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辯証廣注


卷之七

辯少陽病脈証並治法

(此系仲景原文)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此少陽經病熱之綱也。少陽者。膽經也。其脈起於目銳眥。靈樞經云:足少陽之正上挾咽。出頤頷中。又曰:是動。則病口苦。苦者。膽之味。苦味從火化。咽又為膽之使。故膽熱則口苦。而並咽亦乾也。眩者。目旋暈也。少陽屬木。為風。風主動搖。故其經病熱。則目眩也。愚按上三証。不足以盡少陽病。故云。此僅舉其病熱之大綱耳。)

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此節。辯少陽中風証。成注云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走於耳中。其支者。下胸中。貫膈。風傷氣。風則為熱。少陽中風。氣壅而熱。故耳聾目赤。胸滿而煩。邪在少陽。有吐下之禁。止因煩滿。故誤行吐下之法。成注又云:吐則傷氣。氣虛者。悸。下則亡血。血虛者。驚。愚以驚悸皆主於心。胸滿而煩者。邪已離表。未全入裡。為半在表半在裡之証。乃上焦病也。上焦與心相近。誤吐且下,則氣血衰耗。而神明無主。以故忪然而悸。惕然而驚也。按此條論。仲景無治法。補亡論龐安時云。可小柴胡湯。吐下悸而煩者。郭白云云。當服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則煩而悸。(此節辯少陽傷寒証。少陽屬木。其脈當弦。脈細者成注云:邪漸傳裡也。少陽之脈。上抵頭角。故曰頭痛。寒鬱則發熱。此屬少陽傷寒証無疑矣。邪在少陽。發汗又所當禁。且其經多氣少血。誤發其汗譫語者。條辯云。奪其血液而胃乾。以故心慌而言亂也。此少陽之邪。已轉屬胃。胃和則愈者。言當用藥以下胃中之熱。而使之和平也。不下則胃不和。不但譫語。更加煩擾忪悸。此言胃熱亢極。而上犯於心肺。故藏神不自寧也。按此條論。仲景無和胃之藥。成注云:與調胃承氣湯。此言少陽之邪已入胃。故可下也。愚以邪自少陽經傳來。還須用大柴胡湯下之為妥。)

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此條言太陽病轉入少陽之証。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此但言邪所從來之路。醫者止就少陽經議証可耳。足少陽之脈。循脅裡。邪入少陽。故脅下硬滿。膽熱氣上逆而犯胃。以故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者。邪在半表半裡。明理論云。邪之客於表者為寒邪與陽相爭。則為寒。邪之入於裡者。為熱邪與陰相爭。則為熱。邪居表裡之間。或出或入。以故寒熱且往且來也。尚未吐下者。治猶未誤也。少陽之脈當弦。曰沉緊者。邪將傳裡。陳亮斯云。邪入膽府。故脈沉緊而不弦。此是少陽經與府齊病也。膽府清淨。無地容邪。故其邪仍結於經。而脅下硬滿。止宜與小柴胡以和解之。)

小柴胡湯方

(此方自原論中第三卷移附於此)
柴胡(半斤)黃芩 人參 甘草(各三兩)半夏(半升洗)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成氏明理論云。傷寒邪氣在表者。必漬形以為汗。邪氣在裡者。必蕩滌以為利。其于不外不內。半表半裡。既非發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對。是當和解則可矣。小柴胡為和解表裡之劑也。柴胡味苦平微寒。黃芩味苦寒。內經曰:熱淫於內。以苦發之。邪在半表半裡。則半成熱矣。熱氣內傳變不可測。須迎而奪之。必先散熱。是以苦寒為主。故以柴胡為君。黃芩為臣。以成徹熱發表之劑。人參味甘溫。甘草味甘平。邪氣傳裡。則裡氣不治。甘以緩之。是以甘物為之助。故用人參甘草為佐。以扶正氣而複之也。半夏味辛微溫。邪初入裡。則裡氣逆。辛以散之。是以辛物為之助。故用半夏為佐。以順逆氣而散邪也。裡氣平正。則邪氣不得深入。是以三味佐柴胡以和裡。生薑味辛溫。大棗味甘溫。內經曰辛甘發散為陽。表邪未已。迤邐內傳。既未作實。宜當兩解。其在外者。必以辛甘之物發散。故生薑大棗為使。輔柴胡以和表。七物相合。兩解之劑當矣。 後加減法(明理論又云:邪氣自表。未斂為實乘虛而湊。則所傳不一。故有增損以御之。)

若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煩者。熱也。嘔者。氣逆也。胸中煩而不嘔。則熱聚而氣不逆。邪氣欲漸成實也。人參味甘為補劑。去之使不助熱也。半夏味辛為散劑。去之以無逆氣也。栝蔞實味苦寒。除熱必以寒。泄熱必以苦。加栝蔞實以通胸中郁熱。)

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蔞根四兩。(津液不足則渴。半夏味辛性燥。滲津液物也。去之則津液易複。人參味甘而潤栝蔞根。味苦而堅。堅潤相合。津液生而渴自已。愚以胃實熱甚而渴者。人參恐不宜用。加藥法不可執也。)

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宜通而塞為痛。邪氣入裡。裡氣不足。寒氣壅之。則腹中痛。黃芩味苦寒性堅而寒中。去之則中氣易和。芍藥味酸苦微寒。酸性泄而利中。加之則塞氣得通而痛自已。愚以此必是裡寒血滯。而腹中痛。以故去黃芩。加芍藥。若邪熱實結而腹中痛。恐黃芩不宜去。芍藥不宜加也。又上雲芍藥性泄而利中。亦非正解。)

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四兩(內經曰:甘者令人中滿。大棗味甘溫去之則痞者。消。鹹以軟之。牡蠣味酸鹹寒。加之而硬者軟。)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心下悸。小便不利。水蓄而不行也。內經曰: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堅腎則水益。黃芩味苦寒。去之則蓄水浸行。內經曰:淡味滲泄為陽。茯苓味甘淡。加之則津液通流。愚以津液通流。則蓄水自行矣。)

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三兩。溫覆取微汗愈(不渴則津液足。去人參。以人參為主內之物也。外有微熱。則表証多。加桂以取汗。發散表邪也。愚以此邪必自太陽經傳來者。)

