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清 元簡


卷一 中風歷節病脈証並治第五

論一首、脈証三條、方十二首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痺。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鑒〕風病。內經論之詳矣!但往往與痺合論。後人惑之,故仲景複言之曰。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即經所謂偏枯也,或但臂不遂者。非中風也,即痺病也。蓋痺為陰病。脈多沉澀。風為陽病。脈多浮緩。今脈微而數。中風使然。其脈微者正氣虛也。數者。邪氣勝也,故病風中之人。因虛而召風者。未有不見微弱之脈者也。因熱而生風者。未有不見數急之脈者也。

〔沈〕此分中風與痺也。風之為病。非傷於衛,即侵于榮,故當半身不遂。謂半身之氣傷而不用也。若但臂不遂。此為痺。痺者閉也。謂一節之氣閉而不仁也。於是診之於脈,必微而數。微者陽之微也。數者風之數也。此中風使然。謂風乘虛入,而後使半身不遂也。

〔尤〕風徹於上下,故半身不遂。痺閉于一處,故但臂不遂。以此見風重而痺輕。風動而痺著也。風從虛入,故脈微。風發而成熱,故脈數。曰中風使然者,謂痺病亦是風病。但以在陽者則為風,而在陰者則為痺耳。

案字匯。遂。從志也。不遂,即不從志之謂。

案脈微而數可疑。今驗風病。多脈浮大而滑,而或數或不數。
醫通云:此即內經風論。所謂各入其門戶。所中者之一証也。千金補金匱之不逮。立附子散。治中風手臂不仁。口面 僻。專以開痺舒筋為務也。(方附於下。)

千金附子散

附子(炮) 桂心(各五兩) 細辛 防風 人參 乾薑(各六兩) 上六味。搗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稍增之。

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 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脈經。作淤涎。案以上四字句。此似是。)

〔尤〕寒虛相搏者。正不足而邪乘之。為風寒初感之診也。浮為血虛者。氣行脈外而血行脈中。脈浮者沉不足。為血虛也。血虛則無以充灌皮膚,而絡脈空虛。並無以捍御外氣,而賊邪不瀉。由是或左或右。隨其空處而留著矣!邪氣反緩。正氣即急者。受邪之處。筋脈不用而緩。無邪之處。正氣獨治而急。緩者為急者所引,則口目為僻,而肢體不遂,是以左 者。邪反在右。右 者。邪反在左。然或左或右,則有邪正緩急之殊,而為表為裡,亦有經絡臟腑之別。經云經脈為裡。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小者為孫,是則絡淺而經深。絡小而經大,故絡邪病於肌膚,而經邪病連筋骨。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臟,則邪遞深矣!蓋神藏於臟,而通於腑。腑病則神窒於內,故不識人。諸陰皆連舌本。臟氣厥不至舌下,則機息於上,故舌難言,而涎自出也。

〔沈〕 僻者。邪犯陽明少陽經絡。口眼歪斜是也。不遂者。半身手足不用也。周身之絡,皆在肌肉皮膚之間。風邪痺於絡脈。氣血不行則為不仁。羈持經氣。不能周行通暢,則重不勝。邪入於腑。堵塞胸間。神機不能出入鑒照,則不識人。入於五臟。並湊於心。臟真不能溉灌於舌。舌即難言。

〔魏〕 僻不遂。口 眼僻。心有所使,而能給,則心遂。今舉手。手不應。舉足。足不應,故謂之不遂也。

〔程〕不識人者。經所謂 昧暴喑。此邪入腑,則 昧不識人。入臟,則舌難言,而為喑矣!舌難言,則唇吻不收,而涎下也。

案 僻不遂。內經。所謂偏風偏枯。巢源。有風口 候。又有風偏枯。風身體手足不隨。風半身不隨等候,即外台以降所謂癱瘓風也。肌膚不仁。巢源。有風不仁候云:其狀搔之皮膚如隔衣,是也。重不勝。巢源。有風 腿候云:四肢不收。身體疼痛。肌肉虛滿。骨節懈怠。腰腳緩弱。不自覺知。又有風 曳候云:筋肉懈惰。肢體弛緩不收攝。蓋此之類也。不識人。內經。所謂擊仆。巢源。有風 候云:其狀奄忽不知人。喉裡噫噫然有聲,即卒中急風是也。(詳見於醫說劉子儀論。)舌難言。內經。所謂喑痱。巢源。有風舌強不得語候云:脾脈絡胃夾咽。連舌本散舌下。心之別脈。系舌本。今心脾二臟受風邪,故舌強不得語也。由以上數義觀之。正知此條,乃是中風諸証之一大綱領也。張璐則以侯氏黑散主之。誤甚。

