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清 元簡


卷二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証治第七

(脈經合下飲病咳嗽為一篇)

論三首、脈証四條、方十五首

問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肺痿之病。從何得之。師曰: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脈數。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何。師曰: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咳唾膿血。脈數虛者為肺痿。數實者為肺癰。(脈經曰上。有問字。分為二條。快藥。作 藥。咳唾膿血。脈經。千金。分為另條。程本金鑒。接上肺癰為是。)

〔尤〕此設為問答。以辨肺痿肺癰之異。熱在上焦二句。見五臟風寒積聚篇。蓋師有是語而因之以為問也。汗出。嘔吐。消渴。二便下多,皆足以亡津液,而生燥熱。肺虛且熱,則為痿矣!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肺中津液。為熱所迫,而上行也,或云:肺既痿而不用,則飲食游溢之精氣。不能分布諸經,而但上溢口,亦通。(案此徐注。)口中辟辟燥者。魏氏以為肺癰之痰涎膿血。俱蘊蓄結聚於肺臟之內,故口中反乾燥,而但辟辟作空響燥咳而已。然按下肺癰條亦云:其人咳。咽燥不渴。多唾濁沫,則肺痿肺癰二証多同。惟胸中痛。脈滑數唾膿血,則肺癰所獨也。比而論之。痿者萎也。(案巢源。作肺萎。)如草木之萎,而不榮。為津爍而肺焦也。癰者。壅也。如土之壅而不通。為熱聚而肺 也。(案急就篇顏注。癰之言壅也。氣壅痞結。重腫而潰也,是。)故其脈有虛實不同,而其數則一也。

〔徐〕實者,即上滑字。義自見。

案肺痿非此別一病,即是後世所謂勞嗽耳。外台蘇游傳尸論云:其初得半臥半起。號為 。氣急咳者,名曰肺痿。許仁則論云肺氣嗽者。不限老少。宿多上熱。後因飲食將息傷熱,則常嗽不斷。積年累歲。肺氣衰。便成氣嗽。此嗽不早療。遂成肺痿。若此將成。多不救矣!又云:肺氣嗽。經久將成肺痿。其狀不限四時冷熱。晝夜嗽常不斷。唾白如雪。細沫稠粘。喘息氣上。乍寒乍熱。發作有時。唇口喉舌乾焦。亦有時唾血者。漸覺瘦悴。小便赤。顏色青白毛聳。此亦成蒸。又云:肺氣嗽。經久有成肺癰者。其狀與前肺痿不多異。但唾悉成膿出。陳氏婦人良方。劫勞散証治云:勞嗽寒熱盜汗。唾中有紅線。名曰肺痿。注家俱為別病,而詮釋之者何。快。與 同。梁書姚僧垣曰。大黃快藥是也。魏云:辟辟唾聲。恐非。蓋辟辟。乾燥貌。張氏醫通云:言咳者。口中不乾燥也。若咳而口中辟辟燥,則是肺已結癰。火熱之毒。出見於口。此說近是。

程氏醫徑句測云:氣虛不能化血,故血乾不流。只隨火勢沸上。火亢乘金。不生氣血,而生痰。可知無血無液,而枯金被火。肺葉安得不焦,故欲退彼之火。須是補我之金。金得補而生液,則水從液滋。火從液化也。蓋肺處臟之最高。葉間布有細竅。此竅名泉眼。凡五臟之蒸溽。從肺 吸入之。只是氣從泉眼呼出之。便成液。息息不窮。以灌溉周身者,皆從此出。此即人身之星宿海也。一受火炎。呼處成吸。有血即從此眼滲入。礙去竅道。便令人咳。咳則見血。愈咳愈滲。愈滲愈嗽。久則泉眼俱閉。吸時徒引火升喉間,或癢或嗆。呼時並無液出。六葉遂枯遂焦。此肺痿之由也。
問曰:病咳逆。脈之何以知此為肺癰。當有膿血。吐之則死。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為風。數則為熱。微則汗出。數則惡寒。風則中于衛。呼氣不入。熱過於榮。吸而不出。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舍於肺。其人則咳。口乾喘滿。咽燥不渴。多唾濁沫。時時振寒。熱之所過。血為之凝滯。蓄結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多唾濁沫之多字。趙本。作時。脈經。無血為之凝滯之之字。)

