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燈續焰

清 潘楫

卷一

血脈隧道第一

脈乃血 ,氣血之先,血之隧道,氣息應焉。
水自源而分流曰 。合分起伏,道各井然。人身之血,猶夫水也。血中之脈,猶夫 也。 通則水源活,脈通則氣血行。氣也,血也,其在於人身,渾淪之?,非一非二。設經脈不先為流轉,則潛行默運之機礙矣。 濡守使,又安望其各盡乃職耶。(《難經》二十二難曰︰氣主 之,血主濡之。《素問》陰陽應象論曰︰陰在內,陽之守;陽在外,陰之使。)隧道,即經脈也。言其在血中,精密隱隧,自成一道。《靈樞》營氣篇云︰營氣之道,內谷為寶。穀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營出中焦之義了然。)《靈樞》決氣篇云︰中焦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壅遏猶言擁迫,使入隧道,而無別道可避也。)《靈樞》衛氣篇云︰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

《靈樞》營衛生會篇云︰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合諸篇論觀之,乃知血為總名,而脈則指營氣流行不息之道耳。若與血二,實無有二。然非呼吸,不能流行,故曰氣息應焉。(仲景平脈篇云︰呼吸者,脈之頭也。又《靈樞‧動輸篇》云︰其行也,以息往來。)

法地合心第二

其象法地,血之府也,心之合也,皮之部也。
天陽地陰,氣陽血陰。人之脈,以血為體,固當配地。然觀其上下周匝,出入臟腑,聯絡貫通,起伏交會,一如大氣之行於地中。故地有脈而山川秀麗,人有脈而形體安全。象之吻合,莫有肖於此者。故曰其象法地,能再因其象而取法焉。則吾醫之識脈,與堪輿之尋龍,無二義也。府者,藏也,聚也。隧道乃精專所注,故為血之府。充遍人身,應夏火之氣。中焦變赤,得正南之色,故為心之合。肺主皮毛而朝百脈,如部落然,故為皮之部。(《素問》五臟生成篇云︰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又六節臟象篇云︰心者生之本,其充在血。肺者氣之本,其充在皮。又五臟生成篇云︰諸血者皆屬於心,諸氣者皆屬於肺︰又平人氣象論云︰藏真高於肺,以行營衛陰陽。又經脈別論云︰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府。)

始生營衛第三

資始於腎,資生於胃。陽中之陰,本乎營衛。
營者陰血,衛者陽氣。營行脈中,衛行脈外。
腎為十二經脈之根,故曰資始。胃乃生化之源,故曰資生。腎之與胃,蓋有先後天之分焉。《靈樞》經脈篇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幹,脈為營,筋為剛,肉為強,皮膚堅而毛髮長。穀入於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此即資始資生之注腳也。所謂陽中之陰者,蓋本乎營衛耳。營者營運於中,衛者護衛於外。營為陰血,行脈之中,入隧道也。衛為陽氣,行脈之外,不入隧道也。

氣動脈應第四

脈不自行,隨氣而至。氣動脈應,陰陽之誼。
氣如橐 ,血如波瀾。血脈氣息,上下循環。
氣,陽也。血,陰也。陽主動,陰主靜。脈之行也,必氣為之先。氣行則血行,氣動則脈動。陰陽相應而不相失,如交誼然。
橐,圈橐也,無底之器。 ,管 也,有孔之物。夫陽氣之自頂至踵也,雖固護於外,無間隔於中。其游行出入,溪谷募腠,又各有竅穴,故如橐如 。波,微浪也,湧疊而前。瀾,回瀾也,旋渦而返。
血之在氣中也,隴湧流行,亦複回環灌溉,故如波如瀾,若合若分,互為體用。周流上下,無始無終,此則循環之義矣。

寸口大會男女定位第五

十二經中,皆有動脈。惟手太陰,寸口取決。
此經屬肺,上系吭嗌。脈之大會,息之出入。
一呼一吸,四至為息。日夜一萬,三千五百。
一呼一吸,脈行六寸。日夜八百,十丈為準。
初持脈時,令仰其掌。掌後高骨,是謂關上。
關前為陽,關後為陰。陽寸陰尺,先後推尋。
心肝居左,肺脾居右。腎與命門,居兩尺部。
魂魄榖神,皆見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
左大順男,右大順女。本命扶命,男左女右。
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為人迎,右為氣口。
神門決斷,兩在關後。人無二脈,病死不愈。
男女脈同,惟尺則異。陽弱陰盛,反此病至。

