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清 元簡


卷一 濕病脈証第二

論一首、脈証十二條、方十一首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 。(〔原注〕一作痙餘同。○沈柯魏並作痙是。玉函千金翼。反上有而字。)

〔徐〕此條與下條,即傷寒論。辨寒傷榮風傷衛法也。取以為 病剛柔之別。省文也。蓋 ,即痙。強直之謂也。 病必有背項強直等的証,故曰 ,即省文不言。但治 病。剛柔之辨。最為吃緊,故特首拈無汗反惡寒為剛。有汗不惡寒為柔。以示辨証之要領耳。

〔程〕 病者。以太陽病發汗太多。榮血已亡。風寒易中,故筋脈勁急。作剛柔二 也。寒邪內入於營。郁於肌膚,則發熱。凝其血脈,則無汗。無汗為表實。不應惡寒。今反惡寒者。以寒邪嚴厲。從衛入營。衛亦因之而不闔,故反惡寒也。其 故名曰剛。

案成無己曰。 當作痙。傳寫之誤也。 。惡也。非強也。今考。 。惡也。見張揖廣雅,而說文。痙。強急也。成說為是。聖濟總錄云。 又謂之痙者。痙 一類。古人特以強直名之。郭白 云。 是病名。痙是病証。楊氏直指方。李氏永類鈐方。遂立痙 門,皆不考耳。金鑒云:反惡寒之反字。衍文也。玩痙病之條。自知當惡寒也。今考甲乙經。引本條文。無反字,則知金鑒之說。有所據也。然錢氏溯源集云:發熱無汗。本應惡寒,而曰反惡寒者。不當惡之詞也。然而非也。以時頭熱面赤。目脈皆赤之見証。似乎熱甚,而仍身熱足寒。頭項強急而惡寒,故曰反也。反者。甚之之詞。依此解,則反字不必刪,而義自通。龐安時。作反不惡寒,亦不可從。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名曰柔 。

〔程〕風傷於衛,則發熱。開其腠理則汗出。汗出當惡寒。今不惡寒者。以風為陽邪。木性曲直和 。雖汗出,亦不惡寒。其 故名曰柔。

案程剛柔之解誤。徐則為柔軟之義。痙病以強急得名。豈有柔軟者乎。其說尤非。金鑒云:太陽病。發熱無汗惡寒。為實邪。名曰剛痙者。強而有力也。發熱汗出不惡寒為虛邪。名曰柔痙者。強而無力也。此注近是。然以有力無力。分剛柔者。未為得矣!蓋剛柔,乃陰陽之義。陰陽,乃虛實之謂。表實故稱以剛。表虛故稱以柔。神巧萬全方云:太陽病。發熱不惡寒無汗。為陽痙。發熱不惡寒汗出。為陰痙。又活人書云:剛痙屬陽痙。柔痙屬陰痙。活人續集解惑論云:合面而臥。為陰痙。仰目者。為陽痙。其義可見耳。

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曰 。為難治。(傷寒論玉函經脈經並無為難治三字。)

〔徐〕古人以強直為 。外証與傷寒相似。但其脈沉細,而項背反張。強硬如發癇狀為異耳。如前二條既以無汗有汗。分剛柔為辨。此複以脈沉細為辨。

溯源集云:邪在太陽。若中風之脈,則當浮緩。傷寒之脈,則當浮緊。此則同是太陽發熱之表症,而其脈與中風傷寒特異。反見沉細者。因邪不獨在太陽之表也,則表裡皆有風寒邪氣。浸淫於皮膚筋骨。臟腑經絡之間。非若中風傷寒之邪。先表後裡。以次傳變之可比,乃邪之甚,而病之至者,乃難治危惡之証也。所以金匱此條之下。有為難治三字。

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 。

〔鑒〕太陽病。當發汗。若發汗太過。腠理大開。表氣不固。邪氣乘虛而入。因成痙者,乃內虛所召入也,宜以桂枝加附子湯主之。固表溫經也。由此推之。凡病出汗過多。新產金瘡破傷。出血過多,而變生此証者,皆其類也。

溯源集云:生氣通天論云: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陽氣衰微。不能噓養其筋骨,故筋脈勁急,而成 。所以太陽篇云:太陽病,醫發汗,遂漏不止,四肢拘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之見症,雖又甚焉,亦理之相似者也。

張氏醫通云:真武湯。

夫風病下之則 。複發汗必拘急。

〔程〕風傷於衛。若下之虛其陰血。風乘其虛而陷於營血之中。血不榮筋。因作 。四肢為諸陽之本。複發汗以虛其陽,必令四肢拘急。

張氏醫通云:附子湯。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 。

〔鑒〕瘡家初起。毒熱未成。法當汗散。已經潰後。血氣被傷。雖有身痛表証,亦不可發汗。恐汗出血液愈竭。筋失所養。因而成痙,或邪風乘之,亦令痙也。

〔徐〕產後多致痙。陰虛液脫之故。產後誤汗下而致,或亦有之,故仲景不另出方。聽人消息。

張氏醫通云:芍藥甘草附子湯。
巢源。金瘡中風痙候云:夫金瘡痙者。此由血脈虛竭。飲食未複。未盈月日。營衛傷穿。風氣得入五臟受寒則痙。其狀口急背直、搖頭馬鳴、腰為反折、須臾大發、氣息如絕、汗出如雨,不及時救者,皆死。凡金瘡卒無汗者。中風也。邊自出黃汁者。中水也。並欲作痙。急治之。又腕折中風痙候云:夫腕折傷皮肉作瘡者。慎不可當風及自扇。若風入瘡內。犯諸經絡所致痙。痙者。脊背強直。口噤不能言也。案此後世所謂。破傷風也。其中水者,謂之破傷濕。(見三因方。)巢源。又有產後中風痙候。(附載於婦人產後病。)

