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燈續焰 | 清 潘楫 |
婦人之脈,以血為本。血旺易胎,氣旺難孕。
少陰動甚,謂之有子。尺脈滑利,妊娠可喜。
滑疾不散,胎必三月。但疾不散,五月可別。
左疾為男,右疾為女。女腹如箕,男腹如釜。
欲產之脈,其至離經。水下乃產,未下勿驚。
新產之脈,緩滑為吉。實大弦牢,有証則逆。
男為陽,女為陰。陽主氣,陰主血,一定之常理也。故女子以血為本。血旺,是為本足。本足而施之以陽,則生化自全,而成胎亦易易矣。氣旺,則血反衰,是為本不足,且失常理,未有理失常而能孕者也。又人之身,陰靜陽動,陰體陽用。則血固陰靜也,亦體也。凝胎結孕,必動由靜始,體成用先。是知女人以血勝氣者為貴。少陰動甚者,心手少陰之脈動甚也。心主血,動甚則血旺,血旺易胎,故云有子。即《素問》平人氣象論所謂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有子者,有妊之謂,男女之通稱,非獨指男子。如下文所辨,則有男女之分矣。尺脈者,左右腎脈也。腎為天一之水,主子宮以系胞,孕胎之根蒂也。滑利,則不枯澀,而且有替替含物之象,故喜其妊娠。即《素問》陰陽別論所謂陰搏陽別,謂之有子。叔和《脈經》所謂尺中之脈,按之不絕,法妊娠。上文所謂動甚妊子者,同義也。即此滑利之脈,應指疾而不散。滑為血液,疾而不散,乃血液斂結之象,是為有胎三月矣。
若但疾而不散,是從虛漸實,從柔漸剛,血液堅凝,轉為形體,故不滑耳。此妊娠五月之脈狀也。其疾,左勝於右,是為男孕。以男屬陽居左,胎氣鐘於陽,故左勝。右勝於左,是為女孕。以女屬陰居右,胎氣鐘於陰,故右勝。勝者,甚、不甚之謂,非左疾右不疾也。更視其腹,如箕者為女胎,如釜者為男胎。蓋男、女之孕於胞中,女則面母腹,男則面母背。雖各肖父母之形,亦陰陽相抱之理。女面腹,則足膝抵腹,下大上小,故如箕。(箕,簸箕也。前淺而後深,覆之則高下異。)男面背,則背脊抵腹,其形正圓,故如釜。(釜,食鍋也,覆之正圓。)一說女動於腹,動不一處而動甚。男動於腹,舉腹動而動微。動不一者,四肢也。舉腹動者,背也。歷觀數說,則男女在胞之仰覆,信不誣矣。及其欲產也,其脈與十月懷妊平常見者忽異。假如平日之脈濃浮,臨產則脈忽沉;平日之脈遲,臨產則脈忽數。至如大小滑澀,臨產皆忽然而異。蓋十月胎氣安定,一旦欲落,氣血動蕩,胞胎迸裂,自與經常離異,而脈亦非平昔之狀貌矣。雖然亦必有水先下,俗謂之胞漿,養胎之液也。水下,則胞裂而產。不爾,猶未即下,勿認為產難而驚訝也。及其已產也,氣血兩虛,其脈宜緩滑。緩則舒徐,不因氣奪而急促。滑則流利,不因血去而澀枯,均吉兆也。若脈實大弦牢,非產後氣血俱虛者所宜。實為邪實,大為邪進,弦為陰斂而宣布不能,牢為堅著而瘀凝不解,是皆相逆之脈。設外有証,又豈能順乎?
虞氏曰︰《脈經》云︰診其脈,手少陰之脈動甚者,妊子也。蓋手少陰,心脈也,心主血脈故也。又腎為胞門子戶。尺中腎脈,按之不絕,當妊子也。又婦人妊娠一月之時,足厥陰脈養之,二月足少陽脈養之,三月手厥陰脈養之,四月手少陽脈養之,五月足太陰脈養之,六月足陽明脈養之,七月手太陰脈養之,八月手陽明脈養之,九月足少陰脈養之,十月足太陽脈養之,是以諸經脈各養三十日也。若夫至期當養之經,虛實不調,則胎孕為之不安,甚則下血而墮矣。夫手足十二經,氣血盈虧不同,如手足厥陰、太陽少氣多血,手足太陰、少陰少血多氣,手足少陽氣多血少,手足陽明氣盛血多。安胎之法,宜各按月依經,視其氣血虛實而調之,庶無胎墮之患。其或感冒風寒,別生異証,又宜各按法而調治之。
潔古云︰治胎產之病,從厥陰經論之,是主氣生化之源也。厥陰與少陽為表裡,故治法無犯胃氣及上二焦。有三禁︰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小便。發汗則傷上焦之陽,利大便則脈數而動脾,利小便則內亡津液,胃中枯燥。製藥之法,能不犯此三禁,則榮衛自和而寒熱止矣。如氣弱則黃 ,血刺痛而和以當歸,腹中疼而加之芍藥。大抵產病天行,從小柴胡增損。雜証從四物增損。宜詳察脈証而用之。