〔尤〕此原肺癰之由。為風熱蓄結不解也。凡言風脈多浮或緩。此云微者。風入營而增熱,故脈不浮而反微。且與數俱見也。微則汗出者。氣傷於熱也。數則惡寒者。陰反在外也。呼氣不入者。氣得風而浮。利出而艱入也。吸而不出者。血得熱而壅。氣亦為之不伸也。肺熱而壅,故口乾而喘滿。熱在血中,故咽燥而不渴。且肺被熱迫,而反從熱化。為多唾濁沫。熱盛於裡,而外反無氣。為時時振寒。由是熱蓄不解。血凝不通,而癰膿成矣!吐如米粥。未必便是死証。至浸淫不已。肺葉腐敗,則不可治矣,故曰始萌可救。膿成則死。

案金鑒云:肺癰之上。當有肺痿二字。不然。本文論肺痿之義,則無著落,必是脫簡。蓋多唾濁沫。肺痿肺癰俱有之,而金鑒以為獨肺痿有之,而肺癰所無。因為脫文。誤甚。又云:脈微之三微字。當是三浮字。微字文氣不屬,必是傳寫之訛。雖未知原文果然否。此可以備一說也。

危氏得效方云:始萌易治。膿成難治。診其脈數而實已成。微而澀漸愈。面色白。嘔膿而止者自愈。有膿而嘔食。面色赤。吐膿如糯米粥者不治。男子以氣為主。得之十救二三。婦女以血為主。得之十全七八。歷試屢驗。

李氏入門云:肺癰脈數而虛。口燥咽乾。胸脅隱痛。二便赤澀。咳唾膿血腥臭。置之水中則沉。

潘氏續焰云:試肺癰法。凡人覺胸中隱隱痛。咳嗽有臭痰。吐在水內。沉者是癰膿。浮者是痰。案今驗果如其言。

又以雙箸斷之。其斷為兩段者是膿。其粘著不斷者是痰,亦一試法也。

蘭台規範云:肺癰之疾。膿成亦有愈者。全在用藥變化。漢時治法,或未全耳。
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魏〕面浮腫。陽衰於中,而氣散於上也。肩息者。至人之息。息以踵。今息以肩。氣元已鏟其根,而浮游之氣。呼吸於胸膈之上也。診之脈浮大,必浮大而沉微。且欲絕也。俱為上盛下絕。加以下利。陰又下泄。陽必上越。其死尤速也。此上氣之陽虛。氣脫之重者。

案上氣。諸家不釋。考周禮天官疾醫職云:嗽上氣。鄭玄注。上氣。逆喘也。此一節,即是肺脹不治之証。
上氣喘而躁者。屬肺脹。欲作風水。發汗則愈。

〔沈〕此見肺癰當有肺脹之辨也。邪傷於衛後入於營,而為肺癰。此風傷於衛。內挾痰涎。壅逆肺氣。上逆奔迫,故喘而躁,是為肺脹。然有肺氣壅逆。不得通調水道。水即泛濫皮膚,故曰欲作風水。治宜發汗驅風。從表而出。水即下滲,即下條小青龍之証也。

案肺脹一証。諸家未有云後世某証者。考下文云:肺脹咳而上氣。又云:咳而上氣。此為肺脹。由此觀之,即後世所謂呷嗽哮嗽之屬。巢源云:痰氣相擊。隨嗽動息。呼呷有聲,謂之呷嗽。本事續方云:哮嗽如拽鋸,是也。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製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之。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若以下九字。脈經無。千金作若渴者屬消渴法六字。為細注。)

〔魏〕肺痿為虛熱之証矣!然又有肺痿而屬之虛寒者,則不可不辨也,乃吐涎沫而不咳。其人既不渴。又遺尿。小便數者。以上虛不能製水故也。肺氣既虛,而無收攝之力。但趨脫泄之勢。膀胱之陽氣下脫,而肺金益清冷。乾燥以成痿也。肺葉如草木之花葉。有熱之痿。如日炙之則枯。有冷之痿。如霜殺之則干矣!此肺冷之所以成痿也。

〔尤〕頭眩多涎唾者。經云:上虛則眩。又云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也。甘草乾薑。甘辛合用。為溫肺複氣之劑。服後病不去,而加渴者,則屬消渴。蓋小便數而渴者。為消。不渴者。非下虛,即肺冷也。

甘草乾薑湯方

甘草(四兩炙) 乾薑(二兩炮)
上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千金注云:集驗肘後。有大棗十二枚。)

