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燈續焰 | 清 潘楫 |
癰疽浮數,惡寒發熱。若有痛處,癰疽所發。
脈數發熱,而痛者陽。不數不熱,不疼陰瘡。
未潰癰疽,不怕洪大。已潰癰疽,洪大可怕。
癰者,壅也。疽者,阻也。榮衛氣血,壅塞阻滯,郁熱成膿之所致,有陰陽臟腑之分。癰大而淺,疽小而深。大則氣鼓發。鼓發,則向表而淺。小則氣收斂。收斂,則近裡而深。淺則從腑從陽,故易消易潰。深則從臟從陰,故難消難潰。易潰者,則毒從外泄。難潰者,則毒常內陷。此吉凶輕重之所由分也。方書謂其源有五,一曰天行時氣,二曰七情內鬱,三曰體虛外感,四曰身熱搏於風冷,五曰食炙 、飲法酒、服丹石等熱毒。雖分為五,然總不外三因也。三因者,一外因,如《素問》運氣等篇之太陽、少陰、陽明、太陰、少陽、厥陰之客氣,以及所至所複,寒燥濕邪,並熱淫所勝,歲火太過之發為 疹瘡瘍,癰疽瘡腫。又據脈要精微論,帝曰︰諸癰腫筋攣骨痛,此皆安生?岐伯曰︰此寒氣之腫,八風之變也。又生氣通天論曰︰勞汗當風,寒薄為 。郁乃痤。(薄之淺則為 ,郁之久則為痤。)又曰︰陽氣者,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 。榮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腠理之開闔,皆衛氣主之。衛氣失常,則開闔亦不得如常矣。邪因乘隙而入,結於筋絡,故成傴僂。邪若入陷於脈,則營亦不順,逆於肉理之中,久則結聚為癰腫也。)又《素問》氣穴論曰︰邪溢氣壅,脈熱肉敗,榮衛不行,即將為膿。內消骨髓,外破大 ,留於節腠,必將為敗。(邪留於節腠溪谷之間。節腠溪谷,神氣所注,必大為敗壞,豈僅消髓破 而已?)又《靈樞》刺節真邪篇曰︰虛邪之中人也,搏於脈中,則為血閉。不通則為癰。(亦榮氣不從義。)又云︰熱勝其寒,則爛肉腐肌為膿,內傷骨。內傷骨,為骨蝕。(熱氣勝,久則良肉腐化為膿。不外瀉而內入,入則爛及於骨。骨傷不易生新附骨,如蟲之蝕也。)又曰︰邪氣中之,凝結日以易甚,連以聚居,為昔瘤。凝結之久,日漸增聚,則日漸長大矣。不腐而大,贅於形體,其名曰瘤。昔者,夙昔之謂,言其久也。又曰︰骨與氣並,日以益大,則為骨疽。(邪附於骨,久為骨疽。)又曰︰有熱則化為膿,無熱則為肉疽(此邪結於肉者。有熱,久則肉腐為膿,無熱,久則肉化為漿渣。今疽瘤內常有此類。)一內因,如《素問》陰陽別論曰︰三陽為病,發寒熱,下為癰腫。(三陽者,太陽也。太陽主表,故發寒熱。太陽走足,故下為癰腫。)又《素問》氣厥論曰︰腎移寒於脾,癰腫少氣。脾移寒於肝,癰腫筋攣(腎水寒氣反移,凌於脾土,是為逆。逆則氣壅肌肉而為腫,以脾主肌肉故。脾以寒氣反移凌於肝木,亦為逆。逆則氣不獨壅肌肉,而筋亦攣腫,以肝主筋故。)又《素問》厥論曰︰少陽厥逆,發腸癰,不可治。驚者死。(此言少陽游行之火。若厥逆結聚,為毒最甚,故不可治。若發驚,是為入臟,主死。以驚屬心,臟則指厥陰心包絡也。)又《靈樞》脈度篇曰︰六腑不和,則留結為癰。(腑為陽,陽主衛。衛氣不和,則留結於肌腠而癰腫矣。)又玉版論,黃帝曰︰病之生時,有喜怒不測,飲食不節。陰氣不足,陽氣有餘,營氣不行,乃發為癰疽。陰陽不通,兩熱相搏,乃化為膿。(喜怒傷氣,飲食傷臟。不測者,暴發之謂。暴則氣壅逆而陽有餘。不節者,縱食偏嗜之謂。不節則五宮傷而陰不足。陽有餘則氣聚而熱勝,陰不足則榮不行而熱亦勝。兩熱相搏,營衛不行,故化膿而成癰疽也。)又陳無擇亦云︰癰疽瘰癧,不問虛實寒熱,皆由氣鬱而成,蓋言喜怒憂思久郁所致。治以遠志酒、獨勝散,兼以五志相勝之理,乃善。(如恐勝思,思勝恐之類。)不內外因,如《素問》生氣通天論曰︰膏粱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足生者,必生也。)又異法方宜論曰︰東方之域,天地之所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鹹,皆安其處,美其食。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魚生於水,外陰而內陽,水之體也。動而不息,火之象也。火顯於外,陽蓄於內,美食久久,使人熱中。癰瘍之病,乃其常耳。)又有久服丹石法酒,熱毒蓄中,發為癰疽疔腫,亦同膏粱之類。其脈浮數者,以血泣而氣複從之。邪與正郁,郁則化熱,故數也。在表在陽,故浮也。正為邪搏,則宣暢外衛之力薄,故複惡寒。據脈証,似與傷寒表証無異。但傷寒雖有痛,或在頭,或在身體,或在骨節,未有痛止於一處者。今痛止一處而脈數,此處必化熱為膿,正癰疽所發之處也。即《傷寒論》辨脈法所謂諸脈浮數,當發熱而洒淅惡寒。若有痛處,飲食如常者,蓄積有膿是也。如此者,乃為陽毒。若脈不數,身不熱,所患之處不疼,是邪客陰分,不能鼓發,多致內陷。然必兼有煩懊嘔逆,胸膈不安等証。否則不熱不疼,脈又不數,是一不病患也,何得謂之陰瘡而反重於陽証耶?方癰疽之未潰也,無論成膿與否,熱邪鬱蓄,外不疏通,脈之鼓湧洪大,是其宜也。