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靈樞集注 | 清 張志聰 |
黃帝間居。辟左右而問於岐伯曰:余已聞九針之經。論陰陽逆順。六經已畢。願得口問。岐伯避席再拜曰。善乎哉問也。此先師之所口傳也。黃帝曰:願聞口傳。岐伯答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陰陽喜怒。飲食居處。大驚卒恐,則血氣分離。陰陽破散。經絡厥絕。脈道不通。陰陽相逆。衛氣稽留。經脈虛空。血氣不次,乃失其常。論不在經者。請道其方。 九針之經。謂上古之針經。帝欲於經傳之外,而有口傳心受者。陰陽六經之外。有別走其道者。 外因內因之外。有奇邪之為病者,故設此問。辟左右者。此上帝之所貴。非其人勿傳也。伯言百病之生。不出外內二因。外因者。因於風雨寒暑。內因者。因於喜怒驚恐。飲食居處,皆傷營衛血氣。陰陽經脈。若不在經者。請言其所在之病。
黃帝曰:人之欠者。何氣使然?岐伯答曰:衛氣晝日行於陽。夜半則行於陰。陰者主夜。夜者臥。 陽者主上。陰者主下,故陰氣積於下。陽氣未盡。陽引而上。陰引而下。陰陽相引,故數欠。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瀉足少陰。補足太陽。(數葉朔欠江左謂之呵欠) 此論陰陽之氣。上下出入。陽者天氣也。主外主上。陰者地氣也。主內主下。然又有升降出入之機,而人亦應之。人之衛氣。日行於陽。夜行於陰。行於陰則陽氣在內。陰氣在外。陽氣在下。陰氣在上。夜半一陽初升。至天明衛行於陽而寤。然在下之陽氣。未盡行於上。陽欲引而上。陰欲引而下。陰陽相引,故數欠。此陰陽之上下也。日暮在外之陽氣將盡,而陰氣漸盛,則目瞑而臥。平旦在外之陰氣將盡,而陽氣漸盛則寤矣。此陰陽之外內也。當補足太陽以助陽引而上。瀉足少陰以引陰氣而下。少陰太陽。標本相合。為陰陽之主宰。
黃帝曰:人之噦者。何氣使然?岐伯曰:穀入於胃。胃氣上注於肺。今有故寒氣與新穀氣。俱還入於胃。新故相亂。真邪相攻。氣並相逆。複出於胃,故為噦。補手太陰。瀉足少陰。
此言人之所受穀氣。由胃氣之布散於天下者也。胃為水穀之海。肺屬天而外主皮毛。穀入於胃。 乃傳之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五臟六腑,皆以受氣。是入胃之水穀。 藉肺氣轉輸於皮毛。行於臟腑。如肺有故寒氣,而不能輸布。寒氣與新穀氣。俱還入於胃。新故相亂。真邪相攻。氣並相逆於胃,而胃腑不受。複出於胃,故呃逆也。夫腎者。至陰也。至陰者。盛水也。肺者。太陰也。少陰者。冬脈也,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積水也。是在下之寒水。上通於天者也,故當補手太陰,以助天之陽氣。瀉足少陰以下肺之寒邪。肺之寒者,乃腎水之寒氣也。此篇論人身之應天地陰陽。奇邪之走空竅。非外因之形寒。亦非飲冷之寒氣也。
姚士因曰。按金匱玉函云。噦逆者。橘皮竹茹湯主之。蓋橘之色黃臭香。味甘而辛,乃中土之品也。辛兼走肺。皮性走皮。是助胃氣走肺而外出於皮毛者也。竹性寒而凌冬不凋。得冬令寒水之氣。 用茹者。助水氣之營運于膚表。不凝聚於肺中。配人參甘草生薑大棗,以助中土之氣。先聖立方之法。咸從經義得之。學人引而伸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黃帝曰:人之唏者。何氣使然?岐伯曰:此陰氣盛而陽氣虛。陰氣疾而陽氣徐。陰氣盛而陽氣絕,故為唏。補足太陽。瀉足少陰。
此承陰陽之不相和也。太陽少陰,乃水火陰陽之本。雌雄相合。標本互交。若陰氣盛而陽氣虛,則陰氣疾而陽氣徐矣。陰氣疾而陽氣徐,則陰氣不能相將,而陰與陽絕矣,故當補足太陽之陽。瀉足少陰之陰,以和其陰陽焉。唏者。欷 悲咽也。蓋陽氣盛則多喜笑。陰氣盛則多悲哀。
黃帝曰:人之振寒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寒氣客於皮膚。陰氣盛。陽氣虛,故為振寒寒栗。 補諸陽。
此言陽氣之在外也。諸陽之氣。主於肌表,故寒氣客於皮膚。藉陽氣以化熱。若陰氣盛而陽氣虛,則為振寒戰慄。當補諸陽。諸陽者。三陽也。吳懋先曰。寒氣即太陽寒水之氣,故當補諸陽。
黃帝曰:人之噫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複出於胃,故為噫。補足太陰陽明。一曰補眉本也。
此言土位中央,而氣出於上下也。寒氣客於胃。厥逆之氣。上走心為噫。得後氣則快然如衰。 是厥氣出於胃。 從脾氣而上下散,故當補足太陰陽明,以助其分散焉。眉本乃足太陽之經。寒氣客於胃者,乃太陽寒水之氣也。一曰補太陽之陽氣於上,而客中之寒氣可散矣。姚士因曰。腎為水臟。太陽之上。寒氣主之。噦者。寒氣在於肺。噫者。寒氣在胃中。一瀉少陰之寒。一補太陽之陽。補瀉雖別。其義則同。
黃帝曰:人之嚏者。何氣使然?岐伯曰:陽氣和利。滿於心。出於鼻,故為嚏。補足太陽榮眉本。一曰眉上也。
此言太陽之氣。與心氣之相和也。太陽之上。寒水主之。少陰之上。君火主之。陰陽互交。標本相合,故心為陽中之太陽。太陽與心氣之相合也。是以陽氣和利,則上滿於心。出於鼻而為嚏。 鼻乃肺之竅。肺乃心之蓋也。太陽之氣。生於膀胱。膀胱乃津液之府。陽氣和利。上滿於心,則陽氣盛矣,故當取足太陽之榮於眉本。使津液上資,則陰陽相平矣。夫太陽之氣。主於膚表。一曰補眉上以取太陽之氣。使氣行於外,則不滿於心矣。
黃帝曰:人之 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胃不實,則諸脈虛。諸脈虛,則筋脈懈惰。筋脈懈惰,則行陰用力。氣不能複,故為 。因其所在。補行肉間。( 音朵)
此言筋脈皆本於胃腑之所生者。 者垂首斜傾。懈惰之態。筋脈皆本於水穀之所資養,故胃不實則諸脈虛。諸脈虛則筋脈懈惰。蓋經脈者。所以濡筋骨而利關節者也。夫陽明主潤宗筋。陽明虛則宗節縱。是以筋脈懈惰,則陽明之氣。行於宗筋,而用力於陰器矣。行陰用力,則陽明之氣。不能複養於筋脈,故為 。因其所在行陰,故補分肉間,以取陽明之氣外出。
黃帝曰:人之哀而泣涕出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目者。宗脈之所聚也。
