調六腑利關節治經絡中結氣使人健少睡
○汁止心煩躁(日華子云)吳藍除天行熱狂疔瘡游風熱毒腫毒風疹去煩止渴殺疳金瘡血悶蟲蛇傷毒刺鼻洪吐血排膿寒熱頭痛赤眼產後血暈小兒壯熱熱疳(陳藏器云)槐藍澱敷熱瘡
○滓敷小兒禿瘡熱腫初作
○甘藍食之去熱黃
○青布天行煩毒小兒寒熱丹毒並水漬取汁飲燒作黑灰敷惡瘡經年不瘥者及敷灸瘡止血令不中風(別錄云)唇上生瘡連年不瘥者以八月藍葉一斤搗汁洗瘥
○虎傷人瘡以青布緊卷燒一頭內竹筒中射瘡口令煙熏入瘡瘥(補)(藥性論云)填骨髓明耳目益心力
【合治】馬藍焙搗為末,合酒服錢匕,治婦人敗血
○大藍汁合雄黃麝香細末點蜘蛛咬處即瘥
○藍合鼠屎兩頭尖者二七枚水五升煮取二升盡服之溫覆取汗治陰陽易病身體重小腹急熱上沖胸頭重不能舉 膝脛拘急欲死者
【解】毒藥毒箭金石藥毒野狼毒射罔毒蠱毒槐藍解諸毒青皮解諸物毒
主解諸藥毒小兒諸熱驚癇發熱天行頭痛寒熱並水研服之亦摩敷熱瘡惡腫金瘡下血蛇犬等毒染澱亦堪敷熱惡腫蛇虺螫毒(名醫所錄)
【苗】謹按青黛出於藍也。其種人家園圃蒔之,葉似蓼,夏採得,以水漬缸瓮中,日攪令沫,旋結水面取起,晒乾入藥,或云一種出波斯國者,今不複見之
【地】(圖經曰)出波斯國,今太原廬陵南康處處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夏取葉
【收】晒乾
【用】輕浮者為好
【色】青
【味】鹹
【性】寒軟
【氣】氣薄味濃陰也。
【臭】腥
【主】殺蟲解毒
【製】研細用
【治】(療)(陳藏器云)小兒丹熱和水服之
無毒,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中風入腦頭痛寒痺筋攣緩急金瘡婦人血閉無子(以上朱字神農本經)除腦中冷動面上游風去來目淚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諸寒冷氣心腹堅痛中惡卒急腫痛脅風痛溫中內寒(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胡 香果
【苗】(圖經曰)芎 即蘼蕪根也。其苗四月五月間生葉似芹胡荽蛇床輩作叢而莖細七月八月開白花根堅瘦黃黑色關中出者俗呼為京芎並通用惟貴形塊重實作雀腦狀者謂之雀腦芎此最有力也。(吳氏云)葉香細青黑文赤如 本,冬夏叢生,五月華赤,七月實黑,莖端兩葉,根有節似馬銜狀(衍義曰)今出川中大塊,其裡色白不油,嚼之惟辛甘者佳,他種不入藥,止可為末煎湯沐浴,此藥今人所用最多頭,面風不可闕也,然須以他藥佐之。
【地】(圖經曰)生武功川谷斜谷西嶺及關中秦州山陰泰山(道地)蜀川者為勝
【時】(生)四月五月生苗(採)九月十月取根
【收】曝乾
【用】根如雀腦者佳
【質】形類馬銜而成塊
【色】黑赤
【味】辛
【性】溫散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香
【主】頭風腦痛
【行】手足厥陰經手足少陽經
【助】白芷為之使
【反】畏黃連
【製】水洗去土銼用
【治】(療)(圖經曰)葉作香飲止泄瀉(陶隱居云)齒根血出者含之瘥(藥性論云)主腰腳軟弱半身不遂及胞衣不出腹內冷痛(日華子云)除一切風一切氣一切血一切勞損調眾脈破症結消宿血養新血長肉止鼻洪吐血及溺血痔 腦癰發背瘰癧癭贅瘡疥排膿消瘀血(湯液本草云)補血主血虛頭痛之聖藥散肝經之風上行頭目下行血海
○貫芎治少陽經苦頭痛(補)(日華子云)五勞七傷壯筋骨
【合治】合當歸等分水二盞,煎一盞服,治婦人數月胎不動
○末一匙合艾湯調如婦人經水三月不行服此驗腹內微動者是胎
○銼一兩合酒一盞,煎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二合,煎三沸,食前分二服,療婦人血崩晝夜不止
【禁】久服則走散真氣
無毒,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咳逆定驚氣辟邪惡除蠱毒鬼疰去三蟲,久服通神(以上朱字神農本經)主身中老風頭中久風風眩(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薇蕪 江蘺 蘄
【苗】(圖經曰)蘼蕪即芎 苗也。其苗四五月生葉似芹及胡荽蛇床輩作叢而莖細七八月開白花亦入藥用淮南子所謂夫亂人者芎 之與 本蛇床之與蘼蕪是也。其葉倍香或蒔于園庭則分馨滿徑故江東蜀人採其葉作飲香也。
【地】(圖經曰)雍州川澤及冤句(道地)今關陝蜀川江東山中皆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四月五月取葉
【收】曝乾
【用】葉花
【質】類蛇床葉
【色】葉青花白
【味】辛
【性】溫散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香
【主】祛風眩
【治】(療)(圖經曰)止泄瀉
無毒,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熱氣目痛 傷泣出明目腸 腹痛下痢婦人陰中腫痛,久服令人不忘(以上朱字神農本經)五臟冷熱久下泄 膿血止消渴大驚除水利骨調胃濃腸益膽療口瘡(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王連支連
【苗】(圖經曰)苗高尺許一莖生三葉葉似甘菊四月開黃花六月結實似芹子而黃江左一種根若連珠其苗經冬不凋,葉似小雉尾草,正月開花作細穗淡白微黃色,其根於六七月後始堅實也。
【地】(圖經曰)生巫陽山谷及泰山,今江湖荊夔州郡亦有之(陶隱居云)生臨海諸縣者不佳(別錄云)歙州處州者次之(道地)出宣城秦地及杭州柳州蜀道澧州東陽新安諸縣者最勝
【時】(生)春生苗四月開花(採)二月八月取
【收】曝乾
【用】根連珠九節者為好
【質】類巴戟
【色】黃
【味】苦
【性】微寒泄
【氣】味濃氣薄陰中之陽
【臭】焦
【主】瀉心火消痞滿
【行】手少陰經
【助】黃芩龍骨理石為之使
【反】畏款冬花惡菊花白蘚皮白僵蠶芫花玄參勝烏頭
【製】去鬚生用酒炒上行
【治】(療)(陶隱居云)止下痢及渴(藥性論云)小兒疳蟲赤眼昏痛鎮肝去熱毒(日華子云)止心腹痛驚悸煩躁潤心肺長肉止血並瘡疥盜汗天行熱疾(陳藏器云)羸瘦氣急(湯液本草云)瀉心火除脾胃中濕熱治煩惡心郁熱在中焦,兀兀欲吐,心下痞滿,主陽有餘,眼暴赤腫並諸瘡瘍及安蛔通寒格,療下焦虛堅腎又能令人終身不發斑瘡,煎黃連一口兒生未出聲時灌之大應已出聲,灌之斑雖出亦輕(別錄云)以 咀八兩用水七升,煮五升,去滓,適寒溫飲五合,日三服,療卒心痛及傷寒病發豌豆瘡未成膿者,又為末敷小兒月蝕瘡(補)(日華子云)五勞七傷益氣
【合治】合豬肚蒸為丸療小兒疳氣
○以長三寸者三十枚秤重一兩半,龍骨如棋子四枚重四分,附子大者一枚,乾薑一兩半,膠一兩半並切,先以水五合著銅器中,去火三寸煎沸便下著生土上沸止,又上水五合如此九上九下,內諸藥,著火上沸輒下著土沸止,又複九上九下度可得一升,頓服,療下痢不問冷熱赤白谷滯休息久下之疾即愈
○合青木香各等分同搗為末,以白蜜丸如梧子大,空腹米飲下二三十丸,日再如神其久冷人即煨熟大蒜作丸服。
○以末一大兩合白羊子肝一具,去膜同於砂盆內,研令極細,眾手捻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以暖漿水,吞三七枚,連作五劑瘥,凡諸眼目疾及障翳青盲皆主之。
○合當歸芍藥等分細切,以雪水或甜水煎濃汁洗眼,冷即再溫,甚益眼目,但是風毒赤目花翳等皆可療之。
