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針灸

明 朱梓


卷一 針灸門

明堂灸經序

夫玄黃始判。上下爰分。中和之氣為人。萬物之間最貴,莫不稟陰陽氣度。作天地英靈象圓穹。足模濃載。五臟法之五岳。九竅以應九州。四肢體彼四時。六腑配乎六律。瞻視同於日月。呼吸猶若風云。氣血以類江河。毛髮比之草木。雖繼體于父母。悉取象于乾坤。貴且若斯。命豈輕也。是以立身之道。濟物居先。保壽之宜。治病為要。草木有蠲 之力。針灸有劫病之功。欲滌邪由。信茲益矣。夫明堂者。聖人之遺教。黃帝之正經。紀血脈循環。明陰陽 募。窮流注之玄妙。辨血道之根源。為臟腑權衡。作經絡津要。今則採其精粹。去彼繁蕪。皆目睹有憑。手經奇效。書病源以知主療。圖人形貴免參差。並集小兒明堂,編類于次。庶幾長幼盡涉安衢。欲俾華夷同歸壽域雲耳。

銅人針灸經序

臣聞聖人之有天下也。論病以及國。原診以知政。王澤不流,則奸生於下。故辨淑慝以製治。真氣不榮,則 動於體。故謹醫砭以救民。昔我聖祖之問岐伯也。以為善言天者,必有於人。天之數十有二。人經絡以應之。周天之度。三百六十之有五。人氣血以應之。上下有紀左右有象。督任有會。 合有數。窮妙於血脈。參變乎陰陽。始命盡書其言。藏於金蘭之室。洎雷公請問其道。乃坐明堂以授之。後世之言明堂者以此。由是開灸針刺之術備焉。神聖工巧之藝生焉。若越人起死。華佗愈 。王纂驅邪。秋夫療鬼。非有神哉。皆此法也。去聖浸遠。其學難精。雖列在經訣。繪之圖素。而粉墨易糅。豕亥多訛。丸艾而壞肝。投針而失胃。平民受弊而莫贖。庸醫承誤而不思。非夫聖人。孰救茲患。洪惟我後。勤哀兆庶。迪帝軒之遺烈。祗文母之慈訓。命百工以修政令。敕大醫以謹方技。深惟針艾之法。舊列王官之守。人命所系。日用尤急。思革其謬。求濟於民。殿中省尚藥奉御王惟一素授禁方。尤工厲石。竭心奉詔。精意參神。定偃側於人形。正分寸於 募。增古今之救驗。刊日相之破漏總會諸說。勒成三篇。上又以古經訓詁至精。學人封執多失。傳心豈如會目。著辭不若案形。複令創鑄銅人為式。內分臟腑。旁注溪谷。井滎所會。孔穴所安。竅而達中。刻題於側使觀者爛然而有第。疑者煥然而冰釋。在昔未臻。惟帝時憲。乃命侍臣。為之序引。名曰鑄銅人 穴針灸圖經。肇頒四方。景式萬代。將使多瘠咸詔。巨刺靡差。案說蠲 。若對談於涪水。披圖洞視。如舊飲於上池。保我黎蒸。介乎壽考。昔夏後敘六極以辨疾。炎帝問百藥以惠人。固當讓德今辰。歸功聖域者矣。時天聖四年。歲次析木。秋八月丙申謹上。

翰水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賜紫金魚袋夏竦撰。

太平聖惠方針經序

夫針術玄奧。難究妙門。歷代名工。恆多祖述。蓋指歸有異。機要互陳。或隱秘難明。或言源。今則採摭前經。研核至理。指先哲之未悟。達古聖之微言。總覽精奧諸經。窮理盡性。通幽洞玄。陳穴道而該通。指病源而咸既。用昭未悟。以道迷津。傳示將來。以期悠遠云爾。

流注針經序

針灸有劫病之功。其言信矣。針必明其孔穴。灸必定其尺寸。孔穴明。尺寸定,則膏之上。 肓之下。何患乎厥疾之弗瘳歟。在昔孫公真人有曰:為醫知藥而不知針。知針而不知灸。不足以為上醫。必也藥與針灸三者俱通。始可與言醫已矣。余先君漢卿公。以藥與艾見重大夫。如雨岩吳憲。與以借補憲司官醫助教之職。達齊游憲。親為書其藥室曰活濟堂。至元丙子以來。余挾父術游江淮。得遇至人。授以針法。且以子午流注。針經。竇漢卿針經指南三書見遺。拜而受之。珍藏玩味。大有進益。且喜其姓字醫術與先君同也。因是作而言曰南北有二漢卿。同姓同字。而為醫亦同也。北之漢卿得行道針法精於八穴以愈疾。名顯於世。官至太師。南之漢卿隱居求志。惟以藥與艾推而積活人濟世之陰功。由是觀之,則信矣北氣質之不同。而達則為相。不達則為醫。亦其志之出處有異矣。今將面授針法已驗指南之書牛提舉所刊竇漢卿針經二本參究訂誤。與遺子午流注針經。及家世所藏黃帝明堂灸經。莊季裕所集灸膏肓法穴。四者之書。三複校正。一新板行。目是書曰針灸四書。樂與四方醫士共寶之。凡我同志留心是書,則藥與針灸三者俱通。庶可進而為上醫之士。亦可無負於孫真人之垂訓歟。

