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燈續焰

清 潘楫

卷十

痿病脈証第六十七

痿病肺虛,脈多微緩。或澀或緊,或細或濡。

痿者,委也。足痿不用,有委靡不振之義,故字從委。其証五臟俱能成,而此獨歸於肺者,本《素問》也。《素問》痿論岐伯曰︰肺熱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而生痿 。又曰︰肺者臟之長也,為心之蓋也。有所失忘,所求不得,則發肺鳴。鳴則肺熱葉焦。五臟因肺熱葉焦,發為痿 。觀岐伯所言,則知五臟之痿,必自肺始。內則先葉焦,而外則先皮毛虛弱急薄也。蓋肺居心上,為最高。外合皮毛,為最表。故云臟之長,心之蓋,主一身之氣而司呼吸,朝百脈而行榮衛。故平人氣象論曰︰臟真高於肺,以行榮衛陰陽也。其令收降,其化清肅。設有失忘,求謀不得,則肺氣鬱。郁則收者愈收,氣遏為火而熱生焉。熱則清肅之化不行,炎蒸之邪自迫。斯時也,氣不寧靜,則喘鳴;臟不濡潤,則焦萎,然不獨一肺止也。蒸熏榮衛,耗竭臟陰,嗣是五臟之合,如筋、脈、肉、骨之屬,亦皆不得其榮潤,而諸痿之証作矣。

故岐伯又曰︰心氣熱,則下脈厥而上。上則下脈虛,虛則生脈痿,樞折挈,脛縱而不任地也。(宜丹溪虎潛丸、補陰丸之類。)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乾。筋膜乾,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宜四物湯、三因加減四斤丸之類。)脾氣熱,則胃乾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宜東垣神效黃耆湯、錢氏瀉黃散之類。)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宜丹溪虎潛丸、三因加減四斤丸之類。)此皆言肺熱葉焦,皮毛急薄,熱留著不去,災及四臟而發為諸痿也。

若四臟不虛,無隙可乘,則熱亦不能遽襲。故下文岐伯複曰︰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故本論曰︰大經空虛,發為肌痺,傳為脈痿。(宜仲景炙甘草湯、黑地黃丸之類。)此言悲哀太甚,致心系急而胞絡絕。評熱論曰︰胞脈者,屬心而絡於胞中。絕則不能上交於心,亢陽內迫。內迫則血溢下崩,隨溲而出。崩則大經空虛,無以榮灌脈絡,故先為肌痺,而漸傳為脈痿也。又曰︰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故《下經》曰︰筋痿者,生於肝,使內也。(宜知柏八味丸、四物湯、加味逍遙散之類。)此言外想邪淫而不遂,及甚於入房。一則肝火抑郁,一則陰精耗亡,皆前陰所關。前陰者,宗筋也。宗筋無陰以養,而反為火迫,故弛縱痿弱,及淫念動而白物隨下。故筋痿者,生於肝使內也。
又曰︰有漸於濕,以水為事,若有所留,居處相濕,肌肉濡漬,痺而不仁,發為肉痿。故《下經》曰︰肉痿者,得於濕地也。(宜胃苓湯、仲景防己黃耆湯、東垣參朮湯之類。)此言從事於水濕之處,居處皆濕,漸受其邪,留著而濡漬肌肉之間。久則肌肉不仁,發為肉痿。故肉痿者,得之濕地也。
又曰︰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渴則陽氣內伐,內伐則熱舍於腎。腎者水臟也,今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為骨痿。故《下經》曰︰骨痿者,生於大熱也。(宜知柏八味丸、六味丸、補陰丸之類。)此言遠行勞倦,逢熱而渴。渴則內熱殊甚。內熱甚,則乘其虛者而迫之。遠行勞倦,則腎氣適虛。(經脈別論云︰持重遠行,汗出於腎,腎虛明矣。)腎虛,則受其熱而不能勝,漸至髓減骨枯,以致足不任身,發為骨痿。故骨痿者,生於大熱也。
又曰︰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於宗筋。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皆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腰脊不舉,似兼督脈証。)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前白淫似帶脈不引証。)故足痿不用也。
又曰︰各補其滎而通其俞,調其虛實,和其逆順。筋、脈、骨、肉,各以其時月受,則病已矣。前岐伯論痿之感受傳變,可謂盡矣,而終複歸之陽明者,何哉?