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肺氣逆則咳。甘補中。則肺氣愈逆。故去人參大棗之甘。五味子。酸溫。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氣逆不收。故加五味子之酸。生薑乾薑一物也。生者。溫而乾者熱。寒氣內淫。則散以辛熱。蓋諸咳皆本於寒。故去生薑。加乾薑。是相假以正溫熱之功。愚以如肺有邪熱而作咳。恐五味子太斂。乾薑又太熱不宜加也。成氏又云:識諸此者。小小變通。觸類而長。則知以上加減法。不可拘也。)

琥按上柴胡湯方。專治少陽經往來寒熱。頭角痛。耳聾口苦。脅痛脈弦者。倘其病初傷本經。或初自太陽陽明二經傳來。邪氣方盛。人參一味斷不可用。若其病過經不解。或本經中有留邪未盡。正氣已虛。人參一味。方可加之也。

琥又按加減法。不但原方後所傳云云。外有師傳加減者。內台金鏡云。如發熱小便不利者。和五苓散。嘔惡者。加橘紅。胸中痞結者。加枳實。咳逆而發熱者。加丁香柿蒂。嘔吐者。加竹茹。據上師傳加減法云。咳逆發熱。咳逆當是呃逆。呃逆候。未必盡由於胃寒。其加丁香。不無所誤。

(附例)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此條系太陽風寒傳入少陽之証。既曰傷寒。複曰中風者。成注引玉函云。中風五六日。傷寒往來寒熱。此即是或中風。或傷寒。于五六日時。太陽風寒之邪。傳於少陽。皆有此往來寒熱之証。非是既傷於寒。複中於風也。胸脅者。少陽經所行之部分。邪傳少陽之經。則胸脅苦滿也。胸脅既滿。則胃中之水穀亦不消。以故默默不欲飲食也。默默者。尚論篇云:即昏昏之意。邪熱甚而神思不清也。邪在胸膈。上逼於心。則煩。犯於胃。則嘔心煩喜嘔者。成注云:邪在表。方傳裡也。邪初入裡。未有定處。則所傳不一。故有或渴或痞等証。總以小柴胡東加減主之。或胸中煩云云。注已見上加減法中。茲不複贅。)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默默不欲飲食。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此條病。乃承上條中風。所以往來寒熱之故。而申言之也。少陽本少血之經故云。血弱。中風者。風傷氣至五六日之時。則正氣漸消。故云。氣盡。血弱氣盡。則營中之陰既虛。衛外之陽不固。以故腠理開疏。風邪之氣。因入於裡。與正氣相搏擊而結於脅下。正當少陽之部分也。正邪分爭者。正氣與邪氣互相並爭。是以往來寒熱也。休作有時者。此發明往來之意。蓋言寒休則熱作。熱休則寒作。往來有時而不能止也。默默不欲飲食。注見上條。五臟惟肝與膽府相連。位近於下。此即脈經云腎肝居沉之義。故其痛亦必在脅之下。也痛雖在下。而病邪之氣。必挾肝膽之火。上而犯胃。故使嘔也。高字作上字解。臟腑相連。臟從腑治。故與小柴胡湯。以和解半表半裡之邪。愚以湯中人參宜加用。以此條病。本血弱氣盡故也。)

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也。以法治之。(未服柴胡湯而渴。渴亦柴胡湯兼主之候。今者。服湯已而渴。則邪傳陽明。熱已入胃。以法治之者。蓋言白虎承氣。各隨其宜而用之耳。)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而飲水。嘔者。柴胡湯不中與也。食穀者。噦。(此條系太陽陽明証居多。醫人不可以其脅下滿痛而嘔。全以為少陽之証。而輕用柴胡湯也。得病六七日。而脈遲者。當是陽明受病手足溫者。系在太陰。故醫家認以為可下之証。殊不知脈雖遲而兼浮弱。手足雖溫而惡風寒。縱六七日。其邪猶在太陽之經。未入於府。為不可下。醫反二三下之為誤也。誤下之則損其胃氣。故不能食。熱邪傳裡。搏於少陽。故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者。胃氣損。為熱所蒸。故發黃色也。頸項強者。太陽陽明之証猶在也。小便難者。內亡津液。膀胱之氣燥熱。故小水澀也。若此者。醫人不可以其脅下滿痛。而與小柴胡湯。以柴胡湯中有半夏。乃解肌兼燥津液之劑。如誤與之。則大便後。必燥。澀而下重也。本渴而飲水嘔者。水停心下也。此非少陽証喜嘔之比。故云。柴胡不中與也。食穀而噦者亦然。噦者。食入氣逆而嘔也。凡此者。皆輕用柴胡湯之所當禁也。愚按此條論。本太陽中篇移附於此。曰脈浮弱曰惡風寒。曰項強。皆系太陽病。醫人不識。以六七日。為可下而誤下之。邪入少陽。又不專在少陽。故柴胡在所當禁。本渴飲水而嘔者。補亡論常器之云。宜五苓散。愚以身黃未退者。加茵陳頸項強者。還宜以葛根東加減增入用之。)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此條系三陽經齊病。當是少陽之邪居多。太陽傷寒。已至四五日之時。不曰發熱惡風。止曰身熱者。此太陽之邪漸衰也。其兼陽明証。不曰鼻乾不得臥。而止曰頸項強者。此陽明之邪亦將衰也。惟脅下滿。為少陽經之專証。況兼手足溫而又渴。此為邪將傳裡之機。成注云:手足溫者。知邪在表裡之間也。故與小柴胡湯。以和解表裡之邪。尚論篇云:此用小柴胡湯。當從加減法。去半夏。加栝蔞根為是。)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者。與小柴胡湯。(此條乃。少陽病兼挾裡虛之証。傷寒脈弦者。弦本少陽之脈。宜與小柴胡湯。茲但陰脈弦。而陽脈則澀。此陰陽以浮沉言。脈浮。取之則澀。而不流利。沉取之又弦而不和緩。澀主氣血虛少弦又主痛。法當腹中急痛。與建中湯者以溫中補虛。緩其痛而兼散其邪也。先溫補矣。而弦脈不除。痛猶未止者。為不瘥。此為少陽經有留邪也。後與小柴胡湯。去黃芩。加芍藥以和解之。蓋腹中痛。 亦柴胡証中之一候也。愚以先補後解。乃仲景神妙之法。然亦必少陽經氣虛無郁熱者宜之。小建中湯方見前第四卷太陽篇中)