○末合乳汁浸點止目卒癢並痛煎之,治目中百病
○末合酒服方寸匕,日三,療妊婦因驚舉重胎動出血
○末合赤小豆末等分敷,療痔疾有頭如雞冠者即瘥
【忌】豬肉冷水
【解】巴豆毒熱毒
無毒,附地錦扶芳土鼓石血薜荔木蓮 麗生
(出神農本經)主風熱死肌癰傷口乾舌焦癰腫不消喉舌腫不通水漿不下,久服輕身明目潤澤好顏色不老延年(以上朱字神農本經)大驚入腹除邪氣養腎主腰髖(音寬)痛堅筋骨利關節通神(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石鯪 石蹉 略石 明石 領石 懸石 耐冬 石龍藤
【苗】(以石上生者良其在水上者隨性而移薜荔木蓮地錦石血皆其類也。薜荔與此極相類但莖葉粗大如藤狀木蓮更大如絡石其實若蓮房地錦味甘溫無毒,葉如鴨掌蔓著地上隨節有根亦緣木石上石血極與絡石相類但葉頭尖而赤耳扶芳藤味苦小溫無毒,山人取楓樹上者為附楓藤亦如桑上寄生,一名滂藤,小時如絡石薜荔夤緣,樹木三五十年漸大,枝葉蘩茂,葉圓長二三寸,濃若石韋,生子似蓮,房中有細子,一年一熟,一名木蓮,打破有白汁,停久如漆土鼓,藤味苦子味甘溫,無毒,生林薄間作蔓,繞草木葉頭尖子熟如珠碧色正圓小兒取藤於地打作鼓聲李邕名為長春藤以上六種皆相類各有療疾之功故附於此
【地】(圖經曰)泰山川谷或石山之陰或高山岩上或宮寺及人家亭囿山石間在處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正月六月七月取
【收】晒乾
【用】莖葉生於石上者為好
【質】類薜荔而細小
【色】青
【味】苦
【性】溫微寒
【氣】味濃於氣,陰中之陽
【臭】朽
【主】瘡瘍喉痺
【助】杜仲牡丹為之使
【反】畏貝母菖蒲惡鐵落鐵精
【製】(雷公丸)凡採得後用粗布揩葉莖上毛用熟甘草水浸一伏時出切晒乾任用
【治】(療)(唐本注云)汁洗蝮蛇瘡服之去蛇毒心悶及刀斧傷敷之(陳藏器云)去一切風(別錄云)喉痺咽喉寒喘息不通須臾欲絕(圖經曰)薜荔治背癰(唐本注云)石血治產後血結(陳藏器云)地錦破老血產後血結婦人瘦損不能飲食腹中有塊淋瀝不盡赤白帶下天行心悶
○扶芳藤主一切血一切氣一切冷其楓上者主血風及渴
○木蓮房破血
○土鼓藤主血風羸劣腹內諸冷血悶
○木蓮藤汁敷白癜 瘍及風惡疥癬(補)(陳藏器云)暖腰腳,久服延年去百病變白不老(圖經曰)木蓮壯陽道
【解】殺孽毒
無毒, 散生
(出神農本經)主惡血破症結積聚喉痺乳難,久服長肌肉明目輕身(以上朱字神農本經)身體風癢頭痛咳逆傷肺肺痿止煩下氣小兒頭瘡癰腫陰潰可作摩粉其葉主風癢可煮以浴(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旁通 屈人 止行 休羽 升推茨
【苗】(圖經曰)蔓生細葉布地,子有三角,刺人者是也。又一種白蒺藜無刺,綠葉細蔓,綿布沙上,七月開花黃紫色如豌豆花而小,九月結實作莢子便可採其實,味甘而微腥,褐綠色如蠶種子相類而差大,又與馬 子酷相似,但馬 子微大,不堪入藥,須細辨之。
【地】(圖經曰)(蒺藜子)生馮翊平澤或道傍(沙苑蒺藜)生同州沙苑牧馬草地最多
【時】(生)二月四月苗(採)七八月取實(沙苑蒺藜)九月取實
【收】曝乾
【用】子
【質】(蒺藜子)狀類菱角而細小有刺(沙苑蒺藜)形如蠶種子而大
【色】白
【味】苦辛
【性】溫微寒
【氣】氣濃于味,陽中之陰
【臭】香
【主】明目去風
【助】烏頭為之使
【製】(雷公云)凡使採得後淨揀擇了,蒸從午至酉出,晒乾於木臼中舂,令皮上刺盡,用酒拌再蒸,從午至酉出晒乾。
【治】(療)(圖經曰)祛風明目痔漏陰汗婦人發乳帶下(日華子云)奔豚腎氣肺氣胸膈滿催生療腫毒及水臟冷小便多止遺瀝溺血(藥性論云)白蒺藜去諸風 瘍破宿血療吐膿產難去燥熱(補)(日華子云)益精止泄精(衍義曰)沙苑者補腎
【合治】合蜜為丸,服如胡豆二枚,治卒中五尸,日三服愈。
【禁】妊娠服之即墮胎
【贗】馬 子為偽
無毒 植生
(出神農本經)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癩疾五痔鼠 補虛小兒百病(以上朱字神農本經)婦人子臟風邪氣逐五臟間惡血補丈夫虛損五勞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氣利陰氣生白水者冷補其莖葉療渴及筋攣癰腫疽瘡(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戴椹 戴糝 獨椹 芰草 蜀脂 百本 王孫
【苗】(圖經曰)根長二三尺,獨莖作葉生枝杆,去地二三寸,其葉扶疏作羊齒狀,又如蒺藜苗,七月中開黃紫花,其實作莢子長寸許,其皮折之如綿謂之綿黃氏,然有數種有白水 有赤水有木 功用水 並同而力不及白水 木 短而理橫人多以苜蓿根假作黃 折皮,亦似綿頗能亂真,但苜蓿根堅而脆黃 至柔韌,皮微黃褐色,肉中白色,此為異耳。
【地】(圖經曰)蜀郡山谷及白水漢中,今河東陝西州郡多有之(陶隱居云)出隴西叨陽黑水宕昌(道地)憲州原州華原宜州寧州
【時】(生)春生苗(採)二月十月取根
【收】陰乾
【用】根折之如綿者為好
【質】類甘草而皮褐
【色】皮黃肉白
【味】甘
【性】微溫平緩
【氣】氣之濃者純陽
【臭】微腥
【主】補中益氣
【行】手少陽經足太陰經足少陰經
【反】惡白蘚皮龜甲
【製】(雷公云)去蘆蒸槐砧上銼用或蜜炙生用亦可
【治】(療)(藥性論云)去寒熱客熱(日華子云)破症瘕瘰癧癭贅腸風血崩帶下赤白痢產前後一切病月候不勻消渴痰嗽及頭風熱毒赤目
○白水 治血及煩悶骨蒸勞無汗則發汗有汗則止汗(補)(藥性論云)發背內補及虛喘腎衰耳聾補五臟(日華子云)壯筋骨長肉補血
【合治】合防風煮湯熏風病脈沉口噤不語
○合人參甘草退勞役發熱
○合白芷連翹排膿止痛消毒
○合防風補力愈大
【禁】面黑人不可多服
【贗】苜蓿根為偽
無毒,草蓯蓉附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五勞七傷補中除莖中寒熱痛養五臟強陰益精氣多子婦人症瘕,久服輕身(以上朱字神農本經)除膀胱邪氣腰痛止痢(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肉松蓉
【苗】(圖經曰)舊說是野馬遺瀝落地所生,今西人云大木間及土塹垣中多生此非游牝之所而乃有則知自有種類耳或疑其初生於馬瀝後乃滋殖如茜根生於人血之類是也。皮如松子有鱗甲苗下有一細匾根長尺餘,然西羌來者肉濃而力緊為佳也。採時掘取中央好者以繩穿至秋乃堪用,又有一種草蓯蓉極相類但根莖圓紫色北來人多取刮去花壓令匾以代肉者功力殊劣耳又下品有列當條雲生山南岩石上如藕根初生掘取亦名草蓯蓉性溫補男子疑即是此物,今人鮮用故少有辯之者因附見於此
(陶隱居云)第一出隴西,形匾廣柔潤多花而味甘,次出北國者,形短而少花,巴東建平間者不如也。
(日華子云)又有花蓯蓉,即是春抽苗者,力較微耳。
【地】(圖經曰)生河西山谷及代郡雁門,今陝西州郡多有之(陶隱居云)河南巴東建平(道地)西羌隴西
【時】(生)春生(採)三月五月五日取根
【收】陰乾
【用】根肥潤者為好
【質】形似松塔而長軟
【色】紫
【味】甘酸鹹
【性】溫緩
【氣】氣濃(療)(藥性論云)女人血崩帶下陰痛(日華子云)男子泄精尿血遺瀝(補)(藥性論云)益髓悅顏色延年壯陽(日華子云)男絕陽不興,女絕陰不產,潤五臟,長肌肉,暖腰膝(湯液本草云)補命門相火不足
【合治】合山芋羊肉作羹益人
無毒 植生
(出神農本經)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目盲無所見風行周身骨節疼痺煩滿,久服輕身(以上朱字神農本經)脅痛脅風頭面去來四肢攣急字乳金瘡內痙