案此即用傷寒得之便厥者。以複其陽之甘草乾薑湯。取理中之半,而回其陽者。此証雖云肺中冷。其源未曾不由胃陽虛乏,故主以此方。蓋與大病瘥後喜唾者。主以理中湯意略同。

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外台。引短劇。水上有如字。云:此本仲景傷寒論方。)

〔鑒〕咳逆上氣。謂咳則氣上沖逆也。水雞聲者,謂水與氣相觸之聲。在喉中連連不絕也。

〔徐〕凡咳之上氣者,皆為有邪也。其喉中水雞聲,乃痰為火所吸不能下。然火乃風所生。水從風戰,而作聲耳,故以麻黃細辛。驅其外邪為主。以射干開結熱氣。行水濕毒。尤善清肺氣者為臣,而餘皆降逆消痰。宣散藥。唯五味一品。以收其既耗之氣。令正氣自斂。邪氣自去。恐肺氣久虛。不堪劫散也。

巢源云:肺病令人上氣。兼胸膈痰滿。氣行壅滯。喘息不調。致咽喉有聲。如水雞之鳴也。案水雞二種。本草蘇頌云:蛙,即今水雞是也。又司馬相如傳顏注。庸渠。一名水雞,即本草所謂 也。此云水雞。蓋指蛙而言。取其鳴聲連連不絕耳。

射干麻黃湯方

射干(十三枚一法三兩) 麻黃(四兩) 生薑(四兩) 細辛 紫菀 款冬花(各三兩) 五味子(半升) 大棗(七枚) 半夏(大者洗八枚一法半升)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黃兩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千金。用射干三兩。半夏半升。外台。水上。有東流二字。)

案此治肺脹之方。凡本篇諸條。肺痿肺癰之外。悉屬肺脹。讀者宜自知耳。

千金麻黃湯 治上氣脈浮。咳逆喉中水雞聲。喘急不通。呼吸欲死。(外台。引深師。同。)於本方內。去生薑細辛紫菀款冬花五味半夏。

聖惠射干散 治小兒咳嗽。心胸痰壅。攻咽喉作呀呷聲。
於本方。去大棗細辛款冬五味。加桂心。臨用入蜜。

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得眠。皂莢丸主之。(唾。趙本。作吐。)

〔徐〕此比水雞聲,乃咳而上氣中之逆甚者也。

〔尤〕濁。濁痰也。時時吐濁者。肺中之痰。隨上氣而時出也。然痰雖出,而滿不減,則其本有固而不拔之勢。不迅而掃之不去也。皂莢味辛入肺。除痰之力最猛。飲以棗膏。安其正也。

〔魏〕皂莢驅風理痺。正為其有除瘀滌垢之能也。如今用皂莢澡浴。以除垢膩,即此理也。

〔沈〕皂莢能開諸竅,而驅風痰最疾。服三丸者,是取峻藥緩散之意也。

皂莢丸方

皂莢(八兩刮去皮用酥炙○外台引深師作長大皂莢一挺去皮子炙不用酥炙)
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棗膏和湯。服三丸。日三夜─服。(外台。三丸。作一丸云:千金。經心錄。延年同。此本仲景傷寒論方。一名棗膏丸。○案酥。本草。除胸中客熱。)

蘭台規範云:稠痰粘肺。不能清滌。非此不可。

外台,必效。療病喘息氣急。喉中如水雞聲者。無問年月遠近方。

肥皂莢(兩挺) 好酥(一兩)
上二味。於火上炙。去火高一尺許。以酥細細塗之。數翻覆令得所。酥盡止。以刀輕刮去黑皮。然後破之。去子皮筋脈。搗篩蜜和為丸。每日食後服一丸。如熟豆。日一服訖。取一行微利。如不利。時細細量。加以微利為度。日止一服。

咳而脈浮者。濃朴麻黃湯主之。脈沉者。澤漆湯主之。
(脈沉上。尤補咳而二字。原本脈沉以下。別列於濃朴麻黃湯方後。今依徐程諸家注本移於此。)

〔尤〕此不詳見証,而但以脈之浮沉為辨,而異其治。按濃朴麻黃湯。與小青龍加石膏湯大同,則散邪蠲飲之力居多,而濃朴辛溫,亦能助表。小麥甘平,則同五味斂安正氣者也。

澤漆湯。以澤漆為主,而以白前黃芩半夏佐之,則下趨之力較猛。雖生薑桂枝之辛,亦只為下氣降逆之用而已。不能發表也。仲景之意。蓋以咳皆肺邪,而脈浮者氣多居表,故驅之使從外出為易。脈沉者氣多居裡,故驅之使從下出為易,亦因勢利導之法也。

