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清 元簡


卷四 嘔吐噦下利病脈証治第十七

論一首、脈証二十七條、方二十三首

夫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鑒〕嘔家嘔吐或谷或水,或痰涎,或冷沫。令嘔而有膿。此內有癰。膿潰而嘔。非嘔病也,故曰:不可治。嘔膿盡自愈。趙良曰。此癰之在胃脘上口者也。若過半中。在肺之下者。膿則不從嘔出,而從大便出矣!(詳傷寒論輯義厥陰篇。)

先嘔卻渴者。此為欲解。先渴卻嘔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嘔家本渴。令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飲故也。此屬支飲。
(此屬飲家四字。千金作小半夏湯主之。嘔家本渴以下。見飲病篇。此屬支飲。飲病篇。作小半夏湯主之。)

〔尤〕嘔家必有停痰宿水。先嘔卻渴者。痰水已去,而胃陽將複也,故曰此為欲解。先渴卻嘔者。因熱飲水過多。熱雖解而飲旋積也。此嘔因積飲所致,故曰此屬飲家。嘔家本渴。水從嘔去故也。今反不渴者。以宿有支飲。在心下。愈動而愈出也,故曰此屬支飲。

外台。載嘔家本渴以下,而注云:張仲景雜方。此証當用小半夏加茯苓湯。方在支飲門中。

問曰:病患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師曰:以發其汗。令陽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為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冷故也。脈弦者虛也。胃氣無餘。朝食暮吐。變為胃反。寒在於上。醫反下之。今脈反弦,故名曰虛。
(太陽中篇。陽微作陽氣微,故也之間有吐字。無問曰及何也師曰字。)

〔尤〕脈數為熱,乃不能消穀引飲,而反吐。以發汗過多。陽微膈虛所致,則其數為客熱上浮之數,而非胃實氣熱之數矣!客熱如客之寄。不久即散,故不能消穀也。脈弦為寒,乃不曰寒,而曰虛者。以寒在於上,而醫反下之所致,故其弦。非陰寒外加之弦,而為胃虛生寒之弦矣!胃虛且寒。陽氣無餘,則朝食暮吐,而變為胃反也。讀此知數脈弦脈。均有虛候。曰熱曰寒。蓋淺之乎言脈者耳。

〔鑒〕問曰病患脈數。至胃中虛冷故也等句。已詳傷寒論陽明篇內。錯簡在此。且與脈弦者虛也。文義不屬。

巢源云:夫榮衛俱虛。血氣不足。停水積飲。在於胃管,則臟冷。臟冷而脾不磨。脾不磨則宿谷不化。其氣逆而成胃反也,則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心下牢大如 。往來寒熱。甚者食已則吐。其脈緊而弦。緊則為寒。弦則為虛。虛寒相搏,故食已則吐。名為反胃也。聖惠論云:夫反胃者。為食物嘔吐。胃不受食。言胃口翻也,則有因飲酒過傷所致,則有因憂悒怏。蓄怒腸結。胃翻所致,則有宿滯痼癖。積聚冷痰。久不全除。致成茲疾。其中有才食便吐。有食久乃翻,不可一概用方。切在仔細體認也。案反翻同。

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無氣。無氣則榮虛。榮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中冷。

〔鑒〕按此條文義不屬,必是錯簡。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虛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澀。其病難治。(虛則。脈經。千金。趙本尤本。並作澀則。千金。脈緊上。有趺陽二字。案金鑒云:虛則傷脾之虛字當是澀字,是傳寫之訛。未考諸本也。)

〔程〕經曰:趺陽脈浮而澀。知脾氣不足。胃氣虛也。夫浮為虛。澀為血不足。趺陽得之,必知脾氣不治。華佗曰。脾主消磨水穀。聞聲則動。動則磨胃,而主運化。今胃能納,而脾不能磨,則胃中之谷,必不能消,是以朝食而暮吐。暮食而朝吐。為胃反之証也。

〔尤〕胃為陽。脾為陰。浮則為虛者。

胃之陽虛也。澀則傷脾者。脾之陰傷也。穀入於胃,而運於脾。脾傷則不能磨。脾不磨,則谷不化,而朝食者暮當下。暮食者朝當下。若谷不化,則不得下。不得下,必反而上出也。

〔魏〕緊者。寒盛也。澀者。津亡也。胃中因虛而寒。因寒而燥。因燥而津枯。正不足而邪有餘。反胃之病。難治可決矣!欲補陽而津枯。有妨于補陽。欲生津而陽衰。有礙于補陰。棘手難下者。要在乎失治於早而已。

病患欲吐者,不可下之。

〔尤〕病患欲吐者。邪在上而氣方逆。若遽下之。病氣必與藥氣相爭,而正乃蒙其禍矣!否則裡虛邪入。病氣轉深,或痞或利。未可知也,故曰不可下之。

〔程〕欲字。作吐而未吐之義。使人溫溫欲吐也。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徐云:噦。恐嘔字。案厥陰篇,亦作噦。)