《集略》云︰母之腎臟系於胎,是母之真氣,子之所賴也。受妊之後,宜令鎮靜,則血氣安和。須內遠七情,外薄五味。大冷大熱之物,皆在所禁。使霧露風邪,不得投間而入。亦不得交合陰陽,觸動欲火。謹節飲食,若食兔缺唇,食犬無聲,食雜魚而致瘡癬。心氣大驚而癲疾,腎氣不足而解顱,脾氣不和而羸瘦,心氣虛乏而神不足。兒從母氣,不可不慎也。苟無胎動、胎痛、瀉痢,及風寒外邪,不可輕易服藥。不得已,在審度疾勢輕重,藥性高下,不必多品。然父少母老,產女必羸。
母壯父衰,生男必弱。氣受偏萃,與之補之。補羸女,則養血壯脾。補弱男,則壯脾節色。羸女宜及時而嫁,弱男宜待壯而婚。昔人論年老有子者,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則知血氣在人,固自有量,夫豈逃陰陽之至數哉。
丹溪曰︰胎前當清熱養血。產婦因火逼動胎,逆上作喘急者,急用條芩、香附之類,為末調下。條芩水中取沉者為佳,黃芩安胎,乃上、中二焦藥,能降火下行。天行不息,所以生生而無窮。茺蔚子治血行氣,有補陰之妙。命名益母,以其行中有補也。故曰胎前無滯,產後無虛。難產可煎作膏。條芩、白朮,乃安胎聖藥。俗以黃芩為寒而不用,反謂溫熱藥能養胎。殊不知胎孕宜清熱涼血,使血循經而不妄行,乃能養胎。懷妊嗜物,乃一臟之虛。如愛酸,乃肝臟不能養胎而虛也。
雞肉合糯米食,令子生寸白蟲。食犬肉,令子無聲。鯉魚同雞子食,令子生疳多瘡。食兔肉,令子缺唇。食羊肝,令子多厄。食鱉肉,令子項短縮頭。雞子與桑椹同食,令子倒生心寒。鮮魚同田雞食,令子喑啞。雀肉同豆醬食,令子面生黯黑子。食螃蟹,令子橫生。食生薑,令子多指。食水漿,令絕產。食雀肉飲酒,令子多淫無恥。食茨菰,消胎氣。食驢、馬肉,過月難產。豆醬合藿香食,墮胎。食山羊肉,令子多病。食鰍鱔無鱗魚,難產。食諸般菌,生子驚風而夭。食雀腦,令子患雀目。
歌曰︰ 斑水蛭及虻蟲,烏頭附子配天雄,野葛水銀並巴豆,牛膝薏苡與蜈蚣,三棱代赭芫花麝,大戟蛇蛻黃雌雄,牙硝芒硝丹皮桂,槐花牽牛皂角同,半夏南星與通草,瞿麥乾薑桃仁通, 砂干漆蟹腳爪,地膽茅根莫用好。
《便產須知》云︰勿亂服藥,過飲酒。勿針灸舉重,登高涉險,心有大驚,犯之產難,子必癲癇。勿多臥,時時行步。勿勞力過傷,使腎氣不足,生子解顱,腦破不合。衣毋太溫,食毋太飽。若脾胃不和,榮衛虛怯,子必羸瘦多病。若自家及鄰家修造動土,犯其胎氣,令子破形殞命。刀犯者形必傷,泥犯者竅必塞。打擊者色青黯,系縛者相拘攣。此皆驗如影響。
《脈經》曰︰婦人懷軀七月而不可知,時時衄血而轉筋者,此為軀也。《脈經》曰︰妊娠初時,寸微小,呼吸五至。三月而尺數也。脈滑疾,重以手按之散者,胎已三月也。脈重手按之不散,但疾不滑者,五月也。尺脈左偏大為男,右偏大為女。左右俱大,產二子。大者,如實狀。婦人妊娠四月,欲知男女法,左疾為男,右疾為女。俱疾為生二子。《胎經》曰︰若胎病不動,欲知生死,令人摸之。如覆杯者則男,如肘頸參差起者女也。觀此說,則前如箕如釜之義了然。
徐之才云︰妊娠一月,名胎胚。宜飲食精熟,酸羹大麥。毋食腥辛,是謂才正。足厥陰肝養,不可針灸其經。(如大敦、行間、太沖、中封、五里、中 等穴是也。)肝主筋及血。血行痞澀,不為力事。寢必安,無令恐畏。
妊娠二月,名始膏。毋食辛臊,居必靜處。男子勿勞,百節皆痛,是為胎始結。足少陽膽養,不可針灸其經。(如膽竅、丘墟、趺陽、絕骨、外丘、陽陵泉等穴是也。)膽主精。兒精成,常慎護,勿驚動。
妊娠三月,名始胎。當此之時,未有定儀,見物而化。欲生男者,操弓矢。欲生女者,弄珠璣。欲子美好,數視璧玉。欲子賢良,端坐清虛,是謂外象而內感者也。手心主包絡養,不可針灸其經。(如中沖、勞宮、大陵、內關、間使、 門、曲澤等穴是也。)包絡主脈,毋悲哀、思慮、驚動。
妊娠四月,始受水精以成血脈。食宜稻粳,羹宜魚雁。是謂盛血氣以通耳目而行經絡。手少陽三焦養,不可針灸其經。(如關沖、陽池、內關、三陽、天井、曲垣等穴是也。)是時兒六腑成。宜靜形體,和心志,節飲食。