十二經者,即手足三陰三陽之經脈也。其始從中焦注手太陰肺,手太陰肺注手陽明大腸,手陽明大腸注足陽明胃,足陽明胃注足太陰脾,足太陰脾注手少陰心,手少陰心注手太陽小腸,手太陽小腸注足太陽膀胱,足太陽膀胱注足少陰腎,足少陰腎注手厥陰心包,手厥陰心包注手少陽三焦,手少陽三焦注足少陽膽,足少陽膽注足厥陰肝,足厥陰肝還複注手太陰,是謂一周。其脈數十二經,共長十六丈二尺。各有長短,亦逐經各有動脈。如手太陰脈動中府、雲門、天府、俠白;手陽明脈動合谷、陽溪;足陽明脈動沖陽、大迎、人迎、氣衝;足太陰脈動箕門、沖門;手少陰脈動極泉;手太陽脈動天窗;足太陽脈動委中;足少陰脈動太溪、陰谷;手厥陰脈動勞宮;手少陽脈動禾 ;足少陽脈動下關、聽會;足厥陰脈動太沖、五里、陰廉之類。既皆有動脈,是皆可即其脈以診病。今惟取手太陰寸口動脈,決諸病之死生吉凶者,何耶?蓋手太陰一經,內屬肺臟。其經起於中府,終於少商,其肺系上連喉嚨吭嗌以通呼吸。肺主一身之氣,氣非呼吸不行,脈非肺氣不布。故仲景云︰呼吸者,脈之頭也。又寅初方升之氣,出於中焦。中焦,指胃也。蓋胃為水穀之海,屬土居中。灌溉四臟以及百骸。所謂灌溉者,無非一水穀之氣。四臟中固有土,而土中亦具四臟。(即胃氣中要有弦、鉤、毛、石,弦、鉤、毛、石中要有胃氣義。)脈之晝夜,五十環周。始於此,亦終於此。始終循環,原無少間。但以一日夜分四時論之,必以寅初為更始也。故《素問》脈要精微論云︰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蓋以此時,諸脈更始於胃。
其大小虛實,躁靜疾徐,種種畢露。出於胃,即注於肺,最為切近。又必由肺之呼吸以行,此所謂肺朝百脈也。呼出於陽,吸入於陰。一呼脈二至,一吸脈二至,總四至為一息。一日一夜,約一萬三千五百息,即此一呼一吸,脈氣行去六寸,以一萬三千五百息算來,共得八百一十丈。以脈數之十六丈二尺折算,應得周行於身五十度,此晝夜脈行度數之準則也。(據越人二十三難云︰脈數總長十六丈二尺,任督二蹺在內。以一呼一吸行六寸算之,晝夜一萬三千五百息,共行八百一十丈。周於身者,得五十度。後又云︰其始從中焦注手太陰,終於足厥陰。厥陰複還注手太陰,所謂如環無端者。不知二蹺、任督從何處接入?豈附行於足少陰、太陽耶?附則不能在循環注接之內。當俟知者。)凡初持人之脈,先令仰手。以腕之高骨對平處,謂之關上關前為陽,後為陰。陽曰寸,陰曰尺。尺至寸,長一寸九分。即此一寸九分,三部分之,為寸、關、尺也。關居中,若為陰陽界限,而陰陽實互交於此。能先後細為推究,未有不得其病情者。三部中又各有定位。
木火居左,金土居右,水居其下。若以相生論之,則左關肝木生左寸心火,左寸心火生右關脾土,右關脾土生右寸肺金,右寸肺金生兩尺腎水。魂為肝神,魄為肺神。谷不可言脾神,然其變化資生,生死以之,更神乎神矣。榖神,一魂魄也;魂魄,一榖神也,而又總攝於心君。游行出入,雖無處不到;而盛衰逆順,未有不從寸口驗焉。左肝、心為木、火,為陽主升,主生長,職多發施,故曰司官。右肺、脾為金、土,為陰主降,主收受,職多聚納,故曰司府。男子生於寅,以陽為體。左陽也。左大則氣鐘於陽,故在男為順。女子生於申,以陰為體。右陰也。右大則氣鐘於陰,故在女為順。由是男女之本命分系於左右,順則雖病,而本命猶可扶持。關前一分,人命之主者,指魂魄榖神也。左為人迎,右為氣口者,指司官、司府也,決斷神門。關後有兩者,指兩腎也。即應腎間動氣也,即《難經》八難所謂三焦之原,守邪之神,故曰神門。關前榖神、關後神門二脈,即生人之先後二天也。無二者,言無此二脈也。無則根本絕矣,故死。(即無一亦死。)仲景云︰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殆亦關前關後之謂乎?男女脈同,同於定位。惟尺則異,異於盛衰。男子鐘於陽,故陰弱。女子鐘於陰,故陰盛。
獨驗於尺者,天一資生之始,陰陽即判於此耳。(尺乃生人之根本,如草木之色香華實皆判定於根 。)反此,則男得女盛,女得男弱,男女皆失其常,故當病至。