至於已潰,則熱泄邪解,而洪大之脈宜衰矣。潰而不衰,一派熱邪,正從何複,誠為大可懼者。與《素問》評熱病論所謂病溫者,汗出輒複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病名陰陽交者,同一義也。凡此癰疽瘍腫,自有專書,注固不能畢述,然《靈樞》癰疽一篇,窮源別流,包括殆盡,恐業外醫者,不能出其范圍也,故備錄於下。黃帝曰︰余聞腸胃受谷,上焦出氣以溫分肉而養骨節,通腠理。(衛氣源流。)中焦出氣如露,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血和,則孫絡先滿溢,乃注於絡脈。皆盈,乃注於經脈。陰陽以張,因息乃行。(榮氣源流。)行有經紀,周有道理,與天合同,不得休止。切而調之,從虛去實。瀉則不足,疾則氣減,留則先後,從虛去虛,補則有餘。血氣已調,形氣乃持。余已知血氣之平與不平,未知癰疽之所從生。成敗之時,死生之期,有遠近,何以度之,可得聞乎?岐伯曰︰經脈流行不止,與天同度,與地合紀。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蝕。地經失紀,水道流溢,草萱不成,五穀不殖,徑路不通,民不往來,巷聚邑居,則別離異處。血氣猶然,請言其故。夫血脈營衛,周流不休,上應星宿,下應經數。寒邪客於經絡之中則血泣。血泣則不通。不通,則衛氣歸之,不得複反,故癰腫。(言衛氣因以留聚,而不得複返於平常流行之故道也。)寒氣化為熱,熱勝則腐肉,肉腐則為膿。膿不瀉則爛筋,筋爛則傷骨,骨傷則髓消,不當骨空,(骨空,骨中之細孔,如鬃眼者,所以通血液之滲灌。)不得泄瀉,血枯空虛,則筋骨肌肉不相營。經脈敗漏,熏於五臟,臟傷故死矣。黃帝曰︰願盡聞癰疽之形,與忌曰名。
岐伯曰︰癰發於嗌中,名曰猛疽。(猛者猛烈急速之謂。)猛疽不治,化為膿。膿不瀉,塞咽半日死。其化為膿者,瀉則合豕膏冷食,三日已。發於頸,名曰夭疽,(外在頸而內則入腋熏肺。以其最上,故曰夭。)其癰大以赤黑。不急治,則熱氣下入淵腋,前傷任脈,內熏肝肺,十餘日而死矣。陽氣大發,消腦留項,名曰腦爍。(爍,消爍也。烈火熔金之謂。腦被其熱,爍亦如之。煩心者,腎毒傳心也。)其色不樂,項痛而如刺以針。煩心者,死不可治。發於肩及 ,名曰疵疽,其狀赤黑。急治之,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臟。癰發四五日,逞(速也。)之。發於腋下,赤堅者,名曰米疽。(言其小如粟米也。)治之以砭石。欲細而長,疏砭之,塗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其癰堅而不潰者,為馬刀俠纓,急治之。(馬刀蛤蠣之屬,癰形似之。俠纓者,發於結纓之處,人迎之下頸側也。二癰一在腋,一在頸,常相連絡,故俗名歷串。)發於胸,名曰井疽。(言其深也。)其狀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矣。
發於膺,名曰甘疽。色青,其狀如谷實栝蔞,常苦寒熱。急治之,去其寒熱,十歲死。死後出膿。(甘屬土。
此疽發於陽明胃經,隱名也。即乳癰之類。內累累如穀食之蓓 ,如栝蔞之包子。雖不即死,亦不即愈。)發於脅,名曰敗疵。(亦乳串之類。)敗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癰膿,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銼 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為取三升,則強飲濃衣,坐於釜上,令汗出至足已。發於股脛,名曰股脛疽。其狀不甚變而癰膿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矣。發於尻,名曰銳疽。(尾骨盡處而尖銳,故名。)其狀赤堅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發於股陰,名曰赤施。(股陰,足太陰、厥陰二經所過之處。火毒傷陰之甚則發。此曰赤施者,謂赤火之施發耳。)不急治,六十日死。在兩股之內,不治。
十日而當死。發於膝,名曰疵癰。其狀大,癰色不變,寒熱,如堅石。勿石,石之者死。須其柔,乃石之者生。諸癰疽之發於節而相應者,不可治也。發於陽者百日死,發於陰者三十日死。(節為神氣之所游行出入。若上下左右相應而發者必死。)發於脛,名曰兔嚙。(如兔之嚙傷,故在脛。)其狀赤至骨。急治之,不治害人也。發於內踝,名曰走緩。(毒害於足,則走緩而不能疾。)其狀癰也,色不變,數石其輸而止其寒熱,不死。發於足上下,名曰四淫。(毒淫其末,諸陽之本敗矣。亦上下相應者。)其狀大癰。急治之,百日死。發於足旁,名曰厲癰。(厲,惡也。)其狀不大,初如小指發。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輒益。不治,百日死。