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靈樞集注 | 清 張志聰 |
黃帝問於伯高曰:余聞氣有逆順。脈有盛衰。刺有大約。可得聞乎。伯高曰:氣之逆順者。所以應天地陰陽四時五行也。脈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氣之虛實有餘不足也。刺之大約者。必明知病之可刺。與其未可刺。與其已不可刺也。
余伯榮曰:此論病氣亦隨血氣出入於皮膚經脈之外內而刺之有法也。氣有逆順者。謂經脈外內之氣。交相逆順而行。所以應天地陰陽。四時五行之升降出入。脈有盛衰者。謂經脈外內之血氣。有出有入。是以有虛有實。有有餘有不足也。刺之大約者。必明知病之方來之可刺也。與其方盛之未可刺也。與其已過之不可刺也。
黃帝曰:候之奈何?伯高曰:兵法曰。無迎逢逢之氣。無擊堂堂之陣。刺法曰。無刺 之熱。無刺漉漉之汗。無刺渾渾之脈。無刺病與脈相逆者。
黃帝曰:候其可刺奈何?伯高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襲者也。與其形之盛者也。與其病之與脈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毀傷。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逢葉彭)
此言刺法有如兵法。當避其來銳。擊其惰歸。按史記軒轅之時。神農時世衰。諸侯相侵伐,及蚩尤作亂。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故即以用兵之法,而為刺之大約。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是以無迎逢逢之氣。無擊堂堂之陣。俟其氣衰陣亂。然後擊之。無有不克者矣。
之熱。熱盛於皮膚也。漉漉之汗。邪盛在肌腠也。渾渾之脈。邪入於經脈也。病與脈相逆者。真邪相攻也。離合真邪論曰。夫邪去絡入於經也。舍於血脈之中。其寒溫未相得。如湧波之起也。時來時去。方其來也。必按而止之。無逢其沖而瀉之。知機之道。不可掛以發。蓋邪之方盛不可迎。邪之以往不可追。俟其來去之時。如發機之速。不可差之毫發者也。刺其未生者。未生於脈中也。未盛者。邪來之未盛。已衰者。邪去之已衰,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毀傷。謂邪氣方盛,則真氣大虛,故勿敢瀉邪以傷正氣。刺其已衰。事必大昌。上工治未病者。未病於脈中也。蓋傳溜於血脈,則有入腑干臟之患矣。余伯榮曰:按此篇篇名逆順,而伯高曰:氣之逆順。所以應天地陰陽。四時五行也。
是雖論刺之大約,而重在氣之逆順。夫天道右遷。地道左轉。四時之氣。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升降出入於天地之外內者也。五臟者。生長化收藏之氣。此皆陰陽相貫。環轉無端。夫人皮以應天。肌肉應地。血脈應地之經水。氣之逆順。謂氣之環轉於經脈皮膚之外內。交相逆順而行,以應天地陰陽。四時五行之氣。是以下工刺其方襲者。謂病之方襲於脈中也。與其形之盛者。謂病之盛於皮腠,而為 之熱。漉漉之汗也。與其病之與脈相逆者。謂病邪始入於脈也。蓋脈氣之出於皮膚。從經而脈。脈而絡。絡而孫。孫絡絕而後出於氣街。邪之入於經脈。去皮膚而入於絡。去絡而入於經。是以病與脈之相逆也。夫邪去絡入於經也。如湧波之起。時來時去。無有常在。其病氣已衰,則順脈而行矣,故曰刺其已衰。事必大昌。
此篇重在知人氣之逆順。應天地四時五行,則知邪病之盛虛出入矣。
黃帝曰:願聞穀氣有五味。其入五臟分別奈何?伯高曰: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穀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鹹。先走腎。穀氣津液已行。營衛大通,乃化糟粕,以次傳下。
任谷庵曰:此章論五臟六腑。津液營衛,皆秉氣於胃腑水穀之所生養。夫谷入於口。其味有五。各歸所喜。津液各走其道。穀氣津液已行。營衛大通。所化之糟粕,乃傳於小腸大腸。循下焦而滲入膀胱也。
黃帝曰:營衛之行奈何?伯高曰: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別出兩行營衛之道。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喉咽,故呼則出。吸則入。天地之精氣。其大數常出三入一,故穀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摶音團)
任氏曰:此言入胃水穀所生之精氣。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兩焦。上焦中焦也。上焦出胃上口。中焦亦並胃中,故曰胃之兩焦。穀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別出兩行營衛之道。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大氣。宗氣也。胸中。膻中也。其宗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上出於肺。循喉咽以司呼吸。呼則氣出。吸則氣入也。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穀入於胃。化其精微。有五氣五味,故為天地之精氣。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其大數。常出三入一。蓋所入者谷,而所出者,乃化糟粕,以次傳下。其津液溉五臟而生營衛。其宗氣積於胸中,以司呼吸。其所出有三者之隧道,故穀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余伯榮曰:按本篇言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喉咽,故呼則出。吸則入。此宗氣之行於脈外也。蓋肺主皮毛。人一呼則氣出,而八萬四千毛竅皆闔。一吸則氣入,而八萬四千毛竅皆開。此應呼吸而司開闔者也。邪客篇云。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此宗氣之行於脈中也。一呼一吸。脈行六寸。晝夜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十丈為一周。此應呼吸而脈行循度環轉者也,故曰宗氣流於海。其下者注於氣街。其上者走於息道。蓋行於脈外者。直下注於氣街,而充遍於皮毛也。
黃帝曰:谷之五味。可得聞乎。伯高曰:謂盡言之。五穀 米甘。麻酸。大豆鹹。麥苦。黃黍辛。五果棗甘。李酸。栗鹹。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豬鹹。羊苦。雞辛。五菜葵甘。韭酸。藿鹹。薤苦。蔥辛。五色黃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鹹。赤色宜苦。白色宜辛。凡此五者。各有所宜。所謂五色者。脾病者。宜食 米飯。牛肉。棗葵。心病者。宜食麥。羊肉。杏薤。腎病者。宜食大豆。黃卷。豬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黃黍。雞肉。桃蔥。( 粳同)
