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百問

南宋 宋仲甫


第六問 經候或前或後多寡不定

答曰:夫婦人病,多是月經乍多乍少,或前或後,時發疼痛。醫者一例呼為經病,不曾說得是陰勝陽,是陽勝陰,所以服藥少得有效。蓋陰氣盛乘陽,則胞寒氣冷。血不營運,經所謂天寒地凍,水凝成冰,故令乍少而在月後。若陽氣盛乘陰,則血流散溢。經所謂天暑地熱,經水沸溢,故令乍多而在月前,當和其陰陽,調其氣血,以平為福。陽氣勝陰。月假多者,

當歸飲,抑陽助陰。調理經脈。

當歸(去蘆微炒) 熟地(淨洗酒蒸焙乾) 川芎 白芍 黃芩(小半) 白朮(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盞半煎至八分。食前熱服。

沉香降氣湯,順氣道。通氣脈。

烏藥 沉香 香附 甘草 砂仁(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鹽湯調下。

陰氣勝陽,月假少者,七物湯。治婦人營衛氣虛。經水愆期,或多或少而腹痛。

當歸 芎 白芍 莪朮川薑 熟地(酒蒸焙乾) 木香(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煎八分。溫服不拘時。

紫石英丸,治婦人病多是月經乍少,或在月後。時發疼痛。

紫石英(水研飛) 禹餘糧(燒醋淬) 人參 龍骨 川烏頭(泡去皮尖臍) 桂心(不見火) 杜仲(去皮薑製炒黑) 桑寄生 五味子 遠志(去心) 澤瀉 當歸(去蘆) 石斛(去根酒炒)蓯蓉(酒浸洗) 乾薑(炮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川椒(去目並合口炒地上出汗) 牡蠣(固濟火燒通紅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空心米飲下三十丸。至五六十丸。

以上無求子方。

金華散,治婦人經血後熱。崩漏不止。口苦舌乾。經候不通。並宜服之。

玄胡索 瞿麥 當歸 牡丹皮 石膏(二兩) 干葛(各一兩) 蒲黃(半兩) 桂心 威靈仙(各三分凡方中云一分者二錢五分也)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薑三片。煎至六分。空心服。

以上養生席判官方

通經丸。治婦人室女月候不通。疼痛,或成血瘕桂心(不見火) 青皮(去白) 大黃(炮) 乾薑 川椒(炒去目) 莪朮 川烏(泡去皮尖) 干漆(炒去煙出) 當歸 桃仁(炒去皮尖以上各等分)
上為細末,將四分用米醋熬成膏。和餘六分末。成劑。臼中治之。丸如桐子大。陰乾,每服二十丸。空心食前米飲湯下。加至三十丸。溫酒亦得。

五靈脂散。治經候不止。拯濟方。

五靈脂為末。炒令過熟出盡煙,每服二錢。當歸二片。酒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熱服。連三服立效,如血室有乾血。用醋一盞煎七分。和滓空心熱服。

溫經湯治衝任虛損。月候不調,或來多不斷,或過期不來,或崩中去血。過多不止。又治曾經損孕。瘀血停留。少腹急痛。發熱下利。手掌煩熱。唇乾口燥。及少腹有寒。久不受胎。

丹皮 阿膠(碎炒) 當歸(去蘆) 人參(去蘆) 川芎 甘草(炒) 肉桂(去粗皮) 芍藥(各二兩) 半夏(各湯洗七次二兩半) 吳茱萸(三兩) 麥門冬(去心五兩半)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八分,去滓。空心食前熱服。


第七問 月水依時來不快利

答曰:婦人月水。有四經之所主。一者衝任二脈。二者手太陽少陰二經。然沖為血海。任為主胞胎。二者相資,故令有子。手太陽者,小腸之經。為腑而主表。表屬陽。手少陰者,心之經。為臟而主裡。裡屬陰,此二經。在上為乳汁。在下為月水,或勞傷氣血。

致令體虛而受乎風冷。風冷客於經絡。搏於血氣。血得冷則壅滯,故令月水不宜利也。

養榮湯。治婦人血海虛弱。心忪恍惚。時多驚悸,或發虛熱。經候不調。

白芍 川芎 當歸 熟地 青皮 薑黃 川薑 丹皮 海桐皮 五加皮 白芷
上為 咀,每服五錢,水盞半。薑五片。烏梅一個。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將此藥送下紫桂圓七十粒。(紫桂圓方見四十九問)


