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辯証廣注 |
(此系仲景原文)
問曰:病有結胸。有藏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也。何謂藏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藏結。舌上白苔滑者難治。(此言結胸病狀。與藏結雖相似而各別。故仲景設為問答以辯之。夫結胸藏結。何以云。太陽病。以二者皆太陽病誤下所致也。蓋結胸病。始因誤下。而傷其上焦之陽。陽氣既傷。則風寒之邪。乘虛而入。上結於胸。按之則痛者。胸中實也。寸浮關沉者。風與寒氣相結。而為實之診也。若藏結病。則不然。其始亦因誤下。而傷其中焦之陰。陰血既傷。則風寒之邪。亦乘虛而入。內結於藏。狀如結胸者。以藏氣不平。逆於心下故也。飲食如故者。胸無邪阻而胃中空也。時時下利者。藏虛邪結。不能運化。胃中之水穀。不泌別。不釐清。因偏滲於大腸而作利也。寸浮關沉者。結胸脈也。今診關脈。兼得小細緊者。則是藏虛。而風寒之邪。內結可知。舌上白苔者。經云:丹田有熱。胸中有寒。今者苔滑。則是舌濕潤而冷也。此系誤下太過。而變成藏寒之証。故難治也。愚按結胸証。其人本胃中挾食。下之太早。則食不能去。外邪反入。結於胸中。以故按之則痛。不能飲食。藏結証。其人胃中本無食。下之太過。則藏虛邪入。冷積於腸。所以狀如結胸。按之不痛。能飲食。時下利。舌上苔滑。此非真寒証。乃過下之誤也。結胸証。治見下。藏結証。仲景無治法。補亡論常器之云。可刺關元穴。愚以若用刺。不若用艾灸之。)
藏結無陽証。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此承上文申明藏結病。所以難治之故。夫藏結雖系太陽病誤下所致然既下之後。已無惡寒發熱之証。是無太陽表熱也。不往來寒熱。是無少陽半表半裡之熱也。其人反靜。是無陽明裡熱也。舌上苔滑。是胸中寒。而丹田並無熱也。惟其無熱。故不若結胸証之可攻而難治也。愚以藏結本無可下之証。成注云:于法當下者誤。補亡論郭白云云。藏結無陽証。不可攻者。宜刺關元穴。愚以藏結病。表裡皆寒。無熱可泄。若用刺法。是為認証不明。謬矣。故宜用艾灸之。)
(附例)
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藏結。死此條乃藏結死証。醫人不可不知也。素有痞。謂其人平素先有痞積。伏於脅下。又因新得傷寒。誤行攻下。成注所云。邪氣入裡。與宿積相合。使藏真之氣。結而不通。致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此為死証。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此推原結胸病。並及于痞病之因也。仲景云。太陽病當一二日發。太陰病當四五日發。此病發於陽。與發於陰之謂。病發於陽。邪猶在經。為不可下。反下之。則陽經邪熱。入於胸中。因作結胸。病發於陰。邪未入府。亦不可下。反下之。則陰經邪熱。入於心下。因而作痞。痞者。氣塞而不通泰也。尚論篇云:二証皆由下早。皆是熱入。其不言痞者。省文以見意也。愚以痞非太陽証。然其邪。亦由太陽而傳於太陰。複因誤下而作痞。故並入太陽篇中。)
結胸者。項亦強。如柔 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此先就結胸之最劇者。議其治也。夫結胸証。至項強。則其邪緊結於胸。胸中滿實。其勢常昂。有似反張之狀。故云。如柔 也。下之則和者。言邪實去。則胸中和而項自舒之意。
成注云:與大陷胸丸下結泄滿。愚按 有剛柔二証。皆頸項強急。今則結胸証。如其狀。故曰亦也。或問項強。何以不雲如剛 。余答云:剛 無汗。柔 有汗。結胸証。既項強矣。若不雲如柔 。恐醫人認以為太陽經風寒之邪未解。反疑其當用發汗之藥。殊不知項雖強。表証已解。裡証甚急。治法宜下。曰如柔 狀者。蓋言有汗而非外邪之項強也。)
大黃(半斤)葶藶(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搗篩二味。內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別搗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禁如藥法。
成注云:大黃芒硝之苦鹹。所以下。熱。葶藶杏仁之苦甘。所以泄滿。甘遂取其直達。白蜜取其潤利。皆以下泄實滿之物也。
琥按大陷胸湯。止硝黃甘遂三物。茲方中更加葶藶杏仁白蜜。是名雖為丸。比湯倍有力焉。大抵結胸証。水逆於肺。喘脹胸滿者。宜用之。陷胸名義詳下湯方中。 結胸証。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結胸証。寸脈雖浮。關脈必沉。為邪熱結裡。裡實。所以可下。今者其脈浮大。浮為在表。大為虛。是在表之邪猶未盡。胸中之結猶未實。下之是重虛其裡。表邪盡入。所以主死。醫人不可不以此為戒也。按此條証。仲景既云不可下。則是當用何藥。補亡論常器之云。可與增損理中丸。如未效。用黃連巴豆搗如泥。封臍上。灼艾灸熱漸效。愚以上証。雖未全結。終是裡實之証。理中丸太補。不可用也。又灼艾法。亦未妥。)
結胸証悉具。煩躁者亦死(成注云:結胸証悉具。邪結已深也。煩躁者。正氣散亂也。邪氣勝。正氣虛。即不下。亦主死也。或云煩躁者。裡証急也。下之。庶有可生之理。尚論篇云:煩躁為津液已竭。胃氣垂絕之征。醫人於此。寧莫投藥。可免病家之咎。)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 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餘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也。(太陽中風之脈本浮。其兼動數者。動為痛。數為熱為虛也。風熱外盛。則頭痛發熱。衛氣虛。膚腠空疏。故睡則盜汗微出也。脈動數而汗出。似乎表解。邪欲傳裡。故以惡寒為反也。醫人不知表未解。反誤下之。動數之脈變遲。脈遲。則表邪乘虛入裡。已結於胸膈間矣。膈內拒痛者。膈中之氣。與邪氣相拒而作痛也。胃中空虛者。胃家之真氣。因誤下而致虛也。客氣者。邪氣也。短氣者。真氣短促也。陽氣者。即客氣之別名也。胃家真氣既虛而短。則客邪之氣方盛。內動于膈。因發躁煩而熱。必中懊憹不寧。此為陽邪內陷。熱蒸成濕。濕熱相結而堅實。以故心下硬。成結胸也。治法。宜大陷胸湯以下結熱。夫曰膈內。曰心中。曰心下。皆胸之分也。名曰結胸。其邪實陷於胃。胃中真氣虛。斯陽邪從而陷入於胸。作結硬之形也。其有邪雖入胃。而胸不至結者。胃中邪熱不能外泄。此為熱不得越。但上升於頭而汗出。餘處無汗。劑頸而還。劑者。分也。言至頸。則汗分而還。於身則無汗也。小便不利者。胃中邪熱。氣蒸濕積而成水。思欲下泄而不得也。胃屬土。其色黃。濕熱不得下泄。郁於內。必見於外。故至發黃也。補亡論常器之云。發黃者。與茵陳蒿湯。煎茵陳濃汁。調五苓散。亦可。)
大黃(六兩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錢)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內芒硝煮一兩沸。內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
成氏明理論云。結胸由邪在胸中。處身之高分。邪結於是。宜若可汗。然所謂結者。若系結之結。不能分解者也。諸陽受氣於胸中。邪氣與陽氣相結。不能分解。氣不通。壅於心下。為硬為痛。是邪正固結於胸中。非虛煩膈實之所同。是須攻下之物可理。低者舉之。高者陷之。以平為止。結胸為高邪陷下以平之。故治結胸曰陷胸湯。甘遂味苦寒。苦性泄。寒勝熱。雖曰泄熱。而甘遂又若夫間之遂。直達之氣。陷胸破結。非直達者不能透。是以甘遂為君。芒硝味鹹寒。內經曰鹹味下泄為陰。又曰鹹以軟之。氣堅者以鹹軟之。熱勝者。以寒消之。是以芒硝為臣。大黃味苦寒。將軍也。蕩滌邪寇。除去不平。將軍之功也。陷胸滌熱。是以大黃為使。利藥之中。此為駛劑。傷寒錯惡。結胸為甚。非此湯則不能通利。大而數少。取其迅疾。分解結邪。此奇方之製也。
琥按上成氏云。甘遂若夫間之遂。考周禮。凡治野。夫間有遂。注云:自一夫至千夫之田。為遂溝洫澮。所以通水于川。遂者。通水之道也。廣深各三尺曰遂。則是甘遂乃通水之要藥。陷胸湯中以之為君。乃知結胸証。非但實熱。此系水邪結於心下故也。或問水邪從何而來。余答云:足太陽本寒水之經。其邪正盛於表。醫人反誤下之。邪因內陷。斯時水氣。即隨經而入。況邪熱鬱於胸中。其上蒸之氣。亦可成水。所以陷胸湯丸用甘遂葶藶。非究心醫道者。不能識其奧義也。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此言結胸証。亦有不因誤下而成者。如傷寒六七日。邪熱傳裡。填實胸中。脈沉而緊。緊固為傷寒之脈。然其脈不浮。則知緊非外來之寒矣。夫沉為在裡。緊為痛為實。今心下痛。按之其硬如石。故脈沉而緊也。成注云:與大陷胸湯以下結熱。或問脈沉緊。焉知非寒實結胸。余答云:胸中者。陽氣之所聚也。邪熱當胸而結。直至心下。石硬且痛。則脈道不但沉緊。甚至有伏而不見者。醫人烏可以脈沉緊為非熱也。大抵辯結胸之法。但當憑証。最為有準。)
(附後例)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複往來寒熱者。(云云至)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 (此條系少陽証。後雖用大陷胸湯。要其人水結胸脅。胸脅者。少陽部分也。正文與注俱見後第七卷少陽篇中)