七診九候第六

脈有七診。曰浮中沉、上下左右,消息求尋。
又有九候,舉按輕重,三部浮沉,各候五動。
寸候胸上,關候膈下,尺候於臍,下至跟踝。
左脈候左,右脈候右。病隨所在,不病者否。
浮為心肺,沉為腎肝,脾胃中州,浮沉之間。
心脈之浮,浮大而散。肺脈之浮,浮澀而短。
肝脈之沉,沉而弦長。腎脈之沉,沉實而濡。
脾胃屬土,脈宜和緩。命為相火,左寸同斷。

與皮毛相得曰浮,按之至骨曰沉,中則在浮沉之間,上下即寸與尺,此概兩手六部而言也;左右,左手、右手也,是謂七診。言能消息細求,錯綜審別,則上下表裡之病,無遁情矣。一說上下左右,即脈要精微論所云︰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竟,盡也。上竟於魚際,下竟於尺末。)

又《素問》三部九候論云︰獨小者病,獨大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獨熱者病,獨寒者病,獨陷下者病。亦謂之七診,但與本文七診之義不同,當參看。九候者,言脈分三部。三部中,各有浮中沉,是謂九候。九候之情形,非舉按輕重不能得,其候以五動為準。寸則候胸上至頭之疾,關候膈下至臍之疾,尺候臍下至足之疾。左脈候身之左,右脈候身之右。病隨脈之所在而見。不病,則脈不應。與前七診,大同小異。(七診九候當參看。)總不外仲景所謂效象形容四字而已。心肺居上,脈應浮。腎肝居下,脈應沉。脾胃居心肺腎肝之間,謂之中州,脈亦應在浮沉之間。心肺同一浮也,但浮大而散者,象夏火,故屬心;浮澀而短者,象秋金,故屬肺。肝腎同一沉也,但沉而弦長者,象春木,故屬肝;沉實而濡者,象冬水,故屬腎。脈和而緩,不虛微,不實強,不疾不遲,自有一種舒徐沖融氣象,土之性也,脾胃宜之。命門右腎,固舍相火,然終不能離水位,故與左同斷。

四時胃氣第七

春弦夏洪,洪當作鉤。秋毛冬石,四季和緩,是謂平脈。
太過實強,病生於外。不及虛微,病生於內。
春得秋脈,死在金日。五臟準此,推之不失。
四時百病,胃氣為本。脈貴有神,不可不審。