蓋陽明為水穀之海,沖為血海。此不言水穀而言五臟六腑之海,不言血而言經脈之海,見臟腑經脈,無非二者為之源。一潤宗筋為陽,一灌溪谷為陰。總宗筋而會於氣街,推陽明為之長者。氣街乃陽明正脈,亦有尊水穀之義。督脈直行,帶脈橫圍,陽明衝脈,皆屬帶而絡督。陽明虛,則不能榮養宗筋,而帶脈亦無力收引,故足痿不用也。是知束骨利機關者,必藉乎宗筋,而宗筋又藉陽明之榮潤,故治痿者獨取陽明也。然必兼視各臟之滎俞,宜補宜通;受病之時月,或衰或盛,而後逆順可和,虛實可調,病良已矣。此岐伯答帝治痿之針法也。其脈多微緩,或澀或緊,或細或濡者,以微應皮毛,緩應肌肉,澀應血脈,緊應筋膜,細濡應骨髓耳。

附方

虎潛丸(見第五十一)

補陰丸

黃柏 知母(俱鹽酒拌炒) 熟地黃 敗龜版(酥炙,各四兩) 白芍藥(煨) 陳皮 牛膝(酒浸,各二兩) 虎脛骨(酥炙) 鎖陽(酒浸、酥炙) 當歸(酒洗,各一兩半) 冬月加乾薑五錢半。
上為末,酒煮羯羊肉為丸,鹽湯下。

四物湯(見第二十一)

三因加減四斤丸 治腎、肝虛,熱淫於內,致筋骨痿弱,不自勝持,起居須人,足不任地,驚恐戰掉,潮熱時作,飲食無味,不生力氣,諸虛不足。

肉蓯蓉(酒浸) 牛膝(酒浸) 天麻 木瓜(乾) 鹿茸(燎去毛、切、酥炙) 五味子(酒浸) 熟地黃 菟絲子(酒浸、另研,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米飲任下。一方不用五味子,有杜仲。

東垣神效黃耆湯

黃耆(二錢) 人參(去蘆) 白芍藥 炙甘草(各一錢) 蔓荊子(銼二分) 陳皮(去白,五分)
水一盞八分,煎一盞,去滓,臨臥稍熱服。如小便淋澀,加澤瀉五分。如有大便熱証,加黃柏,酒炒四次,三分。麻木不仁,雖有熱,不用黃柏,再加黃 一錢。如眼縮小,去芍藥。忌酒、醋、濕面、大料物、蔥、韭、蒜及淡滲、生冷、硬物。麻木重甚者,加芍藥一錢。

錢氏瀉黃散(見第四十九)

仲景炙甘草湯(見第三十三)

黑地黃丸(見第五十一)

知柏八味丸(見第五十四)

加味逍遙散(見第五十一)

胃苓湯(見第十七)

仲景防己黃耆湯

防己(一兩) 甘草(半兩,炒) 白朮(七錢半) 黃耆(去蘆,一兩一分)
上銼。每抄五錢匕,生薑四片,大棗一枚,水盞半,煎八分,去滓溫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黃半兩。胃中不和,加芍藥三分。氣上沖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陳寒者,加細辛三分。服後當如蟲行皮中,從腰下如冰,後坐被上。又以一被繞腰以下,溫令微汗瘥。

東垣參朮湯 治氣虛顫掉。

人參 白朮 黃耆(各二錢) 白茯苓 炙甘草 陳皮(各一錢) 附子(甚者加。童便製,一錢)
水二鐘,煎八分,食前服。

六味丸(見第十六)