〔沈〕此明實噦之治也。噦者。俗謂呃也。

〔鑒〕趙良曰。腹滿為實。實則氣上逆,而作噦,故必視其前後。何部不利,而利之則滿去,而噦止。

〔魏〕胃氣上逆。沖而為噦。治法當視其前後。審大小便調不調也。前部不利者。水邪之逆也。當利其小便,而噦愈。後部不利者。熱邪實也。當利其大便,而噦愈。

活人書云:前部不利。豬苓湯。後部不利。調胃承氣湯。

嘔而胸滿者。茱萸湯主之。

〔尤〕胸中。陽也。嘔而胸滿。陽不治而陰乘之也,故以吳茱萸。散陰降逆。人參薑棗。補中益陽氣。

茱萸湯方

吳茱萸(一升) 人參(三兩) 生薑(六兩) 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詳傷寒輯義陽明篇。)

肘後方云:治人食畢噫醋。及醋心。(即本方。外台。引延年。作食訖醋咽多噫。)

三因方云:病者心膈脹滿。氣逆於胸間。食入即嘔。嘔盡卻快。名曰氣嘔。胃者足陽明合。榮於足。今隨氣上逆。結於胃口,故生嘔病也。茱萸人參湯。治氣嘔胸滿不納食。嘔吐涎沫。頭疼。(即本方。)

乾嘔吐涎沫。頭痛者。茱萸湯主之。(方見上。)

〔徐〕乾嘔者。有聲無物也。物雖無,而吐涎沫。仲景曰。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上焦既有寒。寒為陰邪。格陽在上,故頭痛。比胸滿而嘔。似有輕重表裡不同。然邪必乘虛,故亦用茱萸湯。兼補以驅濁陰。謂嘔有不同。寒則一也。(詳傷寒論輯義厥陰篇。)

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

〔尤〕邪氣乘虛。陷入心中。中氣則痞。中氣既痞。升降失常。於是陽獨上逆而嘔。陰獨下走而腸鳴,是雖三焦俱病,而中氣為上下之樞,故不必治其上下,而但治其中。黃連黃芩。苦以降陽。半夏乾薑。辛以升陰。陰升陽降。痞將自解。人參甘草,則補養中氣。以為交陰陽通上下之用也。

〔徐〕親見一乳母。吐嘔五日。百藥不能止。後服乾薑黃連二味。立止,即此方之意也。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半升洗) 黃芩 乾薑 人參(各三兩)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 甘草(三兩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詳傷寒論輯義太陽下編。)
外台。刪繁。半夏瀉心湯。療上焦虛寒。腸鳴下利。心下痞堅。
於本方。去大棗。加桂心三兩。(出霍亂門。)

乾嘔而利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徐〕傷寒論。芩甘棗芍四味。為黃芩湯。治太陽少陽合病。蓋太少之邪合,而內入則協熱而利,故以黃芩為主也。然邪既內入,或有複搏飲者嘔多。此其明証矣,故加半夏生薑。

〔程〕乾嘔者。無物嘔出也。中焦不和,則氣逆於上,而作嘔。迫於下而為利,故用半夏生薑。入上焦以止嘔。甘草大棗入中焦以和脾。黃芩芍藥。入下焦以止利。如是則正氣安,而邪氣去。三焦和,而嘔利止。

巢源云:乾嘔者。胃氣逆故也。但嘔而欲吐。吐而無所出,故謂之乾嘔也。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黃芩(三兩) 甘草(二兩炙) 芍藥(二兩) 半夏(半升)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個)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諸嘔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方見痰飲中。)

〔鑒〕趙良曰。嘔吐谷不得下者。有寒有熱,不可概論也。

食入即吐。熱也。朝食暮吐。寒也。此則非寒非熱。由中焦停飲氣結而逆,故用小半夏湯。

外台。傷寒嘔噦門。仲景傷寒論。嘔噦。心下悸痞硬不能食。小半夏湯。又嘔噦。心下痞硬者。以膈間有水。頭眩悸。小半夏加茯苓湯。

嘔吐而病在膈上。後思水者解。急與之。思水者豬苓散主之。(外台無而字解字。)

〔程〕上章言先嘔卻渴。此為欲解。今嘔吐而病在膈上。後思水者解,亦與上証不殊,故急與之。以和胃。然思水之人。又有得水而貪飲,則胃中熱少。不能消水更與人作病,故思水者。用豬苓。以散水飲。

〔尤〕嘔吐之餘。中氣未複。不能勝水。設過與之,則舊飲方去。新飲複生,故宜豬苓散。以崇土而逐水也。

蘭台規範云:傷飲惡飲。此乃常理。若胸中有水,則津液下流。反口乾思水。但不能多飲耳。

豬苓散方(外台。引仲景傷寒論。)

豬苓 茯苓 白朮(各等分○千金云各三兩)
上三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千金。豬苓散。治嘔而膈上寒。(即本方。)
外台。服法後云:欲飲水者。極與之。本虛與水,則噦。攻其熱亦噦。