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 病也。若發其汗者。寒濕相得。其表益虛,即惡寒甚。發其汗已。其脈如蛇。(〔原注〕一云:其脈 。○傷寒論。作目脈赤。獨頭面搖。無若發其汗以下二十五字。 病也。作為 也。玉函脈經。無若發其汗以下十七字。脈經作病發其汗已。其脈 如蛇。相得。程徐作相搏。 。趙本作滄滄。)

〔鑒〕諸家以剛柔二痙。列為首條。今以此為第一條者。蓋剛柔之辨。俱從此條分出。痙病之最備者,宜冠諸首。

〔程〕身熱頭熱。邪在太陽也。面赤目赤。(足陽明之正系目系。)邪在陽明也。頸屬陽明。項屬太陽。邪在二經,則頸項強急惡寒也。陽明之脈挾口,故卒口噤。太陽之脈。循背上頭,故頭獨搖。背反張也。此其人必汗下亡血之後,正氣已虛,而邪氣但勝於上。其足則寒。此痙病之証具見也。

〔鑒〕李曰。手三陽之筋。結入於頷頰。足陽明之筋。上挾於口。風寒乘虛。入其筋則攣,故牙關急而口禁。

〔尤〕寒濕相得者,汗液之濕,與外寒之氣,相得不解,而表氣以汗而益虛。寒氣得濕而轉增,則惡寒甚也。

〔沈〕其脈堅勁。動猶如蛇,乃譬掙紐奔迫之狀。

溯源集云:上文有脈無証。此條有証無脈。合而觀之。 病之脈証備矣!身熱者。風寒在表也。足寒者。陰邪在下也。頸項強急。背反張者。太陽之經脈四行。自巔下項。夾背脊,而行於兩旁。寒邪在經。諸寒收引。其性勁急。邪發則筋脈抽掣,故頸項強急。背如角弓之反張。所謂筋所生病也。惡寒者,寒邪在表,則當惡寒。在下焦而陽氣虛衰,亦所當惡也。時頭熱面赤目脈赤者,頭為諸陽之會。陽邪獨盛於上。所以足寒於下也。時者,時或熱炎於上,而作止有時也。頭面為諸陽之所聚,乃元首也。不宜動搖。因風火扇動於上,故獨頭面動搖。卒然口噤而不言也。

案金鑒云:若發其汗六句。與上文義不屬。與後之為欲解脈如故反伏弦者痙句。文義相屬,宜分于彼。然今考此六句。其意不明晰。疑是他篇錯簡。傷寒論亦無之,宜刪。

暴腹脹大者,為欲解。脈如故反伏弦者 。(沈本。脈上有其字。伏。玉函脈經。作複。)

〔程〕暴腹脹大為欲解。於理不順。脈伏弦,即後條伏堅之意。

〔鑒〕暴腹脹大者句。衍文也。當刪之。

夫 脈。按之緊如弦。直上下行。(〔原注〕一作築築而弦。脈經云。 家。其脈伏堅。直上下。○案脈經云:十二字。舊本大書。與原文同。今依趙本為細注。玉函脈經。作築築而弦。)

〔尤〕緊如弦,即堅直之象。李氏曰:上下行者,自寸至尺,皆見緊直之脈也。

〔鑒〕痙之為病。其狀勁急強直,故其脈亦勁急強直。按之緊。勁急之象也。如弦。直行之象也。

案緊。不散也。弦。不緩也。如字。當讀為而。玉函脈經可証。 病。有灸瘡難治。

〔徐〕治 。終以清表為主。有灸瘡者,經穴洞達。火熱內盛。陰氣素虧,即後栝蔞桂枝湯。葛根湯。嫌不遠熱。大承氣湯。更慮傷陰,故曰難治。

〔尤〕有灸瘡者,膿血久潰。穴俞不閉。婁全善云,即破傷風之意。蓋陰傷而不勝風熱。陽傷而不任攻伐也,故曰難治。
玉函經。栝蔞桂枝湯後。出一條云:脊強者,五痙之總名。其証卒口噤。背反張而螈 。諸藥不已。可灸身柱大椎陶道。案依此則痙病不必禁灸也。

太陽病。其証備。身體強KT KT 然。脈反沉遲。此為 。栝蔞桂枝湯主之。(玉函。無反字。)

〔尤〕太陽証備者,趙氏謂太陽之脈。自足上行。循背至頭項。此其所過之部,而為之狀者,皆是其証是也。KT KT 背強連頸之貌。沉本 之脈。遲非內寒,乃津液少,而營衛之行不利也。傷寒項背強KT KT 。汗出惡風者,脈必浮數。為邪風盛於表。此証身體強KT KT 然。脈反沉遲者,為風淫於外,而津傷於內,故用桂枝則同,而一加葛根。以助其散。一加栝蔞根。兼滋其內,則不同也。

〔沈〕此出柔痙之方也。雖不言有汗之柔痙。此用桂枝湯和營衛,而解太陽衛分之邪。栝蔞能清胸膈之熱。不出有汗風傷衛之大法,可以意會。

〔程〕KT KT 。俯仰不自如之貌。(按說文。KT 字。無鉤挑。有鉤挑者,乃幾案之幾字也。KT ,乃鳥之短羽。象小鳥毛羽未盛之形。飛KT KT 也,故鳧字從KT 。蓋形容其頸項強急之意。○簡案明理論。○KT 音殊。KT 。引頸之貌。KT 。短羽鳥也。短羽之鳥。不能飛騰。動則先伸引其頭爾。項背強者,動亦如之。非若幾案之幾而偃屈也。程注本於此為是。本事方。為幾足之義。三因方。作兀兀。証治準繩。引詩幽風。赤鳥幾幾為解。並不可從。)

