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廣要

清 日本·丹波元堅撰

臟腑類

噫醋(吐酸)

脈候 關上沉,心痛,上吞酸。(《脈經》)

寸口脈緊,寒之實也。寒在上焦,胸中必滿而噫。(同上)

源由証治諸說 噫醋者,由上焦有停痰,脾胃有宿冷,故不能消穀。谷不消則脹滿而氣逆,所以好噫而吞酸,氣息醋臭。(《病源論》)

夫中脘有飲則嘈,有宿食則酸,食後噫醋吞酸,皆宿食証,俗謂之咽酸是也。(《三因》)

噫氣吞酸,噯宿腐氣,逆咽酸水,亦有每晨吐清酸水數口,日間無事者,亦有膈間常如酸折(折當作蜇,蜇,螫也),皆飲食傷中脘所致(文有訛脫),生料平胃散加神曲、麥 各半錢,或八味平胃散。(《要訣》)

(按︰八味平胃散,據《類方》系《三因》濃朴、升麻、射干、茯苓、大黃、枳殼、甘草、芍藥水煎者,似不與証協,恐是別方。)

人之飲食在胃,惟速化為貴。若胃中陽氣不衰而健運如常,何酸之有。使火力不到,則其化必遲,食化既遲,則停積不行而為酸為腐,此酸即敗之漸也。故凡病吞酸者,多見飲食不訣,自食有不快,必漸至中滿痞膈泄瀉等証,豈非脾氣不強、胃脘陽虛之病,而猶認為火,能無誤乎。(《景岳》)

噫氣虛實 噯氣者,即《內經》之所謂噫也。此實脾胃之氣滯,起自中焦而出於上焦,故經曰上走心為噫也。凡人之飲食太飽者,多有此証;及飲食不易消化者,亦有此証。但太飽作噯者,此系實滯,治宜行氣化食。食不消化時多虛悶作噯者,此系胃氣虛寒,治宜溫補。若痰火作噯者,亦或有之。但停痰必以胃弱,胃弱多因無火,此當詳辨脈証而酌治之也。(《景岳》)

氣盛實噯,食罷噯轉腐氣,甚則物亦噯轉,多傷食濕熱所致,二陳東加蒼朮、神曲、麥芽、薑炒黃連。不因飲食而噯者虛也,蓋胃有濁氣,膈有濕痰,俱能發噯,六君子東加沉香為君,濃朴、蘇子為臣,吳萸為佐,甚者靈砂以鎮墜之。(《入門》)

吞酸吐酸之別 吞酸者,胃口酸水攻激於上,以致咽嗌之間,不及吐出而咽下,酸味刺心,有若吞酸之狀也。吐酸者,吐出酸苦之水。皆由胃氣不行,脾氣不運,飲食痰涎津液俱化為水,郁而少久以成酸也。(《繩墨》)

吞酸之與吐酸証有三種︰凡喉間噯噫,即有酸水,如醋浸心,嘈雜不堪者,是名吞酸,即俗所謂作酸也,此病在上脘最高之處,不時見酸而泛泛不寧者是也。其次則非如吞酸之近,不在上脘而在中焦胃脘之間,時多嘔惡,所吐皆酸,即名吐酸而渥渥不行者是也。又其次者,則本無吞酸吐酸等証,惟或偶因嘔吐,所出或酸或苦,及諸不堪之味,此皆腸胃中痰飲積聚所化氣味,每有濁惡如此,此又在中脘之下者也。但其順而下行,則人所不覺;逆而上出,則喉口難堪耳。凡此三者,其在上中二脘者,則無非脾胃虛寒、不能運化之病,治此者非溫不可。其在下脘偶出者,則寒熱俱有,但當因証以治其嘔吐,嘔吐止則酸苦無從見矣。(《景岳》)

病變翻胃膈噎 吞酸,小疾也,然可暫而不可久。或以疾小而忽之,此不知其翻胃之漸也(《匯補》作膈噎反胃之漸也)。語曰︰毫末不斫,將尋斧柯。是故慎之。(《方考》)(按︰《百問》亦曰︰吐酸日久,漸成翻胃。)

族妹經不行者八十日,每飲食入腹,即疼痛,必盡吐出乃止,居常亦吐酸水,上焦熱,下焦寒,大便半月始一行,食飲不進者四十日,六脈皆數,左滑右軟弱。妹能事者,以其夫多病,且不諳世故,由是悒悒,病從思慮而得,恐成膈症。今大便燥結,吐酸,乃膈之征,急宜拂慮,庶藥有功。先與丁靈丸(按︰此當是香靈丸,用丁香、辰砂、五靈脂,用狗膽汁或豬膽汁丸)一粒而吐止。繼用溫膽東加薑、連,痛吐全安。改以二陳東加香附,條芩、山梔仁、丹參、砂仁,調理兩月,經行,大便始潤而膈症斯不作矣。(《赤水》)

溫中消導諸方(溫利) 治噫酢咽方。(《千金》)(按︰即吳茱萸湯)《醫心》︰《醫門方》於本方加橘皮。

《廣濟》療常吐酸水,脾胃中冷,茯苓湯方。

茯苓(十二分) 橘皮(十二分) 白朮(八分) 人參(六分) 桂心(六分) 甘草(八分炙)紫蘇(十分) 生薑(十二分) 檳榔(七枚)
上九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絞去滓,分溫三服,每服如人行七八裡。未好瘥,三兩日更服一劑,老少取微利。(《外台》)

又療嘔吐酸水,結氣築心,白朮散方。

白朮(八分) 茯苓(八分) 吳茱萸(四分) 橘皮(六分) 蓽茇(四分) 濃朴(八分炙) 檳榔(十分)人參(六分) 大黃(十分)
上九味搗篩為散,空腹煮薑棗湯服方寸匕,日二服,漸加至二匕半。覺熱,服少飲食三兩口壓之。(同上)