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魏〕嘔而脈弱者。胃氣虛也。小便複利。氣不足以統攝之。脫而下泄也。身有微熱見厥。內積陰寒。外越虛陽。陽衰陰盛。其嘔為陽浮欲越之機也。見此知為難治。非尋常火邪痰飲之嘔也。主之以四逆湯。益陽安胃。溫中止逆,亦大不同於尋常寒熱錯雜治嘔之方也。附子辛熱。乾薑辛溫。甘草甘平。強人倍用。以急回其陽。勿令飛越,則嘔可止也。(詳傷寒論輯義厥陰篇。)

四逆湯方(外台。引仲景傷寒論。)

附子(一枚生用) 乾薑(一兩半) 甘草(二兩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程〕神農經曰:療寒者。以熱藥。內經云:寒淫於內。

治以甘熱。四逆湯者。辛甘大熱之劑也,故用附子以回陽散厥。乾薑以去寒止嘔。甘草以調和血脈。

三因方。四逆湯。治寒厥,或表熱裡寒。下利清穀。食入則吐,或乾嘔,或大汗大吐大下之後,四肢冰冷。五內拘急。舉體疼痛不渴。脈沉伏。(即本方。)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亦見厥陰篇。)

〔魏〕嘔而皮膚發熱者。傷寒病。少陽經証也。合以口苦咽乾目眩,而少陽病全。但見嘔而發熱。雖非傷寒正病,亦少陽經之屬也。主之以小柴胡。表解裡和而病愈。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甘草(三兩) 半夏(半升)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詳傷寒論輯義太陽中篇。)

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原注〕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外台云:治嘔心下痞硬者。○案今千金。入。作已,即吐。作即嘔吐。)

〔鑒〕高世 曰。朝食暮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胃反但吐不嘔。然吐不離乎嘔,故曰胃反。嘔吐者用半夏。助燥氣以消穀。人參補元氣。以安胃。白蜜入水揚之。使甘味散於水中。水得蜜而和緩。蜜得水而淡滲。庶胃反平而嘔吐愈。李升璽曰。嘔家不宜甘味。此用白蜜。何也?不知此胃反。自屬脾虛。經所謂甘味入脾。歸其所喜是也。況君以半夏。味辛而止嘔。佐以人參溫氣而補中。胃反自立止矣!

大半夏湯方

半夏(二升洗完用) 人參(三兩) 白蜜(一升○千金有白朮一升生薑三兩)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藥。取二升半。溫服一升。余分再服。(千金云:揚之二三百下。外台云:本論。治反胃支飲。水用泉水。)

三因痰嘔門。大半夏湯。治心氣不行。郁生涎飲。聚結不散。心下痞硬。腸中瀝瀝有聲。食入即吐。(即本方。)

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原注〕外台方。又治吐水。○外台引必效云:療胃反吐水。及吐食。)

〔鑒〕吐者。有物無聲之謂也。朝食暮吐者寒也。食已而吐者火也。以寒性遲。火性急也,故以大黃甘草湯。緩中瀉火。火平自不吐也。王肯堂曰。病患欲吐者,不可下之。又用大黃甘草。治食已即吐何也?曰欲吐者。其病在上。因而越之可也,而逆之使下,則必抑塞憤亂而益甚,故禁之。若既已吐矣!吐而不已。有升無降,則當逆而折之。引令下行。無速於大黃,故取之也。

〔尤〕東垣通幽湯。治幽門不通。上沖吸門者,亦是此意。但有緩急之分耳。

案食入即吐。名回食。出於龔氏回春。當考。
肘後云:治人胃反不受食。食畢輒吐出。

大黃甘草湯方

大黃(四兩) 甘草(一兩○肘後作二兩千金外台同)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千金。味下。有咀二字。○外台云:如得可則隔兩日。更服一劑。神驗。千金不傳。此本仲景傷寒論方。)
千金翼云:主脾氣實。其人口中淡甘。臥憒憒痛無常處。嘔吐反胃方。
大黃(六兩)
上一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分再服。又主食即吐。並大便不通者。加甘草二兩。煮取二升半。分為三服。

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茯苓澤瀉湯主之。

〔尤〕豬苓散。治吐後飲水者。所以崇土氣勝水氣也。茯苓澤瀉湯。治吐未已,而渴欲飲水者。以吐未已。知邪未去,則宜桂枝甘薑。散邪氣。苓朮澤瀉。消水氣也。

〔鑒〕李 云:吐而渴者。津液亡而胃虛燥也。飲水則水停心下。茯苓澤瀉降氣行飲。白朮補脾生津。此五苓散原方之義也。然胃反。因脾氣虛逆,故加生薑散逆。甘草和脾。又五苓散。治外有微熱,故用桂枝。此胃反無表熱,而亦用之者。桂枝非一于攻表藥也,乃徹上徹下。達表裡。為通行津液。和陽治水之劑也。

茯苓澤瀉湯方(〔原注〕外台治消渴脈絕。胃反吐食者。有小麥一升。○案外台。脈上。有陰字。此本出千金。並用小麥三升。外台。引千金。出消渴門。)