痺病脈証第六十八

風寒濕氣,合而為痺。浮澀而緊,三脈乃備。

痺之一証,無如《素問》痺論之精且詳矣。其言邪客之多少,傳變之淺深,証狀之虛實,腑臟之死生,榮衛形體之異,寒熱陰陽之分,皆辭義顯明,不可增損一字,茲錄全文於下。

黃帝問曰︰痺之安生?
岐伯對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痺,寒氣勝者為痛痺,濕氣勝者為著痺也。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
岐伯曰︰以冬遇此者為骨痺,以春遇此者為筋痺,以夏遇此者為脈痺,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痺,以秋遇此者為皮痺。
帝曰︰內舍五臟六腑,何氣使然?
岐伯曰︰五臟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內舍於其合也。故骨痺不已,複感於邪,內合於腎。筋痺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肝。脈痺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心。肌痺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脾。皮痺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肺。所謂痺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凡痺之客五臟者︰肺痺者,煩滿、喘而嘔。(宜當歸湯、紫蘇子湯之類。)心痺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乾善噫,厥氣上則恐。(宜茯神湯之類。)肝痺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引如懷。(宜萆薢丸、奇效人參散之類。)腎痺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宜加味五痺湯、奇效人參散之類。)脾痺者,四肢懈墮,發咳嘔汁,上為大塞。(宜溫中法曲丸、黃 丸之類。)腸痺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宜茯苓川芎湯之類。)胞痺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宜腎瀝湯之類。)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淫氣喘息,痺聚於肺。淫氣憂思,痺聚於心。淫氣遺溺,痺聚於腎。淫氣乏竭,痺聚於肝。淫氣肌絕,痺聚在脾。諸痺不已,亦益內也。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也。

帝曰︰痺其時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其入臟者死。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其留皮膚間者易已。

帝曰︰其客於六腑者何也?
岐伯曰︰此亦其食飲居處為其病本也。六腑亦各有俞,風、寒、濕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

帝曰︰以針治之,奈何?
岐伯曰︰五臟有俞,六腑有合。循脈之分,各有所發。各隨其過,則病瘳也。

帝曰︰榮衛之氣,亦令人痺乎?
岐伯曰︰榮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臟,洒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臟,絡六腑也。衛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 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腹。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氣合,故不為痺。

帝曰︰善。痺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其故何也?
岐伯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通。皮膚不營,故為不仁。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甲乙經》作乘。)陰,故為痺熱。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帝曰︰夫痺之為病,不痛何也?
岐伯曰︰痺在於骨,則重。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在於筋,則屈不伸。在於肉,則不仁。在於皮,則寒。故具此五者,則不痛也。凡痺之類,逢寒則蟲,(《甲乙經》作急。)逢熱則縱。

帝曰︰善。其脈浮澀而緊者,浮為風,澀為濕,緊為寒。乃一脈中見此三種,始為三邪雜合。若雜合中,邪有偏勝,則又當審脈之浮多、澀多、緊多,以別之也。主方十一首,固與本論腑臟証對,殊不知三邪之變見於形體者,不可勝紀。論中雖分行、痛、著三種,而三種之証未經列出。如痛痿走注、麻木不仁、拳攣重著等証,似與前方漠不相關。若概治之,恐迂緩無裨。故又選對証名方於後,以便採用焉。(行痺宜仙靈脾散、三因控涎丹。痛痺宜烏藥順氣散、丹溪二妙散。著痺宜東垣神效黃耆湯、溫經除濕湯、史國公浸酒之類。)

附方

當歸湯

當歸(酒洗二錢) 赤芍藥(煨一錢半) 獨活 防風 赤茯苓 黃芩 秦艽(各一錢) 杏仁(去皮尖,八分) 甘草(六分) 桂心(三分)
水二鐘,薑三片,煎八分,不拘時,溫服。

紫蘇子湯 治肺痺,胸心滿塞,上氣不下。

紫蘇子(炒,八兩) 半夏(湯洗,五兩) 陳皮(去白) 桂心(各三兩) 人參 白朮 甘草(炙,各二兩)
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生薑五片,棗一枚,煎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茯神湯 治心痺,神思昏塞,四肢不利,胸中煩悶,時複恐悸。

茯神(去木) 羌活(去蘆) 麻黃(去根節) 麥門冬(去心、焙) 龍齒(各一兩) 遠志(去心) 犀角屑 薏苡仁 人參(去蘆) 蔓荊子 防風(各七錢五分) 赤芍藥 甘草(炙,各五錢)
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鐘,薑五片,煎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萆薢丸 治肝痺,緩筋脈,去邪毒,調榮衛。

萆薢 羌活(去蘆) 天麻(酒浸一宿、切、焙,各一兩) 附子(炮、去皮臍,半兩) 乳香 沒藥(另研,各二錢半)
上為細末,入乳香、沒藥同研勻,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空心溫酒化下。日再服。

奇效人參散 治肝痺,氣逆,胸脅引痛,眠臥多驚,筋脈攣急。此藥鎮肝去邪。

人參(二兩) 杜仲(去粗皮、炒) 黃耆(蜜炙) 酸棗仁(微炒) 茯神(去木,各一兩) 五味子 細辛(去苗) 熟地黃 秦艽(去苗土) 羌活(去蘆) 丹砂(細研) 芎 (各半兩)
上為細末。入丹砂,再研令勻。每服一錢,不拘時,溫酒調下。日三服。