天地之氣,東升屬木,位當寅卯,於時為春,萬物始生。其氣從伏藏中透出,如一縷之煙,一線之泉。在人則肝應之而見弦脈。即《素問》玉機真藏論所謂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素問》平人氣象論所謂軟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者是也。氣轉而南,屬火。位當巳午,於時為夏,萬物盛長。其氣從升,後散大於外,如騰湧之波,燎原之火。在人則心應之而見鉤脈。即玉機真藏論所謂其氣來盛去衰,平人氣象論所謂脈來累累如連珠、如循琅 者是也。氣轉而西,屬金。位當申酉,於時為秋,萬物收成。其氣從散大之極,自表初收,如浪靜波恬,煙清焰熄。在人則肺應之而見毛脈。即玉機真藏論所謂其氣來輕虛以浮,來急去散;平人氣象論所謂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莢者是也。氣轉而北,屬水。位當亥子,於時為冬,萬物合藏。其氣從收降而斂實,如埋爐之火、匯潭之泉。在人則腎應之而見石脈,即玉機真藏論所謂其氣來沉以搏,平人氣象論所謂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者是也。(玉機真藏作冬脈營。營者營聚於中,中必實,亦石之義。鉤而按之堅,乃有石義。不爾,是夏脈矣。)以上經論所云四時諸脈形狀,雖因時變易,其中總不可少和柔平緩景象。蓋和緩為土,即是胃氣。有胃氣而合時,便是平脈。玉機真藏論云︰脾脈者土也,孤臟以灌四旁者也。
今弦鉤毛石中有此一種和緩,即是灌溉四旁,即是土矣,亦即是脾脈矣。以其寓於四脈中,故又曰善者不可得見。平人氣象論云︰長夏屬脾,其脈和柔相離,如雞踐地。察此脈象,亦不過形容其和緩耳。辰戌丑未四季之月,各月土旺一十八日,即是灌溉四旁之義。故分而為四,有土而不見土也。若論五行,則析而為五。土居其中,是屬長夏。況長夏居金火之間,為相生之過脈,較他季月不同,故獨得見主時之脈。二說雖殊,其義不悖,當參看。所謂太過、不及者;言弦鉤毛石之脈,與時相應,俱宜和緩而適中。欲其微似,不欲其太顯;欲其微見,不欲其不見。今即以一弦脈論之。若過於微弦而太弦,是謂太過。太過則氣實強。氣實強則氣鼓於外,而病生於外。若不及於微弦而不弦,是謂不及。不及則氣虛微。氣虛微則氣餒於內,而病生於內。其鉤毛石之太過不及,病亦猶是。今不但不見春弦之太過不及,而反見毛浮之秋脈。當升而反降,當生而反殺。氣機大逆,神轉不回,是謂克賊,未有不病而死者。春木既為金克,金日邪旺,正何以堪,故死於此。五臟皆以此理推之,自無差失。四時有四時之脈,四時有四時之病。但土灌四旁,雖病變百出,必以之為本。況胃氣乃水穀之精。諸脈有神,水穀之力也。不聞得穀者昌乎。誠不可不審。

平和遲數第八

調停自氣,呼吸定息。四至五至,平和之則。
三至為遲,遲則為冷。六至為數,數即熱証。
轉遲轉冷,轉數轉熱。遲數既明,浮沉當別。

醫至病家,宜默坐片時。先調停自氣,令呼吸均勻,方診其脈。(平人氣象論云常以不病患調病患。醫不病,故為病患平息以調之。)大約以我呼吸一息,得彼脈四至五至為準則。(呼吸閏以太息,故在四至五至之間。)此為平和之脈,斷為無病。雖病亦極微淺,以脈不為病變故也。(病邪微,不能變易其脈。)
若一息三至,不及四五,是名遲脈。遲則氣寒而行慢,故病主冷。
若一息六至,過於四五,是名數脈。數則氣熱而行快,故病主熱。轉遲則更遲,在三至以下,而冷者愈冷矣。轉數則更數,在六至以上,而熱者愈熱矣。此遲數脈病之相應也。遲數既明,寒熱乃定。欲知寒熱之所屬,又當別乎浮沉耳。

內外因第九

浮沉遲數,辨內外因。外因於天,內因於人。
天有陰陽,風雨晦明,人喜怒憂,思悲恐驚。
外因之浮,則為表証。沉裡遲陰,數則陽盛。
內因之浮,虛風所為。沉氣遲冷,數熱何疑。
浮數表熱,沉數裡熱。浮遲表虛,沉遲冷結。
表裡陰陽,風氣冷熱。辨內外因,脈証參別。
脈理浩繁,總括於四。既為提綱,引申觸類。