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氣之門戶也,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搖則宗脈感。宗脈感則液道開。液道開故泣涕出焉。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竅者也,故上液之道開則泣。泣不止則液竭。液竭則精不灌。 精不灌則目無所見矣,故命曰奪精。補天柱經挾頸。
此言五臟之液。內濡百脈。膀胱之津外濡空竅。夫水穀入胃。津液各走其道。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五臟主藏水穀之津者也。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複還入胃中,以資臟腑。是臟腑膀胱之津。交相資益者也。是故泣不止則液竭。液竭則精不灌。蓋液者。又所以灌精濡空竅者也。宗脈者,上液之道也。液道開而泣不止,則液竭,而濡空竅之精。 不能灌於目,而目不明矣,故命曰奪精。謂奪其外濡空竅之精也。當補膀胱經之天柱于挾頸間,以資津液上灌。蓋液隨氣行者也。夫口鼻耳目,皆為空竅,故曰口鼻者。氣之門戶也。謂津液隨氣而上濡空竅,故精不灌則目不明。
黃帝曰:人之太息者。何氣使然?岐伯曰:憂思則心系急。心系急則氣道約。約則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補手少陰心主。足少陽留之也。
此言上焦之宗氣。與下焦之生氣相通,而行呼吸者也。夫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憂思則心系急。心系急則氣道斂約。約則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當補手少陰心主。足少陽留之。留之者。候氣之至也。蓋腎為生氣之原。少陽屬腎,乃腎中所生之初陽。上通於心主包絡。 故補手少陰心主,以通上焦之氣。補足少陽留之,以候下焦之生氣以上交。王芳侯曰。本經凡曰手少陰心主,乃包絡之經,以相而代行君令者也。凡曰足少陽,乃兼手少陽而言。蓋六腑皆出於足之三陽。上合於手者也。
黃帝曰:人之涎下者。何氣使然?岐伯曰:飲食者,皆入於胃。胃中有熱則蟲動。蟲動則胃緩。 胃緩則廉泉開,故涎下。補足少陰。
此言足少陰之氣。上與陽明相合,而主化水穀者也。蟲者。陰類也。陰類動,則腎氣不交於陽明,而胃氣緩矣。氣不上交,則水邪反從任脈而上出於廉泉,故涎下。當補足少陰以助下焦之生氣上升,而水邪自下矣。
姚士因曰。少陰陽明。戊癸相合,而後能化水穀之精微,故曰飲食者,皆入於胃。謂不合則胃緩。緩則不能化飲食矣。不合則熱。熱則蟲動矣。上節論少陰之氣。上與宗氣相合以行呼吸。此論與陽明相合,以化飲食之精微。下節論與宗脈相合,而通會於百脈。蓋營衛血氣。本於後天水穀之所資生。然必藉下焦先天之氣以合化。
黃帝曰:人之耳中鳴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耳中宗脈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則宗脈虛。虛則下溜。 脈有所竭者,故耳鳴。補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與肉交者也。
此言經脈之血氣。資生於胃,而資始於腎也。夫肺朝百脈。宗脈者。百脈一宗。肺所主也。耳者。 宗脈之所聚也。百脈之血氣。水穀之所生也,故胃中空則宗脈虛。虛則脈氣下溜矣。脈中之血氣有所竭,故耳鳴也。當補客主人與手太陰之少商。客主人乃足少陽之脈。補之以引下溜之脈氣上行。 王芳侯曰。客主人者。謂經脈為客。脈中之主人在腎。下溜者。下陷於腎中也,故取在上之脈以引啟之。
黃帝曰:人之自嚙舌者。何氣使然?(缺岐伯曰)此厥逆走上。脈氣輩至也。少陰氣至則嚙舌。 少陽氣至則嚙頰。陽明氣至則嚙唇矣。視主病者則補之。(嚙音業) 此總結脈氣生於中焦後天之水穀。本於下焦先天之陰陽。中下之氣。相合而行者也。齒者。腎氣之所生也。少陰之脈挾舌本。少陽之脈循于頰。陽明之脈。挾口環唇下。如腎臟之生氣。厥逆走上。 與中焦所生之脈氣。相輩而至,則舌在齒之內,而反向外矣。唇在齒之外,而反向內矣。頰在齒之旁,而反向中矣。此處假嚙舌嚙唇,以明陽明所生之血脈。本於先天之生氣。相合而偕行者也。
凡此十二邪者,皆奇邪之走空竅者也,故邪之所在,皆為不足,故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下氣不足,則乃為痿厥心。補足外踝下留之。 此總結十二邪者,皆緣膀胱所藏之津液。不能灌精濡空竅故也。所謂奇邪者。外不因於風雨寒暑。內不因於陰陽喜怒。飲食居處,皆緣津液不足,而空竅虛無,故邪之所在,皆為之不足。蓋因正氣不足,而生奇邪之証也,故上氣不足者。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 中氣不足者。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下氣不足者,則為痿厥心 。蓋不足於下,則為痿厥。不得上交於心,則心 矣。補足外踝下留之,乃取太陽之昆侖穴。候太陽之氣至也。蓋太陽者。三陽也。三陽者。天之業。膀胱之津水。隨氣營運,以濡空竅,故取之昆侖。昆侖乃津水之發原。上通於天者也。
黃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腎主為欠。取足少陰。肺主為噦。取手太陰足少陰。唏者陰與陽絕,故補足太陽。瀉足少陰。振寒者補諸陽。噫者補足太陰陽明。嚏者補足太陽眉本。 因其所在。補分肉間。泣出補天柱經挾頸。挾頸者。頭中分也。太息補手少陰心主。足少陽留之。涎下補足少陰。耳鳴補客主人。 手大指爪甲上與肉交者。自嚙舌視主病者則補之。 上節總論膀胱之津液。不能灌濡空竅,以致上中下氣,皆為之不足。此複分論十二邪者。各有補瀉陰陽之法。蓋膀胱者。津液之府。受臟腑之津而藏之。複還入胃中以資益臟腑。互相交通者也。
