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 明 朱梓 |
黃帝問岐伯曰:余聞九針之名。上應天地四時陰陽。願聞其方。傳於後代。岐伯對曰。九針者。一曰 針。二曰圓針。三曰 針。四曰鋒針。五曰鈹針。六曰員利針。七曰毫針。八曰長針。九曰大針。此是九針之名。九針所應。一天、二地、三人、四時、五音、六律、七星、八風、九野。人之身形。亦應之也。針各有所宜。人皮應天。人肉應地。人脈應人。人筋應四時。人聲應五音。人陰陽合氣應六律。人齒面目應星。人出入氣應風。人九竅三百六十五絡應九野。故一針皮。二針肉。三針脈。四針筋。五針骨。六針調陰陽。七針益精。八針除風。九針通九竅除三百六十五節氣。此之謂各有所主也。黃帝問曰。人生有形。不離陰陽天地合氣,其別為九野。分為四時。月有大小。日有短長。萬物並至。不可勝量。虛實吟。敢問其方。岐伯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萬物盡然。不可勝竭。故針有懸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一曰治神。二曰知養身。三曰知毒藥為真。四曰製砭石大小。五曰知腑臟血氣之診。五法俱立。各有所先。今末響。隨之者若影。道無鬼神。獨來獨往。黃帝曰:願聞其道。岐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臟已定。九候已備。後乃存針。眾脈不見。眾凶弗聞。外內相得。無以形先。可玩往來。乃施於人。人有虛實。五虛勿近。五實勿遠。至其當發。間不容瞬。手動若務。針耀而勻。靜意視義。觀適之變,是謂冥冥。莫知其形。見其烏烏。見其稷稷。從見其飛。不知其誰。伏如橫弩。起如發機。黃帝曰:何如而虛。何如而實。岐伯曰:刺虛者須其實。刺實者須其虛。經氣以至。慎守勿失。淺深在志。遠近若一。如臨深淵
夫黃帝正經者,是先聖之遺教,乃後人之令范,是以先明流注孔穴,指的其原,若或苟從異說臟腑。故經云:手三陽之脈。從手至頭。手三陰之脈。從胸至手。足三陽之脈。從頭至足。足三陰之脈。從足至胸,是謂日夜循環。陰陽會合。又曰:春夏刺淺。秋冬刺深。緣春夏陽氣在上。人氣亦在上。故當淺取之。秋冬陽氣在下。人氣亦在下。故當深取之,是以春夏各致一陰。秋冬各致一陽者也。然春夏溫必致一陰者。初下針沉之至腎肝之部。得氣乃引致之陰陰。秋冬必致一陽者也大法也。春刺井。夏刺榮。季夏刺俞。秋刺經。冬刺合也。
肺出少商為井。手太陰脈也。流於魚際為榮。注於太淵為俞。過於列缺為原。行於經渠為經。入於尺澤為合。
心出少沖為井。手少陰脈也。流於少府為榮。注於神門為俞。過於通理為原。行於靈道心包絡脈。手厥陰之脈也。出於中沖為井。流於勞宮為榮。注於大陵為俞。過於內關為原。行於間使為經。入於曲澤為合。
大腸出於商陽為井。手陽明脈也。流於二間為榮。注於三間為俞。過於合谷為原。行於陽溪為經。入於曲池為合。
三焦出於關沖為井。手少陽脈也。流於腋門為榮。注於中渚為俞。過於陽池為原。行於小腸出少澤為井。手太陽脈也。流於前谷為榮。注於後溪為俞。過於腕骨為原。行於陽足三陰三陽穴流注者。
胃出厲兌為井。足陽明脈也。流於內庭為榮。注於陷谷為俞。過於沖陽為原。行於解溪膽出竅陰為井。足少陽脈也。流於俠溪為榮。注於臨泣為俞。過於丘墟為原。行於陽輔為經。入於陽陵泉為合。
膀胱出於至陰為井。足太陽脈也。流於通谷為榮。注於束骨為俞。過於京骨為原。行於昆侖為經。入於委中為合。
脾出隱白為井。足太陰脈也。流於大都為榮。注於太白為俞。過於公孫為原。行於商丘為經。入於陰陵泉為合。
肝出大敦為井。足厥陰脈也。流於行間為榮,注於大沖為俞。過於中都為原。行於中封腎出湧泉為井。足少陰脈也。流於然谷為榮。注於太溪為俞。過於水泉為原。行於複溜為經。入於陰谷為合也。
夫能知迎隨之理。可令調氣。調氣之方,必在陰陽。然所謂迎隨者。知榮衛之流行。經脈之陽而調之。故曰:調氣之方,必在陰陽也。夫用針刺者。須明其孔穴。補虛瀉實。送堅付軟以急隨緩。榮衛常行。勿失其理。故經云:虛則補之。實則瀉之。不虛不實。以經取之。然。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當先補而後瀉。不實不虛。以經取之者。然,是正經自生其病。不中他邪,當自取其經。故言。以經取之。又云:刺榮無傷於衛刺衛無傷於榮。然。針陽者臥針而刺之。刺陰者,先以左手捻按所針榮俞之處。候氣散乃內針,是謂刺榮無傷於衛。刺衛無傷於榮也。
又云: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者。然,是金木水火土當互相平也。緣東方木西方金。木欲實金當平之。土欲實木當平之。金欲實火當平之。水欲實土當平之。東方者肝也,則知肝實。西方者肺也,則知肺虛,瀉南方補北方者。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勝火,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故瀉火補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經言:不能治其虛,何問其餘?此之謂也。
