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王好古
無毒 植生
主補中益氣除風濕安五臟,久服輕身延年不飢(名醫所錄)
【名】重樓 菟竹 雞格 救 窮鹿竹 葳蕤 垂珠 馬箭 白芨 黃芝 仙人余糧 太陽之草
【苗】(圖經曰)苗高一二尺,葉如竹葉而短,兩兩相對,莖梗柔脆,頗似桃枝,本黃末赤,四月開細青白花,如小豆花,子白如黍,亦有無子者,根如嫩生薑,黃色肥地生者大如拳,薄地生者如拇指,山人蒸曝作果食之甚甘美。
【地】(圖經曰)生山谷,今處處有之(永嘉記云)出崧陽永寧縣(道地)嵩山茅山
【時】(生)三月生苗(採)二月取根
【收】曝乾
【用】根肥而脂潤者佳
【質】類嫩生薑
【色】生黃熟黑
【味】甘
【性】平緩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臭】腥
【主】補中益氣
【製】(日華子云)九蒸九曝(雷公云)以溪水洗淨後蒸從已至子薄切曝乾
【治】(補)(日華子云)五勞七傷助筋骨止飢耐寒暑益脾胃潤心肺駐顏
【贗】鉤吻為偽
無毒, 叢生
主風寒濕痺咳逆上氣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音聲主耳聾癰瘡溫腸胃止小便利四肢濕痺不得屈伸小兒溫瘧身積熱不解,可作浴湯,久服輕身聰耳目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名醫所錄)
【名】昌陽堯韭
【苗】(圖經曰)春生青葉長一二尺其葉中心有脊狀如劍無花實其根盤屈有節狀如馬鞭大一根傍引三四根傍根節尤密一寸九節佳有一寸十二節者採之初則虛軟干則堅實折之中心色微赤嚼之辛香少滓人多植于乾燥砂石土中臘月移之尤易活(陶隱居云)生磧上概(音既)節者為好在下濕地大根者名昌陽(雷公云)石上生者根條嫩黃緊硬節稠長一寸九節者是真也。
【地】(圖經曰)出上洛梁州池澤及蜀郡嚴道,今處處有之(道地)池州戎州者佳。
【時】(生)春生葉(採)五月五日及十二月取根
【收】曝乾
【用】根一寸九節堅實者為好
【質】類知母細而盤屈有節
【色】微赤
【味】辛
【性】溫散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香
【主】聰耳目通心氣
【助】秦皮 秦艽為之使
【反】惡地膽 麻黃
【製】(雷公云)銅刀刮去上黃黑硬節皮一重,用嫩桑條拌蒸,去桑條,曝乾銼用。
【治】(療)(藥性論云)風濕 痺耳鳴頭風淚下鬼氣殺諸蟲惡瘡疥瘙(日華子云)除風下氣丈夫水臟女人血海冷敗多忘長智除煩悶止心腹痛霍亂轉筋客風瘡疥澀小便殺腹臟蟲及瘙虱耳痛。
【合治】菖蒲一二寸合吳茱萸煎湯飲之,治心腹冷氣逆痛
○合酒煎服,治產後崩中下血不止
【禁】露根不可用
【忌】飴糖羊肉鐵器
【解】大戟巴豆毒
【贗】溪蓀為偽
無毒,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皮膚死肌惡風濕痺,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以上朱字神農本經)療腰痛去來陶陶除胸中煩熱安腸胃利五脈調四肢(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節花 日精 女節 傅延年 更生 周盈 女華 回蜂菊 陰成 玉英 女莖 蔡苦蒿容成 金精 長生 地薇蒿 羊歡草
【苗】(圖經曰)初春布地生苗夏繁茂至深秋著花然菊有兩種莖紫氣香而味甘葉可作羹食者為真一種青莖而大葉細作蒿艾氣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也。葉正相似惟以甘苦別之爾南陽亦有兩種白菊葉大似艾葉莖青根細花白蕊黃其黃菊葉似茼蒿花蕊都黃然今服餌家多用白者南京,又有一種開小花花瓣下有小珠子如實謂之珠子菊十一月採實入藥亦佳(衍義曰)菊種不啻數十惟單葉花小而黃葉深綠小薄應候而開者宜入藥用月令所謂菊有黃花者是也。
【地】(圖經曰)生雍州川澤及南陽山谷田野中南京 川汝南上黨建安順政郡河內,今處處有之(道地)南陽菊潭者佳,
【時】(生)春生苗(採)正月根,三月葉,五月莖,九月花
【收】陰乾
【用】花蕊甘美者為好
【質】類旋複花
【色】黃白
【味】甘
【性】平緩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臭】香
【主】除風明目
【助】水枸杞根桑根白皮為之使
【治】(療)(藥性論云)熱頭風旋倒地腦骨疼痛身上諸風(日華子云)四肢游風利血脈心煩胸膈壅悶並癰毒頭痛(別錄云)頭風目眩胸中洶洶目淚出風痺骨肉痛作枕療頭目風熱。
○葉搗汁療疔腫垂死神效(補)(日華子云)花上水飲之益色壯陽
【合治】白菊花三斤以生絹囊盛貯,用酒三斗,經七日服之,日用三次,療丈夫婦人久患頭風眩悶,頭髮乾落,胸中痰結,發時即頭旋眼昏暗不覺欲倒者。
○白菊合巨勝茯苓蜜丸,主風眩益顏色變白不老。
○甘菊花葉莖根等分,以成日千杵為末,合酒調下一錢,或合蜜丸如梧桐子大,酒服七丸,日三服之,能輕身潤澤,明目黑髭。
○九月九日採菊花為末,酒飲方寸匕,治酒醉不醒。
無毒 植生
(出神農本經)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以上朱字神農本經)療腸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脅逆滿霍亂吐逆調中止消渴通血脈破堅積令人不忘(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人銜 鬼,蓋 神草 人微 土精 血參
【苗】(圖經曰)春生苗初夏有花細小如粟蕊如絲紫白色秋後結子或七八枚如大豆生青熟紅自落,根如人形者有神,其苗初生,小者三四寸許,一椏五葉,四五年後生兩椏五葉未有花莖,至十年後生三椏,年深者生四椏,各五葉中心生一莖,俗名百尺杵,多生於深山中背陰近 (音賈)漆下濕潤處,故贊曰三椏五葉,背陽向陰欲來 ,狀如防風多潤實而甘,百濟者形細而堅白氣味薄,遼東者形大而虛軟,不及百濟遠矣。