故各因其邪之所在而補瀉之。 目眩頭傾。補足外踝下留之。痿厥心 。刺足大趾間上二寸留之。一曰足外踝下留之。 足大趾間上二寸,乃足太陰之太白。脾臟之上俞也。此篇論太陽之津水。隨氣而營運于膚表。 複從中土而上交於心。應司天在泉之氣。營運於地之外。複貫通於地中。是以上氣不足。補足太陽之昆侖。下氣不足。不得從中而上通於心者。刺足太陰之俞以通土氣。然本於足太陽之津氣貫通。 故一曰足外踝下留之,乃取太陽之津氣也。姚士因曰。欠者,足太陽少陰之氣。相引而上下也。
噦者。少陰寒水之氣。客於肺也。唏者。太陽與少陰之氣不和也。振寒者。寒水之氣客於皮膚,而太陽之陽氣虛於表也。噫者。太陽寒水之氣客於胃也。嚏者。太陽之陽氣滿於心也。 者。筋脈之氣。行陰用力。前陰者,足少陰太陽之會也。哀泣者。太陽之津液竭也。太息者。下焦之生氣不交於上也。涎下者。膀胱之水邪上溢也。耳鳴者。宗脈之氣。溜陷於下焦也。自嚙者。下焦之氣。厥逆走上也。此皆足太陽與少陰之津氣為病。太陽之氣。生於膀胱。少陽之氣。發於腎臟。腎與膀胱。雌雄相合,皆為水臟而為生氣之原。膀胱之津水。隨太陽之氣。營運于膚表,以濡空竅。應六氣之旋轉。腎臟之精氣。貫通於五臟。應五運之神機。此皆不在六經陰陽逆順之論,故帝辟左右而問曰。願聞口傳。王芳侯曰。此篇論先後天之陰陽為病。
黃帝曰:余聞先師有所心藏。弗著於方。余願聞而藏之,則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無病。上下和親。德澤下流。子孫無憂。傳於後世。無有終時。可得聞乎。岐伯曰:遠乎哉問也。夫治民與自治。治彼與治此。治大與治小。治國與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順而已矣。順者。非獨陰陽脈論氣之逆順也。百姓民眾,皆欲順其志也。黃帝曰:順之奈何?岐伯曰:入國問俗。入家問諱。 上堂問禮。臨病患問所便。 吳懋先曰。師傳者。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即夫子所謂明德新民之意。上以治國。下以治民。 治大治小治國治家,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順、和也。氣之逆順者。陰陽寒暑之往來也。入國問俗。入家問諱。上堂問禮。臨病患問所便,即治國齊家治民之要。志者。心之所之也。驕恣縱欲。 惡死樂生。意之所發也。所謂欲治其身者。必先正心誠意。此上醫醫國之道也。
黃帝曰:便病患奈何?岐伯曰:夫中熱消癉則便寒。寒中之屬則便熱。胃中熱則消穀。令人懸心善飢。臍以上皮熱。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寒。胃中寒則腹脹。腸中寒則腸鳴飧泄。胃中寒。 腸中熱,則脹而且泄。胃中熱。腸中寒,則疾飢。小腹痛脹。 吳懋先曰。便者。所以更人之逆也。熱者更之寒。寒者更之熱也。熱中寒中者。寒熱之氣,皆由中而發。內而外也。臍以上皮熱者。腸中熱。臍以下皮寒者。胃中寒。寒熱外內之相應也。
黃帝曰:胃欲寒飲。腸欲熱飲。兩者相逆。便之奈何?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驕恣縱欲輕人,而無能禁之。禁之則逆其志。順之則加其病。便之奈何?治之何先。岐伯曰:人之情。莫不惡死而樂生。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苦。雖有無道之人。惡有不聽者乎。 吳懋先曰。寒熱者。陰陽之氣也。言上醫者。具阿衡之材。能調燮其陰陽。尤能格君心之非也。
黃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春夏先治其標。後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後治其標。 姚士因曰。本標者。內為本而外為標也。春夏之氣。發越於外,故當先治其標。後治其本。秋冬之氣。收藏於內,故當先治其本。後治其標。知本末之先後。氣可令調。為萬民式。天之道畢矣。
黃帝曰:便其相逆者奈何?岐伯曰:便此者。飲食衣服。亦欲適寒溫。寒無 愴。暑無出汗。飲食者。熱無灼灼。寒無滄滄。寒溫中適,故氣將持,乃不致邪僻也。(適葉的) 姚士因曰。此言飲食衣服,乃日用平常之事。所當適其和平,則陰陽之氣。可以持平。不致邪僻之所生也。便其相逆者。謂胃欲寒飲。腸欲熱飲。兩者相逆。便之奈何?夫胃中熱。腸中寒,則胃欲寒飲。腸欲熱飲矣。如胃中寒。腸中熱,則胃欲熱飲。腸欲寒飲矣。此寒熱之在內也,故飲食者。 熱無灼灼。寒無滄滄,則在內之寒熱可調矣。四時之氣。寒暑之在外也。時值涼寒。無使其 愴。時值暑熱。無使其汗出,則在外之陰陽可調矣。吳氏曰:通篇大義。在調和外內之陰陽。非陰陽脈論,乃論氣之逆順也,故曰寒溫中適,故氣將持,乃不致邪僻也。謂天有寒暑。人有陰陽。我之陰陽既和。可以御天之寒暑。
黃帝曰:本臟以身形支節 肉候五臟六腑之小大焉。今夫王公大人。臨朝即位之君而問焉。誰可捫循之而後答乎。岐伯曰:身形支節者。臟腑之蓋也。非面部之閱也。黃帝曰:五臟之氣。閱於面者。余已知之矣,以支節知而閱之奈何?岐伯曰:五臟六腑者。肺為之蓋。巨肩陷咽。候見其外。
黃帝曰善。岐伯曰:五臟六腑。心為之主。缺盆為之道。 骨有餘,以候 。黃帝曰善。岐伯曰:肝者主為將。使之候外。欲知堅固。視目小大。黃帝曰善。岐伯曰:脾者主為衛使之迎糧。視唇舌好惡以知吉凶。黃帝曰善。岐伯曰:腎者主為外。使之遠聽。視耳好惡,以知其性。
黃帝曰善。願聞六腑之候。岐伯曰:六腑者。胃為之海。廣骸大頸張胸。五穀乃容。鼻隧以長。 以候大腸。唇濃人中長,以候小腸。目下果大。其膽乃橫。鼻孔在外。膀胱漏泄。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約。此所以候六腑者也。上下三等。臟安且良矣。( 音括 音歇 音干)