(急挑去其黑者,不爾則增多。)發於足指,名脫癰。其狀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斬之,否則死矣。(不赤黑者,雖不死,亦欲其即衰去。不衰則急斬其指。不然則毒入指脫而死。)黃帝曰︰夫子言癰疽,何以別之?岐伯曰︰榮衛稽留於經脈之中,則血泣而不行。不行,則衛氣從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熱。大熱不止,熱勝則肉腐,腐則為膿。然不能陷,骨髓不能焦枯,五臟不為傷,故命曰癰。黃帝曰︰何謂疽?岐伯曰︰熱氣淳盛,下陷肌膚,筋髓枯;內連五臟,血氣竭。當其癰下,筋骨良肉皆無餘,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堅,上如牛領之皮。(皮夭白,如牛脊皮之堅濃也。)癰者,其皮上薄以澤,此其候也。
《鬼遺方》云︰癰之痛,只在皮膚之上。其發如火焚茅。初如黍米,三兩日如掌大,五七日如碗大。即易治。如腫冷,(熱不外發。)發渴,(邪熱在內。)發逆,(邪攻裡而嘔。)治之難愈。又云︰疽發如小癤,觸則徹心痛,四邊微起如橘皮孔,色紅赤,不全變,膿水不甚出。至七八日,疼悶喘急。若始腫高,五七日忽平陷,此內攻之候也。又云︰癰疽有三等。毒瓦斯浮淺,屬腑。毒瓦斯沉深,屬臟。毒瓦斯猛烈而行經絡,或淺或深無定,五臟六腑,皆受五毒,難為調理。惟宜於癰疽諸處,不問虛實,高腫起盛,光澤疼痛,只在皮膚之上,熱急脹滿,或有癢疼,別無惡候。初用溫藥平氣,次用排膿發穴。(治癰所謂平氣者,乃犀角飲之類。其方用犀角、連翹、漏蘆、甘草、當歸、肉桂,皆發表之藥也。所謂發穴者,乃棘針之類,用皂角刺為君,甘草、川芎、乳香為佐使,亦托裡之藥也。然不若潔古、東垣諸方發表托裡為穩當。)疽發諸處,不拘大小,唯起在背。廣一尺、二尺、三尺,皮濃紫黑,高腫不常,內疼如錐刺攻擊,滿悶應四肢重疼,前心亦痛,餘處發猶可。惟虛處及近筋骨處,若膿毒未潰,即傷爛筋骨肉。損為疽者,屬五臟毒瓦斯深沉,氣伏堅實。不宜緩治之,須內實五臟,外透皮膚,令軟勻和。即膿透,宜用內托實臟氣之藥,排膿勻氣乃可,不比癰之毒瓦斯淺也。毋一類治之。
凡一切瘡腫,見有內攻之候,急以內托散及內補湯藥,補填臟腑令實,最怕透膜,膜穿十無一生矣。婁全善云︰癰之邪淺。其稽留壅遏,獨在經脈之中,而專攻於外。故初發時,自表便發熱,患處便如碗如盆,高腫而痛甚者。縱欲下陷,緣正氣內固,不肯受,故或便秘,或發渴、發逆以拒之。是以骨髓終不焦枯,五臟終不傷也。疽之邪深,其稽留壅遏,內連五臟而不專攻於外,故身體或無熱,患處或不腫。毒甚者,聲嘶氣脫,眼黑眼小,十指腫黑如墨,多死也。治之之法,癰之初發,當以潔古法為主。表者散之,裡者下之,火以灸之,藥以敷之。膿未成者,必消膿。已成者,速潰。又當以《鬼遺方》為主,補填臟腑令實,勿令下陷之邪蔓延。外以火灸,引邪透出,使有穴歸著而不亂,則可轉死為生。今外科不分癰疽,一例宣熱拔毒。外以五香耗其氣,內以大黃竭其血。終不能自悟其藥之非。惜哉﹗《集驗》云︰癰疽之名雖多,而其要則二,陰陽而已。發於陽者,為癰,為熱,為實;發於陰者,為疽,為冷,為虛。故陽發,則皮薄色赤腫高,多有椒眼數十而痛;陰發,則皮濃色淡腫硬,狀如牛頸之皮而不痛。又有陽中之陰,似熱而非熱,雖腫而實虛。若赤而不燥,欲痛而無膿,既浮而複消,外盛而肉腐。陰中之陽,似冷而非冷,不腫而實,赤微而燥,有膿而痛,外雖不盛而內實煩悶。陽中之陰,其人多肥,肉緊而內虛。陰中之陽,其人多瘦,肉緩而內實。而又有陽變而為陰者,草醫涼劑之過也;陰變而為陽者,大方熱藥之驟也。然陽變陰者,其証多,猶可返於陽,故多生。陰變為陽者,其証少,不能複為陰矣,故多死。然間有生者,此醫偶合於法,百中得一耳。觀此,則癰與疽但有陰陽深淺內外虛實之分,而無大小之別。精要乃謂二寸至五寸為癰,五寸至一尺為疽者,謬矣。凡癰疽之脈沉實,發熱煩躁,外無赤痛,其邪深在裡,宜先疏通以絕其源。浮大數, 腫在外,當先托裡,恐邪入內。不沉不浮,內外証無,知其在經,當和榮衛。身無熱而脈數者,內有癰膿。數脈不時見,當生惡瘡。
諸癰腫,欲知有膿無膿,以手掩腫上熱者為有膿,不熱者為無膿。
人身之有經絡,猶地理之有界分。治病不知經絡,猶捕賊不知界分,其能無誅伐無過之咎乎?況手足十二經絡,有血氣多少之分。如手少陽三焦、足少陰腎、太陰脾,多氣少血。手厥陰心包絡、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多血少氣。手陽明大腸、足陽明胃,多氣多血。此其大較也。多血少氣者易愈,多氣少血者難療。氣多之經,可行其氣。血多之經,可破其血,不可執一也。
瘡瘍有五善七惡。動息自寧,飲食知味,一善也。便利調勻,二善也。膿清腫消,不臭,三善也。神採精明,語聲清爽,四善也。體氣和平,五善也。煩躁時嗽,腹痛渴甚,或泄利無度,小便如淋,一惡也。膿血大泄,腫 尤甚,膿色臭敗,痛不可近,二惡也。喘粗短氣,恍惚嗜臥,三惡也。目視不正,黑睛緊小,白睛青赤,瞳子上看,四惡也。肩背不便,四肢沉重,五惡也。飲食不下,服藥而嘔,食不知味,六惡也。聲嘶色敗,鼻青赤,面目四肢浮腫,七惡也。五善見三則瘥,七惡見四則危。《元戎》云︰瘡瘍自外而入者,不宜灸。自內而出者,宜灸。外入者,托之而不內。內出者,接之而令外。故經云︰陷者灸之。灸而不痛,痛而後止其灸。