在表則浮,在裡則沉。遲則為寒,數則為熱。固一定不易之理,而因則有二焉。

此內外之不可不辨也。外感六淫,因之於天。內傷七情,因之於人。六淫者,天之陰陽風雨晦明也。即《左傳》醫和所云︰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也。淫者,淫佚偏勝。久而不複之謂。故陰淫則過於清冷,而陽氣不治,寒疾從起,如上下厥逆,中外寒栗之類。陽淫則過於炎燠,而陰氣不治,熱疾從起,如狂譫煩渴,血泄浸淫之類。風淫則過於動搖,而疾生●末,如肢廢毛落、 習螈 之類。雨淫則過於水濕,而疾生腸腹,如腹滿腫脹,腸鳴濡瀉之類。晦淫則過於昏暗,陽光內鬱,而成惑疾,如百合狐惑,熱中臟燥之類。明淫則過於彰露,陽光外散,而成心疾,如恍惚動悸,錯妄失神之類。七情者,人之喜怒憂思悲恐驚也,即所謂七氣。而巢氏《病源論》,以勞氣易驚氣,又增寒熱二氣,廣為九氣。若配四時五臟,則又只言五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是已。據巢氏言九氣之狀,謂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聚,熱則腠理開而氣泄,憂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怒氣上者,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食,故氣上矣。喜氣緩者,喜則氣和,營衛通利,故氣緩矣。悲氣消者,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使上焦不通,營衛不散,熱氣在內,故氣消矣。恐氣下者,恐則精卻,精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下矣。寒氣收聚者,寒則經絡澀滯,故氣收聚矣。熱氣泄者,熱則腠理開竅,營衛通,故汗出而氣泄矣。憂氣亂者,憂則心無所寄,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勞氣耗者,勞則喘且汗,內動外泄,故氣耗矣。思氣結者,思則身心有所止,氣留不行,故氣結矣。是謂九氣,而七氣即在其中。雖皆內因,而為病則有二種。一種因感觸情境,氣久不散,著而為病者,病生於情也。一種因五行之盛衰,五臟之虛實,互相勝複,病中見情者,情生於病也。病生於情者,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又曰︰東方生風,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南方生熱,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中央生濕,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西方生燥,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北方生寒,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栗,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

又《靈樞》口問篇云︰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陰陽喜怒,飲食居處。大驚卒恐,則血氣分離,陰陽破散,經脈厥絕,脈道不通。陰陽相逆,衛氣稽留,經脈虛空,血氣不次,乃失其常。

又《素問》玉機真藏論云︰憂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虛,則腎氣乘矣。怒則肝氣乘矣。悲則肺氣乘矣。恐則脾氣乘矣。憂則心氣乘矣。

又《靈樞》本神篇云︰怵惕思慮者則傷神,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悲哀動中者,竭絕而失生。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懼者,神蕩憚而不收。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破 脫肉。脾憂愁而不解則傷意,意傷則 亂,四肢不舉。肝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忘不精,當人陰縮而筋攣,兩脅骨不舉。肺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皮革焦。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善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 痿厥,精時自下。

又《素問》調經論云︰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上逆則下虛,下虛則陽氣走之,故曰實矣。喜則氣下,悲則氣消,消則脈虛空。因寒飲食,寒氣熏滿,則血泣氣去,故曰虛矣。

又《素問》痿論,岐伯曰︰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又曰︰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

又《素問》遺篇云︰人憂愁思慮即傷心。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即傷肝。

又《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云︰愁憂恐懼則傷心。

又《靈樞》口問篇云︰口鼻者,氣之門戶也。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搖則宗脈感,宗脈感則液道開。液道開,故涕泣出焉。又壽夭剛柔篇云︰憂恐忿怒傷氣。氣傷臟,乃病臟。

又《素問》血氣形志篇云︰形樂志苦,病生於脈。形樂志樂,病生於肉。形苦志苦,病生於咽嗌。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

又《素問》疏五過論云︰嘗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內生,名曰脫營。嘗富後貧,名曰失精,五氣流連,病有所並。又云︰暴樂暴苦、始樂後苦,皆傷精氣。精氣竭絕,形體毀沮。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逆上行,滿脈去形。愚醫治之,不知補瀉,不知病情。精華日脫,邪氣乃並。又曰︰故貴脫勢,雖不中邪,精神內傷,身必敗亡。始富後貧,雖不傷邪,皮焦筋屈,痿為攣。

又《素問》生氣通天論云︰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又通評虛實論云︰隔則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怒之病也。

又《靈樞》刺節真邪篇曰︰飲食不節,喜怒不時,津液內溢,乃下留於睪。

又《素問》經脈別論曰︰有所墮恐,喘出於肝,淫氣害脾。有所驚恐,喘出於肺,淫氣傷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此皆病生於情也。情生於病者,如《素問》金匱真言論曰︰東方色青,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

又《素問》調經論曰︰血並於陰,氣並於陽,故為驚狂。又曰︰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惋善怒。血並於下,氣並於上,亂而喜忘。又宣明五氣篇曰︰胃為氣逆、為噦、為恐。又云︰膽為怒。又云︰精氣並於心則喜,並於肺則悲,並於肝則憂,並於脾則畏,並於腎則恐。又云︰陽入之陰則靜,陰出之陽則怒。