余伯榮曰: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是以五色合五味,而各有所宜也。五臟內合五行。外合五色。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津液各走其道,以養五臟,故五臟病者。隨五味所宜也。
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鹹。脾病禁酸。腎病禁甘。肺病禁苦。
余氏曰:五味五氣。有生有克。有補有瀉,故五臟有病。禁服勝克之味。肝色青。宜食甘。 米飯牛肉棗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脾色黃。宜食鹹。大豆豕肉栗藿皆鹹。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
藏氣法時論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夫色者氣之華也。緩急燥濕。臟氣之不和也。五臟有五氣之苦,故宜五味以調之。用陰而和陽也。愚按、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而又曰脾色黃。宜食鹹。大豆豕肉栗藿皆鹹。蓋脾為陰中之至陰,而主濕土之氣,乃喜燥而惡寒濕者也,故宜食苦以燥之。然灌溉於四臟。土氣潤濕而後乃流行,故又宜食鹹以潤之。是以玉機真藏論曰。脾者。土也。孤臟以灌四旁者也。其來如水之流者。此謂太過。病在外,故宜急食苦以燥之。如鳥之喙者。此謂不及。病在中。謂如黔喙之屬。艮止而不行。是以食鹹以滋其潤濕而灌溉也。蓋脾為土臟。位居中央。不得中和之氣,則有太過不及之分。是以食味之有兩宜也。
黃帝問於岐伯曰:水與膚脹。鼓脹。腸覃。石瘕。石水。何以別之?(覃音盡)
余伯榮曰:此章論寒水之邪而為水。是膚脹鼓脹腸覃石瘕諸証。經云。太陽之上。寒水主之。寒者。水之氣也。腎與膀胱,皆積水也,故曰石水。石水者腎水也。如水溢於皮間,則為皮水。寒乘於肌膚,則為膚脹。留於空郭,則為鼓脹。客於腸外,則為腸覃。客於子門,則為石瘕,皆水與寒氣之為病也。夫邪之所湊。其正必虛。外之皮膚肌腠。內之臟腑募原。腸胃空郭,皆正氣之所循行。氣化則水行。氣傷則水凝聚而為病。是以凡論水病。當先體認其正氣。知正氣之循行出入,則知所以治之之法矣。
岐伯答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其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此其候也。
余氏曰:此太陽膀胱之水。溢於皮膚而為水脹也。太陽之氣。營運于膚表。此水隨氣溢而為病也。太陽之脈。起於目內 。上額交巔。循頸而下。目窠上微腫。水循經而溢於上也。其頸脈動。水傷氣而及於脈也。咳者。水邪上乘於肺也。陰股寒。足脛腫。太陽之氣虛,而水流於下也。腹大者。水泛而土虛也。水在皮中,故按之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此其候也。
黃帝曰:膚脹何以候之?岐伯曰:膚脹者。寒氣客於皮膚之間。 然不堅。腹大。身盡腫。皮濃。按其腹 而不起。腹色不變。此其候也。( 音空鼓聲 音杳)
余氏曰:寒者。水之氣也。此無形之氣。客於皮膚而為虛脹也。無形之氣,故 然不堅。氣脹,故腹大身盡腫也。寒氣在於肌腠,故皮濃 深也。夫水在皮中,故按之即起。此病在氣,故按其腹。 而不起。腹色不變者。寒氣在皮膚,而脾土未傷也。
鼓脹何如。岐伯曰:腹脹身皆大。大與膚脹等也。色蒼黃。腹筋起。此其候也。
余氏曰:此寒氣乘於空郭之中。所謂臟寒生滿病也。臟寒者。水臟之寒氣盛,而火土之氣衰也。身皆大者。脾主肌肉也。色蒼黃。腹筋起者。土敗而木氣乘之也。腸覃何如。
岐伯曰: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相搏。氣不得營。因有所系。癖而內著。惡氣乃起。息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雞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懷子之狀。久者離臟。按之則堅。推之則移。月事以時下。此其候也。(臟舊文歲今改正)
此寒氣客於腸外而生覃也。夫衛氣夜循臟腑之募原。行陰二十五度。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相搏,則衛氣不得營行矣。因有所系。癖而內著者。此無形之氣。相搏於腸外空郭之中,而著於有形之膏募也。是以血肉之惡氣乃起。息肉乃生,而成此覃。久則離於臟腑之脂膜。如懷子之虛懸。按之則堅。推之則移。不涉於臟腑,故月事以時下。此其候也。
石瘕何如。岐伯曰:石瘕生於胞中。寒氣客於子門。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瀉,以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皆生於女子。可導而下。
余氏曰:胞中。血海也。在少腹內。男子之血。上唇口而生髭須。女子月事以時下。寒氣客于子門,則 門閉,而胞中之血。當瀉不瀉。留積而成 塊。日以益大。狀如懷子。血留胞中,故月事不以時下。覃瘕皆生於女子。治之者可導下之。
黃帝曰:膚脹鼓脹可刺耶。岐伯曰:先瀉其脹之血絡。後調其經。刺去其血絡也。
余氏曰:膚脹者。寒氣客於外。鼓脹者。寒氣客於內,故先瀉其脹之血絡。後調其經。刺去其血絡。蓋先瀉其外。後調其內,而複治其外。外內之相通也。任氏曰:腸覃石瘕,乃有形之血積。可從氣分而導之。膚脹鼓脹,乃無形之氣脹。可從血絡而瀉之。血氣之相通也。
黃帝曰:夫子言賊風邪氣之傷人也。令人病焉。今有其不離屏蔽。不出室穴之中。卒然病者。非不離賊風邪氣。其故何也?
岐伯曰:此皆嘗有所傷於濕。氣藏於血脈之中。分肉之間。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墮墜。惡血在內而不去。卒然喜怒不節。飲食不適。寒溫不時。腠理閉而不通。其開而遇風寒,則血氣凝結。與故邪相襲,則為寒痺。其有熱,則汗出。汗出則受風。雖不遇賊風邪氣。必有因加而發焉。
此篇論病形而傷其精氣神也。三邪雜至。合而為痺。在內而傷其精氣神者。有似乎鬼神。可祝由而已也。篇名賊風者,言往古之人。恬 虛無。精神內守。邪不能深入,故可移精祝由而已。當今之世不然。憂患緣其內。苦形傷其外。賊風數至。虛邪朝夕。內至五臟骨髓。外傷空竅肌膚,故祝由不能已也。夫心主脈。諸血者皆屬於心。嘗有所傷於濕。氣藏於血脈之中,則傷心藏之神矣。分肉者。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留於分肉之間,則傷其氣矣。若有所墮墜,則有傷於筋骨。筋即為肝。骨即為腎。血即為心。惡血在內,則傷心藏之神。有傷於筋,則傷肝藏之魂。有傷於骨,則傷腎藏之精。卒然喜怒不節,則更傷所藏之神魂。飲食不適,則更傷水穀之精液。寒溫不時,則傷在外之形氣。形氣傷則腠理閉而不通,其開而遇風寒,則血氣凝結。與故之濕邪相襲,則風寒濕三氣雜合而為痺矣。其開而遇風者,以有熱則汗出。蓋熱乃火之氣。汗乃精血之液。因傷其精神。是以熱則氣弛。汗出而開也。汗出則受風。雖不遇賊風邪氣。必有因加於風寒而發焉。任谷庵曰:賊風邪氣。不正之邪氣也。風寒。天之正氣也。
因有故邪。開而汗出,故因加而合為邪病焉。王子方曰。風傷氣。寒傷神。濕傷精。蓋風傷衛。寒傷營,而寒水之氣。又傷心火也。濕乃土之邪氣,故傷腎藏之精。是以傷於濕者則為痿厥。痿者。骨痿。厥者。腎臟之生氣厥逆,而四肢清冷也。