(衍義曰)今之用者皆河北榷場博易到盡是高麗所出率虛軟味薄,不若潞州上黨者味濃,體實為佳也。
(湯液本草云)味既甘溫調中益氣即補肺之陽泄肺之陰也。若便言補肺而不論陰陽寒熱何氣不足則誤矣若肺受寒邪宜此補之肺受火邪不宜用也。肺為天之地即手太陰也。為清肅之臟貴涼而不貴熱其象可知若傷熱則宜沙參然人參補五臟之陽也。沙參苦甘微寒補五臟之陰也。用者宜當審之
【地】(圖經曰)生上黨山谷及閩中新羅,今河東泰山諸州皆有之。(唐本注云)潞州平州澤州易州檀州箕州幽州媯州太行山(藥性論云)渤海(道地)遼東高麗上黨者佳
【時】(生)春生苗(採)八月上旬 取根
【收】以竹刀刮淨曝乾勿令見風和細辛密封經年不壞
【用】根滋潤堅實者為好
【質】類桔梗而似人形
【色】淡黃
【味】甘
【性】微寒溫緩
【氣】氣味俱輕陽也。陽中微陰
【臭】香
【主】保中守神生津益氣
【助】茯苓馬藺為之使
【反】藜蘆惡鹵鹽溲疏
【製】(雷公云)凡使要肥大塊如雞腿並似人形者採得陰乾去蘆銼碎用
【治】(療)(藥性論云)吐逆不下食止霍亂煩悶嘔噦
(湯液本草云)瀉脾肺胃中火邪(補)
(藥性論云)五臟氣不足五勞七傷虛損痰弱
(海藥云)養臟腑益氣安神
(湯液本草云)脾肺陽氣不足及能補肺氣促短氣少氣補而緩中。又云補陽利氣,脈不足者是亡血也,人參補之。
【合治】合馬藺為之使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膿及癇疾冷氣傷寒不下食患人虛而多夢紛紜
○合白朮乾薑甘草各三兩水煎服,療胸痺心中痞堅留氣結胸胸滿脅下逆氣搶心
○合麥門冬五味子名生脈散夏月服之以救肺金生化之源
○茯苓為之使補下焦元氣瀉腎中火邪
○人參三分合升麻一分為引用補上升之氣
○合乾薑治裡虛腹痛益脾補氣
【禁】肺熱者勿服
【代】(易老云)沙參代人參取其味甘可也。
【解】金石毒
【贗】桔梗薺 為偽
無毒,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諸暴風濕偏痺強骨髓殺三蟲去伏尸,久服輕身益氣延年(以上朱字神農本經)保定肺氣去寒熱養飢膚益氣力利小便冷而能補不飢(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淫羊藿 顛勒無不愈 百部 淫羊食 顛棘 筵門冬 管松 體 滿冬門(音門) 浣草 蘼門
【苗】(圖經曰)春生藤蔓大如釵股,高至丈餘,葉如茴香極尖細而疏滑,有逆刺,亦有澀而無刺者,其葉如絲杉而細散,夏開白花,亦有黃色者,秋結黑子,在其根枝傍,其根白或黃紫色,大如手指長二三寸者,大為勝頗與百部根相類,然圓實而長一二十枚,同撮洛中出者,葉大幹粗,殊不相類。嶺南產者,入伏後但無花暗結子,餘無他異。
(抱朴子云)神仙食服方云在東岳名淫羊藿在中岳名天門冬在西岳名管松在北岳名無不愈在南岳名百部在京陸山阜名顛棘雖處處皆有名雖各異其實一也。生高地根短味甜氣香者為上其生水側下地者葉細似蘊而微黃根長而味多苦氣臭者為下亦可服食善令人下氣為益服之百日皆力壯兼倍 于朮及黃精也。
(唐本注云)此有二種,苗有刺而澀者,無刺而滑者,俱是門冬,顛刺浣草者形貌 (音冥)之,雖作數名,終是一物,二根浣垢俱淨,故互名之也。
【地】(圖經曰)奉高山谷金城,今處處有之(道地)北岳地陰者尤佳
【時】(生)春生苗(採)二月三月七月八月取根
【收】曝乾
【用】根圓而短實者為好
【質】形類百部而脂潤
【色】赤黃
【味】甘苦
【性】平寒緩泄
【氣】氣薄味濃陽也。陽中之陰
【臭】朽
【主】保肺氣血熱
【行】手太陰經足少陰經
【助】貝母垣衣地黃為之使
【反】畏曾青
【製】(衍義曰)凡使以水漬漉使周潤滲入肌俟軟緩緩擘去心不可浸出脂液其不知者乃以湯浸一二時柔即柔矣然氣味都盡用之不效藥欲其神不可得也。
【治】(療)(藥性論云)肺氣咳逆喘息促急除熱通腎氣肺痿生癰吐膿濕疥止消渴去熱中風令人肌體滑澤除身上一切惡氣不潔之疾令人白淨(湯液本草云)泄滯血及血妄行(補)(湯液本草云)助元氣
【合治】合地黃為使服之柰老頭不白能冷補患人體虛而熱
○合貝母為使鎮心潤五臟益皮膚悅顏色補五勞七傷肺氣並嗽消痰風痺熱毒游風煩悶吐血
○合蜜煮之食後服補虛勞肺勞止渴去熱風
○暴乾搗篩合酒服方寸匕,治風癲引脅牽痛發作則吐耳如蟬鳴又除瘟痺症瘕積聚風痰癲狂
○合人參 黃耆為主保肺氣血熱侵肺止喘氣促用之神效
【禁】勿食鯉魚誤食中
無毒,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瘡 (時勇切)解毒,久服輕身延年(以上朱字神農本經)溫中下氣煩滿短氣傷臟咳嗽止渴通經脈利血氣解百藥毒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種石一千二百種草(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國老 蜜甘 美草 蜜草 草大苦 (與苓通)
【苗】(圖經曰)春生青苗高一二尺葉如槐葉七月開紫花似柰冬結實作角子如畢豆根長者三四尺粗細不定皮赤生有橫梁梁下皆細根也。然有數種以堅實斷理者為勝其輕虛縱理及細韌者不堪惟貨湯家用之(爾雅云) 蔓延生葉似荷青黃,莖赤有節,節有枝相當或云 似地黃詩唐風云:採苓採苓首陽之巔是也。 與苓通用,而先儒所說苗葉與今全別,豈種類有不同者哉。
【地】(圖經曰)河西川谷積沙山及上郡今陝西河東州郡皆有之。(陶隱居云)河西上郡及蜀漢諸夷中者佳。(道地)山西隆慶州者最勝
【時】(生)春生苗(採)二月八月除日取根。
【收】曝乾十日成
【用】根堅實有粉而肥者為好
【質】類黃 皮粗而赤
【色】皮赤肉黃
【味】甘
【性】平溫緩
【氣】氣味俱濃陽也。
【臭】香
【主】生瀉火炙和中
【行】足厥陽經、太陰經、少陰經
【助】朮干漆苦參為之使
【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惡遠志
【製】炙去蘆頭刮赤皮生亦可用