栝蔞桂枝湯方

栝蔞根(二兩○程沈作三兩)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徐沈有炙字) 生薑(三兩○徐沈有切字) 大棗(十二枚○徐沈有擘字)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頃啜熱粥發。

案神農本經云:栝蔞根。治消渴身熱。煩滿大熱。
三因。栝蔞桂枝湯。治柔 身體強兀兀然。脈反沉遲。自汗。(即本方。)
又桂枝栝蔞根湯。治傷風汗下不解。鬱於經絡。隨氣湧泄。衄出清血,或清氣道閉。流入胃管。吐出清血。遇寒泣之。色必瘀黑者。於本方。加川芎等分。

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沖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 。葛根湯主之。

〔尤〕無汗而小便反少者,風寒濕甚。與氣相持。不得外達,亦並不下行也。不外達。不下行。勢必逆而上沖。為胸滿。為口噤不得語。馴至面赤頭搖。項背強直。所不待言,故曰欲作剛痙。葛根湯,即桂枝湯。加麻黃葛根,乃剛痙無汗者之正法也。

葛根湯方(三因。名葛根麻黃湯。)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桂(二兩去皮○傷寒論作桂枝當補枝字) 芍藥(二兩○趙作三兩非)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傷寒論有切字) 大棗(十二枚○傷寒論有擘字)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乙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湯法。將息及禁忌。(一斗。趙作七升非。)
柯氏來蘇集云:葛根味甘氣涼。能起陰氣,而生津液。滋筋脈而舒其牽引,故以為君。麻黃生薑。能開玄府腠理之閉塞。祛風而去汗,故以為臣。寒熱俱輕,故少佐桂芍。同甘棗以和裡。此于麻桂二湯之間。衡其輕重,而為調和表裡之劑也。葛根與桂枝。同為解肌和裡之藥,故有汗無汗。下利不下利,皆可用。與麻黃專於治表者不同。案神農本經曰:葛根氣味甘辛平。治消渴身大熱。起陰氣。柯氏以為發表生津之品。全本於本經,而剛痙所主,亦在乎此。實卓見也。徐沈諸家,皆以為解陽明之邪者,非。

為病。(〔原注〕一本。 字上。有剛字。)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 齒。可與大承氣湯。(玉函脈經。作剛痙為病,必上有其人二字。徐沈 。作介。)

〔程〕胸滿,即氣上沖胸之互文。臥不著席,亦反張之互詞也。龐安常曰。 病臥不著席者,小兒腰背去席二指。大人手側掌。為難治。邪在太陽則攣急。邪在陽明則口噤。靈樞經曰:熱而痙者死。腰折螈 噤齒也。(出熱病篇。) 。切齒也。噤之甚者則切。靈樞熱病篇。有嚙齒。當是 齒之類。病屬表屬虛。未可與承氣下也。當詳之。

〔鑒〕此申痙病入裡。以明其治也。痙病而更胸滿。裡氣壅也。臥不著席。反張甚也。腳攣急。勁急甚也,必 齒。牙緊甚也,此皆陽明熱盛灼筋。筋急而甚之象,故以大承氣湯。直攻其熱。非攻陽明之實也。
柯氏傷寒論翼云:六氣為病,皆能發熱。然寒與熱相因。暑與濕相從。獨燥與濕相反。濕病多得之地氣。燥病多得之內因。此病因之殊也。病機十九條。燥症獨無。若諸痙項強,皆屬於濕。愚竊疑之。今本論有痙濕之分。又曰: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 ,則 之屬燥無疑也。夫 以狀命名。因血虛而筋急耳。六氣為患,皆足以致 。然不熱則不燥。不燥則不成 矣!又云:治風寒。不惜津液。所以發汗太多。因致 者多矣!夫 本有由來。一經妄治,即奇形畢現。項背強KT KT ,是 之征兆,故用葛根。身體強,是 之已著,故用栝蔞根。臥不著席。腳攣急。口噤齒 ,是 之劇甚,故用大黃芒硝。無非取多津液之品。以滋養陰血。不得與當汗不汗者同例也。

大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 濃朴(半斤炙去皮) 枳實(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納大黃。煮取二升。去滓。納芒硝。更上火微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止服。(火微。宋版傷寒論。作微火。)
三因。大承氣湯。治剛 云云:以陽明養宗筋。陽明者胃也︰風濕寒入於胃,則熱甚。宗筋無以養故急。直利陽明。以治其能養也。

案甲乙經云:剛痙。太陽中風。感於寒濕者也。其脈往來進退。以沉遲細。異於傷寒熱病。巢源千金並云:風邪傷於太陽經。複遇寒濕,則發痙也。於是成無己以降,皆宗其說。無複異論焉。特至張介賓則云:病在筋脈。筋脈拘急。所以反張。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筋攣也。柯氏因而以燥証斷之。其說固確矣,故徐沈諸家。凡以寒濕注之者,皆不可憑也。
徐氏蘭台規範云。 病乃傷寒壞証。小兒得之。猶有愈者,其餘則百難療一。其實者,或有因下而得生。虛者竟無治法。金匱諸方。見效絕少。

案千金方云:病發身軟時醒者,謂之癇也。身強直。反張如弓。不時醒者,謂之痙也。此癇痙之辨也。所謂癇,即聖惠方以降。稱驚風。(急驚,即陽癇。慢驚,即陰癇。)二証自判然矣!
沈云:方中行傷寒條辨。謂小兒角弓反張。手足抽搦。後世兒科。總名驚風誤治。謂非驚風,亦為痙病。余詳此乃少陰少陽。客熱所至。為驚為螈。感冒熱邪所致。實非驚風。並非痙,故詳及之。沈此說極是。惜似不知驚風即是古之癇焉。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原注〕一作緩)者,此名濕痺。(〔原注〕玉函云:中濕。)濕痺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尤〕濕為六淫之一,故其感人,亦如風寒之先在太陽。但風寒傷於肌腠,而濕則流入關節。風脈浮。寒脈緊,而濕脈則沉而細。濕性濡滯,而氣重著,故亦名痺。痺者,閉也。其人平日土德不及,而濕動於中。由是氣化不速,而濕侵於外。外內合邪。為關節疼痛。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治之者,必先逐內濕,而後可以除外濕,故曰:當利其小便。東垣亦云: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然此為脈沉而小便不利者設耳。若風寒在表。與濕相搏。脈浮惡風。身重疼痛者,則必以麻黃白朮。薏苡杏仁。桂枝附子等。發其汗為宜矣!