黃帝曰:夫子之所言者,皆病患之所自知也。其毋所遇邪氣。又無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惟有因鬼神之事乎。岐伯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發。因而志有所惡,及有所慕。血氣內亂。兩氣相搏。其所從來者微。視之不見。聽而不聞,故似鬼神。(毋無同惡去聲)
此言病在內而傷其精氣神也,故邪留而未發者。留於臟腑募原之間,則有傷於氣矣。水之精為志。火之精為神。志有所惡,則傷腎藏之精。心有所慕,則傷心藏之神。血氣內亂。真邪相搏。其所由來者漸矣。此病氣而不病形,故視之不見。聽而不聞。若有似乎鬼神。夫魂游為神。魄降為鬼。隨神往來謂之魂。並精而出謂之魄。精神內傷,則魂魄飛揚,而有似乎鬼神也。
黃帝曰: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勝。先知其病之所從生者。可祝而已也。
知百病之勝者。知精氣神三者。能勝其百病也。知其病之所從生者。知先傷其精氣神,而病之所由生也。可祝而已者。先巫之能移精變氣而通神明也。王子方曰。上古有十三科。祝由乃其一也。
先巫者,言上古之能祝由而愈病者。謂之巫醫,故古之醫字從巫。非與師巫之賤役比也。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即上古祝而已病之醫。非醫巫之有二也。
黃帝曰:衛氣之留於腹中。蓄積不行。菀蘊不得常所。使人股脅胃中滿。喘呼逆息者。何以去之?伯高曰:其氣積於胸中者上取之。積於腹中者下取之。上下皆滿者旁取之。黃帝曰:取之奈何?伯高對曰。積於上。瀉大迎天突喉中。積於下者。瀉三里與氣街。上下皆滿者,上下取之。與季脅之下一寸。重者雞足取之。診視其脈大而弦急,及絕不至者,及腹皮急甚者。不可刺也。黃帝曰善。(菀音郁)
此篇論衛氣失常,以明衛氣所出所主之常所。有浮沉淺深,及太過不及之別。按第七十六之衛氣行章。論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外內出入之循度。此篇論衛氣始生始出之道路。主於皮肉筋骨之間。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而司開闔者也。夫衛氣者。陽明水穀之悍氣也。穀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別出兩行營衛之道。營行脈中。衛行脈外。所謂別出者。與穀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終而複始之營氣。所出之道路各別也。衛氣與宗氣所出之道路各別也。兩行者。謂營氣出於氣分,而行於脈中。衛氣出於脈中,而散於脈外。此陰陽血氣交互之妙道也。夫精專者。行於經隧之營血。始於手太陰肺。終於足厥陰肝。臟腑相通。外內相貫。環轉無端。終而複始。與營行脈中。一呼一吸。脈行六寸。日行二十五度。夜行二十五度之道路各別也。所謂營行脈中,以應呼吸漏下者,乃中焦所生之津液。隨三焦出氣。外注於皮膚 谷之氣分。滲入於孫脈絡脈。化而為赤者也。五癃篇之所謂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決氣章之所謂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而為血,以營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癰疽章之所謂中焦出氣如露。上注 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血和則孫脈先滿溢,乃注於絡脈皆盈,乃注於經脈。陰陽已張。因息乃行。行有經紀。周有道理。與天合約。不得休止。是行於脈中,以應呼吸之營氣,乃中焦所生之津液。隨三焦之出氣。注於皮膚分肉之氣分。滲於孫絡。變化而赤為血。因息乃行。行有經紀。與營氣篇之始於手太陰肺。終於足厥陰肝之道路各別也。宗氣積於胸中。上出於肺。循喉咽。呼則出。吸則入。
夫肺主皮毛。人一呼則氣出,而八萬四千毛竅皆闔。一吸則氣入,而八萬四千毛竅皆開。此宗氣之應呼吸而司開闔者也。衛氣者。出其悍氣之 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司晝夜之開闔者也。呼吸之開闔。人之開闔也。晝夜之開闔。應天之開闔也。是以營氣衛氣之所出所行。各有其道,故曰別出兩行營衛之道。此篇論衛氣之始生始出。從陽明之脈絡。分行於上下四旁,而布散於形身之外。蓄積菀蘊者。猶草木之生長茂盛於內也。不得常所者。不得所出所主之常處也,故內積於上者。取之大迎天突。蓋衛氣之上出者。從胃之大迎。任之天突,而外出於皮膚也。積於下者。取之三里。蓋衛氣之下出者。從胃之三里,而外出於皮膚也。積於中者。取之氣街。與季脅之帶脈。蓋衛氣之布於四旁者。從腹之氣街。帶脈之章門,而外出於四旁也。夫衛氣乃胃腑水穀所生之氣。足陽明與任脈會於中脘。上會於承漿。與帶脈會於臍之左右,而出於腹氣之街。是陽明所生之氣。從陽明之經脈而出。散於皮膚。此衛氣始出之常所也。夫衛為陽。從脈而出。由內而外。自陰而出於陽。營為陰。從 穀氣分而入於孫脈經脈。自外而內。由陽而入於陰。此陰陽血氣外內交互之妙道也。雞足者,以足緩伸緩縮。如雞足之踐地。蓋以疏陽明之經脈,以通衛氣之所出也。胗視其脈大而弦急,及絕不至者,及腹皮急甚者。此衛氣留滯於始生之處。非蓄蘊於所以所出之道路,故不可取之外穴也。此論衛氣始生始出之常所。與行陽行陰之度數不同,故反論其失常以証明之。
黃帝問於伯高曰:何以知皮肉氣血筋骨之病也?
伯高曰:色起兩眉薄澤者。病在皮。唇色青黃赤白黑者。病在肌肉。營氣濡然者。病在血氣。目色青黃赤白黑者。病在筋。耳焦枯受塵垢。病在骨。
此言衛氣從內之脈絡。布散於皮肉筋骨之間,而各有所在也。色者。氣之章也。兩眉間,即關中,乃肺之部。肺合於皮,故色起兩眉薄澤。知衛氣之病在皮也。肌肉者。脾土之外合。土灌四臟,故觀唇色青黃赤白黑者。知衛氣之病在肌肉也。營者。血之氣也。濡、潤也。血之液為汗。汗出而濡然者。知衛氣之病在血氣也。
肝主筋而開竅在目。視目色之青黃赤白黑者。知衛氣之病在筋也。筋合於三陰三陽。十二經脈,故五色之並見也。耳者腎之竅。耳焦枯受塵垢者。知衛氣之病在骨也。夫皮肉筋骨。脈外之氣分。衛氣出於形身,而各在其處也。
黃帝曰:病形何如。取之奈何?伯高曰:夫百病變化。不可勝數。然皮有部。肉有柱。血氣有輸。骨有屬。黃帝曰:願聞其故。伯高曰:皮之部。輸於四末。肉之柱。在臂脛諸陽分肉之間。與足少陰分間。血氣之輸。輸于諸絡。氣血留居,則盛而起。筋部無陰無陽。無左無右。候病所在。骨之屬者。骨空之所以受益,而益腦髓者也。黃帝曰:取之奈何?伯高曰:夫病變化。浮沉深淺。不可勝窮。各在其處。病間者淺之。甚之深之。間者少之。甚之眾之。隨變而調氣,故曰上工。(數上聲勝平聲間去聲)
此承上文而言衛氣行於皮肉筋骨之間。各有所主之部屬也。衛氣行於皮。輸於四末。為所主之部。蓋衛氣出於陽。從頭目而下注於手足之五指,故以四末為部也。行於肌肉。在臂脛諸陽分肉之間。為肉之柱。柱之為言主也。蓋肉之大分為谷。小分為 。分肉之間。 谷之會,以行營衛,以會大氣。臂脛之大肉。肉之大分也。營衛大氣。先會於大分之間,故以臂脛之肉為主。猶屋宇之有四柱也。足少陰分間,乃足少陰出於氣街。行於分肉之間。衛氣者。後天水穀之所生也。會少陰先天之氣於分間。此氣之大會也。諸絡者。孫脈絡脈也。營氣從絡而行於經脈。衛氣從絡而出於皮膚。血氣輸轉於諸絡之間,故氣血留居,則絡脈盛而起矣。衛氣之行於骨者,在骨空之所以受益而益腦髓者也。骨空者。津液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補益腦髓。髓空在腦後三分。顱際銳骨之下。蓋髓之所以補益腦者。從尾 而滲於脊骨。從脊骨而上滲於髓空以入腦。衛氣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其明日日下一節。二十一日。下至尾 。二十二日。入脊內。其行九日。出於缺盆,故衛氣之行於骨者,以脊骨為所屬也。衛氣之行於筋者。無分陰陽左右。如留滯於手足某結之筋,即為病之所在。蓋衛氣者。應天之氣也。筋者。厥陰風氣之所生也。風者。大塊之噫氣。充滿於天地之間,故於衛氣相合。陰陽左右。無處不有。若夫皮之部。肉之柱。猶天之四方。骨之屬。猶天之道也。百病變化者。審察衛氣。為百病母。行於皮肉筋骨之間。是以浮沉淺深。各在其處。
