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傳証治要訣及類方 | 明 戴思恭 |
五勞者。五臟之勞也。皆因不量才力。勉強運為。憂思過度。嗜飲無節。或病失調理。
將積久成勞。其病頭旋眼暈。身疼腳弱。心怯氣短。自汗盜汗。或發寒熱。或五心常熱。或往來潮熱。或骨蒸作熱。夜多惡夢。晝少精神。耳內蟬鳴。口苦無味。飲食減少。此皆勞傷之証五臟雖皆有勞。心腎為多。心主血。腎主精。精竭血燥。則癆生。治勞之法。當以調心補腎為先。不當用峻烈之劑。惟當溫養滋補。以久取效。天雄附子之類。投之太多。適足以發其虛陽。緣內無精血。不足當此猛劑。不可因有熱。純用甜冷之藥。以傷腎氣。獨用熱藥者猶釜中無水而進火也。過用冷藥者。猶釜下無火而添水也。非徒無益。又害之耳。宜十全大補湯。
或雙和散、養榮湯、七珍散、藥令建中湯。皆可選用。間進雙補丸。若有無故身體瘦軟。絕無力氣。別無他証。此平日作勞太過。血氣虛而筋失養。宜劫勞散或和氣湯。倍芎歸。又有言語讀誦。過耗神氣。致成虛損。是為叫呼走氣。宜於十全大補湯等藥選用。
虛人老人病中忽一旦語言不出。扣之不應。此不是啞風。久欠藥力到。補調功成。自複應矣。
氣虛人多不得寢。亦有痰多。膽經伏涎。欲寐不得者。不可例作虛治。妄補則痰愈盛。
有于坐臥之中。似欲得人按捻。意方始安者。此亦虛証也。諸發及有寒熱者。已各見本門審知因虛勞得之。並宜用前藥。未效用十四味建中湯。渴而不勝熱藥者。七珍散加木香五味子各七分。熱多。黃耆鱉甲散。或人參散。獨五心發熱。將欲成勞者。茯苓補心湯。外雖惡熱。內自畏寒。盛夏不可單衣。大建中湯、十四味建中湯、正元飲、參附湯。
飲食減少。畏食而嘔者。難獨用前滯甜藥。須斟酌用前快脾之劑。縮砂陳皮藥卻不可少如藥令建中湯內有陳皮半夏細辛卻可用。仍下鹿茸橘皮煎丸。如不嘔不畏食。用前十全大補湯雙和散等藥。亦當少加快脾之劑。以為之防。
有患精血不足。明知當補腎。方欲一求之歸 等藥。其人素減食。又恐不利於脾。方欲理脾氣。則不免用疏刷之藥。又恐愈耗腎水。全一舉而兩得之功。莫若鹿茸橘皮煎丸為第一。故曰。精不足。補之以味。又曰:補腎不如補脾。以脾上交於心。下交於腎故也。道家交構心腎。以脾為黃婆者。即此意。若腎元大段虛損。病勢困篤。則腎不容少緩。又不拘於此說。
要知于滋腎之中。佐以砂仁澄茄之類。于壯脾之中。參以北五味。黃耆之屬。此又臨時審病用藥之活法。勞疾久而嗽血。咽疼無聲。此病自下而傳上。若不嗽不痛。久而溺濁脫精。
此為自上傳下。皆死証已。
有面色如故。肌體自充。外看如無病內實虛損。俗呼為桃花蛀。宜看其何証。於前藥審而用之。
有傳尸勞。骨肉相傳。甚至滅門。此其五臟中皆有勞蟲。古名瘵疾。難以醫之。
外有因動作勞力。或發寒熱。或身疼氣短。或勞倦嗜臥。乃一時發勞。卻非五勞者比。
宜和氣飲。詳見諸痛門身體痛証。