溯源集云:夫濕者,六氣之一也。然一氣之中。猶有別焉。霧露之氣。為升於地之輕清而上騰者,故為濕中之清。傷人皆中於上。雨雪泥水之濕。為著於地之重濁而在下者,為濕中之濁。傷人皆中於下。經云:清邪中上。濁邪中下。所以金匱要略云:濕傷於下。霧傷於上。霧傷皮腠。濕流關節也,亦稱太陽病者,以風寒暑濕之邪,皆由衛氣不密。其氣得從皮毛而入。以營衛皆屬太陽故也。關節。筋骨肢節之間也。以雨露水濕之氣。因衛陽不能外固。由太陽,而流入於關節筋骨之間。致肢節疼痛,而煩擾不寧。其脈沉而細者,寒濕流於皮肉筋脈之間。血凝氣滯。營衛不快于流行也。寒濕內淫,則三焦不能施化。氣化不得流行。其人小便不利,是以水穀不能泌別。濕氣流溢於大腸,故大便不得燥結,而反快也。若此者,不必以燥濕為治。其濕氣淫溢。非燥濕之所能勝,故但當利其小便。小便利,則谷水分而濕淫去矣!此條蓋論雨雪泥水。地氣之濕,乃濕中之濁者,故曰:但當利其小便。若霧露之清邪,即當以微似汗解之矣!然利小便句。當察其脈証機宜。未可泛然以淡滲為治也。脈既沉細。關節已疼,而小便不利,則陰寒可知。自當以寒濕為治。責之下焦無火。膀胱之氣化不行,則五苓散。及甘草附子湯之類。當意在言表。
活人書云:若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當利其小便,宜甘草附子湯。五苓散。至真要論云:治濕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醫說引信效方云:春夏之交。人病如傷寒。其人汗自出。肢體重痛。轉仄難。小便不利。此名風濕。非傷寒也。陰雨之後卑濕,或引飲過多。多有此証。但多服五苓散。小便通利。濕去則愈。切忌轉瀉發汗。小誤必不可救。初虞世云:醫者不識。作傷風治之。發汗下之必死。案此蓋與本條之証同。附以備考。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原注〕一云疼煩。)發熱。身色如熏黃也。(玉函。作一身疼煩。)

〔程〕脾主身之肌肉。濕為寒邪。郁於肌中不得散,則一身盡疼發熱也。陽明瘀熱,則黃色鮮明如橘子。太陰寒濕,則黃色黧暗如煙熏。
成無己云:身黃如橘子色者,陽明瘀熱也。此身色如似熏黃,即非陽明瘀熱。身黃發熱者,梔子柏皮湯主之。為表裡有熱,則身不疼痛。此一身盡疼。非傷寒客熱也。知濕邪在經,而使之。脾惡濕。濕傷則脾病而色見,是以身發黃者,為其黃如煙熏。非正黃色也。張卿子云:濕熱,即梔子柏皮湯証也。此白朮附子湯症。溯源集云:濕邪充塞。浸灌於表裡肌肉肢節之間。所以一身盡疼,而身色如熏黃也。熏黃者,如煙熏之狀。黃中帶黑,而不明潤也。蓋黃家有陰陽之別。陽黃則明潤。陰黃則黑暗,而無光澤。身如橘子色者,濕熱停蓄所致。屬陽黃。此一身盡疼。已屬寒濕之邪。流於關節,而身色如似熏黃,即陰黃之屬也。當於寒濕中求之。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或胸滿。小便不利。(〔原注〕一云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得飲,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 (不利。玉函。作利。脈經。無煩字。似是。龐氏總病論。煩作故。神巧萬全方。胎。作苔。胸上。作胸中。)

〔程〕濕為陰邪。陰邪客於陰,則陽上越,而不行於腠理肌肉,故但頭汗出。背為陽。寒濕勝則陽虛,故背強。欲得被覆向火也。若當表邪未解之時。誤以陽明內濕之熱。上越之頭汗,而早下之,則虛其胃。濕干於胃,則噦。寒客於上,則胸滿。亡其津液,則小便不利。以寒濕在上,故舌上如苔而實非苔也。丹田有熱者,以下後裡虛。上焦陽氣。因虛而陷於下焦。為丹田有熱。表中寒氣。乘虛而客於胸上。為胸上有寒。唯其丹田有熱,則渴欲飲水。胸上有寒。不能散水。雖得水,而不能飲,故口燥煩也。