妊娠五月,始受火精以成其氣。臥必晏起,沐浴浣衣,深其居處,濃其衣服,朝吸天光,以避寒殃。其食稻麥,其羹牛羊,和以茱萸,調以氣味,是謂養氣,以定五臟。足太陰脾養,不可針灸其經。(如隱白、大都、公孫、商丘、三陰交、漏谷、陰陵泉等穴是也。)脾主四肢,兒四肢成。毋大飢甚飽,毋食乾燥炙熱,毋大勞倦。
妊娠六月,始受金精以成其筋。身欲微勞,毋得靜處,出游於野,數觀走犬行馬。食宜鷙鳥、猛獸之肉。是謂變腠理紉筋,以養其力,以堅背膂。足陽明胃養,不可針灸其經。(如厲兌、豐隆、陰市、上下廉、三里等穴是也。)兒口目成,調五味,食甘美,毋太飽。
妊娠七月,始受木精以成其骨。勞身搖肢,毋使定止。動作屈伸,以運血氣。居處必燥。飲食避寒,常食稻粳以密腠理。是謂養骨而堅齒。手太陰肺養,不可針灸其經。(如少商、魚際、列缺、尺澤、天府等穴是也。)肺主皮毛,兒皮毛已成。勿大言,勿號哭,勿薄衣,勿洗浴,勿寒飲。
妊娠八月,始生精以成膚革。和心靜息,毋使氣極。是謂密腠理而澤顏色。手陽明大腸養,不可針灸其經。(如商陽、二間、合谷、上下廉、三里、曲池、肩井、肩 等穴是也。)陽明主九竅,兒九竅成。勿食燥物及失食。勿忍大便。
妊娠九月,始受石精以成皮毛。六腑百節,無不畢備。飲醴食甘,緩帶自持而待之。是謂養毛髪,致才力。足少陰腎養,不可針灸其經。(如湧泉、然谷、太溪、交信、築賓、複溜等穴是也。)腎主續縷,兒脈絡續縷皆成。勿處溫冷,勿著炙衣。
妊娠十月,五臟俱備,六腑齊通,納天地氣於丹田,關節人神皆備,但俟時而生。
妊娠一月始胚,二月始膏,三月始胞,四月形體成,五月能動,六月筋骨力,七月毛髪生,八月臟腑具,九月穀氣入胃,十月諸神備,即產矣。宜服滑胎、束胎等藥,入月即服。
妊娠臨月,最要安神定慮。常步履。勿多睡、飽食、過飲酒及雜藥。宜先貼產圖,依位鋪床帳。預請老練穩婆,備辦湯藥器物。欲產時,不可多人喧哄。但用老婦二人扶行,及憑物站立。若見漿水,腰腹痛甚,是胎離經。令產母仰臥,令兒轉身。若兒頭向產門,方可用藥催生坐草。若心煩,用水調服白蜜一匙。覺飢,吃糜粥少許,勿令飢渴,恐乏其力。不可強服、早服催生滑胎等藥,及早於坐草,使穩婆亂動手。
薛氏曰︰欲產之時,覺腹內轉動,即當正身仰臥。待兒轉身向下,時作痛,試捏產婦手中指中節或本節跳動,方與臨盆,即產矣。若初覺,不仰臥以待轉胞,或未產而水頻下,此胞衣已破,血水先乾,必有逆生、難產之患。若胎衣破而不得分娩者,保生無憂散以固其血,自然生息。如血已耗,用八珍湯料一斤,益母草半斤,水數十碗,煎熟不時飲之,亦有得生者。凡孕婦只腹痛,未產也。若連腰痛甚者,將產也。蓋腎候於腰,胞系於腎故也。凡孕家,宜預請有仁心知事穩婆,先與說知。倘有生息不順,只說未產;或遇雙胎,只說胞衣未下,恐驚則氣散,愈難生息。產值盛暑,或血暈血溢,當飲清水解之。冬末春初,產室用火,和暖下部,衣服當溫濃,方免胎寒血結。若臨月洗頭足,亦致難產。胞漿先破,惡水來多,胎乾不得下,須先與四物湯,補養血氣。次濃煎蔥湯放溫,令坐婆洗產戶。須是款曲洗,令氣上下通暢。更用酥油、滑石末塗產口裡。次服神妙乳朱丹,或葵子如聖散。
一曰正產。十月滿足,忽腰腹作陣,疼痛相似,胎氣頓陷。至於臍腹痛極,乃至腰間重痛,穀道挺迸,繼之漿破血出,兒乃遂生。
二曰傷產。蓋人之生,各有時日,不可改易。今有未產一月前,忽然臍腹疼痛,有如欲產,仍無事,是名試月,非正產也。但產母未有正產之候,不可令人抱腰,產母亦不可妄亂用力。蓋欲產之時,臍腹疼痛,兒身未順,收生者,卻教產母早用力。兒身才轉動,即便用力一逼,使兒錯路,忽橫忽倒,不能正生,皆緣產母用力未當所致。必須待兒順身逼戶,方始用力一送,令兒下生,此方是母之用力當也。若未有正產之候,而用力早,妄服藥,譬如揠苗助長,無益有害。
三曰催產。欲產時漿破血下,臍腹作陣疼痛,腰重穀道挺迸,已見正產之候,但未生下,可服藥以催之。或有經及數日,產母困苦。明是正產之候,但兒難生。亦可服藥以助母正氣,兒乃得下。
四曰凍產。冬月天冷,經血得冷則凝,以致兒不能下,此害最深。若冬月產者,下部不可去綿衣,並不可坐臥冷處。當滿房著火,常有暖氣,令母背身向火,令臍下腿膝間常暖。血暖則流利易生。
五曰熱產。盛夏之月,要溫涼得所。勿恣意取涼,致傷胎氣。亦不可人多,熱氣逼母,使母血沸,致有發熱頭疼,面赤如醉,不知人事者。