謹書以紀此本末云。至大辛亥建安靜齋竇柱方序。

又序

竊以久習醫業。好讀難素。辭理精微,妙門隱奧。古今所難而不易也。是以針刺之理,尤為難解。博而寡要。勞而少功。窮而通之。積有萬端之廣。近世指病直刺。不務法者多矣。近有南唐何公,務法上古。撰指微論三卷。探經絡之源。順針刺之理。明榮衛之清濁。別孔穴之部分。然未廣傳於世。又近於貞元癸酉年間收何公所作指微針賦一道。敘其首云。皆按指微論中之妙理。先賢秘隱之樞機。複增多事。凡百餘門。悉便於討閱者也。非得難素不傳之妙。孰能至此哉。廣不度荒拙。隨其意韻。輒申短說。採摭群經。為之注解。廣今複採難素遺文。賈氏井滎六十首。法布經絡往還。複針刺孔穴部分。鈐括圖形。集成一義。目之曰流注經絡井滎圖歌訣。續於賦後。非顯不肖之狂迷。啟明何氏之用心。致驗於人也。自慮未備其善。更祈明智。仍懇續焉。常山閻明廣序。

又序

夫醫者以愈疾為良。其愈疾之理。莫妙乎針。故知針者。有決病之功。立效之能。且夫學針之士。宜審而刺之。莫縱巨瞻。妄為施設。非徒無益。而又害之。要在定孔穴以精於心。是以取神功而應於手。信知除 見於目下。決病在於手中。是以軒岐開端。越人知要。素問隱其奧。難經彰其妙。況為針者。豈曰小補之哉。人受陰陽以生。一歲之日有三百六十五日。肢節亦分三百六十有五穴。象周天之度也。古神聖成天之功。立民之命,爰作針法。針某穴。療某病。手得之。心應之。非天下之至神孰能與於此。盧扁尚矣。此法罕傳。余先人心友竇先生。以針法活人甚多。嘗著八穴真演之為論為賦。鉤深索隱。披泄言蘊。後學之士。得此一卷書而熟讀之者。思過半矣。余壬辰冬。被旨來南。遍歷閩中諸郡。求其所謂針法者。皆不獲。舊篋中得先生之遺書。敬用鋟梓。以廣其傳。先生名傑字漢卿。古 肥鄉人。官至太師。以醫學傳於世云。

時元貞元年燕山牛良 序。

資生經序

銅人明堂。黃帝岐伯鬼臾區留以活天下後世。自隔膜透膚之妙無傳。乃謂是能絕筋脈傷血肉至望而畏之。有疾則甘心於庸醫。百藥之俱試。不知病在巔者。必灸風池風府。非桂枝輩所能攻。病在膺者。必灸刺期門。非枳實輩能下。遂至於束手無策。豈不哀哉。近世朱肱龐安常俱為針法。許知可亦謂病當以刺愈。三衢鄒握虎。以治法為歌詩韻括。聖賢活人之意。賴以複傳。今東嘉王叔權。又取三百六十穴。背面巔末。行分類列。以穴對病。凡百氏之說切於理。以己之見。得於心者。悉疏於下。針灸之書。至是始略備。古聖賢活人之意。至是始無遺憾。傳謂為人子者。不可不學醫。予親年八十。精力強健。非賴此書耶。因俾醫衛世。傑訂証傳見者十有八條。鋟木庾司。以補惠民之缺。

時嘉定庚辰徐正卿序。

又序

予得 澧陽吏。以圖經來迓。暇日閱之。見文籍之目。有灸經焉。意其非明堂即銅人也役以來。親故惠書及士夫之經從者。多以印置此書為托。原其所以。乃前郡博士王君執中之所編著也。求其版則亡之矣。豈好事者攜之以去。或守藏者不謹而散逸之耶。然是經流傳既久。豈無存者。宜加搜訪。竟未得之。意篋中有淮東庾使徐君正卿所刊針灸資生經。取而視之其序引歷述東嘉王叔權發明編類之功。且謂針灸之書。至是始略備。古聖賢活人之意。至是始無遺憾,則知王君之用心。亦仁且至矣。所謂叔權者,其王君之字歟。一日出示醫諭劉。劉一見驚且喜曰。王君所刊。正此書也。今之刻畫精致。視昔有加。究所繇來。蓋徐君嘗主民曹於是。刊得此書。歸而刊之耳。吁是經也。王君首刊之澧陽今不複存。徐君繼刻之海陵。其存與否又未知。版之不存,則二君之志將遂湮微。豈不惜哉。予負丞於此。適攜以偕。殆非偶然者。亟命工鋟梓。以廣其傳。使是書得不泯絕。其於衛生豈曰小補。

紹定四年趙編序。

又序

資生經者。合明堂銅人千金外台而一之。大監王公所編次。擇精語詳。針灸之法。皆聚此書矣。聞之故老謂澧學舊有公本。火于淳 乙巳。後不複再見。元貞壬辰余得善本於濰陽。即欲刻諸荊泮。與衛生之家共之。會授代不果。大德丙午。白其事於憲僉汶上國。先生一見大喜。即召匠計直。命平代等處軍民長官謝琰。醫學正覃南榮。澧陽縣典史唐益秀。協力相成其事教導戴夢高專任校讎之責。越十月書成。余謹按扁鵲華佗及孫思邈方論藥餌針灸未嘗偏廢後世醫士舉一而號為專門。針灸者亦皆未得 穴之正。舊有年壯病勞極者。膏肓兩穴更數醫不效。後得此書。按圖取穴。一灸即愈。其間阿是穴法之說,禁穴許灸三壯之說。亦皆累試累效(禁穴艾炷止麥粒大。仍隔蒜片尤穩)。近年有為狂 所傷者。亦嘗依經灸活三人。是書之有益於世多矣。今既板行一路。流布四方。其所全活。庸有既乎。國先生按行屬部。究心民瘼。癢 疾痛。舉切諸身,今板行是書。亦濟人利物之一端。而余之本心亦於是而獲遂矣。故喜而為之序。