〔魏〕口但燥,而心發煩。

溯源集云:舌上如苔者,若熱邪入胃,則舌上或黃或黑,或芒刺,或干硬,或燥裂,皆苔也。此云如苔,乃濕滑而色白。似苔非苔也。此因寒濕之邪。陷入於裡,而在胸膈。命門之真陽。不得上升,而在下焦。上下不通,故曰丹田有熱。胸中有寒。下焦之真火。既不得上達,即所謂清陽不升,是下焦無蒸騰之用。氣液不得上騰,而為涕唾,故渴。又以寒濕在胸。道路阻絕,故雖欲得水,而不能飲,則口燥而煩渴也。仲景雖不立治法。然以理推之。下文之桂枝附子湯。甘草附子湯,即其治也。前人擬小陷胸湯。恐非其治,即五苓散理中湯雖近於理。猶未盡善。(案以上三方。見張卿子注。)何也?以但能溫中而不能解外,故必以用桂枝者為妥也。

案胸上有寒。丹田有熱。諸注欠詳。第程錢二氏。義似稍通。然猶未清晰。因考此寒熱互誤。黃連湯條云: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邪氣,即寒也。方中用乾薑桂枝。其義可見耳。他諸瀉心湯。烏梅丸之類。悉為上熱下冷設。巢源有冷熱不調之候云:陽並於上,則上熱。陰並於下,則下冷,而無上冷下熱之証。其故何也?蓋火性炎上。水性就下。病冷熱不調,則熱必浮於上。寒必沉於下,是所以無下熱上冷之候也。凡誤下之証。下焦之陽驟虛。氣必上逆,則上焦之陽。反因下而成實。以火氣不下行,故為上熱下冷之証。此條証亦然。舌上如苔而口燥者,上熱之征。渴欲得飲,而不能飲者,下冷之驗。與厥陰病。心中疼熱。飢而不能食。雖有飲食之別。其理則一也,故如此証,亦必非寒熱錯雜之劑,則難奏效。學人宜致思焉。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原注〕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尤〕濕病在表者宜汗。在裡者宜利小便。苟非濕熱蘊積成實。未可遽用下法。額汗出微喘。陽已離而上行。小便利。下利不止。陰複決而下走。陰陽離決,故死。一作小便不利者死。謂陽上游,而陰不下濟也,亦通。

〔鑒〕李瑋西云:濕家當利小便。以濕氣內瘀。小便原自不利,宜用藥利之。此下後裡虛。小便自利。液脫而死,不可一例概也。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傷寒論。玉函。脈經。冒問曰二字。蓋。作答曰二字。玉函。雨下。有溜字。濕氣在。作濕氣仍在。脈經。作濕氣續在。玉函。脈經。醫。作師。成本。作似欲汗出。)

〔徐〕此言風濕當汗解,而不可過也。謂風濕相搏疼痛。原當汗解。值天陰雨,則濕更甚。可汗無疑,而不愈何故。

蓋風性急。可驟驅。濕性滯。當漸解。汗大出則驟風去,而濕不去,故不愈。若發之微,則出之緩。緩則風濕俱去矣!然則濕在人身。粘滯難去。驟汗且不可,而況驟下乎,故前章曰。下之死。此但云不愈。見用法不當,而非誤下比也。

〔程〕茲條為治濕汗之嚴律。
王宇泰云:風濕宜汗。桂枝加白朮黃 防己湯。張卿子云:風濕相搏。法當汗出而解。如麻黃加朮湯。使微微蒸發。表裡氣和。風濕俱去。

濕家病。身疼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納藥鼻中則愈。(〔原注〕脈經云:病患喘,而無濕家病以下。至而喘十三字。○案十三字。當作十一字。傷寒論。作濕家病。身上疼痛。)

〔沈〕此濕淫於上。與濕從下受不同也。濕邪感于太陽。與肺氣相合。氣鬱於表,故身疼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也。邪居於表,故脈大。自能飲食者,腹中和而無病。當責病在頭中寒濕。寒濕者,以濕屬陰故也。蓋鼻為肺竅。肺氣受濕,則鼻塞,故當納藥鼻中。搐去黃水。俾肺氣通調。大氣一轉。肌腠開而濕痺解矣!

〔魏〕瓜蒂散方。瓜蒂上一味。為末吹鼻中。

溯源集云:病淺不必深求。毋庸製劑。但當以辛香開發之藥。納之鼻中。以宣泄頭中之寒濕則愈。朱奉議及王氏準繩。俱用瓜蒂散。

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朮湯。發其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鑒〕趙良曰。濕與寒合。令人身疼。大法表實成熱,則可發汗。無熱是陽氣尚微。汗之恐虛其表,是証雖不云熱,而煩以生。煩由熱也。所以服藥。不敢大發其汗。且濕亦非暴汗可散。用麻黃湯治寒。加朮去濕。使其微汗耳,不可火攻。火攻則增其熱,必有他變。所以戒人慎之。
喻昌曰。麻黃加朮,則雖發汗。不至多汗,而術得麻黃。並可以行表裡之濕。

〔程〕若以火攻之,則濕熱相搏。血氣流溢。迫而為衄。郁而為黃。非其治法。

麻黃加朮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案據麻黃湯本方當一兩) 杏仁(七十個去皮尖) 白朮(四兩○案術分蒼白始出於名醫別錄此白字後人所加宜刪)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三因。麻黃白朮湯。治寒濕身體煩疼。無汗惡寒發熱者。(即本方。)

千金翼 治多睡。欲合眼,則先服以止睡方。
麻黃(去節) 白朮(各五兩) 甘草(一兩炙)
上三味。以日中時。南向搗篩為散。食後以湯服方寸匕。日三服。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玉函。脈經。作日晡即劇。非。)

〔鑒〕病者,謂一身盡痛之病患也。濕家一身盡痛。風濕亦一身盡痛。然濕家痛,則重。著不能轉側。風濕痛,則輕。掣不可屈伸。此痛之有別者也。濕家發熱早暮不分微甚。風濕之熱。日晡所必劇。蓋以濕無來去,而風有休作,故名風濕。原其由來,或為汗出當風,或為久傷取冷。相合而致,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發散風濕。可與也。明矣!

