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辯証廣注


卷之八

辯太陰病脈証並治法

(此系仲景原文)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此條言太陰病。乃陽邪傳裡之証也。 太陰之脈。入腹屬脾絡胃。邪熱壅甚。則為腹滿。邪迫於上。則吐而食不下。邪迫於下。則利甚而腹時痛。成注云:陰寒在內。則腹中常痛。此陽邪干裡。故雖痛而不常。但時時腹自痛。言有時而痛。有時則又止也。邪雖干裡。既痛且利,則此腹痛之候。宜和而不宜下矣。若誤下之。必胸下結硬。此即前第五卷太陽下編云。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者。 此之謂也。或問此條病。在未下之先。仲景法。當用何藥。余答云太陰受病。當四五日發。以其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嗌乾。龐安時以大承氣湯下之。今者。腹雖滿而嗌不乾。是病熱不甚。既吐且利。其邪未實。故不可下。愚以仲景法。還宜以桂枝加芍藥湯主之。要之此湯。本太陽病誤下。腹滿時痛。轉屬太陰之藥。若未經誤下。而病已屬太陰者,則此湯中桂枝。另宜以升麻或葛根代之。)

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此條系太陰中風証。一言太陰。當見腹滿等候矣。兼之四肢煩疼者。 太陰之經屬脾。脾主四肢成注云:風淫末疾是也。夫煩疼一候。似兼表邪。今者陽脈既微。表邪少也。陰脈則澀。裡未和也。條辯云。血凝氣滯則脈澀。此非向愈之征。其欲愈者。乃脈長故也。尚論篇云:微澀之中。更察其脈之長。此為邪氣已退。正氣欲複。故其病為欲自愈也。)

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注已見前第三卷太陽上編)

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此條太陰病。當是太陽經傳來者。夫曰太陰病。當見腹滿等候。診其脈不沉細而浮。則知太陽經風邪猶未解也。故宜桂枝湯以汗解之。湯見前第三卷太陽篇中。)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藏有寒故也。當溫之宜四逆輩。(此條系真寒病。正文與注並湯見中寒論中)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此條系太陰傷寒。自利欲解之証。前陽明篇中。傷寒脈浮而緩云云。至八九日。 大便硬者。此為轉屬陽明。今者以脾家實。故雖暴煩要之腐穢。當自利而去何也?蓋太陰病。必腹滿。腹滿者。胃中有物也。胃中水穀之積。既變而為腐穢。則邪應從大小便出。其暴煩者。邪欲泄而正氣與之爭也。成注云下利煩躁者死。 此為先利而後煩。是正氣脫而邪氣擾也。茲則先煩後利。是脾家之正氣實。故不受邪而與之爭。因暴發煩熱也。下利日十餘行者。邪氣隨腐穢而得下泄也。以故腐穢去盡。利必自止。而病亦愈。)

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此條系太陽病。傳入太陰之証。太陽病。 何以驟傳入太陰。成注云:表邪未罷。醫下之。邪因乘虛。傳於太陰。裡氣不和。故腹滿時痛。此陽邪陷入於陰分也。 故仍用桂枝湯。以解太陽未盡之表邪。加芍藥。以和太陰裡虛之腹痛。)

桂枝加芍藥湯方

(此方自原論中第十卷採附於此)

于桂枝湯方內更加芍藥三兩。通前共六兩。餘依桂枝湯法。

琥按上方。乃治太陽表邪未盡。太陰裡氣虛熱。而腹痛者也。武陵陳氏云。上証原從誤治。引太陽之邪入裡。其邪未盡離乎太陽。未全歸於太陰。自表而入。還欲其自表而出。故仍用桂枝湯。驅太陽未盡之邪。況桂枝辛溫。建中亦可溫中而救。誤下之害其加芍藥者。專主腹痛。腹痛宜和。凡屬寒之痛。宜薑附之熱以和之。而芍藥在所不用。屬熱之痛。宜芍藥之寒以和之。而薑附又非所宜。此陽經之邪。侵入太陰作痛者。故當以芍藥和之。芍藥性寒。寒能御熱而瀉侵脾之熱邪。芍藥味酸。酸能收斂脾氣。使不受外邪所侵。此其所以用桂枝湯而加芍藥也。後世不論寒痛熱痛。而概用芍藥者。豈不謬哉。

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此承上文而言。如腹滿痛甚。又為大實之証。其用桂枝湯。不可加芍藥以治之。何也。以其人胃家本實。雖因太陽病誤下。熱邪傳入太陰之經。然太陰之邪。已歸陽明而入於府。此非裡虛痛。乃裡實痛也。成注云:大實大滿。自可下除之。故加大黃以下裡實。其仍用桂枝湯者。以太陽之邪。猶未盡故也。)

桂枝加大黃湯方

(此方自原論中第十卷採附於此)

桂枝(三兩去皮)大黃(一兩)芍藥(六兩)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琥按上方仲景既云。加大黃。則不當加芍藥矣。而方中用芍藥至六兩。所以條辯云。此皆後人之苟用者。當斟酌也。內台於上方。止用赤芍藥一兩。雖變仲景之法。實得用藥之旨。 內台方議曰。表邪未罷。若便下之。則虛其中。邪氣反入裡。若脈虛弱。因而腹滿時痛者。乃脾虛也。不可再下急與桂枝加芍藥湯。以止其痛。若脈沉實。大實而痛。以手按之不止者。乃脾實也。 即胃實急宜再下。與桂枝湯以和表。加芍藥大黃。以攻其裡。且赤芍藥性涼而能瀉中。大黃苦寒而能除其實。瀉其脾也。 內台方疑問曰:桂枝加芍藥湯用白芍藥。加大黃湯用赤芍藥。二証皆同。何得有異答曰:白芍藥能補脾止痛。赤芍藥能瀉脾利痛。前証加芍藥湯。乃治虛邪。後証加大黃湯。乃治實邪。以此虛實之不同。故補瀉之有異。非明智者孰能辯之。