大德丁未閬中郡蒲登辰序。

流注指微針賦

(以針醫訣式流注指微為韻)

疾居榮衛。

榮者血也。衛者氣也。由腸胃受谷化血氣所為也。上焦出氣。以溫分肉而養筋通腠理。中焦出氣如漚。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為血。血和則孫脈先滿。乃注絡脈。乃注於經脈。陰陽以張。因息乃行。行有紀綱。周有道理。與天合約。不得休止。切而調之。調設失度。致生其疾。疾者百病之總名也。百病之始。皆由風寒暑濕飢飽勞逸而得之。或起於陰。或起於陽。所傷各異。虛實不同。或著孫脈。或著絡脈。或著經脈或著於衝任脈。或著於腸胃之膜原。邪氣浸淫。不可勝論。

扶救者針。

救病之功。調虛實之要。九針最妙。各有所宜。熱在頭身宜 針。 肉分氣滿宜員針。脈氣虛渺宜 針。瀉熱出血發泄固疾宜鋒針。破癰腫出膿血宜 針。調陰陽去暴痺宜員利針。治經絡中病痺宜毫針。痺深居骨節腰脊腠理之間宜長針。虛風舍於骨節皮膚

觀虛實與肥瘦。

經云:虛則補之。實則瀉之。不實不虛,以經取之。若虛實不明必先觀其形之肥瘦。方明針刺之淺深。若以身中分寸肥與瘦同用。是謂淺深不得。反為大賊也故肥人刺深。瘦人刺淺。以與本藏所屬部分齊平為期。所以無過不及之傷也。

辨四時之淺深。

四時者。所以分春夏秋冬之氣所在以調之也。春氣在毫毛。夏氣在皮膚。秋氣在分肉。冬氣在筋骨。經云:春夏刺淺。秋冬刺深。各以其時為則。又肥人宜深刺之。瘦人宜淺刺之。

取穴之法。但分陰陽而溪谷。

陰者。陰氣也。陽者。陽氣也。謂陽氣起於五指之表。陰氣起於五指之裡也。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溪。分肉之間。溪谷之會。以行榮衛以會大氣。溪谷有三百六十五穴會。亦應一歲。故取穴之法。分其陰陽表裡部分。溪谷遠近。同身寸取之。舉臂拱手直立偃側。皆取穴法也。逐穴各有所宜。

迎隨逆順。須曉氣血而升沉。

經云:迎隨者。要知榮衛之流行。經脈之往來也。隨其經逆順而取之。靈樞曰。瀉者迎之。補者隨之。若能知迎知隨。令氣必和。和氣之方。必通陰陽升降上下源流。手之三陰。從藏走至手。手之三陽。從手走至頭。足之三陽。從頭下至足。足之三陰。從足上走至腹。絡脈傳注。周流不息。故經脈者。行血氣通陰陽以榮於身者也。本論云:夫欲用迎隨之法者。要知經絡逆順淺深之分。諸陽之經。行於脈外。諸陽之絡。行於脈內。諸陰之經。行於脈內,諸陰之絡,行之於脈外。仍各有所守之分。故知皮毛者肺之部。肌肉者脾之本。筋者肝之合。骨髓者腎之屬。血脈者心之分。各刺其部。無過其道。是謂大妙。迎而奪之有分寸。隨而濟之有淺深。深為太過。能傷諸經。淺為不及安去諸邪。

是以足太陽之經。刺得其部。迎而六分。隨而二分。
足太陽之絡。迎而七分。而二分。
手太陽之絡。迎而九分。隨而四分。
手陽明之經。迎而九分。隨而四分。
手陽明之絡。迎而八分。隨而三分。
足陽明之經。迎而一寸。隨而五分。
足陽明之絡。迎而六分。隨而一分。
手少陽經。迎而六分。隨而一分。
手少陽絡。迎而七分。隨而二分。
足少陽經。迎而八分。隨而三分。
足少陽絡。迎而一寸。隨而五分。
手太陰經。迎而九分。隨而四分。
手太陰絡。迎而七分。隨而二分。
足太陰經。迎而一寸。隨而五分。
足太陰絡。迎而八分。迎而七分。隨而二分。
手少陰絡。迎而六分。隨而一分。
足少陰經。迎而六分。隨而一分。
足少陰絡。迎而一寸。隨而五分。
手厥陰經。迎而七分。隨而三分。
手厥陰絡。迎而六分。隨而一分。
足厥陰經。迎而八分。隨而三分。
厥陰絡。迎而九分。隨而四分。
斯皆經絡相合。補生瀉成。不過一寸。針入貴速。既入徐進針出貴緩。急則多傷。明須慎之。勿為殆事。男子左瀉右補。女子右瀉左補。轉針迎隨。補瀉之道。明於此矣。

原夫指微論中。賾義成賦。

指微論三卷。亦是何公所作。探經絡之賾。原針刺之理。明榮衛之清濁。別孔穴之部分。然未廣傳於世。今於論內自取其義以成此賦。

知本時之氣開。說經絡之流注。

本論云:流者行也。注者住也。流為氣血之也。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如流水走蟻。涓涓不息。不可暫止。又云:流而為榮衛。彰而為顏色。發而為音聲。速則生熱。遲則生寒。結則為瘤贅。陷則為癰疽。故知流者不可止。若人誤中則有顛倒昏悶之疾。又云:注者住也。謂十二經絡。 各至本時。皆有虛實邪正之氣。注於所括之穴。所謂得時謂之開。失時謂之闔。氣開當補瀉氣閉忌針刺。聖人深慮此者。恐人勞而無功。豈可昧氣開流注之道哉。其氣開注穴之法。 七韻中說之矣。每披文而參其法。覆經而察其言。明諭其隱。皆知實虛總附。夫披文覆經者學人之情也。既窮其理。賾其義。知其根。得其源。以見聖人之心乎。觀何公作流注之賦玄辭妙語。可謂達理。非是自炫也。移疼住痛。如有神針。