〔尤〕痙病非風不成。濕痺無寒不作,故以麻黃散寒。薏苡除濕。杏仁利氣。助通泄之用。甘草補中。予勝濕之權也。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方

麻黃(去節半兩湯泡○案外台作四兩無湯泡二字是) 甘草(一兩炙○案外台作二兩是) 薏苡仁(半兩○案外台作半升是) 杏仁(十個去皮尖炒○案外台作二兩無炒字徐沈亦刪炒是)
上銼麻豆大。每服四錢匕。水盞半。煮八分。去滓。溫服。有微汗避風。

案此方劑小,而煎法與諸方異。蓋後人所改定。外台腳氣門所載卻是原方。(分兩注於各藥下。)云:濕家始得病時。可與薏苡麻黃湯。(引古今錄驗。)方後云: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汗出即愈。濕家煩疼,可以甘草麻黃湯發汗。不瘥更合。飲家。加白朮四兩。名白朮麻黃湯,是也。薏苡。本經云:治風濕痺。別錄云:除筋骨中邪氣。本方証。比之于麻黃加朮湯証。濕邪滯著較深,故用此等品。

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

〔鑒〕脈浮,風也。身重,濕也。寒濕則脈沉。風濕則脈浮。若浮而汗不出惡風者。為實邪。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汗之。浮而汗出惡風者。為虛邪,故以防己白朮。以去濕。黃 甘草。以固表。生薑大棗。以和營衛也。趙良曰。身重,乃風濕在皮毛之表,故不作疼。虛其衛氣,而濕著為身重,故以黃 實衛。甘草佐之。防己去濕。白朮佐之。然則風濕二邪。無散風之藥何耶。蓋汗多。知其風已不留。以表虛而風出入乎其間。因之惡風爾。惟實其衛。正氣壯則風自退。此不治而治者也。

〔尤〕風濕在表。法當從汗而解,乃汗不得發,而自出。表尚未解,而已虛。汗解之法,不可守矣,故不用麻黃。出之皮毛之表,而用防己。驅之肌膚之裡。然非 朮甘草。焉能使衛陽複振,而驅濕下行哉。

防己黃耆湯方

防己(一兩○案千金外台作四兩是) 甘草(半兩炒○案水氣病篇炒作炙外台作一兩是) 白朮(七錢半○案千金作三兩是) 黃耆(一兩一分去蘆○案千金外台作五兩是)
上銼麻豆大。每抄五錢匕。生薑四片。大棗一枚。水盞半,煎八分。去滓溫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黃半兩。○胃中不和者。加芍藥三分。○氣上沖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陳寒者。加細辛三分。○服後當如蟲行皮中。從腰下如冰。後坐被上。又以一被繞腰下。溫令微汗瘥。(冰趙本。作水。繞腰下。趙徐沈金鑒。作繞腰以下。)

案此方分兩煎法,亦系于後人改定。千金卻是原方。作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云:上六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服了坐被中。欲解如蟲行皮。臥取汗。千金。無方名。脈經。作防己湯。活人書。名漢防己湯。

溯源集云:脈浮汗出惡風。似乎風邪在表。應用桂枝,而仲景又偵知其衛氣已虛。皮膚不密。毛孔不閉。所以汗出惡風,乃濕家之表虛者,故用防己利水。以黃 固表。白朮甘草。燥濕補中而已,皆因其表氣已虛。衛陽不固。並微似汗之桂枝,亦不輕用矣!非用意淵深,而能製方若是耶。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大便堅。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渴下。千金翼。有下已二字。外台。有下之二字。太陽下編。若下有其人二字。堅作硬。宋版注。一云:臍下心下硬。脈經。作去桂加朮附子湯,是。)

〔鑒〕謂此風濕之病。雖得之傷寒八九日,而不嘔不渴,是無傷寒裡病之証也。脈浮虛澀,是無傷寒表病之脈也。脈浮虛。表虛風也。澀者濕也。身體煩疼。風也。不能轉側。濕也,乃風濕相搏之身體疼痛。非傷寒骨節疼痛也。與桂枝附子湯。溫散其風濕。從表而解也。若脈浮實者,則又當以麻黃加朮湯。大發其風濕也。如其人有是証。雖大便硬小便自利,而不議下者。以其非邪熱入裡之硬,乃風燥濕去之硬,故仍以桂枝附子湯。去桂枝者。以大便堅小便自利。不欲其發汗。再奪津液也。加白朮者。以身重著濕在肌分。用以佐附子。逐水氣於皮中也。

〔尤〕脈浮虛而澀。知風濕外持,而衛陽不正,故以桂枝湯。去芍藥之酸收。加附子之辛溫。以振陽氣,而敵陰邪。若大便堅。小便自利。知其在表之陽雖弱,而在裡之氣猶冷,則皮中之濕。自可驅之於裡。使從水道而出。不必更發其表。以危久弱之陽矣,故於前方。去桂枝之辛散。加白朮之苦燥。合附子之大力健行者。于以並走皮中,而逐水氣,亦因勢利導之法也。

案去桂加白朮之義。未得其詳。沈云:若中虛邪陷。逼迫津液。偏滲前陰。不潤腸間,則大便堅。小便自利。所以去走表之桂枝。加白朮。安中而生營血津液。滋潤腸間之燥耳。白朮潤燥。恐誤。