茯苓(半斤) 澤瀉(四兩○外台作茯苓) 甘草(一兩) 桂枝(二兩○千金外台作三兩) 白朮(三兩) 生薑(四兩○千金外台用三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內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

〔程〕此方,乃五苓散。去豬苓。加甘草生薑。以豬苓過於利水,故去之。甘草生薑。長於和胃止吐,故加之。茯苓白朮澤瀉桂枝。相須宣導。補脾而利水飲。

〔魏〕服法。後煮澤瀉。取其陰性以利水。不宜煮之太過也。

蘭台規範云:此治蓄飲之吐。內澤瀉再煮。似先煮五味。後煮澤瀉。

外台。集驗。茯苓小澤瀉湯。療胃反吐而渴者。(千金無方名。)
於本方。去白朮生薑。加半夏。(千金云:一方入生薑四兩。)

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飲者。文蛤湯主之。兼主微風脈緊頭痛。

〔程〕此証貪飲。與上証欲飲水。豬苓散之思水不同。夫貪飲者。飲水必多。多則淫溢上焦,必有溢飲之患,故用此湯。以散水飲。方中皆辛甘發散之藥,故亦主微風脈緊頭痛。

〔尤〕用麻黃杏仁等發表之藥者,必兼有客邪。郁熱於肺不解故也。觀方下云:汗出即愈,可以知矣!

文蛤湯方

文蛤(五兩) 麻黃 甘草 生薑(各三兩) 石膏(五兩) 杏仁(五十個) 大棗(十一枚)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汗出即愈。

〔程〕此大青龍湯。去桂枝。蓋文蛤。水停於裡。文蛤之鹹寒,可以利水而消飲。水溢於外。青龍之辛熱,可以勝濕而解表。此湯與茯苓澤瀉湯。豬苓散,皆預防水飲之劑。

張氏醫通云,是方即大青龍湯。無桂枝。有文蛤。大青龍主發散風寒兩感。今是証初不言外邪,而用取汗。何哉。

蓋因陽明經中有實熱。所以貪飲,故用麻黃杏仁。開發腠理。甘草薑棗。調和營衛。石膏解利郁熱。文蛤直入少陰。散水止渴。為太陽少陰二經散邪滌飲之聖藥,故又主微風脈緊頭痛之疾。

乾嘔吐逆。吐涎沫。半夏乾薑散主之。

〔魏〕乾嘔吐逆。吐涎沫者,亦胃中虛寒。津液變為涎沫。隨逆氣上沖作嘔也。乾嘔無物。止有涎沫。虛邪非實邪可知矣!主之以半夏乾薑散方。猶之小半夏湯惟易生薑為乾薑。以生薑性僭上而發越。不如乾薑之辛溫為度。專功理中也。用意亦甚微也。

〔尤〕與前乾嘔吐涎沫頭痛不同。彼為厥陰陰氣上逆。此是陽明寒涎逆氣不下而已,故以半夏止逆消涎。乾薑溫中和胃。漿水甘酸調中引氣。止嘔吐也。

半夏乾薑散方(千金無方名。)

半夏 乾薑(各等分)
上二味。杵為散。取方寸匕。漿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頓服之。(千金。作上二味。 咀。以漿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頓服之。日三。)

〔程〕脾寒則涎不攝。胃寒則氣上逆,故乾嘔吐涎沫也。半夏之辛以散逆。乾薑之熱以溫脾。煎以漿水者。藉其酸溫。以通關利膈也。此証與茱萸湯迥別。以不頭痛也。

病患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生薑半夏湯主之。(無奈。外台作徹無聊賴四字。噦下無徹字。)

〔沈〕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誠不是喘。不是嘔。不是噦也。徹者通也。僅是通心中。憒憒然無奈,即泛泛惡心之義也。

〔尤〕寒邪搏飲。結於胸中,而不得出,則氣之呼吸往來。出入升降者阻矣!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皆寒飲與氣相搏互擊之証也。且飲水邪也。心陽臟也。以水邪而逼處心臟。欲卻不能。欲受不可,則徹心中憒憒然無奈也。生薑半夏湯,即小半夏湯,而生薑用汁,則降逆之力少,而散結之力多,乃正治飲氣相搏。欲出不出者之良法也。

生薑半夏湯方(外台傷寒嘔噦門。引仲景傷寒論。作生薑汁半夏湯。云兼主天行。)

半夏(半升) 生薑汁(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內生薑汁。煮取一升。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後服。(外台。作以水三升。煎半夏取一升。內薑汁取一升半。綿漉小冷。分二服。一日一夜服令盡。嘔噦一服得止者。停後服。)

〔鑒〕李 曰。生薑半夏辛溫之氣。足以散水飲,而舒陽氣。然待小冷服者。恐寒飲固結於中。拒熱藥而不納。反致嘔逆。今熱藥冷凍飲料。下嗌之後,冷體既消。熱性便發。情且不違,而致大益。此內經之旨也。此方與前半夏乾薑湯略同。但前溫中氣,故用乾薑。此散停飲,故用生薑。前因嘔吐上逆。頓服之,則藥力猛峻。足以止逆降氣。嘔吐立除。此心中無奈。寒飲內結。難以猝消,故分四服。使胸中邪氣。徐徐散也。