六曰橫產。兒先露手,或先露臂,此由母未當用力而用之太過也。兒身未順,用力一逼,遂至身橫,不能生下。當令母安然仰臥,後令看生人,先推其手,令人直上,漸漸逼身,以中指摩其肩,推上正之,或以手攀其耳而正之。須是母仰臥,然後推兒直上,徐徐正之。候其身正,服催生藥一盞,方用力令兒下生。
七曰倒產。產母胎氣不足,關鍵不牢,用力太早,致兒不能回轉,便直下先露其足。當令母仰臥,令看生人推其足入。不可令母用力,亦不得驚恐,使兒自順。
八曰偏產。兒身未正,母用力過早,致兒頭偏在左,或偏在右。故頭雖露,偏在一畔,不能生下。當令母仰臥,次令看生人輕輕推兒近上,以手正其頭,令兒頭端正,然後令母用力一送,即便生下。若是小兒頭後骨,偏在穀道,只露其額,當令看生人,以綿衣炙溫裹手,於穀道外,輕輕推兒頭正,便令母送兒生也。
九曰礙產。兒身已順而露正頂,不能生下。蓋因兒身回轉,肚帶扳其肩,以此露正頂而不能生。當令母仰臥,令看生人輕推兒近上,徐徐引手以中指按兒肩下,撥其肚帶,仍須候兒身正順,方令母用力送,令兒生下。
十曰坐產。兒將生,其母疲倦,久坐椅褥,抵其生路。急於高處,系一手巾,令母以手攀之,輕輕屈足坐身,令兒生下,非坐在物上也。更有盤腸產者,臨產母腸先出,然後兒生。若產後腸不收,甚楚。即以醋半盞,新汲水七分調勻, 母面。每 一縮,三 縮盡,此良法也。
交骨不開,產門不閉,皆元氣素弱,胎前失調,以致血氣不能運達而然。交骨不開,陰氣虛。(宜加味芎歸湯、補中益氣湯、龜殼散之類。)產門不閉,氣血虛。(宜十全大補湯。)
子死腹中者,多因驚動太早,或犯禁忌,致令產難。胞漿已破,無血養胎,枯涸而死。須驗產母舌青黑,其胎死矣,當下之。(宜平胃散加朴硝,千金神造湯,半夏湯之類。)大法寒者,熱以行之。熱者,涼以行之。燥者,滑以潤之。危急者,毒藥下之。下宜朴硝之類。
臨產束胎,瘦斂則易生(宜束胎丸、達生散、張氏方、保生無憂散、神寢丸之類。)
催生大法,滑以流通澀滯,苦以驅逐閉塞,香以開竅逐血。氣滯者行氣。胞漿先破,疾困者固血。(宜佛手散、三合濟生湯、黑神散、阿膠赤小豆湯、兔腦丸、如神散、黃金散之類。)
凡產畢,飲熱童便一盞,不得便臥,宜閉目坐。須臾上床,宜仰臥,不宜側。宜豎膝,未可伸足。高倚床頭,濃鋪 褥。遮圍四壁,使無孔隙,免致賊風。及以醋塗鼻,或用醋炭及燒漆器。更以手從心掩按至臍下,使惡露不滯。如此三日,以防血暈、血逆。不問腹痛不痛,有病無病,以童便和酒半盞,溫服五七服。酒雖行血,亦不可多,能發昏暈。宜頻食白粥少許。一月後,宜食羊肉、豬蹄少許。仍慎言語七情、寒暑、梳頭、洗足,以百日為度。若氣血素弱者,不計日月,否則患手足、腰腿 痛等証,名曰蓐勞,最難治療。初產時,不可問是男是女,恐因言語而泄氣,或以愛憎而動氣,皆能致病。不可獨宿,恐致虛驚。不可括舌,恐傷心氣。不可漱齒,恐致血逆。須氣血平複,方可治事。犯時微若秋毫,成病重如山岳,可不戒哉。產婦將息如法,臟腑調和,庶無疾苦。須先服黑神散,四物湯。若壯熱頭痛,此乳脈將行。頭目不清,是血暈,用清魂散。粥食不美,是胃氣虛。(宜六君子湯、當歸建中湯。陳藏器云︰漬苧汁與產婦服之,將苧麻與婦人枕之,止血暈。產婦腹痛,置苧於腹上則止。)
丹溪曰︰產後當大補氣血。雖有雜証,以末治之。產後補虛,用參、朮、黃、陳皮、當歸、川芎、炙甘草。如發熱,輕則加茯苓淡滲之,其熱自除。重則加乾薑。凡產後有病,先固氣血。
產後一切病,多是血虛,皆不可表。
仲景云︰問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師曰︰新產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病痙。亡血複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難。(郁冒即今所謂血暈也。)
《千金》云︰凡產後滿百日,乃可會合。不爾,至使虛羸,百疾滋長。慎之。凡婦人患風氣,臍下虛冷,莫不由此,早行房故也。
《脈經》曰︰診婦人生產之後,寸口脈洪疾不調者死,沉微附骨不絕者生。婦人新產乳子,脈沉小滑者生,實大堅弦急者死。