【治】(療)(藥性論云)腹中冷痛並驚癇、除腹脹滿,及腎氣內傷令人陰痿,及婦人血瀝腰痛虛而多熱(日華子云)安魂定魄驚悸煩悶健忘,通九竅、利百脈,解冷熱(別錄云)小兒中蠱欲死(補)(藥性論云)益五臟(日華子云)五勞七傷一切虛損益精養氣壯筋骨。
【合治】合去皮生薑治赤白痢
○合豆蔻治冷熱赤白痢及霍亂
【禁】中滿者勿服
【忌】豬肉
【解】百藥毒烏頭巴豆毒
無毒 植生
主婦人崩中血不止及產後血上薄心悶絕傷身胎動下血胎不落墮墜 折瘀血留血衄鼻吐血皆搗飲之(名醫所錄)
【名】地髓 (音虎) 芑
【苗】(圖經曰)二月生葉布地似車前葉上有皺紋而不光高者尺餘,低者三四寸,其花似油麻花而紅紫色,亦有黃花者,其實作房如連翹子甚細而沙褐色,其根色狀與南胡蘿卜逼直,但粗細長短不一(日華子云)生者水浸有浮者名天黃,不堪用,半沉者名人黃為次,其沉者名地黃最佳也。(衍義曰)地黃葉如甘露子,花如脂麻花但有細斑點,北人謂之牛奶子花,其莖微細短促而有白毛者是也。
【地】(圖經曰)咸陽川澤及同州,今處處有之(陶取根
【收】陰乾
【用】根肥大者為好
【質】類南胡蘿卜而脆
【色】黃
【味】甘苦
【性】大寒泄
【氣】味濃氣薄陰中之陽
【臭】香
【主】安心神涼血熱
【行】手太陽經少陰經
【助】得麥門冬清酒良
【反】惡貝母畏蕪荑
【製】酒浸上行或搗汁用
【治】(療)(藥性論云)解諸熱破血通利月水閉絕不利水道搗薄心腹能消瘀血病患虛而多熱加而用之(李杲云)涼心火之血熱,瀉脾土之濕熱,止鼻中之衄熱,除五心之煩熱(補)(湯液本草云)生血益腎水真陰不足(蕭炳云)黑鬚髮
【合治】與木通同用以導赤也。
【忌】蘿卜蔥白韭白薤白銅鐵器
無毒
(出神農本經)主折跌絕筋傷中逐血痺填骨髓長肌肉作湯除寒熱積聚除痺,久服輕身不老(以上朱字神農本經)主男子五勞七傷女子傷中胞漏下血破惡血溺血利大小腸去胃中宿食飽力斷絕補五臟內傷不足通血脈益氣力利耳目(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熟
【苗】謹按苗葉文具生地黃條下,舊本製治混而不分,考其功用隨其生熟,故表出之,然蒸曝者謂之熟地黃,其製之法以生地黃去皮,瓷鍋上柳木甑蒸之,攤晒令乾,拌酒再蒸,如此九度,謂之九蒸九曝乃平易之法耳,及據圖經曰八月取根,以水浸,驗其浮者名天黃不堪用,半浮半沉者名人黃為次,惟沉水肥實者名地黃為上,以水淨洗,並去細而根節瘦短者,取二三十斤曝乾,又以二三十斤搗取汁,置銀瓷器中,入地黃浸令透,先於飯上蒸三四過,時時蒸曝,使汁盡為度,其色黑如漆,味甘如飴,脂柔而潤澤,此法為至精也。
【收】瓷器藏之
【用】根肥大柔潤者為好
【質】類干黃精而細長
【色】黑
【味】甘
【性】寒緩
【氣】味濃氣薄陰中之陽
【臭】香
【主】補諸虛益腎水
【行】手少陰經厥陰經足少陰經
【助】得麥門冬清酒良
【反】惡貝母畏蕪荑
【治】(療)(藥性論云)溫中下氣通血脈吐血不止(日華子云)止鼻衄婦人崩中血暈(李杲云)傷寒後脛股最痛新產後臍腹難禁(補)(藥性論云)補虛損,久服變白延年(日華子云)助心膽氣安魂定魄止驚悸勞劣心肺損助筋骨長志(李杲云)活血氣封填骨髓滋腎水補益真陰
【忌】蘿卜蔥白韭白薤白銅鐵器
無毒 植生
主治與白朮同,若除上濕發汗功最大,若補中焦除濕力小于白朮也。本草但言朮而不分蒼白,其蒼朮別有雄壯之氣,以其經泔浸火炒,故能出汗,與白朮止汗特異,用者不可以此代彼(名醫所錄)。
【名】山連 山精 天蘇 山薊
【苗】(圖經曰)春生苗葉葉細無毛,兩兩相對,莖作蒿杆狀而青赤色,長二三尺,夏開花似刺薊花而紫碧色,入伏後結子至秋苗枯,其根似薑而無椏傍有細根皮黑肉黃,中多膏液,其味苦甘而烈,惟春及秋冬取者為佳,易生白霜者是也。
【地】出鄭山山谷漢中南鄭,今處處有之(道地)茅山蔣山嵩山者為勝
【時】(生)春生苗(採)八九月十一十二月取根
【收】曝乾
【用】根干堅實者為好
【質】類薑而無椏
【色】黑褐
【味】苦甘
【性】溫緩
【氣】味濃氣薄陰中陽也。
【臭】香
【主】除濕寬中
【行】足陽明經足太陰經
【助】防風地榆為之使
【製】米泔浸洗刮去粗皮
【治】(療)(藥性論云)大風 痺心腹脹痛除寒熱水腫脹滿腹內冷痛吐瀉不住(日華子云)一切風疾冷氣腹脹婦人冷症瘕溫疾山嵐瘴氣
【合治】合香附撫芎解諸郁
【忌】桃李雀肉菘菜胡荽大蒜青魚
無毒 植生
(出神農本經)主風寒濕痺死肌痙(渠井切)疸止汗除熱消食作煎餌,久服輕身延年不飢(以上朱字神農本經)主大風在身面風眩頭痛目淚出消痰水逐皮間風水結腫除心下急滿及霍亂吐下不止利腰臍間血益津液暖胃消穀嗜食(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山薑 山芬 馬薊 楊(音孚) 薊 乞力伽
【苗】(圖經曰)春生苗葉葉大有毛,兩兩相對,莖作蒿干狀而青赤色長二三尺,夏開黃白花入伏後結子至秋苗枯其根似薑而有椏傍有細根皮褐肉白中少膏液,其味甘苦而不烈,惟春及秋冬取者佳,銼碎不生霜者是也。
○謹按二朮圖經云春月採根,蓋值春生之際,元氣發於苗則根不實而力薄,固非其時矣。秋冬採之則元氣歸於根而力全也。
【地】(圖經曰)宣州舒州及鄭山山谷漢中南鄭,今處處有之(道地)杭州于潛佳
【時】(生)春生苗(採)八九月十一十二月取根
【收】曝乾
【用】根堅白不油者為好
【質】類生薑而皮粗皺
【色】土褐
【味】甘
【性】溫泄緩
【氣】味濃氣薄陰中陽也。
【臭】香
【主】除濕健脾
【行】手太陽經少陰經足陽明經太陰經少陰經厥陰經
【助】防風地榆為之使
【製】去蘆刮皮
【治】(療)(藥性論云)多年氣痢消導宿食開胃去痰涎止下泄嘔逆胃氣虛冷痢(日華子云)消痰治水氣,利小便,止翻胃,及筋骨軟弱 癖氣塊,除煩長肌(湯液本草云)和中益氣,利腰臍間血,除胃中熱,去諸經之濕,及皮間風,止汗消痞,補胃通水道,上而皮毛,中而心胃,下而腰臍,在氣主氣,在血主血(日華子云)五勞七傷壯腰膝
【合治】(潔古云)合枳實消痞悶
○合人參芍藥補脾
○合澤瀉療心下有水
○合黃芩能安胎
【忌】桃李雀肉菘菜胡荽大蒜青魚
無毒蔓生