太陽病。重發汗。而複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日晡所句內台方議作日晡所發義甚通。重發汗。謂大發汗也。晡。日加申時也。太陽病重發汗。而複下之。內外津液俱亡。邪熱裡結。以故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渴。日晡潮熱。少腹硬滿。全是陽明府實之証。止日晡時。所有潮熱甚小。且從心胸之間。下至少腹。手不可近而痛。乃知其病為太陽結胸。兼陽明裡實証。成注所云。一腹之中。上下邪氣皆盛是也。故與大陷胸湯以下其邪。)
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此言結胸証。有大小之分也。小結胸。結在心下。不比大結胸之高在心間。且下至少腹也。按之則痛。比大結胸之不按亦痛較輕也。大結胸雖有浮脈。必兼沉緊。此則脈浮而但滑。成注云:知熱未深結也。故與小陷胸湯。以滌胸中結熱。)
黃連(一兩)半夏(半升洗)栝蔞實(大者一個)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取三升。雲滓。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琥按成注云:苦以泄之。辛以散之。黃連栝蔞實之苦寒以泄熱。半夏之辛以散結。三物性味雖平。尚論篇稱其泄熱散結。亦能突圍而入。所以名為小陷胸湯也。大抵此湯。病患痰熱內結者。正宜用之。太陽病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複下之。此作協熱利也。(協協同合也。太陽病二三日。此為表邪正盛之時不能臥。但欲起者。此邪傳於胸。心下熱結。氣上壅。故不臥欲起也。心下熱結。似乎可下。然脈微弱者。此其人本有寒分。寒分者。痰飲也。以痰飲本寒。故曰寒分。有痰飲。則心下雖結。熱未全實。如反下之。則邪熱乘虛。必盡入裡而利。若利止。隨作結胸。如下之而利不止者。醫工不識。猶以為邪結未盡。至四日複下之。則邪熱不能上結。下陷於腸胃之間。因協熱而作利也。愚按若利止作結胸。仲景自有陷胸湯主之。其脈微弱者。本有寒分。補亡論常器之云。可增損理中丸。以其人平素有寒痰故也。殊不知有寒痰而複結邪熱。理中丸猶為妥。複下之作協熱利。常氏又云:宜白頭翁湯。)
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脈浮者。必結胸也。脈緊者。必咽痛。脈弦者。必兩脅拘急。脈細數者。頭痛未止。脈沉緊者。必欲嘔。脈沉滑者。協熱利。脈浮滑者。必下血(病在太陽。總無可下之理。如誤下之。則脈証之變。有不可以一經拘者。如下後脈促。為陽邪上盛。不作結胸。其邪反得超越而解散矣。脈浮為陽邪壅實。必上結於胸可知。脈緊為邪傳少陰。成注云:少陰病脈緊。邪客於少陰之絡。令人嗌痛不可內食。故云。必咽痛也。脈弦者。邪傳少陽。成注云: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少陽之脈循脅。故云。必兩脅拘急也。脈細數者。邪氣因循而欲傳。故太陽之頭痛猶未止也。脈沉緊者。邪已結實而傳裡。陽明氣逆上沖。故必欲嘔也。脈沉滑者。為陽邪陷於陰分。故協熱利。脈浮滑者。為熱氣克爍其血。故必下血。可見太陽經。為四通八達之衢。一誤下之。其變亂有如此者。醫人不可不知戒也。王日休云。太陽下之以後八証。其脈促不結胸者。為欲解。不必用藥。脈浮者。必結胸。桂枝去芍藥湯。愚以此湯。仲景治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今者脈浮必帶促。未成結胸。故宜用之。脈緊者。必咽痛。甘草湯。愚以與桔梗湯更妙。脈弦者。兩脅拘急。小柴胡東加桂枝。脈細數者。頭痛未止。當歸四逆湯。愚以此湯太辛熱。非脈數頭痛所宜。補亡論常器之云。可蔥鬚湯。然此亦是陽明經頭痛之藥。脈沉緊者。必欲嘔。甘草乾薑湯。愚以嘔為太陽經邪熱入胃。其脈沉緊。與結胸証熱實之脈同也。上湯恐不宜用。常器之云。可七物黃連湯。脈沉滑者。協熱利。白頭翁湯。脈浮滑者。必下血。芍藥甘草東加秦皮。常氏又云:可與類要柏皮湯。愚以臨証用藥。亦當活變。古方不宜執也。)
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 之。若灌之。其熱被劫。(內台方作卻。卻。止也。)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証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病在陽者。為邪熱在表也。法當。汗解之。醫反以冷水 之。 者。口含水噴也。若灌之。灌。澆也。灌則更甚於 矣。表熱被水止劫。則不得去。不得去者。陽邪無出路也。邪無從出。其煩熱。必更甚於未用水之前矣。彌更益者。猶言甚之極也。水寒之氣。客於皮膚。則汗孔閉。故肉上起粒如粟也。意欲飲水不渴者。邪熱雖甚。反為水寒所製也。意欲飲水者。先與文蛤散。以解其彌甚之煩熱。若不瘥者。水寒與熱相搏。下傳太陽之府。與五苓散內以消之。外以散之。乃表裡兩解之法也。其不下傳於府者。必上結於胸。為寒實結胸。以水體本寒。故曰寒也。究竟水寒之氣。與邪熱相搏而結實於胸。非真寒結胸中也。無熱証者。成注云:在外無熱。言其熱悉收斂於裡也。故與黃連半夏栝蔞實三物小陷胸湯。以泄熱散結。白散亦可服者。此言熱結甚。用小陷胸湯。如熱不甚而結飲多。即可用白散之辛溫。以開其結。下其水也。)
文蛤(五兩)
上一味。為散。以沸湯和一錢匕服湯用五合。
琥按成注云:文蛤散以散表中寒水之氣。夫文蛤鹹寒。豈能散表寒。又注云:鹹走腎。可以勝水。斯言實為定論。
夫腎與膀胱為表裡。其能走腎者。即能入膀胱以勝水熱也。大抵文蛤散。能解煩導水勝熱。盡其用矣。
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 貝母(三分)
上件二味。為末。內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匕。羸者減之。
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若以水 之。洗之。益令熱卻。不得出。 當汗而不汗。則煩。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與芍藥三兩。如上法。
琥按成注云:辛散而苦泄。桔梗貝母之苦辛。用以下氣。巴豆之辛。用以散實。夫巴豆乃熱毒之藥。腸胃中有水寒結積。宜用此以蕩滌之。若上方後云。身熱不解。引衣自覆。及以水 洗。益令熱卻。當汗不汗而煩者。尚宜用五苓散。以兩解之也。汗出已者。非白散能出汗。乃承上文而言。不瘥者。用五苓散。得汗後。胸中水結不散。腹中痛。故與白散複加芍藥也。
琥又按上方後云。不利進熱粥。利不止進冷粥者。以熱能助藥力。冷能解藥力也。但今人病結胸。挾食者多。不敢進粥。每以沸湯。並涼飲代之。
(附後例)
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冒。(云云至)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云云至)譫語不止。當刺期門。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云云至)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上二條証。(正文與注俱見後第十四卷刺熱論中)
(附後例)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云云至)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云云至)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云云至)外証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胸脅滿。(云云至)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
柴胡桂枝乾薑湯方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云云至)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上五條証並湯方。(俱見後第七卷少陽篇中)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証具。(云云至)此雖已下之。不為逆。(云云至)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此條証。乃少陽病。複兼太陰。所以柴胡証具。而以他藥下之。不為逆。其成結胸者。乃少陽病誤下之所致。與太陽病實無與也。其成痞者。以病兼太陰。早下之故成痞也。正文與注並)
半夏瀉心湯方(俱見後第七卷少陽篇中)
太陽少陽並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並病義。見前第四卷太陽中篇太陽病在經者。不可下。少陽病下之。亦所當禁。故以下之為反也。下之則陽邪乘虛。上結於胸。則心下硬。下入於腸。則利不止。中傷其胃。則水漿不入。其人心煩者。正氣已虛。邪熱躁極也。條辯云。心下煩。疑有脫簡。大抵其候為不治之証。仲景云。結胸証悉具。煩躁者亦死。況兼下利。水漿不下者邪。其為不治之証宜矣。愚按此條。可見少陽病。亦有結胸証也。)