傷寒中風。有柴胡証。但見一証便是不必悉具(傷寒中風者。謂或傷寒。或中風不必拘也。柴胡証者。謂邪入少陽。在半表半裡之間也。但見一証。謂或口苦。或咽乾目眩。或耳聾無聞。或脅下硬滿。或嘔不能食。往來寒熱等。便宜與柴胡湯治之。不必待其証候全具也。愚按此條系用柴胡湯之法。兼總上文以申明之。)

凡柴胡湯病証而下之。若柴胡証不罷者。複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凡柴胡湯病証而下之者。誤下之也。若柴胡証不罷。以無變証。故其病猶在也。當複與柴胡湯。以和解之。得湯必蒸蒸而振。振者。戰也。戰而後發熱。故云。蒸蒸互辭以見義也。正氣與邪氣相爭。正氣勝。則邪氣還表。故汗出而解。愚以柴胡非發汗之藥。然邪氣不因下而陷入於裡。原因在裡之正氣勝。藉藥力而祛邪欲出之表。故必自汗出而解也。上八條証俱自太陽中篇移附於此)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婦人中風與男子同。惟熱入血室之証。必從少陽主治。故於此條複附及之成注云:中風七八日。乃邪氣傳裡之時。發作有時者。此言往來之狀也。以其初無寒熱。故云。續得寒熱。經水適斷者。此值經水正來。適遇邪熱。壅其經而不行。故云。斷也。此其病名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以下文。此申明經斷所以寒熱之義。與小柴胡湯。以解邪熱,則所結之血。必自行而愈矣。愚按血室者。即血海。人身中衝脈是也。經云:衝脈者。經脈之海。言受納諸經之灌注。營血于。此而蓄藏。故謂之海。亦謂之室也。或問云:經云:衝脈者。為十二經之海。當是血脈之所會聚。男子婦人皆有之。何以熱入血室之証。仲景但指婦人。不指男子也。余答云:然。男女皆有此衝脈也。但婦人陰類。血亦屬陰。經脈流通。惟婦人易盈。盈則必聚於衝脈之中。故有熱入血室之証。乃邪熱內入。與血相結。瘀而不行。此為血有餘而邪實也。其治以小柴胡湯者。保命集云。婦人天癸既行。皆從厥陰。厥陰與少陽相為表裡。故下條治法云。無犯胃氣。及上二焦。以膽經有三禁。故止宜用小柴胡湯也。又刺法。熱入血室者。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期門者。肝之募。厥陰之經也。其不用小柴胡湯。即刺期門者。二經可相通而治故也。)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此條言婦人傷寒者。可見風寒之邪。皆有熱入血室証也。發熱者。寒鬱而成熱也。經水適來者。蓋言經水適當其時而來。過多不止。則血室空虛。邪熱乘虛而入也。晝日明了云云者。晝屬陽。陽主氣。暮屬陰。陰主血。今則熱邪入血室而為病。以故晝日明了。而病輕。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而病劇也。譫語者。系胃家實。醫人用下藥者多。此非胃家實。故云。無犯胃氣。言不可下也。上二焦者。營衛之所出也。汗傷營血。吐傷衛氣。此言三法。皆不可用也。必也。與小柴胡湯以和解邪熱。斯不調其經。而經血調譫語等証。可不治而自愈。按此條論。仲景不言用小柴胡。補亡論郭白云。雲如不愈者。服小柴胡湯。則知其湯與証甚相對。可無疑矣。)

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複有裡也。脈沉。亦在裡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複有外証。悉入在裡。此為半在裡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此條系太陽病傳入少陽之証。但其脈似少陰。醫人所當審也。傷寒五六日。成注云:邪當傳裡之時。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者。此在表之邪未解也。心下滿。口不能食。此在裡之邪方結也。大便硬者。此本陽明府証。只因脈細。有似乎陰邪入結於裡。故云大便硬而脈細者。此為陽邪微結。成注云:大便硬為陽結。此邪熱雖傳於裡。然以外帶表邪。則熱結猶淺。故曰陽微結必有表。指頭汗出云云言。複有裡。指心下滿云云言。故言有表複有裡也。又脈不細而沉者。亦為陽邪微結於裡。何也?以頭汗出。故云陽微結。蓋諸陽之經。皆上於頭也。假令純陰結。純者。真也。諸陰之經皆至頸胸中而還。不得複有頭汗出之外証。其真陰之邪。悉當入於裡矣。此為陽微結。邪當在半表半裡。間也。又脈雖沉而且緊者。終不得為少陰寒証。所以然者。云云。是重言以申明。頭汗出為陽微之義。可與小柴胡湯者。乃和解半表半裡之邪也。設不了了者。言服湯後而病。猶未愈也。得屎而解者。言少陽之表邪既除。大便仍硬。須用藥以微利之。則愈按此條論。仲景於小柴胡湯之外。別無利大便之藥。補亡論郭白云云。實者大柴胡虛者蜜煎導之。其說甚是。上三條証俱自太陽下編移附於此)

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小柴胡湯主之。(此條系陽明病傳入少陽之証。陽明病發潮熱。 若似乎胃家實矣。但胃實者。大便必硬。小便赤澀。今則大便溏。小便自可。是熱雖潮。邪猶在經。非入府之証也。更加胸脅滿不去者。已傳入少陽也。故與小柴胡湯。以和解半表半裡之邪。)

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 然而汗出解也。 (此條陽明病實少陽之証居多。故從少陽例治。脅下硬滿而嘔者。此皆少陽証也。惟不大便。為陽明病。兼之舌上白苔。成注云:為邪未入府。在表裡之間。故與小柴胡湯以和解之。上焦得通者。硬滿去而嘔止也。津液得下者。大便自行也。胃氣和。則陰陽升降而裡邪平。身汗出。則內外通達而表邪散。故云。解也。)

