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清 元簡


卷三 痰飲咳嗽病脈証並治第十二

論一首、脈証二十一條、方十九首

(此篇脈經接前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為一篇。痰飲。作淡飲。下並同。)

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

問曰:四飲。何以為異。師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謂之溢飲。咳逆倚息。氣短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瀝瀝。巢源。作漉漉。氣短。諸本。作短氣。)

〔程〕聖濟總錄曰。三焦者。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三焦調適。氣脈平勻,則能宣通水液。行入於經。化而為血。灌溉周身。若三焦氣塞。脈道壅閉,則水飲停滯。不得宣行。聚成痰飲。為病多端。又因脾土不能宣達。致水飲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甚則五臟受病也。痰飲者何。以平人水穀之氣。入於胃變化精微。以充肌肉,則形盛。今不能變化精微。但化而為痰飲。此其人所以素盛今瘦,故水走腸間。瀝瀝作聲也。

〔沈〕飲後水流在脅下者,乃飲積於胃。腠理不密。如汗 。橫溢胃外。流於脅下,而為懸飲。懸飲者。猶物懸掛其處之義也。脅乃陰陽之道路。懸飲阻抑往來之氣。咳則氣吸吊動于脅。咳唾則引痛矣!蓋脾肺之氣。不能轉運。飲水流行。泛於四肢皮膚肌肉之間,即當汗出而散。設不汗出。凝逆經隧。身體疼重,而為溢飲。經謂溢飲者。渴暴多飲,而溢入肌皮腸胃之外,是也。若溢出於胃。從下注上。貯於胸膈之間。壅遏肺氣。上逆而內則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外應皮毛。肺氣壅而不行,則如腫,故為支飲也。

〔鑒〕痰飲懸飲溢飲支飲。言飲病之情狀也。四飲亦不外乎留飲伏飲之理。但因其流水之處。特分之為四耳。由其狀而命之名,故有四也。李 曰。夫飲有四,而此獨以痰飲名總之。水積陰或為飲。飲凝陽或為痰,則分而言之飲有四。合而言之總為痰飲而已。

案痰本作淡。王羲之初月帖。淡悶乾嘔。宋黃伯思法帖刊誤云:淡古淡液之淡。干古乾濕之乾。今人以淡作痰。以干作乾。非也,而肘後方。有治痰 諸方,即痰飲也。考唐惠琳一切經音義云:淡陰。謂胸上液也。醫方多作淡飲。又云:痰 。上音談。下陰禁反。案痰字無定體。胸膈中氣病也。津液因氣凝結不散。如筋膠引挽不斷。名為痰 。蓋痰字。始見於神農本經巴豆條云:留飲痰癖,而飲字,則見於內經刺志論云:脈小血多者。飲中熱也。王注。溜飲也。又溢飲。見於脈要精微論。依以上數義而考之。痰飲,即津液為病之總稱,故本經以題篇目,而又以腸間瀝瀝有聲為痰飲者。猶傷寒外邪之統名,而又以麻黃湯一証。呼為傷寒之類。本條痰飲。又與稀則曰飲。稠則曰痰之義亦自異。程云:痰飲。脈經千金翼。俱作淡飲。當以淡飲為是。若痰飲則稠粘。不能走腸間瀝瀝作聲也。此說似是而卻非。不知痰乃淡從 者。沈千金翼。淡飲。五飲之一。與本條所謂頗異。云:大五飲丸。主五種飲。一曰留飲。停水在心下。二曰 飲。水 在兩脅下。三曰淡飲。水在胃中。四曰溢飲。水溢在膈上五臟間。五曰流飲。水在腸間。動搖有聲。(千金同。)所謂流飲,乃似本條之痰飲。巢源云:流飲者。由飲水多。水流走於腸胃之間。漉漉有聲,謂之流飲,亦本條之痰飲也。

巢源云:懸飲。謂飲水過多。留注脅下。令脅間懸痛。咳唾引脅痛,故云懸飲。又云:支飲。謂飲水過多。停積於胸膈之間。支乘於心,故云支飲。案支字。徐為肺之支脈。程為支散之義。魏云:分也。尤云:如水之有派木之有枝。並不通。今依巢源。支。枝同。謂支撐於心膈之間。支滿支結義皆同。王注六元正紀支痛云:支。拄妨也。為是。

水在心。心下堅築。短氣。惡水不欲飲。(千金。作心下堅築築。)

〔尤〕水,即飲也。堅築。悸動有力。築築然也。短氣者。心屬火而畏水。水氣上逼,則火氣不伸也。

〔徐〕臟中非真能蓄有形之水。不過飲氣侵之,不可泥。

水在肺。吐涎沫。欲飲水。

〔程〕聯綿不斷者曰涎。輕浮而白者曰沫。涎者津液所化。沫者水飲所內。釀於肺經則吐。吐多則津液亦干,故欲飲水。

水在脾。少氣身重。

〔徐〕脾主肌肉。且惡濕。得水氣,則濡滯而重。脾精不運,則中氣不足,而倦怠少氣。

水在肝。脅下支滿。嚏而痛。

〔程〕肝脈布脅肋,故脅下支滿。水在肝,則條達之性為水郁。其氣上走頏顙。至蓄門而出鼻孔。因作嚏也。嚏則痛引脅肌,故嚏而痛。

水在腎。心下悸。

〔程〕水在腎,則腎氣凌心,故築築然悸也。

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手大。(手。原本。作水。今依諸本改訂。徐沈尤。作掌。)