灸而不痛者,先及其潰,所以不痛。而後及良肉,所以痛也。灸而痛,不痛而後止其灸。灸而痛者,先及其未潰,所以痛。而次及將潰,所以不痛也。凡人初覺發背,欲結未結,赤熱腫痛,先以濕紙覆其上,立視候之。其紙先乾處,即是結癰頭也。
取大蒜切成片,如當三錢濃薄,安於頭上,用大艾炷灸之。三壯即換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時方住。最要早覺早灸為上。一日、二日,十灸十活。三日、四日,六七活。五、六日,三四活。過七日,則不可救矣。若有十數頭作一處生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餅鋪頭上,聚艾於蒜餅上燒之,亦能活也。若背上初發赤腫一片,中間有一片黃粟米頭子,便用獨蒜,切去兩頭,取中間半寸濃薄,正安於瘡上,著艾灸十四壯,多至四十九壯。又頭為諸陽所聚,艾炷宜少而小。若少陽分野,尤不可灸。灸之多致不救。亦有因灸而死者,蓋虛甚孤陽將絕,其脈必浮數而大,且鼓,精神必短而昏,無以抵當火氣,宜其危也。方書治癰疽,用針烙者,乃用圓針如箸,如緯鋌大,頭圓平,長六七寸,一樣二枚,蘸香油於炭火中燒紅,於瘡頭近下烙之。宜斜入向軟處,一烙不透,再烙必得膿也,總要用得其宜。
若毒深針淺,膿不得出。毒淺烙深,損傷良肉。不當其所,他處作頭。此皆不能愈疾,反增痛苦,又有用砭鐮者,此血實者宜決之。砭鐮者,瓷鋒之類。未熟而決,以泄其毒,不可太深。所謂刺皮無傷肉,不可輕用。又有敷貼之法。初生之瘡,腫似有頭而未起,即當貼溫熱藥,引出熱毒。火就燥之義。若瘡腫初生即高起,四畔赤,宜搗生寒藥貼之,折伏其熱勢,驅逐其邪惡,撲火之義。大抵敷貼之法,欲消散腫毒,疏通血脈。寒熱錯綜,皆期於不成膿也。又有用淋洗法。瘡腫初生,一二日不退,須用湯水淋射之。其在四肢者,瀉漬之。其在腰腹及背者,淋射之。其在下部委曲者,淹漬之。無非疏導腠理,通調血脈,使無凝滯耳。
大凡瘡疽初生,皆如黍粒。其狀至微,人多忽視,因成大患。能防於未形,理於未成。朝覺夕治,則必無危困矣。否則膿血結聚,毒入深沉,束手待斃,悔之何及。夫以不貲之軀,緩慢自忽。更托命庸醫,任其措置,危殆可立而至,故醫不可不擇。然當知其飽讀經書,久諳疾候,洞明色脈,湯藥熟閑,更平素仁善孝義,臨事不惑者,方為良醫而濟我事也。又要在病患自克,不可恚怒悲憂,叫呼忿恨,及驕性情,縱口腹,任勞役,惟宜恬淡耐煩。至如患人左石,尤宜止息煩雜。一切打觸器物,諸惡音聲,爭辯是非,咒罵斗毆,產婦淫男,體氣不潔,腥膻穢濁,雞犬畜獸,並須遠離。設親友問疾者,可以預囑徐行,低聲款曲,禮畢躬退。勿令咨嗟驚訝,話舊談新,妄言虛實,亂舉藥方,久坐多言,重疊省問,勞煩病體,惑亂性情,為害非淺小也。其侍患者,宜壽近中年,性情仁濃。調治藥物,無失其時。畜中勿食野獸自死有病之肉。水族勿食異狀雜魚,及父母自身本命生屬。蔬中勿食不時、無名、大熱、大寒、滑泄之菜。果中勿食不時、酸澀難化及蟲蛀之物。只宜黃白粱米,稀粥,軟飯,瓜薺蘿卜薑醬,及酥爛潔淨豬羊等肉。勿令過飢,勿令太飽。此時猶忌一應面果炙 、煎炒肥甘濃味。若肌膚將平,惡肉去盡,瘡口收斂,尚忌起立行步,揖待賓客,房室宴會,嗔怒沐浴,登陟遨游,沖寒冒暑。直待瘡瘢平複,精神如故,氣力完全,方無所忌。百日內,慎勿觸犯之。此篇不但將護瘡疽,即一切虛損久疾,信能奉行,自然大有裨益。故錄出與世共寶之。
遠志酒 治一切癰疽發背,癤毒惡候。有死血陰毒在中,則不痛。傅之即痛。有憂怒等氣內攻,則痛。傅之即不痛。或蘊熱在內,手不可近,傅之清涼。或氣血虛而不斂,傅之自斂。
遠志(不以多少,泔浸捶去心,乾為末)
酒一盞,調末三錢,澄清飲之,以滓傅於患處。
獨勝散 治癰疽。皆緣血滯氣凝而致者。
香附子(去毛令淨,以生薑汁淹一宿,烙乾研極細)
上,無時,以白湯調二錢服。又云疽多由怒而得,但服香附,進食寬氣,自有神效。
人參敗毒散(見第三十七)
飛龍奪命丹 專治疔瘡發背,胸疽,吹乳,癰疽,一切無名腫毒。惡瘡無頭者,服之有頭。不痛者,服之知痛。已成形者,服之立愈。危急者,服之無失。
蟾酥(乾者,酒化) 雄黃(各二錢) 膽礬 寒水石(各一錢) 乳香 沒藥 銅綠(各二錢) 輕粉 麝香(各五分) 海洋(即蝸牛連殼,二十一個) 朱砂(一錢,作衣)
為末。先將海洋研為泥,和末,丸綠豆大。丸不就,加好酒多杵。每服三丸。
用蔥白三寸,令病者嚼爛,吐於男左女右手心。將爛蔥裹藥,無灰酒三、四盞,溫熱送下。避風蓋暖臥。約人行五里許,飲熱酒助藥力。發熱大汗為度。重不過三服。
蟾酥丸 治疔黃一切惡瘡。
川烏 蓮花蕊 朱砂(各一錢半) 乳香 沒藥(各二錢) 輕粉 蟾酥(各一錢) 麝香(五分)
為末,糊丸豌豆大。每服一丸。病重者二丸。依前奪命丹服法取汗。
真人活命飲 治一切癰疽腫毒。