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部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及面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瘥。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無餘証者。與麻黃湯。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此條病。雖云陽明中風。觀其脈弦。脅下痛。時時噦。耳前後腫。少陽之証偏重。故從柴胡例治。其用麻黃湯者。雖除太陽之邪而非專証也。少陽脈弦。太陽脈浮。陽明脈大。三陽之脈齊見。而先曰弦者。少陽之邪居多也。短氣者風熱甚而氣壅逆也。氣逆壅甚。故雖以手按抑之。而氣愈不能通也。腹滿鼻乾嗜臥。一身及面目悉黃潮熱者。陽明風熱甚也。惟小便難為太陽府証。脅下及心痛者。以本脅痛。而連及於心胸之分。此為少陽經主病。兼之時時噦者。噦即氣逆而嘔。嘔亦少陽之兼証。耳前後腫者。少陽之脈上耳後。其支者。從耳後。人耳中。出走耳前。當其既腫之時。愚以縱有陽明風熱。已傳入少陽之經矣。條辯注耳前後腫。為三陽見証。殊不知太陽當腦後腫。陽明當面腫。此耳前後腫。當是少陽經証無疑。刺之小瘥者。謂以針刺其腫處。而腫少愈也。外不解者。謂短氣脅痛等証未除也。邪傳少陽。浮脈當去。今者病過十日而脈續浮。脈續浮者。謂弦脈本在而仍得浮脈也。脈雖續浮。以過十日。則邪不在表。當從少陽例治。故與小柴胡湯。以和解表裡之邪。若脈但浮無餘証者。謂脈不弦而但浮。且無短氣脅痛等証。此邪氣欲出而還於表也。故與麻黃湯以汗之。否則少陽証不可汗。豈有更用麻黃湯之理。若不尿云云。是承上短氣脅痛等証而言。不尿則比之小便難更甚。腹滿加噦。則比之腹部滿時時噦。亦更甚矣。真氣已衰。邪氣又盛。謂非不治之証而何。或云。不尿者。宜五苓散。腹滿者。宜大柴胡湯。獨不思經云:病深者其聲噦。雖治之複何益哉。上三條証俱自陽明篇移附於此)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成注引經云:嘔而發熱者。柴胡証具愚以其嘔。必兼口苦也。此條病自厥陰篇移附於此)

(見後例)

若已吐下。發汗溫針。譫語。柴胡湯証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少陽病有三禁。醫若不知而妄行吐。下發汗更加溫針。損耗津液胃中乾燥。以故譫語成注云:此木邪干胃也。最前條云。若柴胡証不罷者。複與柴胡湯。今柴胡証罷。此為壞病。正文與注見後第十二卷救逆法中)

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此條雖系合病。實則少陽之邪居多。故從少陽篇例。成注云:關脈以候少陽之氣。太陽之脈浮。陽明之脈大。脈浮大上關上。則知太陽陽明之邪。將並歸於少陽經矣。經熱。則膽亦熱。故多眠睡。目合則汗者月合目。則欲寐。寐屬陰。寐則衛氣行於裡。邪在半表半裡。故目暫合。而汗即出也。按此條論。仲景無治法。補亡論常器之云。可柴胡桂枝湯。龐安時云。脈不言弦者。隱于浮大也。)

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此條病。乃少陽之邪欲傳入陰經也。傷寒六七日。為邪退正複之時。其人身無熱而安靜者。此為欲愈也。今者。身無大熱。是熱未盡退也。反加躁。擾煩亂。以邪去陽經而入於陰。故躁煩也。成注云:表為陽。裡為陰。少陽之邪。居半表半裡之間。邪去少陽。則入三陰經矣。醫者可不于六七日之間。而預為調治。以截其入陰之路乎。)

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此承上條之病而言。乃少陽之邪自解。不傳入於陰經也。傷寒三日者。即素問相傳日數。上條言六七日。此止言三日可見日數不可拘也。邪在少陽。原嘔而不能食。今反能食而不嘔。可征裡氣之和。而少陽之邪自解也。既裡和而少陽邪解。則其不傳三陰。斷斷可必。故云。三陰不受邪也。此條注本。武陵陳亮斯語)

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此條以脈辯少陽病。欲已之法也。少陽傷寒。以脈弦大為病進。今者。脈不弦而且小。乃邪氣已退。正氣將複也。故云其病欲已。已。止也。)

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注已見前第三卷太陽病欲解注中。)

(附例)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証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此條系太陽病。傳入少陽。複入於胃之証。太陽病過經十餘日。知其時已傳入少陽矣。故以二三下之為反也。下之而四五日後。更無他變。前此之柴胡証仍在者。其時縱有可下之証。須先與小柴胡湯。以和解半表半裡之邪。如和解之。而嘔止者。表裡氣和。為已解也。若嘔不止。兼之心下急。鬱鬱微煩。心下者。正當胃府之中。急則滿悶已極。鬱煩為熱結於裡。此為未解也。後與大柴胡湯。以下其裡熱。則愈。上條証並下湯自太陽中篇移附於此)

大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升洗)生薑(五兩切) 枳實(四枚炙)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用大黃二兩。若不加大黃。恐不為大柴胡湯也。(許叔微云。若不加大黃。恐不為大柴胡。此系王叔和語。又大黃須酒洗。生用有力。)

成氏明理論云。虛者。補之。實者。瀉之。此言所共知。至如方有峻緩輕重。又當臨時消息焉。大滿大實。堅有燥屎。非駛劑則不能泄。是以有大小承氣湯之峻也。如不至大堅滿。邪熱甚。而須攻下者。又非承氣湯之可投。必也。 輕緩之劑攻之。大柴胡湯用以逐邪熱。為下劑之緩者也。柴胡味苦平微寒。傷寒至於可下。則為熱氣有餘。熱應火而歸心。苦先入心。折熱必以苦為主。故以柴胡為君。黃芩味苦寒。王冰曰大熱之氣。寒以取之。推除邪熱。必以寒為助。 故以黃芩為臣。芍藥味酸苦微寒。枳實味苦寒。內經曰:酸苦湧泄為陰。泄實折熱。必以酸苦。故以枳實芍藥為佐。半夏生薑味辛溫。大棗味甘。溫辛者。散也。散逆氣者。必以辛甘者。緩也。緩正氣者。必以甘。故用半夏生薑大棗為之使也。一方加大黃。以大黃有將軍之號。而功專於蕩滌。不加大黃。恐難攻下。必應以大黃。為使也。用湯者審而行之。 十全之功可得矣。 王海藏云。大柴胡湯。治表裡內外俱熱之証。治有表者。或脈浮。或頭痛。或惡風。或惡寒四証中。或有一二尚在者。乃十三日過經不解是也。治有裡者。或譫語。或妄語。或擲手揚視。此皆裡之急者也。若欲汗之。則裡証已急。欲下之。則表証。尚在。通宜大柴胡湯主之。

琥按上海藏言裡証已急。表証尚在。用大柴胡湯極是。但表証云。脈浮頭痛惡風寒。大抵系太陽經表邪居多。吾恐大柴胡非對証之藥。必也。脈浮弦。頭角痛或往來寒熱。此方是大柴胡湯之表証也。 婁全善云。傷寒至十餘日。外用小柴胡。不愈者。若大便硬。看証可下。則用大柴胡下之。以過經其人稍虛。當下者。用大柴胡湯。則穩當。恐承氣太緊。病患不禁也。