加味五痺湯 治五臟痺証。

人參 茯苓 當歸(酒洗) 白芍藥(煨) 川芎(各一錢,肝、心、腎痺倍之) 五味子(十五粒) 白朮(一錢,脾痺倍之) 細辛(七分) 甘草(五分)
水二鐘,煎八分,食遠服。肝痺加酸棗仁、柴胡。心痺加遠志、茯神、麥門冬。

脾痺加濃朴、枳實、砂仁、神曲。肺痺加半夏、紫菀、杏仁、麻黃。腎痺加獨活、官桂、杜仲、牛膝、黃 、萆薢。

溫中法曲丸 治脾痺,發咳嘔汁。

法曲(炒) 枳實(麩炒) 白茯苓 吳茱萸(湯浸、焙炒) 桂心 濃朴(去皮,薑汁炒) 當歸(切,焙) 甘草(炙,各三兩) 麥 (微炒五合) 細辛(去苗) 乾薑(炮) 麥門冬(去心焙) 附子(炮、去皮臍) 桔梗(炒) 人參(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前熱水下。日三服。

黃耆丸 治脾痺,肌肉消瘦,心腹脹滿,水穀不化,食即欲嘔,飲食無味,四肢怠惰,或時自利。

黃耆(銼) 石斛(去根) 附子(炮、去皮臍) 肉蓯蓉(酒浸、切、焙) 益智(去皮) 白朮人參(各一兩) 濃朴(去皮、薑汁炒) 桂心(各一兩半) 五味子 當歸 白豆蔻(去殼)枳實(麩炒) 沉香(銼) 良薑(各七錢五分) 訶黎勒(煨、去核,二兩) 吳茱萸(湯洗)丁香(各半兩)
為細末。煮棗肉和搗五百杵,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溫酒送下。

茯苓川芎湯

赤茯苓(一錢半) 桑白皮 防風 蒼朮(米泔浸一宿、炒) 麻黃 芍藥(煨) 當歸(酒洗,各一錢) 官桂(五分) 川芎(一錢二分) 甘草(四分)
水二鐘,棗二枚,煎八分,食前溫服。

腎瀝湯

麥門冬(去心) 五加皮 犀角(各一錢半) 杜仲(薑汁炒,去絲) 桔梗 赤芍藥(煨)木通(各一錢) 桑螵蛸(一個)
水二鐘,入羊腎少許,煎八分,食前服。

仙靈脾散 治風走注,往來不定。

仙靈脾 威靈仙 芎 蒼耳子(炒) 桂心(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不拘時。

三因控涎丹(見第二十二)

烏藥順氣散(見第六十五)

丹溪二妙散 治筋骨疼痛因濕熱者。如有氣,加氣藥。如血虛,加補血藥。如痛甚,加薑汁,熱辣服之。

黃柏(炒) 蒼朮(炒製、去皮)
上為末,生薑研,入湯煎沸調服。此二物皆有雄壯之氣,如表實、氣實者,少酒佐之。

東垣神效黃耆湯(見第六十七)

東垣溫經除濕湯 治肢節沉重,疼痛無力之聖藥。

羌活(七分) 獨活 黃柏 麻黃(去節) 當歸(各三分) 柴胡 黃 黃連 木香 草豆蔻神曲(各二分) 人參 甘草(炙) 澤瀉 豬苓 白朮(各一錢) 陳皮 蒼朮(各二錢) 白芍藥(三錢) 升麻(五分)
上作二服。用水二大盞,煎一盞,去滓,食遠稍熱服。

史國公浸酒方 專治左癱右瘓,四肢頑麻,骨節 疼,諸般寒濕風氣。

當歸 虎脛骨(酒浸一日,焙乾酥炙) 羌活 鱉甲(炙) 萆薢防風(去蘆叉) 秦艽 川牛膝松節 晚蠶沙(各二兩) 枸杞子(五兩) 乾茄根(八兩,飯上蒸熟)
用無灰酒一斗,絹袋盛藥入酒內,封十日。取飲時,不可面向壇口,恐藥氣衝人頭面。飲酒不可間斷。飲盡,藥滓晒乾為末,米糊丸梧子大,空心酒下五十丸。忌食發風動氣之物。