暴疾沉 至危篤。刺之勿誤。沉 久病,虛弱之人。忽暴感疾於榮衛。傳於臟腑。其病必危篤而沉重也。明者是時深慮損益。慎勿輕忽。自恃聰俊。當須察其何經所苦。補瀉針刺。去之勿誤也。

詳夫陰日血引。值陽氣流。

賈氏云。陽日氣先脈外。血後脈內。陰日血先脈外氣後脈內,交貫而行於五臟五腑之中。各注井滎俞經合五穴。共五十穴。唯三焦受十經血氣。次傳包絡。又各注五穴。通前十二經。共六十穴。才合得十六難內六十首也。越人言。三部九候。各有頭首也。及素問言六十首。今世不傳。既言不傳。其文不載六十首字也。余以所過為原六穴即是陰陽二氣出入門戶也,則陽脈出行二十五度。陰脈入行二十五度,則皆會於六穴中出入也。其五臟五腑收血化精合處。便是逐經原氣也。其餘精者。助其三焦。其受十經精氣,則次傳心包絡。始十二經血氣遍行也。如一經精氣不足,則便成病也。既然有病。即不依此行度也。至令諸經失時。又更引毒氣遍行。所流到處。即各見本經脈候。或大或小或浮或沉。病患或寒或熱。或輕或重。因証取之耳。

口溫針暖。

凡下針。先須口內溫針令暖。不唯滑利而少痛。亦借已和氣與患者榮衛無寒暖之爭。便得相從。若不先溫針暖。與血氣相逆。寒溫交爭。而成瘡者多矣。

牢濡深求。

經云:實之與虛者。牢濡之意。氣來實牢者為得。虛濡者為失。凡欲其補瀉。即詳五臟之脈。及所刺穴中。如氣來實牢者可瀉之。虛濡者可補之也。

諸經十二作數。絡脈十五為周。

手足各有三陰三陽之脈。合為十二經脈。每一經各有一脈絡。余有陽蹺之絡。陰蹺之絡。脾之大絡。合為十五絡脈。周者。為十二經十五絡二十七氣。周流於身者也。

陰俞六十臟主。

臟謂五臟肝心脾肺腎。並心包之脈。合之有六。俞謂井滎經合非皆俞也。然井滎俞經合者。肝之井。大敦穴也。滎。行間穴也。俞。太沖穴也。經。中封穴也合。曲泉穴也。心之井。少沖穴也。滎。少府穴也。俞。神門穴也。經。靈道穴也。合。少海穴也。脾之井。隱白穴也。滎。大都穴也。俞。太白穴也。經。商丘穴也。合。陰陵泉穴也。肺之井。少商穴也。滎。魚際穴也。俞。太淵穴也。經。經渠穴也。合。尺澤穴也。 腎之井。湧泉穴也。滎。然谷穴也。俞。太溪穴也。經。複溜穴也。合。陰谷穴也。心包之井。中沖穴也。滎。勞宮穴也。俞。大陵穴也。經。間使穴也。合。曲澤穴也。五臟之俞。 各有五,則五五二十五俞。並心絡五俞。共三十。以左右見言之。六十俞穴也。

陽穴七十二腑收。

腑謂六腑。非兼九形腑也。穴。俞穴也。亦謂井滎俞原經合也。肝之腑膽。膽之井者。竅陰穴也。滎。俠溪穴也。俞。臨泣穴也。原。丘墟穴也。經。陽輔穴也。合。陽陵泉穴也。心之腑小腸。小腸之井者。少澤穴也。滎。前谷穴也。俞。後溪穴也。原。腕骨穴也。合。小海穴也。脾之腑胃。胃之井者。厲兌穴也。滎。內庭穴也。俞陷谷穴也。原。沖陽穴也。經。解溪穴也。合。三里穴也。肺之腑大腸。大腸之井者。商陽穴也。滎。二間穴也。俞。三間穴也。原。合谷穴也。經。陽溪穴也。合。曲池穴也。腎之腑膀胱。膀胱之井者。至陰穴也。滎。通谷穴也。俞。束骨穴也。原。京骨穴也。經。昆侖穴也。合。委中穴也。心包之腑三焦。三焦之井者。關沖穴也。滎。液門穴也。俞。中渚穴也。原。陽池穴也。經。支溝穴也。合。天井穴也。如是六腑各有六,則六六三十六俞。 以左右脈共言之,則七十有二俞穴也。取穴部分。見於井滎圖說。

刺陽經者。可臥針而取。

衛者屬陽,皮毛之分。當臥針而刺之。若深刺傷陰

奪血絡者,先俾指而柔。

奪血絡者。取榮氣也。榮氣者。經隧也。靈樞曰。經隧者針。取榮家之氣。不能損衛氣也。經云: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也。

呼為迎而吸作補。

瀉者迎之。補者隨之。有餘則瀉。不足則補。瀉者吸則內針。無令氣散。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候呼盡乃去。大氣皆出。是名曰瀉。補者。捫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彈而弩之。抓而下之。外引其門。以閉其神。呼盡內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候吸引針。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推闔其門。令神氣存。大氣留止。故命曰補。