脈浮而緊。而複下之。緊反入裡。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濡上演切音輕 同柔與。脈浮而緊。若似乎太陽傷寒也。複。反也。複下之。緊反入裡。是脈變為沉緊也。脈變沉緊。何以不成結胸而作痞。蓋此條緊脈。系少陰病。以其病自太陽經傳來。故略帶浮也。仲景法。少陰病未入於府者。不可下。若反下之。則少陰之邪。乘虛入裡。因而作痞。按之自濡者。言不比結胸之硬。但寒氣鬱而成熱。遂痞塞於心下耳。此可見少陰病。亦有誤下而成痞証者。或問緊脈在少陰。未必是傳經之邪。余答云:少陰受太陽寒邪之氣。未入於府者。脈陰陽俱緊。既入於府而後脈沉數也。愚按此條病。應入少陰篇。因其浮緊之脈。與太陽相似。緣從舊例以發明之。又按此條論。仲景無治法。補亡論常器之云。可小陷胸湯。生薑瀉心湯。郭白云云。宜半夏瀉心湯。枳實理中丸。愚以痞証按之自濡。陷胸湯不宜用也。若理中丸。得毋以緊脈屬少陰。疑其為寒証邪。恐用之則太熱而補也。惟瀉心湯此本仲景治痞之藥。然亦宜加減用之。)
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裡未和也。十棗湯主之。(頭痛二字當在發作有時之上。太陽中風者。表未解也。下利嘔逆。此腸胃中已責其有水濕之邪。必待其表解。乃可攻之。若其人 汗出。 者。汗出之貌也。頭痛發作有時。言有時頭痛。有時又止。明系濕邪挾熱。上升於頭而作痛也。心下痞塞堅硬。又且脹滿。牽引脅下亦痛。則是濕熱成飲。已填塞於胸脅間矣。乾嘔短氣者。裡未和也。汗出不惡寒者。表已解也。故與十棗湯。以下熱逐飲。愚按此條。直是結胸証。因心下痞硬。用一痞字。實非痞証比也。或問直是結胸証。何以不用大陷胸湯。余答云:結胸証熱邪實而水氣少。故用陷胸湯以平之。此証熱不甚而水氣實。故用下湯以攻之也。又按尚論篇云:結胸証邪結於胸。其位高。此証邪在心下及脅。其位卑。斯言亦非確論。不觀最前條結胸証云。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又云:脈沉而緊。心下痛。是兩言。謂非與此條証。心下痞硬。實相合者邪。但此條証。不因誤下。陽邪未曾陷入。故無躁煩等候。且其人本有水氣充實乎裡。故必待表解。而後以十棗湯攻之。可無疑也。)
芫花(熬)甘遂 大戟 大棗(十枚擘)
以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後。糜粥自養。
成注云:辛以散之。芫花之辛。以散飲。苦以泄之。甘遂大戟之苦。以泄水。水者。腎所主也。甘者。脾之味也。 大棗之甘。益土而勝水。
琥按李東壁云。十棗湯驅逐裡邪。使水氣自大小便而泄。乃內經所謂潔淨府。去陳 法也。芫花大戟甘遂之性。逐水泄濕。能直達水飲窠囊隱僻之處。但可徐徐用之。取效因捷。不可過劑。泄人真元也。陳無擇三因方。以十棗湯藥為末。用棗肉和丸。以治水氣喘急浮腫之証。蓋善變通者也。語云。傷寒方可用以治雜証者。其以湯改丸之義歟。
琥又按補亡論郭白云云。十棗湯太峻。後人未易用。當以檳榔湯代之。蓋見証未的。此等湯。世醫寧莫輕投。郭云。以檳榔湯代之極是。
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複下之。心下痞。表裡俱虛。陰陽氣並竭。無陽則陰獨。複加燒針。因胸煩。面色青黃。膚 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太陽病發汗。不宜發熱惡寒矣。其仍發熱惡寒者。此必是中風証誤用麻黃湯。徒傷太陽之經而虛其表。因複下之。更傷太陰之藏而虛其裡。以故心下作痞。虛其裡者。陰氣竭也。虛其表者。陽氣竭也。是為表裡俱虛。陰陽並竭。無陽則陰獨者。謂痞証為天氣不降。地氣不升。氣屬陽。二氣不能交通故曰無陽。中州之土閉塞。猶之孟冬之月。則純陰用事。故曰陰獨也。醫人複加燒針以強助其陽。病者虛不勝火。火氣內攻。故致胸煩也。面色青黃者。脾受克賊之色也。人身肌膚。脾藏主之。肌膚 動而不寧。則太陰之真氣欲脫。故難治也。今則面色微黃。是無克賊之色。手足溫者。脾主四肢。溫則藏真之氣可回。故曰易愈也。按此條論。仲景無方。補亡論郭白云云。此為難治之証。須臨時更詳輕重。痞甚。先瀉心湯。發熱。惡寒甚。則先小柴胡。火逆甚。則先救逆湯。從所重治之。愚以小柴胡不宜用。發熱惡寒甚。乃太陽表証在也。仲景法。宜更用桂枝湯以解肌。又治痞法。即詳下二條証中。)
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此申言痞病非陰寒。並言脈以出其治也。脈關上浮者。諸陽之脈皆浮也。以手按其痞處雖濡。純是邪熱壅聚。故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以導其熱而下其邪也。按成注云:虛熱者誤。夫中氣雖虛。邪熱則聚。故仲景以實熱治之。若系虛熱。則不用大黃黃連矣。)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
上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成注引內經曰:火熱受邪。心病生焉。苦入心。寒除熱大黃黃連之苦寒。以導瀉心下之虛熱。但以麻沸湯漬服者。取其氣薄而泄虛熱。
琥按麻沸湯者。熟湯也。湯將熟時。其面沸泡如麻。以故云麻。痞病者。邪熱聚於心下。不比結胸之大實大堅。故用沸湯。漬絞大黃黃連之汁。溫服。取其氣味皆薄。則性緩戀膈。能泄心下痞熱之氣。此為邪熱稍輕之証。大抵非虛熱也。
(附例)
傷寒大下後複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傷寒大下後。複發汗。是為汗下顛倒。下之。徒傷太陰之裡。邪熱陷於心下。故成痞。汗之。徒虛太陽之經。風寒著於腠理。故惡寒。是為表裡之邪。俱不解也。但其時惡寒甚。不可攻痞。當先與桂枝湯以解表邪。表解。乃與大黃黃連瀉心湯。以攻裡熱。可見表裡之治。有緩急先後之分。不可紊也。)
心下痞而複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心下痞者。邪熱壅聚也。惡寒汗出者。表未解也。仲景法。宜用桂枝湯以解散之。今者心下痞。則陽盛於裡。桂枝不宜用也。因以三黃湯。瀉其心下之痞。加附子以散在表之邪。以附子同一辛熱。即經云:發表不遠熱之義也。且也。心下熱痞。純用苦寒藥以瀉之。其氣反凝聚而不散。加附子。其辛熱之性。兼能行三黃之滯。令痞氣豁然。此湯非神於醫者。不敢用也。或問前條心下痞。惡寒。當先解表。宜桂枝湯。茲則同是心下痞。而複惡寒。何以不先用桂枝湯。余答云:前條以惡寒甚。故雖心下痞。不得驟服瀉心湯。因先用桂枝湯以解表。此條以心下痞甚。故雖惡寒。不得仍服桂枝湯。只得用三黃瀉心湯。加附子。以兩解之也。)
(此方自原論中第十卷採附於此)
大黃(二兩)黃連 黃芩(各一兩)附子(一枚泡去皮破別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內附子汁。分溫再服。
內台方議云。心下痞者。虛熱內伏也。又加惡寒汗出者。本為表未解。當用桂枝湯。若脈微弱者加附子。今此有痞証。故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中。加附子去痞以固陽也。
琥按上議。實本成注之意。成注以惡寒汗出。為陽氣外虛。故加附子以固陽。要之內伏之熱。乃實熱。非虛熱也。 在表之寒。乃風寒。非真寒也。上湯中加附子者。乃熱因熱用。從治之法也。
琥又按內台方。附子瀉心湯中無黃芩。反雲今世本中有黃芩者。乃後人不詳其理。而誤添之。殊不知附子瀉心湯。本系攻熱痞之劑。只因惡寒汗出不得已。而加附子。後人恐其辛熱僭上。妙在複添黃芩。使上下之熱。得以通徹。則是附子得黃芩之佐。實相製而和表助裡。以成莫大之功。雖起仲景於今日。亦應首肯其加藥之精。而議方者反以為非。一何不思之甚歟。
(重出例)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云云至)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正文與注見前第四卷五苓散方下)
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寒傷於表。表病以汗出而得解者。胃中以汗出而欠和。夫胃為津液之主。汗後。則津液亡故也。胃不和。則脾氣困而不運。以故心下痞硬。痞硬者。濕與熱結也。噫飽食息也。食臭。噯餿酸也。傷寒初解。脾胃尚弱。飲食不化。以故乾噎食臭也。脅下有水氣者。中州土虛。不能滲濕散熱。以故成水。而旁滲於脅下也。腹中雷鳴者。脾為陰。胃為陽。陰陽不和。因搏擊有聲也。夫陰陽不和。則清濁亦不分。濕熱下注而為利也。故與瀉心湯。以開痞清濕熱。兼益脾胃之氣。可見痞証。不皆由誤下而成。有汗後津液乾。脾胃氣虛。陰陽不能升降。而成痞者。醫人不可以不察也。)
(此方自原論中第十卷採附於此)
生薑(四兩切)甘草(三兩炙)人參(三兩)乾薑(一兩)黃芩(三兩)半夏(半升洗)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琥按上方。即半夏瀉心湯中。減乾薑二兩。加生薑四兩是也。成無己明理論。於此方無注。已于半夏瀉心湯方內言之。余因採其論附此。以發明上方之義。
成氏明理論云。陷胸者。攻結也。瀉心者。攻痞也。氣結而不散。壅而不通。為結胸。陷胸湯為直達之劑。塞而不通。痞而不分。為痞。瀉心湯為分解之劑。所以謂之瀉心者。謂瀉心下之邪也。痞與結胸。有高下焉。結胸者。邪結在胸中。故治結胸。曰陷胸湯。痞者。邪留在心下。故治痞曰瀉心湯。黃連黃芩味苦寒。內經曰:苦先入心。以苦泄之瀉心者。必以苦為主。是以黃連為君。黃芩為臣。以降陽而升陰也。半夏味辛溫乾薑味辛熱。內經曰:辛走氣。辛以散之。散痞者。必以辛為助。故以半夏乾薑為佐。以分陰而行陽也。甘草味甘平。人參大棗味甘溫。陰陽不交曰痞。上下不通為滿。欲通上下。交陰陽。必和其中。所謂中者。脾胃是也。脾不足者。以甘補之。故用人參甘草大棗為使。以補脾而和中。中氣得和。上下得通。陰陽得位。水升火降。則痞消熱已。而大汗解矣。