〔尤〕留飲,即痰飲之留而不去者也。背寒冷如掌大者。飲留之處。陽氣所不入也。

〔程〕諸陽受氣於胸中,而轉行於背。心下有留飲,則陽氣抑遏而不行,故背寒冷如手大者。言其不盡寒也。

醫學六要。仲景曰。心下有留飲。其人背惡寒。冷如冰。茯苓丸。(茯苓一兩。半夏二兩。枳殼五錢。風化硝二錢半。共末。薑汁糊丸桐子大。薑湯下三十丸。)案此指迷茯苓丸也,而引仲景者何。又王隱君滾痰丸主療。有脊上一條如線之寒起証,亦與此同。

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咳嗽則輒已。(〔原注〕一作轉甚。○案脈經。千金。作轉甚。程金鑒從之。)

〔程〕缺盆者。五臟六腑之道,故飲留於脅下,而痛上引缺盆。引缺盆則咳嗽。咳嗽則痛引脅下而轉甚。此屬懸飲。轉甚。一本作輒已。未有咳嗽而脅下痛。引缺盆輒愈也。

胸中有留飲。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歷節痛。脈沉者有留飲。(脈沉以下。程為另條。)

〔程〕胸中者。屬上焦也。今為留飲隔礙,則氣為之短。津液不能上潮,則口為之渴也。飲者濕類也。流於關節,故四肢歷節痛也。經曰:脈得諸沉者。當責有水,故脈沉者為水飲。

〔尤〕四肢歷節痛。為風寒濕在關節。若脈不浮而沉,而又短氣而渴,則知是留飲為病,而非外入之邪矣!

膈上病痰。滿喘咳吐。發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 劇,必有伏飲。(病痰。脈經。千金。作之病。脈經注云:目泣自出。一作目眩。)

〔尤〕伏飲,亦即痰飲之伏而不覺者。發則始見也。身熱背疼腰疼。有似外感,而兼見喘滿咳唾,則是活人所謂痰之為病。能令人憎寒發熱。狀類傷寒者也。目泣自出。振振身 動者。飲發而上逼液道。外攻經隧也。

案金鑒云,即今之或值秋寒,或感春風。發則必喘滿咳吐。痰盛寒熱。背痛腰疼。咳劇則目泣自出。咳甚則振振身動。世俗所謂吼喘病也。今驗吼喘。未見振振身 者,故欠字不解。蓋以其有所不妥者乎。況吼喘,乃前篇肺脹中之一証。與此自異。

夫病患飲水。多必暴喘滿。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喜虛。脈偏弦者飲也。(千金。外台。虛下。有耳字。脈雙弦以下。程為別條。金鑒同,是。沈徐。無喜字。程魏金鑒。作大下後裡虛。)

〔程〕飲水多,則水氣泛溢於胸膈,必暴喘滿也。凡人食少飲多,則胃土不能游溢精氣。甚者必停於心下而為悸。微者則填於胸膈,而為短氣也。

〔鑒〕凡病患食少飲多者。為消渴病。小便不利者。為留飲。留飲者,即今之停水飲病也。

〔尤〕水溢入肺者,則為喘滿。水停心下者。甚則水氣凌心而悸。微則氣被飲抑而短也。雙弦者。兩手皆弦。寒氣周體也。偏弦者。一手獨弦。飲氣偏注也。

案徐云:有一手兩條脈,亦曰雙弦。此乃元氣不壯之人。往往多見此脈,亦屬虛。適愚概溫補中氣。兼化痰。應手而愈。此本於吳氏脈語云雙弦者。脈來如引二線也。然與經文雙弦義遞別。肺飲不弦。但苦喘短氣。(苦。脈經千金。作喜。)

〔尤〕肺飲。飲之在肺中者。五臟獨有肺飲。以其虛而能受也。肺主氣而司呼吸。苦喘短氣。肺病已著。脈雖不弦,可以知其有飲矣!支飲亦喘而不能臥。加短氣。其脈平也。(臥。千金外台。作眠。)

〔尤〕支飲上附於肺,即同肺飲,故亦喘而短氣。其脈亦平,而不必弦也。按後十四條云:咳家其脈弦。為有水。夫咳為肺病,而水即是飲,而其脈弦。此云肺飲不弦。支飲脈平。未詳何謂。

案脈平。諸注紛壇。多屬附會。尤為未詳。可謂卓見矣!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沈〕此言痰飲屬陰。當用溫藥也。脾失健運。水濕釀成痰飲。其性屬濕,而為陰邪,故當溫藥和之,即助陽而勝脾濕。俾陽運化。濕自除矣!

〔魏〕言和之,則不專事溫補,即有行消之品,亦概其義例于溫藥之中。方謂之和之,而不可謂之補之益之也。蓋痰飲之邪。因虛而成,而痰亦實物,必少有開導。總不出溫藥和之四字。其法盡矣!