○葉主中風熱汗出(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銅芸 茴草 百枝 屏風 根 百蜚
【苗】(圖經曰)莖葉俱青綠色莖深葉淡似青蒿而短小初時嫩紫作菜茹極爽口五月開細白花中心攢聚作大房似蒔蘿花實似胡荽而大根土黃色與蜀葵根相類而潤實其關中所產者輕虛多不及齊州者良,又有石防風,出河中府根如蒿根而黃葉青花白,五月開花,六月採根,亦療頭風眩痛。又宋亳間及江東出一種防風,其苗初春便生,嫩時紅紫色,彼人以作菜茹,味甚佳,然云動風氣,本經云葉主中風熱汗出,與此相反,恐別是一種耳
【地】(圖經曰)生沙苑川澤及邯鄲上蔡同州解州河中府京東淮浙州郡皆有之。(陶隱居云)彭城蘭陵琅琊郁州(道地)齊州龍山者最善,淄州兗州青州者尤佳。
【時】(生)初春生苗(採)二月十月取根
【收】曝乾
【用】根頭節堅如蚯蚓頭實而脂潤者為好
【質】類沙參而細長
【色】土黃
【味】甘辛
【性】溫散
【氣】氣濃味薄陽也。
【臭】微香
【主】祛風勝濕
【行】足陽明經太陰經手太陽經
【反】惡乾薑藜蘆白蘞芫花
【製】去蘆洗淨銼用
【治】(療)(日華子云)去三十六般風氣赤眼止淚及癱瘓通利五臟關脈(藥性論云)花主心腹痛四肢拘急行履不得經脈虛羸除骨節間疼痛(湯液本草云)治風通用瀉肺實散頭目中滯氣除上焦風邪之仙藥身去身半以上風邪稍去身半以下風邪,又云去濕之仙藥(補)(日華子云)男子一切勞劣補中益神五勞七傷羸損盜汗心煩體重能安神定志勻氣脈
【合治】合澤瀉 本療風
○合當歸芍藥陽起石禹余糧療婦人子臟風
○合南星童便療破傷風
【禁】又頭者令人發狂又尾者發痼疾
【解】殺附子毒
無毒,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心腹膀胱寒熱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輕身益氣力延年神仙(以上朱字神農本經)
○蒲萼以澀腸止泄殊勝止瀉血及血痢(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蒲捶 蒲厘花
【苗】(圖經曰)春初生嫩葉未出水時紅白色茸茸然至夏抽梗于叢葉中花抱梗端如武士捧杵故俚俗謂蒲捶亦謂之蒲厘花黃即花中蕊屑也。細若金粉當其欲開時有便取之市厘間亦採以蜜搜作果食貨賣甚益小兒醫家,又取其粉下篩後有赤滓謂之蒲萼也。
【地】(圖經曰)生河東及南海池澤,今處處有之(道地)泰州者為良。
【時】(生)春葉(採)夏取蕊
【收】晒乾
【用】花中蕊屑
【質】類松花
【色】黃褐
【味】甘
【性】平緩
【氣】氣濃于味,陽中之陰
【臭】香
【主】諸血
【製】(雷公云)凡使須隔三重紙焙令色黃蒸半日再焙乾用
【治】(療)(藥性論云)通經脈止女子崩中不住痢血及鼻衄尿血利水道(日華子云)撲傷血悶排膿及瘡癤婦人帶下月候不勻血氣心腹痛妊娠下血墮胎血暈血症兒枕急痛小便不通腸風瀉血游風腫毒鼻洪吐血下乳血痢生用破血消腫炒用補血止血(補)(日華子云)止泄精
【禁】妊娠不可生用
【贗】松黃黃蒿為偽
無毒, 叢生
主五臟心下邪氣口中爛臭堅齒明目聰耳,久服輕身耐老(神農本經)
【名】睢醮
【苗】(圖經曰)香蒲乃蒲黃苗也。初生時取其中心入地大如匕柄白色者生啖之甘脆周禮以為菹者是也。至夏抽莖于叢葉中其端花蕊有屑如金粉即蒲黃也。(唐本注云)此甘蒲可作荐者用白為菹亦堪蒸食山南名此蒲為香蒲謂菖蒲為臭蒲也。
【地】(圖經曰)生南海池澤,今處處有之(道地)泰州者良
【時】(生)春初(採)夏
【收】晒乾
【用】根
【質】類茭白而細
【色】白
【味】甘
【性】平緩
【氣】氣濃于味,陽中之陰
【臭】香
【主】聰耳目
捶胡根,味甘寒,無毒,主潤五臟,止消渴,除煩去熱明目,功用如麥門冬,生江南川谷蔭地,苗如萱草,根似天門冬,用去心。
○甜藤,味甘寒,無毒,去熱煩解毒調中氣令人肥健,又主剝馬血毒入肉狂犬牛馬熱黃,搗絞取汁,和米粉作糗餌食之甜美,止泄搗,葉汁敷蛇咬瘡,生江南山林下,蔓如葛,又有小葉尖長,氣辛臭,搗敷小兒腹,除痞滿閃癖。
○孟娘菜,味苦小溫,無毒,主婦人腹中血結羸瘦,男子陰囊濕癢強陽道令人健行不睡補虛去痔 瘰癧癭瘤作菜生四明諸山冬夏常有葉似升麻方莖山人取之為菜,一名孟母菜,一名厄菜。
○吉祥草,味甘溫,無毒,主明目強記補心力,生西國胡人將來也。
○地衣草,味苦平,無毒,主明目崔知悌方云服之令人目明,地上衣如草,生濕處是
○郎耶草,味苦平,無毒,主赤白久痢小兒大腹痞滿丹毒寒熱,取根莖服煮之,生山澤間,三四尺葉作雁齒,如鬼針苗
○地楊梅,味辛平,無毒,主赤白痢取莖子煎服生江東溫濕地四五月有子似楊梅苗如蓑草也。
○茅膏菜,味甘平,無毒,主赤白久痢煮服之草高一尺生茅中葉有毛如油膩黏人手子作角中有小子也。
○鏨菜,味辛平,無毒,主破曳ㄚ墆腹痛煮汁服之亦搗碎敷疔瘡,生江南國蔭地,似益母方莖對節白花花中甜,搗敷蛇咬瘡,生高原,如小蒜而長,產後作羹食之良。
○益奶草,味苦平,無毒,主五野雞病脫肛止血炙令香浸酒服之,生永嘉山谷,葉如澤蘭莖赤高二三尺也。
○蜀胡爛,味辛平,無毒,主冷氣心腹脹滿補腎除婦人血氣下痢殺牙齒蟲生安南似 香子
○雞腳草,味苦平,無毒,主赤白久痢成疳生澤畔赤莖對葉如百合苗
○難火蘭,味酸溫,無毒,主冷氣風痺開胃下食去腹脹,久服明目,生巴西胡國,似菟絲子,長少許。
○蓼蕎,味辛溫,無毒,主霍亂腹冷脹滿冷氣攻擊腹內不調,產後血攻,胸脅刺痛,煮服之,亦食其苗如蔥韭也。
○石薺寧,味辛溫,無毒,主風冷氣並瘡疥瘙野雞漏下血,煮汁服,生山石上,紫花細葉,高一二尺,山人並用之
○藍藤根,味辛溫,無毒,上氣冷嗽,煮服之,生新羅國根如細辛
○七仙草,主杖瘡搗杖葉敷之王山足葉尖細長
○甘家白藥,味苦大寒小有毒,主解諸藥毒,與陳家白藥功用相似,人吐毒物疑不穩水研服之即當吐之,未盡又服,此二藥性冷與霍亂下痢相反,出龔州,以南甘家亦因人為號,葉似車前,生陰處,根形如半夏,嶺南多毒物亦多解物,豈天資乎,汁飲之如蜜。
○天竺乾薑,味辛溫,無毒,主冷氣宿中,宿食不消,腹脹下痢,腰背疼 癖氣塊惡血積聚,生婆羅門國,似薑小黃,一名胡乾薑。
○池德勒,味辛溫,無毒,主破冷氣消食生西國草根也。胡國人用之
無毒,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風寒濕痺乳難消水養五臟益氣力肥健,久服耳目聰明不飢延年輕身面生光能行水
上(以上朱字神農本經)補虛損五勞除五臟痞滿起陰氣止泄精消渴淋瀝逐膀胱三焦停水扁鵲云多服病
患眼
○葉主大風乳汁不出產難強陰氣,久服輕身
○實主風痺消渴益腎氣強陰補不足除邪濕,久服面生光令人無子(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水瀉 及瀉 芒芋 鵠瀉
【苗】(圖經曰)春生苗多在淺水中,其葉狹長似牛舌,草獨莖而長,秋開白花,作叢似穀精草,乾久極易朽蠹,常須密藏之,漢中出者其形長大尾間有兩岐最佳。
【地】(圖經曰)汝南池澤山東河陝江淮南鄭邵武青代亦有之(道地)涇州華州漢中者佳
【時】(生)春生苗(採)五六八九月取根,五月取葉,九月取實。
【收】陰乾
【用】根不蛀者為好葉實亦可用
【質】類京三棱而輕浮
【色】白
【味】甘鹹
【性】寒緩
【氣】味濃陰也。陰中微陽
【臭】朽
【主】利水除濕
【行】足太陽經少陰經
【反】畏海蛤文蛤
【製】(雷公云)去毛細銼,酒浸一宿,漉出曝乾用