(出神農本經)主續絕傷補不足益氣力肥健汁去面 ,久服明目輕身延年(以上朱字神農本經)養肌強陰堅筋骨主莖中寒精自出溺有餘瀝口苦燥渴寒血為積(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菟蘆 菟縷 菟累 玉女 蔦 赤網 唐 蒙
【苗】(圖經曰)夏生苗如絲綜蔓延草木之上,六七月結實極細如蠶子,然有二種,色黃而細者名赤網,色淺而大者名菟累,其功用並同,書傳多云菟絲無根,其根不屬地,假氣而生,今觀其苗,初生若絲,遍地不能自起,得草梗則纏繞隨上而生其根,漸絕於地而寄空中,信書傳之說不謬矣。
【地】(圖經曰)生朝鮮川澤田野及近京亦有之(道地)冤句者為勝
【時】(生)夏生苗(採)八月九月取實
【收】曝乾
【用】子堅實細者為好
【質】類如蠶子而細
【色】土黃
【味】辛甘
【性】平散緩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臭】香
【主】駐悅顏色強陰益精
【助】得酒良山藥松脂為之使
【反】惡 菌
【製】(雷公云)全採得去粗薄殼了用苦酒浸二日漉出用黃精自然汁浸一宿至明微用火煎至干入臼中熱燒鐵杵一丟三千餘杵成粉用苦酒並黃精自然汁與菟絲子相對用之
【治】(療)(藥性論云)去腰疼膝冷及消渴熱中(日華子云)鬼交泄精尿血潤心肺(補)(藥性論云)男子女人虛冷添精益髓(日華子云)五勞七傷(雷公云)益氣助筋脈
【合治】合牛膝內銀器中,酒浸五日,曝乾酒糊丸如桐子大,空心酒下,治丈夫腰膝積冷痛,或頑麻無力
【贗】天碧草子為偽
無毒 植生
(出神農本經)主寒濕痿痺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氣傷熱火爛墮胎,久服輕身耐老(以上朱字神農本經)療傷中少氣男子陰消老人失溺補中續絕填骨髓除腦中痛及腰脊痛,婦人月水不通,血結益精利陰氣止髮白(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百倍
【苗】(圖經曰)春生苗莖高二三尺,青紫色,有節如鶴膝及牛膝狀,故以名之。葉尖圓如匙,兩兩相對,於節上生花作穗,秋結實甚細,此有二種,莖紫節大者為雄,青細者為雌,根極長大而柔潤者佳,莖葉亦可單用。
【地】(圖經曰)生河內川谷及臨朐,今閩粵關中江淮蔡州蘇州亦有之。(道地)懷州者為佳.
【時】(生)春生苗(採)二月八月十月取根
【收】陰乾
【用】根肥潤者為好
【色】土褐
【味】苦酸
【性】平緩收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臭】腥
【主】填髓壯筋
【反】惡螢火陸英龜甲畏白前
【製】(雷公云)去蘆並土以黃精自然汁浸一宿,漉出焙乾,銼碎用或酒浸炒用
【治】(療)(藥性論云)陰痿逐惡血流結(日華子云)腰膝軟怯冷弱破症結排膿止痛產後心腹痛並血暈落死胎(補)(藥性論云)益腎填精助十二經脈病患虛羸加用之(日華子云)壯陽
【合治】合酒煮飲,療小便不利莖中痛欲死,兼婦人血結腹堅痛
○為末,五兩合生地黃汁五升,晝曝夜浸,汁乾為度,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溫酒下,治消渴不止,下元虛損,久服壯筋骨,駐顏色,黑髮,津液自生。
○為末,合酒服方寸匕,日三,療風瘙癮疹並骨疽癩病及
【禁】妊娠不可服
【忌】牛肉
無毒 特生
(出神農本經)主明目益精除水氣,久服輕身
○莖主癮疹癢可作浴湯(以上朱字神農本經)子療血逆大熱頭痛心煩(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 臭穢 蕉萑 (莖) 益母益明大札 郁臭草 苦低草 貞蔚 負擔 夏枯草
【苗】(圖經曰)葉似荏葉,莖作四方棱,至夏節節開白花,實似雞冠子黑色。陸機云:韓詩及三蒼,皆云 益母也。故曾子見子感恩劉歆,亦謂 臭穢即茺蔚是也。
【地】(圖經曰)生海濱池澤及園圃,田野間處處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五月取莖,九月取子
【收】曝乾
【用】子莖
【質】類菥 子
【色】黑
【味】辛甘
【性】微溫緩散
【氣之薄者陽也。
【臭】臭
【主】(子)明目益精(葉)難產浮腫
【製】(圖經曰)唐天後煉益母草澤面法五月五日採根苗具者,勿令著土,曝乾搗羅,以水和之,令極熟,團之如雞子大再曝,仍作爐四傍開竅上下置火安藥中央大火燒一炊久即去大火留小火養之勿令絕經一伏時出之瓷器中研治篩再研三日收之使如澡豆法
【治】(療)(陳藏器云)入面藥令人光澤
○莖敷乳癰惡腫痛服汁消浮腫下水(圖經曰)莖煮食,療小兒疳痢沉困垂死者飲汁,療女子因熱病胎死腹中及難產(唐本注腫丹游等腫,搗敷疔腫並取汁服,使毒內消及滴耳中消 耳虺蛇毒敷之後血暈心氣絕
【合治】莖煎膏合酒服,治折傷內損天陰則痛及產婦惡
無毒 植生
(出神農本經)主中風曝熱不能動搖,跌筋結肉諸不足,久服去面黑 好顏色潤澤,輕身不老(以上朱字神農本經)心腹結氣虛熱濕毒腰痛莖中寒及目痛 爛淚出(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萎萎 地節 玉竹 馬薰 熒
【苗】(圖經曰)葉狹而長,表白裡青,亦類黃精,莖幹強直似竹箭,杆有節,節上有毛莖,班葉尖處有小黃點,三月開青花,結青圓實,根黃多鬚,大如指長一二尺,或云可啖。
○謹按本經與女葳同條,云是一物二名,又云自是二物,然女葳味辛性溫主霍亂泄痢,葳蕤味甘平主虛熱濕毒腰痛,況葳蕤用根,而女葳用苗葉,二者主治既殊,實非一物矣。
【地】(圖經曰)生泰山山谷丘陵,滁州舒州漢中
【時】(生)初春生苗(採)立春後取根
【收】陰乾
【用】根
【質】類黃精而小異
【色】淡黃
【味】甘
【性】平緩
【氣】氣濃于味陽也。
【臭】臊
【主】潤肺除熱
【反】胃鹵鹹
【製】(雷公云)竹刀刮去節皮洗淨以蜜水浸一宿蒸焙用
【治】(療)(圖經曰)虛熱濕毒腰痛(藥性論云)時疾寒熱頭痛不安加而用之(陳藏器云)調氣血(補)(日華子云)除煩悶止渴潤心肺及天行熱狂(藥性論云)內補不足虛勞客熱(陳藏器云)聰耳明目令人強壯(蕭炳云)補中益氣(日華子云)五勞七傷虛損腰腳疼痛