琥又按仲景用半夏瀉心湯治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乃少陽經有半表半裡之邪。誤下成痞。故用此湯之苦以泄之。辛以散之。甘以和之。如上成注云:痞消熱已。而汗解者。正此謂也。若生薑瀉心湯。乃傷寒汗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之藥。其品味雖相同。而治証則大異。成氏不另作注誠缺文也。
或問半夏瀉心湯証。為少陽經半表半裡之邪未解。何以不用生薑。而反用乾薑。生薑瀉心湯証。為太陽經在表之邪已解。何以既留乾薑而反加生薑。余答云:用乾薑者。取其辛熱之性能助芩連。挾半夏。從中焦以開痞熱。使痞熱消。則表自和。解表之用。即在其中也。加生薑者。取其辛溫之性。亦能助芩連。挾半夏。上以和胃。中以開痞。橫以散脅下水氣。下以平濕熱之利。更能同大棗。合參草。內以補脾。且為胃行其津液也。方氏條辯注云:生薑大棗。益胃而健脾。黃芩黃連。清上而堅下。半夏乾薑。蠲飲以散痞人參甘草。益氣。而和中。此即上成注云:中氣得和。上下得通。水升火降。則痞消熱已。而噎臭下利等証自平。斯言誠可以補成注之缺略云。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複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傷寒中風者。是互言以見二証之皆不可下也。成注云:邪氣在表。醫反下之。虛其腸胃。則邪氣內陷。其人下利。日十數行。谷不化。腹中雷鳴。腸胃裡虛可知。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安。邪熱之氣。內陷可知。此條痞証硬滿。乃下後中氣受傷。而作虛硬虛滿。醫人不識。猶以為熱邪未盡。複誤下之。氣愈傷。則痞益甚。此非比結胸之實熱。但以胃中虛。內陷之客氣上逆。客邪之氣聚。亦能使心下硬也。由是見腹中雷鳴。總是虛氣。非若前條之有水氣也。嘔煩不安。雖有客熱。亦是虛煩。非若前條之乾噎食臭也。故與瀉心湯。以泄痞熱。加甘草。以去虛邪。或問心下痞。且硬且滿。何以知是胃中虛。客邪氣逆。余答云:其人下利。日數十行。則胃中之物已盡。何由而不為虛。況醫複下之而痞益甚。愈可知其非實証矣。若猶是實証。則仲景。當日。必曰硬而痛。不曰硬而滿矣。止此滿字。而虛實之証了然。
(此方自原論中第十卷採附於此)
甘草(四兩)黃芩(三兩)乾薑(三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
黃連(一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琥按上湯。即生薑瀉心湯內。去生薑人參。倍甘草乾薑也。傷寒中風。至一再下之。胃中既虛。脾藏亦受傷矣。若多用生薑散之。徒耗其中州之元氣。驟以人參補之。反助其上逆之客邪。故用炙甘草大棗之甘溫。以和中補虛。緩逆氣。黃芩黃連之苦寒。以清中泄熱。止嘔煩。乾薑半夏之辛溫。以守中。散痞滿。要之痞滿散。而硬亦消矣。又合而言之。凡辛甘溫之藥。皆助陽也。陽氣複。則能下交於陰。苦寒之藥。皆助陰也。陰氣複。則能上交於陽。陰陽相交。升降如常。痞乃成泰。複何病之有哉。內台方議問曰瀉心湯中。一加生薑。一加甘草各立其名。何邪。答曰:發汗後。胃虛。外傷陽氣。致成痞者。故加生薑以益陽。太下後。胃虛。內損。陰氣。致成痞者。故加甘草以益陰。而緩其中也。愚按上論實本成注之義。
琥又按仲景瀉心湯有五。方中皆用黃連。成注云:苦以瀉心者。非也。乃瀉心下之痞也。海藏老人云。瀉心者其實瀉脾。實則瀉其子也。所以潔古丹溪皆云。黃連去中焦濕熱。夫中焦者。即為中州。足太陰經脾藏主之。仲景云。心下痞。謂非中焦病邪。所以瀉心湯內用黃連。有同大黃共劑者。瀉實熱之痞。成注云:瀉虛熱者誤也。有同大黃黃芩。複加附子共劑者。瀉寒熱交結之痞。內台方議云。瀉虛寒者誤也。有同黃芩半夏。乾生薑大棗人參甘草共劑者。瀉濕熱不調。虛實相半之痞也。可見傷寒痞証。與結胸相類而稍輕。皆是實熱。無所謂虛寒也。
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複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糧湯主之。複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湯藥者。下藥也。傷寒誤服下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此與上條之証略同。服瀉心湯已。則心下之痞硬既除。其於中焦脾胃之氣。已豁然矣。醫複以他藥下之。其藥直走大腸。大腸滑而氣脫。利複不止。醫以理中丸與之者。彼以下藥。皆苦寒。大傷脾胃之劑。故用甘溫以補之也。利雖益甚。治不為逆。蓋理中者。但理中焦脾胃虛寒。此利在下焦。乃大腸滑脫。聖濟經云:滑則氣脫。欲其收也。赤石脂禹余糧湯為澀劑。正所以收之。若服澀劑。複利不止。難經云: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下利者。水穀不分也。當利小便以釐清之。則利無餘治。而愈可必矣。按此條論云。利其小便。仲景無方。補亡論常器之云。可五苓散。)
赤石脂(一斤碎)禹余糧(一斤碎)
以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三服。
成注引本草云。澀可去脫。石脂之澀。以收斂之。重可去怯。余糧之重。以鎮固之。或問重可以去怯之義。余答云:怯為大腸氣餒。餒則不固。故利不止。余糧石脂。皆重劑。一則重而兼能收澀。一則重而專於鎮固。收澀鎮固。此亦治利之一法也。
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沖咽喉。眩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
成注云:傷寒吐下後。發汗。則表裡之氣俱虛。以故內生煩熱。脈甚微者。正氣內虛也。至八九日。正氣當複。邪氣當罷。今者。心下痞硬。是太陽之邪。乘虛而入於中焦也。脅下痛者。邪侵少陽之裡也。氣上沖咽喉。目眩而頭冒。皆正氣內虛。邪氣上逆所致。經脈動惕者。此因發汗之故。表氣虛。不能充養於身故也。若此者。久而成痿。痿者。四肢緩弱而不舉也。愚按此條論。仲景云。痿者。當是肉痿之病。推其病因。由吐下而心下痞硬。既傷其中州之陰。複發其汗。經脈動惕。更泄其肌表之陽。脾胃者。中州土也。其主為肌肉。其用在四肢。今者。陰陽衰虛。土失其資生之氣。脾胃邪熱壅結。其始也。邪熱之氣。上沖於頭。則眩冒。其繼也。邪熱之氣。下還於經。則痿弱也。尚論篇以痿為兩足先廢。此即邪熱之氣下還於足太陽經之義。又按此條論。仲景無治法。補亡論常器之云。可茯苓甘草白朮生薑湯。郭白云云。當作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成痿者。振痿湯。
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複代赭石湯主之。(傷寒發汗吐下。大邪解後。而心下痞硬。此與前數條。瀉心湯之痞証不同。成注云:胃氣弱而未和。虛氣上逆。故心下痞硬。噫氣不除。然此噫氣。比前生薑瀉心湯之乾噫不同。是雖噫而不至食臭。故知其為中氣虛也。與旋複代赭石湯。以補虛。散痞。下逆氣。)
旋複花(三兩)人參(二兩)生薑(五兩切)代赭石(一兩)大棗(十二枚擘)甘草(三兩炙)半夏(半升洗)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成注云:硬則氣堅。鹹味可以軟之。旋複之咸。以軟痞硬。怯則氣浮。重劑可以鎮之。代赭之重。以鎮虛逆。辛者散也。生薑半夏之辛。以散虛痞。甘者。緩也。人參甘草大棗之甘。以補胃弱。
琥按上方。仲景未嘗云。治水氣。成注但云。胃弱虛氣上逆。獨方氏條辯注云:伏飲為逆。何也?推方氏之意。以本草經云:旋複花能治結氣除水。故以此條之噫氣不除。為伏飲為逆耳。殊不知仲景此方。專以人參甘草薑棗半夏等。為補虛散逆氣之劑。其用旋複者。雖云。軟堅實以下氣也。用赭石者。以鎮逆也。
或問前生薑瀉心湯証。及甘草瀉心湯証。皆心下痞硬。二湯中不聞用軟堅之藥。今者。傷寒解後。心下痞硬。不過是虛氣作痞而硬。反用旋複花之鹹以軟之。何也?余答云:成注云:鹹以軟堅。非正解也。夫旋複花味辛氣溫。乃散氣開痞之藥。痞氣開散。則心下之硬自消。前二條証。瀉心湯內有芩連。以瀉心下之痞硬。此湯中藥味。與瀉心湯藥味相同。因無芩連。故以旋複為君也。且也。傷寒解後。心下已無邪熱。所以不用芩連。又噫氣不除。純系虛氣上逆。尚論篇云:胃氣全不下行。有升無降。故用代赭領人參下行。以鎮安其逆氣。因名為旋複代赭石湯也。
(重出例)
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正文與注並湯。見前第四卷太陽篇中)
太陽病外証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裡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太陽中風外証未除。而數下之。數下者。下非一次也。數下則虛其裡。裡虛則邪熱乘虛而入。遂協熱利協。合也。猶言同也。裡虛協合外熱。故作利也。利下不止。知其利非閉塞。幾成洞泄之候矣。心下雖痞硬。此系虛痞虛硬可知。不與實熱之証同也。表不解。是在外之風邪不解。裡不解。是在內之虛寒不解。故成注云:與桂枝人參湯。以和裡解表。愚按此條論。協熱利。心下痞硬。雖云。數下裡虛。然邪熱業已乘虛而入。則是仲景云。裡不解。恐系邪熱未解。乃實熱之証。非虛寒也。桂枝人參湯。大都是叔和撰次時傳寫之誤。愚於上注。雖隨文勉強作解。誠恐有誤後人。因以其湯表而出之。)