穿山甲(三片切碎,蛤粉炒) 天花粉 甘草節 乳香 白芷 赤芍 貝母(各一錢) 防風(七分) 沒藥 皂角刺(各五分) 當歸尾(酒洗) 陳皮(各一錢半) 金銀花(三錢)在背,皂刺為君。在腹,白芷為君。在胸,加蔞仁二錢。在四肢,金銀花為君。
疔瘡,加紫河車草三錢。作一帖。老酒鐘半,煎一鐘,溫服。煎須用大瓦器,紙封口,勿泄氣。服看証上下,飢飽服之。能飲者,再飲數杯。忌酸物、鐵器。宜服於未潰之先。
護心散 治發背癰疽,發腦,發髭,腦虛頭暈,風濕等証。
甘草(炙,一錢) 綠豆粉(炒,二錢) 朱砂(研,水飛過,一錢)
上為細末,作一服,白湯調下。
防風通聖散(見第六十一)
神效托裡散 治癰疽發背,腸癰奶癰,無名腫毒, 赤疼痛,憎寒發熱。不問老幼,並治之。
黃耆(去蘆,五兩) 當歸(一兩八錢) 粉草(炙,八錢) 忍冬藤葉(五兩)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酒一盞半,煎至一盞。病在上,食後服。在下,食前服。少頃再進,留滓外傅。
正鐵箍散
貝母(去心) 白芷 蒼耳草灰(醋拌晒乾,各二兩) 或加龍骨二錢尤妙。
上為細末,水調或香油調,貼瘡上。
鐵井欄 治無名腫毒,或背疽。
芙蓉葉(重陽前收研末) 蒼耳(端午前收,燒灰存性)
上同研細,以蜜水調,傅患處四圍,露頭。
補中益氣湯(見第三十九)
玉樞丹(見第六十三)
十全大補湯(見第十六)
當歸補血湯(見第十六)
神仙太乙膏 治一切癰疽瘡毒,已潰未潰者。如發背,以溫水洗淨,軟絹拭乾,用緋帛攤貼。更為丸,冷水送下。血氣不通,溫酒下。赤、白帶,當歸酒下。咳嗽及喉閉纏喉風,並用新綿裹置口中噙化。一切風赤眼,捏作小餅,貼太陽穴,更以山梔子湯下。打撲傷損,外貼內服,橘皮湯下。腰膝痛,貼患處,鹽湯下。唾血,桑皮湯下。以蛤粉為衣,其膏可收十餘年不壞。又治瘰癧,用鹽湯洗貼,酒下一丸。楊梅瘡毒,潰爛者尤效。婦人經脈不通,腹痛,甘草湯下,並攤貼之。
疥瘡,用麻油煎滾,和膏塗之。虎、犬、蛇、蠍傷,刀斧傷,皆可內服外貼。
玄參 白芷 當歸 赤芍 肉桂 大黃 生地(各一兩)麻油二斤,入銅鍋內,煎至黑,濾去滓,入黃丹十二兩再煎,滴水掄軟硬得中,即成膏矣。腫毒跌撲疼痛,加乳香、沒藥。
製丹法︰黃丹先炒紫色,傾缸內,用滾水一桶泡之。再汲涼水滿缸,用棒常攪。
浸一宿,去水,再炒如前二次,方研令極細用。
替針丸雄雀糞(二十粒) 砂 陳倉米 沒藥(各一字)
上研勻,以米飯丸,如粟大。每用一粒,貼瘡口眼中,即潰膿出。
六君子湯(見第十六)
圍藥南星 草烏頭 黃柏 白芨(各二兩) 五倍子(炒一兩)
上為細末,調如糊,隨血圍匝如牆壁,可移險處於不險處如神。
金絲萬應膏 治 撲損傷,手足肩背並寒濕腳氣,疼痛不可忍。小兒脾疳,瀉痢,咳嗽,不肯服藥者。
瀝青(二斤半) 威靈仙 黃蠟(各二兩) 蓖麻子(一百個,去殼、研) 沒藥 乳香(各一兩別研) 麻油(夏二兩,春、秋三兩,冬四兩) 木鱉子(二十八個,去殼、切片子研。)
上先將瀝青同威靈仙下鍋熬化,以槐柳枝攪候焦黑色,重綿濾過。以瀝青入水盆,候冷成塊。取出秤二斤淨,再下鍋熔開。下麻油、黃蠟、蓖麻、木鱉子泥,不住手槐柳枝攪勻。須慢火,滴入水中不粘手,扯拔如金絲狀,方可。如硬,再旋加油少許。如軟,加瀝青。試得如法,卻下乳沒末。起鍋在炭火上,再用槐柳枝攪數百次。又以粗布濾膏在水盆內,扯拔如金絲。頻換水浸一日,卻用小銚盛。
如跌撲傷,於疼痛處火上炙熱貼,透骨肉為驗。連換熱水數浴之,則血瘀自消。
小兒脾疳貼患處。瀉痢,貼肚上。咳嗽,貼背心。
八珍湯(見第十六)
疥瘡大風膏 治一切乾濕疥瘡,並膿窠爛瘡。
大風子(二兩,去殼) 枯礬(四兩) 蛇蛻(燒存性) 樟腦 蜂窠(燒存性,各三分) 水銀(五分,用錫死之) 油燭(四兩)風子諸藥為末,入燭油,次入水銀,搗勻塗擦。
桃花隔紙膏 貼久患 瘡如神。驗過千百矣。
上好透明松香,水煮,隨換水,煮數十次,以色白味不澀苦為度。研細,入上上飛丹十分之四,再研勻。用豬板油去膜切碎,同藥搗勻,攤油紙上。作隔紙膏,上針刺多孔。先將苦茶洗患處淨,拭乾貼上。以絹帛緊包扎,一日一換。雖二十年 瘡,不消十紙。
千捶膏 治瘰癧。
瀝青(一兩) 杏仁(去皮,十三粒半) 蓖麻仁(四十九粒)同搗爛。初搗甚燥,如不能成膏者,搗千下,則漸柔粘矣。用布攤貼。未潰消,已潰出核。
烏龍膏 治一切癰疽發背,無名腫毒,初發 熱未破者。
用陳年小粉,不拘多少,入鍋炒令成黃黑色,取出待冷,碾極細,以陳米酷調,稀稠得所。如過稀,微火熬之,其色如漆。用瓷瓶收貯。遇有腫毒,量腫大小,用榜紙攤成膏藥,中剪一孔,露出毒頭,貼上疼痛即止。少頃覺癢,久則腫毒自消。甚效。
白麥飯石膏 治膿潰後,圍瘡口。
白麥飯石(二兩。有小於鵝卵石者,有大於鵝卵石者。其色有青、黑、白、紅點相間,惟松脆為佳。
以炭火 至紅,以好米醋淬之。如此 淬十數次,研為末,重羅去粗者。取細末入乳缽,數人更遞研五七日,如面極細為妙) 白蘞(二兩,研為細末) 鹿角灰(不用自脫者。須用帶腦頂骨全者。卻是生取之。截角作二、三寸長,灰火燒令煙盡。研,羅為末,再入乳缽,更遞研極細。二兩)