凡善治者。察其所痛。以知病有餘不足。當補則補。當瀉則瀉。無逆天時。是謂至治之妙。

逆為鬼而從何憂。

逆者。謂當刺之日。與病五行相形遞為鬼賊。而不順也。從者。五臟之氣。與日相和。而不相侵凌也。凡刺之理。當擇吉日。與本病之藏氣各無侵凌刑製。 下針順從。而何憂哉。

淹疾延患,著灸之由。

若病有久淹。因寒而得。或陰証多寒。或是風寒濕痺腳氣之病。或是上實下虛厥逆之疾。男子勞傷。婦人血氣之屬。並可用針灸。亦有不可灸者。近髓之穴。陽証之病。不可灸也。

燥煩藥餌而難極。必取八會。

燥煩熱盛在於內者。宜取八會之氣穴也。謂府會太倉中脘穴。藏會季脅章門穴。筋會陽陵泉穴。髓會絕骨穴。血會膈俞穴。骨會大杼穴。脈會太淵穴。氣會三焦膻中穴。此是八會穴也。

癰腫奇經而蓄邪。先由砭瘳。

經云:病患脈隆盛入於八脈。而不環周。十二經亦不能拘之。其受邪氣蓄積腫熱。宜砭刺出血。古者以砭石為針。山海經曰: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為針。即砭石也。今人以披針代之也。

況乎甲膽乙肝,丁心壬水。

甲膽乙肝者。謂五臟五腑。拘之十干。陽干主腑。陰干主臟。故天元冊又曰:膽甲肝乙。小腸丙心丁。胃戊脾己。大腸庚肺辛。膀胱壬腎癸。五臟五腑。收血化精合處。便是三焦包絡二經元氣也。合為十二經遍行也。賈氏各分頭首。十日一終。營運十干。皆以五子建元日時為頭也。

生我者號母。我生者名子。

夫五行者。在人為五臟。注穴為井滎俞經合。相合為夫妻。我克者為七傳。克我者為鬼賊。我生者為子。生我者為母也。

春井夏滎。乃邪在。秋經冬合。乃刺矣。

此言逐四時取井滎之法也。假令春木旺刺井。夏火旺刺滎。季夏土旺刺俞。秋金旺刺經。冬水旺刺合。四時刺法。依此推之。以瀉逐時所勝邪毒者也。聖人所謂因其時而取之。以瀉邪氣出也。

犯禁忌而病複。

禁忌者。非惟人神所在也。謂大飢大渴。大寒大熱。大飽大醉大虛大竭。大勞大困。皆為針家之禁忌。若虛實不分。淺深不及。犯觸人神。顛倒四時。其病愈而必複。切須誡之誡之。

用日衰而難已。

本論云:病於當日之下。受五刑之刑製者,其病刺而難愈也。謂心病遇庚日。肝病遇辛日。脾病遇乙日。肺病遇丁日。腎病遇己日。小腸病遇壬日。大腸病遇丙日。胃遇甲日。膽遇庚日。膀胱遇戊日。斯皆本臟正氣遇日下受製而氣衰。刺病難愈故也

孫絡在於肉分。血行出於支裡。

孫絡。小絡也。謂絡之支分也。行於分肉之間有血留止。刺而去之。無問脈之所會。

悶昏針運。經虛補絡須然。

本論云:若學人深明氣血往來。取穴部分不瘥。補瀉得宜。必無針運昏倒之疾。或匆忙之際,畏刺之人。多針則傷。壯者氣行自已。怯者當速救療。
假令針肝經感氣運。以補肝經合曲泉穴之絡。假令針肝絡血運。以補本經曲泉穴之經。針入複蘇。效如起死。他皆仿此。

疼實癢虛。瀉子隨母要指。

病之虛實也。癢則為虛。疼則為實。刺法云。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假令肝臟實。瀉肝之滎行間穴。屬火是子。肝臟虛。補肝之合曲泉穴。屬水是母。凡刺只取本經井滎俞經合五行。子母補瀉。此乃大要也。

想夫先賢迅效。無出於針經。今人愈疾。豈難於醫法。

古之治疾。特論針石。素問先論刺後論脈。難經先論脈後論刺。刺之與脈。不可偏廢。昔之越人起死。華佗愈 。非有神哉。皆此法也。離聖久遠。後學難精。所以針之玄妙。罕聞於世。今時有疾多求醫命藥用針者寡矣。

徐文伯瀉孕於苑內。斯由甚速。

昔宋太子性善醫書。出苑見一有孕婦人。太子自為診之。是一女。令徐文伯亦診之。乃一男一女。太子性急。欲剖腹視之。伯因自請針之令落於是瀉足三陰交。補手陽明合谷。胎應針而落。果如文伯之言也。

范九思療咽於江夏。聞見言稀。

傳曰:嘉 中有太傅程公。守任於江夏。因母之暴患咽中有癰。卒然而長。塞氣不通。命醫者止可用藥治之。勿施針以損之。醫曰︰咽中氣上不通。豈能用藥。藥既下之。豈能卒效。故眾醫不敢措治。尋有醫博范九思云。有藥須用先使新筆點之。癰疽即便瘥。公遂取新筆與之。九思乃以點藥上癰。藥到則有紫血頓出。漸氣通而瘥。公曰:此達神聖之妙矣。公命九思飲。而求其方。九思大笑曰。其患是熱毒結於喉中。塞之氣不宣通。病以為甚。公堅執只可用藥。不可用針。若從公意,則必誤矣。若不從公意。固不能施治。九思當日。曾以小針藏於筆頭中。妄以點藥。乃針開其癰而效也。若非如此。何如紫血傾下也。公方省而歡曰。針有劫病之功。驗於今日。古人云:為將不察士卒之能否,則不能決勝。為醫不察藥性之主治,則不能便瘥。又將無深謀遠慮,則無必勝也。醫無先機遠見。治無必效也。