侯氏黑散 治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原注〕外台治風癲。)

菊花(四十分) 白朮(十分) 細辛(三分) 茯苓(三分) 牡蠣(三分) 桔梗(八分) 防風(十分) 人參(三分) 礬石(三分) 黃芩(五分) 當歸(三分) 乾薑(三分) 芎 (三分) 桂枝(三分)
上十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溫酒調服。禁一切魚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藥積在腹中不下也。熱食即下矣!冷食曰能助藥力。(六十日止即藥積七字。趙本作自能助藥力五字。非。食下。曰字。趙本作自,是。)

〔徐〕大風。概指涎 卒倒之後也。

〔沈〕直侵肌肉臟腑,故為大風。邪困於脾,則四肢煩重。陽氣虛而風未化熱,則心中惡寒不足,故用參朮茯苓。健脾安土。同乾薑溫中補氣。以菊花防風。能驅表裡之風。芎宣血養血為助。桂枝導引諸藥,而開痺著。以礬石化痰除濕。牡蠣收陰養正。桔梗開提邪氣,而使大氣得轉。風邪得去。黃芩專清風化之熱。細辛祛風,而通心腎之氣相交。以酒引群藥。至周身經絡為使也。

案此方主療文法。與前後諸條異。先揭方名,而後治云云者。全似後世經方之例,故程氏尤氏金鑒並云:宋人所附。然巢源。寒食散發候云:仲景經有侯氏黑散。外台風癲門。載本方。引古今錄驗。無桔梗。有鐘乳礬石。方後云:張仲景此方。更有桔梗八分。無鐘乳礬石,乃知此方隋唐之人。以為仲景方,則非宋人所附較然矣!

又案依外台。方中有礬石鐘乳,而後方云:冷食自能助藥力。後人因謂仲景始製五石散。信乎。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營緩則為亡血。衛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中經。沈本作入經。)

〔尤〕遲者行之不及。緩者至而無力。不及為寒,而無力為虛也。沉而緩者為營不足。浮而緩者為衛中風。衛在表而營在裡也。經不足而風入之。血為風動,則身癢而癮疹。心不足而風中之。陽用不布,則胸滿而短氣。經行肌中,而心處胸間也。

〔沈〕營衛未致大虛。邪氣不能內入。持於經絡。風血相搏。風邪主病,則發身癢癮疹。邪機外出之征。若心氣不足。正不御邪。進而擾亂於胸。大氣不轉。津液化為痰涎,則胸滿短氣。蓋賊風內入。最怕入心乘胃,而成死証。

案遲者數之反。緩者急之反。金鑒改遲作浮云:遲緩二脈。不能並見,必是傳寫之訛。此卻非也。醫方集成云:有中之輕者。在皮膚之間。言語微蹇。眉角牽引。遍身瘡癬。狀如蟲行。目旋耳鳴,亦謂邪氣中經也。

風引湯 除熱癱癇。
大黃 乾薑 龍骨(各四兩) 桂枝(三兩) 甘草 牡蠣(各三兩) 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各六兩)
上十二味。杵粗篩。以韋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溫服一升。(〔原注〕治大人風引。少小驚癇。螈 日數十發。醫所不療。除熱方。巢氏云:腳經宜風引湯。○案巢源。腳經候云:脈微而弱,宜服風引湯。)