余伯榮曰:衛氣司晝夜之開闔,以應天之氣也。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明日日下一節。二十一日。下至尾 。二十二日。入脊內。其行九日。上出缺盆。一月而環轉一周。是又應月之一月而一周天也。
是以月郭空則海水東盛。衛氣去。形獨居。蓋水與天氣上下相通。日月營運。隨天道環轉。日日行一度,故一歲而一周天。月行十三度有奇,故一月而一周天。此陰陽之營運無息者也。人與天地相參。一息不運,則失其旋轉之機,而為奇恆之病。學人玩索而有得焉。非惟臨病患以觀死生。更可以通玄門。為養生之秘要。
黃帝問於伯高曰:人之肥瘦大小寒溫。有老壯少小。別之奈何?伯高對曰。人年五十以上為老。二十以上為壯。十八以上為少。六歲以上為小。
此承衛氣之有盛衰也。年少小者。衛氣始長。年壯者。衛氣正盛。五十以上。衛氣漸衰。蓋應天之氣,而有四時生長收藏之盛衰也。方盛衰論曰。老從上。少從下。老者應秋冬之氣。從上而方衰于下。少者應春夏之氣。從下而方盛於上。王子方曰。數始於一。成於三。三而兩之為六。三而三之成九。十八者。二九之數也。二十者。陰陽之生數始也。五十者。五行之生數終也。馬玄台曰。十八以上。六歲以上。俱當作以下。
黃帝曰:何以度知其肥瘦?伯高曰:人有肥有膏有肉。黃帝曰:別此奈何?伯高曰: 肉堅皮滿者肥。 肉不堅皮緩者膏。皮肉不相離者肉。( 音國)
此以下論衛氣之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者也。腠理者。肌肉之紋理。如豕之精肉。條分而有理路。理中之白膜曰脂。肉外連皮之肥肉曰肥,故曰 肉堅而皮滿者肥。蓋肥在皮之內。肉之外,故肉堅而皮滿也。膏者,即肥之脂膏。謂如豕肉之紅白相間而有數層者為膏。蓋肥膏之間于肉內,故肉不堅而皮緩也。此論衛氣之肥腠理,故只論膏而不論肥。然先言人有肥者,以明膏肥之有別也。皮肉不相離者。謂肉勝而連於皮。內無膏而外無肥。此亦衛氣之盛於肉理者也。任谷庵曰: 肉者。俗名腿肚也。蓋肉之柱。在臂脛諸陽分肉之間,故 肉堅,則通體之肉堅矣。又只言脛而不言臂者。氣從下而上也。
黃帝曰:身之寒溫何如。伯高曰:膏者。其肉淖而粗理者身寒。細理者身熱。脂者其肉堅。細理者熱。粗理者寒。
任谷庵曰:此言衛氣之所以溫分肉也。膏者肉不堅,故其肉淖。淖、和也。言膏與肉之相間而相和者也。脂者。腠理固密,故其肉堅。粗理者。衛氣外泄,故身寒。細理者。衛氣收藏,故身熱。
黃帝曰:其肥瘦大小奈何?伯高曰:膏者多氣而皮縱緩,故能縱腹垂腴。肉者身體容大。脂者其身收小。
任氏曰:此複申明衛氣之所以肥腠理溫分肉也。衛氣盛則腠理肥。是以膏者多氣而皮縱緩,故能縱腹垂腴。腴者。臍下之少腹也。肉者身體容大。此衛氣盛而滿於分肉也。脂者。其身收小。此衛氣深沉。不能充于分肉,以致脂膜相連,而肌肉緊充,故其身收小也。余伯榮曰:衛氣之所以溫分肉者。充實于肉之理路。所謂血氣盛則充膚熱肉。蓋非只溫肌肉,而能使肌肉盛滿。身體容大,故反複以申明之。
黃帝曰:三者之氣血多少何如。伯高曰:膏者多氣。多氣者熱。熱者耐寒。肉者多血。多血則充形。充形則平。脂者。其血清。氣滑少,故不能大。此別于眾人者也。
任谷庵曰:此言衛氣與營血相將。充盈于分肉之紋理。其膏肥之內。只有衛氣而血不營也。膏者衛氣盛,故熱而耐寒。肉者肌肉隆盛,故多血。血氣盛則充膚熱肉,故充形。血隨氣行。血氣皆盛。是為營衛和平。脂者。肌肉緊密。是以血清氣少,故不能大。此三者。有肥瘦大小之不同,故與平人之有別也。王子方曰。脂者。衛氣不充于分肉。是以血亦清少。血氣相將而行者也。
黃帝曰:眾人奈何?伯高曰:眾人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血與氣不能相多,故其形不小不大。各自稱其身。命曰眾人。
余伯榮曰:此言衛氣之浮沉淺深,而各有常所者。其形不大不小也。眾人者。平常之大眾也。不能相加者。謂血氣和平,則皮肉脂膏。不能相加於肥大也。血氣之浮沉淺深。各有常所。不能相多於肌肉間也。皮肉筋骨。各自稱其身,故其形不大不小也。
黃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必先別其三形。血之多少。氣之清濁,而後調之。治無失常經。是故膏人縱腹垂腴。肉人者,上下容大。脂人者。雖脂不能大也。
此言人之血氣。當使之無過不及也。三者。人之有肥大之太過。瘦小之不及,故當審其血之多少。氣之清濁,而後調之。無失衛氣之常經。期為平和之人矣。此因衛氣失常。是故膏人縱腹垂腴。肉人者,上下容大。脂人者雖脂不能大也。蓋衛氣主於皮肉筋骨之間。浮沉淺深。各在其處。若獨充盛於皮膚分肉之間,而使縱腹垂腴。上下容大。或深沉於筋骨之間,以致脂不能大,皆衛氣之失常也。
是以浮沉深淺。不可勝窮。隨變而調其氣。命曰上工。此篇論衛氣失常,以明衛氣所出所循之常所。使後學知陰陽血氣之生始出入。為治道之張本也。
黃帝曰:余以小針為細物也。夫子乃言上合之於天。下合之於地。中合之於人。余以為過針之意矣。願聞其故。岐伯曰:何物大於天乎。夫大於針者,惟五兵者焉。五兵者。死之備也。非生之具。且夫人者。天地之鎮也。其不可不參乎。夫治民者。亦惟針焉。夫針之與五兵。其孰小乎。
此章論充溢於皮膚分肉之氣血。從臟腑之大絡而出於孫絡皮膚。應天氣之出於地中,而布散於天下。逆之則傷其所出之機。勝五兵之殺人矣。大絡者。手太陰之絡。名曰列缺。手少陰之絡。名曰通裡。手心主之絡。名曰內關。手太陽之絡。名曰支正。手陽明之絡。名曰偏歷。手少陽之絡。名曰外關。足太陽之絡。名曰飛揚。足少陽之絡。名曰光明。足陽明之絡。名曰豐隆。足太陰之絡。名曰公孫。足少陰之絡。名曰大鐘。足厥陰之絡。名曰蠡溝。此十二臟腑之大絡。陽走陰而陰走陽。左注右而右注左。與經脈繆處。其氣血布散於四末。溢於皮膚分肉間。不入於經俞,以應天氣之營運於天表,故曰所謂奪其天氣。夫九針之道。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小針。微針也。亦所以合於天地人者也。且夫人者。天地之鎮也,其不可不參乎,故治天下之萬民者。亦惟針道所合之三才而已。余伯榮曰:上章論衛氣從陽明之脈絡,而出於皮肉筋骨之間。此章論皮膚分肉之血氣。從胃之經隧臟腑之大絡,而出於外,即與衛氣相將之營氣也。營衛血氣。雖皆生於胃腑水穀之精。然外內出入之道路不一。學人非潛心玩索。不易得也。按管子曰:蚩尤受盧山之銅,而作五兵。是黃帝時即有五兵矣。一弓。二 。三矛。四戈。五戟。一云。東方矛。南方弩。中央劍。西方戈。北方鍛。
黃帝曰:病之生時。有喜怒不測。飲食不節。陰氣不足。陽氣有餘。營氣不行,乃發為癰疽。陰陽不通。兩熱相搏,乃化為膿。小針能取之乎。
岐伯曰:聖人不能使化者。為其邪不可留也,故兩軍相當。旗幟相望。白刃陳於中野者。此非一日之謀也。能使其民令行禁止。士卒無白刃之難者。非一日之教也。須臾之得也。夫至使身被癰疽之病。膿血之聚者。不亦離道遠乎。夫癰疽之生。膿血之成也。不從天下。不從地出。積微之所生也,故聖人自治於未有形也。愚者遭其已成也。
黃帝曰:其已形不予遭。膿已成不予見。為之奈何?