桂枝(四兩去皮)甘草(四兩炙)白朮(三兩)人參(三兩)乾薑(三兩)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肉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成注云:表未解者。辛以散之。裡不足者。甘以緩之。此以裡氣大虛。表裡不解。故加桂枝甘草於理中湯中也。
琥按上條証。用上湯。病者十不得一。倘虛証少有未確。服之必至殺人。蓋太陽病。外証未除。而用桂枝。此必是風邪在表。下之早。多成結胸。只因數下之故。不能成結胸。熱移於大腸之間。邪結於胸膈以下。表不解。是外有風邪。 合用桂枝。裡不解。恐內有實熱。不當投理中也。況仲景法。心下痞硬者。皆用芩連大黃。協熱利。複有白頭翁湯。學者宜臨証詳審虛實寒熱。而相參用之可也。
(重出例)
傷寒大下後。複發汗心下痞(云云至)。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正文與注。見前大黃黃連瀉心湯方下)
(附後例)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此條証正文與注並湯。見後第七卷少陽篇中)
病如桂枝証。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沖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此條証。乃仲景議吐法也。成注云:病如桂枝証。為發熱汗出惡風。此與太陽病中風無異也。若頭不痛。項不強。則邪又不在太陽經中矣。寸脈微浮者。脈經云:寸主射上焦。為上部。主候從胸以上至頭。今者寸脈微浮。則風邪當見於上。而頭又不痛。知其邪在胸中矣。此所以胸中痞硬。不由誤下而成。但因邪蘊於胸。其氣必上沖咽喉。喘促而不能自布其鼻息。此為胸有寒也。胸有寒者。乃風寒之邪。蘊蓄于膈間也。仲景法。當吐之。宜瓜蒂散。以吐胸中之邪。後條辯云。痞硬一証。因吐下者為虛。不因吐下者為實。實邪填塞心胸。中下二焦為之阻絕。自不得不從上焦為出路。所謂在上者。因而越之是也。愚按傷寒一病。吐法不可不講。華元化云。傷寒至四日在胸。宜吐之。巢元方云。傷寒病三日以上。氣浮在上部。胸心填塞滿悶當吐之。則愈。仲景以此條論。特出之太陽下編者。以吐不宜遲,與太陽汗証相等。當於兩三日間。審其証而用其法也。條辯以胸有寒為痰。亦通。蓋胸有風寒。則其人平素飲食之積。必郁而成熱。變而為痰。所以瓜蒂散。亦湧痰熱之藥也。尚論篇以此條証。竟列入痰病中。誤矣。)
瓜蒂(一分熬黃)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一作熟)
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
成氏明理論云。華陀曰。四日在胸。則可吐之。此迎而奪之之法也。千金方曰。氣浮上部。填塞心胸。胸中滿者。吐之則愈。此隨証治之之法也。大約傷寒四五日。邪氣客於胸中之時也。加之。胸中煩滿。氣上沖咽喉。不得息者。則為吐証具。乃可投諸吐藥。而萬全之功有之矣。瓜蒂味苦寒。內經曰:濕氣在上。以苦吐之。寒濕之氣。留於胸中。以苦為主。是以瓜蒂為君。赤小豆味酸溫。內經曰:酸苦湧泄為陰。分湧膈實。必以酸為佐。是以赤小豆為臣。香豉味苦寒。苦以湧泄。寒以勝熱。去上膈之熱。必以苦寒為輔。是以香豉為使。酸苦相合。則胸中痰熱。湧吐而出矣。其于亡血虛家。所以不可與者。以瓜蒂散為駛劑。重亡津液之藥。亡血虛家。補養則可。更亡津液。必不可全。用藥君子。必偕究焉。
琥按上方後云。煮作稀糜糜。粥也。又爛也。言以湯七合。煮香豉如糜粥之爛也。方氏條辯以稀糜為另是稀粥。乃承載瓜蒂赤小豆香豉三物者之舟航。大謬之極。夫胸中痞硬。煩滿邪實。反煮糜粥以調藥。吾恐必無是理。方氏又云:用稀糜。為吐虛風虛寒之對藥。殊不知仲景法。虛家不可與瓜蒂散。於上方後。言之已明。未嘗言虛家用瓜蒂散。當另煮稀糜粥以調藥也。或問云:虛家倘犯上條証。不可與瓜蒂散。當用何藥。余答云:仲景方。若梔子豉湯。可以待之。
(重出例)
病患脅下素有痞(云云至)入陰筋者。此名藏結死(注見前藏結論下)
(附後例)
傷寒病。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云云至)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証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上三條証。(正文與注並湯。俱見後第六卷陽明篇中)
太陽少陽並病心下硬。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上條証。(正文與注。見後第十四卷刺熱論中)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此條証。邪在半表半裡。雖系太陽病。實與表無涉也。黃芩湯。亦和解半表半裡之藥。正文與注並)
黃芩湯方(俱見後第七卷少陽篇中)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病屬傷寒。表不熱而胸中有熱。此系寒邪之氣。已傳入於裡也。胸為陽。為上焦。故易作郁熱。胃附乎脾。脾為陰。為中焦。以其人胃氣素虛。故其中雖有寒邪之氣。不能作郁熱也。腹中痛者。胃有寒也。欲嘔吐者。胸有熱也。成注云:此傷寒邪氣傳裡。而為下寒上熱也。與黃連湯以升降陰陽之氣。又按成注云:陰陽不交。陰不得升而獨治於下。為下寒。陽不得降而獨治於上。為胸中熱。此陰陽者。為人身真陰真陽之氣。陰陽之氣不能升降。而獨治於上下。斯其中。方挾外來寒熱之邪矣。腹中痛。欲嘔吐者。此正陰陽不和。寒熱相拒之証。驗也。條辯尚論篇。皆以風寒二邪。分陰陽寒熱。殊不知風之初來。未必非寒。寒之既入。亦能成熱。不可拘也。)
黃連 甘草(炙)乾薑 桂枝(去皮各三兩)人參(二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成注云:上熱者。泄之以苦。黃連之苦以降陽。下寒者。散之以辛。桂薑半夏之辛以升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人參甘草大棗之甘。以益胃。按上云。益胃。則知其人胃氣素虛。故其中雖有寒邪之氣。不能作郁熱也。
琥按上方。乃半夏瀉心湯內。去黃芩。加桂枝也。內台方議云。加桂枝者。升降陰陽之氣也。為下寒腹中痛。故去黃芩。推許氏議方之意。以湯中既有黃連。以清上熱。故不須用黃芩。蓋黃芩之苦寒。能走大腸。為有礙於寒。腹痛也。加桂枝而云。升降陰陽之氣。不足以盡其用。夫病本太陽傷寒。邪傳入裡。胃中有寒邪之氣。故於麻黃湯中。止取桂枝甘草二味。辛甘相合。以散其寒也。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用人參大棗以益胃。用半夏者。以其能挾黃連。清胸中熱。止嘔吐也。用乾薑者。以其能挾桂枝。散胃中寒。除腹中痛也。且也。藥分寒熱。甘草複有調和相協之義。要之此湯。病患涉虛者宜用之。否則勿輕投也。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此條云。傷寒。乃是中寒病。寒氣與風濕相搏。至八九日。經中不作郁熱。故不嘔不渴。知其非熱病也。正文與注見中寒論中)
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此即上條病。複分其候。而出其治也。故即以桂枝附子湯。加減主之。)
桂枝附子湯方(正文與注俱見中寒論中)
風濕相搏。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此條病。名為風濕。實系真寒之証也。正文與注並)
甘草附子湯方(俱見中寒論中)
(附後例)
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裡有寒。白虎湯主之。(此條系陽明病。正文與注並)
白虎湯方(俱見後第六卷陽明篇中)
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結代脈名義。詳見下文。大抵傷寒之病。見此等脈。成注所云。氣血虛衰。不能相續也。悸。心動也。心中動悸。則知營血內虛。真氣已餒。而藏神不自寧也。與炙甘草湯。以補血氣。而散微邪。愚按此條傷寒。必系發汗過劑。汗多亡陽。陽亡則氣餒。又汗為血液。汗多則血虛。血虛氣餒。以故心動悸。而脈結代也。夫結者。邪氣之結代者。正氣之虛。所以炙甘草湯。成注雖云。益虛。而散邪之義。即在其中矣。)
甘草(四兩炙)生薑(三兩切)桂枝(三兩去皮)人參(二兩)生地黃(一斤)阿膠(二兩)麥門冬(半斤去心) 麻子仁(半升)大棗(十二枚擘)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一名複脈湯。
成注云補可以去弱。人參甘草大棗之甘。以補不足之氣。桂枝生薑之辛。以益正氣。聖濟經曰:津液耗散為枯。五臟痿弱。營衛涸流。濕劑所以潤之。麻仁阿膠麥門冬地黃之甘。潤經益血。複脈通心也。
琥按上注云:桂枝生薑之辛。以益正氣。夫薑桂之辛。力能散邪。成氏反云。益氣。誤矣。又其引聖濟經云:津液耗散為枯。夫津液者。氣血之所凝聚也。今者。傷寒至脈結代。心動悸。則血耗氣散。故云。津液枯。炙甘草湯。本甘溫濕潤之劑。用之以滋補枯竭。則氣血充溢。而結代之脈自複。故一名複脈湯也。方中入清酒者。內台方云。以之為引。為能通血助氣。以複脈。故必欲用之。以煮藥也。