外台。引范汪。病痰者。當以溫藥和之。半夏湯,即千金小半夏湯。附於後。

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朮甘湯主之。(脈經。作甘草湯。)

〔徐〕心下有痰飲。心下非即胃也,乃胃之上心之下。上焦所主。唯其氣挾寒濕陰邪。沖胸及脅,而為支滿。支者。撐定不去。如痞狀也。陰邪抑遏上升之陽,而目見玄色故眩。苓桂朮甘湯。正所謂溫藥也。桂甘之溫化氣。朮之溫健脾。苓之平而走下。以消飲氣。茯苓獨多。任以君也。

靈經脈篇云:包絡是動,則胸脅支滿。心中 大動。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方(千金。名甘草湯。)

茯苓(四兩) 桂枝 白朮(各三兩) 甘草(二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
聖濟總錄。茯苓湯。治三焦有水氣。胸脅支滿目眩。(即本方。)

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湯主之。(方見上。)腎氣丸亦主之。(方見婦人雜病中。)

〔徐〕短氣有微飲,即上文微者短氣也。然支飲留飲。水在心,皆短氣。總是水停心下,故曰當從小便去之。

〔尤〕氣為飲抑則短。欲引其氣,必蠲其飲。飲水類也。治水必自小便去之。苓桂朮甘。益土氣以行水。腎氣丸。養陽氣以化陰。雖所主不同,而利小便則一也。

案喻氏法律云:苓桂朮甘湯。主飲在陽。呼氣之短。腎氣丸。主飲在陰。吸氣之短。蓋呼者出心肺。吸者入腎肝。此說甚鑿矣!蓋苓桂朮甘。治腎陽不足。不能行水,而微飲停於心下以短氣。腎氣丸。治腎虛而不能收攝水。水泛於心下以短氣,必察其人之形體脈狀,而為施治。一証二方。各有所主。其別蓋在於斯耶。

嚴氏濟生方云:有病喜吐痰唾。服八味丸,而作效者,亦有意焉。王叔和云:腎寒多唾。蓋腎為水之官。腎能攝水。腎氣溫和,則水液運下。腎氣虛寒,則邪水上溢。其間用山茱萸山藥輩。取其補。附子肉桂。取其溫。茯苓澤瀉。取其利。理亦當矣!病者脈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為留飲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湯主之。(脈經千金外台。反上。有者字。)

〔魏〕病者脈伏。為水邪壓溷。氣血不能通,故脈反伏而不見也。其人欲自利。利反快。水流濕而就下。以下為暫泄其勢,故暫安適也。然旋利而心下續堅滿。此水邪有根蒂。以維系之,不可以順其下利之勢,而為削滅也,故曰:此為留飲欲去故也。蓋陰寒之氣立其基。水飲之邪成其穴。非開破導利之,不可也。

案金鑒云:此為留飲。欲去故也句。當在利反快之下,必傳寫之訛。蓋此一句釋上文,必非傳寫之訛。

甘遂半夏湯方(外台。引千金云:此本仲景傷寒論方。)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 芍藥(五枚○千金作二枚外台作一兩) 甘草(如指大一枚炙一本作無○千金作一枚如指大。水一升煮取半升。案一本作無四字未詳)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藥汁。煎取八合頓服。(千金。作上四味以蜜半升內二藥汁。合得一升半,煎取八合頓服之。案千金近是。)

〔程〕留者行之。用甘遂以決水飲。結者散之。用半夏以散痰飲。甘遂之性直達。恐其過於行水。緩以甘草白蜜之甘。收以芍藥之酸。雖甘草甘遂相反,而實有以相使。此(酸收甘緩。)約之之法也。靈樞經曰。約方猶約囊。其斯之謂與。

〔尤〕甘草與甘遂相反,而同用之者。蓋欲其一戰,而留飲盡去。因相激而相成也。芍藥白蜜。不特安中。抑緩藥毒耳。

脈浮而細滑。傷飲。

〔鑒〕凡飲病得脈浮而細滑者。為痰飲初病。水邪未深之診也。李 曰。飲脈當沉。今脈浮者水在肺也。

〔徐〕不曰有飲,而曰傷飲。見為外飲所驟傷,而非停積之水也。

脈弦數有寒飲。冬夏難治。

〔尤〕脈弦數而有寒飲則病與脈相左。魏氏所謂飲自寒,而挾自熱是也。夫相左者,必相持冬,則時寒助飲。欲以熱攻,則脈數必甚。夏則時熱助脈。欲以寒治,則寒飲為礙,故曰難治。

案此條難解。金鑒改數作遲。肆矣!

脈沉而弦者。懸飲內痛。○病懸飲者。十棗湯主之。

〔鑒〕趙良曰。脈沉病在裡也。凡弦者。為痛為飲為癖。懸飲結積。在內作痛,故脈見沉弦。

〔尤〕脈沉而弦。飲氣內聚也。飲內聚,而氣擊之則痛。

〔徐〕主十棗湯者。甘遂性苦寒。能瀉經隧水濕,而性更迅速直達。大戟性苦辛寒。能瀉臟腑之水濕,而為控涎之主。芫花性苦溫。能破水飲窠囊,故曰破癖須用芫花。合大棗用者。大戟得棗,即不損脾也。蓋懸飲原為驟得之証,故攻之不嫌峻而驟。若稍緩而為水氣喘息浮腫。三因方。以十棗湯藥為末。棗肉和丸以治之。可謂善於變通者矣!