【治】(療)(藥性論云)治五淋利膀胱熱宣通水道(日華子云)筋骨攣縮通小腸止遺瀝尿血催生難產葉壯水臟下乳通血脈(湯液本草云)去陰間汗滲瀉止渴(補)(藥性論云)腎虛精自出(日華子云)五勞七傷頭旋耳虛鳴益女人血海令人有子。
【禁】多服病患眼
無毒,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咳逆傷中補不足除邪氣利九竅益智慧耳目聰明不忘強志倍力,久服輕身不老(以
上朱字神農本經)利丈夫定心氣止驚悸益精去心下膈氣皮膚中熱面目黃好顏色延年
○葉主益精補陰氣止虛損夢泄(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棘菀 繞 細草 (苗)小草
【苗】(圖經曰)苗似麻黃而青,又如蓽豆葉,亦有似大青而小者,三月開花白色,根黃色,形如蒿根,長及一尺,泗似麻黃赤華葉銳而黃其苗,謂之小草。
【地】(圖經曰)生泰山及冤句川谷泗州商州,今河陝京西州郡亦有之(道地)夷門者為佳。
【時】(生)春生苗(採)四月取根葉
【收】晒乾
【用】根肥大者為好
【質】類枸杞根而長
【色】黃
【味】苦
【性】溫泄
【氣】氣濃于味,陽中之陰
【臭】香
【主】安心神止驚悸
【助】得茯苓冬葵子龍骨良
【反】畏珍珠藜蘆蜚蠊齊蛤蠐螬
【製】(雷公云)以甘草湯浸一宿漉出去心曝乾用
【治】(療)(日華子云)膈氣驚魘婦人血噤失音小兒客忤(補)(藥性論云)心神健忘安魂魄令人不迷堅壯陽道主夢邪(日華子云)長肌肉助筋骨(抱朴子云),久服令人有子
【合治】小草合蜀椒去汗,乾薑桂心細辛各三分,附子二分,炮為末,蜜丸如桐子大,名小草丸,食後米湯下三丸,日三服,治胸痺心痛逆氣膈中飲不下
【忌】服小草丸,忌豬肉冷水生蔥菜
【解】殺天雄附子毒
【禁】不去心,服之令人悶
無毒,附山龍膽 植生
(出神農本經)主骨間寒熱驚癇邪氣續絕傷定五臟殺蠱毒,久服益智不忘,輕身耐老(以上朱字神 農本經)除胃中伏熱,時氣溫熱,熱泄下痢,去腸中小蟲,益肝膽氣,止驚惕(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陵游
【苗】(圖經曰)苗因舊根而生下抽根十餘,本類牛膝直上生苗高尺餘,四月生葉而細,莖如小竹枝,七月開花如牽牛花而作鈴,其色青碧,冬後結子苗葉遂枯,因味苦甚,故以膽為名也。一種浙中所產者名山龍膽草,其味苦澀以薑汁製之,亦可入藥,其莖葉經霜雪不凋,與此相類而非一種也。故附於此
【地】(圖經曰)生齊朐山谷及冤句,今近道亦有之(陶隱居云)(道地)吳興為勝
【時】(生)四月(採)二月八月十一月十二月
【收】陰乾
【用】根肥長而脂潤者為好
【質】類牛膝而赤
【色】赤黃
【味】大苦
【性】大寒泄
【氣】氣味俱濃陰也。
【臭】朽
【主】瀉肝熱除濕腫
【助】小豆柴胡貫眾為之使
【反】惡防葵地黃
【製】(雷公云)去蘆洗淨銅刀銼碎甘草水浸一宿曝乾用酒浸上行
【治】(療)(藥性論云)小兒驚癇入心壯熱骨熱癰腫時疾熱黃口瘡
(日華子云)客忤疳氣熱病狂語瘡疥明目止煩益智健忘
(湯液本草云)除下焦之濕及翳膜之濕兩目赤腫睛脹瘀肉高起疼痛
(別錄云)蛔蟲攻心如刺吐清水,用水煎,空心服,卒下血不止,水煎服
(圖經曰)山龍膽草主四肢疼痛
【合治】合柴胡為,主治目疾必用之藥
○合酒煎服,治卒心痛
【禁】空心勿服,服之令人溺不禁
無毒,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咳逆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濕痺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竅輕身長年(以上朱字神農 本經)溫中下氣破痰利水道開胸中除喉痺 (音瓮)鼻風癇癲疾下乳結汗不出血不行安五臟益肝膽通精 氣(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小辛細草
【苗】(圖經曰)葉如葵葉赤黑色,一根一葉相連,根極柔韌而細嚼之,其味辛烈如椒,故以名之。
【地】(陶隱居云)東陽臨海高麗(圖經曰)今處處有之(道地)華陰山谷
【時】(生)春生苗(採)二月八月取根
【收】陰乾
【用】根細褐而長者為好
【質】類馬蹄香
【色】土褐
【味】辛
【性】溫散
【氣】氣濃于味陽也。
【臭】香
【主】頭痛齒痛
【行】手少陰經
【助】曾青棗根為之使
【反】藜蘆惡野狼毒山茱萸黃 畏硝石滑石
【製】(雷公云)揀去土並蘆頭雙葉瓜水浸一宿至明漉出曝乾銼碎用
【治】(療)(陶隱居云)除痰明目食之去口臭
(藥性論云)咳逆上氣惡風頭風手足拘急安五臟六腑添膽氣去皮風濕癢能止眼風淚下開胸中滯除
齒痛血閉婦人血瀝腰痛
(日華子云)止嗽消死肌瘡肉胸中結聚(衍義曰)頭面風痛
【合治】合當歸芍藥白芷芎 牡丹 本甘草療婦人血病
○合決明鯉魚膽青羊肝療目痛
○合桂心內口中治卒客忤不能言
【禁】不可多用及雙葉者服之害人
【忌】生菜狸肉
【贗】杜蘅為偽
無毒,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傷中除痺下氣補五臟虛勞羸瘦強陰,久服濃腸胃輕身延年(以上朱字神農本經) 益精補內絕不足平胃氣長肌肉逐皮膚邪熱痱(音沸)氣腳膝疼冷痺弱定志除驚(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林蘭 禁生 杜蘭 雀髀斛 石 麥斛
【苗】(圖經曰)五月生苗莖似竹節節間出碎葉,七月開花,十月結實,其根細長黃色,七八月採 莖,以桑灰湯沃之,其色如金,江南生者有二種,一種似大麥,累累相連,頭生一葉名麥斛;一種大 如雀髀名雀髀斛,惟生石上者勝,亦有生櫟木上者名木斛,不堪用(唐本注云)麥斛葉在莖端,其餘 斛如竹節間生葉也。
【地】(圖經曰)生六安山谷水傍石上,今荊州廣州郡及溫台州亦有之(唐本注云)荊襄及漢中江
左(陶隱居云)出始興宣城廬江始安(道地)廣南者為佳.
【時】(生)五月生苗(採)七月八月取莖
【收】陰乾
【用】莖
【質】類木賊而扁
【色】黃
【味】甘
【性】平緩
【氣】氣濃于味,陽中之陰
【臭】朽
【主】補腎氣暖腰膝
【助】陸英為之使
【反】畏僵蠶雷丸惡凝水石巴豆
【製】(雷公云)去頭土用酒浸一宿漉出於日中曝乾卻用酥蒸從巳至酉徐徐焙乾用之
【治】(療)(藥性論云)除熱及男子腰腳軟弱逐皮肌風痺骨中久冷虛損腰痛(日華子云)平胃氣 逐虛邪(衍義曰)去胃中虛熱(補)(藥性論云)益氣健陽補腎積精養腎氣益力(日華子云)補虛損 劣弱壯筋骨暖水臟輕身益智
無毒,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大風邪氣陰痿不起強筋骨安五臟補中增志益氣(以上朱字神農本經)療頭面游風 小腹及陰中相引痛下氣補五勞益精利男子(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三蔓草 不凋草
【苗】(圖經曰)葉似茗經冬不枯多生竹林內內地生者葉似麥門冬而濃大至秋結實有宿根者青色嫩 根者白色用之皆同以連珠肉濃紫色為良蜀人云都無紫色者彼方人採得或用黑豆同蒸欲其色紫殊失氣味 尤宜辯之蜀中,又有一種山律根似巴戟但色白土人採得以醋水煮之乃紫以雜之莫能辯也。真巴戟嫩者 亦白欲其紫色以大豆汁沃之則其力弱不可用兩種相雜人莫能識但擊破視之其中紫而鮮潔者為偽若紫而 有微白糝如粉色理小暗者真也。
【地】(圖經曰)生巴郡及下邳山谷,今江淮河東州郡亦有之(陶隱居云)建平宜都(道地)蜀川
者為佳.