脈按之來緩。而時一止。複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複動。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此申明上文結代脈之狀也。脈以指按之。來來者。滑伯仁云。自骨肉之分。而出於皮膚之際。氣之升者。是也。脈來緩時一止。即複來者。名曰結。成注云:此為邪氣留結也。脈來動而中止。更來時。脈小數。中。有一二至反動者。此即其既止而還來之脈。名曰結陰者是也。是為邪氣留結更甚。故不比前結脈之緩。其脈來時既動且數。乃真氣卒不相續。而脈見止結也。又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不能自還者。言既止之後不能即至。故云。若不能還。因而複動者。言既還之時。脈乃複動。是名曰代陰之脈。滑氏云。尋之良久乃複強起。此善於形容代脈之狀者也。成注以代脈為真氣衰極。夫真氣衰極。亦因邪氣久留所致。叔和脈經云:脈結者生。代者死。故云。難治。或問云:仲景既云。難治。何以複立炙甘草湯。余答云:代之與結。不甚懸絕。夫代者。結之甚。結者。代之漸也。仲景言傷寒得此等脈為難治。非云。不治。因立炙甘草湯以救之。叔和言結脈生。代脈死者。以此等止歇之脈。漸減。則邪氣退。故生。漸增。則真氣亡。故死。
又仲景是專指傷寒之脈。叔和是兼指雜証之脈不可一例而論)
(琥)按以上太陽病脈証並治法。仲景分上中下三篇。王叔和撰次傷寒論。以上編附傷寒例後。為第二卷。中篇為第三卷。下編為第四卷。其第一卷。乃平脈辯脈法也。愚今以傷寒論。特取六經篇而辯注之。以故先述太陽篇例。學人誠能取此書而讀之。當知。仲景立法之備。製方之精有是証後用是藥。無不效也。後醫用其方藥而不盡效者。必其見証有未明也。且也。病家脈証。未必條條與仲景立法之意相合。則用仲景方者。即可以方中藥味分兩。加減出入。神而明之。不惟冬月之正傷寒。用其方而大效。即三時之類傷寒。用其方。亦無不效也。粗工臨証草率。不知通變。死執仲景之方。用以治三時之類傷寒不見效。即用以治冬月之正傷寒。亦未見效也。列傳中。稱仲景為醫中之聖。其書為諸方之祖。古今治傷寒者。未有能出其外者也。粗工用其方而少效。遂棄其書而不讀。所以王宇泰輯傷寒準繩。竊笑世之醫。有終身目不識仲景書者。而猶自負云。我傷寒科也。善於治傷寒。是為欺世而盜虛名。殺人以養其身。噫抑何昧心之極至歟。
(變法者。言其與仲景之法不同。方論中各有權變也。)
葛稚川云。傷寒有數種。庸人不能分別。今取一藥兼療者。若初覺頭痛肉熱。脈洪起。一二日便作此蔥豉湯。
蔥白(一虎口)豉(一升綿裹)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取汗。若汗不出。更作。加葛根三兩一方。更加升麻三兩。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徐徐服亦得。必得汗即瘥。若不得汗更作。加麻黃三兩。去節煮服。取汗出為效。
琥按上論云。傷寒有數種。則知其病。不但冬時觸冒嚴寒之氣。方謂之傷寒。推而廣之。凡三時感寒。皆得謂之傷寒也。又云:初覺頭痛肉熱。脈洪起。則知其外寒不甚。純是郁熱。可見傷寒皆熱病也。上方雖出太陽例。實手足陽明。 又手太陰經藥也。加麻黃。始為太陽發汗之的藥。學人宜通變用之。若上湯者。可代仲景論。太陽中篇。葛根湯方也。
豉(三升綿裹)鹽(一兩)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蜜一升。又煮三沸。頓服一升。安臥。當吐。如不吐。更服一升。取吐為效。
琥按上論云。汗出不歇。不歇者。邪未解也。言傷寒已三四日。曾發汗。汗出後。邪猶未解。胸中惡者。心胸懊憹 而煩悶也。上方即仲景梔子豉湯。稍變其製而用之。
苦參(三分)甘草(炙一分)瓜蒂 赤小豆(各二七枚)
上四味。以水一升。煮取半升。一服之。當吐。吐不止者。作蔥豉粥解之。必息。
琥按上方。即仲景瓜蒂散。用加減法也。 孫真人治傷寒溫病。千金方有解肌葛根湯。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黃芩 芍藥 甘草(各二兩)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飲一升。日三服。三四日不解。脈浮者。宜重服。發汗脈沉實者。以 豉丸下之。
琥按上主治云。傷寒溫病。可見溫病。亦傷寒之類。且也。溫病為熱傷寒。亦非寒也。其証當壯熱不解。而無汗方可投此湯。為辛甘發散之劑。湯中用黃芩者。以苦寒泄其熱也。用芍藥者。以酸寒斂其陰也。溫熱病為陽氣過旺。陰氣已微。不用芍藥黃芩。勢必至熱甚。煩冤。而重陽將狂矣。大抵此方。專主肺胃二經大熱藥也。若胃府實者。宜去甘草大棗。故上方後云。發汗脈沉實者。宜以 豉丸下之。脈沉實者。邪傳裡而胃家實也。又按上方即仲景葛根湯方。去薑桂而加黃芩也。以薑桂性辛熱。惟冬月正傷寒宜用。故去之。黃芩性苦寒。大能除四時溫熱。故加之。 又治時氣。三四日不解。有解肌升麻湯。
升麻 芍藥 石膏 麻黃 甘草(各一兩)杏仁(三十枚)貝齒(三枚。一作貝母十八銖)
上七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盡服。溫覆發汗。便愈。
琥按上主治云。時氣三四日不解。此即仲景所云。時行之氣。四時傷寒者是也。上方又即仲景大青龍湯。去桂枝薑棗。加升麻芍藥貝齒三味藥。此必是太陽陽明合病。欲汗出不得。反加煩躁。故用上方以主之。又按貝齒。乃海中貝子。氣味鹹寒本草云。解肌。散結熱千金用之。良有以夫。 又治傷寒三四日不瘥。身體煩毒而熱。有葛根龍膽湯。
葛根(八兩)龍膽 大青(各半兩)升麻 石膏 葳蕤(各一兩)甘草 桂心(當是桂枝。去外薄皮。故云桂心。考外台秘要中。凡引仲景方。用桂枝者。皆云。桂心。亦是此義。若認以為肉桂。去外粗皮。誤矣。)芍藥 黃芩麻黃(各二兩)生薑(三兩)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煮葛根。取八升。內餘藥。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琥按上方。即仲景葛根湯。又大青龍湯。二方去大棗杏仁。加龍膽大青升麻葳蕤黃芩。五味藥也。上主療云。身體煩毒而熱。故加此苦寒辛甘之味。以發泄之。又按大青。李氏綱目云。處處有之。高二三尺。莖圓。葉長三四寸。面青背淡。對節而生。採得陰乾。莖葉皆用。專治時氣頭痛大熱。時行毒熱。溫疫寒熱。諸家本草。功用相同。今方家罕知之。良可慨也。又葳蕤。本草經名女葳。主治中風暴熱。不能動搖。甄秘書用以治時疾寒熱。今傷寒科罕用。惟療虛勞方用之。
治傷寒方麻黃(十斤)大黃(一斤十二兩金色者)杏仁(三斗四升)
上三味。 咀。以雪水五斛。漬麻黃于東向灶釜中。三宿。內大黃。攪令調。炊以桑薪。煮得二斛汁。去滓。複內釜中。搗杏仁。內汁中。複炊之。可餘六七斗汁。絞去滓。置銅器中。又以雪水三斗。合煎之。攪令調。得二斗四升。藥成可丸。冷凝。丸如彈丸。有病者。以三沸白湯五合。研一丸入湯中。適寒溫服之。立汗出。若不愈者。複服一丸。密盛藥。勿令泄氣。
琥按上方。乃治太陽經病。兼挾陽明府實。為汗下兼施之劑。猶之少陽陽明証。而用大柴胡湯。同一理耳。
治傷寒留飲。
豆豉(一升)巴豆(去油三百枚今用二百枚)杏仁(六十枚)黃芩 黃連 大黃 麻黃(各四兩)芒硝 甘遂(各三兩)
上九味。為末。以蜜和丸。如大豆。服二丸。不得下者。增之。
琥按上方。與前方相似。但攻下之力多。發汗之力少。然亦過於迅厲。宜量人虛實而後用之。琥總按上二方。雖治太陽表邪未盡。實則陽明府實藥也。 陳延之療傷寒。一二日不解。短劇方有白薇散。
(千金方亦集此散)
白薇(二兩)麻黃(七分去節)杏仁(去皮尖熬)貝母(各三分)
上四味。搗散。酒服方寸匕。濃覆臥。汗出愈。
琥按上陳氏云。療傷寒。一二日不解。據內經云:傷寒一日。巨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則是上方。當是太陽陽明二經之藥。即仲景麻黃葛根二湯之變劑也。又手太陰肺經。風盛熱壅者。亦宜斟酌用之。又按白薇。李氏綱目云。古人多用後世罕能知之。其根類牛膝而短。其性苦寒。乃陽明經藥也。神農本經。主治暴中風。身熱肢滿忽忽不知人。及溫瘧洗洗發作有時。故活人書治風溫發汗後。身灼熱。多眠。葳蕤湯中亦用之。乃知白薇取根。本草無毒而能利人。何俗醫不知用邪。又療冬溫。及春月中風傷寒。則發熱。頭眩痛。喉咽乾。舌強胸內疼。心胸痞。結滿。腰背強。短劇有葳蕤湯。
葳蕤(二兩)石膏(三分末綿裹)白薇(二兩)麻黃(二兩去節)獨活(二兩)芎 (二兩)杏仁(二兩去皮尖兩人)甘草(二兩炙)青木香(二兩如無可用麝香一分代之)
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取汗。若一寒一熱者。加朴硝一分。及大黃一二兩。下之一方。有葛根二兩。
琥按上主療云。春月中風傷寒。則知傷寒。不但指冬月嚴寒之時矣。曰頭眩痛。腰背強。此太陽病也。曰胸內疼。心胸痞。結滿。此兼陽明病也。曰喉咽乾。舌強。此兼太陰少陰病也。凡此者。皆由風寒之邪。郁於肌表。邪熱不散。內傳陰經。未入於府。猶為可汗之時。故用上湯。分三服以取汗。若一寒一熱者。乃表寒未除。裡熱已極也。加硝黃以下之。與仲景用大柴胡湯同義。又按青木香。李氏綱目云。南木香。即今廣木香也。斯言大謬之極。愚用青木香。乃另是一種草根。形如烏藥。其色微青。味苦辛而氣清涼。最能發散風熱。想梁時陶隱居。所云。青木香者。即此一種藥也。陳氏不察。而雲如無。以麝香代之。恐非溫熱之証所宜。若用麝香。是大失製方之義。
朱奉議云。桂枝湯。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時行之。無不應驗。江淮間。惟冬及春。可行之。自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証。加黃芩一分。謂之陽旦湯。夏至後。有桂枝証。可加知母半兩。石膏一兩。或加升麻一分。若病患素虛寒者。正用古方。不在加減也。