十棗湯方(外台。引千金云:此本仲景傷寒論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三味。搗篩。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棗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平旦溫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錢。得快下後。糜粥自養。(搗篩。太陽下編。作各別為散。快下。原本。作快之。今改。)
千金云:十棗湯。治病懸飲者。若下後不可與也。凡上氣汗出而咳者。此為飲也。又云:錢匕者。以大錢上全抄之。若云半錢匕者,則是一錢抄取一邊爾。並用五銖錢也。
外台。深師朱雀湯。療久病癖飲。停痰不消。在胸膈上液液。時頭眩痛苦攣。眼睛身體手足。十指甲盡黃,亦療脅下支滿。飲輒引脅下痛,即本方。用甘遂芫花各一分。大戟三分。大棗十二枚。
聖濟總錄。三聖散。治久病飲癖停痰。及脅支滿。輒引脅下痛。(即本方。)又芫花湯。治水腫。及支滿 飲。於本方。加大黃甘草五味各一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二盞。棗二枚。擘破。同煎至九分。下芒硝半錢。更煎一沸。去滓溫服。以利為度。
宣明論云:此湯兼下水腫腹脹。並酒食積腸垢積滯。 癖堅積蓄熱。暴痛瘧氣久不已,或表之正氣與邪熱。並甚於裡。熱極似陰。反寒戰。表氣入裡。陽厥極深。脈微而絕。並風熱燥甚。結於下焦。大小便不通。實熱腰痛。及小兒熱結。乳癖積熱。作發風潮搐。斑疹熱毒。不能了絕者。
宣明論。三花神 丸。治壯實人。風痰郁熱。肢體麻痺。走注疼痛。濕熱腫滿。氣血壅滯。不得宣通。及積痰翻胃。服三丸後。轉加痛悶。此痰涎壅塞。頓攻不開。再加二丸。快利則止。
本方:去大棗。加大黃黑丑輕粉。水丸。
丹溪心法。小胃丹。治胸膈腸胃。熱痰濕痰。
本方:加黃柏大黃。粥丸。

嘉定縣志云:唐杲字德明。善醫。太倉武指揮妻。起立如常。臥則氣絕欲死。杲言是為懸飲。飲在喉間。坐之則墜,故無害。臥則壅塞諸竅。不得出入,而欲死也。投以十棗湯而平。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脈經千金。無大青龍湯主之六字。及亦字。千金云:范汪用大青龍湯。)

〔程〕內經云:溢飲者。渴暴多飲,而易入肌膚腸胃之外也。以其病屬表,故可大小青龍湯以發汗。

〔鑒〕溢飲者。飲後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壅塞經表。身體疼重,即今之風水水腫病也。

〔徐〕溢飲者。水已流行。歸四肢。以不汗而致身體疼重。蓋表為寒氣所侵而疼。肌體著濕而重。全乎是表。但水寒相雜。猶之風寒兩傷。內有水氣,故以大青龍小青龍主之。然大青龍合桂麻,而去芍。加石膏,則水氣不甚,而挾熱者宜之。倘咳多而寒伏,則必小青龍為當。蓋麻黃去杏仁。桂枝去生薑,而加五味乾薑半夏細辛雖表散,而實欲其寒飲之下出也。

大青龍湯方(外台云:范汪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

麻黃(六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仁(四十個去皮尖)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石膏(如雞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溫粉粉之。(詳見於傷寒輯義。下同。)

小青龍湯方

麻黃(去節三兩) 芍藥(三兩) 五味子(半升) 乾薑(三兩) 甘草(三兩炙)細辛(三兩) 桂枝(三兩去皮) 半夏(半升湯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外台云:千金溢飲者。當發其汗,宜青龍湯。
直指:桂朮湯。治氣分。
本方:去芍藥五味子半夏。加白朮枳殼。(出水飲門。)

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湯主之。虛者即愈。實者三日複發。複與不愈者,宜木防己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主之。(千金。膈間下。有有字。複發下。有發則二字。去石膏上。衍湯字。)

〔尤〕支飲上為喘滿,而下為痞堅,則不特礙其肺。抑且滯其胃矣!面色黧黑者。胃中成聚。榮衛不行也。脈浮緊者。為外寒。沉緊者。為裡實。裡實可下,而飲氣之實。非常法可下。痰飲可吐,而飲之在心下者。非吐可去,宜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而不愈也。木防己桂枝。一苦一辛。並能行水氣,而散結氣,而痞堅之處,必有伏陽。吐下之餘。定無完氣。書不盡言,而意可會也,故又以石膏治熱。人參益虛。于法可謂密矣!其虛者外雖痞堅,而中無結聚,即水去氣行而愈。其實者。中實有物。氣暫行而複聚,故三日複發也。魏氏曰:後方去石膏。加芒硝者。以其既散複聚,則有堅定之物。留作包囊,故以堅投堅而不破者,即以軟投堅而即破也。加茯苓者。引飲下行之用耳。

〔鑒〕得之數十日。醫或吐之不愈者,是水邪不單結在上,故越之而不愈也,或下之不愈者,是水邪不單結在下。雖竭之亦不愈也。心下痞堅。飲結在中可知,故以木防己湯。開三焦水結。通上中下之氣。方中用人參。以吐下後傷正也,故水邪虛結者。服之即愈。若水邪實結者。雖愈亦複發也,即複與前方,亦不能愈。當以前方減石膏之寒凝。加芒硝峻開堅結。加茯苓直輸水道。未有不愈者也。

木防己湯方

木防己(三兩) 石膏(十二枚雞子大○千金作雞子大十二枚外台作雞子大三枚案外台似是) 桂枝(二兩) 人參(四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湯方

木防己 桂枝(各二兩) 芒硝(三合) 人參 茯苓(各四兩)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再微煎。分溫再服。微利則愈。(案千金外台。用木防己三兩。為是。千金云:一方不加茯苓。外台云:此本仲景傷寒論方。深師同。)