有嗽咳痰多者。名曰勞嗽。與風寒壅熱之嗽不同。此乃有本有標。本在腎而標在肺。可與前諸藥第一段求之。選用加五味杏仁阿膠貝母款冬花之屬。嗽而加以喘者。於前藥更加磨沉香仍吞靈砂丹。或三妙丹。詳見嗽門。嗽而有血者。詳見血門嗽血証。
眠熟而汗出者。曰盜汗。又名一寢汗。不分坐臥而汗者。曰自汗。傷風傷暑。傷寒傷濕痰嗽等自汗。各載本門。其無病而常自汗出。與病後多汗。皆屬表虛。胃氣不固。榮血漏泄。
宜黃耆建中湯。加浮麥少許。煎黃耆六一湯或玉屏風散。或身溫如常而汗出冷者。或身體冷而汗亦冷。別無他病。並屬本証。
有痰証冷汗自出者。宜七氣湯。此方已載二百四十九腎逆散之下。有氣不順而自汗不止須理氣。使榮衛調和。小建中東加木香。
有病後多汗。服正元飲諸重補劑不愈。惟八珍散宜之。有別處無汗。獨心孔一片有汗。
思慮多則汗亦多。病在用心。宜養心血。只宜一條用藥。仍以艾湯調茯苓末服之。名曰心汗。青桑第二葉焙乾研末。空心米飲湯調下。最治盜汗。
若陰汗惟密陀僧和蛇床子研末。撲之立止。
若服藥汗仍出者。小建中東加熟附子一錢。不去皮。或正元飲。仍以溫粉撲之。大汗不止。宜於諸藥入 牡蠣粉一分。並吞朱砂丹。或茸朱丹。
常自汗出。經年累月者。多用黑錫丹。久病及大病新愈汗出者。亦可用此。若不宜熱補須交濟其陰陽。自愈。當以靈砂丹主之。凡此皆非為他病而止病於汗者設。非謂有兼病者也。
若服諸藥。欲止汗固表裡。並無效驗。藥愈熱而汗愈不收。可只理心血。蓋汗乃心之液。
心無所養。不能攝血。故溢而為汗。宜用大黃耆湯。加炒酸棗仁半錢。有微熱者。更加炒石斛半錢。兼下靈砂丹。
汗出如膠之粘。如珠之凝。及淋漓如雨。揩拭不逮者。難治。漏風頗汗。出諸中門中風証。
應汗多而發虛熱者。不當泥於熱。宜用收斂之劑。汗出而有邪熱者。其人若不渴。小柴胡東加桂枝半錢最良。
治心虛多汗不睡。 豬心一個。破開帶血。用人參二兩。當歸二兩。裝入心中煮熟。去二味藥。只吃豬心。不滿三四日。其病即愈。
痰飲頭風七氣失血中酒等病。皆能眩暈。已各見本証。今獨舉不兼他病見眩暈者。是皆虛損也。然有不時眩者。有早起眩暈。須臾自定。日以為常者。正元飲下黑錫丹。
傷濕頭暈。腎著東加川芎名除濕湯。
有因虛致暈雖暈醒時。面常欲近火。欲得暖手按之。蓋頭面乃諸陽之會。陽氣不足故耳有頭風証。耳內常鳴。頭上有如鳥雀啾啾之聲。切不可全謂耳鳴為虛。此頭腦挾風所為也。
有眩暈之甚。抬頭則屋轉。眼常黑花。觀見常如有物飛動。或見物為兩。宜小三五七散。或芎附湯。生料正元飲。加鹿茸一錢。下靈砂丹。或用正元飲。炒川椒一十五粒。下茸朱丸。
若不效。則獨用鹿茸一味。每服半兩。用無灰酒三盞。煎至一盞。去滓入麝香少許服。緣鹿茸生於頭。頭暈而治以鹿茸。蓋以類相從也。曾有頭疼痛不愈。服茸朱丹而效。
虛炎陰陽不升降。下虛上盛。氣促喘急。宜蘇子降氣湯。去前胡。下黑錫丹。或養正丹氣急甚而不能眠臥者。沉附湯或正元飲。或四桂散去木香用沉香。並以鹽煎。下黑錫丹或靈砂丹。三妙丹。不效。則以前藥下朱砂丹。
短乏者。下氣不接上。呼吸不來。語言無力。宜補虛四桂飲。木香減半。加黃耆山藥各一錢.