【合治】合漆葉為散,療五臟益精去三蟲,輕身不老,變白潤肌膚暖腰腳。
【贗】鉤吻黃精為偽
無毒 植生
(出神農本經)主疝瘕腸泄,膀胱熱結溺不下,咳逆,溫瘧癲癇驚邪狂走,久服堅骨髓,益氣輕身(以上朱字神農本經)療五臟虛氣小腹支滿,臚脹口乾,除腎邪強志,中火者不可服,令人恍惚見鬼(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梨,蓋 房慈 爵離 農果 利茹 方,蓋
【苗】(圖經曰)春生葉似葵,故名防葵,今以枯朽野狼毒當之,極為謬矣。其防葵置水不沉,野狼毒則不然,以此為別爾。
【地】(圖經曰)生臨淄川谷及嵩高少室泰山襄陽望楚山東皆有之。(道地)興州
【時】(生)春生葉(採)三月三日取根
【收】曝乾
【用】根不 者為好
【質】類防風
【色】土黃
【味】辛甘苦
【性】寒散泄
【氣】浸一宿,漉出曝乾,用黃精自然汁一二升拌了土氣中,炒令黃精汁盡為度。
【治】(療)(藥性論云)疝氣癖氣塊膀胱宿水血,氣瘤大如碗,悉能消散,鬼瘧百邪鬼魅精怪通氣
【贗】枯朽野狼毒為偽
無毒 植生
(出神農本經)主心腹去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久服輕身明目益精(以上朱字神農本經)。除傷寒,心下煩熱,諸痰熱結實胸中,邪逆五臟間,游氣大腸,停積水脹,及濕痺拘攣,亦可作浴湯(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地薰 山菜 茹草葉 芸蒿 柴薑 邈(音貌) 柴草
【苗】(圖經曰)二月生苗甚香,莖青紫,葉似竹葉稍緊,有似斜蒿,亦有似麥門冬而短者,七月開黃花,一種生丹州者結青子,與他處者不類,根赤色似前胡而強,蘆頭有赤毛如鼠尾,獨窠長者為佳。
【地】(圖經曰)生洪農山谷及冤句,今關陝江湖間近道皆有之。(道地)銀州壽州欒州者為佳.
【時】(生)春生苗(採)二月八月取根
【收】曝乾
【用】根柔軟者為好
【質】類前胡而細小
【色】紫赤
【味】微苦
【性】平微寒泄
【氣】氣味俱輕純陽(丹溪云)陰中之陽
【臭】香
【主】傷寒往來寒熱
【行】足少陽經厥陰經
【助】半夏為之使
【反】畏女菀藜蘆惡皂莢
【製】(雷公云)去蘆銀刀削上赤薄皮少許細銼用之,勿令犯火
【治】(療)(藥性論云)熱勞骨節煩疼熱氣肩背疼痛宣暢血氣下氣消食及時疾內外熱不解(蕭炳云)痰滿胸脅中痞(日華子云)除煩止驚消痰止嗽潤心肺及天行瘟疾熱狂乏絕胸脅氣滿健忘(湯液本草云)除虛勞寒熱去早晨潮熱及心下痞胸膈痛並往來寒熱膽痺(李杲云)左右兩傍脅下痛目晡潮熱往來生在臟調經內主血在肌主氣上行經(補)(藥性論云)勞乏羸瘦(日華子云)五勞七傷益氣力添精補髓(衍義曰)柴胡本經並無一字治勞,今人治勞方中鮮有不用者,凡此誤世甚多,嘗原病勞有一種真臟虛損,複受邪熱,因虛而致勞,故曰勞者牢也,須當斟酌用之,如經驗方治勞熱,青蒿煎丸用柴胡正合宜耳,服之無不效。日華子云味甘補五勞七傷除煩止驚益氣力藥性論云謂治勞乏羸瘦,若此等病苟無實熱,醫者取而用之,不亡何待?注釋本草一字亦不可忽,蓋萬世所誤無窮也。苟有明哲之士自可處製中下之士不肯考究枉致淪沒可不謹哉可不戒哉如張仲景治寒熱往來如瘧用柴胡正合其宜
【合治】合茯苓桔梗大黃石膏麻子仁甘草桂,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入硝石三方寸匕,療傷寒寒熱頭痛心下煩滿
無毒,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心腹結氣傷中傷飽胃絡脈絕羸瘦短氣,久服輕身不老不飢(以上朱字神農本經)身重目黃心下支滿虛勞客熱口乾燥渴止嘔吐愈痿蹶強陰益精消穀調中保神定肺氣安五臟令人肥健美顏色有子(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羊韭 愛韭 馬韭 門(音門) 火冬 忍陵 仆壘 隨脂 不死藥 忍冬 羊蓍 禹葭 禹余糧
【苗】(圖經曰)葉青似莎草長及尺,圓如珠,江南出者葉大如鹿蔥,小者如韭,大小雖有三四種,其功用亦相似也。
【地】(圖經曰)生函谷川谷及堤 肥土石間。久廢處今所在有之(道地)江寧新安者佳,吳地尤勝。
【時】(生)四季不凋(採)二月】淡碧
【味】甘微苦
【性】平泄緩
【氣】氣濃于味,陽中微陰
【臭】朽
【主】肺熱煩渴
【行】手太陰經
【助】地黃車前子為之使
【反】畏苦參青 苦芙木耳惡款冬花苦瓠
【製】凡使以水漬漉周潤俟柔軟去心用若以湯浸則氣味失矣
【治】(療)(藥性論云)熱毒止煩渴面目肢節浮腫下水肺痿吐膿療心腹結氣身黑目黃心下苦支滿(日華子云)止渴肥人時疾熱狂頭痛止嗽(陳藏器云)止煩熱消渴身重目黃寒熱體勞止嘔開胃下痰飲(東垣云)退肺中隱伏之火生肺中不足之金(補)(藥性論云)泄止燥渴陰得其養補虛勞益氣強陰 精(日華子云)五勞七傷安魂定魄(衍義曰)心肺虛熱並虛勞客熱(湯液本草云)益心氣不足及血妄行
【合治】鮮肥麥門冬二兩以苦瓠汁浸經宿去心搗爛內宣州九節黃連末二兩和劑並手丸如梧桐子大食後飲下五十丸止消渴
○合白蜜銀器中重湯煮攪不停手候如飴乃成酒化溫服之補中益心悅顏色安神益氣令人肥健其力甚
○合五味子人參為生脈之劑補肺中元氣不足
【禁】不抽心令人煩悶絕谷寒多人不可服
無毒,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風寒所擊金瘡止痛奔豚癇 (音熾)女子疝瘕,久服輕身耐老(以上朱字神農本經)療諸賊風百節痛風久新者此草得風不搖無風自動(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胡王使者 獨搖草
【苗】(圖經曰)春生苗葉如青麻,六月開花作叢而黃,夾石上生者結實時則葉黃,土脈中生者則葉青,此草一莖直上,得風不搖,無風自動,故名獨活,以微黃白色而作愧形虛大者是也。
【地】(圖經曰)雍州川谷或隴西南安及文州鳳翔府(陶隱居云)出益州北部及西川茂州(道地)蜀漢者為佳.