〔程〕防己利大小便。石膏主心下逆氣。桂枝宣通水道。人參補氣溫中。正氣旺則水飲不待散,而自散矣!加芒硝之鹹寒,可以軟痞堅。茯苓之甘淡,可以滲痰飲。石膏辛寒近於解肌。不必雜於內方,故去之。

案防己。古稱木防己。分漢木而為二種者。蘇敬陳藏器以後之說。太平御覽。載吳氏本草曰。木防己。一名解離。一名解燕。神農辛。黃帝岐伯桐君苦無毒。李氏大寒。如葛莖蔓延如芄。白根外黃似桔梗。內黑文如車輻解,可以証矣!又案防己。散飲泄水。石膏清肺熱。止喘滿。桂枝人參通陽補氣。若夫水邪結實者。非石膏之所能治。代以芒硝。峻開堅結。加茯苓利水道也。

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

〔程〕內經曰:清陽出上竅。支飲留於心膈,則上焦之氣。濁而不清。清陽不能走於頭目,故其人苦眩冒也。

〔尤〕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蔽之也。眩者。目眩轉,而乍見玄黑也。

澤瀉湯方(外台。引深師云,是本仲景傷寒論方。)

澤瀉(五兩) 白朮(二兩)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程〕白朮之甘苦。以補脾則痰不生。澤瀉之甘鹹。以入腎則飲不蓄。小劑以治支飲之輕者。(外台。煮取一升下。有又以水一升。煮取五合。此二汁十三字。)

支飲胸滿者。濃朴大黃湯主之。

〔尤〕胸滿。疑作腹滿。支飲多胸滿。此何以獨用下法。濃朴大黃。與小承氣同。設非腹中痛而閉者,未可以此輕試也。

〔鑒〕胸字。當是腹字。若是胸字。無用承氣湯之理,是傳寫之訛。支飲胸滿。邪在肺也,宜用木防己湯葶藶大棗湯。飲滿腹滿。邪在胃也,故用濃朴大黃湯,即小承氣湯也。

千金云:濃朴大黃湯。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坐久飲過度所致也。其脈虛者必冒。胸中本有支飲。

支飲胸滿主之之方。

濃朴大黃湯方(外台。引千金云:此本仲景傷寒論方。)

濃朴(一尺) 大黃(六兩) 枳實(四枚○千金作四兩外台濃朴枳實下俱有炙字)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張氏醫通云:此即小承氣。以大黃多。遂名濃朴大黃湯。
若濃朴多,則名濃朴三物湯。此支飲胸滿者,必緣其人素多濕熱。濁飲上逆所致,故用蕩滌中焦藥治之。

支飲不得息。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原注〕方見肺癰中○外台。引千金云:此本仲景傷寒論方。)

〔徐〕肺因支飲。滿而氣閉也。一呼一吸曰息,是氣既閉,而肺氣之布。不能如常度也。葶藶苦寒。體輕象陽,故能泄陽分肺中之閉。唯其泄閉,故善逐水。今氣水相擾。肺為邪實。以葶藶泄之,故曰瀉肺。大棗取其甘能補胃。且以製葶藶之苦。使不傷胃也。

〔鑒〕喘咳不能臥。短氣不得息,皆水在肺之急証也,故以葶藶大棗湯。直瀉肺水也。

張氏醫通云:支飲留結。氣塞胸中,故不得息。以其氣壅則液聚。液聚則熱結。所以與肺癰同治也。

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原注〕千金云:小半夏加茯苓湯。○案千金。用小半夏湯。外台。引千金云:加茯苓者是也。此注當刪去。)

〔沈〕此支飲上溢,而嘔之方也。凡外邪上逆作嘔,必傷津液。應當作渴,故謂嘔家本渴。渴則病從嘔去,謂之欲解。若心下有支飲。停蓄胸膈製燥,故嘔而不渴,則當治飲。

〔尤〕半夏味辛性燥。辛可散結。燥能蠲飲。生薑製半夏之悍。且以散逆止嘔也。

小半夏湯方

半夏(一升) 生薑(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外台。虛煩門。短劇杯水湯。方後云:方有半夏,必須著生薑。不爾戟人咽。千金云:生薑嘔家之聖藥。

千金云:有人常積氣結而死。其心上暖。以此湯少許汁。入口遂活。(出傷寒發黃門。)

千金。小半夏湯。病心腹虛冷。游痰氣上。胸脅滿不下食。嘔逆者方,即於本方中。加橘皮。(一方。有桂心甘草。)

楊氏家藏方。水玉湯。治眉棱骨痛不可忍者。此痰厥也。(即本方。)

嚴氏濟生方。玉液湯。治七情傷感。氣鬱生涎。隨氣上逆。頭目眩暈。心嘈忪悸。眉棱骨痛,即本方。入沉香水一呷溫服。
直指:半夏丸。治吐血下血。崩中帶下。喘急痰嘔。中滿虛腫,亦消宿瘀。百病通用。

圓白半夏(刮淨捶扁以生薑汁調和飛白面作軟餅包掩半夏慢火炙令色黃去面取半夏為末)
上末。米糊丸綠豆大。日乾。每三四十丸。溫熟水下。

腹滿口舌乾燥。此腸間有水氣。己椒藶黃丸主之。

〔程〕痰飲留於中,則腹滿。水穀入於胃。但為痰飲,而不為津液,故口舌乾燥也。上証曰。水走腸間。瀝瀝有聲,故謂之痰飲。此腸間有水氣,亦與痰飲不殊,故用此湯。以分消水飲。

〔尤〕水既聚於下,則無複潤於上,是以腸間有水氣,而口舌反乾燥也。後雖有水飲之入。只足以益下趨之勢。口燥不除,而腹滿益甚矣!