夫言氣實者熱。氣虛者寒也。針實者。以右手持針。左手捻按開針穴以瀉之。針虛者。以左手閉針穴以補之。補瀉之時。與氣開闔相應,是謂針容以豆。補瀉之理也。又虛者。徐而疾實者。疾而徐。徐即是瀉。疾即是補。補瀉之法一依此也。下針之時。捏取穴。置針於榮上三十六息。以左手捏穴令定。法其地不動。右手持針。象其天而運轉也。於此三十六息。然定得針。右手存意捻針。左手捏穴。可重五兩以來。計其針如轉如不轉。徐徐下之。若覺痛。即可重二兩。若不覺。以針下之入。人榮至徐。衛至疾。得氣如有魚食鉤。即得其病氣也。量其輕重。經以取之。名曰疾徐者。至病即得氣。欲出針時。子午緩緩而出。令引病氣不絕。名曰徐也。既引氣多。一向無補。名之曰瀉。問曰。凡下針時。若是為好。答曰:徐徐下之。堅持為實。凡下針先須持針堅得安穩。不用飽食。亦不用空肚。患人欲針者。有乘車來者。有步行來者。如人行十里許。須令坐息。安神定氣。乘車者。如人行三里許。患人嘿嘿而不言。安久坐候。氣脈安定。乃可下針。又云:夫針之者。不離身心。口如銜索。目欲內視。消息真氣而不得妄行針。針入一分。知天地之氣。針入二分。知呼吸之氣。針入三分。知逆順之氣。針皮毛者。無傷肌肉。針肌肉者。無傷筋脈。針筋脈者。無傷骨髓。針骨髓者無傷諸絡。東方甲乙木。主人筋膜。南方丙丁火。主人血脈。西方庚辛金。主人皮毛。北方壬癸水。主人骨髓。中央戊己土。主人肌肉。針傷筋膜者。令人視失魂。針傷血脈者。令人煩亂。針傷皮毛者。令人上氣失魂。針傷骨髓者。令人呻吟失志。針傷肌肉者。令人四肢不收失智也。刺若中心一日死。刺若中肝五日死。刺若中腎六日死。刺若中肺三日死。刺若中脾十日死。刺若中膽一日半死。
又云:勿刺大醉。勿刺大怒。勿刺大勞。勿刺大飽。勿刺大飢。勿刺大渴。勿刺大驚。以上古之深誡也。
黃帝問曰。十二經中。氣血多少。可得聞乎。岐伯對曰:其可度量者。中度也。以經水應十二經脈也。溪谷遠近深淺氣血多少各不同,其治以針灸,各調其氣血,合而刺之,補虛瀉實皆須盡知其部分也。
肝,足厥陰經,少氣多血。心,手少陰經,少血多氣。脾,足太陰經,少血多氣。肺,手太陰經,少血多氣。腎,足少陽經,少血多氣。膽,足少陰經,少血多氣。小腸,手太陽經,多血少氣。胃,足陽明經,多血多氣。大腸,手陽明經,多血多氣。膀胱,足太陽經,多血少氣。心包絡,手厥陰經,多血少氣。三焦,手少陽經,多氣少血。視其部中浮絡,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風痺。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寒熱也。感虛則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骨消筋緩也。
經脈者,其氣始從中焦注手太陰陽明。陽明注足陽明太陰。太陰注手少陰太陽。太陽注足太陽少陰。少陰注手心主少陽。少陽注足少陽厥陰。厥陰複會於中焦。注手太陰。此榮氣之序也。 榮氣之行。常循其經。周身之度。一十六丈二尺。一日一夜。行八百一十丈。計五十度。 周於身。衛氣則不循其經焉。晝則行陽。夜行於陰。行陽者行諸經。行陰者行諸藏。凡刺之道。須候衛氣所在。然後迎隨。以明補瀉。然榮衛之行。未始相從,則氣血之分。亦各有在一脈之間。有所謂是動者。有所謂所生病者。此氣血之異也。經曰: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針陽者。臥針而刺之。針陰者。攝按氣散而內針。茲其要妙。榮衛之外。有浮絡者。有經筋者。又有別絡者,其生病各不同。刺法亦宜有異焉。刺齊論所謂。刺骨無傷筋。刺筋無傷肉。刺肉無傷脈。刺脈無傷皮。刺皮無傷肉。刺肉無傷筋。刺筋無傷骨是也。知此。乃知淺深之齊。氣血之分。故十二經立其常。而十五絡通其變。邪在經則巨刺。邪在絡則繆刺邪在榮則調之血。邪在衛則調之氣。邪在筋則劫刺之。然後原九針之宜。行十二刺之節。明五變之理。審其部分。刺道思過半矣。今於逐脈之下。載其經穴。與其病証。兼及浮絡經筋之病。共為一編。竅穴雖同。而淺深各有部分。在用針者以意審之。
凡用針,當先明骨節。骨節既定。然後分別經絡所在。度以身寸。以明孔穴,為施刺灸觀病在或淺或深。若在皮毛。若在血脈,是動者治其氣。所生病者治其血。浮絡之血在筋者以燔針劫刺之。有餘則瀉。不足則補。不盛不虛。以經取之。治之大體也。然身骨本之數。三百六十有五以應一期之日。骨節所在。大小長短。廣狹濃薄,或隱或顯。有勢無勢。有體無體。有液無液,皆有定體。實刺法之先務也。內經俱載。但有骨穴去處,其骨度之說。徒有其名,未載其法。至於三百六十五之數,因亦泯然。使用針之人,妄意 穴,不知骨節本原。徒為針灸,未得其法,枉傷肌肉,良可惜也。今摭自古醫經,有骨度之數,析骨之論。凡三百六十五骨之法,以此論骨骼,其庶幾矣。故著於篇,以冠針法之首云。
古有離合真邪雲者。蓋聖人欲其真邪相離。而勿合之謂也。若邪入於真,則真受其蠹。 而不遂其純一之真。真之不遂,則其所為真也。罹害有不可言者,其被乎邪,則邪竊其柄。而肆其橫逆。邪之既橫,則其邪為患。複可勝言哉。嗚呼。真邪之不可合也如此。胡為真。胡為邪。真之為言也。天理流行。賦與萬物。得以為生者皆真也。聖人保之。如持盈滿。邪之為言也。天地間非四時五行之正氣。而差臻迭至者,皆邪也。聖人避之。猶避矢石,其防微杜漸之嚴。如是者淵乎旨哉。蓋真立則邪退。邪厲則真殘。邪固可除。真尤宜養。養之之道無須異求。但飲食男女。節之以限。風寒暑濕。御之以時。複能實慈恕以愛人。虛中懷而應物。念慮必為之方。舉止必為之敬。如斯內外交養周備,則吾之生。不求生而生。無期壽而壽矣。不然,攝養或少不嚴,則六邪乘隙競入。諸疾交生。眾害並作,則吾生之真。所與存者有幾。故聖人憂之,為揆度權衡機宜所在。示之以克邪之方。使屏之如雪污。拔刺而無遺者以此。古人有云。植德務滋。除惡務盡。亦此意也。然去邪之方。經所具存。再拜遺銓敬為節錄。