〔尤〕此下熱清熱之劑。孫奇以中風多從熱起,故特附於此歟。中有薑桂石脂龍蠣者。蓋以澀馭泄。以熱監寒也。然亦猛劑。用者審之。

案此方,亦非宋人所附。外台風癇門引崔氏甚詳。云:療大人風引。少小驚癇螈 。日數十發。醫所不能療。除熱鎮心。紫石湯。(方。與本方同。)
上十二味。搗篩。盛以韋囊。置於高涼處。大人欲服,乃取水二升。先煮兩沸。便納藥方寸匕。又煮取一升二合。濾去滓。頓服之。少小未滿百日。服一合。熱多者。日二三服。每以意消息之。永嘉二年。大人小兒。頻行風癇之病。得發例不能言,或發熱。半身掣縮,或五六日,或七八日死。張思惟合此散。所療皆愈。此本仲景傷寒論方。古今錄驗。范汪同。(千金風癲門。紫石散,即本方。主療服法並同。)由此觀之。風引,即風癇掣引之謂,而為仲景之方甚明。程氏尤氏輩亦何不考也。但除熱癱癇四字。義未允。劉氏幼幼新書。作除熱去癱癇。樓氏綱目。作除熱癲癇。(王氏準繩同。)其改癱作癲。於理為得矣!
汪氏醫方集解云:侯氏黑散風引湯。喻氏雖深贊之,亦未知其果當。以此治風而獲實驗乎。抑亦門外之揣摩云爾也。

防己地黃湯 治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無寒熱。其脈浮。
防己(一分) 桂枝(三分) 防風(三分) 甘草(一分○趙本。分並作錢。非。)
上四味。以酒一杯。漬之一宿。絞取汁。生地黃二斤。 咀蒸之。如斗米飯久。以銅器盛其汁。更絞地黃汁。和分再服。

〔尤〕趙氏云:狂走譫語。身熱脈大者。屬陽明也。此無寒熱。其脈浮者,乃血虛生熱。邪並於陽而然。桂枝防風防己甘草。酒浸取汁。用是輕清。歸之於陽。以散其邪。用生地黃之甘寒。熟蒸使歸於陰。以養血除熱。蓋藥生則散表。熟則補衰。此煎煮法,亦表裡法也。

蘭台規範云:此方他藥輕,而生地獨重,乃治血中之風也。此等法最宜細玩。

案此方程氏金鑒。並不載。蓋以為宋人所附也。未知果然否。千金風眩門所收。卻似古之製。今錄於下以備考。

防己地黃湯 治言語狂錯。眼目霍霍,或言見鬼。精神昏亂。

防己 甘草(各二兩) 桂心 防風(各三兩) 生地黃(五斤別切勿合藥漬疾小輕用二斤)
上五味 咀。以水一升。漬一宿。絞汁著一面。取滓著竹簀上。以地黃。著藥滓上。于五斗米下蒸之。以銅器承取汁。飯熟。以向前藥汁。合絞取之。分再服。

頭風摩散方(千金。作頭風散方。)
大附子(一枚炮○千金云中形者炮裂) 鹽(等分○千金作如附子大)
上二味為散。沐了。以方寸匕。已摩 上。令藥力行。(已。徐沈作以。尤本無。 。趙本作疾。千金無已字。 作頂。)

案本草藏器云:鹽去皮膚風。此方外台。引千金。程氏金鑒。並為宋人附方,是。

三因附子摩頭散 治因沐頭中風。多汗惡風。當先風一日而病甚。頭痛不可以出。至日則少愈。名曰首風。(即本方。)

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黃汗出,故曰歷節。

〔程〕聖濟總錄曰。歷節風者。由血氣衰弱。為風寒所侵。血氣凝澀。不得流通。關節諸筋。無以滋養。真邪相搏。所歷之節。悉皆疼痛,或晝靜夜發。痛徹骨髓,謂之歷節風也。節之交三百六十五。十二筋,皆結於骨節之間。筋骨為肝腎所主。今肝腎並虛,則脈沉弱。風邪乘虛。淫於骨節之間。致腠理疏,而汗易出。汗者心之液。汗出而入水浴,則水氣傷心。又從流於關節交會之處。風與濕相搏,故令歷節黃汗,而疼痛也。

〔鑒〕趙良曰。腎主水。骨與之合,故脈沉者病在骨也。肝藏血。筋與之合。血虛則脈弱,故病在筋也。心主汗。汗出入水。其汗為水所阻。水汗相搏。聚以成濕。久變為熱。濕熱相蒸,是以歷節發出黃汗也。

〔尤〕案後水氣篇中云:黃汗之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合觀二條。知歷節黃汗。為同源異流之病。其瘀郁上焦者,則為黃汗。其並傷筋骨者,則為歷節也。

案寸口脈沉以下。止即為肝二十二字。脈經。移於下文味酸則傷筋之首。文脈貫通。旨趣明顯。蓋古本當如是矣!