此言望而知之者。斯可謂國士也。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在天主氣。 在地成形。此天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氣,而視壽夭者。必明乎此。是以五臟之氣見於色。臟腑之體應乎形。既能閱於面而知五臟之氣。又當閱其形以知臟腑之形。知氣知形。斯可謂望知之神。。胸骨也。肝乃將軍之官,故主為將。脾乃轉運之官,故主為衛。腎開竅於耳,故主為外。言其聽之遠也。堅固者。五臟之有堅脆也。吉凶者。臟安則吉。 臟病則凶也。性者。五臟有端正偏傾之性也。鼻乃肺之竅。大腸者。肺之腑,故鼻以候大腸。口乃脾之竅。小腸受盛脾胃之濁,而上屬於胃,故唇與人中,以候小腸。目乃肝之竅,故目下以候膽。膀胱者。津液之府。氣化則出。鼻孔在外。謂鼻孔之氣出在外,則膀胱漏泄。蓋上竅通而下竅泄也。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氣約則止。不約則遺。鼻柱中央起者。謂鼻之吸氣。從中央而起,則三焦乃約。蓋上氣吸入則下約。上氣呼出則下通。上下開闔之相應也。此言臟腑之形。外內相應者。 亦由氣之所感也。上下三等。謂天地人三部之相等也。
黃帝曰: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余意以為一氣耳。今乃辯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
此篇論精氣津液血脈。生於後天而本於先天也。本於先天。總屬一氣。成於後天。辯為六名。 故帝意以為一而伯分為六焉。 、分也。 而和,故篇名決氣。謂氣之分判為六,而和合為一也。
岐伯曰:兩神相摶。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何謂氣。岐伯曰: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何謂津。岐伯曰: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何謂液。岐伯曰。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何謂血。岐伯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何謂脈。岐伯曰: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 吳氏曰:所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摶謂之神。又曰:神者。水穀之精氣也。兩神者。一本於天一之精。一生於水穀之精。兩神相摶。合而成此形也。所生之來謂之精,故常先身生。謂未成形而先生此精也。上焦之氣。宣發五穀之精微。充膚熱肉。潤澤皮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腠理者。肌肉之紋理。本經曰:水穀入於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道,故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是以發泄於腠理。汗出溱溱,是謂津。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使骨屬屈伸。泄澤。從髓空而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中焦受水穀之精氣。濟泌別汁。奉心神變化而赤,是謂血。壅、培助也。遏、遮蔽也。避、違避也。言經脈壅蔽營氣。行於脈中。晝夜環轉。無所違逆,是謂脈。
黃帝曰:六氣者。有餘不足。氣之多少。腦髓之虛實。血脈之清濁。何以知之?岐伯曰:精脫者耳聾。氣脫者目不明。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脛 耳數鳴。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其脈空虛。此其候也。
營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精血津液,皆本於氣之生化,故謂之六氣。清濁者。營衛之氣也。
腎主藏精。開竅於耳,故精脫者耳聾。目之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故氣脫者目不明。津發於腠理。 故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液淖澤于骨。補益腦髓,故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不能潤澤皮膚,故毛色夭焦也。腎主骨,而骨髓上通於腦,故腦髓消而脛 耳鳴。心主血。心之合脈也。其營色也。
是以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其脈空虛。此其候也。
黃帝曰:六氣者。貴賤何如。岐伯曰:六氣者。各有部主也。其貴賤善惡。可為常主。然五穀與胃。為大海也。
夫子曰:卑高以陳。貴賤位矣。謂居上者為尊貴。居下者為卑賤。言此六氣。主於心腎,而生於胃海也。各有部主者。謂精之藏於腎。血之主於心。氣之主於皮膚。津之發於腠理。液之淖于骨。資於腦。脈之循於臟腑形身。各有所主之部。然以心腎為常主。五穀與胃為大海。津液血氣,乃胃海之所生也。夫心為君主之官而居上。水性潤下而居下。火之精為血。水之精為精。水性柔善。火性猛惡。其貴賤善惡。 可為六氣之常主也。蓋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謂六氣辯為六名。然總歸陰陽之一氣。
黃帝問於伯高曰:余願聞六腑傳谷者。腸胃之小大長短。受谷之多少奈何?伯高曰:請盡言之。 谷所從出入淺深遠近長短之度。唇至齒長九分。口廣二寸半。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 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二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大容三斗五升。小腸後附脊左。環回周疊。積其注於回腸者。外附於臍上。回運環十六曲。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三尺。回腸當臍左環回周葉。積而下回運環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廣腸傳脊,以受回腸。左環葉脊上下辟大八寸。 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環反三十二曲也。