岐伯曰:膿已成。十死一生,故聖人勿使已成,而明為良方。著之竹帛。使能者踵而傳之後世。無有終時者。為其不予遭也。
此言皮膚分肉之氣血。從內而出於外。少有留滯,則漸積而成癰膿。如發於外而小者易愈。大者多害。若留積在內。成癰膿而不見者。十死一生也。喜怒不測。飲食不節。內因之所傷也。是以癰疽之生。膿血之成。不從天地之風寒暑濕,乃積微之所生也。是猶兩軍相當。旗幟相望。白刃陳於中野者。此非一日之謀也。能使其民令行禁止。士卒無白刃之難者。非一日之教也。非須臾之可得也,故聖人勿使已成,而明為良方。著之竹帛。使後學之能者。踵而傳之後世。無有終時者。為其不予遭而成十死一生之証也。遭、遇也。言其已形而不予遭。膿已成而不予見。此癰生於臟腑之間,而不與我見,乃多死少生之候也。
余伯榮曰:按本經及素問論所生癰膿。多因於風寒外邪。有傷營衛。留積而成癰膿。此因內傷喜怒飲食,故曰不從天下。不從地出。
黃帝曰:其已有膿血,而後遭乎。不道之以小針治乎。岐伯曰:以小治小者。其功小,以大治大者多害,故其已成膿血者。其惟砭石鈹鋒之所取也。
余伯榮曰:此言癰發於外而予見者。有大小之難易也。癰小而以小針治之者。其功小而易成。癰大而以大針治之者。多有逆死之害,故其已成膿血者。其惟砭石鈹鋒之所取也。蓋小而淺者,以砭石取膿。大而深者,以鈹鋒取之。鈹鋒大針也。
黃帝曰:多害者。其不可全乎。岐伯曰:其在逆順焉。黃帝曰:願聞逆順。岐伯曰:以為傷者,其白眼青。黑眼小。是一逆也。內藥而嘔者。是二逆也。腹痛渴甚。是三逆也。肩項中不便。是四逆也。音嘶色脫。是五逆也。除此五者為順矣。(內葉訥)
此言癰發於外而大者。有逆順死生之分焉。夫皮脈肉筋骨。五臟之外合也。癰發於皮肉筋骨之間,其氣外行者為順。若反逆於內,則逆傷其臟矣。如白眼青。黑眼小。肺肝腎三臟之氣傷也。內藥而嘔。胃氣敗也。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腹痛渴甚。脾氣絕也。外陽為諸陽主氣。肩項中不便。陽氣傷也。在心主言。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音嘶色脫。心臟傷也。犯此五逆者死。除此五者為順矣。
黃帝曰:諸病皆有逆順。可得聞乎。岐伯曰:腹脹身熱脈大。是一逆也。腹鳴而滿。四肢清泄,其脈大。是二逆也。衄而不止。脈大。是三逆也。咳且溲血。脫形。其脈小勁。是四逆也。咳。脫形身熱。脈小以疾,是謂五逆也。如是者不過十五日而死矣。
此言血氣之逆於經脈者。不過半月而死也。夫血氣留滯而成癰膿者。積微之所生。其所由來者漸矣。若失其旋轉之機。又不待成癰,而有遄死之害。諸病者。謂凡病多生於營衛血氣之不調。非獨癰膿也。如腹脹身熱脈大者。逆傷於脾也。腹鳴而滿。四肢清泄。其脈大者。逆傷於腎也。肝主藏血。衄而不止。逆傷肝也。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咳而溲血形脫。其脈小勁。逆傷肺也。夫心主血脈。肺者心之蓋。咳。形脫身熱。脈小以疾。逆傷心也。夫血脈者。五臟之所生也。血氣逆,則失其旋轉之機,而反傷其臟真矣。經脈應地之經水。水以應月。不過十五日而死者。隨月之盈虛而死。不能終周天之數矣。王子方曰。堪輿家鑿井。度月影以取泉,其腹大脹。四末清。形脫泄甚。是一逆也。腹脹便血。其脈大。時絕。是二逆也。咳溲血。形肉脫。脈搏。是三逆也。嘔血。胸滿引背。脈小而疾。是四逆也。咳嘔腹脹。且飧泄。其脈絕。是五逆也。如是者。不過一時而死矣。工不察此者而刺之,是謂逆治。(飧葉孫)
此言氣血之逆於氣分者。不過一周時而死矣。夫皮膚分肉之氣血。從胃腑而注於臟腑之大絡。從大絡而出於孫絡。從孫絡而外滲於皮膚。如腹大脹。四肢清。形脫泄甚。是逆於胃之大絡。不得出於皮膚。充於四體也。腹脹便血。其脈大時絕。逆於腎絡也。咳溲血。形肉脫。脈搏逆於肺絡也。嘔血胸滿引背。脈小而疾。逆於心絡也。咳嘔腹脹。且飧泄。其脈絕。逆於肝脾之絡也。夫胃者。水穀血氣之海也。五臟之大絡。海之所以行雲氣於天下之道路也。水天之氣。上下相通。一晝一夜。繞地環轉一周。如逆而不行,則開闔已息。是以不過一周而死矣。夫人皮以應天。皮膚之氣血。逆而不行。不過一周而死。工不察此天運之大道。如逆傷其氣。遲則死於家中。速則死於堂上矣。任谷庵曰:以上論人之氣血。參合天地之道。營運無息者也。少有留滯。或漸積而成癰膿。或一息不續,即為霄壤之判。
黃帝曰:夫子之言針甚駿,以配天地。上數天文。下度地紀。內則五臟。外次六腑。經脈二十八會。盡有周紀。能殺生人。不能起死者。子能反之乎。岐伯曰:能殺生人。不能起死者也。黃帝曰:余聞之則為不仁。然願聞其道。弗行於人。岐伯曰:是明道也。其必然也。其如刀劍之可以殺人。如飲酒使人醉也。雖勿胗猶可知矣。黃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
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海之所行雲氣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迎而奪之而已矣。黃帝曰:上下有數乎。岐伯曰:迎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往而臟之氣盡矣,故五五二十五而竭其輸矣。此所謂奪其天氣者也。非能絕其命而傾其壽者也。黃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 門而刺之者。死於家中。入門而刺之者。死於堂上。黃帝曰:善乎方。明哉道。請著之玉版,以為重寶。傳之後世,以為刺禁。令民勿敢犯也。( 窺同)
此言胃腑所生之氣血。如雲氣之布散於天下者。從臟腑之經隧。布於四末。充於皮膚分肉之間。不入於經俞者也。駿、大也。言針道之大。配乎天地也。上數天文。應天之數也。下度地紀。應地之經也。內別五臟。應五運之在中也。外次六腑。應六氣之在外也。經脈二十八會。脈度之十六丈二尺也。此言小針者,上合於天。下合於地。中合於人。通其經脈。調其血氣。營其順逆。出入之會。可傳於後世。無有終時者。若不察此三才之大道。反逆傷其旋轉之機。又勝五兵之殺人矣。大絡者。十二臟腑之經別也。五里者。手陽明之穴。在肘上三寸。蓋臟腑之大絡。與經相干,而布於四末。手陽明之大絡。與手陽明之經相干。循五里而散于尺膚。夫臟為陰。腑為陽。經脈為陰。皮膚為陽。手陽明者。手太陰之腑也。五臟之血氣。行於脈中者。因胃氣而至於手太陰,以應尺寸之脈。五臟之氣血。行於脈外者。因胃氣而出於手陽明之絡,以應于尺膚。是以脈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善調尺者。不待於寸。此十二臟腑之血氣。行於經脈皮膚之外內者。大會於手太陰陽明也,故迎之五里。中道而止。至者。迎其氣之至也。往者。追其氣之行也,故五至而迎其五臟之氣至即已。若五往而追之,則五臟之氣。盡泄於外矣。五臟各有五輸。五五二十五輸。若皆取之,則竭其輸矣。