琥又按上桂枝加大黃湯。仲景雖入太陰經例實則治太陽陽明之藥也。與大柴胡湯治少陽陽明証義同。 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此承上兩節而言。太陰病者。 腹滿時痛是也。但腹滿痛者。其脈未必盡弱。今者太陰之脈既弱。其人腸胃之氣。必不能固。其大便必接續。自利而通。 設于未利之先。當行大黃芍藥者。方中宜減用之。以其人脈弱。則胃氣亦弱。大便易於動利故也。診其臟脈。可以知腑。 醫人用藥。可不詳慎。以保其中州之氣乎。或問大黃能傷胃氣。故宜減芍藥能扶脾陰。何以減之。余答云:脈弱而胃氣弱者。弱則氣餒不充。仲景以甘溫之藥能生氣。芍藥之味酸寒。雖不若大黃之峻。要非氣弱者所宜多用。以故減之亦宜。)

(琥)按以上方論。乃仲景治太陰病法也。要之人病太陰傷寒。其脈証實不止此。學人須于昔賢方論。參合用之。

附昔賢治太陰病方論變法

龐安時云。尺寸俱沉細者。太陰受病也。當四五日。發其經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宜大承氣湯下之。(郭河南云。此即仲景辯太陰之說也。當詳証而後可下。)

琥按上條論。仲景于序例中不言湯藥。龐氏以腹滿嗌乾。的系太陰熱証。故云。宜大承氣湯。郭氏云。未可遽下者。以其脈沉細。恐胃中未結實。琥又按傷寒例云。太陰受病。脈尺寸俱沉細。少陰受病。脈尺寸俱沉。厥陰受病。脈尺寸俱微緩。凡言脈處。大都系叔和補入。兼之傳寫時。不無所誤。以理論之。三陰經居裡。脈皆當沉。豈有太陰少陰脈既見沉。而厥陰更居於裡。其脈反不言沉之理。今校正尺寸俱微緩者。當是太陰受病。尺寸俱沉細者。當是厥陰受病。 細字。乃弦字傳寫之誤。尺寸俱沉。是少陰受病。無煩議耳。凡三陰証。宜用承氣湯者。于沉脈中。必數而有力。惟太陰脈微帶緩。此為辯証最妙之法。 又云:傷寒脈浮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云云。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橘皮湯主之。

(總論)橘皮湯方

橘皮(一兩)生薑(二兩)
細銼。水一升半。煎七合。去滓。分二服。稍熱呷。未瘥。再作服。

琥按上主療云云。即仲景原論也。仲景云。腐穢當自去。故無方治。今龐氏用橘皮湯者。內安太陰。去穢惡。扶助正氣故也。

(活人) 桔梗半夏湯方。

治傷寒冷熱不和。心腹痞滿。時發疼痛。順陰陽消痞滿。

桔梗(微炒細銼)半夏(生薑汁製)陳橘皮(各一兩)枳實(半兩麩炒赤色)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鈔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三片。同煎七分。去滓。溫服。

琥按上主療云。心腹痞滿。時發疼痛。此太陰病也。故上藥入足太陰。兼走手太陰。足陽明。為散邪泄實之劑。

(宣明)檳榔散方

治傷寒陰病。下之太早。成痞。心下痞滿而不痛。按之軟虛也。

檳榔 枳殼(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煎黃連湯調下。不計時候。溫服。

琥按上主療云。心下痞滿。乃腹滿也。腹滿。為太陰經病。仲景云。太陰為病。脈弱。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今者。傷寒陰病當是太陰病。誤下之而成痞。按之不痛。比大實之証略虛。非真虛也。上方乃手足太陰。兼入陽明之劑。

(陶氏)桂枝大黃湯方。

治足太陰脾經受証。腹滿而痛。咽乾而渴。手足溫。脈來沉而有力。此因邪熱從陽經傳入陰經也。

桂枝 赤芍藥 甘草 大黃 枳實 柴胡(此味可刪)
水二鐘。薑一片。棗二枚。煎之臨服槌法。入檳榔磨水三匙。熱服。本經腹滿。不惡寒而喘者。加大腹皮。去甘草。

琥按上方。即仲景桂枝加大黃湯也。其用赤芍藥者。此本許氏內台方之議。加枳實檳榔者。此合河間宣明散方而用之也。據上主療云云。與少陽証毫無與其用柴胡殊悖於理。又加減法云。腹滿者。去甘草。愚以海藏法。若滿者。並不加大棗也。

(琥)按仲景云。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或問云:二藥既所當減。另有他藥以代之否。余答云:太陰病。當行大黃芍藥者。乃腹滿實熱作痛。此陽邪陷於陰分也。熱痛者。不可減芍藥自利者。法當去大黃。宜以黃芩芍藥湯代之。

(新增) 黃芩芍藥湯方

黃芩 芍藥(俱酒炒)生薑(各一兩)
水二升。煎八合。去滓。熱服。不愈。再作服。 (上方乃手足太陰泄熱散邪之劑。兼入手足陽明。仲景雖云。脈弱。要之脈弦數。而腹痛者。更宜用此方也。)

(琥)總按上方論乃治太陰病活變之法也。可以佐仲景方論之未備者。要之人病多端。並上方論亦不足以盡其變。在學人推展而通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