(系晝夜百刻十二時定體圖說)
手太陰肺經,配手陽明大腸經。相為表裡。立手為上。
手太陰肺經五穴為陰穴從大陽穴。從大指次指內側角起。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溪曲池。大腸屬金。在支為卯。在干為庚此之謂陰陽表裡。支干配合也。
手厥陰心包絡經,配手少陽三焦經。相為表裡。立手為中。
手厥陰心包絡經五穴為焦經六穴為陽穴。從小指之端去爪甲角起。關沖液門中渚陽池支溝天井。三焦屬火。在支為寅。在干為甲。此之謂陰陽表裡支干配合也。
手少陰心經,配太陽小腸經。相為表裡。立手為下。
手少陰心經五穴為陰穴。從小指內側角起。少沖少府神門靈道少海。心屬火。在支為午。在干為丁。手太陽小腸經六穴為陽穴。從小指之端。去爪甲分起。少澤前谷後溪腕骨陽谷小海。小腸屬火。在支為辰。在干為丙。此之謂陰陽表裡支干配合也。
足厥陰肝經。配足少陽膽經。相為表裡。
足厥陰肝經。上內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此所謂交經。五穴為陰穴。從足大指端大敦起。行間太沖中封曲泉。肝屬木。在支為亥。在干為乙。足少陽膽經六穴為陽穴。從小指次指之端起。竅陰俠溪臨泣丘墟陽輔陽陵泉。膽屬木。在支為申。在干為甲。此之謂陰陽表裡支干配合也。
足太陰脾經。配足陽明胃經。相為表裡。
足太陰脾經。卻交入厥陰之前五穴為陰穴。從大指內側端起。隱白大都太白商丘陰陵泉。脾屬土。在支為丑。在干為己。足陽明胃經六穴為陽穴。從足大指次指之端起。厲兌內庭陷谷沖陽解溪三里。胃屬土。在支為酉。在干為戊。此之謂陰陽表裡支干相配合也。
足少陰腎經。配足太陽膀胱經。相為表裡。
足少陰腎經五穴為陰穴。從足心陷中起。湧泉然谷太溪複溜陰谷。腎屬水。在支為子。在干為癸。足太陽膀胱經六穴為陽穴。從小指外側起。至陰通谷束骨京骨昆侖委中。膀胱屬水。在支為戌。在干為壬。此之謂陰陽表裡支干相配合也。
此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六十六穴。井榮 經合。配金木水火土。經絡流注,或交或正。表裡內外。支干配合。諸家針經圖說。分析講解。故從而述其大概。質之於先生。而証之力所不逮。理所未同。複被教誨指訣。謹得泮然冰釋。沛然川決。胸臆有學問。幸不致自相矛盾。凡刺孔穴。各有所據經絡。究所系疾証。日辰禁忌。虛實補瀉。不可不察。深明經絡之分。孔穴所在。如此者,百無一殆。
手少陽三焦經。諸陽氣之父。穴屬腑。手厥陰心包絡經。陰血之母。穴屬臟。
絡一十有五。有橫絡。有經絡。一萬八千。有孫絡。不知其紀。
絡穴正在兩經中間。假令立身叉手取之。大指次指端盡處。手腕後高骨縫列缺是也。內為手太陰肺經。外為手陽明大腸經。列缺穴交兩經之中。若刺絡穴。表裡皆治。他皆仿此。
流注六十穴內。無此一十五絡穴。一十二經。每經絡各有一絡穴。外有三絡穴。陽蹺絡在足太陽經。陰蹺絡在足少陰經。脾之大絡。在足太陰經。此一十五絡穴之辨也。
足厥陰肝經上內踝八寸。交出足太陰脾經之後。足太陰脾經,卻交出足厥陰肝經之前。
交經八穴者。針道之要。然不知郭氏之所術。但書云。乃少室隱者之所傳也。近代往往用之彌驗勝數哉。予嗜此術。亦何啻伯倫之嗜酒也。第恨斯學之初。心術未嘗。手法未成。而兵火荐至。家藏圖籍。與其的本悉亡之。今十五年矣。切求而莫之獲。近日得之銅台碑字王氏家,其本悉如舊家所藏。但一二字訛。及味之,亦無所害矣,予複試此,一一精曉,疾莫不瘳。苟診視之,明俾上下合而攻之,如會王師,擒微奸,捕細盜。雖有不獲者。寡矣。噫、神乎哉,是術也。今得之。亦天之濃予於是者、多矣。然予之所嗜,非欲以藉此而私己之為也。蓋欲民生舉無癢癇疾痛痼羸殘瘵之苦,而為之也。惟學人亦嗜是焉如是非予所敢知也。
公孫(通衝脈)。內關(通陰維)。合於胸心胃。
臨泣(通帶脈)。外關(通陽維)。合於目銳 (耳後頰頸肩缺盆胸膈)。
後溪(通督脈)。申脈(通陽蹺)。合於內 頸(頂耳戶沖膊小腸膀胱)。
列缺(通任脈)。照海(通陰蹺)。合於肺系喉嚨胸膈。
公孫二穴。足太陰脾之經。在足大指內側本節後。一寸陷中。令病患坐蜷兩足底。相對取之。合內關穴。
內關二穴。手厥陰心包之經。在手掌後二寸。令病患穩坐。仰手取之。獨會。
臨泣二穴。足少陽膽之經。在足小指次指本節後。一寸陷中。一云。去狹溪一寸五分。令病患垂足取之。亦合於外關。
外關二穴。手少陽三焦經。在手腕後二寸。別起心主。令病患穩坐。覆手取之。獨會。
後溪二穴。手太陽小腸之經。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令病患穩坐。覆手取之。合申脈。
申脈二穴。足太陽膀胱之經。在足外踝下赤白肉陷中。令病患垂腳坐取之。側臥取亦得合於後溪穴。
照海二穴。足少陰腎之經。在足內踝下赤白肉際陷中。令病患穩坐。足底相對取之。合列缺二穴。手太陰肺之經。在腕後一寸半。兩手相叉指頭盡處。筋骨罅間取之,是合照
公孫穴,主治二十七証。九種心痛(心、胃)。痰膈涎悶(心、胃)。臍腹痛並脹(三焦、胃)。脅肋疼痛(心、胃)。血迷(心主)。胎衣不下(小腸、胃)。泄瀉不止(大腸、胃)。 氣疼痛(心、胃)。裡急後重(大腸三焦)。傷寒結胸(小腸、心)。水膈酒痰(肝胃)。中滿不快反胃嘔吐(胃)。腹脅脹滿痛(脾胃)。腸風下血(大腸包絡)。大人小兒脫肛不收(大腸肺)。氣膈(心、肺)。食膈不下(胃、脾)。食積疼痛(胃脾)。癖氣並小兒食癖(小腸心主)。兒枕痛(小腸、三焦)。酒癖(胃、三焦)。腹鳴(小腸胃)。血刺痛(肝脾大腸胃)。小兒脾瀉(脾腎)。瀉腹痛(大腸、脾)。胸中刺痛(心)。瘧疾心痛(心包絡)。