【時】(生)春生苗(採)二月八月取根
【收】曝乾
【用】根虛大者為好
【質】類前胡而粗大
【色】微黃白
【味】苦辛
【性】溫泄散
【氣】氣味俱薄陽也。(東垣云)陰中之陽
【臭】香
【主】風寒濕痺
【行】足少陰經
【助】蠡實為之使
【製】去蘆淨用
【治】(療)(藥性論云)諸中風濕冷奔喘逆氣皮肌苦癢手足攣痛勞損及風毒齒痛(湯液本草云)頭眩目暈及燥濕經云風能勝濕,又云獨活細而低治足少陰伏風而不治太陽故兩足寒濕痺不能動止非此不能除(東垣云)諸風掉眩頸項難伸風寒濕痺兩足不仁
【合治】合細辛療少陰經頭痛
○合地黃等分每服三錢,治牙風上攻腫痛
○每用四兩合好酒一升,煎半升溫服,治中風通身冷口噤不知人
無毒, 叢生
主遍身百節疼痛,肌表八風賊邪,除新舊風濕,排腐肉疽瘡,亦去溫濕風一身盡痛非此不能除(名醫所錄)
【名】羌青 護羌使者
【苗】(圖經曰)春生苗葉如青麻,六月開花作叢而紫夾,石上生者結實時則葉黃,土脈中生者則葉青,此草得風不搖,無風自動,以紫色而節密者為羌活也。
○謹按舊本羌獨不分混而為一然其形色功用不同表裡行經亦異故分為二則各適其用也。
【地】(圖經曰)出雍州川谷或隴西南安及文州寧化軍(陶隱居云)出益州北部及西川(道地)今蜀漢出者佳
【時】(生)春生苗(採)二月八月取根
【收】曝乾
【用】根節密者為佳.
【質】類川大黃苗而有節
【色】紫赤
【味】苦辛
【性】溫散
【氣】氣味俱輕陽也。(東垣云)陰中之陽
【臭】香
【主】肢節疼痛
【行】足太陽經厥陰經
【助】蠡實為之使
【製】去蘆淨用
【治】(療)(唐本注云)除風兼水(藥性論云)賊風失音不語多癢血癩手足不遂口面 斜遍身 痺(日華子云)一切風並氣筋骨拳攣四肢羸劣頭旋明目赤疼及伏梁水氣通利五臟(補)(日華子云)五勞七傷虛損冷氣骨節酸疼
【合治】為末,每服五錢水酒各半盞煎,去滓,溫服,治產後中風語澀四肢拘急
○合川芎,治足太陽少陰頭痛透關節
無毒 植生
主解百毒殺百精老物殃鬼辟瘟疫瘴氣邪氣蠱毒入口皆吐出中惡腹痛時氣毒癘頭痛寒熱風腫諸毒喉痛口瘡,久服不夭輕身長年(名醫所錄)
【名】周麻
【苗】(圖經曰)春生苗高二三尺葉似麻葉而青四五月著白花似粟穗六月結黑實根紫如蒿根有須多孔其孔如眼用引諸藥上升故俗謂之鬼眼升麻也。
【地】(圖經曰)出陝西及寧州嵩高淮南州郡皆有之。(道地)益州川谷及蜀川者為勝
【時】(生)春生苗(採)二月八月取根
【收】曝乾
【用】根堅實者為好
【質】類羌活而多須
【色】青白
【味】甘苦
【性】平微寒
【氣】氣濃味薄,陽中之陰(東垣云)陰中之陽
【臭】香
【主】解肌升胃氣
【行】手陽明經太陰經足陽明經
【製】(雷公云)以刀刮去粗皮一重用黃精自然汁浸一宿出蒸曝乾用
【治】(療)(圖經曰)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解傷寒頭痛並諸丹毒(藥性論云)小兒風驚癇時氣熱雍閉不通口瘡煩悶療癰腫豌豆瘡水煎綿沾拭瘡上,又主百邪鬼魅(日華子云)安魂定魄鬼附啼泣游風腫毒口氣疳 (丹溪云)理胃解肌肉間熱脾痺手足陽明傷風引用之要藥及發散本經風邪(補)(湯液本草云)元氣不足者用此於陰中升陽氣於上行不可缺也。
【合治】合犀角黃芩朴硝梔子大黃各二兩豉二升微熬同搗末蜜丸每服三十丸,治四肢大熱大便難
○以五兩合水蜜煎三沸半服半敷治時行病發瘡
○合芍藥葛根等分甘草少許治春溫頭疼發熱及小兒斑疹
【禁】升麻入足陽明若初病太陽証便服升麻葛根發出陽明經汗或失之過陽明經燥太陽經不可解必傳陽明矣投湯不當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代】瘀血入裡若衄血吐血者犀角地黃湯乃陽明經聖藥也。如無犀角以升麻代之升麻犀角性味相遠不同何以代之,蓋以升麻止是引地黃及餘藥同
無毒, 叢生
(出神農本經)主氣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濕痺,久服輕身耐老(以上朱字神農本經)男子傷中女子淋瀝不欲食養肺強陰益精令人有子明目療赤痛
○葉及根味甘寒,主金瘡止血衄鼻瘀血血瘕下血小便赤止煩下氣除小蟲(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當道 蝦蟆衣 馬舄(音昔)勝舄余 穗如鼠尾花甚細青色微赤實如葶藶赤黑色,今人家庭除中多有之亦可作茹蜀中尤尚郭璞云大葉長穗好生道傍喜在牛跡中生故曰車前當道也。
【地】(圖經曰)生真定平澤丘陵道路中今江湖淮甸近京北地處處有之(道地)開州者為最
【時】(生)春生苗(採)五月五日取苗七月八月取實
【收】陰乾
【用】子黑細者為好
【質】類雞冠子
【色】黑
【味】甘鹹
【性】冷軟
【氣】味濃於氣,陰中之陽
【臭】朽
【主】明目利小便
【助】常山為之使
【製】(雷公云)凡使須一窠有九葉內蕊莖可長一尺二寸者和蕊葉根去土稱重一鎰者力全堪用使葉勿使蕊莖其葉銼于新瓦上攤干用之
【治】(療)(圖經曰)婦人難產
○葉生研以水解飲之止衄血(藥性論云)去風毒肝中風熱毒風沖眼目赤痛瘴翳腦痛淚出及心胸煩熱葉主尿血明目利小便通五淋(蕭炳云)養肝(東垣云)利小便而不走氣(補)(藥性論云)葉補五臟
【合治】合常山為使通小便淋澀壯陽治脫精心煩下氣
○以五兩合葵根切一升,以水五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服,治妊娠患淋小便澀,水道熱而不通
○為末合米飲服二錢,治瀉如神