五疸脈証第六十九

五疸實熱,脈必洪數。澀微屬虛,最忌發渴。

疸者,黃膽也,謂濕疸、穀疸、女勞疸、酒疸及黃汗也。名雖分五,實脾胃為之總司,濕熱為之原始。夫脾胃屬土,合肌肉而主四肢。其化濕,其性滯著,其色黃,其脈遲緩。所畏者風木,而複喜風之燥。能製者寒水,而反惡水之濕。人之病也,若內無脾胃之郁,外無風濕之搏,雖有外邪,氣機自利,熱不 蒸,黃又何自而成乎?故《金匱要略》論濕疸曰︰寸口脈浮而緩,浮則為風,緩則為痺。痺非中風,四肢苦煩,脾色必黃,瘀熱以行。蓋言風之獨行者,乃名中風。中風則腠理空疏,皮毛開泄,汗出熱越,不能發黃。今則脈浮而緩,浮固為風,緩為土濕。濕則痺著,非若風之疏利,必郁瘀成熱。脾土所主之四肢,亦苦煩悶,而黃色則蒸行於表也。其論穀疸,則曰︰趺陽脈緊而數,數則為熱,熱則消穀。緊則為寒,食即為滿,尺脈浮,為傷腎。趺陽脈緊,為傷脾。風寒相搏,食穀即眩。穀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流,小便不通。陰被其寒,熱流膀胱,身體盡黃,名曰穀疸。夫人飲食入胃,胃主消納,脾主運輸。脾胃溫和,兩稱其職。今胃熱而過於強,則徒能消納。脾寒而失之弱,則不能運輸。既寒且弱,肝木得以乘之。木者,風也。風與寒搏,脾愈不運。更加以食,氣愈不消。搏於寒,則中為滿。搏於風,則上為眩。氣既不消,胃中自濁。濁則不能清升,而反下流。下流則脾之緊寒乘腎,胃之數熱乘膀胱。(《尚書》洪范曰︰土爰稼穡。稼穡作甘。夫萬物藉土以生,人賴稼穡以養。稼穡者,穀也。穀氣下流,而必歸之腎與膀胱者,亦土乘水義。《難經》三十七難曰︰脾氣通於口,口和則知谷味矣。脾主五味,食味之歸於脾者不可勝數,而獨言一谷味者,正稼穡作甘之義也。)

膀胱者,州都之官,主藏津液。腎者水臟,主通二陰。熱流膀胱,而小便又複不利。水與熱鬱,未有不蒸 而成黃者。以膀胱太陽主表,故黃遍於周身也。(或兼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黃為穀疸。宜茵陳東加減主之。)其論女勞疸,則曰額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熱,薄暮即發,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勞疸。腹如水狀,不治。此言女勞而成疸,則黃不言可知矣。細察仲景文義,是亦穀氣鬱蒸之變証也。蓋人過勞於房室則傷精,精傷則腎虛,腎虛則真水不足,真水不足則相火熾炎。於是胃中濁熱之氣,不流於膀胱而竟歸之腎。一以乘不足之水虛,一以就同類之火熾。火熾則君火亦因而動。況子午同氣,心腎交通,故不惟腎經之足心熱,而心經之掌心亦熱也。薄暮氣降而屬陰,乘其已虛之陰,助其下流之勢,無如此際,故薄暮病即發也。膀胱雖虛急,而熱不內蓄,故小便自利也。若濕熱相火鬱甚,久而不愈,則脾氣積而不運,腎氣散而不藏,致腹脹如有水狀者,是脾腎兩敗,故不治也。

《金匱》又云︰黃家日晡所發熱,而反惡寒,此為女勞得之。膀胱急,少腹滿,身盡黃,額上黑,足下熱,因作黑疸。其腹脹如水狀,大便必黑,時溏。此女勞之病,非水也。腹滿者難治,宜硝礬散主之。其論酒疸,則曰︰心中懊憹而熱,不能食,時欲吐,名曰酒疸。酒疸者,過飲而病黃,亦穀氣鬱蒸之變証也。

《靈樞》論勇篇云︰酒者,水穀之精,熟谷之液也。熟則已經醞釀,拔其精微,蛻其糟粕,純陽氣勝之物。其性 悍,多升而少降。(今人飲少酒即頭面先紅,此多升少降之明驗也。)非上所云穀氣,未經腐熟醞釀者比。故濕熱不流於下,但積於中焦,郁胃熏心,令人外發黃而內煩懊,不能食而時欲吐也。