此所謂奪其天氣者也。非由命之自絕。壽之自傾。實所以殺生人也。窺者。窺俟其所出也。門者。衛氣篇之所謂契紹之門戶,乃氣血從孫絡而出於皮膚之門也,故俟其氣之出門而刺之者。稍緩而死於家中。入門而逆刺於絡內者,即死於醫者之堂上也。夫天氣一日一夜。繞地環轉一周。逆則不過一周而死。況針刺之傷乎。是以著之玉版,以為重寶。傳之後世,以為刺禁。令民勿敢犯也。任谷庵曰:人之皮表以應天。經脈應地之經水。天氣營運於地之外,而複通貫於地中。升降出入。環轉無端,而人亦應之。膚表之氣血。從五臟之大絡,而出於皮膚分肉之外。複從手足之指井而溜於滎。注於輸。行於經,而與經脈中之血氣。相合於肘膝之間。此人合天地陰陽。環轉出入之大道也,故曰五往而臟之氣盡矣。謂迎之五里。複五往而追之,則五臟之氣。盡泄於外。蓋謂皮膚之氣血。由五臟之所出也。五五二十五而竭其輸。此謂奪其天氣。謂手足五輸之氣血。從皮膚之所入也。若盡取其五臟之五輸,則竭其輸中之血,而奪其皮表之天氣也。血氣之生始出入。參合天地陰陽,乃端本澄源之學。大有裨於治道。學人當以為首務焉。
余伯榮曰:按內經論經脈之血氣。曰藏之金匱。論皮膚分肉之血氣。曰著之玉版。蓋因金玉之黃白,而分血氣之陰陽也。類而推之。如金銀花王不留行花開黃白。陶隱君即用之以行氣血。張仲祖以雞卵黃治血。卵白治氣。此皆體先聖之遺意。學人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事物之理。用之不窮矣。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刺有五禁。何謂五禁。岐伯曰:禁其不可刺也。黃帝曰:余聞刺有五奪。岐伯曰。無瀉其不可奪者也。黃帝曰:余聞刺有五過。岐伯曰:補瀉無過其度。黃帝曰:余聞刺有五逆。岐伯曰。病與脈相逆。命曰五逆。黃帝曰:余聞刺有九宜。岐伯曰:明知九針之論,是謂九宜。
余伯榮曰:此承上章。複論刺有五禁。五奪。五過。五逆以為刺禁。令民勿犯者也。五過者。五臟外合之皮脈肉筋骨。有邪正虛實。宜平調之。如補瀉過度。是為五過。九宜者。九針之論。各有所宜。神而明之。是為九宜。
黃帝曰:何為五禁。願聞其不可刺之時。岐伯曰:甲乙日自乘。無刺頭。無發 於耳內。丙丁日自乘。無振埃于肩喉廉泉。戊己日自乘四季。無刺腹去爪通水。庚辛日自乘。無刺關節于股膝。壬癸日自乘。無刺足脛,是謂五禁。
余氏曰:天之十干。始於甲乙。終於壬癸,故甲乙以應頭。壬癸以應足。丙丁應身半以上。庚辛應身半以下。配天之四時也。戊己屬土,故乘於四季。夫甲為陽木。乙為陰木。自乘者。陰陽自合。非化氣也。發 振埃者。所以通氣也。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通氣者。通五運之化氣。此天干自乘,故為取氣之禁。
黃帝曰:何謂五奪。岐伯曰:形肉已奪。是一奪也。大奪血之後。是二奪也。大汗出之後。是三奪也。大泄之後。是四奪也。新產及大血。是五奪也。此病不可瀉。
余氏曰:形肉血氣已虛脫者。雖有實邪,皆不可瀉。
黃帝曰:何謂五逆。岐伯曰:熱病脈靜。汗已出。脈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脈洪大。是二逆也。
著痺不移。 肉破。身熱。脈偏絕。是三逆也。淫而奪形。身熱。色夭然白,及後下血 。血 篤重,是謂四逆也。寒熱奪形。脈堅搏,是謂五逆也。
余氏曰:熱病脈靜者。陽病見陰脈也。汗已出。脈盛躁者。陽熱之邪。不從汗解。陰液去而邪反盛也。病泄者脈宜沉弱。反洪大者。陰泄於下。陽盛於上。陰陽上下之相離也。著痺不移。 肉破。身熱者。濕邪傷形。久而化熱。脈偏絕者。脾胃之氣敗也。淫者。酷虐之邪。奪形者。邪傷形也。如但熱不寒之瘧。氣內藏於心,而外淫於分肉之間。令人消鑠脫肉。夫心主血而血脈榮於色。色夭然白,及後下 血篤重者。形氣消於外。血液脫於內。血液外內之離脫也。寒熱奪形。脈堅搏者。寒熱之邪盛,而正氣傷也。此為五逆,皆不可刺也。
黃帝曰:經脈十二,而手太陰足少陰陽明。獨動不休何也?岐伯曰:是明胃脈也。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故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不已,故動而不止。黃帝曰:氣之過於寸口也。上十焉息。下八焉伏。何道從還。不知其極。岐伯曰。氣之離臟也。卒然如弓弩之發。如水之下岸。上於魚以反衰。其餘氣衰散以上逆,故其行微。
此章論營衛宗氣。循度行於經脈之外內。衝脈行於足少陰陽明之經,而出於腹氣脛氣之街,以明血氣之行於經脈皮膚之間。交相和平俞應者也。帝問手太陰足少陰陽明獨動不休者。謂手太陰之太淵經渠。足陽明之人迎沖陽。足少陰太溪之動脈也。伯言是明胃脈者。謂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其營衛宗氣,皆胃腑穀精之所生也。清氣上注於肺者。營氣宗氣也。肺氣從太陰而行之者。脈氣隨三陰三陽之氣而行也。其行也以息往來者。人一呼一吸。脈行六寸。日夜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十丈為一周也。
帝問氣之過於寸口。上十焉息者,乃營氣衛氣宗氣。盡走於息道,而變見於寸口也。下八焉伏者。謂流溢於中之營血。下伏於胞中,故如水之下岸也。按本經營氣篇曰:營氣之道。內谷為寶。穀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終而複始。夫帝言下伏之營血有八。是精專而行於經隧之營止二分矣。夫營氣行於脈中。衛氣行於脈外。宗氣兩行營衛之道。此經脈外內之氣。相為和平,而有形之營血。分行於外內。亦相為勻等者也。夫衝脈起於胞中。上循背裡。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至胸中而散。充膚熱肉。淡滲皮毛。此下伏於胞中之血。半隨衝脈而行於脈內。半隨衝脈而散於皮膚。又足陽明之脈。與衝脈於臍左右之動脈,而出於腹氣之街。衝脈與少陰之大絡。循陰股而下出於脛氣之街。夫精專者。二分行於經隧。隨衝脈者。二分出於氣街。是經脈外內之氣血。相為勻等矣。皮膚之氣血。從指井而溜注於滎輸。脈中之血氣。從本標而外出於膚表。從道往還。莫知其極矣。伯言氣之離臟。卒然如弓弩之發者。謂五臟之氣。至於手太陰而變見於寸口者。應手而動。若弓弩之發弦。上於魚際,則動氣衰而無動脈矣。其餘氣衰散以逆上者。謂余氣分散,而上注於手陽明大腸之經,故其脈上魚,而其行微緩也。此言五臟之氣。因胃氣而至於手太陰。腹走手而手走頭。頭走足而足走腹。常營無已。終而複始。環轉之無端也。
