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鑑 卷之六

明 龔信

發熱

《脈經》曰︰脈大無力為陽虛,脈數無力為陰虛。無力為虛,有力曰實。

夫發熱者,謂怫怫然發於皮膚之間,則成熱也。與潮熱、寒熱若同而異。潮熱者,有時而熱,不失其時;寒熱者,寒已而熱,相繼而發。至於發熱,則無時而發也。世間發熱,証類傷寒者數種,治各不同,外感內傷,乃大關鍵。張仲景論傷寒、傷風,此外感也。因風寒之邪感於外,自表入裡,故宜發汗解散之,此麻黃、桂枝之義也。以其感於春冬之間,寒冷之月,即時發病,故謂之傷寒,而藥用辛熱以勝寒。若時非寒冷,則藥當有變矣。故春溫之月,則當變以辛涼之藥;夏暑之月,則當變以甘苦寒之藥。故云冬傷寒不即病,至春變溫,至夏變熱,而其治法必因時而有異也。又有一樣冬溫之病,謂失其時,而有其氣。蓋冬寒時也,而反病瘟焉,此天時不正,陽氣反泄,用藥不可溫熱。又有一樣時行寒疫,卻在溫暖之時,時本溫暖,而寒反為病,此亦天時不正,陰氣反逆,用藥不可寒涼。又有一樣天行瘟疫,熱病多發於春夏之間,沿門合境相同者,此天地之厲氣,當隨時令參氣運而施治,宜用劉河間辛涼甘苦之藥以清熱解毒。以上諸症,皆外感天地之邪者也。若飲食勞倦,內傷元氣,此則真氣下陷,內生虛熱。故東垣發補中益氣之論,用參、等甘溫之藥大補其氣,而提其下陷,此用氣藥以補氣之不足也。又若勞心好色,內傷真陰,陰血既傷,則陽氣偏勝,而變為火矣,是為陰虛火旺勞瘵之証。故丹溪發陽有餘陰不足之論,用四物湯加黃柏、知母補其陰而火自降,此用血藥以補血之不足者也。益氣補陰,皆內傷証也。一則因陽氣之下陷,而補其氣以升提之;一則因陽火之上升,而滋其陰以降下之。一升一降,迥然不同矣。

又有夏月傷暑之病,雖屬外感,卻類內傷,與傷寒大異。蓋傷寒傷形,寒邪客表,有餘之証,故宜汗之;暑傷氣,元氣為熱所傷而耗散,不足之証,故宜補之,故東垣所謂清暑益氣湯也。又有因時暑熱,而食冷物以傷其內,或過取涼風以傷其外,此則非暑傷人,乃因暑而自致之病,治宜辛熱解表,或辛溫理中之藥,卻以傷寒治法相類者也。凡此數証,外形相似,而實有不同,治法多端,而不可惑謬。故必審其果為傷寒、傷風、及寒疫,則用仲景法;果為溫病,為熱病,及溫疫也,則用河間法;果為氣虛也,則用東垣法;果為陰虛也,則用丹溪法。如是則庶無差誤,以害人性命矣。今人但見發熱之証,皆認作傷寒外感,卒用汗藥以發表,汗後不解,又用表藥以涼其肌,設是虛証,豈不死哉。間有頗知發熱屬虛,而用補藥,則又不知氣血之分,或氣虛而補血,或虛病而補氣,誤人多矣。故外感之與內傷,寒病之與熱病,氣虛之與血虛,如冰炭相反,治之若瘥,則輕病必重,重病必死,可不畏哉?

升陽散火湯 治男婦四肢發熱,筋骨間熱如火烙,捫之烙手。此病多因血虛而得之,或胃虛過食冷物,鬱遏陽氣於脾胃之中,火鬱則發之。

生甘草(二錢) 防風(二錢五分) 炙甘草(三錢) 升麻 葛根 獨活 羌活 白芍藥 人參(各五錢) 柴胡(八錢)
上銼,生薑三片,水煎服。忌生冷寒涼之物月餘。

四物二連湯 治血虛,虛勞發熱,五心煩熱,晝則明了,夜則發。此熱在血分也。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生地黃 黃連 胡黃連
上銼作劑,水煎服。

清心蓮子飲 治發熱口乾,小便赤澀,夜則安靜,晝則發熱,此熱在氣分也。

加減逍遙散 治子午潮熱。

胡黃連 麥門冬 黃芩 地骨皮 秦艽 木通 車前子
上銼一劑,清水每以浸濕,燈心煎服。

加減小柴胡湯 治虛損,手心腳心發熱,加本方。

香附米 黃連 前胡

柴苓湯 治邪傳半表半裡發熱,及內傷發熱,雜証發熱。

小柴胡湯合五苓散

鱉甲飲 治病後食力未複,邪熱未除,房勞虛損,一切骨蒸盜汗。

鱉甲 秦艽 柴胡 地骨皮 枳殼 知母 當歸 烏梅
上銼,生薑三片,桃、柳頭各七個,空心午前、臨臥各一服,渣再煎。忌酒色、貪婪、酒醋、魚腥、燒炙、煎煉、芋頭、山藥、胡椒、濕面、性熱等物,男女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