琥按婁氏之意。因論大柴胡証。偶及承氣耳。俗醫不察。竟有畏承氣之太緊。輒不敢用。以大柴胡湯為穩當。而代之者。噫。是又失仲景之旨矣。

或問大柴胡湯。仲景用以治過經不解。下証具。而病患稍涉虛者宜之。故大柴胡湯。即小柴胡加減。何為乎不留人參也。余答云:小柴胡湯中用人參者。乃輔正氣以除邪氣也。大柴胡湯証。為邪實而正未虛。云。稍涉虛者。後人之私議也。故去人參而加大黃枳實。並甘草。亦恐其滿中而不用。其留大棗者。和諸藥之性也。其加芍藥者。非酸以湧泄之意。取其和營而助陰也。況病熱之人。止虞陰虛勿慮陽損。所以劉河間有當歸承氣湯方。即仲景於此湯中用芍藥之意也。 陶節 製黃龍湯。而以人參加入承氣湯中。此與仲景之意。不大相悖謬歟。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複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此條傷寒乃柴胡証與陷胸証並舉。太陽之邪已傳少陽。故並入少陽篇例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裡者胃府以內也。結胸証邪結於胸。未全入裡。此則熱結於裡。為可下矣。複往來寒熱者。太陽之邪。猶留於少陽半表半裡之分也。 止可與大柴胡湯以內下其實。外解其邪。曰但結胸者。言結不在裡也。無大熱者。言表裡不甚熱也熱不甚。故知是水結胸脅。此太陽之邪。連及少陽經也。但頭汗出。乃水氣上蒸使然。故與大陷胸湯以逐其水。並下其微熱。此條証自原論中第四卷太陽下編移附於。此大陷胸湯方見前第五卷太陽篇中)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此條亦太陽病傳於少陽兼入胃府之証。傷寒發熱者。 寒已成熱也。汗出不解。其邪已進於表。當在半表之間心下痞硬。嘔吐下利。其邪又進。而入於腸胃之裡矣。成注云: 吐利心腹軟。軟為裡虛。今者心下痞硬。是裡實也。與大柴胡湯以外解其半表之邪。內攻其在裡之實。上條証自太陽下篇移附於此。)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証。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 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此條本系太陽傷寒。過經不解。邪留少陽。 兼入於胃之証。傷寒十三日。邪當解矣。而不解。胸脅滿而嘔者。少陽之邪正盛也。日晡所發潮熱者。胃府之熱方結也。 邪熱方結。何為熱已而即微利。蓋此病本大柴胡兩解之証。當其未熱時。已經下之而不得利。今潮熱後。反得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丸藥性緩。以故利偏遲也。況丸藥大都熱毒之物。以熱攻熱。故其利不通暢而甚微。此非善治之法也。

夫潮熱者。胃府熱結而實也。然胸脅之邪未已。故先宜小柴胡湯。以解少陽之表邪。後即以小柴胡加芒硝湯。以下胃府之熱結。或問醫以丸藥下之。雖非其治。然下之後。大柴胡証。仍在。何以不用大柴胡湯。余答云:醫用丸藥。此是許學士所云。巴豆小丸子藥。強迫溏糞而下。夫巴豆辛烈。大傷胃氣。若仍用大柴胡。則枳實大黃之峻。胃中之氣。已不堪受其削矣。故易以小柴胡加芒硝湯。用人參甘草以扶胃氣。且微利之後。溏者既去。燥者自留。加芒硝者。能勝熱攻堅。又其性速下而無礙胃氣。乃一舉而兩得也。)

柴胡加芒硝湯方

(此方自原論中第十卷採附於此)

小柴胡湯內。加芒硝六兩。餘依前法。服不解。更服。 內台方議問曰:潮熱者。實也。即實且熱。何不用大柴胡。大小承氣湯下之。卻用芒硝。何也?答曰潮熱雖實。奈何先以丸藥。傷動臟腑。再用大黃下之。則脾氣傷而複成壞証。只得用芒硝以浸潤之而取利也。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此條乃太陽病並於少陽。兼入胃府之証。傷寒八九日。若似乎可下矣。既下之後。而胸滿云云者此下之不得其宜。陽熱乘虛入裡。而客於胸中。故煩滿也。驚者。心惡熱而神不安也。小便不利者。膀胱約而水不行也。惟煩滿。故熱入於胃而譫語。惟小便不利。故濕漬於脾。脾困。則四肢不健運。而身重不可轉側。與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者。外以解熱邪。內以除水濕。兼鎮浮越之氣而補其中州之虛也。上二條証並下方自太陽中篇移附於此。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

半夏(二合洗)大棗(六枚)柴胡(四兩)生薑 人參 龍骨 鉛丹 桂枝(去皮)茯苓(各一兩半)大黃(二兩)牡蠣(一兩半熬)
上十一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大黃。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溫服一升。

琥按上方用柴胡為君。專走少陽。以解胸膈之煩滿。用人參半夏薑棗茯苓為臣。以健脾利小便而療身重。用龍骨牡蠣鉛丹為佐。以鎮心除驚熱。輔以大黃者。乃滌胃實而止譫語也。使以桂枝者。兼入太陽而外行肢體也。要是方也。表裡齊走補瀉兼施。通澀並用。恐非仲景之舊。或系叔和採輯時有差錯者。若臨是証而用是藥。吾不敢也。何也?倘謂胸滿譫語。是實証。則當用大黃者。不當用人參。倘謂驚煩小便不利身重是虛証。則當用人參大棗茯苓龍骨等藥者。不當用大黃。況龍骨牡蠣鉛丹。皆系重墜收澀陰毒之品。恐非小便不利身重所宜。尚論篇稱此方有安內攘外。補天浴日之功。余實愚蒙。不敢信以為是也。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証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此條系太陽病傳入少陽之証。少陽邪多。太陽邪少。故從少陽篇例。傷寒六七日。邪氣傳裡之時。成注云支者。散也。謂邪氣之結。雖起於心下。而散于脅旁。後條辯以支字。解作撐。若有物支撐在胸脅間。其義甚明。兼之微嘔者。此系少陽之邪正盛也。外証未去。此指上文發熱惡寒支節煩疼而言。夫寒熱而曰微。支節疼而曰煩。此可征太陽之表邪已輕。其勢漸趨於裡矣。故以柴胡合桂枝湯以兩解之。)