上件病証。公孫悉主之。先取公孫。後取內關(秋冬八分。春夏五
內關二穴,主治二十五証。
心胸痞滿(肝、胃)。吐逆不定(脾、胃)。中滿不快(心、胃)。傷寒不解(心主)。胸滿痰肺、心)。腹痛(胃)。泄瀉滑腸(大腸)。酒痰膈痛(心主)。米穀不化(胃)。橫豎 氣(肝、胃)。小兒脫肛(大腸、肺)。九種心痛(心主、胃)。脅肋痛(肝、膽)。婦人血刺痛(肝)。腸鳴(大腸)。積塊痛(肝、脾)。男子酒癖(脾、肺)。水膈並心下痞痛(脾、胃)。氣膈食不下(胃、心、肺)。腹肋脹痛(脾、胃、心主)。腸風下血(大腸)。傷寒結胸(胃)。裡急後重(小腸)。食膈不下食(心主、胃)。瘧疾寒熱(膽)。
上件病証,內關悉主之(秋冬針八分。春夏針入
臨泣穴主治二十五証。足趺腫痛(胃)。手足麻(小腸、三焦)。手指戰掉(肝、心主)。赤眼並冷淚(膀胱)。咽喉腫痛傷寒(膀胱)。腿胯痛(膽)。腳膝腫痛(胃、肝)。四肢不遂(膽)。頭風腫(膀胱)。頭項腫(膀胱)。浮風瘙癢(肺)。身體腫(腎、胃)。身體麻(肝、脾)。頭目眩暈(膀胱)。筋攣骨痺(肝、胃)。頰腮痛(大腸)。雷頭風(膽)。眼目腫痛(肝、心)。中風手足不舉(腎)。耳聾(腎、膽)
上件病証。臨泣悉主之。先取臨泣。後取外關(秋冬五、七分。春夏五分,灸五七壯)。
外關二穴,主治二十七証。肢節腫痛(脾)。臂膊冷痛(三焦)。鼻衄(肺)。手足發熱(三焦)。手指節痛不屈(三焦)。眉棱遂(膽、胃)。筋骨疼痛(肝、胃)。迎風淚出(肝)。赤目疼痛(肝、心)。腰背腫疼(腎)。手足麻痛並無力(胃)。眼腫(心)。頭風掉眩痛(膀胱)。傷寒表熱(膀胱)。破傷風(胃)。手臂痛(大腸、三焦)。頭項痛(小腸)。盜汗(心主)。目翳或隱澀(肝)。產後身腫(胃、腎)。腰胯痛(腎)。雷頭風(膽)。
上件病証。外關悉主之(冬秋八分。春夏五分。灸二十七壯)。
後溪二穴,主治二十四証。手足攣急(肝)。手足顫掉(肝、三焦)。頭風痛(三焦、膀胱)。傷寒不解(膀胱)。盜汗不止(肺、心)。中風不語(包絡、肝)。牙齒痛(胃、大腸)。癲癇吐沫(胃)。腰背強痛(腎)。筋骨痛(肝、胃)。咽喉閉塞(腎、肺、胃)。腮頰腫痛(胃、小腸)。傷寒項強或痛(膀胱)。膝脛腫痛(腎)。手足麻(胃)。眼赤腫(肝、心)。傷寒頭痛(膀胱)。表汗不出(肺、胃)。沖風淚下(肝、膽)。破傷風眩(肝)。產後汗出惡風(肺)。喉痺(腎、肝)。腳膝腿痛(胃)。手麻痺(大腸)。
上件病証。後溪悉主之。先取後溪。後取申脈(秋冬五分。春夏三分。灸五七壯)。
申脈二穴,主治二十五証。腰背強痛(膀胱)。肢節煩痛(腎、肝)。手足不遂(胃、膽)。傷寒頭痛(膀胱)。身體腫滿(胃胱)。雷頭風(膽)。手臂痛(大腸)。臂冷(三焦)。產後自汗(腎)。鼻衄(肺、肝)。破傷風(肝)。肢節腫痛(胃、腎、肝),腿膝腫痛(胃)。耳聾(腎)。手足麻(膽)。吹奶(胃)。洗頭風(膀胱)。手足攣(肝、腎)。產後惡風(腎)。
上件病証。申脈悉主之。先取申脈。後取後溪(秋
列缺穴,主治三十一証。寒痛泄瀉(脾)。婦人血積痛或敗血(肝)。咽喉腫痛(胃)。胎死不出及衣不下(肝)。牙齒腫痛(胃、大腸)。小腸氣撮痛(小腸)。脅癖痛(肝、肺)。吐唾膿血(肺)。咳嗽寒痰(肺)。 氣(胃)。食噎不下(胃)。臍腹撮痛(脾)。心腹痛(脾)。腸鳴下痢(大腸)。痔癢痛漏血(大腸)。腹痛瀉痢(脾)。產後腰痛(腎、肝)。產後發狂(心)。產後不語(心包絡)。米穀不化(脾、腎)男子酒癖(胃、肝)。乳癰腫痛(胃)。婦人血塊(肝、腎)。溫瘧不瘥(膽)。吐逆不止(脾、胃)。小便下血(小腸)。小便不通(膀胱)。大便閉塞(大腸)。大便膿血(大腸)。胸膈痛痞(心、胃)。諸積聚膿痰膈(心、胃)。
上件病証。列缺悉主之。先取列缺。後取照海(秋冬五分
照海二穴,主治二十九証。喉嚨閉塞(胃)。小腹冷痛(腎、肝)。小便淋澀並不通(膀胱)。婦人血運(肺、腎)。膀胱氣痛(膀胱)。胎衣不下(腎)。臍腹痛(脾)。小腸脹滿(小腸)。腸癖下血(大腸)。飲食不納反胃吐食(胃)。男子癖並酒積(肺、肝)。腸鳴下痢腹痛(大腸)。中滿不快(胃)。食不化(胃)。婦人血積(腎、心主)。兒枕痛(胃、肝)。難產(腎、肝)。泄瀉(脾)。嘔吐(胃)。酒疾(脾)。 氣(胃)。氣塊(脾、肝、腎)。酒痺(胃、肝)。氣膈(心主)。大便不通(大腸)。食勞黃(脾、胃)腸風癢(大腸)。癖痛(肝、肺)。足熱厥(心主)。
上件病証。照海悉主之。先取照海。後上法先刺主証之穴。隨病左右上下所在取之。仍循捫導引。按法祛除。如病未已,必求合穴。未已,則求之須要停針待氣。使上下相接。快然失其所苦。而後出針。
黃帝問邪氣在經,其病如何?取之奈何?岐伯對曰。邪之在經。如水得風。波湧隴起。 其行脈中。循循然其中手也。時大時小。動無常處。在陰與陽。不可為度。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吸則納針。無令氣忤。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吸則轉針。以得氣為候。故呼引針。呼盡乃去。火氣皆出。故命曰瀉。帝又問曰。不足者補之奈何?對曰。先必捫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彈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門。以閉其神。呼盡納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如待所貴。不知日暮,其氣以至。適而自護。候吸引針。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惟闔其門。令神氣存。大氣留止。故命曰補。端效方曰。古人云:灸熨 蒸。助陽退陰。方宜法異。自北南亨。穴真灸當。疾瘳蒸熨陽沖氣壯。辛甘湯液。內外相應。卒暴陰寒,為病甚篤。先賢哲知。尚猶誡慎。消詳上世。遺風垂范。再思可矣。