又療吐酸水,每食則變作醋水吐出,檳榔散,於本方去白朮、吳茱萸、濃朴、大黃,平晨空腹,取生薑五大兩合皮搗,絞取汁,溫,內散方寸匕,搗調,頓服之,日一服,漸加至一匕半。

《延年》增損承氣丸,療胸脅支滿,背上時有一答熱則痛,腹脹多噫,醋咽氣逆,兩脅滿,並主之方。

前胡(七分) 枳實(七分炙) 桂心(五分) 乾薑(五分) 吳茱萸(五分) 茯苓(四分) 芍藥(六分)濃朴(十分炙) 橘皮(十分) 大黃(七分)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上十一味搗篩為末,納杏仁脂中研調篩,度蜜和丸,每服食後少時,酒飲任性,初服七丸如梧子,以氣宣下泄為度。(同上)

治上氣冷氣,噫醋吞酸,吐沫嘔逆,不思飲食,半夏丸方。

半夏(湯浸去滑焙乾二兩) 丁香(半兩) 乾薑(炮裂一分)
上三味搗羅為末,生薑自然汁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煎木瓜鹽湯下,不拘時。(《聖濟》)

曲朮丸,治中脘有宿食留飲,酸蜇心痛,口吐清水,噯宿腐氣者。

神曲(炒三兩) 蒼朮(泔浸三宿洗淨乾炒一兩半) 陳皮(一兩)
上為末,生薑汁別煮神曲末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薑湯下,無時。(《三因》)

五百九,治宿食留飲聚積中脘,噫臭吞酸,心腹疼痛,並療中虛積聚,及臟腑飧泄,赤白痢下。(同上)(方附《胃反》疏裡諸方中。)

加減安胃湯,治脾胃虛寒,嘔吐酸水。

藿香 吳茱萸(各一錢半) 人參(二錢) 陳皮(三錢) 蒼朮(二錢)
水二鐘,薑三片,煎八分,食前服。(《統旨》)

十味保和湯,治胃氣虛而滯,作噯。(《醫統》)(按︰即香砂六君子東加藿香、木香。)

勻氣丸,治氣虛濁升多噯。

草豆蔻 橘皮 沉香 人參(各五錢) 益智仁 檀香 大腹子(各一兩)
為末,飯丸梧子大,每八十丸,淡薑湯下。(《入門》)

治食後吐酸水,用乾薑、吳茱萸各二兩為末,每服方寸匕,酒調服,日二服,胃冷服之立效。(《保元》)

汪(二十),壯年飲酒聚濕,脾陽受傷已久,積勞飢飽,亦令傷陽,遂食入反出,噫氣不爽,隔拒在乎中焦,總以溫通鎮逆為例。

白旋複花 釘頭代赭 茯苓 半夏 淡附子 淡乾薑(《臨証指南》)

清火調停諸方 噯氣,胃中有火痰。

南星 半夏 軟石膏 香附子 炒梔子
上為丸,或作湯服之。(《丹溪》)《回春》生薑三片,水煎,名星半湯。

破郁丹,治婦人噯氣胸緊,連十餘聲不盡,噯出氣,心頭略寬,不噯即緊。

香附米(醋煮四兩) 梔子仁(炒) 黃連(薑汁炒二兩) 枳實(麩炒三兩) 檳榔(一兩) 莪朮(一兩) 青皮(去白一兩) 栝蔞仁(一兩) 蘇子(一兩)
上共為末,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滾水送下。(《回春》)

咽酸方。

茱萸(五錢去梗煮少時浸半日晒乾用) 陳皮(五錢) 蒼朮(七錢半泔浸) 黃連(一兩陳壁土炒去土)黃芩(五錢陳壁土炒去土)
上為末,神曲糊為丸。(《丹溪》)(按︰丹溪曰︰吞酸者,濕熱郁積於肝而出,伏於肺胃之間,宜用茱萸順其性而折之。又曰︰反佐方,用黃連、吳茱萸各炒用。)《統旨》清胃湯,治胃熱吐酸,於本方加茯苓、甘草。(黃連用吳茱萸同炒,去茱不用。)

茱連湯,吞酸,胸中無奈,或噯腐臭主之。

橘皮(一錢五分) 半夏 神曲 蒼朮(各一錢) 黃連(六分) 蘿蔔子(炒五分) 茯苓(一錢二分)香附子 山楂子(各八分) 生薑(七片) 吳茱萸(四分和黃連炒)
食前服。(《原病集》)《回春》蒼連湯,於本方去蘿蔔子、香附子、山楂子,加砂仁、甘草。

食積吞酸,或噯腐氣,以香砂二陳湯,加蒼朮、神曲,麥 、炒黃連主之。(《原病集》)

黃連製附丸,治氣虛膈塞吞酸。

川黃連(薑汁炒一兩) 川附子(火煨去皮七錢)
上為末,神曲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十丸,淡薑湯下。(《心統》)

參萸丸,治濕而帶氣者。濕熱甚者,用之為向導,上可治吞酸,下可治自利。

六一散(一料) 吳茱萸(一兩製)
上為末,飯丸。(《丹溪》)

食物作酸,蘿蔔生嚼數片,或生菜嚼之亦佳,絕妙。乾者、熟者、鹽腌者,及人胃冷者,皆不效。(《瀕湖集簡方》)(《本草綱目》)

調攝法 所以中酸,不宜食粘滑油膩者,是謂能令陽氣壅塞,鬱結不通暢也。如飲食在器,覆蓋熱而自酸也。宜餐 食菜蔬,能令氣之通利也。(《原病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