又云︰酒疸諸証,小便不利,心中熱,足下熱,又或無熱,譫語,小腹滿,欲吐,鼻燥。其脈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心中熱,欲嘔者,吐之愈。酒疸下之,久久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齏狀,大便正黑,皮膚抓之不仁,其脈浮弱,雖黑微黃,故知之。酒疸心中懊憹,或熱痛,梔子大黃湯主之。黃汗一証,仲景《金匱要略》收入水氣病中,其主治與治疸亦自懸絕。後人以其汗黃,遂列為五疸之一,實非疸也。

今本文既云五疸,則黃汗在其中,似不可移去,姑從之,而論治仍從《要略》。在圓機者,自為識別可也。《要略》曰︰黃汗之為病,身體重,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汗,脈自沉,從何得之?師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宜黃 芍桂酒湯主之,此黃汗之病因也。蓋人作勞汗出,陽氣動張,陰液妄泄。此時玄府未閉,榮衛兩虛,即浴於水。水寒之邪,未有不乘虛而入者。入則水濕內侵,浮陽外拒,郁搏於肌肉之間。肌肉者,脾土之合,故身則發熱,而汗則見黃色也。原以榮衛虛而受邪,邪入則愈虛,而陽仍不固,陰液仍泄。即仲景所云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之義。以汗液出多,故渴。以水氣在表,故狀如風水。水性就下,故脈沉。治以黃 芍桂酒湯者,所以和榮固衛,托裡建中,則黃從汗減,水從汗消,與治疸之發汗利小便者,固不可同日語也。

又云︰黃汗之病,兩脛自冷。假令發熱,此屬歷節。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盜汗出者,此榮氣也。若汗出已,反發熱者,久久其身必甲錯。發熱不止者,必生惡瘡。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 。 即胸中痛。又從腰以上汗出,下無汗,腰髖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為黃汗,桂枝加黃耆湯主之。此黃汗之變証也。黃汗既為陰陽兩虛,陽則浮散於表,陰則脫根於下。兩脛逆冷者其常也。今不冷而反發熱,是熱為濕鬱所成,乘陰之虛,流注下焦,以及於脛。而脛以上之諸節,歷遍而痛,不言可知。此黃汗之傳為歷節者如此。衛者,陽氣也。勞則陽動,陽動則衛氣張散。卒逢食穀,胃陽驟升。張散之虛陽不能羈穀氣之 悍,故與之俱出而為汗也。又暮為陽衰之時,勞動衰耗之陽,暮則愈衰。衰則不能外固,而汗因盜出矣。此黃汗之挾勞氣者如此。

凡熱隨汗而解者,理之常也。今汗已,反更發熱,如是久久,則津液續亡,肌膚枯澀,身體又安得不甲錯乎?甲錯而熱仍不止,不但淺災肌膚,亦將禍延肉理。惡瘡之生,勢所必然。(如流注癰毒之類,故云惡。)身重者,水濕之邪也。汗出輒輕,似乎邪解,今云久久者,必輕而複重,重而複輕。亡散衛陽,耗竭津液,不知其幾。而邪仍不去,則必轉為身 ,而胸中痛矣。

《靈樞》本藏篇云︰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致密。又云︰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素問》痺論又云︰衛氣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腹。調經論亦云︰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觀諸篇論,則知人身分肉腠理,皆衛氣之所充實。上焦胸腹,皆衛陽之所布輸。今衛氣亡散,分肉腠理不能致密,而反空虛,空虛故而動。上焦胸腹不得受其熏布,亦隨 而為虛痛也。(痛必欲按。)榮氣既虛,衛複不固。況腰以上為陽,陽主開,故汗出。腰以下為陰,陰主闔,榮衛虛而邪複滯著,故無汗。惟其無汗,邪不松解,故如有物在皮中,而腰 為之弛痛也。劇則三焦皆無所御,榮衛不能相將。氣不將於上,則不能食。氣不將於中,則生煩躁。氣不將於下,則小便不利。治以桂枝加黃耆湯者,與上條黃 芍桂酒湯之義亦同。但此條云食已汗出,常暮盜汗,汗已反熱,汗出輒輕而不解,汗上出而下無,皆似病在汗處,故加薑、棗、甘草,蓋欲助脾胃以行津液,益辛甘以別取正汗耳。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脈浮,宜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黃耆湯主之。(治疸利小便,固一定之法。然脈浮者郁在表,又宜以汗解也。)諸黃,豬膏髮煎主之。黃膽病,茵陳五苓散主之。(二皆通治之方。)