趺陽脈浮而滑。滑則穀氣實。浮則汗自出。

〔沈〕此診趺陽,則知胃家內濕招風為病也。趺陽脈浮。浮為風邪入胃。滑為水穀為病。此顯脈浮而滑者,乃素積酒谷濕熱招風。為穀氣實。然內濕外風相蒸。風熱外越。津液隨之,故汗自出也。

〔程〕亦歷節之脈。

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程〕少陰腎脈也。胗在太溪。若脈浮而弱。弱則血虛。虛則邪從之,故令浮弱。風血相搏,則邪正交爭於筋骨之間,則疼痛如掣。

〔尤〕趺陽少陰二條合看。知陽明穀氣盛者。風入必與汗偕出。少陰血不足者。風入遂著而成病也。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疼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自。原本作血。今依諸本改之。)

〔魏〕盛人者。肥盛而豐濃之人也。外盛者中必虛。所以肥人多氣虛也。氣虛必短氣。氣虛必多汗。汗出而風入筋骨之間。遂歷節疼痛之証見矣!

〔尤〕緣酒客濕本內積,而汗出當風,則濕複外鬱。內外相召。流入關節,故歷節痛不可屈伸也。合三條觀之。汗出入水者。熱為濕鬱也。風血相搏者。血為風動也。飲酒汗出當風者。風濕相合也。歷節病因。有是三者不同。其為從虛所得,則一也。

諸肢節疼痛。身體●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趙本。作 。沈尤金鑒同。魏作●。案此當作 。脈經。作 瘰。非。)

〔魏〕濕熱在體。風邪乘之,而歷節成矣!於是掣痛之勢如脫。甚不可奈。濕上甚而為熱。熱上甚而引風。風上甚而耗氣衝胸。頭眩短氣。溫溫欲吐,皆風邪熱邪濕邪。合為患者也。主之以桂枝芍藥知母湯。以桂枝防風麻黃生薑之辛燥。治風治濕。白朮甘草之甘平。補中。芍藥知母之酸寒苦寒。生血清熱,是風濕熱三邪。並除之法也。其間加附子。走濕邪於經隊中。助麻桂為驅逐。非以溫經也。況此方,乃通治風濕熱三邪之法。非 為瘦人出治也。肥人平日。陽虛於內者多。非扶助其陽氣,則邪之入筋骨間者。難於輕使之出。用附子于肥人。尤所宜也。勿嫌其辛溫,而云不可治血虛內熱之証也。瘦人陰虛。火盛之甚。加芍藥。減附子。又可臨時善其化裁矣!

案歷節,即痺論所謂行痺痛痺之類。後世呼為痛風。(丹溪有痛風論。見於格致余論。知是元以降之稱。)
三因直指。稱白虎歷節風是也。(白虎病。見於外台。引近效云:其疾晝靜而夜發。發即徹髓酸疼。乍歇。其疾如虎之嚙,故曰白虎病。此即歷節風也,而別為一証恐非。)蓋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所發。痛久則邪盛正弱。身體即 羸也。痺氣下注。腳腫如脫。上行則頭眩短氣。擾胃則溫溫欲吐。表裡上下皆痺,故其治亦雜揉。桂麻防風。發表行痺。甘草生薑。和胃調中。芍藥知母和陰清熱,而附子用知母之半。行陽除寒。白朮合於桂麻,則能祛表裡之濕,而生薑多用。以其辛溫。又能使諸藥宣行也。與越婢加朮附湯。其意略同。沈氏則謂脾胃肝腎俱虛非也。溫溫。金鑒。改作 。不必然。(詳見於傷寒論証義。)