防己椒目葶藶大黃丸方(千金。名椒目丸。)

防己 椒目 葶藶(熬○千金用二兩餘同) 大黃(各一兩)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兩。

〔程〕此水氣在小腸也。防己椒目。導飲於前。清者得從小便而出。大黃葶藶。推飲於後。濁者得從大便而下也。此前後分消,則腹滿減而水飲行。脾氣轉而津液生矣!若渴則甚於口舌乾燥。加芒硝。佐諸藥。以下腹滿,而救脾土。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湯主之。(卒。千金。作諸。據千金外台。半夏上脫小字。)

〔尤〕飲氣逆於胃則嘔吐。滯於氣則心下痞。凌於心則悸。蔽於陽則眩。半夏生薑。止嘔降逆。加茯苓。去其水也。

〔鑒〕趙良曰。經云:以辛散之。半夏生薑,皆味辛。本草。半夏可治膈上痰。心下堅嘔逆眩者,亦上焦陽氣虛。不能升發。所以半夏生薑並治之。悸則心受水凌。非半夏可獨治,必加茯苓。去水下腎逆以安神。神安則悸愈也。

小半夏加茯苓湯方

半夏(一升) 生薑(半斤) 茯苓(三兩一法四兩○外台引千金用四兩方後云仲景傷寒論茯苓三兩余並同案今本千金用三兩)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千金注云:)
胡洽。不用茯苓。用桂心四兩。三因方。名大半夏湯。
千金。茯苓湯。主胸膈痰滿。
於本方中。加桂心。方後云:冷極者。加附子。氣滿。加檳榔。
聖濟總錄。半夏加茯苓湯。治三焦不順。心下痞滿。膈間有水。目眩悸動。(即本方。)
和劑局方。茯苓半夏湯。治停痰留飲。胸膈滿悶。咳嗽嘔吐。氣短惡心,以致飲食不下。(即本方。)
易簡方。消暑丸。治傷暑發熱頭痛。

半夏(一斤醋五升煮乾) 茯苓(半斤) 甘草(半斤)
上為細末。以生薑汁作薄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粒水下。

又二陳湯。治痰飲為患,或嘔吐惡心,或頭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發為寒熱,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於本方。加甘草陳皮烏梅。

直指云:暑家氣虛脈虛,或飲水過多,或冷藥無度。傷動其中。嘔吐不食。自利不渴。此則外熱裡寒。無惑乎傷暑伏熱之說。非理中湯不可也。又有冷藥過度。胃寒停水。潮熱而嘔,或身熱微煩。此則陽浮外而不內。非小半夏加茯苓湯不可也。
直指:大半夏湯。治痰飲。(即本方。)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癲。徐沈尤魏並作顛。金鑒云:癲當是巔字。巔者。頭也。文義相屬。此傳寫訛。案作顛為是。此乃顛倒眩暈之謂。)

〔尤〕瘦人不應有水,而臍下悸,則水動於下矣!吐涎沫則水逆於中矣!甚而顛眩,則水且犯於上矣!形體雖瘦,而病實為水,乃病機之變也。顛眩,即頭眩。苓朮豬澤。甘淡滲泄。使腸間之水。從小便出。用桂者。下焦水氣。非陽不化也。曰多服暖水汗出者。蓋欲使表裡分消其水。非挾有表邪,而欲兩解之謂。

〔鑒〕此條臍下有悸,是水停臍下為病也。若欲作奔豚,則為陽虛。當以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五苓散方

澤瀉(一兩一分) 豬苓(三分去皮) 茯苓(三分) 白朮(三分) 桂枝(二分去皮)
上五味。為末。白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白飲。外台。作水。醫壘元戎。作白米飲。○詳見於傷寒論輯義。)

朱氏集驗方。治偏墜吊疝方,即本方。煎蘿卜子煎湯調下。(吉州彭履仲方。)
直指方。便毒門。五苓散。疏利小便。以泄敗精。用蔥二莖。煎湯調下。
得效方。小兒門。五苓散。治陰核氣結。腫大釣痛。多因啼怒不止。傷動陰氣。結聚不散得之,或胎婦啼泣過傷。令兒生下。小腸氣閉。加以風冷。血水相聚。水氣上乘於肺,故先喘,而後疝痛。外腎不硬。臍下痛楚不可忍。惟利二便則安。以木通蔥白茴香食鹽。煎湯調下。得小便利為效。
經驗良方云:衡陽屈朝奉。治小兒上吐下瀉。用五苓為末。生薑自然汁為丸。麻子大。量兒大小。米飲送下。

附方

外台。茯苓飲。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後。心胸間虛。氣滿不能食。消痰氣令能食。(外台。痰飲食不消。及嘔逆不下食門。引延年云:仲景傷寒論同。)

茯苓 人參 白朮(各三兩) 枳實(二兩) 橘皮(二兩半) 生薑(四兩)
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溫三服。如人行八九里進之。(味下外台有切以二字。合下。有去滓二字。)

〔沈〕脾虛不與胃行津液。水蓄為飲。貯於胸膈之間。滿而上溢,故自吐出水。後邪去正虛。虛氣上逆。滿而不能食也。所以參朮。大健脾氣。使新飲不聚。薑橘枳實。以驅胃家未盡之飲。日消痰氣。令能食耳。