此言有生之後。總藉水穀之所生養,故專論其腸胃。胃主受納水穀。腸主傳導變化。其精液血氣。由此而生焉。越人曰。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蓋唇齒乃始受水穀之門,故先論唇齒之廣長。舌者。主為衛使之迎糧。舌和而後能知五味。會厭者。 喉之上套。所以分別咽喉。咽乃胃之門。主受納水穀。喉乃肺之竅,以司呼吸者也。
黃帝曰:願聞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伯高曰:臣請言其故。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橫屈受水穀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滿。上焦泄氣。出其精微。 悍滑疾。下焦下溉諸腸。小腸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回腸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廣腸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腸胃之長。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穀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此腸胃所受水穀之數也。平人則不然。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臟安定。血脈和,則精神乃居,故神者。水穀之精氣也,故腸胃之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後。後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穀盡矣,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穀精氣津液皆盡故也。
此論人之臟腑形骸。精神氣血,皆藉水穀之所資生。水穀絕,則形與氣俱絕矣。六節藏象論曰。 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故神者。水穀之精氣也。平人不然者。謂平常無病之人。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日夜消化。只留三斗五升。無有如此之留積也。是以不飲食七日,則所留之水穀盡矣。水穀盡,則精氣津液皆盡矣。王芳侯曰。病患不飲食七日不死者。水穀留積故也。蓋留積則為病矣。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刺法于夫子。夫子之所言。不離於營衛血氣。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腑臟。外絡於支節。夫子乃合之於四海乎。岐伯答曰:人亦有四海。十二經水。經水者,皆注於海。 海有東西南北。命曰四海。黃帝曰:以人應之奈何?岐伯曰: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氣海。有水穀之海。凡此四者,以應四海也。黃帝曰:遠乎哉。夫子之合人天地四海也。願聞應之奈何?岐伯答曰。必先明知陰陽表裡。榮輸所在。四海定矣。黃帝曰:定之奈何?岐伯曰:胃者水穀之海。其輸上在氣衝。下至三里。衝脈者。為十二經之海。其輸上在於大杼。下出於巨虛之上下廉。膻中者。 為氣之海。其輸上在柱骨之上下。前在於人迎。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於其蓋。下在風府。(膻葉袒) 夫天主生物。地主成物。是以人之形身。應地之四海。十二經水。然水天之氣。上下相通。是以頭氣有街。胸氣有街。腹氣有街。脛氣有街。經氣上下之出入也,故合人於天地四海。必先明知陰陽表裡。榮輸之所在。四海定矣。胃者水穀之海。其輸上在氣衝。氣在腹者。止之背俞。下至足之三里。是水穀之海。上通於天氣,而下通於經水也。衝脈者。為十二經之海。其輸上在於太陽之大杼。下至巨虛之上下廉,而出於脛氣之街。是衝脈之外通於天氣,而內通於經水也。膻中者。為氣之海。在膺胸之內。宗氣之所聚也。宗氣流於海。其下者注於氣街。其上者走於息道,故氣在胸者。止之膺與背俞,故其輸上在背之天柱。前在膺胸之人迎。是氣海之上通於天,而下通於經水也。腦為髓之海。氣在頭者。止之於腦,故其輸上在於其蓋。下在督脈之風府。是髓海之上通於天,而下通於經水也。是十二經脈。應地之十二經水。經水者,皆注於海。海有東西南北,而海之雲氣。上通於天。是以人之所以合天地四海也。
黃帝曰:凡此四海者。何利何害。何生何敗。岐伯曰:得順者生。得逆者敗。知調者利。不知調者害。 姚氏曰:人合天地四海。升降出入。營運無息,故得順而和者,則生利無窮。逆而不調,則敗害至矣。
黃帝曰:四海之逆順奈何?岐伯曰:氣海有餘者。氣滿胸中。 息面赤。氣海不足,則氣少。 不足以言。 吳氏曰:天地陰陽之道。更相和平者也,故有餘不足,皆為之逆。膻中者。宗氣之所居。上出於喉以司呼吸,故氣海有餘者。氣滿胸中。氣息 亂。氣上逆故面赤也。氣海不足,則氣少。氣少故不足于言。血海有餘,則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狹然不知其所病。 吳氏曰:衝脈起於胞中。上循背裡。為經脈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至胸中而散於皮膚之間。是衝脈之血。充實于周身,故有餘則覺其身大。不足則覺其身小。怫然狹然。不知其為何病也。王芳侯曰血以應水,故有餘常想其大。不足則覺其為小矣。