第八問 經水欲行先身體痛或腹痛

答曰:經脈者,行血氣。通陰陽。以營衛周身者也。血氣盛。陰陽和,則形體適平,或外虧衛氣之充養。內乏營血之灌溉。血氣不足。經候欲行。身體先痛也,或風冷之氣。客於胞絡。損傷衝任之脈。及手太陽手太陰之經,故月水將下之際。血氣與風冷相擊。所以經欲行而腰痛也。

趁痛飲子,治經脈虛寒。身體疼痛。

虎骨(五銖) 茯苓 甘草 本 防風 白芷(各二銖) 當歸 白芍 續斷 吳朮 附子(各三銖)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薑五片。棗二枚。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

溫經湯,治風寒客搏經絡。小腹作痛。

當歸 川芎 白芍 官桂 丹皮 莪朮(各半兩) 人參 甘草 牛膝(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八分。食前服。

沒藥除痛散,逐寒邪。療腹痛。

蓬莪朮(炮一兩) 當歸(焙) 玄胡索 五靈脂 肉桂 良薑(炒) 蒲黃(炒各七錢半) 甘草沒藥(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

楊氏謂婦人每經欲行必先腹痛。令服撞氣阿魏丸。酒調大聖散。下數服愈。經行不複痛矣。

撞氣阿魏丸 大聖散(見宋局方婦人門)茴香(炒香) 陳皮(去白) 青皮(去白) 川芎 丁香(皮炒) 蓬莪朮(炮) 甘草 縮砂仁肉桂(去粗皮) 白芷(炮各半兩) 生薑(四兩切鹽半兩腌一宿炒黑) 胡椒(二錢半) 阿魏(二錢半醋浸一宿以面同為糊)上末阿魏糊為丸。雞豆大。每藥一斤。朱砂七錢為衣。常服一粒。嚼爛醋湯茶酒任下。

滋血湯,治血風虛。經候澀滯。經脈不通。四肢麻木。肌體渾身疼痛。倦怠將成癆瘵。

馬鞭草 荊芥穗(各四兩) 丹皮(一兩) 赤芍 枳殼 肉桂 當歸 川芎(各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烏梅一個。水煎食前服。

琥珀散,治月經擁滯。心腹疼痛。及治產後惡露不快。血上搶心。迷悶不省。氣絕欲死。

京三棱(煮) 莪朮(煮) 赤芍藥(煮) 劉寄奴(煮) 牡丹皮(煮) 官桂 菊花 蒲黃 熟地當歸(各一兩)上將前五味。用烏豆半升。生薑半斤切片。米醋四升同煮。豆腐爛為度。焙乾入後五味同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第九問 月水閉絕不通

答曰:夫月水不通。因風冷客於胞絡,或醉後入房,或為血枯血瘕血,或因墮墜驚恐。皆令月水不通也。病源云:血性得溫宣流。得寒則澀閉。既為冷所結搏,則月水不得通行。若腸中鳴者,則月事不來。不來因冷干於胃腑,或醉入房者,則內氣耗損。勞傷於肝經或吐血唾血下血。謂之脫血。使血枯於中。為積塊血瘕血 。名曰血聚。使榮結於內。心主行血。

墮墜驚恐。神無所倚而血散,亦令月水不通也。

順榮湯,治婦人血積血塊 症。腹大內有塊形。築築作痛。久無寒熱。

大黃(一兩酒浸蒸熟銼) 當歸(一兩) 蓽茇(半兩) 鬼腰帶(各一兩腰帶一本作箭) 枳殼(一兩去穰麩炒) 赤芍藥(半兩) 豬牙皂角(半兩火上炙者)
上為 咀,每服一兩。純酒二盞。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

滋血湯,治勞過度。致傷腑臟。衝任氣虛。不能約製其經。血忽暴下。謂之崩中,或下鮮血,或下瘀血,或下血片,或下五色。連日不止。淋瀝不斷。形氣羸劣。倦怠困乏,或月水閉絕。氣不升降。