外台延年茯苓飲。主風痰氣吐嘔水者。(即本方。出風痰門。)
又茯苓湯。主風痰氣發,即嘔吐欠 。煩悶不安,或吐痰水者,即本方。去枳實。

咳家。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方見上○主之下。千金。有不能臥出者。陰不受邪故也十一字。)

〔魏〕咳家專為痰飲在內。逆氣上沖之咳嗽言也,故其脈必弦。無外感家之浮。無虛勞家之數。但見弦者。知有水飲在中為患也。

〔尤〕脈弦為水。咳而脈弦。知為水飲漬入肺也。十棗湯逐水氣。自大小便去。水去則肺寧而咳愈。按許仁則論飲氣咳者。由所飲之物。停澄在胸。水氣上沖。肺得此氣。便成咳嗽。經久不已。漸成水病。其狀不限四時晝夜。遇諸動嗽物即劇,乃至雙眼突出。氣如欲斷。汗出大小便不利。吐痰飲涎沫無限。上氣喘急。肩息。每旦眼腫。不得平眠。此即咳家有水之証也。著有乾棗三味丸亦佳。大棗六十枚。葶藶一升。杏仁一升。合搗作丸。桑白皮飲。下七八丸。日再。稍稍加之。以大便通利為度。

案外台。更有加巴豆牽牛五味丸。當參考。

夫有支飲家。咳煩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歲,宜十棗湯。(方見上○趙本。無或字。)

〔徐〕夫有支飲家,乃追原之詞也。謂支飲本不痛。蔓延至胸痺而痛。氣上逆為咳。火上壅為煩。已有死道矣!不卒死。甚至一百日,或經年之久。其虛可知。幸元氣未竭也。原其病支飲為本。病本不拔。終無愈期。逡巡不愈。正醫家以虛故畏縮,故因宜十棗湯。以見攻病不嫌峻。不得悠悠以待斃也。

〔魏〕不卒死。仲景之意,宜早治以十棗湯。至一百日或一歲,則難治矣!宜十棗湯者,宜於百日一歲之前也。若謂日久飲深,宜十棗湯。恐非聖人履霜堅冰之意。總之涵泳白文自明。

案千金。本條之後,有一條云:咳而引脅下痛者,亦十棗湯主之。不知是本經之舊文否。

久咳數歲。其脈弱者可治。實大數者死。其脈虛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飲在胸中故也。治屬飲家。

〔沈〕久咳數載,是非虛勞咳嗽,乃脾肺素本不足。肺氣滯而不利。津化為飲。上溢胸中肺葉空竅之處,即支飲伏飲之類。內之伏飲相招。風寒襲入。內外合邪而發。世謂痰火。屢屢舉發者是矣!然久咳必是邪正兩衰。其脈故弱。脈証相應,故為可治。實大數者。邪熱熾盛。陰氣大虧。甚者必造于亡,故主死也。脈虛者,乃上焦膻中。宗氣不布。痰飲濁陰。上溢胸中。氣逆上沖。所以苦冒。冒者。瞑眩黑花昏暈之類。因其人本有支飲。存蓄胸中,則當治其支飲,而咳自寧,故治屬飲家。

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

〔尤〕倚息。倚幾而息。能俯而不能仰也。

〔沈〕此表裡合邪之治也。肺主聲。變動為咳。胸中素積支飲。招邪內入。壅逆肺氣,則咳逆倚息。不得臥,是形容喘逆。不能撐持。體軀難舒。呼吸之狀也,故用小青龍之麻桂甘草。開發腠理以驅外邪。從表而出。半夏細辛。溫散內伏之風寒,而逐痰飲下行。乾薑溫肺行陽,而散裡寒。五味芍藥。以收肺氣之逆。使表風內飲。一齊而解。此乃寒風挾飲咳嗽之主方也。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沖胸咽。手足痺。其面翕熱如醉狀。因複下流陰股。小便難。時複冒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氣衝。(程本。作若面熱如醉。程云:下已。當作汗已。金鑒從之。誤。)

〔沈〕此下皆服小青龍湯。外邪解而裡飲未除。擾動內陽之變也。表邪雖退。內飲未消。拒格胸間。心火不得下達。反刑肺金,則多唾口燥。猶如肺痿之類也。但飲為陰邪,而內僻則陽氣衰微,故寸脈沉。下焦陽微,故尺脈微,而手足厥逆。因服青龍散劑。擾亂下焦。虛陽即隨衝任之脈。厥而上行,故氣從小腹上沖胸咽。至於手足痺而不用。真陽以挾胃熱上沖。其面翕熱如醉狀。沖氣複反下流陰股。不歸腎間而行決瀆,故小便難。沖氣往返。擾動胸中留飲,則時複冒,故易桂苓。以逐沖氣歸源。五味收斂肺氣之逆。甘草安和脾胃。不使虛陽上浮。此乃救逆之變方也。

〔徐〕不堪發散動其氣衝,以致肺燥。如痿而多唾。唾者其痰薄如唾也。又口燥。燥者覺口乾。非渴也。下流陰股。謂浮於面之陽。旋複在兩股之陰。作熱氣也。

桂苓五味甘草湯方

茯苓(四兩) 桂枝(四兩去皮○千金用二兩外台用一兩) 甘草(炙三兩○千金二兩) 五味子(半升)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外台云:以千金校之,亦脫此方。今于仲景方錄附之。案今千金。載此方。可疑。)