水穀之海。有餘則腹滿。水穀之海不足,則飢不受穀食。 姚氏曰:胃氣有餘,故腹脹滿。胃氣不足,故飢而不受穀食。 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 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 姚氏曰:精液補益腦髓,而下流陰股,故髓海有餘,則足勁輕健而多力。度、骨度也。髓從骨空循度而上通於腦,故有餘,則自過其度矣。髓海不足,則精液竭。精液者。所以濡空竅者也。是以耳為之鳴。目無所見。液脫者。 骨屬屈伸不利,故脛 而懈怠安臥。
黃帝曰:余已聞逆順。調之奈何?岐伯曰:審守其輸,而調其虛實。無犯其害。順者得複。逆者必敗。黃帝曰善。 吳氏曰:審其輸,則知其四海之通於經,而經俞之外通於氣也。調其虛實,則有餘不足自和矣。
害謂經氣之逆。複則反逆為順也。
黃帝曰:經脈十二者。別為五行。分為四時。何失而亂。何得而治。岐伯曰:五行有序。四時有分。相順則治。相逆則亂。黃帝曰:何謂相順。岐伯曰:經脈十二者,以應十二月。十二月者。分為四時。四時者。春秋冬夏。其氣各異。營衛相隨。陰陽已和。清濁不相干。如是則順之而治。
黃帝曰:何謂逆而亂。岐伯曰: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穀氣順脈。衛氣逆行。清濁相干。亂於胸中,是謂大 ,故氣亂於心則煩心密嘿。俯首靜伏。亂於肺則俯仰喘喝。接手以呼。亂於腸胃,則為霍亂。亂於臂脛,則為四厥。亂於頭,則為厥逆。頭重眩仆。( 音悶)
本經邪客篇曰: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而為血,以營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此言宗氣積於胸中。上貫心脈。同營氣行於脈中,以應呼吸漏下。五味篇曰: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別出兩行營衛之道。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喉咽,故呼則出。吸則入。此言宗氣積於胸中。上出於肺。偕衛氣行於脈外,以應呼吸漏下。此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宗氣兩行營衛之道。一呼一吸。脈行六寸。漏下二刻。人二百七十息。脈行十六丈二尺為一周。漏下百刻。人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而大周於身。此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營行脈中。衛行脈外。清濁之不相干也。又曰衛氣者。出其悍氣之 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陰之分間行於五臟六腑。此營衛相將。偕行於脈外。晝行陽二十五度。夜行陰二十五度。與營行脈中。衛行脈外之各走其道。清濁之不相干也。經脈十二以應十二月者。六臟六腑之經脈。循度環轉。行十六丈二尺為一周也。分為四時者。一日之中有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其氣各異。營衛相隨。陰陽相和,而清濁不相干也。夫循脈之營衛宗氣。從胸而上出於心肺。順脈而行,以營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其營衛相隨。晝行陽而夜行陰者。與脈逆行。從頭注於臂 ,以行三陽之分。夜則內行臟腑之陰。與營行脈中。衛行脈外之氣不相干也。所謂清濁相乾者。循脈之營衛。與行陰行陽之營衛相干。是以亂於胸。亂於心肺,及亂於腸胃臂 頭也。
黃帝曰:五亂者。刺之有道乎。岐伯曰:有道以來。有道以去。審知其道,是謂身寶。黃帝曰善。願聞其道。岐伯曰:氣在於心者。取之手少陰心主之輸。氣在於肺者。取之手太陰滎。足少陰輸。氣在於腸胃者。取之足太陽陽明。不下者。取之三里。氣在於頭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陽滎輸。氣在於臂足。取之先去血脈。後取其陽明少陽之滎輸。道者。謂各有循行之道路。有道以來。有道以去者,言有道以來,而清濁相干。亦當有道以去,而陰陽相和也,故審知逆順之道,是謂養身之寶。取手少陰手太陰之滎輸者。取氣以順其宗氣之上行也。本經云。宗氣流於海。其上者走於息道。其下者注於氣街。又曰衝脈者。十二經之海也。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取足少陰輸者。順宗氣之下行也。取足太陰陽明,而複取之三里者。先取氣而後取脈也。取天柱大杼而複取之滎輸者。先取脈而後取氣也。蓋清濁相干,乃經脈外內之血氣厥逆也。經脈篇曰:六經絡。手陽明少陽之大絡。起於五指間。上合肘中。逆氣在於臂足。取之先去血脈。後取其陽明少陽之滎輸者。先去其脈中之逆。使脈外之血氣。溜注於脈中,而陰陽已和也。
黃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徐入徐出。謂之導氣。補瀉無形。謂之同精。是非有餘不足也。亂氣之相逆也。黃帝曰:允乎哉道。明乎哉論。請著之玉版。命曰治亂也。
徐入徐出者。導其氣之來去也。營衛者。精氣也。同生於水穀之精,故謂之同精。出入補瀉。非為有餘不足,乃導亂氣之相逆也。(玉師曰上古治氣者著之玉版治血脈者著之金匱)
黃帝曰:脈之應於寸口。如何而脹。岐伯曰:其脈大堅以澀者脹也。黃帝曰:何以知臟腑之脹也?
岐伯曰:陰為臟。陽為腑。
此承上文言衛氣之行於形身臟腑之外內。有順有逆。逆順不從。在外則為脈脹膚脹。在內則為臟腑之脹矣。寸口堅大為陽脈。澀為陰脈。陰為臟。陽為腑,以脈之陰陽,則知臟腑之脹矣。
黃帝曰:夫氣之令人脹也。在於血脈之中耶。臟腑之內乎。岐伯曰:三者皆存焉。然非脹之舍也。
黃帝曰:願聞脹之舍。岐伯曰:夫脹者皆在於臟腑之外。排臟腑而郭胸脅。脹皮膚,故命曰脹。
姚士因曰:此病在氣而及於臟腑血脈之有形,故三者皆存焉。然非脹之舍也。脹之舍在內者,皆在於臟腑之外。空郭之中。在外者。脹於皮膚腠理之間,故命曰脹。謂脹在無形之氣分也。
黃帝曰:臟腑之在胸脅腹裡之內也。若匣匱之藏禁器也。各有次舍。異名而同處一域之中。其氣各異。願聞其故。
王芳侯曰:帝問臟腑在於胸腹之內,如匣匱所藏之禁器,而各有界畔。五臟六腑,其氣各異。今脹氣皆在於臟腑之外,何以分別某臟某腑之脹乎?此下有岐伯所答之缺文。