○合乾地黃麥門冬等分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服之,治久患內瘴眼
○葉絞取汁一盞入蜜一合煎溫作二服,治熱痢不止者
【禁】葉搗取汁服,療泄精大誤矣,此藥甘滑利小便走泄精氣,及主小便赤下氣,有人作菜食,小便不禁,嘗為所誤。
無毒 植生
木香(出神農本經)主邪氣辟毒疫溫鬼強志主淋露,久服不夢寤魘寐(以上朱字神農本經)療 氣劣肌中偏寒,主氣不足,消毒殺鬼精物溫瘧蠱毒行藥之精輕身致神仙除肺中滯氣若治中下焦氣結滯須用檳榔為使(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蜜香
【苗】(圖經曰)根窠大類茄子葉似羊蹄而長大花開如菊其實黃黑色以根形如枯骨者良
【地】(圖經曰)出永昌山谷(道地)昆侖及廣州舶上來者佳
【時】(生)春生苗(採)不拘時取
【收】晒乾
【用】根輕浮苦而粘齒者為好
【質】類枯骨
【色】土褐
【味】辛苦
【性】溫散
【氣】味濃於氣,陰中陽也。(東垣云)純陽
【臭】香
【主】調諸氣止瀉痢
【助】得肉豆蔻陳皮生薑檳榔為佐使
【製】不見火細銼用
【治】(療)(陶隱居云)消毒腫除惡氣(藥性論云)九種心痛積年冷氣 癖症塊脹滿逐諸壅氣上沖煩悶及霍亂吐瀉心腹 刺(日華子云)除心腹一切氣止瀉霍亂痢疾安胎健脾消食及膀胱冷痛嘔逆反胃(衍義曰)專泄決胸膈間滯塞冷氣(湯液本草云)去肺中滯氣及腹中氣轉運和胃氣(丹溪云)行肝經氣火煨可實大腸
【合治】為末,合酒服,治女人血氣刺心心痛不可忍
【贗】土青木香為偽
無毒 植生
主婦人血氣刺心痛不可忍九種心痛積年冷氣 癖症塊脹痛逐諸壅氣上沖煩悶霍亂吐瀉心腹 刺(名醫所錄)
【苗】(圖經曰)春生苗三四尺葉如牛蒡但狹長八九寸皺軟而有毛夏開黃花如金錢其根類甘草而辛香又一種葉如山芋而開紫花者江淮人呼為土青木香也。
【地】(圖經
【質】類南苦參而黑褐
【色】青黑
【味】辛苦
【性】溫
【氣】味濃於氣,陰中之陽
【臭】香
【主】行氣
無毒蔓生
(出神農本經)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以上朱字神農本經)主頭面游風頭風眼眩下氣止腰痛補虛勞羸瘦充五臟煩熱(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薯蕷 山芋 玉延 土 署 山羊 修脆 兒草
【苗】(圖經曰)春生苗蔓延苗蔓延援籬莖紫葉青有三尖角似牽牛更濃而光澤夏開細白花大類棗花秋生實于葉間其狀如鈴南中有一種生山中根細如指極緊實過於家園種者味更珍美食之尤益人今江湖閩中出一種根如薑芋之類皮紫極有大者一枚可重斤餘但性冷于北地者爾(吳氏云)始生赤莖細蔓五月華白七月實青黃八月熟落其根中白皮黃類芋
【地】(圖經曰)生嵩高山谷及臨朐鐘山,今處處有之(陶隱居云)東山南江南康(唐本注云)蜀道(道地)北都四明,今河南者佳
【時】(生)春生苗(採)二月八月取根
【收】曝乾或風乾
【用】白色堅實不蛀者為好
【色】皮土褐肉白
【味】甘
【性】溫平緩
【氣】氣濃于味,陽中之陰
【臭】朽
【主】安神健脾
【助】天門冬麥門冬紫芝為之使
【反】惡甘遂
【製】取粗大者用竹刀刮去黃皮以水浸末白礬少許摻水中經宿取淨洗去涎風乾用
【治】(療)(藥性論云)去冷氣止腰疼鎮心神安魂魄開達心孔多記事(日華子云)長志安神療泄精健忘(東
無毒
(音意)苡(音以)仁(出神農本經)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濕痺下氣,久服輕身益氣其根下三蟲(以上朱字神農本經)除筋骨邪氣不仁利腸胃消水腫令人能食(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解蠡 屋 (音毯) 起實 KT (音感) 竿珠 薏珠子
【苗】(圖經曰)春生苗莖高三四尺葉如黍葉開紅白花作穗五六月結實其色青白形如珠子而稍長故呼薏珠子(別本注云)今多用漢梁者氣力劣於真定取青水色者良
【地】(陶隱居云)生交 及漢梁,今處處有之(道地)真定平澤及田野為佳.
【時】(生)春生苗(採)八月取根實
【收】曝乾
【用】實白微青者為好
【質】類珠子而稍長
【色】青白
【味】甘
【性】微寒緩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臭】香
【主】除肺痿止消渴
【製】曝於日中按之得仁
【治】(療)(圖經曰)根煮汁除心腹煩滿胸脅痛
○葉益中空膈(陶隱居云)根煮汁去小兒蛔蟲(藥性論云)熱風筋脈攣急令人能食除肺氣吐膿血咳嗽涕唾上氣破五溪毒腫(陳藏器云)煞蛔蟲(孟詵云)乾濕腳氣
【合治】合苦酒療肺癰心胸甲錯
○合麻黃杏仁甘草治風濕身煩疼日晡劇者
○合大附子治胸痺偏緩急
【禁】妊娠不可服
【贗】粳KT 為偽
無毒, 叢生
主遺精虛漏小便餘瀝益氣安神補不足安三焦調諸氣夜多小便者,取二十四枚碎之入鹽同煎服有神效(名醫所錄)
【苗】(圖經曰)益智子葉似 荷長丈餘,其根傍生小枝高七八寸,無葉,花萼作種生其上,如棗許大,皮白中仁黑,仁細者佳。
【地】(圖經曰)益智子生昆侖國,今嶺南州郡往往有之。
【時】(生)春(採)無時
【用】去皮用仁
【質】如棗許大
【色】黑
【味】辛
【性】溫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香
【主】止嘔噦攝涎穢
【行】手足太陰經足少陰經
【製】去皮
【治】(療)(湯液本草云)治脾胃中受寒邪和中益氣,治多唾當於補中藥內兼用之