【時】(生)春生苗(採)二月八月取根
【收】陰乾
【用】根連珠肉濃者為好
【質】狀如牡丹,根細而有鬚
【色】紫白
【味】辛甘
【性】微溫緩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香
【主】一切風邪強陰益精
【助】複盆子為之使
【反】惡朝生雷丸丹參
【製】(雷公云)凡使打碎去心,用枸杞子湯浸一宿,漉出酒浸一伏時,又漉出用菊花同熬令焦
黃,去菊花,以布拭令乾用。
【治】(療)(藥性論云)除頭面中風下氣大風血癩(日華子云)除一切風邪氣水腫(補)(藥性 論云)男子夜夢鬼交泄精強陰,病患虛損加而用之(日華子云)安五臟定心氣
【贗】山律根為偽
無毒蔓生
主寒熱八疸消渴,補中益氣,久服輕身延年(名醫所錄)
【名】谷菜 白草 鬼目
【苗】(唐本注云)蔓生葉似王瓜葉,小長而生五椏,其實圓若龍葵子,生青熟紫黑,煮汁解勞, 東人謂之白草,即鬼目草也。(陶隱居云)諸方藥不用其葉,作羹飲之。甚療勞而不用根華,益州乃 有苦菜,土人專食之皆充健無病,與圖經吻合,疑或是此。
【地】(圖經曰)生益州山谷
【時】(生)春生苗(採)春採葉、夏採莖、秋採花、冬採根。
【收】晒乾
【用】根葉花莖
【色】白
【味】甘
【性】寒緩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主】煩熱風疹
【製】煮汁或作羹飲之
【治】(療)(唐本注云)煮汁飲解毒(陳藏器云)煩熱風疹丹毒瘧瘴寒熱小兒結熱煮汁飲之(別 錄云)莖葉煮粥極解熱毒
無毒 植生
主五臟邪氣,風寒濕痺,補中益氣,長毛髮令黑,療心懸少食常飢,久服輕身,耳目聰明,不老(神農本經)
【名】蓬蒿 繁游 胡旁勃 游胡 旁勃 蘩(音煩)皤(音婆)蒿
【苗】(圖經曰)春初最先諸草而生似青蒿,而葉粗上有白毛錯澀,從初生至枯白于眾蒿頗似細艾,至秋香美可生食,爾雅所謂繁皤蒿即此是也。
【地】(圖經曰)生中山川澤,今所在有之
【時】(生)春初生苗(採)二月七月取
【收】陰乾
【用】苗葉白色者為好,子亦可用
【質】類青蒿
【色】白
【味】甘
【性】平緩
【氣】氣濃于味,陽中之陰
【臭】香
【主】補中益氣風寒濕痺
【製】去根土或生搗汁,或燒淋灰汁
【治】(療)(孟詵云)汁去熱黃心痛
○灰淋汁止淋瀝(補)(孟詵云)葉為菹益人
【合治】葉乾為末,合米飲調一匙,空腹服之,療夏日暴水痢
○子為末,合酒調服主鬼氣
○白艾蒿十束如升大煮取汁,合面及米,一如釀酒法,候熟稍稍飲之。治惡疾遍體面目有瘡。
【贗】蔞蒿為偽
無毒 植生
(出神農本經)主殺鬼精物蠱毒惡氣,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輕身增年(以上朱字神農本經)消癰腫 下肢滿疝(音山)下血(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離母 鬼督郵 獨搖 合離草
【苗】(圖楝子核作五六棱,中有肉如面,日曝則枯萎,其根大類天門冬惟無心脈耳去根尺許有十餘子似芋而為衛之(抱朴子云)仙方中謂此為合離草者,由此物下根如芋魁,有游子十二枚周環之,去大魁數尺,雖相須而實不連,但以氣相屬故也。
【地】(圖經曰)生陳倉川谷雍州及泰山少室,今江湖間亦有之(道竿而莖端銼碎用
無毒 植生
(音淹) (音閭)子(出神農本經)主五臟瘀血腹中水氣臚脹留熱風寒濕痺身體諸痛,久服輕身 (音墟)食之神仙(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苗】(圖經曰)春生苗葉如艾蒿,高二三尺,七月開花,八月結實,江南人家種此辟蛇。
【地】(圖經曰)出雍州川谷及上黨道邊江淮亦有之(道地)寧州秦州
【時】(生)春生苗(採)十月九月取實
【收】陰乾
【用】子葉
【質】類艾蒿
【色】青
【味】苦
【性】微寒微溫泄
【氣】味濃於氣,陰中之陽
【臭】香
【主】瘀血囊濕
【助】荊實薏苡仁為之使
【製】為末或煮汁
【治】(療)(圖經曰) 折瘀血打撲損煮汁服(藥性論云)男子陰痿不起心腹脹滿能消瘀血(日 華子云)腰腳重痛膀胱疼骨節煩痛不下食(陶隱居云)種之辟蛇(別錄云)諸瘀血不散變成癰搗汁服 (補)(藥性論云)益氣(日華子云)明目
無毒 植生
菥(音錫) (音覓)子(出神農本經)主明目目痛淚出除痺補五臟益精光,久服輕身不老(以上朱字神農本經)療心腹腰痛(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 菥 大蕺 馬辛 大薺
【苗】(圖經曰)菥 大薺郭璞云似薺細葉俗呼之曰老薺蘇恭亦云是大薺,又云然菥 味辛大薺味甘 陳藏器雲實葉皆似芥一名狗薺大抵二物皆薺類故人多不能細分乃爾致疑也。
【地】(圖經曰)生咸陽川澤及道傍,今處處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四月五月取子
【收】曝乾
【用】子
【質】類葶藶而匾大
【色】淡黃
【味】辛
【性】微溫散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焦
【主】肝熱明目
【助】得荊實細辛良
【反】惡乾薑苦參
【製】搗碎用
【治】(療)(名醫別錄云)為細末療眼熱痛淚不止欲臥時用銅箸點眼中當有熱淚及惡物出並去
肉
【合治】以苦參為使能治肝家積聚眼目赤腫
無毒, 叢生
主益氣充肌膚明目聰慧先知,久服不飢不老輕身(神農本經)
【苗】(圖經曰)其生如蒿作叢高五六尺一本一二十莖至多者三五十莖生便條直所以異於眾蒿也。 秋後有花出於枝端紅紫色形如菊,今醫家亦稀用其莖,為筮以問鬼神知吉凶,故聖人贊之,謂之神物。
史記龜策傳曰:龜千歲乃游于蓮葉之上蓍百莖共一根又其所生獸無虎野狼蟲無毒,螫劉向雲龜千年而靈蓍百年而一本生百莖,又楮先生雲蓍生滿百莖者,其下必有神龜守之,其上常有青雲覆之,傳曰天下和平王道得而蓍莖長丈其叢生滿百莖方,今世取蓍者不能中古法度,不能得滿百莖長丈者,取八十莖以上,蓍長八尺即難得也。好用卦者,取滿六十莖以上,長滿六尺者即可用矣,今蔡州所生者皆不言如此,然則此類其神物也。故不常有
【地】(圖經曰)出少室山谷,今蔡州上蔡縣白龜祠傍(唐本注云)所在有之
【時】(生)無時(採)八月九月取實
【收】晒乾
【用】實堅澤者為好
【質】莖如KT 蕭實類粟米
【色】蒼黃
【味】苦酸
【性】平緩
【氣】味濃於氣,陰中之陽
【臭】香
【主】明目益氣
【贗】楮實為偽
無毒, 寄生
主胸中結益心氣補中,增慧智不忘,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神農本經)
【名】丹芝
【苗】(有黑青者然紫芝最多非五芝之類但芝自難得縱獲一二豈得終,久服耶(陶隱居云)按郡縣無高夏名恐是山名爾此六芝皆是仙草之類俗所稀見族種甚多形色環異並載芝草圖中,今俗所用紫芝,此是朽樹木株上所生,狀如木 (音軟)名為紫芝(爾雅云) (音囚)芝釋曰瑞草名也。一歲三華為為芝,論衡云芝生於土,土氣和故芝草生瑞命,禮曰:王者仁慈則芝草生是也。
【地】(圖經曰)生霍山
無毒, 寄生
主癃(音隆)利水道益腎氣通九竅聰察,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神農本經)
【名】玄芝
【地】(圖經曰)生常山
【時】(生)無時(採)六月八月取
【質】類澤漆
【色】黑
【味】鹹
【性】平
【製】水洗銼碎或為末用
【合治】合麻子仁白瓜子牡桂共益人
無毒, 寄生
主明目補肝氣安精魂仁恕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神農本經)
【名】龍芝
【地】(圖經曰)生泰山
【時】(生)無時(採)六月八月取
【質】類翠羽
【色】青
【味】酸
【性】平泄
【氣】味】水洗銼碎或為末用
【合治】合麻子仁白瓜子牡桂共益人
無毒, 寄生
主咳逆上氣益肺氣通利口鼻強志意勇悍安魄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神農本經)
【名】玉芝
【地】(圖經曰)生華山
【時】(生)無時(採)六月八月取
【質】類截肪
【色】白
【味】辛
【性】平散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臭】朽
【助】山藥為之使得發良
【反】畏扁青茵陳蒿
無毒, 寄生
主心腹五邪益脾氣安神忠信和樂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神農本經)
【名】金芝
【地】(黃
【味】甘
【性】平緩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臭】朽
【助】山藥為之使得發良
【反】畏扁青茵陳蒿惡常山
【製】水洗銼碎或為末用
【治】合麻子仁白瓜子牡桂共益人
無毒, 寄生
主耳聾利關節保神益精氣堅筋骨好顏色,久服輕身不老,延年神仙(神農本經)
【名】木芝
【地】(圖經曰)生高夏山谷
【時】(生)無時(採)六月八月取
【收】陰乾
【用】鮮明潤澤者為佳.