黃帝曰:未解其意。再問。岐伯曰:夫胸腹。臟腑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胃者。太倉也。咽喉小腸者。傳送也。
胃之五竅者。閭裡門戶也。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故五臟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狀。營氣循脈。衛氣逆為脈脹。衛氣並脈循分為膚脹。三里而瀉。近者一下。遠者三下。無問虛實。工在疾瀉。(膻葉袒)
此言衛氣生於胃腑水穀之精。日行於陽。夜行於陰。逆於陽,則為脈脹膚脹。逆於陰,則為空郭之脹,及五臟六腑之脹。夫胸腹者。臟腑之郛郭。膻中者。心主之宮城。脹者皆在於臟腑之外。排臟腑而郭胸脅。此衛氣逆於陰,而將為臟腑之脹矣。胃主受納水穀。為太倉而居中焦。在上為咽喉。主傳氣而送水穀。在下口為小腸。主傳送糟粕津汁。胃之五竅。猶閭裡之門戶。蓋水穀入胃。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五臟主藏水穀之精者也。其流溢於下焦之津液。從任脈而出於廉泉玉英,以濡上之空竅,故五臟六腑。各有界畔。其病各有形狀也。如營氣循脈。衛氣逆於脈中,則為脈脹。若並脈而循行於分肉,則為膚脹。蓋衛氣雖常然並脈循行於分肉,而行有逆順。若並脈順行,而乘於脈中,則為脈脹。行於膚肉,則為膚脹。此皆衛氣之逆行,故曰若順逆也。當取足陽明胃經之三里而瀉之。在於膚脈而近者一瀉。在於城郭而遠者三下。無問虛實。工在疾瀉。蓋留之則為臟腑之脹矣。衛氣出於太倉,故瀉胃之三里。
姚氏曰:營氣循脈。衛氣逆為脈脹。與上章之營氣順脈。衛氣逆行同義。吳氏曰:衛氣逆於空郭之中,則為鼓脹。著於募原而傳送液道阻塞者,則為腸胃之脹。門戶界畔不清者,則為五臟之脹。此皆胃腑之門戶道路,故瀉足之三里。若病久而成虛者。瀉之反傷胃氣,故曰工在疾瀉。疾瀉者。治其始蒙也。楊元如曰:逆則生長之機漸消,故久而未有不成虛者。審其傳送阻塞者瀉之。門戶液道不通者通之。界畔不清者理之。正氣不足者補之。補瀉疏理兼用。斯為治脹之良法。若新病而不大虛者。急宜攻之。可一鼓而下。
朱永年曰:醫者只知瀉以消脹。焉知其中之門戶道路。知其門戶道路。可以批卻導 矣,故本經乃端本澄源之學。
倪沖之曰: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液道不通,則空竅閉塞,而氣逆於中矣,故治脹者當先通其津液,故曰若欲下之。必先舉之。朱衛公曰: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竅者也。其別氣出於耳而為聽。宗氣上出於鼻而為臭。濁氣出於胃。走唇舌而為味。其精陽氣。上走於目而為睛,故液道不通,則諸氣皆逆矣。
黃帝曰:願聞脹形。岐伯曰:夫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安。肺脹者。虛滿而喘咳。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小腹。脾脹者。善噦。四肢煩 。體重不能勝衣。臥不安。腎脹者。腹滿引背。央央然。腰髀痛。六腑脹。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大腸脹者。脹鳴而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飧泄不化。小腸脹者。少腹 脹。引腰而痛。膀胱脹者。少腹滿而氣癃。三焦脹者。氣滿於皮膚中。輕輕然而不堅。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
吳氏曰:此衛氣逆於城郭之中,而為臟腑之脹也。願聞脹形者。問五臟六腑之脹形。始在無形而及于有形也。
凡此諸脹者。其道在一。明知逆順。針數不失。瀉虛補實。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敗。謂之夭命。補虛瀉實。神歸其室。久塞其空。謂之良工。
姚氏曰:其道在一者。謂三合而為一也。逆順者。謂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相逆順而為行也。塞其空者。外無使經脈膚腠疏空。內使臟腑之神氣充足。自無厥逆之患矣。此良工治未病也。莫仲超曰。上節言無問虛實。工在疾瀉。此複曰瀉虛補實。神去其室。是又當審其邪正而補瀉之。聖人之慮深矣。學人不可不深體之。
王芳侯曰。神者先天之精。水穀之精。兩精相摶。合而為神。
黃帝曰:脹者焉生。何因而有。岐伯曰:衛氣之在身也。常然並脈。循分肉。行有逆順。陰陽相隨,乃得天和。五臟更始。四時有序。五穀乃化。然後厥氣在下。營衛留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摶,乃合為脹也。
此言衛氣逆行。因下焦寒氣之所致也。夫衛氣之在身也。常然並脈。循于分肉,而行有逆順。蓋衛氣與脈內之營氣。相逆順而行也。陰陽相隨者。謂脈外之營衛。相將而行。陰陽清濁。有逆有順,乃得天和。應天氣之右旋而西轉。經水皆歸於東流。得天地自然之和氣也。五臟更始者。謂營行於臟腑經脈。外內出入。陰陽遞更。終而複始也。四時有序者。謂衛氣日行於陽。夜行於陰。應四時寒暑之往來也。陰陽和平。五穀乃化,而營衛生焉。此先論其陰陽和調。然後論厥逆之因,乃厥氣在下。營衛留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摶,乃合為脹也。
黃帝曰:善。何以解惑?岐伯曰:合之於真。三合而得。帝曰善。真者,所受於天。與穀氣並而充身者也。下焦先天之真元。上與陽明相合。化水穀之精微。生此營衛二氣。元真之氣。通會於腠理。與營衛合並,而充行於形身者也,故營衛二氣。合之於真元。三合而得其厥逆之因矣。如天真之氣。厥逆在下,則營衛之氣。留止於上矣。下焦寒水之氣上逆,則真邪相攻。營衛兩氣相摶,乃合而為脹也。吳氏曰:元真之氣。天乙之真元也。與寒水之氣相合,故真邪相摶,則真氣反厥於下,而寒氣反逆於上矣。真氣不得上合於營衛,則營衛留止矣。