〔鑒〕李 曰。咳者水寒射肺也。脈浮者停水,而又挾風以鼓之也。
麻黃。去風散肺逆。與半夏細辛乾薑五味子石膏同用,即前小青龍加石膏。為解表行水之劑也。然土能製水,而地道壅塞,則水亦不行,故用濃朴。疏敦阜之土。使脾氣健運,而水自下泄矣!杏仁。下氣去逆。小麥。入心經。能通火氣。以火能生脾。助脾而去成決水之功也。又云:脈沉為水。澤漆為君者。因其功專於消痰行水也。水性陰寒。桂枝。行陽氣以導之。然所以停水者。以脾土衰不能製水。肺氣逆不能通調水道,故用人參紫參白前甘草。補脾順肺。同為製水利水之方也。黃芩。苦以泄之。半夏生薑。辛以散之也。

濃朴麻黃湯方

濃朴(五兩) 麻黃(四兩) 杏仁(半升) 石膏(如雞子大○千金作三兩) 半夏(半升) 乾薑(二兩) 細辛(二兩) 小麥(一升) 五味子(半升)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麥熟。去滓。納諸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千金濃朴麻黃湯 治咳而大逆上氣。胸滿喉中不利。如水雞聲。其脈浮者。方與本篇同。案本篇唯云咳而脈浮。恐是脫遺。千金所載。卻是舊文。

外台。深師。投 湯。療久逆上氣。胸滿。喉中如水雞鳴。
於本方。去半夏乾薑細辛小麥五味子。方後云:咳嗽甚者。加五味子半夏。洗。各半升。乾薑三累。經用甚良。(千金。名麻黃石膏湯。主療加味並同。)

澤漆湯方

半夏(半升) 生薑(五兩) 白前(五兩) 紫參(五兩一作紫菀○案千金作紫菀)甘草 黃芩 人參 桂枝(各三兩) 澤漆(三斤以東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
上九味。 咀。納澤漆汁中。煮取五升。溫服五合。至夜盡。

案千金澤漆湯。治上氣其脈沉者。本篇亦似脫上氣二字。且考本草。紫參不載治嗽之能。其作紫菀者。似是。白前。

本草別錄云:甘微溫無毒。治胸脅逆氣。咳嗽上氣呼吸欲絕。

大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徐以下諸注大逆。改作火逆。唯程仍原文。案大作火。原見於樓氏綱目。)

〔程〕大逆上氣,則為喘為咳。咽喉為之不利。麥門冬半夏。以下氣。粳米大棗。以補脾。甘草人參。以補肺。脾肺相生,則氣得歸原,而大逆上氣自止。

〔沈〕余竊擬為肺痿之主方也。

巢源。上氣鳴息候云:肺主於氣。邪乘於肺,則肺脹。脹則肺管不利。不利則氣道澀,故氣上喘逆。鳴息不通。

麥門冬湯方

麥門冬(七升○千金外台三升) 半夏(一升) 人參(二兩) 甘草(二兩) 粳米(三合) 大棗(十二枚。外台半夏下有洗字甘草下有炙字)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案外台。引千金。方同。云:此本仲景傷寒論方。

玉函經。傷寒瘥後病篇云:病後勞複發熱者。麥門冬湯主之。方同。

肘後方。麥門冬湯。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喉燥而渴。方同。
聖濟總錄。麥門冬湯。治肺胃氣壅。風客傳咽喉妨悶。方同。

喻氏法律云:此胃中津液乾枯。虛火上炎之証。治本之良法也。于麥門人參甘草粳米大棗。大補中氣。大生津液隊中。增入半夏之辛溫一味。其利咽下氣。非半夏之功。實善用半夏之功。擅古今未有之奇矣!