外台秘要云。素問岐伯曰:夫邪之客於形,必先入於皮毛。留而不去。入於孫絡。又留而不去。入於經脈。內連五臟。散於腸胃。陰陽俱感。五臟乃傷。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於五臟之決也。如此則療其經。今邪客於皮毛。入於孫絡。留而不去。閉塞不通。不得入於經。溢於大絡。而奇病生焉。夫五臟六腑精靈之氣。順脈而出。附經而入。終而複始。如環無端。若越其數者,則傷脈而損經。變為異病也。岐伯曰:凡欲療風,則用火灸。風性浮輕。色或赤或白。癢多者。風熱也。寒性沉重。色或青或黑。痛多者寒也。濕性萎潤。色黃鮮瘀痺多濕也。此三種本同而末異也。風為百病之長。邪賊之根。一切眾病。悉因風而起也。欲灸風者。宜從少以至多也。灸寒者。宜從多以至少也。至多者從三壯、五壯、七壯 。
又從三十、五十、七十壯。名曰。從少至多也。灸寒濕者。宜從多以至少也。從七十、五十、三十。又從七百、五百、三百。名曰從多以至少也。灸風者。不得一頓滿一百。若不灸者。亦可以蒸藥熨之。灸寒濕者。不得一頓滿千。若不灸。亦可以蒸藥熏之。風性浮。輕則易散。故從少而至多也。寒性沉。重則難消。故從多而至少也。
黃帝問於少師曰。余聞人之生也。有剛有柔。有弱有強。有短有長。有陰有陽。願聞其方。 少師答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審之陰陽。刺之有方。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謹度病端。 與時相應。內合於五臟六腑。外合於筋骨皮膚,是故內有陰陽。在內者五臟為陰。六腑為陽在外者筋骨為陰。皮膚為陽。
故曰:病在陰之陰者。刺陰之榮 。(陰之陰者。言五臟也)。榮者、火也。流者、榮也一穴中有三說。火者、氣分也。淺也。陽分也。府之出入也。榮者、陰也。血也。肉也。藏也當除刺此。 者。土也。注也。 也。亦一穴中三義三法。土者、氣分也。淺者、陽分也。腑之出入也。此天地氣血交變之大要也。一言可以通千通萬也。 者、陰也。血也。肉也有形質也。謹當刺此,是為陰中之陰也。(以去藏病)。
病在陽之陽者。(言六腑也。刺陽之合。)陽之合者。通言六腑之中。各有所入,為此一穴。乃胃與癸腎也。只合浮取中胃也。用藥補以甘溫。瀉以苦寒。假令陽氣下陷。入陰中,當推而揚之。
病在陽之陰者。(筋與骨病也。刺陰之經。)刺陰之經。若筋骨之邪。在何部分。誰家筋骨。病於何臟。各臟穴中有經穴。經者氣也肺主諸氣。散入五臟為五經。潔古云。動而不休曰經。此天元之正氣。生萬物者也。
病在陰之陽者。刺絡脈。(陽之陽者。皮膚中見絡脈是也。)絡脈者、奇邪也。在五臟部分者、為陰絡。在六腑部分者、為陽絡。繆刺論中說。交經刺之。宜三棱針出血,是其法也。
病在陽者、命曰風。此病在陽言者。十二經受風也。以高言、氣分也。故身半以上。風中之也。用針當引而去之。又曰:散而去之。用藥以辛溫法散。通因通用。又曰:熱因熱用是也。
病在陰者命曰痺。身半以上。溫中之也。痺論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得之飲食勞倦。脾胃氣虛而下溜運氣營氣不能升降經營心肺也。
陰陽俱病。命曰風痺(言陰陽氣血俱病也)。病有形而痛者。陽之類也。無形者陰之類也,其陽完而陰傷。急治其陰。無攻其陽。有形而痛者。陰完而陽傷。急治其陽。無攻其陰。陰陽俱動。乍有形。乍無形。加以煩心。命曰陰勝其陽。此謂不表不裡,其形不久 (陰陽俱動。動者、火也,是陽之賊)。
解云。風寒傷形。憂恐忿怒傷氣。氣傷臟乃病臟。寒傷形乃應形。風傷筋、脈乃應。此形氣內外之相應也。久痺不去於身。視其血絡。盡去其血。
黃帝針經云:凡刺之道。畢於終始。明乎終始。五臟為記。陰陽定矣。陰者、主臟。陽者、主腑。陽受氣於四肢。陰受氣於五臟。故瀉者迎之。補者隨之。知迎知隨。氣可令和。和氣之方,必通陰陽。五臟為陰。五腑為陽。
足之三陽(胃膽、膀胱之經)。從元氣上至目(從九泉之下至卯。在人身為目之二,皆從地出至卯也)。自子至卯一十二度半。
手之三陽(三焦、大腸、小腸之經)。上走手表(自開目時。始行陽道二十五度。此一十二度半)。自卯至午一十二度半。
手之三陰(肺、心、心包絡兼之)。從手下走入腹中(自陽臟也。陽受氣於四肢。自天下降行秋令,是血領諸氣。乃秋自天外也)。自午至酉一十二度半。
足之三陰(脾、腎、肝之經)。元氣從腹下走至足。自酉至子一十二度半。
此諸陽臟之氣。受領天上。陽入於地。藏道。行冬令。入於地中。滿溢不能容。地之用及天之體。左遷。上走出天。陰氣上天。寒涼是也。故曰:地以陽殺陰藏。此之謂也。到此之際。陰領著陽行。便是陰血先行。陽氣後行。故曰:寒勝則浮。乃陰之盛氣受於腹(一十二度半)。故曰:諸陽受氣於四肢。諸陰受氣於五臟。此之謂也。
以上論天元真氣。一晝夜五十度周於身。一刻行八丈一尺。一百三十五息。二刻轉一周天。二百七十息。行一十六丈二尺。乃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一十丈也。非經血經水者也。十二經水左遷。元氣右遷。上上下下。無有終始。