外台,必效。療腳氣方。

大半夏(三兩淨削去皮) 生薑汁(三升)
上二味。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空腹一服盡。每日一劑。三劑必好。此方梁公家出方。始有本。奇異神效。

又文仲。療腳氣入心。悶絕欲死者。

半夏(三兩洗切) 生薑汁(一升半)
上二味。內半夏。煮取一升八合。分四服。極效。

又深師。療傷寒病 不止。半夏散。

半夏(洗焙乾)
上一味。末之。生薑湯和。服一錢匕。

乾嘔噦。若手足厥者。橘皮湯主之。(肘後云:治卒嘔 。又厥逆方。)

〔程〕乾嘔噦,則氣逆於胸膈間,而不行於四末,故手足為之厥。橘皮能降逆氣。生薑為嘔家聖藥。小劑以和之也。然乾嘔非反胃。厥非無陽,故下咽氣行即愈。

〔尤〕未可便認陽虛,而遽投溫補也。

橘皮湯方(外台。引仲景傷寒論。名小橘皮湯。云兼主天行。)

橘皮(四兩) 生薑(半斤○外台作去皮八兩)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下咽即愈。(外台。二味下。有狹長切三字。)

外台。廣濟。橘皮湯。療嘔噦不止。
於本方中。加枇杷葉甘草。

又延年。人參飲。主吐。
於本方中。加人參。

又范汪半夏湯。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療心腹虛冷。游痰氣上。胸脅滿不下食。嘔逆胸中冷。
於本方中。加半夏。

噦逆者。橘皮竹茹湯主之。

〔魏〕噦逆者。胃氣虛寒固矣,亦有少挾虛熱作噦者。將何以為治。仲景主之。橘皮竹茹湯。橘皮竹茹。行氣清胃,而毫不犯攻伐寒涼之忌。佐以補中益氣。溫胃之品,而胃氣足胃陽生。浮熱不必留意也。上諸方于嘔吐噦家。淺深緩急之治。可謂至詳盡矣!

案噦。說文。氣牾也。楊上善注陰陽應象大論云:氣折也。王氏準繩云:噦于月切。又乙劣切。乙劣之訛。遂為吃逆,亦猶俗呼團為突欒。角為葛洛。其故明矣,而活人書等。以噦為咳逆。如金鑒。仍襲其說。然樓氏綱目。王氏準繩。張氏類經。辨訂其非尤詳。今不繁引也。

橘皮竹茹湯方

橘皮(二斤) 竹茹(二升) 大棗(三十枚) 生薑(半斤) 甘草(五兩) 人參(一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活人。有半夏。)

〔鑒〕李 曰。噦有屬胃寒者。有屬胃熱者。此噦逆因胃中虛熱。氣逆所致,故用人參甘草大棗補虛。橘皮生薑散逆。竹茹甘寒。疏逆氣而清胃熱。因以為君。

外台。深師大橘皮湯。療傷寒嘔噦。胸滿虛煩不安。於本方。去竹茹大棗。

又廣濟。麥門冬湯。療煩熱嘔逆。不下食。食則吐出。
於本方。去橘皮。加麥門冬茅根。

活人大橘皮湯。動氣在下,不可發汗。發汗則無汗。心中大煩。骨節疼痛。目運惡寒。食則反吐谷不得入。先服大橘皮湯。吐止後。服小建中湯。(即本方。)

三因橘皮竹茹湯。治咳逆嘔噦。胃中虛冷。每一噦。至八九聲相連。收氣不回。至於驚人。(即本方。)

夫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臟氣絕於內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程〕手足寒者。陽不行於四末也。上氣者。宗氣衰微也。平人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宗氣衰則奔促上氣也。腳縮者。寒主收引。無陽以伸也。此六腑氣絕於外者如此。下利不禁者。下焦不闔也。脾衰則四臟俱衰,故經曰:脾氣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闔。清便下重,即不禁之謂也。下甚而至於手足不仁者。四體絕也。此五臟氣絕於內者如此。

〔徐〕下甚。手足因無陰以維陽,而臟氣不相統攝,則為不仁。不仁者。伸縮皆不能也。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魏〕此滯下之病。非飧泄之病也。沉為陽陷入陰分。沉中見弦。為少陽之氣。不能宣達,故氣隨陽降而下重也。脈沉弦而大者。陽氣陷入之深而且多,故為未止。脈微弱者。陽氣陷入淺而少。更兼見數。陽氣勃勃。欲動於陰。斯易為升達也,故為欲自止,是以雖滯下而發熱,亦不死也。若夫脈沉弦而大。再身見發熱。陽邪入陰而熾盛。陰分受傷而煎耗,可以有死之道也。