溯源集云:濕在裡,則小便不利。大便反快。大便硬則濕不在裡。小便利,則濕氣已去。不須汗泄,故去桂枝。想風濕之後,寒濕之餘氣未盡。身體尚疼。轉側未便,故仍用去桂枝之白朮附子湯也。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 生薑(三兩切)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溯源集云:風邪。非桂枝不能汗解。寒邪。非附子不足以溫經。非生薑,亦不能宣發。甘草大棗。緩薑附之性。助桂枝而行津液也。此方乃太陽上編誤下之後,脈促胸滿微惡寒之桂枝去芍藥湯,而加附子。非汗後遂漏不止之桂枝加附子湯也。桂枝附子湯,乃去芍藥者,故另立一名,而無加字。桂枝加附子湯,乃不去芍藥者,即于桂枝全湯中加入,故多一加字。觀仲景立法處方。無不各有深意。
三因朮附湯。治冒雨濕著於肌膚。與胃氣相並,或腠開汗出。因浴得之。(即於本方。加白朮茯苓。)

白朮附子湯方

白朮(二兩)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一兩半切) 大棗(六枚)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三服。一服覺身痺。半日許再服。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即是朮附並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故耳。(太陽下編。白朮四兩。附子三枚。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擘。外台同。魏云如冒。法律。改為如 。不敢從。)

溯源集云:即朮附湯也。因承上文桂枝附子東加減,故云去桂枝加白朮湯也。古方術上。無白字,故稱朮附湯。(成本傷寒論。誤附桂枝加附子湯後。)方中用附子二枚。古之附子,乃山野所生,或小於今之種蒔者,亦未可為定法。恐是後人傳寫之誤。以愚意度之。當以應用之分兩為度。桂枝四兩,即宋之一兩八分。元則較重於宋。今更重矣!生薑三兩,即宋之八錢。附子若用一枚。約重一兩二三錢。炮過可得乾者三錢半。若分三次服,亦不為過。前人有古方不可治今病之說,皆不知古今斤兩不同故也。
三因。生附白朮湯。治中風濕。昏悶恍惚。脹滿身重。手足緩縱。 自汗。失音不語。便利不禁。(於本方。乾薑。代生薑。去大棗。)
曾氏活幼口議云:朮附湯。治小兒臟腑虛寒。泄瀉洞利。手足厥冷。(即本方。乾薑代生薑。去大棗。)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疼煩。成本傷寒論。作煩疼。)

〔沈〕此陽虛邪盛之証也。風濕傷於營衛。流於關節經絡之間。邪正相搏。骨節疼煩掣痛。陰血凝滯。陽虛不能輕蹺,故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也。衛陽虛而汗出。裡氣不足,則短氣而小便不利。表陽虛而惡風不欲去衣。陽傷氣滯,故身微腫。然表裡陰陽。正虛邪實,故用甘朮附子。助陽健脾除濕。固護而防汗脫。桂枝宣行營衛。兼去其風,乃補中有發。不驅邪而風濕自除。蓋風濕証。須識無熱自汗。便是陽氣大虛。當先固陽為主。
喻氏尚論篇云:此條複互上條之意,而辨其症之較重者。痛不可近。汗出短氣。惡風不欲去衣。小便不利,或身微腫。正相搏之最劇處。方氏條辨云,或未定之詞。身微腫濕外薄也。不外薄則不腫,故曰或也。

甘草附子湯方

甘草(二兩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 白朮(二兩) 桂枝(四兩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出複煩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為妙。(妙。宋版傷寒論。作始。徐沈作佳。)

徐氏方論云:此與桂枝附子湯証。同是風濕相搏。然後彼以病淺寒多,故肢體為風濕所困,而患止軀殼之中。此則風濕兩勝。挾身中之陽氣,而奔逸為災,故骨節間。風入增勁。不能屈伸。大傷其衛,而汗出短氣惡風。水亦乘風作勢,而身微腫。其病勢方欲擾亂於肌表。與靜而困者不侔矣!此方附子除濕溫經。桂枝祛風和營。術去濕實衛。甘草補諸藥,而成斂散之功也。

溯源集云:雖名之曰甘草附子湯。實用桂枝去芍藥湯。以汗解風邪。增入附子白朮。以驅寒燥濕也。
千金:腳氣門。四物附子湯,即是。後方云:體腫者。加防己四兩。悸氣小便不利。加茯苓三兩。既有附子。今加生薑三兩。三因方。名之六物附子湯。外台。載古今錄驗附子湯,即本方。
三因桂枝附子湯。主療同本條。(即本方。)

太陽中 。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前開板齒燥。若發其汗,則其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傷寒論。作口開前板齒燥。諸家注本亦同,宜改。傷寒論。惡寒甚上。無其字。玉函脈經。作發熱益甚。脈經。淋上。有複字。)

〔程〕內經曰:先夏至為病溫。後夏至為病暑。又曰: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以其太陽受病。與傷寒相似,亦令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也。內經曰:寒傷形。熱傷氣。氣傷則氣消,而脈虛弱。所以弦細芤遲也。小便已毛聳者。陽氣內陷。不能衛外。手足亦逆冷也。勞動則擾乎陽,故小勞身即熱也。內經曰:因於暑汗。煩則喘喝,故熱盛則口開。口開則前板齒燥也。發汗虛其陽,則惡寒甚。溫針動火邪,則發熱甚。下之亡津液,則淋甚也。(案此注本於成氏。)

溯源集云:太陽中 ,而發熱惡寒。不云汗出,而又不渴,是以知其非陽邪獨盛之 也。脈弦則陰邪勁急。細則元氣已虛。芤則脈空。遲則為寒。小便已洒洒然毛聳者。小便雖通。其莖中艱澀可知。衛陽已虛。惡寒之狀可見,乃下焦無火。氣化不快于流行也。四肢為諸陽之本。手足逆冷者,是陽虛而氣不達於四肢也。