夫天真元氣者。遷推。以五味營氣。穀氣又為陽氣。又為少陽之氣奉滋養者也。經云:三陰上奉之者、此也。
夫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響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經脈別論云: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肝。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腑精神明。留於四臟。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通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此說營氣穀氣。上升奉生者也。上升於頭。入手之三陽。三陽得之。散之六腑。六腑下行。滋養五臟。通九竅。利周身百脈也。
黃帝針經曰:手少陰之別。名通理。系舌本,是少陰之正系舌本,是太陰之正貫舌本。 足太陰之脈散舌下。足少陰之脈俠舌本。針經云:足陽明之脈。根於厲兌結於廉泉。一名舌本。在頷下結喉上。治舌下腫難言。舌縱涎退場門噤。舌根急縮。下食難。刺瘧論云:舌下兩脈者廉泉也。刺禁論云:刺舌下脈太過。血不止為喑。刺節真邪論云:取廉泉穴。血變而止。以明宜出血。禁用氣針,或問。取廉泉穴二說不同。一說取頷下結喉上。一說取舌下兩脈。何者為當?
答曰:舌本者。乃舌根蒂也。若取舌下兩脈,是取舌梢也。舌標也。此法誤也,當取頷下者為當。此舌根也。況足陽明之脈。根於厲兌。結於廉泉。頷下、乃足陽明脈之所行也。若取舌下兩脈。非陽明經也。戊與癸合。廉泉、少陰也。治涎下。解辭云。胃中熱上溢。廉泉開故涎下,當出血。以瀉胃中之熱。又知非舌下之兩脈也。以頷下喉嚨者為準。脹論曰。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路也。
針經云:陷下則灸之。天地間無他。惟陰與陽二氣而已。陽在外在上。陰在內在下。今言陷下者。陽氣下陷。入陰血之中,是陰反居其上。而複其陽。脈証俱見。寒在外者則灸之。 異法方宜論云:北方之人宜灸 也,為冬寒大王。伏陽在內,皆宜灸之。以至理論,則腎主臟臟陽氣在內。冬三月。主閉臟是也。若太過,則病固宜灸 。此明陷入陰水之中是也。難經云:熱病在內。取陽之氣穴,為陽陷入陰中。取氣通天之竅穴。以火引火而導之。此宜灸也。若將有病者。以概灸之。豈不誤哉。仲景云。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複也。又曰:脈浮、宜以汗解。因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勝。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痺。名火逆也。脈浮熱甚。而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唾血。
又云:身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為災。並中髓也。按明堂針經各條下。所說禁忌明矣。內經云:脈之所見。邪之所在。脈沉者。邪氣在內。脈浮者。邪氣在表。世醫只知脈之說。不知病証之禁忌。若表見寒証。身汗出。身常清。數栗而寒。不渴欲覆濃衣裳,惡寒。手足厥。皮膚乾枯,其脈必沉細而遲。但有一二証,皆宜灸之。陽氣下陷故也。若身熱惡熱。時見躁作,或面黃咽乾。嗌乾。口乾。舌上黃赤。時渴咽嗌痛,皆熱在外也。但有一二証,皆不宜灸,其脈必浮數,或但數亦不可灸。灸之、災害立生。若有鼻不聞香臭。鼻流清涕。眼臉時癢,或欠或嚏,惡寒,其脈必沉,是脈証相應也,或輕手得弦緊者,是陰伏其陽也。雖面赤亦宜之。不可拘於面赤色而禁之也。便有腦痛惡寒者。雖面赤宜灸風府穴。如帶遍腦痛。更惡風者。邪在少陽。宜灸風池。兼灸風府。然艾炷不宜大。但如小麥粒。一七壯足矣。若多艾注。大防損目。
假令膽病。善潔。面青。善怒。得弦脈。人病心下滿,當刺膽井。如見善潔。面青。善怒。脈又弦。人病身熱,當刺肝榮。如依前色脈。人病體重節痛,當刺膽俞。如見善潔。面青。善怒。脈又弦。人病喘咳寒熱,當刺膽經。如依前色脈。又病逆氣而泄,當刺膽合。餘經依例皆仿此。
假令肝病。淋溲難。兼轉筋。人病或心下滿,或身熱,或體重節痛,或喘咳,或逆氣而泄。依前刺之。謂刺肝經諸穴也。脈沉而弦。
假令小腸經病,面赤口乾。喜笑,或心下滿。刺井或身熱刺榮,或體重節痛刺俞,或喘咳寒熱刺經,或逆氣而瀉刺合。脈浮而洪。
假令心經病。煩心。心痛。掌中熱。噦。脈沉而洪,或心下滿。刺井,或身熱刺榮,或體重節痛刺俞,或喘咳寒熱刺經,或逆而泄刺合。
假令胃經病。面黃善噫。善思善味。脈浮而緩。依上法刺之。
假令脾經病。腹脹滿。食不消。怠墮嗜臥。脈沉而緩。依上法刺之。
假令大腸經病。面白善嚏。悲愁不樂。欲哭。脈浮而澀。依上法刺之。
假令膀胱經病。面黑若恐欠。脈俱沉。依上法刺之。
假令腎經病。瀉如下重。足脛寒而逆。脈俱沉。依上法刺之。