桂枝芍藥知母湯方

桂枝(四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 麻黃(二兩) 生薑(五兩) 白朮(五兩) 知母(四兩) 防風(四兩) 附子(二兩炮。二兩趙作一枚)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案千金外台。防風湯七升。作一斗。二升。作三升。)
外台古今錄驗。防風湯。主身體四肢節解。疼痛如墮脫腫。案之皮急。頭眩短氣。溫溫悶亂如欲吐,即本方。去麻黃。

千金防風湯 主療與外台同。
於本方。無麻黃附子。有半夏杏仁芎 。

味酸則傷筋。筋傷則緩。名曰泄。鹹則傷骨。骨傷則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斷泄。營氣不通。衛不獨行。營衛俱微。三焦無所御。四屬斷絕。身體羸瘦。獨足腫大。黃汗出脛冷。假令發熱。便為歷節也。
(四屬。程作四肢。此條程魏接下烏頭溥為一條。非。)

〔徐〕此論飲食傷陰。致營衛俱痺。足腫脛冷。有類歷節。但當以發熱別之也。謂飲食既傷陰。然味各歸其所喜。政酸為肝之味。過酸則傷筋。筋所以束骨,而利機關。傷則緩漫不收。肝氣不斂,故名曰泄。鹹為腎之味。過鹹則傷腎。腎所以華發而充骨。傷則髓竭精虛。腎氣痿憊,故名曰枯。肝腎者人之本也。腎不榮,而肝不斂。根銷源斷,故曰斷泄。飲食傷陰。營先受之,乃營氣不通。營衛本相依。營傷衛不獨治。因循既久。營衛俱微。三焦所以統領內氣,而充貫四肢者也。失營衛之養,而無所恃以為御。御者攝也。四屬之氣。不相統攝而斷絕。四屬者。四肢也。元氣既憊。身體羸瘦。足尤在下陽氣不及。腫大脛冷。榮中氣鬱,則熱而黃汗。然此皆陰分病。非歷節。歷節挾外之濕邪,而重且痛也。唯外邪必發熱,故曰假令發熱,是表分亦有邪。從肌肉而歷關節。使為歷節。

〔尤〕虛病不能發熱。歷節則未有不熱者,故曰假令發熱。便為歷節。後水氣篇中又云:黃汗之病。兩脛自冷。假令發熱。此屬歷節。蓋即黃汗歷節,而又致其辨也。

〔鑒〕名曰斷泄之泄字。當是絕字。始與下文相屬,必是傳寫之訛。

案平脈法。林億注。四屬者,謂皮肉脂髓。成注亦同。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脈經作疼。痛不可屈伸,是。)

〔沈〕此寒濕歷節之方也。經謂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痺。此風少寒濕居多。痺於筋脈關節肌肉之間。以故不可屈伸疼痛,即寒氣勝者。為痛痺是也。所以麻黃通陽出汗散邪,而開痺著。烏頭驅寒而燥風濕。芍藥收陰之正。以蜜潤燥。兼製烏頭之毒。黃 甘草。固表培中。使痺著開而病自愈。謂治腳氣疼痛者,亦風寒濕邪所致也。

烏頭湯方 治腳氣疼痛不可屈節。(尤本治上有亦字。程金鑒刪治以下九字。案此後人所添。今從之。)

麻黃 芍藥 黃耆(各三兩) 甘草(炙) 川烏(五枚 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烏頭○案甘草原本及趙程魏金鑒並欠兩數俞徐沈尤並云三兩未知何據?
上五味 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納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盡服之。

張氏醫通云:烏頭善走入肝。逐風寒,故筋脈之急者,必以烏頭治之。然以蜜煎。取緩其性。使之留連筋骨。以利其屈伸。且蜜之潤。又可益血養筋。兼製烏頭燥熱之毒。千金大棗湯。治歷節疼痛。
於本方。去芍藥附子。加烏頭大棗生薑。

礬石湯 治腳氣衝 心。( 趙作沖。程本金鑒。不載此方。至篇末五方並刪。)