黃膽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為表和裡實,當下之,宜大黃硝石湯。(汗出為表和,腹滿、便實為裡實。裡實者宜下之。)

黃膽病,小便色不變,欲自利,腹滿而喘,不可除熱,熱除必噦。噦者,小半夏湯主之。(小便色不變,大便欲自利,裡無熱也,則喘滿為虛象。若認為熱而除之,必胃寒作噦矣。)

諸黃腹痛而嘔者,宜柴胡湯。(腹痛而嘔,半表半裡。柴胡湯即小柴胡湯也。)男子黃,小便自利,當與虛勞小建中湯。(黃而小便自利,知非濕鬱,乃男子勞役傷脾所致。脾傷則見土色。)

病黃膽,發熱煩喘,胸滿口燥者,以病發時,火劫其汗,兩熱所得。然黃家所得,從濕得之。一身盡發熱而黃,肚熱。熱在裡,當下之。(凡病肚熱者,熱在腹,不獨疸也。手按則知。)

脈沉,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皆發黃。(沉為在裡,渴為裡熱。熱則多飲,而小便複不利,必郁為黃。)

腹滿,舌痿黃燥,不得睡,屬黃家。(胃土郁則水液不分布,故腹滿、舌燥。經云︰胃不和則睡不安,皆黃家之先驅也。)

黃膽之病,當以十八日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劇為難治。(土旺於四時各十八日,濕土之病期亦應之。十日以上則旺氣漸衰,邪宜漸退。反劇者則正不勝邪,故云難治。)

疸而渴者,其疸難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發於陰部,其人必嘔。發於陽部,其人振寒而發熱也。(濕土郁而成疸,內關脾胃。發於脾陰則嘔,發於胃陽則振寒發熱,皆二經是動之病。)

正文云︰五疸實熱,以疸皆濕與熱鬱。外不得通,內不得泄, 蒸成黃。虛鬆而有通泄處,則不能成黃,故曰實熱,若是則脈自應洪數。澀微者,自應為虛黃也。渴為裡熱,黃為表蒸。表裡熱亢,陰何以堪?又疸既濕鬱,汗溺不通,可複加之飲乎?渴則多飲,故最忌也。(丹溪云︰黃膽不必分五。總是濕熱不分。則何以處治,是失之太簡。巢氏廣為九疸,亦先之太繁。惟《金匱》論証處方,言言中的。學人宗之,自無過不及之偏也。)

附方

金匱茵陳湯 治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黃,名為穀疸。

茵陳蒿(六兩) 梔子(十四枚) 大黃(二兩)
上以水一斗,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金匱硝石礬石散 治女勞疸。身黃額黑,日晡發熱惡寒,膀胱急,小腹滿,足下熱,因作黑疸。其腹滿如水狀,大便必黑,時溏,此女勞之病,非水也。

硝石 礬石(各燒,等分)
上為散,以大麥粥汁和服二錢,日三。重衣覆取汗,隨大小便去。小便黃,大便黑,是其候也。

金匱梔子大黃湯 治酒疸,心中懊憹,或熱痛。

山梔子(十四枚) 大黃(一兩) 枳實(五枚) 豆豉(一升)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二升,分溫三服。

金匱黃 芍桂酒湯

黃 (五兩) 白芍藥 桂枝(各三兩)
上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三升,溫服一升。當心煩,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煩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

金匱桂枝加黃耆湯 治黃膽脈浮而腹中和者,宜汗之。若腹滿,欲嘔吐,懊憹而不和者,宜吐之,不宜此方。

桂枝 白芍藥 生薑(各三兩) 黃 甘草(各二兩) 大棗(十二枚)
上以水八升,煮三升,溫服一升。須臾,飲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金匱豬膏髮煎

豬膏(半斤) 亂髮(如雞子大,二枚)
上二味和膏中,煎發消藥成,分再服。病從小便出。

金匱茵陳五苓散

茵陳蒿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
上二味和,先食飲方寸匕。日三服。

金匱大黃硝石湯

大黃 黃柏 硝石(各四兩,一作滑石) 梔子(十五枚)
上以水六升,煮二升,去滓,內硝石,更煮取一升。頓服。

金匱小半夏湯

半夏(一升) 生薑(半斤)
上以水七升,煮一升半,分溫服。

小柴胡湯(見第四十三)

小建中湯(見第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