丹溪曰︰產前脈細小,產後脈洪大者,多死。又曰︰產前脈當洪數。既產而脈洪數如故者,多主死。
胞衣不下者,謂之息胞。由產初用力,比兒出而體已疲憊,不複能用力。產胞停留間,而或外冷乘之,則血道澀,故不下。須急以方藥救治,不妨害於兒。所奈者,胞系連兒臍。胞不出,即不得以時斷臍浴洗,冷氣傷兒,則成病也。舊法胞衣不出,恐損兒者,依法截臍而已。產處須順四時方向,並避五行禁忌。若有觸犯,多令產婦難產。
郭稽中曰︰胞衣不下,亦有流血入衣中,衣為血所脹,故不得下。治之稍緩,脹滿腹中,以次上沖心胸。疼痛喘急者難治。但服奪命丹,以逐去衣中之血。血散脹消,衣自下也。牛膝湯亦效。
薛氏曰︰有因惡露入衣,脹而不能出。有因元氣虧損而不能送出。其惡露流衣中者,腹中脹痛,用奪命丹,或失笑散,並胡氏法之類以消瘀血,緩則不救。其元氣不能送者,腹中不脹痛。用保生無憂散以固補元氣。或用蓖麻子肉一兩細研成膏,塗母右足心。衣下即洗去。緩則腸亦出。如腸不收,仍用此膏塗腦頂,則腸自入。或加桂芎歸丸、紅花酒之類。
(附厥逆)
《大全》云︰產後血暈者,由敗血流入肝經,以致眼黑頭旋,不能起坐,甚至昏悶不省人事,謂之血暈,以細酒調黑神散服。若作暗風、中風治之誤矣。有血熱乘風,逆上湊心,以致昏迷不省,氣閉欲絕者,服童便最好。然其由有三。有用心使力過多而暈者,有下血過多而暈者,有下血少而暈者。其暈雖同,治之則異,當審詳之。下血多而暈者,昏而煩亂,當以補血清心。下血少而暈者,乃惡露不下而上搶。心下滿急,神昏口噤,絕不知人。當以破血,行血藥。古法云︰產婦分娩訖,預將秤錘或黃石硬炭,燒令通赤,置器中,急於床前以醋沃之。得醋氣,可除血暈。
產後一月內,時作為妙。崔氏云︰凡暈者,皆是虛熱,血氣奔迸,腹中空虛所致。
欲分娩者,第一須先取釅醋以塗口鼻,仍置醋於旁,使聞其氣,兼細細飲之,此為上法。如覺暈,即以醋 面。蘇來即飲醋,仍少與解之。(一云仍少與水解之。)一法燒干漆令煙濃,熏產婦面即醒。(如無干漆,取舊漆器火燒煙熏亦妙。)血暈用藥。(宜清魂散、失笑散、芎歸湯、荊芥散、白薇湯之類。)
惡露不下,由產後臟腑勞傷,氣血虛損,或胞絡挾宿冷,或產後當風取涼。風冷乘虛而搏血,則壅滯不宣,積蓄在內,故令惡露不下也。宜失笑散、花蕊石散、起枕散。
《大全》云︰產後血露不絕者,由產後損傷經血,虛損不足,或分解之時,惡血不盡,留停腹中。致氣血不攝,故令淋瀝不絕也。
薛氏曰︰若前証肝氣熱而不能主血,宜六味地黃丸。若肝氣虛而不能藏血,宜逍遙散。若脾氣虛而不能攝血,宜六君子湯。若胃氣下陷而不能統血,宜補中益氣湯。若脾經郁熱而血不歸源,宜加味歸脾湯。若肝經怒火而妄行,宜加味四物湯,若氣血俱虛,宜十全大補湯。若肝經風邪而血沸騰,宜四物加防風。他如烏金散、蒲醋飲子,俱宜審証用之。
保生無憂散 治妊娠身居安逸,口厭甘肥,憂樂不常,食物不節,致胞胎肥濃,根蒂堅牢。或瘦人血少胎弱,臨蓐難產。入月服之,則易生也。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枳殼(麩炒) 木香 甘草(炙,各一錢半) 乳香(另研) 血餘(燒存性,另研,各五分)
上作一服水煎,入乳香、血餘和勻。不拘時服。
八珍湯(見第十六)
四物湯(見第二十一)
神妙乳砂丹 治難產。
明乳香為末,以豬心血為丸,如桐子。朱砂為衣。日乾。每服一丸,嚼碎冷酒下。良久未生,再服。或以蓮葉蒂七個,水煎化服二丸。良久未生,再服。
葵子如聖散 催生。
黃蜀葵子,不拘多少,烙乾為末。熱酒調下二錢。神效。如無子,花亦可。若胎漏血乾難產,痛極者,並進三服。良久腹中氣寬,胎滑即產。須見正產候,方可服之。如打撲死胎,紅花酒下。
加味芎歸湯 產後血氣虛,感風寒,頭疼寒熱。
當歸 川芎(各二錢) 紫蘇 干葛(各一錢)
上銼,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補中益氣湯(見第三十九)
龜殼散 治交骨不開,不能生產。
當歸 川芎 敗板(一個,酥炙) 婦人頭髮(生長過者一握,燒存性)
上為散。每服五錢,水煎服。約人行五里即生。始胎死不下,灼過龜版亦可。
十全大補湯(見第十六)