【質】類木
【色】紫
【味】甘
【性】溫
【氣】氣味俱濃陽也。
【臭】朽
【主】療痔疾
【助】壽
【合治】合麻子仁白瓜子牡桂共益人
無毒,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五臟邪氣女人陰中寒熱痛症瘕血閉無子,久服輕身和顏色(以上朱字神農本經) 止咳逆治脫肛散淋結頭中風眩痿蹶強陰益精(名醫所錄)
【名】萬歲 豹足 求股交時
【地】(圖經曰)卷柏生常山山谷間,今關陝沂兗諸州亦有之,宿根紫色多鬚,春生苗似柏葉而細碎拳攣如雞足,青黃色,高三五寸,無花子多,生石上,五月七月採,陰乾去下近石有沙土處用之,考之范子雲卷柏出三輔(建康記云)出建康
【時】(生)春生苗(採)五月七月取根
【收】陰乾
【用】細碎拳攣者為好
【質】形如雞足而拳屈
【色】青黃
【味】辛甘
【性】溫平微寒
【氣】氣濃味薄,陽中之陰
【臭】香
【主】生破血炙止血
【製】去石沙土
【治】(療)(藥性論云)月經不通尸疰鬼疰腹痛去百邪鬼魅(日華子云)鎮心中邪啼泣消面 頭風暖水藏
無毒 植生
(出神農本經)主解諸毒殺蠱 (音其小兒鬼也。)疰鬼螫毒,久服頭不白輕身(以上朱字神農本經)
○葉汁殺百藥毒解野狼毒射罔毒其莖葉可以染青(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實)木藍子(葉)蓼藍 馬藍 吳藍 菘藍 槐藍
【苗】(圖經曰)苗高二三尺許,葉似水蓼花紅白色,實亦若蓼實而大,黑色,藍有數種有木藍出嶺南,不入藥,有松藍可以為澱者,亦名馬藍,爾雅所謂 馬藍是也。有蓼藍,但可染碧而不堪作澱,即醫方所用者也。又福州有一種馬藍,四時俱有葉,類苦益菜,又江寧有一種吳藍,二三月內生如蒿狀,葉青花白,此二種雖不類而俱有藍名,古方多用吳藍者,或恐是此故並附之(衍義曰)藍實即大藍實也。謂之蓼藍非是爾雅所說是解諸藥等毒不可闕也。實與葉兩用注不解實只解藍葉為未盡經所說盡矣藍一本而有數色刮竹青綠雲碧青藍黃豈非青出於藍而青于藍者也。生葉汁解藥毒此即大葉藍又非蓼藍也。蓼藍但堪揉汁染翠碧其花成長穗細小淺紅色為別。
【地】(圖經曰)出河內平澤福州太原廬陵南康江寧,今處處有之。
【時】(生)三月四月(採)五月六月取實
【收】曝乾
【用】實葉
【質】(實)類蓼子(葉)類水蓼
【色】(實)黑(葉)青
【味】苦
【性】寒泄
【氣】氣薄味濃陰中之陽
【臭】腥
【主】益心力解毒
【製】(葉)搗汁用
【治】(療)(圖經曰)吳藍去熱解毒止吐血(陶隱居云)汁塗五心止煩悶及蜂螫毒(唐本注云)
木藍子消毒腫
○蓼藍汁去熱毒(藥性論云)藍實利五臟調六腑利關節治經絡中結氣使人健少睡
○汁止心煩躁(日華子云)吳藍除天行熱狂疔瘡游風熱毒腫毒風疹去煩止渴殺疳金瘡血悶蟲蛇傷
毒刺鼻洪吐血排膿寒熱頭痛赤眼產後血暈小兒壯熱熱疳(陳藏器云)槐藍澱敷熱瘡
○滓敷小兒禿瘡熱腫初作
○甘藍食之去熱黃
○青布天行煩毒小兒寒熱丹毒並水漬取汁飲燒作黑灰敷惡瘡經年不瘥者及敷灸瘡止血令不中風(
別錄云)唇上生瘡連年不瘥者以八月藍葉一斤搗汁洗瘥
○虎傷人瘡以青布緊卷燒一頭內竹筒中射瘡口令煙熏入瘡瘥(補)(藥性論云)填骨髓明耳目益
心力
【合治】馬藍焙搗為末,合酒服錢匕,治婦人敗血
○大藍汁合雄黃麝香細末點蜘蛛咬處即瘥
○藍合鼠屎兩頭尖者二七枚水五升煮取二升盡服之溫覆取汗治陰陽易病身體重小腹急熱上沖胸頭
重不能舉 膝脛拘急欲死者
【解】毒藥毒箭金石藥毒野狼毒射罔毒蠱毒槐藍解諸毒青皮解諸物毒
主解諸藥毒小兒諸熱驚癇發熱天行頭痛寒熱並水研服之亦摩敷熱瘡惡腫金瘡下血蛇犬等毒染澱亦堪 敷熱惡腫蛇虺螫毒(名醫所錄)
【苗】謹按青黛出於藍也。其種人家園圃蒔之,葉似蓼,夏採得,以水漬缸瓮中,日攪令沫,旋結 水面取起,晒乾入藥,或云一種出波斯國者,今不複見之
【地】(圖經曰)出波斯國,今太原廬陵南康處處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夏取葉
【收】晒乾
【用】輕浮者為好
【色】青
【味】鹹
【性】寒軟
【氣】氣薄味濃陰也。
【臭】腥
【主】殺蟲解毒
【製】研細用
【治】(療)(陳藏器云)小兒丹熱和水服之
無毒,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中風入腦頭痛寒痺筋攣緩急金瘡婦人血閉無子(以上朱字神農本經)除腦中冷 動面上游風去來目淚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諸寒冷氣心腹堅痛中惡卒急腫痛脅風痛溫中內寒(以上黑字名 醫所錄)
【名】胡 香果
【苗】(圖經曰)芎 即蘼蕪根也。其苗四月五月間生葉似芹胡荽蛇床輩作叢而莖細七月八月開白 花根堅瘦黃黑色關中出者俗呼為京芎並通用惟貴形塊重實作雀腦狀者謂之雀腦芎此最有力也。(吳氏 云)葉香細青黑文赤如 本,冬夏叢生,五月華赤,七月實黑,莖端兩葉,根有節似馬銜狀(衍義曰) 今出川中大塊,其裡色白不油,嚼之惟辛甘者佳,他種不入藥,止可為末煎湯沐浴,此藥今人所用最 多頭,面風不可闕也,然須以他藥佐之。
【地】(圖經曰)生武功川谷斜谷西嶺及關中秦州山陰泰山(道地)蜀川者為勝
【時】(生)四月五月生苗(採)九月十月取根
【收】曝乾
【用】根如雀腦者佳
【質】形類馬銜而成塊
【色】黑赤
【味】辛
【性】溫散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香
【主】頭風腦痛
【行】手足厥陰經手足少陽經
【助】白芷為之使
【反】畏黃連
【製】水洗去土銼用
【治】(療)(圖經曰)葉作香飲止泄瀉(陶隱居云)齒根血出者含之瘥(藥性論云)主腰腳軟弱
半身不遂及胞衣不出腹內冷痛(日華子云)除一切風一切氣一切血一切勞損調眾脈破症結消宿血養新
血長肉止鼻洪吐血及溺血痔 腦癰發背瘰癧癭贅瘡疥排膿消瘀血(湯液本草云)補血主血虛頭痛
之聖藥散肝經之風上行頭目下行血海
○貫芎治少陽經苦頭痛(補)(日華子云)五勞七傷壯筋骨
【合治】合當歸等分水二盞,煎一盞服,治婦人數月胎不動
○末一匙合艾湯調如婦人經水三月不行服此驗腹內微動者是胎
○銼一兩合酒一盞,煎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二合,煎三沸,食前分二服,療婦人血崩晝夜不
止
【禁】久服則走散真氣
無毒,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咳逆定驚氣辟邪惡除蠱毒鬼疰去三蟲,久服通神(以上朱字神農本經)主身中老 風頭中久風風眩(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薇蕪 江蘺 蘄
【苗】(圖經曰)蘼蕪即芎 苗也。其苗四五月生葉似芹及胡荽蛇床輩作叢而莖細七八月開白花亦 入藥用淮南子所謂夫亂人者芎 之與 本蛇床之與蘼蕪是也。其葉倍香或蒔于園庭則分馨滿徑故江東蜀 人採其葉作飲香也。
【地】(圖經曰)雍州川澤及冤句(道地)今關陝蜀川江東山中皆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四月五月取葉
【收】曝乾
【用】葉花
【質】類蛇床葉
【色】葉青花白
【味】辛
【性】溫散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香
【主】祛風眩
【治】(療)(圖經曰)止泄瀉
無毒,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熱氣目痛 傷泣出明目腸 腹痛下痢婦人陰中腫痛,久服令人不忘(以上朱字神農 本經)五臟冷熱久下泄 膿血止消渴大驚除水利骨調胃濃腸益膽療口瘡(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王連支連
【苗】(圖經曰)苗高尺許一莖生三葉葉似甘菊四月開黃花六月結實似芹子而黃江左一種根若連珠 其苗經冬不凋,葉似小雉尾草,正月開花作細穗淡白微黃色,其根於六七月後始堅實也。