又《素問》調經論曰︰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又曰︰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

又《靈樞》行針篇曰︰多陽者多喜,多陰者多怒。

又《素問》解精微論曰︰水之精為志,火之精為神。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也。故諺言曰︰心悲名曰志悲。

又《靈樞》本神篇曰︰肝藏血,血舍魂。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又云︰心藏脈,脈舍神。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又玉機真藏論曰︰春脈太過,則令人善怒。

又《素問》脈解篇云︰陽明所謂甚則厥,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者,陽氣與陰氣相薄,水火相惡,故惕然而驚也。又曰︰少陰所謂恐如人將捕之者,秋氣萬物未有畢去,陰氣少,陽氣入,陰陽相薄,故恐也。又曰︰肝氣當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

又《靈樞》根結篇曰︰厥陰為闔,闔折即氣絕而喜悲。

又《素問》繆刺篇曰︰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無故善怒,氣上走賁上。

又《素問》生氣通天論曰︰俞氣化薄,傳為善畏,及為驚駭。

又《靈樞》五變篇曰︰此人薄皮膚而目堅固以深者,長沖直揚。其心剛,剛則多怒,怒則氣上逆。胸中蓄積,血氣逆留,髖皮充肌,血脈不行,轉而為熱。熱則消肌膚,故為消癉,此言其人暴剛而肌肉弱者也。

又《素問》痺論曰︰心痺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乾善噫,厥氣上則恐。又曰︰肝痺,夜臥則驚。此皆情生於病也。故病生於情者治其情,如喜勝悲,悲勝怒之類。情生於病者治其病,如平肝怒解,溫膽悸寧之類。外因之邪自表而入。當其在表,正氣應之,其脈必浮。若見沉脈,邪已去表而入裡矣。若脈不及四至,名曰遲。遲則邪在陰分,主冷。過於四至,名曰數。數則邪在陽分,主熱。內因之邪,自內而生,如暴喜、卒驚。暴怒陽氣浮越,脈應之而浮,其中必虛。如今之暴怒蹶仆、卒驚暈倒、大喜傴痛如中風狀,而非外來之風,此即所謂虛風也。若憂思悲恐,久積沉郁,脈應之而沉,以無虛浮風象,故直指曰氣耳。遲則為冷。若脈遲,不論因於何氣,皆主冷也。數則為熱。若脈數,不論因於何氣,皆主熱也。數皆主熱。若浮而得之,不論何因,其熱在表。沉而得之,其熱在裡。遲既主冷,若浮而得之,不論何因,其冷在表而虛。沉而得之,其冷在裡而結。外因之表裡陰陽,內因之風氣冷熱,非參以脈,則不能分別。然而脈理浩繁,能提括其綱,自可條析其目,但以浮沉遲數四者而觸類焉。則引彼可以証此,申此可以例彼,而診家之精義,思過半矣。

浮脈第十

浮脈法天,輕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
有力洪大,來盛去悠。無力虛大,遲而且柔。
虛甚則散,渙漫不收。有邊無中,其名曰芤。
浮小為濡,綿浮水面。(綿一作帛。)濡甚則微,不任尋按。

天覆於上,陽也。浮脈似之,故曰法天。其脈應手皮毛,輕手可得。按之且有泛泛欲上之勢,如水中漂木,雖按之使沉,亦必隨手而起,《脈經》所謂舉之有餘,按之不足者是也。若浮脈中加以洪大,來盛去悠,是為有力之浮脈,謂之浮大之脈亦可。若浮脈中加以虛大,遲而且柔,是為無力之浮脈,謂之虛大之脈亦可。若浮而虛大之甚,則渙散彌漫,不斂不實,名曰散脈,《脈經》所謂氣實血虛,有表無裡者是也。若四邊有而中則無,名曰芤脈。芤者,中空之草,其狀如蔥。《脈經》所謂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者是也。若浮而小,名曰濡脈。如帛浮於水,按之軟薄,全無力也。若浮濡之甚,則極虛極小,名曰微脈。不勝重為尋按,《脈經》所謂若有若無,或欲絕者是也。