礬石(二兩○雜療方作半斤)
上一味。以漿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腳良。(此方雜療救卒死篇。無漿字。千金翼浸下。有洗字。)

〔尤〕腳氣之病。濕傷於下,而氣衝於上。礬石味酸澀性燥。能卻水收濕解毒。毒解濕收。上沖自止。

案千金論腳氣云:魏周之代。蓋無此疾。所以姚公集驗殊不殷勤。徐王撰錄。未以為意。外台蘇長史云:晉宋以前。名為緩風。古來無腳氣名。由此觀之。此方亦是宋以前人所附。非仲景原方明矣!程云凡仲景方經。証在前而方在後。未有方在前而証在後者,固然。

附方

古今錄驗續命湯 治中風痱。身體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處,或拘急不得轉側。(〔原注〕姚云與大續命同。兼治婦人產後去血者。及老人小兒。○案外台風痱門。載古今錄驗。西州續命湯,即是。冒昧下。有不識人三字。千金名大續命湯,而西州續命湯。主療與此同。無人參有黃芩。分兩亦異。主療與姚同。)

麻黃 桂枝 當歸 人參 石膏 乾薑 甘草(各三兩) 芎 杏仁(四十枚 千金用芎 三兩。外台麻黃三兩。芎 一兩。余各二兩。杏仁與本方同。俞本芎 一兩五錢。非)
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溫服一升。當小汗。薄覆脊憑幾坐。汗出則愈。不汗更服。無所禁。勿當風。並治但伏不得臥。咳逆上氣。面目浮腫。(浮。外台作洪。)

〔沈〕靈樞云:痱之為病。身無痛者。四肢不收。智亂不甚。其言微。甚則不能言,不可治,故後人仿此而出方也。

〔尤〕痱者。廢也。精神不持。筋骨不用。非特邪氣之擾,亦真氣之衰也。麻黃桂枝。所以散邪。人參當歸。所以養正。石膏合杏仁。助散邪之力。甘草合乾薑。為複氣之需,乃攻補兼行之法也。

案漢賈誼傳云:辟者一面病。痱者一方病。師古注。辟足病。痱風病也。聖濟總錄云:痱。字書病痱而發。肉非其肉者以身體無痛。四肢不收,而無所用也。樓氏綱目云:痱。廢也。痱,即偏枯之邪氣深者。以其半身無氣營運,故名偏枯。以其手足廢而不收,或名痱,或偏廢,或全廢,皆曰痱也。知是痱,即中風之謂。脈解篇。喑俳,即喑痱也。徐則謂痱者痺之別名。此說本喻氏法律。尤誤矣!外台本方煎法後云:范汪方。主病及用水升數。煮取多少。並同。汪云,是仲景方。本欠兩味。汪為東晉人,而其言如此。正知此亦仲景舊方。原本失載。宋臣因而附之也。

虞氏醫學正傳云:金匱要略本方。有石膏當歸。無附子防風防己。愚案本方。石膏當歸。固不可無,而附子防風防己。尤不可缺。此恐傳寫者之脫簡耳。簡案續命湯。千金外台所載。凡數十方。唯外台。風身體手足不隨門。古今錄驗。小續命湯方中。附子石膏並用。虞氏之言,不可從。

王氏古方選注云:古今錄驗者。其方錄于竹簡。從古至漢。始刊于金匱附方中。續命者。有卻病延年之功。案十六國春秋。有盧循。遺劉裕益智粽。裕乃答以續命湯。又歐陽修有細為續命絲之句。可征二字之謂延年矣!