【地】(圖經曰)生巫陽山谷及泰山,今江湖荊夔州郡亦有之(陶隱居云)生臨海諸縣者不佳(別
錄云)歙州處州者次之(道地)出宣城秦地及杭州柳州蜀道澧州東陽新安諸縣者最勝
【時】(生)春生苗四月開花(採)二月八月取
【收】曝乾
【用】根連珠九節者為好
【質】類巴戟
【色】黃
【味】苦
【性】微寒泄
【氣】味濃氣薄陰中之陽
【臭】焦
【主】瀉心火消痞滿
【行】手少陰經
【助】黃芩龍骨理石為之使
【反】畏款冬花惡菊花白蘚皮白僵蠶芫花玄參勝烏頭
【製】去鬚生用酒炒上行
【治】(療)(陶隱居云)止下痢及渴(藥性論云)小兒疳蟲赤眼昏痛鎮肝去熱毒(日華子云)止
心腹痛驚悸煩躁潤心肺長肉止血並瘡疥盜汗天行熱疾(陳藏器云)羸瘦氣急(湯液本草云)瀉心火除
脾胃中濕熱治煩惡心郁熱在中焦,兀兀欲吐,心下痞滿,主陽有餘,眼暴赤腫並諸瘡瘍及安蛔通寒格
,療下焦虛堅腎又能令人終身不發斑瘡,煎黃連一口兒生未出聲時灌之大應已出聲,灌之斑雖出亦輕
(別錄云)以 咀八兩用水七升,煮五升,去滓,適寒溫飲五合,日三服,療卒心痛及傷寒病發豌豆瘡
未成膿者,又為末敷小兒月蝕瘡(補)(日華子云)五勞七傷益氣
【合治】合豬肚蒸為丸療小兒疳氣
○以長三寸者三十枚秤重一兩半,龍骨如棋子四枚重四分,附子大者一枚,乾薑一兩半,膠一兩
半並切,先以水五合著銅器中,去火三寸煎沸便下著生土上沸止,又上水五合如此九上九下,內諸藥
,著火上沸輒下著土沸止,又複九上九下度可得一升,頓服,療下痢不問冷熱赤白谷滯休息久下之疾
即愈
○合青木香各等分同搗為末,以白蜜丸如梧子大,空腹米飲下二三十丸,日再如神其久冷人即煨
熟大蒜作丸服。
○以末一大兩合白羊子肝一具,去膜同於砂盆內,研令極細,眾手捻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以暖漿
水,吞三七枚,連作五劑瘥,凡諸眼目疾及障翳青盲皆主之。
○合當歸芍藥等分細切,以雪水或甜水煎濃汁洗眼,冷即再溫,甚益眼目,但是風毒赤目花翳等
皆可療之。
○末合乳汁浸點止目卒癢並痛煎之,治目中百病
○末合酒服方寸匕,日三,療妊婦因驚舉重胎動出血
○末合赤小豆末等分敷,療痔疾有頭如雞冠者即瘥
【忌】豬肉冷水
【解】巴豆毒熱毒
無毒,附地錦扶芳土鼓石血薜荔木蓮 麗生
(出神農本經)主風熱死肌癰傷口乾舌焦癰腫不消喉舌腫不通水漿不下,久服輕身明目潤澤好顏色 不老延年(以上朱字神農本經)大驚入腹除邪氣養腎主腰髖(音寬)痛堅筋骨利關節通神(以上黑字 名醫所錄)
【名】石鯪 石蹉 略石 明石 領石 懸石 耐冬 石龍藤
【苗】(以石上生者良其在水上者隨性而移薜荔木蓮地錦石血皆其類也。薜荔與此極相類但莖葉粗 大如藤狀木蓮更大如絡石其實若蓮房地錦味甘溫無毒,葉如鴨掌蔓著地上隨節有根亦緣木石上石血極 與絡石相類但葉頭尖而赤耳扶芳藤味苦小溫無毒,山人取楓樹上者為附楓藤亦如桑上寄生,一名滂藤 ,小時如絡石薜荔夤緣,樹木三五十年漸大,枝葉蘩茂,葉圓長二三寸,濃若石韋,生子似蓮,房中 有細子,一年一熟,一名木蓮,打破有白汁,停久如漆土鼓,藤味苦子味甘溫,無毒,生林薄間作蔓 ,繞草木葉頭尖子熟如珠碧色正圓小兒取藤於地打作鼓聲李邕名為長春藤以上六種皆相類各有療疾之 功故附於此
【地】(圖經曰)泰山川谷或石山之陰或高山岩上或宮寺及人家亭囿山石間在處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正月六月七月取
【收】晒乾
【用】莖葉生於石上者為好
【質】類薜荔而細小
【色】青
【味】苦
【性】溫微寒
【氣】味濃於氣,陰中之陽
【臭】朽
【主】瘡瘍喉痺
【助】杜仲牡丹為之使
【反】畏貝母菖蒲惡鐵落鐵精
【製】(雷公丸)凡採得後用粗布揩葉莖上毛用熟甘草水浸一伏時出切晒乾任用
【治】(療)(唐本注云)汁洗蝮蛇瘡服之去蛇毒心悶及刀斧傷敷之(陳藏器云)去一切風(別錄
云)喉痺咽喉寒喘息不通須臾欲絕(圖經曰)薜荔治背癰(唐本注云)石血治產後血結(陳藏器云)
地錦破老血產後血結婦人瘦損不能飲食腹中有塊淋瀝不盡赤白帶下天行心悶
○扶芳藤主一切血一切氣一切冷其楓上者主血風及渴
○木蓮房破血
○土鼓藤主血風羸劣腹內諸冷血悶
○木蓮藤汁敷白癜 瘍及風惡疥癬(補)(陳藏器云)暖腰腳,久服延年去百病變白不老(圖經曰
)木蓮壯陽道
【解】殺孽毒
無毒, 散生
(出神農本經)主惡血破症結積聚喉痺乳難,久服長肌肉明目輕身(以上朱字神農本經)身體風癢 頭痛咳逆傷肺肺痿止煩下氣小兒頭瘡癰腫陰潰可作摩粉其葉主風癢可煮以浴(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旁通 屈人 止行 休羽 升推茨
【苗】(圖經曰)蔓生細葉布地,子有三角,刺人者是也。又一種白蒺藜無刺,綠葉細蔓,綿布沙 上,七月開花黃紫色如豌豆花而小,九月結實作莢子便可採其實,味甘而微腥,褐綠色如蠶種子相類 而差大,又與馬 子酷相似,但馬 子微大,不堪入藥,須細辨之。
【地】(圖經曰)(蒺藜子)生馮翊平澤或道傍(沙苑蒺藜)生同州沙苑牧馬草地最多
【時】(生)二月四月苗(採)七八月取實(沙苑蒺藜)九月取實
【收】曝乾
【用】子
【質】(蒺藜子)狀類菱角而細小有刺(沙苑蒺藜)形如蠶種子而大
【色】白
【味】苦辛
【性】溫微寒
【氣】氣濃于味,陽中之陰
【臭】香
【主】明目去風
【助】烏頭為之使
【製】(雷公云)凡使採得後淨揀擇了,蒸從午至酉出,晒乾於木臼中舂,令皮上刺盡,用酒拌
再蒸,從午至酉出晒乾。
【治】(療)(圖經曰)祛風明目痔漏陰汗婦人發乳帶下(日華子云)奔豚腎氣肺氣胸膈滿催生療
腫毒及水臟冷小便多止遺瀝溺血(藥性論云)白蒺藜去諸風 瘍破宿血療吐膿產難去燥熱(補)(日華
子云)益精止泄精(衍義曰)沙苑者補腎
【合治】合蜜為丸,服如胡豆二枚,治卒中五尸,日三服愈。
【禁】妊娠服之即墮胎
【贗】馬 子為偽
無毒 植生
(出神農本經)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癩疾五痔鼠 補虛小兒百病(以上朱字神農本經)婦人 子臟風邪氣逐五臟間惡血補丈夫虛損五勞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氣利陰氣生白水者冷補其莖葉療渴及筋 攣癰腫疽瘡(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戴椹 戴糝 獨椹 芰草 蜀脂 百本 王孫
【苗】(圖經曰)根長二三尺,獨莖作葉生枝杆,去地二三寸,其葉扶疏作羊齒狀,又如蒺藜苗, 七月中開黃紫花,其實作莢子長寸許,其皮折之如綿謂之綿黃氏,然有數種有白水 有赤水有木 功用 水 並同而力不及白水 木 短而理橫人多以苜蓿根假作黃 折皮,亦似綿頗能亂真,但苜蓿根堅而脆黃 至柔韌,皮微黃褐色,肉中白色,此為異耳。
【地】(圖經曰)蜀郡山谷及白水漢中,今河東陝西州郡多有之(陶隱居云)出隴西叨陽黑水宕昌
(道地)憲州原州華原宜州寧州
【時】(生)春生苗(採)二月十月取根
【收】陰乾
【用】根折之如綿者為好
【質】類甘草而皮褐
【色】皮黃肉白
【味】甘
【性】微溫平緩
【氣】氣之濃者純陽
【臭】微腥
【主】補中益氣
【行】手少陽經足太陰經足少陰經
【反】惡白蘚皮龜甲
【製】(雷公云)去蘆蒸槐砧上銼用或蜜炙生用亦可
【治】(療)(藥性論云)去寒熱客熱(日華子云)破症瘕瘰癧癭贅腸風血崩帶下赤白痢產
前後一切病月候不勻消渴痰嗽及頭風熱毒赤目
○白水 治血及煩悶骨蒸勞無汗則發汗有汗則止汗(補)(藥性論云)發背內補及虛喘腎衰耳聾補
五臟(日華子云)壯筋骨長肉補血
【合治】合防風煮湯熏風病脈沉口噤不語
○合人參甘草退勞役發熱
○合白芷連翹排膿止痛消毒
○合防風補力愈大
【禁】面黑人不可多服
【贗】苜蓿根為偽
無毒,草蓯蓉附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五勞七傷補中除莖中寒熱痛養五臟強陰益精氣多子婦人症瘕,久服輕身(以上朱 字神農本經)除膀胱邪氣腰痛止痢(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肉松蓉