沉脈第十一

沉脈法地,近於筋骨。深深在下,沉極為伏。
有力為牢,實大弦長。牢甚則實, 而強。
無力為弱,柔小如綿。弱甚則細,如蛛絲然。

地載於下,陰也。沉脈似之,故曰法地。其脈近在筋骨,非重按不可得,更有深深下沉之勢,《脈經》所謂舉之不足,按之有餘者是也。若沉之極,似附著於筋骨,名曰伏脈,《脈經》所謂極重按之乃得者是也。若沉而有力,實大弦長。弦則強急,且大且實,堅牢之義,自可想見。《脈經》有革脈而無牢脈,要知牢即革也。革脈形如按鼓,亦即強急堅牢之義,皆有餘於外者。若牢之甚,則內外皆實, 而強,如有根蒂也。沉而無力,既小且柔,是名為弱。《脈經》所謂極軟而沉細,按之欲絕指下者是也。弱之甚,則更柔更小,若有若無,縈縈如蜘蛛之絲,名曰細,與微脈固不相遠也。

遲脈第十二

遲脈屬陰,一息三至。小 於遲,緩不及四。
二損一敗,病不可治。兩息奪精,脈已無氣。
浮大虛散,或見芤革。浮小濡微,沉小細弱。
遲細為澀,往來極難,易散一止,止而複還。
結則來緩,止而複來。代則來緩,止不能回。

一呼一吸為一息,脈應四至,是其常也。遲則一息三至,氣不振發,行不如度,故曰屬陰。緩則小 於遲,猶未能及於四至。若一息二至,元氣已損。一息一至,元氣已敗,病則必不可治。兩息一至,真精奪去,雖一見脈,正氣已無,不過燼燈之餘焰耳。遲而浮大,或為虛散,或為芤革。遲而浮小,不為濡則為微。遲而沉小,不為細則為弱。遲而細,則力不足於往來,名曰澀。往來艱澀,則易於散,而或有一止。(不足之止。)然非絕藏之脈,故止而複還也。結則緩中時或一止,止而複來。蓋氣有結滯,脈為阻礙,暫一止而複來。(阻塞之止。)與澀之易散一止者,不相懸也。代則緩中一止,止不能回。(脫根之止。)《脈經》所云︰不能自還,因而複動。正如替代之代,有出無入,有去無來之象。

數脈第十三

數脈屬陽,六至一息。七疾八極,九至為脫。
浮大者洪,沉大牢實。往來流利,是謂之滑。
有力為緊,彈如轉索。數見寸口,有止為促。
數見關中,動脈可候。厥厥動搖,狀如小豆。

脈以四至為平,閏以太息,大約不出五至。若一息六至,是為數脈。氣行速疾逾於常度,故曰屬陽。一息七至,氣更速快,故曰疾。一息八至,陽熱已極。一息九至則元神散脫,而與遲之奪精者,固無異也。數而浮大,其名曰洪。數而沉大,不為牢即為實。數而往來流利,是名曰滑,即《脈經》所云輾轉替替然。與數相似者。數而有力,是名曰緊。緊原以形狀言,不以至數言。但緊脈斂實似弦,弦則直急如弦。緊則《脈經》所云如轉索,如切繩,內有攪動彈搏之狀,似乎數也。若數中時見一止,(失倫之止。)名曰促脈。脈流數疾,勢如奔逸,偶不相繼,故一止耳。

仲景云︰陽盛則促,故當於寸口見焉。若數脈見於關上,名曰動脈。蓋關為陰陽交互之處,陰陽不和,兩相抗激,勢不相下,故迸於上而厥厥動搖也。然上下無頭尾,只在一分之關上,非圓實之小豆,不足以形容其狀也。

長脈第十四

長則氣治,過於本位。長而端直,弦脈應指。脈位有三,寸關尺也。長則透出本位。惟其透出,乃見長象。非氣之充暢,不能有此,故曰治。若長而端直,應於指下,是為弦脈。即《素問》玉機真藏論曰︰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者是也。

短脈第十五

短則氣病,不能滿部,不見於關,惟尺寸候。一脈一形,各有主病。數脈相兼,則見諸証。

脈短,則氣不充暢,無論在寸在尺,俱不能滿足本部。惟其不能滿部,乃見短象。氣不足,非病而何?然此惟尺寸見之。設若在關而不滿本部,則與尺寸不相接矣,理無此脈。蓋脈類多矣。有一脈,自有一脈之形。形有不同,故病亦各異。若脈數形兼見,而病亦數種兼成。仲景所謂此自經常,不失銖分者也。如下文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