治中風傷寒脈浮。發熱。往來汗出惡風項強。鼻鳴乾嘔方。
桂枝 芍藥(各三兩)甘草(炙)黃芩(各二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鈔五錢匕。水一盞半。棗子一枚。生薑三片。煎至一盞。去滓。取八分。清汁溫服。若脈浮緊。發熱無汗者。不可與也。
琥按上論云。桂枝湯。西北二方居人。四時行之。無不應驗。此必是極北極西之地。其氣寒涼。故宜行此湯爾。余居東南。地氣溫暖。雖冬月遇中風証。桂枝湯。亦有不輕用者。況於春末及夏至以後邪。奉議加黃芩知母等藥。可為發仲景未發之義矣。
又云:傷寒熱病。藥性須涼。不可太溫。夏至後。用麻黃湯。須加知母半兩。石膏一兩。黃芩一分。蓋麻黃湯性熱。夏月服之。有發黃斑出之失。惟冬及春。與病患素虛寒者。乃用正方。不在加減。
與仲景原方藥味同(分兩減半)
琥按上論云。夏至後用麻黃湯。須加知母石膏黃芩。奉議此言。可為深得用藥之旨。且也。活人書。取用麻黃湯。自有通變之法。本方中加蒼朮。治寒濕。去桂枝。加薏苡仁。治風濕。去桂枝杏仁。加石膏山茵陳蒼朮。治濕熱。皆太陽經之藥也。仲景當日製麻黃湯。後之人。若云。一味不可增損。吾不信矣。
治傷寒一日。至二日。頭項及腰脊。拘急疼痛。渾身煩熱。惡寒方。
芍藥(三兩)豆豉(一合)干葛(四分)麻黃(三兩去節湯泡一二沸焙乾秤)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四錢。蔥白七根。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以濃衣蓋覆。如人行四五里間。再服。良久。如未得汗。更煮蔥粥。少少與之熱。投以助藥力。取汗即愈。
琥按上方。乃仲景葛根湯之變方也。此湯能治太陽病項背強KT KT 無汗惡風者。又能治太陽陽明合病。自下利者。但仲景葛根湯方後云。不須 粥。此云。如未得汗更煮蔥粥。少少與之。熱投以助藥力。此可見前聖後賢。取汗之法。各不相同。醫者當臨証起悟云爾。
許學士云。病患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者。傷寒之候也。如病患發熱頭疼。脈浮數而尺中遲弱者。宜先服黃耆建中湯。加當歸。以補血。卻與麻黃桂枝輩。
黃耆 當歸(各一兩半)白芍藥 桂枝 甘草(各一兩)
上 咀。每服五錢。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日三。夜二服。如脈尚沉遲。再進一服。
琥按上方。即仲景桂枝湯中。加黃 當歸也。大抵稟質素虛之人。外傷風寒。須以補養為主。兼行發散之法。所以桂枝湯已屬補虛之劑。因病患尺中遲弱。複益以黃耆當歸。許氏雖云。補血實。則氣血兼補。此惟病患營衛俱弱。傷風有汗者。宜用之。否則勿輕投也。
韓祗和云:病患兩手脈浮數。或緊。或緩。寸脈短。反力小於關尺脈者。此名陰盛陽虛也。素問云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即可投消陰助陽表劑以治之。若立春以後。清明以前。宜六物麻黃湯主之。
麻黃(去節一兩)葛根 蒼朮(各七錢半)人參 甘草(炙各半兩)
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棗二枚。煎七分。熱服。如三五服後。汗未止。惡風者。加荊芥七錢。猶汗者。加丁香皮半兩琥按上方。即仲景葛根湯中。去薑桂芍藥。加蒼朮人參也。大抵氣虛人。病太陽陽明二經傷寒KT KT 無汗者。宜服此湯。有汗者。勿輕用也。上論云。陰盛陽虛。當是陰寒之邪。乘其表虛而客於營衛之間。病患周身陽氣。不能外達。法宜用助陽之劑以發表。使汗出表和。則陽氣回複而陰邪消退。故上湯中。用麻黃葛根蒼朮之辛溫。以透表而消陰。因病患關前之脈短小。乃肺脾真氣不足。複用人參炙甘草。甘溫之品。以補中而助陽。此製方之變而周者也。蓋前方治虛人傷風。此方治虛人傷寒。同出一揆。誰謂傷寒無補法哉。
琥又按上論。引素問云: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此是真陽虛脫。陰寒直中之証。醫人急投以參 熟附。猶恐陽亡而未及。況敢用麻黃葛根等。重發其汗之藥乎。且韓氏原論中複云。自汗出惡風。是邪氣在表。為陰氣有餘。分三時用藥。
連上共三方。方中皆有麻黃。彼獨不知仲景法有汗不可服麻黃湯之義邪。可見韓氏方論。自相矛盾。至今微旨一書。世無全本。蓋其書之不傳。由其言之無當也。又其方後云。汗未止。惡風。不去麻黃。而反加荊芥。又云:猶汗者。加丁香皮。吾恐丁香皮辛溫。雖與桂枝相似。不若竟加桂枝之為妙矣。韓氏因時和解法。大都莫解。故止摘上方。以見虛人傷寒。自有宜用之藥。學人僅取其方。毋泥其論可也。
劉河間治傷寒。表實無汗頭項痛。腰脊強。身熱惡寒。肩背拘急。手足指末微厥。脈浮數而緊者。為邪熱在表。此仲景麻黃湯証也。當以清解散。加天水散汗之。
治一切感冒方。
蒼朮(炒)荊芥(各二兩)甘草(一兩)麻黃(一兩半)
上四味。 咀。每服一兩。水二鐘。生薑三片。蔥白一莖。同煎七分。去滓。微熱服。以被蓋覆。取汗為度。
琥按上方。乃仲景麻黃湯之變方也。麻黃湯專入太陽而治風寒。此湯兼入太陰而治風寒與濕。學人當隨証用之。 又按河間此方。傷寒準繩中載之。余曾細閱宣明病機直格等書。無所謂清解散者。想準繩必有所本而載之也。其天水散方。傷寒直格心要中兩見之。今錄於後。
(直格名益元散。一名太白散。心要名六一散。合防風通聖。名雙解散。)
滑石(六兩白膩好者)甘草(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蜜多許。溫水調下。暑月。冷水亦可。解利傷寒。發汗。每服水一盞。蔥白五寸。豆豉五十粒。煮取汁七分。調。並三四服。以效為度。加薄荷尤妙。
琥按上方。乃陽明經解肌藥也。與太陽病毫不相涉。惟合上清解散。能治太陽經風寒邪熱。郁甚於表。汗不出而煩躁者。與仲景大青龍湯。實相仿也。方名清解。必二方交合。始稱其名耳。
又治傷風。表虛自汗。頭項強痛。肢節煩疼。鼻鳴乾嘔。惡風。手足溫脈浮緩者。此仲景桂枝湯証也。當以通解散。或天水散解之。或表虛。或表實。但口乾煩渴者。悉宜雙解散汗之。
(一名通氣防風散。一名通解散。)
通聖散
防風 芍藥 川芎 大黃 當歸 薄荷葉 麻黃 石膏 連翹 黃芩 芒硝(以上各半兩)桔梗(各一兩)荊芥 滑石(三兩)白朮 甘草(二兩)梔子(各二錢半)上散(七兩)天水散(七兩)
上二藥。合一處。相和。名為雙解散。攪勻。每服五六錢。水一大盞半。入蔥白五寸。生薑三片。煎一盞。濾汁。去滓。溫服無時。日三四服。以效為度。常服三錢。水一中盞。煎六分。絞汁。溫服不拘時。
戴人張子和云。劉河間自製通聖散。加益元散。名雙解散。千古之下。得仲景之旨者。一人而已。今之議者。以為雙解不可攻裡。起謗紛紜。誠可憾也。豈知雙解散。煎以蔥鬚豆豉。湧而汗之。一劑立雪所苦。縱不全瘥。亦可小瘳。俟六經傳畢。微下而已。
琥按上方。氣血兼走。汗下齊行。乃太陽陽明。表裡合病之藥也。若云。治太陽傷風。大誤之極。戴人雖稱此方。為劉氏獨得仲景之旨。要之用藥雜亂。此方實為大變仲景之法。不足取也。都梁鎦氏云。通聖散中。大黃芒硝麻黃三味。須對証旋入。自利。去大黃芒硝。自汗去麻黃。後學能如此加減。則庶乎其與病相合矣。
張潔古云。經言有汗。不得服麻黃。無汗不得服桂枝。然春夏汗孔疏。雖有汗不當用桂枝。宜黃耆湯以和(準繩作和解。) 之。秋冬汗孔閉。雖無汗。不當用麻黃宜。川芎湯以和(又作和解) 之。春夏有汗。脈微而弱。惡風惡寒者。乃太陽証秋冬之脈也。亦宜黃耆湯。無汗。亦宜川芎湯。秋冬有汗。脈盛而浮。發熱惡熱者。乃陽明証春夏之脈也。亦宜黃湯。無汗。亦宜川芎湯。大抵有汗皆可黃耆湯。無汗皆可川芎湯。
琥按上論云。春夏汗孔疏。雖有汗不當用桂枝。以時當春夏。人本有汗。故雖遇有汗証。亦病之常。不當輕用桂枝湯。夫桂枝湯者。本甘溫辛熱之劑。乃秋冬藥也。又云:秋冬汗孔閉。雖無汗不當用麻黃。以時值秋冬。人本無汗。故雖遇無汗証。亦病之常。不當輕用麻黃湯。夫麻黃湯者。亦甘溫辛熱之劑。潔古云秋冬不當用。更于何時可用麻黃湯邪。又春之初時猶冬也。秋之初時猶夏也。此皆上論之不可執看者也。
琥又按上論云。春夏脈微弱。猶秋冬之脈。秋冬脈盛浮。猶春夏之脈。闡發四時脈証。誠為切當。但其云陽明証。發熱惡熱。有汗者。亦宜黃耆湯。臨証不無少誤。學人宜活變觀之。
有汗。則能止之。
黃耆 白朮 防風(各等分)
上 咀。水煎五七錢。飲清溫。若汗多惡風甚者。加桂枝一二錢匕。
琥按上方。乃潔古用之。以代桂枝湯方者也。仲景用桂枝湯。雖云。主營弱衛強。要之風邪。並于衛而稱強者。是邪氣之強。即衛氣之弱也。所以成注亦云。自汗出。則皮膚緩。腠理疏。故見惡風惡寒之証。則是桂枝湯之用。雖主營弱。實則治衛虛自汗。不任風寒之方也。內經曰:辛甘發散為陽。桂枝湯與上黃耆湯。皆辛甘之劑。但桂枝湯辛甘而熱。黃耆湯辛甘而溫。惟其熱。故惟冬月宜用。惟其溫。故兼三時皆可用也。
或問桂枝湯。以桂枝為主。所以走太陽。今黃耆湯中。以何藥走太陽。余答云:防風治風。通用雖卒伍卑賤之職。善能走太陽。療周身百節苦疼。故上湯以之等分不可少也。要之此方。必正氣虛而表邪微者。乃可用之。否則白朮一味過於溫補。亦猶桂枝湯中之有大棗炙甘草。不輕用也。醫者宜審証投之。
無汗則能發之。
川芎 羌活 製蒼朮(各等分)
上 咀。水煎五七錢。飲清熱。若汗少(準繩作無汗。)
惡寒甚者。加麻黃一二錢匕。
琥按上方。乃潔古用以代麻黃湯方者也。仲景製麻黃湯。用以治太陽傷寒之的劑。傷寒無汗。麻黃湯以麻黃為君。專入太陽。發皮膚之汗也。上湯中有羌活。亦能入太陽。透發皮膚之汗。又寒傷營。麻黃湯中有桂枝。以和營。上湯中有川芎。亦營中藥也。大抵上湯之用。辛甘苦平。不若麻桂之甘溫辛熱。但宜於冬月者也。所以潔古云。凡四時無汗証。皆可用之。
琥又按上湯中有蒼朮。此與麻黃湯中之杏仁。則大相反。朮性燥烈。杏仁苦潤。所以潔古用川芎湯。傷寒惟挾濕邪者宜之。倘春夏之時。有病發熱無汗燥喘者。如用川芎湯。須減蒼朮加杏仁為妥矣。醫人撿取古方。當臨証活變用之。