柴胡桂枝湯方

(此方自原論中第十卷採附於此)

柴胡(四兩)桂枝(去皮)黃芩 人參(各一兩半)甘草(一兩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藥(一兩半)大棗(六枚擘)
生薑(一兩半切)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

琥按上方乃柴胡合桂枝湯兩方相合之複方。其不曰桂枝柴胡湯者。以柴胡為君也。益可見少陽邪甚。太陽邪微矣。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此條亦太陽病傳入少陽之証。傷寒五六日。已發汗矣。而複下之不無少誤。惟誤下。以故胸脅滿微結。微結者。言其邪不甚。未入於府。正當表裡之間也。小便不利者。此因汗下之後。而津液少也。惟津液少而非停飲。以故渴而不嘔。但頭汗出者。此熱鬱於經不得外越。故但升於頭而汗出也。心煩者。即胸煩往來。寒熱胸煩者。此為少陽之邪未解也。故與柴胡桂枝乾薑湯。以專解其半表之邪。兼散其半裡之結也。上二條証並下湯方俱自太陽下編移附於此。)

柴胡桂枝乾薑湯方

柴胡(半斤)桂枝(三兩去皮)乾薑(二兩)栝蔞根(四兩)黃芩(三兩)牡蠣(二兩熬)甘草(二兩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複服。汗出便愈。

成注引內經曰:熱淫於內。以苦發之。柴胡黃芩之苦。以解傳裡之邪。辛甘發散為陽。桂枝甘草之辛甘。以散在表之邪鹹以軟之。牡蠣之咸。以消胸脅之滿。辛以潤之。乾薑之辛以固陽虛之汗津液不足而為渴。苦以堅之。栝蔞之苦。以生津液。

琥按上成注云:乾薑之辛。以固陽虛之汗。其說甚誤。夫頭汗出者。乃陽郁於表。非陽虛於上也。如系陽虛。不堪再汗。豈有方後云。複服使汗出之理。況乾薑亦辛熱之品。助以桂枝。能散太陽未盡之表邪。若雲固汗。吾不信矣。

琥按上方。即小柴胡東加減方也。據原方加減法云。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若渴者。去半夏。茲者。心煩渴而不嘔。故去人參半夏。加栝蔞根四兩。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茲者。胸脅滿微結。即痞硬也。故去大棗。加牡蠣二兩。若心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茲者。小便不利。心不悸而但煩。是為津液少而躁熱。非水蓄也。故留黃芩。不加茯苓。又云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乾薑。茲不因咳而以乾薑易生薑者。何也?蓋乾薑味辛而氣熱。其用有二。一以辛散胸脅之微結。一以熱濟黃芩栝蔞根之苦寒。使陰陽和而寒熱已焉。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証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証仍在者。複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此條系少陽病誤下。而成痞結之証。成注云傷寒五六日。邪在半表半裡之時。嘔而發熱邪在半表半裡之証。柴胡証具云云。至汗出而解。注已見前小柴胡湯附例之下。心下滿云云。乃複言下後之變以出其治。然心下滿。須有陰陽之分。若下後邪氣傳裡。陷於胸中。成注云胸中為陽受氣之分。邪結雖高。而硬痛必下。此為結胸証也。與大陷胸湯以下其結。若下後邪氣傳裡。留於心下。成注云心下為陰受氣之分。痞塞雖下而氣逆則高。此為痞証也。宜半夏瀉心湯以通其痞柴胡不中與之者。此言結胸痞氣。皆系柴胡証罷。故宜另與陷胸等湯也。愚按此條。可見少陽病誤下之。亦有痞結之証。前第五卷太陽下編云。太陽病誤下之。因作結胸太陰病誤下之。因作痞氣。茲者。少陽病誤下。邪在半表半裡。居陰陽之間。故亦有痞結証也。夫人身腹陰。而背陽。少陽行身之側。居陰陽之間。為半表裡。然人身膈以下屬陰。膈
以上屬陽。少陽居清道。而協乎膈之間。亦為半表裡。此可征少陽病誤下。邪氣乘虛入裡。而結胸痞氣所由分矣。大陷胸湯已見前第五卷太陽下編)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半升洗)黃芩 乾薑 甘草(炙)人參(以上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成注云:辛入肺而散氣。半夏乾薑之辛。以散結氣。苦入心而泄熱。黃連黃芩之苦。以泄痞熱。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人參甘草大棗之甘。以緩之。愚以結胸挾實。痞氣挾虛。故用人參甘草大棗之甘緩以補之也。

內台方議曰。病在半表半裡。本屬柴胡湯。反以他藥下之。虛其腸胃。邪無所歸。故結於心下。重者成結胸。心下滿而硬痛也。輕者為痞。滿而不痛也。若此痞結不散。故以黃連為君。苦入心以泄之。黃芩為臣。降陽而升陰也。半夏乾薑之辛溫為使。辛能散其結也。人參甘草大棗之甘。以緩其中。而益其腸胃之不足。使氣得平。上下升降。陰陽得和。其邪之留結者。散而已矣。經曰:辛入肺而散氣。苦入心而泄熱。甘以緩之。三者是矣。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此條雖系太少合病。實則少陽之証居多。故從少陽篇例。成注云太陽陽明合病。自下利為在表。宜發汗陽明少陽合病。自下利。為在裡宜下之。此太陽少陽合病。 自下利。為在半表半裡。非汗下所宜。故與黃芩湯。以和解半表半裡之邪。嘔者。胃氣逆也。加半夏生薑以散逆氣。愚意以此必是胃中有停飲而作嘔。故宜加也。)

黃芩湯方

黃芩(三兩)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若嘔者。加半夏半升。生薑三兩。(原論中第十卷方。用生薑止一兩半)

成注云:虛而不實者。苦以堅之。酸以收之。黃芩芍藥之苦酸。以堅斂腸胃之氣。弱而不足者。甘以補之。甘草大棗之甘。以補固腸胃之弱。

琥按上黃芩湯成氏既云。和解半表半裡之邪。及其注方中藥味。止云。堅斂補固腸胃之氣弱。而不及解表。何也?