上三味,最要研得極細,方有效。粗則反致甚痛,細則大能止痛,收口排膿。(精粗之異如此。)和合。量藥末多寡,用陳好米醋,入銀、石器內,熬令魚眼沸。卻旋旋入藥末,用竹篾子不住手攪,熬一、二時久,令稀稠得所。提出以瓷器盛之。候冷,以紙蓋覆,勿令著塵。用時,先以豬蹄湯洗去膿血,以軟絹挹乾,鵝翎蘸膏塗敷四圍。凡有赤處盡塗之,但留中心一口如錢大。未潰,能令內消。已潰,則排膿如湍水。逐日令口收斂。瘡久肌肉腐爛,筋骨出露,用舊布片塗藥貼瘡,但內膜不穿,亦能取安。洗瘡勿可手觸嫩肉,亦不可口氣吹著。合藥,亦忌腋氣之人,及月經有孕婦人見之。仍可熬好米醋一大碗,收瓷器內,候逐日用藥。如瘡上久則藥乾,以鵝翎點醋拂拭藥上,勿令燥也。初則一日一洗一換藥。十日後,兩日一換。
古方云︰麥飯石,顏色黃白,類麥飯。曾作磨者尤佳。按麥飯石不可作磨。狀如麥飯團,生粒點。如無此石,當以舊面家磨近齒處石代之,取其有麥性故也。
或溪中尋白石如豆如米大者,即是也。其石大小不等,或如拳,如鵝卵,略如握聚一團麥飯。
精要神異膏 治諸般惡毒瘡癤,發背癰疽,其妙如神。
露蜂房(要用蜂兒多者為妙,細剪、淨,一兩) 全蛇蛻(鹽水洗淨、焙乾) 玄參(去蘆,各半兩) 綿黃 (七錢半) 黃丹(五兩,研細後入) 杏仁(去皮尖,切小片,一兩) 男子亂發(洗淨焙乾,如雞子大) 真麻油(一斤)
上件藥,先將麻油入銀銚中,同亂髮於風爐上,慢慢文武火熬。候發焦熔盡,以杏仁投入。候杏仁色變黑,好綿濾去滓。再將所熬清油入銀銚內。然後入黃 、玄參二味,慢火熬一二時。取出銚子,安一冷風爐上,候半時久,火力稍息,旋入露蜂房、蛇蛻二味,將柳枝急攪。移銚於火上,不住手攪。慢火熬至黃紫色,用綿濾過。後複入清油在銚內,乘冷投黃丹,急攪片時。又移銚於火上,文武火慢慢熬,不住手用柳枝攪千餘轉,候藥油變黑色,滴於水中凝結成珠子,則是膏成就矣。若珠子稀,再熬少時,必候得所,然後用瓷器內封收待用。或恐偶然熬火太過,稍硬難用,卻入少蠟熬添麻油在內,瓷器盛封,蓋於甑上蒸,乘熱攪勻,收而用之。膏藥熬成了,須用所盛瓷器,置淨水盆中,出火毒一晝夜,歇三日方可用。熬此膏藥,極難於火候,須耐煩看火緊慢。火猛,即藥中火發,千萬謹戒。(膏藥方甚多,效無過於此。)
內托複煎散 腫於外,根盤不深,形証在外而其脈浮者,病在皮肉,非氣盛,則必侵於內,急宜服之,托裡健胃。
地骨皮 黃芩 茯苓 芍藥人參 黃耆 白朮 桂 甘草 防己 當歸(各一兩) 防風(二兩)先以蒼朮一斤,水五升,煎三升,去術,入前藥再煎至三、四盞,取清汁,分三、四次,終日飲之。如未已,再煎半料飲之。如大便秘,煩熱,少服黃連湯。
如微利,及煩熱已退,仍與此散,使榮衛俱行,邪氣不能內傷也。
神仙蠟礬丸 治癰疽及腸癰。托裡消毒,固臟腑,止疼痛。
黃蠟(二兩) 明礬(三兩)先將黃蠟熔開,離火待少溫,入礬末和勻。眾手急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前酒下,每日二服。此藥不惟定痛生肌,且護膜止瀉,消毒化膿,內癰排膿,托裡之功甚大。金石藥毒發疽,非此莫治。更用白礬為末,每日酒服一錢尤效。
有遍身生瘡狀如蛇頭者,尤宜服之。每日百丸。若蛇蠍並一切毒蟲所傷,溶化熱塗患處,內更服之,毒即解。服至三、四兩以上,愈見其功。此宜於癰毒潰後服之,腸癰尤效。
癰疽收口藥
白龍骨 白蘞 乳香 沒藥(各半分)
為末摻之。
比天膏(此淮安王寡婦家秘傳)
麻黃 川芎 白芷 薄荷 草烏 全蠍(各二兩) 防風 連翹 黃芩 黃連 大黃 知母 貝母 當歸 蒼朮 羌活 桔梗 柴胡 荊芥 五倍子 海螵蛸 白芨 穿山甲 木鱉子 大風子 蛇蛻 梔子 血餘(各三兩) 椿皮 桑枝 槐枝 柳枝(二寸許者,各二十段) 片腦(一錢) 麝香(二錢) 乳香 沒藥(各五錢) 龍骨 血竭(各三錢) 輕粉(二兩) 赤石脂(三錢)
上麻黃等粗藥,入麻油內浸一宿。文武火熬至藥枯黑色。去滓再熬,滴水成珠。
每油二斤,入密陀僧一斤,收成膏。下片腦細藥,柳枝不住手攪,入水中,出火毒收用。
治癰疽發背,無名腫毒,疔瘡瘰癧,鼠瘡 瘡,棒瘡刀傷,便毒魚口,風癬頑瘡,多日不滿,口常流膿水,婦人吹乳奶疽,瘡癤等項。先將花椒湯洗淨貼。
肩背風吹,兩膊 疼,貼肩井穴。左右肘疼,貼曲池穴。
風寒濕氣,腰眼大腿酸麻,貼患處。兩曲膝冷痛,貼膝眼上。腳氣舉發,貼疼處。跌打損傷,貼患處。
以上諸証,俱用食鹽炒熱,布包熨患處,令透毛孔,方貼之。
仙傳萬靈膏(忌用鐵鍋煎)
羌活 獨活 山梔 兩頭尖 官桂 玄參 大黃 五倍子 當歸 白芷 皂角 天花粉 赤芍 生地 熟地 山茨菰 防風 黃連 川芎 紅芽大戟 連翹 桔梗 白芨(各六錢) 木鱉子(二十粒去殼) 白蘞 苦參(各六錢) 穿山甲(十片) 蓖麻子(八十粒去殼) 杏仁(四十粒) 血餘(四兩) 槐枝 柳枝 桑枝(寸許長者,各三十段) 巴豆(三十粒,去殼)
用麻油二斤四兩,春、秋浸三日,夏浸二日,冬浸五日。熬枯黑色,去滓再熬,滴水成珠。每油二斤,下飛丹一斤,松香三兩,黃蠟二兩,桐油二兩熬。不老不嫩。稍冷,入乳香、沒藥各六錢,血竭、阿魏、孩兒茶、百草霜、輕粉、馬莧膏各三錢,桑枝攪勻攤貼。