張氏醫通云:此胃中津液乾枯。虛火上炎之証。凡肺病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胃氣者。肺氣之母氣也,故於竹葉石膏湯中。偏除方名二味,而用麥冬數倍為君。兼參草粳米。以滋肺母。使水穀之清微,皆得上注於肺。自然沃澤無虞。當知火逆上氣,皆是胃中痰氣不清。上溢肺隧。占據津液流行之道而然,是以倍用半夏。更加大棗。通津滌飲為先。奧義全在乎此。若濁飲不除。津液不致。雖日用潤肺生津之劑。烏能建止逆下氣之 哉。俗以半夏性燥不用。殊失仲景立方之旨。

外台。麥門冬湯。治傷寒下後。除熱止渴。

於本方。去半夏大棗粳米。加石膏五味子。

活人。麥門冬湯。治勞氣欲絕。

於本方。無半夏人參。加竹葉。

肺癰。喘不得臥。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尤〕肺癰。喘不得臥。肺氣被迫,亦已甚矣,故須峻藥頓服。以逐其邪。葶藶苦寒。入肺泄氣閉。加大棗甘溫。以和藥力,亦猶皂莢丸之飲以棗膏也。

〔鑒〕趙良曰。此治肺癰吃緊之方也。肺中生癰。不瀉何待。恐日久癰膿已成。瀉之無益。日久肺氣已索。瀉之轉傷。乘其血結,而膿未成。當急以瀉之之法奪之。況喘不得臥。不亦甚乎。

葶藶大棗瀉肺湯方(千金。作瀉肺湯。)

葶藶(熬令黃色搗丸如彈子大○案本綱附方搗下有末密二字義始通) 大棗(十二枚)
上先以水三升。煮棗取二升。去棗。納葶藶。煮取一升。頓服。

千金云:葶藶三兩為末。大棗二十枚。上二味。先以水三升。煮棗取二升。去棗。納藥一棗大。煎取七合頓服令盡。三日服一劑。可至三四劑。外台。引千金云:葶藶三兩。熬令色紫。上一味。搗令可丸。以水三升。煮擘大棗二十枚。得汁二升。納藥如彈丸一枚。煎取一升頓服。古今錄驗。刪繁。仲景傷寒論。范汪同。
樓氏綱目云:孫兆視雷道矩病吐痰。頃間已及一升。喘咳不已。面色郁黯。精神不快。兆與服仲景葶藶大棗湯。一服訖。已覺胸中快利。略無痰唾矣!

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桔梗湯主之。(千金。作粳米粥。外台。引集驗同。)

〔鑒〕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此為肺癰証也。肺癰尚未成膿。實邪也,故以葶藶之劑瀉之。今已潰後。虛邪也,故以桔梗之苦。甘草之甘。解肺毒排癰膿也。此治已成肺癰。輕而不死者之法也。

〔魏〕或其癰雖成,而膿未大成。肺葉完全。尚未腐敗,亦可回生也。

桔梗湯方(〔原注〕亦治血痺。○案千金。外台。並無此四字。程尤金鑒,亦刪之。為是。)

桔梗(一兩○千金作三兩注云集驗用二兩古今錄驗用一兩外台引集驗用二兩) 甘草(二兩○外台引集驗有炙字)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則吐膿血也。(則。千金。作必。千金翼。作不字。外台。作朝暮吐膿血則瘥云:張文仲。千金備急古今錄驗。范汪同。此本仲景傷寒論方千金云:一方有款冬花一兩半。○和劑。名如聖湯。元戎。名甘桔二生湯。詳見傷寒輯義。)

醫壘元戎。如聖丸。治風熱毒氣上攻。咽喉痛痺。腫塞妨悶。及肺癰喘嗽唾膿血。胸滿振寒。咽乾不渴。時出濁沫氣臭腥。久久咯膿。狀如米粥。

龍腦(另研) 牛黃(另研) 桔梗 甘草(生用各一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每兩作二十丸。每用一丸噙化。

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外台。引仲景傷寒論作肺脹者。病患喘。目如脫狀。脈浮大也。肺脹而咳者。此方主之。)

〔尤〕外邪內飲。填塞肺中。為脹為喘為咳,而上氣。越婢湯散邪之力多,而蠲飲之力少,故以半夏。輔其未逮。不用小青龍者。以脈浮且大。病屬陽熱,故利辛寒。不利辛熱也。目如脫狀者。目睛脹突。如欲脫落之狀。壅氣使然也。

巢源云:肺虛感微寒而成咳。咳而氣還聚於肺。肺則脹,是為咳逆也。邪氣與正氣相搏。正氣不得宣通。但逆上喉咽之間。邪狀則氣靜。邪動則氣奔上。煩悶欲絕,故謂之咳逆上氣也。