蓋太少合病。而至自利。則在表之寒邪。悉郁而為裡熱矣。裡熱不實。故與黃芩湯以清熱益陰。使裡熱清。而陰氣得複。 斯在表之陽熱自解。所以此條病若太陽桂枝。在所當禁。並少陽柴胡。亦不須用也。內台方議云。上方用黃芩。為君以解少陽之裡熱。此言與成注之意相合。又云用芍藥為臣。以解太陽之表熱。而行營氣。吾恐芍藥無桂枝。不能走表。若雲解太陽之熱。而行營氣。牽強鈕合。殊悖於理。上二條証並湯俱。自原論中第四卷太陽下編移附於此。

(琥)按上少陽病脈証並治法仲景原論中止十條。列之第五卷陽明篇後。其餘方論雜入太陽篇者居多。愚因採附本篇複合下昔賢方論。共為一卷斯醫人臨証揀方。始為備而可據耳。

附昔賢治少陽病方論變法

深師療傷寒六七日。發汗不解。嘔逆下利。小便不利。胸脅痞滿。微熱而煩。有黃芩湯方。

黃芩湯方

黃芩 桂心(各三兩)茯苓(四兩)前胡(八兩)半夏(半升洗)
上五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分為六服。日三服。夜三服。間食生薑粥。投取小便利為瘥。

琥按上主療云。發汗不解。邪入胸脅痞滿者。少陽病也。其曰嘔逆。曰小便不利。曰微熱而煩。當是小柴胡加減之証。但其曰下利。又當是太少合病。此方名黃芩湯。與仲景黃芩湯大不相同。然亦各盡其妙。方中用黃芩前胡者。治胸脅煩熱而痞滿也。用半夏茯苓者。止嘔逆而利小便也。小便利。而利自止矣。其用桂心有二義焉。一以佐前胡而散在表不解之寒邪。一以導茯苓。而通膀胱不利之水濕。要之是方也。亦不可執。倘裡熱而陽盛。宜去桂也。愚以嘔逆甚者。加橘紅。痞滿甚者。加枳實。煩甚。加栝蔞實。下利腹痛。加白芍藥。臨証加減。全在以意會之而已。

姚氏集驗療傷寒七八日不解。默默煩悶腹中有乾糞譫語。

大柴胡湯方

柴胡 半夏(湯洗各八兩)生薑(四兩)知母 芍藥 大黃 葳蕤(各二兩)甘草(炙)
一方加 枳實(四兩)黃芩(二兩)
上十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琥按上方。即仲景大柴胡湯。少變其製仲景方。有大棗。無甘草。要之甘草與大棗。同一甘溫也。又按上主療云。 默默煩悶。當即是仲景大柴胡湯証中云。鬱鬱微煩義同。但煩悶者。其熱已極。甚於微煩。所以大柴胡湯中。複加知母葳蕤之苦寒甘潤。以清解之也。

(千金) 療傷寒頭痛壯熱百節疼痛湯方

柴胡 芍藥 梔子仁 知母(各四兩)香豉(一升綿裹)石膏(八兩碎)黃芩 大青 升麻 杏仁(去雙人皮尖各三兩)
上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若熱盛者。加大黃四兩。

琥按上方。乃療少陽陽明經中有郁熱。兼清肺胃燥熱之劑。其曰頭痛。乃火熱上攻而痛。非寒邪中於經也。曰百節疼痛。乃熱蒸骨節而疼痛。亦非寒邪束於表也。據上方後云。若熱盛者。加大黃。則知經中之熱盡入於胃矣。此方與仲景大柴胡湯同義。但大柴胡治裡實濕熱。此湯治裡實燥熱為少異耳。 崔尚書療傷寒六七日不解。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寒疝腹痛。

小前胡湯方

前胡(八兩)半夏(半升洗)生薑(五兩)黃芩 人參 甘草(炙各三兩)乾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

琥按上方。即仲景小柴胡湯。去柴胡而易前胡也。陶弘景云。前胡與柴胡同功。愚以治証雖同。然柴胡純陽而能上升。此則陽中之陰。其功長於下氣耳。據上主療云云。皆系少陽經病。但其云。寒疝腹痛。病屬厥陰。恐非上湯所能兼療也。 又療傷寒八九日不解。心腹堅滿。身體疼痛。內外有熱。煩嘔不安。

大前胡湯方

前胡(半斤)半夏(半升) 生薑(五兩)枳實(八片當是八枚炙)芍藥(四兩)黃芩(三兩)乾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琥按上方。又即仲景大柴胡湯方。去柴胡而易前胡也。仲景原方中本無大黃。王叔和云。若不加大黃。恐不名大柴胡湯。今崔氏名大前胡。恐亦當加大黃二兩也。況上主療云。心腹堅滿。煩嘔不安。此即大柴胡湯証云。心下急。痞硬。嘔不止。鬱鬱微煩同也。表既不解。裡証又急。其當加大黃無疑。

張文仲療晚發傷寒三月至年末為晚發方

生地黃(一斤打碎)梔子(二十枚擘)升麻(三兩)柴胡 石膏(各五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五服。頻頻服。若不解。更服。若頭面赤。去石膏。用干葛四兩。無地黃。用豉一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琥按上主療云。三月至年末為晚發。乃知四時皆有傷寒病也。然年末系冬。為正傷寒。不得云晚發。則晚發當自秋止矣。上方乃治少陽陽明二經燥熱之劑。

(活人)柴胡半夏湯方

治痰熱頭疼。利膈。除煩悶。手足煩熱營衛不調。肢節拘倦。身體疼痛嗜臥少力飲食無味。兼治五飲。消痰癖。

柴胡(八兩)半夏(二兩半洗)白朮 甘草(炙)人參 黃芩 麥門冬(去心各三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鈔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子一枚。煮至八分。去滓溫服。

琥按上方。即仲景小柴胡湯中。加白朮麥門冬也。推製方之意。以白朮能燥脾。而治痰之本。麥冬能清肺而防熱所傷。愚以痰熱雖甚。方中既有黃芩。則麥冬亦可以不用。況濕熱之痰。非麥冬所能清也。據上主療云。頭疼體痛。膈間煩悶。當是風寒外來。熱鬱于少陽之經而生痰。恐未必驟至於虛耳。方中若人參白朮宜審用之。或者病已久。嗜臥少力。能飲食而無味。是為實証成虛。如人參白朮。不妨加用。然亦須以枳實陳皮等。相佐服之。

(宣明)柴胡飲子

治傷寒發汗不解。寒熱往來。或中外諸邪熱。口乾煩渴。或下後熱未愈。汗後勞複等証。

柴胡 人參 黃芩 甘草 大黃 當歸 芍藥(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鈔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溫服。日三。病熱甚者。加減之。