汪氏傷寒辨注云:此辨熱利之脈也。脈沉弦者。沉主裡。弦主急,故為裡急後重。如滯下之証也。脈大者邪熱甚也。經云:大則病進,故為利未止也。脈微弱數者。此陽邪之熱已退。真陰之氣將複,故為利自止也。下利一候。大忌發熱。茲者脈微弱而帶數。所存邪氣有限,故雖發熱不至死耳。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少陰以下。厥陰篇。玉函成本。分為兩條。)

〔尤〕下利厥冷無脈。陰亡而陽亦絕矣!灸之所以引既絕之陽,乃厥不回脈不還,而反微喘。殘陽上奔。大氣下脫,故死。下利為土負水勝之病。少陰負趺陽者。水負而土勝也,故曰順。(詳傷寒論輯義。以下三條同。)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今。宋板傷寒論。作令。下同。)

〔尤〕微熱而渴者。胃陽複也。脈弱者。邪氣衰也。正複邪衰,故今自愈。

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脈緊為未解。(趙本。下利上。有若字。非。)

〔程〕寒則下利。脈數有微熱,則裡寒去。汗出則表氣和。表裡俱和,故今自愈。設複緊者。知寒邪尚在,是為未解也。

下利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瘥,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

〔程〕脈數而渴,則寒邪去而利當止。經曰:若脈不解,而下不止,必挾熱而便膿血。此有熱陷於下焦。使血流腐而為膿也。

下利。脈反弦。發熱身汗者自愈。

〔程〕脈弦為寒。發熱則陽氣複。汗出則寒邪去,故知自愈。

〔尤〕弦脈陰陽兩屬。若與發熱身汗並見,則弦亦陽也。與脈數有微熱汗出正同,故愈。按上數條,皆是傷寒邪氣入裡之候,故或熱,或渴,或汗出,或脈數。陽氣既複。邪氣得達則愈。若雜病濕熱下利之証,則發熱口渴脈數。均非美証。內經云:下利身熱者死。仲景云:下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蓋內經所言者。雜病濕熱下利之証。仲景所言者。傷寒陰邪內入之証。二者不可不分也。

下利氣者。當利其小便。(氣。脈經。作熱。)

〔尤〕下利氣者。氣隨利失,即所謂氣利是也。小便得利,則氣行於陽。不行於陰而愈,故曰當利其小便。喻氏所謂急開支河者,是也。

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清膿血。

〔徐〕下利果屬寒。脈應沉遲。反浮數。其陽勝可知,而尺中自澀。澀為陽邪入陰。此亦熱多,故曰必圊膿血。詳傷寒論輯義厥陰篇。以下四條同。

下利清穀,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程〕寒不殺谷。寒勝則下利清穀也。若發其表汗出,則胃中之陽益虛。其寒益勝,故作脹滿。

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案厥。趙本。作熱非。)

汪氏傷寒論辨注云:下利脈沉而遲。裡寒也。所下者清穀。裡寒甚也。面少赤身微熱。下焦虛寒。無根失守之火。浮於上越於表也。以少赤微熱之故。其人陽氣雖虛。猶能與陰寒相爭,必作郁冒汗出而解。郁冒者。頭目之際。郁然昏冒,乃真陽之氣。能勝寒邪。裡陽回而表和順,故能解也。病患必微厥者。此指未汗出郁冒之時而言。面戴陽。系下虛。此申言面少赤之故。下虛,即下焦元氣虛。按仲景雖云汗出而解。然于未解之時。當用何藥。郭白雲云:不解,宜通脈四逆湯。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 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尤〕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者。陰先竭而陽後脫也,是必俟其 時經氣一周。其脈當還。其手足當溫。設脈不還。其手足亦必不溫,則死之事也。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裡,乃攻其表。溫裡,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尤〕下利腹脹滿。裡有寒也。身體疼痛。表有邪也。然必先溫其裡,而後攻其表。所以然者。裡氣不充,則外攻無力。陽氣外泄,則裡寒轉增。自然之勢也,而四逆用生附,則寓發散于溫補之中。桂枝有甘芍,則兼固裡于散邪之內。仲景用法之精如此。

四逆湯方(方見上。)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三兩炙○趙本作二兩案據太陽篇當作二兩)生薑(三兩○案據太陽篇脫切字) 大棗(十二枚○案據太陽篇脫擘字)
上五味 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稀粥一升。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淋漓。太陽篇。作流離。)

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堅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利下。脈經有後字。似是。

〔沈〕三部脈皆平。下利而按之心下堅者。脈証不符,是非風寒所屬。當責食填胃中。未傷血氣,而不形於脈也,故用大承氣湯。峻攻有形之滯,則下利自止。經謂土郁奪之。通因通用之法也。

下利脈遲而滑者。實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沈〕此亦食滯之利也。食壅於胃。氣道不利,故脈來遲。然脈雖遲,而非虛寒之比。但遲為氣壅。滑為血實。血實氣壅。水穀為病,故為實也。內滯中氣不和。利未欲止。但恐成停擱之患,故宜大承氣湯。急奪其邪也。