大抵古今遺跡。後世皆師。

古人遺留軌范。使後人仿學。況於針術。隱奧難究妙門出乎其類者。今之世誰能之。故聖人云:不可不遵先聖遺文也。

王纂針魅而立康。獺從被出。

傳曰:王纂少習醫方。尤精針石。遠近知名。嘉中縣人張方女。因暮宿廣陵廟中。下有一物。假作其婿。因被魅感而病。纂因用針。一針有一獺從女被中走出。而病愈矣。

秋夫療鬼而獲效。魂免傷悲。

昔宋徐熙字秋夫。善醫方。為丹陽令時。常聞鬼呻吟甚淒苦。秋夫曰。汝是鬼何須如此。答曰:我患腰痛。死雖為鬼。痛苦尚不可忍。聞君善醫願相救濟。秋夫曰。吾聞鬼無形。何由措置。鬼云:縛草作人。予依入之。但取孔穴針之秋夫如其言。為針腰 二穴。肩井二穴。設祭而埋之。明日見一人來謝曰。蒙君醫療。複為設祭。病今已愈。感惠實深。忽然不見。公曰:夫鬼為陰物。病由告醫。醫既愈矣。尚能感激。況於人乎。鬼姓斛名斯。

既而感指幽微。用針直訣。

此皆指微論中,用針幽微之直訣也。

竅齊於筋骨。皮肉刺要。

竅者。穴也。齊者。淺深之宜也。經云:刺皮無傷骨刺骨無傷髓。病有浮沉。刺有淺深。各至其理。無過其道。過則傷。不及則生外壅。壅則邪從之。淺深不得。反為大賊。內動五臟。故生大病。

痛察於久新,腑臟寒熱。

痛者。病也。夫人病有久新。臟病腑病。寒熱虛實。 宜細詳審調。針形短長鋒類不等。窮其補瀉。各隨病所宜用之。

接氣通經。短長依法。

本論云:夫欲取偏枯久患榮衛諸疾。多是愈而複作者。由氣不接而經不通流。雖有暫時之快。客氣勝真。病當未愈也。當此乃上接而下引。呼吸多少。經脈長短。各有數定之法。手三陽接而九呼。過經四寸。手三陰接而七呼。過經五寸。足之三陽接而一十四呼。過經四寸。足之三陰接而一十二呼。過經五寸。重者倍之。吸亦同數。此接氣通經。呼吸長短之法也。

裡外之絕,羸盈必別。

夫五臟裡外者。謂心肺在膈上。通於天氣也。心主於脈肺主於氣。外華榮於皮膚。故言外也。腎肝在下。通於地氣。以藏精血。實於骨髓。心肺外絕則皮聚毛落。腎肝內絕,則骨痿筋緩。其時學人。不能別裡外虛實。致使針藥誤投。所以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耳。

勿刺大勞,使人氣亂而神隳。

禁刺論曰。無刺大勞人。勞則喘息汗出。裡外皆越。故氣耗亂。神隳散也。

慎妄呼吸,防他針昏而閉血。

呼吸者。使陰陽氣行流上下。經歷五臟六腑。若針刺妄行呼吸。陰陽交錯,則針昏閉血。氣不行也。 又以常尋古義。由以藏機。遇高賢真趣,則超然得悟。逢達人示教,則表我扶危。 先賢之書。文理之深。隱義難窮。或字中隱義。或假令一隅。妙要難窮。遇高達之士。方得其趣。不可穿鑿。

男女氣脈。行分時合度。

本論云:夫男女老幼。氣候不同。春夏秋冬。寒暑各異。春氣生而脈氣緩。夏暑熱而脈行遠。秋氣燥而脈行急。冬氣寒而脈凝澀。小兒之脈應春。壯年之脈應夏。四十以上如秋。六十以後如冬。其病有寒熱。脈有遲速。一一參詳。不可一概與天同度矣。難經云: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者。平人脈法也。微有抱病之人皆失天之度。地之紀。脈之用。不可與平人脈相合也。其診取法。當以一息五至為與天同度。不及應春。不及應冬。太過應秋。太過應夏。應春冬者。宜留針待氣至。應秋夏者。吸呼數畢。便宜去針。此之謂也。

養子時克注穴必須依。

養子時克住穴者。謂逐時注臟腑井滎之法也。每一時辰相生養子五度。各注井滎俞經合五穴。晝夜十二時。氣血行過六十餘穴也。每一穴血氣分得一刻六十分六厘六毫六絲六忽六杪。此是一穴之數也。六十穴共成百刻。要求日下井滎。用五子建元日時取。假令甲日甲戌時。膽統氣初出竅陰穴為井木。流至小腸為滎火。氣過前谷穴注之胃為俞土。氣過陷谷穴又病過本原丘墟穴。但是六腑各有原穴,則不系屬井滎相生之法。即是陰陽二穴門戶也。行之大腸為經金。氣過陽溪穴。所入膀胱為合水。氣入委中穴。而終此是甲戌時木火土金水相生五度一時辰流注五穴畢也。他皆仿此。今詳定療病之宜。神針法式。廣搜難素之秘文密辭。深考諸家之肘函妙臆。故稱瀘江流注之指微。以為後學之規則。