【苗】(圖經曰)舊說是野馬遺瀝落地所生,今西人云大木間及土塹垣中多生此非游牝之所而乃有
則知自有種類耳或疑其初生於馬瀝後乃滋殖如茜根生於人血之類是也。皮如松子有鱗甲苗下有一細匾
根長尺餘,然西羌來者肉濃而力緊為佳也。採時掘取中央好者以繩穿至秋乃堪用,又有一種草蓯蓉極
相類但根莖圓紫色北來人多取刮去花壓令匾以代肉者功力殊劣耳又下品有列當條雲生山南岩石上如藕
根初生掘取亦名草蓯蓉性溫補男子疑即是此物,今人鮮用故少有辯之者因附見於此
(陶隱居云)第一出隴西,形匾廣柔潤多花而味甘,次出北國者,形短而少花,巴東建平間者不
如也。
(日華子云)又有花蓯蓉,即是春抽苗者,力較微耳。
【地】(圖經曰)生河西山谷及代郡雁門,今陝西州郡多有之(陶隱居云)河南巴東建平(道地)
西羌隴西
【時】(生)春生(採)三月五月五日取根
【收】陰乾
【用】根肥潤者為好
【質】形似松塔而長軟
【色】紫
【味】甘酸鹹
【性】溫緩
【氣】氣濃(療)(藥性論云)女人血崩帶下陰痛(日華子云)男子泄精尿血遺瀝(補)(藥性
論云)益髓悅顏色延年壯陽(日華子云)男絕陽不興,女絕陰不產,潤五臟,長肌肉,暖腰膝(湯液
本草云)補命門相火不足
【合治】合山芋羊肉作羹益人
無毒 植生
(出神農本經)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目盲無所見風行周身骨節疼痺煩滿,久服輕身(以上朱字神
農本經)脅痛脅風頭面去來四肢攣急字乳金瘡內痙
○葉主中風熱汗出(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銅芸 茴草 百枝 屏風 根 百蜚
【苗】(圖經曰)莖葉俱青綠色莖深葉淡似青蒿而短小初時嫩紫作菜茹極爽口五月開細白花中心攢 聚作大房似蒔蘿花實似胡荽而大根土黃色與蜀葵根相類而潤實其關中所產者輕虛多不及齊州者良,又 有石防風,出河中府根如蒿根而黃葉青花白,五月開花,六月採根,亦療頭風眩痛。又宋亳間及江東 出一種防風,其苗初春便生,嫩時紅紫色,彼人以作菜茹,味甚佳,然云動風氣,本經云葉主中風熱 汗出,與此相反,恐別是一種耳
【地】(圖經曰)生沙苑川澤及邯鄲上蔡同州解州河中府京東淮浙州郡皆有之。(陶隱居云)彭城
蘭陵琅琊郁州(道地)齊州龍山者最善,淄州兗州青州者尤佳。
【時】(生)初春生苗(採)二月十月取根
【收】曝乾
【用】根頭節堅如蚯蚓頭實而脂潤者為好
【質】類沙參而細長
【色】土黃
【味】甘辛
【性】溫散
【氣】氣濃味薄陽也。
【臭】微香
【主】祛風勝濕
【行】足陽明經太陰經手太陽經
【反】惡乾薑藜蘆白蘞芫花
【製】去蘆洗淨銼用
【治】(療)(日華子云)去三十六般風氣赤眼止淚及癱瘓通利五臟關脈(藥性論云)花主心腹痛
四肢拘急行履不得經脈虛羸除骨節間疼痛(湯液本草云)治風通用瀉肺實散頭目中滯氣除上焦風邪之
仙藥身去身半以上風邪稍去身半以下風邪,又云去濕之仙藥(補)(日華子云)男子一切勞劣補中益
神五勞七傷羸損盜汗心煩體重能安神定志勻氣脈
【合治】合澤瀉 本療風
○合當歸芍藥陽起石禹余糧療婦人子臟風
○合南星童便療破傷風
【禁】又頭者令人發狂又尾者發痼疾
【解】殺附子毒
無毒,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心腹膀胱寒熱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輕身益氣力延年神仙(以上朱字神農本經
)
○蒲萼以澀腸止泄殊勝止瀉血及血痢(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蒲捶 蒲厘花
【苗】(圖經曰)春初生嫩葉未出水時紅白色茸茸然至夏抽梗于叢葉中花抱梗端如武士捧杵故俚俗 謂蒲捶亦謂之蒲厘花黃即花中蕊屑也。細若金粉當其欲開時有便取之市厘間亦採以蜜搜作果食貨賣甚 益小兒醫家,又取其粉下篩後有赤滓謂之蒲萼也。
【地】(圖經曰)生河東及南海池澤,今處處有之(道地)泰州者為良。
【時】(生)春葉(採)夏取蕊
【收】晒乾
【用】花中蕊屑
【質】類松花
【色】黃褐
【味】甘
【性】平緩
【氣】氣濃于味,陽中之陰
【臭】香
【主】諸血
【製】(雷公云)凡使須隔三重紙焙令色黃蒸半日再焙乾用
【治】(療)(藥性論云)通經脈止女子崩中不住痢血及鼻衄尿血利水道(日華子云)撲傷血悶排
膿及瘡癤婦人帶下月候不勻血氣心腹痛妊娠下血墮胎血暈血症兒枕急痛小便不通腸風瀉血游風腫毒鼻
洪吐血下乳血痢生用破血消腫炒用補血止血(補)(日華子云)止泄精
【禁】妊娠不可生用
【贗】松黃黃蒿為偽
無毒, 叢生
主五臟心下邪氣口中爛臭堅齒明目聰耳,久服輕身耐老(神農本經)
【名】睢醮
【苗】(圖經曰)香蒲乃蒲黃苗也。初生時取其中心入地大如匕柄白色者生啖之甘脆周禮以為菹者 是也。至夏抽莖于叢葉中其端花蕊有屑如金粉即蒲黃也。(唐本注云)此甘蒲可作荐者用白為菹亦堪 蒸食山南名此蒲為香蒲謂菖蒲為臭蒲也。
【地】(圖經曰)生南海池澤,今處處有之(道地)泰州者良
【時】(生)春初(採)夏
【收】晒乾
【用】根
【質】類茭白而細
【色】白
【味】甘
【性】平緩
【氣】氣濃于味,陽中之陰
【臭】香
【主】聰耳目
捶胡根,味甘寒,無毒,主潤五臟,止消渴,除煩去熱明目,功用如麥門冬,生江南川谷蔭地,苗
如萱草,根似天門冬,用去心。
○甜藤,味甘寒,無毒,去熱煩解毒調中氣令人肥健,又主剝馬血毒入肉狂犬牛馬熱黃,搗絞取
汁,和米粉作糗餌食之甜美,止泄搗,葉汁敷蛇咬瘡,生江南山林下,蔓如葛,又有小葉尖長,氣辛
臭,搗敷小兒腹,除痞滿閃癖。
○孟娘菜,味苦小溫,無毒,主婦人腹中血結羸瘦,男子陰囊濕癢強陽道令人健行不睡補虛去痔
瘰癧癭瘤作菜生四明諸山冬夏常有葉似升麻方莖山人取之為菜,一名孟母菜,一名厄菜。
○吉祥草,味甘溫,無毒,主明目強記補心力,生西國胡人將來也。
○地衣草,味苦平,無毒,主明目崔知悌方云服之令人目明,地上衣如草,生濕處是
○郎耶草,味苦平,無毒,主赤白久痢小兒大腹痞滿丹毒寒熱,取根莖服煮之,生山澤間,三四
尺葉作雁齒,如鬼針苗
○地楊梅,味辛平,無毒,主赤白痢取莖子煎服生江東溫濕地四五月有子似楊梅苗如蓑草也。
○茅膏菜,味甘平,無毒,主赤白久痢煮服之草高一尺生茅中葉有毛如油膩黏人手子作角中有小
子也。
○鏨菜,味辛平,無毒,主破曳ㄚ墆腹痛煮汁服之亦搗碎敷疔瘡,生江南國蔭地,似益母方莖對
節白花花中甜,搗敷蛇咬瘡,生高原,如小蒜而長,產後作羹食之良。
○益奶草,味苦平,無毒,主五野雞病脫肛止血炙令香浸酒服之,生永嘉山谷,葉如澤蘭莖赤高
二三尺也。
○蜀胡爛,味辛平,無毒,主冷氣心腹脹滿補腎,除婦人血氣下痢殺牙齒蟲,生安南似 香子
○雞腳草,味苦平,無毒,主赤白久痢成疳生澤畔,赤莖對葉如百合苗
○難火蘭,味酸溫,無毒,主冷氣風痺開胃下食去腹脹,久服明目,生巴西胡國,似菟絲子,長
少許。
○蓼蕎,味辛溫,無毒,主霍亂腹冷脹滿冷氣攻擊腹內不調,產後血攻,胸脅刺痛,煮服之,亦
食其苗如蔥韭也。
○石薺寧,味辛溫,無毒,主風冷氣並瘡疥瘙野雞漏下血,煮汁服,生山石上,紫花細葉,高一
二尺,山人並用之
○藍藤根,味辛溫,無毒,上氣冷嗽,煮服之,生新羅國根如細辛。
○七仙草,主杖瘡搗杖葉敷之,王山足葉尖細長。
○甘家白藥,味苦大寒小有毒,主解諸藥毒,與陳家白藥功用相似,人吐毒物疑不穩,水研服之即當吐之,未盡又服,此二藥性冷與霍亂下痢相反,出龔州,以南甘家亦因人為號,葉似車前,生陰處,根形如半夏,嶺南多毒物亦多解物,豈天資乎,汁飲之如蜜。
○天竺乾薑,味辛溫,無毒,主冷氣宿中宿食不消,腹脹下痢,腰背疼 癖氣塊,惡血積聚,生婆羅門國似薑小黃,一名胡乾薑。
○池德勒,味辛溫,無毒,主破冷氣消食,生西國,草根也。胡國人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