下利。脈反滑者。當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氣湯。

〔程〕經曰:滑為有宿食,故當下去之,而利自愈。

〔鑒〕趙良曰。下利。虛証也。脈滑。實脈也。以下利之虛証,而反見滑實之脈,故當有所去也。

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時複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沉〕此舊積之邪複病也。下利瘥後。至期年月日時複發者,是前次下利之邪。隱僻腸間。今值臟腑司令之期。觸動舊邪而複發。然隱僻之根未除。終不能愈,故當大承氣迅除之耳。

案程尤並云:脾主信,故按期複發。鑿甚。許氏本事方云:有人因憂愁中傷食。結積在腸胃,故發吐利。自冬後至暑月。稍傷則發暴下。數日不已。玉函云:下利至隔年月日。不期而發者。此為有積,宜下之。止用溫脾湯。(濃朴。乾薑。甘草。桂心。附子。大黃。)尤佳。如難取。可佐以乾薑丸。(即備急丸。加人參。)後服白朮散。(即附子理中湯。去甘草乾薑。加木香生薑大棗。)戴氏証治要訣云:瀉已愈。隔年及後期複瀉。古論云:病有期年而發者。有積故也,宜感應丸。並本條之義也。

大承氣湯(見 病中。)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小承氣湯主之。

〔鑒〕下利。裡虛証也。譫語。裡實証也。何以決其有燥屎也。若脈滑數。知有宿食也。其利穢粘。知有積熱也。然必脈証如此。始可知其有燥屎也,宜下之以小承氣湯。於此推之,而燥屎又不在大便硬不硬也。

〔尤〕譫語者。胃實之征。為有燥屎也。與心下堅。脈滑者大同。然前用大承氣者。以因實而致利去之。惟恐不速也。此用小承氣者。以病成而適實攻之。恐傷及其正也。(見厥陰篇。當參考。)

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 濃朴(三兩炙○趙本作二兩) 枳實(大者三枚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得利則止。

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尤〕此治濕寒內淫。臟氣不固。膿血不止者之法。赤石脂理血固脫。乾薑溫胃驅寒。粳米安中益氣。崔氏去粳米。加黃連當歸。用治熱利,乃桃花湯之變法也。(案崔氏方。名黃連丸。出外台傷寒門。)

〔鑒〕初病下利。便膿血者。大承氣湯,或芍藥湯下之。熱盛者。白頭翁湯清之。若日久滑脫,則當以桃花湯。養腸固脫可也。

桃花湯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銼一半篩末) 乾薑(一兩)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七合。內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餘勿服。

張氏傷寒宗印云:石脂色如桃花,故名桃花湯,或曰,即桃花石。徐氏傷寒類方云:兼末服。取其留滯收澀。

外台。崔氏療傷寒後。赤白滯下無數。阮氏桃華湯方。

赤石脂(八兩冷多白滯者加四兩) 粳米(一升) 乾薑(四兩冷多白滯加四兩切)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服一升。不瘥複作。熱多則帶赤。冷多則帶白。(傷寒論。千金。范汪同。張仲景傷寒論煮湯和赤石脂末一方寸匕服。)

千金桃花丸 治下冷臍下攪痛。

乾薑 赤石脂(各十兩)
上二味。蜜丸如豌豆。服十丸。日三服。加至二十丸。

和劑局方。桃花丸。治腸胃虛弱。冷氣乘之。臍腹攪痛。下痢純白,或冷熱相搏。赤白相雜。腸滑不禁。日夜無度。(方同上。只面和為丸為異。)

肘後方。赤石脂湯。療傷寒若下膿血者。
於本方中。去粳米。加附子。

外台。文仲久下痢膿血方。
於本方中。加烏梅。

千金。大桃花湯。治冷白滯痢腹痛。
於本方。去粳米。加當歸。龍骨。牡蠣。附子。白朮。人參。甘草。芍藥。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趙本。作重下。)

〔程〕熱利下重,則熱客於腸胃。非寒不足以除熱。非苦不足以堅下焦,故加一熱字。別以上之寒利。

〔魏〕滯下之病多熱。不同於瀉泄下利之証多寒也,故名之曰熱利,而以下重別之。

白頭翁湯方(外台。引千金翼云:此張仲景傷寒論方。)

白頭翁(三兩○趙本及傷寒論作二兩) 黃連 黃柏 秦皮(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

錢氏溯源集云:白頭翁。神農本經。言其能逐血止腹痛。陶弘景謂其能止毒痢,故以治厥陰熱痢。黃連苦寒。能清濕熱濃腸胃。黃柏瀉下焦之火。秦皮亦屬苦寒。治下痢崩帶。取其收澀也。