平胃散(見第四十四)
千金神造湯 治動胎及產難,子死腹中,或妊娠兩兒,一死一生。服之令死者出,生者安。神驗莫測。
蟹爪(一升) 甘草(二尺) 阿膠(三兩)
上三味,以東流水一斗,先煮蟹爪,甘草得三升。去滓。次內膠令烊,頓服之。不能下,再服。若人昏牙緊,拗口,內藥。藥入即活。煎藥作東向灶,用葦薪煮之。
半夏湯 治胎衣不下,或子死腹中,或血沖上昏悶,或血暴下,及胞乾而不能產者。
半夏曲(一兩半) 桂(去皮,七錢半) 大黃(五錢) 桃仁(三十粒,去皮尖、炒)
上為粗末。先服四物湯一、二服,次用此藥一錢,生薑三片,水煎服。如未效,次服下胎丸。
束胎丸 胎瘦易生,服至產則已。
白朮 枳殼(去瓤,麩炒,各等分)
為末,燒飯丸如桐子大。八月,一日食前服三、五十丸,溫水下。
達生散 八、九個月內,服十數帖,易產。
大腹皮(三錢) 人參 陳皮 紫蘇莖葉(各五分) 歸身尾 白朮 白芍藥(各一錢)甘草(炙,二錢)
上作一服,入青蔥五葉,黃楊腦七個(即黃楊樹葉梢兒。食少胎瘦者不須用。)水煎服。或加枳殼、砂仁。春加川芎。夏加黃芩。秋加澤瀉。冬加砂仁。氣虛,倍參、朮。氣實,加香附、陳皮。血虛,加當歸、地黃。形實,倍紫蘇。性急多怒,加黃連、柴胡。熱甚,加黃芩。濕熱,加滑石、半夏。食積,加山楂。食後易飢,倍黃楊腦。腹痛,加木香、官桂。
張氏方 治妊娠胎肥壅隘,動止艱辛。臨月服之,縮胎易產。兼治腸中諸疾,下氣寬膈。
枳殼(五兩) 甘草(一兩半) 香附子(三兩,炒去毛)
上為末,薑湯點服。如丈夫婦人,冷氣攻刺,脅肋疼痛者,用蔥白三寸,同煎服。婦人脾寒,血氣成塊作痛,熱酒調服。大小便不通,白牽牛湯調服。
神寢丸 瘦胎滑利易產。臨月服之神效。
通明乳香(半兩另研) 枳殼(麩炒,一兩)
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三十丸,空心溫酒下。
佛手散 治妊娠因事仆跌,子死腹中,惡露妄行,疼痛不已,口噤欲絕,用此藥探之。若子死腹中,立便逐下。若腹痛隨止,子母俱安。又治臨產艱難,胞衣不下,及產後血暈,不省人事,狀如中風,血崩惡露不止,腹中血刺 痛,血滯浮腫,血入心經,語言顛倒,如見鬼神,血風相搏,身熱頭痛,或似瘧非瘧,一切胎前產後,危害野狼狽,垂死等証,並皆治之。丹溪云︰催生只用佛手散,最穩當,又效捷。
當歸(酒洗、去蘆,一兩) 川芎(七錢,一方各等分)
上細銼,分作四分。每服先用水一盞,煎將乾,投酒一盞半,煎五、七沸溫服。如口噤, 開灌之。如人行五里許,再灌一服。盡此四服,便產神驗。如產難倒橫,子死腹中,先用黑豆炒熟,入白水、童便各一盞,用藥四錢煎服。如胞產五七日,不下垂死,及矮石女子,交骨不開者,加龜版,並生育過婦人頭髮,燒灰為末。每三錢,酒調服。
三合濟生湯 以枳殼、芎歸、達生三方,抽其精粹而成合此湯。治臨產艱難。雖一、二日不下者,服此自然轉動下生。
當歸(三錢) 川芎 枳殼(麩炒,各二錢) 香附子(炒,一錢) 蘇葉(八分) 粉草(七分) 大腹皮(薑汁洗,一錢半)
上用水煎。待腰腹痛甚,服之即產。一方加白芷一錢。
黑神散(一名催生如神散) 治橫生逆產,其功甚大。並治胎前產後虛損,月水不止,崩漏等証。
百草霜 白芷(不見火,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以童便、米醋和如膏,加沸湯調下。或童便酒煎進二服。然血得黑則止,此藥大能固血,又免血涸,甚妙。一方加白滑石,煎芎歸湯調下。
阿膠赤小豆湯 治難產累日,氣力乏盡,不得生,此是宿有病者,宜此方。
阿膠(二兩) 赤小豆(二升)上,以水九升,煮豆令熟。去滓,內膠令烊。每服五合。不覺,更服。不過三服即出。
兔腦丸(一名催生丹) 治難產,及橫生逆產。
兔腦(臘月者,去皮膜,研如膏) 明乳香(二錢半,細研) 母丁香(為末,一錢) 麝香(一字,另研細)
上研勻,用兔腦髓和為丸,如雞頭大。陰乾,油紙封裡。每一丸。破水後,溫水下,即產。隨男左女右手握藥出。
如神散 催生累效,理則難通。
用路上草鞋一雙,取鼻梁上繩,洗淨燒灰,童便和酒調下三錢。一名千里馬。