凡用灸刺,當先別其所宜。有偏宜刺者。若天柱、素 、禾 、肩貞、乳中、周榮、腹哀、中沖、陰陵泉、條口、犢鼻、髀關、申脈、殷門、承扶等三十一穴是也。有偏宜灸者。若絡卻、玉枕、承靈、角孫、神道、膏肓、會陰、橫骨、青靈淵等一十六穴是也,其他並欲通行灸刺。亦有不宜灸刺者,皆有所禁。若神庭、腦戶、顱囟、承泣、膻中、神闕、氣衝、五里、三陽絡、承筋之類,皆不可刺。腦戶、風府、啞門、承光、素 、攢竹、晴明、迎香、頭維、下關、脊中、心俞、白環俞、天牖、人迎、淵腋、少商、經渠、天府、陽池、地五會、陽關、伏兔之類,皆不可灸。又有鳩尾雖在可刺。更宜精詳之。石門雖在可刺。在婦女則為大禁。肩 本不禁灸。亦不宜多灸。四肢雖亦可灸。然在法惟宜少灸。此數者,皆灸刺之務。不可不知也。若不當灸而灸。不當刺而刺,皆有所傷。內經所云。刺禁其法。若刺頭中腦戶入腦立死。刺面中溜脈。不幸為盲。刺客主人。內陷及刺目上陷骨中脈為內漏。而聾。刺舌下。中脈大過。出血不止為喑。刺缺盆中內陷。氣泄。令人喘咳逆。刺乳上。中乳房,為腫根蝕。刺膺中陷中脈,為喘逆仰息。刺腋下脅間內陷。令人咳。刺脊間中髓,為傴。刺背大陰脈出血多。立死。刺肘中內陷。氣歸之,為不屈伸。刺手魚腹。內陷為腫。刺氣街中脈血不出,為腫鼠鼷。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滿。刺足少陰脈。重虛出血,為舌難以言。刺陰股中大脈。血出不止死。刺陰股下三寸內陷。令人遺溺。刺膝臏出腋,為跛刺隙中大脈。令人仆。脫色。刺關節中。液出。不得屈伸。刺 腸內陷,為腫。刺跗上。中大脈。血出不止死。刺足下布絡。中脈。血不出為腫。刺中五臟皆死。又有大禁二十五者即五里穴也。所謂迎之五里。中道而止是也,其次。無刺大醉。令人氣亂。無刺大怒。令人氣逆。故曰:大醉無刺。已刺無醉。大怒無刺。已刺無怒。以至大勞。新飽。大飢。大渴。大驚。大恐,皆在切禁。若誤犯之。各有可救之理。具於後云。
論曰。脈有奇常。十二經者。常脈也。奇經八脈,則不拘於常。故曰之奇經。蓋言人之氣血常行於十二經脈,其諸經滿溢,則流入奇經焉。奇經有八脈。督脈督於後。任脈任於前。 夾任脈者衝脈。能為諸脈之海。陽維則維絡諸陽。陰維則維絡諸陰。陰陽更相維持。故諸經常調。維脈之外。又有帶脈者。束之猶帶也。至於兩足蹺脈。有陰有陽。陽蹺得諸太陽之別陰蹺本諸少陰之別。譬猶聖人。圖設溝渠。以備水潦。斯無濫溢之患。人有奇經。亦若是也。今總集奇經八脈所發者氣穴去處。共成一編。
督脈。
督脈者。起於小腸以下。骨中央。女子系廷孔之端,其絡循陰器。合篡間。具繞篡後屏翳穴。別繞臀至少陰與太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廉。貫脊屬腎。會於太陽。起於目內 。上額交巔上。入絡於腦。還出別自腦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貫腹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此生病。從少腹上沖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女子為不孕癃痔。遺尿嗌乾。治在督脈。督脈之別。名曰長強。俠膂上項。散上頭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絡腎。實則脊強。虛則頭重。取之所別。故難經曰:督脈起於下極之 。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入屬於腦。上巔。循額至鼻柱。陽脈之海也。此為病。令人脊強反折。督脈從頭循脊骨入 。長四尺五寸。凡二十七穴。
任脈。
任脈者。與衝脈皆起於胞中。循腹裡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血氣盛,則肌肉熱。血獨盛,則滲灌皮膚生毫毛。婦人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月事數下。任沖並傷故也。任沖之交脈。不營其口唇。故髭須不生。以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故內經曰:任脈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屬陰脈之海也。凡此任脈之行。從胞中上注目。長四尺五寸總二十四穴。
陽蹺脈。
陽蹺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其為病也。令人陰緩而陽急兩足蹺脈。本少陽之別。合於太陽,其氣上行。氣並相還,則為濡目。氣不營則目不合。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當數者為經。不當數者為絡也。陽蹺脈長八尺。所發之穴。生於申脈。以附陽為隙。本於仆參。入於足少陽會於居 。入於手陽明。會於肩 。及巨骨。又與手足太陽陽維會於 。與手足陽明會於地倉。又與手足陽明會於巨 。又與任脈足陽明會於承泣。以上為陽蹺脈之所發。凡二十穴。陽蹺脈病者。宜刺之。
陰蹺脈。
陰蹺脈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此為病者。令人陽緩而陰急。故曰蹺脈者。少陰之別。別於然谷之後。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裡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鼻屬目內皆。合於太陽女子以之為經。男子以之為絡。兩足交脈。長八尺。而陰蹺之隙在交信。凡陰蹺脈病。治在交信。