蒼朮(四兩製) 羌活 防風 川芎(各一兩)黃芩 枳殼(一作枳實)甘草(各半兩)白芷(一兩半)石膏(二兩)細辛(三錢)知母(七錢)
上 咀。石膏為細末。入藥。水煎。欲汗之。熱服湯投。(言于湯中投石膏。末而熱服之也。)
春。倍防風羌活。夏。倍黃芩知母。季夏淫雨。倍術白芷。秋加桂五錢。冬加至一兩。亦可以意消息。隨証增損。非發熱而渴。不可用石膏知母。非裡實。心下痞。不可用枳實也。
琥按上主療云。通解四時傷寒。則凡四時之中。皆有寒氣傷人。皆得謂之傷寒矣。上方乃太陽陽明。太陰少陰兼入厥陰之劑。止無關於少陽。所以方後云。宜以意消息隨証增損也。
琥又按上方後云。秋加桂五錢。此系秋深時。故與冬令同治。若秋初濕熱。或行燥令。醫者亦當以意消息隨証增損。
易老解利法。經云:有汗不得服麻黃。無汗不得服桂枝。若差服。則其變不可勝言。故立此法。使不犯三陽禁忌。解表神方。(此亦潔古方也。張潔古諱元素。易水人。故又稱易老。)
羌活(一兩半治太陽肢節痛。君主之藥也。然非無為主也。乃撥亂反正之主。故大無不通。小無不入。關節痛。非此不除。) 防風(一兩半治一身盡痛。乃卒伍卑下之職。一聽君命將令而行。隨所使所引而至。)蒼朮(一兩半。別有雄壯上行之氣。能除濕。下安太陰。使邪氣不內傳於足太陰脾)細辛(半兩治足少陰腎苦頭痛。)川芎(一兩。治厥陰頭痛在腦。) 白芷(一兩治陽明頭痛在額。) 生地黃(一兩。治少陰心熱在內。) 黃芩(一兩治太陰肺熱在胸。)甘草(一兩。能緩裡急調和諸藥。故有國老之稱。)
以上九味。雖為一方。然亦不可執。當視其經絡前後左右之不同。從其多少大小輕重之不一。增損用之。其效如神。咀。水煎服。若急汗(準繩作急欲汗)
熱服以羹粥投之。(準繩作以熱湯助之。)
若緩汗。溫服。而不用湯投之也。
脈浮而不解者。先急後緩脈沉而不解者。先緩後急。此湯。不獨解利傷寒。治雜病亦神。
琥按上湯。即前大神朮湯。去枳殼知母石膏。而加生地黃也。陶氏殺車槌改名羌活沖和湯。用之以代桂枝麻黃青龍各半等湯。云春可治溫。夏可治熱。秋可治濕。此太陽經之神藥。要之此湯用藥。氣味不齊。陰陽諸經皆走。只無礙於少陽。所以方後云。當視其經絡。增損用之。其效始如神也。陶氏不明斯義。竟以此湯治太陽傷寒。又即以此湯減蒼朮細辛。加白朮黃 。治太陽中風。更不說明潔古當日所以製方之義。使後學宗之。以至六經不明。亂投藥劑。其為害可勝道邪。吾恐醫工用此湯。以治病增減若差。其變亦猶麻桂之不可勝言。若云。不犯三陽禁忌。竟為解表亂服之方。誤之甚矣。
李東垣云。夫傷寒者。始自風寒得之。故風則傷衛。寒則傷營。風寒並入。營衛俱傷。仲景所以處桂枝麻黃大青龍湯。此三者。皆發表之要藥也。然用之當則隨手而愈。用之不當則非徒無益。而又害之也。故仲景有此三者之戒。使後人不敢輕用也。今採擇諸方之中發表之藥。可以代此者。如升麻湯敗毒散。羌活解肌湯。柴胡散。葛根湯。五積散之類是也。可選而用之。
琥按上論云。發表之藥。如升麻湯。敗毒散。柴胡散。葛根湯。是兼主陽明少陽之劑。又五積散。乃發表散寒積之雜方。治法舉要中皆不載。惟載沖和湯一方。今錄於後。
桂枝麻黃類。用者莫輕易。我有一神方。不犯三陽忌。羌防芍細芷。芩草二朮地。粗末。米水煎。風寒俱解利。
羌活 防風 芍藥 細辛 白芷 黃芩 蒼朮 白朮 生地黃 甘草
上件一十味。等分 咀。每服米一撮。水一大盞。煎三沸。去滓。溫服。滓再煎。汗已出。則止汗不以多少為效。
(上云。汗已出。則止汗乃知是方。實發汗藥也。愚以當有汗未出。則發汗二句。或傳寫時脫簡耳。)
琥按此方。即易老九味羌活湯。去川芎。加白朮芍藥也。所入經絡。亦與九味羌活湯同。但蒼白二朮。宜照有無汗用。又芍藥之用。以調營也。愚以有汗者。宜用芍藥。無汗者。不如用川芎為穩。一內証。或內外通身上下。並關節痛者。宜用芎黃湯。
川芎 甘草 麻黃 南枳殼
上件等分。每服三錢或五錢。生薑三片。煎三沸。熱服最妙。其痛立止。
琥按上主療云。內証內字。當是外字之誤。縱兼內証。不過胸中。略覺煩悶耳。所以是方。即仲景麻黃湯之變方。其治內証。止枳殼一味藥耳。
治內傷冷凍飲料。外感寒邪。無汗者方。(方見古本東垣。十書陰証略例中)
蒼朮(製)防風(各二兩)甘草(一兩炙)
上 咀。加蔥白三寸。生薑一塊。水煎服。
如太陽証。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者。加羌活。如太陽証。脈浮緊中帶弦數者。是兼少陽也。加柴胡。如太陽証。脈浮緊中帶洪者。是兼陽明也。加黃芩。(愚意云。何不加葛根。)
以上三証。約量每服。加二錢匕不論三陽。婦人服者。加當歸。治吹奶。煎成。調六一散三五錢。如神。
琥按上方。即潔古川芎湯變其製也。潔古為東垣師。而海藏複師于東垣。故下文所用白朮湯。又即潔古黃耆湯。稍變其製。大抵師弟子之相傳。前後同一轍耳。
神朮湯六氣加減法
太陽寒水司天。加桂枝羌活。(婁全善云。餘歲非時變寒。亦加冬亦加。)
陽明燥金司天。加白芷升麻。(婁云。餘歲非時變涼濕。亦加。秋亦加。愚意云。涼則燥濕。則或寒或熱。大抵秋行燥令居多。若但燥而不濕。白芷不宜加也。以葛根代之甚穩。)
少陽相火司天。加黃芩地黃。(婁云。餘歲非時變雨濕。亦加。夏亦加。愚意云。司天之氣。有常有變。變氣誠不可定。但既變雨濕。又用上藥。與病不合。)
太陰濕土司天。加白朮 本。(婁云。餘歲非時變熱濕。亦加。夏末秋初。亦加。愚意云。非時變熱濕。則上所用藥。但治濕耳。與熱無與。當更加黃芩等藥。)
少陰君火司天。加細辛獨活。(婁云。餘歲非時變熱。亦加春末夏初亦加愚意云。上藥亦不合司天。及時令之氣也。)
厥陰風木司天。加川芎防風(婁云。餘歲非時變溫和。亦加。春亦加。)
以上神朮湯六氣加減法。非止為司天之氣設也。至於歲之主氣。與月建日時同前應見者。皆當隨所見。依上例而加減之。
琥按內經中運氣之說。有常有變。常氣者。即上海藏云。司天之氣是也。變氣者。即上婁氏云。非時之氣是也。要之氣至無定。故上文又云:用藥法。皆當隨歲月日時。所見之氣而加減之。蓋天之氣。隨時而來。人之病。因氣而變。所以傷寒之病。俗名為時氣也。上論實與仲景四時八節二十四氣決病法。互相發明。學人能參合觀之。則因時製宜。用藥治病之法。庶乎其近之矣。
治內傷冷物。外感風邪。有汗者方。
白朮(三兩)防風(二兩)甘草(一兩炙)
上 咀。每服秤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無時。一日止一二服。待二三日。漸漸汗少為解。
婁全善云。海藏用神朮湯。白朮湯。發散外寒。此皆和解之意。不使真氣散失。猶之丹溪治傷寒表証。用東垣補中益氣湯。其意實相同也。愚以前潔古所製黃耆湯。川芎湯。亦同此意。
琥按此方。海藏用以代桂枝湯。前方即用以代麻黃湯者也。仲景桂枝麻黃湯。惟冬月宜用。是二方者。則四時皆可用之。何也?夫四時分屬五行。寒熱溫涼。各一其氣。惟土氣化濕。寄王於四時之季。故凡時氣之傷人。必兼濕氣而至。所以春病多溫濕。夏病多熱濕。秋病多涼濕。冬病多寒濕。觀上二湯。皆以術為主。專入陽明太陰二經以治濕。又
海藏複製蒼白朮湯。以治傷寒。而云。上解三陽。下安太陰。即此義也。夫四時之氣。從外而來者。即八方之風也。風從外來。故二方中皆佐以防風。用甘草生薑者。乃辛甘發散之義。至於邪氣入於諸經。各隨經絡。合以歲時。照上方加減例而用藥。斯其效自如神耳。
丹溪治第四女。冒風冷。發熱醫案中有麻黃人參湯。
(婁氏綱目亦集此方)
麻黃 人參(各五分)蒼朮(一錢) 甘草(少許)
上 咀。水煎熱服。
琥按上方。即仲景麻黃湯變其製也。與前韓祗和六物麻黃湯。其意相仿。大抵體虛人。病風寒無汗者宜服之。有汗者禁服。戴院使治傷寒。初得病時。頭疼體痛屬太陽經。証治要訣有和解散。
(此散本和劑局方。製小其服也。)
蒼朮(二錢去皮)濃朴(薑汁炙)陳皮 甘草 本 桔梗(各一錢)
上為粗末。水一盞半。薑三片。棗二個。煎七分。不拘時熱服。溫覆取汗。
琥按上主療云。太陽經傷寒。而方中有 本者。乃手太陽引經藥也。此可見傷寒不專病足經矣。餘藥兼走足陽明太陰二經。乃寬中解表散寒濕之劑。
王宇泰治一刻字工人。新婚。冬月冒寒。表証悉具。令以人參 紫蘇莖葉(各一兩)煎湯。飲之汗出而愈(上按見準繩傷寒發熱例中)
琥按上主療云。冬月冒寒。表証悉具。則知病家必頭疼惡寒。身發熱而無汗。據其時其証。可謂正傷寒矣。仲景法。當以麻黃湯汗之。然王以刻字匠。乃工苦之人。又系新婚。若發汗過劑。恐陽亡。而津液不堪重耗。因用紫蘇莖葉之辛溫。以代麻。桂杏仁。複用人參之甘溫。以代炙甘草。乃護虛發表之輕劑也。後學如徒讀仲景書。用仲景法。恐其誤亦不少。
繆仲淳云:太陽病。其証發熱。惡寒惡風。頭痛項強。腰脊強。遍身骨痛。脈浮洪。宜先發汗。以解表邪。其藥以羌活湯為主。
羌活(三錢)前胡(二錢)甘草(八分)葛根(二錢)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杏仁(九粒去皮尖研爛)
水煎服。
秋深。冬月。應用此方。亦可量加紫蘇蔥白。如冬月天氣嚴寒。感邪即病服此藥。不得汗。本方加麻黃一錢。生薑四片。共前七片。得汗。勿再服。
琥按上論云。脈浮而洪。則知太陽病。當兼陽明經矣。所以上湯中用葛根。加蔥白也。
琥又按此方。乃仲景麻黃葛根二湯。稍變其製。而湯中既用前胡。複加紫蘇者。兼入手太陰經。而散風寒。下逆氣也。誰謂寒邪。不兼傷手經者邪。學人當由是而起悟。則用藥治病。庶幾可十全矣。
(琥)總按上古今諸名家。治太陽病方論。雖各不同。要皆輔翼仲景者也。愚以治傷寒者。不讀仲景論。則所學不精。讀矣。複恐其泥於古方也。所以不讀諸家書。則所見又不廣。惟能合而讀之。於其方論各別之處。必曉暮參究。斯一旦豁然貫通。知醫道之源。實後先祖述。其論雖異。而皆相通。其方雖殊。百而皆可用者也。余東南人也。竊見東南時醫。不解仲景之論。不識諸家之方。徒執陶氏書。以治傷寒。夫傷寒者。大病也。彼陶氏一家之說。豈足以盡其變邪。是為虛竊濟生之名。實以害人之生。猶之鄉願亂德。婁氏所云。醫之賊也。暗損陰 。神明不佑。可不謹哉。