沖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乾薑細辛。以治其咳滿。

〔尤〕服前湯已。沖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下焦沖逆之氣既伏,而肺中伏匿之寒飲續出也,故去桂枝之辛而導氣。加乾薑細辛之辛而入肺者。合茯苓五味甘草。消飲驅寒。以泄滿止咳也。

案成無己云:桂枝泄奔豚,故桂枝加桂湯。用五兩。以主奔豚氣。從小腹上至心者。今沖氣即低,乃桂之功著矣,故去之。沈氏金鑒並云:枝走表,故去之。非。

苓甘五味薑辛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 乾薑 細辛(各三兩) 五味子(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服字。依俞本補。)

咳滿即止,而更複渴。沖氣複發者。以細辛乾薑為熱藥也。服之當遂渴,而渴反止者。為支飲也。支飲者法當冒冒者必嘔。嘔者複內半夏。以去其水。

〔沈〕此支飲內蓄,而複發也。咳滿即止。肺之風寒已去,而更發渴。沖氣複發者。飲滯外邪。留於胸膈未除也,即以細辛乾薑熱藥推之。若無痰飲內蓄,而服細辛乾薑熱藥。助其燥熱。應當遂渴,而渴反止者,是內飲上溢喉間。浸潤燥熱,故不作渴。但阻胸中陽氣。反逆上行而冒。然冒家陽氣上逆。飲亦隨之而上,故冒者必嘔。嘔者於前去桂茯苓五味甘草湯。複內半夏。消去其水。嘔即止矣!

〔尤〕所以治渴而沖氣動者。惜未之及也。約而言之。沖氣為麻黃所發者。治之如桂苓五味甘草。從其氣而導之矣!其為薑辛所發者,則宜甘淡鹹寒。益其陰以引之,亦自然之道也。若更用桂枝,必捍格不下,即下亦必複沖。所以然者。傷其陰故也。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乾薑細辛半夏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 細辛 乾薑(各二兩○千金同外台作三兩)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服字。依俞本補。)

案金鑒。去甘草。名苓桂五味甘草去甘草去桂加乾薑細辛半夏湯。未詳所據。水去嘔止。其人形腫者。加杏仁主之。其証應內麻黃。以其人遂痺,故不內之。若逆而內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虛。麻黃發其陽故也。

〔徐〕形腫。謂身腫也。肺氣已虛。不能遍布,則滯而腫,故以杏仁利之。氣不滯則腫自消也。其証應內麻黃者。水腫篇云:無水虛腫者,謂之氣水。發其汗則已。發汗宜麻黃也。以其人遂痺,即前手足痺也。逆而內之。謂誤用麻黃,則陰陽俱虛而厥。然厥之意尚未明,故曰所以必厥者。以其人因血虛不能附氣,故氣行澀而痺。更以麻黃湯藥。發泄其陽氣,則亡血複汗。溫氣去而寒氣多。焉得不厥。正如新產亡血複汗。血虛而厥也。

苓甘五味加薑辛半夏杏仁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五味子(半升) 乾薑(三兩) 細辛(三兩)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服字。依俞本補。)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沖熏其面。加大黃以利之。(外台醉下。有狀字。)

〔徐〕面屬陽明。胃氣盛則面熱如醉,是胃氣之熱上熏之也。既不因酒而如醉。其熱勢不可當,故加大黃以利之。雖有薑辛之熱。各自為功而無妨矣!

〔尤〕與沖氣上逆。其面翕熱如醉者不同。沖氣上行者。病屬下焦。陰中之陽,故以酸溫止之。此屬中焦。陽明之陽,故以苦寒下之。

苓甘五味加薑辛半杏大黃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五味(半升) 乾薑(三兩) 細辛(三兩)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黃(三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服字。依俞本補。)
千金方衍義云:趙以德曰。前四變隨証加減施治。猶未離本來繩墨。至第五變。其証頗似戴陽,而能獨斷陽明胃熱,乃加大黃以利之。按陽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為其腎虛陽氣不藏,故以攻為戒,而此平昔陰虧血虛。反用大黃利之者。以其証變疊見。雖有面熱如醉,而脈見寸沉尺微。洵非表邪怫郁,而為胃中熱蘊無疑。竟行滌飲攻熱。不以陰虛為慮,而致扼腕也。

案以上敘証五變。應變加減。其意殆與傷寒論。証象陽且之一則同。示人以通變之法也。

先渴後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小半夏茯苓湯主之。
(方見上。○千金外台。以此條載上文卒嘔吐心下痞云云之前。似是。後嘔。作卻嘔。)

〔尤〕先渴後嘔者。本無嘔病。因渴飲水。水多不下,而反上逆也,故曰:此屬飲家。小半夏。止嘔降逆。加茯苓去其停水。蓋始雖渴而終為飲。但當治飲,而不必治其渴也。

〔魏〕水停心下。阻隔正氣。不化生津液。上於胸咽,故渴也。渴必飲水。水得水而愈恣其沖逆。所以先渴而後必嘔也。此屬飲家。當治其飲,不可以為渴家治其渴也。

案脈經所載三條。恐本經舊文。系于脫漏。今備錄於下。
脈經云:咳而時發熱。脈卒弦(千金。作在九菽。)者。非虛也。此為胸中寒實所致也。當吐之。

又云:咳家其脈弦。欲行吐藥。當相人強弱,而無熱乃可吐之。其脈沉者,不可發汗。

又云:病患一臂不隨。時複轉移在一臂。其脈沉細。非風也,必有飲在上焦。其脈虛者。為微勞。榮衛氣不周故也。久久自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