黃金散 治生產一、二日,難分娩者。服之如神。
真金箔,大者五片,小者七片。以小磁鐘,將水少許,去紙,入箔在內,用指研勻。後再添水至半鐘。一面先令一人扶產婦虛坐,又令一婦人用兩手大指,按定產母兩肩上肩井穴,前藥溫服,其胎即下。此催生聖藥。如產月未足,又能安之。
清魂散 產後血暈者,氣血暴虛,未得安靜,血隨氣上,迷亂心神,故眼前生花。極甚者,令人悶絕不知人,口噤神昏,氣冷。宜先取干漆或漆器,燒鼻中熏之,頻置醋炭房內,次進此藥即醒。
澤蘭葉 人參(各二錢半) 川芎(半兩) 荊芥穗(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溫酒、熱湯各半盞,或入童便調,急灌之。下咽眼即開,氣定即醒。
六君子湯(見第十六)
當歸建中湯 治產後勞傷,虛羸不足,腹中疼痛,呼吸少氣,小腹拘急,痛連腰背,時自汗出,不思飲食。產訖直至月滿,一日三服,令人身壯強健。
當歸(四兩) 白芍(六兩) 桂心(三兩) 黃耆(一兩半)
上銼。每服四錢,加薑、棗,水煎。入飴糖一塊再煎,稍熱服。如崩中衄血,加阿膠、地黃。
奪命丹 治胎衣不下。蓋兒之初生,惡血流入衣中,為血所脹塞,故不得下。須臾沖上逼心即死,急服此藥。
黑附子(炮,五錢) 牡丹皮(一兩) 干漆(炒煙盡,二錢五分)
上為細末,用米醋一升,大黃末一兩,同煮成膏,和前藥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丸,溫酒下。
牛膝湯 治胞衣不出,臍腹堅脹急痛,即殺人。服此藥,胞即爛下,死胎亦下。
牛膝 瞿麥(各四兩) 當歸尾 通草(各六兩) 滑石(八兩) 葵子(五兩)一方有桂心二兩。
上細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失笑散 產後惡血上攻,心腹 痛欲死,及兒枕痛或牙關緊急。一服可愈。
蒲黃(炒) 五靈脂(各一錢)
上為細末,作一服。用釅醋調膏,入水一盞煎服。
胡氏法 治產後胞衣不下。惟有花蕊石散一件,最為要緊。若鄉居藥局遠者,倉卒無之,今有一妙法。產訖胞衣不下,稍久,則血流胞中,為血所脹,上沖心胸,喘急疼痛,必致危篤。若有此症,宜急斷臍帶,以少物系帶,必用力牢固系之。然後絕斷,使其子血脈,不潮入胞中,胞衣自當痿縮而下。縱淹延數日,亦不害人。累驗。
加桂芎歸湯 有胞衣不下,因產母元氣虛薄者,以此溫之自下。
川芎 當歸(各二錢) 官桂(四錢)
上銼一服,水煎服。
紅花酒紅花(一兩)酒煮濃汁服。如口噤,斡開灌之。速效。
芎歸湯(即佛手散)
荊芥散 治產後風虛血暈,精神昏昧。
荊芥(一兩三錢) 桃仁(炒,五錢)
上為細末,溫水調下三錢。微喘,加杏仁(炒)、甘草各三錢。
白薇湯 治產後胃弱不食,脈微,多汗,亡血發厥,郁冒等証。
白薇 當歸(各六錢) 人參(三錢) 甘草(一錢半)上切,分作二帖。水煎服。
花蕊石散(見第七十四)
起枕散 治產後惡血不行,心腹及兒枕作痛,甚危。
當歸 白芍藥(酒炒,各三錢) 川芎(二錢) 官桂 玄胡索 牡丹皮 蒲黃(炒) 五靈脂(炒) 沒藥(各一錢) 白芷(一錢)
上銼,水煎,入童便,空心服。
六味地黃丸(見第十六)
逍遙散(見第五十一)
加味歸脾湯(即歸脾東加柴胡、牡丹皮。見第五十八。)
加味四物湯 治產後血崩,如豆汁紫黑過多者。
當歸 川芎 芍藥 生地黃 蒲黃 阿膠 薊根 白芷
上水煎服。
烏金散 治產後血迷、血暈,敗血不止,淋漓不斷,臍腹 痛,昏眩,多汗,無力,及崩中下血不止。
麒麟竭 男子亂髮灰 松墨( 、醋淬) 百草霜 當歸 肉桂 赤芍 延胡索 鯉魚鱗(燒存性,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調下。
蒲醋飲子 治新產瘀血,逐敗滋新。此藥治血神效,又非黑神散之可比也。月內每日一、二服尤良,及療一切惡露與血積。
真蒲黃不拘多少。熬米醋令稠,和藥成膏。每服一彈子大,食前醋湯化開服。
陰陽和而後孕,孕固有天成自然之妙也。不諳者,乃一意珍護,時進湯丸。久久氣血偏勝,反致胎氣不安,及半產艱生者多矣。故胎前諸方不備錄。然有不得已者,於下外附驗過方中求之。