針經標幽賦

拯救之法,妙用者針。察歲時於天道。定形氣於予心。春夏瘦而刺淺。秋冬肥而刺深。 不窮經絡陰陽。多逢刺禁。既論臟腑虛實。須向經尋。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陰為始。至厥陰而方終。穴出雲門。抵期門而最後。正經十二。別絡走三百餘支。正側仰伏。氣血有六百餘候。手足三陽。手走頭而頭走足。手足三陰。足走腹而胸走手。要識迎隨。須明逆順。況乎陰陽氣血。多少為最。厥陰太陽。少氣多血。太陰少陰。少血多氣。而又氣多血少者。少陽之分。氣盛血多者。陽明之位。先詳多少之宜。次察應至之氣。輕滑慢而未來。沉澀緊而已至。既至也。量寒熱而治疾。未至者據虛實而候氣。氣之至也。若魚吞鉤餌之浮沉。氣未至也。似燕處幽堂之深邃。氣速至而速效。氣遲至而不治。觀夫九針之法。毫針最微。七星上應。眾穴主持。本形金也。有蠲邪扶正之道。短長水也。有決凝開滯之機。定刺象木。或斜或正。口藏比火。進陽補羸。循機捫而可塞以象土。實應五行而可知。然是一寸六分。包含妙理。雖細擬於毫發。同貫多岐。可平五臟之寒熱。能調六腑之虛實。拘攣閉塞。遣八邪而去矣。寒熱痛痺。開四關而已之。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後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氣隨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定腳處。取氣血為主意。下手處。調水木是根基。天地人三才也。湧泉同旋璣百會。上中下三部也。大包與天樞地機。陽蹺陽維並督脈。主肩腰腿在表之病。陰蹺陰維任衝脈。去心腹脅肋在裡之疑。二陵二蹺二交。似續而交五大。兩間兩商兩井。相依而別兩支。大抵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審自意。次觀肉分。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在陽部筋骨之側。陷下為真。在陰分 之間。動脈相應。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經用一經而可正。頭部與肩部詳分。督脈與任脈異定。明標與本。論刺淺刺深之經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貫之逕。豈不聞臟腑病。而求門海俞募之微。經絡滯。而求原別交會之道。更窮四根三絡。依標本而刺無不痊。但用八法五門。分主客而針無不效。八脈始終連八會。本是紀綱。十二經絡十二原。是為樞要。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見幽微。一時取十二經之原。始知要妙。原夫補瀉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識本經。交經繆刺。左有病而右畔取。瀉絡遠針。頭有病而腳上針。巨刺與繆刺各異。微針與妙刺相通。 觀部分而知經絡之虛實。視沉浮而辨臟腑之寒溫。且夫先針耀而慮針損。次藏口內而欲針溫目無外視。手如握虎。心無內慕。如待貴人。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氣散。右手輕而徐入。不痛之因。空心恐怯。直立側而多暈。 目沉掐。坐臥平而沒昏。推於十干十變。知孔穴之開而下胎衣。痺厥偏枯。迎隨俾經絡接續。漏崩帶下。溫補使氣血依歸。靜以久留。停針待之。必準者。取照海治喉中之閉塞。端的處。用大鐘治心內之呆痴。大抵疼痛實瀉。癢麻虛補瀉公孫而立愈。胸滿腹痛刺內關。脅痛肋疼刺飛虎。筋攣骨痛。而補魂門。體熱勞嗽。而瀉魄戶。頭風頭痛。刺申脈與金門。眼癢眼痛。瀉光明與地五。瀉陰郗止盜汗。治小兒骨熱。刺偏歷利小便。醫大人水蠱。中風環跳而宜刺。虛損天樞而可取。由是午前卯後。太陰生而疾溫。離左酉南月朔死而速冷。循捫彈努。留吸母而堅長。爪下伸提。疾呼子而噓短。動退空歇。迎奪右而瀉涼。推內進搓。隨濟左而補暖。慎之大患危疾。色脈不順而莫針。寒熱風陰。飢飽醉勞而切忌。望不補而晦不瀉。弦不奪而朔不濟。精其心而窮其法。無灸艾而壞其皮。正其理而求其原。免投針而失其位,避灸處而加四肢。四十有九。禁刺處而除六俞。二十有二。抑又聞高皇抱疾未瘥。李氏刺巨闕而得蘇。太子暴死為厥。越人針維會而複醒。肩井曲池。甄權刺臂痛而複射。懸鐘環跳華佗刺 足而立行。秋夫針腰俞。而鬼起沉 。王纂針交俞而妖精立出。刺肝俞與命門。使瞽士視秋毫之末。刺少陽與交別。俾聾夫聽夏蚋之聲。嗟夫。去聖逾遠。此道漸墜。或不得意而散其學。或愆其能而犯禁忌。愚庸智淺。難契於玄言。至道淵深。得之者有幾。偶述斯言。不敢示諸明達者焉。庶幾乎童蒙之心啟。

流注通玄指要賦

引云:望聞問切。推明得病之源。補瀉迎隨。揭示用針之道。予於學始迄於今。雖常覃思以心無定。或病之精必奪而氣必衰。兼之國亂而隔殊。醫物絕商而那得。設方有效。歷市無求不若砭切。立排疾勢。乃以受教。遂敏求師。前後僅十七年。後避屯於蔡邑。方獲訣於李君。斯人以針道愈疾也。除疼痛於目前。愈萬病於指下。信所謂伏於 弩。應若發機。百發百中者也。加之以好生之念。素無竊利之心。嘗謂予曰:天寶不泄於非人。聖道須傳於賢者仆不揆。遂整有求之懇。獲成無吝之誠。授穴之必者。四十有三。療疾而弗瘳者。萬無一失。遂銘諸心。而著之髓。務拯其困。而扶其危。而後除疼痛迅若手拈。破結聚渙如冰釋。