凡此皆陰寒無火之脈症也。小有勞身即熱者。起居動靜間。小有勞動,即擾動其陽氣,而虛邪伏暑,即因之而發熱也。口開前板齒燥者。脈雖弦細芤遲。症雖手足逆冷。以小勞而鼓動其陽邪。身熱而枯燥其津液。雖不渴,而板齒燥矣!若發其汗,則衛陽愈虛。陽虛則生外寒,故惡寒甚。若加溫針,則火力內攻,必反助其暑熱之陽邪,故發熱甚。邪不在裡,而數下之。適足以敗壞真陽。使下焦愈冷。氣化不行。小便艱澀而淋甚也。
喻氏醫門法律云:夏月人身之陽。以汗而外泄。人身之陰以熱而內耗。陰陽兩俱不足。仲景於中 。禁汗下溫針。汗則傷其陽。下則傷其陰。溫針則引火熱內攻,故禁之也,而其用藥。但取甘寒生津保肺。固陽益陰為治。此等關系最鉅。○傷寒選錄云:徐氏曰:此條無治法。東垣以清暑益氣湯主之。所謂發千古之秘也。

案醫壘元戎。黃耆湯。治中 。脈弦細芤遲。人參、白朮、黃 、甘草、茯苓、芍藥、生薑、各等分。正為此條証設。東垣方有黃柏。專治長夏濕熱之証。與本條之証自別。

太陽中熱者。 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傷寒論。渴下。有也字。無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八字。以此條揭中 之首。沈本金鑒,亦舉之首條。玉函脈經。無加人參三字。)

〔沈〕此言正暑病也。邪之傷人。無有不從皮毛而入,故曰太陽中熱。

〔鑒〕汗出惡寒。身熱而渴。頗似太陽溫熱之病。但溫熱無惡寒。以熱從裡生,故雖汗出而不惡寒也。中 暑邪由表而入,故汗出惡寒也。究之於渴。溫熱之渴。初病不過欲飲。中 之渴。初病即大引飲也。用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者。蓋以益氣為主。清暑熱次之也。李 曰。熱傷氣。氣泄則汗出。氣虛則惡寒。熱蒸肌腠則身熱。熱傷津液則作渴。此惡寒身熱。與傷寒相類。然所異者。傷寒初起。無汗不渴。中 初起,即汗出而渴也。

溯源集云。 者盛夏暑熱中之邪氣也。此條先言本証之情形如此,而以中熱二字。通解 字之義,即內經熱論所謂病暑也。王肯堂云:中 中暑中熱。名雖不同。實一病也,謂之 者。暑熱當令之時。其氣因暑為邪耳。非即夏月暑熱當令之正氣也,即熱論所謂。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是也。 乃暑熱之邪。其氣本熱。不待入裡,故中人即渴也。 為夏至以後之病。陽極陰生之後,陰氣已長。當暑汗大出之時。腠理開張。衛陽空疏。表氣已虛。不能勝受外氣,故汗出惡寒也,是熱邪乘腠理之虛,而為 証也,故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即用石膏。以治時令暑熱之邪。又加人參。以補汗出之表虛。添津液而治燥渴也。(案錢氏辨潔古東垣中暑中熱之誤。甚詳。然非本條之所干。且文詞繁冗,故不載此。)

案淮南人間訓云:夫病溫而強之食。病 而飲之寒。此眾人之所以為養也。可見古溫 對言也,而說文。 傷暑也。
玉篇。中熱也。以此推之。中 之中字似贅。然而先賢立命,必有令人不可思議者,宜置而不論焉。

白虎加人參湯方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太陽上編有綿裹二字諸本同) 甘草(二兩○太陽上篇有炙字諸本同) 粳米(六合) 人參(三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程〕白虎。西方神名也。其令為秋。其政清肅。涼風至白露降,則溽暑潛消。以此湯有徹暑熱之功。行清肅之政,故以白虎名之。表有熱者。散以石膏之辛寒。裡有熱者。降以知母之甘苦。熱則氣傷。人參用以生津而益氣。石膏過於寒涼。甘草粳米之甘。用以和胃補中。共除中熱,而解表裡。

案直指方。竹葉石膏湯。治伏暑內外熱熾。煩躁大渴。正是與本條用白虎之証同。

太陽中 。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湯主之。(傷寒論。玉函。脈經。無一物瓜蒂湯主之七字。)

〔程〕脈虛身熱。得之傷暑。此証先中於熱。再傷冷水。水氣留於腠理皮膚之中,則身熱疼重也。與瓜蒂湯。以散水氣。

〔鑒〕李 曰。中 邪在表,故身熱。傷冷水,故身疼重。暑傷氣。氣虛故脈微弱也。

溯源集云。 症三條。有本証變証之不同。此條言其變証。身熱太陽之証也。不言汗出惡寒者。邪氣較輕於前也。疼重者。身體重而疼痛也。傷寒則有身疼腰痛。骨節疼痛之証,而濕家亦有筋骨煩疼。一身盡疼。關節疼痛之証。此以中暑之陽邪,而亦有此寒濕之証,是或飲冷水,或以冷水盥濯。水寒留著。滲入皮中所致也。中暑之脈本虛。又以水寒所傷,故尤見微弱也。論中不立治法,而金匱要略。有一物瓜蒂湯主之。王肯堂云:瓜蒂一物散,或曰。五苓散。愚竊以理推之。若暑邪盛,而表証甚者。當以瓜蒂之苦寒。上湧下泄。使水去而表邪亦去。以因吐得汗。有發散之義故也。若身熱微而表証少。但脈微弱,而疼重。水行皮中者,則水寒較勝。自當用五苓散。使從水道氣化而出可也。

一物瓜蒂湯方

瓜蒂(二七個○趙本七作十)
上銼。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頓服。

〔程〕本草云:瓜蒂味苦寒。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腫。用之以散皮膚水氣苦寒又可勝熱也。

案此方與証不對。恐是錯出。傷寒論。玉函。脈經。並不載,可以為佐証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