千金三黃湯 治中風手足拘急。百節疼痛。煩熱心亂。惡寒經日。不欲飲食。(千金賊風門云:仲景三黃湯。拘急。作拘攣。○三因云:兼治賊風。偏風。猥退風。半身不遂。失喑不言。)
麻黃(五分) 獨活(四分) 細辛(二分) 黃耆(二分) 黃芩(三分)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一服小汗。二服大汗。心熱加大黃二分。腹滿加枳實一枚。
氣逆加人參三分。悸加牡蠣三分。渴加栝蔞根三分。先有寒加附子一枚。(心熱。千金作心中熱。千金翼。一枚下。有此仲景方。神秘不傳。八字。)

〔魏〕亦為中風正治,而少為變通者也。以獨活代桂枝。為風入之深者設也。以細辛代乾薑。為邪入於經者設也。以黃 補虛。以熄風也。以黃芩代石膏。清熱。為濕鬱於下。熱甚於上者設也。心熱加大黃。以泄熱也。腹滿加枳實。以開鬱行氣也。氣逆加人參。以補中益胃也。悸加牡蠣。防水邪也。渴加栝蔞根。以肅肺生津除熱也。大約為虛而有熱者言治也。先有寒,即素有寒也。素有寒則無熱可知。縱有熱,亦內真寒外假熱而已。云加附子,則方中之黃芩,亦應斟酌矣!此又為虛而有寒者言治也。

近效方朮附湯 治風虛頭重眩苦極。不知食味。暖肌補中。益精氣。(外台。此下。載甘草附子湯。主療風濕相搏。骨節疼痛。云云:三十餘字。)

白朮(二兩)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兩炙)
上三味。銼每五錢匕。薑五片。棗一枚。水盞半,煎七分。去滓溫服。

〔徐〕腎氣空虛。風邪乘之。漫無出路。風挾腎中濁陰之氣。厥逆上攻。致頭中眩苦至極。兼以胃氣亦虛。不知食味。此非輕揚風劑可愈,故用附子暖其水臟。白朮甘草。暖其土臟。水土一暖。猶之冬月井中。水土既暖。陽和之氣,可以立複,而濁陰之氣。不驅自下矣!

案外台風頭眩門。所載近效白朮附子湯。有桂枝而無生薑大棗。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日三。初服得微汗,即解。能食複煩者。將服五合以上愈。此本仲景傷寒論方,即是甘草附子湯也,而此所載。去桂加朮附子湯。且煎法及分兩。宋人所改。不知何以差謬如此。蓋孫奇等失之不檢也。

崔氏八味丸 治腳氣上入。少腹不仁。

乾地黃(八兩) 山茱萸 薯蕷(各四兩) 澤瀉 茯苓 牡丹皮(各三兩) 桂枝 附子(炮各一兩)
上八味末之。煉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尤〕腎之脈起於足,而入於腹。腎氣不治。濕寒之氣。隨經上入。聚於少腹。為之不仁,是非驅濕散寒之劑。所可治者。須以腎氣丸。補腎中之氣。以為生陽化濕之用也。

案外台腳氣不隨門。載崔氏方。凡五條。第四條云:若腳氣上入少腹。少腹不仁,即服張仲景八味丸。方用澤瀉四兩。附子二兩。桂枝三兩。山茱萸五兩。余並同於本書。舊唐經籍志。崔氏纂要方十卷。崔知悌撰。(新唐藝文志。崔行功撰。)所謂崔氏其人也。不知者或以為仲景收錄崔氏之方,故詳及之。

千金方越婢加朮湯 治肉極。熱則身體津脫。腠理開汗大泄。厲風氣。下焦腳弱。

麻黃(六兩) 石膏(半斤) 生薑(二兩) 甘草(二兩) 白朮(四兩) 大棗(十五枚)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惡風。加附子一枚炮。

案徐沈以厲風為癩。甚誤矣!外台引刪繁肉極論曰。凡肉極者。主脾也。脾應肉。肉與脾合。若脾病則肉變色。云云脾風之狀。多汗陰動傷寒。寒則虛。虛則體重怠惰。四肢不欲舉。不欲飲食。食則咳。咳則右脅下痛。隱隱引肩背,不可以動轉。名曰厲風,是也。又案千金肉極門。不見方云:方見七卷中,而今考之七卷中。腳氣門所載。越婢湯。有附子,故外台肉極門。引千金,亦有附子。煎法後云:一名起脾湯,而腳氣門越婢湯方後注云:此仲景方。本云:越婢加朮湯。又無附子。胡洽云:若惡風者。加附子一枚。多冷痰者。加白朮。蓋孫奇等。彼是湊合所錄,故與外台有少異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