琥按上方。即仲景大柴胡湯。去半夏枳實大棗。加人參當歸也。以口乾煩渴。故去半夏。複去大棗者。因煩渴一候。必邪熱甚而氣上逆。恐大棗之甘。能壅氣也。又以胃府但熱而不實。故去枳實。或問熱而不實。何以不去大黃。殊不知方中用大黃者。止以除裡熱。又恐有傷陰。分之血。所以方中用芍藥。複加當歸也。愚又以方中惟人參一味。不宜與大黃並用。有如中外邪熱。或下後熱未愈。則宜用大黃者。不宜加人參。恐人參甘溫。反能助邪熱也。又如汗後勞複。則宜加人參者。不宜用大黃。以大黃苦寒。徒以致裡虛也。且方後原云。病熱甚者。加減之。夫熱甚必實。寒甚必虛。若熱甚。還當加大黃。減人參也。後人不原製方之意。不知加減。一概並用。譬之陶氏黃龍湯。流禍至今而未已也。

(難知)小柴胡湯方

療傷寒少陽証。胸脅。痛往來寒熱而嘔。或咳而耳聾。脈尺寸俱弦。忌發汗。忌利小便。忌過大便。止宜和解。故名三禁湯。即仲景小柴胡湯七味。分兩減半。其原方加減法同。複有新增加減法。茲錄於後。如寒熱往來。經水不調者。去半夏。加秦艽。芍藥。當歸知母。地骨皮。丹皮。川芎。白朮。茯苓。婦人虛勞發熱。加蛤蚧。赤茯苓。如小柴胡湯。與四物湯各半。名調經湯。(愚以婦人傷寒。或中風。經水適來適斷。寒熱發作如瘧者。宜用此湯也。)

無孕嘔者。加半夏。無汗者。加柴胡。惡寒者。加桂。有汗者。加地骨皮。嗽者加紫菀。通經者。加京三棱廣茂。勞者加鱉甲。(按上加藥法。系治婦人雜証法也。)

琥按上湯名三禁。而以利小便為一禁。其說蓋自云。岐子保命集始。保命集雲治少陽有三禁。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小便。此為三禁。獨不觀仲景辯少陽中風。首云。不可吐下。辯少陽傷寒。又云:不可發汗成無己明理論亦云。少陽病邪在半表半裡。既非發汗所宜。又非吐下所對。止宜和解。故云。三禁。若然。則是汗下之禁雖同。利小便與吐大異先聖後賢其說。孰是孰非。愚曾細思之。而以仲景之言為是。若利小便。不在所禁也。據少陽篇壞病云。若已吐下。發汗溫針。譫語者。柴胡証罷。此為壞病。未聞雲利小便而至壞也。又據柴胡湯後加減法云。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又內台方加藥法云。如發熱。小便不利者。和五苓散。益可見利小便。在所不禁矣。或云膽有上竅。宜吐。木性曲直。風寒鬱其經。則屈而不升。故宜用吐。以升發之。所以可吐篇云:大法。春宜吐。膽屬少陽。而時應乎春是。吐在所不禁。禁利小便者。以膽無下竅。且逆其性而導之也。其說近是。其理則非。斷不可從。戒之慎之。

(寶鑒) 小柴胡加地黃湯方

治婦人室女傷寒發熱。經水適來適斷。晝日明了。夜則譫語。如見鬼狀。亦治產後惡露方來。忽然斷絕欲死。

柴胡(一兩二錢半)人參 半夏(湯泡七次) 黃芩 甘草(炙)生地黃(酒洗各七錢)
雲岐子方用牡丹皮二兩無生地黃
上六味。 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生薑三片。棗子一個。煎至一盞。去渣。溫服不拘時。

琥按上方。即仲景小柴胡湯。加生地黃也。婦人熱入血室。系血虛且瘀者。宜此方。必經水既來而適斷也。若欲來而忽斷者。為熱入而血實証。還宜加當歸。赤芍。桃仁紅花等藥。若熱入而經水過多者。為血虛而不瘀。又宜加川芎。白芍。髮灰等藥。此雲岐子法也。

(陶氏) 柴胡雙解飲

治少陽膽經受証。耳聾脅痛。寒熱嘔而口苦。脈來弦數。屬半表半裡。宜和解。此經膽無出入。有三禁。不可汗下吐也。止有小柴胡一湯隨病加減。再無別湯。

柴胡 黃芩 半夏 甘草 人參 陳皮 芍藥(近本上七味。無分兩)
水二鐘。薑一片。棗二枚。槌法。入生艾汁三匙。煎之溫服。

琥按上方。即仲景小柴胡湯內。加陳皮芍藥也。方後入生艾汁三匙者。以生艾氣溫味苦辛。肘後方用以治時氣溫疫。頭痛壯熱。脈盛。故陶氏加之耳。若云。加入上湯中。如殺車槌之有力。此亦甚形其功。吾不信也。

附陶氏加減法本經証小便不利者。加茯苓。本經嘔者。入薑汁。竹茹。脅痛。加青皮。痰多。加瓜蔞仁貝母(愚以貝母力緩。不如改用枳實。)

寒熱往來似瘧者。加桂枝。渴者加天花粉。知母。去半夏。齒燥無津液。加石膏。嗽者。加五味。金沸草。(愚以五味宜用南產黃色者。)

壞証。加鱉甲。本經証心下飽悶。未經下者。非結胸。乃表邪傳至胸中。未入於府証。雖滿悶。尚為在表。只須小柴胡。加枳桔。未效。就以本方對小陷胸加枳桔。一服豁然。其妙如神。虛煩。類傷寒証。本方加竹葉。炒粳米。(愚以方中。無石膏粳米。不須加也。)

本經與陽明合病。本方加葛根。芍藥如拾芥。(言不須多用也。)

婦人熱入血室。加當歸。紅花。男子熱入血室。加生地黃(愚按血室義。已見前小柴胡附例之後。即血海也。男子婦人皆有之。但男子之血。不能充於血室。血不充。則不盈。不盈。亦不去也。不去則血無所虧。無所虧。則熱亦不能入。所以在男子。從無熱入血室之証。今陶氏不讀書。不明理。止知男子之身。亦有血室。因取巧而造立病名。令人噴飯。)

老弱人傷寒無表証。其熱勝者。本方加大黃甚者。加芒硝。

(琥)總按上古今諸名家。治少陽病方論。實與仲景之旨互相參合者。醫人不可以不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