治癰疽發背 瘡。用火烘手熱,摩百餘下貼。已出膿者,不必摩。疥癬瘡,搔癢貼。風癩,用木鱉子火煨研爛,置膿上貼。無名腫毒,貼患處。跌撲刀斧傷,貼患處。風痰壅塞,貼心上,熱手摩百下。痞塊,木鱉子研爛,置膏藥上貼之。
以皮硝一兩,鴿糞五錢,蒜二個,搗勻。用面作一圈,圍定在膏藥外。熨斗火運藥上,令氣透。蠱脹,加煨木鱉,貼心下臍上,熱手摩百次。癱瘓濕氣痛,加煨木鱉貼患處,手摩百下。月經不調,貼血海穴,手摩百下。
解輕粉毒
用佛前照過陳年琉璃,燒存性,為末。每服二錢,酒調下。日服一二次。一月全愈。
花蕊石散 治一切打撲金刃傷損。身體出血者,急於傷處摻藥,其血化為黃水。如有內損,血入臟腑,熱煎童便,入酒少許,調一錢服之。若牛 腸出不損者,急送入,用桑白皮為線縫合。摻藥,血止立活。如無桑白皮,用生麻縷亦可。不得封裹瘡口,恐作膿血。以竹夾兩邊皮起亦好。如瘡乾,以津液潤之,然後摻藥。
婦人產後,敗血沖心,胎衣不下,並用童便調服。
硫黃(明淨者四兩,搗粗末) 花蕊石(一兩,搗粗末)二味拌勻,先用紙筋和鹽泥,固濟罐子一個。候泥乾,入藥於內,再用泥封口。
候乾,置四方磚上,書八卦五行字。用炭一秤,籠疊周匝。自巳、午時後下火,令漸漸上徹,直至經宿,火冷炭消。又放經宿,罐冷取出,研,貯瓷瓶內收用。
肺癰已成,寸數而實。肺痿之形,數而無力。
肺癰色白,脈宜短澀,不宜浮大,唾糊嘔血。
《金匱要略》問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肺痿之病,何從得之?師曰︰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脈數,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何?師曰︰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咳唾膿血。脈數虛者為肺痿,數實者為肺癰。又問曰︰病咳逆,脈之。何以知此為肺癰?當有膿血,吐之則死,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為風,數則為熱。微則汗出,數則惡寒。風中於衛,呼氣不入。熱過於榮,吸而不出。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舍於衛,其人則咳,口乾喘滿,咽燥不渴,時唾濁沫,時時振寒。熱之所過,血為之凝滯。蓄結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又云︰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製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之。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又云︰肺癰喘不得臥,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又云︰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桔梗湯主之。又云︰肺癰胸滿脹,一身面目浮腫,鼻塞清涕出,不聞香臭酸辛,咳逆上氣,喘鳴迫塞,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以上數條,《金匱要略》辯肺痿、肺癰之所成不同也。其言熱在上焦者,痿癰皆有熱也。其言咳者,痿癰皆有咳也。其言亡津液者,痿癰皆亡津液也。其言脈數者,痿癰皆脈數也。但痿屬肺氣虛,虛則雖有熱而不烈。熱不烈,則雖亡津液,不至燥涸,故雖咳而口中反有濁唾涎沫。熱雖客肺,亦不致腐良為膿,惟肺臟痿萃而已,其脈雖數而必虛。癰則不然,乃肺臟氣壅邪實。實則熱烈。熱烈,則津液亡而更加乾涸,故口中辟辟燥。烈熱迫肺,肺將腐傷,故氣逆而咳。咳即胸中隱痛也。津液既涸,脈應澀滯,而反滑數者,蓄熱腐化,挾有膿血之象,即謂之數實亦可。次條云︰寸口脈微而數者,以衛疏故微,邪鬱故數。衛疏邪鬱,故汗出表熱而且惡寒也。此言風之初襲,邪猶在表,不入於裡,惟隨呼出。中於衛而外傷皮毛,郁而為熱,其熱則不出於外,惟隨吸入,過於榮而內傷血脈。夫衛者,主表,主皮毛,陽也。風客之,則內關於肺。肺氣壅逆,故咳而喘滿。衛主氣,肺亦主氣。口咽為氣之門戶。氣不通調,則津液不周布,故口乾咽燥,或有時反唾濁沫。以熱不在胃,故不渴。衛疏邪客,時為振寒,此皆風中於衛,激動肺氣之証驗也。榮主裡,主血脈,陰也。熱迫之,則內及於脈。肺朝百脈而行榮衛,況邪自皮毛始。皮毛者,肺之合。由合入肺,肺受其熱,血為之凝結。久則腐敗為膿,隨吐而出如米粥。此皆熱過於榮,敗傷肺體之証驗也。始萌則在陽,在衛,屬氣分,故云可救。久則入陰,傷血脈,傷臟體,故云膿成則死。三條所云肺痿者,虛寒之痿,痿之變也。肺虛而寒則液不流布,故亦吐涎沫。無熱迫肺,則肺氣不逆,故不咳。無熱,故不渴。