若不勝熱藥及痰多之人。當易熟附子作生附。在人活法。餘皆仿此。藥輕病重。四桂飲不足取效。宜於本方去木香加炒川椒十五粒。更不效。則用椒附湯。上焦乾燥不勝熱藥者。宜於椒附東加人參一錢。尋常病當用薑附。而或上盛燥熱不可服者。惟此最良。
氣短乏力之人。于進藥之外。選一盛壯男子。吸自己之氣。噓入病患口中。如此數次。亦可為藥力一助。此法不特可治虛乏。尋常氣暴逆致呃者。用之良驗。
(附健忘)
驚悸者。因事有所大驚。觸忤心神。氣與涎郁。遂生驚悸。此乃心虛膽怯所致。宜溫膽湯。嘔則以人參代竹茹。
若驚悸眠多異夢。隨即驚覺者。宜溫膽湯。加酸棗仁蓮肉各一錢。以金銀煎下十四友丸或鎮心丹遠志丸。酒調妙香散。
健忘者。所過之事。轉盼遺忘。此乃思慮過度。病在心脾。宜歸脾湯。
怔忡。久思所愛。觸事不意虛耗真血。心血不足。遂成怔忡。俗謂心忡脈亂是也。宜益榮湯。
怔忡即忪悸也。忪悸與驚悸若相類而實不同。驚悸者。因事有所驚而悸。忪悸者。本無所驚。常心忪而自悸。焉得無辨。
感風寒暑濕閉塞諸經而忪忡。各見本門。
因痰飲怔忡者。導痰東加炒酸棗仁。下壽星丸。
失志者。由所求不遂。或過誤自咎。懊恨嗟嘆不已。獨語書空。若有所失。宜溫膽湯。
去竹茹加人參柏子仁各一錢。下定志丸。仍佐以酒。調辰砂妙香散。
有痞塞不飲食,心中常有所怯,愛處暗或倚門後,見人則驚避,似失志狀。此名為卑之証,以血不足故示榖神嘉禾散,加當歸半錢、黃耆半錢。
癇有五。馬牛雞羊豬。五者以其病狀偶類之耳。無非痰涎壅塞。迷悶孔竅。發則頭旋顛倒。
手足觸搦。口眼相引。胸背強直叫吼吐沫。食頃乃蘇。俗止呼為發豬癇。疾發雞風。宜星香散。加全蠍三個。下蘇角丸。
(附心風)
癲狂由七情所郁。遂生痰涎。迷塞心竅。不省人事。目瞪不瞬。妄言叫罵。甚則逾垣上屋。
裸體打人。當治痰寧心。宜辰砂妙香散。加金箔珍珠末。雜青州白丸子末。濃薑湯調下。吞十四友丸。滑石六一湯。加珍珠末。白湯調下。
有病癲人專服四七湯而愈。蓋痰迷為顛。氣結為痰故也。如健忘如驚悸。如怔忡五癇。
亦宜用此。
如顛狂不定。非輕劑所能愈者。宜太乙膏及抱膽丸。心風者。精神恍惚。喜怒不常。
無語時或錯亂。有顛之意。不如顛之甚。亦痰氣所為也。宜星香散。加石菖蒲人參各半錢。
下壽星丸。
有心經蘊熱。發作不常。或時煩躁。鼻眼各有熱氣。不能自由。有類心風。稍定複作。
參蘇飲加石菖蒲一錢。有婦人狂言叫罵。歌笑不常。似祟憑依。一邊眼與口角吊起。或作顛治。
或作心風治。皆不效。乃是舊有頭風之疾。風痰作之使然。用芎心東加防風十分。數服其病頓愈。
不寐有二種。有病後虛弱及年高人陽衰不寐。有痰在膽經。神不歸舍。亦令不寐。虛者六君子東加炒酸棗仁。炙黃耆各半錢。痰者。宜溫膽湯。減竹茹一半。加南星炒酸棗仁各半錢下青靈丹。
傷寒不寐。當於活人書中求之。
自驚悸以後諸証。亦可用溫膽東加。或同金銀煎竹茹。則隨其寒熱虛實而去取之。導痰東加石菖蒲半錢尤治。
大抵驚悸健忘。怔忡失志不寐。心風。皆是膽涎沃心。以致心氣不足。若用涼心之劑。
太過則心火愈微。痰涎愈盛。病愈不減。惟當以理痰氣為第一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