越婢加半夏湯

麻黃(六兩○外台有去節二字) 石膏(半斤)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五枚) 甘草(二兩○外台有炙字) 半夏(半升○外台有枚字)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原注〕千金。証治同。外更加脅下痛。引缺盆。○案今千金。缺盆下。更有若有實者必躁。其人常倚伏十一字。外台。引仲景傷寒論。與本文同。)

〔尤〕此亦外邪內飲相搏之証,而兼煩躁,則挾有熱邪。麻桂藥中,必用石膏。如大青龍之例也。又此條見証。與上條頗同,而心下寒飲,則非溫藥不能開而去之,故不用越婢加半夏,而用小青龍加石膏。溫寒並進。水熱俱捐。于法尤為密矣!

小青龍加石膏湯

麻黃 芍藥 桂枝 細辛 甘草 乾薑(各三兩)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石膏(二兩)
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強人服一升。羸者減之。日三服。小兒服四合。(外台引仲景傷寒論云:強人一升。瘦人及老小。以意減之。日三夜一。千金。與本文同。)

千金麻黃湯 治肺脹咳嗽上氣。咽燥脈浮。心下有水氣。
於本方內。去甘草乾薑。用生薑。

外台。古今錄驗。沃雪湯。療上氣不得息臥。喉中如水雞聲。氣欲絕方。於小青龍方內。去芍藥甘草。投 則臥。一名投 麻黃湯。

附方

外台。炙甘草湯。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者。(〔原注〕方見虛勞中○案外台。引仲景傷寒論。列於甘草乾薑湯之後,云:並出第八卷中。)

〔沈〕溫溫液液,即泛泛惡心之意也。

〔徐〕肺痿証。概屬津枯熱燥。此方乃桂枝湯。去芍藥。加參地阿膠麻仁麥冬也。不急於去熱,而以生津潤燥為主。蓋虛回而津生。津生而熱自化也。至桂枝乃熱劑,而不嫌峻者。桂枝得甘草。正所以行其熱也。

千金甘草湯(案此本出於肘後而千金主療。與外台炙甘草湯同。但唾多下。有出血二字。千金翼。名溫液湯。)
甘草(案肘後千金用二兩外台同千金翼用三兩)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減半。分溫三服。

〔徐〕肺痿之熱。由於虛,則不可直攻,故以生甘草之甘寒。頻頻呷之。熱自漸化也。余外家曾病此。初時涎沫成碗。服過半月。痰少而愈。但最難吃。三四日內。猝無捷效耳。

外台。引集驗。療肺痿時時寒熱。兩頰赤氣方。童子小便。每日晚取之。去初末少許。小便可有五合。取上好甘草。量病患中指節。男左女右。長短截之。炙令熟。破作四片。納小便中。置於閑淨處。露一宿。器上橫一小刀。明日平旦。去甘草。頓服之。每日一劑。其童子勿令吃五辛。

千金生薑甘草湯 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外台。一云:不渴。)
生薑(五兩) 人參(三兩) 甘草(四兩) 大棗(十五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外台。引集驗云:仲景傷寒論。備急。范汪。千金。經心錄同。)

〔沈〕即炙甘草湯之變方也。甘草人參大棗。扶脾胃而生津液。以生薑辛潤宣行滯氣。俾胃中津液。溉灌於肺,則澤願回枯。不致肺熱葉焦。為治肺痿之良法也。

〔徐〕亦非一二劑,可以期效。

千金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 治肺痿吐涎沫。
桂枝 生薑(各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枚○千金十五枚) 皂莢(乙枚去皮子炙焦○千金作二兩外台引千金作一挺去皮子炙)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微火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千金。無微微火三字。)

〔沈〕用桂枝湯。嫌芍藥酸收,故去之。加皂莢。利涎通竅。不令涎沫壅遏肺氣,而致喘痿。桂枝和調營衛。俾營衛宣行,則肺氣振,而涎沫止矣!