黃帝曰:足之陽明。何因而動。岐伯曰:胃氣上注於肺。其悍氣上沖頭者。循咽上走空竅。循眼系。入絡腦。出 。下客主人。循牙車。合陽明。並下人迎。此胃氣別走於陽明者也,故陰陽上下,其動也若一,故陽病而陽脈小者為逆。陰病而陰脈大者為逆,故陰陽俱靜俱動。若引繩相傾者病。(音坎)
此言陽明之氣盛,而獨動不休者也。陰陽系日月論曰。兩陽合於前,故曰陽明。又曰兩火合並,故為陽明。是陽明主氣金之氣,而又有悍熱之火氣也。胃氣上注於肺者。胃腑所生之營氣宗氣。上注於肺,而行於經脈之外內,以應呼吸漏下。其悍熱之氣。上沖頭者。循咽上走空竅。循眼系。入絡腦。出 。下客主人。循牙車。此陽明之悍氣。上走空竅。行於皮膚之氣分,而下合於陽明之脈中。並下人迎。此胃腑所生之悍氣。別走於陽明者也,故陰陽上下。其動也若一。蓋身半以上為陽。身半以下為陰。謂在上之人迎。在下之沖陽。其動之相應也,故陽病而陽脈小。陰脈大者為逆。陰病而陰脈大。陽脈小者為逆,故陰陽上下。靜則俱靜。動則俱動。若引繩墨。如相傾而不相應者,則為病矣。按上章曰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氣在腹者。止之背俞。與衝脈於臍左右之動脈間。夫足陽明之脈。其支者下人迎。入缺盆。從缺盆下乳內廉。挾臍入氣街中。其支者。下循腹裡。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循股外廉。至足跗上。夫胃之悍氣。合陽明之脈而下人迎。挾臍入氣街中,則與衝脈相合,而出於腹氣之街矣。其下行而出於足跗者。動于沖陽而上。與人迎之相應也。
黃帝曰:足少陰何因而動。岐伯曰:衝脈者。十二經之海也。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邪入 中。循脛骨內廉。並少陰之經。下入內踝之後。入足下。其別者。邪入踝。出屬跗上。入大趾之間。注諸絡,以溫足脛。此脈之常動者也。(邪斜同)
此言流溢於中之血氣。一從衝脈與足少陰之大絡,而下出於足脛之氣街。循陰股內廉者。血氣出於皮膚。仍循少陰之經而行也。斜入 中者。與太陽之承山踝上以下也。其別者,乃少陰之支絡。別走於踝跗。上入大趾之間,而散于十趾之絡。是以陽氣起於足五趾之表。陰氣起於足五趾之裡。蓋陰陽二氣。本於先天之水火。藏於腎臟。出於下而升於上也。夫衛氣者。陽明所生之氣也。上節論衛氣之別走陽明。合於人迎。是從膺胸臍腹,而下至跗上。如左右之動脈。與衝脈會於臍間,則陽明之血氣。隨衝脈而出於腹氣之街矣。此節論衝脈與少陰出於脛氣之街。蓋手足十二經之本標。只出於頭氣之街。胸氣之街。營衛之行。從本而入。從標而出。上下相貫。如環無端。其腹氣之街。脛氣之街,乃別出陽明少陰之血氣。不在十二經脈本標之內,故別提出陽明少陰之動輸焉。
黃帝曰:營衛之行也。上下相貫。如環之無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氣,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脈陰陽之道。相輸之會。行相失也。氣何由還。岐伯曰:夫四末陰陽之會者。此氣之大絡也。四街者。氣之徑路也,故絡絕則徑通。四末解,則氣從合。相輸如環。黃帝曰善。此所謂如環無端。莫知其紀,此之謂也。
此申明經脈之血氣。從四街而出行於脈外。皮膚分肉之氣血。從四末而入行於脈中。上下相貫。環轉之無端也。四末者。四肢之杪末。手足之指井也。其脈者。謂手足三陰三陽之經輸。陰陽之道者。血氣從此所行之道路也。相輸之會氣從合者。謂皮膚之氣血。從四末而溜於脈中。輸行於經,而與脈中之血氣相會,入於肘膝之間,而與脈中之血氣相合,故曰四末解,則氣從合。蓋假風寒之邪,以明四末乃陰陽之會。氣從此而所入之大絡也。如因邪氣所阻,則手足懈惰,而道路不通。氣何由而環轉。如四末和解,則氣血輸會於脈中,而還轉於氣街矣。夫經脈者。內連於臟腑。外絡於形身。外內出入。常營無已。絡脈者,乃經脈之支別。如江河之支流。至梢杪而有盡也。四街者。氣之徑路也,故絡絕則徑通。手足十二經之本標。出於頭氣之街。胸氣之街。陽明所生之血氣。複出於腹氣之街。少陰所藏之血氣。複出於脛氣之街。此經脈中之血氣。複從絡脈之盡處。出於氣街,而行於皮膚分肉之外也。此營衛之行於皮膚經脈之外內。上下相貫。如環無端。莫知其紀也。王子方曰。本經云。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又曰: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精氣之營於經者為營氣。今複言營衛之行環轉於經脈之外內。豈經義自相矛盾與。曰。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應天氣之晦明。天道右旋。地道左轉。天運於地之外。交相逆順而行。應營氣行於脈中。衛氣行於脈外。外內清濁之不相干也。然天氣營運於地之外,而複通貫於地中。有四時之寒暑往來。生長收藏。此天地陰陽之氣。上下升降。外內出入有分有合。環轉無端。是以營衛之行。環轉於皮膚經脈之外內者。應天地之氣交也。夫所謂營行脈中者。始於手太陰肺。終於足厥陰肝。腹走手而手走頭。頭走足而足走腹。一脈流通。終而複始。此營血之行於脈中也。又別出兩行營衛之道。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營於脈中者。循手足之十二經脈,及陰蹺陽蹺任脈督脈。合十六丈二尺為一周。晝行二十五度。夜行二十五度。應呼吸漏下者。此營氣之行於脈中也。衛氣晝行陽二十五度。夜行陰二十五度。此營氣衛氣各走其道。清濁外內之不相干也。若夫手足之三陰三陽。十二經脈,皆從指井所出,而營於五臟之二十五輸。六腑之三十六輸。夫指井離爪甲如韭許,乃血肉筋骨之盡處。血氣皆從何來,而曰所出為井耶。蓋受皮膚之氣血。從此而溜注於脈中。十二經脈之血氣。始從此而生出,故曰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也。充膚熱肉之氣血。婦隨夫唱。相將而行。同溜於經脈之中,故曰營衛之行也。上下相貫。四末陰陽之會者。此氣之大絡也。夫宗氣半行於脈中。半行於脈外。營血半營於經隧。半營於皮膚。營氣行於脈中。衛氣行於脈外。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猶兩儀四象之定體。血氣貫通於外內。應天地之氣交。一息不運則生化滅矣。夫皮膚氣分為陽。經脈血分為陰。陽走陽而陰走陰。此陰陽之相離也。陰出於陽。陽入於陰。此陰陽之相合也。陰陽之道。有離而有合也。若行於陽者。只行於陽。行於陰者。只行於陰。無外內出入之神機,而生化亦滅矣。