衝脈。
衝脈者。與任脈皆起胞中。上循脊裡,為經絡之海。浮而外者。循腹上行。會於咽喉。而絡唇口。故曰:衝脈者。起於氣衝。並足少陰之經。俠臍上行至胸中為散。此為病。令人逆氣裡急。在難經則曰。並足陽明之經。以穴考之。陽明之經。俠臍左右各二寸而上行。少陰之經。俠臍左右各五分而上行。針經所載。衝脈與督脈。同起於會陰,其在腹也。行乎幽門、通谷、陰都、石關、商曲、肓 、中注、四滿、氣穴、大赫、橫骨。凡二十二穴,皆足少陰之分也。然則衝脈並足少陰之經明矣。
陽維脈。
陽維者。維於陽,其脈起於諸陽之會。與陰維,皆維絡於身。溢畜不能環流。灌溉諸維者也。若不能相維。故為病則悵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其脈氣所發。別於金門。以陽交為隙。與手足太陽及蹺脈會於 俞。與手足少陽會於天 。又會於肩井,其在頭也。與足少陽會於陽白。上於本神及臨泣。上至正營。循於腦空。下至風池,其與督脈會則在風府及喑門。凡此陽維脈氣所發。二十四穴也。
陰維脈。
陰維者。亦維絡於身。溢畜不能環流灌溉諸經者也。陰維則維於陰其脈起於諸陰之交,其病與陽維同,其脈氣所發者陰維之隙。名曰築賓。與足太陰會於大橫及腹哀。又與足太陰厥陰會於府舍及期門。與任脈會於天突及廉泉。天突在結喉下宛宛中。廉泉在舌本下。凡此陰維脈氣所發。共一十穴。
帶脈。
帶脈者。起於季脅。回身一周,其為病也。腰腹縱。溶溶如囊水之狀,其脈氣所發。在季脅下一寸八分正。名帶脈。謂其回身一周如帶也。又與足少陽會於維道。凡此帶脈所發。共四穴也。
黃帝治熱之穴。五十九 。頭上五行。行五。謂督脈所過者。上星、囟會、前頂、百會、後頂共五穴,為一行。兩旁各一行。謂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各二。共十穴。又次兩旁各一行。謂臨泣、目●、正營、承靈、腦空等各二。共十穴。凡二十五穴。以越諸陽之熱逆也。大柱、膺俞、缺盆、背 。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也。大柱、屬足太陽。膺 、即中府。屬手太陰。缺盆、在肩上。屬手陽明。背 、即風門熱府。屬足太陽。氣街、三里、巨虛、上下廉。此八者。以瀉胃中之熱也。八穴並屬足陽明。經云:雲門、 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瀉四時之熱也。雲門、系手足太陽。 骨、即肩 。系手陽明蹺脈之會。委中。 中央,系足太陽。髓空即俞系督脈五臟 旁五。此十者。以瀉五臟之熱也。謂魄戶、神堂、魂門、意舍、志室等各二。系足太陽經也。上五十九穴者,皆熱之左右也。故病熱則刺之。又有刺熱之法。肝熱、則刺足厥陰少陽。心熱、則刺手少陰太陽。脾熱、則刺足太陰陽明。肺熱、則刺手太陰陽明。腎熱、則刺足少陰太陽。
凡熱病未發。但見赤色來,皆熱診也。在顏為心熱。在頤為腎熱。在鼻為脾熱。在左頰為肝熱。在右頰為肺熱。見赤色當急刺之。審其井榮經 之分。在陰則補陽瀉陰。在陽則補陰瀉陽。刺熱之大法也。熱穴之外。別有遺法。備載於後。
踝中(腕骨是也) 肩解(背後縫是也) 手陽明大腸經。 上柱骨(缺盆外橫骨是也) (顴外是也顴謂項骨) 足厥陰肝經。 足跗(足面是也) 脅(膝下是也) (屈心是也) 巔(頂心是也) 人迎(氣顙上兩旁動脈是也) 股(大腿是也) 督脈(從人中入巔下項是也) 足少陽膽經。 頰車(寧車卷兩二穴是也) 髀厭(膝下腿上節處是也) 輔骨(腹外是也) 絕骨(外踝上是也)三毛(大指上三毛是也) 馬刀挾癭(胳肘底胳 是也) 足少陰腎經。 內(腿肚是也) 痿厥(節弱是也) 手少陰心經。 銳骨(掌下節骨是也) 手厥陰心包絡經。 心包(包裡心之內是也) 大動(心腫是也) 手太陰肺經。 胃口(後門是也) 腋下 內(臂節是也) 足太陽膀胱經。 膊(肩後是也) 膂(脊內傍肉是也) 髀樞(膊骨節是也) 足陽明胃經。 頤後下廉(頤下周環是也) 乳內廉(乳內中間是也) 賁響腹脹(氣上撞是也) 旨膺下曰胸。 骨( 骨是也) 手少陽三焦經。 膻中(胸乳之間是也) 足太陰脾經。 核骨(孤拐骨是也) 骨(脛足骨是也) 得後(大便是也) 與氣(下氣是也) 手太陽小腸經。 若擬得與下氣注解為說文理。反害經意。不可宗則。王冰之解素問。後之明者。多有議論取舍。豈止此焉。
予問脈之理。果是氣邪。果是血邪。答曰:氣血之波瀾。身體之 龠。此說特未契理。脈者、陌也。魂魄之生氣。血之府也。天地之主。萬物之宗。此說極有氣味。
吾嘗擬此予問。經之理果何意邪。答曰:氣血經歷之路也。故曰經。
予問身寸之寸。擬何寸。
答曰:以中指大指相屈如環。內側文兩角為寸。各隨大小取之。手太陰經起自肺何處邪。
答曰:食入於胃。輸精於脾。播氣於肺。此之謂也。
問曰。周身之穴。各有兩如補瀉時。只刺病所。兩穴俱刺邪。
答曰:不然。隨病左右而補瀉之。左則左補瀉。右則右補瀉。
問曰。何為絡。答曰:橫者為絡。絡穴一十有五門。
針經云:灸幾壯。針訖而複灸。何也?
答曰針則針。灸則灸。若針而弗灸。若灸而弗針。
問曰。榮衛之理。果何為也。
答曰:難經云血為榮。氣為衛。榮行脈中。衛行脈外。
問捻針之法。有左有右。何謂之有左。何謂之有右。
答曰: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進。謂之左。大指往下退。謂之右。如內針時。須索一左一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