〔徐〕此治肺痿中之有壅閉者,故加皂莢。以行桂甘薑棗之勢。此方必略兼上氣不得眠者宜之。

外台桔梗白散 治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外台。引仲景傷寒論。作粳米粥。云:出第十八卷中。)
桔梗 貝母(各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熬研如脂)
上三味。為散。強人飲服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者。吐膿血。膈下者瀉出。若下多不止。飲冷水一杯則定。

〔徐〕此即前桔梗湯証也。然此以貝母巴豆。易去甘草,則迅利極矣!蓋此等証。危在呼吸。以悠忽遺禍,不可勝數,故確見人強或証危。正當以此急救之。不得嫌其峻。坐以待斃也。

〔沈〕以桔梗開提肺氣。貝母清熱而化痰涎。巴霜峻猛熱劑。急破其膿。驅膿下出。

〔尤〕似亦以毒攻毒之意。然非病盛氣實。非峻藥不能為功者,不可僥幸一試也,是在審其形之肥瘠。與病之緩急,而善其用焉。

千金葦莖湯 治咳有微熱。煩滿。胸中甲錯,是為肺癰。(千金作胸心甲錯。千金。無方名。外台。引古今錄驗。名葦莖湯。用葦莖一升。云:仲景傷寒論云:葦莖切二升。千金。范汪同。)
葦莖(二升) 薏苡仁(半升) 桃仁(五十枚) 瓜瓣(半升)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葦莖。得五升。去滓。內諸藥。
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當吐如膿。(千金。作服一升。當有所見吐膿血。)

〔魏〕肺癰欲成未成之際。圖治當早者也。葦小蘆大。一物也。葦莖。與蘆根同性。清熱利水。解渴除煩。佐以薏苡仁。下氣寬中。桃仁。潤肺滑腸。瓜瓣,亦潤燥清熱之品。再服當吐如膿。可見為癰雖結,而膿未成。所以可治也。較之葶藶大棗湯。皂莢丸,皆得預治之治。仲景所謂始萌可救者。

〔尤〕此方具下熱散結通瘀之力,而重不傷峻。緩不傷懈,可以補桔梗湯。桔梗白散。二方之偏,亦良法也。

案樓氏綱目云:葦莖,即汀洲間蘆荻之粗種也。葦,即蘆。詳見於沈括補筆談。魏注為是。聖惠方。作青葦。(三因。用葦葉恐非是。)瓜瓣。聖惠方。作甜瓜子。太平御覽。引吳普本草。瓜瓣。瓜子也。張氏本經逢原云:甜瓜子,即甜瓜瓣。為腸胃內癰要藥。千金。治肺癰。有葦莖湯。腸癰。有大黃牡丹湯。予嘗用之。然必黃熟味甜者。方不傷胃,是也,而本草馬志云:諸方惟用冬瓜子。不見用甘瓜子者。潘氏續焰。改用絲瓜瓣。並不可憑也。

外台。蘇游。療骨蒸肺痿。煩躁不能食。

蘆根飲子方

蘆根(切訖秤) 麥門冬 地骨白皮(各十兩) 生薑(十兩合皮切) 橘皮茯苓(各五兩)
上六味。切。以水二斗。煮取八升。絞去滓。分溫五服。服別相去八九里。晝三服。夜二服。覆取汗。忌酢物。未好瘥更作。若兼服。其人或胸中寒,或直惡寒。及虛脹並痛者。加吳茱萸八兩。○案此亦用蘆根,而治肺痿。可見癰痿雖虛實不同。然至熱鬱津枯,則一也,故附此以備考。

肺癰。胸滿脹。一身面目浮腫。鼻塞清涕出。不聞香臭酸辛。咳逆上氣。喘鳴迫塞。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原注〕方見上。三日一劑。可至三四劑。此先服小青龍湯一劑乃進。小青龍方。見咳嗽門中。○千金。胸下有脅字。無酸辛二字。外台。與本文同。唯胸下有脅字。千金外台。此條接於前瀉肺湯條。案方見上三字衍。自三日一劑。至乃進二十字。千金之文,而外台。引千金。無此二十字。方後云:仲景傷寒論。范汪同。脈經,亦載此條。明是仲景舊文。今列於附方之後者,必後人編次之誤也。程氏。金鑒。揭為原文。刪注三十二字。為是。沈魏尤諸家。以為附方。蓋不考耳。)

〔程〕癰在肺則胸脹滿。肺朝百脈,而主皮毛。肺病則一身面目浮腫也。肺開竅於鼻。肺氣壅滯,則蓄門不開。但清涕滲出,而濁膿猶塞於鼻肺之間,故不聞香臭酸辛也。以其氣逆於上焦,則有喘鳴迫塞之証。與葶藶大棗湯以瀉肺。

〔鑒〕是邪外塞皮毛。內壅肺氣。比之喘不得臥。殆尤甚焉,亦以葶藶大棗瀉肺湯者。因其膿未成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