陰陽之奧。會心者明之。余伯榮曰:五亂脹論。言衛氣亂脈,是謂大 。衛氣逆為脈脹。衛氣並脈循分為膚脹。若衛氣行於脈內。豈非亂脈乎。曰。衛氣之在路也。常然並脈循分肉。行有逆順。陰陽相隨,乃得天和。謂脈內之血氣順行,而脈外之氣血逆轉。行有逆順,乃得天地之和。衛氣亂脈者。謂衛氣順脈而行也。若夫環轉於皮膚經脈之外內。正所謂交相逆順而行。又何亂之有。
黃帝問於少俞曰。五味入於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鹹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甘走肉。多食之令人 心。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願聞其故。( 悶同)
任谷庵曰:按五營運大論云。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是五臟本於五味之所生,而生外合之筋骨血肉也。是以五味入口,而各有所走。夫心主血。腎主骨。苦乃火之味。鹹乃水之味。苦走骨而鹹走血者。陰陽水火之交濟也。肺主氣,故辛走氣。少俞答曰:酸入於胃。其氣澀以收。上之兩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即留於胃中。胃中和溫,則下注膀胱。膀胱之脆薄以懦。得酸則縮綣。約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陰者。積筋之所終也,故酸入而走筋矣。
任氏曰:五味陰陽之用。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鹹味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是發散湧泄之中,而又有收散緩急之性矣。上焦開發。宣五谷味。中焦出氣如露,以行水穀之津。酸氣收澀,故弗能出於上之兩焦。不出,則留於胃而溜於下焦。注於膀胱矣。膀胱為脬之室。脬居於中,故膀胱之體質脆薄以懦。得酸則易於縮綣。縮則約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為癃閉。陰者。前陰。積筋骨宗筋也。宗筋者。筋之主也。酸入於宗筋,故走筋也。按經筋章云。足厥陰之筋。上循陰股。結於陰器絡諸筋。其病陰股痛轉筋。陰器不用。傷於內則不起。傷於寒則陰縮入。傷於熱則縱挺不收。是足厥陰肝經。主宗筋而外合於通體之筋。
黃帝曰:鹹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少俞曰。鹹入於胃。其氣上走中焦。注於脈,則血氣走之。血與鹹相得則凝。凝則胃中汁注之。注之則胃中竭。竭則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血脈者。中焦之道也,故鹹入而走血矣。
任氏曰:中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鹹入於胃。其氣上走中焦。注於脈者。鹹性之上湧也。注於脈則走於血氣矣。血者中焦之汁。奉心神而化赤。鹹乃寒水之味,故血與鹹相得則凝。凝則燥結,而胃中之汁以滋之。胃中汁竭,則咽路焦枯,故舌本乾而善渴。血脈者。中焦之道路。鹹氣上走於中焦,故走血。王子方曰。胃腑水穀之精汁。化而為赤。營於脈中。人一呼一吸。脈行六寸者。血氣之流行也。呼吸不已。血氣之行。無少停息,故血凝則胃中之汁注之,以資其流行。
黃帝曰: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少俞曰。辛入於胃。其氣走於上焦。上焦者。受氣而營諸陽者也。薑韭之氣熏之。營衛之氣。不時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辛與氣俱行,故辛入而與汗俱出。
任氏曰: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辛走氣,故其氣走於上焦。上焦者。受中焦之氣,而營諸表陽者也。夫營衛之氣。生於中焦,皆從上而出,故薑韭之氣上熏,則營衛之氣。不時受之。久留心下,則為洞心。辛與上焦之氣。俱行於表陽,則開發皮腠而汗出。余伯榮曰:辛氣留於心下而上熏,則為洞心。與氣俱行,則與汗共並而出。蓋汗乃中焦水穀之液也。王子方曰。論五味而曰氣者。味之性也。
黃帝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何也?少俞曰。苦入於胃。五穀之氣,皆不能勝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閉而不通,故變嘔。齒者。骨之所終也,故苦入而走骨,故入而複出。知其走骨也。
任谷庵曰:炎上作苦。君主之味也,故五穀之氣,皆不能勝之。苦性下泄,故入於下脘。三焦者。少陽相火也。苦性寒,故三焦之道,皆閉塞不通。三焦不通,則入胃之水穀。不得通調布散,故變而為嘔也。夫腎主骨。腎為寒水之臟。苦性寒故走骨。同氣相感也。然苦乃火味,故入於下,而複出於上,以其性下泄而上湧也。余伯榮曰:少陰之上。君火主之。標陽而本寒也。炎上作苦,而苦寒下泄。此少陰之味也,故能從本從標。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地之五行。上呈天之六味。是以味合五行。氣合三陰三陽之六氣。
黃帝曰:甘走肉。多食之令人 心何也?少俞曰。甘入於胃。其氣弱小。不能上至於上焦,而與谷留於胃中者。令人柔潤者也。胃柔則緩。緩則蠱動。蠱動則令人 心。其氣外通於肉,故甘走肉。
任谷庵曰:稼穡作甘。坤土之味也。坤德柔順,故其氣弱小。太陰濕土主氣,故令人柔潤。柔者土之性。潤乃濕之氣也。夫蟲乃陰類。胃秉陽明燥熱之氣。胃若柔而緩,則蟲動而上入於胃矣。蟲上食、故令人 心。土氣外主於肌肉故甘走肉。馬玄台曰。蠱當作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