外台。古今錄驗。白頭翁湯。療寒急下。及滯下方。
本方:去黃柏。加乾薑。甘草。當歸。石榴皮。

証類本草。阿膠條。引續傳信方。張仲景調氣方。治赤白痢。無問遠近。小腹 痛不可忍。出入無常。下重疼悶。每發面青。手足俱變者。黃連。一兩。去毛。好膠。手許大碎。蠟。如彈子大。三味以水一大升。先煎膠令散。次下蠟。又煎令散,即下黃連末。攪相和分為三服。惟須熱吃。冷即難吃。神效。案此方,亦見玉函經附遺。名調氣飲。用三味。各三錢。知卻是系于後人改定。並附備考。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梔子豉湯主之。

〔程〕更煩。言本有煩。不為利除而轉甚也。

〔尤〕熱邪不從下減,而複上動也。按之心下濡,則中無阻滯可知,故曰虛煩。

〔鑒〕此利後。熱遺於胸中也。按之心下濡。雖熱而非實熱,故用此以清其虛煩。

梔子豉湯方

梔子(十四枚) 香豉(四合綿裹○趙本綿作絹非)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則止。(詳傷寒論輯義。厥陰篇。下同。)

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尤〕挾熱下利者。久則必傷脾陰。中寒清穀者。甚則並傷腎陽。裡寒外熱。汗出而厥。有陰內盛而陽外亡之象。通脈四逆湯,即四逆加乾薑一倍。所謂進而求陽。以收散亡之氣也。(詳傷寒論輯義厥陰篇。)

通脈四逆湯方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 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 甘草(二兩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

〔程〕厥甚者。脈必絕。附子辛熱。用以複脈回陽。下清谷者。胃必寒。乾薑辛溫。用以溫胃止利。甘草甘平。用以佐薑附之熱,而回厥逆。

下利肺痛。紫參湯主之。(本草圖經肺痛二字。作者一字。)

〔程〕肺痛未詳,或云肺痛。當是腹痛。本草云:紫參。治心腹積聚。寒熱邪氣。

〔鑒〕按此文脫簡。不釋。

紫參湯方

紫參(半斤) 甘草(三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參。取二升。內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溫三服。(〔原注〕疑非仲景方。)

氣利。訶黎勒散主之。

〔尤〕氣利。氣與屎俱失也。訶黎勒。澀腸而利氣。粥飲。安中益腸胃。頓服者。補下治下製以急也。

〔鑒〕氣利。所下之氣穢臭。所利之物稠粘,則為氣滯不宣,或下之,或利之,皆可也。若所利之氣不臭。所下之物不粘,則謂氣陷腸滑,故用訶黎勒散。以固腸,或用補中益氣。以舉陷亦可。

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十枚煨)
上一味為散。粥飲和頓服。(〔原注〕疑非仲景方。)

〔程〕寇宗奭曰:訶黎勒。能澀便而又寬腸。澀能治利。寬腸能治氣,故氣利宜之。調以粥飲者。藉谷氣以助腸胃也。論曰。仲景治氣利。用訶黎勒散。詳其主治。不知其義。及後讀杜壬方。言氣利。裡急後重。始知訶黎勒。用以調氣。蓋有形之傷,則便垢而後重。無形之傷,則氣墜而後重。便腸垢者。得諸實。氣下墜者。得諸虛,故用詞藜勒。溫澀之劑也。唐貞觀中。太宗苦氣利。眾醫不效。金吾長張寶藏以牛乳。煎蓽茇。進服之立瘥。(案此見劉禹錫隋唐嘉話。)蓽茇。溫脾藥也。劉禹錫傳信方。治氣利。用礬石。礬石亦澀氣藥也。大都氣利。得之虛寒。氣下陷者。多其用溫澀之藥可見矣!

案楊氏直指方。牛乳湯。治氣痢泄如蟹渤。蓽茇末二錢。牛乳半升。同煎減半。空腹服。今驗之。氣墜而後重。氣與屎俱失者。其所泄多如蟹渤。程注得直指,而義尤明顯。

外台廣濟。療嘔逆不能多食方。

訶黎勒(三兩去核煨)
上一味。搗為散。蜜和丸。空腹服二十丸。日二服。以知為度。利多減服。無所忌。

附方

千金翼。小承氣湯。治大便不通。噦數譫語。(方見上○案千金翼。用枳實五枚。)

案尤氏云,即前下利譫語有燥屎之法。雖不贅可也。誤。本文主下利,而此條示噦用小承氣之法,即上文噦而腹滿後部不利者。丹溪醫案。載超越陳氏二十餘載。因飽後奔走數裡。遂患噦病。但食物則連噦百餘聲。半日不止。飲酒與湯,則不作。至晚發熱。如此者二月。脈澀數。以血入氣中治之。用桃仁承氣湯。加紅花煎服。下污血數次,即減。再用木香和中丸。加丁香服之。十日而愈。此亦以攻下治噦之一格也。

外台。黃芩湯。治乾嘔下利。(外台。引仲景傷寒論。云出篇十六卷。)

黃芩 人參 乾薑(各三兩) 桂枝(二兩) 大棗(十二枚) 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分三服。

〔尤〕此與前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治同,而無芍藥甘草生薑。有人參桂枝乾薑,則溫裡益氣之意居多。

凡中寒氣少者。可於此取法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