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經原旨

清 薛雪


卷五 疾病第十二 寒熱

人身非常溫也,非常熱也。為之熱而煩滿者,(非素所有,故曰非常。)
陰氣少而陽氣勝,故熱而煩滿也。(陰虛者陽必湊之。陽邪實於陰分,故熱而煩滿。)
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氣也。(寒 從中生者,無所因而寒者,寒生於中也。)
是人多痺氣也。陽氣少,陰氣多,故身寒如從水中出。(痺者,正氣不行也。陽少陰多,則榮衛不能充達,故寒從中生,所謂寒痺之屬。)
人有四肢熱,逢風寒如灸 如火者,(凡有內熱而風寒外束之,則熱必愈盛,故如灸如火也。)
是陰氣虛,陽氣盛。四肢者,陽也,兩陽 相得而陰氣虛少,少水不能滅盛火,而陽獨治。(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風者,陽氣也。以四肢之熱,而逢風於外,是謂兩陽相得,況乎陰氣衰少,則水不勝火,故病為陽獨治,治言王也。)
獨治者,不 能生長也,獨勝而止耳。(陽獨治者,孤陽也,故不能生長而止能為熱耳。)
逢風而如灸如火者,是人 當肉爍也。(肉者,陰也。陽盛則傷陰,故令人肌肉消爍。)
人有身寒,湯火不能熱,濃衣不能溫,然不凍 栗,是為腎氣素勝,以水為事,太陽氣衰,腎脂枯不長,一水不能勝兩火。腎者水也,而生於骨,腎不生則髓不能滿,故寒甚至骨也。(腎氣素勝者,必恃勝而多欲,故以水為事。太陽者,少 陰之表,陰中之陽也。欲多則精傷於腎而脂枯不長,脂枯則水不勝火,火勝則腎水愈虛,骨髓不充,氣涸 於內,故寒甚至骨也。)
所以不能凍栗者,肝,一陽也,心,二陽也,腎,孤臟也,一水不能勝二火,故不 能凍栗,病名曰“骨 痺”,是人當攣節也。(肝有少陽之相火,心為少陰之君火,腎,一水也。一水已竭,二火猶存,是陰氣已 虛於中,而浮陽獨勝於外,故身骨雖寒而不至凍栗,病名“骨痺”。然水不勝火,則筋骨皆失所滋,故肢節 當為拘攣。)
人之肉苛者,雖近於衣絮,猶尚苛也,是謂何疾?(苛者,頑水沉重之謂。苛,音呵。)
是為營 氣虛,衛氣實也。營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營衛俱虛則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與志不相有曰“ 死”。(不仁,不知痛癢寒熱也。不用,不能舉動也。榮氣者,陰氣也,主裡;衛氣者,陽氣也,主表,上 言衛氣實者,言肌肉本無恙也;下言衛氣虛者,正言衛氣之病也。營衛俱虛,則血氣俱病,血虛故為不仁,氣虛故為不用。人之身體在外,五志在內,雖肌肉如彼,而神氣失守,則外雖有形而中已 無主,若彼此不相有也,故當死。)
有病熱而有所痛者也。病熱者,陽脈也,以三陽之動也。(陽脈者,火邪也。凡病熱者必因於陽,故三陽之脈,其動甚也。)
人迎─盛少陽,二盛太陽,三盛陽明。入陰也。(人 迎,足陽明脈,所以候陽也,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 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陽明也。凡邪熱在表,三陽既畢,則入 於陰分矣。)
夫陽入於陰,故病在頭與腹,乃 脹而頭痛也。(頭主陽,腹主陰。陽邪在頭則頭痛,及其入於陰分,則腹為 脹也。)
有五臟六腑寒熱相移者也。(相移者,以此病而移於彼也。)
腎移寒於脾,癰腫少氣;(腎中寒氣移於 脾者,乃為癰腫。凡癰腫之病,寒熱皆能為之。熱者為陽毒,寒者為陰毒。蓋脾主肌肉,得寒則氣聚而堅,堅而不散,則為腫為癰也,曰“癰”者;壅也。腎以寒水之氣,反傳所勝,侵侮脾土,故壅為浮腫。少氣者,寒盛則陽虛於下,陽虛則無以化氣也。)
脾移寒於肝,癰腫筋攣;(脾中寒勝,則反傳於肝。脾寒則肉寒,故 為癰腫。肝寒則筋寒,故為筋攣。)
肝移寒於心,狂,膈中;(肝移寒 於心,傳其所生也。心主火,其藏神。受肝邪之寒逆,故神亂而為狂。心脈出屬心系,下膈,陽為陰抑則氣 有不行,故隔寒不通也。)
心移寒於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心與肺,二陽臟也。心 移寒於肺者,君火之衰耳。火不足,則不能溫養肺金,肺氣不溫,則不能行化津液,故飲雖一而溲則倍之。 夫肺者,水之母也,水去多則肺氣從而索矣,故曰“肺消”。門戶失守。本元日竭,故死不能治。)