黃帝問於岐伯曰:脹論言無問虛實。工在疾瀉。近者一下。遠者三下。今有其三而不下者。其過焉在?岐伯對曰。此言陷於肉肓,而中氣穴者也。不中氣穴,則氣內閉。針不陷肓,則氣不行上越。中肉則衛氣相亂。陰陽相逐。其于脹也。當瀉不瀉。氣故不下。三而不下。必更其道。氣下乃止。不下複始。可以萬全。烏有殆者乎。其于脹也。必審其KT 。當瀉則瀉。當補則補。如鼓應桴。惡有不下者乎。(肓音荒KT 之忍切與胗同)
此論衛氣逆於內而為臟腑之脹者。有城郭募原之分也。募原者。臟腑之膏肓也。夫衛氣之逆於內而為脹者,在於宮城空郭之中,故取之三里。三下而已。今有其三而不下者。此陷於肉肓,而中氣穴故也,故針不中氣穴,則氣閉於內而不得外出。針不陷肓,則氣不行而不能上越,故三而不下者。必更其道。取之氣穴。惡有不下者乎。按氣穴有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即上紀之胃脘。下紀之關元諸穴。非 谷之會。是以中肉則衛氣相亂。陰陽相逐。蓋衛氣行於皮膚臟腑之肉理。今入於氣穴,故不當取之肉也。姚氏曰:按金匱玉函云。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理者。是皮膚臟腑之紋理也。夫臟腑之紋理,乃臟腑募原之肉理,而肉理之中有脈系。衛氣陷於肓膜,而入於脈絡,故當取之氣穴也。王芳侯曰。按素問有氣府論。氣穴論。總屬手足三陰三陽之經脈,而分腑與穴者。謂腑者藏也。壓遏血氣之藏於內也。穴者窟也。氣從此而出入者也。
黃帝問於岐伯曰:水穀入於口。輸於腸胃。其液別為五。天寒衣薄,則為溺與氣。天熱衣濃,則為汗。悲哀氣並則為泣。中熱胃緩則為唾。邪氣內逆,則氣為之閉塞而不行。不行則為水脹。余知其然也。不知其所由生。願聞其道。
吳氏曰:此章論水穀所生之津液。各走其道。別而為五。如五道癃閉,則為水脹。五別者。為汗。為溺。為唾。為淚。為髓。五癃者。液不滲於腦而下流。陰陽氣道不通。四海閉塞。三焦不瀉,而津液不化。水穀留於下焦。不得滲於膀胱,則水溢而為水脹,因以名篇。上章論氣脹之因。此章論水脹之因。得其因則知所以治矣。
岐伯曰:水穀皆入於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
吳氏曰:此論水穀之精。別而為津為液也。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穀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五味各歸其所喜。其津液各走其道。隨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者為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流者淖澤注於骨。補益腦髓。灌精而濡空竅者也。
天暑衣濃,則腠理開,故汗出。寒留於分肉之間。聚沫則為痛。
此言津之為汗也。腠理者。分肉之紋理。津隨三焦出氣。淖注於皮膚肌肉之間,故腠理開則汗大泄。如有寒而留聚於分肉之間,則排裂分肉而為痛。沫者。津聚而為沫也。
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流於膀胱,則為溺與氣。
姚氏曰:此言津之為溺也。天寒則腠理閉。三焦之氣。因濕而不行。津水下流於膀胱,則為溺與氣。氣者膀胱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而出者為溺。藏於膀胱者。化生太陽之氣。愚按、為汗為溺為血為髓,皆水穀津液之化。伯因帝問而分別答之。言津隨寒暑之氣,而外內出入。然一日之中有四時,而飲食衣服。亦有寒溫濃薄。讀者不以文害義。庶為得之。五臟六腑。心為之主。耳為之聽。目為之候。肺為之相。肝為之將。脾為之衛。腎為之主外,故五臟六腑之津液。盡上滲於目。心悲氣並,則心系急。心系急則肺舉。肺舉則液上溢。夫心系與肺不能盡舉。乍上乍下,故咳而泣出矣。
此論五臟六腑之津液。上滲於目而為泣。由心悲肺舉而出也。心為君主之官,乃五臟六腑之主。耳目者,上之空竅。津液之所注也。將相衛者。為君主之臣使也。腎主外者。腎主藏津液。所以灌精濡空竅者也。心悲氣並者。心悲則臟腑之氣,皆上並於心。聽令于君主也。氣並於心,則心系急。心系急則肺舉。肺乃心之蓋也。肺舉則液上溢。肺主氣而水隨氣行也。心系與肺不能盡舉。乍上乍下。 下則為咳。上則泣出矣。
中熱,則胃中消穀。消穀則蟲上下作。腸胃充郭,故胃緩。胃緩則氣逆,故唾出。 姚氏曰:此言液之為唾也。按口問篇曰:胃緩則廉泉開,故涎下。補足少陰。蓋任脈起於足少陰之陰中,而上出於廉泉。胃緩則少陰之氣。不與陽明相合。反上逆於廉泉,則水液隨之,故涎唾也。
五穀之精液。和合而為高者。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於陰股。
此言精液之為髓也。夫腎主藏精而主骨。和合而高者。五穀之液。與腎臟之精。相和合而滲入于骨空。上行而高者。從骨空而補益腦髓。複從髓空而下流陰股。此精液淖注於骨而為髓。先上益於腦而複下流,故曰五臟之精液。和合而為高者。姚氏曰:本經云。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補益腦髓,是謂液。又曰腎者。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是谷之液。腎之精。並注於骨而為髓。髓者以腦為主,故曰和合而高者。陰陽不和,則使液溢而下流於陰。髓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虛故腰背痛而脛 。陰陽氣道不通。四海閉塞。三焦不瀉。津液不化。水穀並於腸胃之中。別于回腸。留於下焦。不得滲膀胱,則下焦脹。水溢則為水脹。此津液五別之逆順也。
此五液閉癃而為腰痛水脹諸病也。陰陽不和者。少陰與陽明之不和也。陰陽之氣不和,則液與精不合。使液溢於骨外,而下流於陰矣。液溢於外,則髓液皆減而下。是不能為高矣。下流過度,則骨虛而腰痛脛 矣。此髓道之閉癃也。陰陽氣道不通,則津液不得注於海,而四海閉塞矣。三焦之氣。不能通瀉於肌腠,而津液不化矣。濟泌之汁。不得滲於膀胱,而下焦脹矣。水溢於下,則上逆而為水脹矣。此津液五別之逆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