【合治】本脾經在集香丸則入肺,在四君子湯則入脾,在鳳髓丹則入腎
【禁】多服
無毒
溫脾胃止嘔吐霍亂惡心消宿食導滯逐邪除脹滿卻心腹中冷痛(今補)
【地】謹按草果生廣南及海南
【苗】草果形如橄欖,其皮薄,其色紫,其仁如縮砂仁而大,又云南出者名雲南草果,其形差小耳。
【用】仁
【質】如橄欖
【色】皮紫仁白
【味】辛
【性】溫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香
【主】截諸般瘧疾
【製】去皮杵仁
【治】山嵐瘴氣
【合治】治瘧疾藥中,同青皮濃朴白朮半夏黃芩柴胡茯苓甘草,同煎為清脾湯,同人參濃朴陳皮蒼朮茯苓半夏藿香甘草同煎為養胃湯。
辟虺雷味苦大寒無毒,主解百毒消痰祛大熱療頭痛辟瘟疫一名辟蛇雷其狀如粗塊蒼朮節中有眼
藥王味甘平,無毒,解一切毒,止鼻衄吐血祛煩躁,苗莖青色葉摘之有汁,搗汁飲驗。
○兜木香燒去惡氣除病疫,漢武帝故事:西王母降上燒兜木香末,兜木香兜渠國所獻,如大豆塗宮門香聞百里,關中大疾疫,死者相枕,燒此香疫則止,內傳云死者皆起,此則靈香非中國所致標,其功用為眾草之首焉。
○草犀根味辛平,無毒,主解諸藥毒。嶺南及睦婺間如中毒草此藥及千金藤並解之,亦主蠱毒溪毒惡刺虎野狼蟲虺等,毒天行瘧瘴寒熱咳嗽痰壅飛尸喉閉瘡腫小兒寒熱丹毒中惡注忤痢血等,並煮汁服之,其功用如犀,故名草犀,解毒為最生衢婺洪饒間苗高二三尺,獨莖根細辛,研服更良,生水中者名水犀也。
○海藥云(謹按廣州記云,生嶺南及海中獨莖對葉而生如燈台草若細辛平,無毒,主解一切毒瓦斯虎野狼所傷溪毒野蠱等毒並宜,燒碎服,臨死者服之得活)
○薇味甘寒無毒,久食不飢調中利大小腸生水傍葉似萍爾雅曰薇垂也。三秦記曰夷齊食之三年顏色不異武王誡之不食而死廣志曰薇葉似萍可食利人也。
○海藥云(謹按廣州記云:生海池澤中,爾雅注云薇:水菜主利水道下浮腫潤大腸)
○無風獨搖草帶之,令夫婦相愛,生嶺南頭如彈子尾,若烏尾兩片,開合見人自動,故曰獨搖草
○海藥云(謹按廣志云,生嶺南,又云生大秦國性溫平,無毒,主頭而游風遍身癢煮汁淋蘸陶朱術雲五月五日採諸山野往往亦有之)
○零余子,味甘溫,無毒,主補虛強腰腳益腎食之不飢晒乾功用強于薯蕷有數種此則是其一也。一本雲大如雞子小者如彈丸在葉下生
○百草花,主百病長生神仙,亦煮花汁釀酒服之,異類雲鳳剛者漁陽人也。常採百花水漬,封泥埋之百日,煎為丸,猝死者內口中即活,鳳剛服藥百餘歲入地肺山列仙傳云:堯時赤松子服之得仙。
○紅蓮花白蓮花,味甘平,無毒,久服令人好顏色變白卻老生西國胡人將來至中國也。
○旱藕,味甘平,無毒,主長生不飢,黑毛髮,生太行如藕
○羊不吃草,味苦辛溫,無毒,主一切風血補益攻諸病煮之亦浸酒,生蜀川山谷葉細長在諸草中羊不吃者是
○萍蓬草根,味甘,無毒,主補虛益氣力久食不飢濃腸胃生南方池澤大如荇花黃未開前如算袋根如藕飢年當谷也。
○石蕊,主長年不飢,生太山石上,如花蕊,為丸散服之,今時無複有王隱晉書曰庚褒入林慮山食木實餌石蕊得長年也。
○仙人草,主小兒酢瘡,煮湯浴亦搗敷之,酢瘡頭小而硬小者,此瘡或有不因藥而自瘥者,當丹毒入腹必危,可預飲冷藥以防之,兼用此草洗瘡亦明目去膚翳 ,汁滴目中生階庭間高二三寸,葉細有雁齒似離鬲草,北地不生也。
○會州白藥,主金瘡生膚止血,碎末敷瘡上,藥如白蘞,出會州也。
○救 草食之可絕谷長生生地肺山大松樹下如竹出新道書地肺山高六千丈其下有之應可求也。
○草豉味辛平,無毒,主惡氣調中益五臟開胃令人能食生巴西諸國草似韭豉出花中人食之
○陳思岌味辛平,無毒,主解諸藥毒熱毒丹毒癰腫天行壯熱喉痺蠱毒除風血補益,以上並煮服之,亦磨敷瘡上,亦浸酒出嶺南一名千金藤,一名石黃香,今江東又有千金藤,一名鳥虎藤,與陳思岌所主頗有異同,終非一物也。陳思岌蔓生於小豆根及葉辛香也。
○千里及,味苦平,小毒,主天行疫氣結黃瘧瘴蠱毒煮服之吐下亦搗敷瘡蟲蛇犬等咬處藤生道傍籬落間有之葉細濃宣湖間有之
○孝文韭,味辛溫,無毒,主腹內冷脹滿泄痢腸 溫中補虛生塞北山谷如韭人多食之能行雲昔後魏孝文帝所種以是為名,又有山韭亦如韭生山間治毛髮,又有石蒜生石間,又有澤蒜根如小蒜葉如韭,生平澤並溫補,下氣又滑水源,又有諸葛亮韭更長彼人食之,是蜀魏時諸葛亮所種也。
○倚待草,味甘溫無毒,主血氣虛勞腰膝疼弱風緩羸瘦無顏色絕傷無子婦人老血浸酒服之逐病極疾故名倚待生桂州如安山谷,葉圓高二三尺,八月採取
○雞侯菜,味辛溫,無毒,久食溫中益氣,生嶺南顧廣州記曰雞侯菜似艾,二月生宜雞羹故名之。
○桃朱術取子帶之,令婦人為夫所愛生園中,細如芹花紫子作角,以鏡向旁敲之,則子自發,五月五日收之也。
○鐵葛,味甘溫,無毒,主一切風血氣羸弱,令人性健,久服風緩,及偏風並正生山南峽中葉似枸杞如葛黑色也。
○伏雞子根,味苦寒,無毒,主解百藥毒諸熱煩悶急黃天行黃膽疽瘡瘧瘴中惡寒熱頭痛馬急黃及牛疫並水磨服生者尤佳亦敷癰腫與陳家白藥同功但霍亂諸冷不可服耳生四明天台葉圓薄似錢蔓延根作鳥形者良一名承露仙
○陳家白藥,味苦寒,無毒,主解諸藥毒水研服之入腹與毒相攻必吐疑毒未止更服亦去心胸煩熱天行瘟瘴出蒼梧陳家解藥用之故有陳家之號蔓及根並似土瓜緊小者良冬春採取一名吉利菜人亦食之與婆羅門白藥及赤藥功用並相似葉如錢根如防己出明山
○龍珠,味苦寒,無毒,子主疔腫葉變白發令人不睡,李邕方云:主諸熱毒石氣發動調中解煩生道傍子圓赤珠似龍葵但子熟時赤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