夫針也者。果神矣哉。然念茲穴而或亡。借其聲律則易記。輒裁八韻。賦就一篇。詎敢匿於己私。為或傳於同志。 必欲治病。莫如用針。巧運神機之妙。工開聖理之深。外取砭針。能蠲邪而扶正。中含水火。善回陽而倒陰。原夫絡別支殊。經交錯綜。或溝池溪谷以岐異。或山海丘陵而隙共。斯流派以難揆。在條綱而有統。理繁而昧。縱補瀉以何功。法捷而明。曰迎隨而得用。且如行步難移。太沖最奇。人中除脊膂之強痛。神門去心性之呆痴。風傷項急。始求於風府。頭暈目眩。要覓於風池。耳閉須聽會而治也。眼痛則合谷以推之。胸結身黃。取湧泉而即可。腦昏目赤。瀉攢竹以偏宜。但見兩肘之拘攣。仗曲池而平掃。四肢之懈惰。憑照海以消除。牙齒痛呂細堪治。頭項強承漿可保。太白宣道於氣衝。陰陵開通於水道。腹膨而脹。奪內庭兮休遲筋轉而疼。瀉承山而在早。大抵腳腕痛。昆侖解愈。股膝疼。陰市能醫。癇發顛狂兮。憑後溪而療理。瘧生寒熱兮。仗間使以扶持。期門罷胸滿血膨而可以。勞宮退胃翻心痛亦何疑。稽夫行間治膝腫目疾。尺澤去肘疼筋攣。目昏不見。二間宜取。鼻窒無聞。迎香可引。肩井除兩臂難任。絲竹療頭疼不忍。咳嗽寒痰。列缺堪治。眵蔑冷淚。臨泣尤準。髖骨將腿痛以傷殘。腎俞把腰疼而瀉盡。以見越人治尸厥於維會。隨手而蘇。文伯瀉死胎於陰交。應針而殞奪子而平其有餘。觀二十七之經絡。一一明辨。據四百四之疾証。件件皆除。故得夭枉都無。躋斯民於壽域。幾微已判。彰往古之玄書。抑又聞心胸病。求掌後之大陵。肩背患。責肘前之三里。冷痺腎敗。取足陽明之土。連臍腹痛。瀉足少陰之水。脊間心後者。針中渚而立痊。脅下肋邊者。刺陽陵而即止。頭項痛。擬後溪以安然。腰腳疼。在委中而已矣。夫用針之士。於此理苟能明焉。收祛邪之功。而在乎捻指。

九針論

黃帝曰:余聞九針於夫子。眾多不可勝數。余推而論之。以為一紀。余試誦之。子聽其理。非則語余。請受其道。令可久傳後世無患。得其人乃傳。非其人勿言。岐伯稽首再拜曰:請聽聖王之道。帝曰:用針之理。必知血氣之所在。左右上下。陰陽表裡。血氣多少。行之逆順。出入之會。誅伐有過。雪污解結。知補虛瀉實。上下之氣。門通於四海。審其所在寒熱與實鄰。決而通之。左右不調。犯而行之。明於逆順。乃可治之。陰陽不奇。故知起時。審於本末。察其寒熱。知邪所在。萬刺不殆。知用九針。刺道畢矣。凡刺之要。針最妙。九針之為。各有所宜。長短大小。各有所施。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疾淺針深。內傷良肉。皮膚為癰。病深氣不瀉。反為大膿。病小針大。瀉氣太甚。必為後害。病大針小。大氣不瀉。後亦為敗。九針之宜者。一曰 針。法天。大其頭而銳其末。令無得深入。而陽氣泄。故針者。取法於布針。去末半寸。卒銳之。長一寸六分。以治熱在頭身也。經曰:病在皮膚無常末。令無得傷肉分。傷則氣得竭。故圓針者。取法於絮針。筒其身而卵其鋒。長一寸六分,主治分肉間氣。經曰:病在分肉間取以員針。三曰 針。法人。謂人所以生成者。血脈也。為之治針。必大其身而圓其未。令可以接脈勿陷。以致其氣。令邪氣獨出。故 針者,取法於黍粟之銳,長三寸半,主按脈取氣,令邪出。經曰:病在血氣少當補之者。取以 針。四曰鋒針。法時。謂四時八風之客於經絡之中。為痼疾者也。為之治針。必筒其身而銳其末。令可以瀉熱出血。而痼病竭故鋒針者。取法於絮針。筒其身鋒其末。長一寸六分。主癰熱出血。

經曰:病在經絡為痼証者。取以鋒針。五曰鈹針。法音。謂冬夏之分。分於子午。陰與陽別寒與熱爭。兩氣相搏。合為癰膿者也。審此數者。然後用刺。庶乎適當。無或失矣。

灸刺論

內經謂形樂志苦。病生於血脈,其治宜灸刺。特用針灸之大略。然九針本從南方來。灸本故其治以灸刺為宜。用刺之節。已具在前。用灸之理。凡以溫之。而若病有因寒而得。或陰証多寒。或是風寒濕痺腳氣之病。或是上虛下實厥逆之疾。與夫勞傷癰疽。及婦人血氣。嬰孺疳疾之屬。並可用灸。亦有不可灸者。近髓之穴。陽証之病。不可灸也。凡有灸 。自有補瀉。以火補者。無吹其火。須其自滅。以火瀉者。急吹其火。而令其滅。此灸之補瀉也在用灸者。以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