肺居最上,為諸氣之總司,而通調水道,下輸膀胱。遺尿小便數者,肺氣虛冷,有失通調之職,所謂不能製下也。氣虛於上,故眩。治以甘草乾薑湯者,薑以溫冷,草以補虛。草補土而不補金者,虛則補其母耳。服此溫劑而渴者,肺中必熱。是知遺尿、便數,非痿証,乃消渴也。即氣厥論所謂飲一溲二,肺消之屬。下四條所載已成癰、未成癰,皆肺氣壅塞之有餘者。前二條論中,頗悉其義。而皂角、葶藶、桔梗輩亦皆下氣、瀉壅、開結之藥,以方合証,理可想見,故不重解也。本文云︰肺癰已成,寸數而實者,即要略所謂脈數實者為肺癰。肺痿之形,數而無力者,即要略所謂脈數虛者為肺痿。必候於寸者,以肺居最上也。肺癰色白,脈宜短澀者,言其面色白為肺色,短澀為肺脈。色脈與証相符,故宜也。若脈浮大,是為火象。唾如米糊,嘔見膿血,是火克金。肺臟已傷,宜乎?
金匱甘草乾薑湯
甘草(四兩,炙) 乾薑(二兩炮)
上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金匱葶藶大棗瀉肺湯 治肺癰喘咳不得臥,或鼻塞清涕,不聞香臭酸辛,上氣迫塞,服此湯。可先服小青龍湯一劑,乃進此。(小青龍湯方見第十六。)葶藶(熬令黃色,搗丸如彈子大) 大棗(十二枚)
上先以水三升,煮棗取二升。去棗,內葶藶煮取一升。頓服。
桔梗湯 亦治血痺。今人用此為咽喉諸証要藥。(見第三十二。)
炙甘草湯(見第三十三)
千金甘草湯 治同桔梗湯。
甘草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減半。分溫三服。
千金生薑甘草湯 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生薑(五兩) 人參(三兩) 甘草(四兩) 大棗(十五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三升,分溫再服。
千金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 治肺痿吐涎沫。
桂枝 生薑(各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枚) 皂莢(一枚,去皮子炙焦)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微火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外台桔梗白散 治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
桔梗(去蘆) 貝母(去心,各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熬)
上三味為散。強人飲服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者,吐膿血。膈下者,瀉出。若下多不止,飲冷水一杯則定。
千金葦莖湯 治咳有微熱,煩滿,胸中甲錯,是為肺癰。
葦莖(二升) 薏苡仁(半升) 桃仁(五十粒) 瓜瓣(半斤)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葦莖得五升。去滓,內諸藥。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當吐如膿。
瀉白散 治肺癰。
桑白皮(炒,二錢) 地骨皮(去骨) 甘草(炙) 貝母(去心) 紫菀 桔梗(炒) 當歸(酒拌,各一錢) 栝蔞仁(一錢半)
作一劑。水一鐘,薑三片,煎八分,食遠服。
立齋云︰此方乃瀉肺邪消毒之劑也。若喘咳唾痰沫,肺脈浮數者,用之有效。
四物湯 治肺癰吐膿,五心煩熱,壅悶咳嗽。
貝母(去心) 紫菀(去苗土) 桔梗(炒,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上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五七沸,去滓。不拘時,稍冷服。如咳嗽甚,加去皮尖杏仁三枚同煎。小兒量減。
肺癰神方
用薏苡米為末,糯米飲調下,或入粥內煮吃亦可。一方用水煎服,當下膿血便愈。
濟生排膿散 治肺癰。得吐膿後,以此排膿補肺。
生綿黃 二兩,細末。每二錢,水一碗,煎五分服。
排膿散
黃 (鹽水拌炒) 白芷 五味子(炒、杵) 人參(各等分)
為細末。每服三錢。食後蜜湯調下。
肺癰收口方
肺癰收斂瘡口,只有合歡樹皮,或白蘞煎湯飲之。然不可飲於未吐膿血之先也。
肺癰方(又)
野毛栗根二兩,水二鐘,煎五分服。覺肺中微有聲,數次即愈。
治吐膿血方
吐膿血如肺癰,口臭,他方不應,宜消風散。入男子髮灰,清米湯下。兩服。
治肺癰方(又)
鮮百合搗汁,酒和服。六、七次愈。
試肺癰法
凡人覺胸中隱隱痛,咳嗽有臭痰,吐在水內。沉者是癰膿,浮者是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