肺移寒於腎,為湧水,湧水者,按腹不堅,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鳴濯濯,如囊裹漿水之病也。(湧水者,水自下而上,如泉之湧也。水者,陰氣也,其本在腎,其末在肺。肺移寒於腎,則陽氣不化於下,陽氣不化則水 泛為邪而客於大腸,以大腸為肺之合也。但按腹不堅而腸中濯濯有聲者,即是其候。)
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衄;(上文言“移寒”,此下言“移熱”也。脾熱移於肝者,反傳其勝,熱之甚也。肝藏血,病主驚駭,邪熱薄之則風火交作,故為驚,為鼻中出血也。)
肝移熱於心,則死;(心本屬火,而肝以風熱移之,木火相燔,犯及君主,故當死也。)
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肺屬金,其化本燥,心複以 熱移之,則燥愈甚而傳為膈消。膈消者,膈上焦煩,飲水多而善消也。上文言肺消者因於寒,此言膈消者因 於熱,可見消有陰陽二症,不可不辨。)
肺移熱於腎,傳為柔 ;(柔,筋軟無力也。 ,骨強直也。肺主 氣,腎主骨,肺腎皆熱,則真陰日消,故傳為柔 。 ,音翅。)
腎移熱於脾,傳為虛腸 ,死不可治;(腎移 熱於脾者,陰火上炎也。邪熱在下,真陰必虧,故傳為虛損。腎本水臟,而挾熱侮脾,故為腸 下利膿血。 陰虛反克,則水土俱敗,故死不治也。)
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胞,子宮也,在男則為精室,在女則為 血室。膀胱,津液之府也,俗名謂之“溲胞”。命門火盛,則胞宮移熱於膀胱,故小便不利為癃,甚則為溺血。常見相火妄動,逆而不通,多患此者,即其証也,胞,包,脬二音。在“胞胎”之“胞”則音胞,“溲 胞”之“胞”則音 脬。)
膀胱移熱於小腸,膈腸不便,上為口糜;(膀胱之熱上行,則移熱於小腸。小腸之脈,循咽下膈,抵 胃,其支者循頸上頰,故受熱為膈腸之病則痞塞不便,受熱於咽頰之間則上為口糜。)
小腸移熱於大腸,為瘕,為沉;(小腸之熱下行,則移熱於大腸,熱結不散,或氣或血,留聚於曲折之處,是為 瘕, 瘕 者,謂其隱伏秘匿,深沉不易取也。 、伏同。)
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又謂之“食亦”。(大腸移熱於 胃,燥熱之氣上行也,故善於消穀。陽明主肌肉,而熱爍之,則雖食亦病而瘦,所以謂之“食亦”。)
胃移 熱於膽,亦曰“食亦”;(陽明胃熱而移於膽,則木火合邪,不生脾土,故亦當善食而瘦。)
膽移熱於腦,則辛 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膽經之脈,起於目銳 ,上抵頭角,下耳後,曲折布於腦後,故膽移熱於 腦,則為辛 鼻淵之病,辛,酸辛也。 ,音遏,鼻莖也。)
傳為衄蔑瞑目。(腦熱不已,則傳為此症。 衄、 ,皆為鼻血,但甚者為衄,微者為 。熱傷陰血則目無所養,故令瞑目,以羞明不能開也。 ,音滅。)
故得之氣厥也。(厥者,氣逆也。此總結一篇之義,皆由氣逆所致。)
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手足溫則生,寒則死。(乳子,嬰兒也,病熱脈懸小者,陽症陰脈,本為大 禁,但小而緩者,邪之微也,其愈則易,小而急者,邪之甚也,為可慮耳,以小兒稚陽之體,而加之病熱。 脈不當小。若脈雖小而手足溫者,以四肢為諸陽之本,陽猶在也,故生;若四肢寒冷,則邪勝其正,元陽去 矣,故死。謂從者手足溫,逆者手足寒也。)
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此言小兒之外感也。風熱中於陽分,為喘鳴肩息者,脈當實大。但大而緩則胃氣存,邪漸退,故生;實而急 則真臟見,病日進,故死,此見古人之診小兒者,未嘗不重在脈也,即雖初脫胞胎,亦自有脈可辨,何後世 幼科如《水鏡訣》及《全幼心鑒》等書,別有察三關之說,於脈則全置不問?夫三關乃手陽明之浮絡,原 不足以候臟腑之氣,且凡在小兒,無論病與不病,此脈皆紫白而兼乎青紅,雖時有濃淡之異,而四色常不相離也。何以辨其紫為風,紅為寒,青為驚,白為疳? 又何以辨其雷驚、人驚、水驚、獸驚之的確乎?近代醫家,習以為常,全不知脈,欲濟其危,胡可得也?遍考 並無三關名目,惟經脈有察手魚之色者,若乎近之。然乃概言診法,亦非獨為小兒也。則三關之說,特後世 之異端,不足憑也。故凡欲診小兒者,在必察氣口之脈,面部之色,呼吸之聲,或兼察手魚亦可也。且小兒之脈; 原非大方之比,不必多歧,但求於大、小、緩、急、虛、實六者之間,可 以盡之。診得其真,取如反掌,既明且易,豈不愈於彼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