馬鞭草 牛膝 荊芥穗(各四兩) 丹皮 赤芍 枳殼 肉桂 當歸 川芎(各二兩)每服四錢。烏梅一個。水煎空心服。至半月或一月。經脈自通。

桃仁煎丸,治血瘕血積。經候不通。

桃仁(去皮尖麵炒黃) 大黃(濕紙裹蒸) 川朴硝(各一兩) 虻蟲(半兩炒黃)
上為末。以醇醋二升半。銀石器中慢火煎取一升半。下大黃桃仁虻蟲等。不住手攪。欲團圓。下朴硝。更不住手攪。良久出之。丸如桐子大。前一日不用吃晚食。五更初。用溫酒吞下五粒。日午取下如赤豆汁雞肝蝦麻衣。未下再服。血鮮紅即止。續以調氣血藥補之,此千金方出。

萬病丸(見六問中)


第十問 虛勞之病何以得之

答曰:夫有勞役之勞。有勞傷之勞。役之勞。所用太過。臟腑之氣失其常度所以致疾。虛則已有所虧。勞則因有所損,其積之有漸。成之有日。豈一朝一夕而驟致哉。巢氏云:五勞六極七傷。謂之虛勞也。今尋原指要而論之。若腹脅有塊。大小成形。按之不動。推之不移。久久令人寒熱如瘧。咳嗽。面目浮腫。動輒微喘。日就羸瘦,此繇暴怒驚恐。氣上而不下。動傷於肝。氣聚而不散。結而成形。結久而變勞。又有日頓羸瘦。氣短乏力。腰背牽急。膝脛酸痿。小便或赤,或白而濁。帶下不禁。夢與鬼交。翕翕如熱。骨肉煩疼,此繇房勞過度。精耗氣竭。得之於腎。為勞尤速也。

柏子仁丸,治婦人血閉不通。漸成癆瘵。

柏子仁(別研) 當歸(洗) 熟地 白茯苓 丹皮 卷柏 白芍藥 石斛 巴戟(去心) 肉蓯蓉(酒浸) 山藥 杜仲 白薇 蒲黃 枳殼 肉桂 京三棱(煨) 莪朮(煨) 覆盆子 枸杞子(各一兩) 附子(炮去皮臍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或米飲下。空心食前。人參銼散。去熱解勞。調順經水。滋養新血。藥性中和。退熱。無大寒極冷之劑。

黃 (三分) 黃芩 赤茯苓 白朮 熟地 赤芍藥 麥冬(各一兩) 柴胡(半兩) 人參 知母 當歸 甘草(炙各三錢五分)上並生銼如麻豆大。焙乾入瓷器中收,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竹葉、燈心三寸長。各七莖。同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日三服,如病退。不必服。

沉香煎。治暴怒驚恐氣逆上而不下,動傷於肝。氣聚而不散。結而成形。

石斛(五兩) 川椒(炒去目) 附子(炮去皮臍) 秦艽(去土) 柴胡(去苗) 沉香 木香 鱉甲(醋煮刮去筋膜) 黃 檳榔(各二兩)
上為細末,先用新枸杞十斤。洗略捶碎。法酒二斗。煮取七升。取枸杞根。別用法酒三升。洗拍令淨。與酒一處。更入蜜四兩。煮成膏。和前件藥末。丸如桐子大。米飲下三十丸。食前日二服。
一方加柴胡二兩。楊氏方婦人患脾血病。時覺腹痛惡心。五心煩熱,如勞之狀,或進或退。經候行而食驚恐所致。令服局方四物湯加吳茱萸同煎。溫服病愈。

逍遙散四物湯加柴胡

又正方

白茯苓 白朮 白芍 柴胡 當歸 甘草 人參每服用煨薑一塊。薄荷少許。不拘時煎服。

膠艾湯,治勞傷氣血。衝任虛損。月水過多。淋瀝漏下。連日不斷。腹臍疼痛。及妊娠將攝失宜。胎動不安。腹痛下墜。勞傷胞絡。胎損漏血。腰痛悶亂。因損動胎上搶心。奔沖短氣。因產衝任氣虛。不能約製經血。淋瀝不斷。延引日久。漸成羸瘦。

熟地 白芍 當歸 艾葉(微炒) 阿膠(炒黃) 芎 甘草(炙各二兩)
上為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酒六分。煎八分去滓。食前熱服。甚者連服內補當歸丸。(見五十三問)

web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