益母丸(又名千金保胎丸) 凡女人受孕,經三月而胎墮者,雖氣血不足,乃中衝脈有傷。 中衝脈,即陽明胃經,供應胎孕。至此時,必須節飲食、絕欲、戒怒,庶免小產之患。服此可以保全。
白朮(土炒) 熟地黃(薑汁炒) 杜仲(薑汁炒,各四兩) 當歸(酒洗) 續斷(酒洗)阿膠(蛤粉炒) 香附米(四製) 益母草 條芩(炒,各二兩) 陳皮 川芎 艾葉(醋炙,各一兩)砂仁(炒,五錢)
上為細末,煮棗肉為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米飲下。
金匱當歸散 此方養血清熱,孕婦宜常服之。如瘦人血少有熱,胎動不安,素曾半產者,皆宜服之,以清其源,而無後患也。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黃芩(各一兩) 白朮(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酒飲調服。日再服。或用酒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茶湯任下。日三服。
白朮湯 治胃虛惡阻吐水,甚至十餘日,水漿不入者。
白朮(炒,一兩) 人參(五錢) 丁香(二錢半) 甘草(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加生薑五片,水煎。食前溫服。
縮砂散 治妊娠胃虛氣逆,嘔吐不食。
縮砂仁為末。每服二錢。生薑湯或米飲調服。
三物解毒湯 治誤服毒藥。
甘草 黑豆 淡竹葉(各等分)
上用水煎濃服。
白扁豆散 治妊娠誤服諸般毒藥,動胎欲墮。
白扁豆生去皮,為細末。米飲調服方寸匕。神效,或濃煎亦可。
豆淋酒 治產後,猶有餘血水氣者。
黑豆五升,熬令煙盡,投瓷器內,以酒一斗淬之飲。蓋豆淋酒治污血,又能發表也。
枳實芍藥散 《金匱》云︰產後腹痛煩滿,不得臥,此方主之。
枳實(炒令黑,勿太過) 芍藥(各等分)上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並主癰膿,以麥粥下之。
羊肉湯 治產婦脾虛,為寒邪所乘,以致腹痛。及寒月生產,寒氣入於產門,臍下脹滿,手不可犯。
精羯羊肉(四兩) 當歸 川芎(各半兩) 生薑(一兩)
上以水十盞,酒三盞,煎至四盞。分四次,空心服。加蔥,鹽亦可。
《衍義》云︰一婦人產當寒月,寒氣入產門,臍滿,手不得犯。此寒疝也。醫將治之以抵當湯,謂其有瘀血耳。予教之曰︰非其治也,可服張仲景羊肉湯。少減,作二服愈。
回生丹 治產後瘀積等証。
大黃(一斤為細末) 蘇木(三兩,銼,用河水五碗,煎汁三碗) 黑豆(三升,煮熟取汁三碗) 紅花(三兩,酒四碗煎汁三碗)
上將大黃末,以好醋二斤攪勻,以文武火熬成膏。次下三項汁。攪開大黃膏,再熬成膏。如有鍋●,焙乾入在後藥。
當歸 川芎 熟地黃 白茯苓 蒼朮 香附 玄胡索 桃仁 蒲黃 牛膝(各一兩)白芍藥 甘草 陳皮 木香 三棱 五靈脂 羌活 地榆 山茱肉(各五錢) 人參白朮 木瓜 青皮(各三錢) 良薑(四錢) 乳香 沒藥(各二錢)同末,大黃膏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好酒化下。
艾附暖宮丸 治婦人經水不調,小腹時痛,赤白帶下,子宮寒冷。
香附(四製,一斤) 艾葉(醋浸炒) 當歸 川芎 白芍藥(酒炒) 熟地黃(薑汁炒,各一兩) 玄胡索(炒,二兩) 甘草(生用,八錢)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米湯、酒任下。
神方驗胎散 兩三個月月經不行,疑而未決,此藥探之。
真雀腦芎(一兩) 當歸(全用。重一兩者,只用七錢)
為細末,分作二服。濃煎,好艾湯一盞調下,或好酒調服亦得。可待三兩個時辰,覺臍腹微動而頻,即有胎也。動罷即愈,安穩無虞。如不是胎,即不動,所滯惡物自行。如服藥不覺效,再煎紅花湯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